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到人才得到赏识而成功的例子近代例子

为什么古代湖南人才稀少,近代却突然革命人才辈出,勇冠全国?为什么古代湖南人才稀少,近代却突然革命人才辈出,勇冠全国?鹏观历史百家号现在的湖南是中国的人才大省,但是在古代,出自湖南的人才却相对非常少,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只有王船山等少数几个人。但是到了近代,湖南却突然人才辈出,成了近代改革的前沿,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等等,数不胜数。首先来说,为什么古代湖南人才稀少呢?简单说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古代湖南远离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是国家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也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古代政治中心基本都在北方,封建王朝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均衡。离天子脚下越远,越是发展水平低,产出人才的概率就越小,南方偏远区域,又无皇亲国戚,湖南人能够得到重用的机会非常少;尽管有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也没法向国家培育和输送更多的人才;2、古代湖南不是一个独立的省。元明清几百年间,湖南都属于湖广行省,直至康熙年间湖南才独立建省。行政上的不独立,导致了①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长沙也一直都算是湖南最大的中心,但是这和行政中心所能带来的聚集效应相比,还是差了很多;②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湖南不是独立的省,就不设独立的考场,湖南学子要想到武昌参加科考,那时湖南交通极为落后,又隔着偌大的洞庭湖,大多数学子也只能望湖兴叹,根本无法前往湖北考试,失去发展的机会。3、古代湖南经济落后。古代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带,湖南是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自然条件又差,经济水平一直都非常落后,即使在春秋是楚国重点治理湖南的时候,湖南的经济水平也是比较落后的。后世国家的行政中心都离湖南较远,得不到国家发展资源的倾斜。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是成正比的,经济落后,人才不可能有长足发展。4、古代湖南交通条件落后。湖南地区多山地湖泊,光洞庭湖和长江,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东有大山与江西相隔,南有五岭、西是云贵高原。这样的交通给湖南境内各地人民的交流及与外地的交流都带来极大不便,没法实现彼此的交流,导致湖南人的闭塞,就更难谈文化的发展了。为什么湖南近代又人才辈出呢?1、明末清初的战乱及三藩之乱,使湖南丧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清朝开始大量迁移外地居民补充湖南人口,这些人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文化和理念,促进湖南整体人口素质和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发展水平的提高;2、清朝设置独立的湖南省,形成稳定的政治中心和更有效的行政统治,这也解决了湖南人才科举取士的麻烦,降低了科考的困难,激起了湖南学子通过学习求知求得功名的欲望;3、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精神,湖湘学士普遍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关注国计民生。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就是在这种学风下成长起来的,最终走向了大清政坛的中心;4、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清政府军队的无能,给以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湖南军政经世之才极好的发展机会,湘军在崛起过程中,带动了湖南各地经济发展,各类人才的快速进度,文化交流的繁荣。为后期毛主席、黄兴、刘少奇、蔡锷等一大批革命人才的涌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鹏观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历史,品读文化。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举一些“人才在困境中造就”的例子
问题描述:
举一些“人才在困境中造就”的例子举4个以上的例子哦(拜托了),要50字以上的哦.aligado(谢谢)加你分!好的再加啊!
问题解答:
首先想到的是卧薪尝胆的勾践,忍辱负重最后干掉夫差,其次课本中有一段带表性:韩非囚秦,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布韦等抄上这段都可,近代这样的例子更多象张海迪、桑兰、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中国第一棵原子弹研究过程等,这样的例子很多,象上面的自己稍加论述就可啊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希望天空纯美无瑕,却常常有狂风和暴雨;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希望人生一帆风顺,却常常有困境和忧愁.困境,虽然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永恒话题,但困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跌入困境后没有勇气走出来.如果说人生是大海,那么困境只是其中一朵骤然起伏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一首音乐,那么困境只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牛顿,爱因斯坦,洪占辉,张海迪.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叙拉古的阿基米德.这些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名人,我只能做到这了,
1、年份和当年的天数(定义域为整数,值域为{365,366})2、一天当中时间(以小时计)和太阳角度,(定义域为[0,24],值域[0,90])
越是困境越要抱有希望,你这人还怪反倒要绝望,绝望时间长了你小子也就戈壁了
海轮凯勒,身残志坚
逆境中造就人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历经磨难,是在逆境中成长过来的.  逆境磨练意志.是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是坚定的意志,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
天将降大任于斯(另一说: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顺境,多数情况下,不会造就人才,只会麻醉人的天性.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才,皆为学而成;若不学,则难成矣. (谢谢修正)
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领导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埋葬剥削制度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孔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魏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周文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鲁迅曾彷徨过,哥德、贝多芬还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
