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孩子需要接受新环境自闭症的英语作文外加中文翻译

深圳,我们试着让20个普通孩子和20个自闭症孩子成为同班同班同学深圳,我们试着让20个普通孩子和20个自闭症孩子成为同班同班同学佳书语梦百家号“融合之路不易,但在融合里发生的故事却往往让人动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能看见包容、理解、爱与希望。”近日,《21年前,因为招收特殊儿童,这位幼儿园园长被称为精神病!》一文,蔡蕾老师为融合教育无私奉献21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家长。而另一边,正值暑假,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组织的幼小衔接班活动中,不少小小的身影也深深打动了我们——20名即将上小学的谱系娃,和20名来自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福田石厦学校二年级的NT孩子聚在了一起,“成为了”小学同班同学……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点击文章《谱系娃上学,两周实现快速融合,秘密在这——》,了解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幼小衔接班前期报名和义工招募贴)01“除了学的慢一点其实自闭症孩子和我们也没什么不同”8岁的冉冉这几天有点想念她在龙岭学校新认识的小伙伴。在过去大概10天的时间里,冉冉和其他20名小义工,每天都会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园长杨武娟的接送下早早来到龙岭学校(小学部),和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组织的20名自闭症孩子一起上课。冉冉(左一)和小义工们正在等候地铁去龙岭学校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小老师”,而任务就是帮助这20个自闭症即将上小学的小朋友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冉冉和其他小义工们有些头疼,经常跑到老师面前“打小报告”: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的“学生”总会到处跑,不听老师指挥,管也管不住;课堂上老师要求做的任务,他们也常常做不好……但经过几天的磨合,小义工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课堂上,老师要大家读一段话,有个小朋友发音总是不准确,于是冉冉就让他看着她的口型一遍遍练习;上语文课写字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写一个笔画,一笔就写很长,于是冉冉就一遍遍地教他……冉冉发现,虽然这些小朋友学得比较慢,但通过一遍遍地练习,他们也能做得很好!每当看到小朋友进步的表现,冉冉就会和其他小义工一样,用“代币制”的方法,给她的“学生们”正向的鼓励。冉冉提醒她的同桌认真听课“一起去上课吧”“看到有趣的想和你一起分享”“我来教你认课表”尽管只有短短的10天,但也足够让这些孩子打成一片。这两天,幼小衔接班的活动已经结束了,冉冉告诉“大米和小米”,她有点想念那些小伙伴,也希望他们越来越好。对于多数小义工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孩子,可在他们看来,除了语言表达能力稍差一些,自闭症孩子和他们并无不同,这些孩子也和他们一样,只是有时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已。作为这次统筹小义工工作的负责人,冉冉的妈妈也感受颇深。从学校老师那儿得知有这个小义工活动之后,冉冉妈妈专门空出了暑假的安排让冉冉参加了义工,身为班级家委会的一员,自己也主动请缨接下了统筹小义工出勤状况的工作。她告诉我们:“为人父母,看到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本能地就想去帮助。而且让孩子参加义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让孩子去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在这次统筹小义工的过程中,我不时会在私底下跟家长聊起这个活动,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的家长,一开始他们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会给杨园长添堵捣乱,但实际上这些孩子在做义工期间表现得都很不错,能够以身作则,有‘小老师’的模样,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自己的小伙伴。孩子的世界其实是很单纯的,我们能看到孩子不一样的世界,我想这也是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02“十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给到家长一个引领的作用”这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开展的第二期幼小衔接班的活动,从7月15日至24日,为期十天。“大米和小米”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小学环境中提前适应小学,杨园长找到了前期经常联系合作的普校,计划一提出,就得到了龙岭学校和石厦学校的大力支持——龙岭学校提供场地和配给班主任老师、石厦学校组织小义工。我们上课啦!在课程的设置上,杨园长也花了不少心思。以最大程度还原小学课程设置为原则,这次幼小衔接班的课程不仅有小学最常规的语文和数学等课程,以及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还加入了社交课,由专门的特教老师教给孩子社交常规。杨园长特别重视孩子在早读、音乐课、体育课、课间的表现,因为在这些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自闭症孩子越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老师们也能越快去调试和干预孩子。比如,开课前几天,杨园长发现很多自闭症孩子来到学校后不爱和其他同学打招呼,非常被动,于是在讨论会上,杨园长和影子老师们就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大力度,改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回应别人的能力。每天小朋友放学回家后杨园长都会和影子老师们开讨论会而孩子每天的表现,影子老师都会认真记录在“每日情况登记表”和“每日数据登记表”上。每日情况登记表每日数据登记表根据这些数据,结业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一份一目了然的“量化表”和“能力评测分表”,其中不仅仅有孩子前后的表现对比,还有老师给孩子们的后续的建议。