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于己人,言宽以居之于心,真心问己亦也诚也于人。这是什么意思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谁学
随时随地获取上课信息在线咨询
随时随地获取上课信息在线咨询&&&分类: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10字之内)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1、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3、未尽责任,推卸不管 尽了责任,再无负担4、逃避责任不是解除责任,如果一味逃避不仅不会减轻痛苦反而会备受痛苦的煎熬(意思对即可)。解析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联系我们新手指南【国学经典】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阅读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论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易经》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左传》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克己复礼 百科名片 转自yw_hi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我的图书馆
克己复礼 百科名片 转自yw_hi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克己复礼&&&百科名片&转自yw_hi&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目录词语释义&孔子仁道&圣人修养&剖析&(1)何谓“复礼”&(2)“克己”的对象是谁&(3)“克己”之意&(4)“克己”的内容“自戒”&(5)“克己”的关键是克什么社会心理解析&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人生目标词语释义&孔子仁道&圣人修养&剖析&(1)何谓“复礼”&(2)“克己”的对象是谁&(3)“克己”之意&(4)“克己”的内容“自戒”&(5)“克己”的关键是克什么社会心理解析&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人生目标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名称】克己复礼&  【拼音】kè&jǐ&fù&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词】严于律己&  【示例】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编辑本段孔子仁道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编辑本段圣人修养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孔子能够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复周礼的主张,是因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于周礼而存在。孔子解释自己推行周礼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这样的礼仪,仅仅是这样。而不是把周礼搁置在所有行为规范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释是:“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说明自己不学夏礼,也不学殷商之礼,而单单学周礼,是因为现在人使用。解读“克己复礼”&&&金羊网&&11:46:52&&&&&&&&&&&&&&&&&&&&&&&&&&&&&&&&&&&&&&&&&&&&&&&&&&&&&&&&&&&&&&□余仁杰&“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据1979年版《辞海》“克己复礼”条目引用皇侃《义疏》:“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尽管《辞海》对孔子的“克己复礼”一语引用古人的流行说法进行释义,已经是一种拨乱反正,但读者对其中的“礼”仍会误读成“周礼”———这不仅在“文革”中,而在整个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大家,都作如此解读———把它作为政治命题。&现今有多位专家研究指出:孔子的“克己复礼”说,是在颜渊问“仁”的情况下提出的,完全是讲的一个道德修养的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问题,是“修身之学”,而决不是什么政治问题,与所谓“复辟周礼”毫无关系。&“克己复礼为仁”,那么只要弄清楚什么是孔子要求的“仁”,“礼”也就在其中了。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对“仁”的不同诠释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仁者,其言也讯”;“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可见这些都是个人品德修养内容,无涉“周礼”。专家们指出,孔子生活在礼普遍被人们破坏而得不到遵循、履行的年代,因而呼吁人们要实践礼的要求,践履礼的规范,从而创造和谐、秩序的理想社会。&因此对“克己复礼”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实践礼的要求;惟有这样去增强自己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成就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笔者以为,“克己复礼”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积极意义。&
