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强为什么要毫无理由的从网易离职理由了

暴雪对《魔兽》电影非常不满 欲收回版权拍续集
稿源:Donews
为什么要求苛刻的暴雪会容忍传奇影业大幅度修改剧情?为什么我们在暴雪官网里看不到大规模的《魔兽》电影宣传?为什么牵线电影业务的COO突然离职?
零点首映《魔兽》电影即将在国内上映,然而我们从种种新闻、官方的态度以及暴雪人事变动,嗅到了《魔兽》电影背后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着非常令人震惊的内幕
一年前,在暴雪服务超过20年的COO Paul Sams离职。当时许多人在猜测,是Paul觉得暴雪不行了,要换条船。但当专业影评人,以及被邀请媒体人,到巴黎提前欣赏到魔兽电影后给出的评分和评语,以及综合看暴雪对这部电影的态度,才揭示了Paul离开真正的原因&&Paul牵头和传奇影业达成的协议,可能会葬送这部电影,也已经给暴雪常年来特别珍视的这部IP抹黑。和内部多位知情人士讨论过,均表示虽然高层们的态度并不清楚,但是种种迹象都支持了,Paul的离开和魔兽电影有直接关系。
到底发生了什么?暴雪和传奇双方的协议到底是怎么签的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了COO的离职呢?也导致了,之前有传闻称魔兽电影在贩卖游戏改编权,这非常可笑但却是千真万确的情况。
  暴雪COO离职,背上了电影的锅
作为COO的Paul,主管的是营销运营部门,不过暴雪是一家重研发的公司,生态链应该是研发的老大们&Paul的。这个是背景。
去年6月,Paul宣布辞职。就在魔兽电影的粗剪版,提交给研发的老大们观看后(3,4月左右)不久。已经观看该电影的专业人士给出的平均分是31分,想象一下研发老大们当时的心情。时间上,相当吻合。
我们再看Paul的离职理由,Paul称要回德州和妻女团聚,而暴雪不能忍受远程工作。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理由基本是搪塞之词。
为什么呢?Paul保持了很久周末从尔湾(暴雪总部)回到德州,周一再回去上班,这个模式,为什么突然要打破?其次,Paul离开后,没有人接任COO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被分配到了Paul的下属暴雪欧洲的负责人身上,暴雪受不了德州到加州(两个州南北紧连着,且尔湾在加州南部)的距离,却受得了美国到欧洲的距离?而且,暴雪在Paul家所在的城市,有一个较大型的办公室,Paul大可以在这个当地的办公室上班,也好过几个时区的差距对吧?
再看之前众多人猜测的Paul认为暴雪不行,所以要换公司的猜想。Paul Sams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德州有大片庄园,在美国超级碗某只球队中有股份的人。也就是说,他的选择基本可以排除钱的影响。而在暴雪20年,2015年绝对不是暴雪最困难的一年,也不是最顶峰的一年,20年间有太多的诱惑和机会,都没有离开,且守望先锋上线在即,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故或者说黑锅要背,何以离开?
还有说因为魔兽世界资料片的失利引咎辞职之类,拜托,研发不归Paul管的。
  令人尴尬的合作态度
电影上线在即,原本应该是合作无间的传奇影业和暴雪娱乐,却呈现出非常奇怪的状态。
传奇影业邀请全世界媒体到巴黎参加的首映,没有暴雪的身影。
国内的首映,原本暴雪和负责暴雪产品在国内运营的网之易都有准备参加,并提前跟部分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但实际上,国内的首映仪式据目前的消息,网之易恐怕不会参加,而暴雪方面没有参与邀请任何媒体,全部由传奇影业话事。网之易的负责人李日强,会出现在国内玩家自己组织的首映活动上,而非官方首映式。听起来还蛮尴尬的不是吗?
双方的交集,目前仅体现在游戏的官网上,由腾讯负责制作的电影官网抱歉通过搜索竟然没搜到。游戏官网有推送相关首映活动的信息,以及游戏内和电影互动的内容:幻化物品。可是,官网上连个电影的专题都没有,合作等级还不如和麦当劳的异业合作。
背后原因:电影制作合约!!!
