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发音:如何用日语,日语怎么骂人汉语发音音“洁白”

请升级浏览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页面?点击查看更多帮助。
1. 浏览器版本过低
* 为了您能有更好的浏览体验和浏览安全性,我们已经不支持 IE6、IE7、IE8 浏览器,请您升级浏览器。
2. 不是低版本浏览器为何还看到这个页面?
* 开启了“兼容模式”,比如:一些浏览器如360浏览器或一些双核浏览器内置了谷歌浏览器内核和 IE 浏览器内核,某些情况会开启“兼容模式”,当开启兼容模式时,会使用 IE 浏览器内核,我们会认为他是低版本的浏览器,所以出现此页面。 解决办法:点击地址栏右侧的小图标,一般为 IE 图标或者闪电标志的图标,选择“急速模式”或者“chrome 内核”。(每个浏览器的叫法略有不同)。当前位置: >>
华中师范大学改编版现代汉语①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二、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 2、现代汉语 3、普通话 4、方言 (二)判断改错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是同步的。 3、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通常说的现代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4、汉语和汉字是同时产生的。 5、普通话是我国的标准语。 6、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 7、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语音。 8、英语和汉语都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9、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没有复辅音。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单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和英语的修饰语都是用在中心语前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就是消灭方言。 1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4、汉语在先秦时代就有古代的汉民族共同语。 15、白话是在元代产生的。 16、从1955年开始,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17、方言与共同语相比没有完整的系统。 18、汉语各方言之间有同有异。 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是相对立的。 20、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是北方方言。 21、现代汉语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三音节为多。 23、汉字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4、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单项选择 1、现代汉语的标准音是( ) A.北方语音 B.北京语音 C.东北语音 D.华北语音 2、现代汉语的基础方言是( ) A.北方话 B.官话 C.北京话 D.华北方言 3、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 ) A.北京话语法 B.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C.著名现代作家作品 D.现代口语语法 4、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广州话属于( ) A.官话 B.湘方言 C.赣方言 D.粤方言 5、从方言区划分来看,上海话属于( )1 A.闽方言 B.吴方言 C.客家方言 D.赣方言 6、从方言区划分来看,长沙话属于( ) A.吴方言 B.粤方言 C.闽方言 D.湘方言 7、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南昌话属于( ) A.赣方言 B.湘方言 C.客家方言 D.闽方言 8、从方言区划分来看,厦门话属于( ) A.粤方言 B.闽方言 C.湘方言 D.吴方言 9、汉语各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是( ) A.北方方言 B.吴语 C.湘语 D.平话 10、官话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官话是( ) A 东北官话 B 中原官话 C 西南官话 D 江淮官话 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俄语 12、我国上世纪80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任务是( ) A.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B.促进汉字改革 C.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题 1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标准是哪一年确定的?( ) A.1950 B.1955 C.1956 D.195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哪一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第9条 B 第10条 C.第19条 D.第20条 15、我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 ) A.1994 B.1995 C.1996 D.1997D.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四)多项选择 1、属于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是( ) A.雅言 B.通语 C.官话 D.普通话 2、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古文运动 C.白话文运动 D.国语运动 3、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有( )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汉语 4、下列方言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 A.济南话 B.哈尔滨话 C.郑州话 D.兰州话 5、客家方言分布的省份有( ) A.广东 B.广西 C.河北 D.河南 6、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是( ) A.没有复辅音 B.元音占优势 C.有声调 D.音节较短 7、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 ) A.单音词占优势 B.双音词占优势 C.语素都是单音节 D.广泛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8、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 ) A.语序和虚词重要 B.量词丰富 C.有语气词 D.词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 9、借用汉语词的语言有( ) A.日语 B.朝鲜语 C.越南语 D.英语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是( ) A.促进汉字改革 B.推广普通话 C.实现汉语规范化 D.实现汉语标准化2 11、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 A.大力提倡 B 大力推广 C.积极普及 D.逐步提高 12、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两种方言是( ) A.粤方言 B.吴方言 C.赣方言 D.闽方言 13、汉语的亲属语言有( ) A 藏语 B 苗语 C 壮语 D 侗语 14、以北方方言写的作品有(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五)简要回答 1、现代汉语的含义是什么?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确立的? 3、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4、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5、现代汉语方言是如何划区的? 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六)事实分析 1、普通话为什么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武汉话为标准音呢? 2、为什么北方方言会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和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参考答案 [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黄本)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胡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黄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胡本)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邢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 代汉语方言。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 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二)判断改错 1、√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慢于后者。 3、√ 4、×汉语比汉字产生的早。 5、√ 6、×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 7、√ 8、√ 9、√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3 11、×现代汉语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前面,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前面,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面。 12、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而是消除方言隔阂。 13、√ 14、√ 15、×白话是在唐宋产生的。 16、√ 17、×方言与共同语都有完整的系统。 18、√ 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0、√ 21、√ 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双音节为多。 23、√ 24、√ (三)单项选择 1、B 2、A 3、B 4、D 5、B 6、D 11、B 12、A 13、B 14、C 15、B7、A8、B9、D10、C(四)多项选择 1、ABC 2、CD 3、ABCD 4、ABCD 5、AB 10、ABC 11、BCD 12、AD 13、ABCD 14、ABCD6、ABC7、BD8、ABC9、ABCD(五)简要回答 1、“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用法 统指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2、现代汉语的确立有一定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 为语法规范。 3、汉语经历了五个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够发达,不 够丰富。 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 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 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 、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 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 第四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口语结合十分紧密的白话文小 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 (1)从现代汉语使用的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占全球的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 生命力最强大,并且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最深远的语言之一。在历史上对日本、朝鲜、越南的语言的影响非常大。 (2)在国内,现代汉语既是占我国人口90%以上的汉族人民交际的工具,也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在长期 的生存、发展中,共同选择,认定的交际语言――即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 (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日,联合国的第二十八届大会全体会 议一致通过,汉语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5、方言是地方变体,根据各个地方的讲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把这些地方的讲话进行区域性的划分, 因而也叫“方言的分区”。