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委屈容易哭上给点压力,容易哭。怎么办?

PE圈子里,光怪陆离的故事年年有,但今年就特别多。

纵然烈日炎炎,LP和GP同学也不忘吃瓜群众,对骂、死磕、互相白眼、使美人计……听说最新的高潮已经升级到“某GP为了募资给LP下跪”。

真是节操碎一地啊!说好了的高大上呢?

GP小伙伴们应该都在怀念去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候天那么蓝,水那么绿;市场上钱多如洪水,IPO幸运之神不停招手。

可怎么突然就变天了呢……

从《资管新规》开始,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模样。

不时传来的八卦总让人不得不保护好自己的下巴,顺带把今年以来的各种新老梗简单汇总一下,如有不全,欢迎补充。

二线GP除了前台全员募资,IR小姐姐一夜间身价暴涨,50万起步。

一线GP老大三顾中介寻求融资,GP为求募资各出奇招,美人计都不管用了。GP员工发不出工资,“反向跳槽”成风,个人LP拉起横幅声讨某全球知名GP。LP血泪控诉高大上的某GP多年回报不如理财产品,大量LP份额退出无门,3+2变成了遥遥无期的10+N。 

因迟迟无法退出,某基金的LP集体拍桌子。

当然最夸张的当属最近被爆炒的“GP为了募资给LP下跪”的段子,就差喊爹了!

不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吃瓜群众,这应该都刷新了你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人生观吧。

看遍了PE的书籍、电影、听遍了各类讲座、论坛,都不带这么玩的吧!

而且看目前的趋势,这场延续了大半年的闹剧也没有收场的意思,再这样狗血下去,中国PE行业的形象可真是让人操碎了心啊!

这不,近日某VC负责人被人当成PE后还特地澄清,“我们可不是PE,我们是VC,是有技术含量滴!”

看似这场PE界的闹剧是由《资管新规》引起的,但圈内人大多数认为这只是导火索,其背后另有它因。

从最新的各类新闻数据和圈内人士的分析看,在市场资金面收紧的背景下,LP对GP积累的不满集体爆发,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LP对GP的怨气当然不是今年才有的,但过去市场上钱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今年不一样了,银行资金出不来了,引导基金拿着烫手,上市公司行情不好也没钱……更重要的是很多GP到了交成绩单的时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望着还不如银行理财的回报,甚至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收回的本金,LP当然怒火中烧。

从LP目前的抱怨来看,大致分为这几类: 

第一种,责备GP瞒天过海,各种欺诈,不诚信。

向LP募资时,像选美,化了妆,一个比一个美,30%以上的IRR,上百亿的管理规模,金光闪闪的投资牛人,荣获X年X榜十大最佳管理人....

然鹅,洗尽铅华后,真实面目却令人背后阵阵发凉。

甚至,有基金合伙人其实面临诉讼问题,且实际已进入法律诉讼程序,GP在募资中都没有披露给LP。

第二种,炮轰GP奢华着LP的管理费,给LP赚回了低调的回报。

遇到好项目,急急忙忙的马上兑现carry;要是项目不怎么样,就扩大基金规模吧,靠着管理费也能吃香喝辣。

等到该给LP清算了,10年前投资的LP,至今70%的本金刚刚收回来,收益在哪里还不知道,有些大牌基金,回报也还不如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怪不得LP说PE跟股市一样,一轮周期下来,韭菜不够割了……

第三种,基金迟迟不能退出兑现,害的LP欲眼望穿。

某股权转让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说,国内顶尖的28家PE退出率也就在27%左右,行业整体的退出情况更是可想而知,据说某基金第一个五年周期完了之后只有三个项目退出,退出率仅为1.5%...... 

当初说好的3+2年变成了10+n年。

LP忍不住怒吼, 快把我的钱还给我啊,我实业上还有资金缺口,我还要买房、资助子女……

你们不是好多公司上市了吗?不是IRR都50%了吗?你倒是付钱啊!

他们殊不知GP手中没退出或者退不出的投资正堆积如山呢!

于是等来的只有漫长的沉默或层出不穷的理由借口。

这样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LP受伤了,不愿出钱了,GP更加募资难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LP都倾向做直投,原因就两个字,“放心”啊!