导致双方这种态度的,被指原因就是魔兽电影的合约。
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的合约中,暴雪在电影上不投入一分钱,也不限制传奇影业电影版权的运作,但是要求控制剧情和电影品质。看到这里,影视业内人士,或者熟悉各种IP交易的同学,应该秒懂了。这个条款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暴雪在魔兽电影上,没有实际控制力,或许根本都不参与电影收入的分成。就连腾讯都参与投资了,暴雪竟然自己不出钱。
从目前大家对魔兽电影票房的预估,以及电影已经卖出去的授权收入来看,很容易得出暴雪当时肯定是脑抽了的结论。谈定电影拍摄协议的时候,魔兽世界如日中天,正是暴雪大把现金在握的时候。电影总投入大约1.6亿美元,大约只是暴雪当年一个季度的净利润。
最终,主导合约谈判的Paul Sams签下的,是这样一份合约(虽然可能各条款是高层综合的意见)。同时去年看完粗剪影片后,研发老大们的态度虽然从未明确表达,但暴雪总部的一些传言和氛围表明了他们对电影的不满意,之后就是Paul的离职。
再之后,就是暴雪自己开始组建影视部门。
传奇影业很明显嗅到了一些味道,且作为商业公司,要做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情况下,第二部制作很可能是拿不到了,而且反正IP不是自己,能卖钱最重要,所以才有了一堆不知所谓,甚至毫无贴合度的合作。比如和某家互联网金融的合作,请问魔兽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吗?是不是兽人们早有投资的话,就不用面对被燃烧军团夺走家园?
还记得当年魔兽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吗?被全世界奉为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的代言人化身魔兽中的人物,拍摄广告片,5亿瓶魔兽主题的罐装可乐,赠送游戏内换购积分&&直接提升了可口可乐当季15%的净利。冰火暴风城的主题,以及物料效果,比10年后的这个广告,大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抱歉,这不是我要的魔兽,和已签合约的暴雪没有选择不同,我有选择,我抵制它。
等你们看了电影,看到单薄的人物刻画,奇特设定的洛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各种逻辑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强迫自己说,为了情怀我就是支持,因为它不是你梦里的那个艾泽拉斯。
From:DoNews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突然明白以前李日强为什么要毫无理由的从网易离职了【魔兽玩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54,133贴子:
突然明白以前李日强为什么要毫无理由的从网易离职了
就是怕大家骂李日强的时候aoe到老克了
能普及下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魔兽电影即将上映,为何暴雪躲着走?
来源:17173游戏网
  我们再看Paul的离职理由,Paul称要回德州和妻女团聚,而暴雪不能忍受远程工作。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理由基本是搪塞之词。  为什么呢?Paul保持了很久周末从尔湾(暴雪总部)回到德州,周一再回去上班,这个模式,为什么突然要打破?其次,Paul离开后,没有人接任COO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被分配到了Paul的下属暴雪欧洲的负责人身上,暴雪受不了德州到加州(两个州南北紧连着,且尔湾在加州南部)的距离,却受得了美国到欧洲的距离?而且,暴雪在Paul家所在的城市,有一个较大型的办公室,Paul大可以在这个当地的办公室上班,也好过几个时区的差距对吧?  再看之前众多人猜测的Paul认为暴雪不行,所以要换公司的猜想。Paul Sams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德州有大片庄园,在美国超级碗某只球队中有股份的人。也就是说,他的选择基本可以排除钱的影响。而在暴雪20年,2015年绝对不是暴雪最困难的一年,也不是最顶峰的一年,20年间有太多的诱惑和机会,都没有离开,且守望先锋上线在即,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故或者说黑锅要背,何以离开?  还有说因为魔兽世界资料片的失利引咎辞职之类,拜托,研发不归Paul管的。  魔兽电影合约细节导致传奇影业打定主意一锤子买卖,暴雪唯恐避之不及  双方能让人患上尴尬癌的合作态度  电影上线在即,原本应该是合作无间的传奇影业和暴雪娱乐,却呈现出非常奇怪的状态。  传奇影业邀请全世界媒体到巴黎参加的首映,没有暴雪的身影。  国内的首映,原本暴雪和负责暴雪产品在国内运营的网之易都有准备参加,并提前跟部分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但实际上,国内的首映仪式据目前的消息,网之易恐怕不会参加,而暴雪方面没有参与邀请任何媒体,全部由传奇影业话事。