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结婚移民有谁你真的了解西班牙移民生活了吗的?可以聊聊,或者有想结婚移民的,限女性,酬劳高

聊聊我的美国EB1A移民如何取得成功
发布时间:
可以说美国EB-1A移民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转眼已经到美国半年了,通过同学的介绍我如今在一家小型智能硬件企业工作,虽然在技术上不算出类拔萃,但凭借在国内积累的经验还是能拿到一份不错的收入。另外,我在国内的房子也租了出去,现在每月拿着国内的房租加上工资,享受当地的待遇,感觉自己这么多年读书、工作真的很值得。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移民美国历程吧!
7年前我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来到深圳这座充满梦想的城市,进入了一家知名通讯企业做硬件研发。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工资时候那种激动,那是老家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感觉这么多年学上的很值也很自豪,也终于驳斥了那些邻居口中“上大学没用”的谬论。带着这种激动,我朝九晚六或是加班工作,每天对着电脑画图,设计,调试。
做这些工作我其实毫无怨言,也很喜欢,有劳动才有收获呀,而且大学规划已经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2015年,我如期升任我们那个项目公司的研发经理,手底下管着十几个也是名校毕业的有志青年,不乏我的学弟,当真是意气风发。但今年公司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未来深深的不安,公司让一部分步入中年的老员工退休了。其实我心里明白对搞开发的人来说,人到中年赶上这样一家肯发放离职补贴的企业已经很幸运,毕竟我们这行是件高负荷的脑力兼体力工作,有了家庭孩子步入40岁后很难再迸发灵感陪着年轻人加班。看到这些我不由的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无奈寒窗十几载真正的工作寿命却还比不上父母那一辈人,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也要为自己的今后早做打算了。
一次同学群里畅聊,大学时候的同学点醒了我。
侯同学在美国读博士,我是羡慕已久,但成长环境不同我也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出国。当我们偶然聊起国内通信产业发展的时候,我个人觉得通讯信息产业的人才已经是相当被重视了,工资都是职场人中数一数二高的,没想到他否定了我想法。在他眼中那些行业补贴扶持都是美国二十年前的政策措施,他还谈到美国劳工法里有详尽的规定,公司要保障员工的利益,提前退休这种匪夷所思的政策是不会发生的。按照侯同学的意思,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凭借我的工作经验、能力和已经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在硅谷谋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是前提是,我怎么到美国,并且可以留下来工作。听他这么说我也动了心思,毕竟现在还单身没有后顾之忧。
选择读书考雅思攻读学位?不摸书本好多年短时间根本拾不起来,选择花钱投资移民?可能我又要一贫如洗甚至倾家荡产也不够,坚决不能让父母再过一天苦日子。我是一个做事很执着的人,但既然动了这个心思我决定先找专业机构咨询一下。
当我找到金北方移民咨询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我完全可以合法移民,还不用巨额的投资金。我曾经印象里的拿美国绿卡的人都是一些巨富,科学大牛,或者有某些特别体制内人士,比如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那样的人。当仔细聆听了移民咨询机构的最新政策宣讲后,才知道我也是属于那种非常受美国欢迎的人,原来EB-1A杰出人才移民,根本不需要支付大量移民费用,也不用在国外有雇主。
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个EB-1A美国杰出人才移民项目的优势:
&&1.EB-1A不同于EB-5投资移民那样要投资整整50万美元而且投资项目还得是能拉动就业那种。
&&2.我一人拿卡,老婆孩子都可以申请绿卡,直接免去后顾之忧。
