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收养残疾儿童,可以收养国外的孩子吗?

女孩被美国人领养12年后寻亲:想知道自己从哪来
原标题:女孩被美国夫妇领养 12年后回国寻亲3次回国只为寻找&我从哪里来&的答案 美国妈妈表示寻亲获很多中国人帮助近期,被美国夫妇领养的中国女孩寻找亲生父母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人表示不解:&这种遗弃自己的父母,找来干吗?&但对13岁女孩佳明来说,找到&我从哪里来&的答案,或许是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须完成的一步。一张特别的寻人启事&请帮我寻找亲生父母,我大约出生于2004年2月,在咸阳市钓台镇和兴堡村被发现,在日被相关人员送入咸阳市社会福利院。在我一岁的时候,来自美国的养父母收养了我。我在美国生活幸福,我也不想打扰亲生父母的生活,我只是想知道我来自哪里,想跟兄弟姐妹保持联系!请好心人帮我寻找我的亲人!&近期,这样一篇寻人启事在咸阳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主人公是13岁的小女孩佳明。不久前,佳明和养母妮可拉(音)一起远渡重洋,再次来到了和兴堡村。此行的目前与上次相同,寻找佳明的亲生父母。随同寻人启事还发布了多张佳明从小到大的照片,以及与美国家人的合影。曾经胖乎乎的婴儿如今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脸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熟悉当年情况的和兴堡村前支部书记史浩回忆说,2004年刚刚过完春节后不久,有村民来找自己说,在自家门口捡到了一个女婴。史浩赶到后发现,女婴被放在一个纸箱里,身上穿着一件烂棉袄,下身只裹着一张油纸。史浩原本计划让村里人来领养这个孩子,但等了3天,始终无人主动申请,只好在3天后将女婴送往了咸阳社会福利院。这个女婴,就是现在的佳明。华人回国寻亲引热议佳明寻找亲生父母的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在网上引起轰动。大家在祝福她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有人对佳明的寻亲之旅提出了质疑。有人担心,如果真的找到亲生父母,佳明和自己的美国养父母会不会被&讹上了&。但更多的人还是感动于佳明的善良和坚持,称她处处透露出自信,希望她早日找到亲人。而养父母一家对佳明的支持也很令人动容。或许是因为一家五口的全家福上,佳明的笑容太过甜美,无数网友都向这对领养佳明的外国夫妇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和敬佩,并不断叮嘱佳明&一定要好好孝顺养父母啊&。史浩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十多年前,村里有一些人遗弃了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但他说,经过调查,佳明或许并不在此列,&我比较担心会不会是私生子&,这样一来,想要找到佳明的亲生父母就更难了。三番远渡重洋的坚持据史浩介绍,这已经不是佳明第一次回国寻亲了。由于13年前和兴堡村的交通还很不便利,加上发现佳明的时候天气寒冷,因此大家普遍认为佳明就是附近村民的孩子。但多方询问,甚至是直接对比DNA后,几家原本认为和佳明长相相像的村民均被排除在外了,寻亲之路也因此陷入停滞。史浩说,当时捡到佳明的时候,其实有好几对村民都想养,但一方面是村里普遍经济困难,养活不起;另一方面,也担心被遗弃的孩子会不会有什么疾病,无力负担。最终,大家还是选择把佳明送到了社会福利院。如今,已经13岁的佳明再次回到村里,村里的人都很高兴,纷纷邀请佳明和她的养母去家里做客,&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事实上,2010年佳明就曾随养父母回到咸阳寻亲,并通过史浩等中国朋友最终确定了当年的遗弃地点。2016年春节、今年6月,佳明和养母两次来到和兴堡村,向村民打听佳明的身世。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虽然几次寻亲收获有限,但史浩没有放弃,他说:&佳明的洋妈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当地人义不容辞帮她找到亲人。&而佳明的养母也对这群萍水相逢的村民评价颇高,&他们帮了我们很多,非常友好。&17日一早,佳明和养母告别大家启程返航,临走前,她带走了一瓶属于和兴堡村的泥土。或许对于这个酷爱吃面的小姑娘来说,这就是故土的含义所在。对话养母:孩子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妮可拉(音)是佳明的养母,此次正是她陪同着佳明一起回国寻亲。北青报:我们听说您和佳明正在寻找她的亲生父母是吗?妮可拉:是的,佳明很想找到他们。北青报:从什么时候有寻亲的想法的?妮可拉:她还是个小孩子时,就经常好奇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子?自己有其他兄弟姐妹吗?等长大一些后,我们问她是否想要找到亲生父母,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北青报:佳明会埋怨亲生父母遗弃自己吗?妮可拉:不会,对于自己被遗弃这件事,她并不生气。事实上,她很享受目前的生活。她只是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想,可能所有的孩子都会对自己的过去产生好奇。当别人对哥哥姐姐说:&你跟你爸一样高&或者&长得真像你妈妈&时,佳明就会好奇:&那我像谁?&作为父母,我很理解。北青报:目前有相关线索吗?妮可拉:有一两条吧,在中国的朋友会帮我们进行核实,估计佳明的亲生父母应该就住在和兴堡村附近。不过,我很担心,收到的邮件里更多的人都是在表达观点,有效信息很少。再这样下去,我们在中国的联系人可能不得不要换手机号了。北青报:佳明喜欢中国吗?妮可拉:超爱,她已经等不及要再去中国了。尤其是喜欢面条和饺子。北青报:那你呢?妮可拉:我也很喜欢中国,和兴堡之旅对我们来说非比寻常。