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0度下的家禽骨头的硬度是多少硬度有多少

&p&抱歉.删了评论&br&&br&&br&-------------分割线------------------------&br&&br&&br&&br&&br&&br&&br&--推荐两本我认为还算治愈的书吧&br&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br&
《相约星期二》&br&&br&&br&---------分割线?!&br&&br&&br&&br&&br&”你是说我并不想死,我是在这虚张声势?”&br&&br&”不是虚张声势,是摇尾乞怜。别生气,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别人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看,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br&&br&”而是什么?”&br&&br&”而是还在……还在渴望爱……”&br&&br&
--史铁生《务虚笔记》&/p&
抱歉.删了评论 -------------分割线------------------------ --推荐两本我认为还算治愈的书吧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相约星期二》 ---------分割线?! ”你是说我并不想死,我是在这虚张声势?” ”不是虚张声势,是摇尾乞怜。别生气,一个真正想…
发展心理学迄今为止最惊人的公认的重大发现: 父母所创造的共享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基本无影响。&br&&br&感谢 &a data-title=&@Andy Lee&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tip=&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overcard=&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Andy Lee&/a&
的展开描述&br&&br&“&br&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为基因
在先,所以这部份算作基因),其次是非共享环境(父母也能为孩子提供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的用处很小,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非共享教育环境(教养)仍然是必要的。
&br&”&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86& data-rawwidth=&1410& src=&https://pic2.zhimg.com/50/589c40eeee3b3eb1a00eebf03188ee8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89c40eeee3b3eb1a00eebf03188ee89_r.jpg&&&/figure&&br&&br&-------------&br&在说结论之前, 先给出相关的定义, 与实验方式。
&br&&br&同卵双生子(MZ),其遗传基因100%相同。&br&异卵双生子(DZ),其遗传基因50%相同。&br&领养子(Adopted Siblings AS),其遗传基因0%相同。&br&&br&在共同长大,拥有共同的环境影响的情况下(&b&等环境假设&/b&), 如果某个行为或生理特征在MZ比起在DZ身上更显著相似,DZ比AS更显著相似
(MZ && DZ && AS)
,我们就倾向于认为基因差异对这个特征有相当大的影响(high
heritability)。&br&&br&如果 (&img src=&//www.zhihu.com/equation?tex=MZ+%5Capprox+DZ+%5Capprox+AS& alt=&MZ \approx DZ \approx AS& eeimg=&1&&)我们就倾向于认为基因差异对这个特征有基本无影响(low heritability), 环境对此特征的影响更大。&br&&br&最后, 如果同卵双生子从出生就被分开收养(MZA),100%相同, 但是彼此环境不同;如果一对同卵双生子在一起抚养(MZT),100%相同, 但是彼此环境相同。对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数据进行比较, 就能得出基因/环境在形成差异时的比重。&br&&br&即使是MZ,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形成心理特征的差异, 这一部分就是环境的影响结果(因为遗传基因100%相同)。 &br&&br&Environment 环境 又分为两种&br&&br&&ul&&li&共享环境: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共享的环境变量。 包括但不限于,父母教育程度,性格, 家庭环境, 教育方式, 单亲与否, 吸烟与否等等&/li&&/ul&&br&&ul&&li& 非共享环境: 除了共享环境 以外的所有因素。 包括但不限与, 你三岁在幼儿园磕破头, 7岁被同学穿上花裙子/过家家, 13岁开始早恋,
15岁开始上课看小说, 21在失恋中升华, 25岁在悬崖下捡到武功秘籍, 27岁在海边顿悟剑法, 29岁走火入魔, 30
大病初愈,打通任督二脉。。。&br&&/li&&/ul&&br&精准的定义可以参考 &a data-title=&@Andy Lee&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tip=&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overcard=&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Andy Lee&/a& 的另一个答案&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到多大作用? - Andy Lee 的回答&/a&&br&&br&Heredity (先天基因差异变量) + Shared Environment(共享环境差异变量) + Non shared Environment(非共享环境差异变量) = 100% 解释差异的归因&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6& data-rawwidth=&544& src=&https://pic4.zhimg.com/50/b6eadfb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6eadfbe1_r.jpg&&&/figure&&br&怎么进一步区分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在影响差异的比重呢? 主要通过以下实验&br&&br&&ul&&li&&b&收养变量研究:&/b&当一个家庭已有小孩的家庭收养了一个小孩的(AS)(年龄接近,收养时间越早越好),我们认为这个收养的小孩与他的非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的特征相似都是共享环境导致的,因为他们之间按的遗传基因是完全不同的。
类似实验数据:&/li&&ul&&li&MZ分开收养(100%基因因素, 0%共享环境),
&/li&&li&MZ共同抚养(100%基因因素, 100%共享环境),&/li&&li&DZ分开收养(50%基因因素, 0%共享环境),&/li&&li&DZ共同抚养(50%基因因素, 100%共享环境),&/li&&li&AS (0%基因因素, 100%共享环境)&/li&&/ul&&/ul&&br&&br&&b&两个结论&/b&&br&&br&&br&耶鲁大学公开课 《心理学导论》 第13课:人与人的差异 &br&&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1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yc.yale.edu/psycholog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syc-110/lecture-1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课上给出关于人与人差异的两个结论:&/p&&br&&br&&p&&u&&b&第一个结论&/b&&/u&&/p&&p&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特征都是高遗传力 (high
heritability)。&br&&/p&&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0& data-rawwidth=&552& src=&https://pic3.zhimg.com/50/82fabf5f0a1b1ad67f6315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2fabf5f0a1b1ad67f63155_r.jpg&&&/figure&&br&&p&&br&包括IQ,性格, 感觉幸福度,信仰, 政治倾向,性取向等, 人与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的不同。 &br&&/p&&br&&p&&a data-title=&@一圭也&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hash=&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tip=&p$b$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hovercard=&p$b$a6f348a317e9eb71bbee6&&@一圭也&/a&
谢谢提醒,
性格在世俗社会泛指和心理学学术上的定义可能有些不同。
在心理学上可以参考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A4%25A7%25E6%%25E6%25A0%25BC%25E7%%25E8%25B4%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五大性格特质&/a& 中的定义 包括&br&&br&&/p&&ul&&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B%258F%25E9%25AA%258C%25E5%25BC%%2594%25BE%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验开放性&/a&(Openness to experience)」&/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0%25BD%25E8%25B4%25A3%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尽责性&/a&(Conscientiousness)」&/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E6%%25E4%25B8%258E%25E5%E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向性&/a&(Extraversion)」&/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B2%25E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和性&/a&(Agreeableness)」&/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5%259E%25E7%25BB%258F%25E8%25B4%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情緒穩定性&/a&(Emotional Stability)」&/li&&/ul&&p&&br&[作者按] 高遗传力 (high
heritability), 并不是说,父母的感觉幸福度是9 (从1到10), 你的感觉幸福度就会很高。 而是说你的感觉幸福度(3)和我的感觉幸福度(8)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因的差异。 也就是说, 一出生,感觉幸福度就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基因底调了&br&&/p&&br&&p&也就是说,一出生,个体之间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特征的差异,包括IQ,性格,就已经基本定调了。1970年代,这个结论刚刚露头时,整个美国都非常抗拒, 认为生来就有差异的这个观念,不符合美国强调的众生平等的建国理念。。。&/p&&blockquote&In many cas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enes mak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such as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br&&br&Neill, J.T. (2004).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ilderdom.com/personality/L4-1IntelligenceNatureVsNurture.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ture vs nurture in intelligence&/a&. Last updated: April 2005&/blockquote&&br&&u&&b&第二个结论&/b&&/u&&br&&br&第二个结论: 除去先天基因影响, 剩余差异都归结到非共享环境的差异&br&&br&换句话说, 后天共享环境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0-10%)。家庭共享环境&b&对孩子的心理特征成形几乎无影响&/b&&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3& data-rawwidth=&544& src=&https://pic1.zhimg.com/50/ca4a08eafc3da1a0aa56a955e801c7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a4a08eafc3da1a0aa56a955e801c72c_r.jpg&&&/figure&&br&&br&&ul&&li&大多数领养研究表明,领养子的性格与其领养家里的兄弟姐妹的相似度, 与任意随机两人的性格相似度类似。 这也就说明,其共享家庭环境对性格成形基本无影响。 除去第一结论中的基因差异的因素, 非共享环境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共享环境因素。&br&&/li&&/ul&&blockquote&Most adoption studies indicate that by adulthood the personalities of
adopted siblings are little or no more similar than random pairs of
strangers. This would mean that shared family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re
zero by adulthood. As is the case with personality,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often found to out-weigh 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s.&br&&br&Weiss A, Bates TC, Luciano M (March 2008).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ss.sagepub.com/cgi/pmidlookup%3Fview%3Dlong%26pmid%3D&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ppiness is a personal(ity) thing: the genetics of personality and well-being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a&. &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sychological_Scie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sychological Science&/a&&/i&&b&19&/b& (3): 205–10.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object_identifier&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i&/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x.doi.org/10.Fj.08.02068.x&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1111/j.08.02068.x&/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ubMed_Identifi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MID&/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Retrieved .&/blockquote&&br&&ul&&li&在幼年时,共享环境大概能解释小孩一般认知能力(IQ)的四分之一,但小孩长大后这个影响就几乎没有了。&/li&&/ul&&blockquote&There are some family effects on the IQ of children, accounting for up
to a quarter of the variance. However, adoption studies show that by
adulthood adoptive siblings aren't more similar in IQ than strangers&br&&br&Bouchard Jr, TJ (1998).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dult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mental abilities&. &i&Human biology&/i&&b&70&/b& (2): 257–79.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ubMed_Identifi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MID&/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ubmed/9549239&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549239&/a&.&/blockquote&&ul&&li&wiki:&/li&&/ul&&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Nature_versus_nurture%23Heritability_estimate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ture versus nurture&/a&&br&&br&&ul&&li&公开课上教授推荐的一部书《The Nurture Assumption》(教养的迷思)&/li&&/ul&&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The_Nurture_Assumptio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Nurture Assumption&/a&&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63& data-rawwidth=&1267& src=&https://pic4.zhimg.com/50/2b9efdce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b9efdcec4_r.jpg&&&/figure&&br&&ul&&li&在另一门公开课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class.coursera.org/socialpsychology-0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cial Psychology&/a& by wesleyan university 也有类似的论述&/li&&/ul&&br&&p&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 基因只能解释50%的个体差异, 家庭影响只有0-10%, 剩下的40-50%
是同伴影响决定的。&/p&&p&。。。&/p&&p&如果保持基因不变, 学校不变, 把父母换了, 基本上对孩子最后的成型没有影响。&/p&(这话不是我说的, 是Harris (1996)论文里的原话, 我只是翻译一下) &br&&blockquote&What GS(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implies is that children would develop into the same sort
of adults if we left them in their homes, their schools, their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cultural or subcultural groups, but switched
all the parents around.
