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没有青贮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种子可买?

青饲玉米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随着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饲料饲草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结构也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化。毋庸置疑,玉米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王(我国玉米70%以上用作饲料)、高产之王(保持世界1554Kg/667m2高产纪录)和工业原料之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已有1000多种)。
青饲玉米概况
在当前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玉米不再是简单的粮食概念,而当其定位在主要饲料作物上。众所周知,饲料是畜牧业发展之源,而农业上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属粮用品种,其籽粒和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生产对优质饲料饲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因此,为了达到优质饲料的要求,从起当以业发展优质青饲为主。
青饲玉米优点
青饲不但生物学产量高,而且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技术分析表明:青饲青贮玉米的营养丰富,糖分、、和含量高,是较为理想的食草动物饲料。近几十年来,欧美等农牧发达国家广泛种植青饲玉米,其青饲玉米种植面积占整个玉米种植面积的30%-40%。例如法国每年就种植青饲玉米151万hm2;德国每年种植青饲玉米93151万hm2;意大利每年种植青饲玉米31万hm2。美国市羊牛做多的州,其羊牛日粮中青饲玉米占到25%。而我国青饲则处于刚起步阶段,在80年代前我国没有青饲玉米品种,生产上大都用粮食品种生产青饲,因而产量低,质量差。但随着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和一些高产优质青饲品种的出现,青饲青贮玉米生产有了明显改观,它也将逐渐成为玉米种植业的一个主导方向。
青饲玉米与养牛业
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很多地方成了有名的养牛大县,像中国牛都——安徽蒙城。另外,业是新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是最高的营养物质,比生产粮食能增加2-3倍的营养物质产量,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发展奶牛业,推广青饲,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总之大力发展青饲青贮玉米的推广种植,有效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了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为发展“两高一优”饲料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对我国生产,特别是“节粮型”及“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玉米生产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坚实基础。
青饲玉米育种 1
人们利用的方法来保存饲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地窖(silo)”这个词就是起源于希腊词“siros”,siros意思是地面上的坑或洞。埃及出土的古画表明,早在公元前年就熟悉青贮技术,认识到青贮饲料密封保存的重要性。美国南部的印第安土著人也把玉米放在地窖里贮藏。人们知道,要保证营养品质,青贮原料必须至少具备3个特点:1)充分的发酵底物;2)相对低的;3)成分大于200g/kg。提高发酵的质量的另一个条件是无氧贮存环境。无氧条件能减少的活力,控制温度不会升高,否则会造成干物质总量减少和营养价值降低。在无氧条件下,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的乳酸,PH值降低到4,密封和较酸的环境只能使其它较少类型微生物存活,从而使青贮饲料得到很好的保存。栽培技术
青饲玉米技术
据玉米专家介绍,由于有寡照高湿的环境条件,青饲玉米在四川无疑是优势产业。———指乳熟期收获整株或茎叶青贮的玉米。为实现生物产量的最大化,当前选育出的该类型专用品种植株高大、叶片宽大、松散,要重点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我们除采用“优质粒用玉米”高产栽培和抗旱栽培技术以外,还应当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早播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12℃或9℃时及时播种,采用育苗移栽或适当深播技术均有利于蹲苗。
种植密度与控氮增钾。适当增大种植密度与控氮增钾相结合。据调查,青贮玉米在四川的合理种植密度为株/亩;氮肥控制在使用无机纯氮12公斤/亩,并做到前重后轻的原则,即按底肥、苗肥、攻4∶3∶3比例施用;增加钾肥的使用量,每亩施用氧化钾12~14公斤,有利于高产。
适时收获。的营养价值,除与原料的种类和品种有关外,收割时期直接影响营养品质。适时收割能获得较高的收获量和较高营养价值。专用在玉米籽粒发育蜡熟期末期收获,此时收获虽然消化率有所降低,但是增加了部分,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总量却增多。据报道,早熟品种干物中50%左右为籽粒,中熟品种为32.8%,而晚熟品种只有25%左右。若为兼用玉米,即籽粒做粮食或精料,作青贮原料,多选用“活棵”成熟的杂交种,在蜡熟末期及时采摘,抢收茎叶。
分枝(蘖)型青饲玉米———该类型玉米虽营养品质不如,但可利用四川丰富的秋闲田土和间套多熟空行内增种增收,作为养鱼、养牛等食草动物的原料。该类型品种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包括:
选择优良土壤,精细。要玉米早分枝多分枝,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宜选择向阳无荫蔽、能排能灌、肥力较高的土块。因该品种种子粒小顶土力弱,播种前应精细整地,深翻15~20厘米,宜浅播。
适期播种,。以日均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以免“”影响出苗、成苗,穴播2~3粒,单位面积播种4000穴/亩最为合理,既实现了第一次刈割早产高产,又兼顾了后期刈割产量。