&&3.条件也比较容易符合,申请条件里包含有整整十条要求,只要满足三条即可。
比如专利,像我们搞硬件开发的,最不缺的就是专利,虽然这些专利所有权归公司,但是实实在在都是我们搞出来的。后来提交资料文案的时候,我就把这么多年来获得奖项和发表的文章以及担任的职务都整理了,甚至大学期间发表的一篇通讯技术相关的论文也拿过来,而且还是蛮有用的,顺利的出乎意料。
就这样在金北方移民服务帮助下,我递交的材料全部有效,一个月就过了审批。真是无比感谢过去三十年来努力的自己,让自己变得如此杰出!其实我也希望国内那些没日没夜加班的在森林水泥工坊里工作的杰出人才们,不管你是纠结自然环境还是工作,或者子女教育的问题,永远不要被没有答案的问题耽搁了时光和未来,一个小小的尝试或许就能改变命运。没有完美的国度,真正决定移民生活幸福的是融入当地生活
今天聊聊作者在移民加拿大这两年期间对在在这里生活的一些个人看法和感受,希望能给打算移民和即将开始移民生活的朋友做个参考。
加拿大优良的的自然环境是全世界少有的,这片土地除了带给人们无限的壮观美景,更多的是带来国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丰富的资源,不夸张的说即便世界真的出现了电影中的末世,加拿大若关起门来与世隔绝还可以轻松的依赖自身的资源做到自给自足,这可是全世界少见的天赐福地。
这么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是可以给人带来一些烦恼的,尤其是动物自然随处可见,可爱的兔子、松鼠、河狸、花栗鼠、鹭鸟、鸳鸯、野鸭、天鹅、鹿等到处都是,它们会时不时的造访你的花园,啃掉你辛苦培育长大的花草,挖开造价不低的草坪,浣熊开心的时候还会半夜过来啃坏你摆在外面的垃圾桶,如果不幸被臭鼬相中了你家的后院作为它的安乐窝,估计整个夏天你都会连窗户都不敢打开。
有的猛兽甚至会游荡在你家社区附近,猫奴狗主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宝贝宠物,否则一个大意就可能被大型动物攻击叼走。大名鼎鼎的加拿大鹅也是战斗力超级高的,它们肆意的占领公园,街道,停车场,在他们育子的季节一定要远离,不然它们一定会给你点Color see see!
对于那些讨厌动物的人来说生活在加拿大会感觉很痛苦,因为加拿大绝对不准许人类残忍的对待动物,在一个连厨师处理龙虾都必须遵从严格的人道主义流程的国家,无论动物如何对你,你是绝对不能对动物动粗的。昨晚后院里两只叫声很凶的动物打架折腾到半夜,我也只能装作听不见,等它们折腾累了撤退才入睡,仿佛它们才是这里交地税的主人。
大多数加拿大人,特别是各国来的新移民都选择集中在温哥华,多伦多这两个城市。因为这些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一些。
加拿大本地人对于冰球的疯狂热爱程度是令你无法想象的,几乎每家都有喜爱的的加拿大冰球运动员海报甚至装裱好的球衣挂在房间里,毫无疑问冰球是加拿大大人孩子们最喜欢的冬季运动。在冬季还可以滑雪、滑冰、玩雪橇、打雪仗、冰钓,也颇有乐趣。
夏季的户外活动就更多了,露营、游艇、划船、游泳、浮潜、冲浪、钓鱼、水上飞机、摩托艇等,你想得到的好玩的项目这里都有!短暂的秋季加拿大人也不闲着,赏枫叶、看瀑布、户外烧烤、划木船、走栈道、远足在山水之中。
新移民需要几个寒冬的磨练才能开始慢慢的适应这里的冬季生活,雪地安全驾驶和冬天除雪都是需要学习掌握的技能。
不可思议的是不畏寒冷的加拿大当地人经常在严冬零下20度时依旧穿短袖短裤出门,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家里暖和直接就从车库里上车开出来了,实际上是他们真的不怕冷!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在我们眼里只有冷的加拿大夏季温度其实也不低,今年夏天刚开始不久,多伦多超过30多度的日子就已经有11天只多了,尤其是夏天阳光猛烈,出门必须各种防晒,否则容易晒伤。所以如果你既怕冷又怕热,来加拿大估计只能去温哥华生活了,前提是你能接受当地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特别少的就业机会。
日常生活娱乐
加拿大人的日常忙忙活活为的就是追求生活自身的品质!除了上班时间,加拿大人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陪伴家人、打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运动健身户外游玩上。加拿大人总是热衷于不停地变着法的装修装饰自己的房子,更换家俱更新饰品,挂圣诞彩灯,摆万圣节南瓜,前院后院种花种草,浇水施肥。
