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被减数和减数一词出现在课本什么地方谁知道

男孩子六年级了,字写的很烂很烂,准备给他买本字帖练一练,不知道买什么样的好,买有凹槽的练 还是_百度宝宝知道403 Forbidden
Request forbidden by administrative rules.2018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二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8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二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8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二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2018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二
第四单元&&& 谁的手儿巧
&&&&& ――单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通过小朋友对话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 “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自主练习中,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拼搭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认识几何形体。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的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学过程: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二、搭积木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1)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 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 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五、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六、课后作业: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 七、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谁的手儿巧&&& 练习课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59―60页的自主练习以及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我摸你说与我说你摸。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也可以由学生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然后独立画在书上。
2、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第一组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组圈出来。圈完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照着练习中提供的形状想一想,再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摆出其他的形状,然后想象着数出方块的个数,并交流各自的数法。本题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每一副图,能看到几个面,分别说出是那几个面,再让学生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接着训练学生涂右面、上面、前面的颜色。
出示一个实物模型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猜猜这是一个什么模型?并说说为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第五单元&&& 海鸥回来了
&&&&&&&&&&&&&&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 二、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提倡算法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4、本单元的评价除考察知识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海鸥回来了&& 数11―20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介绍背景: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3、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11-20各数
(1)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学生说说数的办法。)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
(2)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
(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畅所欲言,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65页的第1题:写一写,画一画
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2、教科书第65页第2题: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
(1) 从小到大
(2) 从大到小
(3)奇数排列、偶数排列
3、教科书第65页第3题:数学游戏
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
五、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海鸥回来了&&& 十几加几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3十几加几的题及加法名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加几(不进位加)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4、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5、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教师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1、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鸥图,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没解决的我们暂存再问题口袋内,我们今天继续解决。
2、小黑板展示问题口袋内容,筛选出“现在有几个小朋友?怎样列式?(12+3)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算式:12+3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
(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
(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
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四、巩固练习
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6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六、教学随笔
第三课时&&
海鸥还来了&&& 十几加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65页5、7、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的:
巩固练习十几加几的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1、课本65页第5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快速的看一眼,马上合上书,你看到了什么?(糖)
几堆?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
(2)学生集体交流估计的数目,
师:“究竟谁估的更接近一些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要想比一比谁估的更接近,必须先算出一共有几块糖。
(3)学生解答“一共有几块糖?”
(4)比较谁估的对,请他谈谈心得。
2、教师出示两堆小棒
(1)学生先估计一共有几根小棒?
(2)请学生数出两对小棒各有几根?
(3)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盒没有用过的粉笔有几枝?全班有女生几人?男生几人?”
3、课本66页7题
(1)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学生集体交流图意,“说说通过看图你都明白了什么?”
(3)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表格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数一数,算一算。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选比较简便的方法,
小组& 一 二 三
男生& 11 8& 12
4、出示小黑板:
女生& 5& 10 7
(1)通过看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2)一组有几人?
(3)你根据上述情况,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教师选出有关加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4)学生独立解决。
5、先计算,后找规律。
10+1  11+2   12+3  13+4  14+5
观察算式及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7、教学随笔
分层作业:C级
1、一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2个十是(&&& )
2、18是(& )位数,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
3、和15相邻的数是(&&& )和(&&& )。
4、17是由1个(&& )和(&&& )个一组成的。
&& 1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12,和是(&& )。
6、减数是4,被减数是14,差是(&& )。
7、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8、14个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
10、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11、
我们一共得了15个☆
13、&&&&&&&&&&&&&&&&&&&&&&&&&&&&&
小明得了多少个星星?
14、写一写。
&&&&&&&&&&&&&&&&&&&&
&&&& 5元&&&&& 1元&&&& 3元&&&& 8元&&&& 2元&&&&&& 10元&&&&& 12元
(1)&& 买 和 一共多少钱?
(2)&& 买 、 和 一共多少钱?
(3)明明有10元钱,买一个 ,还剩多少钱?
(4)云云有15元,买 和 ,还剩多少钱?