重施底肥,勤施分枝肥。此类青饲玉米分枝力强,需水肥量大,重点是施足底肥,每亩施人畜粪水500~1000kg,60~80kg,无机纯氮8~10苗期酌情追施提苗肥,每茬刈割后,以氮素为主兑匀人畜粪水泼洒留茬,以肥水促分枝生长。
适期刈割,高留桩。适期收割既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又能促进分枝。当田间植株高度0.8至1.2米时即可第一次刈割,留桩0.2~0.3m,以利腋芽萌发分枝再生,以后每隔20天左右收割一次,割后立即施肥除草、松土。
玉米作为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玉米收获时具有很高的产量;干物质含量高于200g/kg,因而发酵稳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具有较低的。与其它饲料相比,玉米具有相对较高的纤维含量,较低的含量。玉米在很长的收获时期内,营养价值保持稳定。玉米青贮饲料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和良好的吸收率。玉米青贮饲料的主要营养缺陷是含量低。
青饲玉米成份
玉米时可造成一些营养物质的丢失,从而影响到总重和含氮量。据报道,总能量损失范围为7-40%。玉米经过后,其中的简单转化成有机酸,转化成非蛋白氮形式(多为氨基酸)。大多数纤维成分仍保持完整,但也有一些存在。这种降解变化与动物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关系。一些研究认为,这些变化导致消化和吸收分别下降2-4%和5-30%。幸运地是,青贮的方法和全株青贮品质性状之间的互作不明显。因此育种家可以根据青贮前的玉米性状选择出营养价值高的基因型。
增加干物质量或使玉米的成熟度更高(干物质量从300增加到350g/kg)可以减少发酵造成的损失。成熟度高的玉米子实占的百分比大,因此淀粉含量多,不易进行发酵。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在过程中容易引起有机酸成分的增加,此外,也会增加ADF和ADL的含量,同时减少了可消化的有机物质。产奶牲畜对含量较低情况下的青贮发酵效果尤为敏感,并有可能使饲料的吸收率和产奶量下降。
在北方地区,生长季节短,青贮饲料比较受欢迎。作为青贮用的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温带地区,尤其是欧洲和加拿大。欧洲种植的青贮饲料玉米超过3.3*106ha,法国和德国产量最高(如表2)。加拿大1991年收获的青贮饲料玉米超过198,450ha((R.A.私人通讯)。
表1.美国常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较
饲料名称NDF/DM(%)木质素/NDF(%)NSP/DM(%)淀粉/NSC(%)CP/DM(%)可溶性氮/CP(%)ADFIP/CP(%)NPN/SP(%)NDFIP/CP(%)
开花前期42  16.9  7  10  19.0  30.0  10.0
96  17.8  开花中期46  18.9  7  10  17.0  28.0  14.0  96  25.2  
开花前期40  20.0  7  10  25.0  30.0  10.0  96  7.8  开花中期44  22.7  7  10  22.0  28.0  14.0  96  25.2  
开花前期42.0  16.9  7  10  19.0  50.0  15.0  100  26.7  开花中期46.0  18.9  7  10  17.0  45.0  18.0  100  32.0  普通开花前期67  7.5  1  6  9.1  25.0  6.1  96  31.0  成熟期72  12.5  1  6  7.0  25.0  6.5  96  31.0  
45%子粒41  7.3    1009.045.07.910016.425%子粒52  9.6    1008.355.08.510016.0
45%子粒45  9.0    100  9.2  45.0  7.9  100  16.4  25%子粒55  10.9    100  8.1  50.0  8.0  100  16.0  DM:;NSP:非结构性(胶质等);NSC: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P:;NPN:;
ADFIP:;SP:可溶性蛋白;NDFIP:中性非溶蛋白。
表2 1988年10个欧洲国家青贮饲料玉米的种植情况*
国家比利时丹麦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英国收获面积(1000ha)1201793141141516325719524? 来自Anon
在美国,主要种植区是北方玉米带,产量最高的州是,New York和Minnesota。在美国,虽然没有形成可与谷物市场相比的市场,但是根据$56.70/mg(基于)的农业值估计,1990年,美国的作物价值约为$1,562,000,000。
青饲玉米发展现状及前景
玉米是粮、经、饲集于一体的三元作物,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的支柱作物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我国农业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三元结构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将更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全世界用于饲料的玉米占总产量的75.55%,用于粮食的占12.5%,用于工业的占12.0%。用于粮食的比例趋于下降,用于饲料的比例还在上升,因此,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不应再把玉米单纯看作粮食作物,应将玉米定位在主要饲料作物上,为达到优质饲料玉米的要求,玉米本身应积极进行专用类型
青饲玉米也叫,是指收割玉米鲜嫩植株、或收获乳熟初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或在蜡熟期先采摘,然后再把青绿茎叶的植株割下,经切碎加工后直接或贮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对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玉米饲用转化增值最高的途径就是全株青饲。
根据植株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青饲玉米可分为单株和分枝两种类型。青饲玉米的品质,国际上通常采用洗涤剂对纤维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具体标准是:含量30%-40%之间,每公顷干物质产量2500kg,含量大于7.0%,淀粉含量大于28%,纤维含量小于45%,酸性洗涤剂纤维含量小于22%,含量3.0%,离体消化力大于78%,细胞壁消化力大于49%,此外,青饲玉米品种的选择还要求牲畜好,消化率高。
青饲玉米经济效益
