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最囧游戏2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60*61=2成立?

《材料作文爱国主义》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一二三
作文一:《爱国主义材料》2120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今年 10月 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十分值 得庆祝的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 也是世界历史 上的伟大事件。 这个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 史发展的进程。
近代中国:列强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新中国成 立以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仅封建社会就经历了两千多年。 到公元 1840年, 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中国进入了近代。 从 1840年至 1949年的 109年, 是中国社会变化空前剧烈的时期, 是中国落后挨打并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不断觉醒,为了国家独立、 民主和现代化而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时期, 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 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是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关键时期。
1842年 8月,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 《南京条约》 。 从此, 中国被套上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枷锁。 那时候, 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 急于在世界各地寻找殖民地并开拓世界市场,促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 义,为此不惜发动战争,包括 20世纪上半叶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因为长 期固守封建制度, 特别是明末清初实行海禁政策, 封闭了国人的眼界, 郑和下西 洋那样壮丽的情景不能再现。 清初虽然出现过康乾盛世局面, 但依然是在封建社 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发展, 比起资本主义取得的生产力进步, 中国在总体 上是大大落后了。 这就使中国在突然面对西方势力来侵的时候, 处在被动挨打的 地位。 世界上所有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纷至沓来, 都想从中国身上瓜分一块肥 肉。 尤其是甲午战争后, 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 便 认为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遗产”的时机 已经到来, 便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获得各种政治、 经济利益。 清朝朝廷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但中国实际上濒临被瓜分的境地。 在近代中 国历史上, 中国首都三次被外国武装势力占领:第一次是在 1860年 10月, 英法 联军占领北京,清朝朝廷“北狩”热河,被迫签订下《北京条约》;壮丽无比、 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毁之一炬。第二次是在 1900年 8月,八国 联军占领北京,清朝朝廷仓皇逃亡西安,后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八国军人 分治中国京师, 为了侮辱中国, 他们在紫禁城举行分列式, 武装通过皇宫。 第三 次是在 1937年 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酿成历史上极为少见的人间惨剧, 中国被迫迁都重庆; 此后,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 蹄踏遍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半个中国的领土。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迫使弱小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 是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恶 劣的国际关系准则。 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大国,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先进的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 却是一个落后的弱小国家。 近代中国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个不平等条约 体系, 内容涉及许多方面, 后果十分严重:第一, 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 权完整, 包括割让领土、 出让领土管制权、 租借地和租界、 引水权、 军舰驻泊权、 内河航行权、驻军权等;第二,单方面开放通商口岸;第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 自主权;第四,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第五,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 任何国家都可以沿用这种规定, 从中国索取利益; 第六,规定鸦片自由贸易; 第 七,规定自由传教;第八,涉及大量对外赔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侵犯中 国领土, 破坏中国主权, 屠杀中国军民, 掠夺中国财产, 给中国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这些战争中, 列强是加害的一方, 中国是受害的一方, 中国理应向他们索取赔 偿, 但战争结果却是列强迫使中国付出昂贵的赔偿代价。 对外赔款是近代中国的 一项沉重负担。除战争赔款以外,还有教案赔款等其他名目的赔款。粗略统计, 清政府时期(1841— 1911)实际赔款总额达到 9.65亿两白银,民国时期(1912— 1949)为 6000多万元。赔款情况实际还要复杂许多。为了赔款,中国向西方 银行大量借款,付出大量利息、回扣以及其他权益。
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 中国的独立、 主权已经降到不可能再低的程度了! 中 国人受到了无比的欺凌和盘剥。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国与周边国家、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 的年代。 鸦片战争以前, 以中国为中心, 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种 体系下, 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 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 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 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 很快败下阵来。 中国在屈辱、 赔款、 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 中苦苦挣扎。到了 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 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 一批早期改良派的 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 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 “师夷长技” , 徒袭西艺之皮 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 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
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 子喋血菜市口。 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 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 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 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革命家。在艰难 的探索中, 他鲜明地提出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张,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获得成功, 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 但是, 辛亥革命后, 国 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 军阀争战, 国无宁日, 民不聊生, 国家的独 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 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从思想、 道德和文化 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 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 一些人对资本主义 社会产生怀疑, 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 响, 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认为这是 “社会主义的胜利” , “世 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 。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方向, 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 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 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 的需要。
20世纪 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 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 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 1937年,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的 民族危机面前再次携手, 动员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 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 蒋介石坚持国民党独裁统治, 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 裂。
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创 立了毛泽东思想,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反帝反封建 的战略和策略, 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 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 过新民主主义、 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政 治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国共合作以后, 是把资本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 还 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 是许多人特别是知识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也 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政党严肃思考的问题。 在各种救国方案中, 三民主义
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最大。 这两种思潮或者主义的传播和实施, 都影响了中国社会 的发展方向。 在近代中国, 哪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哪种政治势力就可以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 20世纪初的国际国内情势下提出来的政治思想主 张,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这种主张或者纲领,在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过孙中山的重新阐述, 反映了当时国共合作 反对北洋军阀的要求。反映孙中山社会改造思想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 想。 1925年初孙中山先生去世后,随着中国国民党的分裂,三民主义被国民党 内不同政治主张的野心家所篡改。 篡改后的 “三民主义”违背了孙中山先生 “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学说,反对并屠 杀共产党, 主张镇压工农运动。 国民党、 蒋介石背离人民大众的利益, 违背近代 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 终于在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决战中彻底败北。 三民主义 不能救中国,就在这样的大决战中被证实了。