还热衷于户外活动,跑步健身。嗜酒如命,烟不离手且特别享受于灯红酒绿之地的人是绝对不适合来加拿大的,在加拿大对喝酒抽烟有严格细致的规定,烟草不可以摆在明面出售且不可以在有屋顶的室内吸烟,喝酒有年龄限制且不能在公共场合喝酒,到了饭店也不是随便可以喝到酒的,只有有资格申请到酒牌的饭店才可以买酒给客人。
喜欢凑热闹的人在加拿大会比较落漠,这里不同于国内处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即便是加拿大的商圈和国内相比也显得不那么喧闹。除了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时会热闹点,平时人们就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忙活自己的房子花园,或者离开都市去度假屋的过自己的小生活。
加拿大是个相对平等的社会,无论你身兼何职,做什么工作,有多少财富,在这个国家都很自然的平等相处。哪怕身为公职人员其实也就是为大伙儿服务的,没有特殊的权力,只有应尽的义务。市长出门办事也要排队,即便挤地铁也是没人会高看一眼给特殊人物让个座。
通过上层建筑的重新分配社会资源,富人要交更多的税,从而穷人可以得到救济金和各种补贴。
城市里每个社区公园都打理得干净漂亮,社区图书馆和活动中心都配备齐全,雪天铲雪车及时撒盐清理路面,人行路砖如果有翘起的边角都会有人打磨得平滑,无论多偏远的公园休息区都有备好手纸的卫生间,夏天的公共海滩设有安全救护人员,很多公园里都配置了健身器材,自动饮水器,休息室等。
加拿大很多事情相对其他国家都是绝对的慢节奏,一切事物都是要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商榷,在加拿大永远没有那种先斩后奏的果断,国际竞争也无法占领先机。加拿大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培养了一批寄生虫,整天无所事事,身强力壮却只靠社会福利和救济金过活,从不纳税,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特别是加拿大近些年收容的难民,什么也不用做就享受着相当高的福利,每天拿着餐补房补还领钱,但对其他在这个国家努力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加拿大对有才能的国际人才的态度是欢迎和认可的,这里非常重视专业技能证书和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同样的教育背景比工作经验,同样的工作经验比证书!有一份专业的证书比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好找工作,甚至有工作或实习经验的技术学校毕业生比刚毕业的硕士好找工作!
加拿大各个公司里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个国家的移民一起共事,大家虽然肤色,信仰,生活习惯不同,但在工作场所基本都能做到相互尊重,比较少有我们职场政治中的那种勾心斗角。大家都把工作和生活划分得很清楚,白天工作拿工资,到点下班回家享受生活。
来到加拿大找工作的新移民往往在国内也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技术移民和技工类移民,本身就是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作为加分标准通过移民申请的。
但是移民成功后,之前在国内的这段工作历程在加拿大大多数情况是不被雇主认可的。因为两个国家国情不同,法规政策不同,环境氛围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在国内做得顺风顺水,到加拿大来可能会需要从头做起甚至遭遇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如果心态不好,又不能放低姿态,还想得到像国内那样的存在感,基本是不可能的。
人与人的关系
加拿大人的性格是热情、直接、礼貌、诚实的,所以在与大多数加拿大人相处时是轻松愉快的。如果要和加拿大人交往,一般也就是在不同场合的聊天,正常的朋友通常不会有更深一步的交往,更不会像中国人一样聊开心了就经常在你家我家聚餐住宿。
加拿大人比较注重隐私,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讲话时也不会交头接耳,正常会保持超过1米5的距离,如果是邻居可能站在自家门口离着5米8米的也能聊上半天。
加拿大讲规则,不讲人情,不用请客送礼,谁也不用考虑走后门托人办事插队之类的。凡事公事公办,无论什么头衔都是该排队排队,该罚款罚款。
加拿大人对隐私的重视和彼此空间的保留,让很多喜欢热闹的中国人难以适应。公园里有时人不少却是比较寂静的,大家喜欢安静地享受美景,很少聊天更不会大声喧哗,爱大声讲话的中国人可能会不太适应!