青饲玉米的饲养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研究表明:在土地和耕作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青饲玉米比玉米每公顷多收入539元,多生产可消化蛋白53kg,喂青饲玉米比不喂的日产奶增加3.64kg。美国的先锋种子公司用两个先锋玉米杂交种对牛犊进行喂养比较试验,在相似的产量水平下,用高品质饲料品种比普通品种喂养日增重超过8%,饲养效率超过10%,而且发展青饲玉米可以很好地解决的利用问题。青饲玉米可作青饲饲料直接喂养反刍动物,还可以晒制备用,贮存条件和设施都比较简单,而且其营养物质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节省大量的建库资金。此外,青饲玉米危害小,可机械化栽培,因此,优质青饲玉米的经济效益显著,不仅可解决当前青饲作物生产能力不足问题,而且对农牧混合区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有现实意义。
青饲玉米生产现状
青饲玉米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重要饲料来源,如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培育出大量的青饲专用玉米进行全株青饲,并且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据统计,1988年欧洲种植的青饲玉米面积达330万公顷,原西德、法国等青饲玉米种植面积都在玉米总面积的80%以上,美国全株青饲玉米占玉米面积的12%以上,另外,去棒后的青饲饲料产量1亿多吨。
在我国,受传统粮食观和种植业政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将籽粒产量水平的提高作为品种更换的主要目标,畜牧业也主要依靠家庭式的小规模饲养,人畜共粮、粮饲共用为主要饲料供给方式。青饲玉米育种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还没有青饲玉米的专用品种,大都用籽粒品种生产青饲,因而青饲产量低、质量差。直到1985年,我国才首次审定了“”青饲型玉米新品种,接着在1989年又审定了“”等一批新品种,青饲玉米的生产有了明显的改善,青饲玉米的新品种选育也有了良好的开端,使用的品种以京多1号、科多4号、、、等适合密植和产量高、适口性好的品种为主。
青饲玉米发展前景
由于青饲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这就决定了青饲玉米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栽培饲草之一,今后型玉米品种将得到大面积的推广。2002年,全国种植饲料玉米达270万公顷,根据我国牛奶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即使我国人均用奶量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也至少需要种植400万公顷。青贮玉米新品种的选择和开发即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需求条件下成为我国“863计划”的项目,近几年国家在财政和政策方面加大了对青贮玉米的支持力度,将建设优质饲料粮基地问题列为今后农业开发的四大重点之一;中心也在2002年开始主持全国范围内的青饲玉米新品种区试。
青饲玉米是以收青茎叶及青穗为目的,其产量及营养品质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无论对玉米生产者、养殖者还是科研工作者来说,选育、种植营养价值高的青饲玉米品种将带来很大的效益。
总的来看,我国青饲玉米品种刚刚起步,品种少,种植规模小,尚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当前就应在科研和品种开发等方面加强投入。科研上要避免走急功近利的路线,要加强研究青饲玉米性状的遗传规律。可广泛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常规技术相结合,搜集育种材料,合成与改良青饲玉米群体,尽快选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饲玉米杂交种。(《》2004.1,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研究所,350013)
青饲玉米养畜好
在当前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玉米再仅仅是粮食作物,而且是主要饲料作物。但是,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数为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差,不能满快速发展的对优质饲料饲草的需求。青饲则能较好解决此问题。青饲青贮玉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其中糖分、、:和B:含量高,是食草动物的好饲料。近几十年来,欧美等农牧发达国家广泛种植青饲玉米,青饲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整个玉米种植面积的30%-40%。例如法国每年种植青饲玉米151万公顷,德国93万公顷,意大利32.4万公顷。美国是养牛最多的州,牛的日粮中青饲玉米占到25%。而我国青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还没有专用青饲玉米品种。
青饲青贮玉米是养牛业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之一。近几年我国养牛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大量牛肉。另外,业是新一代“菜篮子工程”,发展迅速。奶牛对饲料的转化率高,能使人类不能利用的秸秆和青草变成人类所需的天然保健品——牛奶。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发展草食动物,尤其是奶牛业,推广青饲青贮玉米,具有深远意义。
青饲青贮玉米品种主要有、、、农大86等。其中尤以中国农科院所育成的,粮饲兼用型玉米中原单32比较理想。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4%左右,深受畜牧区农民欢迎。
青饲玉米种植前景
青饲玉米耕地增收新源泉
青饲玉米是指将和茎叶都用于家畜饲料的玉米品种,生产周期短、种植密集,提高了,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经丹东市种畜场春播实验,用品种,普通玉米为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里一半种青贮玉米另一半种普通玉米,同期播种,同等施肥与管理。根据实际投入产出按时价计算,籽实玉米每公顷收入8000元,支出1860元,盈利6140元;而青贮玉米由于短,实际投入比普通籽实玉米少,每公顷比普通玉米可多盈利1539元。东港市石桥村农民李俊波2005年种植青贮玉米100亩,每亩产鲜量5500公斤,以每公斤0.14元卖给东港市前阳升泰奶牛场,亩收入达770元。比普通玉米多收入150元。
