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如何读

一个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决定他将达到的高度。愿你多读书,会读书,遇见美好人生! - 简书
一个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决定他将达到的高度。愿你多读书,会读书,遇见美好人生!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我们能更虚心。我们看过描述读书好处的大量文章,我们拼命买书、屯书、读书。然而,就如我们知道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类似。我们读了那么多书,人生为何依然如初?
于是,我们开始彷徨,进而怀疑,最后放弃了。好多人所谓的读书,其实只不过是看看而已。真正的读书,是一种高强度知识水平的博弈。你在书中得到信息,跟原作者观点发生冲突,进而反思自己,整理、分享、输出并实践所知。看书,其实仅仅是最简单的开始而已。这几天,有幸读了彭小六《让未来现在就来》,整理和分享一些读书所知。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读书,实现生活乃至人生的改变。一、 阅读四种类型郝明义在《越读者》这本书中,将阅读分成了四种饮食标准: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点阅读。1. 主食阅读主食阅读,可以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如教你如何充实地过好大学四年、如何做一个职场新人、如何投资的实用类书籍等。主食阅读是为了寻求人们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一类很像是让我们有饱腹感的主食。主食阅读有它的时效性,当你所处地位或环境不同时,主食阅读的内容及效果也会发生改变。2. 美食阅读美食阅读,可以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如哲学、历史、文化类的书籍等。美食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解决之道。然而,却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看起来间接但又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帮助我们体会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很像饮食分类里面的“美食”。3. 蔬果阅读蔬果阅读,可以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如字典、百科全书、年表、地图等。蔬果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很像是饮食里的蔬菜、水果。4. 甜点阅读甜点阅读,可以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如轻松阅读的漫画、写真集、消遣的类型小说等。甜点阅读和前面的三种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不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不是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也不是为了参考或查证。甜点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中的甜点。
【小结】只有懂得了阅读分类,我们才能获知最近需要阅读的书目。其实,读书好比吃饭,你什么都吃,才不会偏食,才会营养全面。如果你已经衣食无忧,事业有成,那么陶冶情操的美食阅读无可厚非;如果你还需要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拼搏奋斗,那么快读补充能量的主食阅读也许是你当下最适合的;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略精神上的饮食。不同阶段,所读书目的比重不同。比如,职场新人主食阅读的比重可能远大于即将退休的高级管理者。二、 三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读书,你忘记了绝大多数看过的,但你记住的,成为了现在的你。很多朋友在寻找自己的阅读问题时,会诉说:“看过了之后,总是记不住怎么办?”原因可能在于阅读方法不对。高效的阅读方法是事半功倍的良剂,也是读书改变生活的必经之路。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三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希望通过阅读能真正实现知识体系的飞跃。1. 30分钟快速阅读法根据帕累托原理,在工作中要学会抓住关键的少数,要用20%的精力付出获取80%的回报。同样,对于一些书籍,我们也可用20%的时间快速掌握80%的重点。剩下的20%的重点不是不要,是不值得看。30分钟快速阅读法,就提供了用20%付出获取80%回报的有效途径。A. 转变心态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当作书籍的国王,而不是书奴。作为书的国王,你让书从书架上下来给你讲。如果觉得不对胃口,或听烦了,就让它滚。