至少自己不会坑自己,就算亏了也甘心,于是有人说,市场上钱并没有少,只是都不愿意给GP玩了。

说了这么多LP的抱怨,GP也有满肚子的苦水要倒。

先来说说他们眼中的中国LP群体

 在这两年政府引导基金红火前,LP以个人和部分上市公司为主。

这样的LP追求快钱和高IRR,风险承受却又不强。

可是时间、风险和收益要兼得,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作为LP的政府引导基金虽然对收益率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杠杆撬动率和返投比例都是“金手铐”啊,一般不缺钱,GP是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的。

另外中国LP对投资决策的参与度也是要求很高的,要求参加投委会的不在少数,更夸张的还有“双GP”结构的。

即使GP退让了这么多,现在出去募资,LP提的要求还是让人哭笑不得,“保本不?溢价回购不?上市公司对接好了吗?政府财政担保回购吗?项目大股东什么来头?”就差要求GP是卖不老仙丹的上市公司了……!

重重压力和竞争之下,大家就拼命的忙碌,一天工作16个小时也很平常,甚至某基金一年号称看几万个项目,投资经理东奔西跑,撒下天罗地网拼命得找可投项目。半夜还在聊项目,每天不停的见创业者,一年休息的时间很少,

为什么?只希望能砸中一只独角兽啊!!!

结果身体劳累不堪,对项目及行业的思考往往不深。

再来看大家眼中的独角兽

这几年投资方向,是最让GP苦恼的地方,共享经济、物联网、大数据、AI、新零售、区块链……

风口说变就变,刚上车就发现已经过时了,好不容易挤进去的项目一时间就没人要了。

可投的对象,除了独角兽,就更没什么好选的了,因为只有独角兽有希望上市啊。

于是乎,不管价格多高,条件有多苛刻,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往上扑,有的连最基本的尽职调查也不做了,最后运气好的话分得那几乎可以忽略的份额,运气不好连门都挤不进。

“大疆无人机的融资奇观”至今还被津津乐道。

国内GP受限于规模,一般看项目的和做投后的是一帮人,已经花了90%的力量去看项目和抢项目了,还去投后管理?放羊吧!

LP和GP心中共同的痛

等等!最重要的环节还没有说吧,投后管理放羊了,退出怎么办?怎么回馈投资者呢?

“砖家”说,退出方式很多啊,上市、并购、转让、回购、清算……

 醒醒好吗?那是在海外成熟的市场好吗?

 中国PE的退出方式,大家追求的只有一种——I!P!O!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有数据有真相!

有专业机构统计过中国PE/VC的退出意向, 2018年前超过90%的机构都想挤IPO这一个通道。

为啥都想挤这个独木桥?

当然是回报高啦!君不见动不动一上市几十倍上百倍的市盈率吗?再核算成IRR,那是何等光鲜四射的数字啊,而且老大出去介绍presentation面子上也有光啦!一年不开工,开工吃一年啊!

可是, IPO也不那么容易啊,别忘了先后暂停过九次,暂停时期一堆GP无事可做,翘首以盼的等……

一开闸,大家赶紧加油冲,生怕过了这村没这店了,可是风向难测啊,这不2017年还是 “IPO丰收年”,433家公司实现了在A股市场的“跃龙门”,过会率约80%,募资额达到2259亿元,是2012年以来的新高峰。 

但2018年风云突变,上半年共审核118家公司,比去年同期少了57%,而成功过会的更只有区区58家,过会率仅为49.15%......

与去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有人说,那就等呗,等IPO再宽松时再退呗!

But, 你等的起,LP和GP等不起啊!

按照投资界的数据,过去10年,市场募集资金存量规模超过10万亿元,而已投资、未退出的存量资产保守估计也有超过6万亿元。

上面说的还只是存量好吗?据预测未来3年还将有接近1万亿人民币的资本流入私募股权市场……

这么大的退出压力,你考虑过IPO的感受吗?

可是不退也不行啊,3+2已经变成10+N了,你还要LP怎么等? 

