坦克打大型3d飞机射击游戏什么情景?

日期: 新家网
日期: 新家网
日期: 新家网
日期: 新家网
日期: 新家网
美“装”图库
推荐设计师
许艳夫&北京
擅长:现代简约、北欧
擅长:现代简约、北欧
擅长:现代简约、北欧
@ 2018 新家网&p&&/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079104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曾经我也有过&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v2-690de6ab1b059b29a3be7e756a9dff8a.jpg& data-lens-id=&0791040&&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v2-690de6ab1b059b29a3be7e756a9dff8a.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曾经我也有过&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0791040&/span&
&/a&&p&半夜被喂了一波狗粮,我不能一个人吃我要分享给大家&/p&
半夜被喂了一波狗粮,我不能一个人吃我要分享给大家
&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1222016&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红色buff加成,俄罗斯横扫德国& data-poster=&https://pic4.zhimg.com/v2-1fcfb5df0ad88f6e20fc6ca.png& data-lens-id=&1222016&&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4.zhimg.com/v2-1fcfb5df0ad88f6e20fc6ca.pn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红色buff加成,俄罗斯横扫德国&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1222016&/span&
&/a&&p&3月18日,德国和俄罗斯在科隆参加欧洲橄榄球冠军赛的一场赛事,在比赛前,主办方操作失误,播放起了苏联国歌。&/p&&p&俄罗斯队员开始一脸懵逼,但是在浓浓的苏维埃气氛感染下,全体队员齐声高唱《牢不可破的联盟》&/p&&p&最终,在红色buff加成下,俄罗斯以57:3大比分横扫德国队!&/p&&p&1:32的哥们笑的非常布尔什维克。&/p&&p&&b&莫名泪目!&/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37d9f1ecad_b.jpg&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850& data-size=&normal&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5f4af0ba3ee3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37d9f1ecad_r.jpg&&&/figure&&p&&br&&/p&&hr&&p&&br&&/p&&p&还有一个是电影《空军一号》里,将军被释放时,狱友齐唱《国际歌》的片段。&/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600064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空军一号》合唱《国际歌》片段& data-poster=&https://pic4.zhimg.com/v2-7bd1cc69149.png& data-lens-id=&6000640&&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4.zhimg.com/v2-7bd1cc69149.pn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空军一号》合唱《国际歌》片段&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6000640&/span&
&/a&&p&因为这首歌,电影想塑造的反派人物形象瞬间充满了浓浓的理想主义色彩,正面化了很多。&/p&&p&那个热情似火的红色年代终究走进了历史,蠹虫窃取了苏维埃,但当年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牺牲的先行者们,值得我们去永远纪念。&/p&&p&继续前进,达瓦里希!&/p&&p&&br&&/p&&p&ps:最后,死掉的毛熊才是最好的毛熊!&/p&&hr&&p&知乎强制性关闭了评论。大家猜,原因是什么?&/p&
3月18日,德国和俄罗斯在科隆参加欧洲橄榄球冠军赛的一场赛事,在比赛前,主办方操作失误,播放起了苏联国歌。俄罗斯队员开始一脸懵逼,但是在浓浓的苏维埃气氛感染下,全体队员齐声高唱《牢不可破的联盟》最终,在红色buff加成下,俄罗斯以57:3大比分横扫…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aba1d361d82eac7648e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aba1d361d82eac7648e_r.jpg&&&/figure&&p&今天的内容,还是一起诡异而恐怖的真实事件。&/p&&p&下文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事件前后的真实调查结果,以及在事件发生现场的实际情景。如果恐怖事件容易对你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或者导致一些其他严重后果的话,请有选择性地阅读本文。&/p&&p&迪亚特洛夫事件的恐怖之处,在于发生于事件之中的各种无法合理解释的细节。即便有非常多的研究者和事件爱好者企图对此事件生成一个个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个说法,可以让事件中所有令人感到不可理解的细节被诠释出来。&/p&&p&可以这么说,迪亚特洛夫事件是迄今为止,在现代人类史上发生过的最为真实,也最为诡异的一起事件。&/p&&br&&p&=======================&/p&&br&&p&事件发生在1959年2月,前苏联境内的乌拉尔山脉中。&/p&&p&这一年的1月底,10名来自叶卡捷琳堡市乌拉尔技术学院的高山登山队员,决定去挑战北乌拉尔山东坡的奥托尔滕山。尽管冬季的乌拉尔山的攀登非常困难,但因为这组登山队员全是有着丰富的滑雪和高山登山经验的成员,而且目标奥托尔滕山的高度,也仅仅只有1234米而已,因此这一攀登计划在这群年轻人的眼里,并不是什么极其危险的挑战。&/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b8e1e87e9a3110ebc5f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b8e1e87e9a3110ebc5fa_r.jpg&&&/figure&&p&冬季的奥托尔滕山,其实是一个滑雪胜地。&/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274df81eed6c7131ffd_b.jpg&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274df81eed6c7131ffd_r.jpg&&&/figure&&br&&p&奥托尔滕山的山顶,因为气候寒冷,几乎常年被积雪覆盖。&/p&&p&参加此次登山滑雪活动的小团队共10人,8男2女。其中领队 伊戈尔?迪亚特洛夫 23岁,其余的成员最大的38岁,最小的成员21岁。队伍中所有的人都有2年甚至更长的高山登山经验。&/p&&p&日,一行人坐着火车来到了离目的地最近的城镇 伊夫杰利,这是一个人口不足万人的小镇。26日,他们转乘卡车,来到了位于奥托尔滕山东南方40公里,离登山口最近的一个小村,维加依。&/p&&p&1月27日,一行人便带着装备,开始向奥托尔滕山进发。刚刚出发不久,队伍中的尤里?尤丁便开始发烧,于是他不得不提前下山,准备返回伊夫杰利,等其他队员从山上返回后再一起回叶卡捷琳堡(当时被称为斯维尔德罗夫斯克)。&/p&&p&为了保持联络,队长迪亚特洛夫与尤丁约定,等他们从奥托尔滕山上下来,回到维加依的时候,就会给他和学校拍电报。而按照之前的安排,迪亚特洛夫小队最晚也会在2月12日返回。于是与迪亚特洛夫等其他9名队员告别后,尤丁就一个人先行返回了伊夫杰利。&/p&&p&不得不说,尤丁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山上,会有怎样的厄运降临到他们的身上。&/p&&p&---------------------&/p&&p&2周时间过去了,在伊夫杰利的尤丁依然没有等到迪亚特洛夫一行人的电报。2月12日,尽管迪亚特洛夫还是没有出现,但尤丁记得迪亚特洛夫曾经说过,他们可能还会在山上多走几个地方,于是他便先独自回到了叶卡捷琳堡。&/p&&p&当时正是学校放寒假的日子,所以回到了叶卡捷琳堡的尤丁,也没有过多地担心自己的同伴们,只是以为大家都回来之后解散了。然而,2月16日的时候,其他参加登山的成员的家长们,开始频繁地联系乌拉尔技术学院,询问这些队员的情况。学校在联系了尤丁之后,才意识到:这些队员可能是遭遇了什么情况。&/p&&p&于是在2月20日,一支由乌拉尔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师所组织的救援队,在尤丁的向导下,开始沿着迪亚特洛夫小队的进山路线,前往奥托尔滕山,寻找这些失踪的队员的下落。&/p&&p&2月21日,北乌拉尔地区的山脉搜索队,以及叶卡捷琳堡、伊夫杰利当地的警察,甚至是乌拉尔地区的驻军,都开始加入了搜索失踪人员的行列。到了2月24日,参加搜救行动的人数总共达到了2000人,军方也出动了直升机和侦察机,对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搜索。&/p&&p&这样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很快便有了结果:&/p&&p&2月26日,搜救队在距离奥托尔滕山山顶5公里的霍拉特夏福尔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帐篷。根据当时发现这个帐篷的学生回忆,这个帐篷从中间破了个大洞,里面什么人也没有,而所有失踪人员的行李装备,都还在那个帐篷中。&/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e9b4bd5fa062d519a4d1362af44efa9_b.jpg& data-rawwidth=&871&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e9b4bd5fa062d519a4d1362af44efa9_r.jpg&&&/figure&&br&&p&根据现场详细调查,这个帐篷是从内部被用刀子割开的。在帐篷外面,有8、9个人的脚印,其中有只穿着袜子的,也有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脚穿着袜子的。脚印的方向通向山坡上高处的森林。&/p&&p&搜救队跟着脚印继续前进,然而在500米之后,脚印便被雪片覆盖,看不到踪迹。&/p&&p&--------------------&/p&&p&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情况分析,有着丰富的雪山登山和搜救经验的救援者们进行了分析:&/p&&p&1. 登山者们一般很少在雪山的斜坡上宿营,因为有可能会面临积雪滑坡甚至是雪崩的危险。然而,根据尤丁的回忆,领队迪亚特洛夫的习惯是爬到一定海拔高度后,便沿着山脊前进,所以当天他应该是想要登上霍拉特夏福尔山的山顶,然而爬到一半才决定就地休息宿营的。&/p&&p&2. 从帐篷内部将帐篷撕开,这种情况尽管少见,但往往是在遭遇了雪崩时,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自救方法。因此,很多搜救人员认为这些失踪的队员,应当是以为雪崩即将发生,所以慌忙跑出了当晚宿营的帐篷。