加拿大无论城市还是乡镇生活都是非常方便的,各种类型的超市特别多,商场和购物中心每个社区都有。一些专营店专卖建材、家居、花卉、日用百货、化妆品、药品、厨具、灯具等,还有小的1元2元店卖的东西也很齐全,质量也不错。
还有一些中国人自己开的商场,主要卖国内的商品,品种齐全,还比加拿大本地的价格优惠,许多老外也喜欢逛。所以,来加拿大生活,无需考虑买不到国内商品的担忧。而且加拿大有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即便乘以汇率也依然比国内同等品质的商品便宜,在国内一个肉夹馍都已经卖到二十几块的今天,会觉得加拿大六七块一个分量足足的牛肉汉堡真心不贵。
加拿大的物价虽说和收入相比不算贵,但是对于新移民来说,开始的几个月无论买什么总爱乘以汇率5来计算价格。这样就看什么都觉得贵,而且感觉比国内贵好多,而且除了基本农副产品外,所有东西都要收税,特别是烟酒税超级贵。
这里还有北美盛行的小费文化,出手低于15%的小费是需要思考一下服务和菜品是不是真的特别差,如果说的过去的话还是不要显得那么小气为好,毕竟人家是靠这个收入养家的。这里的电子商务也绝对没有办法和国内相比,出门只带手机是搞不定一切的,还是现金和信用卡的天下,仿佛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商业形态,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世界的人更注重隐私和财产安全,互联网交易存在着很大的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房屋汽车相关
这里房屋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公寓、独立屋、半独立屋、镇屋等。中国传统的概念就是有房才叫家,所以大部分的中国人移民来到加拿大后都争取第一时间买房子。这里的房屋是有真正产权的,也就是说只要每年地税按时缴纳,这块土地是永久属于购房者的,房主可以自由的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花草,建泳池,充分体验地主的支配权。
地税金额和你房子的市场评估价值以及当地政府的每年支出预算相关,每年两次地税通知信里都明晰地列出了各种支出的比例和金额。这里提一下房屋水电煤气网络电话等日常费用,除了水电费是由集中管理收费的,其他像燃气网络电话有线电视都是很多供应商可以选择的,哪家的价格便宜搞活动或者服务好,就可以打个电话随时更换,分分种搞定很方便。
加拿大的汽车价格目前和中国比算是比较便宜的,而且同款车配置会更高质量更好。二手汽车市场也非常兴盛,加拿大人换车频率比较快,受销售营销策略的影响,一般来说每隔3年换车的人很多,所以很多车辆成色非常新,刚刚过了磨合期车况最好的时候就转售了。这样价格优惠接近新车的二手车市场上很多,省钱又划算!