牛羊过腹增效:青饲玉米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较丰富,各种能量相当于普通玉米的51%~57%,而玉米产量相当于普通玉米的4~5倍。对比实验证明,玉米青贮饲料喂每头奶牛增加产奶量0.83吨,高的达1.15吨,平均每头奶牛纯增效益834.8元。同时,还可以增强奶牛免疫力,提高率,延长奶牛的泌乳期。用来喂,每日多增重330克,一个育肥期按120天计算,每头纯增效益316.8元。用来喂羊受胎率可提高22个百分点,成活率捉高9.7个百分点,日增重提高70克。种植青饲玉米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实现了牛羊等草食动物过腹增值,延长了产业链条,还可带动农民增收。
青饲玉米发展前景广阔
丹东市青饲玉米生产发展很快,2005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但是与世界上有关玉米带地区国家对照(欧洲青饲玉米种植达到种植面积的80%),受农村体制和意识的限制,我们青饲玉米的种植只是刚刚起步。随着,尤其是草食家畜的发展,青饲玉米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更为广阔。
在推广发展青饲玉米产业的过程中,许多农民朋友限于传统的观念,把玉米籽粒当作粮食,把当作饲草,二者分开来用,对青饲玉米的生产地位没有认识到位,使其推而不广。当前的生产是围绕市场而进行的,农民朋友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不能固守传统的种植方式,而要思变求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青饲玉米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开拓出新的空间,又能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
青饲玉米发展青饲玉米方略
①转变观念,青饲玉米不仅是、,更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农民朋友应该确立为养而种的观念,在经营上一定要配合的发展。养殖场(户)应该积极发展青饲,坚持常年稳定均衡供给。②科学种植,要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将种植青饲玉米纳入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去。青饲玉米在大多数地区都能种植,各地可选择适宜的品种。同时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青饲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③要得法经营,分散小规模的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饲玉米的推广。针对这种情况,许多牛羊养殖业主相互合作,统一种植,共同制作,互利互惠;或是加强种养结合以养畜带动的种植,有力推动了青饲玉米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青饲玉米品种
在实际生产中,能够作为的作物有多种类型,其中主要是和青饲玉米。苜蓿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较低。
青饲玉米之所以被饲料业看好,不仅因其生物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技术分析表明:青饲玉米的桔秆营养丰富,糖分和、、维生紊B2含量高,是较为理想的饲料。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广泛种植青饲玉米,据统计法国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青饲玉米。
我国青饲玉米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北京市种子公司为适应市场和种植业调整的需要,逐步将玉米育种目标转向粮饲兼用型及青饲专用型玉米,下面是几个较适宜青饲的玉米品种:
青饲玉米农大86
2000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北京市种子公司重点推广的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生长中期较繁茂,单株鲜重高;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抗涝性强,较耐密植,种植密度可达6000株- 7000株/亩。该品种杭病性强,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保绿性好,生物产量高。同时农大86籽粒产量比较高,每亩可达700千克以上。籽粒品:质优良,作为—个粮食品种也具备很大的推广价值。
青饲玉米农大108
北京市种子公司与联合开发的玉米品种,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种株高约270厘米,全株叶片数22片-23片,株形半紧凑,穗位上叶片上冲,以下平展,单株叶面积1平方米,叶绿素含量高,光合同化率高,保绿性好,成熟时仍有12片-13片绿叶;抗大小斑病、弯孢菌;根系发达,抗旱、抗捞、抗倒性强,作为青饲品种使用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进—步提高。
该品种籽粒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适宜京、津、冀北、晋北、辽、吉、甘、新春播,石家庄以南充足的玉米产区可套播或夏播。
青饲玉米农大高油115
育成,北京市种子公司最先开发的玉米,1997年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种叶色深绿,生长茁壮,茎秆坚韧,发达,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保绿性好,籽粒生理成熟时,叶片、叶鞘、茎秆都保持绿色,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糖分,是难得的优质,收获后每亩仍可获得青贮饲料约2500千克。
该品种强,苗期抗低温、生长前期抗干旱、抗高温,耐阴雨、耐。对大小斑病、、、矮花叶病、()具有较为突出的抵抗能力。适宜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以南,吉、辽、冀、甘、京,津可春播,可夏播,两广地区可春播可秋播。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青贮玉米品种有哪些?
中国农业新闻网
阅读(130390)
选用青贮玉米品种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获得更高的饲料生物产量。虽然可以把普通玉米提前收割用于制作玉米青贮饲料,但其生物产量往往较低。一般在中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生物产量亩产可达...