&/p&&p&3. 从他们的脚印向高处的森林延伸,也表明队员们都有着丰富的应对雪崩的经验:一旦雪崩发生,沿着侧面向高处植被逃生,是更有效回避开雪崩区域的办法。&/p&&p&4.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搜救队发现帐篷的时候,这个帐篷并没有被雪所覆盖 —— 甚至连队员们逃生的脚印也赫然在目。如果是发生雪崩的话,帐篷很有可能会被从高处随着雪块一起被冲到低海拔处,并且遭到一定程度的掩埋,同时内部人员在逃生时留下的脚印也是不可能保留下来的。&/p&&p&所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判断,雪崩 —— 至少是大规模的雪崩,是根本没有发生的。&/p&&p&---------------------&/p&&p&搜救队此时的搜索中心,便开始以帐篷外脚印方向消失的地点为半径,开展了细致的寻找。&/p&&p&3月2日,搜救队有了新的发现,然而这个发现是令人遗憾的:&/p&&p&在山坡高处那片森林的边缘,有一颗高大的雪杉树。雪杉树下有两具遗体,分别是24岁的尤里?格里沃尼希琴科,和22岁的尤里?德洛琴科。被发现的两个人都赤身裸体,只穿着内裤,脚上没穿鞋。在树下,还有曾经燃起篝火的痕迹。&/p&&p&搜救队发现,在这颗大雪杉上,留下了有人攀登过的痕迹,5米高处的枝杈有被人踩断的迹象。于是大家推断,幸存者们应当是在此处暂时休息,并且爬上了这颗树,想要辨别出帐篷所在方向。按照这个逻辑,搜救队开始在这颗雪杉和帐篷之间的路径上,搜索是否还有其他的队员的踪迹。&/p&&p&通过3月3日一天的搜索,搜救队又发现了三名队员的遗体,他们是队长迪亚特洛夫,22岁的女队员季涅塔?柯尔莫戈洛娃,以及23岁的鲁斯腾?斯洛柏丁。三人分别距离那颗大树的距离为300米、480米和630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而且倒下的方向,都朝着帐篷的方位。&/p&&p&遗体迅速被运回了叶卡捷琳堡,并在法医处接受了尸体解剖。被发现的五具尸体的死因都是「低体温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冻死」。而根据尸体胃中和肠道中的食物消化状况确定,死亡时间距离他们上一次进食为6-8小时。&/p&&p&考虑到高山登山露营时的时间,法医基本确定他们死亡的时间先后为夜里0点至2点左右。其中在大树下发现的两具几乎赤裸的遗体是最先死亡的。&/p&&p&---------------------&/p&&p&至此,搜救队基本确定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状况:&/p&&p&1. 当晚,登山队员们在吃过晚饭后已经先后睡下。然而,在遭遇了某种原因后,队员们判断雪崩即将发生,于是慌忙跑出了帐篷;&/p&&p&2. 按照有经验的队员的指示,所有人都开始向较高的森林中转移,以躲避雪崩;&/p&&p&3. 然而,在进入树林后,他们发现雪崩并没有发生,同时一些队员因为跑出来的时候过于匆忙,防寒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上,所以出现了低体温症;&/p&&p&4. 队长迪亚特洛夫带领队员们在大雪杉树下点起篝火取暖,然而因为当晚的降雪和大风,篝火并没能起到太有效的作用,导致了两名队员的冻死。同时,他们也尝试在风雪中爬上大树,辨别帐篷的方位;&/p&&p&5. 为了让剩余的队员可以充分御寒,死去的两名队员的衣服被扒下来,被幸存的队员们穿上,之后3名队员开始冒着风雪,想要回到帐篷中;&/p&&p&6. 然而在夜间的风雪中,尝试回到帐篷里的三名队员先后倒下,冻死在了风雪里。&/p&&p&在奥托尔滕山上,这个季节的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30多度,日间气温也只有零下15度。在这样的天气中,队员们在风雪中迅速损失热量,从而导致了快速的死亡。&/p&&p&--------------------------&/p&&p&这一解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尽管有两具尸体几乎赤身裸体,但是考虑到登山队当时的困境,把已经死去的队员的衣服扒下来穿上,这也是符合情理的做法。&/p&&p&然而,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有一个:还有其他四名队员尚未被发现。&/p&&p&正是这四名队员,将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合理推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p&&p&--------------------------&/p&&p&同时,从被破坏的帐篷中,搜救队员们找到了队长迪亚特洛夫留下的日记,以及队员们拍摄的大量照片胶卷。通过对日记的分析,搜救队也得到了这些队员们生前留下的一些登山情况:&/p&&p&1月31日,在队长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9名队员穿过了低海拔地区的丛林,来到了目标奥托尔滕山的山脚下。他们在这里设立了登山营地,准备好了登山时的必要给养,并将一部分多余的食物留在了山脚下的营地里。&/p&&p&2月1日,队员们沿着从奥托尔滕山流下的溪水,在溪谷中前进。在行进了8公里之后,他们跨越到了溪谷的北岸,并打算在河边宿营。然而,从当天下午天气骤然变坏,从山坡另外一侧席卷而来的暴风雪覆盖了整个溪谷。为了逃出暴风雪的区域,队员们开始向着山顶前进,想要在山坡的另一面找到合适的宿营地。&/p&&p&在暴风雪的呼啸中,登山队渐渐迷失了方向。等到9名队员爬到了山顶上,才发现他们事实上已经偏离了目标,而是来到了奥托尔滕山南面的霍拉特夏福尔山。&/p&&p&为了抵御暴风雪的侵袭,队长迪亚特洛夫决定带领队员们向着山坡下方的森林地带前进。然而在进入森林后,他们发现那里无法宿营,从树上时时有积雪砸下,而且大雪还会压断树枝,给宿营造成危险。于是队员们走出森林,在一处较缓的斜坡上扎下了帐篷。&/p&&p&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根据内容,迪亚特洛夫他们应当是就在这一晚,遭遇了这场悲剧。&/p&&p&----------------------------&/p&&p&尽管出动搜山的人手和器材都已经达到了最大负荷,但是其余四名队员的下落仍然不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大规模的搜索活动只得暂时停止。而当时在叶卡捷琳堡地区,人们也都为这群年轻人所遭遇的不幸深深地惋惜着。当然,作为一起大学生登山遇险事件,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p&&p&正如2002年「北大山鹰社希夏邦马峰山难」一样,人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年轻人家属的善后工作,以及对其他登山爱好者的安全意识培训:&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ports.sina.com.cn/z/shany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大登山队员遇难_竞技风暴_新浪网&/a&&/p&&p&然而,让事情峰回路转的转折点,还是出现了。&/p&&p&那就是剩下四名队员的遗体的发现。&/p&&p&-----------------------&/p&&p&1959年4月中旬,在山上冬季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一支登山队发现在一处积雪尚未融化的溪谷中,似乎有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他们下到溪谷里,才发现那是一具被半掩埋在积雪中的遇难者遗体。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这具遗体的挖掘正式开始。&/p&&p&在这具半被积雪掩埋的遗体附近,人们找到了之前迪亚特洛夫登山队中,尚未找到的其他失踪队员。包括这具首先被发现的遗体在内,一共四人,他们都几乎躺在同一个位置。在他们上面,覆盖着厚达四米的积雪。&/p&&p&发现遗体的溪谷,位于从那棵大雪杉树继续向山脚下前进的森林中,距离森林边缘75米。最初,人们只是认为他们四人应该是在向另一个方向逃生时,失足滑落溪谷而死的。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其他队员的衣物。因此搜救队判断,他们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之前,曾经和迪亚特洛夫队中其他队员商议过:将队伍分为两组,一组返回帐篷等待救援,另一组沿山坡下行,去寻找当地的居民求救。&/p&&p&但是,在这四具遗体运回叶卡捷琳堡后,人们才发现事情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p&&p&----------------------&/p&&p&后找到的这四具遗体分别是:&/p&&p&21岁的柳德米拉?朵比尼娜(女)&/p&&p&25岁的阿列山大?克列瓦托夫&/p&&p&24岁的尼古拉?契波布里纽里&/p&&p&38岁的阿列山大?佐罗塔略夫&/p&&p&与预想的不同,这四个人都不是冻死的,而是&b&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而死&/b&。&/p&&p&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两人的肋骨几乎全部折断。根据负责尸体检验的鲍里斯?沃兹洛兹登尼博士分析,这样的损伤几乎相当于一个人的胸口被汽车以80km/h的速度直接撞击而导致的结果。肋骨的碎片深深地刺进了这两个人的肺部和心脏,导致了致命的创伤。&/p&&p&尼古拉?契波布里纽里的头骨有3/4遭到严重破坏,头部完全变形。&/p&&p&阿列山大?克列瓦托夫的大腿骨碎成三段,双臂也有多处骨折,同时骨盆完全碎裂,脊柱折断。&/p&&p&尽管在雪崩中,遇难者的遗体会出现很多骨折的情况,但是严重成这种情况的骨折,在所有的雪崩遇难者中是从未出现过的。&/p&&p&而更恐怖的是,佐罗塔略夫 和 朵比尼娜 两个人的尸体上,双眼的眼球都消失了,同时舌头也「像被用力扯掉了」一样,在他们两人的尸体上没有找到舌头以及连接组织。&/p&&p&而更加可疑的地方,来自于这四具尸体上的衣物:从衣物中分析出了大量的放射线残留,其强度几乎相当于曾经将放射性元素直接装在衣兜里一样。&/p&&p&这些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大量的注意。&/p&&p&----------------------&/p&&p&下面是朵比尼娜的死尸照片,请感觉不适的读者跳过这张照片阅读。&/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1e27811d0dbc45bc59d28_b.jp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1e27811d0dbc45bc59d28_r.jpg&&&/figure&&br&&p&---------------------&/p&&br&&p&对后来发现的四人的死因,警方最初的调查是从动物攻击导致的伤害事件开始的。&/p&&p&警方提出的想法是,四人在寻找下山的路径时,可能惊醒了尚在冬眠中的熊,从而遭到了袭击。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由于四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骨折,这很可能是大型动物的攻击所导致的。&/p&&p&然而从遗体的分析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动物的毛发,而且 —— 假使袭击他们的真的是熊的话 —— 熊的利爪会对衣物造成严重的撕扯破坏,但是在四具遗体上的衣物保持完好。因此这个推测很快便被推翻了。&/p&&p&而从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尸体的眼球和舌头缺失的情况来看,警方也提出过是否为狼或者乌鸦吃掉所导致的。然而从四人的遗体埋藏情况来看,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从四米深的积雪下挖出尸体来吃掉,而且除了朵比尼娜之外,其他三人的尸体外观都保持完好。