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讲解一下19考研接力题典1800讲解视频数一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基础篇的第33题

11K58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3K2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b&一、&/b&&b&对比选择型作文模板
&/b&&/p&&p&
When it comes to ____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 &/p&&p&
Some contend that____. For one thing,____ .For another,___ . In spite of all these claims, others maintain that ____,They point out that____ .Another instance often cited is that____ .&/p&&p&
It’s no easy task to find a satisfactory answer to the issue. As for me, there’s some truth to both arguments .It’s advisable to ______.&/p&&p&&b&二、&/b&&b&现象解释型作文模板 &/b&&/p&&p&
Recently, ____What amazes us most is_____.It is true that _____.  &/p&&p&
There are many reasons explaining ______.The main reason is_____ ,What is more, _____,Thirdly, _____.As a result, _____.&/p&&p&
Considering all these, _____.For one thing, ____For another, ____.In conclusion, ____.&/p&&p&&b&三、&/b&&b&问题解决型作文模板
&/b&&/p&&p&
With the ____of____,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____ . On the one hand____, On the other hand____, &/p&&p&
However, we have figured out many ways to _____.Firstly, ____So long as____ . Secondly____, Thirdly____.In fact____, That is because ____.&/p&&p&
In a word,________ .&/p&&p&&b&四、&/b&&b&图表作文模板
&/b&&/p&&p&
As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graph/table/chart (As is shown in the table/figure), great changed have taken place in_______, The _________ have/has skyrocketed/jumped from _____ to _____.&/p&&p&
When it comes to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different people giv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Here I shall just give a few.To begin with, ______What’s more,___________, Last but not least, ________. &/p&&p&
While it is desirable that ___________,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or __________ Firstly, __________ ,In addition, __________ ,In a word, __________ .&/p&&p&1.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one of which is that....&/p&&p&&b&更多好的历年四六级真题作文范文可以看巨微英语《四级真题逐句精解》里面不仅仅有模板范文,还有创新范文,在语法和词汇上都是创新。&/b&&/p&&br&&p&&b&对比观点题型&/b&&/p&&p&&b&(1) 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b&&/p&&p&1. 有一些人认为。。。 &/p&&p&2. 另一些人认为。。。 &/p&&p&3. 我的看法。。。 &/p&&p&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 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of it. 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 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 Moreover, ④---------------(理由三). &/p&&p&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 Secondly (besides),⑥------------------(理由二). Thirdly (finally),⑦------------------(理由三).&/p&&p&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 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 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 .&/p&&p&&b&(2) 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反对这一观点&/b&&/p&&p&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①----------------(观点一). For example, they think ②-----------------(举例说明).And it will bring them ③-----------------(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p&&p&In my opinion, I never think this reason can be the point. For one thing,④-------------(我不同意该看法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thing, ⑤-----------------(反对的理由之二). &/p&&p&Form all what I have said, I agree to the thought that ⑥------------------(我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看法).&/p&&p&&b&阐述主题题型&/b&&/p&&p&&b&要求从一句话或一个主题出发,按照提纲的要求进行论述。&/b&&/p&&p&&b&1.阐述名言或主题所蕴涵的意义。&/b&&/p&&p&&b&2.分析并举例使其更充实。&/b&&/p&&p&The good old proverb ----------------(名言或谚语)reminds us that ----------------(释义). Indeed,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form it.&/p&&p&First of all,-----------------(理由一). For example, -------------------(举例说明). Secondly,----------------(理由二). Another case is that ---------------(举例说明). Furthermore , ------------------(理由三).&/p&&p&In my opinion, ----------------(我的观点). In short, whatever you do, please remember the say------A. If you understand it and apply it to your study or work, you”ll necessarily benefit a lot from it. From Joozone.com.&/p&&p&&b&解决方法题型&/b&&/p&&p&&b&要求考生列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b&&/p&&p&&b&1.问题现状&/b&&/p&&p&&b&2.怎样解决(解决方案的优缺点)&/b&&/p&&p&    In recent days, we have to face I problem-----A,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First, ------------(说明A的现状).Second, ---------------(举例进一步说明现状)&/p&&p&     Confronted with A,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解决方法一). For another -------------(解决方法二). Finally, --------------(解决方法三).&/p&&p&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我的解决方法). Consequently, I’m confident that a bright future is awaiting us because --------------(带来的好处).&/p&&p&&b&说明利弊题型&/b&&/p&&p&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p&&p&1.说明事物现状&/p&&p&2.事物本身的优缺点(或一方面)&/p&&p&3.你对现状(或前景)的看法&/p&&p&Nowadays many people prefer A because it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enerally,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 First ----------------(A的优点之一). Besides -------------------(A的优点之二).&/p&&p&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 ----------------(A的第一个缺点).To make matters worse,------------------(A的第二个缺点).&/p&&p&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 ones.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我的看法).&/p&&p&(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 we should take it reasonably and do it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we are in. Only by this way, ---------------(对前景的预测).)&/p&&p&&b&大学英语四级作文&/b&&b&用于万能&/b&&b&模板&/b&&b&大总结:&/b&&/p&&p&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____________。&/p&&p&2.As to whether it is a blessing or a curse, however, people take different attitudes.&/p&&p&2.然而,对于此类问题,人们持不同的看法。(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持不同的看;Come up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有不同的看法)&/p&&p&3.As society develops, people are attaching much importance to....&/p&&p&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p&&p&4.People are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interview during job hunting&/p&&p&4.求职的过程中,人们慢慢意识到面试的重要性。&/p&&p&5.As to whether it is worthwhile ....., there is a long-running controversial debate. It is quite natural t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y have divergent attitudes towards it.&/p&&p&5.关于是否值得___________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当然,不同的人对此可能持不同的观点。&/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6.I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6.I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the process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we often find ourselves in a dilemma.&/p&&p&6.在都市的发展中,我们往往会陷入困境。&/p&&p&7.Recently the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some people are in alarm that....&/p&&p&7.最近,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人开始担心______________。&/p&&p&8.The human race has entered a completely new stage in its history, with the increasingly rapi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p&&p&8.人类进入了一个历史的崭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都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随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p&&p&9.......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that it undeniably becomes the biggest concern of the present world, there comes a question, is it a blessing or a curse?&&/p&&p&9._______显得非常重要而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最大的问题,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抉择?&&/p&&p&10.Now we are entering a new era,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p&10.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新时代。 &/p&&p&11.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would pu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n the same case.&/p&&p&11.不同行业的人对同一种问题的解释不尽相同。&/p&&p&12.The controversial issue is often brought into public focus.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issue.&/p&&p&12.这中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往往很受社会的关注。不同的人对此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p&&p&13.When asked ..., some people think..... while some prefer...&/p&&p&13.说到______,有人认为________,而另一些人则认为__________。&/p&&p&14.Just as the saying goes: &so many people, so many minds&. It is quite understandable that views on this issue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p&&p&14.俗话说,&&。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p&&p&15.To this issue, different people come up with various attitudes.&/p&&p&15.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p&&p&16.There is a good side and a bad side to everything,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p&&p&16.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所以,勿庸置疑,____________。&/p&&p&17.When it comes to ...,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 but other people regard ...as …..&/p&&p&17.提到_________问题,很多人认为_________,不过,一些人则认为______是____.&/p&&p&18.When faced with...., quite a few people claim that ...., but other people think as...&/p&&p&18.提到_________问题,仅少数人认为________,但另一些人则认为_________。&/p&&p&19.There is a public controversy nowadays over the issue of .... There who criticize ..argue that ...., they believe that ...,but people who favor .., on the other hand, argue that...&/p&&p&19.目前,_______问题争议较大。批判_______的人认为_______,他们认为_______,不过,另一方面,赞同_______的人则认为_________。&/p&&p&20.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p&&p&20.有些人认为_____________。&/p&&p&21.Many people claim that...&/p&&p&21.很多人认为_____________。&/p&&p&22.A majority of 绝大多数
A large number of 很多人&/p&&p&23.Some people contend that ... has proved to bring many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p&&p&23.有些人认为________有很多有利之处(不利之处)。&/p&&p&24.Those who argue for ... say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p&&p&24.觉得_____的人认为,______ 城市的经济发展。&/p&&p&25.Some people advocate that ....&/p&&p&25.有些人在坚持认为_________。&/p&&p&26.They hold that ...