量化表能力评测分表杨园长告诉“大米和小米”:“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给到家长一个引领的作用,毕竟时间比较短,不可能把小朋友整个适应小学的过程做得很完整,到后期很大程度需要我们家长延续和继续执行我们整套的计划。所以我们会给到每个家长一个后期的建议,以此指引家长后续在家里应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更顺利地上一年级。”03“孩子在进步,其实我们也在进步”这次参与幼小衔接班语文和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分别是龙岭学校(小学部)的张老师和林老师,他们同时也分别担任1班和2班的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普校老师,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么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尽管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最初的几天,他们还是有些乱了手脚。刚开始,不少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时情绪爆发,林老师每次看到孩子哭,都心痛不已。她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看到孩子这样,她无法想象孩子父母心中有多痛。每当这时候,她总是摸着孩子的脸,轻轻拉着她的手,尽力去安抚他们。林老师正在安抚情绪失控的孩子张老师回忆起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班上有个叫瑞瑞的自闭症小朋友一直哭不停。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能否奏效,但张老师决定跟着自己的职业感觉走,她问瑞瑞:“你最想要什么?”,瑞瑞回答说他最想要妈妈。于是张老师告诉瑞瑞:“瑞瑞乖,只要你不哭,妈妈就会来。”没想到瑞瑞一听,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张老师正在安抚瑞瑞而且让张老师和林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几天的适应,瑞瑞再没有情绪失控,和老师、同学都相处得非常好。从刚来的时候不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又哭又闹,到后来逐渐和老师同学有不错的互动性,再到结业典礼那天表演节目,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张老师和林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而这次特殊的教学,也成为了张老师和林老师教师生涯中的独特经历:“孩子在进步,其实我们也在进步。我们从影子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让我们更能知道该如何和这样的孩子相处。而且,对‘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不论对哪一个孩子,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了解和倾听每一个孩子。”04“希望这颗种子,能在他上小学后生根发芽”短短十天的相聚,老师们和家长们最欣慰的,是看到不少自闭症孩子的心里播种下了“小学”这颗种子。7岁自闭症男孩小烨的爸爸有每天为孩子写日记的习惯。翻阅这几天的日记,他发现小烨从一开始从来不提幼小衔接班,到后来逐渐会跟他分享在学校的事情,有一天放学还主动提出要跟他的一个同学一起回家。看到孩子能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小烨的爸爸也对小烨上小学充满期待:“十天的时间比较短,但通过这次幼小衔接班的活动,在他心里播下了‘小学’这颗种子,让他大概知道了小学的概念。希望等他真正进入小学的时候,这颗种子能在他心里发芽。”7月24日这天,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第二期幼小衔接班的毕业典礼。“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的歌声悠悠响起,20名自闭症孩子站在教室中央,大声宣告:“我们毕业啦!”是的,他们毕业了,很快,他们就要走进小学的新阶段。回想起这十天,杨园长心里充满不舍,但想到孩子的进步,想到小义工的天真有爱,想到这期间所有给予过他们支持帮助的龙岭学校和石厦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她心中满是感动,同时也坚定了未来进一步开展幼小衔接班的计划:“我们正在筹备一个长期的幼小衔接班计划,希望每一周都能在小学的教室里开展这样的课程,帮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提前适应小学生活。转衔一小步,融合一大步!我相信,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编者后记——我知道,大米和小米做的很多事都是尝试性的,也远远不够完美。可是,每次我还是为自己的团队可以一次次做出这样让我感动的试验而会情不自禁流泪。感谢我们从幼儿园教育转型来的杨武娟园长,感谢我们可爱的认真的影子老师,感谢龙岭学校石厦小学,感谢这些普通孩子的家长。融合是双向的,让特殊需要的孩子进步,也让正常儿童感受到什么是爱别人和被爱。你们就是最最可爱的小天使!——大米开展一次幼小衔接班,或许是一个再小不过的活动,但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在孩子眼中纯洁无比的世界,也看到了“融合之美”。对于小义工来说,他们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并无太多其它的想法,他们一心单纯地想成为彼此的好朋友,并且给他们的朋友最好的帮助。而这次幼小衔接班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小义工家长的信任,以及普校老师及领导的支持与帮助。融合之路不易,但庆幸爱与支持从来不缺席。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自闭症群体,同时,我们也祝愿所有即将进入普校这个小社会的孩子:永远有爱相伴前行~- 完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一起分享讨论大米和小米粉丝四群大米和小米深圳家长群大米和小米二胎讨论群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佳书语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解读佳书动态,用专业的眼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遗憾 ! 孤独咖啡馆开业一个月好评如潮却要关门 , 这些自闭症孩子怎么办?
