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原因,比我小12岁的12岁亲妹妹半天插不进去在线(13岁),在语言中连续对我5.6句滚,滚蛋之类的词语,当时我很生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来说,反向的骚扰是成立的。&br&&br&“小鲜肉”这一类词是对男性的物化,喊男明星“老公”、喊“想睡XXX”(XXX可以是任一男星名字)严格来说都可以是女性对男性的口头性骚扰。(“可以是”,不是说我认为这就是骚扰,举个栗子而已)&br&&br&但是,在我们的语境中,这些都不被视为性骚扰。我们认为称呼某男“小鲜肉”是一种赞美,我们认为想睡某个男星是对他外在以及内在魅力的一种肯定。&br&&br&但是反过来想想呢?男星拍照露肌肉就是正面的性感,女星拍照露胸就是负面的卖骚;男星坐拥一堆想睡他的女粉丝是他的荣耀,女星坐拥一堆想睡她的男粉丝,却只能让她成为一个色情的符号。&br&&br&以及,男星交往的女友多,没人说啥;女星交往的男友多,指不定啥时候一个“公交车”的名声就落头上了。&br&&br&不说明星,普通人中也是这样。我不是特别精通理论,但就我理解,男人的性,被认为是主动的、正面的、有利于自己的性,“占便宜”的性;而女人的性,被认为是被动的、负面的、不利于自己的性,“吃亏”的性。所以,一个男人可以成为国民老公,一个女人却不可以“人尽可夫”。对于前者,更多的性会让他“升值”;对于后者,更多的性却会让她“贬值”。在我们已经将男女双方固定在性的施加 - 承受两端时,性骚扰当然也就只能是男对女了。&br&&br&所以,即使出现了女性公然骚扰男性的行为,大众也会认为被骚扰者身为男性,并没有“吃亏”。甚至于在更多情况下,男性不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骚扰,比如某些婚礼上的“闹伴郎”行为。&br&&br&其实我是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骚扰案例,一方面让人们知道女性也有主动的欲望,进而认识到不管男人女人,都不能用性冲动来为自己的骚扰行为开脱;一方面让人们知道男性并不天然是性的获利方,让更多男性可以不用为了面子而忍受被骚扰的烦恼。
严格来说,反向的骚扰是成立的。 “小鲜肉”这一类词是对男性的物化,喊男明星“老公”、喊“想睡XXX”(XXX可以是任一男星名字)严格来说都可以是女性对男性的口头性骚扰。(“可以是”,不是说我认为这就是骚扰,举个栗子而已) 但是,在我们的语境中,这…
不光题主有这种困惑,也不光是中国新移民移民到国外有这种困惑,&b&任何一个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呆久之后,在不排斥当地文化的前提下都有这种“回不去的感觉”&/b&(排斥的话,自然就不会在当地呆下去)。&br&&br&而且,所谓的这种“回不去”,一般意义是说的是回到母国工作,长期生活,加入到母国社会运转的一个大系统中去,&b&回母国旅游不算&/b&。&br&&br&毕竟每个国家的运转模式都不是完全一样的,美国和加拿大都在北美,语言一样,但是文化,社会运转模式差异也很大,所以一个人在熟悉,习惯了一个国家的运转模式之后,再去另一个国家加入另一种运转模式,不适应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各方面都完全一摸一样的两个国家,都存在差异。&br&&br&理解以上的概念,这个题就好答了。&br&&br&我在休斯顿的时候,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长居韩国的本地老美a,a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韩国留学生女友,女友在美国毕业后由于不适应美国的环境决定回韩国,a为了爱情,跟着女友回了韩国,找工作,结婚,生子,在韩国已经生活了10年了,习惯了吃辣的韩餐,习惯了夜间12点之后出去嗨,习惯了首尔的热闹,习惯了密集的商业区和便利店,习惯了韩国相对美国便宜,放心的医疗,习惯了韩国服务业高质量的服务,&b&最喜欢的就是韩国便利的公共交通(他不喜欢开车,感觉不环保,但是在美国除了几个大城市,自己不开车就等于没有腿,出去买个菜都不方便,这点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我之前一直认为大多人还是喜欢自己开车,而不是搭乘公共交通,看来人和人在意的点还真不一样)&/b&,当时他就跟我感叹,每次回美国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还是在韩国有家的感觉,这次再回韩国,就考虑入韩国籍了,当时我大惊,因为思维的定势都是世界各国人往美国跑,怎么一个土生的美国白人想入籍发达国家垫底的韩国?得到的回答是&b&他太爱韩国了,他觉得自己在韩国生活比美国更舒服&/b&,当然,韩国的缺点就是收入还是比美国低点,但是好在物价比美国低,倒也可以接受。&br&所以你看,&b&人家考虑的都是柴米油盐的居家过日子的事情&/b&,&b&优点缺点人家自己心理很明白,只不过在享受优点的时候,能忍受缺点而已&/b&。&br&&b&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任何事必然有两面性,&/b&&b&&b&人不能太自私,&/b&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这是我的口头禅),相应的缺点你也要能承受才能达成这个deal,都是优点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b&。