加拿大的房子漂亮还带土地,确实是很享受的事!但加拿大的房屋成本应该是占生活成本最高的支出,据最新报道称温哥华的房屋支出已经占温哥华市民平均收入的98%,多伦多也接近了70%,而其他大部分城市大多在30%左右。房屋费用主要包括贷款,保险,地税和日常装修维护。但是养房是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
部分有管理费的房屋可以不用自己维修和养护,越贵的房子需要投入的养护成本越多,房屋内外要定期保养的设备和不定期更换的基础设施很多,而且土地是需要交地税的,根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一些综合因素来确定地税的价格。买房时就会知道当年的地税价格,有时会有涨浮,每年都会收到政府寄送的地税价格单和交费时间,可以在网上交费,也可以给支票。一般的房子地税是加币之间,豪宅另议,没有上限。
加拿大的第二大固定生活成本就算是汽车相关的支出了,尤其是多伦多的汽车保险高的离谱,汽油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不低,主要是人工费用较高,所以为了省钱加拿大人很多都自学了一身的手艺,能自己动手绝对不花钱请人。还有汽油费最少每个月也要几百刀,虽然加拿大是产油国,但是目前的价格不算低,大约是1.3块左右,而去年还只是一块左右,而且还一直在涨价。所以养车养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哦。
加拿大的建国历史虽说只有151年,但是大量历史遗迹和建筑物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一些小镇不但把一两百年前的建筑物保养得非常新,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不允许任意改建或者拆除这些代表加拿大文化的历史建筑。
有国家历史博物馆、皇家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科技馆、鞋类历史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等,好像加拿大人把能保存下来的所有东西全都完好地保存下来了。为了让人们了解以前的历史,很多博物馆都会每年安排免费开放,为的是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加拿大的建国史不算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很年轻!这片国土没有经历过像中国一样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没有中国那么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曾经的辉煌,这里既没有北京,西安那样写满朝代更迭故事的的古都,也没有苏杭那样到处都有故事传说流传的文化枢纽。
旅游所到之处文化特征都非常类似,看得多了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只好把注意力转给大自然。加拿大人虽然永远都在极力强调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但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影子,毕竟形成文化独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以上是作者移民到加拿大这两年以来对这片土地的一些个人认知,坦率地说世上没有一个一切都完美的国度,所有的好与不好都不是绝对的。真正决定移民生活幸福度的是你能不能接受新的环境,把自己融进当地生活,接受她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谈股论金|廖英强博客|股市聊聊吧|第一财经|谈股论金|廖英强
当前位置: >>
415&人参与&&日 14:37&&分类 : 但斌博客&&
转:限制落户将国民推向移民国外,京沪的自私将让国家承担可怕后果
在中国当今都讲限制大城市的人口迁入,提出了要疏散人口,为了疏散人口,对大城市的户籍政策变得异常的严苛,想要取得一个北京、上海的户籍,实际的难度是比移民海外还要困难的。而户籍对外地人最大的制约就是教育!其实现在的落户就是落教育。
百度搜索移民家园网
通过投资北京的方式获得北京市常住户口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对外地来京投资企业,需要包括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在北京注册投资企业中担任董事长、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在京注册子公司中担任经理、常务副经理,或者是独立法人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的主任或所长。
落户条件包括在京投资固定资产须达3000万元以上,或自2000年开始连续两年年销售(营业)收入达3亿元以上。
而对一般的私营企业,则连续3年担任该私营企业的负责人,合伙企业合伙事务的执行人或者其他组织形式私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户口迁入地有本人所有权的住房;企业连续3年每年纳税8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近3年纳税达300万元以上;企业职工中的本市人员连续3年保持在100人以上,或者达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政策明显是高于美国等国的投资移民政策,你是300万人民币的纳税还有诸多其他难以满足的条件,人家就是直接投资50万美元。投资是钱还是自己的,但纳税是交给国家的,这差别太大了。
2016年北京又出台了积分移民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积分的标准比技术移民西方国家的积分还要高。更有一点的是对配偶投靠等,更是高出外国很多,不光是结婚要10年,还必须超过45岁,也就是说没有了生育能力才能来,这更比西方国家要求要高。也就是说让你的孩子过了教育年龄才能够进来。
我们这样高要求下,大家不能在国内人往高处走,自然就要移民海外了,我们总想着北上广疏散人口,但你怎么能够把他们疏散到河北等地?