划分方言时,采取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清朝末年的语言大师章太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对方言进行分区的学者。1934年,由现代语言大师赵元任 署名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的“语言区划图”中,将汉语方言划分为7大方言区:华北官话;华 南官话;吴语;客家话;粤语;闽语;海南话。1939年,划分为9区:北方官话;上江官话;下江官话;吴、客、粤、 闽、皖、潮汕。1955年丁声树、李荣在《汉语方言调查》中分为8区。即:官话、吴、湘、赣、客、闽北、闽南、粤。 1963年,潘茂鼎等《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一文,将闽方言分为5个小区,“闽东、莆仙、闽南、闽中、闽 北”,从而说明福建省内的方言应该是个大方言区,闽南、闽北,没有理由分开来。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 粤语、闽语,这7大方言区几十年来得到学术界认可,高等学校的汉语教材也一直引用这种说法。 1987年,李荣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分为10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 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4 6、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主要表现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消失,复辅音声母不 存在了,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为调类。 (2)语汇方面:新词大量产生;词的双音化倾向明显;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一大批印欧语词和日语汉字 词进入语汇系统。 (3)语法方面: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基本已完全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 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 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7、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比较,现代汉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 (1)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共同语没有复辅音,塞音、塞擦音等辅音没有清浊对立,可以作韵尾只有两个辅音, 元音不分长短。 (2)语法方面:现代汉语某些句法成分的句法位置与汉藏语的其他语言不尽一致;词重叠形式和表示的语法 意义彼此也不尽相同。 8、与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声调具有音位价值,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音节总数有 限,音节简短、明确。 (2)词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 (3)语法方面: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性,与 句法成分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基本一致;有独特的词类和短语,句式多样。 (六)事实分析 1、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文献资料提供的依据来看,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早在元代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公认。元代的周 德清所编写的《中原音韵》 (大约在1324年期间成书)的语音依据是在北京取样的。 第二,从北京这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来看,北京这个地方的城市的历史发展,把中原之音的代表话――北京语 音,推到了“标准音”的地位。元代定都北京,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十四世纪期间,一种以北 方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开始形成, 后来称之为“官话”。 明、 清时期, “官话”广及全国。 “五四”时期把“官 话”改为“国语”,当时的教育部还颁布了《注音字母》来拼注国语。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使得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有了迅猛的发展,趋向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将“国语”改为“普通话”。 所以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 2、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1)北方反演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是我国的国度所在地,是政治文化中心。 (2)北方方言分布区域随历史发展不断扩大,成为汉语诸方言中通行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3)从晚唐五代以来直至明清,有许多重要的白话文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 3、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是: (1)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为送气清音、仄声为不送气清音。 (2)复印的韵尾只有两个鼻辅音。 (3)声调多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 官话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第二章 语音二、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节 3、音素 4、音位 5、元音 6、辅音 7、口音 8、鼻音 9、鼻化音 10、音高 11、音强 12、音长 13、音色 14、声母 15、塞擦音 16、边音 17、清音5 18、浊音 19、送气音 20、韵腹 21、四呼 22、押韵 23、调值 24、音位变体 25、条件变体 26、自由变体 27、同化 28、异化 29、儿化 30、异读词 31、重音 32、逻辑重音 (二)判断改错 1、语音就是由人发出的声音。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生理属性。 3、语音的社会属性突出表现在声音和意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的。 4、元音的发音体是肺。 5、同一个人发音有高低,是因为人们发音时能控制声带的厚薄,形成不同的音高。 6、在任何语言中,音强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7、一般说来,汉语的音节和汉字是一致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8、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位。 9、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 10、汉语拼音字母是采用音素标音法来记录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套记音符号。 11、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12、普通话有22个声母,也有22个辅音,所以声母和辅音是一回事。 13、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中惟一的一对清浊相配的辅音是 t 和 l。 14、普通话中浊音声母共有 b、d、、n 四个。 15、在汉语普通话里面,韵母一定要包含元音。 16、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介音指的是韵尾前面的部分即韵腹。 18、单元音是指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19、单元音总共十个,其中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各占五个。 20、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和不带鼻音韵母四类。 21、卷舌元音 er[?]发音时,除了舌面起作用外,舌尖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把 er 归入舌尖元音。 22、 《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和韵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字母只代表一个韵母。 23、韵母也可以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和鼻音韵尾 韵母三类。 24、四呼是根据韵母开头元音发音时唇形的不同而区分的类别。 25、不同的元音音素是由于舌位的高低造成的。 26、元音 e[? i[i]的区别主要在于舌位的前后与高低均不同。 ]与 27、元音 i[i]与 u[u]的区别主要在于舌位的高低不同。 28、单元音韵母分为舌面元音韵母和舌尖元音韵母两类。 29、 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一定有韵腹。 30、零声母音节的开头不会带有任何辅音成分。 31、国际音标只能记录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等的语音,不能记录汉语方言的语音。 32、音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33、汉语普通话中,[n]、[l]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4、汉语各方言中单音节词数量越少音节总量就越少。 35、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韵母相同的字。 36、普通话中有5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37、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成上声或阴平。6 38、声调主要由音强决定的。 39、声调是指绝对音高。 40、世界诸语言都是有声调的语言。 41、普通话里四个声调的音长不完全一样。阴平最长,阳平次之,上声又次之,去声最短。 42、不同方言中,调类名称相同的,调值不一定相同。 43、不同方言中,调值相同的,一定属于同一种调类。 44、语言是一连串有意义的语流构成的。 45、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y、w 的用法,目的是使按词连写的音节界限清楚。 46、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两个音节相连,只有当第二个音节开头的音素是 A、o、e 时,才使用隔 音符号。如果第二个音节开头是辅音则不必使用。 47、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 48、汉语普通话中,n、l 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类韵母相拼。 49、汉语普通话中,j、q、x 跟所有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都可相拼,不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50、汉语普通话里,齐齿呼、撮口呼能与 g、h 相拼。 51、普通话里“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52、普通话里“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53、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关系没有规律可言。 54、汉语普通话中阴平的调值是55,汉语其他方言中调值是55的也应该是阴平。 55、世界上的语言分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如果一种语言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 区别,那么这种语言就是声调语言。 56、英语和俄语都是非声调语言,这两种语言的声调担负着语气功能,没有辨义作用。 57、[n]与[l]在人们不能区分它们的汉语方言中,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58、语流音变中的同化现象要多于异化现象。 59、“普通”与“科普”两个词中的“普”声调不一样,它们是一个非音质音位的两个变体。 60、音位变体与音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61、发音相近的音素可以构成一个音位。 62、互补分布的音素不一定属于同一个音位。 63、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也称作“音段音位”。 64、在音质音位中每个音位变体都是一个音素。 65、声调音位(调位)属于“音质音位”。 66、轻声音节会引起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的变化,但是不会影响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的变化。 67、汉语普通话的四个调位可以用“平/非平”、“升/非升”、“降/非降”三个特征区别开来。 68、“儿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韵母的音变。 69、“儿化”音变主要表现在韵尾,其次是韵腹,对韵头声母没有什么影响。 70、汉语普通话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71、在非去声前,“一”、“不”都读阳平[35]。 