网之易的负责人李日强,会出现在国内玩家自己组织的首映活动上,而非官方首映式。听起来还蛮尴尬的不是吗?  双方的交集,目前仅体现在游戏的官网上,由腾讯负责制作的电影官网抱歉通过搜索竟然没搜到。游戏官网有推送相关首映活动的信息,以及游戏内和电影互动的内容:幻化物品。可是,官网上连个电影的专题都没有,合作等级还不如和麦当劳的异业合作。  背后原因:电影制作合约  导致双方这种态度的,被指原因就是魔兽电影的合约。  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的合约中,暴雪在电影上不投入一分钱,也不限制传奇影业电影版权的运作,但是要求控制剧情和电影品质。看到这里,影视业内人士,或者熟悉各种IP交易的同学,应该秒懂了。这个条款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暴雪在魔兽电影上,没有实际控制力,或许根本都不参与电影收入的分成。就连腾讯都参与投资了,暴雪竟然自己不出钱。  从目前大家对魔兽电影票房的预估,以及电影已经卖出去的授权收入来看,很容易得出暴雪当时肯定是脑抽了的结论。谈定电影拍摄协议的时候,魔兽世界如日中天,正是暴雪大把现金在握的时候。电影总投入大约1.6亿美元,大约只是暴雪当年一个季度的净利润。  最终,主导合约谈判的Paul Sams签下的,是这样一份合约(虽然可能各条款是高层综合的意见)。同时去年看完粗剪影片后,研发老大们的态度虽然从未明确表达,但暴雪总部的一些传言和氛围表明了他们对电影的不满意,之后就是Paul的离职。  再之后,就是暴雪自己开始组建影视部门。  传奇影业很明显嗅到了一些味道,且作为商业公司,要做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情况下,第二部制作很可能是拿不到了,而且反正IP不是自己,能卖钱最重要,所以才有了一堆不知所谓,甚至毫无贴合度的合作。比如和某家互联网金融的合作,请问魔兽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吗?是不是兽人们早有投资的话,就不用面对被燃烧军团夺走家园?  还记得当年魔兽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吗?被全世界奉为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的代言人化身魔兽中的人物,拍摄广告片,5亿瓶魔兽主题的罐装可乐,赠送游戏内换购积分……直接提升了可口可乐当季15%的净利。冰火暴风城的主题,以及物料效果,比10年后的这个广告,大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抱歉,这不是我要的魔兽,和已签合约的暴雪没有选择不同,我有选择,我抵制它。  等你们看了电影,看到单薄的人物刻画,奇特设定的洛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各种逻辑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强迫自己说,为了情怀我就是支持,因为它不是你梦里的那个艾泽拉斯。  来源:联盟电脑  【编辑:Jenifer】魔兽电影即将上映,为何暴雪躲着走?
魔兽电影即将上映,为何暴雪躲着走?
DoNews游戏6月6日特稿(记者 王薇)
一年前,在暴雪服务超过20年的COO Paul Sams离职。当时许多人在猜测,是Paul觉得暴雪不行了,要换条船。但当专业影评人,以及被邀请媒体人,到巴黎提前欣赏到魔兽电影后给出的评分和评语,以及综合看暴雪对这部电影的态度,才揭示了Paul离开真正的原因——Paul牵头和传奇影业达成的协议,可能会葬送这部电影,也已经给暴雪常年来特别珍视的这部IP抹黑。和内部多位知情人士讨论过,均表示虽然高层们的态度并不清楚,但是种种迹象都支持了,Paul的离开和魔兽电影有直接关系。
到底发生了什么?暴雪和传奇双方的协议到底是怎么签的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了COO的离职呢?也导致了,之前有传闻称魔兽电影在贩卖游戏改编权,这一可笑但是千真万确的情况。
Paul离职的细节
作为COO的Paul,主管的是营销运营部门,不过暴雪是一家重研发的公司,生态链应该是研发的老大们&Paul的。这个是背景。
去年6月,Paul宣布辞职。就在魔兽电影的粗剪版,提交给研发的老大们观看后(3,4月左右)不久。已经观看该电影的专业人士给出的平均分是31分,想象一下研发老大们当时的心情。时间上,相当吻合。
我们再看Paul的离职理由,Paul称要回德州和妻女团聚,而暴雪不能忍受远程工作。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理由基本是搪塞之词。
为什么呢?Paul保持了很久周末从尔湾(暴雪总部)回到德州,周一再回去上班,这个模式,为什么突然要打破?其次,Paul离开后,没有人接任COO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被分配到了Paul的下属暴雪欧洲的负责人身上,暴雪受不了德州到加州(两个州相隔差不多2个时区,且尔湾在加州南部)的距离,却受得了美国到欧洲的距离?而且,暴雪在Paul家所在的城市,有一个较大型的办公室,Paul大可以在这个当地的办公室上班,也好过几个时区的差距对吧?
