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腾讯继续争霸共享梦想单车能不烧钱的手游,烧钱能维持多久

阿里腾讯继续争霸共享单车,烧钱能维持多久?-全球财经网
> 浏览文章
阿里腾讯继续争霸共享单车,烧钱能维持多久?
7月10日消息,《南华早报》(SCMP)发布文章称,共享单车是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围绕电商主导地位的争斗的新战线。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大举押注共享单车市场,来将消费者圈到各自的电商生态圈当中。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2017年,中国的共享单车公司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城市的街道上挤满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到2018年春天,成千上万辆这样的自行车被遗弃在操场和停车场里,为摄影师贡献好素材。不过,尽管最初的热潮已经消退,但这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大战还远未结束,反而成为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移动支付系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又一个战场。维持这场斗争所需的资金,包括自行车和其他很多的成本,显然将会来自这些公司,赢家有望分羹中国的每一笔消费交易。但是,共享单车怎么会卷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战争的呢?这一切始于2014年,当时由戴威领导的五名年轻大学生共同创立了ofo。到2015年,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成立,到2016年,数十家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加入了战局。它们的想法简单明了。通勤者需要在公交车站、地铁车站、办公室和家之间走过很短的距离,因此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会使得“最后一公里”的行程快速而轻松。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自行车必须要大量提供,乘客需要找到它们,解锁,并通过应用程序付费,而不用担心把它们送回特定的位置。公司追踪它们的自行车,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30%。风险资本大量涌入,其中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高瓴资本、蚂蚁金服、贝塔斯曼亚洲(Bertelsmann Asia)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据另一家研究机构Cheetah Research估计,仅在2017年,就有40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共享单车领域——约占当年在中国投资的风险资本的10%。到2017年9月,据中国交通部门估计,全国共有1600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到城市街道上。IDC中国研究经理余雪估计,两家领先的公司——ofo和摩拜单车——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家都至少获得了20亿美元的融资。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至少有45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四大共享单车公司,而中金投X的报告则称这一数字约为5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哪家共享单车公司实现收支平衡,但有报道称,摩拜单车、ofo和哈罗单车目前的估值都在10亿美元以上。它们还得应对城市政府施加的限制,由于街道上的废弃自行车随处可见,政府非常不满。财新网援引艾媒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尽管预计2018年骑共享单车的人数将增长14.6%,2019年将增长逾17%,但共享单车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业务。除了购买自行车和在街上保持足够多的自行车来方便使用的成本之外,还有持续不断的维护费用,公司也需要提供激励优惠来吸引骑车者选择自己的自行车,而不是竞争对手的自行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投资教授杰弗里·陶森(Jeffrey Towson)表示,在共享单车行业,“资金就是武器。”“你亏得比别人多,你就能赢他们。”他估计,要实现盈利,共享单车公司每天需要用户用三到五趟车。这就是它们需要财力雄厚的两个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地方。两家公司都试图利用自己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来将用户引导到自己的生态系统当中。另外,鉴于中国人更喜欢在线购物和更愿意共享数据,围绕移动支付系统的战争很值得一打。两家知名风投公司高瓴资本和Kleiner Perkins在其2018年互联网趋势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已经从2012年的近乎为零增长到2017年的近16万亿美元,其中支付宝占据54%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占38%,其余的服务占8%。支付宝的份额在2014年高达84%。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享单车市场中来,战局变得越发复杂,企业要烧掉更多的钱,还造成了一些“伤亡”——2017年6月,在成立仅仅6个月后,重庆的悟空单车公司宣告关闭。由于没有给旗下单车装上GPS监测器,它丢掉了90%的单车。与此同时,有报道称ofo和摩拜单车最早的风险投资者曾希望两家公司合并,可能是为了停止它们的巨额竞争性支出。不过,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介入该领域,终结了这一想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东指出,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将共享单车视作“其商业生态系统的入口”,它们收集的数据包括用户信用和消费习惯。由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大量投资布局,那些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众多的共享单车公司纷纷消亡,剩下的公司将继续烧钱,直至其他人出局或者它们合并成一家。”吴东说道。哈罗单车和永安单车于2017年合并,而后获得了阿里巴巴及其附属公司蚂蚁金服的巨额投资。腾讯投资的摩拜单车,在2018年4月被美团点评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归门下。美团点评自身至少有20%的股份为腾讯所有。该笔收购令美团花掉了2017年约一半的营收。