他们认为_________。&/p&&p&27.People, who advocate that ..., have their sound reasons (grounds)&/p&&p&27.坚持认为______的人也有其说法(依据)。&/p&&p&28.Those who have already benefited from practicing it sing high praise of it.&/p&&p&28.那些从中受益的人对此大家褒奖。&/p&&p&29.Those who strongly approve of ... have cogent reasons for it.&/p&&p&29.强烈认同_______的人有很多原因。&/p&&p&30.Many people would claim that...&/p&&p&30.有人会认为___________。&/p&&p&31.People who support ... give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reasons.&/p&&p&31.那些支持_________观点的人列出了如下原因:________。&/p&&p&32.But others hold the view that ...但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_______。&/p&&p&32.观点的用词:Attitude, opinion, 与其搭配的动词以及词组:Take, have, come up with,set forth, put forward等。&/p&&p&33.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quite a few people who strongly advocate that..,.&/p&&p&33.不过,另一方面,也有少部分人坚持认为_______________。&/p&&p&34.But people who are ..., on the other hand , maintain that...&/p&&p&34.不过,另一方面,________的人认为__________。&/p&&p&35.However,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ho hold a different view concerning this case.&/p&&p&35.然而,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问题用词:Issue, phenomenon,后接介词, on, over等。&/p&&p&36.However, some others argue that...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_________。&/p&&p&37.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others who contend that...然而,也有人认为__________&/p&&p&38.But other people set forth completely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concerning this case.&/p&&p&38.不过,对于此,另一些人则持完全不同的观点。&/p&&p&39.Some people examine this issue from another angle.&/p&&p&39.有的人用另一角度来看这一问题。&/p&&p&40.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many opponents who strongly ...&/p&&p&40.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反对的人,他们认为_____________。&/p&&p&41.According to my personality and fondness, I would prefer ... rather than...&/p&&p&41.根据我的个性以及兴趣,我选择_______而不会选择__________。&/p&&p&42.Personally, I side with the latter (former) opinion...&/p&&p&42.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后者(前者)___________。&/p&&p&43.Personally, I am in favor of the former point of view.&/p&&p&43.就我个人而言,我较同意前一种看法。&/p&&p&44.To my point of view 我认为&/p&&p&45.To my mind, the advantages far overweigh the drawbacks(disadvantages, shortcomings)&/p&&p&45.我认为,优点胜过缺点。&/p&&p&46.For my part, I stand on side of the latter opinion that..&/p&&p&46.就我而言,我较赞同后一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p&&p&47.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m inclined to be on the side of the latter view.&/p&&p&47.在我看来,我较同意后一种观点。&/p&&p&48.After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for my part, I am in favor of the latter view that...&/p&&p&48.经过深思熟虑,我较支持后一种看法,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9.If asked to make a decision, I would prefer...&/p&&p&49.如果真的需要作出选择,我宁愿____________。&/p&
一、对比选择型作文模板
When it comes to ____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 Some contend that____. For one thing,____ .For another,___ . In spite of all these claims, others maintain that ____,They point out…
&p&更新:由于时间有限,很抱歉很多问题没有回复。国庆期间我略有时间,打算开一个live回答大家在复习冲刺阶段普遍遇到的问题,包括考研英语如何准备等。欢迎大家参加!&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758976&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lives/8938551&/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p&&p&我本科就读于C9两所学校之一,报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CCER)经济学专业。初试分数为419分:政治73;英语88;数学147;经济111。&/p&&p&这是我的数学成绩截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dc3c6a3a979c1ac83a6d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dc3c6a3a979c1ac83a6d_r.jpg&&&/figure&&p&每个人的基础和复习节奏不一样,大家复习的时候不要被考研视频、老师、师兄经验贴牵着鼻子走,但应该事先做一个总体的复习计划。复习时间的分配原则就是——在保证及格的前提下,你哪科提升空间比较大,就复习哪科。一般情况下,各科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所以我在前中期的复习时间一般按照每天:数学5-6小时、专业课(宏微观)共3-4小时、英语与政治共1-2小时来复习;后期数学复习时间逐步减到4小时左右。数学是提分最快的学科,我和另一个老哥(数学147)交流时,他每天也花5个小时左右在数学这一科目上。很简单,这时间你不花在数学上,你花在哪里呢?&/p&&p&我今年数学在两道证明题上扣了过程分(高数倒数第二题扣了1分,高数倒数第一题扣了2分)。我认为数学复习,前期通过刷几遍全书打基础;后期复每天做一套模拟卷,并做半章左右的习题(强化阶段)。我认为模拟最好尽早开始,根据模拟哪里薄弱有的放矢找题进行强化训练。考研数一数二数三有31年真题,数四也有20年左右的真题(可以在网上找电子版打印)。合工大也有35套题。再加上各种八套卷、四套卷……其实我们手中的模拟卷加真题会有大概100套左右,等战线拖到10月再做真题隐患很大。所以,我建议复习到位后,每天早上8:00-11:00进行一套模拟,其余时间进行强化。模拟阶段与强化阶段同时进行,效果对我来说很好。下面是我使用过的一些书。希望大家不要贪多,像基础阶段的那些书完全可以做个三四遍,数一到数四真题要过一遍,效果会去比刷那些强化阶段的习题册要更好。&/p&&p&下面是我对我做过的一些资料的感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c792fed8defaa486c20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c792fed8defaa486c2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58ddf5eb6d5b8d6b772b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58ddf5eb6d5b8d6b772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16ac86d37b2aaf_b.jp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16ac86d37b2aaf_r.jpg&&&/figure&&p&下面,我要再次强调一下真题,最好近30年的都要做,而且除了自己的那套卷子,数一到数四的其他题也要挑着做(只做公共部分即可)。为什么反复强调呢?举个例子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ed2aecc59ddccf33fac70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ed2aecc59ddccf33fac70_r.jpg&&&/figure&&p&注意,做数一到数四历年真题之前,你应该看一下你考那个学科的大纲。比如数三就不要求三角有理函数积分的计算,你若傻傻地做着数一历年的三角有理函数的积分题被搞得焦头烂额,就浪费了时间。&/p&&br&&p&总而言之,我认为比较好的复习顺序是:&/p&&p&教材(仅限没学过数学的)——全书与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可以多遍)——年代比较遥远的历年真题——合工大模拟题——最近几年真题(用来最后模拟)以及其他模拟题——教材、全书和历年真题总结(巩固基本计算)&/p&&p&在做真题和模拟题的时候,哪道题做错了,就去做相关的强化资料的题。比如,我真题二重积分的题计算错误了,我就可以买个《超越135》把里面全部的二重积分的计算题全部做一遍。&/p&&p&好了,点到为止。所以最后我认为,大家要在数学上下功夫,要多做题,少看题。自己从头到尾做一遍,才能够把知识内化于心。&/p&&p&——————————————————————————————&/p&&p&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p&&p&P.S.更正:&/p&&p&1.二李全书现在改叫李范全书了,我忘记了,希望学弟学妹别误会。还有数学辅导书的版本不是很重要,近五年的哪一个版本通常都是合适的。&/p&&p&2.杨超的100题是和李范的135而不是400题类似,很急不小心写错了,抱歉哈。&/p&