72、一般把读音的轻重分为大致相对的三个等级:重音、中音和轻音。“轻音”等同于“轻声”。 73、在语流中,字调会受到句调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我们耳朵听到的实际调值可以说是字调和句 调的合成。 74、句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根据句法结构,用自然音量读成的重音就是逻辑重音。 75、作为普通话规范标准的北京语音,是指北京话的语音系统,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 76、语法重音要服从于逻辑重音,就是说,一句话里有了逻辑重音,语法重音就要消失。7 77、逻辑重音不会与语法重音重合。 78、文白异音指的是读书音和口语音不同。 79、讹读指的是有些字被人读错了,影响扩大,正误并存,形成异读。 (三)单项选择 1、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 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 D、心理属性 2、口腔中最灵活的部分是( ) 。 A、唇 B、舌 C、软腭 D、小舌 3、在声腔中,最重要的是( ) 。 A、鼻腔 B、咽腔 C、口腔 D、喉腔 4、普通话里,“衣”、“移”、“以”、“亿”的不同,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5、普通话里,“帘子”的“子”不同于“莲子”的“子”,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普通话里,“迂”、“衣”、“乌”的不同,主要是( )的不同。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7、普通话里,短语“一朵鲜花儿”的读音包含( )个音节。 A、5 B、4 C、3 D、2 8、普通话里,“张”的读音包含( )个音素。 A、5 B、4 C、3 D、2 9、下列汉字中,其读音是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 。 A.端 B.优 C.仰 D.圆 10、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 。 A、音素 B、音节 C、音位 D、音强 11、在标音方法上,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 ) 。 A、音节标音法 B、音素标音法 C、声韵调标音法 D、音位标音法 12、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 ) 。 A、能够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 B、符号形式简明 C、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D、形体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 13、下列汉字中,其读音为零声母音节的是( ) 。 A、吨 B、根 C、森 D、文 14、下列辅音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 ) 。 A、n B、l C、r D、n 15、普通话中,能够充当声母的辅音有( )个。 A、22 B、21 C、20 D、19 16、下列汉字中,字音的声母为舌尖前音的是( ) 。 A、虚 B、说 C、豁 D、缩 17、下列各组汉字中,字音的声母都为送气清塞擦音的是( ) 。 A、揪、晨 B、溜、参 C、秋、材 D、剖、柴 18、下列各组辅音声母中都属于舌尖音的是( ) 。 A、f、z B、h、ch C、x、s D、r、t 19、下列辅音声母中属于不送气清塞音的是( ) 。 A、d B、t C、n D、l 20、辅音声母 j 属于( ) 。8 A、舌尖前音 B、舌根音 C、舌尖中音 D、舌面音 21、辅音声母 k 属于是( ) 。 A、送气清塞音 B、不送气清塞音 C、送气浊塞音 D、送气清擦音 22、普通话中总共有多少个韵母( ) 。 A、35个 B、36个 C、38个 D、39个 23、下列元音中,属于舌尖元音的是( ) 。 A、[y] B、[?] C、[i] D、[?] ) 。24、下列舌面元音中,属于圆唇音的是( A、[y] B、[ α ] C、[?] D、[e]25、[e]的发音特征是( ) 。 A、舌面、前、半低、圆唇元音 。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 26、[u]的发音特征是( ) 。 A、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27、下列韵母中不属于舌面元音的是( A、e B、eé C、u D、erB、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 B、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 ) 。28、下面哪一组韵母属于前响复元音韵母( ) 。 A、ei、 ie、 ui B、ai、 ao、 ou C、iu、ai、ao 29、下面几个元音中,属于前元音的是( ) 。 A、[a] B、[u] C、[o] D、[? ] ) 。D、uo、ui、 ua30、下面几个元音中,属于低元音的是( A、[a] B、[u] C、[i] D、[? ]31、下面属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的是( A、[a] B、[e] C、[u] D、[y]) 。32、下面属于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的是( A、[E] B、[e] C、[i] D、[y]) 。33、下面几个音素中,与其他几个不同类的是( A、u B、A C、o D、?) 。34、下面对元音-i[? ]描述正确的是( A、舌尖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C、舌尖后、高、不圆唇的舌尖元音 35、二合前响复韵母有( ) 。 A、Ai、ei、uA、uo C、Ao、ou、uo、ei) 。 B、舌尖前、高、圆唇的卷舌元音 D、舌尖前、高、圆唇舌面元音B、?Ai、ei、Ao、ou D、?Ao、ou、uo、uA?9 36、三合复元音韵母共有多少个(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7、从韵母的角度来看,下面四个汉字中哪一个与众不同?( ) 。 A、参 B、站 C、品 D、凭 38、i 和 ? 的差别在于( ) 。 A、舌尖元音和舌面元音 B、唇的圆展 C、舌位高低 D、舌位前后 39、8个基本元音中,后元音按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排列为( ) 。 A、u、o、?、A B、u、?、o、A C、u、o、A、? D、o、u、?、A ) 。40、 [e]、[i]、[y]、[o]四个元音中,与其它音相比最特殊的一个是( A、[e] B、[i] C、[y] D、[o]41、按“四呼”分类,跟“取”的韵母同属一类的是( ) 。 A、顿 B、丹 C、复 D、权 42、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总共有多少个( ) 。 ? A、5个 B、7个 C、10个 D、12个 43、普通话中复元音韵母总共有多少个( ) 。 ? A、9个 B、10个 C、11个 D、13个 44、普通话中后鼻音韵母总共有多少个( ) 。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45、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首诗里面( A、只有一、二句押韵。 B、只有二、四句押韵。 C、一、二、四句都押韵。 D、都不押韵。 46、下面加点的字变读为51调的是( ) 。 A、版画 B、光滑 C 不幸 D 电话 47、下列各组词第一个音节全都变读为21调的是( ) 。 A、毁灭 朴素 亚洲 B、伪劣 请假 奶奶 C、柳树 有趣 舞蹈 D、演示 使命 广场 48、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音位性区别特征的一组音是( ) 。 A、[p]与[g] B、[p]与[b] C、[p]与[d] D、[b]与[d]) 。49、在人们不能区分[i]与[y]的某一汉语方言中,[i]与[y]是( ) 。 A、发音接近的两个音位。 B、对立关系的两个音位。 C、两个音位的自由变体。 D、一个音位的自由变体。 50、[a]、[A]、[? ]三个国际音标符号代表了( ) 。A、三个不同的汉语拼音。 B、三个相同的元音音素。 C、三个不同的元音音素。 D、同一个元音音位。 51、[n]与[l]在人们不能区分它们的汉语方言中,它们是( ) 。 A、两个对立的音位。 B、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C、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 D、两个近似的音位。 52、汉语普通话中,哪一个音学特征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 ) 。10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51 53、[kai ](盖)中的[i]是( )。 A、起音 B、 领音 C、 收音 D、 辅音 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B、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的音位。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D、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55、关于互补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置不相同功能对立。 B、位置不相同功能不对立。 C、位置相同功能不相同。 D、位置相同功能相同。 56、从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57、国际音标可以记录世界上所有语言及其方言,它的创制是依据( ) 。 A、拉丁字母、 B、希腊字母 C、英语字母 D、以上都不是 58、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59、用国际音标写出下列各字的韵母,正确的是( ) 。 A、爬-A B、支-? C、资-? D、耳-E ) 。60、用国际音标写出下列各字的韵母,有误的是( A、讲-iAN B、减-iEn C、星-iND、灵-in6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汉语中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振幅越大,声音越长。 D 普通话里“法”、“律”两个音节的音高相同。 62、声调决定于( ) 。 A、 音高 B、 音强 C、音长 D、音质 63、下面关于元音与辅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发辅音时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C、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D、发元音和辅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64、普通话声母 d、t 可拼的三类韵母是( ) 。 A、开口、齐齿、撮口三呼 B、开口、合口、撮口三呼 C、开口、齐齿、合口三呼 D、合口、齐齿、撮口三呼 65、声调符号一般要求标在( ) 。 A、韵母上 B、主要元音上 C、任何地方都可 D、韵头上 66、下列词语中,第一个音节应变为阳平调(35)的是( ) 。 A、打工 B、打听 C、打扫 D、打球 67、下面四个例子中加点字都是关于轻声变体的,错误的读法是( ) 。 A、打手[§ 4] ou B、裁缝 f? 3] N11 C、窗户 [xu4]D、丈夫[fu1]68、“霜”这个音节包含音位的数量是( ) 。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69、下面四组词注音有误的是( ) 。 A、开禁 küijìn B、祝贺 zùh? C、蔓延 mànyán D、司南 s?nán 70、下列四个字不符合拼音规则的是( ) 。 A、烟 yün B、沉 ch?n C、磁 cí D、余 yǘ 7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72、“chuüng(窗)”这个音节( ) 。 A、包含六个字母六个音位。 B、包含六个字母三个音位。 C、包含六个字母三个辅音音位两个元音音位。 D、包含六个字母两个辅音音位两个元音音位。 73、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 。 A、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 B、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C、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 D、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214 2 74、普通话[tiN55ts? ](钉子)快读是[tiN55dz? ]这种现象是()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 。75、普通话[§ n55xou51](深厚)快读是[§ N55xou51]这种现象是( ?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 。76、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1]这种现象是( A、减音 B、异化 C、弱化 D、脱落77、普通话[tiN51?35](定额)快读是[tiN51N?35]这种现象是( A、减音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78、关于/y/的音位变体,下列音标错误的是( ) 。 A、去[t? ?y] B、裙[t? ?yn] C、月[? E] D、圆[yan]) 。79、音位/o/的变体/? /出现的条件是( ) 。 A、作单元音韵母时。 B、在元音/u/后。 C、在元音/u/前。 D、在儿化音前。 80、关于/u/的音位变体,下面音标错误的是( ) A、故[ku] B、完[wan] C、父[f? ] D、后[xo? ] ) 。 D、要[jA? ]1281、关于/i/的音位变体,注音错误的是( A、基[t? i] B、今[t? In] C、黑[xeI] 的是(82、“花儿”的音节是( ) 。 A、1个音节 B、2个音节 C、3个音节 D、以上都不正确 83、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下面四个句子中“啊”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 。 A、你看啊。 B、你说是不是啊? C、我在说你啊。 D、你为什么老不动啊? 