与此同时,ofo今年3月获得了阿里巴巴牵头的8.86亿美元投资,而滴滴出行——其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据报道正在考虑推出自有的共享单车服务。蚂蚁金服在一份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期待着未来与更多的共享单车公司展开合作,利用蚂蚁金服的支付、风险管理和移动平台技术,支持共享单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该声明援引报告数据称,自2018年3月借助芝麻信用开始免押金以来,哈罗单车的用户数量增加了70%,日订单量也增加了一倍。ofo仍然是整个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先者,在“全球范围”占有65%的市场份额。ofo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22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摩拜单车说,它目前在18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拥有2亿注册用户和900万辆单车。7月5日,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称,摩拜单车的应用程序将被整合到美团的“超级”应用中,后者拥有3.1亿用户。摩拜单车还通过取消押金和返还已经支付的押金来吸引新用户,“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建立一个无门槛、零负担和零条件的免押金标准。”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分析师甘托利桑迪普·甘托里(Sundeep Gantori)表示,归根结底,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其他领域,中国O2O商业世界的成功将取决于规模大小。“在中国成为成功的O2O玩家的两个主要壁垒,一个是获取大量数据的渠道,另一个是有雄厚的财力来持续进行投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大型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行业整合将会持续增多。”甘托里指出。在那之前,预计中国各大城市的自行车会越来越多。
1.全球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全球财经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全球财经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全球财经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全球财经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暂无相关信息!
投诉建议:010-
媒体合作:010-
联系我们:010-
微信公众号:hyqqcjw日媒:共享单车流行 中国重新成为自行车大国
【TechWeb报道】7月16日消息,据日本媒体报道,随着共享单车的流行,感觉中国重新回到了自行车大国时代。
此前,中国街道上仿佛是自行车的海洋。但随着机械化浪潮,这种场景不再出现。然而,初创企业&摩拜单车&2016年春季开始投放的共享单车,北上广等城市随处可见骑着橙色单车出行的人们,中国像是重新回到了自行车大国时代。
用户用手机APP扫一下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自动解锁,到达目的地后手动关锁,手机就能自动结账。
摩拜单车不仅进军了英国市场,近日又登陆了日本福冈市和札幌市等地。
然而迅猛发展的共享单车也产生了副作用。大量随意停放的单车影响了交通,上海等城市开始强制撤除和加强监管。共享单车以年轻人为中心,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包括制定监管措施在内,全社会都在发生变化。(露天)&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7月10日消息,《南华早报》(SCMP)发布文章称,共享单车是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围绕电商主导地位的争斗的新战线。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大举押注共享单车市场,来将消费者圈到各自的电商生态圈当中。来源:网易科技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2017年,中国的共享单车公司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城市的街道上挤满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到2018年春天,成千上万辆这样的自行车被遗弃在操场和停车场里,为摄影师贡献好素材。不过,尽管最初的热潮已经消退,但这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大战还远未结束,反而成为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移动支付系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又一个战场。维持这场斗争所需的资金,包括自行车和其他很多的成本,显然将会来自这些公司,赢家有望分羹中国的每一笔消费交易。但是,共享单车怎么会卷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战争的呢?这一切始于2014年,当时由戴威领导的五名年轻大学生共同创立了ofo。到2015年,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成立,到2016年,数十家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加入了战局。它们的想法简单明了。通勤者需要在公交车站、地铁车站、办公室和家之间走过很短的距离,因此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会使得“最后一公里”的行程快速而轻松。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自行车必须要大量提供,乘客需要找到它们,解锁,并通过应用程序付费,而不用担心把它们送回特定的位置。公司追踪它们的自行车,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30%。风险资本大量涌入,其中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高瓴资本、蚂蚁金服、贝塔斯曼亚洲(Bertelsmann Asia)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据另一家研究机构Cheetah Research估计,仅在2017年,就有40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共享单车领域——约占当年在中国投资的风险资本的10%。到2017年9月,据中国交通部门估计,全国共有1600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到城市街道上。IDC中国研究经理余雪估计,两家领先的公司——ofo和摩拜单车——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家都至少获得了20亿美元的融资。