更新:由于时间有限,很抱歉很多问题没有回复。国庆期间我略有时间,打算开一个live回答大家在复习冲刺阶段普遍遇到的问题,包括考研英语如何准备等。欢迎大家参加!########################我本科就读于C9两所学校之一,报考北京大学…
&p&&b&写在前面: 本文在知乎上纯属造福人类的公益文章,私信一律亦不收费,但任何机构组织未经授权若用于个体宣传转载,请主动向我索要二维码打钱。最后感谢好心老铁提醒我抄袭现象肆意。&/b&&/p&&hr&&p&私信太多太多了 挑着回 长得好看的优先&/p&&p&&br&&b&——————————————————&/b&&/p&&p&&br&1. 看恋恋有词视频是背单词最费时间的一种方式&/p&&p&2.英语阅读真的只用做历年真题&/p&&p&3.李永乐爷爷永远是你的线代爷爷&/p&&p&4.肖大爷也永远是你的政治大爷&/p&&p&5.数学历年真题得分再高 也不代表你学的好&/p&&p&6.宇哥会让你爱上数学 同时他的题也会让你怀疑人生&/p&&p&7.远离文都两大营销头子 何某和蒋某&/p&&p&8.数学记得考前去做合工大的模拟卷 真的好&/p&&p&9.张宇劝退系列模拟卷不做影响不大&/p&&p&10.专业课学长学姐比辅导机构有用&/p&&p&11.考研报网课足以 别在线下课上浪费时间&/p&&p&12.后期政治别只顾着背肖4 一定要背肖8&/p&&p&13.政治选择题跟腿姐考前两周押题班出的宝典能逆袭&/p&&p&14.微博上的一切考研网红学姐学长卖的资料都没球用 尤其是数学笔记&/p&&p&15.唐迟讲的英语阅读是真的良心&/p&&p&16.百分之80的人背不过王江涛所谓的20篇作文 所以着重背几篇自己拟合一下就&/p&&p&17.陈文灯出过一本数学辅导书 黑科技 谁用谁知道&/p&&p&18.看教学视频不等于学习 所以看视频时间留在自己疲惫时间段&/p&&p&19.平时做数学题草稿也要步骤清晰 既方便检查哪一步出错 也帮自己理思路&/p&&p&20.说政治可以10月份再开始学的 他的目标可能只是过线 所以请尽量提早&/p&&p&21.有对象的老老实实别分手 没对象的坚持住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不适用于学习&/p&&p&22.推荐我觉得还不错的两个咖啡: owl和高崇,另外备考期间红牛请轻怼 尤其是女生&/p&&p&23.个人认为数学模拟卷难度排序: 张宇8套&合工大&张宇4套&超越135&李正元400题&李永乐6+2&汤家凤8套&/p&&p&24.政治如果时间充裕 有本复旦学长学姐出的辅导书叫 画龙点睛 了解一下,但是他每年都限量 并且今年貌似不一定出&/p&&p&25.推荐一个良心的单词书,李剑的考研英语词汇真经,与其他单词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把所有长得特别像单词都放在一起,这样就省了自己总结形近词&/p&&p&26.有位考研数学辅导老师叫 方浩,如果时间充裕并且有一定基础,去看看他的强化班,技巧性极高,解题方法和速度会让你双击屏幕666&/p&&p&27.后期的英语作文,一定要到淘宝上买答题卡去练,一来让自己适应在答题卡写字的感觉,二来便于自己总结改错&/p&&p&28.考研期间,生活节奏很重要,如果你习惯了每天图书馆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其实没多辛苦。尽量避免聚餐出游等等,不是因为差那几天你就考不上,而是因为会断你节奏,让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再次进入状态&/p&&p&29.刚开始备考阶段,学习5分钟手机2小时,静不下心是常事。此时切勿急躁 推掉非刚需的社交活动 逐渐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 养成备考生活节奏&/p&&p&30.概率论如果基础差 别忘了王式安爷爷。某知名网红学姐考前概率论冲刺班中自诩的金句: 哪儿求概率哪儿求积分。出自于王爷爷概率论强化班之口&/p&&p&————————手动分割线————————&/p&&p& 最后回答一下老铁们评论区和私信的问题&/p&&p&1.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也算对大家负责,本科985 一战上财金融专硕未遂 调剂A区211上岸 这个履历并不牛逼 故大神想喷请自便&/p&&p&2.以上都是肺腑之言 想到啥说啥 我备考11个月走过很多弯路,虽然不是学的最好的,但是算知道考研公共课行情比较详细的,只是希望学弟学妹能绕行,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你能私信问我说明你相信我,来信必回,我感谢你的信任!&/p&&p&3.希望老铁们不要太较真 大伙看了后可以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p&&p&4.陈文灯的那个叫陈文灯数学复习指南 里面内容是耿直的题型分类讲解 适合强化阶段复习&/p&&p&5.我坚定的欣赏朱伟老师 但我也誓死捍卫恋恋有词费时间的观点 因为课上废话多&/p&&p&6.私信请尽量详细的介绍自己的情况,甭客气,想问啥直接问就成,我回复内容的详细程度与你问题的具体程度成正比。&/p&&p&7.有同学私信问我咨询收不收费?当然不收!我又不是大神名师,你能问我就是给我面子,我何德何能去收费圈钱,当然你如果强行要给我打钱请主动索要二维码。&/p&&p&8.是我胖虎提不动刀了,还是你小夫飘了?居然有不少朋友以为我是个小姐姐&/p&&p&9.私信太多认真回起来比吃鸡还累,但是我每一条都会回,老铁们不要着急,也可以移步我的置顶微博评论提问,weibo:&br& @用户&/p&&p&10.私信的老铁们请尽量提高问题质量,别上来就是,请问英语我该怎么学?这话我没法接啊兄dei。如果需要长期考研深度唠嗑请走值乎。&/p&
写在前面: 本文在知乎上纯属造福人类的公益文章,私信一律亦不收费,但任何机构组织未经授权若用于个体宣传转载,请主动向我索要二维码打钱。最后感谢好心老铁提醒我抄袭现象肆意。私信太多太多了 挑着回 长得好看的优先 ————————————————…
&p&2.26号更新,昨天成绩刚出,天津市出成绩比较晚&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00cd6be6ffc6b3f60a49f66f89747ef_b.jpg& data-rawwidth=&244& data-rawheight=&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figure&不出所料,两道填空是坑了&br&--------------------------------------------------------------------------------------------------------------------------------------------&br&本人2016考研党,考的数二。复习时做了1987年到2015年数二真题考卷、张宇四套和八套卷。往年的卷子大概在130左右,其中15年150,当时做完15年的卷子我就意识到数学今年一定会很难,只求120就行了。&br&--------------------------------------------------------------------------------------------------------------------------------------------&br&考试发完卷后,先做的是&b&选择题&/b&,状态一般般,20分钟解决完选择题,其中有道线代题出的比较好,很有区分度,主要考查了矩阵相似的定义和基本运算和公式,其他的题都不太难,仅需要很少计算和推理,因为草稿纸有限,这些题目我都是在试题卷上完成的草稿。不太理解抱怨后面题太难的同学,实话说,选择题出的都很好,知识点考查得很全面,但是经典题都已经出烂了,除了那道线代题外,这次几乎没有原创题,我都能看到以前题目的影子。但无论怎样,考查的都是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几乎全是定义定理的深刻理解。&br&到了&b&填空题&/b&,除了一道高阶导数那题,其它题也是几乎没难度,我失误就失误在死磕了一道计算量特别大求高阶导数的题,这道题也许会有简单算法,但我拿到这题想都没想,看了带有变限积分方程第一想法就是求导算出方程,之后再用莱布尼兹公式或者用函数的幂函数展开式的唯一性解决。但意外的是,求导后发现这是个一阶微分方程,用公式法解的时候计算量太大了,但我之前做的考研题这种计算量的考题很常见,所以目测是能算出来的,经过大概15分钟左右的奋战,求出了一个系数复杂、幂函数和一次函数混合的函数表达式,这根本不要用莱布尼兹和麦克劳林什么的啊,直接是能看出答案的,虽然我在答题卷上写上了答案,但心里没底,想再算一遍,一看时间,45分钟了,被迫之下只能继续。(后来对答案时发现这题算对了)但是因为这题导致突然紧张,后面的两道填空题都失误算错了,其中一道求变化速率的题,数是算对了,但忘记加系数V0,另外一道线代填空题太着急没有舍去一个不符合条件的解,最后我也是没时间检查,结果选择填空一共是错了那两道很容易的填空题。&br&做完填空题,大概是已经过了49分钟,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不算太差,还是有很大机会能答得不错。&b&计算题&/b&前几题没什么说的,都能看到以前考题的影子,其中那道被积函数带有绝对值、关于变量x的定积分最经典,这道题考察了考生对于定积分和函数自变量的深刻理解,还是一道综合题,考察了分段函数求极值,知识点考察得很全面,命题的创新点也比较多,往年有类似的题,但都没这道好。另外的一道多元函数极值题也中规中矩,此题计算量不算大,这种类型的题做多了后就有经验,最后用判定法的时候分子上几乎都是0,所以没有太大的计算量。二重积分那题也是,不难,都是套路题,拿到一个积分题,必须先看对称性,然后竟然是简简单单的直坐标系积分,其中就用了一个积分公式,如果要是说公式记不熟和计算量大的考生真的要多做题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中没有一道二重积分题的计算是比这题简单的,你平时模拟的时候算对了吗?微分方程那道计算题确实不好算,但前几步还算简单,后面的时候有点复杂,这题我算到倒数第二步,时间不够,没算出最后答案。求侧面积和体积那道题计算量很大,公式用得熟练就没有太大问题,我算得很仔细,也费了一些时间,可能关键还是心里太紧张,生怕自己算错,每下一次笔都要检查好几遍。做到高数最后一题的时候还剩50分钟左右,最后一道高数题不难,关键你要知道什么是均值,均值具体定义我背不下来(可好像大纲了没要求这个公式吧)但我知道均值是在函数区间对函数积分再除以积分区间的长度,这个在我专业课运筹学库存管理一个模型证明的时候出现过,列出表达式后就简单了,有经验的考生会发现这是个变体形式的二重积分,整理一下,交换积分顺序,很容易就求出来了。可是考场上的我一直在看时间,很着急,因为根据以往经验做到线代只有40分钟这张卷子肯定考不好,我是用了一个稍微难想一点的方法解决这个计算的,分部积分法凑一次积分,合并、化简顺利解决。看了一下第二问,证明题,实则是让你用导数工具分析函数,不是很难,但因为时间原因,想快速解决线代后再做这道证明题,但最悲剧的事情出现了,今年的线代比去年难太多,综合难度几乎可以算得上是30年来最大的一年,不仅仅体现在公式定义把握上,还在于计算量上,加上高数的计算量,如果平时做我有信心能做的很不错,但考研我不敢,每算一步都仔仔细细,最后真的是很疲惫、心力憔悴。