84、根据声调音位的变化规律,“塑造”一词的“塑”字应该读什么调( ) 。 A、[51] B、[53] C、[55] D、[214] 85、下面四个词,哪一个词中的“不”字读音与其他三个读音不一样( ) 。 ? A、不错 B、不够 C、不幸 D、不凡 86、根据变调规律,“一成不变”中的“一”与“不”应分别读什么调( ) 。 ? A、[35]、[51] B、[51]、[35] C、[35]、[35] D、[55]、[35] 87、下面四个句子,无论在哪儿停顿都不会改变表达的意思的一句是( ) 。 A、三日内蒙古人民共和国有股强大冷空气移过本市。 B、打伤他的学生。 C、二加三乘以六等于几? D、我工作十年了。 88、运用语音高低升降组织词语,使之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叫( ) 。 A、声调 B、语调 C、调值 D、句子 89、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使用的语调是( ) 。 A、升调 B、降调 C、平调 D、曲调 90、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使用的语调是( ) 。 A、升调 B、降调 C、平调 D、曲调 91、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颁布的时间是( ) 。 A、1957年 B、1963年 C、1982年 D、1985年 92、下面几个异读字注音正确的是( ) 。 A、暂时 zhàn B、诊所 zh?n C、发酵 jiào D、麦芒 wáng93、下面加点的字是属于异读字是( ) 。 A、校对-学校 B、挑水-挑战 C、安宁-宁可 D、以上答案都不是异体字。(四)多项选择 1、根据气流到达咽腔后通道的不同,发出的音分为( ) 。 A、口音 B、鼻音 C、口鼻音 D、边音 2、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语音学可以分为( ) 。 A、普通语音学 B、实验语音学 C、具体语音学 D、应用语音学 3、普通话主要依靠( )来区别意义。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4、最小的语音单位包括( ) 。 A、音节 B、音位 C、音素 D、音步 5、音素可以分为( ) 。 A、塞音 B、元音 C、清音 D、辅音 6、音韵学把汉语音节结构分为( ) 。 A、声母 B、音素 C、韵母 D、声调13 7、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 ) 。 A、反切 B、注音字母 C、 《汉语拼音方案》 D、国际音标 8、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 ) 。 A、字母表 B、声母表 C、声调符号 D、隔音符号 9、普通话里,“庄”的读音包含( ) 。 A、两个辅音 B、一个元音 C、两个元音 D、五个辅音 10、下列各组汉字中,字音的声母都为舌尖中音的是( ) 。 A、搭、踏 B、擦、芭 C、拉、捺 D、虾、砂 11、下列汉字中,字音的声母为不送气清塞音的是( ) 。 A、百 B、载 C、海 D、改 12、下列辅音声母中属于舌根音的是( ) 。 A、k B、z C、h D、x 13、下列辅音声母中属于送气清塞擦音的是( ) 。 A、p B、c C、q D、ch 14、辅音声母 m 属于( ) 。 A、双唇音 B、浊音 C、鼻音 D、不送气音 15、汉语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中只收录了35个韵母,下面哪几个韵母在《汉语拼音方案》 韵母表中没有出现( ) 。 A、舌尖元音韵母-i[?] B、舌尖元音韵母-i[?] C、卷舌元音韵母 er[?] D、卷舌元音韵母 eé [E]16、在汉语普通话中,关于“er”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是一个单元音韵母。 B、是一舌面元音。 C、是一个不圆唇元音。 D、其中的“r”是一个辅音韵尾。 17、下面属于舌面元音的是( ) 。 ? A、[a]、[o] B、[?]、[e] C、[i]、[u] D、[y]18、普通话单韵母 o[o]属于( ) 。 A、高元音 B、半高元音 C、圆唇元音 D、前元音 19、造成元音发音不同的因素有(? ) 。 ? A、舌位的高低 B、嘴唇的圆展 C、舌位的前后 20、8个基本元音中属于不圆唇元音的有( ) 。 A、i B、e C、E D、a E、AE、不圆唇元音 D、发音方法21、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舌尖、前、不圆唇元音的是( ) 。 A、资 B、知 C、市 D、思 E、兹 2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元音 [y]的是( ) 。 A、夜 B、月 C、雪 D、雨 E、溢 2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舌面、后、高、圆唇元音的是( ) 。 A、吴 B、鱼 C、路 D、碗 E、苑 24、韵母中能作韵头的只有(? ) 。 ? A、i B、u C、? D、A ) 。25、下面属于前响复元音韵母的是(14 ? A、AiB、eiC、AoD、ou26、下面几个词的韵母属于后响复元音韵母的是( ) 。 A、悠久 B、衰败 C、雀跃 D、加价 27、下面几个词的韵母属于中响复元音韵母的是( ) 。 A、贴切 B、归队 C、巧妙 D、陀螺 28、下面元音既能作韵头又能作韵腹的有( ) 。 ? A、i B、u C、e D、? 29、下面能充当韵尾的有( ) 。 ? A、i B、u C、n D、ng 30、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 ? A、辅音 B、韵尾 C、声调 D、韵腹 31、写作新诗的时候,押韵应当以十三辙为依据,但是有时候为了写作的需要,必须使用音相近的字进行“通 押”。下面哪几组韵可以通押( ) 。 A、“言前”辙与“江阳”辙 B、“灰堆”辙与“梭波”辙 C、“人辰”辙与“中东”辙 D、“发花”辙与“一七”辙 32、下面关于押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押韵的“韵”就是指“韵母”相同。 B、押韵可以不管韵尾,只要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都属于同一个韵。 C、押韵可以不管韵头,只要韵腹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 D、整个韵目相同的音节和韵腹、韵尾相同或接近的音节都是“同韵音节”。 33、下面关于“十三辙”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根据中古时期的音系归纳的韵部。 B、是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 C、与“十八韵”相比“十三辙”押韵宽泛。 D、是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用以押韵的韵部。 34、分析下面的诗哪些字押韵( ) 。 踏山踏水踏云天,哥一路呵笑一串,走访多少人家,穿过多少村院。若说山峦起伏像波澜,你呵就是浪里的 帆。 A、天 B、串 C、院 D、澜、 E、帆 35、 《汉语拼音方案》中关于 y 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 i 行韵母的零声母音节中,如果 i 后还有其他元音,就将 i 改成 y。 B、如果 i 后没有其他元音,就在 i 前面加 y。 C、在 ? 行韵母的零声母音节中,? 前一律加 y。 D、y 加在 ? 前面时,? 上面的两点要去掉。 36、 《汉语拼音方案》中关于省写,说法正确的有( ) 。 A、iou 同声母相拼时,省去中间的元音字母 o,在零声母音节中不省。 B、uei、uen 同声母相拼时,省去中间的元音字母 e,在零声母音节中不省。 C、? 上两点只在“n、l”两个声母后才保留,在其他声母和零声母音节中一律去掉两点。 D、? 上的两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后就会与 u 混淆。 37、下面各字标调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 weí B、光 gūang C、绣 xiù D、凯 kǎi 38、关于音节的连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多音节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15 B、连写时专用名词或专用短语的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C、文章的标题可以全用大写字母书写。 D、文章的标题可以不标声调符号。 39、下列字的韵母属于开口呼的是( ) 。 A、告 B、鹅 C、部 D、原 40、下列字的韵母不属于撮口呼的是( ) 。 A、量 B、远 C、全 D、位 41、下面四个选项中不是音节结构必须包含的元素是( ) 。 ? 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42、一个韵母( ) 。 A、只能包含一个辅音 B、可以有两个辅音 C、只能有两个元音 D、至少有一个元音 E、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 43、音节是( ) 。 A、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B、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C、从听觉中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 D、最小的语音单位 。 E、可以由一个音素和声调构成。 44、汉语拼音方案中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的有( ) 。 A、zh B、ch C、sh D、ng E、er 45、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与 n、l 相拼的韵母是( ) 。 A、开口呼 B、齐齿呼 C、合口呼 D、撮口呼 46、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不能与 f 相拼的韵母是( ) 。 A、开口呼 B、齐齿呼 C、合口呼 D、撮口呼 47、下列声母只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跟齐齿呼、撮口呼相拼的有( ) 。 ? A、g、k、h B、b、p、m C、r、z、c、s D zh、ch、sh 48、能与零声母相拼的韵母是( )。 A、开口呼 B、齐齿呼 C、合口呼 D、撮口呼 49、关于/y/的音位变体,下列音标正确的是( ) 。 A、区[t? ?y] B、群[t? ?yn] C、月[? E] D、圆[? an] ) 。50、关于/u/的音位变体,下面音标有误的是( A、姑[ku] B、完[? an] C、妇[fV]D 后、[xoV] ) 。 D、要[jA? ]51、关于/i/的音位变体,注音正确的是( A、鸡[t? i] B、金[t? in] C、黑[xeI]52、按“去、上、阳、阴”声调排列的成语是( ) 。 A、山河锦绣 B、异口同声 C、去粗存精 D、破斧沉舟 53、下面四个例子中加点字都是关于轻声变体的,正确的读法有( A、窗户 [xu4] C、女人[?? 4] n B、得罪[tsuei3] D、利索[suo1]) 。16 54、在普通话里,下面加点的字必须读轻声的有( ) 。 A、我们 B、桌子 C、来了 D 试试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带在发音时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它的长、短、厚、薄、松、紧。 B、语音的声调和音乐的音高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 C、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不同的调类。 D、声调不是汉语音节必要的组成部分,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E、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跳跃的,中间可以有停顿,可以不连续。 56、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 A、音节中至少须有一个元音音素。 B、音节中两个或三个元音可以连续排列。 C、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 D、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57、下面关于“声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 B、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 C、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 D、声调与音长没有任何关系。 58、关于“调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位是从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B、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位。 C、轻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位的一种特殊变体。 D、轻声是独立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的一个调位。 59、以下表述与音素或音位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 A、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属性划分出来的。 B、音素是按语音的生理属性划分出来的。 C、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D、有同等价值的一组音素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60、在汉语普通话中,关于[n]与[l]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舌尖中音。 B、都是舌尖后音。 C、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D、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61、“下场”一词中“场”的读音由[t§ ?aN1]念为[t§ ?aN21]时,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 A、词性发生了变化。 B、词义发生了变化。 C、词义变了词性没变。 D、以上都不对。 62、下面几个词或短语中,“一”的读音相同的是( ) 。 ? A、一道 B、心口如一 C、试一试 D、一定 63、下面几个词或短语中,“不”的读音相同的是( ) 。 ? A、不好 B、不满 C、不错 D、做不完 64、下列加点的字声调读为阴平(55)有( ) 。 A、统一 B、不够 C、开不开 D、亮堂堂 65、下列加点的字声调读为去声(51)有( ) 。 A、第一 B、试一试 C、偏不 D、一两 66、下面四个词中,加点的字全部变读为53调的是( ) 。 A、扩大 B、报废 C、一度 D、绝不 67、下列加点的字声调完全一样的是( ) 。 A、七天 B、八两 C、一边 D、十一17 68、下列加点的字声调为轻声的有( ) 。 A 打不烂 B 尝一尝 C 清清楚楚 D 干干净净 69、下列加点的字在普通话中常常读轻声的有( ) 。 A、说过 B、妈妈 C、馒头 D 前边 70、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 “啊”在下面四个字后面读音完全一样的是 ( ) 。 A、难~ B、苦~ C、娘~ D、是~ 71、常见的语流音变包括( )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2、儿化韵母音变的结果,通常伴随以下哪些现象( ) 。 A、脱落 B、增音 C、减音 D、弱化 73、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着”读音正确的是( ) 。 A、着忙(zháo) B、着数(zhüo) C、顺着(zhe) 74、根据儿化音的音变规律,下面儿化词的注音正确的是( A、侧刀儿[ts?FtAur] C、纳闷儿[n? r] m? B、门墩儿[m? ntur] D、唱片儿[t§ ?ANp?iEr]D、着笔(zhu?) 。 ) 。75、关于“调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调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 B、调位属于音质音位。 C、调位属于非音质音位。 D、调位属于超音段音位。 76、关于“音位”与“音位变体”,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 A、音位是音位变体的具体表达形式。 B、音位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C、音位与音位变体是成员与类别的关系。 D、音位与音位变体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77、下列四个句子朗读时因停顿的地方不同而有可能造成不同的理解有( ) 。 A、他批评我是错误的。 B、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C、咬死猎人的狗。 D、什么人家在山里? 78、重音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 。 A、扩大音域。 B、延长时间。 C、增加强度。 D、重读的音节产生一个音位变体。 79、下面关于句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句调是音高的变化形式。 B、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特别明显。 C、句调贯穿在整个句子中,属于超音段成分。D、句调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一样。 80、句调往往影响字调,使字调的调值改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句调上升时,如果字调也是上升的,就使字调升得更高。 B、在句调上升时,如果字调是降的,就变成降升。 C、在句调下降时,如果字调是降调,变成降升调。 D、在句调下降时,如果字调是平调,就变成平降调。 (五)简要回答 1、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有何异同? 2、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哪些要素? 3、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哪几种? 4、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在现代汉语语音里有何作用?18 5、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记音符号?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哪几种? 7、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8、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9、音素和音位有何联系? 10、什么是严式标音法,什么是宽式标音法? 11、声母和辅音有何联系? 12、什么是声母的发音部位?根据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哪几类? 13、什么是声母的发音方法?根据发音方法,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哪几类? 14、用国际音标标记下列普通话辅音声母,并指出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m f c l r q
15、辨析下列各组声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异同。 d― t z― zh l― n f― h c― q 16、什么叫尖音字,什么叫团音字?普通话为什么没有尖音字? 17、普通话的声母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18、什么是零声母?普通话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常常带有哪几个辅音? 19、简要说明元音分类的依据。 20、普通话里齐齿呼韵母有哪些?请列举出来并注上国际音标。 21、按照韵头和韵尾给韵母分类,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别,请分别说明。 22、写出下面单韵母的发音条件: (1)A[? (2)-i[?]、 ]、 (3)u[u]、 (4)er[?]、 (5)-i[?]、 (6)e[? ] 23、简要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24、普通话的声调用“五度标记法”是怎样表示的? 25、简述现代汉语声调与古声调的关系 26、简要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27、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 28、什么是音位变体,请举例说明。 29、举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30、音位理论对拼音文字的设计有何意义? 31、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32、结合实例简要回答普通话中“一”的声调变化规律 33、什么是变调,汉语中有哪些变调现象,请简要说明。 34、归纳音位有哪些重要的标准,请举例说明。 35、简述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36、简要说明“字调”和“句调”的差异 37、异读字和多音字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 38、普通话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六)事实分析 1、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苍蝇的翅膀每秒振动352次,能说蚊子发出的声音比苍蝇的大吗? 2、 普通话里“诗人”和“私人”的读音是不同的, 但在一些方言里这两个词的读音并没有分别, 这是为什么? 3、“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句话中包含有几个音节?每个音节包含有几个音素?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 进行注音。19 4、将下列汉字按照字音声母的异同分成不同的小组,并指出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耐 柴 求 族 材 化 赖 富 琼 出 栽 隆 怒 宗 敲 粗 发 衡 陆 枫 聪 壶 冲 浓 5、普通话里“精”和“经”的声母都是 j,而在一些方言中二者的声母分别是 z 和 j。为什么? 6、描述下面元音的发音特征。 A[? ]、o[o]、i[i]、u[u] 7、指出汉语普通话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p?/-/p/;/i/-/a/;/y/-/u/。 8、根据元音特征的描写写出相应的元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央、 中、不圆唇元音。 9、朗读下表中的十一个汉字,分析它们的拼音和韵母结构,填写在表格中。然后根据你填写的内容简述汉语 普通话韵母的结构。 汉字 拼音 韵头 韵腹 放 来 跳 养 按 劝 推 涂 下 逛 留 11、普通话中的合口呼韵母有哪些?请写出来,标上国际音标,并说明合口呼在普通话中的声韵配合关系。 12、普通话中总共有多少个带鼻音韵母,请分别写出来。 13、汉语音节 ta、dan、kuang 中的音素 a 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它们是一个音位,请您说明这是什么原因。 14、归纳音位时要特别注意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关系?什么是互补关系? 15、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请举例说明。 16 、 词 语 “ 石 膏 ”“ 石 级 ”“ 石 坎 ”“ 石 料 ”“ 石 头 ” 中 , 第 二 个 字 的 读 音 分 别 为 “gA#o” 、 “j픓kǎ&n”、“liA$o”和“tou”。据此,能否认为汉语普通话里有5类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从而把轻声当作一个独立的声调。 17、汉语中音高和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用语言事实说明。 18、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 (1)淡泊 湖泊 (2)牲畜 畜牧 (3)闯劲 闯荡 (4)贫血 出血 (5)连累 累赘 受累 (6)着落 落枕 丢三落四 19、在汉语普通话中,下面的拼音形式都是错误的,请你根据声韵配合规律的理论知识指出它们的错误之处 韵母 韵 韵尾20 并改正错误。 jua(爪) 、fong(风) 、puo(坡) 、do(朵) 、zing(京) 、giao(交) 20、用严式音标给下列儿化词语标音,并结合下列词语分析儿化的音变规律。 (1)小车儿 (2)没准儿 (3)有趣儿 (4)树枝儿 (5)花瓶儿 21、写出汉语普通话/214/调位的3个条件变体及其各自出现的条件。举例说明。 22、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在实际读音中有变调现象,请用五度标记法给加点字标上国际音标。 土改、 土豪、 首饰、 短短的、 汇集、 塑造、 聪明、 指望 23、你认为轻声可不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调位?为什么。 24、停顿有时候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一句话停顿的地方不同, 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请你根据停顿的这一功能分析听话人对“计算机房的面积”的理解。 25、根据括号内表达的不同意思指出下列句子的逻辑重音应该在哪个位置(画横线表示) 。 ①他偷了我的钱。 (不是别人偷了我的钱) ②他偷了我的钱。 (偷的不是别人的钱) ③他偷了我的钱。 (偷的不是其他的东西) ④他偷了我的钱。 (不是借了我的钱) 四、参考答案 [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胡本)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黄本)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 ,以下简称邢本)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 意义的声音。 2、 (胡本)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黄本)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邢本)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3、 (胡本)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黄本)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邢本)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4、 (胡本)音位是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黄本)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邢本)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5、 (黄本)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邢本)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没有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 6、 (黄本)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 (邢本)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 7、 (胡本)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上升,鼻腔通路关闭,气流在口腔发生共鸣,成为口音。 (黄本)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邢本)气流从口腔泄出,发出的音叫“口音”。 8、 (胡本)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下垂,关闭口腔通路,气流在鼻腔发生共鸣,发出鼻音。 (黄本)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做鼻音。 (邢本)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出的音叫“鼻音”。 