这里我给你一些英语的习语,都可以用在作文中,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能提分很高.自己挑选吧.莱曼英语为广大学员收集整理了一些常用的英语习语,其中包括一部分谚语,歇后语,成语以及网络用语,仅供大家在学习中予以参考.1.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2. Ther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维克多雨果逆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尼克松
祁黄羊 推荐人才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留下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千古佳话.以下是他推荐人才的故事原文: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
俗世奇人的作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听过一句话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生活,我当然是一个平凡人,没有美丽的外表,聪慧的头脑,过人的才艺 可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我却未能过着不平凡的生活.在冯骥才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俗世奇人》读后感听过一句话“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生活”,我当然
逆境能造就人才,顺境也能造就人才.逆境造就的人才具有很强的毅力和临危分析能力,顺境中造就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心态并且顺境中造就的人才大部分性格开朗、随和.顺境中成长的人让人觉得平易近人.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现代文明的密码》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文章吧
当前的位置: >
  《现代的》是一本由张欢,的平装,本书:59.00元,:286,特从上的一些的,对能有。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一):《现代文明的密码》(二):上还是关于人的  最近《去哪儿》的很火,确实比那些(就是所谓答题)强多了。数千年摸索出的最好的还是:一种中的式。只是现在并非所有人都能和走进的。   任何一本的的,本质上都是在关于人的话题——人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后来的。可以,所以有法律;、的,所以有式的人文主义……现在中倡导在中要向人文的,于是我看到课堂有时会一首诗,或者某个理科以的出现。其实,这真的把“人文”的经给念歪了,就像所谓“”。   从得知,这一年主要执政者十分,今天恰巧看到关于“万人”的,想必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人才工作是一个。人才到一个和的,也关系到文明本身的。所以古典学很多内容就是关于人的,而近代史的发展同样因人的问题而起,又因人的问题而兴,再因人的问题而衰。高晓松在讲日本的,提出了“对赌国运”的,其实国运就是人的的,人才出问题,多数人出问题的国家,对赌国运必败。   一个社会最怕的就是政治社会而不自知。其实很多是的:从转移到,从城市转移到国外,发展带来精英的外流。如果这最终导致结构的,就,所谓“国运”便将。所以,人才工作关系到国家下一轮改运。   《现代文明的密码》一书就了的话题——这是认类的最难的话题,因为它总是充满着吊诡,比如自由与的,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矛盾,震惊与问题等等。尽管这已是的话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致分出两类,一类是“世界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的,一类是寻找“自由”“平等”“”“”的政治社会结构基础。托克维尔的在于他了平等的政治社会结构基础。那么,自由的政治社会结构基础是什么?正义的政治社会结构是什么?的政治社会结构基础是什么?等等,我们发现还有好多问题去发现和。关于人的话题没有穷尽。   现代文明危机了,本质上还是人的危机,被异化了,了。不了,说把扔下来就扔下,说把孩子手剁掉就手起刀落……这是独有的么?不是,西方文明也病了,这是人类共同的问题。找回何其难,难就难在你要去找到文明的密码,通过文明的那扇窄门。   2013年最大的是很多开始了建设,的越发,所以此才和跟上,35岁对于大多数创新工作来说已经老了,很多大的发现都是25岁之前的,包括我们享用的的推动者,还有基础、、包括政治学等等,15岁到25岁才是创造的最佳。所以,国家的希望在15岁到25岁这个,期在和。不要问我们为何不出大师,因为大师已在这个被扼杀了。日本的衰败也是败于此。但是大师往往都是“”,因为更接近(柏克)。高晓松说咱们是的,偏执不起来,扼杀了创新,所谓最的反而最不宽容。所以,中国能不能建成创新国家,关键在于我们的能不能发现并,是那些不太中庸的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正在规训不该规训的,该规训的却。   《现代文明的密码》揭示了的本质,资本的三种,资本的结构方式。我们为何越发福,因为我们只关注经济资本,所谓的主义,于是把三维的人逐渐变成单,所谓单向度的人。人的本质应该是多向度的,这种多向度需要结构的,自我疏离的只能是把变成点,然后化为一粒,随风飘荡,如果不飘到上空,反而成为令人的一份子。   我们一直在何谓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这是政治学研究的,就像“”、“世界大同”、“社会”,都是我们的幸福的空间。但是这空间中有什么呢?这是需要我们和探索的问题。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二):解读《现代文明的密码》(一):关于本书的  我在书的《自序》中说:如果读者没有读懂本书在什么,那一定是的。这是我对的基本,哪怕有时就是为了一起娱乐,摆脱的所谓“”的东西,但是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的,都曾先说服了自己。但是,的让我还是感到和——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让每个人获得的。半年来,我一直在这个问题,究竟需要怎样的,表达出这本书的。所以,就写点,边边改进。   本书的有两个,一是,二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全球经济危机应该与现代文明,而中国社会转型所的就是现代化与现代性的问题。所以,这两个背景是紧密的于人类文明演化的中。然而,我们的正变得和艰难,因为如果现代文明正处于上升期,那么我们中国自己的社会转型也会变得,但是现在,现代文明生病了,那中国该怎么办?所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比亨廷顿所的问题多了个——我们不仅仅在“与西学”的辩证关系中变得“”,而且由于“西学”本身的危机让我们变得煎熬——100年前,“西学”正在,正是上升期;100年后,全球变了,危机一波又一波,我们等于划着在中组装邮轮——这种外在的变化已经成为我们的煎熬,正着我们的和,我们越来越反讽,喜欢自嘲,很多东西正悄然着。“老路”就是“”“”,“邪路”就是“斜拉索桥”,这些路不能走,只好——这是我们目前“”的。   在进入“文明”格局之后,后发国家都在寻找“命运”,现代化的不再,“西方化”到的。在这种世界文明体系中,全球文明向何处去?中国社会转型向何处去?这是必须要回到的问题。自2090以来,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已经集中于如何在“化”中实现“现代化”。而自2003年起,中国社会转型又增添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全球衰落中如何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去寻找“现代化”本身的,找到“现代性”的。这是《现代文明的密码》一书的终极。这个“密码”就在对“现代化”“西方化”“本土化”等性基础上的现代性。   