线代第一题中规中矩,时至今日,我都忘记这道很普通的题了,唯一的印象就是还是有些计算量的。第二道线代题也挺好的,往年是出在填空题上的,这种求矩阵的高阶次数,无外乎三种状况:第一种是先试着求几次,找下规律;第二种是拆矩阵,用莱布尼兹二项展开式;第三种是化为对角矩阵,用相似的理论做。看这道题的位置,再看看第二问,想都不用想,肯定考察的是矩阵相似对角化的知识,这些在我听张宇和李永乐线代课的时候,他们都讲过,张宇是分开讲的,李永乐讲的不够系统,当时我听完课后就下意识的把这三种情况总结到一起,其中相似对角化对于能相似对角化的矩阵是万能的,但考过试的都懂,相似对角化什么概念,求三个特征值,带入后再求三个特征向量,还要求特征向量拼成的逆矩阵,好吧,求!反正就是没有难度的计算,可我算了大概15分钟,算完了可时间也结束了。第二问就看了一眼,就打铃了,根据第一问的计算量,很可能是6+5分配。&br&最后的结果就是粗心错了两道填空,没时间检查,我已经够细心的了,都快强迫症了,还是没战胜自己,考场就是考场,还是太紧张。除了那两道填空,计算题有两个小问没写外,写在试卷上的计算题都对了,微分方程差最后一部,其他都还好。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放弃最后一道计算量特别大的线代,随手写几个矩阵和特征值,答题格式要写出来,去做那道证明题,格式也写出来,微分方程那道最后一定要编一个答案,这样应该是能考140左右,现在应该只能120左右。&br&--------------------------------------------------------------------------------------------------------------------------------------------&br&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平均分90-120不等,历年真题130-150不等,张宇说的是正确的,最终成绩比8套卷高,比历年题低。总体说这张卷子没有难题,但综合起来难度不小,基础知识考查很全,几乎无一遗漏,对考生计算水平要求很高,假如你计算能力是中等水平,应该会和我一样做不好这张卷子,我自认为对概念的把握还算透彻,选择填空这种题也是能不计算尽量不计算,活用概念性质巧用排除法,大题几乎拿起题目就算,最后还是没考好。可想而之如果概念稍微不清,计算之前还要思考,如果不做取舍,想必很难很好地完成这张考卷。如果不幸没考上,我一定做完张宇的题源1000题,再多练几套计算量大的卷子。回顾29年的考研题,几乎很难出现这么大的计算量,但如果计算量少的话肯定会有很难的证明题,今年的数列极限,中值定理难的证明题都没有考,命题组已经更加向基础计算和知识点概念方向过渡,但我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张卷子不设置难题,全都是计算量,难道不应该是数学分析软件给我们做这些事吗?这张卷子的参考价值很高,可以用来作为考试节奏的标杆,往年卷子我大概是35分钟左右做完选择填空,20分钟做完线代2题,整张卷子除了很困难的证明(大概会有一题)会剩余1个小时,最后用20分钟做证明题,其余时间检查,15年的真题没有很难的证明题也没计算量,所以就很容易考150,检查是必须的,很少人能一次算对,至少我很用心了也遗漏了一些。&br&我看了一些人的回答,感觉很多都是不用心,你觉得难只是因为见的太少,不懂考研,考研真的不难,我真的很难想象整天刷李永乐的教材有什么用,教材不应该是记住,通过不断练习变成自己的知识吗?实话说,开始我准备考的是数一,把概率论和三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全都看完了,这也正是数二和数一区分的部分,在60天左右的时候我都还没看高数,但在两天之内把张宇高数强化班的视频全看了,花了10天去理解记得笔记,做完高数十八讲,所有教材都不再看。李永乐的全书基本都没动过,靠题目积累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但相反,你靠知识积累的题目很难忘记,前者越来越糊涂,后者越来越清晰。50天左右的时候开始从87年的卷子开始做,首先是把自己不熟悉的公式定理知识点记在一张纸上,你会发现一共自己不清晰的知识点一共也就不过3张A4纸,慢慢的,29年真题所有共同的知识点全记住了。&/p&
2.26号更新,昨天成绩刚出,天津市出成绩比较晚 不出所料,两道填空是坑了 -------------------------------------------------------------------------------------------------------------------------------------------- 本人2016考研党,考的数二。…
&p&18年考研,数一119。7月份开始准备,个人认为如果三月开始可以考得更好一些。&/p&&p&六月底更新:&/p&&p&7月刚开始复习的小伙伴,给大家分享去年自己的复习时间和进度。&/p&&p&我是7月开始复习数学的,之前没复习的小伙伴不要慌。大三下就可能有很多未知的事情让你忙不过来——保研刷绩点、实习、xxx...。也许你看到身边同学复习了一遍两遍三遍,心慌慌。不要紧,你不是一个人,他们复习是他们的事情,不要去管,心态上一定要放平,能做到哪一步是哪一步。&/p&&p&我一开始看的是张宇的基础班,记笔记,不过很多都是两倍速。这里说一下两倍速的问题:&/p&&p&&u&原来我认为两倍速就是会囫囵吞枣,效率低下。其实不然,&b&因为你害怕听不清,害怕错过知识点,专注度反而比常速播放时高很多&/b&。其次,在张宇这样充满段子的老师带领下,画数学家眼睛、讲各种段子夹杂在重要的知识点中,直接快进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b&你可能会错过重要知识点,两倍速播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b&。有些看似是段子的内容,其实包含一些解题技巧(比如三重积分那个伸开膀子-转个圈那个动作)。如果某一知识点确实比较难,使用两倍速感到吃力的时,再临时降为1.25倍或者常速就好。这样能够尽快地看完,个人认为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做法。&/u&&/p&&p&基础班中途,我尝试去看了高数十八讲的极限部分,做了《1000题》极限那一章(ABC组全做了),但发现这样效率太低了,而且如果再往后,《1000题》根本做不下去了。于是就放下1000题和18讲,直接继续进入强化班了。&/p&&p&个人认为张宇的强化其实和基础没很大的区别,有些甚至就是重新讲一遍,&b&听两遍的目的其实更多的是给自己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再一次的巩固。&/b&强化班期间(大约是7月28号左右),我就比较多的开始做题了。基本上&b&一章节(就是一个专题)强化听完,我就要花几天时间刷18讲和1000题&/b&,但是比如说有一个专题是一元微积分,这里面就包含了:一元微分、积分、中值定理等一大堆东西,而1000题编排是按照专题的,18讲又是按照不同章节的,这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要慢慢分解,像积分这里做1000题可能要花上好几天,而且特别痛苦,这时该放则放,不要烂在上面,毕竟要以大局为重。&/p&&p&&b&1000题我只做了高数的A组和B组,线代没时间,概率也没时间,不要纠结,那两门没时间的情况下, 真题就够了。&/b&&/p&&p&&b&宇哥推荐的闭关修炼(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我买了,但也仅做了他课上举例的题了,其他的也没时间做。因此个人认为没有特别买的必要。&/b&&/p&&p&总而言之,&b&重要性是:听课记笔记&看18讲&刷1000题&/b&。如果视频全部看完,发现1000题高数部分还没做完,也不要紧。可以在复习线代和概率的时候,穿插继续做剩下的高数题目,在开始做真题以前,尽量做完1000题,10月开始做真题以后就不要回头碰1000题这样的东西了。剩下的时间就以真题和18讲为主了。&/p&&p&我的大概规划是:7月高数基础(纯记笔记),8月强化(记笔记、18讲、1000题),8月中下旬开始概率论(直接看张宇强化版,不看基础班,做王式安的讲义,比较薄,也够了),9月-10月线代(直接张宇强化版,做的是张宇的线代9讲),10月以后真题一刷,按照年份,卡准时间上午8点半——11点半,隔天做一套,11月中旬做完。剩余时间二刷,抓住自己不会的点,用《真题大全解》,按照相关专题进行刷题。不必全部二刷完,一直刷到考试前。&/p&&p&做真题分数很低的时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在知识点上。不要总是『万一这张卷子就是考研卷子呢?』不会的,它不是考研卷子,你应该庆幸它不是,而不是担心,不是吗?把错误的知识点找出来,去18讲上再过一遍。&/p&&p&暑期大家会比较浮躁,建议心态容易爆炸的同学,不要随便去看宇哥微博下方的评论,我记得我看过一些人晒答题卡照片,做往年真题得了148,下面还有人评论『哎哟,做过的题才148,不行哦』,然后我还在看18讲,心里当时真的拔凉拔凉==。&/p&&hr&&p&&br&&/p&&p&五月底更新:&/p&&p&没有题目支撑,所以说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不过复习中的同学应该可以理解。高数还没开始的同学可以直接看分割线下原答案。&/p&&p&1 眼看6月了,3月前开始的学弟学妹很多已经看完高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各个学校也即将进入期末考试阶段,这里提醒大家&b&期末考试还是别浪,专心复习,一定别挂。而对各位平日冲满分的学霸,如果还有一线保研希望,还是再冲一把吧,能保就别考了。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情况来说,如果你能处于保研边缘,7月开始系统复习是来及的。&/b&&/p&&p&2 对于复习而言,现在进度是不统一的。这里先对刚刚复习完高数的学弟学妹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一个解答:&/p&&p&问题1 高数复习完了,下面是二刷,还是开始线代和概率?&/p&&p&回答1 个人意见:先拿下线代概率再回头二轮复习高数。高数复习完的同学基本是三四月开始的,三个月时间对于高数整体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充分的把握,缺乏的应该是习题的武装和难点的进阶提升。这是一个长战线的任务,并且&b&很可能是没有上限的任务,&/b&没有人能找到复习的上限,这也是到最后大家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有很多没会的东西。而线代和概率相对是试卷里好拿分的项目,因此先把这两门拿下,确保自己拿下了整个数学考研里的全部基本分,然后再回头慢慢巩固刷题,否则即使是在二刷高数时,你总会想着还有这两门没碰,也会从心里上影响你的复习效果。&/p&&p&问题2 线代和概率谁先开始?并行还是串行?&/p&&p&回答2 首先,个人觉得先后不重要。如果非要说联系,这两门中概率在计算上用到不少高数中的积分和级数,其他的地方联系不多。其次,不建议并行。虽说线代和概率比高数容量小很多,但是作为两门课,这两门课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一下子就复习完了」。我个人的线代复习了一个半月时间,概率论复习了三周,而非很多前辈所言的两周就好了(水平差异)。要花的时间还是挺多的,并行并不明智,很可能出现计划上的混乱,甚至过了很久发现自己两门没有一门是复习完的,感到恐慌。&/p&&p&问题3 线代复习有哪些要注意的?&/p&&p&回答3 &b&概念!概念!概念!&/b&我知道大家对概念是抗拒的,但是线代对概念的要求真的很高。