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性质在田园综合体中的性质

合作社应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中国合作经济》2017年05期
合作社应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
【摘要】:正田园综合体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受益。农民合作社利用其与农民天然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不仅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还能享受田园综合体带来的各种潜在效益,如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品牌价值的提升、乡村土地价值的增长等。因此,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合作社理应成为主要载体。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21.4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冠岑;牛星;许恒周;;[J];经济地理;2013年03期
李诗新;[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黄英;谭三清;张贵;;[J];湖南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吴冠岑;牛星;田伟利;;[J];农业经济;2013年01期
赵金龙;;[J];北方经济;2012年17期
李风;方烨;;[J];资源导刊;2013年12期
张丽娟,韩江,王飞;[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纯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谢振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李风 通讯员
方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闫洪君;[N];赤峰日报;2007年
李想 编译;[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田园综合体:紧紧抓住继特色小镇后另一个重大政策窗口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提法瞬间在传统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园、涉农企业中引发普遍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田园综合体”关注最密切、讨论最活跃的正是部分原先研究、参与、运营特色小镇的各类主体,包括研究专家、规划设计师、地产开发商、金融投资机构等。他们意识到:相对于目前“热火朝天”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或许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正处于重大政策机遇窗口期。 解除痛点的利好来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面临集体经济疲软、劳动力空心化、基础设施不全、农村创业空间受限等几大痛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具体政策指向:如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补钱、补地、补机制、补固定资产,每一条都指向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瓶颈制约、痛点所在。而田园综合体正是落实上述政策、破解发展痛点的重要创新载体。 “两山”转换的新动能来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推进美丽经济新规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指向。但目前有很多乡村坐拥“绿水青山”,却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因为生态资源并没有带来生态效益,美丽乡村并没能转化为美丽经济,反而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负担。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动能,需要总体规划,需要实践载体。而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打造的是一个“产、村、人、文”高度融合的新型田园社区,是有效承接城市高端消费的生活平台,是整合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重要形态。各地政府,可以借此,把田园综合体作为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全面整合政策、资金、土地、人力、知识等多方资源,深度推进乡村田园美丽路线设计、美丽经济蓝图规划,规避农村、农业发展的散乱、无序状态。 乡村田园的新业态多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打造产村融合的新版本。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所谓综合性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农业产业、文化创意、金融地产等的融合,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可以预见,遵循田园综合体开发思路,未来的农业产业将会全链渗透、环环打通,实现1+1>2,2+2>4……未来,包括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会展培训、电商贸易、金融地产、艺术创作等互渗互透、特色鲜明、个性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性效应,从而通过产业形态创新推进产村融合、人文引领的新型平台。 农村创业的新空间有了——立足田园综合体,让村里的年轻人回家。长期以来,青壮年外出,劳动力老化,留守村、空心村,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年轻人觉得家乡没有出路,希望在城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将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立足于发展田园综合体,将大量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一方面大力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另一方面引入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增加农村创业收益。让年轻人回乡,让村庄充满激情,让乡村生活富有想象。 传统农庄农场华丽转身的时机熟了——立足田园综合体,实现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达到280万个;全国已有各类家庭农场87.7万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而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融合、生活、可持续。可以预计,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通过制度、科技、商业模式创新和农业文化创意,包括农场、农庄、农村合作社等一大批传统产业形态主体,将会往田园综合体转变,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品质得到跨越式提升,形象得到跨越式美化,附加值得到跨越式增加。 新乡村文明的时代到了——立足田园综合体,打造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接融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城市代表着富足、智力、便利,同时又代表着嘈杂、浮躁;乡村代表着恬静、优美、轻松,同时又代表着落后、不便。而田园综合体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的最好载体。可以让人们像田园一样生活,像大地一样思考。让“我在乡下有个家”成为每一个城市人的终极理想。打造田园综合体,一方面将会集聚乡村、田园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集聚城市基础设施资源、人才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生活方式资源等,两者的对接、融合,将形成城市化、逆城市化对接相遇的巨大暖流,从而提升城市人生活品质、赋予新农人生活愿景,消除“陌生人”社会的隔阂,形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型生态。
作者:sub_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关注农民合作社与田园综合体_中国科学网
&>&&>& > 文章详情页
关注农民合作社与田园综合体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时间: 11:28:39
来源:中国科学网
本报杨凌讯(首席记者 赵允)每年农高会期间举办的中外农民创业论坛都倍受参会群众追捧,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展览局获悉,2017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将关注农民合作社与田园综合体两大板块内容。 据了解,会期,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优秀农业创业代表及专家学者进行深度交流,而今年研讨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思路及运营模式将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合作社应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_杨礼宪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合作社应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_杨礼宪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_论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合作社贷款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