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照南简玉阶阶的儿子叫什么

  喜欢“南洋双喜”烟的朋友,不妨去祖庙后面,看看“南洋双喜”创始人简氏兄弟的别墅,现在好像是佛山粮食学校或什么干部学校。路线:祖庙与新广场之间的路,一直向红星电影院(可悲:红星好像在停业整顿。)方向走,右手边,那里的市井味更浓。我91年去过,后来,还去过一次。下午,买一只雪条或啤酒,坐在旧时代佛山首富(未精确考证)的庭院里,想一想政府巧取豪夺,简氏后人飘落何处?  以上是《『佛山』我的佛山新生活》的跟帖,作者:newfslife的旅禅新感受,引起我的一点回忆。我想将自己道听途说的一些曾经搅动过中国社会的佛山人故事涂鸦出来,希望有知其人、其家族、其事一同探讨。比如,曾做过北洋政府总理的三水梁氏,商团叛乱的张槎陈氏。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香烟大王简氏兄弟      1871年农历正月初八,中国农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广东佛山南海县  黎涌乡的简汉达家,又喜上加喜地添了头生儿子。    不过,欢乐中的人们绝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名叫简照南的男孩,30年后创办了  “广东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佛山的地理位置紧靠广州,交通便利,在明清时代就是全国闻名的手工业区,  商业也比较发达。简汉达靠着从事建筑业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随  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侵略,中国逐渐变成了外国资本家倾销商品的市场,佛山  的手工业也开始衰落。简汉达家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艰难了。    小照南正在上小学的年纪,简汉达就因为劳累过度,终于一病不起,告别了人  世。家里一下失去了顶梁柱,母亲潘氏集用模具捏制泥茶煲出售,挣得微薄的收入,  养活小照南兄弟5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13岁的小照南已经懂事了,他主动向  母亲提出,他不再去上学了。身为长子,他要以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的重担。母亲  虽然不忍心品学兼优的儿子失学,但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小照南每天  清早脚蹬草鞋,手握利斧,上山砍柴,到傍晚背着沉重的柴捆下山。晚上,他又在  微弱的豆油灯下,自学着学校的功课。他牢记着父亲生前的教诲:人穷志不短,才  能成大器!要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出人头地的人,首先要有知识、有学问、有真  本领!年轻的小照南从书本上认识了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期待着能有一天走向山外  的世界……    17岁那年,简照南终于得到了走出穷山沟的机会。他有个在香港做生意的叔父  简铭石,回乡探亲,愿意把小侄儿带到香港闯天下。简照南虽然舍不得离开故乡、  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但是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总不能一辈子守在家中吧!而且  他也深知,只有在外边闯出名堂来,才有可能改变家中的贫困状况。母亲理解自己  的儿子,尽管在临别前夜,母子抱头大哭,但是第二天,她仍坚强地把儿子送上了  去香港的轮船。    轮船驶出了港湾。简照南站在甲板上,眺望着碧波万顷的大海,顿时觉得心胸  开阔了许多,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不管等待着他的是怎样的命  运,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要像当年上山砍柴那样,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登、  攀登!    简铭石原来在香港朋友开设的巨隆瓷器店做事,主要工作是去日本收取账款。  简照南来后,他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侄儿。简照南往返于香港和日本之间,虽然旅  途奔波,但他不怕吃苦,办事细心、严谨,收取账款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很受老板  的赏识。不久,老板又派简铭石和简照南去越南处理客户的欠款。可是巨隆瓷器店  却因为资金不足而倒闭了,简铭石和简照南只好在越南自己做生意谋生,先后开办  了陶器、玉器和棉布店。几年以后,叔侄俩积累了一些资本。简铭石看侄儿确有经  商才能,便拨出一笔资金,让他自立门户谋求发展。    