-- Judith Rich Harris (1996) ”&br&&/blockquot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aculty.weber.edu/eamsel/Classes/Child%/Lectures/3%2520Childhood/SE%2520development/JudithHarri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a&&br&&br&&br&&ul&&li&最后,父母除了提供了先天的基因, 还是有可以间接影响孩子的途径:&/li&&/ul&&p&1 择校, 择社区, 择玩伴&br&&/p&&p&2 努力影响比自己小十岁的群体,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些比自己大10岁的群体中得到正面影响。 -- 这也是我为啥在知乎努力回答问题的原因。&/p&&br&&p&Parent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but it’s su parents help
define the schools, neighborhoods,
and pee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whether their children become delinquent,
use drugs, or get pregnant. Moreover, children often take their cues from
slightly older children, who get their cues from older youth, who take theirs from young adults in the
parents’ generation.&/p&&b&---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b&Pg184 – 185 &br&&br&&br&&br&&p&&u&&b&Reference&/b&&/u&:&/p&&p&Yale 公开课 (英文官网)&/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1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en Yale Courses&/a&&/p&&br&&p&公开课听课笔记 (中文豆瓣)&/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鲁大学开放课程&/a&&/p&&br&&p&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p&&br&&p&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中译名(教养的迷思)&/p&&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aculty.weber.edu/eamsel/Classes/Child%/Lectures/3%2520Childhood/SE%2520development/JudithHarri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a&&br&&br&wiki:&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Nature_versus_nurture%23Heritability_estimate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ture versus nurture&/a&&br&&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到多大作用? - Andy Lee 的回答&/a&&br&&br&------------更新分割线---------&br&&br&研究结论是 家庭共享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择校择社区,只是父母改变非共享环境,间接影响孩子的一个可能。
即使是择校择社区, 你是和学渣还是学霸混也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了。 &br&&br&关于共享环境的范畴, 假设n个平行世界有n个同样的你, 或者有n个同卵双生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共享环境中, 有大富大贵的 有贫民窟的, 有单亲家庭的, 有同性恋领养的,
有吸*毒的, 有性工作者的。
最后所有的你成长后的差异, 与以上因素无关。 绝大部分差异都是非共享环境造成的。&br&&br&父母只是在你是受精卵时影响了50%,接下来基本无影响。 &br&Your parents had a huge effect on your intelligence and your
personality, around 0.5 actually. They had this effect at the moment of
conception. From then on in, they played very little role in shaping you
— what you are.&br&&br&&br&在耶鲁心理学的最后一课,对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时,教授也提到:&br&&br&我们知道人与人差异的形成,一半是基因, 一半是后天非共享因素。 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机制是怎样的。 到底是什么让人更有担当,又或者更懦弱, 更无私,又或者更无耻, 更加坚定信念追求梦想, 又或者更随波逐流。 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未知有待探索。&br&&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20%23ch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yc.yale.edu/psycholog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syc-110/lecture-20#ch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We know that about half of the variants in personality, about hal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are due to genetic factors but we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where the other half happens. It has to be experienced
but we have no real good theories of the sort of experience that makes
one person adventurous and another one timid, one bitter and one
satisfied. We know a lot about the social influences that can drive
people to do terrible things to one another but we don't know the answer
to the maybe harder question of why some of us — some people are immune
to these influences, why some people do good things, perhaps even
heroic things, regardless of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y find themselves
in. So, there's an enormous amount left to do. It's an exciting field
just because there's just so much more we need to understand.&br&&br&&br&------------------------------------2015 第一天的更新分割线----------------------&br&话说这个答案很应题吧 “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在外行看来是极其荒谬的,甚至会遭到群众的炮轰”
求up求赞啊
感谢什么的到是不重要:)。&br&&br&&br&关于回复里那个家暴的例子(假设父亲家暴母亲),
有一种解释就是父亲的暴力基因和低自我控制基因,以及母亲的“缺陷” 遗传到了孩子身上,
即使在平行世界里有另一个同样基因的复制体,被幸福家庭领养,
也会表现出暴力倾向。
根据本理论,
其本体与复制体的其他差异,是归因于非共享环境, 与幸福家庭和暴力家庭环境基本无关。
&br&&br&这也顺便回答
&a data-title=&@Lake Young&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201dda55a84d5b2a7abdc& data-hash=&2201dda55a84d5b2a7abdc& data-tip=&p$b$2201dda55a84d5b2a7abdc& data-hovercard=&p$b$2201dda55a84d5b2a7abdc&&@Lake Young&/a&
努力无用论。
恰恰相反, 既然我们不能决定基因(至少现阶段不能 ^_^), 个人的成长和性格的成形是取决于非共享环境,
而不是父母的学历, 教育和家庭环境。
你更有理由去努力 去改变 去争取更适合你的环境, 朋友, 同学, 导师, 以及大环境。
最后当你站到成功的领奖台上, 要感谢父母时, 不要说错话: 不是感谢他们多年的教育, 而是要感谢他们赋予了你如此优秀的基因。
又或者你一事无成回首往事时,
不要责怪父母的失败家庭教育, 这是不科学的,统计数据上不相关的:)
因为是你的基因和你的非共享环境的表现
决定了你的成长。&br&&br&&a data-title=&@风莱&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7f1bad409e88e9a6b8e9& data-hash=&7f1bad409e88e9a6b8e9& data-tip=&p$b$7f1bad409e88e9a6b8e9& data-hovercard=&p$b$7f1bad409e88e9a6b8e9&&@风莱&/a&
不确定你的相关领域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门《心理学导论》,虽然我是以公开课的方式跟下来的,
但是它本身是2007
耶鲁心理学系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是当堂录像。 总共20堂课。
换句话说 近十年来 每个进入耶鲁心理系的学生都要上这门课。 这应该算是广泛了吧。
另外我的 &u&&b&Reference&/b&&/u&:也提到其他不同大学教授的著作的相关论述,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br&&br&“This Yale College course, taught on campus twice per week for 75 minutes, was recorded for Open Yale Courses in Spring 2007.”&br&&br&最后附一段心理学导论课上的相关论述&br&&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yc.yale.edu/transcript/319/psyc-1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yc.yale.edu/transcript&/span&&span class=&invisible&&/319/psyc-11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Now, again, this isn't going to sit right for you and I've had — I put
this down because last year when I gave this talk people ran up to me
and told me this. They said, &Look. I know my mom and dad had a huge
role in my life. That's why I'm so happy and successful,& then other
people said, &That's why I'm so miserable and screwed up,& but either
way blame it on Mom and Dad or thank Mom and Dad. And you might think
you know. When you become famous and you stand up and you get your
awards maybe you'll thank your mom and dad. When you go to your
therapist and explain why you're so screwed up maybe you'll blame Dad.