图1豫青贮23田间生长情况(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供稿)
图2京科青贮51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供稿)
图3真金青贮31(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供稿)
图4真金青贮32(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供稿)
图5新青1号(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供稿)
图6曲辰19号(云南曲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图7郑青贮1号(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供稿)
图8北农青贮208(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供稿)
图9新饲玉15号(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图10京科青贮301(北京新实泓丰种业有限公司供稿)
青贮玉米又称饲料玉米,它不指具体的玉米品种,而是指基于玉米用途分类的概念。青贮玉米是指将新鲜的包含全部可用茎叶的整株玉米(一般还包含完整果穗)存放到青贮容器中,经发酵工艺制成青贮饲料的一类玉米的总称。
青贮玉米品种是指可作为青贮玉米制作的玉米品种。可分为3种类型,即青贮专用型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和粮饲通用型玉米。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是指只适合制作青贮的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是指在成熟期先收获玉米籽粒用作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的茎叶制作青贮饲料的一类玉米品种;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是指既可作为普通玉米品种种植,即在成熟期收获籽粒用作粮食或配合饲料,又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一类玉米品种。
选用青贮玉米品种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获得更高的饲料生物产量。虽然可以把普通玉米提前收割用于制作玉米青贮饲料,但其生物产量往往较低。一般在中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生物产量亩产可达4.5吨~6.3吨,而普通籽粗型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只有2.5吨~3.5吨。一般种植2亩~3亩地青贮玉米即可满足一头高产奶牛全年青粗饲料的供应需要。
青贮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品种的主要区别是:
株型不同。青贮玉米品种植株高大,一般在2.5米~3.5米,最高可达4米,以生产鲜秸秆为主,而普通玉米则以生产玉米籽粒为主。
收获期不同。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乳线达到籽粒的1/2至3/4(或1/2乳期至1/4乳期)时期,此时生物产量最大,营养价值也最高;而普通玉米必须在完熟期以后,乳线完全消失、黑层出现后收获。
用途不同。青贮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普通玉米除用于饲料外,还是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玉米青贮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用玉米青贮料饲喂奶牛,每头奶牛一年可多产鲜奶500公斤,而且还可节省约1/5的精饲料。
以下介绍的各类青贮玉米品种都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性能表现良好的玉米品种。生产上选用玉米品种时,应认真考虑品种审定公告所规定的适宜区域。在选择跨区品种前,必须做好引种试验,不可盲目引入不合适的品种种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一、青贮专用型玉米
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是指只适合用于制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在畜牧业发达国家,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在饲料种植中占有很大比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到整个玉米播种面积的30%~4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50%;美国青贮玉米一般年播种面积达335万公顷,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2%以上。我国青贮玉米种植情况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青贮品种的播种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依然很低。随着我国反刍动物饲养业的快速发展,将拉动青贮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不同,一般籽粒产量较低,植株高大,在北方果穗多发育不良,分单秆或多秆,多数属于单秆品种。一般生物产量高,可获得较高的可用饲料量。目前,我国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等地。
发展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和加工利用有如下优点:1.易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人力成本。2.有利于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实现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3.对畜牧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优质高效型转变。