能够救中国的只能是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 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民主主义 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 它的前途必定是社会主义社会。 这就是说, 新民主主义理 论明确规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 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 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 这 是 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 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 个伟大的里程碑。 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 结束了 极少数压迫者、 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 征战不 已和人民生活贫困、 生灵涂炭的局面。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 统一、 人民 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这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1949年 10月,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空前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地理版图在清朝中叶基本上确定了。 经过鸦片战争以后多次因战争失 败对外割让土地, 大体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国土面积。 新中国在这 个版图上形成了省、 民族自治区、 直辖市这样一种行政体制。 省区市以上是中央 人民政府 (1954年 《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 ) 。
这样的行政体制,大大加强和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行政效率。 1949年以前的 近代中国是一个分散而虚弱的国家。 分散被人称为 “一盘散沙” , 虚弱的另一称 呼是“东亚病夫”。从晚清到民国,国家的行政体制始终未能一致,指臂不灵, 尾大不掉, 中央政府始终不能有效地号令全国。 新疆在 1884年建省, 台湾在 1885年建省,东北三省在 1907年才建省,内蒙古的绥远、察哈尔等地以及宁夏、青 海等地很晚才建省, 西藏还分前藏、 后藏, 以地方之名称呼。 边远地区不少地方 还是土司掌管, 改土归流远未完成。 有些地方甚至实行奴隶制度, 康藏地区还是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从湘军、 淮军到北洋六军, 各占地盘, 完全没有大局 观念。地方诸侯,各拥武装。国民党政府时期,桂系、滇系、川系、晋系、西北 五马等等,各掌门户,分裂分散,征战不已,生灵涂炭。国民党政府何时真正统 一过全国?新中国一改旧观,全国行政区划归于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走向和谐。 稳定物价, 镇压反革命破坏活 动, 消灭土匪黑道, 清理整治妓女, 社会秩序迅速归于平静, 人民生活在安定祥 和之中。 这不仅是近代中国不曾有的, 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不曾真正出现过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依照国际法和国内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对台湾享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是一种帝国主义霸权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权目前尚未达到台湾,是 1949年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从理论上讲, 内战尚未结束。 内战一旦结束, 治权问题 应该得到合理解决。 这也就是今天海峡两岸关系中的本质问题。 我们今天要用 “和 平统一、 一国两制” 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不是解决主权问题, 而是解决治权问 题。
1997年 7月 1日香港从英国管辖下回归祖国怀抱, 1999年 12月 20日澳门 从葡萄牙管辖下回归祖国怀抱, 洗去了近代以来不平等条约加诸中国的最后的耻 辱。 金瓯完璧, 领土主权的完整实现了。 这在旧中国是不能解决的, 甚至是不可 想象的。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 远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有的经济结构被打破, 中国社会在地主制和农民小生产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 在华外 国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是那时中国资本 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统治的严 重制约, 得不到顺利发展。 帝国主义还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 垄断 了中国的金融。 1928年, 外商垄断组织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90%, 外商 在中国的航运吨位达到全国的 77.7%。 在工矿业中, 1926年外国人在中国煤矿业
的投资额占中外投资总额的 72%。 1937年后, 日本全面入侵中国, 其它帝国主义 国家纷纷撤出。日本为了“以战养战”,在华投资额骤增,加紧了对中国各行业 的控制和掠夺。 总之,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官僚资本是指国民党统治时期, 利用政治特权积累的巨大财富。 官僚资本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特有的经济成分, 它对外勾结帝国主义、 对内勾结封 建势力, 依靠国际金融垄断资本, 排挤民族资本, 操纵国家经济命脉, 构成独裁 统治经济基础。官僚资本控制了全国银行总数的 70%、产业资本的 80%,控制了 全部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 工商业, 是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新中国成立伊始, 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实 施没收官僚资本为人民的国家所有, 1949年年底基本完成。对于在华的 1300多 家外国资本企业, 没有采取直接没收的政策, 而是首先废除了外国资本企业依据 不平等条约所享有的经济特权, 然后通过监督和管制、 收购、 征购等办法, 妥善 处理外国在华企业。到 1952年底,基本上清理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新 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 量, 它形成了人民共和国的物质基础, 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为了 发展经济,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并不禁止 “不 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完成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成就。 1950年中央 人民政府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不破 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不能完成,民主 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到 1952年底,全国新解放区 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这是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标志。 由于土地改革的 完成, 农民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支持力量, 也为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作了很好的铺垫。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契机。我们看到,从 1840年到 1949年, 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失败、 屡次失去发展机遇。 现代工业只是星星点点地 分布在若干城市, 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很小的比例, 中国仍然是一个传 统的农业国家。 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并且改变中国传统农业国家的 地位,是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现代化是在 1949年以后大规模开启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
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国迈入长治久安的历史 时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可靠政治保证。
在近代中国, 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清朝末年, 在国内外情势的 逼迫下, 清廷曾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最终形成了试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想 法。 但在慈禧太后专制下, 除了增加几个部以外, 不准动摇封建制度的根基。 慈 禧和光绪死后, 清朝产生了皇族内阁, 内阁成员多由皇族成员充任。 孙中山先生 领导的辛亥革命, 成功地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 希望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政治道路。 但是,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攫取。民国初年, 在民国的招 牌下, 也曾试行政党政治、 议会制, 但最后都失败了。 从此, 老百姓对政党政治、 议会道路完全失望了。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后,最后实际上维持了“训政”, 维持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中国共产党一向追求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反对法西斯 专政的政治制度, 在江西苏区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试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制度, 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开始摸索能 够体现绝大多数人民意愿的民主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应该实行什么样 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毛泽东同志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指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 的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在这种国体下的政权构成形式, 就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 府。 1945年 4月,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时刻,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在为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 《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他指出:“我们主张在彻底 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 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 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 。 至于政权组织, 则由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决定大政方针, 选举政府, “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 又能集中 处理国事, 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 并 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表明,参加政协会 议的各革命阶级和党派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所说的 “国体” 。 至于政体即政权机关, 《共同纲领》 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的决议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1954年,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正式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选举了 中央政府即国务院, 任命了国务院组成人员, 依法完成了《共同纲领》 提出的政 权机关的组成。 1954年宪法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础。这部宪法 在 1978年后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次讨论修订,但这个政治制度的基础被反 复申明和强调。 国家的权力运行模式经过多次改革并且至今还在改革中, 但是最 基本、 最核心的东西并未动摇。 在旧中国毫无政治地位的广大工农大众第一次成 为了国家的主人, 他们的代表加入了各级政权机关, 也成为各级人民代表构成中 的主要成分。 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 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在中国历史 上是没有先例的。