再看之前众多人猜测的Paul认为暴雪不行,所以要换公司的猜想。Paul Sams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德州有大片庄园,在美国超级碗某只球队中有股份的人。也就是说,他的选择基本可以排除钱的影响。而在暴雪20年,2015年绝对不是暴雪最困难的一年,也不是最顶峰的一年,20年间有太多的诱惑和机会,都没有离开,且守望先锋上线在即,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故或者说黑锅要背,何以离开?
还有说因为魔兽世界资料片的失利引咎辞职之类,拜托,研发不归Paul管的。
魔兽电影合约细节导致传奇影业打定主意一锤子买卖,暴雪唯恐避之不及
双方能让人患上尴尬癌的合作态度
电影上线在即,原本应该是合作无间的传奇影业和暴雪娱乐,却呈现出非常奇怪的状态。
传奇影业邀请全世界媒体到巴黎参加的首映,没有暴雪的身影。
国内的首映,原本暴雪和负责暴雪产品在国内运营的网之易都有准备参加,并提前跟部分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但实际上,国内的首映仪式据目前的消息,网之易恐怕不会参加,而暴雪方面没有参与邀请任何媒体,全部由传奇影业话事。网之易的负责人李日强,会出现在国内玩家自己组织的首映活动上,而非官方首映式。听起来还蛮尴尬的不是吗?
双方的交集,目前仅体现在游戏的官网上,由腾讯负责制作的电影官网抱歉通过搜索竟然没搜到。游戏官网有推送相关首映活动的信息,以及游戏内和电影互动的内容:幻化物品。可是,官网上连个电影的专题都没有,合作等级还不如和麦当劳的异业合作。
背后原因:电影制作合约
导致双方这种态度的,被指原因就是魔兽电影的合约。
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的合约中,暴雪在电影上不投入一分钱,也不限制传奇影业电影版权的运作,但是要求控制剧情和电影品质。看到这里,影视业内人士,或者熟悉各种IP交易的同学,应该秒懂了。这个条款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暴雪在魔兽电影上,没有实际控制力,或许根本都不参与电影收入的分成。就连腾讯都参与投资了,暴雪竟然自己不出钱。
从目前大家对魔兽电影票房的预估,以及电影已经卖出去的授权收入来看,很容易得出暴雪当时肯定是脑抽了的结论。谈定电影拍摄协议的时候,魔兽世界如日中天,正是暴雪大把现金在握的时候。电影总投入大约1.6亿美元,大约只是暴雪当年一个季度的净利润。
最终,主导合约谈判的Paul Sams签下的,是这样一份合约(虽然可能各条款是高层综合的意见)。同时去年看完粗剪影片后,研发老大们的态度虽然从未明确表达,但暴雪总部的一些传言和氛围表明了他们对电影的不满意,之后就是Paul的离职。
再之后,就是暴雪自己开始组建影视部门。
传奇影业很明显嗅到了一些味道,且作为商业公司,要做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情况下,第二部制作很可能是拿不到了,而且反正IP不是自己,能卖钱最重要,所以才有了一堆不知所谓,甚至毫无贴合度的合作。比如和某家互联网金融的合作,请问魔兽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吗?是不是兽人们早有投资的话,就不用面对被燃烧军团夺走家园?
还记得当年魔兽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吗?被全世界奉为异业合作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的代言人化身魔兽中的人物,拍摄广告片,5亿瓶魔兽主题的罐装可乐,赠送游戏内换购积分……直接提升了可口可乐当季15%的净利。冰火暴风城的主题,以及物料效果,比10年后的这个广告,大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抱歉,这不是我要的魔兽,和已签合约的暴雪没有选择不同,我有选择,我抵制它。
等你们看了电影,看到单薄的人物刻画,奇特设定的洛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各种逻辑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强迫自己说,为了情怀我就是支持,因为它不是你梦里的那个艾泽拉斯。坚决唱反调丨《魔兽》电影只是幕后黑手用来试水的烂片
看了《魔兽》的你们缅怀了青春,给它贡献了10亿票房,可是小爆今天要来唱唱反调,告诉你它幕后不那么鲜亮的一面。
我说它是烂片你肯定不乐意,但是我要是告诉你,它其实根本不是真正的《魔兽》,只是幕后黑手的一个试水作品呢?