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至少有45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四大共享单车公司,而中金投X的报告则称这一数字约为5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哪家共享单车公司实现收支平衡,但有报道称,摩拜单车、ofo和哈罗单车目前的估值都在10亿美元以上。它们还得应对城市政府施加的限制,由于街道上的废弃自行车随处可见,政府非常不满。财新网援引艾媒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尽管预计2018年骑共享单车的人数将增长14.6%,2019年将增长逾17%,但共享单车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业务。除了购买自行车和在街上保持足够多的自行车来方便使用的成本之外,还有持续不断的维护费用,公司也需要提供激励优惠来吸引骑车者选择自己的自行车,而不是竞争对手的自行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投资教授杰弗里·陶森(Jeffrey Towson)表示,在共享单车行业,“资金就是武器。”“你亏得比别人多,你就能赢他们。”他估计,要实现盈利,共享单车公司每天需要用户用三到五趟车。这就是它们需要财力雄厚的两个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地方。两家公司都试图利用自己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来将用户引导到自己的生态系统当中。另外,鉴于中国人更喜欢在线购物和更愿意共享数据,围绕移动支付系统的战争很值得一打。两家知名风投公司高瓴资本和Kleiner Perkins在其2018年互联网趋势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已经从2012年的近乎为零增长到2017年的近16万亿美元,其中支付宝占据54%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占38%,其余的服务占8%。支付宝的份额在2014年高达84%。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享单车市场中来,战局变得越发复杂,企业要烧掉更多的钱,还造成了一些“伤亡”——2017年6月,在成立仅仅6个月后,重庆的悟空单车公司宣告关闭。由于没有给旗下单车装上GPS监测器,它丢掉了90%的单车。与此同时,有报道称ofo和摩拜单车最早的风险投资者曾希望两家公司合并,可能是为了停止它们的巨额竞争性支出。不过,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介入该领域,终结了这一想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东指出,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将共享单车视作“其商业生态系统的入口”,它们收集的数据包括用户信用和消费习惯。由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大量投资布局,那些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众多的共享单车公司纷纷消亡,剩下的公司将继续烧钱,直至其他人出局或者它们合并成一家。”吴东说道。哈罗单车和永安单车于2017年合并,而后获得了阿里巴巴及其附属公司蚂蚁金服的巨额投资。腾讯投资的摩拜单车,在2018年4月被美团点评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归门下。美团点评自身至少有20%的股份为腾讯所有。该笔收购令美团花掉了2017年约一半的营收。与此同时,ofo今年3月获得了阿里巴巴牵头的8.86亿美元投资,而滴滴出行——其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据报道正在考虑推出自有的共享单车服务。蚂蚁金服在一份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期待着未来与更多的共享单车公司展开合作,利用蚂蚁金服的支付、风险管理和移动平台技术,支持共享单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该声明援引报告数据称,自2018年3月借助芝麻信用开始免押金以来,哈罗单车的用户数量增加了70%,日订单量也增加了一倍。ofo仍然是整个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先者,在“全球范围”占有65%的市场份额。ofo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22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摩拜单车说,它目前在18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拥有2亿注册用户和900万辆单车。7月5日,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称,摩拜单车的应用程序将被整合到美团的“超级”应用中,后者拥有3.1亿用户。摩拜单车还通过取消押金和返还已经支付的押金来吸引新用户,“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建立一个无门槛、零负担和零条件的免押金标准。”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分析师甘托利桑迪普·甘托里(Sundeep Gantori)表示,归根结底,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其他领域,中国O2O商业世界的成功将取决于规模大小。“在中国成为成功的O2O玩家的两个主要壁垒,一个是获取大量数据的渠道,另一个是有雄厚的财力来持续进行投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大型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行业整合将会持续增多。”甘托里指出。在那之前,预计中国各大城市的自行车会越来越多。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dingyue.nosdn.127.net/M9VInfmnKURmL5EDgBrtCU8JI8=k7pF5rIX7DqDIk46Ql8.jpg阿里 京东布局大家居产业 谁的胜算更大阿里腾讯争霸共享单车 烧钱能维持多久?苏宁物流地产基金首期50亿资金就位
阿里 京东布局大家居产业 谁的胜算更大
作者: 周慧婷
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都避免不了业内出现这样的竞争情况:即大平台和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究竟是做大自己的企业,将大品牌、大平台吸引过来合作?还是在走好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双脚把企业做大?这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是两个问题。
在家居建材供应链领域,前不久也出现了这样的讨论。对于主材或辅材而言,家居建材供应链的核心在于物流体系的搭建,与此同时,采购与议价能力、销售能力、仓储与配送能力也相当关键。
有人则提出了一个设想,京东到底能不能做家居建材供应链物流?先不说主材,单单讲辅材,京东作为有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的大平台,它能做得比一般的辅材企业好吗?