&He never took me to a baseball game.& Well, maybe, [laughter] but you
don't know. Were you adopted? If you weren't adopted, you can't even
begin to have the conversation about how your parents messed you up
because if you're a lot like your parents you might be a lot like your
parents because you share their genes. Of course, you resemble your
parents. Moreover, how do you figure out which is the cause and which is
the effect? &Mom smacked me a lot and that's why I turned out to be
such a rotten person.& Well, maybe she smacked you because you were
rotten. [laughter] I don't want to get personal but it's very difficult
to pull these things apart.”&br&&br&&br&&br&-------2015
第二天更新分割线--------&br&&br&&a data-title=&@Andy Lee&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tip=&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 data-hovercard=&p$b$247b240ccc5abbae0bdac30&&@Andy Lee&/a&&br&本文总体来说很不错,不过开头第一句话表述不太严谨。“父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基本无影响”&br&& 已修改 &br&&br&正如你在正文中提到的,父母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非共享环境而影响孩子,这不仅仅是间接通过选择同伴,而可以直接对孩子有差别对待。&br&& 你是想说出生别(因为出生顺序,而造成的父母对年长年幼孩子的区别对待)例子吗? 在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的最后一章专门对此的论述, 只是从现在的实验和数据来看, 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br&&br&同伴也不仅仅是全部的非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是指遗传和共享环境之外的全部环境,包括疾病、意外等等,这部分可能还因为“教养中的天性”而受到基因的影响。&br&& 是的,非共享环境的范畴很大, 包括但不仅限于,同伴,学校。疾病,意外也是非共享的一部分&br&而且双生子研究似乎没有做跨文化收养设计,这使得作为共享环境的文化因素没有被排除掉。&br&& 文化更多是以非共享环境来影响的。
即使父母的原籍文化,也只是以code-switch的方式表现出来(只在家里,或和父母在一起时表现)&br&&br&Young immigrant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are transplanted into foreign cultures&br&usually grow up preferring the language and norms of their new peer&br&culture. They may “code-switch” when they step back into their homes, but&br&their hearts and minds are with their peer groups. Likewise, deaf children of&br&hearing parents who attend schools for the deaf usually leave their parents’&br&culture and assimilate into deaf culture.&br&&br&-- Page 185,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David G. Myers &br&&br&通俗意义的家庭环境既包括共享环境也包括非共享环境,而非家庭环境也能包括共享和不共享。&br&&br&&已完善共享环境定义&br&&br&另外,好像没有极端家庭的收养研究,这使得极端的环境(可能共享也可能不共享)对小孩人格和能力的影响暂时不明确。&br&&br&& 有过对吸毒, 单亲家庭的数据。
再极端的就不清楚了, 毕竟极端化无法进行大量数据研究。&br&&br&所以,我建议修正结论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为基因
在先,所以这部份算作基因),其次是非共享环境(父母也能为孩子提供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的用处很小,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仍然是必要的。
&br&&br&&已修改, 只是对最后一句话有点异议, 良好的教育的概念太模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我看来父母只能通过改变非共享环境间接影响孩子, 而且即使是这样 孩子是和学渣还是学霸混也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了。&br&&br&&br&&a data-title=&@李林蔚&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5a841bda685cf4cfa0cf6a& data-hash=&5a841bda685cf4cfa0cf6a& data-tip=&p$b$5a841bda685cf4cfa0cf6a& data-hovercard=&p$b$5a841bda685cf4cfa0cf6a&&@李林蔚&/a&&br&再来说说 从父母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发现。
就说你这个读书的例子, 教授课上恰恰提到了类似的解读。
你应该听过无数次:别人家的孩子可喜欢阅读了
因为别人家的父母从小就给他/她读书。
这个现象还有另外两种解释, 1, 可能父母本身就喜欢阅读, 孩子遗传到了爱阅读的基因。
每次你阅读时, 孩子都回依偎到你的身边,静静地听, 不时的问问题, 给了你正向刺激, 让你更有动力读下去。
假设孩子坐不住,不爱听,
你感觉很失败, 越努力越感觉失败, 你还能读下去吗。
不是你影响了孩子, 恰恰相反, 是孩子programme了你。
公开课上还给出了其他孩子影响父母的例子和实验, 很有意思的。&br&&br&我给你的建议, 尝试观察实验一下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如果不喜欢就不要强求。 我觉得父母的任务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带领孩子体验不同的经历, 发掘孩子最喜爱的,最擅长的一面。
爱他就让他自由的成长。 接受他的缺点, 不足, 可以尝试去改变, 但是基本上不要抱太大希望:) 反正你做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
何不把精力集中到怎样可以和孩子做个好朋友的任务上。:)&br&&br&&br&另外强烈推荐一本书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1685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和自由 (豆瓣)&/a&&br&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父母育儿的精神层面的指导书&br&&br&最好的关于父母育儿的物理层面的指导书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8956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豆瓣)&/a&&br&&br&&br&&a data-title=&@一圭也&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hash=&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tip=&p$b$a6f348a317e9eb71bbee6& data-hovercard=&p$b$a6f348a317e9eb71bbee6&&@一圭也&/a&
谢谢提醒,
性格在世俗社会泛指和心理学学术上的定义可能有些不同。
在心理学上可以参考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A4%25A7%25E6%%25E6%25A0%25BC%25E7%%25E8%25B4%25A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五大性格特质&/a& 中的定义 包括&br&&br&&ul&&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B%258F%25E9%25AA%258C%25E5%25BC%%2594%25BE%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验开放性&/a&(Openness to experience)」&/li&&li&「&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0%25BD%25E8%25B4%25A3%25E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尽责性&/a&(Conscientiousness)」&/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E6%%25E4%25B8%258E%25E5%E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向性&/a&(Extraversion)」&/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B2%25E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和性&/a&(Agreeableness)」&/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5%259E%25E7%25BB%258F%25E8%25B4%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情緒穩定性&/a&(Emotional Stability)」&/li&&/ul&&p&-----------------------1.3.2015-------------------&/p&&br&&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tchinese.com/story/Ffull%3Dy&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a&&/p&&br&&p&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