简照南想到,他当年多次去日本收款,对日本商业市场的情况比较熟悉,也认  识不少客户,加上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商业更为发达,便将生意转到了日本。  他在海滨城市神户开设了东盛泰商号,经营日本海产品和布匹,并将其贩运到泰国  (当时称暹罗)、新加坡等地销售。业务扩大后,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在1890年  回老家,将18岁的弟弟简玉阶接到日本学习经商,帮他抄写电文和记账。玉阶是个  聪明精干的青年,弟兄俩同心协力,就这样开始了事业。    当时,香港的商业已经十分繁荣。简照南经过比较,认为最好的经商地点还是  香港,所以便带着弟弟又回到了香港,开设了怡兴泰商号,从日本贩运瓷器等杂货,  向东南亚各国推销。由于简氏兄弟在经营中讲究信誉,尊重客户,很得南洋商业界  的好评,不久就在剧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跟,收入也逐渐提高。    因为他们的业务一直与航运有关,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们很自然地  将眼光瞄准了航运业,创设了顺泰轮船公司。开始是租船跑运输,往来于越南、缅  甸等地;后来买下了“广东丸号”船。“广东丸号”的航线越跑越远,简氏兄弟在  南洋一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幸的是,“广东丸号”在一次驶向日本的航程中,  遇到台风海潮而沉没,船上的旅客虽被抢救脱险,但顺泰轮船公司蒙受损失太大,  不得不宣告破产。  
  简照南在经商道路上,第一次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但他并没有消沉。  几年来涉足商界,使他逐渐认识到,世界上无论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  想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就只能鼓气,不能泄气!而且,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刚走  出山沟的穷小子,而是南洋一带颇有名气的富商了。他的人生经验和经济实力,都  使他能够经得起失败了。    正当简照南重新设计自己的创业道路时,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收回利权  的实业救国热潮。这对海外华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震动。简照南兄弟受了爱国精神的  感召,决心转向国内谋求发展,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但是,回国之后究竟干什么呢?简照南选定了香烟工业。    自从17世纪初,烟草由菲律宾传入中国,中国就有人吸食烟草,而且在很多地  区种植烟草。烟瘾大的人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肯少吸一袋烟。但是中国人过去只  习惯于用水烟袋吸水烟或用旱烟袋吸旱烟,并不生产香烟。19世纪末,外国香烟开  始大量涌入中国。外国烟商雇用了大批中国人担任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洋烟”,  这些推销员头戴礼帽,身穿西装,专拣繁华热闹地段宣传:“快来看,快来瞧,水  烟旱烟哪有洋烟好,抽水烟伤肚子,抽旱烟呛鼻子,洋烟又有味来又过瘾……”不  但当场表演吸洋烟,而且免费散发请人品尝。这些人一已吸惯了香烟,就只好自己  掏钱去买来抽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国香烟不征收进口关税,英国和美国的烟  商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为了进一步垄断中国这个巨大的香烟市场,并利用中国的廉  价劳动力和烟草资源生产香烟,牟取更高的利润,1902年,英美烟商联合起来,成  立了“驻华英美烟草有限公司”,并很快在上海、香港、汉口、沈阳等地开设了烟  厂,还建立了伸向全国城镇的销售组织。一时间,“大英”、“老刀”、“哈德门”、  “三炮台”等洋烟铺天盖地而来,残酷地榨取中国人民的财富。    简照南看到了这个情况,他想,既然中国能种植烟叶,又有着广阔的香烟消费  市场,为什么就不能自己生产香烟呢?为什么要把这巨大的财富让外国人轻易赚去  呢?因此,他决定创办中国的民族香烟工业,抵制西方的“洋烟”,让中国人都吸  中国烟。    万事开头难。最难的还是一无技术,二缺资金。简氏兄弟为此专程到日本去考  察香烟生产技术,并买回了四台蝴蝶式卷烟机;同时,简照南又结识了日本川井烟  厂的几名技师,他们答应帮助简氏兄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回香港后,简照南兄弟  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又在叔父简铭石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共同筹集资金,作为  开办烟厂的资本。1905年正月初八,简照南的35岁生日那天,“广东南洋烟草公司”  在香港正式成立了。