(5) 比 贵多少钱?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用算式表示。
海鸥回来了&&& 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4十几减几及减法算式的名称.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减几不退位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你看图提出减法问题吗?”
(原来有几只海鸥?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怎么列式?引出今天要解答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岩石上现有几只海鸥?”(17-4)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19-8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交流做法。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景?学生说说,教师鼓励学生要自己解答,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先放进问题口袋。
4、学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口算比赛。
教师出示口算题目,比一比再限定的时间内谁做的既快又对。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随笔
&&&&&&&&&&&&&&&&&&&&&&&&&&&&&&&&&&&&&&&&&&&&&&&&
海鸥回来了&&&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自主练习第4、6、8、9,聪明的小屋及根据三个数写四个算式及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操作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1、先摆小棒,再计算。
(1)师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6根,再从中去掉5根
&& (2)学生说说怎么去的?
&& (3)学生独立解答 。
2、根据算式:19-2
(1)学生自己摆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看图写算式:教师出示苹果图。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然后自己解答。
2、给学生三个数字,15、2、17写出四个算式。
3、先做题,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 19-8=& 19-7=& 19-6=& 19-5=& 19-4=
在教学此题时,要引导学生用被减数,减数,差这样的数学术语来讲述规律问题。
4、请你写出得数是15的减法算式
19-4&& 18-3& 17-2& 16-1&& 15-0
在教学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写既不遗漏,又不麻烦。
5、课本66页第8题
(1)学生看图讲故事
(2)根据故事列算式
(3)集体交流意见。
6、课本66页第9题,综合练习。以组为单位由一人任选数字卡片,其它人分别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和得数是这个数的算式。依次轮流进行。
三、走进聪明小屋
找出与其它数不同的数,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第2组答案不唯一。
四、教学随笔
分层作业C级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 (1)13里面有1个一和3个十.(&& )
  (2)2个十是20.&&&&&&&&&&&& (&& )
  (3)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
  (4)10个一是一个十。(&&& )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 )
二、填空题(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内容包括11-20的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数序、大小比较等。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1.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有(& )个.
  2.五个五个地数,一共有(& )个.
  3.填数.
 4.填空.
  (1)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4)2和10合起来是( ).
  (5)17和19中间的数是( ).
13(6)18里面去掉( )还剩10.
  (7)2个十是( ).
  (8)10加( )得20.
  (9)和15相邻的数是( )和( ).
  (10)比20少1的数是( ).
 5.在8,12,19,6,14,20这些数中
  (1)左边数起,19在第( )个.
  (2)从右边数,14在第( )个.
  (3)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在这些数中最大数是(),最小数是( ).
&&&&&&&&&&&&&&&&&&&&&&&&&&&&&&&&&&&&&&&&&&&&&&&&&&&&&&&&&&&&&&&&&&&&&&&&
&&&&&&&&&&&&&&&&&&&&&&&&&&&&&&&&&&&&&&&&&&&&&&&&&&&&&&&&&&&&&&&&
我学会了吗&&& 丰收园
教学内容:
第67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1、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地数、读、写11-20各数;
2、考察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大小;
3、考察能否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等。
4、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全面回顾,归纳整理&&&&&
1、同学们,学习数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转眼我们已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回忆一下这我们主要都学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自我整理,畅所欲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几大项:数数、估计、加减法……
二、创设情景、具体考察
(出示情景图)
1、整理复习,考察估算能力
(1)仔细观察图上是什么场景?你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
(2)不看图,请学生估出所提问的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检查自己的能力。
(3)你还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请学生估计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
(4)小组同学组内考察。
&&&&& 2、整理复习其他内容
&&&&&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 (1)天上有几只海鸥?有几艘船?几个小朋友……
&&&& (2)左边与右边一共有几只海鸥?红帆船、黄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边的小朋友比右边的多几个……
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决定加法、减法、数数的复习顺序,进行归类复习。
三、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丰收园
1、师: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生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你这样就做到积极了……)
2、照样子,组长组织小组内评价。
3、自己根据各种表现,涂红不同个数的苹果。
四、教学随笔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差大79,减数比差小22,被减数是多少?