新中国的国家权力构成和政权组成模式, 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能反映民意的模 式、 最民主的模式、 最能集中绝大多数人民意志的模式。这个模式, 无论在封建 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从此, 中国的历史开辟了一 个新的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不 可能实现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权少到不能再少, 根本 谈不上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后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但是, 那时的中国还是在帝国主义的东方 链条上, 美帝国主义还在通过条约控制着中国, 还在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支持国 民党打内战。 中国仍然是一个没有实力支撑的弱国, 不但在战后处理欧洲问题时 没有发言权,甚至内政问题还被提到联合国的会议上加以讨论。新中国的成立,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就是摆脱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冲破了帝国主义 的东方战线, 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地图, 鼓舞并支持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新中国有明确的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 人员的合法地位,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取消一切帝国 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 立即统制对外贸易, 改革海关制度” , 收回驻军权 和内河航行权。 这一外交政策, 清楚地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本 质特点。只要同意上述外交政策,按照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 新中国可以与任何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对于与资本主义各国建立外交关 系,要求“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 。这就叫做“另起炉 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在这个原则之下,到 1950年 10月,就有 25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有 17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通
过有步骤地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 包括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的 控制权, 中国人、 中国这个国家就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 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 权国家的国际地位就确定了。这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所有志士仁人所梦寐以求 的,“是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政府所没有做到的”。
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还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战争。 美国是 超级大国,率领部分国家组成“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威 胁中国的安全。 为了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 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坚决抵 抗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举,百业 待兴, 经济十分落后, 仍然不在强权面前低头, 终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 一个 落后的国家与世界强权国家相抗衡, 全世界都另眼相看。 这在近代旧中国是绝对 做不到的。
新中国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 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通知联合 国秘书长,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派驻联合国的外交代表, 并且出席日内瓦会议、 万 隆会议, 提出中国的主张, 发出独立主权国家的声音。 此后, 中国在国际社会一 贯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强调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政治, 主张多极政治, 主张发达国家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经 济, 主张对话反对战争, 等等。 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新中国的国际关系理念, 对构 建和谐国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60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 30多年的发展,我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当然,我 们不能骄傲。毛泽东同志在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 那是比较渺小的, 更值 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就会使人 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在 60年之后回顾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回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当年的预言, 是何等 亲切、何等振奋!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 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 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候, 我们更加体会到这段话的深 刻含义和巨大分量!
在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前进
——关于中国国情的报告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 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 除以 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这道简单而又复杂的算术题,对拥有 13亿人的中国国情作出了透彻解答。
治国难,治大国更难。
60年来,站立起来的亿万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破解着粮食、脱贫等一 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书写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不过,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的基本国情依然 没有改变, 还面临着资源环境制约、 民生难题等诸多挑战, 我们尤需保持忧患意 识,务必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在奋进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置于首位:60年来,中国人实现了 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在新的发展阶段,仍有一系 列难题待破解
今年 82岁的侯丙新已很少下田劳动,但这位陕西省合阳县路一村的关中老 农,仍十分挂念粮食收成。他说:“过去饿肚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饿极了,大 家就把苜蓿、小麦叶子晒干磨碎来充饥。”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 特别是在 “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 粮食 少、吃不饱,像侯丙新一样的不少中国人,都有着挨饿的难忘记忆。
面对诞生的新中国,当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这样冷言相向:历代政府都没有 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从一个侧面看,艾奇逊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1.13亿吨,人均仅 209公斤原粮,许多人处于 挨饿状态。解决吃饭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最要紧的大事。中国在 1955年不得 不实行粮票制度,这也成为粮食短缺时代的历史印记。民以食为天。 1978年安 徽凤阳县小岗村的一纸 “大包干” 契约, 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推广, 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之激发。从 1982年到 1991年的 10年间,中国粮食产 量每年增长 8%, 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创造出以不足世界 10%的 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等一 系列惠农政策下,中国粮食实现了连续6年大丰收的佳绩。 2008年初的数据表 明, 国家储备粮库存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这, 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完全有 能力养活自己。
生存与发展,像两根平行红线贯穿新中国的历史。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解决, 是伴随着大规模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期进行的。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 脱贫致富, 国富民强, 成为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为之不 懈奋斗的目标。“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一曲优美的《沂蒙山小调》 常常唤起人们对山东临沂--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深情怀恋。 但曾几何时, 沂蒙山 区也是贫困的代名词。经过多年的奋斗, 1996年临沂所属的6个国家级贫困县 全部脱掉了贫困帽子。 2004年,临沂实现人均 GDP 过万元; 2008年,临沂位居 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 5位。 说起沂蒙老区的变化, 临沂市市长张少军豪情满怀, “如今,新一代临沂人凭借沂蒙精神,在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临 沂脱胎换骨的巨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扶贫的巨大成就。
世界银行 2008年数据显示, 过去 25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 67%来自中国。 “我刚到中国时, 农村的生产活动仅限于耕地,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 但现在, 中国农村面貌一新, 很多农民到城市里打工, 他们的收入也多元化了。 ” 曾任世 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第一任首席代表的林重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 6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979年 3月,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 ? 卡丹应邀来京,当他身着时髦风衣 行走在长安街时, 围观的国人还都是穿着统一样式、 单一色调的蓝灰中山装。 如 今,人们五彩缤纷的衣着反映着富于个性的时尚消费观念。
腰包鼓起来的中国老百姓,衣、食、住、行、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过去 象征财富的 “三大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手表、 自行 车和缝纫机; 80年代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90年代是手机、空调和音响;进 入 21世纪,则是房子、车子和电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进入新世 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 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看到目前中国的 小康还是低水平、 不平衡的小康。 围绕着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中国仍有许多难 题需要破解。”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以粮食为例:尽管粮食实现了 6年 “连增”, 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丝毫不能放 松, 如何确保 13亿人的饭碗仍是今后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特别令人担心的是, 近 10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 1.24亿亩,目前仅为 18.27亿亩。保住 18亿亩 耕地红线难度很大。 贫困问题同样面临挑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介绍, 2008年我国政府调整了国内贫困线,实行人均纯收入 1196元的标准,贫困人口 还有 4007万人。与此同时,中国发展还面临着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难题。 据相关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由 1988年的 1.86:1扩大到 2000年的 2.79:1,而这一比例近年来还有扩大趋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改革开放 30年,城乡二元结 构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大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当前,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 ” 迟福林表示, 在新阶段, 要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就需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 力,朝着更高层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迈进!