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
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p&&br&&p&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
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
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
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p&&br&&p&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
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
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p&&br&&p&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
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
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
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
关系都没有。&/p&
发展心理学迄今为止最惊人的公认的重大发现: 父母所创造的共享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基本无影响。 感谢
的展开描述 “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p&嗯,楼上的初衷是对狗好,但未免有点苛责题主了。&/p&&p&&br&&/p&&p&下面我将从11个方面详述一番购买哈士奇之前、之后的注意事项和主人日后的关注重点与禁忌;并且会推荐一些我购买过的,适合哈士奇的,同时觉得性价比还不错的必需品。&/p&&p&&br&&/p&&p&希望对准备饲养哈士奇的小伙伴们带来便利。&/p&&p&---------------------------------------------------------------------------------------------------------------------------------&/p&&p&&br&&/p&&p&&b&0.小标题&/b&&/p&&p&&i&1.&/i&购买小哈前的准备工作&/p&&p&&i&2.&/i&幼犬的品相和挑选&/p&&p&&i&3.&/i&哈士奇的价格&/p&&p&&i&4.&/i&免疫&/p&&p&&i&5.&/i&哈士奇的喂养&/p&&p&&i&6.&/i&狗的禁忌食物&/p&&p&&i&7.&/i&哈士奇的日常消耗品、必需品推荐&/p&&p&&i&8.&/i&哈士奇的牵引&/p&&p&&i&9.&/i&哈士奇的训练&/p&&p&&i&10.&/i&哈士奇的优缺点和应对方法&/p&&p&&i&11.&/i&结束语&/p&&p&&br&&/p&&p&&b&1.购买哈士奇之前的准备工作&/b&&/p&&p&准备好温暖的狗窝,食盆,幼犬粮(或奶糕),细小和犬瘟试纸(某宝有),妈咪爱(普通药房买),毛绒发声玩具或网球一个以及能够应付宠物疾病的经济基础。&/p&&p&&br&&/p&&p&&br&&/p&&p&&b&2. 幼犬的品相和挑选&/b&&/p&&p&&b&首先尽量去当地或周边城市的实体犬舍和宠物店。&/b&&/p&&p&58同城的&b&免费狗狗待领养&/b&都是骗你空运邮费的&b&骗子&/b&。&/p&&p&&b&不要听卖家忽悠什么蓝眼三把火,纯种&/b&。除非能拿出血统证书,否则都是空话。&/p&&p&事实上,三把火是哈士奇里最普遍的品相,而天蓝眼在成年后会逐渐变成蓝灰色(白眼狼的由来,看着会有点凶)。而桃形、枫叶脸纹和褐色眼睛的哈士奇在中国反而更加稀少,具备这种特点的哈士奇长大后会很柔美,不像三把火那么怒气冲冲。此外,成年后哈士奇的毛色可能比幼犬时要更深一点。&/p&&p&个人觉得,一味地追逐宠物血统的高贵,其背后的根源不过是饲主本身的较低自我认同感 (伏地魔吗?)。几千元的差价对于溺爱狗狗的大型犬饲主来说,不过是小几个月的狗粮钱。同时,纯血统的狗有更高的几率罹患犬种特殊疾病,并且不排除无良商家近亲繁殖的险恶行为。&/p&&p&因此,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繁殖的目的,选择宠物小哈时靠&b&眼缘&/b&就可以了:品相差不多,是个哈士奇,看着可爱就足够了。&/p&&p&在选购时,要选择行为&b&活泼&/b&和外观&b&干净&/b&的幼犬,比如说犬笼里无稀状便便,眼角没有眼屎堆积,狗狗叫声嘹亮,动作灵便,反应机敏。&/p&&p&如果有可能,当场对心仪的幼犬做个犬瘟细小检测,防止无良卖家注射兴奋剂和抗病毒血清。&/p&&p&狗狗&b&一般买三个月大&/b&的,因为这时三针疫苗都已经注射完毕。 才两个月大的幼犬卖家说疫苗都打完了基本就是扯淡(幼犬一个月能吃卖家不少狗粮)。&/p&&p&&br&&/p&&p&&br&&/p&&p&&b&3.哈士奇的价格&/b&&/p&&p&其实现在的大多宠物真的不贵,尤其是已经推广繁殖了很多年的哈士奇,正如刚才所说,几千元的差距其实也就是几个月的狗粮钱。&/p&&p&其实饲养哈士奇&b&主要的花费在之后的狗粮、医护和日常的保健以及相应的装备(详见下文)上&/b&。一般来说,上文所谓的黑毛+“蓝眼三火”也就&b&1500 RMB左右&/b&,超过两千就绝对是在宰你了。&/p&&p&品相更好的比如桃脸浅灰色或者桃脸浅红色可能&b&3000左右;&/b&&/p&&p&爹妈其一有血统证书的可能&b&5000+;&/b&&/p&&p&单独有血统证书的,或者具有稀有毛色的(雪白或梦幻)的哈士奇会&b&更贵&/b&。&/p&&p&低于1000元的哈士奇请谨慎购买,有可能是病犬。&/p&&p&&br&&/p&&p&&br&&/p&&p&&b&4.免疫&/b&&/p&&p&底下有朋友评论有两针的疫苗可以在两个月内免疫完毕。长知识了,谢谢。不过,问题在于,&/p&&p&第一,&b&卖家一定会给幼犬注射这种疫苗吗?&/b&&/p&&p&第二,&b&幼犬一定能够被一次性免疫成功吗? &/b&&/p&&p&&b&所以,&/b&我的建议是:无论免疫完成与否,&b&请给宠物额外注射一针进口加强针。&/b&&/p&&p&&b&具体步骤是,&/b&我建议在买到幼犬后,如果店主说免疫已经完成,把幼犬带回家后先用试纸测试下幼犬有无犬瘟和细小,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治疗的先机。如果结果呈阴性,请&b&默认最后一针没有打&/b&,按时补齐。&/p&&p&&br&&/p&&p&如果店主说免疫还差一针,需要买主将犬带回家后到时自行注射。请重复检测步骤,完成应有的最后一针,此外&b&同样添加一剂加强针&/b&。&/p&&p&&br&&/p&&p&&br&&/p&&p&这额外的不足一百元的加强保险针可能会节省你近万元:购犬的价钱,预备的物品、狗粮的费用,治疗的费用。&/p&&p&&br&&/p&&p&试纸的操作很简单,某宝购买两套,不贵,几十元按照说明书五分钟就可以出结果。&/p&&p&而疫苗的注射请在卫生环境良好的宠物店完成(不建议去宠物医院,病犬太多),疫苗必须是从冰箱里当面取出,否则无效。&b&疫苗注射的时间务必遵循兽医的建议&/b&,提前或者延迟几天都会降低免疫成功的效果。&/p&&p&&br&&/p&&p&犬刚到家第一两天有腹泻不要紧张,用试纸排除细小和犬瘟后,用泡湿的幼犬狗粮,混些婴儿吃的妈咪爱调理下肠道菌群就好。&/p&&p&&br&&/p&&p&幼犬的免疫力极其脆弱,故而在幼犬被带回家后,&/p&&p&&b&!!重点!!在*&u&所有疫苗注射*&/u&完毕后的一周内,不要洗澡(一周过去,初次洗澡后请用电吹风暖风&u&彻底吹干&/u&,吹干后放在温暖干燥环境下);两周内千万不可以带出门&/b&。&/p&&p&&br&&/p&&p&所以,哈士奇在&b&四个月半时才可以带出门&/b&。&/p&&p&&br&&/p&&p&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虚荣心把幼犬带出门,绝对会让你追悔莫及的,户外的其他犬只的尿迹很可能就带有病毒。&/p&&p&同时,在免疫起效期间,主人在出门时请不要逗摸其他犬只,如果忍不住摸了,回家后请先用洗手液将手消毒后,再逗摸自家幼犬。&/p&&p&综上,犬瘟和细小以及冠状是幼犬极易罹患的烈性传染疾病,死亡率极高,治疗代价极大,并且治愈率低。所以饲主应当本着对生命的负责,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尽力做好完善的免疫工作。&/p&&p&&br&&/p&&p&&br&&/p&&p&&b&5.哈士奇的喂养和狗粮推荐&/b&&/p&&p&幼年的小哈在四个月内请喂它泡湿(略烫水冲泡,放置5分钟变温)的&b&幼犬粮或奶糕&/b&,&b&每天定时四顿&/b&,才有利于消化,&b&犬类无法消化牛奶&/b&,可以用羊乳代替。四个月后小哈开始磨牙,此时可以将湿粮&b&逐渐&/b&更换为干粮并提供&b&磨牙棒&/b&(磨牙棒品牌推荐见下,为了家具)。 &/p&&p&&br&&/p&&p&狗粮建议在E宠商城买(有APP下载),此渠道是狗主自发组成的宠物用品商城。进口粮基本可查真伪(香港公司的防伪码)。之前也尝试过淘宝某知名商铺,结果是真假参半。&/p&&p&&br&&/p&&p&如果买天然粮,一定要买WDJ(The whole dog journal)推荐的狗粮品牌。这是一家目前美国最具权威的宠物养护杂志。它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人家从来不接受任何商业性质的广告,而是以纯知识性的内容吸引读者,是个只仰赖订阅收入的独立媒体。&/p&&p&2016年之前wdj对上榜狗粮采取的是按照某品牌下的不同系列,对其进行星级评分;但从2016年开始,wdj变得更加简单粗暴,只有一张榜,取消了星级制。换句话说,只要上榜的,都是靠谱狗粮。&/p&&p&&br&&/p&&p&以下是WDJ2016年狗粮品牌上榜图(排名不分先后,黄色为新上榜品牌,此榜援引自狗民网)&/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96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3ff7ec45dd070b31e044a_b.jpg& data-rawwidth=&9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3ff7ec45dd070b31e044a_r.jpg&&&/figure&&p&&br&&/p&&p&&br&&/p&&p&一般的进口天然粮一斤的价格在25-35元左右(最大袋装)。我家哈士奇年幼时吃的是安娜玛特的幼犬鸡肉米饭和鹿肉三文鱼,成年后改吃卡比的天空无谷系列(冬天羊肉配方,秋天牛肉配方,夏天三文鱼和鸭肉配方,春天野猪肉配方),都是性价比相当不错的&b&进口天然粮(大袋装不到30元一斤)。&/b&&/p&&p&&br&&/p&&p&国产粮虽然便宜,但是想想现在人吃的东西都不放心,如何敢让自家宠物去吃国产的狗粮吗。