问题描述: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差大79,减数比差小22,被减数是多少?
问题解答:
被减数180180-79=91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设被减数是x,那么差就是x-79,减数就是x-79-22=x-101列等式:x-(x-101)=x-79解得x=180
依题意,减数=79差=79-22=57所以被减数=79+57=136
设x,y,zx-y=zx-z=79y-z=22x=136 y=79 z=57 再答: x?DZ?????y?????z?Dz?
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388里包含两个被减数.所以被减数=减数+差=388/2=194194=减数+差 减数比差大16,如果差增加16就和减数一样多了194+16=200 就相当于两个减数 所以减数=200/2=100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减数大15,比差大20,减数与差的和是(35 )
354减数与差的和就是被减数所以被减数是 0所以减数与差的和也是640又减数比差大68,所以减数是 (640+68)÷2=708÷2=354
1.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13.4,差与减数的比是3:4,差是(24.3 )被减数是(56.7 )分析与解答: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差的和就是被减数的2倍,所以被减数是113.4/2=56.7 同样,被减数=减数+差,所以减数与差的和是56.7,根据差与减数的比是3:4,56.7/(3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0.6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20.6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20.62×被减数=20.6被减数=20.6÷2=10.3
3÷5=60%;5÷(3+5)=62.5%.故答案为:60,62.5.
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868÷2=434减数=(434+25)÷(8+1)=51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差的平均数是1.2,被减数是多少?被减数、减数、差的平均数是1.2被减数+减数+差=1.2×3=3.6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被减数=3.62×被减数=3.6被减数=3.6÷2=1.8一根圆锥体铜坯,体积是7立方分米,把它从高的三分之一处截去上面的小圆锥,剩下的部分装在一个圆
1、设减数为4X,那么差为5X∴4X+5X=72X=8∴减数是322、大球占总数的4/13,小球占总数的9/13总数:20÷(9/13-4/13)=20÷5/13=20×13/5=4×13=52∴大球:52×4/13=16小球:52×9/13=363、原来有什锦糖:66-12-4=50千克奶糖有:50×2/5=20千克
126÷(1+3+3)×3=48 再问: 可以详细一点吗 再答: 被减数=减数+差=3倍差+差=4倍差
被减数一定是:6/9÷2=3/9答:被减数一定是9分之3.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若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九分之四,那么差相当于的被减数的九分之五,所以差相当于减数的四分之五.
设被减数为x,减数为y,则依题意有x-y=0.75 x+y=4.82-0.75解之得:x=2.41 y=1.66答:减数是1.66
由差与减数的比是3:4,可以设差为3x,则减数为4x,那么被减数就是(3x+4x)=7x;又由被减数和差的和是210,可得方程7x+3x=210,即10x=210,x=21;差为63,则减数为84,那么被减数就是147.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 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 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 2~3 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 4 页 1~10 的各数实物图。 3、1~l0 各数的数字卡片 l 0 张。 教学过程 3。饶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 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 1 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 1 的? (板书“l” ,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 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 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 2? 小结:2 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 个同学在跳绳,2 个同学进学 校??,它们的数量 都是 2。 (板书“2” ,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 3 的? 小结:3 个同学踢足球,3 朵红花,3 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 是 3。请注意“3”的 样子。 (板书“3” ,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 4 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 5 的?1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8)问:谁能说出数 5 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 7 只飞鸟,就用 7 表示。 (板书“7” ,跟读两遍) (10)问:7 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 6 的后面)数完 7 以后数几 呢?(板书“8”) (11)师:数完 8 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 ,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 9 的物体来。(图上有 9 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 1 数到 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 1—10 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 上也有, 就在课本的第 2、 页上, 3 (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 “2” , “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 所学的 1—10 来表示。 3、10 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 7、8、9、10 及图形。 (5)小结:这 10 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 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 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 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比多少2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会用一一 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 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 房子旁边 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 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 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 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 4 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 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2)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3)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 “少” 。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 “多” “少” ,那你们知道图上还 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 (教师强调一个对 着一个摆。 ) 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 3 题、第 4 题。3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 什么?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位置认识上下和前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 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 教材第 9 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 P9 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 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 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 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 )面。4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②轮船在火车的()面。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 9 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自由操 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 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 位,出示教科书 P9 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李林在王英的( )面,王英在李林的( )面。 ②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王英的位置关系(对李林来说,王英在李 林的后面;对张宁来说,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 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 1 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 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 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认识左右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5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 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 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 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 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 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 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 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 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 它们。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 6.练习,完成“做一做”。 (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 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 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然后,面对面互相说 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 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 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 认清左右两边。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把 4 写在 8 的左边,把 2 写在 8 的右边。 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 3.教科书练习二第 4 题。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 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 4.教科书练习二第 5、6 题。 板书设计6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三单元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 1~5 的认识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 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5 的数序,会 正确读写 1~5 各数。7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 1~5 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 1~5 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5 个小圆片,5 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 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 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 逐次感知数的顺序: 学生先摆 1 个圆片, 再摆 1 个是几? 