9、 (黄本)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 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21 (邢本)气流从鼻腔和口腔同时泄出,发出的音叫“口鼻音”,又叫“鼻化音”。 10、 (胡本)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黄本)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邢本)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11、 (胡本)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黄本)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邢本)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12、 (胡本)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 (黄本)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邢本)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13、 (胡本)音色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决定于音波颤动的形式。 (黄本)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 形式不同。 (邢本)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异是由物体振动形式的不同决定的。 14、 (胡本、邢本)声母是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 (黄本)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5、 (胡本)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 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黄本)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 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邢本)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口腔中构成阻碍的两个部分开始时完全闭合,然后气流把闭合部 分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16、 (胡本)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 流出,造成边音。 (黄本)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 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邢本)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口腔中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构成阻碍,但舌头两边留有空隙,气 流从舌头两边出来,造成边音。 17、 (胡本、黄本)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邢本)发音时,声门敞开,声带松弛不颤动,气流通过声腔受到各部分阻碍而产生的不规则振动的噪音, 这就是清音。 18、 (胡本、黄本)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邢本)发音时,声门闭合,声带靠拢,然后气流冲出声门使声带颤动而产生的有周期性振动的乐音,这就 是浊音。 19、 (胡本)呼出的气流较强的是送气音。 (黄本)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的叫送气音。 (邢本)普通话的塞音、塞擦音发音时,消除阻碍后声门仍开着一段时间,呼出的气流较强,这就形成送气 音。 20、 (黄本)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邢本)构成一个复元音韵母的几个元音,其响度和清晰度并不相同,其中有一个元音发音响亮、清晰,是 主要元音,称作韵腹。 21、 (胡本)“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 两种。开口洪音称开口呼,细音称齐齿呼;合口洪音称合口呼,细音称撮口呼。以四呼为标准,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 类: (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 i、u、? 的韵母; (2)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 i 的韵母; (3)合口22 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 u 的韵母; (4)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 ? 的韵母。 (黄本)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 呼”四类。韵母不是 i、u、? 和不以 i、u、? 起头的属于开口呼。i 或以 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u 或以 u 起头的韵母 属于合口呼。? 或以 ? 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邢本)根据韵母开头元音发音时唇形的不同,可以把普通话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韵 母4类,简称“四呼”。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 母;合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 22、 (胡本)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 (或压韵) 。 (黄本)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邢本)让同韵音节有规律地在句尾重复出现,这叫押韵。 23、 (胡本)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黄本)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邢本)调值是各种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指语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具体形式。 24、 (黄本)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25、 (黄本)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 (邢本)有些音位变体,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制约,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这就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26、 (黄本)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邢本)有些音位变体,无论语音环境如何都可以自由替换,而且又不改变词义,这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 体。 27、 (邢本)邻近的两个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就 叫同化。 28、 (邢本)邻近的两个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这就是 异化。 29、 (胡本)“儿”这个音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变更原来韵母的音色,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 韵”。 (黄本)“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 “儿化韵”。 (邢本)有一些韵母在某种场合也像发“儿”时一样,在发音的同时增加一个卷舌动作,致使变更原来韵母 的音色,成为一个卷舌韵母。这种韵母卷舌现象,通常称作“儿化”。 30、 (胡本)异读词是指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 (邢本)一个汉字在同一个词内有不同的读音,这就是同词异读现象,这些汉字所在的词又叫“异读词”。 31、 (胡本)重音是指朗读、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黄本)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做重音,或者叫做语句重音。 (邢本)词重音就是指一个词里读得较重的音节。 32、 (胡本)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可以叫做强调重音,也叫逻 辑重音。 (黄本)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 (邢本)为了突出语意重点或为了表达强烈感情而加强音量读出来的重音,叫逻辑重音。 (二)判断改错23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由人发出的声音不一定就是语音,如打哈欠的声音。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3、√ 4、×元音的发音体是声带。肺是发音的动力站。 5、×同一个人发音有高低,是因为人们发音时能控制声带的松紧,形成不同的音高。 6、×在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7、√ 8、 ×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素。 音位是从辨义作用的角度归纳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9、×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没有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 10、×汉语拼音字母是采用音位标音法来记录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套记音符号。 11、√ 12、×普通话有22个声母,也有22个辅音,但是声母和辅音不是一回事。例如,辅音 n 既可以做声母,也可 以做韵尾;辅音 n 则只能做韵尾。另外,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在声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是零声母音节。 13、×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中惟一的一对清浊相配的辅音是 sh 和 r。 14、×普通话中浊音声母共有 l、r、m、n 四个。 15、√ 16、√ 17、×介音指的是韵头,即韵腹前面的部分。 18、√ 19、×单元音总共十个,其中舌面元音七个,舌尖元音三个。 20、×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三类。 21、√ 22、 ×《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和韵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的一个字母代表了几个韵母, i 代表了[i]、[?]、 如 [?]三个韵母。 23、√ 24、√ 25、×不同的元音音素是由于口形的不同与舌位的高低、前后造成的。 26、√27、×元音 i[i]与 u[u]的区别主 要在于舌位的前后不同 28、×单元音韵母分为舌面元音韵母、舌尖元音韵母和卷舌元音韵母三类。 29、√ 30、×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常常带有辅音成分。如“衣”[ji55]、乌[wu55]。 31、×国际音标能够记录世界上所有语言及其方言的语音。 32、×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33、×汉语普通话中,[n]、[l]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34、√ 35、×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 相同或者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 ,都属于同一个“韵”。 36、×普通话中只有4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值,并不是四声之外 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37、×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 里读成去声或阳平。 38、×声调主要由音高决定的。 39、×声调是指相对音高。 40、×世界诸语言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两种。 41、×普通话里四个声调的音长不完全一样。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又次之,去声最短。 42、√ 43、×不同方言中,调值相同的,不一定属于同一种调类。 44、√ 45、√ 46、√ 47、×一般说来,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但是儿化音节除外。 48、√ 49、√ 50、×汉语普通话里,齐齿呼、撮口呼不能与 g、h 相拼 51、√ 52、√ 53、×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关系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54、×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调值相同,调类未必相同,所以普通话中阴平的调值是55,汉语其他方言中调值 是55的不一定是阴平。 