去菜场和超市看看猪肉和鸡肉卖多少钱一斤,之后自己就可以算算十几元甚至几块钱一斤的狗粮里面刨去厚利后还能剩点什么(中国产的狗粮实在世界“驰名”,请自行百度“4D狗粮”)&/p&&p&&br&&/p&&p&更加昂贵的进口天然粮(38RMB+/500g,大袋装),如果不是经济很宽裕的话,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平时的营养补充可以通过自制的加餐而达到平衡,即安全经济也可以增进宠主感情。可以配些蔬果比如说苹果,西瓜,胡萝卜,玉米;鸡蛋(蛋黄),白水煮鸡胸(批一箱冷冻),牛肉,猪里脊&b&,&/b&保证营养均衡就好。&/p&&p&&br&&/p&&p&哈士奇七个月后每天吃的狗粮总共在300-400g左右,一天三顿(食量的高峰期,毕竟青春期要来了),成年后为300g.一天两顿(不含零食)。请尽量在每日固定的时间(建议遛狗前半小时,有助于肠胃蠕动后的排泄)提供食物,并且限制进食的时间,比如说一刻钟内不管吃完没吃完,都将狗盆撤走,此举旨在避免哈士奇养成挑食的恶习。&/p&&p&&br&&/p&&p&&b&虽然圆滚滚的宠物很可爱,但是基于健康的考量,没有必要把宠物喂的很胖。&/b&处于野外的野狗和狼的身材都是精瘦的,其实这样的身材反而是最健康的。超重的宠物有罹患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尤其之于哈士奇这种大型犬,过重的体重负担会直接导致痛苦的股骨关节疾病。&/p&&p&举例来说,我认识的一个养萨摩耶的邻居健身小哥,自己一身肌肉,然后在自家宠物两岁时,还喂之以幼犬奶糕,加之很少遛狗,搞得好好一只萨摩现在三高加抑郁症,变成一只了颓废并且狂暴的死胖子。缺少陪伴狗是会得抑郁症的,国外还有犬类专用的抗抑郁和狂躁的药物。&/p&&p&&br&&/p&&p&&b&6. 禁忌食物!!!&/b&&/p&&p&&br&&/p&&p&毕竟狗和人类在生理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所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人无害甚至有益的食物,实际上对狗存在危害甚至剧毒。答主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和文献,筛选掉了一些流言,但保留下了现实生活中狗容易接触到的“有毒食品”并且简述一番中毒机制,请各位准备饲养哈士奇的朋友仔细阅读:&/p&&p&&br&&/p&&p&&i&1.&/i&&u&葡萄和葡萄干&/u&:葡萄和葡萄干里的潜在复合毒素可以导致狗狗肾衰竭,中毒&b&致死&/b&剂量为10-12颗葡萄/20磅犬。&/p&&p&&br&&/p&&p&&i&2. &/i&洋葱、大蒜及各种类似&u&葱类蔬菜&/u&: 洋葱含有可破坏狗红血球的N&br&-丙基二硫化物,可造成一种致命的身体贫血。故而一切形式的洋葱包括加工处理的调味料对狗而言都是有毒的,葱也含有大量的此物质。 大蒜中也含有类似物质含量相对 较少,切勿长期或大量食用。&/p&&p&&i&3.&/i&&u&巧克力&/u&:狗不能有效排出摄入甲基黄嘌呤类物质(可可碱),因此极少量的巧克力可导致心脏病发作,昏迷和&b&死亡&/b&。&/p&&p&&i&4.&/i&&u&咖、咖啡豆、茶和袋茶&/u&:同上,含咖啡因的饮料、食品对狗狗和巧克力一样&b&致命&/b&。&/p&&p&&i&5. &/i&苹果、梨子、枇杷、杏仁、桃子类、李子类、芒果、梅子类的&u&种子&/u&:&br&此类水果的果仁的核果都含有&b&氰化物&/b&,可干扰血液中的氧气的正常释放,导致其无法进入组织造成窒息。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则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全身抽搐甚至呼吸麻痹,心跳停 止致死。人类尚且不能食用过量的苦杏仁更不要提代谢系统脆弱的猫狗了。氰化物也可存在狗狗的肠道里,并在24小时之内没有任何预兆的使狗狗&b&死亡&/b&。&/p&&p&&i&6.&/i& 含&u&木糖醇&/u&类糖果:仅仅3g的木糖醇就可以杀死一只30公斤的狗。狗一旦食用木糖醇后,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骤增。在食用含有木糖醇的食物15分钟后,狗的血糖就会大幅下降,并且导致狗肾脏衰竭和&b&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b&。&/p&&p&&i&7.&/i&&u&尖硬的骨头:&/u&如禽类骨骼,可能会刺入狗狗的喉咙;或割伤狗狗的嘴、食道、胃或肠。如要喂骨头,应用压力锅煮烂,骨髓是极佳的钙、磷、铜来源,啃大骨有助于清除牙垢。&/p&&p&&i&8.&/i&&u&西红柿&/u&:西红柿会导致痉挛和心率失常。不过这个问题是有待辩论的,因为有一些高品质狗粮里含有西红柿。&/p&&p&&i&9.&/i&&u&牛油果&/u&:牛油果皮和花都含有甘油酸,由于猫狗不能代谢,会导致肠胃不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心周和胸腹下腔积水甚至死亡会导致狗狗呼吸困难以及胸腔腹腔以及心脏积水。但是据一些人的理论,牛油果的油对狗狗是有好处的。&/p&&p&&i&10.&/i&&u&肉豆蔻&/u&:肉豆蔻可导致痉挛,心脏病发作以及&b&死亡&/b&。&/p&&p&&i&11.&/i&&u&澳洲坚果和胡桃&/u&:澳洲坚果(比如夏威夷果)里的未知毒素可导致狗的虚脱,肌肉痉挛以及&b&瘫痪&/b&。&/p&&p&其他坚果对狗狗来说也不好,比如核桃里有很高的磷含量有可能导致肾结石,应尽量避免。&/p&&p&&i&12.&/i&&u&生鸡蛋&/u&: 含有抗生物素酶,会降低维生素B的吸收和利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皮肤和皮毛问题。说明一下,阻碍生物素吸收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蛋白,蛋黄只是生吃要注意鸡蛋品质问题谨防沙门氏杆菌。&/p&&p&&i&13.&/i&&u&盐&/u&:过量的盐可导致肾脏问题并且会影响毛色;狗对盐的需求量只有同重量人类的五分之一,所以切记不要给狗喂人吃的食物。&/p&&p&&i&14.&/i&&u&蘑菇&/u&:市售的食用香菇、 蘑菇等对狗狗是无害的。但还是避免让狗狗食用,以免养成吃蘑菇的习惯,在野外误食有毒菇类。&/p&&p&&i&15.&/i&生或熟的&u&肝脏&/u&:少量的肝脏对狗狗不错,但过量却可能引起问题。因为肝含有大量维生素A,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一周3个鸡肝(或对应量的其他动物肝脏)左右的量,就会引发骨骼问题。&/p&&p&&i&16.&/i&&u&生或半生的家禽肉和肉类&/u&:宠物犬的免疫系统无法适应生的人工饲养的家禽及肉类。最常见的沙门氏菌及芽胞杆菌对狗狗非常危险。&/p&&p&&i&17.&/i&&u&猪肉&/u&:〔不建议喂食〕猪肉内的脂肪球比其他肉类大,可能阻塞狗狗的微血管。避免高脂肪的猪肉制品,尤其是含硝酸钠的培根和肥肉。&/p&&p&&i&18.&/i&&u&牛奶&/u&:〔不建议〕很多狗狗(尤其是幼犬)有乳糖不适症,如果狗狗喝了牛奶后出现放屁、腹泻、脱水或皮肤发炎等,应停止喂牛奶。有乳糖不适症的狗狗应食用不含乳糖成分的牛奶或者羊奶。当然如果能喝的话就无所谓了&/p&&p&&i&19.&/i&&u&人类药物&/u&:常见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paracetemol(必利痛)对猫狗都是有毒的。&/p&&p&&br&&/p&&p&&i&20. &/i&动物脂肪和&u&油炸食品&/u&:过量的脂肪会导致胰腺炎。&/p&&p&&br&&/p&&p&&i&21. &/i&&u&绿色的番茄和生马铃薯:&/u&茄科植物和其枝叶含有配糖生物碱(又称茄碱),进入体内会干扰神经信号传递病刺激肠道粘膜,从而导致狗狗下消化道剧烈不适甚至肠胃出血。生马铃薯以及它的皮,叶和茎也同样是有毒的。马铃薯煮熟之后生物碱被破坏可安全食用。&/p&&p&&br&&/p&&p&&br&&/p&&p&&b&7.日常消耗品和装备推荐&/b&&/p&&p&&br&&/p&&p&另外,我买过的,并且觉得高性价比同时适合哈士奇的消耗品和装备还有:&/p&&p&&br&&/p&&p&&b&①狗粮之外的营养品:&/b&比如说大罐的美毛的海藻粉(k9);各类钙片、维生素、微量元素(谷登);零食&磨牙棒(强烈推荐日本爱丽丝牌的牛奶大骨棒「非常耐咬」)和小饼干。&/p&&p&&br&&/p&&p&&b&②日常用具:玩具&/b&推荐美国星记漏食不倒翁和飞盘;&b&毛绒发声玩具&/b&可以偶尔买买,不过寿命对于成犬来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可折叠的便携&b&饮水碗&/b&(夏季遛狗必备);日本爱丽丝牌的超大&b&储粮桶&/b&。&/p&&p&&br&&/p&&p&&b&!!重点!!&/b&**&b&&u&请务必给哈士奇购买一个刻有你联系方式的狗牌**&/u&&/b&,某宝有,不贵,出门时&b&和项圈一起戴着,这几乎是爱犬丢失后的&u&唯一找回途径&/u&&/b&。&/p&&p&&br&&/p&&p&&b&③清洁物品:修毛,梳理和沐浴套装&/b&(这三个都建议日本多格漫牌的)和&b&双马达吹水机&/b&(最好用可加温双马达吹风机,我家用的蓝豚,感觉还可以,用起来和发龟派气功一样,可以把两米外的拖鞋吹飞……成年的哈士奇如果冬天在家洗澡,用普通电吹风吹干需要1h以上, 而双马达吹风机只要15-20min。核算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长期看来,划算) ,&b&人造鹿皮吸水毛巾&/b&,&b&沐浴露&/b&请用犬类专用沐浴露(最好是幼犬专用,比较温和,推荐旺芙或顶尖),不可用人类沐浴露,会影响皮肤健康和毛质。 &/p&&p&&br&&/p&&p&建议哈士奇10-20天在家洗一次澡,然后每三个月去宠物店做细节清洗(挤肛门腺和清理耳道)。&/p&&p&过度频繁的清洗会影响狗狗的皮肤健康。&/p&&p&&br&&/p&&p&&b&8.牵引&/b&&/p&&p&想想还是把牵引单独拿出来说一说,因为这对哈士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p&&p&牵引绳对于哈士奇来说,是出门100%必备的道具,没有任何斡旋的余地和可能。&/p&&p&&br&&/p&&p&重申,除非确定能100%掌控情况(封闭式场地),极度&b&不建议放开牵引&/b&,牵引之于哈士奇有如下原因:&/p&&p&1.几乎绝大部分狗狗的意外身亡(车祸,误食老鼠药)都和不用牵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哈士奇又是一个撒手没,一旦离开视野,后果不堪设想;&/p&&p&2.哈士奇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较低的服从性,一旦脱缰(尤其是发情期),很容易去追逐吸引它的事物并且极难唤回;&/p&&p&3.哈士奇属于大型犬,虽然性格温顺,但是外貌还是异常“威武”的,容易惊吓到不了解狗的老人和小孩。&/p&&p&4.万一在打斗玩闹中咬伤了别的狗,手里有牵引的你,在面对没有牵引还在那里唧唧歪歪的其他狗主时,总是有理有底气的。&/p&&p&&br&&/p&&p&&b&牵引&/b&强烈&b&&u&建议一次性到位德国HS牌p链+10m/50kg福莱希牵引绳&/u&&/b&,从小用p链有利于养成随行的好习惯;胸背带只适用于工作犬并不适合服从性差的哈士奇,经常爆冲会导致胸骨变形,故而不推荐哈士奇适用。