在“西方化”与“本土化”,“”与“现代化”这些矛盾体中,如何才能把一个问题说?最好的是同一种,同一种范式,同一个去重新和反思整个人类文明的过去,发现现在以及未来。政治学之所以这么且经典,关键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更是关于未来的学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就是、未来学等。于过去的来分析现在和未来的某类学科都犯了的“”的,而且一犯再犯,导致这十年主要国家经济。   所以,本书的结构遵循了上述的思考和:从我们对于“社会转型”问题的认识开始,进入对1000年来以来的人类文明演化的认识和反思,然后是关于我们本身的反思,我们需要把一种认识转化为可以传播的知识和,最后是关于我们现在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本书的副“破译全球经济危机”是为了吸引,该书对此着墨并不多。其实,这种结构就像《与历史》那样,关于现在和未来的问题正是本书的背景,也是本书的,这些问题已经在书的前四分之三的内容中讨论了。比如:如何认识“政治社会结构”?如何实现社会转型的“临门一脚”问题?如何“资本结构”?“”的?什么样的社会将21世纪?这些问题涵盖了人类文明结构及,社会转型的方式,现代文明的存在方式,现代化的源,走出危机的治本之策等等。   所以,本书以问题为,由问题引发问题,,形成了全新的“政治社会结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本书了“小共同体”、“石墨型社会结构”、“型社会结构”、“政治社会结构”等,使得的理论变得,形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的全认识体系。但是,很多人只在意“小共同体”(不排除横看成岭侧成峰),认为本书在强调“小共同体”的社会——这只是从微观视角去看的,如果能把放大,扩大到中观和宏观,一定会很多,再回到微观,又定会觉得有些无限和。有时候,你会觉得政治学是一种发现美的,政治学本身也是一种,可能这是很多人之后的。   这是一个1986年的作品,因为求学20年,经常与教育积弊斗争,所以还算,但难免诸多疏漏,还请多多理解和宽容。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三):,皆可读  作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等问题,可以说超出了同人的视野。读过古德诺的《解析中国》这本小书,可以说1926年的作品,很多东西对今天仍旧适用。   作者80后,从历史的叙事角度出发,视野之,为同辈之我所。作者不仅,也能,有着很多80后所的与,之成熟,可以为的人们去的。   或许,我们总应该从所谓的中出来,用慧心和去发现一些,一些,这样才能够有所。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四):如封底所说,值得一读  这是一部关于社会转型的政治学著作,讨论的是关于我们的政治社会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每当社会变迁走到时所有人关注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认为,一部值得阅读的政治学著作应当是皆宜的,这是著作的一个标准,本书作者做到了。读完此书,让我的到,其实政治学并非那么,也不是大家认为的一谈到政治学就与国家、起来,与一般无关。恰恰相反,正如作者所说的,政治学源自生活,是对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的,从政治学起,“人的幸福”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的目标。这也让我,当你用大家都懂的语言去阐释政治学理论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而,也更。   希望以后这样的作品会越来越多,让政治,读懂生活。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五):有关社会转型理论的书  作者基于的政治社会学知识,从欧洲中世纪讲起,把社会转型问题为政治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提出的石墨结构和紧密的钻石结构两种社会组织……   最近正好在读方绍伟的《中国不一样》,这两本书都是有关社会结构与国家的,方作明显更要一些,而张欢的书偏重于理论。这或许跟有关。   在《现代文明的密码》一书中,作者对的极度关注。秩序与正义是政治中最重要的两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会陷入,没有正义的社会会自由。在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变迁中,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秩序与正义的,要秩序还是要正义,鱼和常常不可兼得,这也是任何政治模式下最主要的矛盾……   目前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受到热捧,本书可以作为另一种更亲和的类似。在此。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六):解读《现代文明的密码》(三):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钱老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怎么样呢?的是在持续衰败中,不仅仅是国内,据称国外也是如此。21世纪大学注定衰败,这是早已被的。所以,破解这个问题变得更难。接着上一篇关于人的话题,我们继续讨论教育和人才问题,关注我们近现代化一直的——“钱学森之问”是李约瑟之谜的一,也是其。   首先是人才观的问题,什么才是人才?就是人和能力以及职位的匹配性,就是把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其充分发挥天赋的结果。喜欢NBA的人现在都知道有一个叫罗伊斯o怀特的球员,他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且恐飞。这意味着他很难到客场比赛,尽管他确实天赋异禀,但是对于过分商业化的NBA来说,他是不太合适的,除非他能够克服心理障碍。让爱因斯坦去演邦德,这显然也是暴殄天物。行政学中彼得原理总结的就是这类问题,不相匹配性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   记得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是研究市场相适性问题的,不知道咱们的经济学家们有没有关注过这类问题。相适性有时候能够决定一场、一个国家的命运。所谓社会转型,其过程就是在寻找最为基础的相适性——政治社会结构基础与制度的相适性。《现代文明的密码》在第4章着重要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政治社会结构与制度的相适性几乎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沉浮,这也是任何转型社会的基本规律,你需要在很多社会转型的案例中去认识它。所以,当去年得知经济学诺贝尔奖是以这个为主题时,我是多么地兴奋,这证明了相适性问题是具有普遍的论。由此形形色色的制度主义研究很容易分出高下。   所以,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在教育体系,就是古人常说的能不能因材施教。教育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当然不是现在中学里搞的快慢班,而是不同的教育阶段要有重点、有分工。最近关于高考改革争论,很多人建议废除数学,因为生活中几乎用不到。如果以“有用”还是“无用”来评判基础教育的内容,那是极端错误的。基础教育不是指基础的应用,而是基本的思维方式。现在很多人自青少年开始就出现心理问题,也与基础教育不重视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关。数学是绝不能废弃的,因为里面涵盖了很多认识论,自然界的很多奥秘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奥秘都在里面。觉得数学无用的人一定是没有真正理解的人,曾经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前一篇已经说过,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传统强调内敛和中庸,所以很难出现在科学、音乐、艺术、文学、思想等领域的拔尖人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剑走偏锋,像唐伯虎等等。