55、√ 56、√ 57、×[n]与[l]在人们不能区分它们的汉语方言中,它们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 58、√ 59、√ 60、×音位变体与音位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61、×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音素可以构成一个音位。 62、√ 63、√ 64、√ 65、×声调音位(调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 66、×轻声音节不仅引起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的变化,有的还会影响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的变化,例如使 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音化。 67、√ 68、√ 69、√ 70、×汉语普通话的韵母除 eé 、er 以外都可以儿化。24 71、×在非去声前,“一”、“不”都读去声[51]。 72、ד轻音”跟“轻声”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从音量变化上说的,后者主要是从音高变化上说的。轻 音不一定都是轻声,而轻声都读轻音。 73、√ 74、×根据句法结构,用自然音量读成的重音就是语法重音。 75、√ 76、√ 77、×逻辑重音有时候可以与语法重音重合。 78、√ 79、√ (三)单项选择 1、B 2、B 3、C 4、A 5、B 6、D 7、B 8、C 11、D 12、C 13、D 14、A 15、C 16、D 17、C 20、D 21、A 22、D 23、D 24、A 25、C 26、A 29、A 30、A 31、C 32、A 33、B 34、C 35、B 38、B 39、A 40、D 41、D 42、C 43、D 44、B 47、A 48、B 49、D 50、C 51、C 52、D 53、C 56、C 57、A 58、C 59、B 60、D 61、B 62、A 65、B 66、C 67、C 68、A 69、B 70、D 71、A 74、C 75、A 76、A 77、D 78、D 79、C 80、C 83、C 84、B 85、D 86、B 87、D 88、B 89、B 92、C 93、D9、A 10、A 18、D 19、A 27、D 28、B 36、B 37、D 45、C 46、A 54、C 55、B 63、B 64、C 72、D 73、B 81、B 82、A 90、D 91、D(四)多项选择 1、A、B、C 2、A、C 3、A、D 4、B、C 5、B、D 6、A、C、D 7、C、D 8、A、 B、C、D 9、A、C 10、A、C 11、A、D 12、A、C 13、B、C、D 14、A、B、C 15、A、B、 C、D 16、A、C 17、A、B、C、D 18、B、C 19、A、B、C 20、A、B、C、D、E 21、A、D、E 22、B、C、D 23、A、C、D 24、A、B、C 25、A、B、C、D 26、C、D 27、B、C 28、A、B、D 29、A、B、C、D 30、C、D 31、A、C 32、A、B、C 33、B、C、D 34、A、B、C、D、E 35、A、B、C、D 36、A、B、C 37、C、D 38、A、B、C、D 39、 A、B 40、A、D 41、A、C 42、A、D、E 43、A、B、C、E 44、A、B、C、D、E 45、A、B、C、 D 46、B、D 47、A、C、D 48、A、B、C、D 49、A、B、C、D 50、B、D 51、A、B、C、D 52、B、D 53、B、C、D 54、A、B、C、D 55、A、B、C 56、A、B、C、D 57、A、B、C 58、A、B、C 59、A、B、C、D 60、A、C 61、A、B 62、A、D 63、A、B 64、A、D 65、C、D 66、A、B 67、A、B、D 68、A、B、C 69、A、C、D 70、C、D 71、A、B、C、D 72、A、B、C、D 73、A、B、C、D 74、A、C、D 75、A、C、D 76、A、 C 77、A、B、C、D 78、A、B、C 79、A、B、C 80、A、B、D (五)简要回答 1、语音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都具有物理属性,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去进行分析。不 过,语音和自然界的声音也有不同,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所以它还具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 性,其中,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二是音强, 即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三是音长,即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四是音色, 即声音的特色,它是由物体振动形式的不同决定的。 3、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三种: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4、音高的不同变化对声调和语调的形成和分类有着决定性作用;音强在轻重音和语调中起重要作用;音长不25 仅在语调和轻声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某些方言中还能区别不同的元音;音色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元音和 辅音的划分、不同元音的划分、不同辅音的划分,都是由于音色的不同所致。 5、一,语音的社会性突出表现在声音和意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的。同一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可以用 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同一声音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二,语音的社会性还可以从语音的系 统性来看。从物理和生理属性来看,在甲语言中是不同的音,在乙语言中可能被认为是相同的音。三,语音的社会性还 可以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甲语言或方言中所具有的某些个音,乙语言或方言中可能并不具有。 6、 标记语音的符号就叫记音符号, 其中能逐一标记音素的符号又叫音标。 现代汉语常用的记音符号有两种――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7、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特点为:在字母形式上,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便于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及国 际间的文化交流;在标音方法上,采用音位标音法,既能较准确地标记语音,又能清晰地反映语音系统;在适用范围上, 只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不拼写方音和古音。《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作给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 来编索引、电报、旗语、工业产品代号;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用来为汉字汉语的信息处理编制各种程序符号等。8、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五点:一,发元音时,声带总是颤动的;发辅音时,有的颤动声带,有的不颤动 声带。二,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则受到一定的阻碍。三,元音响亮,可唱,能延长;辅音 有的响亮,可唱,能延长,有的则不然。四,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 阻的部位特别紧张。五,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9、音素和音位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不过,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 出来的。音位包括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一个音质音位可以包括多个音素。 10、严式标音法又叫音素标音法,它用音标标记每一个音素,而不管不同的音素在特定语言中是否属于同一 个音位。宽式标音法又叫音位标音法,它用字母或音标等符号标记特定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而对同一音位的变体不加 以区分。 11、声母和辅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普通话里大 多数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但是,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做声母或者都只能做声母。普通话的辅音有22个,其中,辅音 n 既可以做声母,也可以做韵尾;辅音 n 则只能做韵尾;其余的20个辅音只能做声母。另外,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在声 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是零声母音节。 12、声母的发音部位,是指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某两个部位(胡本) ;或指发音时,气 流受到阻碍的位置(黄本) ;或指气流在发音器官受到阻碍的部位(邢本)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 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13、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辅音声母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法,气流强弱的情况以及声带是否颤动 等几个方面(胡本) ;或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 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黄本) ;或指构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发音时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 式、声带是否颤动、除阻气流的强弱程度(邢本) 。 根据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五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根 据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两类:清音、浊音;根据除阻气流的强弱,普通话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可以分为 两类:送气音、不送气音。 14、m[m] 双唇浊鼻音。 f[f] 唇齿清擦音。 c[ts]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l[l] 舌尖中浊边音。 r[?] 舌尖后浊擦音。 q[t? ?] [k]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26 15、d― t:二者都是舌尖中音,都是清塞音;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 z― zh:二者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尖后音。 l― m:二者都是浊音。前者为舌尖中音,后者为双唇音;前者为边音,后者为鼻音。 f― h:二者都是清擦音;前者为唇齿音,后者为舌根音。 c― q:二者都是送气清塞擦音;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面音。 16、古代“精、清、从、心、邪”五个声母的字,现在在方言中声母是 z、c、s,韵母是齐齿呼、撮口呼的, 叫尖音字。古代“见、溪、群、晓、匣”五个声母的字,现在在方言中声母是 j、q、x,韵母是齐齿呼、撮口呼的,叫 团音字。普通话只有团音字,没有尖音字,是因为声母 z、c、s 不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17、第一,送气和不送气构成的音位对立贯串于整个声母系统。第二,塞擦音丰富,而且都有同部位的擦音 与之相配。第三,有舌尖后浊擦音 r[?]。第四,能区别[n]和[l]。第五,[f]和[xu-]不相混。 18、零声母是指在音节声母的位置上没有辅音的实体,音节以元音开头。普通话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常常带有 辅音成分:第一,韵母是 i 或以 i 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音是带有轻微摩擦的半元音[j];第二,韵母是 u 或以 u 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音是带有轻微摩擦的半元音[w];第三,韵母是 ? 或以 ? 开头的零声母字,开头的实际发 音是带有轻微摩擦的半元音[? ];第四,不是以 i、u、? 开头的零声母字,有些人念起来前头带有一个轻微的舌根浊擦音 [? ]或喉塞音[/]。零声母音节的开头虽然常常带有辅音成分,但是有时并不明显,而且不能区别意义,不构成不同的音位。 19、 (1)按照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可以将元音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两大类。 (2)舌面元音内部可以按照舌 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按照舌位前后可以分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按照唇形的 圆展可以分圆唇音和不圆唇音。 (3)舌尖元音内部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 (4)元 音内部又可根据软腭升降的情况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 20、 普通话里齐齿呼韵母共有9个, 这9个齐齿呼韵母及其国际音标分别为 i[i]、 iA[i? ie[iE]、 ]、 iAo[iAu]、 iou[iou]、 iAn[iEn]、in[in]、iAng[iAN]、ing[iN]。 21、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不是 i、u、? 和不以 i、u、? 起头的属于开口呼。i 或以 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u 或以 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或以 ? 起头的 韵母属于撮口呼。 按照韵尾分,韵母可以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即有元音 i、u(o)作韵尾的韵母;鼻音韵尾韵母, 即有鼻音 n、ng 作韵尾的韵母。 22、 (1)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2)-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3)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4)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5)-i[?]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6)e[? ]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27 23、韵母和元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韵母是音节结构中声母后头的部分,普通话的 韵母39个;元音是气流不受阻碍的音素,共10个。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普通话中的10个元 音都可以充当韵母;反过来讲,有的韵母由一个元音充当,如 a、e、u 等;有的韵母由两个元音充当,如 ao、ie 等;有 的韵母由三个元音充当,如 uai、iou 等;有的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 n、ng 组合充当,如 an、ing 等。 元音和韵母又具有差异性:第一,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元音是就音色的性质说的,韵母是就音素在音节结构 中的位置和作用说的;第二,两者的单位层级不同。元音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韵母不是最小单位,它可以包含着两个或 三个元音,或者是元音和辅音的组合;第三,两者的范围不同。韵母的范围比元音的范围大。 24、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成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由低向高标上1、2、3、4、5,依次表 示低、半低、中、半高、高,在直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来表示普通话四个调值的高低升降变化。高而平的线表 示阴平,以55来表示;由中向高变化的线表示阳平,用35来代表;先降后升的线表示上声,用214来表示;由高而低的 线表示去声,用51来代表。这就是常用的简化的声调标记法,即五度标记法。 25、普通话的调类系统来自古代汉语的调类系统。在我国南朝齐梁之间,就有人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 平、上、去、入。后来语音发展变化,又按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调和阳调两类,清声母字归阴调,浊声母字归阳调。普 通话的阴平声字,大致跟古清声母的平声字相当;上声字包括古清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浊声母上声字(指声母是边音、鼻 音和零声母的阳上字) ;去声字包括了古去声字和另一部分古浊声母上声字。古代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古 清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古浊声母字在普通话里读成去声或阳平。 26、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三大主要特点: (1)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包括元 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2)音节中两个或三个元音可以连续排列。三个元音连续排列时,依序充当韵头、韵腹、韵尾。 (3) 音节中可以无辅音。有辅音的,辅音多数处在音节的开头,只有少数处在音节的末尾。处在音节前后的辅音一般只能有 一个,不存在[sk]、[fl]、[str]之类的辅音丛。 27、音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指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也是按语音的辨义功能归纳出来的音类。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a]、[? ]、[A]属于一个音位,在实际发音中,不管你发的是哪一个 A,都没有区别词义 的作用。例如把“他”[t?? ]念成[t?a]或者 [t?A],意思都没有变化。与此相反的是,[n]和[l]不是一类,它们属于两个 音位。 在任何一个音节中如果把[n]念成[l], 或者把[l]念成[n], 都会改变意思。 例如把“拿”[n? ]念成[l? 意思就变为“拉” ], 了。 28、一个音位常常包含几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的音位变体。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 员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普通话中的/e/音位,主要有[e]与[E]两个变体。在韵尾[i] 之前的时候念成[e], 例如“对”念成[tuei51]。 在韵头[i]、 [y]之后或作单元音韵母时念成[E], 例如“略”念成[lyE51], “G” 念成[E55]。因此,我们说[e]与[E]都是/e/的音位变体。 29、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例如汉语中[a]、[? ]、[A]、[E]的出现有各自的条件,都是音位 /a/的条件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例如北京话的“挖、窝、歪、微、文、 翁”开头的音节都有两种念法,一种念作半元音[w],一种念作唇齿半元音[V]。这两种念法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 不改变意思,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从音素的音质角度划分与归并出来的音位叫音质音位。例如,从“沙[§ 55]”“书[§ 55]”“奢[§ 55]”归纳出来 ? u ?28 的三个元音音位/? /、/u/、/?/都是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之间的差异是音质的差异,它们属于音质音位;利用音高、 音长、音强这些非音质要素形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例如,从“班[pan55]”“板[pan214]”“办[pan51]”归纳出来的 音位/55/(阴平) 、/214/(上声) 、/51/(去声)三个调位的差异不是音质决定的,属于非音质音位。 30、音位理论在拼音文字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音位理论有助于将具体语言中纷繁复杂的各种语音 现象归纳成为一个简约的有规律的拼音文字体系。这种拼音文字体系,以简驭繁,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学习和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依据音位理论制定的。例如,使用字母 i 表示[i](如“鸡”[t? 、[?](如“资”[ts? i]) ])和[?](如 “知”[t§ ?])三个音。使用字母 e 表示[e](如“对”[tuei])与[E](如“略[”lyE]) 。 31、声韵配合关系表现在声母与韵母能否组合,决定于声母与韵母。从声母方面看,基本规律有: (1)双唇 音和舌尖中音 d、t 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 u。 (2)唇齿 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唇齿 音拼合口呼限于 u。 (3)舌面前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 拼合。 (4)舌尖中音 n、l 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从韵母看,基本规律有: (1)“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唇音和唇齿 音声母相拼。 (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而“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 (3)“-i[? ]”韵母只拼“z、c、s” 三个声母,而“-i[? ]”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 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32、第一,单用或在词句末尾,“一”读本调阴平[55]。例如:一[ji55]、统一[ji55]; 第二,在去声之前,“一”读阳平[35]。例如:一[ji35]度、一[ji35]定; 第三,在非去声之前,“一”读去声[51]。例如:一[ji51]般、一[ji51]直; 第四,位于词语之间时,“一”读轻声。例如:坐一[ji1]坐、想一[ji4]想 33、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一样,这种变化叫变调。汉语中主要有以 下几种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两个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读为阳平35。例如“领导”的“领”读为阳平35;有的读为 半上声,例如“毯子”的“毯”读为半上声21。三个上声字连读时,前面的两个字读为阳平,例如“草稿纸”的前两个 字“草”与“稿”分别读为阳平35。 在非上声前面, 前一个上声字均读为半上声21, 例如“领袖”“水平”“土地”“尾 巴”中的前一个上声字,都读为半上声21。 (二)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就变为53,如“上课”“定向”中的“上”与 “定”,都读为53。 (三) “一”与“不”的变调。 在去声的前面, “一”与“不”读为35, 例如“一定”、 “不怕”中的“一”、 “不”读为35。在非去声前读为51,例如“一天”“不停”中的“一”与“不”读为51。在相同的动词之间时,读为轻 声,例如“尝一尝”“看不看”中的“一”与“不”。 (四)“七”与“八”的变调。在去声前“七”与“八”可以变为阳平,也可以不变,如“七岁”“八块” 中的“七”与“八”。 34、归纳音位主要有三个标准,分别为: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 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例如“搭”[t? ]29 和“他”[t?? ]的声母具有辨义的功能,存在音位的对立。[t]和 [t?]的差异在于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所以送气与否的 语音特征就是普通话的“区别特征”。辨义功能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 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叫做“互 补分布”。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标准。 例如/a/的音位变体[a、E、? 、A]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 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例如,普通话中的[m]只 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N]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这两个音是处于互补分布状况的,但是它们在北京人的 音感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仍然应分别归纳为/m/:/N/两个音位。在运用互补分布归纳音位的时候,还应根据当地人 的音感。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35、 (1)音位是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是音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2) 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中的实际发音。 36、“字调”又叫“声调”,指的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句调”指的是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字调”与“句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字调”只指一个字(音节)的音高变化。而句调虽然在句末音节上表现 得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穿在整个句子中的,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字调”的功用在于 区别词义或语素意义,而“句调”的功用在于表达整句的意思和感情。 37、异读字和多音字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汉字在同一个词内有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语和汉语发音相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