同时,成年发情期的哈士奇突然爆冲,哪怕题主可以驾驭,但题主的爸妈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在雨天路滑时,很容易把狗主拽的人仰马翻。&/p&&p&&br&&/p&&p&&b&项圈&/b&建议就用HS的普通p链,或者HS的内有倒钩(末端圆润)的随行训练专用链,又或者订做小牛皮项圈(保证宽度,厚度和柔软度)。&/p&&p&如果题主买了10m/50kg伸缩牵引绳(这个钱真的最好不要省,一来给宠物足够的活动空间,二来给爆冲留有缓冲余地),等于给它了20m直径的活动范围,够它稍微撒撒野了。&/p&&p&&br&&/p&&p&&br&&/p&&p&&b&9.训练&/b&&/p&&p&&b&小哈到家后的当天便可开始训练定点如厕,参照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型,具体措施为施加奖励和惩罚:&/b&尿对了地方,当场即时奖励小零食摸头;尿错了地方,当场即时用报纸折成扇子在尿错的地方打PP(动静大,并不疼)加呵斥,之后再抱到正确的地点摸头(&b&记得一定要把错误地点的尿渍用清洁剂彻底清洗干净到没有异味&/b&)。&/p&&p&我家的哈士奇的服从性比较低,花了一个月才学会定点,那阵子我在梦里都在擦地......八个月后的哈士奇基本可以做到每天只在遛狗时间大小便,出门请携带塑料袋清洁宠物粪便,在宠物便便时,给邻居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做个好公民。&/p&&p&&br&&/p&&p&&b&响片&/b&(星记)&b&和犬笛&/b&(多格漫)可以尝试,但别强求&b&,即使成功了保持度也不会很久。&/b&&/p&&p&毕竟是二哈,服从性很低。主子看心情偶尔赏个握手我就老泪纵横了。&/p&&p&其实从伦理的角度来讲,养宠物本来就是一件违反自然的事,再惩罚它做一些满足主人虚荣心的动作,实在太过分了。所以我个人觉得,除了如厕和随行,其他的训练,对于哈士奇来说,既事倍功半,也没有必要。&/p&&p&&br&&/p&&p&&br&&/p&&p&&b&10.医护健康&/b&&/p&&p&大型犬(成年后20kg+)的另一个大宗消费就是相应的&b&医疗保健的药量都要用大号&/b&的。(哈士奇虽然算中大型犬,但是百科里标准的体重往往是赛级犬的指数,宠物级的哈士奇往往要更大更重一点,所以在此归类为大型犬)&/p&&p&&br&&/p&&p&比如说每个1-2个月&b&必需&/b&的&b&体内驱虫药片&/b&(犬心保或者拜宠清)和体&b&外驱虫防虫滴剂&/b&(福莱恩)都需要最大剂量。 用了无比强大福莱恩滴剂(只作用于无脊椎动物),就没有必要用防虫项圈了,后者基本上是泡在杀虫剂里的橡皮制成的,我觉得对狗有伤害,而且刺鼻的气味狗狗也不喜欢。&/p&&p&&br&&/p&&p&此外,日常必备的药物还有金盾(兽医用品牌)的&b&滴耳油和滴眼液&/b&;进口的犬用&b&抗生素;维生素k1 &/b&(误食老鼠药后的送往宠物医院途中的应急措施)。&/p&&p&&br&&/p&&p&综上,如果哈士奇健康,平时基本不用去宠物医院做治疗,相应的护理用具和犬粮大多选用一般的进口品牌,一个月的花费不会超过1000元,&b&就当给自己和爸妈多办张健身卡了。&/b&&/p&&p&&br&&/p&&p&&b&11. 哈士奇的优缺点及原因和解决方法:&/b&&/p&&p&&b&缺点:&/b&&/p&&p&&br&&/p&&p&体积较大 (药量大,运动量大)&/p&&p&解决方法:健康喂食、定期免疫驱虫,以避免疾病侵扰;保证每天足够的室外遛狗时间(成年后每天至少2个小时,有条件的话3-4个小时)。&/p&&p&&br&&/p&&p&换毛期头疼&/p&&p&解决方法:勤梳洗吹;喂养健康狗粮,避免喂人吃的食物;同时借此良机给自己败一个扫地机器人(Neato牌)。&/p&&p&&br&&/p&&p&服从性较低,唤回度低&/p&&p&解决方法:有原则的喂零食,多陪伴,建立良好依存关系,不松牵引绳。&/p&&p&&br&&/p&&p&淘气&/p&&p&解决方法:增加运动量,增加宠物玩具,保证时刻有磨牙物品,增加陪伴时间;胖揍。&/p&&p&&br&&/p&&p&&br&&/p&&p&&b&优点:&/b&&/p&&p&此外,哈士奇可以说具备了大多数宠物狗的优点:&/p&&p&公认的外形俊美;中等毛长易打理,干净,异味少;&/p&&p&&br&&/p&&p&对待人类和同类十分温顺,在外只有被欺负的份,几乎不会发生伤害纠纷(除了禽类,我家哈士奇上个月咬死了领居家的一只大鹅,orz??);&/p&&p&&br&&/p&&p&聪明(作为一个心理学人,我坚持服从性和智商是两回事,所以以服从性为衡量狗的智力水平的测量方法我觉得是非常不靠谱的。实话实说,说拉布拉多和金毛聪明我是抱有怀疑的,外国有论文指出拉布拉多的服从性之所以高,因为它很贪吃……也难怪平时看到拉布拉多和金毛都很胖……我家的哈士奇可以知觉并理解很多人类的指令和话语,但是如何反应和回馈就全看心情)&/p&&p&&br&&/p&&p&几乎不会吠叫,偶然嚎两嗓子也是非常罕见(我楼上的邻居,在我家哈士奇一岁时,直到听我妈提起才知道我家原来养了狗),&/p&&p&&br&&/p&&p&同体积犬类中,食量很小,约莫只有拉布拉多的60%。&/p&&p&&br&&/p&&p&&br&&/p&&p&&br&&/p&&p&结束语:&/p&&p&&br&&/p&&p&饲养其他动物,将之作为宠物,是我们人类赋予自己的特权。&/p&&p&&br&&/p&&p&养宠物的愿望应当是很朴素的:单纯只是喜欢这种动物的特点,享受它们的陪伴;&/p&&p&但同时也是自私的:在和动物的交往中,发现和锻炼自己的爱心和耐性,从而使自己更加喜欢自己。&/p&&p&如此,我们有何理由不去像对待自己一般疼爱和珍惜它们。&/p&&p&&br&&/p&&p&&b&责&/b&无旁贷,&b&任&/b&重道远。&/p&&p&&br&&/p&&p&我不会张牙舞爪地和你大谈养哈士奇的麻烦,能耐心看到这个地方的小伙伴,我相信你们已经有了理性的判断,或者更加坚定的决心。&/p&&p&谢谢你选择了哈士奇,而它也将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p&&p&如果发现文中有我没有讲明白的地方,或者需要咨询的哈士奇问题,欢迎向我私信。&/p&&p&&br&&/p&&p&最后祝宠物茁壮成长,家具正寝寿终。&/p&&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227&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76aec767ad_b.jpg& data-rawwidth=&1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76aec767ad_r.jpg&&&/figure&&p&&br&&/p&&p&-----------------------------------------------------------------------------------------------------------------------------&/p&&p&&br&&/p&&p&P.s.被&b&自家宠物&/b&咬了其实是&b&&u&没有必要注射狂犬疫苗&/u&&/b&的,因为可以传播狂犬病的狗和猫,是&b&绝对活不过十天的 &/b&(Tepsumethanon et al., 2004)。&/p&&p&医生为什么推荐你打,第一他怕担责,他不能保证你家宠物有狂犬病,第二,疫苗可是很暴利的噢&/p&&p&&br&&/p&&p&可以亲自上世界卫生组织英文官网的“狂犬病”条目下看“十日观察法”。或者查阅相关实验的原始文献(比如以下这篇,猫狗样本超过2000):Tepsumethanon, V., Lumlertdacha, B., Mitmoonpitak, C., Sitprija, V., Meslin, F. X., & Wilde, H. (2004). Survival of naturally infected rabid dogs and cats. &i&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 &i&39&/i&(2), 278–280.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oi.org/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rvival of Naturally Infected Rabid Dogs and Cats&/a&&/p&
嗯,楼上的初衷是对狗好,但未免有点苛责题主了。 下面我将从11个方面详述一番购买哈士奇之前、之后的注意事项和主人日后的关注重点与禁忌;并且会推荐一些我购买过的,适合哈士奇的,同时觉得性价比还不错的必需品。 希望对准备饲养哈士奇的小伙伴们带来便…
&p&我来讲一个大家都没有提到的吧,那就是:&b&建立权威感,为孩子清晰地设限。&/b&&/p&&br&&p&生活中,我常常遇到一些父母,他们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人缘还不错,可是孩子却非常“熊”,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弄坏别人的东西,甚至直接攻击他人。这些父母也不是不管,可是无论他们带着孩子道歉,还是大声呵斥孩子,似乎都没什么用。&/p&&br&&p&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为什么父母管不住?&/p&&br&&p&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感,孩子觉得不必听从父母。&/p&&br&&p&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p&&br&&p&&b&一、许多父母的内心,怕管得太严伤害了孩子。&/b&&/p&&br&&p&70后、80后还有90后的父母,其中的很多人,小时候是在父母非常严厉地管教下长大的,他们曾经因为各种限制,非常痛苦。等到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就特别提倡“爱和自由”,希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多一些自由。因此,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选择从宽,导致孩子不清楚界限在哪里。&/p&&br&&p&&b&二、爷爷奶奶溺爱孩子,父母陪孩子少,想管也比较困难。&/b&&/p&&br&&p&现在年轻人经济压力大,很多时候都是叫老人帮着照顾孩子。老人年纪大了,难免溺爱,很多孩子就比较骄纵。父母陪孩子少,要建立规则本来就比较难,再加上跟老人沟通的问题,最后能管的也不多。&/p&&br&&p&&b&三、父母工作忙、压力大,也没有系统地去学过如何教育孩子,只能听之任之。&/b&&/p&&br&&p&现在大家都很忙,能挤出时间来教育孩子,已经很难得了。专门去看教育类的书籍,参加培训讲座的人,就更少了。还有就是专家们各执一词,这让家长也很纠结,遇到一个问题,到底管还是不管?&/p&&br&&p&那么,家长没有权威感,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坏处?&/p&&br&&p&&b&坏处主要有两点:&/b&&/p&&br&&p&&b&第一:孩子特别地没有安全感。&/b&&/p&&br&&p&有些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什么都顺着孩子,都听孩子的,为什么孩子还会没有安全感?&/p&&br&&p&可是你想,孩子基本上是一个天外来客,对地球上的规则一无所知。然后父母给他一切自由,想做什么都可以,所有事情都由他决定。