大家都知道考研数学对计算要求很高,在高数的复习中大家也应该感受到了,有些题目甚至是把式子列给你,你只要直接计算,但你仍然感到繁琐和复杂。线代对计算依然有要求,不过这种要求更多的是&b&细心&/b&。行列变换贯穿整个线代,这种近乎小学生能力的操作,总是成为很多同学的拦路虎。当然,经过训练,粗心大意的同学是可以避免计算上的失误的。然而,这时候你会发现,你读完题写不出一个字。很多题目依然是「求矩阵A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求二次型」,但是&b&这个矩阵A,你写不出来,&/b&题目并不直接给出这个矩阵,而是通过一系列概念上的描述(如矩阵A的方程组,矩阵A行或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等)让你自己写出矩阵A。这时候,即便你已经把计算练的滚瓜烂熟,依然无济于事。&/p&&p&大约在11月中旬,我在做真题的时候,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线代的题反复卡住,一些我曾经认为不重要的概念,我都忽略了。于是我又回头返工。在大家现在时间还多的情况下,线代还是要尽力去理解概念,因为随着考研的一年年进行,单纯给一个矩阵让你求相关内容的题几已经不复存在了。&/p&&p&问题4 概率的复习有什么要注意的?&/p&&p&回答4 概率分为概率和统计。概率部分请首先认真理解概率密度,概率分布函数这两个重要的概念。然后,在你已经熟记各个基本分布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b&归纳各种求概率密度的题型和套路&/b&,特别是涉及到条件概率的问题,以及将全集分解展开求概率的问题,是我第一遍没关注的题。题型和套路在概率中尤其有用,因为目前的考试还没有特别在概率上做文章,可能很多考生对基本的题型还没有达到完全掌握。这里所说的掌握一定要理解原理,而不是简单的套题型。统计部分个人认为是考研数学中需要记忆背诵的较多的地方,背诵的时候注意及时总结,把一些做题时候的衍生结论记录下来,倒不是要大家刻意背下,没事的时候推导一下这些衍生结论,说不定有一天就记住了,就算记不住,也能更多的去熟悉基本的结论。&/p&&p&&br&&/p&&hr&&p&原答案 关于数学的复习,近期也听到一些学弟学妹的咨询,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p&&h2&选用的资料&/h2&&ul&&li&张宇36讲(高数18+线性代数9+概率论9)&/li&&li&张宇基础和强化班视频&/li&&li&张宇1000题&/li&&li&张宇真题大全解&/li&&/ul&&h2&关于看视频&/h2&&p&我一直记着张宇老师在课上的这句话:&/p&&blockquote&看视频和做题的比例应该保持在1:1左右。&/blockquote&&p&具体如何表达我记不清了,但是我记得他特别强调过这句话。我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如果你能谨记这句话,你就不会陷入无休止看视频的状态。&/p&&p&而看视频,究竟看什么?这是造成差异的很大原因。我以张宇2018年第一次极限的视频为例,作如下说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e695c57c1b4b6ac2de0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84& data-rawheight=&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e695c57c1b4b6ac2de006_r.jpg&&&/figure&&p&这张表我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当时讲极限定义的时候,让大家填空。张宇老师讲解了如下的两个例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42e335faf15bed1aa783c602e2a767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26& data-rawheight=&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42e335faf15bed1aa783c602e2a767c_r.jpg&&&/figure&&p&最后,有一个作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c6ac264cf872c53a09a6c9d4d9414d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c6ac264cf872c53a09a6c9d4d9414da_r.jpg&&&/figure&&p&那是我最开始复习考研,当时我一路听,一路记笔记,一路点头,觉得自己听得很明白了,看到这个『作业』嗤之以鼻:这不就像函数改改参数一样吗?&/p&&p&但是由于第一次复习,我拿出一张草稿纸,随便挑了个 &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d_%7B32%7D& alt=&d_{32}& eeimg=&1&& ,结果写得磕磕绊绊,一会儿回去翻翻前面讲的例子,一会儿又涂涂改改。然后,我开始意识到,&b&动笔的重要性&/b&。我暂停了视频,从 &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d_%7B11%7D& alt=&d_{11}& eeimg=&1&& 开始,往下写,当我写了10个左右的时候,我停笔了,我知道我真的明白了,不用写完了。&/p&&p&是的,这个例子不是告诉大家要认真完成作业,而是告诉大家在听课的时候你如何能够&b&最大程度上和这个老师『保持互动』&/b&,即便这种互动是你单向的,但是只有你持续地、认真地去做视频中老师要求的事情,你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这个视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你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头脑的运转』。&/p&&p&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看视频的时候,容易出现『虚假专注』。什么意思呢?就是视频听得很认真的样子,笔记不断抄,但其实没怎么听进去。比如,我已经会用一种方法计算这题了,但是老师这里讲了另一种方法,这方法比原来的简单,但是理解起来要困难一些。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已经会繁琐方法而开始觉得面前的内容不太重要,然后从头到尾抄完了老师的笔记后,实际上真正应该学习的『思路』却因为走神根本学不到了。&/p&&p&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建议大家意识到后即刻倒退视频,回到你印象中刚开始走神的地方,重新集中注意力,这一次在老师给出『&b&第一步步骤&/b&』后,不妨立刻&b&暂停视频,&/b&花上不超过5分钟时间,思考下一步可能是什么思路。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利用这5分钟,也许已经用这种方法将题目解出了;如果你没有解出题目,则继续听老师讲下去。无论如何,这5分钟帮助了你重新跟紧老师,拉回他的面前。甚至,在一些涉及到计算的地方,当思路已经讲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各位自己把题目算完,然后和老师对答案。这个过程是一个练习计算的过程,如果看着老师算完,连简单的计算也是抄写老师,那么这种努力是真的没什么效果的。&/p&&h2&关于笔记&/h2&&p&记笔记的目的不是『欣赏』。诚然,欣赏可能是激励大家继续记的一个方式,但是就考研而言,笔记最重要的功能是回顾。而我认为,回顾的目的是:&b&将不理解的内容反复阅读,直至理解;反复阅读后仍不能理解的地方,通过多次回顾进行强记。&/b&&/p&&p&因为就初试而言,数学复习依然是应试型复习,强记不失为一种手段,但强记的数量不应太多,对于基础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理解。&/p&&p&如何检验自己的笔记已经掌握到位了呢?很简单,在一章结束后,请你自己拿出一张纸,略掉所有的习题,写出一份这章中的笔记线路。&/p&&p&现在有很多同学也许正在复习极限。那么当这一章你看完视频后,合上笔记和书本,你还能不能记得最开头张宇老师的本章线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ba173d0cc8b5fd536d6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9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ba173d0cc8b5fd536d62_r.jpg&&&/figure&&p&如果记得,说明复习完这一章节,你头脑里脉络至少是清晰的。&/p&&p&更进一步:25个定义里,随便报一个,你能否快速正确地写出?3个性质(唯一、保号、有界),能否流畅地从书写到证明独立完成?计算这14分,共有多少种类型的极限,分别用哪种方法?&/p&&p&再进一步:极限计算中,我做的比较不好的是哪种,需要小心的地方有哪些?讲过的例题里,我现在能够独立完成哪些?把例题再拿出来做一遍,你会发现,有的题目你好像根本没有理解到位。&/p&&p&我们承认,大家不可能听完视频100%都在头脑中永远不忘,如果你能够像上面这样,花上个半天时间,对自己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自我笔记,那么效果会更好,你也能够更安心地去做习题、继续看下面的视频。&/p&&p&以下是我在极限看完后进行复习,合上书后写的笔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9c5efb09c795ed46c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9c5efb09c795ed46ce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3e2a7a6d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10& data-rawheight=&2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3e2a7a6dcd_r.jpg&&&/figure&&p&当时做完这件事后,我质疑自己:这里面很多你都会了,为啥再写一遍?浪费时间?&/p&&p&后来我想明白了,会不会真的不是在脑子里过一下能够确认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重复书写一遍会的,我就当复习巩固,也许它不一定能够起什么巩固的作用,但至少它成为我筛选遗漏知识点的一种方式。&/p&&p&这样的自我总结性笔记,我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证明了你真实学习到的东西,从你的手中写出,你自己也会感到非常安心。&/p&&h2&做题的目的&/h2&&p&笔记也记了,视频也看了。下面自然是说做题。做题的目的在我看来——&/p&&p&前期(10月以前):熟套路(3-8月),练计算(9-10月)&/p&&p&后期(10月以后):做陈题,防再错。&/p&&p&&b&熟套路&/b&的部分因人而异。比如在骇人听闻的&b&中值定理部分,&/b&我深感能力有限。除了2017年的那道很简单的题以外,其他的一些题,我基本上都要看一眼答案才会有思路;而有些题甚至阅读答案都需要很久才能理解,这种题目,谈何自己独立完成?