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绍光伏储能系统方案的论坛吗,推荐一下呗?

【图文】分布式应用主流形式―光伏+储能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分布式应用主流形式―光伏+储能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蓄电池储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6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开 本:18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8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及运用--《上海节能》2016年03期
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及运用
【摘要】:从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的种类和应用入手,分别介绍它的技术、设计原理和示范应用,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推广。
【作者单位】:
【分类号】:TM6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赖蔚蔚;;[J];机电信息;2011年15期
唐晓东;;[J];现代雷达;2012年07期
滕正礼;梁雪梅;;[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09期
Alexander S;[J];现代制造;2008年15期
李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9期
王凤鸣;;[J];农村电气化;2006年08期
李聪;;[J];农村电气化;2009年12期
韩宝民;刘勇;李涛;田新成;杜鹏;;[J];价值工程;2012年12期
张欣;;[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7期
赵飞月;赵葆雯;;[J];安徽电力;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勇;;[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邵勇;;[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马曙光;杨艳芬;;[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邹航;;[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李浩;谢庆生;;[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徐通;;[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徐通;;[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雷镜明;张永新;田玉川;张向春;;[A];机械 材料 特种加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曾招锦;蒯秀琳;张雄;张浩康;;[A];江苏省真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张月红;张小松;;[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邢晓丹;[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
;[N];中华建筑报;2009年
严芳;[N];四川日报;2011年
《网络世界》记者
于翔;[N];网络世界;2011年
赖文盛;[N];中山日报;2014年
李存才 通讯员
李栋;[N];中国财经报;2011年
高飞;[N];中国渔业报;2013年
赖文盛;[N];中山日报;2014年
何兵;[N];中国电力报;2006年
淮财;[N];中国财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勇;[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强;[D];吉林大学;2014年
徐海涛;[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鞠雅;[D];吉林大学;2015年
赵海存;[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徐立亮;[D];新疆大学;2015年
张举;[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张雅梅;[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于超俊;[D];重庆大学;2011年
何晨;[D];浙江大学;2006年
潘龙辉;[D];重庆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光伏储能技术解析
中国储能网讯: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1MW的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成功启动。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首批试点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土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储能电站,智能化运行水平最高、运行方式最为多样的新能源示范工程。
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蓄水池,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水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
国内从2014年开始,大规模开始发展能源互联网和储能系统,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储能系统。
二.离网储能系统
离网又称为独立系统,主要由PV组件,DC/DC充电控制器、离网以及负载组成。
离网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光伏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逆变器、交/直流负载。
光伏充放电控制器,主要作用就是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并保护蓄电池过度充、放电。离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的作用是把直流电能转化成交流电能,并提供给负载使用的装置。
我们常见的离网储能系统就是太阳能路灯。、一个香烟盒大小的控制器、一盏几十瓦LED灯、一组或者几组蓄电池。就可以提供夜间照明了。
再大一点的离网储能系统就是“户用系统”了,作者2006年刚刚入行时,国内的光伏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国家为了解决青海、西藏西北地区的牧民用电问题,实施了几次“光明工程”,就是一家一户发一套光伏“户用系统”。
(当时150Wp还买到20块一瓦)一套户用系统大约300W,2块电池板、一台控制一体机、12V100AH的电池2-4块。可以在晚上看液晶电池、LED灯照明、也可以用一些小的电动机(藏民搅拌酥油、奶的机器)