再摆 1 个呢? 依次感知 3、4、5 的来源。 (2)整体感知 1~5 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 5 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 的前面一 个数是几?2 的后面一个数呢??? (3)数一数:让学生从 1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 1~5 这几个数?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 1,2,3,4,5 的物体, 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 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 2 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 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 16 页描 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 1~2 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8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 比多少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 、 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 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 5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 、 ,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5 个小圆片,5 根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 一说。 (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9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 等于 3 3 大于 2 3 小于 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 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2、 、 出示第 17 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 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 18 页的第 3 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 、 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0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课后记:第三课时第几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 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 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 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 道是哪里吗? 2、出示挂图第 20 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 (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 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11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 5 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 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 人是谁××同学是 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 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拿出 4 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 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反馈练习: 1、第 23 页的第 1 题 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 4 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 四 、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四课时分与合12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 5 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 根小棒,5 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从 1~5,从 5~1 2、比较大小 3○4 4○2 5○1 2○3 3、看图回答 ○ ○ △ △ □ △ □ ○ □ △ ☆ △ 一共有( )△ 从右边数,☆排第( ) 。 从左边起,第 5 个是( ) 。 二、探究新知 1、学习 4 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 朵红花,分成 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 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 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 1 和 3 组成 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 3 和 1 组成 4,就能想到什么? (6)练习 4 的组成。 2、学习 5 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 5 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13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 4 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 发帮助总结出 5 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怎样才能记住 5 的组成呢? 练习 5 的组成。 (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完成 21、22 页的内容以及 23 页的 3、4 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五课时加法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 法算式。 2、能力目标14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 5 以内的加法 3、情感目标 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形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桌上依次摆出 2 根小棒,3 个三角形,5 个圆片。边摆边 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空。 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 5 个圆片分成两堆,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 和 5 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 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说:把 3 个红气球和 1 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 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 (反复说几次)让学生体会到 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 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 2、学习加法算式 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就是要把数字 3 和 1 合起来, 用符号“+”表示。 板书:3 + 1 = 4 : ∶ 加号 等号 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规范的写法。再次强 调说明:把 3 和 1 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 3 表 示什么?加号后面的 1 呢 4 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 3、结合第 24 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 4、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 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 三、巩固发展 1、第 24 页做一做 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 2、练习五的第 1 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 在方框里填得数。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15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作业设计:课后记:第六课时1~5 的加法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 2、 能力目标 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 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看图填数 ○○ ○○○ ○○ ○○( ) 二、探究发现 出示 25 页主题图()16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 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2 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 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师: 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 3 和 2 组成 5 来计算的, 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5” 又表示什么? 三、巩固深化 1、完成做一做第 1、2 题: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 说算式,你是怎么算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 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完成做一做第 3 题:边摆边列算式 3、游戏:找朋友 3 2+3 4+1 4 2+2 51+2 3+1 1+2 4+1 1+3 3+2 4、完成练习五的 2 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17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七课时减法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 组成正确口算 5 以内的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2、对口令:5 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丑手里拿着 4 个气球,飞走了 1 个) 师:像这样,从 4 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 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 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18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 3-1 表示的事 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出示第 26 页的第 2 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问: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2、第 26 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 把后面的 2 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 试一试。 人小组合作完成) (4 三、巩固反馈 1、P28 页的第 3 题 (1)4 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 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 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 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 法?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19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八课时 5 以内的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 5 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 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5 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情感目标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 5 以内减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对口令:5 以内数的组成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 27 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题意。