人只要是自由的,就不会被桎梏于你想要他们呆在的地方。人是要往高的地方去的,你疏散他们让他们进不了北京上海,他们就要去美国等发达国家了,这背后给中国带来的财富外流是非常可怕的,这为了地方利益的政策,会对中国进一步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这里不能让孩子上学是主要因素,就算可以入中小学了,也不能高考。孩子不可能回原籍高考,结果就是必然选择移民和现在北京的各处批发市场都关门了,说是要被动迁到河北,很多北京的摊贩也被清理了,著名的海龙也关张了,这些地方的小摊贩,真的就是你想的垃圾人口吗?其实很多人对他们的生存能力是不理解的,这些人的收入是很高的,比工薪阶层要高!我们可以看一下最近的报道《城管辞职卖火烧一年赚50万》很火,这背后就是你能够卖火烧有很多潜规则,中国这部分人的灰色收入极高。我知道的秀水街的摊贩,上世纪就是一年上千万的很多家,现在的雅宝路摊贩是上亿的有几十家,这些人不能在北京呆着,他们会去河北?肯定是要移民去美国的!而且他们在各种社会的生存能力特别强,别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到处失业,他们一样可以赚到钱,中国人在美国开饭馆摆小摊,水平很高的。
合法移民限制了,非法的进入一样是能够赚钱,还有通过孩子在美国出生也可以,搞一个商务签证也可以,美国不是商务签证变成10年了吗?很多人到海外去,就是拿了这个签证就可以了。这些人去是要带走你大量财富的。
更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中国北京上海,你买房多年也是难以入户的,但北京上海的房子已经足够高了,就如前面被骗的清华教授,1760万也就是一套房的概念,这意味着把你在北京的房子出售了,就可以得到100-200万美元,这个数字是足够在美国等国移民的。因此你要人口疏散,人家拿了这样多的钱,肯定要疏散到好地方去。
根据《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中国每年的移民人数在15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背后带走的财富极为可观。我们按照每个人北京一套房每套房200万美元计算,这个财富数字是3000亿元,虽然很多房子没有200万美元,但移民的人一般还有房子之外的大量资产。
而最吸引他们移民的,主要是教育问题!没有北京等城市的户口,在现居住地就没有办法很好的满足孩子上大学的需要,最后的走向只有留学和移民的道路。
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的房子涨到一定的价格,当我们的核心城市疏散人口的时候,未来的潜在移民群体是巨大的,下面的爆发式增长给我们的外汇带来的压力是空间的。北京有1000万以上的北漂,这是有暂住证什么的登记的,没有办证的还有很多,这些人的孩子到上中学以后,受到上大学的压力,却基本还完房贷有一套以上的房子,都有留学和移民的实力,这背后对应的就是每年多少万的孩子留学和移民的压力啊!为何我们的政策不能吸引他们留在中国?这里的关键还是教育机会的问题,教育机会的政策是伴随着户籍政策的问题。
“2014年胡润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指出,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大陆高收入人群最想去的国家。白皮书调查显示,教育品质是大陆高收入人群想移民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移民的压力与教育是息息相关。
这里我们还不能忘记一个巨大的潜在人群,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富豪们,他们在所在的小地方发财了,未来想要居住的地方是哪里?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到异族社会,语言不通文化不同?
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北京等好地方受教育吗?他们本来首选是北京上海的,他们的这个选择也是京沪房价高企的原因之一,现在京沪不光落户难,买房也受到限制,这重重限制和困难之下,他们选择移民也是必然的,他们的外流给我们国家民族是要带来巨大损失的。而这些不能定居京沪的富人的外流,其带走的财富会更多,只不过很多财富现在还在中国,GDP是中国的,但GNP已经不属于中国了。但我们以后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每一年的移民带走了几千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我们的外贸顺差相当的,这个数字背后是带走的纯财富,而我们的外贸顺差是要支付大量资源对价的,我们需要出口多少纺织品多少钢铁才能够赚取的,而我们能够保证总有这样大的顺差吗?没有怎么办?为何我们巨额顺差下还要外汇储备减少和汇率贬值?我们的外贸顺差创造历史新高的背后是现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进口减少,但低迷能够有多久?同样受益于资源价格低的印度,经济为何就大大好于我们?