由于作物育种单位长期重视不足,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基础较薄弱,多数育种专家都是在粮用玉米选育过程中,将生物量较高的组合转做青贮玉米品种,很少有专家将主要精力放在青贮专用型品种的选育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的需求快速增长,青贮专用型玉米的选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已经选育出一批专用型品种。目前主要品种有:豫青贮23、京科青贮516、真金青贮31、真金青贮32、新青1号、曲辰19号、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新饲玉15号、京科青贮301、西蒙青贮707、桂青贮1号和金岭17等13个品种。现将上述品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豫青贮23
豫青贮23(国审玉2008022)由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图1),母本9383,来源于丹340&U8112;父本115,来源于78599。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区域种植。
1.特征特性
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包,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3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19片。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丝黑穗病,中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
2.品种抗性
高抗矮花叶病毒病,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
3.原料品质
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72%~48.0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63%~22.37%,粗蛋白含量9.3%,淀粉含量达30%以上。按照GB/T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国家标准,四项指标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三项指标均达到制作一级青贮标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达到制作二级青贮标准。
4.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区试平均每亩生物产量6237.1公斤,比对照增产11.7%;2006年参加内蒙古饲用玉米区试点生物产量比对照增产23.3%;2006年~2007年参加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9.4%。
5.栽培要点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小斑病。
(二)京科青贮516
京科青贮516(国审玉2007029),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母本MC0303,来源于(9042&京89)&9046;父本MC30,来源于。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图2)。
1.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4天,需有效积温29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
2.品种抗性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
3.原料品质
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7.58%~49.0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36%~21.76%,粗蛋白含量8.08%~10.03%。
4.产量表现
2005年~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华北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47.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5%。
5.栽培要点
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5000株左右。
(三)真金青贮31
真金青贮31(蒙认饲2007002号),由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以自交系墨T611为母本,自交系白72为父本组配而成。适于活动积温(&10℃)2600℃以上的区域推广种植(图3)。
1.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45天,青贮生育期125天。苗期长势强,茎基紫色,根系发达,气生根层数多;植株不分蘖,茎秆粗壮茂盛;株型半紧凑,株高357厘米左右,穗位170厘米左右,叶片浓绿,持绿性好,青贮时平均绿叶片数为17.25片;籽粒白色,在北方不能成熟。
2.品种抗性
高抗大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粗缩病、锈病。
3.原料品质
经北京农学院鉴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3.0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5.24%,蛋白质含量10.10%。适口性好,青贮品质优。
4.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8141.1公斤/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45.77%。平均生育期126天,比对照早1天。2006年参加内蒙古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5507.7公斤/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15.11%。平均生育期129天,比对照晚4天。
5.栽培要点
每亩适宜密度3800株左右。(四)真金青贮32
真金青贮32(蒙认饲2007003号)由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墨T611为母本,自交系刍多11为父本选育而成。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活动积温(&10℃)2600℃以上的区域推广种植(图4)。
1.特征特性
生育期:全生育期146天,青贮生育期125天。植株:根系发达,气生根多;株高350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持绿性好;具有分枝多穗性,平均每株有1个~3个分蘖,茎叶繁茂,叶片浓绿,持绿性好;青贮时平均绿叶片数为13.9片;籽粒白色,在北方不能成熟。