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启发提问: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怎 样的? 5-3 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师:同学们有的用 5 的分解来算的,有用 5 的组成来计算的, 有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的。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法 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再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 5-3 的? 3、完成第 27 页的做一做 第 1 题: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还剩 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得数是怎样算出来 的? 独立完成第 2、3 题 三、巩固深化 1、练习五第 4 题先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练习五第 5 题 四、总结提炼 1、说说本节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在计算减法时,我们 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算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20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九课时加减法的练习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 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卡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学生口答) 2、数的组成 □ 5 □ 5 2 3 1 □ 3、5 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 1 2 3 4 2 2 3 □21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 1+1,1+2, 1+3,1+4。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 2+1,3+1,4+1,将 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 5 以内的加法。 4、5 以内减法练习 分别用 5 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指导练习 1、P29 页的第 6 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 5-3 和 2+3 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 地方?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 29 页的第 7 题。 全班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 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 1、2、 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 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能得 100 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22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课时0 的认识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0 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 0。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0 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 0。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 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挂 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盘子里有 2 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 2 盘子里有 1 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 1 盘子里有 1 个桃也没有,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 的认识 板书 0 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 2 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 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 0 的物体。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 0,直尺上也有 0,看看 0 在哪儿? 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 0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 0 就越远)23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 这时 0 就表示起点。 要用 0 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 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 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 见过跳远吗?0 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 0 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 0 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 0 表示起点? 4、教学书写 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 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 0 在书中第 30 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 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31 页的第 1 题 2、完成第 31 页的第 2 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24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一课时 有关 0 的加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 0 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 0 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会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懂有关 0 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 0 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 表 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这节课, 我们将学习有关 0 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的加减法) 0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 2 幅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 3 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 4 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出示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6)完成想一想: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3-3=0 4+0=4 5 -0=525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 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 5 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 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 30 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 3、第 31 页的第 3 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 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 页的第 5 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 31 页的第 4 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 体评价。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 0 的加减法,知道了相同的数相减得 0, 一个数和 0 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 0 还得这个数。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整理和复习 总课时数:26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加深对 5 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 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见发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 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 能力。 3、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 解,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加法表 减法表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节复习课,复习 0~5 的认识及加减 法,大家高兴吗? 二、联系实际,巧设情景 (1)复习序数 出示情境图,放学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说什 么呢? 小绿说:我家住在第三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 小蓝说: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红小蓝分别住几层吗?你们是怎么 知道的,小组交流汇报 (2)复习数的组成 我们已经学过 5 以内数的组成,你们还知道哪些数的组成 呢?指名上台展示,师板书 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 (1)加法表 1、小朋友喜欢游戏吗?我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 来当邮递员呢?先算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 箱吧 2、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 5 以内的加法算式,这 些算式排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呢? 怎样排列比较好?(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整理) 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说一说横看竖看斜看,你有什么发 现? 根据算式特点和规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2)减法表 投影减法表,遮住部分算式 1、补充表格 表中出现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大家仔 细观察,看他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的顺序把其余的算式27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补充完整 2、寻找规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顺 着算式某一行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算式的得数 3 熟练计算减法 教师任意指定算式让学生接得数 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口算 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 5 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 (2)完成练习七的习题 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 )+( )=5 ( )+( )=3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真么多的问题。