由8位自闭症患者料理的“孤独咖啡馆”走红上海
上海静安公园内有家咖啡馆。此处喝咖啡免费,但你得陪作为店员的自闭症儿童们聊天,而若要前去这家咖啡馆,需先经过报名,培训等一系列程序。 这家咖啡馆实际的名字是“爱-咖啡”,位于上海静安公园八号楼,只在工作日的11:00-15:00营业。超乎常人想象,这家咖啡馆的咖啡师、服务生均为自闭症患者,且多在十六七岁。
尽管一个月前才启动,且并未正式对外营业,但这家特殊的咖啡馆已在网上迅速蹿红。每天,络绎不绝的热心人士前来探访,还有外地的自闭症患者家长特地来前来查看情况。
4月初开业后就吸引了2000多名上海市民报名登记。然而该咖啡馆却在近日突然停业。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自己孩子在这一个月中经过社会体验切实发生了改变,而咖啡馆关门了,孩子的很多能力或又退回到原点,希望能有个新地方继续下去。
启动仅一个月,就因场地原因暂停运行
据了解,由于中间人对接时沟通不畅,导致双方存在误会,使事情处于尴尬状况。场地方以为只是个短期项目,若要长期使用,需要有食品安全和营业资质等相关许可,这些非短期内能解决。目前,咖啡馆创办者正在奔走寻找新的场地。
现在,这项公益事业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一楼大门紧闭,门口贴有告示称,咖啡馆于5月6日因故暂停,并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努力寻找新的场所,争取早日恢复运行。
“打印告示的时候,我们两个志愿者小姑娘都哭了。”志愿者、项目负责人张梅珍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场地使用方5月2日通知,要求咖啡馆5月5日前撤离,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去处。
目前,公益团队正在寻找新的场地,希望继续这一充满前景的公益事业。
事实上,三层高的静安公园8号楼的使用权并不属于Eva,而是归属上海景鹄集团有限公司所有。Eva是这家公司老板的好友,与这家公司有非正式的合作,有包括“爱-咖啡”所在位置的一楼大堂的免费使用权。
“当时以为是临时性的活动。”景鹄集团负责此事的品牌营销总监季洋霖告诉记者,无论是4月2日基地揭牌,还是之后大约一个月的运行,公司其实并不熟悉咖啡馆的情况,都以为是暂时性的活动。
在平时,良好的协商中,这片区域公司和Eva双方都有使用,包括举办时尚发布会、公司内部培训活动,也会举办如画展等公益活动。
季洋霖说,5月2日,因为公司战略的调整,将布局文创领域,也需要一楼的大厅空间举办项目的启动和路演活动等,考虑收回场地的使用权,并解除了和Eva的合作关系,还返还了装修费用。
令曹小夏不能理解的是,5月2日上午,得知双方不再合作后,她和季洋霖第一次见了面,当时双方相谈甚欢,表示了直接合作的可能,但转头下午,季洋霖就给咖啡馆负责人发了微信,表示需要他们在5月5日搬离。
“我们觉得,你让我们找到下一个地方再走,这样是比较好的,”曹小夏认为,公司的做法有些苛刻而不近人情。
对此,季洋霖解释说,2日自己才休假回来,当时也还不知道咖啡馆需要每天运营,而这与公司的定位不符,下午知道咖啡馆方面想法的同时,也从公司老板处获悉了战略调整的情况,因此提出了搬离请求。
“单位也是出于公益,帮帮忙做好事。”季洋霖表示,或许因为沟通的问题,导致事情现在处于尴尬的状况,如果需要长期的合作,双方还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聊一下。
自闭症孩子何去何从?