公司取名南洋,是为了表示要和当时中国人在天津开设的“北  洋烟草公司”一致对外的意思。在成立大会的会场上,挂着醒目的大标语:“肥水  不落外人田,中国人吸中国烟!”    从这一天起,简氏兄弟与香烟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创业之初,由于简氏兄弟对香烟生产外行,配料不当,质量不好,出品的香烟  销路不畅。简照南将这看作关系到南洋公司命运的大事,便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  来,亲自东渡日本,用高薪聘请来几位烟厂技师。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公司  资金已经很紧张,怎么能再花费这样高的代价?简照南坚定地说:“公司要兴旺,  就必须提高香烟质量。我请来的都是‘财神爷’啊!”    果然,不久以后,技术问题一一解决,南洋公司也生产出卷纸柔软、烟丝整齐  饱满、色泽鲜亮、口味醇和的香烟。简照南又动脑筋,广泛征求香烟牌号,从众多  应征者中选择出具有中国民间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语作为产品牌号,如“双  喜”、“白鹤”、“白金龙”、“飞马”等,很受老百姓的欢迎,香烟也就大为畅  销。    可是,一心想独霸中国香烟市场的英美烟商,是不能容忍中国民族香烟工业的  发展的,他们企图把南洋烟草公司扼杀在摇篮里,于是节外生枝,借口“白鹤”牌  香烟的包装纸颜色与英美产品“玫瑰”牌相似,向香港当局提起诉讼,要求惩治  “破坏专利权”的南洋公司。这本来是毫无道理的事,但香港当局害怕洋人,居然  蛮横地做出判决,强令南洋烟草公司烧毁生产出的香烟和印好的商标,使南洋公司  蒙受重大损失。当时,简照南正卧病在家,他得到消息,当即披衣下床,在家人的  扶持下赶到现场,想据理力争,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荷枪实弹的军警!    英美烟商得寸进尺,随后又用同样的伎俩,使南洋烟草公司的“飞马”、“双  喜”牌香烟遭到同样厄运。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原来就势单力薄的南洋烟草公司  元气大伤,开工仅13个月,就债台高筑!简氏兄弟不甘失败,宁可关闭恰兴泰商号,  以全力维持烟草公司,但还是无济于事,到1908年5月,由于亏损太大,不得不宣告  歇业。    一时间,烟厂工人们不得不卷起铺盖另谋生路,高大的厂房冷冷清清,等着出  卖;办公桌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债主们纷纷上门来讨债……此情此景,使病中的  简照南悲愤交加,病情顿时加重:虽然经过多方医治,稍有好转,但肝病一直没能  痊愈。    初战的失败,不但没有动摇简氏兄弟创办民族工业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  们再次奋斗的决心。1909年2月,在叔父简铭石的全力支持下,他们重整旗鼓,再度  开业,并将公司改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激励公司的同事们共渡难关,  谋求发展,他说:“不是我简氏兄弟想发财,而是我们中国人要为中国争日气!”  他的话激起了同事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大家表示一定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誓  与“南洋”共存亡!为了防备英美烟商再利用专利权、商标法做文章,简照南专门  请来了经济专家与经济事务律师给大家上课。同时,他利用过去的关系,写信向海  外华侨求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南洋”面临危机时扶持一把,共同为中国  人争气!那一段日子,简氏兄弟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奔波筹划。简照南累得好几次  肝病发作,他强忍着疼痛,继续操劳。通过改良制造工艺、调整产品结构,经营大  有起色。为了筹备足够的周转资金,简照南决定让弟弟简玉阶重赴新加坡、泰国、  马来西亚一带经商,从事贩运风灯、槟榔盒、毛巾、瓷器等生意,充实“南洋”的  资金。    1911年,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到处掀起了  “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运动,在“实业救国”的口号鼓动下,各地纷纷兴办实  业。简氏兄弟紧紧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再次推出“双喜”、“飞马”、“白鹤”  等国产香烟,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口号,大得人心。  连海外烟商也纷纷来电来函要求代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产品。销路一畅通,生产  也就蒸蒸日上。这一年,南洋公司获利了,第二年利润又翻了一番;到1915年,南  洋兄弟烟草公司这匹“飞马”终于飞起来了!  