2.品种抗性
高抗倒伏及大小斑病,抗粗缩病、锈病、丝黑穗病,耐旱。
3.原料品质
青贮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经北京农学院鉴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3.2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5.11%,蛋白质含量9.42%。
4.产量表现
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青贮品种试验,平均生物产量为7940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东陵白)增产42.17%。
5.栽培要点
每亩适宜密度3800株左右。(五)新青1号
新青1号2002年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登记号:238。2007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AN,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母本是以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ZPL773为基础经多年选育而成的自交系773-1,具有良好抗倒伏、持绿性的特点,父本选白分蘖多穗玉米自交系多穗1。适合新疆南北疆春播、南疆复播以及活动积温(&10℃)2400℃以上地区作青贮专用型玉米种植(图5)。
1.特征特性
株高270厘米~300厘米,穗位高140厘米~160厘米,分蘖一般3个~5个,分蘖成株3个~4个。单株结穗一般5个~8个。果穗筒型,穗长16厘米,穗粗4.1厘米,穗行数16行~18行。籽粒红色,硬粒型,千粒重180克,出籽率86.7%,籽粒产量450公斤/亩左右。
2.品种抗性
苗期生长势强,叶片深绿,抗逆性、抗病性和适应性强。
3.原料品质
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粗蛋白含量11.63%,粗脂肪3.02%,总糖11.65%,粗纤维8.38%,无氮浸出物32.42%,干物质含量49.94%。籽粒粗蛋白13.19%,粗脂肪5.55%,总糖6.52%,粗纤维1.32%,无氮浸出物71.63%,干物质含量91.48%。
4.产量表现
一般生物产量4500公斤~5500公斤/亩,区试平均生物产量5167.9公斤/亩,比对照新多2号增产18%,高产潜力8000公斤/亩,籽粒产量450公斤/亩左右。
5.栽培要点
①播种:适时早播,一般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北疆春播一般4月20日左右,南疆复播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量2公斤/亩,播种深度5厘米~6厘米。播种时带种肥磷酸二铵8公斤~10公斤/亩。②密度:保苗密度5000株/亩。③田间管理:玉米显行后进行中耕,4叶期~5叶期开始定苗,5叶期开始分蘖,结合中耕,追施促蘖肥尿素5公斤/亩,1个~2个分蘖后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浇头水追施尿素20公斤/亩。抽雄、吐丝期结合浇水,追施穗肥尿素15公斤~20公斤/亩。全生育期灌水4次~5次。④适时收获:在乳熟至蜡熟初期即乳线下移1/4~3/4时期收获最佳。
(六)曲辰19号
曲辰19号(冀审玉2014028号)由云南曲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
品种来源:(M54&M30)&水165-9。适宜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及坝下丘陵青贮玉米区种植(图6)。
1.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53厘米,穗位124厘米,全株叶片数21片左右,出苗至青体收获96天左右。雄穗分枝8个左右,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形。
2.品种抗性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抗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玉米螟,感大斑病。
3.原料品质
2013年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5.9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2.41%,粗蛋白含量9.30%。
4.产量表现
2012年张家口青贮玉米组区域试验,鲜重平均亩产4169.8公斤,干重平均亩产652.1公斤。2013年同组区域试验,鲜重平均亩产6121.9公斤,干重平均亩产1140.8公斤。2013年生产试验,鲜重平均亩产5564.3公斤,干重平均亩产1221.8公斤。
5.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适宜密度为6000株/亩左右,行距60厘米,株距35厘米,留双株塘。
(七)郑青贮1号
郑青贮1号(国审玉2006055),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母本郑饲01,来源于(P138&P136)&豫8701;父本五黄桂,来源于(5003&黄早4)&桂综2号。适宜在山西北部、新疆北部春玉米区和河南中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夏玉米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止倒伏(图7)。
1.特征特性
苗至青贮收获期比对照农大108晚4.5天左右。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5厘米,穗位118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形。区域试验中平均倒伏(折)8.4%。
2.品种抗性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纹枯病。
3.原料品质
经北京农学院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均44.8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均22.00%,粗蛋白含量平均7.65%。
4.产量表现
2004年~2005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4点次增产,12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84.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6%,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7201.5公斤。
5.栽培要点