然而,孩子们没想到的是,才仅仅工作了一个月,他们就“失业”了!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是我的错,”5月8日下午,中间人Eva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这件事的责任在于自己有些托大,当初并未向景鹄集团告知咖啡馆长期运行的想法。
“公司长期给我用的,我也没有多说,现在他们战略有调整,我允诺给曹老师的地方也给不了了。”Eva表示,目前自己也在积极帮助自闭症孩子们另外寻找地址。
曹小夏介绍,目前不少个人和志愿者都很关心这件事,也提出了一些场地的想法,团队也继续在寻找交通便利、环境良好,可以长期使用,租金又不那么高的场地,但目前还没有太合适的地方。
无论如何,家长们的心情是迫切的。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天天”只到咖啡馆上了三次班,但效果是显著的,最初只会机械性地念完礼仪教师教的话,如今则开始理解这些话的含义,说完“欢迎光临,请坐”,也会伸手示意,等待片刻再继续。
如果一切正常,16岁的政政5月8日也会第三次来到咖啡馆上班,他的母亲说,孩子对咖啡馆充满着期盼,上午告诉他临时取消了后,甚至出乎意料地向她感叹,“妈妈我是不是命很苦。”
“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谈到下周的上班日,政政妈妈说。
这群自闭症少年第一次被正式通知,咖啡馆闭馆后需要停业一段时间,目前正在寻找新的场地,但这段时间不能去上班了。
元元说:“我的工作服寄放在咖啡店衣橱里,千万要帮我收好别弄丢了。”
天天说:“周五是我当班,现在不能去了,心里好难过……”
政政说:“我自己只上了两次班,咖啡店就要关门了,只怪自己命不好……”
还有不爱说话的凯凯都发了非常难过的表情……
很多家长对这样的突如其来的状况,有些难以接受:“在这里孩子真的很开心,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感。”“突然说闭馆,我怕孩子很难接受得了。”……
志愿者们在群里不断鼓励着孩子们:“爱-咖啡一直都会在,因为我们都很爱、很爱你们,只是我们要换一个更好的地方,这段时间我们不能松懈,依旧要在家麻利训练咖啡制作的流程,等我们咖啡店搬了新家,会有更多的哥哥姐姐们光临的哟……”
作为志愿者,李雯婧说这样的消息实在太突然、也很受打击,“毕竟,孩子们刚刚熟悉的路又不能走了……”
这一天晚上,李雯婧在朋友圈里发了一首孩子们唱的《让爱传出去》,“爱是看不见的语言,爱是摸不到的感觉,爱是我们小小的心愿……”
志愿者们也在给孩子们打气加油,但更期待着新的咖啡馆地址能够尽快有着落。
只有短短一个月,就无奈关闭了!非常遗憾!
希望“A-coffee”
能尽快找到新的场地,开出新店
希望在上海这座都市里
爱与善意能够不断延续……
新闻图源:澎湃新闻,新闻晨报、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深圳,我们试着让20个普通孩子和20个自闭症孩子成为同班同班同学
时间: 09:42:34
  “&融合之路不易,但在融合里发生的故事却往往让人动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能看见包容、理解、爱与希望。”
  近日,《21年前,因为招收特殊儿童,这位幼儿园园长被称为精神病!》一文,蔡蕾老师为融合教育无私奉献21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家长。
  而另一边,正值暑假,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组织的幼小衔接班活动中,不少小小的身影也深深打动了我们——20名即将上小学的谱系娃,和20名来自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福田石厦学校二年级的NT孩子聚在了一起,“成为了”小学同班同学……
  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点击文章《谱系娃上学,两周实现快速融合,秘密在这——》,了解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幼小衔接班前期报名和义工招募贴)
  “除了学的慢一点
  其实自闭症孩子和我们也没什么不同”
  8岁的冉冉这几天有点想念她在龙岭学校新认识的小伙伴。
  在过去大概10天的时间里,冉冉和其他20名小义工,每天都会在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园长杨武娟的接送下早早来到龙岭学校(小学部),和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组织的20名自闭症孩子一起上课。
  冉冉(左一)和小义工们正在等候地铁去龙岭学校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小老师”,而任务就是帮助这20个自闭症即将上小学的小朋友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刚开始,冉冉和其他小义工们有些头疼,经常跑到老师面前“打小报告”: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的“学生”总会到处跑,不听老师指挥,管也管不住;课堂上老师要求做的任务,他们也常常做不好……
  但经过几天的磨合,小义工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课堂上,老师要大家读一段话,有个小朋友发音总是不准确,于是冉冉就让他看着她的口型一遍遍练习;上语文课写字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写一个笔画,一笔就写很长,于是冉冉就一遍遍地教他……
  冉冉发现,虽然这些小朋友学得比较慢,但通过一遍遍地练习,他们也能做得很好!每当看到小朋友进步的表现,冉冉就会和其他小义工一样,用“代币制”的方法,给她的“学生们”正向的鼓励。