老师相 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 还能用好数学, 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8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 培养学生动手 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 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6 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 送给你们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 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 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 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 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 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 6 个面等,教师应给 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 1 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 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 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 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29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 2 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 2 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 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 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 我会拼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30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 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 (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 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 P35“做一做” 。 2.完成教科书 P37 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 P37 第 5 题。 4.完成教科书 P38 第 7 题。 5.完成教科书 P38 第 6、8 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31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 6 和 7 的认识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7 两数,会 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 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 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 6 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 0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0。 2、出示 0—5 六个数字,读数。 二、新授 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 39 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③交流、汇报。 ④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6 表示) 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7 表示) 板书:7 2、教学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 颗)再拨一颗是几 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 颗) ②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7 的顺序。 ③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 问: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3、比较大小。 ①先摆 5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6 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2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板书:5&6 6&5 ②先摆 6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7 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教学 6、7 的序数。 ①看书第 43 页。从左数第 6 瓶里有几条金鱼。 ②有 6 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7 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指导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 6 和 7 像什么?(6 像哨子,7 像拐 杖等。)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 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 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三、巩固练习 1、抢答练习。 ①5 后面的数是几? ②6 后面的数是几? ③7 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 1-3 题。 ①第 1、2 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 ②完成第 3 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 适当引导学生对“6 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 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6 5&6 6&5 作业设计 7 6&7 7&6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6 和 7 的组成33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 6、7 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 6 和 7 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 7 根,小圆片 7 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 1 数到 7;从 7 数到 1。 2、口答。 ① 6 前面是几? ② 6 后面是几? ③ 与 5 相邻的是几? 二、新授 1、教学 6 的组成。 ①把 6 个小圆片给涂上 2 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第 41 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 6 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 7 的组成。 问:将 7 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 7 7 /\ /\ /\ 6 1 5 2 4 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练习 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 4 题。 板书设计 6、7 的组成 6 的组成 7 的组成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4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三课时 6 和 7 的加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 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 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 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 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 神。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 42 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 7 根小棒、7 个小圆片、7 朵花(模型)、7 个三角 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l= l+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对口令。 二、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 2、3、4、5 的加法和 5、4、3、2 减几 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 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 5 根、一边摆 1 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 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 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 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 5+1 和 1+5 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 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 5+1=6 和 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35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同? 3、学习第 42 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让学生自由摆学具,并说出加减法算式。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 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 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②学生摆小棒算 7-2 和 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 5+2=7 和 2+5=7、 7-2=5 和 7-5=2 的联系。 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 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5、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6+1=7 和 6-2=4 的写法,并讲解写算 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42 页“做一做”的练习。 2、 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九的第 6 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做第 8 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第 5 题。出示点子图。 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 6?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 相加得 7? 4、第 7 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 的加减法 5+1=6 7-1=6 1+5=6 7-6=1 6+1=7 6-2=4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6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四课时 6、7 加减法的练习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 6、7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 6、7 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具准备 1、7 以内加减算式卡片,0—7 的数字卡片。 2、6、7 的点子图。 学具准备 0—7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7-3 6+1 7-1 6-3 3+4 2+2 1+6 4—3 7-4 5-4 2+5 2+4 3+3 2+3 7-7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九第 10 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 11 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 12 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九的第 9 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四、创新练习 让学生自己用小方块摆一摆,再填一填。 (教科书第 52 页思考 题) 板书设计 6、7 的加减法 作业设计37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课后反思第五课时用数学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 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 师:看,游乐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滑 滑梯上去玩, 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 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有关 6、7 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观察图画。 师:我们先看一下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 兴吗? ②认识大括号和?号并解答。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 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 为什么等于 6? 