你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奴才身上。很多屯书狂,成了书的奴隶。看着日益增多的书籍,变得更加拖延。我们应是书的主人,不必为了当时促销或头脑发热而买的书,强迫自己全部读完。要学会断舍离,对不需要的书籍坚决“辞退”或送给需要的朋友。B. 五分钟自我介绍利用5分钟时间,看下书本的自我介绍,让你明确这本书的目的。书籍的自我介绍包括:①封面封面除了这本书的题目,还有副标题,以及背面的作者介绍或专家推荐。这是一次很好的文案阅读机会,一般标题高大上的,副标题肯定会告诉你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如最近读的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②作者自序作者写作意图、他希望达到的目的、他觉得适合的人群、书中大概内容及所讲内容重点等。通过作者自序,我们很容易察觉这本书适不适合自己。如果在这五分钟内,你的奴才还不能把事情说明白,勾不起你的兴趣,那就果断让它消失在共存的空间吧。C. 5分钟关键点扫读5分钟扫读,就是根据之前所获得书籍的关键词及内容,开始扫荡整本书。这个过程非常快,基本在每页停留时间很短。主要看图片、表格、粗体字、段落开头和结束,这些都是你要寻找的关键要素,这些都是可能隐藏“宝藏”的地方。扫读就如大海上巡航目标,切莫贪恋一个地方。这个过程,强调对整本书有个全局观,把重点地方标记下来,等着回来精确掠夺。
D. 15分钟精确打劫经过前面两个步骤,你对整本书的目的、内容和重点都有了粗略了解,你也发现了书中一些感兴趣的点。那接下来便是精度了。精度就是掠夺巡航中标记的“宝藏”。你利用15分钟时间,对重点标记的区域详细勘察,精确收获宝物。经过15分钟的拼杀,你获得书中绝大部分精华部分。那接下来就是梳理宝藏,收纳总结环节。E. 5分钟输出整理这个阶段属于输出阶段,你利用之前步骤,把抢到的“宝藏”写出来。可以采用列大纲、思维导图或手绘的方式。记住,没有输出的读书就是耍流氓。【小结】可能有些人觉得,对于有些书籍30分钟内看不完或看完后没有收获怎么办。没有关系,因为这是快速阅读,只要花30分钟就能迭代一次。所以,如果时间充裕,可进行第二次抢掠。快速迭代阅读一本书,重复去整理这本书的要点。请注意,这类阅读方法是有书籍范围限制的。我们不可能用30分钟快速阅读法阅读一本哲学巨著。30分钟快速阅读法仅限于商业类书籍或者相关知识已有完整知识架构的书籍。商业类书籍一般使用金字塔原理叙述方式,观点要么在章节开头,要么在章节结束。它具有明确的论点,且围绕这个论点,作者会用不同章节的分论点进行例证。再比如,你已经阅读过大量时间管理类书籍,且具备了时间管理方面相应知识体系。那么你在阅读时间管理相关类别书籍时,你也完全可以采用30分钟快速阅读法。因为大部分通用知识你已具备,只需在本书中快速裁剪新知就可。2. 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阅读的最高阶段,也是秋叶大叔、战隼老师强烈推荐的阅读方式。之前,我很早就知道主题阅读的方法,但出于认知的不足,从未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一直忽略阅读方法的我,直到最近开始阅读“拖延症”相关的主题书籍时,才发现大有裨益。主题阅读,能让你系统研究某个领域。一本书中无法明白的知识,可能在另一本书中得到佐证或解释。这种阅读方法是想成为某个领域大牛,十分有效的阅读方式,需要经过下面3步来实行。A. 确定主题和收集书单首先,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自己要读的主题。比如,最近发觉自己总是拖延,而拖延问题带来一系列痛苦的困扰。拖延的结果给自己生活带来很大压力,故而我确定的主题是拖延症相关的主题阅读。其次,收集相应的书籍。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看网上推荐的书单及书评;也可以去知乎,询问相关领域大神,让其帮忙推荐一些书单;还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公号勾搭大神,咨询相关领域书单,一般大神对于积极上进的小伙伴不会拒绝的,说不定就是这么个小举动和日后不断输出书评,得到大神的青睐。最后,书单确定后,可以去豆瓣查看这本书的评分。评分可考量这本书是否值得读的依据。一般8分以上,最起码在质量上是过关的。对于6分以下的书籍,还望慎重阅读。以下是我拖延症相关的主题阅读,电子版书籍图片供阅览。当然可以购买纸质书,而且购买纸质书时,会有相关书籍推荐购买,也可以作为一个书单参考。
拖延症主题阅读书目B. 进行主题阅读① 先扫读利用上述30分钟快速阅读方法,将书单中所有书籍全部快速阅读一遍。这个过程可能会淘汰一些书,因为用30分钟阅读完后,这本书可能与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关系不大。这个过程需要确定一个主角,即你主要阅读的书籍,其他的书会沦为配角。主角是本次主题阅读的核心书目,是书单里你认为系统最全面或最好的书籍。配角的任务是提供和主题相呼应的章节,这些章节对主角的内容进行了延伸和补充。如通过阅读拖延相关书籍,我把《终结拖延症》当作主角,因为它的系统框架全面。其他书籍可做配角,在知识架构上填充相关细节。② 确认章节,确认共同的主题关键字通过第一步快速阅读,已将一本书中比较重点的章节标记出。通过对主角书籍的仔细研究,让配角做配合。比如主角《终结拖延症》中,提出目前的拖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整理;另一类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我会把提高自控力和意志力相关的书籍归结为第一类,对主角框架进行扩充;而时间管理及GTD相关书籍归结为第二类,扩充主角的框架的血肉。