更大一点的离网电站,作者参与过多个。其中比较经典的是北京慧能阳光“青海玉树宗达寺”100KW离网电站。这个寺庙有200多个喇嘛,每天用电100度,这个电站的建设解决了这些喇嘛的用电问题。
三.并网储能系统
3.1 系统组成
在图4方案中,储能电站(系统)主要配合发电应用,因此,整个系统是包括阵列、控制器、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以及相应的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等在内的发电系统。
光伏组件阵列利用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锂电池组充电,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智能控制器根据日照强度及负载的变化,不断对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和调节:一方面把调整后的电能直接送往直流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电能送往蓄电池组存储。发电量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控制器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保证了整个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网逆变系统由几台逆变器组成,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380V市电接入用户侧低压电网或经升压变压器送入高压电网。 锂电池组在系统中同时起到能量调节和平衡负载两大作用。它将输出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以备供电不足时使用。
3.2 电池选择
作为配合接入,实现削峰填谷、负荷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应用的储能电站,储能电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容易实现多方式组合,满足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大工作电流;电池容量和性能的可检测和可诊断,使控制系统可在预知电池容量和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对电站负荷的调度控制;高安全性、可靠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池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在极限情况下,即使发生故障也在受控范围,不应该发生爆炸、燃烧等危及电站安全运行的故障;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和大倍率充放电能力,一般要求5-10倍的充放电能力;较高的充放电转换效率;易于安装和维护;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几种电池性能比较
从初始投资成本来看,锂离子电池有较强的竞争力,钠硫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未形成产业化,供应渠道受限,较昂贵。从运营和维护成本来看,钠硫需要持续供热,全钒液流电池需要泵进行流体控制,增加了运营成本,而锂电池几乎不需要维护。根据国内外储能电站应用现状和电池特点,建议储能电站电池选型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不建议使用铅酸电池的原因是电池寿命问题,大品牌铅酸蓄电池在频繁充放电的情况下大约只有2.5-3年的寿命,锂电池的寿命会长很多。
3.3 能量管理系统
在储能电站中,储能电池往往由几十串甚至几百串以上的电池组构成。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电池内阻、电压、容量等参数的不一致。这种差异表现为电池组充满或放完时串联电芯之间的电压不相同,或能量的不相同。这种情况会导致部分过充,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压过低的电芯有可能被过放,从而使电池组的离散性明显增加,使用时更容易发生过充和过放现象,整体容量急剧下降,整个电池组表现出来的容量为电池组中性能最差的电池芯的容量,最终导致电池组提前失效。因此,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组而言,均衡保护电路是必须的。当然,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不仅仅是电池的均衡保护,还有更多的要求以保证锂电池储能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
1、单体电池电压均衡功能
此功能是为了修正串联电池组中由于电池单体自身工艺差异引起的电压、或能量的离散性,避免个别单体电池因过充或过放而导致电池性能变差甚至损坏情况的发生,使得所有个体电池电压差异都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要求各节电池之间误差小于±30mv。(电动汽车刚刚突破这个瓶颈)
2、电池组保护功能
单体电池过压、欠压、过温报警,电池组过充、过放、过流报警保护,切断等。
3、采集的数据主要有
单体电池电压、单体电池温度(实际为每个电池模组的温度)、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计算得到蓄电池内阻。
通讯接口:采用数字化通讯协议IEC61850。在储能电站系统中,需要和调度监控系统进行通讯,上送数据和执行指令。
4、诊断功能
BMS应具有电池性能的分析诊断功能,能根据实时测量蓄电池模块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和单体电池端电压、计算得到的电池内阻等参数,通过分析诊断模型,得出单体电池当前容量或剩余容量(SOC)的诊断,单体电池健康状态(SOH)的诊断、电池组状态评估,以及在放电时当前状态下可持续放电时间的估算。根据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要求《锂离子蓄电池总成通用要求》(目前储能电站无相关标准),对剩余容量(SOC)的诊断精度为5%,对健康状态(SOH)的诊断精度为8%。
锂电池模块在充电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整个电池模块的温度上升,因而,BMS应具有热管理的功能。
6、故障诊断和容错
若遇异常,BMS应给出故障诊断告警信号,通过监控网络发送给上层控制系统。对储能电池组每串电池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监测分析,计算内阻及电压的变化率,以及参考相对温升等综合办法,即时检查电池组中是否有某些已坏不能再用的或可能很快会坏的电池,判断故障电池及定位,给出告警信号,并对这些电池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当故障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可能出现或开始出现恶性事故时,给出重要告警信号输出、并切断充放电回路母线或者支路电池堆,从而避免恶性事故发生。采用储能电池的容错技术,如电池旁路或能量转移等技术,当某一单体电池发生故障时,以避免对整组电池运行产生影响。
管理系统对系统自身软硬件具有自检功能,即使器件损坏,也不会影响电池安全。确保不会因管理系统故障导致储能系统发生故障,甚至导致电池损坏或发生恶性事故。
7、其它保护技术