探寻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之道:60年来,中国确立并坚持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踏上“绿色 崛起”之路
一条玉带般清澈的溪水穿过古滇国的一座小城,于是有了今天的云南小城 “玉溪”。年近七旬的曾大爷回忆起上世纪 50年代的玉溪河,那是一条亮汪汪 的河流。“夏天跳进河里,清凉的河水浸透身体,劳累顿时就不见了。” 河水 静静地流淌, 转眼进入上世纪 70年代, 玉溪这座小城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然而那时只顾得上抓生产, 人们还没有环保意识, 沿岸工厂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河 中,,,, “老玉溪人” 儿时在河里捉鱼摸虾的情景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令 人厌恶的臭水沟。 直到 3年前, 在 “生态立市” 的战略指导下, 玉溪河得以整治。 “前溪花满草满, 隔岸云宽水宽” 的昔日景象重现。 玉溪河的变迁, 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许多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交互作用的一个缩影。
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拥有 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一问题更为关键。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在一片废墟 上诞生的新中国, 不保护自然环境, 是难以富强和发展的。 毛泽东、 周恩来等老 一辈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对保护自然环境给予高度重视。上世纪 50年代 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 “实行大地园林化”。不过,由于人口增加 迅速,伴随大规模的建设开发活动,上世纪 50年代后,砍林伐木一时成风。     1966年,周恩来在总结经济中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时曾痛心表示:“治水 治错了,树砍多了,下一代人也要说你。” 不过,在人口和资源的尖锐矛盾下, 多年来, 生态环境总体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中国经 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机能呈现较为严重下降。 前些年频频来袭的沙 尘暴,淮河、松花江、太湖等诸多以“水美”著称的河流、湖泊的“水污染”事 件,,,,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环境恶化事例,分明是自然界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英国的《经济学家》曾撰文指出:1978年至 2007年的 29年间,中国经济 年均增长 9.77%。但是中国还需要在生态环境方面创造环保奇迹,才能成为真 正的中国发展奇迹。 “归根到底, 过去我们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增长之路, 资源短
缺、 环境恶化已日益突出。 我们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著名经 济学家吴敬琏说。
以近年来热衷兴建的高耗能电解铝行业为例, 吴敬琏算了一笔账:企业表面 赚了钱, 但算上国家补贴的优惠电价, 国民财富实际上是净损失, 且环境污染成 本还没有算进去。
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 但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 水平,特别是森林、耕地、淡水、石油、天然气、铁矿等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的资源。
胡鞍钢认为,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 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 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 挑战。
经济增速负 8.1%,作为全国今年一季度唯一负增长的省份,资源能源大省 山西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山西曾在 2001年至 2007年间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资源高度依赖和单一粗放增 长方式频频亮起“红灯”。在山西的很多城市,白天少有蓝天白云,黑夜少有月 亮星星, 湛蓝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成为市民们渴求的 “奢侈品” 。 而国际金融危 机来临之时, 多年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弊端更加暴露无遗。 痛定思痛。 在负增长的 背景下,山西毅然做出了“黑”转“绿”的抉择:立志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型,摈弃“污染的 GDP ”。山西转变发展方式的“阵痛”折射出中国在谋求科学 发展道路上的必然经历。
“无论是历史的教训, 还是现实之需, 我们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之路, 寻求绿色发展之路。 ” 胡鞍钢说。 从限制高能耗、 高污染企业上项目、 到动用 “区 域限批”行政手段发布“环保警示”、再到力度更大的“绿色金融政策”,近年 来, 一轮又一轮的 “环保风暴” 彰显出中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力度。 面向未 来,中国正以更加自觉、主动的姿态迎接“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十一五”规划中,设定了5年内“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 《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了 2020年的发展目标:单位 GDP 能耗比 2005年降低 40%至 60%,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50%左右。 ——今年上半年提出加大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新举措, 力争 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个个目标,一项项措施,显示出中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在新中国成立 60周年之际, 中国前所未有地在城乡建筑中推广使用太阳能, 更多国家补贴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北京、上海等 13个城市, 1.5亿只节能灯推广 计划深入千家万户, 就连为迎接国庆大典装扮一新的正阳门城楼也将夜景照明设 备全部更换为节能灯,,,,
历史昭示未来。 坚持科学发展, 做出绿色贡献, 这是一条中国和平发展的必 由之路。
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60年来,中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努力 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责艰任重
一切生产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创造,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上世纪 50年代,无数人 唱着这首在农村广泛流行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 “刚解放时,村子里 连一个会写信的人都没有, 我就响应党的号召, 开始为村里人扫盲。 ” 编写这首 歌的河南省唐河县农民教师马景武,当年具有村里“最高学历”——初中毕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历经战争和苦难后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深知, 国家的 繁荣昌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中国 5.5亿人口中, 80%是文 盲,少数民族中文盲率高达 95%以上。到 2008年底,全国小学净入学率已经达 到 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 3.58%。 60年来, 从恢复高考到高考扩招,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全面实 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中国教育走过了气势恢宏的发展历程。 “我国已从人口 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 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 破解人口 大国的就业问题,绝非易事。
1980年, 20岁的何红军接替父亲进了青岛自行车厂,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那个年代,城里人就业以‘接班’为主,很少有主动找工作的,受教育的知识 青年也是服从国家分配。 ” 何红军说。 如今, 何红军已经从那家倒闭的国有工厂 下岗, 近十年来她从事过个体经营, 搞过家政服务, 也在私营企业干过。 何红军 的经历正是 60年来我国就业体制不断变革的缩影。
从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到改 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用工制度,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60年来,中 国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就业体制,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渠道日趋多元, 化解 了 “ 1979年至 1983年间的 1000多万上山下乡人员返城就业” 、 “ 1998年至 2001年间数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 等历史难题, 努力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 良性互动局面。
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医疗卫生保障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国在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迅速、 有效地控制了肆虐中华大地的传染病、 寄生虫病和地方病, 并建立了遍布城乡的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设施。 而以 “赤脚医生” 为代表的低投入、 广覆盖的基础防 疫和医疗救助体系,成为世界医疗卫生史上辉煌的一页。