  1916年,为了开发国内市场,简氏兄弟在上海设立了分厂,随后又在广州、汉  口、北京设立分厂,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和南洋群岛一带设立销售机构。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死而复生,使英美烟商十分恐慌。他们在1914年和1917年  先后两次想以重金收买南洋公司,被简照南巧妙地拒绝了;后来又想破坏南洋公司  扩建新厂的工作,也没能得逞。面对英美烟草公司接二连三的刁难,南洋公司的一  些股东胆怯了。他们认为,凭南洋公司的资本与基础,是不可能与英美公司对抗的,  所以想与英美烟草公司妥协,苟且偷生。一时间,南洋公司内部争论不已,人心浮  动。    正在海外筹款的简玉阶听到消息后,十分气愤,当即来信表示,南洋公司的发  展,正在于用提倡国货做号召,一旦屈服于洋人,即使不被社会唾骂,也会让提倡  国货的人灰心,这种事是万万不得的!在简氏兄弟的坚持下,英美烟草公司企图吞  并南洋公司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于是,不甘心失败的英美烟草公司,决定仗着自己的优势,用市场竞争挤垮南  洋烟草公司。因为像香烟这样的大众消费品,一旦销路不畅,生产就难以维持了。  他们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宣称英美香烟价廉物美,不惜暂时亏本,将质量优异的新  牌香烟削价出售,并在卖烟时赠送彩票、礼品来吸引顾客。同时,他们采取威逼利  诱种种手段,迫使香烟店只卖英美烟而不卖南洋公司的香烟。更为恶毒的是,英美  烟草公司不惜花费钱财大量收购南洋公司的香烟,故意放到发霉时才拿出来卖,以  此来败坏南洋公司的声誉。他们甚至收买了南洋公司的印尼雅加达的仓库管理员,  让他把烟搁霉了才卖出去。许多人拿着发霉的香烟要求换货,使南洋公司在经济上  和名声上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面对这一切,简照南十分冷静。他知道,英美烟商的手段固然卑鄙,但光是生  气也没有用处。市场竞争从来就是冷酷无情的,关键要看谁能赢得消费者!在总体  力量上,南洋公司无法与英美公司抗衡;然而香烟一旦进入市场,便必须服从市场  法则。南洋公司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随机应变,仍然有可能再一个一个局部  战胜这个庞然大物似的对手。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简照南针对英美  公司的诡计,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他们一方面宣传振兴国货,一方面也尽量使购  买南洋香烟的顾客得到实惠,如在烟盒内装入兑奖券,奖品从美术画到金戒指应有  尽有,使想碰运气的顾客纷纷购买南洋香烟。他们对销售南洋香烟的商店,提高代  销提成,放宽交款期限,并且补贴运输费用,使店家得到的好处比卖英美香烟更大。  他们积极向各地烟商征求意见,并派人到各地进行市场调查,按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生产不同口味的香烟,如为北方人生产烟味浓烈的产品,为南方人生产口味平和的  产品。此外,他们还深入偏远地区,采取薄利多销的办法,使更多消费者爱上了南  洋香烟。    1919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资本积累达到600多万元,呈现一派兴旺景象。五  四运动爆发后,全国人民爱国反帝的热情空前高涨,南洋公司提出的“中国人请吸  中国烟”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产品销售额的猛增,刺激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南洋  公司决定对外招股,这一决定当即得到爱国商人的响应,许多资本雄厚的富商纷纷  入股,使南洋公司的资本激增。股东们一致选举筒照南为公司的“终身总经理”,  简玉阶为公司协理。简照南将总公司从香港迁到上海,分公司遍布全国十几个大城  市,同时还在新加坡、泰国等地设有分公司;公司为了扩展生产,添置了新设备;  又在河南许昌,安徽凤阳等烟草产地设立收购站并新建和扩建了多处烤烟厂;为解  决包装印刷和所需锡纸问题,又自办了印刷厂和纸厂。公司职工总数增加到1.4万人,  年利润达到三四百万银元,成为当时中国屈指可数的私营企业之一。    经过与外国资本家近20年的拼搏,简氏兄弟终于成为中国的“香烟大王”!简  照南在实业界的声望也与日俱增,曾先后兼任广东实业团副团长、上海总商会会董  和上海华商联合会董事等职。1922年,简照南又发起成立上海东亚银行,并担任银  行董事。    这位在生意上十分精明的富商,却将钱财看得很淡,他多次向外界宣告,营业  所得利润取于社会,亦当用于社会。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救灾工作,对教育事业  的扶助尤其引人注目。因为他少年时代曾经身受因家贫而失学的痛苦,后来在振兴  实业过程中,又深深感到技术的重要,所以认定“兴学育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在他的倡导下,南洋公司曾经捐巨款资助暨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  学建造校舍。这些名牌大学的校史上,永远记载着南洋公司的功德。此外,他还在  香港、上海开设职工子弟学校、残疾人收养院和孤儿教养院等。由于这些事业,简  照南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和爱戴。人们甚至把他称为“商界师表,南洋菩萨”!