克己复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慧&&转自山爷wzs07...&孔子的一句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人性和真理光辉,为越来越多人们所接受。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思提出的全球伦理构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与《圣经》的“四不可”(即不可杀人、不可盗窃、不可撒谎、不可奸淫)一起,成为最基本的道德戒律。但孔子的另一句格言:“克己复礼”,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孔子留给后人的最宝贵遗产之一。&&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谈到礼。在《八佾篇》中,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希望国君要以礼节对待臣,不要傲慢,要尊重臣的人格,不要随意,注意保持君主的尊严。在《为政篇》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指出统治者用“德”与“礼”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善的社会。在《泰伯篇》说,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一个读书人,既要学诗,又要学礼,还要认真学习音乐,这样才算是合格的读书人。在《阳货篇》中,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提醒人们,礼与乐,不仅仅是外在仪式,而且有其深刻的内涵,如果忘记这些内涵,就是舍本逐末了。在《卫灵篇》中,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指出一个人,虽然有学问、有仁德、有庄重恭敬的涵养,但如果他对礼仪的遵守不够,仍然是不好的,甚至会前功尽弃,完全的人格,应是学知、仁、庄、礼四方面的统一。&&&而最能体现孔子“礼”的思想的,是论《论语.颜渊篇》的一段:“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这段话中,孔子给“仁”给了一个定义:克己复礼。孔子在不同场合,给“仁”下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子贡问仁,孔子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称“仁”是指推己及人、帮助别人。子张问仁。孔子说道:“恭、宽、信、敏、惠”,说“仁”是实行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樊迟问仁,孔子说道:“爱人”,说“仁”就是指对别人慈爱、友善。&&&而“克己复礼”,显然是给“仁”下一个新的涵义。“克己”,就是约束自己。有私心,有贪求,有欲望。这些东西,如果任其发展,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别人。在孔子看来,“仁”,很重要的是“克己”,约束自己,利己利人的事,才去做,不利己不利人的事,就不要去做。而“复礼”,就是给人的“克己”一个外在的标准,凡是符合“礼”的,人们才去做,凡是不符合“礼”的,人们就不去做。当人们较为地做到“礼”时,他就离仁者不远了,这样的社会,就离道德良好、秩序井然的社会不远了。&&&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是宝贵的。&&&一,先讲“克己”。人追求自由,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这种要求无可非议。但是,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谓资源是无限的说法,纯粹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必须克己,保护自然资源。许多情况下,这个人的需要,与另一个人的需要,这一群人的需要,与另一群人的需要,这一国家的需要,与另一国家的需要,是互相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克己,既保障自己的需要,也保障别人的需要。只顾自己的需要,不顾别人的需要,是对别人的不公道,最终也使自己的需要得不到保障。克己,还包括反省自己、知错就改。人往往骄傲自大,知错不改,意气用事;甚至最优秀的人,也是如此。这使自己的缺点得不到克服,并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害。对每一个人而言,反省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只有勇于反省自己,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羞愧之心,江努力改正,人们的人格才会不断得到完善,人们才能少干错事,活得问心无愧。&&&二,再讲“礼”。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都遵守规矩,整个社会的良好秩序,才能建立。礼与法,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矩。由于法律具有惩罚的性质,如果滥用,就会挫伤民心。人与人的关系,大量的是日常生活的范畴,这时起调节作用的,是“礼”,而不是“法”。“礼”同时又是仪式。作为仪式,礼包含着在别人面前的谦逊,对别人人格的尊重。这种谦逊的态度,对别人人格的尊重,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体现出对别人价值的重视,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礼”,同时也是一种感化,它在使一个人外表更优雅的同时,也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加优雅。如果说彬彬有礼,是西方绅士的标志,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对人礼貌,注重礼节,是中国古代君子的标志。&&&三,“克己”与“复礼”,是相辅相成的。“克己”是内容,“复礼”是形式。如果一个人,有“克己”的意愿,但不愿“复礼”,没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那么他的“克己”,最终就要落空。如果“复礼”没有“克己”的内涵,“复礼”也就失去意义。无论“克己”,还是“复礼”,最终的落脚点,是“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就体现了道德修养中,道德目标、道德内容、道德形式三个方面的统一,体现出孔子对人性的洞察入微,对道德规律的深思熟虑。&&&四,孔子的“克己复礼”,固然是对平民百姓的要求,但更是对统治者的要求。统治者手中拥有各种权力。他们如果不“克己”,贪图享受,苛捐杂税,对待民众残暴成性,必然使民众的生活陷入火深火热之中。他们如果不“复礼”,不尊重别人,言行举止失节,必然使更多的人不把纲纪伦常当回事,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陷入混乱。一方面是民众生活陷入水火,一方面是社会社会纲纪伦常败坏,这个的社会岂能持久?最终难免社会危机四起,民众生灵涂炭,而统治者也难免身败名裂、祸及子孙。由此看来,统治者“克己”、“复礼”,既是对亿万民众生命、财产和幸福的爱护,何尝不是对统治者子孙生命、财产和幸福的爱护呢?&&&曾经有一个时期,人们把孔子的思想,说成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人们把古代社会的礼教,说成了吃人的东西。