阿里、京东布局大家居产业,未来是否会杀入家居辅材供应链?
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携手多家机构战略投资居然之家130亿元,这是阿里继收购苏宁、拿下大润发并持有高鑫零售超过36%股份之后,又一笔大规模的交易,也暴露了阿里巴巴对家居业的野心。
今年5月,京东召开了“京东服务+”媒体沟通会,将基于用户在家居家电行业的日常消费场景存在的需求与痛点,搭建出一个管控能力强的平台和体系,解决平台商家以及用户的服务难题。
阿里、京东在今年先后释放出布局大家居产业的信号,不禁让人联想到大平台布局垂直细分领域的合理性。
无独有偶,有消息称,苏宁电器要以整合第三方物流体系的方式,基于家电业积淀下来的优势,切入到家居建材领域的仓储、配送环节,具体做法还未公布,这一点也传达出了一个信号:大平台也想切分家居建材行业这块大蛋糕。
若大平台、小企业入局家居辅材供应链,谁的胜算更大?
考虑到阿里、京东在c端消费者层面积累下来的渠道优势,再加上它们的全国性交付物流体系较为完善,有家居辅材供应链企业的实战人士开始担心,京东、苏宁他们能不能做家居建材供应链物流?未来这块大蛋糕会被大平台分吃掉一大块吗?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话题。
京东到底能不能做家居建材供应链物流?
对于京东本身而言,它最强大的优势在于交付非常快,这一点是源于京东的“京东自营”体系。但京东之所以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在京东通过自营体系购买的货物本身就放置在“本仓”,因此才具备“交付快”的优势。
但对于非标准化属性非常重的家居建材产品来说,京东要想打造供应链体系,可选择性可能不是太大。
京东掌握着销售前端,它有完善的自营体系,以家居辅材为例,京东完全有能力自己做五金配件,它也正在布局这一方面,但是有行业人士认为,比起五金产品,京东要想攻占辅料这块市场就比较难。
垂直型供应链企业布局家居辅材有什么优势?
以辅材市场为例,目前行业入住者除了辅材商,还多了不少辅材供应链平台,这些供应链企业的用户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工长,工长是这些供应链平台销售产品的最主要目标对象;二是知名度较小的辅材厂商。
对于小的辅材企业来说,它们将辅材供应链电商当作一种附加的获客渠道,如果是跟小品牌合作的话,辅材供应链电商也会有一定的定价权,因为价格可以谈。但这些辅材电商很难跟大厂商直接合作,往往只能跟经销商达成一定的合作意向。那么,他们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辅材电商有更大的自主权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区域化的布局和发展上更具备优势;
其次,在一二线传统建材辅材市场面临倒闭危局的背景下,市场以及用户对效率的追求催生出了更多的辅材电商平台,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
第三,家居辅材企业讲究的是本地化的落地服务,往往在产品正式上线前已经对当地物流体系和仓储体系作出了一定的整合。这恰恰符合供应链行业的本质——整合行业内共性的东西。
这一场PK赛比拼的是什么?
