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你在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中参加过那些社团组织过或参加过那些公益活动,你再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那些可以听上一辈子的歌!!!
05-Aug-2018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会让你轻轻跟着和
牵动我们共同过去
记忆从未沉默过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会让你突然想起我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在不知不觉中陪你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岁月,
比如整段珍贵的青春时代,
比如由无数个小细节组成的普普通通的幸福时刻,
又或者人生不是很顺利、失意的那几年,
有些旋律一响起仿佛已是一生,
可能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处变不惊的深沉,
更不是痴情苦恋的悲伤,
词非金句良言,
却于某一曲调中娓娓道来,
幽幽地勾出了你的满腔共鸣,满腔波澜壮阔,暗流汹涌。
港乐那一整个辉煌灿烂时代中的代表作之一,冥冥中也勾起了无数人心中向往和追忆的青春时光。
《千千阙歌》的原唱来自日本的超级巨星Kohji Makaino(近藤真彦),他的这首(《タ烧けの歌》),经港台歌手数次翻唱。其中数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最为著名。
其实这首歌的原曲在日本并不是很成功,其哀怨的曲风由于和日本传统演歌很相似,所以不太受喜欢。
而陈慧娴的这版词虽然写得很伤感,但是却流露出一种“伤而不悲”的感觉。经过重新编曲之后,一首近乎满分的作品诞生了。连日本原曲作者近藤真彦也表示港版的编曲更好。
当年陈慧娴决定退出歌坛踏上美国的求学之路,在红馆告别演唱会上唱出这首歌的时候,全场泪飚。
有些词曲,有些旋律,一旦响起,勾起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段往昔珍藏的情感。
据说一个人厚着脸皮没羞没臊地去爱另一个人的概率,一生只有一次。
即便过了爱做梦的年纪,再听起这首歌,仍然会无可厚非地沦陷进去。
歌词流畅,旋律难得的简单,黄小琥略带沙哑的嗓音像是在诉说一个遗憾,一个我们都曾经历过的故事,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因为这样的一气呵成,所以我们没办法不让耳朵上瘾!
感觉好的歌曲就是即兴哼出来,也能恰好感动别人。时隔多年,某一段旋律和歌词还能被回忆起来,也许就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味道。
“感觉累了就放空一下自己,不要因为一些琐事委屈自己。
别人说的话,就笑笑吧,最后还是由自己做决定。”
《玫瑰人生》是一首法国的经典香颂,法国国宝级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的代表作,歌词也是由皮雅芙根据她的人生经历亲自填写的。
旋律响起,就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想努力把握自己的幸福,想要拥有“玫瑰一般的人生”的自信与企盼。那是法式的浪漫,也是强大的信仰和生命力。
留声机,一杯红酒再加上这首歌谣,不禁让人瞬间去到法国那个复古摩登的年代,浪漫古典的自由生活,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有的是书店里厚厚的纸质书籍,街角飘香的咖啡馆,和塞纳河边互相亲吻的情侣……
而这首歌的同名传记电影《玫瑰人生》也同样精彩。皮雅芙才是那个将一生过成了玫瑰的女人。就如电影中皮雅芙接受记者采访时的那几句经典台词:
会愿意过平淡的生活吗?--事实就是如此。
谁是你最忠实的朋友?--我真正的朋友都很忠实。
你怕死吗?--我更怕寂寞。
你会祈祷吗?--会,因为我相信爱。
《昨日重现》,上世纪70、80年代风靡一时的兄妹二人乐队卡彭特乐队(The Carpenters)的代表作。
那个时代,我们还喜欢用磁带录歌,还喜欢在晚上端坐在书桌前,边写作业,边听着电台节目。
如果说这首歌是“传世名曲”也不为过吧,因为副歌部分Every shalala every wo'wowo-wo,still shines一响起,就是满满的时光的味道~
有些歌就是莫名会一直想继续听下去,仿佛一张有质感的老唱片,娓娓道来,不争不抢,每听一次都会有一种不同的欣赏角度,每听一次都会带着不一样的感触和情愫。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我才不会把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这句歌词都是大家的心声吗?也许并不尽然。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无能为力的事儿,就是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姑娘;
而对于一个姑娘来说,最心酸无奈的莫过于,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场合,遇见了,那个想和他相守一生的男人。
年纪越大越会明白,少年时曾说过的话,不管多么情真意切,最后也终流于天真,就像一场过了很久才惊醒的梦,但是有什么关系呢,那不代表它们就是谎言,也不能证明那是徒劳无功的一厢情愿。
我们只是真心希望,如彼此所言,在我之后,你再没有不能失去的东西。而我再爱上的人,也无一人像你一分。
只愿你平安喜乐,愿我们今生,天涯永不再相见。
《加州旅馆》,听到这首歌,不知道在你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是谁?