  转贴地址:http://www.shuku.net/novels/zhuanji/nqgersvlwguy/bwfh/bwfh018.html
  简氏兄弟 来源:佛山日报    16:18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两位出自佛山的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简照南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简玉阶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他俩是佛山澜石黎涌乡人。简照南家贫,17岁到香港,在叔父简铭石开的
  简氏兄弟 来源:佛山日报    16:18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两位出自佛山的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简照南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简玉阶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他俩是佛山澜石黎涌乡人。简照南家贫,17岁到香港,在叔父简铭石开的&巨隆号瓷器店学做生意,不久便派他长驻日本收理账款。清光绪十九年(1893),玉阶随兄到日本经商。不久在曼谷开办&怡生兄弟公司&经营百货,赚了大钱,随后又开办了&顺泰轮船公司&,由租船航运到自购船承办海运,航线遍及东南亚各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简照南目睹当时的中国香烟市场被英美烟草公司霸占,决心兴办民族烟厂,为国争光。光绪三十二年(1906),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了&南洋烟草公司&,生产&飞马&、&双喜&、&白鸽&等名牌香烟,备受欢迎。1909年,公司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任总经理,简玉阶任副总经理。简氏兄弟提出&不用美国货&、&不吸美国烟&、&中国人吸中国烟&的口号,受到了国内人民和广大华侨的支持。1915年,该公司资本额增至100万元,并成为股份公司,分厂遍布上海、广州、汉口、北平、东北等地。1918年,总公司移至上海。      正当事业的鼎盛时期,简照南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22年10月在上海病逝,终年52岁。1936年,简玉阶把公司部分股份以低价卖给了宋子文,转向其它方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简玉阶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15名工商代表之一,随后被任命为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后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至1957年去世,终年80岁。      简氏兄弟不仅创办实业为国争光,而且热心公益、慈善和教育事业。1915年特大洪水灾害,佛山、石湾、澜石及珠江三角洲各地皆成泽国,简氏马上在广州捐出巨资和数十万斤大米,救济灾民。1919年,简氏在家乡出资兴办了&母训女学校&,随后又出资在石湾创为了&杏浓学校&,资助贫苦大众子弟入学。      http://www.fsonline.com.cn/aaf/foshan/culture/lsmr/.htm
  状元井在石湾镇澜石黎涌村简地,俗称“龙头井”,是南汉沿用至今的古井。据清道光《南海县志》载:“状元井在黎涌乡,南海状元简文会所居故里也,明伦文叙居其地亦状元及第云”。南汉时南海县澜石一带改为咸宁县,简文会幼居黎涌简地,高祖刘龚开进士科,于乾亨二年(918)攫第一人及第,累宫至尚书右亟。为人耿直,善于诗律,至中宗刘晨时,因力谏其暴酷被贬为祯州刺史,但仍尽心民事,死于任上。至明代,居于此地的传奇式人物伦文叙于弘治十二年(1499)亦高中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其长子以谅为解元,二子以训初试会元,殿试第二为榜眼,三子以选中进士。伦氏父子相继登三元,一时传为佳话,皇帝亦赐旨“中原第一家”。相传简、伦两人居地仅隔一条小巷,两家同饮该井之水,当地流传之“一井二状元”盛事,即谓此。该井台现仅存灰沉积岩井圈,高0.52米,口部为园形,直径0.48米,下身方形,今井仍有水,附近居民尚在使用,而井台旁原有的牌坊及附属设施均已无存。   