2、教学有关 6、7 的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现在老师带你们小河边游船,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 列式? 师: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比较有什么不同?38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三、巩固强化 (课件出示书本企鹅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这是要我们干什么?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 四、课堂练习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出示课本第 47 页做一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一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分别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 及时表扬。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 48 页第 1 题。 五、总结。 师: 同学们真聪明, 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 非常感谢大家。 那么通过今天的游玩,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师: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 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板书设计 用数学 4+2=6 7-2=5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第六课时用数学练习课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 6、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地口算 6、7 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39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6 点子图、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我今年 7 岁了;我家有五口人,我是一年级 5 班的学生) 师: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小兔图) (1)引导学生口述图意:草地上有 4 只兔子,又来了 3 只。 一共有多少只? (2) 问同学们, 要求一共多少只,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自己的随堂作业本上。 (4)让学生相互交流。 最后告诉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先看清题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 算,再列式。 三、游戏。 (1)让学生看大屏幕,老师问:看一看,我们这一次要玩什 么游戏?(看点子说减法算式)。 多媒体课件出示点子卡片(7 个点子),接着又盖住了几个点子,只露出 3 个点子。问学生:看 明白了吗?谁能看点子图说一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算式: 6-5=1。让同桌互相出示点子图,相互说说算式。 (2)卡片游戏 拿出 0-7 八张数字卡片。从八张卡片中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 减去小数。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两人一组互相交流,一人 拿卡片另一人算。集体交流。 四、口算比赛 完成练习十第 5 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五、课中训练 1、完成练习十第 4 题 引导学生先说图意,交流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2、投影出示第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图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题时,要 弄清题意,想想计算的方法,然后在列算式。 板书设计:40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七课时8、9 的认识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 8、9 的物体,体会 8 和 9 的 基数含义。 2、了解 8 和 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 O 一 9 各数的 大小,知道 8、9 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 8 和 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 8 和 9 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会比较 O~9 各数的大小,数数量是 8、9 的物体。 教学难点:能规范书写 8。 教具、学具准备 点子图,8 个小圆片,9 个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数数:从 1 数到 7,再从 7 数到 1。 2、口答。 问:6 后面是几?与 5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问:你知道 7 后面的数是几?8 后面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8 和 9。 (板书课题:8 和 9) 二、教学 8、9 的认识。 1、教学主题画。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数“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 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 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 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 2、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 8 或 9? 3、摆学具。41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从学具中数出 8 个圆、9 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 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4、教学 8、9 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 8 颗、第 9 颗算珠时,问学生:7 颗算珠再拨一颗是 几颗?8 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②出示直尺图。 0 1 2 3 () 5 6 () () () 学生填空。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5、教学比较 7、8、9 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 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 出点子数的方法。 ②比较 7、8、9 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 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 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 6 种: 7<8 8<9 7<9 8>7 9 >8 9>7 ③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6、教学 8、9 的序数含义 打开书第 51 页。 ① 把左边的 8 只小动物圈起来。 ② 给从左数第 8 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③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1、指导书写 8 和 9。 问:8 和 9 分别像什么? 教师范写 8 和 9,并说明书写技巧。 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练习描写。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 1、2、3 题。 1、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 2 题。 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再数数并填表,最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 书写 8 和 9。 板书设计 主题图 作业设计428和9 直尺图点子图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课后反思第八课时8、9 的组成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 8 和 9 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 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 8 和 9 的组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 看到一组组成, 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8 个小五星,9 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3、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 9 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一个数,它既比 9 小,又比 7 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4、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 8 和 9,而且还学会了 8 和 9 的 写法。这节课 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 8、9,了解 8 和 9 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 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㈠教学 8 的组成。 1、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 8 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 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 装这 8 个小西瓜吗?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 8 个五角星来代替 8 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43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8 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 8 的组成有这么多,可 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 板上 8 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 相讨论一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 看一个, 记两个,看到 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 l 和 7 组成 8,想到 7 和 l 组成 8, 2 和 6 组成 8, 由 想到 6 和 2 组成 8, 3 和 5 组成 8, 由 想到 5 和 3 组成 8。我们只要记住 1 和 7 组成 8、2 和 6 组成 8、3 和 5 组成 8、4 和 4 组成 8 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 同桌互相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 8 的组成,看谁最 先记熟。 ④ 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 8 的组成。 ㈡教学 9 的组成 1、让学生自己试着将 9 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并根据自己动手 实践,将书上 9 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㈢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 52 页,请同学们看一 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反馈练习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 8、9 的组成。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 8 的组成。 3、完成课本第 52 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练习八的第 4、5 题。 五、课堂总结 师: 这节课,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 找到了 8 是怎样组成的, 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板书设计 8、9 的组成 8 的组成 9 的组成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44 创建时间: 15:22:00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九课时 8、9 的加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 8、 9 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 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 8、9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7 个红色圆片、2 个白色圆片。 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数和被减数怎么区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