也许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爱摇滚的热血老爸,也许是某个下午学校广播站里突然出现的经典旋律,又或者是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里,伴随着氤氲光影出现的让你一生都难忘的浪漫画面,而背景乐响起的就是这首。
自由,叛逆,疯狂,热情,不顾一切,这首歌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青春回忆,便是曾经的心之所向。
记得初中班主任有天晚上喝醉了,留住了下课打算回家的我们,给我们放这首歌的MV,说这是他最爱的歌。我们躁动不安,不愿静下心来欣赏,唯有班主任坐在前面久久地注视着屏幕。
现在我们各奔远方,而班主任仍在那所小城的学校里,不知道是他否曾经向新的学生放过《加州旅馆》,我只知道那个时候他的向往和哀愁,如今已变成了我的哀愁。
想给听这首歌的人写封长信:
在美国加州有一条叫66号的公路,疼痛难忍的时候,你就去走走,听说,它可以化解一些伤痛……因为,这条路它实在太漫长了,漫长到让你忘了为什么要走在上面,又要去追寻什么,最后能记住的只是那沿途的峡谷和沙漠……
《それが大事》是大事MAN乐队于日发行的单曲,词曲皆由该团主唱立川俊之创作,同时也是他们的成名作,1991年,乐队凭借这首《それが大事》大出风头,拿音乐奖拿到手软。
这首当时红遍了日本的神曲,1992年被李克勤填上词,翻唱为今天激励了无数人的《红日》,它关于勇敢,关乎希望,具备强大且持久的力量。
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想起电影《致青春》中女主角面对自己爱的人那种勇敢追求幸福的场景。
电影中的男主陈孝正一开始并不喜欢女主,甚至十分讨厌她,女主角郑薇对一个悲惨却谨慎的男人注定没有结果的表白,荒唐得像一场梦。
但当她在舞台上唱起这首《红日》,那改头换面的对无常命运的温柔和笃定,从乐曲响起的一刻就浸透了每一个听众的心。
宝刀未老,却换了手。而故事正发生在九十年代的终末。
九十年代结束了,女人可以大声说出爱,可以当众追求一个喜欢的男孩,变得越来越勇敢。
这也许是对这个时代的爱情最大的讽刺,也是最大的幸运。
说起来这首歌的作者,李克勤真的有些可惜,生在了四大天王无敌的年代,但是作为乐迷的我们都相信,他的光华并没有被掩埋掉,金子怎么会有不发光的道理?
当初英语课上学到Apologize这个单词时,老师刚念完一遍,后排的男生忽然间就唱到:“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老师笑了笑,离开了教室,现在想想,还真是令人怀念。
这首歌于2007年发行,不知不觉也已经过去了11年,美国的这支当年风靡全球的乐队OneRepublic(共和时代)的主唱们,如今也不再年轻。
可这首歌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值得反复回味,到现在再听还是会被开头的男音惊艳到。
Apologize,中文意思:道歉。一直觉得这世界上的仪式挺多的,比如对那个曾经深爱过的人道一句歉,喝一场大酒,来一场旅行,又或者情不自禁的在车站大哭一场。
可是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的歉意总是迟到的,甚至要很多年后你自己才会明白,原来那天的相见,竟然已是最后一面,道歉早已来不及。
到这里,音乐菌其实想分享的歌还有很多,
人生那么短,好的音乐又太多。
不知道听歌这件事在大家美好的一生中,
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音乐可能就是一阵借来吹吹的风,吹起了生命中绚烂的烟火,
音乐可能就像一片借来欣赏的天空,只看到了轮廓,却陪伴了半生.....