在经历了几天纠结以后,我决定,放弃中值定理的证明大题(一般会出现在试卷的19题附近),如果考到,只做一问或者写写框架思路不打算能有多少分。但除了此题以外的其它的题目,我认为对我而言都是没什么思维上的难度的。有的同学也许会卡在级数、积分等等,但是却在中值定理上思如泉涌。我认为,在8月以前,大家还是要努力去理解一些难题,熟悉一些你可能不曾想过的套路。对一些看完比较有感触,也觉得自己的理解比较到位的,可以做个标记,多看几次,尝试把这种套路变为自己的技巧;对于理解不是很到位或者仅仅是看懂一些皮毛的题,也不妨适当放弃(目标140+请忽略)&/p&&p&&b&练计算&/b&真的太重要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依然要不断强调。高数的计算,真的可以简单到口算,又可以复杂到一步步笔算。特别是一些习题,算到最后你可能不敢写答案:&/p&&p&如2002年真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ef6dc88aa1bf9b13471bc96eabf339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32&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ef6dc88aa1bf9b13471bc96eabf3394_r.jpg&&&/figure&&p&而线性代数的行列式变换,更是需要大家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粗心的同学,必须不断在做题中调整自己的心态,进入做题的状态。这些调节,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真的不要看一眼题,有思路,就不做了。再比如,2018年著名的围图形应用题,如果用标准的求极值应用题方法进行计算的话:&/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df99d8fc3da40f75c95f5a2ff77c92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df99d8fc3da40f75c95f5a2ff77c922_r.jpg&&&/figure&&p&考场上,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列出红框的方程组,我也一样。但列完后,我是蒙的。因为看到分母上的根号,我觉得自己肯定会算错。而另一方面,这题在思路上又是如此简单,那么,这题的意义一定就是&b&考计算&/b&了。于是,我沉下心,老老实实地算出了答案。这种计算,也许仅是一些冗长的步骤和毫无意义的加减乘除,但没有前期复习中的训练,很多人从心理上就已经崩溃,并且,即便它看起来毫无技术含量,但做对他没有任何捷径,唯有不断做题,不断调整。&/p&&p&甚至还有一些题目,看似列式简洁明了,没啥难度,到了计算上可能远不如你想像中那么简单。所以,&b&请从椅子的靠背上坐起来,不要再慵懒地欣赏参考答案的解题步骤了,动笔算,不停算。&/b&我记得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在重复刷线面积分的题(虽然考场上还是做错了。)&/p&&p&有时,计算过程中,我甚至知道自己在用一个很『笨』的办法,觉得自己一个小式子的结果用了好几步才搞出来,但是后来发现,慢就慢一点,没那个脑子总有那个毅力,慢一些还能够保证自己每一步都精准。&/p&&p&关于粗心犯错的问题,有可能成为很多同学的头疼之处,甚至一做题就紧张,怕自己粗心出错,然后继续粗心,最后感到挫败。我推荐这一篇知乎的回答,希望可以让大家从心态上改善自己。承认粗心也许是先天的,但我们可以做更多来降低它造成的损失:&/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3d81cc01aefc02657dbe42ecb0x120.jpg& data-image-width=&678& data-image-height=&375& class=&internal&&如何把会做的数学题做对,保证不粗心?&/a&&p&&b&做陈题,防再错。&/b&这是开始做真题以后我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心态很重要,这个时候,做新题也许可以做到某些对考试有帮助的题,但又有可能发现自己还有好多题不会做,感到莫名恐慌。这其中,我没有推荐张宇的八套卷,就是因为八套卷中的一些题,让我内心恐慌。我最终丢掉了八套卷,回归考研真题,其实如果能够在前期全部复习过一遍的情况下,把真题认真地,一题一题地刷上个两遍,考研成绩真的不会差。最后一段时间,不妨多做做以前做过的题,增强自信心,远离恐慌和焦虑。&/p&&p&做真题过程中,也强烈建议大家用几张A4纸,将一些小的知识点(如梯度、旋度等)和一些属于你的总是忘记的知识点,简洁地记录在A4纸上,我称此为&b&『考前摇一摇』系列。&/b&我认为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复习,你应该丢掉所有的大本书,仅保留这几张纸在桌前。一条一条地过,当你把这几张纸上的知识点一一看过一遍后,会很有信心地走上考场,考数学前最后一天仍能够保持一份沉着冷静的笃定心态,自然是有利的。下面是我的『考前摇一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2b7a048b1eb0f519402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22& data-rawheight=&1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2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2b7a048b1eb0f519402ef_r.jpg&&&/figure&&h2&补充:一些心态上的问题&/h2&&p&最后补充几点大家容易陷入纠结,也是我曾经陷入纠结的问题:&/p&&p&&br&&/p&&p&&b&1
今年到底难不难呢?&/b&&/p&&p&&br&&/p&&p&很多同学特别会纠结这样的问题,我去年也一样。但是,你可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p&&p&&b&即便你花了很长时间纠结,得到了答案:今年数学一定不难。又怎么样呢?&/b&&/p&&p&难道你就不需要复习了吗?况且,&b&你怎么可能得到所谓的难与不难的答案呢?&/b&每一年,都有高分,无论难与简单。难与简单是很主观的事情,如果我们非要客观地说哪一年卷子简单,哪一年卷子难,那么唯一可以参考的也许就是『&b&平均得分』&/b&了。&/p&&p&那么,卷子简单,分数自然是不会低的。这时候,120分和125分这5分的小差距,或许能够拉开一大截。一个填空的粗心,能够让你无缘。并且,我这里说的是全国平均分,在一些热门的高校的热门专业,分差带来的影响,也许会更加极端。这时候,你确定简单是好事情吗?&/p&&p&而试卷难了,曾经你眼中的高手能做10题,你只能做5题;现在,高手只能做7题了,而对你却没有啥影响,你还是只能做5题,但是这差距就缩小了。高手发现自己只能做7题,心态爆炸,结果还做错另外两题,于是你们有可能得到差不多的分数。这时候,你确定难不是好事情吗?&/p&&p&回过头看,我们更应该做什么?无论简单还是难,我们要把自己的底线守住:&b&属于我的,一定会出现在试卷上的那5题坚决坚决不能做错。&/b&而这与试卷难度没有关系,试卷简单,我一鼓作气,剩下的题也尽力作对;试卷难了,我做完这5题,佛系一把(注意是考场上做不出来了再佛系,不是复习时候佛系!),也达到了我的预期。&/p&&p&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我到底能做几题呢?&/p&&p&&br&&/p&&p&&b&2
我到底是什么水平呢&/b&&/p&&p&这也是很多同学纠结的来源,当大家看到目标院校的分数线时候,没有概念!&/p&&p&我记得当时我妈看到去年分数线后,打了个电话给我,第一句就是:『你觉得你能考多少啊?』&/p&&p&这一问我懵了!当时还在看极限,你说我怎么知道我能考多少?这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和高考不同,考研没有模拟考试,没有学习分析,周边同学江信江疑的参考(『哦,我也没怎么复习』——最后考140)。&/p&&p&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掌握节奏。掌握属于自己的『度』。其实,直到你开始做真题(一般10月后),你才会对数学成绩有真正的概念。在此之前,你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种&b&『判断的能力』&/b&,什么意思呢?就是拿到题目,定位到知识点,快速分析这道题的范畴:&/p&&ul&&li&一眼看穿型:这种题一定会有,且不少。就是题目很直白地告诉你:求极限、求积分、求微分方程解;又或者是题目已经在参考书中出烂了,但是可以用来考计算、用来考基础,因此毫不避讳地继续出这种题。&/li&&li&稍加包装型:这种题大多数都是加一层应用题的包装,有时候是套一个函数的外衣,这样的题在读完以后,大约需要20秒的时间来定位书本上的知识点,如果复习充分,也是问题不大的。&/li&&li&与我无缘型:这种题又分两类。&/li&&ul&&li&第一类是阅读一遍连题都读不懂,读了几遍才读懂题目意思,然后发现想要将问题转移到知识点和学过的套路上感到无比困难,并没有清晰地指向某某定理、某某公式;&/li&&li&第二类是一读就知道自己做不出的。这种题通常是在考前,大家放弃了某些自以为不会考或者像我直接放弃中值定理的题,于是一读完题,就知道这题考的是自己的痛点。&/li&&/ul&&/ul&&p&上面说的这三种类型是因人而异的,&b&需要大量的做题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类型库。&/b&并且,有的题可能在你第一次接触时,属于稍加包装,结果当你做了很多次后,你已经自带去包装属性,一眼看穿了。&/p&&p&上面这些话是想说:不要一直纠结自己能考几分,能做多少题;更不要希望有人可以给你一个最高效的题库,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b&有些弯路你必须走&/b&。&/p&&p&张宇的1000题中,很多积分题,我当时算一整天才算几题,答案的步骤有时候能写一面A4纸。我在他的博客下,看到很多评论同学也在里面提问一些积分题,然后看到一些大神,很顺利地解答了。当时我感到非常挫败,但是翻开考研31年的真题中所有的积分题,我没有看到那样的积分。并且,今年考研的积分题也只是一道常规的换元+分布,在我看来也是一眼看穿型。&/p&&p&&b&我那段时间也许是有些浪费的。因为自己明明没有能力解出那样的积分,还要磨一两天,为了所谓的精神,所谓的不看答案,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什么。但是,这段时间能省吗?不能。&/b&&/p&&p&&b&&u&我更不能告诉学弟学妹,大家积分就随便看看,不用做太多题。&/u&&/b&因为那两天中,我尝试理解了一些自己想不出的方法,这在后面的某些知识中,特别是三角函数的变形技巧、分式的变形上给了我很多的提示和帮助。因此,再多的学长学姐经验,都不可能帮大家避开所有的弯路,大家也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所走的弯路。&/p&&hr&&p&其实,做很多事情都一样,执行力比努力重要很多。知乎上大神云集,考研这项事业也并不是新近出现的,各路经验、方法早已套路化,甚至成体系。问题是,明确的方法摆在眼前,&b&执行力这东西&/b&只有你自己来监督和控制。有一处掉链子了,没事,回头补上就醒了;但每次都无意识地继续『前进』,最终自然无法通过检验。&/p&