③ 整理输出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将所读知识整理总结,进一步加强所学。主题思维导图绘制,可以借助成熟的框架书写,如5W2H分析法。5W2H分析法是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如你要研究这个主题,其实就是从什么是(What),怎么办(How),适用于什么时候(When),适用于什么场合(Where)等延伸开来总结。输出过程非常重要,大部分人读书没有收获就是缺少整理、总结、反思、输出环节。C. 分享主题任何学习没有分享都是不完整的,不能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可以通过“千聊”、“朝夕日历”“红点”等线上平台给大家讲授所得;可以通过微信社群给大家语音分享所知;也可通过写作或读书PPT形式分享自己所学。3. 便签读书法RIA便签读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成行为,将知识拆为己用。这种学习方法好就好在,你只要把书中的任何一条知识转化为改变行为的途径,那你收获到的成就远大于这本书价。R是Reading,此环节是阅读原文片段;I是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是Appropriation,A环节包括A1激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规划应用,以后该如何应用知识。此方法是破拆一本书的关键方法论,即阅读片段→引导促进→拆为己用。这也是成人学习的三个核心环节。RIA拆书方法强调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关注能提升自我的原文片段,联系以往经验,规划应用促进改变。此方法,很好解决了我们读书没有收获的处境。因为你无需花费精力记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只需把对自我提升有用的知识拆为己用即可。便签读书法是提升自我十分高效的读书方法。在书本里,你如一位寻宝者,挖掘对自己有用的宝藏。快准狠,带着标签读书,也能倒逼你立刻输出。【附一篇“RIA”例子,供参考】
便签读书法示例一个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决定他将达到的高度。选择高效的读书方法,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迅速提升自我,进而生活和人生发生巨大改观。愿你多读书,会读书,遇见美好人生!
写好每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我们能更虚心。 我们看过描述读书好处...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我们能更虚心。 我们看过描述读书好处...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我们能更虚心。 我们看过描述读书好处...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慎,我们能更虚心。 我们看过描述读书好处...
我听说,读书可以让人养成学习的惯性; 我听说,读书可以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义。书读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书读越多,越会变谦和; 我听说,读书可以让心灵更加豁达从容。通过读书,懂得知识,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让人更淡定从容。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轻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虚谨...
这片海,就是海鸟的故乡。 无论是展翅高飞,还是沙滩嬉戏。 日出日落,深深的依恋,无限的敬意。 在海鸟的心里游动,在旅客的眼中留存!
五月的天空是鸟儿欢唱的季节, 温暖的风,温暖的阳光, 凉晒着潮湿的梦想, 于是, 有人追忆昨夜的故事, 痴迷地在泛绿的树下彷徨, 惆怅的身影弥漫着往昔的向往, 许久, 我终于从恍惚中醒来, 在灵魂迷失的树下站起, 此时, 春风吹来,林间嗅出了芳香, 就在白云游走的深处, 有...
大家都知道,开学是认识新同学同时也是让别人认识自己的好机会。因此,开学的自我介绍是让很多同学感到头疼不已的事情。到底是应该发挥自己多才多艺的性格尽情的表现自己,还是应该平平淡淡做到不显眼就可以了。如果两者想要兼得,又该如何平衡二者的内容和关系呢!?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
思念 和温度 发酵成句子 从嘴里说出来的时候 凝固成白气 变成最甜蜜的样子 飘忽许久 不愿散去 这样耳听的我爱你就好像能被真切看到一样 我爱你 这简短的三个字 不足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我想我爱你是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我想我爱你是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 我想我爱你是一曲悦耳动听的...