来,听我慢慢分析。
暴雪没有往里面投一分钱
我的天呐!眼花了?
不,你没有看错,暴雪爸爸真的一分钱都没有往里投。
怎么回事呢?
魔兽粉应该都知道,魔兽要拍电影的计划可是老早就提出来了。
早在11年前的2005年,暴雪就开始接洽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
科科,那时候傲慢的好莱坞怎么可能接受一个游戏改编的电影呢?更何况当时的暴雪还只是一个二线的游戏公司,好莱坞都不一定会正眼看他,所以这计划就甭想了。
所以到了2006年,暴雪跟当时才成立不到两年的传奇影业达成协议,后者拿到了《魔兽》电影改编权。
你们想一想,比起华纳兄弟和派拉蒙这种一线公司,传奇影业当时还只是一个新成立的小公司,居然能拿到魔兽这种超级IP的版权,你们说暴雪当时难道没有一种“与其在这等着不如赶紧拍个电影出来赚点人气赚点钱”的想法?
甭管有没有这种想法,反正这俩当时都算不上一线的公司就一拍即合,打算先搞一票。
不过虽然定下来了,但这俩公司也是拖延症晚期,一直拖啊拖啊,给你们列个时间表感受一下。
2009年7月,暴雪及传奇影业宣布《魔兽》电影将由《蜘蛛侠》三部曲导演山姆·雷米执导,但有报导称暴雪和导演在电影剧情上频繁产生争执。
2012年7月,山姆·雷米宣布放弃执导《魔兽》电影。
2013年,项目启动7年后,曾执导《月球》和《源代码》的英国导演邓肯·琼斯签约传奇影业,执导《魔兽》电影。
2014年1月,电影正式开机。
从版权落定到正式开机,用了8年多的时间,都够我写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了……
所以说拖延症是病,是病呢就要误事,你看这一误,就把《魔兽》的黄金时间给错过了。
据《福布斯》杂志公布数据,《魔兽》2010年游戏玩家达到峰值,如今玩家数量已大幅减少,甚至不及峰值一半。
反观2010年,俩公司正为了剧本问题跟导演撕逼呢,你说这是不是耽误事?
而且2014年的时候,暴雪正好启动了新游戏炉石传说,虽然也是以《魔兽》做背景,但是游戏形式、运营方式完全不同,暴雪的精力都在这边呢,哪有功夫管电影?
这边一没被重视,就签了一个很傻X的协议。概括起来就是: 暴雪在电影上不投入一分钱,也不限制传奇影业电影版权的运作。
你问这啥意思?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暴雪爸爸在魔兽电影上,没有一丢丢的实际控制力,或许连电影收入的分成都不参与!
这就相当于我卖给你版权,咱俩一次性结清这里的费用,然后你爱拍啥样拍啥样。
你说说暴雪这样的态度电影还能看吗?
如果你觉得这个理由不够,再给你看一个蹊跷的暴雪高层离职。
暴雪高层被迫离职
去年6月,在暴雪干了超过20年的COO Paul 离职。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这paul兄是何许人也。
这Paul兄1996年加入暴雪,主管公司战略,尽可能扩大暴雪产品的销售,参与了《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魔兽世界》《炉石传说》《风暴英雄》的IP管理。
言简意赅地说, 你们玩儿的上述所有游戏,都是被他一手推出来的。
然后就有人猜啊,是不是Paul觉得暴雪要玩儿完了,所以要先跑路了?
当然不是!小爆说更有可能是因为他被其他大佬跟轰走的,为啥?
去年4月左右,刚好是魔兽电影的粗剪版提交给暴雪其他大佬观看的时候,而已经观看该电影的专业人士给出的平均分是31分,几乎就被定性为“烂片”。
而当初主导签订暴雪在电影上不投钱,全部交给传奇影业的脑抽协议的就是这位Paul兄啊!暴雪这么一个注重自身品牌的公司,怎么可能接受自家的超级IP被抹黑成这样。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逼着这位paul兄辞职谢罪。于是两个月的工作交接之后,paul兄就辞职了,这时间是不是完全对的上?