人们把克己复礼,说成复辟倒退,是维护落后的奴隶社会秩序。这些观点,只能表明上一世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正常。孔子的思想是不朽的,不但是中国的财富,而且也是人类的财富。礼教虽然有其局限性,但礼教的基本精神,是好的。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同样,克己复礼,不是什么倒退,相反,是目光深邃的,既是对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的批判,对以后时代人类的道德伦理建设,也有普遍的借鉴价值。&&&当前中国,官僚贪污腐败,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出现这些问题,有体制、法律等原因。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过于自私、贪婪,过于追求自己的享受,不克制自己的利益与追求,肯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让每一个人懂得约束自己,不放任自己的欲望,让我们的官员们懂得约束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对我们民族当今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对我们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和谐,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慧。同样,克己复礼,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慧。对于这些智慧,我们应该充满敬意,并虚心学习。这样,每一个人的人格,才会变得更加健康。而我们这个民族,也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傅佩荣:“克己复礼”是《论语》最受误解章节之一华夏经纬网 && 09:15:51&&&字号:&&&& 儒家与现代人生  人们把孔子称作“至圣先师”,缅怀孔子最具体的方法就是“温故而知新”,认识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而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他的教导,尽到承先启后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身心安顿所需,也是社会稳定发展,文化赓续创新的契机所在。  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首先,它在历史上的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成了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里面采取法家的手段,等到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刻板印象是: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与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像这样的儒家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生厌。但是,这是儒家的真正内涵吗?这是孔子立说的原始精神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  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交锋的大趋势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卷标,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受质疑及被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这种接近虚无主义的态度,正是人类心灵的最大挑战。针对这种处境,孔子思想能够提出什么解药?如果经由深入研究,发现儒家学说可以救治人类的时代之疾,那将不但是我们中国人的幸运,也是全人类的幸运。  这是将依序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一、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是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  二、相对于西方(以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这三大一神教为代表)所揭示之人类普遍具有“罪恶感”,儒家所侧重的是人类应该有其“羞耻感”。这两种观点反映的都是人性不完美,因而需要进行修练,那么今日又该怎么做呢?  三、儒家深刻的“悦乐精神”,对人生充满向往,要以个人力量承担造福众生的责任,这其中所涉及的人性论是值得深究的。  孔子的言行在上述三个问题上都有精准的见解与示范,且让我们略说大概。  个体与群体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这也许是个客观事实,但是如果回溯于儒家的起源,向孔子请教的话,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所以在得悉家中马厩失火时,他的当下反应是“曰:伤人乎?不问马。”因此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  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为侧重于群体,这是正确的观察吗?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孔子是否注意到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个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要进要止,全在于“吾”的选择。  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若不真诚,又如何可能“欲”仁?同时这个“我”自然是就个体而言的。  《论语》中最受误解的章节之一,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关于“克己复礼”,许多学者的理解是“克制(或约束)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仪的规范”。