音乐不是理论,没有对与错,没有界限和边缘,
它就是那么单纯,那么不加矫饰,那么美好,
它可以给你指引,却也能帮你寻找。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音乐,我想它不一定会再叫世界了,
如果我们一生中没有一首歌的相伴,那还叫什么人生!
你觉得哪一首歌能让你听上一辈子呢?请在留言区告诉音乐菌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圆梦行动十年 感谢一路有你
2009年,“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在深圳启动,如今已经迈入第10个年头。10年坚守,带来改变。目前已有累计过万名留守儿童借助圆梦行动和父母团聚,也有机会来到深圳,感知这片父母奋斗的土地。
十年再回首,圆梦行动不仅带他们来到了深圳,其间更有不少人因为圆梦行动改变了命运:他们有的成绩优异、获得多项荣誉;有的表现突出,因圆梦行动而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有的即便翅膀尚未长硬,但曾经在这里感受过的爱,如今也想要把爱心传承下去……在第十届圆梦行动开启之际,南都探访了7位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参与贯穿了圆梦行动的十年。借由他们的讲述和回忆,或许你能拼凑出圆梦行动最初的样子;看见他们的成长与变化,你或许更能了解这个群体。
帮着烤串的山城娃,成圆梦行动原型
回顾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十年发展历程,唐传锐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十年前,因为南都记者一次偶然的街访,这个正在帮父亲打理烧烤摊生意的重庆少年,被推荐进入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之后连续三年参加,最终被一家爱心单位资助完成高中学业。大学毕业后,唐传锐进入中山一家电池企业工作。
10年后,他的父亲唐良贞依然做着烧烤生意,而他也已成家。近日,在烧烤店氤氲的炭火味里,唐家人回忆起十年前因为圆梦行动而发生的改变:十年前,唐良贞在深圳上步路边卖烧烤,那时他已经“深漂”七八年了,“那时候孩子还小,每年暑假我都会把他接到深圳来。”每年暑假,唐传锐都要独自坐20多小时的大巴来深圳。
难得的团聚日子,唐传锐深深体会到父辈生活的不易。每天晚上八九点,唐良贞就用一个铁皮打造的炉子,开始了他一天的营生,往往到凌晨三四点才打烊。由于报社就在附近,不少记者常常会来帮衬。一来二去,这个帮父亲打理烧烤摊生意的重庆少年,便和报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混熟了。在了解到他每年只有两次见父母的机会后,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的雏形逐渐形成。
“我一般是中午12:00起床,下午和我爸一起穿串子,忙到下午3点就开始学习。6点多再跟着我爸出摊子,凌晨3点回来。”唐传锐的暑假生活和同龄的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因为难得和父母待在一起,即便是倒班的生活他也愿意陪在身边。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每天都只能闻着炭火味儿,未免有点无聊。为了带孩子转转这座自己奋斗的城市,唐良贞会在前一天多做一点烤串,这样第二天就能挤出时间陪孩子,“荔枝公园、步行街是我们最常去的地方。”
游乐场、小伙伴,十年的回忆如昨
2009年,首届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推出,唐传锐的暑假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记得那年在东部华侨城玩了两天一夜,那里有个"登峰造极"的项目,当时觉得很新奇。”“还去了大芬油画村,用模印了一个画。”
10年过去,唐传锐对当年的活动细节如数家珍:当时每天9点到报社大厅集合,有两三名记者带着近4 0个孩子,登上一辆大巴开始一天的行程。“我们挺兴奋的,路上都舍不得睡觉,睁着眼睛到处看。”在唐传锐的记忆里,还有一个小伙伴。“记得有一个有点胖、比较黑、戴个眼镜的男孩子,一直都坐在我旁边,感觉他很幽默,笑的时候牙齿会露出来。”虽然已经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但这些碎片的记忆,依然印在唐传锐的脑海中。