我们再看Paul的离职理由,"Paul称要回德州和妻女团聚,而暴雪不能忍受远程工作"。
这个理由hin敷衍啊各位!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Paul在离职前的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周末从尔湾(暴雪总部)回到德州,周一再回去上班,这个模式,为什么突然要打破?
其次,Paul离开后,没有人接任COO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被分配到了Paul的下属暴雪欧洲的负责人身上,暴雪受不了德州到加州(两个州南北紧连着,且尔湾在加州南部)的距离,却受得了美国到欧洲的距离?
而且,暴雪在Paul家所在的城市,有一个较大型的办公室,Paul大可以在这个当地的办公室上班,也好过几个时区的差距对吧?
再看之前众多人猜测的Paul认为暴雪不行,所以要换公司的猜想。
Paul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德州有大片庄园,在美国超级碗某只球队中有股份的人。也就是说,他的选择基本可以排除钱的影响。
而在暴雪20年,2015年绝对不是暴雪最困难的一年,也不是最顶峰的一年,20年间有太多的诱惑和机会,都没有离开,且守望先锋上线在即,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故或者说黑锅要背,何以离开?
还有说因为魔兽世界资料片的失利引咎辞职之类,拜托,研发不归Paul管的。
所以啊,因为主导签订了那个脑抽协议,导致魔兽电影被拍成一坨屎,再导致这个超级IP被抹黑,所以只能被迫辞职,是不是合情合理?
而paul兄的离职,也导致了暴雪跟传奇影业的撕逼大战!
暴雪跟传奇影业具体怎么撕的,我先卖个关子,我们先来看看全权掌握魔兽电影的传奇影业做了什么。
传奇影业重在捞钱
传奇影业可不是慈善机构,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商业公司,要做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在paul离职后,暴雪自己开始组建影视部门,传奇影业明显嗅到了不对。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部制作很可能是拿不到了(从目前暴雪欲收回版权的态度来看,传奇影业确实有先见之明),而且反正IP不是自己,能卖钱最重要,所以才有了一堆不知所谓,甚至毫无贴合度的合作。
比如和某家互联网金融的合作,请问魔兽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吗?是不是兽人们早有投资的话,就不用面对被燃烧军团夺走家园?
而在电影的内容方面,如果不是魔兽死忠粉,一定会被电影中单薄的人物刻画、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各种逻辑问题感到困惑,就算是死忠粉,也能发现奇特设定的洛萨、凌乱的叙事、高潮不足等问题。
传奇影业这边肆无忌惮地找合作,不对电影精益求精,只求过得去,而暴雪却因为合约关系无法插手,两家关系一度恶化,撕逼大战由此展开。
具体表现就是,传奇影业邀请全世界媒体到巴黎参加的首映,居然没有暴雪的身影!
而国内的首映,原本暴雪和负责暴雪产品在国内运营的网之易都有准备参加,但实际上暴雪方面没有参与邀请任何媒体,全部由传奇影业话事。
网之易的负责人李日强,出现在了国内玩家自己组织的首映活动上,而非官方首映式。
听起来是不是还蛮尴尬的?
而双方的交集,目前仅体现在游戏的官网上,由腾讯负责制作的电影官网通过搜索竟然没搜到。游戏官网有推送相关首映活动的信息,以及游戏内和电影互动的内容:幻化物品。可是,官网上连个电影的专题都没有,合作等级还不如和麦当劳的异业合作。
双方的撕逼直接导致了魔兽电影有太多不知所谓的合作,整个电影的level完全被拉了下来。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会跟我说,魔兽电影票房5天超10亿了呢!烂片能有这个票房吗?
科科,中国目前的电影圈,叫好不叫座,烂片票房多的作品还少吗?
给你们对比一下北美票房感受一下。
《魔兽》本周票房收获2440万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甚至5月上映的《愤怒的小鸟》首周都有3820万美元的票房!
心碎吗?《魔兽》还不如《愤怒的小鸟》!