60年过去了。在昔日旧中国“人遗矢,鬼唱歌”的灾难深重的土地上,已 呈现出人寿年丰, 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组数据对此进行了有力的佐证:在世卫组 织衡量一国人口健康状况的三大标准中, 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 的 35岁提高到目前的 73岁,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从 1500/10万降低到 34.2/10万, 婴幼儿死亡率也由 200"降低到 14.9", 均处于发展中国 家先进水平。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1951年2月,新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劳动者第一次在生、老、 病、死、伤、残时有了保险待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当年“计 划经济”大包大揽式的社会保险,逐渐过渡为多层次的社保制度。 “过去,有保 障的只是一少部分人。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 “我们现在是 要为新的经济组织、 灵活就业人员等建立一个保障制度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 如今, 一张包括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 住房保障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 会保障网已初步形成。统计显示,到 2008年底,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 到 2.19亿人, 全国 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今年, 中央决 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民 60岁后将可享受普惠式养老金。 根据部署, 年内这一工作在全国 10%的县展开试点,到 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是历 史性的一步!
历史的巨轮, 镌刻着过去的辉煌, 也承载着新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起点上蕴含的新挑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社会事 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亟待破解。
我们不能回避这些事实:
——实现教育公平仍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今天, 依然可见农村因贫困辍学的 孩子, 而那些随外出打工父母迁移到城市的孩子, 同样面对 “公平教育” 的挑战。 ——在卫生领域, 农民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现象仍然存在, 城乡 “看 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
——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2009年,伴随城镇化进程的 加快以及企业发展受阻,全年就业缺口扩大至 1200万个,未来压力还会进一步 加大。
——住房保障和高房价,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难题。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面对挑战, 党的十七大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 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当下, 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 也将投入重点放 在民生上--建设保障性住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力 度,,,,
“中国政府正 ‘深有远见’ 地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这将为实现富国强民、 开 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胡鞍钢说。
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新中国对外开放 60年成就综述
2006年,一位美国家庭主妇的一个小小试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整整一年的 时间里, 这位主妇坚持不买中国产品, 结果这让她一家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厨房 的抽屉坏了, 可找不到工具修理; 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 事;4岁的儿子不得不去购买标价高达 68美元的“意大利”鞋,,,,等到一年的 试验期结束,全家迫不及待地与“中国制造”重归于好。
与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一样,中国也已经离不开世界。经历了 60年 对外开放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对外贸易铸就中国成长基石
今年 10月 15日,就在新中国成立 60周年庆典结束之后的半个月,中国通 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又将迎来一次商品的盛会——第 106届广交会。
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革”干扰,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非典” 期间, 诞生于 1957年春季的广交会始终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其展馆一扩再扩, 四易其址。去年,琶洲新展馆投入使用,其规模跃居世界单年展第一。
广交会的变迁只是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缩影。 60年中,我国对外贸 易实现历史性跨越, 贸易大国地位日趋稳固。 一组数据反映出这个曾经长期闭关 锁国国家发生的巨变:1950年我国进出口额刚刚超过 10亿美元, 2008年达到 25616亿美元,增长了 2000多倍。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 1950年的 0.9%上升至 2008年的 8.86%,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 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从丝绸、 茶叶, 甚至猪鬃这类农副产品开始的。 在工业薄弱 的时代, 中国人民靠节衣缩食为国家建设换回了宝贵的外汇。 然而, 受制于国内 外政治经济环境,外贸总体增长缓慢。新中国外贸的春天是从 1978年开始的。
那一年,国务院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办好外贸, 办好能增加外汇收入的各项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外贸由新中国成立 初期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为主:1986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 标志着出口商品从资源密集型为 主向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转变。 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 商品,标志着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外贸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2年至 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 26.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 2008年我 国进出口额是改革开放前 30年总和的 15倍。 从满足外汇需要开始的外贸在几十 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已成为解决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 吸收国外先 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之一。 在对外贸易的发展 过程中, 我国还注重承接新的产业转移。 由国际大型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剥离, 发 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服务外包业, 正凭借着附加值大、 资源消耗低、 环 境污染少、 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优势在我国许多城市发展起来。 在全球金融 危机的形势下,今年上半年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 25.6亿美元,同比增长 32.5%。
中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在全球汽车市场遭遇重创之际,我国 2009年上半年汽车销量首次超过 600万辆,一举超过美日等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新中国“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 新中国成立之初, 尽管共和国的开创者希望借助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尽快发 展民族工业, 但西方国家对新政权实行经济封锁, 我国被迫在封闭国门的条件下 发展经济。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格外艰难。从《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法》 正式出台, 到上海大众、 北京吉普等首批汽车工业领域合资企业成立, 与外商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 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 至此, 中国汽车工 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合资, 引进了新车型, 掌握了大规模生产的基本技 术;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 建立了符合现代工业技术标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 开拓了国内汽车市场, 成为生产汽车品牌最多、 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目前, 排名 世界汽车工业前 15名的整车巨头都在中国抢滩布局,全球最大的50家零部件 企业中绝大多数也已在中国投资设厂。 同时, 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资产占到了全 行业资产的 1/3,利润占全行业的一半。 汽车工业的变迁,正是中国引进外资 加快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 1980年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建国饭店等首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诞生 算起, 截至 2009年 6月底, 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67万家, 全球最
大的 500家跨国公司中有 480多家来华投资。 吸收外资规模从无到有, 逐渐从上 世纪 50年代的 19亿美元发展到累计实际使用外资 8984.2亿美元。 一组数据可 以印证外资在当今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 占全国企业数 3%的外 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全国 29.7%的工业产值、 21%的税收、 55.3%的出口,直接 吸纳就业 4500万人,相当于在中国城镇就业人口中,每 8个人中就有一人在外 资企业工作。
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 ? 拉迪评价认为,中 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举措之一,就是对外资开放。这并不只因为中国缺乏资金, 而是因为中国可以得到外资企业所带来的科技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其他 方面的收益。这让中国的国内市场更有竞争力。