加入圆梦行动时,唐传锐已经15岁了,因为年龄大,他自然而然成为了团队中的大哥哥,“到农场里有娱乐设施的时候,我会去提醒他们注意,因为最小的团员只有五六岁,我还是得看着一点。”让唐传锐印象最深的,是去沙井海上田园参加篝火晚会,闪耀的篝火把这个重庆娃的脸照得通红,也让他忘却了曾经的腼腆。“大家一起拉着手围着火转,那次我还发言了,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了准备这次心得体会分享,唐传锐把稿子都背了下来,但讲到中间还是卡壳了,“紧张到流汗,尝试通过一些搞怪的动作来衔接,没想到最后大家都说还不错。”18岁之后,唐传锐因为年龄限制无法再加入圆梦行动,但妹妹唐欣却接过了“接力棒”。比起唐传锐的腼腆,唐欣的性格自小开朗,“妹妹很快就能融入集体,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因圆梦行动,留守孩子爱上岭南
在重庆巫山县读完高中后,唐传锐考上了珠海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唐传锐进入中山一家锂电池企业工作至今。对于他而言,重庆巫山是成长的地方,只要回去就觉得很亲切;而之所以南下来到广东,和圆梦行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传锐表示,正是因为这项活动,他更加盼着每年暑假的到来。圆梦行动走过10年,唐良贞一家也持续关注着这项公益行动。今年,妹妹唐欣因为要读初三,放弃了报名留唱团,但问及会否想念深圳,唐欣在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响亮起来,“深圳有很多好玩儿的,还有很多好朋友,我特别想他们。”
今年7月,唐传锐收到了来自南都的邀约,被选为形象代言人。曾经的腼腆少年,在收到这份邀约后当即同意,“一件事做了10年,现在邀请我们回来演讲,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我们的讲述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
晚上10点多,烧烤店的座位基本被食客坐满,老唐也忙活起来。虽然不再需要帮父亲穿竹签,难得回来一次的唐传锐依然没闲着,穿梭于不同桌子旁,招呼着食客。从山城的一个留守儿童,到如今在南方成了家,唐传锐偶尔也会怀念起那段时光,“很舍不得,如果真的要告别了,我还想回来体验一下。”
世间有种美好,叫做感恩
新学期开学,21岁的大学毕业生唐冉冉将拥有一个新身份——乡村教师,这是一度濒临失学的她最向往的职业,“我想把自己经历过的美好,带给我的学生。”
对于唐冉冉来说,童年的记忆和“美好”沾不上边。从一岁起她留守在湖南老家,每年和父母见面不超过一次,直到13岁,父亲意外重伤,才让她结束了留守生活。“一天下午放学,我家门口突然开来一辆卡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家具,村里人围在车边,我远远地看见爸爸坐在轮椅上被抬下来,一下子怔在那里……”唐冉冉回忆,从那天起,她终于过上了有父母陪伴的生活,但为了给父亲治疗,家里的境况急转直下,所有重担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
生活的窘迫,让中考成绩达到师范录取分数第一名的她放弃了高考,选择免费就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而为了把女儿送入大学,妈妈李江芳离开家到深圳打工。让她放心不下的,是9岁的儿子唐志翔。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唐志翔被送进了当地的爱心学校,小小年纪过起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同风吹柳絮,一家人从此分开在各处。
苦涩的回忆,在2012年有了一抹梦幻般的色彩。这一年暑假,来深圳探望妈妈的唐冉冉入选首届南都留唱团,当时的她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一段改变人生轨迹的旅程。
“活泼漂亮的梦琪老师,优雅多才的奕帆老师,她们在我心中,简直是"女神"般的存在。”唐冉冉说,她战战兢兢地走进留唱团的训练室,害羞得不敢讲一句话,是两位老师的热情让她渐渐放开自己,敢放声高歌,敢开怀大笑。
用行动将爱心延续
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让唐冉冉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原来图书馆可以建得比家乡的学校还大,原来电影可以身临其境般神奇,原来我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登上一个闪亮的舞台,原来我们也可以放声歌唱,原来我们也有机会获得表扬,原来我们,并不差。”
更让唐冉冉感激的是,通过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她还获得了缪氏川菜的资助,让她更坚定地走完求学之路。2013年暑假,她的弟弟唐志翔也成为留唱团的一员,沉闷内向的他也像姐姐一样,在留唱团里慢慢打开心扉,变得开朗起来。唐冉冉还成了留唱团的义工,打扫卫生、分发零食,无论哪里需要帮助,总会出现她的身影。