&/p&&p&再者来说,狼这类动物在捕食的时候,几乎都是成群出动,而且会首先吃掉猎物的内脏。在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的尸体上并未发现被动物啃咬的痕迹,而且除了眼球和舌头,其他部位也没有任何的外伤。&/p&&p&---------------&/p&&p&考虑到人为挖去眼球和舌头的可能性,警方将目光又转向了当地的原住民:曼西人。&/p&&p&曼西人是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人口仅几千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是半游牧民族。通过走访了几个曼西人的集落,警方一无所获。同时,在叶卡捷琳堡的分析人员也否定了这些登山队员被曼西人所杀的可能性:&/p&&p&在尸体上,尽管法医发现了诸多严重骨折的痕迹,然而尸体的软组织 —— 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等等 —— 都没有任何的严重损伤。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棍棒等物打断了腿,那么不仅会出现骨折,同时肌肉也会有一定的撕裂,血管会破裂等等。然而,在这四名登山队员的遗体上,法医仅仅发现了骨头的断裂,却没有严重肌肉撕裂和皮下出血的现象。&/p&&p&根据当时负责尸体鉴定的法医回忆,「这几具尸体的骨折,就好像是从内部直接断裂的感觉,而不是遭遇了外伤而导致的。」&/p&&p&------------------------&/p&&p&在已知的科学水平下,可能造成这种骨折的情况只有一种:冲击波。&/p&&p&当人体遭受了冲击波的袭击时,与具有高度弹性和韧性的软组织相比,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这也许可以解释在这四名遇难队员身上出现的严重骨折。&/p&&p&然而,人类已知的能够创造出冲击波的方法,无外乎爆炸(包括核爆)、超音速运动等等。在人迹罕至的这个山谷中,究竟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遭遇到类似于冲击波一样的攻击呢?&/p&&p&而能够印证是否属于冲击波的伤害,还有一个好的印证方法,就是内脏器官的受损程度。&/p&&p&在这四个人的尸检报告的已公布的部分中,除了已知的两人心肺部收到了肋骨碎片的刺穿,其余的内脏受损状况都没有公开 —— 这在尸检报告中是很不常见的。&/p&&p&为什么唯独这部分没有公开呢?&/p&&p&很遗憾的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报告的一份拷贝被再次发现。然而,在这份拷贝中,尸检报告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p&&p&------------------------&/p&&p&而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方,在之后又得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线索:&/p&&p&2月1日夜间,在奥托尔滕山南面50公里外的一处叫做维尔斯的农庄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组7人的登山队,当天从南向北进山。然而,当晚他们在霍拉特夏福尔山西侧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宿营的时候,接近0点的时刻,在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橙色球体,散发着像火焰一样的光芒。&/p&&p&同时,警方也逐步了解到,2月到3月的这段时间里,这一地区的很多人都曾经目睹过类似的现象,甚至连一些农庄的气象记录中都保留了相关的信息。&/p&&p&获得了这个线索,警方再一次检视了迪亚特洛夫登山队留下的日记和照片。在日记中,警方没有发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内容,然而在他们留下的照片中,警方开始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p&&br&&p&-----------------------&/p&&p&首先,警方从被放弃的帐篷中,只找到了一个照相机。而这个照相机的主人应该是最早被发现冻死的格里沃尼希琴科。他是队伍中唯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也是整个登山活动中拍摄照片最频繁的人。从他的相机中,我们能看到大部分的队员生前的活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aa52ee4301fcaed13df9bbc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aa52ee4301fcaed13df9bbc_r.jpg&&&/figure&&p&队长迪亚特洛夫。&/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abce26e9a39c_b.jp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abce26e9a39c_r.jpg&&&/figure&&p&在从维加依农庄出发前,所有人与当地农庄居民的合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b820e228dafeede382cc_b.jpg& data-rawwidth=&985&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b820e228dafeede382cc_r.jpg&&&/figure&&p&柯尔莫戈洛娃在和即将离队,独自返回的尤丁告别。画面右侧是佐罗塔略夫。&/p&&br&&p&下面这三张照片,被认为是拍摄于2月1日,也就是登山队存活的最后一天:&/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a5ec1e9eff2_b.jpg& data-rawwidth=&979&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a5ec1e9eff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aba1d361d82eac7648e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aba1d361d82eac7648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0b12a4f5a8ad1b4acfaa2f4c48addaf_b.jpg& data-rawwidth=&978&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0b12a4f5a8ad1b4acfaa2f4c48addaf_r.jpg&&&/figure&&p&在前两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登山队员们在冒着暴风雪艰难地前进。然而令调查员们感到疑惑的是最后一张照片:相机被发现的时候,它的快门当时已经上了弦 —— 与我们现代使用的大部分相机不同,那个时代的相机普遍使用机械快门,而且是需要使用者先上弦,之后按下快门才可以拍摄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防止快门被误按下,摄影师们都会在拍照之前才将快门上弦。而格里沃尼希琴科当时将快门上弦,其明显的意图是想要拍下什么 —— 拍下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件突发的事件。&/p&&p&然而,也许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匆忙,格里沃尼希琴科根本没来得及按下快门,便匆匆跑进了茫茫的雪地中,将他的照相机留在了帐篷里。&/p&&p&因此,这最后一张照片,事实上并没有被按下快门。而格里沃尼希琴科想通过这最后一次拍摄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再也无法知晓了。&/p&&p&---------------------------&/p&&p&在9人的尸体先后被找到的过程中,警方总共发现了5台照相机。除了格里沃尼希琴科那台被丢弃在帐篷里以外,其他4台都被这些队员随身携带。而在2月1日进行过拍摄的,总共只有3台。&/p&&p&而其中只有一台照相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那就是最后遗体被发现的佐罗塔略夫的相机。当他的遗体被找到的时候,相机还挂在他的脖子上 —— 尽管相机已经被雪水浸透,彻底损坏,但是人们还是成功地冲洗出了他拍摄下的部分照片。&/p&&p&-----------------------&/p&&p&&b&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心理不安或生理不适感,请小心阅读。&/b&&/p&&p&-----------------------&/p&&p&佐罗塔略夫的相机的第一张照片,是非常令人困惑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bc5f8ca5ee_b.jpg& data-rawwidth=&739&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bc5f8ca5ee_r.jpg&&&/figure&&p&在这张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下方有三个黑色的物体,应该是带着帽子的三个人的头部。根据推测,这张照片应该是从三个人的头部上方拍摄的。&/p&&p&佐罗塔略夫是最后找到的四人小组中的一员,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出那三个人应该就是跟他一起行动的其他三名队员。然而,他从这张照片中想要表达的,显然不是这三个人的合影,而是在画面左上方,那个明显高亮的物体。&/p&&p&很可惜,我们从这张照片上并无法分辨出那是什么。从前景的三个人呈现出的黑影来看,这张照片拍摄于夜间,而在夜空中能够形成如此强烈的曝光的物体,恐怕我们是无法想象的。&/p&&p&而他显然没有停止对这个物体的拍摄,而是紧接着拍下了这些照片:&/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ced6f314a681fa74364cc1f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ed6f314a681fa74364cc1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b8b1a5122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b8b1a512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fce2c4f6de3f718f8ef5adf35b7f21f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fce2c4f6de3f718f8ef5adf35b7f21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d941d2cf60ca21a32ae1da42bee3456_b.jpg& data-rawwidth=&693&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d941d2cf60ca21a32ae1da42bee3456_r.jpg&&&/figure&&p&从这些光影中,我们完全无法看清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然而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这个在夜空中发光的物体无疑吸引了佐罗塔略夫全部的注意力,他不停地用照相机拍摄着这个发光物,企图通过这些相片,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p&&p&他们看到了一些极其不寻常的东西。