  黎涌学校现位于禅城区汾江南路旁,澜石镇北部,黎涌乡上下村之间。黎涌学校前身是“魁岗高小学校”,是以南汉状元简文会(简魁岗)命名的。校址设在黎涌上村简氏宗祠内。解放前夕,学校改名“黎涌国民保校”,校址改设在“善斋陈公祠”内。一九五零年下半年,由南海县第一区魁石乡重新命名为“魁石乡第一小学”。当时的校长是乡长兼任(原佛山市委书记叶谷同志)。一九五二年土改,石头、黎涌、江湄、石梁、新市几个自然村合成石黎乡,学校本部改设在石头村,学校更名为“石黎乡第一小学”。当时,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石头读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仍在黎涌读书,设分校为石黎乡第一小学分教处。到一九六二才独立命名为“黎涌小学”。一九六四年,一场台风吹塌了祠堂中座,因而全部拆平,改建成四合院式的校舍,占地1.6亩,此校舍使用长达二十七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一九九零年,黎涌小学建校筹委会成立,同年三月,新校奠基。历时一年后,于一九九一年九月,黎涌小学全体师生怀着喜悦的心情搬进新校,同年的公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新校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改名为“黎涌学校”,并由解放后第一任校长叶谷同志亲笔题名。
  简氏别墅在图书馆“馆”字的下面。 
  图上有简氏别墅。 
  谢谢推荐,有空去看看。PS:楼上地图很详细嘛。
  佛山市粮食干部学校  祖庙路臣总里17号
  以为真是什么好玩的去处
  东华里改造,不知此别墅能否保留?
  过几天走过去看看
  呵呵,很久就留意简氏别墅了,而且就在单位宿舍的对面.......明天去一探风采......
  很长。。。  哈哈  楼上那位仁兄等你采风回来哦
  从以前的飞鸿天地那条路进去一直走就可以看到了,我去过,只是进不去。
  我去看过,但进不去,里面有两棵很大的玉兰树.
  今天又发现一好地方。中午,去影剧院对面nokia专卖店修手机,去附近逛,进“仁寿寺”,发现寺后斋堂可以吃饭,素菜,有空要去尝尝。
  ^_^, 我就在人寿寺对面上班  有时坐在办公室还能听到对面的木鱼声和老僧们的诵经声    有时我上班早了, 我会进去走一圈, 心情好的话上一炷香, 呵呵, 还不忘毕恭毕敬双手合拾, 许小小小心愿.    人寿寺的确是个静心的好地方
  哈哈,我在那住几年了
  作者:sugill
回复日期: 16:49:00
      ^_^, 我就在人寿寺对面上班    有时坐在办公室还能听到对面的木鱼声和老僧们的诵经声  ===========================  仁寿寺对面不是华侨大厦?  认识LIU CAO吗
  仁寿寺每逢初一十五一定会有斋饭卖,¥5/盒。
  简氏别墅听说过,但一直没找到
  仁寿寺的斋饭好无吃架
  我一直看到报道说简氏后人不知所终,我知道这不是真的,但这么多年了,我眼看一个又一个知道或与简氏别墅有关的老人去逝,我不知道哪个部门在做调查或记录历史的,现在还有一个知道的简氏别墅的这个老人已71岁了,我不知道该向谁去报告:简氏别墅的后人仍在。
  好的,  谢谢LZ,有时间我去看看!
  10月2日下午,岭南天地,重访旧地,政府做了某些修缮,但,明显,新不如旧:砖是旧砖,但无打磨,砖缝尺寸不标准,平整度不合格。  以前去,单车可访门口。在秋天的落叶里,非常冷清。
11:44:00  10月2日下午,岭南天地,重访旧地,政府做了某些修缮,但,明显,新不如旧:砖是旧砖,但无打磨,砖缝尺寸不标准,平整度不合格。  以前去,单车可访门口。在秋天的落叶里,非常冷清。  -----------------------------  呃,会不会是故意弄成这样的?
  2014年秋天夜晚和同学去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玉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