60年共同成长,外资也在和中国的合作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拥有广阔的 市场、 完善的法律体系、 充足的人才储备、 成熟的产业配套和充满经济活力的中 国,已连续 17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8年 1月 1日,新 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正式实施, 外资企业不再享受优于内资 企业的税收优惠, 这标志着中国将凭借更加成熟的综合环境优势来吸引外资。 就 在此前不久的 2007年底,位于北京望京的摩托罗拉中国创新园区研发中心正式 投入使用, 这是摩托罗拉在全球最主要的研发基地之一。 目前像这样由外资企业 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经达到 1200多家,在华投资的重点已从轻纺等一般制造 业发展到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发展到金融、保险、咨 询等现代服务业。 在这些外资企业看来, 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一个更加开放的 中国,始终是潜力无限的投资热土。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 这是前美联储主 席格林斯潘的预言。 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则表示, 美国以至于国际社会, 在中 国成功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都将受益。
未来会怎样?世界正在以热情的目光关注着中国。
1992年,当时还叫做“琴岛海尔”的冰箱被摆进德国超市时,没人能想到, 仅仅七年后, 海尔就把工厂开到了美国, 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大型 企业。更没人能想到,如今海尔在全球各地建立了近 60个设计中心、制造基地 和贸易公司,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以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为基础设立的海 尔―鲁巴经济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截至 2008年底,我 国非金融类累计对外直接投资 14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遍布全球 190多
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完成营业额 2630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 559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462万人。
“引进来” “走出去” 的交相互动, 正在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提升 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2009年8月 1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 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 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 《投资协议》 , 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 协议的主要谈判, 作为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 在 2010年全面建成。
这只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规模巨大的经贸交流中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 我 国的贸易伙伴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和东欧等少数国家,扩展到包括美、欧、 日在内的 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已签署自贸协定8个, 在谈自贸区6个, 与 12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开放的中国也在真诚地拥抱世界。
截至目前, 接受我国援助的国家累计达到 163个, 其中经常接受我国援助的 国家有 120个左右, 向这些国家累计派出各类技术专家 55万人次。 2006年, “实 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被正式写入我国的 “十一五规划” 。 这再一次表明中国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未来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容是自信的结果, 它使对话和倾听成为可能。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中欧 经贸高层对话、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中非合作论坛、 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 中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赢得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开放,更加开放,过去的 60年,中国从开放中获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不竭动力,深刻地改变了自己,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作文二:《爱国主义材料》1000字爱国故事
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女英雄刘胡兰,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八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她从小接受党的教育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一九四六年,在她年仅十四岁时就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党员,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在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时被捕.刘胡兰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还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我死也不'自白',绝不投降."阎军计穷,又将同时被捕的六个农民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
抗击非典,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先后倒下的救护车司机范信德,护士长叶欣,医生邓练贤,重症监护室主任陈洪光,都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挺起脊梁,挑起重担,带领白衣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  他们也有慈祥的父母,也有相依为命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女,他们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忘不了邓练贤临终前,拉着妻子不忍离去的眷恋;忘不了陈洪光躺在病床上,那一缕渴望重新回来的眼神;忘不了叶欣面对死神,发出"这里危险,让我来"的呼喊;忘不了范信德奉献一生,至死都默默无言. 抗非典英雄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于官商家庭. 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
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叔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字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长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340年前的今天,侵占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宝岛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人物:"复台开台"第一人.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
作案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
民族英雄郑成功
"代代传"
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技术,坚强的意志,塑造了白衣天使美好的形象,铸就了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伟大"抗非精神".
作文三:《爱国主义作文》3200字爱国主义作文
国家主席胡锦涛爷爷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为此小编为大家精心推选一些爱国主义范文优秀例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爱国主义范文篇1
昨天在家看了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东京审判》。我们不禁想问,一部电影是否拷问了某些国人的良知?同时也唤醒了多数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想呼吁所有人将一切的语言、情绪转化成行动,来支持我们伟大的祖国,来宏扬一下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爱国主义已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了,也是密不可分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
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艺家和艺术家。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
我们的祖国在近代曾经长期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许多爱国志士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这种斗争从失败转向胜利的历史性标志。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指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团结、吸引一切爱国者共同奋斗。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作出了最大的贡献,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会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与决心!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我觉得自己是爱国的,但还不够爱国,我也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团结的民族!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提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部电影从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一个中国少年的爱国之心。一部电影将展翻云覆手之势,今日中国之少年将为民族、为国家、为世界的和平而奋斗!