对于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等故障情况,采取了切断回路的方式进行保护。对瞬间的短路的过流状态,过流保护的延时时间一般至少要几百微秒至毫秒,而短路保护的延时时间是微秒级的,几乎是短路的瞬间就切断了回路,可以避免短路对电池带来的巨大损伤。在母线回路中一般采用快速熔断器,在各个电池模块中,采用高速功率电子器件实现快速切断。
8、蓄电池在线容量评估SOC
在测量动态内阻和真值电压等基础上,利用充电特性与放电特性的对应关系,采用多种模式分段处理办法,建立数学分析诊断模型,来测量剩余电量SOC。分析锂电池的放电特性,基于积分法采用动态更新电池电量的方法,考虑电池自放电现象,对电池的在线电流、电压、放电时间进行测量;预测和计算电池在不同放电情况下的剩余电量,并根据电池的使用时间和环境温度对电量预测进行校正,给出剩余电量SOC的预测值。
为了解决电池电量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可采用动态更新电池电量的方法,即使用上一次所放出的电量作为本次放电的基准电量,这样随着电池的使用,电池电量减小体现为基准电量的减小;同时基准电量还需要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进行相应修正。
储能系统、微型电网系统投资很大,蓄电池的成本相当高。作者做过的测算,一个厂用储能系统(夜间低谷从电网取电储能,白天高峰释放)峰谷电价差距要达到0.5-0.7元锂电池储能才能达到微利。储能系统技术复杂,非专业设计院无法设计,要各个设备厂家紧密配合。
中国储能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escn.com.cn
( 13:38:32)
( 8:54:05)
( 8:54:05)
( 8:52:27)
( 8:49:38)
( 8:39:40)
( 8:20:24)
( 8:12:23)
( 8:07:12)
( 8:01:00)
固态电池拉力赛开跑
固态电池成储能焦点
锂电池隔膜材料产能扩张趋势明显
“全清洁能源供电”争议再起
日韩企业欲再来 动力电池版图迎巨变?
战略合作联系
投稿邮箱:.cn
广告合作热线:电
微信公众账号: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全面解析储能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摩尔光伏微信&&&& 15:50:35&&我要投稿&&
关键词: &&
: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应用越来越广泛,预计到2020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50GW,平均每年以20GW的装机容量递增。到2030年,装机容量有望达到400GW。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周期性特点。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大,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光伏系统并网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安全运行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光伏系统与电网的接口,逆变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并网性能。同时,技术在平滑光伏系统输出、解决问题,增强系统调频能力、提高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光伏电站并网面临的挑战挑战一:电网故障时,光伏电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并网运行在电网出现扰动故障时,光伏电站需保持并网运行,并为电网提供支撑,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相关标准也明确要求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电网频率和电压异常的能力,能够为保持电网稳定性提供支撑。图1(a)所示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要求,当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光伏电站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0.15s,当并网点电压跌至曲线1以下时,光伏电站可从电网切出。图1(b)所示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要求,当并网点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1.3倍时,光伏电站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0.5s,当并网点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1.2倍时,光伏电站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10s。图1光伏电站故障穿越能力要求挑战二:功率调度,电压频率调节要求越来越高光伏装机容量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调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青海、甘肃等新能源装机量大的地区已明确要求光伏系统需具备调度能力,并且响应时间也有明确要求。目前国内调度方式主要是调度主站将调度指令下发至电站AGC/AVC,然后AGC/AVC通过通讯方式下发至逆变器。调度性能一方面取决于电站监控系统接受调度指令后下发至逆变器速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逆变器功率调度模式和自身响应速度。国外如德国中压并网标准BDEW已规定逆变器需要根据电网电压和频率变化自动调节逆变器输出无功和有功,对逆变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的逆变器方案和通讯方案对调度的快速性、稳定性也将产生影响。挑战三:谐振、电压波动、功率因数低等问题突出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环境千差万别,部分末端电网相对较弱,电压波动明显,电能质量差。光伏系统并网甚至出现谐振脱网的现象。如图2所示的西北某大型电站,采用了多台组串式逆变器并网方案,由于设备数量多,电网弱,光伏输出阻抗与电网阻抗严重不匹配导致谐振,引起大面积脱网事故。无奈之下只有通过增加额外的无功补偿装置以增强对电网的支撑,并逐个修改了每台逆变器的控制软件。脱网不仅造成了发电量损失,而且增加了设备投资。
投稿联系:陈小姐&&010-&&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北极星储能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储能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近日,南方监管局发布《南方区域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本细则适用于南方区域地市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的容量为2MW/0.5小时及以上的储能电站。储能电站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进入充电状态的,按其提供充电调峰
新闻排行榜
版权所有 && 北极星电力网(Bjx.Com.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储能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