2015年暑假,唐冉冉回到家乡,自发组织了一场“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回报家乡行动”。在那个炎炎夏日,她用15天时间,免费为村里的3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活动,不仅辅导他们作业,还把留唱团里的歌曲一首一首教给他们,“每一句歌词,在我脑海里都是留唱团里的一个画面,小朋友们满脸喜悦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了留唱团里的自己。”
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走过10年,唐冉冉也完成人生蜕变。她说:“感谢这段珍贵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世间的一种美好,叫做感恩。”
参加圆梦行动 母女打开心结
10年前,妈妈在雇主家收拾报纸时偶然看到的一则新闻,改变了冯静超的留守生活。作为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第一、二届成员,参加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后,她性格更加开朗,与母亲的关系更亲近,还得到了爱心企业的助学赞助,顺利大学毕业。如今的她在老家广西玉林一家建筑工作室担任文员,家也从村里的瓦房搬到了县城的楼房里。
小时候,冯静超和妈妈每年相处的时间只有春节短短几天,后来阿姨在深圳一工厂承包了一个食堂,有宿舍可住,冯静超才能和弟弟来深圳过暑假。当时,她们和妈妈的见面机会也少。偶尔出来玩,妈妈还要带上雇主家的小孩,小孩一闹,就不得不急急忙忙回去。看到妈妈细心照顾别人的小孩,弟弟经常会“吃醋”。平时,妈妈也会打电话回家,但总是只有几句简单的问候。
参加圆梦行动后,母女间的关系开始有了变化。冯静超回忆说,能和妈妈朝夕相处,真的好难得。第一年去东部华侨城,她和妈妈白天一起玩,晚上一起睡。其中,第一天晚上一起露营,妈妈抱着冯静超睡了一整晚,母女俩说了不少心里话。“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多了一点,彼此了解也多了一点”,冯静超说。
这份亲近在回家后仍在延续。电话里,母女俩说得越来越多。“打电话会问多一点我的事情,不像以前就问身体好不好、学习怎么样、外公外婆身体好不好。”冯静超说,妈妈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过年回家时也会带回她喜欢的礼物。
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参加圆梦行动,冯静超记忆最深刻的是去东部华侨城那次,“有一个小朋友发现门口的"战士"眼珠子在动,很多家长和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慢慢才发现原来这个不是雕塑而是真人扮演的。后来茶园里茶叶工艺中的"铜人"也是,他们还很友好地跟我们聊一下天。”2009年和2010年的夏天,通过圆梦行动,冯静超游览了深圳不少地方。而在此之前,她来深圳一般都是去逛公园,或在阿姨的食堂附近玩,“景点门票贵,我们也很少去。”
“那时在深圳,普通话也不敢说,不太会说。”冯静超回忆说,参加圆梦行动后,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小伙伴做朋友,让她变得开朗。2009年参加留守儿童活动之后,冯静超还得到了爱心企业的助学赞助,成为了被缪氏川菜资助的4位同学之一。从2009年开始,每学期冯静超都收到1500元的学费资助;2012年她就读师专院校,资助改为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当时静超妈妈的工资每个月只有800元,这笔资助对于冯家显得弥足珍贵。“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不能想象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是不是像其他同学一样,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早早结婚,留下一个继续做留守儿童的孩子,让她复制我的成长轨迹。”
在圆梦行动里长大
头随着节奏摆动,嘴角挂着微笑,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向指挥老师,留唱团的日常培训里,刘诗蕊总是格外专注。刘诗蕊今年9岁,来自四川开江。平时,爸爸在深圳工作,她和姐姐则在妈妈的照顾下在老家生活。2016年,刘诗蕊第一次参加留唱团,到今年已经三年了。