但是读完本段全文,会发现孔子所说的更可能是“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仪的规范”,因为他接着谈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己”是主动,“由人”是被动;若要走上人生正途(仁),就必须“化被动为主动”,经过个体的自觉与自动,真诚而愿意“复礼”(实践礼仪的规范)。  这种真诚而主动的个体将会表现让人惊讶赞叹的力量,在《孟子》书中有一段话,就是谈到三种勇敢时,最高层次的示范是底下这句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通常我们会因为这句话出于《孟子》而以为那是孟子之语。事实上,那是孟子引述曾子所转述的孔子之语:我若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屈,那么就算面对平凡百姓,我不觉得害怕吗?然后,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直,那么就算面对千人万人,我也向前走去。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中的“千万人”不是指群体吗?群体若是表现偏差的观念与作为,“吾”这个个体不仅毫不妥协,并且要择善固执、起而对抗。孟子由此发展出“大丈夫”的人格典型,其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问:天下还有比这句话更能显示个体的尊严与独特价值的吗?  当然,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这也是孟子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的意思。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这也许是个客观事实,但是如果回溯于儒家的起源,向孔子请教的话,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他所启发的不只是我们华人世界,也将是全人类。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个人,而道德实践的条件与效应则不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羞耻心与罪恶感  罪恶感源自个人面对上帝时的特殊心态,因此它的最大挑战是不信上帝。羞耻心源自个人面对社会标准或个人良知的要求。如果只看社会标准,个人很可能变得世俗化、功利化、空洞化、而这也正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危机。  就人的现状而言,中西双方的文化都强调修养是不可或缺的。为何需要修养?因为人性并非生而完美。关于“完美”的判断,是不能脱离一个参考标准的。以主导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为例,就在其教义中谈到人的“原罪”。他们相信上帝是完美的,并且上帝所造的人也应该是美好的,但是人的始祖未能恪遵他们与上帝所订的盟约,亦即犯了罪,这才造成人性的缺陷。换言之,人在面对完美的上帝时,不免自觉其“罪恶感”,然后只有凭借虔诚信仰与真心忏悔才有可能获得救赎。这种罪恶感对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重的。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许多人因为罪恶感而犯罪。”这句听来像是颠倒的语句,其实充分反映了西方人由其宗教所塑造的心灵状态。  如果说“罪恶感”是个体在面对无限完美的上帝时所自觉的无能与卑屈,那么“羞耻心”呢?羞耻心是个体在面对“群体”所要求的标准时所自觉的不足与惭愧。个人不能脱离人群社会而生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一套言行禁忌与评价系统,那么当一个人自己觉察或者被人指称未达此一要求标准时,就会产生羞耻心。  问题在于一个社会的言行标准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涉及政治、教育、舆论所形成的社会风气。譬如,“笑贫不笑娼”是偏差的风气,但同时也是一部分客观的事实。那么,要如何导正类似的风气呢?在进行导正工作时,谁又有权认定自己代表了真理呢?  在孔子看来,这里应该考虑的是双重挑战:一方面,每一个人都要有羞耻心,努力朝着社会标准去行动。这时所谓的标准体现于礼仪与法律。孔子显然认为礼仪才是正途。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至于读书人,孔子的期许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至于如何判断邦之有道无道,则是另一问题。  另一方面,羞耻心还有向内自省的层次,这就涉及真诚觉悟自身言行了。若是自身言行不一,则是可耻的,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若是与人相处而表里不一,也是可耻的,如“匿怨而友其人”。读书人的首要条件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在此,“行己有耻”当然是出于高度的自我要求。到了孟子,更宣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羞耻心”的另一说法是“羞恶之心”,乃是孟子著名的“心之四端”之一,是一个人行“义”的基础。到《中庸》,则又把耻与“勇”联在一起,“知耻近乎勇”。在这一方面,羞耻心来自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其判断标准不再局限于社会规范,而是回溯到心的根源,直接面对儒家所信仰的“天”了。正是因为如此,孟子在谈到人生三乐时,会强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种兼顾天人要求的羞耻心是值得我们深入理解的。  在比较中西文化时,如果由“羞耻心”与“罪恶感”这两种角度去省思,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以罪恶感来说,它源自个人面对上帝时的特殊心态,因此它的最大挑战是不信上帝。一旦不信上帝,即有可能陷入道德虚无主义的困境,然后就会出现杜思妥也夫斯基小说中所担心的大问题:“如果上帝不存在,我为何不能为所欲为?”  再以羞耻心来说,它源自个人面对社会标准或个人良知的要求。如果只看社会标准,个人很可能变得世俗化、功利化、空洞化、而这也正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危机。若是回溯孔子的原意,则不能忽略个人良知,而以符合天命所要求的无限完美为目标。个体的生命价值完全体现于他自觉对人群的责任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天命与兼善天下,亦即“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的人生目标。真正的羞耻心应该带人走向孔子所描述的这种志节。  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  人生理想除了“止于至善”还能有其他选择吗?