爱国主义范文篇2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对祖国默默奉献。扫大街的清洁工,给城市穿上了新装,捡垃圾的爷爷奶奶,可以使城市的污染减少。
读书的人,让祖国的发展向前进。发明家用他们的成果,来实现以前生活中没有实现的科学幻想。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培养出了祖国的建设者,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今天要说的是种田的农民伯伯,他(她)让我们有吃有喝。
看似平凡的人,却干着不平凡的工作。看似平凡的人,却干着不平凡的事。农民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他们看似是种田的,其实他们却担任着给祖国给人民吃喝的重任,他们不分日夜的辛勤劳作,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我们不要饿着。让我们吃的好,喝的好。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我们坐着车到了外婆家。我看到外婆正顶着烈日在地里除草,豆大的汗水流在了田里,我看到后,也想体验一下,我大声的叫外婆。外婆没有答应,像是没有听见似的。我跑过去,拍了一下外婆的背。对外婆说我也想来试试,外婆笑着说这个是农民干的活,你应该好好学习经过我不断肯求外婆才把锄头给我。我拿上锄头后挖了几颗草,觉得还很好玩,可是挖了一会,我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仿佛锄头是世界上最重的工具了,我真不知道这大片大片的庄稼他们是怎么种出来的啊!这时外婆从我手中拿过这沉重的锄头,并对我
们说你们先回去,我把这块田的草锄完就回去给你们做饭!听着她那坚定话语,看着她那疲惫的身躯及满头的汗水,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
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奉献着,他们的这种人生态度和行为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范文篇3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其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它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当前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爱国就是要对祖国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视死如归,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今天,我国已步入
新的历史时期,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主义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体现。我曾看过这么一篇报道: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团纸屑就沃在一个垃圾桶旁边,过往的人们纷纷从它身边跨过,就这样它在那里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个乡下的少年来到了这条街,看到了这团纸,第一眼就把它捡了起来,虽然那只是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动作,却饱含了深刻无比的爱国之情!我们说: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是爱国;解放军战士守卫在祖国的边防、海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爱国;体育健儿英勇顽强、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让伟大祖国的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国际体坛的上空,是爱国;我们的父母亲遵纪守法,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创造财富,上交利税,是爱国;我们的老师,淡泊名利,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这也是爱国。而作为一名学生的爱国体现就是要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做个好儿女,孝敬长辈、勤俭节约、为父母分忧代劳;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认真学习、尊师爱友、勤学守纪;在社会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做一位好公民。同学们我们的学校也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一样要热爱自己的学校,经常发现我们的一些同学乱丢纸屑,破坏学校的公共财产,这是爱国吗?我们这样的行为不是爱国,所以我们从今天起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看见纸屑请你们上前一步拾起丢进我们的垃圾桶里。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象老一辈革命家、我们尊敬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了爱国主义作文的人还看过:
1.关于和谐主义价值观的作文3篇
2.爱国主义的作文
3.关于和谐主义价值观的优秀作文3篇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10篇
5.爱国主义900字作文
作文四:《爱国主义作文》2500字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历史性的变革,划时代的飞跃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实现和伟大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之所以是必经之路,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改革开放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每次抉择必须通过大会商议决定。第二,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在实行三年必须要通过实验基地的实验,好的话就在全国大力推广,不好就停止,放弃。也就相当于小平同志所说的,咱们不能一步到位,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探索,结果绝对是保险,安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祈祷大大的推动做用的。
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微,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不能满足,吃不饱,穿不暖,人民过着空前水深火热的生活,人多物资少,只是希望能不挨饿,不受冻就万事大吉了。但今天的中国,是他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的一切,这么伟大的转变,都来源于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国伟大的中国伟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中国怎样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的变革从此揭开序幕。接下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斗,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改革开放的三的十年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走过了多少坎坷荆棘,是多少中华儿女,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换来的,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汗水。为我们创造了祖国的今天。那么,我们有合理不去早就祖国的明天呢?
中火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五千年的蕴含和积淀,曾在汉唐时期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由于近代统治者的腐朽无能,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牛马不如。1949年,以毛泽东无首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才获得了民族解放,民族自由。在新中国成立后后又由于四人帮的搞破坏,高搞专政特权弄大跃进,使中国车车得不到发展。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的阴谋,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的新天地,为中华民族描绘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
作文五:《爱国主义作文》11800字多难兴邦,铸就中华魂
雷锋的日记让我常常思索历史长河中的伟人,思忖他们如何在逆境中一步步坚强地站起来;思忖他们在与不公的命运不停地抗争;思忖他们流露出的一种精神。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2008年年初,我们国家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雪灾。大雪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路,却阻挡不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阴冷的街巷,无数的人站在寒风中颤栗。第一次发现,这个春天,离温暖有着如此遥远的距离,黑暗笼罩下的城市死一般的沉寂。灾难,闯入每一颗不曾设防的心,凶猛而不着痕迹。