三年前,爸爸在电梯里看到留唱团的广告,为她和姐姐报了名。“当时我们想,让她们假期充实下,多学一点东西。”刘诗蕊妈妈吴成兰说。于是,姐妹俩在四川老家录制了唱歌视频,参加了选拔,并成功入选。“当时有点兴奋,但也想,如果落选了就算了吧,只想尝试一下。”刘诗蕊说。第一年试一下的心态,到了第二年则变成了“必须参加”。因为她喜欢上了合唱,更喜欢上了这里的人,“有朋友,还可以分享零食,就很好玩。老师也很温柔,只有一点点时候很凶。”刘诗蕊笑着比画着说。
刘诗蕊说,留唱团让她变得“有点爱哭了”。每年演出,刘诗蕊总要在台上掉眼泪,“最厉害的是去年唱《歌中的思念》,我想到张智立哥哥和邓玉玲姐姐就要走了,就一直哭”。
合唱团里,她是绝对的“微笑担当”
生活中,刘诗蕊是个爱笑的女孩。合唱团里她是绝对的“微笑担当”,学校里还是连任三年的班长。担任此次形象代言人,她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他们看见一个自信、开朗、更加完美的人”。对于孩子在留唱团的变化,一直陪伴左右的吴成兰看在眼里,“这里让她增长了见识,也有更多时间和爸爸一起出去玩,一家人在一起”。
虽然每天都和爸爸视频,刘诗蕊还是觉得自己不够了解爸爸,“爸爸很温柔,但有一点点陌生”。在留唱团时,爸爸有时间就来接送,还会和她一起参加活动。让刘诗蕊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圆梦行动朗读夜活动,她和爸爸两个人参加,一起睡帐篷,“中间没有了妈妈,哈哈!”刘诗蕊用小手比画出妈妈的“厚度”。
圆梦行动不仅让她多了和爸爸相处的机会,还让她接触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友好的深圳人。“我记得第一届做月饼,所有人都对我们特别友好。”在圆梦行动里长大,刘诗蕊觉得“深圳所有人都很热情,很有礼貌”。
五届留唱团“元老”,今年换了身份当义工
去年8月25日,第六届南都留唱团音乐会在保利剧院落下帷幕,17岁的张智立回忆起当时情景仍然面露不舍,“那是我的毕业季,演出当晚在后台我就哭了。”
2011年,张智立第一次从四川老家来深圳过暑假。在爸爸同事的介绍下,他参加了第三届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整个夏天,从早到晚都忙着参加各种活动,根本停不下来。”张智立回忆,没想到自己会得到那么多快乐:观看大运会比赛、去高级酒店吃自助餐、游览旅游景点.....年龄尚小的他,把这些都称为“惊喜”。
张智立从11岁开始参加留唱团,连续五届没有中断过,在大家眼中已经是“元老级”团员。升入高二后,他的学习任务很重,加之年龄的限制,便没有再报名。今年考试完从老家刚来到深圳,张智立就立刻申请成为本届留唱团的义工成员。
培训课室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直言,在留唱团里收获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导,还认识了一群同样是留守儿童的小伙伴。“这么多年来,和许多同伴还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些还相约在我高考后去找他们玩。”
机场工作的爸爸春节从不回家
从2011年开始,张智立每逢暑假就和妈妈来深圳,直到开学前才回到四川老家。由于张爸爸在宝安后瑞租的是一个单间,张智立是打着地铺度过每一个夏天。尽管如此,团聚对于一家人来说更为重要,“这么多年来,房租从200元涨到1000元,也一直住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把它当做家来看待。”
在张智立的印象中,爸爸因为在机场工作,从小就没有陪伴在自己身边。由于工作繁忙,春节也从不回家。尽管分隔两地,但父子关系从未有生疏,在老家时他们常常视频聊天。由于爸爸职业的原因,他还一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今年被选为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的代言人,张智立觉得多了一份幸运和使命感。“一到深圳,我就用微信、QQ一一邀请了留唱团的老团员们回到培训班看看,8月24日的留唱团音乐会我也将以观众的身份再次赴约。”
邓露露:为音乐执着追求的女孩“过几天还会和刘颖去留唱团看望小朋友,现在心情还有些感动。”开学即将步入深圳大学声乐系音乐表演专业大三课堂的邓露露说,自从2013年到2014年连续参加过留唱团之后,就没有与活动断过联系。
2013年暑假,邓露露从同班同学刘颖那里知道,深圳有个留唱团。“我喜欢唱歌,追过歌星,梦想成为聚光灯的焦点。”邓露露出生在梅州一个偏远地区,学前班时期曾与南下打工的父母来到深圳。小学二年级的她,又被送回老家。在那个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她与父母联系很少,每年见面只有一两次。直到报名参加留唱团,她才知道,她原来就是留守儿童。
然而正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身份,让邓露露进入了留唱团,开始真正接触专业的声乐培训。也正是与留唱团的交集,让她开始追梦。在参加最后一次留唱团后两年,邓露露以艺术联考的优异成绩入读深圳大学,用实力扎根在这片曾坚定支持过她音乐梦想的土地。