特别是GP今年以来更是压力山大,大批的LP排队等退出,

因为股票质押融资不好做了,大宗减持也很困难,很多质押的股票,都在平仓、补仓线徘徊,承诺给GP的出资大面积违约……

来自地产、实业的LP,也都因为银行去杠杆、收缩贷款,造成流动性挤压,大批LP对退出真是欲眼望穿。

重压之下,GP也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关注退出,达晨的肖冰说,投进去退不出来,估值都是假的;经纬的张颖要歇斯底里的做退出;连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都呼吁中国需要更多层次、更多维度的退出场景……

那吃瓜群众要问,为啥不做并购、转让、回购、清算……

不是GP不想做,是不好做啊。

并购哪是说的那么容易,你得找到有意的对象啊,还得过五关斩六将的通过各种审批。

股权转让也不容易啊,先不说价格问题,光想想在哪里转?怎么寻找接盘侠?

如何找到合适的估值模型?有哪些服务中介?就是一头包啊!

至于回购和清算,那是失败者的象征啊,只能悄悄的干,不能拿台面上说的。

对了,还漏了新三板挂牌,但那个流动性估计不少GP觉得真是“鸡肋”啊!

不废话,做点实事最实际

抱怨了这么多,但问题一个不少的放在那里,怎么办?

大大不是教育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里有几个实际的解决方案:

一是募资端,政府和市场应鼓励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PE市场。

个人LP门槛提升后,市场化的母基金正取而代之,提升抗击风险和长期投资能力,这是好事,应该鼓励。 

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在面临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兑付压力之下,不能只守着固收不放,适当提升投资PE的比例,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银行资金短期内处于去杠杆的压力下,但长期看从收益和分散风险的角度看,还是会有一部分回到PE市场,主要还是看比例和方式吧。

至于目前不够活跃的政府引导基金,想要更好的参与市场,发挥产业引导的优势,还是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按市场规律办事。

当有一天,中国PE市场上更多的是机构投资者了,这个市场也会变得更理性和成熟。

二是投资端,这是GP当下十分头疼的问题了。 

想要不再追赶风口,想要不再受制于独角兽的苛责条件,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推动IPO注册制的早日推出,另一面GP们也应该反省自己的商业模式。难道只有追赶风口才能获得良好回报?

从国内和国际经验看,那些不赶时髦,扎扎实实坚持自我,坚持专业化方向的基金回报更高。

与其以“分散风险”的名义撒胡椒面,还不如在一两个行业里深挖。

另外,除了现在流行的“成长型基金”打法,并购型基金,夹层基金和S基金,都是PE们可以考虑的蓝海,何必大家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说投资就离不开投后管理,投后管理才是PE真正增值的地方,不去做投后,成天找项目,除了投机,就是撞大运了。

当然受制于角色限制,以上这些我们给予更多的是建议。

但是划重点,下面我们真是要做点实事了!!!!!!

那就是在退出端,晨哨重磅推出筹备已久的“国内严选项目频道”。

根据目前全球市场和国内PE二级市场的发展逻辑,市场化母基金、PE二级市场专项基金(S基金)是当前最主要的接盘者,未来可能有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基本参与其中。

毕竟PE二级市场这个蓝海,对于卖方,PE投资不再经过需要漫长的等待才能获利,他们可以更灵活的根据需要处理投资,更早兑现收益;对于买方,好处就更不用提了,“J曲线效应”、“流动性折扣”、“高回报率”…… 

晨哨急LP和GP之所急,同时也希望以“探路者”的姿态加入这场试验。

新推出的国内严选平台,将覆盖PE机构、产业公司的拟退出项目的挂牌转让,未来我们可能向更多LP也开放这样的权益。

相比传统渠道,晨哨在股权项目发布和智能撮合服务上有更快速智能的优势。

国内严选项目由直接股权方发布,对接更高效;此外,我们平台拥有大量二级市场基金资源,超过600家上市公司资源,以及大量头部产业资本资源和海外投资机构资源。

我们希望在既有优势、新生平台和各类资源的支持下,下好这盘大旗。

而对于大量到期不能退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的GP和LP,这应该也是个切实的好消息吧!

有关文章交流探讨/转载、情报爆料、并购报告、合作咨询等,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晨哨内容君”好友进行沟通,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来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中遇到委屈容易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