每个人都很友好,希望不久的将来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研究称30%被美国家庭领养华裔儿童自认是中国人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研究称30%被美国家庭领养华裔儿童自认是中国人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感到身份认同困惑吗?会。不过,身份认同的困惑,没有比自己是被领养的这个事实本身让这些孩子更焦虑。有研究指出,多达30%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儿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谭星(Tony Tan)长期研究跨国领养儿童,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女童是他的重点研究对象。
  谭星的研究发现,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女孩在情绪和学识表现上与她们没有被收养的同龄人及美国同龄人相当,甚至更好。即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女孩,成长非常健康,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在身份认同方面,成长于白人家庭中的中国女孩多认同自己是美国亚裔或华裔。在谭星的调查中,只有5%的受访女孩觉得自己是白人。相比之下,有15%的受访者认同自己是亚洲人,更有多达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谭星指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被领养女孩,多是在两岁之前就来到美国,尽管对中国没有记忆,但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原因是自己的模样是中国人,因此接受自己的中国身份,明白自己同中国的关联。
  调查显示,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多是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或上中产阶级(upper middle class)。家长们会确保自己的孩子对其身份感到骄傲,珍惜自己的中国血统。
  不过,与养父母肤色的明显差别仍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它过于明显地揭示了孩子是被领养的事实。在感受到这点之后,会有孩子感到不适甚至焦虑。
  此外,并没有显著让孩子感到与世界隔绝的因素。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抹平了人类可能感受到自己与他者不同的感受,孩子在社交网络上很容易找到与自己类似的人,相比过去也有了更多发挥自己其他兴趣的可能。
  这一研究间接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育儿经验:产妇的健康状况会对孩子的未来有非常长远的影响。
  谭星的研究发现,尽管没有像美籍华裔那样优异,但相比来自其他国家的领养儿童,中国领养儿童的学业表现更加出色。
  在排除了成长环境和学业压力因素之后,这一现象的一个解释是,大部分中国女童的母亲更加健康。相比其他国家的母亲们,中国妈妈极少在怀孕期间饮酒、吸烟,她们通常也更加年轻。体现在这些孩子身上,相比其他国家有着类似悲惨被遗弃经历的同龄人,中国孤儿也会更加健康,学习能力也会更强。
  即便幼年时有过疾病或精神创伤,案例显示,这些女孩仍有可能在学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家长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仍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李宇轩)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外国人养死中国人:外籍男子收养8岁中国女孩身亡
来源:人民网
中国女孩菲比  昨天晚上7时许,被外国男子收养的8岁中国女孩菲比因肾挫伤和十二指肠梗阻病情加剧,不幸身亡。前天迟迟没露面的外国男子到派出所说明情况。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  12月4日,菲比因十二指肠梗阻和肾部损伤第三次住院进行手术。术后,医生对她下达了病危通知,此后她一直在重症监护室中救治。其间,一直都是志愿者在照顾她,而她的抚养人外国男子雷始终没在医院露面。昨晚,北京晨报记者从儿研所了解到,菲比病情突然恶化,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仍未保住性命。这一噩耗让照顾菲比多日的志愿者们痛心不已。医院的护士也称,看见这么小的孩子孤零零地去世,她们心里很不好受。  记者了解到,就在前天,雷接到了警方的通知,前往派出所接受问询。而其他孩子仍在北京市未成年人帮扶中心办理入住手续。据志愿者称,雷希望能将孩子们领回抚养。但是,由于他收养十多个孩子并没有办理正规手续,对于一些被遗弃的孩子,雷也不清楚他们的户籍信息,所以无法将孩子领回。具体情况,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搜索:..当前位置:>>
贝斯,女,日在滁州市南湖公园被捡到,估计出生刚一星期,被捡到时,用一条童毯包裹着,身穿一件童衣,圆脸,小嘴巴,头发浓密,脐带已脱落。”  伊梅尔德说,她告诉袁丽,她的亲生父母是中国人,中国人和荷兰人长相不同。
贝斯,女,日在滁州市南湖公园被捡到,估计出生刚一星期,被捡到时,用一条童毯包裹着,身穿一件童衣,圆脸,小嘴巴,头发浓密,脐带已脱落。  
袁丽,女,日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被捡到,当时皮肤黑,眼睛小,会扶着东西站立,自己会拿东西吃。
两名婴儿呱呱坠地,却没有享受到父母的疼爱就遭到遗弃。7年前,两个荷兰家庭从滁州领养了这两名女婴,长大后的孩子们萌生了回乡寻“根”的想法。5月初,荷兰人带孩子到滁州寻亲。