一个人只要走在这样的正途上,不论他的遭遇是穷达顺逆,都不影响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孔 子心目中的仁者,须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其奋斗目标,而这项目标所带来的永恒而无限的压力,正是忧患意识的来源。  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总是显示中庸之道。这种中庸,并非静态的不偏不易,而是充满动态而均衡的力量。就个人的生命而言,真诚与否是个关键。只要真诚,就会由内心产生自我要求的力量,敦促自己主动去行善避恶。这种观点可以用“人性向善”一词来槪括。“向”代表力量,“善”则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于是,站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上,人生之道自然就是“择善固执”,而人生理想除了“止于至善”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努力实践,无异于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性,由此孕生的心得正是“悦乐精神”。一个人只要走在这样的正途上,不论他的遭遇是穷达顺逆,都不影响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孔子描写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肯定颜渊的杰出之处在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了孟子,依然不忘这种人人皆可获得的快乐,并且具体归结其契机在于真诚。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个人若想快乐,则对万物一无所求,只须反省自己,觉察自己做到完全真诚。这还是人生之至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成为君子,是人人皆有同样的可能性的,全看自己是否立志而已。  不过,如果把“善”界定为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就不能避免一种情况,亦即儒家总是怀着忧患意识。即使像尧与舜这样的圣王,在面对“修己以安百姓”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理想时,仍然会觉得自己力有未逮,亦即“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心目中的仁者,须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其奋斗目标,而这项目标所带来的永恒而无限的压力,正是忧患意识的来源。  孟子说得更为直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敎,则近于禽兽。”这正是人类的状况:若无教育,或者未受适当教育,则百姓的表现是与动物相近的。这种观点显然与“人性本善”毫不兼容。君子所担心的即在于此。天下若要安定,须由先知先觉之士发挥其责任心,用以启迪后知后觉之人,再由此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大家一起走向人生的光明坦途与幸福之道。  孟子在揭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段大道理时,结论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在忧患中可以生存下去,在安乐中却难免于灭亡。忧患是双方面的:自己是否择善固执、日进于德?自己是否“与人为善”,是否偕同相关的人(包括依自己职责而有互动关系的百姓)一起走向善途?  《中庸》认为“天地虽大,人犹有所憾”。《易传》指出“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儒家观念。其背后对人性的见解,并非宋儒(以朱熹为代表)以来所谓的“人性本善”,而是我们今日重新诠释的“人性向善”。由于人性只是向善,所以人生必须择善固执。由于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此一关系要求我自己在力求完美时也要协助别人如此。“别人”一词包括由近及远的天下所有的人在内。如此一来,儒家的忧患意识就成为人生谨言慎行、修德讲学、立人达人、兼善天下的动力来源了。  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在表面上似乎有些矛盾,其实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有悦乐而无忧患,则人生若非局限于狭隘的利己,就是浮游于表面的享乐;有忧患而无悦乐,则人生又将怀忧丧志,患得患失,徒劳无功而苦不堪言。儒家能够兼取二者,使人在悦乐之时心存忧患意识,在忧患之中又能保持悦乐精神。如此方可“知其不可而为之”,继续以充分的信心与昂扬的斗志向着人生的理想前进。我们学习孔子思想,能够把握上述原则,在面对现代人生的考验时,自然比较容易体会君子之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然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没有人是生而完美的,也没有人不可能走向完美。“完美”一词在今日看来,包括“幸福”在内。其根苗在于人性,其花果则展现于多彩多姿的现代人生。多样的选择往往让人无所适从,这时所需要的是一套通情达理、取精用宏的价值观,而孔子所始创的儒家思想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兼顾《尚书》所谓“正德、利用、厚生”三方面的要求,启示我们由真诚而主动行善,因行善而造福人群,并在此一过程中也逐渐修成正果,成就自己的人生功课。  我们学习孔子思想,若能在重视群体和谐时也肯定个体的主体性与主动性,那么在面对现代社会的风潮冲击与时尚诱惑时,就不难把持自己的方向。我们在修养自己时,要时时警觉羞耻心,言行不仅合乎社会规范的标准,更要安于真诚的良知,进而上达无愧于天地神明的境界。我们身为知识分子与为民服务的公仆,总是希望造福百姓,因而难免于忧患意识;这时不能忘记孔子的悦乐精神,不但要苦中作乐,还要以苦为乐,甘之如饴,因为这一切所成就的也是自我人性的提升与完美。  今天我们纪念孔子,不再是例行公事,而是要学习一套完整而正确的价值观,使孔子的见解在现代人生得到验证的机会,让世人肯定孔子思想对现代人类的重大意义。  演讲人:傅佩荣   傅佩荣,祖籍上海,日出生,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并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王佳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宽之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