回归到家居辅材供应链本身,这个行业最为需要的能力围绕四个部分展开:一是注重效率;二是仓储配送能力非常关键,因为行业的本质是“最后一公里”;三是工程采购能力;四是区域化优势。
从上面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大平台与垂直型辅材供应链企业各有优势,大平台的仓储配送以全国性交付为主,在区域化设点和布局方面不一定有垂直的供应链企业来得细致。而在工程采购方面,像京东、淘宝这样的大平台肯定比供应链垂直企业更有品牌影响力。
因此,大平台与垂直型辅材企业之间更好的相处方式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合作的好处除了资源聚合、跑得更快以外,还可以借此吸纳更多的第三方企业整合商,大家一起把这个盘子做大。
毕竟,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是很难把事业做大的,尤其是在家居建材供应链领域。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前方有一条大河,岸边的人要想过河,不一定非得自己下水游泳才能过河,还可以渡桥、划船,甚至还能够坐轮渡。在未来这场家居供应链PK赛的战场上,可能会有人退场,也可能不会出现输家。
来源:亿欧
上半年生鲜电商APP排行榜:每日优鲜居首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旗下《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评选的《2018上半年度APP分类排行》榜单正式发布,榜单遴选出2018上半年中国各领域具有标杆作用的APP产品,其中包括影音娱乐、游戏直播、在线视频、生鲜电商、旅游出行等。每日优鲜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位居2018上半年度生鲜电商APP榜首。
"2018上半年度生鲜电商APP"体现了生鲜电商APP用户向头部应用集中的趋势。据榜单显示,2018上半年生鲜电商前十APP分别是: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天天果园、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手机惠农、盒马、顺丰优选、百果园以及易果生鲜。其中,每日优鲜位列第一,京东到家和天天果园分列二三位。
据悉,本次雄踞生鲜电商APP榜首的每日优鲜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仅三年多时间,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铺设1000多个前置仓,为全国2000万用户提供会员1小时极速达服务。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生鲜电商,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未来几年仍将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同时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高品质的商品以及配送服务等,都将更深刻的影响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和整个生鲜电商市场的发展。
来源:亿邦动力
阿里腾讯争霸共享单车 烧钱能维持多久?
2017年,中国的共享单车公司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城市的街道上挤满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到2018年春天,成千上万辆这样的自行车被遗弃在操场和停车场里,为摄影师贡献好素材。
不过,尽管最初的热潮已经消退,但这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大战还远未结束,反而成为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移动支付系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又一个战场。
维持这场斗争所需的资金,包括自行车和其他很多的成本,显然将会来自这些公司,赢家有望分羹中国的每一笔消费交易。
但是,共享单车怎么会卷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战争的呢?
这一切始于2014年,当时由戴威领导的五名年轻大学生共同创立了ofo。到2015年,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成立,到2016年,数十家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加入了战局。
它们的想法简单明了。通勤者需要在公交车站、地铁车站、办公室和家之间走过很短的距离,因此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会使得“最后一公里”的行程快速而轻松。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自行车必须要大量提供,乘客需要找到它们,解锁,并通过应用程序付费,而不用担心把它们送回特定的位置。公司追踪它们的自行车,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30%。风险资本大量涌入,其中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高瓴资本、蚂蚁金服、贝塔斯曼亚洲(Bertelsmann Asia)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据另一家研究机构Cheetah Research估计,仅在2017年,就有40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共享单车领域——约占当年在中国投资的风险资本的10%。到2017年9月,据中国交通部门估计,全国共有1600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到城市街道上。
IDC中国研究经理余雪估计,两家领先的公司——ofo和摩拜单车——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家都至少获得了20亿美元的融资。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至少有45亿美元投资于中国四大共享单车公司,而中金投X的报告则称这一数字约为5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哪家共享单车公司实现收支平衡,但有报道称,摩拜单车、ofo和哈罗单车目前的估值都在10亿美元以上。
它们还得应对城市政府施加的限制,由于街道上的废弃自行车随处可见,政府非常不满。财新网援引艾媒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尽管预计2018年骑共享单车的人数将增长14.6%,2019年将增长逾17%,但共享单车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业务。
除了购买自行车和在街上保持足够多的自行车来方便使用的成本之外,还有持续不断的维护费用,公司也需要提供激励优惠来吸引骑车者选择自己的自行车,而不是竞争对手的自行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投资教授杰弗里·陶森(Jeffrey Towson)表示,在共享单车行业,“资金就是武器。”“你亏得比别人多,你就能赢他们。”他估计,要实现盈利,共享单车公司每天需要用户用三到五趟车。