  冉冉提醒她的同桌认真听课
  “一起去上课吧”
  “看到有趣的想和你一起分享”
  “我来教你认课表”
  尽管只有短短的10天,但也足够让这些孩子打成一片。这两天,幼小衔接班的活动已经结束了,冉冉告诉“大米和小米”,她有点想念那些小伙伴,也希望他们越来越好。
  对于多数小义工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孩子,可在他们看来,除了语言表达能力稍差一些,自闭症孩子和他们并无不同,这些孩子也和他们一样,只是有时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已。
  作为这次统筹小义工工作的负责人,冉冉的妈妈也感受颇深。从学校老师那儿得知有这个小义工活动之后,冉冉妈妈专门空出了暑假的安排让冉冉参加了义工,身为班级家委会的一员,自己也主动请缨接下了统筹小义工出勤状况的工作。
  她告诉我们:“为人父母,看到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本能地就想去帮助。而且让孩子参加义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让孩子去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在这次统筹小义工的过程中,我不时会在私底下跟家长聊起这个活动,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的家长,一开始他们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会给杨园长添堵捣乱,但实际上这些孩子在做义工期间表现得都很不错,能够以身作则,有‘小老师’的模样,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自己的小伙伴。孩子的世界其实是很单纯的,我们能看到孩子不一样的世界,我想这也是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
  “十天,我们希望通过
  这次活动给到家长一个引领的作用”
  这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开展的第二期幼小衔接班的活动,从7月15日至24日,为期十天。
  “大米和小米”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小学环境中提前适应小学,杨园长找到了前期经常联系合作的普校,计划一提出,就得到了龙岭学校和石厦学校的大力支持——龙岭学校提供场地和配给班主任老师、石厦学校组织小义工。
  我们上课啦!
  在课程的设置上,杨园长也花了不少心思。以最大程度还原小学课程设置为原则,这次幼小衔接班的课程不仅有小学最常规的语文和数学等课程,以及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还加入了社交课,由专门的特教老师教给孩子社交常规。
  杨园长特别重视孩子在早读、音乐课、体育课、课间的表现,因为在这些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自闭症孩子越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老师们也能越快去调试和干预孩子。
  比如,开课前几天,杨园长发现很多自闭症孩子来到学校后不爱和其他同学打招呼,非常被动,于是在讨论会上,杨园长和影子老师们就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大力度,改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回应别人的能力。
  每天小朋友放学回家后
  杨园长都会和影子老师们开讨论会
  而孩子每天的表现,影子老师都会认真记录在“每日情况登记表”和“每日数据登记表”上。
  每日情况登记表
  每日数据登记表
  根据这些数据,结业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一份一目了然的“量化表”和“能力评测分表”,其中不仅仅有孩子前后的表现对比,还有老师给孩子们的后续的建议。
  量化表
  能力评测分表
  杨园长告诉“大米和小米”: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给到家长一个引领的作用,毕竟时间比较短,不可能把小朋友整个适应小学的过程做得很完整,到后期很大程度需要我们家长延续和继续执行我们整套的计划。所以我们会给到每个家长一个后期的建议,以此指引家长后续在家里应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更顺利地上一年级。”
  “孩子在进步,其实我们也在进步”
  这次参与幼小衔接班语文和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分别是龙岭学校(小学部)的张老师和林老师,他们同时也分别担任1班和2班的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普校老师,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么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尽管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最初的几天,他们还是有些乱了手脚。
  刚开始,不少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不时情绪爆发,林老师每次看到孩子哭,都心痛不已。她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看到孩子这样,她无法想象孩子父母心中有多痛。每当这时候,她总是摸着孩子的脸,轻轻拉着她的手,尽力去安抚他们。
  林老师正在安抚情绪失控的孩子