我们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是中庸的,它能够吸纳多数人,然后让人中规中矩。   中国现在的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相适应性。比如选拔学生,大量的女生出现在哲学社会学领域,严重的浪费了她们的天赋,像理论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非常强调天赋,什么天赋?我曾经说过的三种能力,这些在历史上的大师们身上都有。女生天生不具备这些,所以是一种浪费。需要真正找到属于她们天赋的东西。再有,就是培养学生,自幼儿园起开始标准化生产,成绩好的被诱导成听话的孩子,成绩不好的被诱导成叛逆或者颓废的孩子,然后中间的孩子获得了自由的成长,于是他们成功率最高,但是他们多数就像NBA里的球星,而不是超级巨星——懂球的人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所以说,选拔学生和培养学生都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性。中国足球问题首先也出在选人上,有些人天生没有方位感,根本不可能成为球星,而方位感上跟人眼睛和大脑的协调进化有关,是智商的一部分,如果在选拔孩子的时候就能进行相关测试,可能不会耽误很多人。   工作中的不相适应性问题就更多了,想想看,大家每天干着多少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一个大学老师除了上课还有多少杂事?申请个课题要弄那么多材料。现在任何组织汇报个工作都是一堆PPT。不知道“万人计划”参与者每年要写多少垃圾材料,但是这是行政干预研究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严重的伤害。再者,就是评价体系了,越发标准化。《现代文明的密码》已经论证并明确指出了知识生产是不能标准化的,因为这是另一种资本形态。知识资本一旦标准化就丧失了合理的结构,就会出现日本的悲剧,就是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反思的问题。   高晓松说大师是一波一波的出现,上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然后沉寂到现在。回想这些人年轻的时代,正是60、70年代社会最自由或者最极端的时代,那个时代给了他们自由的空间或者反思的素材,所以他们回归关于人的问题——不论是哪个领域,脱离了这个中心都难有成就。《Hey Jude》表达的是什么?如果不因为这个中心会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共鸣么?   “万人计划”是好事儿,但是不能搞成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那样,那就是标准化的思维导致的及其愚蠢和荒谬的行为。如果真要那么去做,那所选的100人一个都不会得到诺贝尔奖,他们会被标准化给扼杀掉。一个简单的问题,国家有耐心等待这100人在30年内不出成果,哪怕一篇论文都没有?或许他们第31年就成功了,但是早在第10年就被解聘了。所以,有些大学的行为让人悲痛,这样下去不可能再出经济学家了,一流学者都难。   “钱学森之问”问倒了我们每个人,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对人才的理解和使用,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你对婴儿睡姿的不合理安排,都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梅西式的人物。只是我们不曾意识到,就像你经常在地铁上听到大人们在讨论孩子为何不学习一样,因为大人自己就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喜欢把精力花在家长里短或者4英寸屏幕上。   “钱学森之问”还涉及一个更为深刻的有关于方法论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篇讨论,并深入“李约瑟之谜”。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七):重新发现我们的政治社会结构——《现代文明的密码》结论  自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事物总是在“无序”与“有序”之间不断转换,包括我们人类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体现在政治社会结构上的变化就是:政治社会结构越发紧密,然后越发扁平化,最终走向“无差别的人类共同体”。这是我们跳出千年文明史回看政治社会结构变迁所获得的经验。基于对这个经验的发现,我们找到了社会转型的本质,找到了可以研究的对象,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层面的一体化研究,从而实现了对历史连续性与文明传承地衔接。   我们从欧美近代社会转型历史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越发展,其政治社会结构越紧密。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关注制度的变迁而忽略与制度相关的结构的问题。尽管托克维尔已经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但是其最终还是落实到制度变迁上,很遗憾其未提出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结构变迁的本质问题在于政治社会结构密度的变化。因此,社会转型的方向是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政治社会结构,将所有的人纳入政治社会结构中,而且身份越多样,越能实现平等性。从石墨型社会到钻石型社会的变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制度与结构是一体两面的结合体,任何时候,制度与结构的冲突都会导致社会冲突的发生,只是有些时候主要由转型本身引起,有时候主要由治理不当引起。每一次大的社会转型,考验的是所有的国家民众的政治智慧,政治家必须要先于他人发现社会转型的蛛丝马迹,然后寻求适合未来要求的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可是,做到这一点的不多,因此大国崛起表现为一种前赴后继的替代关系,而多数国家都是要面临着结构与制度的冲突,一种原本时兴的制度,因为结构的变化,成为旧的制度。同样,治理不当也会导致制度与结构的冲突,比如破坏了结构的紧密性或者发生了快速的结构再造或者制度设计,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就把俄罗斯拉向了另一条看不到未来的转型道路上。   三是身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们,如何认识这个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的目标应当以正义的两种形态——正向性正义与可回溯性正义呈现的,这个正义的基础来自于小共同体的多样性与自主交叉性。小共同体的历史作用体现为:它是实现政治社会结构紧密性的要素基础。在转型期,它的成长发育关系到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是否可控;在社会转型后的和平时期,它的功能发挥关系到政治社会结构的稳固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所要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实现对小共同体的法治化确认——给予其合法的地位,并将其长期形成的习惯规范为法律制度;在社会转型完成后,政府需要借助于多样化的小共同体落实公共政策,特别是在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时候,更需要各类小共同体发挥作用。   本书围绕历史与现实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始终陪伴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长空中徜徉。本书关注的历史问题是社会转型的本质及经验;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危机。