时光如梭,即将迈入大三的邓露露,比两年前记者采访她时更加自信。“除了上课,我现在还兼职做着音乐老师,同时也加入了深圳市音协的合唱团。”邓露露说,留唱团是她的音乐启蒙老师,现在美好的生活正在慢慢铺开。
站上深圳音乐厅舞台,她圆了梦
回忆起5年前第一次参加留唱团的经历,邓露露感慨万千。在偏远的老家,邓露露的童年生活并不丰富。她经常与要好的朋友刘颖一起,把流行歌曲的歌词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在课余时间拿出来唱,“我们就清唱,然后一群同学围过来听。”
没有想到的是,高一前的暑假,邓露露就有机会和留唱团一起,站在了深圳音乐厅的舞台上。她曾经的梦想:灯光绚烂的舞台、被麦克风环绕、台下山呼海啸的人群,都仿佛一瞬间实现了。说到这,邓露露翻开手机相册,展示了她当年完成演出后的大合影。“前排拿气球的就是我,这是梦琪老师,那是一个我当时认识的湖南妹子。”虽然时光流逝,但是记忆却还是清晰。
“我记得2013年留唱团登台的演出服,是白色衬衫搭配蓝色格子裙,到2014年就换成了红色蓬蓬裙,培训也还是在阶梯教室。”几乎每一年都会取票看表演的邓露露,今年还有机会作为活动代言人登台,这让她倍感庆幸。“参加留唱团之前我没有接触过任何声乐知识,但留唱团培训之后,让我更坚定了选择充满梦想的音乐路,感谢留唱团与当年的自己。”
王昭睿:不断追梦的留唱团领唱
来自江西的王昭睿,差两个月就满14岁了。她是2012年首届留唱团的成员。因为表现得优秀,王昭睿不仅在2013年被选作领唱,还在今年被选为代言人。她喜欢深圳这座不仅有留唱团,还有其他新鲜事的城市。
王昭睿与留唱团曾差点擦肩而过。2012年,妈妈匡仁群没有及时看到信息,错过了首届留唱团的海选。幸运的是,在留唱团正式上课的教室里,王昭睿在现场测试过音准后,又被留了下来,成为留唱团“创始团员之一”。王昭睿在留唱团的表现非常优秀,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后,登上深圳音乐厅舞台表演。
这不是王昭睿唯一的插班经历。因为参加留唱团和各种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王昭睿喜欢上了深圳这座城市。“为什么我不能在深圳?”匡仁群回忆说,参加留守儿童活动后,王昭睿总这么问她。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匡仁群希望把她从老家接过来上小学。没有深圳户口,自然要多费些心。经过多番查找,最终在龙城小学的校长办公室,王昭睿通过一篇现场作文,成功插班。
谈到被选为留唱团代言人时,王昭睿感到很荣幸。“我很开心,但也有些小压力,因为我还不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能不能做好。”她笑着说。
在深圳不断体验新鲜事
在深圳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王昭睿除了学习成绩出色,还获得过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这里有很多活动,上课比较有趣。”王昭睿说,在深圳上学后,她可以尽情享用学校宽大的操场和运动设施。如果有机会,她也很乐意展示在留唱团中学过的歌曲。
“当年留唱团表演,我还在《虫儿飞》这首歌里做过一回领唱。”王昭睿说,留唱团的大舞台让她能更自信地唱歌了。一次参加龙岗图书馆的英语角,她唱了一首在留唱团学过的日语歌曲《豆豆龙》,当场就有老师问她是不是学过日语。
这个暑假,王昭睿不仅报名参加了ATP深圳公开赛的球童培训,每天训练近8个小时,还多了一个新身份:香蜜公园小小导赏员。“9月之后的周末,如果我的时间充裕,就可以去公园上岗啦。”
指导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发起主办:
南方都市报社
联合主办: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妇女联合会、深圳市坪山区委区政府、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慈善会
协办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
公益支持: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港铁(深圳)、华润怡宝、新华保险深圳分公司、缪氏川菜、深圳东部公交、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好未来
南都记者 张馨怡
南都记者 张馨怡
贺如妍 何思敏 胡琛
见习记者 范瑞
南都记者 霍健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学经历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