荷兰人在街头为孩子寻亲
5月1日,荷兰人伊梅尔德(Imeda)和格里克(Geerdink),手持自己制作的寻亲小广告,出现在滁州市街头,这两人是为他们领养的中国孩子寻找亲生父母。
“女儿非常想念滁州的亲生父母,我也想帮助她寻找到在中国的‘根’,希望大家能帮助我们。”伊梅尔德说。这位女士来自荷兰的乌特克(Utrecht),在一家幼儿园工作。她曾经有过一段婚姻,离婚后和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
因为喜欢孩子,也喜欢中国,随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伊梅尔德有了领养中国小孩的想法。与伊梅尔德不同,格里克先生之所以领养孩子,是因为自己没有孩子。
“我和妻子结婚10年,妻子一直没怀上孩子,但我们喜欢孩子,家庭里不能缺少孩子。”格里克是一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妻子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我们想领养一名中国孩子。”
为什么我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
2006年,两人从滁州市分别领养了一名女孩。自此,两名弃婴各自走进了荷兰的两个家庭。
“我很爱她,在我心里,她和我自己生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伊梅尔德说,孩子到荷兰后,她给起了个有点中国味道的名字,叫袁丽(Yen Li)。
伊梅尔德说,随着女儿长大,她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天赋。“孩子六岁时,发现自己长得和身边的小朋友不一样,就问我为什么?”
伊梅尔德说,她告诉袁丽,她的亲生父母是中国人,中国人和荷兰人长相不同。伊梅尔德决定要带女儿回中国寻找亲人。
另一名女孩走进格里克的家庭后,格里克夫妇给孩子起名贝斯(Bess)。贝斯成长期间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对于格里克来说,“女儿贝斯知道自己来自中国后,总是闷闷不乐。”格里克说,注意到9岁的女儿想念亲生父母后,他就决定帮她完成心愿。
责任编辑:system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今日美国报:中国人不再羞于收养孩子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今日美国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题:中国摆脱收养的羞耻感,收养规定可能更严格
王凌(音)与丈夫上个月收养了一名刚出生的婴儿。就算是新生儿,他看起来也是出奇地能睡,所以在给他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之前,他们暂且叫他“小懒猪”。
32岁的王凌是四川省西部的一名教师,她丈夫是一名技术人员。得知王凌不能怀孕后,他们打算收养一个小孩。她说,收养的过程令人灰心丧气,因为“每当我在孤儿院找到一个合适的孩子,总是有很多人排在我前面”。
一些网站把想收养孩子的家庭和声称有可收养的孩子的中间人联系起来。今年5月,王凌夫妇就在这样的网站上发出公告。王凌还让朋友们放出她想收养孩子的消息。
9月,一个朋友把王凌介绍给一个农村家庭,这家几周后将生个男孩。这家人在生了第二个儿子后,为躲避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惩罚,已经从一个村搬到另一个村。他们希望第三个儿子被收养。
想在中国领养孩子的美国人要填写堆积如山的文件,还得等两三年。如果考虑到交通费用和交给孤儿院、中国政府、收养机构和美国移民机构的各种费用,他们得支出约2万美元。
王凌无需通过强制性的“家庭学习”来决定她和丈夫是否适合当父母,社会工作者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后续家访。王凌夫妇需要约两个月的时间填写文件,他们给了“小懒猪”亲生父母约2000元人民币的“营养费”。
中国官员和美国收养机构都对有关中国夫妇收养儿童的规定执行得比较宽松感到担心。中国政府承认,有些中国人几个星期后又把孩子送回孤儿院。
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际中国儿童收养中心的创办者之一乔舒亚·钟说,不规范的标准意味着,一些准父母“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挑选孩子——他健康、她漂亮、她不爱哭”。
中国民政部一名负责领养的官员王宿英(音)说,监管收养问题的民政部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她说:“存在这种不良行为,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她还说,中国已经开始尝试家庭学习和社会工作者家访的计划。
如果说规定和开支对于中国夫妇来说不是障碍,旧观念却是一大障碍。
王宿英说:“10年前,收养孩子的家庭都掩盖(事实)。现在情况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但是社会更加开放。觉得必须有个(亲生)儿子延续姓氏的人少了。”“小懒猪”的养母王凌说,她的公公反对收养,但是其他亲戚都支持。
一名北京的出版商去年收养了一个女儿。她说,最终她克服了中国人传统上对收养孩子的羞耻感,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这名出版商回忆,她遇到许多到中国收养孩子的外国人。她说,“看到带着中国婴儿在机场走过的收养团,他们的爱心鼓舞了我”。
责任编辑: 未克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 主编信箱 :luoqi@china.org.cn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子女还可以收养孩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