农历正月十三 星期四 晴 学习内容:“冥想是最自然、最有价值的人类活动,它能在在心理、情感、精神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可以改变拖延症,可以提升自控力和免疫力、可以更好的内观自己、了解自己。冥想就好像是我们生命的移动电源,可以在白天给我们的生命充电,保持旺...本周速读排行榜&[字/分钟]
1杨*四川绵阳市360002方*福建福州213003汤*安徽马鞍山213004律*河北承德市213005潘*广东潮州126006鲍*宁夏银川87007k*浙江宁波70008刘*福建56009彭*江西宜春440010张*广东佛山400011李*广西桂林370012王*江苏宿迁360013郝*河南安阳市330014*320015娄*湖北武汉290016*280017王*甘肃西峰280018崔*陕西渭南270019周*广东东莞270020孔*云南弥勒市2600
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2.0版本已正式发布,有关“学员登录”的各项功能已经集成到训练软件中,故网站上不再提供“学员登录”。请各位学员升级到新版本或重新安装新版本软件,以获得更好的训练体验。
??????????
??????????
???????????
???????????
您的浏览位置:&&&&&&&&快速阅读相关:怎样读书比较快?
快速阅读相关:怎样读书比较快?
& & 我经常被人问这样的问题:“你读书似乎很快,有什么经验介绍吗?”。刚开始面对这样的问题,总是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我从来也没觉得自己读书有多快。直到慢慢被问得多了,我逐渐意识到,大概有人觉得自己读书速度不如我快,所以希望讨教一些秘诀。可是仔细想想,我确实没有掌握什么妙方。如果真的要分析我为什么读书“比较快”的话,我能列出来的只有自己的若干经验。
& & 关于阅读,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自己刚工作的时候。项目经理让我去学习一门新技术,我找了本英文教材,他说“没问题,下周你来给大家讲解吧。”当时我感觉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务。虽然在学校也读过一些英文书,但速度大概是每个学期3到4本,偶尔能看5本以上,就觉得相当有成就感了。现在要求一周内看完一本英文教材,还得给同事讲解,这是我从来没想过也没经历过的。但是公司与学校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在学校还有补考,在公司只会被开。结果我真的花一周的业余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第二周给大家讲解的效果竟然还不错。从此,我就把读这类书的时间预期缩短到一周以内,我惊奇地发现,这个预期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做到,而且获益良多。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平时大家总说“潜力”,但似乎都关注的是工作和学习的潜力,却没有想过阅读也是有潜力的。很多人抱怨自己读书不够快,似乎是觉得自己没有阅读的天赋,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潜力,而大多数人的潜力其实是相当大的。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阅读速度不满意,不妨给自己来点压力,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界限。
& & 关于阅读,还有一本我印象深刻的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因为之前我总认为阅读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拿起书本来一页页看,这就叫“阅读”了。有人读得快,是因为他们看得简单,或者大脑比较好,能够做到一目十行。《怎样阅读一本书》让我真正深刻意识到,阅读原来是讲方法的,比如什么书应该精读,什么书应该,一本书的哪些部分应该精读,哪些部分应该略读…… 我之前一直不理解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怎么能完成那么繁重的阅读任务,因为按照我的估算,就算一目十行,每天不休息,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那么多书。后来我才明白,我们常常把“阅读”理解为“精读”了,而列出的书单里,并不是每一本都需要完整精读的,很多书只需要精读其中一部分甚至略读就可以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里从小就缺乏这样的内容,即便大学英语里有了“精读”和“略读”的区分,很多人却根本不了解意义,直接简化为“精读要考试略读不要考试”,真是非常可惜。不掌握阅读的方法论,即便天赋异禀,可以一目十行,甚至一目二十行,其实都不算快,更不要说阅读质量了。