这就是它们需要财力雄厚的两个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地方。两家公司都试图利用自己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来将用户引导到自己的生态系统当中。另外,鉴于中国人更喜欢在线购物和更愿意共享数据,围绕移动支付系统的战争很值得一打。
两家知名风投公司高瓴资本和Kleiner Perkins在其2018年互联网趋势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已经从2012年的近乎为零增长到2017年的近16万亿美元,其中支付宝占据54%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占38%,其余的服务占8%。支付宝的份额在2014年高达84%。
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享单车市场中来,战局变得越发复杂,企业要烧掉更多的钱,还造成了一些“伤亡”——2017年6月,在成立仅仅6个月后,重庆的悟空单车公司宣告关闭。由于没有给旗下单车装上GPS监测器,它丢掉了90%的单车。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ofo和摩拜单车最早的风险投资者曾希望两家公司合并,可能是为了停止它们的巨额竞争性支出。不过,阿里巴巴和腾讯越来越多地介入该领域,终结了这一想法。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东指出,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将共享单车视作“其商业生态系统的入口”,它们收集的数据包括用户信用和消费习惯。由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大量投资布局,那些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着众多的共享单车公司纷纷消亡,剩下的公司将继续烧钱,直至其他人出局或者它们合并成一家。”吴东说道。
哈罗单车和永安单车于2017年合并,而后获得了阿里巴巴及其附属公司蚂蚁金服的巨额投资。腾讯投资的摩拜单车,在2018年4月被美团点评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归门下。美团点评自身至少有20%的股份为腾讯所有。该笔收购令美团花掉了2017年约一半的营收。
与此同时,ofo今年3月获得了阿里巴巴牵头的8.86亿美元投资,而滴滴出行——其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据报道正在考虑推出自有的共享单车服务。
蚂蚁金服在一份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期待着未来与更多的共享单车公司展开合作,利用蚂蚁金服的支付、风险管理和移动平台技术,支持共享单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该声明援引报告数据称,自2018年3月借助芝麻信用开始免押金以来,哈罗单车的用户数量增加了70%,日订单量也增加了一倍。
ofo仍然是整个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先者,在“全球范围”占有65%的市场份额。ofo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22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
摩拜单车说,它目前在18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拥有2亿注册用户和900万辆单车。7月5日,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称,摩拜单车的应用程序将被整合到美团的“超级”应用中,后者拥有3.1亿用户。摩拜单车还通过取消押金和返还已经支付的押金来吸引新用户,“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建立一个无门槛、零负担和零条件的免押金标准。”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分析师甘托利桑迪普·甘托里(Sundeep Gantori)表示,归根结底,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其他领域,中国O2O商业世界的成功将取决于规模大小。
“在中国成为成功的O2O玩家的两个主要壁垒,一个是获取大量数据的渠道,另一个是有雄厚的财力来持续进行投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大型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行业整合将会持续增多。”甘托里指出。
在那之前,预计中国各大城市的自行车会越来越多。
来源:网易
2020年无人配送车或进入规模化量产
7月10日消息,为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不少企业加快布局智慧物流建设,2020年有望实现末端配送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规模化量产。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作为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元年,供应链应用成为物流最核心的内容。
苏宁物流地产基金首期50亿资金就位
7月6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苏宁深创投-云享仓储物流设施一期基金已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本次完成备案的基金即该物流地产基金首期基金,募资规模50亿元。其中江苏苏宁物流认缴出资25.50亿元,深创投不动产代表其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认缴出资24.50亿元。
据了解,去年11月,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苏宁物流”)与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不动产”)联合发起设立物流地产基金,基金目标总规模300亿元,其中首期基金目标募集规模50亿元。
苏宁方面表示,设立物流地产基金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公司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的价值,并加速物流仓储资源的获取,建立中国零售行业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和服务网。上述首期基金将主要用于收购苏宁建成的成熟仓储设施、市场化收购及投资开发符合条件的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
而此次苏宁物流地产基金首期基金获得备案并完成募资,意味着苏宁正式开启轻资产模式运营物流地产。据了解,首期基金的退出渠道包括通过REITs上市、转让项目公司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
来源:亿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烧了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