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4500株。(八)北农青贮208
北农青贮208(京审玉2007012号,蒙认饲2009003号)由北京农学院以7922为母本,219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引白铁岭市农科院;父本是以8599经连续10代自交选育而成(图8)。适于北京及周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种植。
1.特征特性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半紧凑型,株高329厘米,穗位160厘米,总叶片数21片~23片。一级分枝7个~9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长筒形,白轴,穗长19厘米~22厘米,穗粗4厘米~5厘米,穗行数14行~16行,行粒数40粒,出籽率83%。籽粒半马齿形,黄色,百粒重34.8克。
2.品种抗性
200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6.1%MR),高抗茎腐病(HR),中抗玉米螟(5.5MR)。
3.原料品质
2007年北京农学院植物科技系(北京)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44.43%,酸性洗涤纤维17.18%,粗蛋白9.63%。
4.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5316.7公斤/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11.1%。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7343.9公斤/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9.4%。出苗到收获平均春播116天,到成熟收获126天。夏播出苗到青贮收获87天,到成熟收获97天。
5.栽培要点
最适种植密度为每亩4000株~4500株,高肥力地块可适当密植,最高不超过5500株每亩。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九)新饲玉15号
新饲玉15号(新审玉2009年41号),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用自育的二环系KD5-128作母本,以自育的二环系KD5-13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图9)。适宜在&10℃有效积温2800℃以上地区春播种植。
1.特征特性
新疆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出苗快且整齐,苗期生长健壮,生长势强,分蘖少,属单秆型,全株24片~25片叶,株高330厘米左右,穗位150厘米左右,叶片宽大,保绿时间长,气生根发达,抗倒性好。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24厘米,穗粗4.0厘米~4.5厘米,穗行数2行~16行,行粒数28粒~38粒,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千粒重310克~350克。
2.品种抗性
抗瘤黑粉病、中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
3.原料品质
据新疆农业科学院测试分析中心检验,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粗蛋白质含量10.15%,粗脂肪含量1.8%,粗纤维含量21.7%,中性洗涤纤维49.6%,酸性洗涤纤维5.2%,原糖含量9.36%,干物质含量29.3%。
4.产量表现
2007年~2008年两年参加新疆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生物产量为5503.4公斤,较对照增产4.28%。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生物产量5042.27公斤。
5.栽培要点
适期覆膜早播。每亩保苗密度5500株~6000株,宜等行距栽培,留苗均匀。此品种属单秆单穗型,应及时去除分蘖。选择中上等地力,每亩施120公斤标肥,氮磷比例2.5∶1。不宜受旱。当籽粒进入蜡熟期,籽粒顶部变硬,乳线下移至2/5~3/5时即可收获青贮。
(十)京科青贮301
京科青贮301(国审玉2006053),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母本CH3,来源于地方种质长3&郑单958;父本1145,引自中国农业大学(图10)。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吉林中南部、辽宁东部、内蒙古呼和浩特春玉米区和山东、安徽北部、河南大部夏玉米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
1.特征特性
出苗至青贮收获110天左右,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7厘米,穗位高131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21片;夏播种株高250厘米,穗位100厘米。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
2.品种抗性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
3.原料品质
经北京农学院测定,该品种全植株(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均41.2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均20.31%,粗蛋白含量平均7.94%。
4.产量表现
2004年~2005年参加青贮玉未品种区域试验,42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06.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3%。
5.栽培要点
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4500株。(未完待续)
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供稿
名称:吾谷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金桥天阶大厦7层
电话:010-
email:.cn
反馈内容(*必填)
欢迎提出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宝贵建议(400字以内),感谢您的支持。
联系方式(*必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人18玉米青贮亩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