& & 既然谈到了“”,不妨多说两句。因为大家讨论读书速度的目的,多半不是为了尽快地在豆瓣读书上标记自己读过的书,还是希望从中获得更多收获,所以如果只有速度而没有质量,再快都没有意义。根据我的经验,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之一,就是阅读之后的讨论。在大学期间,我曾在一个礼拜内读完了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之后怀着澎湃的心情去与中文系的王老师讨论。他问“你看的谁写的鲁迅传?”,我说“王晓明”,他说“噢,这本书我知道,王晓明的书语言比较诗化,很有感染力。不过,你也要注意……,如果你有兴趣了解鲁迅,还可以去阅读这些书……”。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如果没有听到他的评价,我固然读完了书,固然记住了很多,固然激动,其实还是懵懂地在这本书所营造的世界里游荡,没能跳出来看看问题的全貌。我也从此意识到,讨论对阅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 & 在学习技术知识时,讨论可能并不重要,因为书里的内容可以由客观标准来验证(对计算机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对其它种类的知识,尤其是稍微艰深、复杂的知识,讨论是真正掌握的必经之路。否则,无论你看了多少书,理解都未必准确。这样的例子我见过不少,经验丰富的老翻译家会用物理学的新进展来论证自己的翻译理论,理工科出身的知名写手乱借用人文社科的理论而浑然不知,在我看来同样可惜――不能说他们的天份不高,也不能说他们刻意要拉大旗作虎皮,但我猜他们学习这些知识时都没有经过专门的讨论,所以谈不上真正掌握。如果你身边找不到这样可以讨论的人,至少可以从网上找相关的书评和讨论,比对、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解。我经常遇到有朋友在豆瓣读书我写的书评下留言,或者发豆邮,这种态度我非常欣赏。退一步说,哪怕非专业的书籍,与人讨论也能让自己的收获倍增――我尝试和我家LD分头看同一本书,再集中讨论,觉得收获很大,不但加深了自己的理解,也填补了自己阅读时的很多空白。
& &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同好来讨论自己阅读的内容,还有一个加深理解的好办法,就是写读后感。读一本书或者非常容易,但是要写读后感,哪怕只是短短几百字的读后感,也会非常让人头疼。你会逼迫自己把读过的内容翻过来倒过去,仔细思考,梳理出自己认可的逻辑,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我在阅读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时,身边没有找到有共同兴趣的同好,也找不到太多合适的学习材料,于是我只能每读一章就写出这章的读后感。这样虽然读得很慢很累,但我确信自己读懂了这本书,深刻理解了自由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后来与其他人的讨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 &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速度不是孤立阅读一本书的速度,而是所有你的阅读量的加速度。因为之前的知识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阅读当前这本书的速度。举个例子,你先读了一本中国历史,大致知道了从秦到清的历史;然后又阅读了一本世界历史,知道除了中国历史之外,世界上的其它地方还发生了哪些事情;然后你再读到关于人类发展的书,你就可以把之前自己关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知识利用起来,知道什么年代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世界上其它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构建出一张有机的图谱,不必反复阅读、刻意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理解很多;再然后,你遇到其它历史类书籍,就可以把它和自己内心的图谱相对照,判断这本书的各个部分说得对不对,对的地方认真阅读,不对的地方可以略读,或者你干脆判断这本书没什么价值,可以直接略过……如此继续下去,你的阅读速度只会越来越快,知识也越来越牢固。同时,你也不必担心“越读越狭隘”,因为高质量的知识多半是能够彼此兼容的,至少不会彼此尖锐对立。只要你抱定开放的心态,必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别力,通过除莠存良,提高自己的。(作者:Yurii)
(精英特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保留以下信息:
本栏目相关文章:?????????????????????????????????????????????????????????????????????????????????????????????????????????????????????????????????????????????????????????????????????????????????????????????????????????????????????????????????????????????????????????????????????????????????????????????????????????????????????????????????????????????????????????????????????????????????????????????????????????????????????????????????????????????????????????????????????????????????????????????????????????????????????????????????????????