通过对西方这一千年来文明演化史的梳理和分析,本书总结出上述三个基本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政治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是结构密度的变化,这个“密度”包含两个基本变量,即小共同体的数量和多样性。只有保证一定数量以及多样性的小共同体的存在,才能实现自主交叉性,才能从组织身份上实现人的身份多样性,从而为“人的身份平等”构建结构基础。由此,我们完成了本书最初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与托克维尔理论平行的另一个视角——赋予政治社会以结构的视角,也就是说我们实现了从小共同体构成的政治社会结构的视角解释为何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实现了“人的身份的平等”。   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非常类似于“石墨型结构”向“钻石型结构”变化的特征。这是一个意外的但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这两个化学分子结构模型解决了常态下的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鸿沟。当然,“钻石型政治社会结构”绝不是现代社会的唯一结构类型,但却是相当好的一种结构,体现在结构的稳定性上,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革命以来一直呈现的社会状态。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这种政治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利普哈特和罗伯特o帕特南的研究看,美国政治社会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历史最佳,但从那时起,美国政治社会结构开始出现结构密度持续下降的趋势。所以,有关于“全球经济危机路线图”的话题,我们可以在此展开成以下几个问题:为何首先爆发于美国?我们要从两个路向上来理解已经过去的这几年全球危机蔓延趋势:一是美国本土发生了从金融危机到财政危机的恶化进程;二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就迅速演变成财政危机,到达北非和中东地区就演变成社会危机。这个变化趋势和我几年前提出的危机路线图是完全一样的。为何会如此吻合?   事实上,本书前四章已经从历史的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现代文明的密码在于政治社会结构能否支撑现代工业文明。西方现代文明发源于希腊半岛和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构建了西方基本的文明理念;后因公元11世纪“法学复兴运动”以及“诺曼征服”,西方文明向伊比利亚半岛和英伦半岛方向传播;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后接受西方文明的地区越容易走向现代,总会超越于他们的“老师”。工业革命后,美国的崛起依然延续着这种文明的传播特征。文明的继承者之所以能够取代被继承者,关键在于他们更趋近于现代文明,或者说他们更懂得现代文明的密码。要想得到这样的认识非常简单,把托克维尔的《论美国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比较起来阅读就能发现西方文明的力。那这个文明演化的趋势就是政治社会结构密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一是本国内部的政治社会结构在近代以来保持着完善的趋势;二是后继国家往往会演化出更紧密的政治社会结构。这是近代人类历史上所谓“大国崛起”的根源,也是近代中西方冲突的必然性所在。   从阿尔蒙德对不同民主国家的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结果看,美国政治文化依然是当代最好的,这更加证明了本书的一个推论:美国政治社会结构的密度大于西欧地区大于南欧地区大于东欧地区大于远东地区。因为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越大的社会在应对危机时要更坚强一些,所以美国首先仅表现出金融危机,然后蔓延到欧洲就深化了危机转为财政危机,但是到北非和中东地区危机就更加深化了,转为社会危机。这就是所谓的“逆文明演化路径”。所以,自2007年起,一晃已经过去5年,这5年来,没有哪个政府或者专家认真地系统地揭示出这场危机的根源及规律,因此任由政治社会结构松动,导致美国从金融危机向财政危机恶化,欧洲的一些社会已经开始动荡。这是全球危机在空间和两个维度上的变化,只要全球各国政府依然无视政治社会结构异化趋势的问题并有效去解决它,全球危机就会不断蔓延并恶化。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没有提及,就是分配制度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揭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根源的一个突破口,只要把分配制度与政治社会结构异化问题结合起来考察美国当前危机,才能抓住危机的本质以及预测未来走势,由此才能认识到“钻石型政治社会结构”对现代文明的意义。   这要从欧洲绝对主义政治 说起。绝对主义政治打破了政治割据、司法割据以及人员流动受限制的障碍,满足了当时经济资本对全国统一市场的需求,也为小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就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员的流动以及政治和经济主体的转移,政治责任也相应发生了转移,即从贵族对贫民,教会对平民的政治责任全部转移为政府对公民的政治责任。对于全社会而言,创造经济财富的主体也发生了转移:传统贵族和修士不再作为经济生产的领导者,工业生产组织承担起新的经济责任。工业革命以后兴起的“工厂”这样的组织形式以及20世纪兴起的“公司”这样的组织形式快速发展,为小共同体的数量和多样性发展创造基础。由此构成了工业社会的两个特征:一是政府要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二是经济组织内部结构决定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初次比例。   问题就在这“工业经济组织”内部的结构与“钻石型政治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翻译成政治学语言的话就是政治自由主义与经济组织等级制之间的矛盾。这才是卡尔o马克思当面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工业经济组织内部的平等主义是实现政治平等的前提。此处是对前面引述《共产党宣言》的一个总结,这是马克思的洞见所在,可以说在方法论上具有超前性。可惜,现在一些学者误将方法论当成了世界观,竟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因为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所致——这只是一种表现,更多的是由于这些学者对“资本”的敌视。   一个国家,其劳动人口中大部分人属于各类组织中,而多数组织是存在等级制的,导致收入存在差异性。当这个国家GDP总量不大时,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如果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各类组织的等级制将会放大劳动者收入差距。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小共同体的广泛存在,人们在应归外部社会危机的时候有着强大的互助力量,可以说,尽管政府承担了主要的政治责任,但是社会网络保持着多样化的互助体系,能够共同应对社会危机。但是,随着“独自打保龄”的现象慢慢增多,人们只能依靠政府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应对家庭的变故。这又让我们想起1000年前的欧洲,那千禧年的梦寐,那种无助感因为现代人远离了小共同体而在增强。当越来越多的个体远离了小共同体,就意味着他们又回到了“布朗运动”的状态,这种社会疏离感怎会令人幸福呢?   谁在经济组织中最受等级制的伤害?当然是中产阶层。他们的收入被富裕阶层拉开,但是他们却承担着重税,因为政府必须承担起社会丧失的救助职责。