&/p&&p&而佐罗塔略夫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他俯卧在地,胸前还紧紧地护着这个照相机:&/p&&p&(死尸照片,请小心观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54c767aab41b712ccf815841bda7752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p&&p&然而,在警方将「天空中出现闪光物体」这一事件报告给上级之后,当地警察局马上接到了上级「命令停止调查此事件」的通知。原本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官列夫?伊万诺夫,也立刻被调离了这一地区,调动到了乌克兰基辅。&/p&&p&在1959年8月,关于「迪亚特洛夫事件」的调查,被苏联政府宣布结束。给予事件中九名牺牲者的家属的正式说法,是「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意外事故」。&/p&&p&在苏联解体之后,很多与苏联军方有关的信息遭到了泄露。而在这些信息中,人们发现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地附近,恰巧是苏联进行R-7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轨道经过地。&/p&&p&1990年,叶卡捷琳堡当地的一家媒体,通过调查警方当局所保留下来的资料,想要重新披露此事。然而负责采访该案的记者阿纳特利?古施因在向警方索取存档资料时,发现警方从该档案袋中有意遗落了一部分资料 —— 而这些资料的存在,是在其他文档中被提到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之后,警方再也没有出示过这些下落不明的资料。&/p&&p&2000年,叶卡捷琳堡地方电视台制作了一档节目《迪亚特洛夫山谷之谜》,通过这次电视节目制作,才有了更多当时被家属们和当地民众所保留下来的资料公布于世。而之前我贴出的那些照片,也全部来自于死者家属们对遗物的整理。&/p&&p&事件中因为偶然得病,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尤里?尤丁,于日死于癌症。&/p&&p&2013年,一部由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合拍的,名为《The Dyatlov Pass Incident》的恐怖电影上映。片中涉及了这起事件,并且还谈到了传说中,美军曾经进行的「费城实验」。&/p&&br&&p&-------------------------&/p&&p&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p&&p&在这起事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时候,2015年,有一份邮件被寄送到了叶卡捷琳堡的一家报馆。这份邮件中有许多照片,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照片是哪部照片机,由谁拍摄的,也并不知道,寄来这些照片的人想要告诉人们什么。&/p&&p&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照片确实拍摄于这次登山事件之中。&/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3f0ff97fafb95bc04d17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3f0ff97fafb95bc04d17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90c1283bdac2e8ec2290ac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90c1283bdac2e8ec2290ac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d901a15fada9df645097b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d901a15fada9df645097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9c24b134cb6b3ad5d9ab10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9c24b134cb6b3ad5d9ab10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dffabe791c5a222c97313_b.jpg&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dffabe791c5a222c97313_r.jpg&&&/figure&&p&---------------------------&/p&&p&我并不打算给迪亚特洛夫事件强加一个解释,也不想用任何简单的原因来解释这起悲剧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野兽袭击、雪崩还是人为谋杀,都根本无法解释在这起事件中的那些不寻常之处。而UFO、灵异现象和军方秘密试验等等的假说,又彻底缺乏令人信服的基本条件。&/p&&p&所以,就让这个事件,继续成为一个谜团被我们传承下去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c64d9cf12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c64d9cf12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25f8cfb84be44b2afe3ae37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25f8cfb84be44b2afe3ae37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2c9e3882ddd49f71ef1d49b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2c9e3882ddd49f71ef1d49b_r.jpg&&&/figure&&p&迪亚特洛夫,柯尔莫戈洛娃和朵比尼娜。&/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4b5175caec6d257aad8efc77fd55e8f_b.jpg& data-rawwidth=&979&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4b5175caec6d257aad8efc77fd55e8f_r.jpg&&&/figure&&p&朵比尼娜,格里沃尼希琴科,契波布里纽里,斯洛柏丁。&/p&&br&&p&在照片上的他们曾经笑得那么开心,然而就在几天之后,他们可能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恐怖的一夜。&/p&
今天的内容,还是一起诡异而恐怖的真实事件。下文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事件前后的真实调查结果,以及在事件发生现场的实际情景。如果恐怖事件容易对你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或者导致一些其他严重后果的话,请有选择性地阅读本文。迪亚特洛夫事件的恐怖之…
日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给希特勒的报告&br&&br&&br&极机密(仅准由军官传送) 12月19日14时35分&br&&br&副本3份(第3份)&br&&br&收件人:陆军总参谋长&br&&br&并请立即转呈元首&br&&br&由于B集团军群方面的情况发展和它停止任何增援兵力到达的后果,遂使在顿河集团军群方面的现有情况,变得在最近的将来已无把第6集团军救出的希望。&br&&br&由于天气的原因和兵力的不适当,空运已经丧失了可能性,换言之,根据4个星期的经验,这个集团军已经无法在要塞地区中再维持下去。第57装甲军专凭其自己的力量,已经明显不可能在地面上与第6集团军取得接触,更说不上切开一条走廊,所以我现在认为只有向西南突围,才是唯一可能救出该集团军的大部分人员和剩余的机动部分的最后机会。&br&&br&这个突破行动的第一目标就是在依里克米希柯伐(Yerik Myshkova)河与第57装甲军取得接触。要达到这个目标,则第6集团军就势必要被迫逐渐向西南移动,并在这个运动前进时,分区放弃其在北面的防区。&br&&br&当这个作战尚在进行中时,又必须要用适当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来保障空运的安全。&br&&br&因为现在已有迹象表示敌军正在向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施加压力,所以应赶紧从高加索方面抽调兵力,来保护第57装甲军的深入右侧面。&br&&br&由于延迟之故,第57装甲军可能在米希柯伐河或其北面发生顿挫,或者为其右侧面的攻击所牵制。同时,第6集团军也需要几天的时间来重组兵力和补充燃料,然后才能开始行动。&br&&br&在包围圈中的粮食可以维持到12月22日为止,部队的体力早已严重的减弱(在过去2周内都只有200克一天)。根据第6集团军的报告,大部分的骡马都已饿毙或宰杀供食用。&br&&br&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元帅曼施坦因&br&&br&&br&&br&军事论坛社区,贴吧都说烂了。&br&&br&论东线1942年夏季攻势中德国的战略取向问题&br&&br&&br&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jiwar.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tujiwar.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tieba.baidu.com/f%3Fkz%3Dpn%3D0%2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tieba.baidu.com/f?&/span&&span class=&invisible&&kz=&pn=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br&&br&
在接触到一些有关二战东线的作品之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关于德国在1941年末-1942年底这段时间,究竟是何种原因左右了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战略取向问题.或许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1942年的东线,德军是否有其他的方向可以选择?对这些问题我不敢妄下结论,仅仅试图通过此文对德国在东线战争初期的战略走向作一些分析与大胆的假设。&br&
当1941年底,博克的中央集群在莫斯科当面方向进展缓慢之时,元首再也没有任何耐心可言了。在他的眼中,莫斯科已经无关紧要。他更加关心的是顿捏茨河-罗斯托夫方向上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正如41年8月21日发布的《第34号战争令》中提到的:冬季到来之前,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莫斯科,而是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捏茨盆地的工业设施和煤矿,切断高加索至俄国内地的石油供应,夺取油田...为此,陆军总司令伯劳希奇在11月3日会见南方集群司令伦德施泰特时曾经指出:南方集群当面目标的经济意义要大于军事意义。“除了充分认识到占领或摧毁苏联铁、煤及石油产地的重要性外,还应认识到消除黑海地区,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苏联空军对于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最高统帅部希望在这个冬季占领迈科普油田与斯大林格勒的周边地区...” &br&