2008年以来,西方危机后加大了吸引移民的力度和留学优惠,中国留学爆发式增长,背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在大宗商品暴跌后取得外汇巨额顺差的情况下,依然国内经济压力巨大,外汇贬值压力巨大。反观印度,没有多少外汇储备石油基本依靠进口,在油价下跌后就经济活力迸发了,这里的关键就是印度的留学移民带来的财富外流远远不如中国,中国是大量财富人群外流的。对此我们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我们的政策,一个看似局部的政策,限制户籍,限制非京籍占用本地人教育资源的地方保护政策,实际上导致的结果就是把财富人口拱手让人,带动国家财富的大量外流。
中国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的是核心城市能够吸引中国的核心人口不移民,而不是把这些最有创造力的人群给逼的去移民,他们移民到国外不是你的城市疏散了人口,而是你的人才加财富的流失,是巨大损失。
所以对这些人才需要表现出来的是争抢的态势,是不能把他们落户京沪的难度,提高到比移民还要高的地步的。这是国家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博弈。这背后放开户籍,放开异地高考,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利益的博弈,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与全球经济金融博弈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从上面计算一下,每年中国移民十多万,每个人有核心城市一套房,这就是可以上万亿人民币的财富外流,对我们的经济压力是极大的。
如此巨大的财富外流,这样大规模的驱赶本来已经就业京沪的人群,让他们去移民国外或者准备移民国外,别看美国限制人数,但为了移民已经各种方法在国外存钱或者转移财富到国外,给中国经济的压力是巨大的,我们现在的经济巨大压力,对这个黑洞是不能忽视的。我们要看到就是在北京的房子上海的房子没有涨到足够高的时候,在中国股市没有涨到足够高的时候,这个压力是相对较小的,而我们的房价涨起来了,大家正好可以卖了房子去移民,以前财富不足,现在卖房就可以了。而股票也一样,股价高了套现了,大量IPO的小非造就了大群创富群体,都难以定居落户,就可以办投资移民了。2015年的股市波动,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的,中国股市套现出来,就是奔着移民外流的,紧接着就是汇率压力和西方市场资金流入。所有这些,都是很多北漂、沪漂们已经买房多年,却因为落户希望渺茫,孩子上学压力高考压力等现实紧迫,而不得不做出的移民的选择。
我们应当注意到这里的原住民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是非常大的,他们都希望别人不能进来而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和城市环境的舒适的。同时我们制定政策的专家们也是有核心城市户口的,他们也是核心城市的原住民,也是与这些老北京老上海有同样的、特有的利益屁股的。如何开放对全国优秀人口的吸引,不让他们去移民,比核心城市疏散人口更重要。而在网络时代,社会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城市也是有其优势和效率的,需要的是发展城市群,对北京这样的城市,需要的不是疏散人口,而是吸引可能移民外国的人口定居这样的中国核心城市。这里对外来人口最大的吸引力依然是教育资源。我们怎样开放教育资源,打破教育的地方保护,不政策上胁迫富裕人口外流移民和留学,更多的留住中国富裕发展积累起来的财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是各种核心城市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舍本求末。
大家都来,很多人担心城市规模过大,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这个时候要干的不是疏散而是拆分,把一个大城市拆分成几个同级别的城市,把周边县市并入,变成新城市和城市群,自然能够容纳的人口就多了。以前我们搞卫星城,是一个个周边的乡镇,没有行政权力,自然是不成的。比如把通州变成直辖合并廊坊市形成一个京东市,立即就可以再多容纳很多人口,用这些人口空间吸引潜在移民定居。而且扩张了新范围的新城市,还有大量土地供应余地,房价也可以更好的控制。留住中国财富积累,对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
所以中国现行政策是做反了,主要问题是目光只是停留在局部,被地方局部利益所绑架,根本没有国际大视野和国家全局考虑,完全生搬硬套国际的道路是有问题的。美国的人口乡镇化的背景是当年的冷战核威胁,同时美国是一个单职工的社会,人可以随着就业搬迁。而中国是双职工社会,你家庭中的一方的工作岗位搬迁疏散到其他地方,但家里同样就业的另一半怎么办?其他地方同时满足双方就业是很难的。中国这几十年崛起的一个关键竞争力就是双职工工作,这样单位人口下比西方社会能够提供多一倍的劳动力,经济能力怎能不强?我们真正要学的是日本,为何日本把国家60%的人口放到东京都地区,东京和京都等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群,我们的北京上海,就是要这样的城市群,解决问题的道理在于拆分不是疏散!这是重大国家战略层级的顶层设计,而政策制定权却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怎么能够不短视和片面?