因为经济不景气,他们拼命工作而不关注小共同体生活,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事实上,中产阶层被政治社会结构抛离出去了,他们以个体的方式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变化呢?所以只要他们无法正常还贷,基于金融体系运转的美国经济就会生病,金融创新就成为这场危机的“替罪羊”。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当我们拥有一个事物时,我们往往不会珍惜,而当失去时才知道拥有它的可贵。小共同体就是这样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政治社会结构的作用就是不被珍惜的存在。你看到美国政客们讨论过他们的政治社会结构问题么?你见到欧洲的领导人讨论这个问题了么?你见过亚洲领导人关注这个问题并吸取教训以应归即将到来的危机了么?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自身文明结构的异化问题,可悲的是,直到目前一些人还仅仅提留在对经济危机的认识上,尽管有人意识到可能存在社会危机,但是无法提出可供认知的模式。所以,我们要重新发现政治社会结构,它是我们文明的载体,我们能够从其密度的变化上判断文明的现状和未来,我们能从其结构上判断一种文明的竞争力。   我们再通过政治社会结构理论来分析中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制度问题。本书只想指出大概在2020年左右集中爆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因为当前的住房保障中政策缺陷造成的。问题集中于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资格线。假设某个城市以年家庭收入10万元作为能否购买保障性住房的分界线。如果该地区同一地段商品房均价是保障性住房均价的2倍以上,请问:对于年收入11万元的家庭来说,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会高于年收入9万元且购买了保障房的家庭么?这才是大前研一定义的“M型社会”发生的经济根源。这里所缺少的就是如何保证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生活水平维持在他们原有的中产位置,这也应该是社会保障线。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补充,那么该残缺政策将会不断制造社会贫困群体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贫困化会在这不知不觉的几年中累积,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跟西方没法比,如果中产阶层贫困化,那危机还仅仅是“次债危机”么?为何是2020年前后爆发这个问题?因为十八大报告提出那一年要实现收入倍增。还记得我们前面分析的工业社会的矛盾了么?没有社会多样化的保障体系,组织的等级制只会放大收入差距,让富人更富,中产者更穷。这样,难道不会出现社会危机?   我们从文明的比较中发现了文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密码,而这个密码帮助我们解开了现代文明所遭遇的危机:政治社会(文明)结构正在解体。仅仅是家庭这样的小共同体,目前全球每天都有一万多个消失于无形。这是从“有序”走向“无序”的逆现代化的现象,与文明演化的规律是相反的,因此,现代文明怎么可能不出现危机呢?所以,应对当前全球危机,必须审视各国政治社会结构与自己的社会分配制度之间有没有矛盾,制度变革的重点是在分配制度上,即要有效避免组织内部等级制的放大效应,未来经济理论的突破一定发生在这点上。鼓励小共同体发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信通过本书的解读,大家会更加聚焦一些更为基础的问题。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八):现代文明的密码:小共同体   ——读张欢《现代文明的密码——破译全球经济危机》   读毕张欢兄的处女作《现代文明的密码——破译全球经济危机》后,颇为佩服,不愧为北大政治学硕士出身,二十万行文背后,足见作者对于经典的涉猎之广。全书的立意非常高,所探讨的问题尤其深远,其思想的通达性和逻辑的一贯性,无不折射出一定的学术训练,而这恰恰令我惭愧不安。   本书涉及的对象很多,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小共同体,包括家庭、企业、第三组织、村镇等各种组织在内。在作者看来,小共同体聚在一起,构成政治社会的基础,其多样性、交叉性的程度直接关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的稳定。作为人类政治文明重要体现的制度文明,要想建立起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结构,抑或政治社会的基础,即小共同体。   张欢兄在书中曾提到,根据中文期刊网(CNKI)的检索情况,自2001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共同体问题研究的论文有2319篇,其中对小共同体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仅仅只有4篇。或许这个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内学术界对于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须知,在诸如基佐、托克维尔、马克思、德鲁克、布坎南等等大师级学者的著作中,往往都十分推崇小共同体,而国内学界的对于小共同体的忽视,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小共同体的数量、多样性、交叉性构成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而政治社会结构密度的变化又反映着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演进史。传统社会是一个小共同体数量少,类型单一,交叉性低的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小共同体数量多,形式多样,相互交叉的社会。恰如作者在书中所比喻的,传统社会好比一个石墨的化学分子结构,由四边形所组成的层状,而现代社会则如一个钻石的化学分子结构,由一个个三角形所组成的立方体状。   在传统社会,特别是中央集权制社会,严重缺乏小共同体,只有家庭还算完整,个体之间都被孤立起来,相互怀疑,互不联系。刘泽华先生在《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写道:“他们各自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少,每一家可以在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简单再生产,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各自为事,形不成统一的力量。而掌握政治权力者便可以像马铃薯那样,一个个地对他们施以暴力了。”一边是孤零零的弱小个体,一边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后果可想而知。置入这种社会结构下的个体,一盘散沙,既无法在政权遇到危机的情况下出面援助,又容易在社会危机过程中走向另一个极端,集体无意识,全面疯狂地破坏社会秩序。   在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小共同体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调节其成员的行为和观念,既能维持社会秩序,又能成为个体对抗强大国家机器的一个屏障,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倘若碰到动乱年代,或者处于非正常时期,一旦政府部门丧失管理功能,那么这些组织就可以临时代替政府来维持社会秩序,也许效果不及政府,但至少不会让社会全面失控。还有,对于一个国家的转型来说,倘若大大小小的共同体把多数国民都吸纳进去,以文明、合法、理性的方式来推进改革,那么转型的成本肯定会大大减少。   三角形是公认的超稳定形状,而四角形则易于变形。四角形层状结构的传统社会,既不稳定,易于被一个个瓦解,又因为缺乏政府与家庭之外的小共同体,导致个体别无选择,自由随之丧失,集权和等级制相应增强。而三角形立方体状的现代社会,除了国家外,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小共同体,个体拥有很多选择,既可以是这个小共同体的一员,又可以是另一个小共同体的一员,相互制约,独裁难以产生。   