而在实际行动上,南方集群攻陷基辅之后的进攻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过,早在10月24日哈尔科夫被德军攻占,目前摆在德国人面前的路有两条可选:莫斯科、高加索。但是实际上,在莫斯科方向上德国人进攻的决心、实力都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中央集群当面要面对来自远东地区的苏军强大的预备队,技术兵器已经严重缺失,某些军甚至凑不齐两位数的火炮。中央集群所有的步兵师减员都在2500人左右,只有一个装甲师还保留有正常兵力的35%...11月13日,陆军总部在中央集群司令部举行了一次参谋会议,哈尔德总长在会上颁布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这个命令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参谋总部、陆军司令部根本不熟悉前线的情况,颁布了一些天文数字般的要求指令,诸如要求第二装甲军的任务为攻占莫斯科东面的高尔基城,从高尔基城-第二装甲军出发地的奥廖尔直线距离超过650公里,以当时德军的现状来看,无异于痴人说梦。中央集群严重缺乏物资,每天仅有16列车皮的补充物资到位,而他们实际需要至少31车皮的物资;各型装甲车辆仅有30%左右可以使用。 &br&
后勤问题带来的恶果在中央集群未能攻下莫斯科之后显现了出来,当博克的手下在漫天风雪中构筑防线的时候,100多个苏军师在中央集群的当面发起进攻,元首随即下达了“站直了继续战斗!一步也不能后退”的指令,所谓的“转入就地防御”并不是命令前线部队后撤,而是组织防御继续抵抗。因此一些企图采取弹性防御策略的部队指挥官被怒不可遏的元首撤职。只不过以后的事实发展证明弹性防御是对付苏军反攻的一条有效途径时,元首才没有更进一步的丧失理智。 与1941年末中央集群的悲惨境遇相比,南方集群的境遇好不到哪去,前面已经提到伯劳希奇带给南方集群元首的亲自命令,务必要攻克罗斯托夫-顿河一线。进展缓慢的南方集群在催促之下加快了进攻的速度,马肯森将军的第三装甲军于11月21日进入了罗斯托夫市区。进展似乎非常顺利,此时距离罗斯托夫最近的高加索油田迈科普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300公里。但是随后苏军的反攻又将德军赶出了罗斯托夫市区-仅仅8天之后。但是苏军却未能乘胜追击,德军在攻克罗斯托夫之后计划以第一装甲集群、第11集团军分别从罗斯托夫、刻赤半岛进攻迈科普,第17集团军负责攻克斯大林格勒与周边地区,切断伏尔加河上的运输线,阻止巴库油田的石油运往莫斯科。但是很显然,这条计划依然暴露了元首思维上的老缺陷:丝毫不够部队战线已经拉长到危险的境地,一但苏军攻击第一装甲集群的侧翼,他们将有被从中间切断的危险。很可惜,苏联人并没有察觉德军的攻击旨意。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在此战过后损失惨重,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德军控制顿捏茨盆地与罗斯托夫的企图落空。随后德军撤退至米乌斯河-塔甘格罗一线组织防御。为此伦德施泰特元帅还被解职。 &br&
总的来说,德军在1941年末企图控制至少一个高加索产油地、切断顿河-斯大林格勒运输线的企图落空,以夺取苏联主要石油、金属、煤矿产地的计划失败。希特勒在1941年底颁布的《39号作战令》中毫不掩饰的反映出它对于苏联石油的渴望: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南力集团军群仍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以便在天气有利的情况下在冬季也能实施进攻,占领顿河下游-顿涅茨一线,从而为来年对高加索的春季作战创造有利的前提。此时德军的三条防线分别的状况是:南方集群,坚守哈尔科夫,米乌斯河防线,保护别尔戈罗德的铁路,并防止苏军从亚速海的突破。中央集群,建立有效的防御支撑点,抽调装甲部队联系与南方集群的防线。北方集群,继续在沿捏瓦河一线围困列宁格勒,保持波罗的海沿岸的控制 &br&
1942年德军在东线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攻占高加索-克里米亚地区,以消除苏联空军对于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这也是1942年夏季攻势的主要作战意图。进口石油问题上的焦虑促使德国十分重视罗马尼亚的地位。两国于日签订经济条约,日又签订关于出口石油的协定。根据条约的规定,罗马尼亚1939年向德国出口97.4万吨石油,1940年出口100万吨。同时当年罗马尼亚还出口到意大利、匈牙利约150万吨石油。这个数字在德国进行西欧战役的时候锐减,大部分的罗马尼亚石油还是由德国所垄断。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具体的罗马尼亚向德国输出石油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下面的文章中会逐步的分析到。 &br&
事情的变化总不是像德国人想得那么简单,在他们吞并奥地利与捷克之后,匈牙利、保加利亚对罗马尼亚提出了领土要求,态度咄咄逼人。匈牙利企图得到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保加利亚则对罗马尼亚南部领土表示出了兴趣,同时,俄国人也进一步提出了收回比萨拉比亚的要求。急不可耐的俄国人使用武力强占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匈牙利则忌惮于德国使馆的威胁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但他们也直接声明要“采取措施”得到特兰西瓦尼亚。如此,欧洲轴心国的关键位置-巴尔干,局势越发得不稳定。但是德国人成功的利用了这个机会,用苏联人的话来说“德国人诱使罗马尼亚加入了轴心国集团”,面对着苏联人、匈牙利人的威胁,罗马尼亚正如德国驻布加勒斯使馆官员的话“交出你们的石油,加入我们”,8月稍晚一些的时候,在齐亚诺与里斌特洛甫的主持下,他们第一次会晤了匈牙利人,并对后者隐讳地提出了威胁。随即,一个双方都免强可以接受的《第二次维也纳仲裁书》签订,特兰西瓦尼亚的一部分地区归属到匈牙利的名下,随后,罗马尼亚加入三国公约,至此正式成为德国在东线并肩作战的盟友。 &br&
提到开战前的罗马尼亚是要理清关于罗马尼亚对于德国重要性的问题,德国人巧妙的利用罗马尼亚的难处,迫使罗马尼亚割让领土给匈牙利以保证巴尔干地区部发生内部混乱,同时利用罗马尼亚的复仇心理驱使他加入对苏战争,这样,德国人获得了梦寐已久的罗马尼亚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份额,在1940年,德国进口石油的94%来自罗马尼亚,到了1941年这个比例有所下降(西欧各国掠夺的储备油),但是石油进口量(吨数)却成倍增加。罗马尼亚的石油对于东线德军来说是如同命脉般的重要,1941年6月,当罗马尼亚的几个集团军进入苏联作战时,供给给德国的石油又进一步的减少了,当然,还没有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br&以战争开始的6月为例,德国在这个月从罗马尼亚获得了15.08万吨石油,7月获得了30.2万吨,8跃达到36.16万吨,9月基本与8月持平,10月为22.28万吨,11月为21.3万吨,12月仅为10万吨。战争开始三个月,罗马尼亚的储备石油就都消耗在德国人的坦克上面了,可以从数据中看出,9月之后,罗马尼亚的石油储备量大幅下降,而德国在苏联的攻势此时正好达到顶峰时期,德国人不得不从政治上向罗马尼亚施加压力,迫使罗马尼亚降低供给给其他轴心国与国内民用的石油来满足德国人的需求。但是即使是这样,能够提供到前线的油料仍然是不能满足需要,例如在台风行动进行的时候,陆军军需处总军需官爱德华特.瓦格纳少将就曾经指出东线恶劣的作战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油料的消耗,原本可以供坦克行进100公里的油料在秋季泥泞的环境中仅可供坦克前进1/3的路程,这就要求后勤油料运输要提高3倍的数量才能足够保持装甲部队的进攻。无疑,东线糟糕的铁路运输状况并不能满足前线对于补充物资的需求,台风计划发布之后,中央集群每天需要27车皮的燃料,到了10月每天需要29车皮的燃料。而实际上9月(台风计划发布之时)中央集群每天只能得到22车皮的燃料,9月底的一段时间内每天免强可以得到27车皮,而10月每天下降到20列左右。到了12月底,每天只能达到不足10车皮的燃料。41年末隶属中央集群的部分装甲部队调防到邻近南方集群的位置上,也从侧面印证了油料供应的不可靠程度。 &br&总结起来,影响战争初期德国油料供应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br&1、海外的禁运,德国战前约有60%的油料依靠国外进口,其中包括美国、伊朗、委内瑞拉,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遭海上禁运,因此被堵死重要的一条石油来源。 &br&2、尽管德国在战前执行了《4年经济计划》,但是整体国力依然不如苏联,国内的合成燃料加工厂仅有14家,战争爆发时在建6家。国内自给能力严重不足,战略石油储备不能满足需求。 &br&3、俄国油料标号太低,使用时须加入粗苯以稀释正辛烷值,而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处里,这就堵死了德军使用俄国前线战利品这一条路。 &br&4、其他轴心国需求巨大,如意大利在1942年,每月都要向德国索要10万吨燃油,但实际的供应量德国只能提供给他们50%左右。 &br& 实际上在占领西欧诸国之后,德国获得了巨大的储备油战利品,其中还包含有高品质的航空油,在闪击西欧诸国的过程中,德国一共缴获了150万吨的储备油,而在这些战役中德军消耗的油量不到此数字的1/2。按纸面的数字来看德国收获不小,实则不然,德国需要在占领国维持秩序,其中也包括维持占领国日常的生活,这些国家在战败之后的石油来源完全依赖于德国,这就无形中又给德国的后勤部门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br& 同时德国海军与一些主要的轴心国也陷入“油料恐慌”之中。德国战前储备的重油与柴油为111.8万吨,德国海军在1941年12月前一共拥有15.1万吨柴油。重油为36万吨,其中约有14万吨要经过处理才可使用。虽然U艇部队可以保证战备,但是大型水面舰艇却没有充足的油料可以使用,德国海军在不能保证自己使用的情况下,还必须按照元首的指令提供给意大利海军油料。根据M.A.布拉加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中的数据:意大利海军在1940年上半年时全部的燃油储备为180万吨,每月估计使用20万吨,那么仅能维持9个月的用量。而意大利参战之后,算上从阿尔巴尼亚、希腊掠夺的少量燃油,还有大约30万的燃油提供给空军。而到了1943年,意大利海军每月的油耗量甚至只有2万4千吨的水平,何谈控制地中海?!德国方面,沙恩兄弟、欧根亲王三舰穿越英吉利海峡一次就耗费了2万吨燃料,到了1942年4月,德国海军仅剩下开战前一半的油料储备。有这样糟糕的油料供应,也不难理解长期为人所诟病的德国大型水面舰艇的作战问题了。 &br&