如何参加训练
客户服务热线(免长途费)400 812 9365
工作时间(节假日不休)每天9:00-23:00
Copyright &
www.jin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精英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环城南路675号汕头大厦B座19楼06号
客服热线:, 9, 836684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号
客户服务热线:400-812-9365今天如何读书_lqyan_新浪博客
今天如何读书
今天如何读书
自以为网上混了这许多年,看过听过的东西不少,向人卖弄一下自是够了,坐在一起聊天才发觉,越来越难以说服别人了。唇枪舌剑为自己辩解是我所不喜欢的,所以往往是趣不同不与谈,幸好自媒体时代,“臭味相投”同好者众,然其中偏激者也多,口水仗是经常打的。时值“抗韩”,朋友圈的故事每天都惊爆眼球,时而乐天超市门口拦条幅跳广场舞的,时而俩小伙在不知哪个超市从货架上摔下方便面用力踩的,时而员工边喊口号边把韩国商品下架的,时而大妈站在超市出口冲着结算的人们大声斥责着“不知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抵制韩国吗你们怎么这么不爱国还要买韩国货?”忽然想起了我们熟悉的阿Q先生,“造反了造反了你们不知道我已经是革命党了吗?”说实话如果我在视频里,肯定不会是举着喇叭大声喊话的大妈群里的一个,很可能是公交车里被人拎起来又指着脸责问“为什么不给我让座没看到我这么大年纪了?”,于是我低下头去,继续想未庄的故事。
继续读书,不然连个大妈也反驳不了的。最读不进的仍然是外国名著,总是边看边充满了对“翻译家”们的不满,是水平问题还是为了确保“信”和“达”,怎么我总是看不下去呢,怎么网上评论里会有那么多人在夸赞,难道跟我看的不是同一本书?《1984》挺浅显的故事看起来却稀里糊涂,只觉得作者堪称了不起,洞察力深刻。《动物庄园》只是一则寓言,却看得人脊背发凉。及至看过《人类群星闪耀时》才明白确实是翻译的问题,名著确然是名著,但只有翻译得好,才能让更多人明白名著“名”在哪。
看过《天命不足畏》才明白改革者的不易,好政策未必能办成好事未必有人叫好,也会理解如今的改革者会遇到怎样的阻力,所谓改革到了深水区,不过就是有更多的人为阻扰罢了。读史鉴今,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确实不假,但如果认为历史不会告诉你真实情况那只说明读的还不够多,不同人的著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和写作角度,对同一段历史的记述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多读几个人的著作自然明了到底哪个说的对。把白说成黑的人有,但通常随着时代轮回这类人很快与其学说被扫进垃圾堆。虽然明目张胆篡改历史的人很少,但打擦边球的大有人在,故意说一半瞒一半好像并不违背“著书原则”,所以对同一段故事从不同的书里总能有“新发现”。同样是中国历史,大陆学家的观点只适合中小学生时课堂读一读,自己有兴趣时,就该读台湾和海外学者的著作。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历史里可以告诉你明天会发生什么。
至于每天在论坛里唾沫乱飞互喷的五毛、公知、美狗、带鱼们,难道都是不读书的么,卢梭、哈耶克、凯恩斯、曼彻斯特、钱穆、易中天、林达……足可以告诉你什么叫做清明透彻、什么叫做高山仰止、什么叫做伟大的人、什么叫做国家与未来。然后深感生命之短促,学海之无涯。
王国维说读书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什么样的算是好书?私以为,能吸引人读下去的,可以翻翻,算三类书;能给人以新思维新思维新观点的,算二类好书,值得阅读;能带来颠覆性认知并且符合逻辑符合事实的,值得收藏,算一类好书。
信息爆炸年代,却未必是知识普及的时代,有人每天不停地看电视读报纸浏览新闻网站刷朋友圈,思维却仍跟100年前的义和拳拳民没什么两样,假设再来一次“奉旨造反”,再涌现一批“大师兄”,估计仍不过是“孙悟空”、“秦琼”、“李逵”这些名号。那些想有点独立思想的,就赶紧多读点书罢,不然,再出超市时,大妈们举着喇叭高喊“打倒卖国贼”时,该如何应对呢?
               
VX公号:xiaoyanrs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59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