现代文明往往与自由、平等、法治、契约、多元主义相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学说或者价值观念,现代文明才可以称其为现代文明。只是有一个疑问,这些学说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启蒙思想家长久宣传的结果。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接受某一种学说,往往不是因为这种学说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而是这种学说确实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换言之,这些观念早在启蒙思想家宣传之前便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产生,而启蒙思想家只不过将这些零散的观念用学说的形式系统表达出来。   美国民主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典范。在托克维尔看来,美国民主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民情,而民情的获得,依赖于乡镇自治。此处的乡镇亦可看作小共同体中的一种。早期欧洲移民来到新英格兰殖民地后,推行乡镇自治,从中学习治理的艺术,并养成自由的习性。新英格兰的乡镇组织,其大小类似于中国的村落,不仅看得见、摸得着、离居民最近,而且规模小,便于控制,非常有利于培养人民的自由精神和民主意识。在托克维尔看来,“乡镇组织的自由,如同小学生的学习”,民众从乡镇自治之中学到很多,甚至“国家可以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在没有乡镇组织的条件下,它就不会有自由精神”。换言之,广泛存在的小共同体自治有助于普通民众切身感受自由民主的好处,逐渐形成一种自由观念和心理认可。一旦观念开始形成,又加上本身便已存在的政治社会基础的小共同体,二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现代文明由此产生。   与此相反的法国长期缺乏政治自由,又没有小共同体自治,使得民众无法从内心里产生对自由的认可,虽然他们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乃至发起革命,却终究无法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和观念,只不过将自由作为反抗的手段,任由大革命愈演愈烈,肆意破坏。所以大革命后的法国,长期在现代文明的道路上遭遇磕磕绊绊,难以一次性成为一个像美国那样的国家。现代文明的建立依赖于一定的政治社会基础,依赖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明观念。可惜的是,曾经的法国严重缺乏这些条件,使得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和法制只能成为无源之水,如同空中楼阁一样,始终难以支撑起来。   可以想象,小共同体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不仅是市民社会得以产生的标志,更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国内小共同体研究现状下,张欢兄的新书的意义随之显现。只是这项研究并未就此而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于小共同体的重视,但仍免不了有一点点缺陷。作者将小共同体誉为现代文明的密码,却对小共同体如何具体影响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着墨不多。再者,作为政治社会基础的小共同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小共同体的形成和演变又依赖哪些因素呢?显然,这里还有待继续完善,或者是生产力在发挥支配作用,但似乎又不仅仅是生产力。   本书的副标题是“破译全球经济危机”,却未给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是解释了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对经济危机的承受力。在作者看来,美国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大于西欧地区大于南欧地区大于东欧地区大于远东地区。因为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结构密度越大,自然在小共同体的数量、多样性方面更具有优势,其市场更为敏感,对于危机的反映能力更敏捷,承受能力也更强。所以美国先发生金融危机,可是到了欧洲却转化为财政危机,进入北非和中东地区,更是演变为社会危机。这种由于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导致的“逆文明演化路径”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却只能说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发挥着辅助性影响,无法说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作为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学界小年轻,张欢兄能写出这样一本著作来,无疑是令人赞赏的。很多读书人,终老人生,也难以留下一两篇令人欣赏的文字,而张欢兄却在简直可以称之为少年学者的阶段为学界贡献一本自己的作品,实属罕见。思想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相信张欢兄还会在无数个寒冬酷暑之中继续思考下去,仰望星空,守护自己的精神领地。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九):解读《现代文明的密码》(五)——已经发生的危机  这个问题原本打算放在倒数第二篇讲的,然后以“治本之策”作为这系列文章的收官,但是鉴于形势变化,先把这个问题再梳理一下,有利于我们去认识正在发生的挑战与应对。   我已经不想再赘述本人提出的“经济危机路线图”了,当然如果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可以再去看看,我不得不带着复杂的心情说,我猜对了整个过程和结局包括精确到每一个时间点,其实都是基于政治社会结构理论推断出的。所以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将会令人担忧,不过所谓绝处逢生,在这全球危机四起之际,我们的执政者率先做出改变,至少从想法上、认识上、行动上都升级了,这就是生的希望。   按照那一份“经济危机路线图”,全球经济危机即将开始第三波,即美国全面爆发财政危机并向社会危机转变,欧洲将彻底陷入社会危机的泥潭,这一波将集聚更大的摧毁性力量并传导到所有经济体国家,而亚洲地区可能成为重灾区。这一波之后,工业文明结构彻底解体,全球将进行整顿、重组和再造。这不是我现在的预判,而是我三年前就提出的,并且明文写在《现代文明的密码》一书中的,本书成书时第一波刚接近尾声,第二波还没有发生。   本书出版后,全球第二波经济危机生成并蔓延。第一波从形成到蔓延到消退,用了4年多时间,第二波用了2年多时间,而第三波可能仅仅用1年多的时间,我在上文说过,文明结构的加速形成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反过来摧毁当前文明的结构也是以加速度呈现的。   至今为止,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对中国在两波次危机中的变化做出评估和解释,更没有提出合适的应对措施,以至于中国越来越被动。这里先讲个故事,德鲁克曾经讲过的:   有一个旅行团,车子在路上坏了,然后找企业车维修厂的技术人员来修,修了半天,没修好,然后他们被困在这3天了,其中有个人想起来这里住着一位老机械师,于是把这位老先生请来,这位老师傅检查了一下,然后用锤子在发动机上敲了两下,车子就好了。然后老师傅要100美元,他们很惊讶,说不就用锤子敲两下么,最多10美分。老师傅说:敲锤子是10美分,但是找到问题值99美元90美分。   我们现在为什么一步步走向危机?因为只会那10美分的技术活,然后等待被那些知道如何赚得99美元90美分的人统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咱们此前不是要去华尔街抓兔子么,结果最后弄明白了自己才是兔子。