如此种种,罗马尼亚的地位更加的突出,保卫罗马尼亚的安全也成为左右东线局势的关键一步。元首曾经提到:如今已进入空中力量时代,俄国人的轰炸机随时可以把普罗耶什蒂油田变成一片废墟,我们的石油命脉却在那里。在苏德战争之前,苏联从罗马尼亚手中夺走得比萨拉比亚地区可以部署威胁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机,这曾经令德国人寝食难安,随着苏德战争的暴发与基辅的失守,这种威胁被降低了,苏军轰炸机失去了大部分前出到罗马尼亚的基地,唯独只有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还能对罗马尼亚油田形成威胁,这个威胁必须予以根除,所以,德国在1942年夏季攻势中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那个坚固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同时在蓝色计划中,元首还要求在高加索地区发动攻击。也就是说,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石油因素依然会主导德国人的战略选择问题。 1941年末-1942年初,中央集群在正面防线上组织了几次非常成功的防御战,依靠防御支撑点与弹性防御的战术击退苏军多次的攻击,局部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反击,但是代价也是高昂的,中央集团军群在41年11月末至来年3月的防御作战中损失了相当部分的人员与装备,补充兵与技术兵器仅能维持1941年开战时75%左右的水平。大部分的师损失的坦克、半履带车等机动兵器无法得到有效的弥补,因此在1942年一整年中,中央集群都无法有太大的作为。北方集群尚未打通与芬兰陆军的联系,且兵力有限,在1942年依然是以防御战略为主。至1942年3月,德军东线全部162个师中只有8个完成了进攻准备,3个师需要修整才能投入进攻,47个师只能执行有限的进攻任务,剩余的师只能执行防御任务[注]。而此时,大部分状况比较好的师都归属于南方集群,因此在后世的分析中屡次得出1942年可以继续选择莫斯科方向显然是困难重重的。日至41年年底,德国人在东线消耗了100万吨的燃油,而到1942年,德国人仅剩下79万吨燃油储备。而且,德国的进口石油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安东内斯库私下曾经向元首表示,无法提供更多的原油储备,已经接近了罗马尼亚的储备极限。普罗耶什蒂油田已经超负荷运转,出口到德国与意大利的时候已经动用了罗马尼亚自身的储备。因此,在1942年德军并不具备在东线各条战线上发起广泛进攻的条件,石油这一德军装甲部队的命脉限制了德军的机动能力。 &br& 注:关于兵力方面--在1941年的战事结束之后,德军在东现再也没有恢复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的兵力标准。德军在1942年之后新组建的师编制开始缩减(步兵师),从排级单位开始,德军取消了机枪班的配置,每个排也缩减了1/4的步兵兵力,因此造成德军步兵师的兵力普遍仅能达到1941年开战时2/3的水平,同时在支援火力方面,德军团级部队取消了步兵炮连的配置(仅有少部分德军团保留此编制),取而代之的是120毫米迫击炮连,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1942年的苏军。80毫米、50毫米迫击炮不能做到普及,因此德军在支援火力方面往往会造成断档的情况。反坦克兵器方面,德军依然是以50毫米pak38为主,75毫米pak40固然威力强大,但主要配属于师直属反坦克部队指挥,普通团级部队往往是没有自主权利调用的。造成步兵师缩编的主要原因在于1941年损失过大,而1922年年龄段的兵员已经不够充足,此时新兵的训练依然会占用很长时间等原因,这种与苏军不对等消耗的严重后果在随后几年战争中越来越严重的体现了出来。同样的问题存在于装甲部队之中,越来越多的突击炮开始出现,满编的装甲师寥寥无几,很多装甲师是从摩托化师(后来的装甲掷弹兵师)改编而来。虽然德军装甲部队在技术兵器方面依然不太理想,但胜在霍特、克莱斯特等人指挥艺术高超与苏军的冒进,才有1942年夏季德军装甲部队在顿河一路狂飙的一幕。
石油的因素,正是推动元首在1942年制定蓝色方案的关键因素。1942年的德军并不具备向苏军摊牌的决战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1942年的蓝色方案可以理解为:夺取资源,切断伏尔加河的航运,为1943年可能的决战作准备。 &br&Quote: &br&大本营41号令中关于夏季攻势总的企图:“坚持关于东方战局的原来的基本方针,要点是:中路陆军放慢进攻速度;在北面,应攻陷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队建立陆上联系;在陆军战线的南翼,应突入高加索地区。 &br&&br&  考虑到冬季会战的后果、可供使用的兵力兵器和运输状况,上述目标只能逐步地达到。 &br&&br&  因此,目前应把所有可以动用的兵力集中到南段主要作战方向,旨在歼灭顿河前面的敌人,接着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和通往高加索山脉的通道。
&br&  一俟包围地区形势的发展允许,或者从别的地方抽出了足够的兵力,就应最后攻占列宁格勒和夺取英格曼兰 ” &br&
实际上这次元首的胃口又有些大了,北方的列宁格勒无疑只是一个次要的战场,这里德军的任务主要有3:争取占领摩尔曼斯克,断绝北极航线;保障运输补给线的侧翼安全;打通与芬兰的陆上联系。可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德军北方集群能做到第二点已经很不容易,他们自身的补给尚不能保持稳定。而这个计划开篇就提到列宁格勒,结尾还是念念不忘列宁格勒,可见元首本人对于这种“阶级问题”的仇恨已经影响了作战指令的下达。 &br&
从作战企图的第三段中可以看出,战役开始阶段的首要目的是消灭顿河周围的苏军,为进攻高加索扫清侧翼威胁。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进程中,主要作战目标变为了次要,达成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最后演变为斯大林格勒的悲剧。 &br&
这个计划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求歼灭“两河”(顿捏茨河、顿河)之间的苏军重兵集团,进而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水运并建立一条牢固的防线,然后B集团军群就可以抽调兵力用于高加索方向。 &br&
但是,在这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A\B两个集团军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进攻的锋线的实力被不断拉长的战线削弱,A集团军群要求进攻高加索地区,但是从罗斯托夫-巴库油田的直线距离过长,德军兵力过于分散,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是负责攻占黑海海滨与进攻高加索的一支主力,但是这支部队计划中的行军路程分散的可以,实际进程中由山地兵组成主力的这支部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br&
南线战役按照元首的设想,首先要清除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赛瓦斯托波尔要塞,随即代号为“猎雁”的行动展开,在强攻达两个月之久后,塞瓦斯托波尔这座坚固的要塞终于得以清除,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顿时消除,随即,大本营发布了关于继续在克里米亚作战的《43号令》,德军为了配合山地部队的攻势进行了几次规模不小的登陆战、针对油田设施的特种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线攻势期间,德军曾经计划动用伞兵与山地兵配合夺取黑海的几个关键地,但是最终计划夭折。 &br&
继克里米亚半岛攻防战之后,德军在南线一路奏凯,在曼斯坦因5月8日组织攻击塞瓦斯托波尔的时候,苏军出人意料的在哈尔科夫正面的伊组姆发动了一次突击,但他们最终被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消灭。关于苏军的这次盲目进攻,是因为在1941年的冬天,他们错误的判断了德军的战斗力所致,这次战役直接导致苏军在顿河西部无兵可用,此时的局势对于德军来说非常有利。 &br&
苏军的冒进之后,德军在南线的攻势于6月28日展开,德军的第4装甲集群、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负责进攻沃罗涅日,同时地6集团军负责从侧翼包抄,德军进攻势头之猛使得苏军甚至来不及破坏桥梁、供电站即撤退,此时元首直接命令第6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群不必理会苏联西南方面军,直接沿顿河向南进攻斯大林格勒,博克因为与元首意见冲突而被解职。在丧失从沃罗涅日切断苏军南北联系的机会之后,德军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度过顿河上游歼灭苏军。 由于苏军在之前的伊组姆(哈尔科夫)作战中失利,顿河下游的防御部队严重减员,斯大林不得不批准了后撤的行动。但正是因为苏军后撤的行动,对日后德军的部署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 首先是第4装甲集群,在得到元首的命令之后,第4装甲集群快速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开进。实际上,B集团军群是由元首本人亲自指挥,主要任务是追击逃脱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并攻占斯大林格勒。 在B集团军群沿顿河一路南下的时候,A集团军群也没有闲着,7月9日A集群度过顿涅茨河,但是他们除遇到小股抵抗之外没有合围到任何一支苏军主力,13日,隶属A集团军群的17集团军从塔甘格罗出发,意图合围罗斯托夫这个进入高加索的门槛,7月22日,德军几乎在无抵抗的情况下渡过顿河并占领了罗斯托夫。罗斯托夫-迈柯普拥有一条输油管线,但是已经提前被苏军破坏掉了,德军在罗斯托夫几乎没有得到一滴油。而在顿河绕了一个大弯的第四装甲集群非但没有包抄到任何苏军主力,反而丧失了攻下斯大林格勒的最佳时机,当时霍特的第4装甲集群行军速度远高于第6集团军,如果不去追机顿河-顿涅茨下游方向的苏军,他们很有可能会得到斯大林格勒-一座几乎无人驻防的空城。早在此前,苏联大本营断定德军在沃罗涅日方向的行动是攻击莫斯科的前奏,因此在南线几乎没有任何预备队,但正是因为进展过于迅速,大本营在判断方面出现了失误,他们认为苏军主力沿顿河南下逃窜,因此才发生了霍特的第4装甲集群在顿捏茨河-顿河兜了一个大圈子的莫名失误。 &br& 至此,《蓝色计划》告一段落,焦躁不安的元首又颁布了45号指令《继续实施布伦瑞克》 &br&Quote: &br&(1)A集团军群的当前任务是,包围和歼灭现在已逃过顿河、到达罗斯托夫以南和东南地区的敌军兵力。
&br&  为此,应从在康斯坦丁诺夫斯卡亚-齐姆良斯卡亚地区建立的诸桥头堡派出强大的快速部队,向西南总方向、大体是向季霍列茨克推进,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和山地师则在罗斯托夫地区渡过顿河。
&br& 此外,应以先遣部队完成切断季霍列茨克、斯大林格勒铁路线的任务。
&br& 应将A集团军群的两支装甲兵团(第23和第24装甲师)调给B集团军群,用于继续向东南方向实施突击。
&br& “大德国(即GD师)”步兵师应作为陆军总司令部的预备队留在顿河以北地区。要做好将该师运往西线的准备。
&br&   (2)在歼灭顿河以南的敌兵力集团之后,A集团军群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占领黑海的整个东海岸,摧毁黑海港口和敌黑海舰队。
&br& 此外,第11集团军计划用于这一方向的部队(罗马尼亚山地军)应渡过刻赤海峡,一俟A集团军群主力的推进产生了效果,就沿黑海海岸公路向东南方向实施突击。
&br& 应以另1个兵力集团(它集中了其他所有山地师和轻装步兵师),强渡库班河,夺占迈科普和阿尔马维尔高地。
&br& 这个兵力集团可得到正在及时前调的高山部队的加强。该兵力集团在尔后向高加索山脉西部山区推进和越过该山区的过程中,应利用所有可通行的道路前进,应在第11集团军部队的协同下占领黑海海岸。
&br&   (3)同时,在东面的翼侧掩护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应以一支基本由快速部队组成的兵力集团夺取格罗兹尼地区,以部分兵力尽可能在山地通道的制高点上封锁奥塞梯和格鲁吉亚的军用公路。
&br&  接着,沿黑海海岸向前突击,夺取巴库地区。
&br&  集团军群可能在晚些时候会得到意大利阿尔皮尼军的加强。
&br&A集团军群这些作战行动的代号为“火绒草”(保密等级:绝密)。