中国的南方,在应该花开的时候,瞬间失去鸟语花香的美丽,一座座本应丰盈的城市,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彻骨的寒冷,无边的黑暗。心,坠入无底深渊,万劫不复。
面对困难,我们依然反抗。看着那一批批的救灾物资,跋山涉水送到灾民手中,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写下坚强。那样漫长的归途,有一份坚持,有一份爱,亦有一份祝福,我们便足以忘却所有的风雨,铭记那些无名英雄。
2008年5月12日14时23分,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也震撼了全世界。虽然天灾是残酷的,但是我们也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因为,通过灾难,让我们看到了温总理在地震发生半小时后,就赶赴四川灾区视察,指导抢险救灾工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总理心系人民的心声和疾苦。“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这句富有哲理的经典语录,成为汶川地震救灾的口号,鼓舞着全国13亿人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也鼓舞着全国人民为振灾捐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谭千秋,生命的最后姿势竟是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tā)用真谛诠释了师德的高尚;杜正香,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她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她的学生;张兰,未救十米之外的女儿,却先后救出了4名学生,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惊天动地,,,,是他们,是一群最平凡的人------人民教师。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沉着、冷静、鲜血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用英勇无谓的心铸就不朽的师魂,谱写了最美的诗篇。
在大灾大难面前,13亿中国人和无数海外华人华侨共铸了不倒的长城。生活的家园可以震倒,但精神的家园绝对不可以倒~
“人有精神,何事不成,”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但是,想做到如此,又谈何容易,不过,只要我们有坚持不懈、坚强不屈的精神,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
多难兴邦,在逆境中成长,在磨难中铸就不朽的中华魂~
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 五(1)班 刘梦婷
指导老师:霍中梅
如果说黄河是一条延绵千里哺育无数炎黄子孙的中华血脉;那么,读书就是传承千年励传百世的中华精魂。书声如天籁,她是世间最美的声音。
每每掩卷,都忍不住任思想打破地域的局限、穿越世间的束缚,忘我神游。在书中我读到了孔子“温故知新”的知而不惑;读到了李白“千金散尽”的飘逸洒脱;读到了屈原“上下求索”的忧民之诗;读到了宗悫“长风破浪”的凌云壮志;读到了苏轼“大江东去”的千古豪迈;读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不朽情怀。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久不释怀的,是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热血奔腾无畏艰难困苦的品格。司马迁狱中受刑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家之绝唱”;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范仲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写照;文天祥宁死不屈唱出了万世流芳的浩然正气;谭嗣同英勇就义前大声愤呼“死得其所”的无悔人生,,,,
我感动着,赞叹着,敬佩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我知道,在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久远的故事,也不仅仅因为故事而感动,那是一种共鸣,一种洒在神州大地上悄然润物又热情无限的光辉,一种流在中国人血管里无声无息又惊天动地的灵魂~
在今天,不仅要在书中得到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还要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光大,用我们的才智与中华的精神贡献于中华的崛起、祖国的腾飞和民族的兴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牢记的使命,是我们奋发求志的理想和追求。“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证明了奔月的故事已不再是中国人唯美的神话与传说;北京的奥运展示了我赤县神州无比的风采与文化的渊源;“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再一次向世界证明我们祖国的强大和科技的先进,展示了熔铸信念和力量的中华之魂,,,,
遥想古时,展看今朝,中华的精神之魂如燎原的火种,燃遍了这片神圣的热土;又如高立的丰碑,铭刻着世代相传的铮铮誓言,,,,
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 五(1)班 何红彤
指导老师:霍中梅
六十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轮回,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挪动脚步。直到1949年,她甩开了脚镣,挺直了胸膛,祖国母亲用大步前行为我们赢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祖国母亲却已经六十周年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六十年华诞~
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学习生活已经开始,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
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 五(1)班 霍云飞
指导老师:霍中梅
闪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车”,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闪光的足迹~
我为我的祖国母亲骄傲,我为成为中国母亲的儿子骄傲~
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 五(1)班 王丽
指导老师:霍中梅
人间自有真情在,大灾面前显忠魂
2008年已经过去了,心里面对过去的一年有些难以抹去的悸动。每当内心深处对现实人生的一些不公有了莫名的不满时,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了2008年中国最大的灾难——汶川大地震~
慑人心肺的5.12大地震在2008年5月12日,突然而猛烈地降临在了汶川,他硬生生地撕裂了那个美丽的地方,他震散了无数的幸福家庭;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心;震下了无数中国人的眼泪;却也震起了无数中国人心里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勇气;也震醒了无数中国人心底的爱。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打开电视总能看到无数感人的画面,感性的我眼泪总是像断线的珍珠般滑落一地,可是心里却总觉得能生在这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感到万分欣慰。以前听到无数“前辈”善意地在耳边提醒:这是个现实的社会,人人都是自私的,不要相信这个社会还会有真情真爱,不要相信这个社会还会有人对你真心帮助,得处处小心地提防着你前面的陷阱。就这样在这种“善意”的漩涡里终日旋转着,心里原有的那些对人间美好的憧憬几乎被磨得荡然无存。从此之后,对那些书报、电视里所描写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也越来也越漠然,看完之后也就只在心里淡淡地笑一声说道:这东西倒是写得不错,抓住现代人的胃口了。可是自从汶川大地震以来,看着很多很多以前那些被文人夸张描写过的故事变为真实的新闻报道时,以前的漠然被眼泪彻底融化了,再也禁不住而任其尽情地流了下来。
当看着一个个舍己救人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撑住倒下的钢筋混凝土护住那娇弱的孩子;一个个不惜自己的生命和也顾不上自己的亲人,毅然地拯救着一个个与自己豪无血缘关系的、更或者是完全陌生的人,有谁敢说这个世界的人都有自私的;
当看着那强壮的解放军战士和救灾义士为了营救灾民而累得倒下,更甚至顾不上自己的生命和亲人,有谁敢说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真心帮助;
当看着许许多多的母亲和父亲在危难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着怀里的孩子,许许多多的夫妇、情侣用自己的生命拯救着自己的另一半,许许多多的朋友、同学、同事在废墟下互相艰辛地鼓励着,有谁敢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情真爱。
一场大灾难过去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没被灾难打倒,反而更加激起中国人战胜一切灾难的勇气和决心~许多人也因此更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而团结的民族,因为她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踏实;也让许多人对生活更加乐观起来,因为看到了人间尚有真情,还有无数善良而无私的心正迸发着耀眼的光芒~
中华民族在灾难后越挫越勇,许许多多中国人在灾难后依然乐观、自信,而我们又为什么要对现实一点点的不公而不满呢,灾难中许许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