国家都要改革开放,反对闭关锁国,为何我们的城市却不能开放,要限户散人呢?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要不断的放松中国人移民和签证的门槛呢?这就是对高端人口和财富的争夺,一切是以人为本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要看到澳大利亚让很多中国技工移民了,北京上海怎样积分都没有戏的农民工也可以凭借一技之长移民澳大利亚,“月入两三万元,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屋外绿草如茵空气清新……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后楚庄有上百村民享受着这样的生活,还是在澳大利亚。凭着过硬的电气焊手艺,总共201户的村庄有25户在澳大利亚“打洋工”,拿到了绿卡。”这个报道给中国人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典,美国,澳洲,希腊,加拿大,新西兰。司机,厨师,焊工,建筑工,普工月收入2万5以上工作岗位是供不应求,而且每月还补助4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每年有14天带薪假期,雇主提供医疗及工伤保险,加班的奖金不算,这与我们农民工一天工作15个小时没有节假日相比,收入极有吸引力,中国的农民工都学过初中几何和三角函数,能够看懂施工图,是西方工程师才有的水平。这是与中国的普及教育水平相关的,西方中学是不学几何和三角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有技术的农民工是欢迎的,而我们自己为何要限制他们定居核心城市疏散他们?而欧美对中国人去开饭馆、做小生意等更都是支持的,没有谁去疏散这些人口,反而他们当中的非法移民过段时间就可以合法化了。这些人不但是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关键是在他们那里还给他们创造财富。北京上海有多少财富是外地人创造的?!
在网络时代电商等新的生活方式的普及,中国的高铁和地铁的逐步发达,现在已经到了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时代了,新城市带来的是更大的城市规模,背后就是一个城市所能够容纳的人口是大幅度增加的,一个城市群的城市密集度是可以增加的,为何我们还要抱着以往的城市容量观念,为何不能有中国道路中国自信,为何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为何不能在中国建设人口更多的城市群?对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且密集的国家,发展超级城市和超级城市群,才是最高效率和竞争力的体现,尤其是中国的市政建设是新建的,历史包袱少,反而可以规划更大的城市。中国的道路不是核心城市疏散这些人口,而是核心城市要变成更大城市,要成为世界的中心,要更多的吸引人口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移民人口的。
综上所述,把京沪的落户政策制定过于严格是愚蠢的,想要把人疏散到其他地方去的想法不现实,人是往高处走的,不能落户京沪,就要移民他国了,还要带走我们的财富,是国家和全社会的损失。这效应是巨大的,国家崛起承受不起的。我们需要的就是改变思维,进行城市的改革开放,开放核心城市的资源留住国民精英不移民,建设网络时代新型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拆分核心城市形成新城市群,这才是有出路的方向。
太赞了89VS不咋地23
移民家园168人订阅订阅
中国的户口本就等于去国外的护照,你是这个城市的户口在这个城市可以亨受工作你优先,住房,孩子上学,医保,养老,如果你去了你本城市以外的城市这些代遇都会降低,我就奇怪了,这还是一个中国吗?你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是生活在一个国中国?同样的国家同样的人民干嘛要把自己的人民分成三六九等?
(灵魂): 画地为牢。
: 说得太对了,心有体会,我亲身经历让我记忆由深,
展开更多回复...
小编别忽悠人,一个地区承载能力就那么多,多了整个都崩溃了。
没户口人家仍然在那买房上班生活,有啥承载能力?缺的是医疗教育。如果取消医疗教育的特权,户口就随意了。关键就是医疗教育的特权化
: 回复 : 请让一让,我有特权车标和特权商品房,还有特权粮食😊
来源:(微信/QQ号:),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本文链接:
本文标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远方财经(C)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真的了解西班牙移民生活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