&br&(4)正如已下达的命令所确定的,B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在向斯大林格勒推进的过程中建立起顿河防线,击溃在那里正在组建的敌兵力集团,占领该城,封锁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陆桥以及河流。
&br&  接着,快速部队应沿伏尔加河向前推进,其任务是突至阿斯特拉罕,同时封锁那里的伏尔加河主要支流。
&br&   B集团军群这些作战行动的代号为“苍鹭”(保密等级:绝密)。 &br&布伦瑞克方案的第一条指令就充满了感情因素。因为之前德军的攻势过于迅速,苏军一路溃退,甚至没有来得及破坏顿河上的桥梁,第24装甲师在7月6日进逼沃罗涅日。但是此时德军内部发生了分歧,元首认为应放弃沃罗涅日,迅速南下歼灭苏军西南方面军,而博克元帅坚持攻占沃罗捏日,以切断苏军的南北联系。显然元首在大好局势下又犯了贪功的老毛病。从战术意图上看,博克的想法并没有太大的失误,此时苏军在南线呈现出广泛的颓势,如第24装甲师先锋进攻沃罗涅日,必能尽早达成蓝色方案实行的战役目的。元首还是念念不忘像基辅那样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机会,因为这次意见上的分歧,博克元帅还被解职。 &br& 留给A集群的任务显然又是不可能的,从刻赤海峡渡海的第11集团军兵力并不充裕,同时还要面对苏联黑海舰队的威胁,他要与第17集团军的山地兵们在图阿普谢会合,然后攻占黑海海滨的重要城市呼苏米,进而清除黑海舰队的威胁。但是第11集团军在新罗西斯克受阻,未能前进一步,只有翻越高加索山脉之后疲惫的山地兵来攻击图阿普谢。布伦瑞克方案中,元首还抽调走实力强劲的GD师。这无疑又加重了南方集群缺人少油的局面。第一装甲集群的先锋距离格罗兹尼油田已经非常近,最终还是因为进攻实力逐渐削弱未能更近一步。 &br& 从罗斯托夫-巴库的直线距离为880公里;A、B两个集群要在相距遥远的两个方向上发起攻击;第17集团军从罗斯托夫经新罗西斯克到巴库的直线距离甚至等于高加索山脉的长度(1000公里),这些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尤其是对于当时德军的后勤状况来说,如:B集群从罗斯托夫运送补给(拥有并不完善的公路)至斯大林格勒前线,只需要400公里的直线距离,但是罗斯托夫的道路拥挤多支不同的德军部队,道路不堪重负,后勤系统只能是在勉强维持。错误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德军的后勤系统,例如台风行动实施之前,中央集群就因为推进距离过远而不得不暂停攻势,实际到了现代战争中,如果装甲部队推进过远也依然会对后勤造成困难,即使拥有最完善后勤系统的现代美军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br& 再来看李斯特的A集群。8月9日,A集群先遣队占领迈柯普油田,但是这里已经被苏军破坏,大部分油井没有一滴油可以榨出来。在度过库班河后,第一装甲集群的一部分负责继续进攻高加索山区,但是第1装甲集群却没有多少补充油料了,这次,后勤的重要性又一次显现了出来,此时虽然罗斯托夫已经被德军攻占,但是他的铁路线尚未改进为德国轨道间距,后勤显得越发困难,在这一阶段,第一装甲集群每天接收到的补充燃料为0车皮。几乎所有的补充物资是依靠免强的公路运输与空运得到的。这样的进攻决不会持续太久。在拿下迈柯普之后,德军接下来还要歼灭高加索山脉另一头盘踞在呼苏米以及其它黑海海滨的苏军部队,另外还要攻克格罗兹尼、巴库的油田。其中第一装甲集群要占领高加索山脉脚下至第比利斯的一段公路,保证攻击格罗兹尼过程中的后勤问题,第17集团军的任务为攻占克拉斯诺达尔与图阿普谢,切断苏联黑海舰队的据点。 &br& 实际上,第一装甲集群与第17集团军的攻击均不是很顺利,燃料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必须要经常打打停停,在高加索山脉唱主角的还是山地兵部队。对于高加索的攻击德军本来是有机会的,无奈那个时候斯大林格勒已经陷入了绞肉的状态,没有多余的兵力提供给A集群使用,越拉越长的战线侧翼经不起任何干扰,A集缺乏空军提供掩护,而此时空军正在斯大林格勒毫无结果的狂轰滥炸,苏军投入五个集团军的兵力投入斯大林格勒。雪上加霜的是,原定投入高加索方向的第11集团军被抽调到列宁格勒前线,德军分兵大忌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先前分兵南下攻击高加索已经失去了重兵合围斯大林格勒的机会,已攻占斯大林格勒为目的辅助攻击高加索的方案,最终演变为德军不由自主的投入重兵攻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成功地充当了一块吸铁石,直到第6集团军的几十万孤魂飘荡在斯大林格勒的郊外... &br&蓝色计划中分兵夺取高加索与斯大林格勒的设想虽然有违军事原则,但仍然不乏战略闪光点。控制高加索产油区与切断伏尔加河航运是同等重要的:控制斯大林格勒,德军就会拥有稳固的侧翼进而抽调足够的兵力进攻高加索的产油区,进而一直推进到里海的巴库油田。不过有一点也是需要说明,即:斯大林格勒并非是非打不可,斯大林格勒对于高加索德军的威胁是北方的侧翼。虽然在蓝色计划的设想中通过斯大林格勒建立一个防御节点有助于稳固高加索方向德军的后方,但实际做起来意义并不是太大。博克与哈尔德都曾反对夺取斯大林格勒。通过上巴斯孔查克附近的陆桥位置十分关键,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与伏尔加河之间的陆桥,切断上巴斯孔查克的陆桥可以切断里海产油区通往苏联内地处的阿斯特拉罕唯一的一条铁路。因此,夺取斯大林格勒似乎不是唯一的办法。不过这也很好理解,统帅部的将军们依然是希望切断苏联内陆的供给线,因为将军们依然对莫斯科耿耿于怀,而绕过斯大林格勒却把高加索的德军置于危险的境地,这又有违蓝色计划的初衷,即夺取高加索的产油地。而实际上,如果不是霍特第4装甲集群在顿涅茨河兜的那个大圈子,他们可能会早于第6集团军到达斯大林格勒-而且是一座空城。但是很不幸,夺取斯大林格勒的计划没有按照德国人的设想发展,夺取斯大林格勒只是占领高加索的一个手段,但是事实的发展来看,这个“手段”却最终盖过了“达成目的”,德军上下像着了魔一样被吸引到了那块死亡之地。添油战术只能不断消耗德国的有生力量,德国人自己酿下的苦酒,必须要由他们自己来品尝。 &br& 对于1942年末-1943年初南线的尴尬局势,最好的解释恐怕就是战役指挥的问题,蓝色计划如果仍有可执行性的话,那么布伦瑞克方案就充满了不可思议。以第4装甲集群与第6集团军为例,两者缺乏有效的联系。如果改为第4装甲集群迅速突击斯大林格勒,为后续步兵开辟通路,然后后撤作为预备队使用;由第6集团军攻占斯大林格勒,这样至少可以使用装甲部队保护整体战线的侧翼。 &br& 我们并不去讨论究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败细节,这方面请参看李德哈特的著作。是什么促使元首在1942年夏季攻势中违反战争原则分兵两路进攻高加索与斯大林格勒方向呢? &br& 在计划来看,除去攻占列宁格勒这一步臭棋,蓝色方案还是颇有执行可行性的。首先,前面已经分析过,德国的燃油储备已经低到了比较危险的程度-并不只是德国,他的盟友-罗马尼亚、意大利也同样面临燃油短缺的危机,如果不设法寻找新的石油来源,德国的战争机器就会不断降低可用性,最终因为缺油会变成一堆废铁。仅1941年下半年时间里,德国就耗费了100万吨石油。1941年德国石油总供应量已达到892.9万吨,即使如此,依然不能满足整个德国的需求(含各国占领区)。 &br& 早在1941年10月德国战争经济办公室这个机构就曾提醒过元首:航空燃油的储量为28.9万吨,仅能满足至1941年底的使用,到1941年10月,海军U艇所需的柴油储备仅有25万吨,如果继续向意大利提供每月10万吨燃油,那么我们的海军到了1942年4月将缺乏可以使用的重油。 &br& 各方面的资料带给元首的是一个不安的结论,即:德国的燃油储备必须迫使他在1942年将目标放在苏联的产油地上。高加索-里海地区是当时苏联的重要产油地,但却不是唯一的产油地,苏联依靠乌拉尔山脉的新油田依然可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但是德国不同,它对于高加索石油的迫切需求甚至在1941年就已经被英国的情报部门预计出来,缺油迫使意大利海军无法活动,因此在地中海英国舰队才敢于无视轴心国海上力量。 &br& 1942年德军的夏季攻势,完全是为了打一场“石油战争”,如果成功,他的首要目标-夺取苏联高加索油田实现之后,德国的战争机器将得以继续运转,国内以及盟国缺油的状态都将得到缓解。得到充足石油之后的德国,无疑会在更多条战线上拥有选择权。 &br&通过对于石油问题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确定1942年东线以南方为主要方向的总体战略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蓝色计划中分兵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是先天不足的方案,战役协同方面更是一沓糊涂。实际上,希特勒对于石油问题的担忧显得有些过于迫切了,他太过注重石油以至于蓝色方案中将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任务摆在了夺取石油之后,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一场战役中夺取经济与政治目标只是次要任务。德国的石油情况还并没有糟糕到43年即会断油的情况。A集团军群那种不顾一切冲向油田的做法正是这种短视行为的表现。夏季攻势中完全可以拟就一套更完善的方案--以歼灭苏军有生力量为目标,并且可以得到德国梦寐以求的石油。 &br& 需要指出的是,开战前曾有统帅部的将军异想天开的提到了乌拉尔的问题,现在看来简直是笑话,1942年的德军丧失了在东线全线攻击的实力之后,必须要在42年的夏季周密部署、谨慎行事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攻势中重提乌拉尔的旧事。德军高层(尤其是元首本人)虽然极不情愿,但是他们依然对莫斯科抱有某种想法。中央集群在维亚兹马仍然不远不近的威胁着莫斯科方向,换句话说,德国方面依然认为攻占莫斯科,在莫斯科击溃苏军有生力量是“赢得战争”的最终手段,高加索的石油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 &br& 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1942年夏季德国完全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形式进行战争。当然,先提条件是必须要让德军上下清楚的认识到:1、即使高加索的石油也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目标。2、必须在夏季与苏军进行一场会战,而且这场会战必然先要早于拿下高加索油田的行动。 &br& 在1941年底-1942年4月这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内,苏军控制着从莫斯科-卜卢加-利夫内-伊组姆这条有些狭窄的防线。他们的重兵集团屯集在莫斯科-维亚兹马这一地域内。对于执行蓝色方案的德军B集团军群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苏军在夏季攻势之前错误的判断了形势,这对德国人来说是极为有利的机会,B集群完全可以在沃罗涅日-库尔斯克一线建立一条防御线,或者利用斯大林格勒建立一个防御据点。这样做是有必要的。&br&我们来讨论一下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br& 1、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航运可以使苏联北部地区的石油供应出现短暂的停顿。巴库的时油在1942年还是经由伏尔加河航运与周边地区的铁路运输源源不断的运送至莫斯科方向。切断这一方向的运输线可以达到迫使苏联重新开发新油田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吸引苏军主力南下进行会战。歼灭苏军有生力量才是德国在1942年赢得战争的关键 &br& 2、分兵高加索已经被大家反复批驳过,就不多说。夺取高加索必然需要一个稳固的侧翼防线,否则石油无法通过陆路运输。A、B集团军群可以集中兵力先期攻打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等重要城市,利用城市构筑一条连冠的防御线,既可为随后夺取高加索提供侧翼屏障,也可以为与苏军会战提供防御支撑点。如果此战略目的达成,高加索方向的苏军将成为一支孤军。 &br& 3、战役初期应以迅速夺取重要城市(如斯大林格勒)为主要战役目的,追击逃窜苏军应列为次要目的,前面已经分析过霍特集群夺取斯大林格勒的可能性。这里不做赘述。如有条件,德军应越过伏尔加河上的陆桥在伏尔加河东岸构筑一些防御节点,尽可能切断此地与苏联内陆的铁路运输联系。 &br& 4、A集团军群下辖的第一装甲集群与第17集团军负责斯大林格勒的主攻任务;B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群、6、2集在攻占沃罗涅日后,沿顿河东岸南下夹击斯大林格勒,这支部队不应用于斯大林格勒的攻坚,迅速打下一系列城市外围节点之后应迅速置为预备队,组建防御;第6集团军、第1集团军沿顿河-沃罗涅日组织一条防线,吸引苏军主力南下会战。一但伏尔加河运输被切断,可以预见苏军的南下会战指日可待。 &br&