18年考研,数一119。7月份开始准备,个人认为如果三月开始可以考得更好一些。六月底更新:7月刚开始复习的小伙伴,给大家分享去年自己的复习时间和进度。我是7月开始复习数学的,之前没复习的小伙伴不要慌。大三下就可能有很多未知的事情让你忙不过来——保…
2018考研,数学二考了127,报考南京大学的现代工学院,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现在拟录取。写出来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能帮助后来的考研人。&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6&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2ceef4ca_b.jpg&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2ceef4ca_r.jpg&&&/figure&&br&---------------------------------------------&br&我比较懒直接把我之前的答案搬过来啦&br&&br&&br&---------------------------------------------&br&朴实的分割线&br&答主是工科生,所以一切从简,若有解释不清的地方,或是大家有疑问的地方,欢迎大家评论区来讨论。手机码字,尽量清晰明了。&br&----------------------------------------------&br&数学二&br&&br&先说句题外话,题主现在开始准备考研,如果是工科类的且不是跨考的话,时间应该是够用的。&br&数二由两部分内容构成---高数和线代。其中高数占78%,线代占22%。具体来说,线代占两个选择题(4*2=8),一个填空题(4*1=4),以及最后两道大题(10+11=21),总分为33分,剩余117分为高数。从这个分数占比来看,高数显然是前期重点准备的内容。&br&&br&以前主流的数学复习思路一般是先过一遍同济的教材,再选择某一位老师接着复习。但是就个人复习的经验看来,我觉得教材似乎并没有必要去看,尤其是对于基础不太好的更是如此,直接看老师----我就拿汤家凤老师来说---的视频就行。&br&原因如下&br&1.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有一位老 师给你讲解比你自己自学教材效率应该高很多。 &br&&br&2.数学二的高数和线代考核的部分并不是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根据我了解,大部分的考研学生并不会选择去研读数学大纲,如果直接对着教材复习,就会有一部分人复习了不考的内容,浪费了珍贵的备考时间。&br&&br&3.教材上的例题固然很经典,但是对于考研的针对性就差了很多,很多考研的题型和例题差距较大,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是和考研的内容很贴合的。并且会针对考研的题型讲解特定的解题方法,有利于提高解题效率。&br&&br&综上来说,我觉得直接听老师的视频配合习题开始复习可以了。但是手头应该是要有一本数学教材的,方便查阅不熟悉的知识点。推荐同济七版。&br&至于选择汤家风老师还是宇哥还是别的老师,知乎上有专门的问题,大家自行去了解,看看哪个老师的风格适合自己,然后紧跟一个老师就可以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用不适用自己之别。&br&&br&-----------------------------------智慧的分割&br&&br&总体的复习规划&br&&br&前期的复习,一般指的是3月到7月份,应该以高数为主,我推荐汤家凤老师的接力题典1800和汤家凤老师的视频。看了视频之后再做1800对应的题目。大概到九月份可以把1800高数部分做两遍。数学这个科目的复习,绝对是做题第一。&br&其实认真复习的话,时间肯定会剩余,所以做完1800之后可以做复习全书,李王出的那版。然后再做一下660巩固一下对于定义等基础知识的理解。&br&&br&从七月份中旬开始做线代,对于线代我用的是永乐大帝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建议看永乐大帝的视频然后再做习题,做两三遍应该就够了,书比较薄,而且越做越快。&br&&br&九月份可以开始做真题了,数学二从1997年开始做,1997以前的和现在的题目差别太大,没太大意义。真题做一遍,然后整理错题就行了。&br&&br&十月下旬开始做模拟题,一直做到考试前。力推合工大超越五套卷,市面上质量最高的试题。其余的还有汤家凤绝对考场八套卷,张宇最后四套卷等。做到考试前。&br&&br&------------------------愤怒的蛋炒饭的分割&br&&br&复习的一些小方法&br&&br&1.视频应该分基础班和提高班,可以下载下来,用1.5甚至2倍速播放,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br&&br&2.汤家凤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课的时候会举大量的例子,这些例子对于你解题有非常大的帮助,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他讲的题目全部记下来,然后不会的再消化吸收。&br&&br&3.建议买一份A4打印纸,一份500张,用作草稿纸。大概可以用到11月份吧。草稿纸写的时候可以把写过的内容框起来,有利于回头查找自己的错误。&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ff20497bfb84dab9fe3c83f_b.jpg&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ff20497bfb84dab9fe3c83f_r.jpg&&&/figure&&br&&br&&br&4.李王红皮的复习全书还是要买的,但是强烈不建议用来复习,因为里面的题目综合性很强,且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有劝退的效果。可以用来当习题来做,毕竟畅销这么多年题目还是很经典的。只做高数部分就可以了,做个两三遍也是可以的。建议在做完1800的题目之后做一做。&br&&br&5.在这里推荐一本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附带的660题。这本书可以在做完1800和复习全书以后再做。对于这本书大家有点争议,因为虽然它打着基础题的名号,但是题目出得实在是紧扣定义,所以对于一些人就做的痛不欲生,也有一定劝退效果。但是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争议处也是它最大的优点------它极大的训练了你对于定义的理解,能让你在考场上碰到新类型的题目迅速找到入手点。建议在做完复习全书后再做这本书,因为有些内容和全书是有衔接的。&br&&br&6.真题要限时做,不限时做题目都是耍流氓。找大块的三个小时,力求做简单的真题两个小时20分钟,难的真题做2个小时45分钟。做满三个小时立刻停止,然后开始批改。因为考场上做题的速度肯定要比平时慢得多,所以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提高做题速度。&br&&br&7.买试卷版的真题,买数二答题纸。万能的某宝上有卖的。不要买成册的真题。就是为了全真模拟考场的环境,尽可能的减少你在考场上的紧张和不适应。&br&&br&8.模拟卷的问题。超越五套卷只有电子版,某宝上有卖。数二只有三套,而且出来的时间在12月初,在此之前可以做18年的试题。最后四套卷偏难,体验一下就好。汤神绝对八套卷贴近真题,难度较低,计算量大。别的模拟卷可以随便做做。&br&&br&9.计算错误的问题。很多同学会犯自以为很低级的计算错误。比如加减错误,抄错符号。建议拿个本子,把这些错误全部记起来,然后你就会发现错误惊人的一致,比如设计到e的积分的问题,比如关于三角函数的积分的问题等等,每次做题目之前拿出来看一看,亲测有用。&br&&br&10.汤家凤老师关于中值定理的讲解有自己的一套。做题不要太好用,而且小套路不要太多。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普通话不太标准。&br&&br&----------------------------------------------&br&这满满的干货都没人看而且点赞吗???&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2&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c33ffbd3affb_b.jpg& data-rawwidth=&1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0&&&/figure&&br&-----—---------------------------------------&br&答主又来更新啦!&br&&br&11.解题步骤的问题。线代的题目一定按照考场上做题的要求来做练习题。因为线代主要是考察计算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方程组和矩阵那边,写的太乱的话,一是占地方,二是容易抄错。高数部分习题的解答,建议大家好好跟着汤家凤老师来学学解题步骤,因为一个好的解答过程,不仅是一个正确的最终答案,还需要一个简单明了的步骤。实在学不会,推荐你把真题解析的答案抄一下,你会发现自己写的过程多么的不堪入目。&br&&br&12.积分那一块的问题。同济教材上给的,一定要背熟,但是大家做题的时候,肯定也会碰到一些反复出现且教材上没有的积分,举个例子,x和e的x次方乘在一起的积分的原函数,再比如sinx和e的x次方乘在一起的积分的原函数,出现了没八百次也有一千次了,背下来,一旦考到,会节省大量的积分的时间。这些才是大家在考场上和别人拉开差距的法宝。大家要多总结,多记忆。&br&&br&13.考场上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写!不会做的一定要写!我记得今年的试题中,有一个二重积分的大题,我一开始没把握,但也是从头写到尾,最后算错了,但是过程是对的,还有一个应用题,最后没时间了,干脆写了式子摆在那里没算,还有一个线代的第一个大题的第二问,当时也是时间紧张,直接写自觉告诉我的答案,写之前加了一句,显然。。。。最后结果也是对的。。从我今年考了127来看,无论是结果还是答案,肯定都给了分。所以大家不要一片空白,最起码写写内容。&br&----------------------------------------------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不负坚持啦!&br&&br&放一张我男神的图!&br&&br&&br&&br&&br&&br&&br&&br&&br&&br&&br&my W.W,my star,my perfect silence&figure&&img data-rawheight=&75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f0c714d363ebea008247_b.jp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f0c714d363ebea008247_r.jpg&&&/figure&&br&----------------------------------------------接着更!&br&----------------------------------------------&br&14.极限的问题。求极限的问题应该说是高数最基本的问题了,这里说一下无穷小的问题。无穷小的本质是泰勒展开。很多极限题代入无穷小等价替换是很容易做错的,很多老师会说乘法适用,加法不适用等等,这里我推荐一种想法(其实是宇哥的)个人觉得宇哥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无穷小的问题无脑使用泰勒展开,基本不会错,但是有时算起来比较麻烦。&br&具体做法是,记住几个常用的函数的泰勒展开,一般记住前三项就行了,然后一般需要泰勒展开的都在分子上,记住展开到大于等于分母的阶数。例如,分母是X的三次,分子就要至少展开到X的三次方的高阶无穷小。然后分子整理一下消项,基本就得出答案了。最后贴一张无穷小的运算法则,一张泰勒的图。我想这样无穷小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br&&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38& data-rawheight=&908&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b6e765a040e2b88ff09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b6e765a040e2b88ff09fc_r.jpg&&&/figure&&br&&br&&br&&br&&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635&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d4edb4db3f22a76335c8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d4edb4db3f22a76335c89_r.jpg&&&/figure&