  张老师回忆起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班上有个叫瑞瑞的自闭症小朋友一直哭不停。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能否奏效,但张老师决定跟着自己的职业感觉走,她问瑞瑞:“你最想要什么?”,瑞瑞回答说他最想要妈妈。于是张老师告诉瑞瑞:“瑞瑞乖,只要你不哭,妈妈就会来。”没想到瑞瑞一听,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张老师正在安抚瑞瑞
  而且让张老师和林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几天的适应,瑞瑞再没有情绪失控,和老师、同学都相处得非常好。
  从刚来的时候不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又哭又闹,到后来逐渐和老师同学有不错的互动性,再到结业典礼那天表演节目,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张老师和林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这次特殊的教学,也成为了张老师和林老师教师生涯中的独特经历:
  “孩子在进步,其实我们也在进步。我们从影子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让我们更能知道该如何和这样的孩子相处。而且,对‘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不论对哪一个孩子,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了解和倾听每一个孩子。”
  “希望这颗种子,
  能在他上小学后生根发芽”
  短短十天的相聚,老师们和家长们最欣慰的,是看到不少自闭症孩子的心里播种下了“小学”这颗种子。
  7岁自闭症男孩小烨的爸爸有每天为孩子写日记的习惯。翻阅这几天的日记,他发现小烨从一开始从来不提幼小衔接班,到后来逐渐会跟他分享在学校的事情,有一天放学还主动提出要跟他的一个同学一起回家。看到孩子能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小烨的爸爸也对小烨上小学充满期待:
  “十天的时间比较短,但通过这次幼小衔接班的活动,在他心里播下了‘小学’这颗种子,让他大概知道了小学的概念。希望等他真正进入小学的时候,这颗种子能在他心里发芽。”
  7月24日这天,是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第二期幼小衔接班的毕业典礼。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的歌声悠悠响起,20名自闭症孩子站在教室中央,大声宣告:“我们毕业啦!”
  是的,他们毕业了,很快,他们就要走进小学的新阶段。
  回想起这十天,杨园长心里充满不舍,但想到孩子的进步,想到小义工的天真有爱,想到这期间所有给予过他们支持帮助的龙岭学校和石厦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她心中满是感动,同时也坚定了未来进一步开展幼小衔接班的计划:
  “我们正在筹备一个长期的幼小衔接班计划,希望每一周都能在小学的教室里开展这样的课程,帮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提前适应小学生活。转衔一小步,融合一大步!我相信,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编者后记——
  我知道,大米和小米做的很多事都是尝试性的,也远远不够完美。可是,每次我还是为自己的团队可以一次次做出这样让我感动的试验而会情不自禁流泪。感谢我们从幼儿园教育转型来的杨武娟园长,感谢我们可爱的认真的影子老师,感谢龙岭学校石厦小学,感谢这些普通孩子的家长。融合是双向的,让特殊需要的孩子进步,也让正常儿童感受到什么是爱别人和被爱。你们就是最最可爱的小天使!
  ——大米
  开展一次幼小衔接班,或许是一个再小不过的活动,但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在孩子眼中纯洁无比的世界,也看到了“融合之美”。
  对于小义工来说,他们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并无太多其它的想法,他们一心单纯地想成为彼此的好朋友,并且给他们的朋友最好的帮助。而这次幼小衔接班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小义工家长的信任,以及普校老师及领导的支持与帮助。
  融合之路不易,但庆幸爱与支持从来不缺席。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自闭症群体,同时,我们也祝愿所有即将进入普校这个小社会的孩子:永远有爱相伴前行~
  - 完 -
  点击下面的文章,了解更多大米和小米融合幼儿园:
  我害怕参加孩子学校活动,害怕跟别的孩子做对比……
  一发脾气就咬人的孩子,送进融合幼儿园之后......
  孩子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频频受挫,我还应该带他参加吗?
  24个自闭症儿童跟同龄小朋友一起春游,结果竟然是这样的!
  20年前那个叫小兔子的自闭症男孩,如今你在哪里?
  半小时众筹430万!这群特殊孩子家长买下一家幼儿园!
  采写 排版&|&小鱼&&&&&图源&| 杨园长、小智、小龙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分享讨论
  大米和小米粉丝四群
  大米和小米深圳家长群&
  大米和小米二胎讨论群&&
  <img src="http://p2.ifengimg.com/a/4ccf9size1_w16_h16.png"
延伸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