今年对外投资都到1000亿美元了,试问赚到几分钱了?如果没有明白上面那个故事,即使你端着枪但还是兔子。   第一波全球危机起源于华尔街金融危机,然后通过欧洲发酵,以财政危机的方式向外扩散,结果导致了希腊半岛危机。中国在那一次余波中付出了沉重代价,温州模式和东莞模式宣告破产,这些中国最具开放和活力的地方危机了。这一波之后,我预测苏南模式将出问题,而且不是地下钱庄破产,而是财政危机。   第二波发生后,应征了我的判断。第二波从美国财政危机开始,经西欧放大,摧毁了欧洲三大半岛,搅乱了中东政局,东欧、印度、日本等开始走向全面危机。中国苏南模式出现危机,标志最后的市场化区域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危机也到此结束,因为其余地区连爆发的资格都没有。第二波相对第一波威力明显加强,使得范围更广,打击面更大,新兴经济体国家无一幸免。   现在,第二波已经接近尾声,摧毁了全球的工业基础,解构了基于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三波,彻底解构200年来的文明结构。一则来自网上的消息应征了我的这一判断:“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和全球20个(不包括中国)经济强国的大银行签订协议,在2014年1月开始完成去杠杆化,准备迎接全球金融危机的再爆发,这一轮危机不会出现在欧美,而是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先说明其中两点判断失误:“这一轮危机不会出现在欧美”,这个判断是错的,还是从美国开始,然后经西欧放大,东欧和南欧开始破产,中东乱成一锅粥,最后传导到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第二个错误是这次不是金融危机,如果以金融危机应对,那必将再遭失败。全球都在准备应对这第三波了,而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还在干着那10美分的技术活。   想了解即将到来的第三波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可以翻阅本人以前的文章,我会在后面基于《现代文明的密码》构建的分析框架做系统分析和预测。     《现代文明的密码》读后感(十):解读《现代文明的密码》(四)——破译“李约瑟之谜”  继续我们的讨论,虽然距上一篇隔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中我也想通了这几年需要思考的难题,算是顿悟吧,也不枉我这三年的坚持,所以才更有底气探讨这个千年之谜。   “ 李约瑟之谜”诞生于工业社会背景中,那些年,咱们用农业资本与工业资本较量了一下,结果GDP第一的清王朝被揍得找不着北。现在又到了第二次比武的时候了,咱们要拿工业资本与知识资本较量一下,也就是说,咱们成了钢铁巨人,让我想起了电影里常州造的那个机器人。可是在国门之外,有一股更强的力量,已经无法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它,它的能量不亚于晴天里忽然爆炸了100颗原子弹。这个世界越是静悄悄的越是令人不安。1997年,索罗斯敲击一下键盘,打败了东南亚无数的写字楼和白领以及政府军,这是两种资本的第一次较量,工业资本损失惨重,全球震惊。我们用10年时间在全国造了那么多房产,那么多写字楼,只是不知道对方的武器还是不是键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马云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我相信他代表着一种声音:“如果王健林赢了,那中国就输了。”我是这样评价马云的,“他不是一个地球人”。我会专门一篇讲述我对马云的旁观。   如果我们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你就能够看到这些宇宙射线的秩序,你会发现有些信息已经缓慢地如蜗牛,而有的能量正在集聚。这种力量对比就像当年十万绿营军阻挡几千联军一样。文明,当其结构已经钙化以后,只需晃悠两下便可成一堆白骨,然后被风尘掩埋起来,等待后人的叹息。“李约瑟之谜”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和感慨,人可能在快去世的时候,天眼又开了一下,所以“钱学森之问”或许是钱老看到了未来的画面(此处纯属我个人扯淡,请勿模仿,模仿易伤神)。   “李约瑟之谜”暗含三个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什么?怎样创新?在公元1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文明演化的加速期:500年完成了探索世界的革命,然后300年完成动力的革命,然后100年完成工业社会所需的所有革命。我们现在的文明是200年前奠定的,已经享用了很久,按照文明演化加速度规律,新文明结构已经在某些国家、地区某些领域中形成,目前只不过要完成社会化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新社会成型并稳定下来。可是,中国的工业文明至今还没有社会化。中国哪一个企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又一次落后了100年。但是,这一百年可是相当于此前500年的发展成就。在土地上种粮食和在土地上种钢铁、水泥本质上有区别么?没有区别。   我在书里说了,美国南北战争,近代中外之争都是两种资本结构的冲突。没有正义可言,因为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我们曾经贡献了四大发明,但是它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西方推动了近代化,因为这些发明突破了传统的用途,而且加速传播。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对现代文明做过贡献,直到现在,也没有融入现代文明,所以人家不带你玩。我们往往会说,你们用的东西都是我们生产的,这跟100多年前我们说你们喝的茶叶都是我们种的有何区别呢?   什么是创新?事实上是未知领域的结构化,通俗点说就是无中生有之后对结构的再造。比如内燃机的发明,使得交通、能源、工业等等组织方式大变革。创新什么?创新可以改变世界的知识和技术。比如,现在雾霾特讨厌,我们现在主要是消灭污染源,因为没有技术突破,因为我们没有把成本转化成利润,其实就是没有实现社会创新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化。很多技术革新是扯淡出来的,马云说是懒人制造出来的,其实就是说我觉得这不方便,我要改变它。怎么创新呢?只有一个路径,就是知识发生横向传播,而且是加速传播状态下,一定能对撞出不曾见识的东西,有点像电子对撞机,知识横向加速传播不就是信息之间的对撞么?信息是什么?是光粒子结构啊。   我们自古以来就是四平八稳,在一个地方传宗接代,不像欧洲人,被北亚民族轮番驱赶和蹂躏。我们也曾被驱赶过,落脚的地方都成了现在发达地区,可能这是知识小规模碰撞后产生的能量。据说电子对撞机可以毁灭地球,那知识对撞又多少次已经改变了这个地球和历史呢?所以,创新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真的不是高楼大厦以及无数枪炮可以抵挡的。都是逼出来的,实在逼不出来,就倒逼,反正都要逼。不逼,脸都没了。   美国深谙“李约瑟之谜”,这是他们可以统治全球这么久的原因,而且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一过程的终结,直到美国发生分裂前,美国为知识对撞提供了绝对的条件,这可能也是下一个社会存续的基础。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是文明结构调整的开始,因为能量在释放,真正的价值需要新结构承载,所以难免有些群体被边缘化,又会出现很多新事物以及新财富的代表。未来20年,你会发现很多新人,他们充满着活力,更加开放与包容,他们也充满着好斗的激情。中国要想走出这个谜,就要从企业社会化开始,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但是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在研究这个真问题,《现代文明的密码》做出了这样的尝试,必须用大家都懂的语言说出文明的密码,告诉现在发生的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   
深度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努力得到成功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