2018考研,数学二考了127,报考南京大学的现代工学院,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现在拟录取。写出来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能帮助后来的考研人。 --------------------------------------------- 我比较懒直接把我之前的答案搬过来啦 ---------------------------…
谢邀!要找到对学生负责,学术水平和修为都很好的导师的确不容易。&br&作为过来人,有个途径推荐给您:把导师带过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致谢”好好看一下!虽然这里面很多人对导师都是赞美和客套话,但是里面却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信息,比如,他的学生一般都几年毕业,在读期间都有些什么成果?是感慨时光流逝的人多,还是感谢导师带给他们实实在在本事的人多?是感谢自己努力奋斗的人多,还是后悔自己没有努力的人多?……&br&导师的学术水平高低,主要看他拿过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基础重点项目(973项目),和发过多少专业领域的TOP期刊杂志文章(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相应期刊的水平)。&br&如果可以的话,亲自去拜访一下想要报考的导师,也是一种很好的了解导师的方法。&br&再次感谢邀答,祝您顺利!
谢邀!要找到对学生负责,学术水平和修为都很好的导师的确不容易。 作为过来人,有个途径推荐给您:把导师带过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致谢”好好看一下!虽然这里面很多人对导师都是赞美和客套话,但是里面却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信息,比如,他的学生一般都几年毕…
&p&看到知乎上对微所的介绍很少,我来给个详细介绍,内容很长,数据很多(首先,微所绝对是工程类牛所(太有钱了),在中科院各大研究所排名也至少是第一第二梯队的,一直以来很低调,对外宣传太少,所里还有些涉及国家军工方面,你懂的),所以我找了一下资料。下面内容转自一个贴吧,很详细(但有些也是本人自己搜集的数据,请耐心看完,后面也附有就业与待遇和生源情况):&br&一、研究所的简介&br&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之一。2001年8月,根据科研领域和科技发展目标的调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br&在八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上海微系统所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科研布局,发挥了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骨干引领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成功解决了包钢高含氟铁矿的冶炼和稀土元素回收。六十年代中期,发展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工业部门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工业实用PN结隔离集成电路、ECL高速电路和国内第一块8位、16位微处理器。八十年代中期,开展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绝缘体上硅(SOI)材料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自建国以来,上海微系统所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46项、部省级347项,其中“甲种分离膜”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高速、超高速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br&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上海微系统所确定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领域和微小卫星、无线传感网络、未来移动通信、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五个学科方向,形成了“系统为牵引、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的创新价值链。近年来,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1、02和03星、“神舟七号”伴星,是我国微小卫星的重要研制基地;实施了 “上海世博会防入侵传感网”、“浦东机场防入侵系统”、 “奥运会上海站火炬传递”、“太湖水质监控传感网”等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引领物联网核心技术,推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汶川和玉树抗震抢险、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安防等重大事件,在抗震救灾、维稳、公共安全、数字化城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SOI材料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应用于国家重大关键工程,控股的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高端硅基材料产业化基地。&br&上海微系统所现有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处在传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太赫兹固态技术、无线传感网、物联网系统技术、宽带无线、新能源和超导八个研究室, &br&上海微系统所现有在职职工780人,其中一线科技和管理人员685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有国家“千人计划”7人和青年“千人计划”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8人次。&br&上海微系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研究生442人,其中硕士生267人、博士生175人,在站博士后16人。其中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以来共有4篇博士论文入选,在全国所有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仅次于北京大学(5篇)。&br&面向“十二五”和“创新2020”,上海微系统所确定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建设,解决“感知中国”战略高技术问题,突破物联网、MEMS核心器件、高端硅基SOI材料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成为无线传感网、宽带无线通信、微系统及相关材料与器件领域不可替代、“四个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br&二、各实验室的介绍&br&一室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我国传感技术领域最早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boss 为李昕欣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听过李老师的几次讲座,人很幽默,很有追求的一个人,做学术的大牛啊!带出的博士获得过全国百篇优博。一室主要做MEMS,在这个方向上目前是国内最顶尖的。按照李老师的话来说,目前不管是工程还是发论文,在MEMS方向上都是国内最厉害的的,在国际上也是很靠前的。我觉得MEMS是个很有前途的方向,物联网兴起是迟早的事情,而物联网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就是各种智能传感器。&br&实验室的课题组组长有:李昕欣、王跃林、熊斌、杨恒、焦继伟、罗乐、吴亚明、李铁、车录锋&br&除了李昕欣老师比较牛逼的老师还有王跃林老师(中科院百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br&还有做微钠生化传感器的程建功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国外回来不久的万虹研究员(中组部千人计划),牛逼老师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br&二室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br&二室是微系统所最大的一个实验室,老师最多,科研实力超强,微系统所的几个院士全部集中在这里,在相关领域国内是最强的,做学术的好地方。二室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研究员19名,副研究员12名,高级工程师3名。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力题典1800精选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