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低龄孩子,基本上很难预知做一件事即将产生的后果,所以很多决定,对他们来说,都太沉重了。&/p&&br&&p&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刚进一家单位,然后董事长告诉你:这是我们单位下半年的宣传方案,其中有A方案和B方案,你来决定用哪个吧。&/p&&br&&p&你会不会,觉得特别惶恐?你根本不知道这两个方案有什么区别,会造成什么后果。&/p&&br&&p&对很多幼儿来说,你问他中秋是去三公里以外的奶奶家,还是三百公里以外的姥姥家,他也会有惶恐的感觉,因为他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有些孩子已经去过很远的地方了,可是逻辑链条还不是很完善,他不一定能把姥姥家和车上的三个小时连接起来。&/p&&br&&p&很可能,孩子自己决定要去姥姥家,然后在车上又哭又闹,父母还去指责孩子:“你自己说要去姥姥家的,自己做了决定,就要负责。”&/p&&br&&p&结果是孩子哭闹得更厉害了。&/p&&br&&p&&b&第二:外界对孩子会有很多负面评价,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很多恶意。&/b&&/p&&br&&p&如果一个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上蹿下跳,家长管不住,恰好又碰到一个怒气冲冲的大人,会不会直接来一顿胖揍?&/p&&br&&p&如果一个孩子去亲戚家随便就弄坏了哥哥的收藏的玩具,家长没看见,哥哥会怎么对孩子?&/p&&br&&p&如果一个孩子随意去攻击别的小孩,对方家长气坏了会做什么?&/p&&br&&p&知乎上很多这种对付“熊孩子”的例子,有兴趣的翻一翻,就会知道,如果不约束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面对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p&&br&&p&家长以为是宽松,是给孩子更多自由和快乐,其实是害了孩子。&/p&&br&&p&那么,如果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建立权威感,应该怎么做?&/p&&br&&p&首先,我们来谈一谈,&b&建立权威感的基础。&/b&&/p&&br&&p&&b&一、父母自己要积极乐观,能做孩子的榜样。&/b&&/p&&br&&p&孩子是高度能量敏感的,本能上更愿意听从强有力的人。&/p&&br&&p&有些妈妈整天抱怨,比如孩子爸不做家务啊,婆婆太苛刻啊,还有单位领导太过分啊……长期抱怨,孩子也会感觉好像所有人都在欺负妈妈,妈妈是一个纯粹的弱者。如果妈妈是这样的一个弱者,能够指望孩子听弱者的话,变成更弱的人吗?&/p&&br&&p&还有些父母整天混吃等死,自己界限都不清晰,能指望孩子明理懂事吗?&/p&&br&&p&毕竟,有些孩子的理想是比爸爸更强,目前还小,要多向爸爸学习。&/p&&br&&p&而另一些孩子,发誓永远也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听家长地话呢?&/p&&br&&p&&b&二、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阴影,投射在孩子身上。&/b&&/p&&br&&p&有些父母小时候被家长和老师,压制得太过了。后来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孩子犯了错,明明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可就是“心软”,怕管坏了孩子。&/p&&br&&p&其实,有些父母之所以“心软”,根本不是心疼孩子,而是产生了心理投射,觉得孩子很像小时候的自己,那么弱小,那么可怜,根本不忍心管。&/p&&br&&p&可是,那时候的我们,跟现在的孩子,是同一个人吗?面临的是同样的处境吗?&/p&&br&&p&根本不是。矫枉过正,也是很不好的。&/p&&br&&p&因此,那些从小被压制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现在我管教孩子,是在告诉他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为了他好。他不是当初的我自己,他并不可怜。如果我放任他为所欲为,才会真的害了他。&/p&&br&&p&&b&三、在处理孩子比较麻烦的问题时,先深呼吸,要求自己冷静下来。&/b&&/p&&br&&p&很多父母,当孩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会大吼、甚至暴怒,以此来恐吓孩子,让孩子听话。&/p&&br&&p&殊不知,面对暴怒的父母,很多孩子只能感觉到情绪的可怕,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家长会变成这样。有些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是当下,他立刻就被吓坏了,大脑里一片空白。&/p&&br&&p&孩子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事不能做,父母没有恰当引导,一次次地发怒,只会使亲子关系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为青春期的叛逆埋下伏笔,仅此而已。&/p&&br&&p&因此,当孩子做了什么,父母并不满意,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提醒自己,冷静了以后再开始处理问题。即使孩子仍在不断哭闹,父母也可以什么话都不说,坐在孩子旁边,静静地看着孩子,直到自己冷静下来。&/p&&br&&p&同时,&b&建立权威感,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注意:&/b&&/p&&br&&p&&b&第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自由,尽可能地具体。&/b&&/p&&br&&p&我曾在另一个答案中说过,孩子能有多少自由,是跟他能承担的责任成正比的。能承担多少责任,就能有多少自由。&/p&&br&&p&你可以这样想象,孩子的自由是一个圆圈。当孩子很小,比如一两岁的时候,她的自由很小,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等他长到三四岁,这个圆圈扩大一点;到五六岁的小青春期,孩子自由的圆圈又扩大一点……慢慢地,到了孩子二十一岁,就该给他全部的成人的自由。&/p&&br&&p&每当孩子触碰边界,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回到他的圆圈内。&/p&&br&&p&有个小男孩六岁,大概是小青春期的时候,会很大声地跟我说话,然后还说“为什么不可以,我偏要”。这个时候,我明白,这是孩子在试探我的边界,我需要更清晰地告诉他可以做什么,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面对孩子的试探,我也没必要生气或者发怒,因为孩子的力量在变强,这是他成长的一种方式。&/p&&br&&p&&b&第二:对于七岁以下的孩子,没必要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就是家长。&/b&&/p&&br&&p&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要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平等地相处。&/p&&br&&p&可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跟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行为能力和能承担的责任,都大不一样,谈什么平等?这样的平等有意义吗?&/p&&br&&p&你不同意孩子去游乐场,要孩子去看望家里的老人。孩子就跟你说:“为什么不尊重我,为什么不听我的,我就是想去游乐场。”&/p&&br&&p&然后第二天,你要去出差,孩子不许你去,“昨天你都不让我去游乐场,我不许你去出差”。&/p&&p&这样的孩子,要怎么管教?&/p&&br&&p&家长就是家长,是为孩子制定规则,明确地划清界限的人。准确地说,对低龄孩子而言,家长是管理者,不是方方面面都能平等的。&/p&&br&&p&哪一个单位的领导,事事都跟下属平等?只能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该做决定的时候,还得领导来。&/p&&br&&p&&b&第三:你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要用疑问句去问孩子。&/b&&/p&&br&&p&以前我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经常性地犯傻。&/p&&br&&p&到了午饭时间,我总是去问孩子“宝贝,我们收拾玩具,去吃饭了好吗?”&/p&&br&&p&这个时候,孩子只要一说“不好”,我就卡在那里了。&/p&&br&&p&其实,午饭什么时候吃,根本是大人决定的,为什么要问他,告知一下就可以了。&/p&&br&&p&大人觉得自己差不多决定了的事情,千万不要用疑问句。你又不是真的要他决定,问疑问句不是多此一举吗?&/p&&br&&p&&b&第四:当低龄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千万不要说“不可以”,要用正向的词汇来引导。&/b&&/p&&br&&p&有一本很出名的绘本,叫做《大卫,不可以》,里面讲了很多大人不同意小朋友做的事情。&/p&&p&可是,有些家长给孩子看了这个绘本以后,发现孩子更“调皮”了。&/p&&br&&p&这是为什么呢?&/p&&br&&p&低龄的孩子,很难理解否定的概念,你跟他说不可以,反倒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p&&br&&p&比如你说“宝宝不可以大吼大叫”,他只吸收了“大吼大叫”,于是吼叫得更厉害了。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说“宝宝,我们可以轻轻地讲话”,然后他的声音才会慢慢变小。&/p&&br&&p&同样的,如果宝宝很重地打你,你说“宝宝你不要这么重地打妈妈”,他也是不理解的。你应该说“宝宝,你可以轻轻地摸妈妈”,然后给他做示范,怎么轻轻地摸。&/p&&br&&p&&b&第五:家长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b&&/p&&br&&p&我不只一次看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大人说过的事情,没有去做到,言行不一致。&/p&&br&&p&比如一个小孩在玩IPAD,家长说再过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可是五分钟之后,孩子不同意收起来,家长随便说孩子几句,然后就不管了。&/p&&br&&p&还有些家长,会去跟孩子抢IPAD或者电视遥控,要么笑嘻嘻地要孩子拿回来,要么一再口头上的威胁,各种指责孩子,但是自己没有行动。&/p&&br&&p&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冷静地站在孩子旁边,叫他拿过来,面部表情要严肃,不要说太多话。说到做到,才能让孩子信服。&/p&&br&&p&大概就是这样了,不过关于如何划定界限,给孩子自由,还有如何温和而坚定地执行规则,这里还不是很全面,请参考我另外的几个回答:&/p&&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是不是非常必要? - 一念的回答&/a&&/p&&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给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那么好? - 一念的回答&/a&&/p&&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岁半的女儿每天被堂哥两岁半的儿子打几巴掌,如何保护女儿以及跟堂哥沟通? - 一念的回答&/a&&/p&