而北美观影者给《魔兽》开出平庸的“B+”评级,影评人甚至只给出27%的观影推荐值。
所以你们凭良心说,一部暴雪不参与制作,传奇影业以捞钱为主的魔兽电影,真的不是辣鸡?不要强迫自己说,为了情怀我就是支持,因为它不是你梦里的那个艾泽拉斯,而是幕后黑手的洗脑宣传!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回归主题,魔兽作为一部试水作品,到底是在为谁试水?
幕后黑手,就是《英雄联盟》
你肯定要说了,这关《英雄联盟》毛事?
我再来跟你分析一下。
魔兽被改编成电影之后,在中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作为目前远超魔兽的另一大游戏IP,《英雄联盟》的市场占有率可是高达80%,论受众基础,游戏中的人物形象,都不输魔兽。
而且自从游戏大热之后,每年以此为原型的网络小说、网剧、网络节目层出不穷,且都拥有一批拥趸,所以《英雄联盟》拍成电影指日可待。
我们再来看,《英雄联盟》的开发商是拳头公司,而拳头公司呢,又在去年被腾讯买走了最后8%的股权,成了腾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也就是说,《英雄联盟》是腾讯的游戏。
你又要说了,就算它是腾讯的,跟《魔兽》又有什么关系?腾讯总不可能连暴雪也收购了吧?
你别说,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当然,这是后话了,不过要说两者没关系,那也是不对的。
要知道,腾讯家大业大,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可不止一个,其中腾讯影业可是作为这次
《魔兽》电影的联合出品方,另一个没有被打上logo的企鹅影业也是投资方之一。
这不一下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腾讯的人不可能没有看到专业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会不知道这是部烂片。可是腾讯之所以是腾讯,就是因为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为了宣传《魔兽》,腾讯方几乎动用了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微信、手机QQ、腾讯视频、QQ空间、钱包、兴趣部落等多个产品均为《魔兽》来“添砖加瓦”。
铺天盖地的宣传硬生生的将这部电影塑造成了青春的祭奠、情怀的纪念。
还有很多调侃的说辞“就算是120分钟的黑屏我也要去”“至少得刷3遍吧?为了部落、为了联盟、为了公会!”
然后买账的国人纷纷掏出腰包,二刷三刷,为票房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是不是有你?
这样的电影凭借宣传都能造出如此浩大的声势,等到亲儿子《英雄联盟》电影出来的时候,腾讯的宣传还不得家喻户晓?
“为了部落”“为了联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或许就是那最言简意赅地一句:
“德玛西亚!”
而且从这次的魔兽电影就可以发现,IP真是一个大赚特赚的东西,只要宣传做的好,只要宣传洗了脑,那么电影本身的水平就可以被忽略。
而我们一旦陷入了这种“情怀”陷阱中,高人气改编出来的游戏可就不只是《英雄联盟》一个了。
这么看来,《魔兽》是不是为《英雄联盟》试了水呢?
不过,最终的受益者还不是《英雄联盟》这一款游戏,而是站在它背后,看到你们不管电影质量就掏腰包而笑出声的腾讯!
腾讯的“游戏-电影”产业宏图
或许你只知道《英雄联盟》,知道它火,但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它是个爱炫耀的小婊砸。
要知道,在中国广大的网民群体中,有一款游戏低调不张扬,却默默瓜分着整个游戏市场,并且在大龄人群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你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一款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在玩,背后站着腾讯的大型游戏是什么?
QQ游戏啊!
对不对?!
什么斗地主、QQ麻将,你画我猜……几十款游戏任你挑啊有没有!
前期依靠魔兽、英雄联盟这种大IP,将游戏改编成了电影,掌握了宣传造势的手段,到时候腾讯声势一造,分出血战到底的四川麻将派和258做将的长沙麻将派,再喊出口号 “为了川麻”“为了长麻”……细思极恐啊!
到时候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活动,比如在QQ游戏中每天玩儿1小时,坚持一周就送观影票的活动,直接让腾讯游戏和腾讯电影双丰收!
对不对?!
带时候就不是你们所说的“放120分钟PPT我也去看”,以腾讯的尿性,给你们放120分钟的线上麻将比赛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还会美其名曰是一种“新兴电影模式”……
这波从游戏到电影泛娱乐产业我服辣!
说到这,你们是不是已经为即将到来的腾讯游戏改编成的电影感到颤栗了?
想清楚,今天你门所有的《魔兽》电影票,都是未来新增的一种改编电影啊!
以上纯属脑洞,如有说中,欢迎找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职证明范本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