一但在会战中歼灭苏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德国人就将获得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因此要转而加紧对于高加索的攻势。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苏军极有可能在德军与苏军主力于伏尔加河-顿河附近会战之时破坏油井。因此类似于“雪绒花”计划(1942年9月制定旨在夺取高加索的一个空降突击计划)这类利用伞兵与山地部队进行奇袭的计划极有可能登场。夺取高加索油田可行性依然是有的: &br& 1、沿斯大林格勒南下至里海的油田夺取巴库。巴库的石油产量自然不用多说,而且这条路是最近的一条,格罗兹尼距离巴库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这样可以降低后勤的压力。 &br& 2、沿巴库-库拉河可以与第11集团军形成呼应之势夺取黑海沿岸苏军控制城市。 &br& 因此1942年,依然可以“为了石油”制定一套比蓝色方案要完善的计划。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大方向上的假设,涉及许多细节没有提到。总的来说,1942年夏季攻势开始之初德军是完全有能力与苏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会战的,而此时的苏军还没有具备1942年末-1943年4月强大的攻击能力与足够充足的预备队。这一阶段战场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德国人手中,按照设想,德国人应做到: &br& 1、切断高加索与苏联内陆的联系,以及运输。 &br& 2、与苏军主力进行会战,歼灭苏军有生力量。 &br& 3、可以在更有保障的情况下攻占高加索。 &br&
当然这一切假设有一个前提,即必须使德军高层相信德国的石油在1942年依然足够支持一整年的攻势。否则难以想象德军高层会容忍暂时放弃高加索。 &br&
在谈到关于高加索的假设之后,还要谈一下关于意大利的问题。墨索里尼曾经说过地中海是意大利的内湖,是“我们的海”,但是意大利从未曾夺取过地中海的控制权。一方面,在一战后,意大利的海军建设思想完全是以对付法国海军为目的,他并没有做好大战开始后与英国地中海舰队作战的准备。燃料的问题也不允许意大利海军有多大的作为。在他入侵阿尔巴尼亚之后燃料的问题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同时他在非洲的部队也陷入了窘境,德国海军曾经提出一套地中海方案,方案中提及英国在地中海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陆军),轴心国在控制地中海的一系列关键点之后将获得一个对苏战争稳固的后方。实际上,1942年对高加索油区的夏季攻势与轴心国获得地中海的迫切程度是对等的,或者说二者是必须要同时进行的。 &br&
首先在地中海,意大利空军、海军将得到德国提供的充足油料对付英国海军,德国非洲军也继而会从中获利。拥有油料的意大利海空军将有充足的资本夺取马耳他,对德国非洲军的补充物资航线威胁骤减,这样,地中海战区东部最关键的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就指日可待。最重要的是得到石油之后,轴心国同盟将会变得更加牢固。地中海的局势或许会得到改善,进而也将影响土耳其的政治走向。德国在1943年9月之前一直没有中断对于意大利海军的原油补助,一方面是因为出于盟友间的政治考虑,另一方面还是对意大利海军抱有很大的希望,即使英国海军敢于在地中海肆无忌惮,单凭意大利的维内托等几艘新型战列舰也足够起到“存在舰队”的威慑作用。同样的,一但油料问题解决,意大利的空军也能依托西西里为基地四处出击,至少可以保证地中海的上空不会只有飓风与喷火。 &br&
关于土耳其的问题也是德国所必须要解决的,他的优先地位甚至要等同于意大利与罗马尼亚。原因是德国战时经济装备办公室曾经提交给元首这样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即使夺取高加索的油田,每年也将只有少部分石油通过铁路运输至德国,海运必须予以考虑。夺取高加索的油田势必会对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产生鼓舞士气的作用,歼灭苏联黑海舰队这些国家也将出力-因为海运石油也关系到他们的命脉。一但歼灭苏联的黑海舰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势必会抽调航运船只用于运输石油,从黑海海滨至罗马尼亚港口需要有一段距离,而以当时轴心国的海上实力来看,他们缺乏有足够的海运船只,即使能保持海运,也没有足够的船只通过多瑙河将石油运往德国。即使可以解决苏联黑海舰队,他也需要面临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威胁-如同德国人的U艇在大西洋所作所为的地中海英国翻版。 &br&
但是,并不是没有另外一套可行的方案。土耳其的态度是可以通过地中海局势争取到的,可以预见的是,一但占领高加索的油田,由德国立即进行开发,应该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出产一批原油。高加索的安全问题在蓝色方案中是有提到的,即:由斯大林格勒为防御据点,由轴心国部队与德国部队共同防御。按照战时经济装备办公室的统计数据,高加索地区通过陆地每月可以输送一万吨的石油,防御阶段,德军仅抽调一部分的装甲兵立即可,因此国内原油消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雷德尔元帅曾经抱怨过每月需要提供给意大利海军燃料的问题,在高加索出产德国石油之后,这样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可以这么说,一但得到高加索的原油,意大利海军可以在东地中海维持一定程度的活动,足够保障黑海-罗马尼亚海运线路的安全。关于土耳其的态度并不好推测,但是无疑地中海局势的走向对于影响土耳其的态度是有一定作用的,取得土耳其的支持会有如下好处: &br&1、可以利用达达尼尔海峡的一侧的港口运载石油,通过火车经巴尔干运回德国。 &br&2、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土耳其出产的石油。 &br&对于东地中海局势的分析是必要的。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br&1、即使夺取高加索的油田,通过海运运输石油仍然需要花费一翻功夫。因此攻占高加索的意义就被冲淡了许多,但是,如果不攻占高加索,德国的装甲部队最终将丧失如1941年那般全线进攻的实力。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假设意大利继续留在轴心国阵营中。注意,仅仅是假设。 &br&2、得到高加索的石油对于巩固地中海的局势是有促进作用的,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包括非洲战区的战局走向。 &br&3、蓝色计划中南线的部分如可以顺利实现,那么高加索产油区将得到一个稳固的防御阵线,德国可以在南线暂时取守势,进而抽调出一部分石油暂时提供给意大利海空军,通过意大利海军来保护东地中海上轴心国的石油运输船队。 &br&4、对这条并不稳固的海上运输线路必须要多加关注,同时也不能抱以太大的幻想,英国在地中海仍然有一支出色的舰队,必要时必须经陆路运输高加索的石油。那样,罗斯托夫将不堪重负。不光是罗斯托夫这个石油中转站,德国人无奈的后勤系统能否支持运送足够的石油到德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出如上设想,也仅仅是分析一种可能的方案。 &br&
另外有一种观点,德国没有得到高加索的油田依然支持到1945年。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1941年之后,德国在东线再也没有发起过全面规模的进攻,有的也仅仅是局部方向上的进攻,如同1942年夏季战役。其次,意大利在43年的投降也使德国人终于不用分担本就不多的资源,意大利境内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储量被德国获得。 &br&
苏联并没有在1941年被赶到乌拉尔山脉,反而是中央集群损失惨重。实际在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内部,很大一部分人都倾向于在1942年来年继续保持对莫斯科的攻势,而攻击莫斯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占领苏联的经济中心、交(百度)通枢(百度)纽可以切(百度)断苏联的南北联(百度)系,同时在政治上赢得空前的优势,很多人借此推理出一但莫斯科被攻陷,美国得态度将受到影响。这里姑且不讨论这个可能。在1941年的冬天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中央集群,即使他在来年获得了数量最多的补充兵力他依然没有恢复进攻的能力,在东线持守势的德军师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集群的方向上。 &br&那么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究竟有没有可能重新选择莫斯科方向? &br&首先,一但德军决定在莫斯科方向上有所动作,势必在北方的列宁格勒方向上也要协同发起进攻以确保大方向上中央集群侧翼的安全。中央、南方集群互相对调装甲兵利并非不可能,在1941年末的时候,中央集群仅有的几支装甲部队都是被部署在与南方集群相联接的方向上。 &br&总的来说,德军在1941年末企图控制至少一个高加索产油地、切断顿河-斯大林格勒运输线的企图落空,以夺取苏联主要石油、金属、煤矿产地的计划失败。希特勒在1941年底颁布的《39号作战令》中毫不掩饰的反映出它对于苏联石油的渴望: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南力集团军群仍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以便在天气有利的情况下在冬季也能实施进攻,占领顿河下游-顿涅茨一线,从而为来年对高加索的春季作战创造有利的前提。此时德军的三条防线分别的状况是:南方集群,坚守哈尔科夫,米乌斯河防线,保护别尔戈罗德的铁路,并防止苏军从亚速海的突破。中央集群,建立有效的防御支撑点,抽调装甲部队联系与南方集群的防线。北方集群,继续在沿捏瓦河一线围困列宁格勒,保持波罗的海沿岸的控制。 &br&不难看出,自日德国的战争机器开始攻击苏联的时候,他们在主观上还是以攻占莫斯科为主要的任务,中央集群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野战部队。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德国在对苏战争开始之前已经表现出对于能源问题的忧虑,他并没有充足的石油和合成燃料供应装甲车辆支持长期的战争。战前的1940年,德国石油总产量为480万吨,合成燃料总产量为320万吨。在1941年时德国的石油总产量为570万吨,合成燃料总产量为390万吨,这其中包括巴巴罗莎之前从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型3d飞机射击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