我来讲一个大家都没有提到的吧,那就是:建立权威感,为孩子清晰地设限。 生活中,我常常遇到一些父母,他们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人缘还不错,可是孩子却非常“熊”,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弄坏别人的东西,甚至直接攻击他人。这些父母也不是不管,可是无论…
&p&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图片,增加了(&b&John Masters Organics在人的洗护界小有名气,可成分一看居然也是用的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做防腐剂本身问题不大,可它家洗发水中还有抗坏血酸(维生素C),这2种成分混合就可能产生致癌物“苯”。当然此浴液添加的剂量我并不清楚,如果是低剂量低频率(1~2周洗一次澡)也许问题不大,但还是建议选择更安全的产品。&/b&)&/p&&p&洗澡不必区分季节,人在夏天因身体排汗过多才相对勤一些,而狗狗皮肤是没有排汗功能的,所以狗狗洗澡频率和天气没太大关系。洗澡频率是根据毛质、肤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建议1~3周洗一次,不建议超过1个月(除非毛孩子每天都是在干净的家中玩耍,但绝对不提倡这样养宠方式,接触外界很重要)。即使在小区内散步狗狗的毛发也会像一块“磁铁”一样吸收着环境中的各种粉尘、皮屑、酵母、细菌等,洗澡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每次散步完回到家中洗脚、擦拭身体、梳毛也是必须的,梳毛记得用吹风机边吹边梳,这样才利于清除吸附在毛发上的污染物。&/p&&br&&p&具体可看我去年10月写的一篇文章《谈谈狗狗洗澡频率及洗护选购心得》:&/p&&br&&blockquote&&b&洗澡频率&/b&&/blockquote&&p&&b&
狗狗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好?似乎众说纷纭,许多主人也摸不着头脑跟着别人的方式做,先聊聊网络上的一些误解。&/b&&/p&&p&&b&(1)频繁给狗狗洗澡会洗去狗狗身上的天然保护层(油脂)&/b&&/p&&p&&b&
过于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狗狗失去油脂,这是对的。可频繁的定义是?3天?7天?15天?暂且抛开频繁不说,大家是否思考过油脂多少才是最恰当的呢?稍微想下人类的头发,如果你几天不洗头会发生什么?头发变得油腻,是否油腻的头发很好呢?而我们几乎2~3天甚至每天都洗头,难道干净正常量的油脂是天然的屏障保护狗狗毛发的健康,可过多的油脂分泌却适得其反,去除多余的油脂才有利于健康。洗澡还会帮助狗狗去除停留在皮肤表面的死皮细胞,这些死亡的皮肤细胞可以滋生各种细菌和酵母导致皮肤病的发生,下面就来说说洗澡与皮肤病的谬论吧。&/b&&/p&&br&&p&&b&(2)7天洗一次澡过于频繁,容易得皮肤病&/b&&/p&&p&&b&
的确不是所有犬都需要一周洗一次,可盲目的定论7天为频繁不太恰当,像巴吉度猎犬这种品种就需要7天一次。&/b&&/p&&p&&b&
关于皮肤病真实情况却是和这谬论截然相反,太长时间不洗澡更容易得皮肤病,7天对于大部分犬而言不属于频繁的范畴,洗澡的频率将在下个问题中解答。&/b&&/p&&p&&b&
那些2、3个月甚至半年才洗一次澡的家长是否想过,狗狗的毛发就像一块磁铁吸收着环境中的各种粉尘、皮屑、酵母、细菌和过敏源,洗澡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狗狗更不应该长时间不洗澡。&/b&&/p&&p&&b&
谈到皮肤病我就多说一下吧,本人非学医如有错误还望指出。以马拉色菌(酵母菌)为例吧,马拉色菌本身就是共生性微物,很多医生说狗狗感染了马拉色菌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是马拉色过度生长,往往酵母菌过度生长需要采取的方式是寻找根源也就是潜在病因,而不是一味的用灭菌类药浴,不寻找病因盲目的灭菌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很多主人抱怨怎么皮肤病好了没多久又复发了。这个潜在病因有可能是体内益菌不足、皮肤过敏、饮食问题等等,论饮食方面多半是谷类(玉米、小麦、大米、大豆、燕麦)这种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导致的,因为酵母菌需要糖(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源,所以那些有大量填充物的狗粮就是饮食病因的导火索。这也是我不提倡自制使用谷物的原因之一。具体病因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再对症治疗,而不是看到马拉色菌就盲目用杀菌类药物。&/b&&/p&&p&&b&
回到洗澡上,有孩子患过皮肤病或看过一些皮肤病药浴说明书的家长一定会发现大多数药浴都是建议3~5天洗一次,为啥这么频繁?不是洗澡多了得皮肤病吗?为何有了皮肤病能这么频繁用药浴呢?&/b&&/p&&p&&b&
原因很简单,洗澡可以消除皮屑、细菌、酵母菌,可以促进皮肤愈合摆脱死亡的皮肤细胞,并鼓励新细胞生长,当然浴液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款差的浴液即使1年洗一次那也是一次伤害。&/b&&/p&&br&&p&&b&(3)正确的洗澡频率是多久一次呢?&/b&&/p&&p&&b&
没有统一的答案,需要问你自己。&/b&&/p&&p&&b&1、你家狗是什么品种、肤质、毛发?&/b&&/p&&p&&b&
像我前面提到过的巴吉度猎犬因为褶皱的原因即使不每周洗澡也需要每周清洗脸部,可能说品种不太恰当,天朝各种无序繁殖导致的串。根据皮肤性质来更恰当些。油性肤质的狗狗相对干性肤质来说要更频繁的洗澡以去除过多油脂。肤质之外考虑的就是毛发的长短,像比格、威玛猎犬这种短毛犬种7天洗一次是没必要的,同样具有双层毛的萨摩、阿拉斯加等也不需要7天一次,但马耳他、约克夏、阿富汗这样的犬种我认为是有必要一周一次的(除非你平时打理的很干净),当然这仅仅是在品种、肤质、毛发方面,而生活环境方面才是真正决定洗澡频率的关键。&/b&&/p&&br&&p&&b&2、你家狗狗住室外还是室内?睡窝还是睡床?&/b&&/p&&p&&b&
室内相对来说比住室外要干净些,如果狗狗和你一起睡觉那么你应该考虑勤洗澡。当然你也可以勤梳毛打理得很干净或干洗。但我认为和主人睡觉的狗狗无论品种、肤质、毛发其洗澡的频率也不要超过1个月,床单都1~2周换一次,每天在外面玩耍的狗狗即使回家立刻洗脚、梳毛也不会比床单干净到哪去吧?&/b&&/p&&br&&p&&b&3、平时活动的环境如何?&/b&&/p&&p&&b&
平时是在小区水泥地玩耍?还是草丛?或者是公园?这些地方是否存在沙子?尘土?狗狗会在草地上打滚么?或是去河边游泳?地上有食物残渣或其他狗狗的排泄物时狗狗会去闻吗?甚至是吃便便?通常出门都会遇到以上部分事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户外尽量不弄脏,比如不去草地和较脏的路面,遇到有水垢的地方绕道或抱起狗狗,回家后即时洗脚、擦嘴、擦屁屁。&/b&&/p&&p&&b&
在这还有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回家洗脚会导致趾间炎或湿疹之类的疾病,事实上只要洗完后吹干是不会导致任何问题的,并且脚底不要吹太干保持一定的水分(吹太干反而有害),冬天最好涂抹脚霜。&/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cae193e4e861d79467d3e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cae193e4e861d79467d3e_r.jpg&&&/figure&&br&&p&&b&4、狗狗皮肤是否瘙痒?皮肤敏感? &/b&&/p&&p&&b&
狗狗不像人通过鼻子、嘴巴吸收着大部分环境中的过敏源,狗狗通常是皮肤吸附着过敏源,在国外针对季节性皮肤过敏的狗狗有些兽医会采取灌溉治疗的方法(每日或隔日冲洗发痒的部位能有效缓解瘙痒),而每周洗1次澡可以很好的清除掉过敏源。&/b&&/p&&br&&p&&b&
不知大家是否找到自家孩子洗澡频率的答案了?狗的毛质决定着吸附污垢的多少,肤质决定着你应该采取勤洗澡或是勤梳理的方式去除污垢,这二者都是先天的因素。真正决定狗狗洗澡频率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如果在公园里玩耍了一天,一身草、土、尘的就赶快洗澡吧,这时还考虑肤质、毛质坚持XX天才洗一次那就真傻X了。&/b&&/p&&br&&blockquote&&b&洗护产品的选择&/b&&/blockquote&&p&&b&
洗护产品的选择应比洗澡频率更为谨慎,有些家长一味的担心频繁洗澡对皮肤的不好,而忽略了洗护产品的重要性,3年多来我大概用了十几款洗护产品,可至今仍未找到一款满意洗护产品,所以不要问我哪款洗护产品好。现阶段只能告诉大家选购洗护应该注意的地方,希望不会走上自制洗护的道路。&/b&&/p&&p&&b&(1)强调外在功效型的洗护慎用&/b&&/p&&p&&b&
例如皇冠、乐芳、PLUSH PUPPY强调洗后蓬松、垂顺或贝特爱思、克莉丝汀森强调增色、护色类型洗护是尽量不要选的,原因见下条。&/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d4d4c21cd1a64e4674a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d4d4c21cd1a64e4674a_r.jpg&&&/figure&&br&&p&&b&(2)看清洗护成分&/b&&/p&&p&&b&
多数强调洗后效果的洗护产品都有很多化学成分、而增色的香波是有染色成分的,相对直接染色,增色香波的慢性染色伤害更大,什么没染色成分透过分子结构啥的也就忽悠忽悠小白,只能说植物来源的染色剂会比化学的好,但持久性也相对较差。毛色是基因决定的,本该是啥样就是啥样,染红了又如何?能长朵花?牺牲的还是健康。&/b&&/p&&p&&b&&u&&i&特别注意:不是什么赛级犬用或XX资深美容师也在用的就是好产品(这些人大多是因其利益而使用、推荐此类产品),例如上面提到的PLUSH PUPPY,这种官网及产品包装上都未标注成分的产品,随随便便用一句“天然草本”掩盖其背后的实际成分,真不知我当初为何会傻B到买这种产品,安全至上啊,谈蓬松效果?要知道效果越好可能的有害成分就越多,一切不标注成分或隐瞒成分的产品坚决抵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骨头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