&br&&br&我在美国认识了很多人,虽然很多人都只是一面之缘,这里有:&br&&br&移民美国的挪威姑娘(为了去好莱坞圆自己的明星梦)。&br&&br&移民加拿大的美国男孩(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深恶痛绝)。&br&&br&移民美国的加拿大姑娘(冲着比加拿大多的多的商业机会)。&br&&br&长期在澳洲打体力工的低学历的美国,加拿大男孩(他说澳洲的低端工作比美国和加拿大工资高很多,干几个月就可以出去旅游了,而且他们的这个在澳洲打工的美国,加拿大人圈子,人数并不少)。&br&&br&准备入韩国籍的美国男孩a。&br&&br&长期在日本工作的美国男孩(未来有入日本籍的打算,喜欢日本的不麻烦别人的习惯,喜欢日本的干净,他说比美国还干净,喜欢日本的小而细致,喜欢日本良好的治安,感觉很安全,喜欢日本料理,喜欢日本的便利,喜欢日本种类丰富的动漫,最喜欢的就是温柔的日本女孩,觉得美国女孩还是太独立,强势了,缺少女人味)。&br&&br&长期在香港工作的美国姑娘(喜欢香港的便利,良好的治安,而且公司内也说英语,没有语言障碍)。&br&&br&长期在中国某北方小城工作的美国男孩(他说太爱中国了,喜欢中国人的热情,而且什么都便宜,最喜欢的就是出租车很便宜,可以一辈子打的不用自己买车了,不排除一辈子在中国生活)。&br&&br&他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点:&b&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在意的需求,而且很务实;&br&&br&这个需求,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比在母国更容易实现,即使母国更发达,但是发达归发达,确不能满足所有人,各阶层在意的需求:&br&&br&(1)一个美国人,加拿大人喜欢日本,韩国,香港的便利,热闹,24小时营业的店铺,这个需求注定在北美就实现不了;相反,一个日本,韩国,香港人喜欢美国的大house,喜欢人少安静不拥挤,喜欢到哪都开车,喜欢开阔的环境,喜欢玩枪,显然去美国更容易实现这个需求。&br&&br&(2)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只有体力的美国,加拿大人,在不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的前提下,想多赚钱怎么办?只能去给低端工作工资更高的澳洲去刷盘子;但是,相反的澳洲的高技术白领在澳洲的工资却没有美国高,每年澳洲的高技术人才申请e3签证去美国工作的人大把,因为啥?因为美国提供的高级职位的工资比澳洲更高而已,这当中的逻辑在哪?因为各个国家的运转模式不同,商业文化不同,导致分配制度自然就不一样,你如果很幸运属于这个国家在分配制度上优待的群体,你自然就觉得生活体验还可以,否则,或许去另一个适合你的社会系统,生活会更舒心一点。&br&&br&(3)这个世界越来越象一个村庄,可能咱们中国人这个感觉还不强(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个概念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但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很多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是盯着全球的招聘市场的,一个美国人去北欧求职,一个德国人,去英国,法国,瑞士求职,一个芬兰人去澳洲求职,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别的不说,很有可能你所从事的职业在你的母国并没有形成气候,那怎么办?自然是去这个职业有上游领先优势的国家去找工作是上上策;&br&而且,国家与国家的运转模式不同,北欧,日本是强行的拉低高收入职业的薪资,让整个社会各个阶层,职业之间人的薪资差距不大,如果你是一个在意公平,并且不想很拼事业的人,你自然愿意在这样的国家生活;&br&但是如果你是能力很强的高智商精英,并且有极强的拼搏精神,你自然不会甘于在这个平均社会里拿着平均工资,自然会去美国,中国这种完全竞争社会拿着比普通人高数十倍的精英工资,相应的也会得到平均社会提供不了的荣誉感。&br&&br&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会自动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嗯,就是这个逻辑。&br&&br&咱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b&&b&&b&经常说一些冠冕堂皇的高大上的东西没用,&/b&口号喊的再响,日子还得过,买个大件还得攒攒钱,是不是?&/b&&br&&br&所以你看看,我认识的这些人可都是发达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发达国家(甚至还有移民到不如自己本国的),并不是咱们发展中国家到了发达国家的人才有这种感觉,而是任何一个在外国呆久了,并不排斥当地文化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b&在意的需求也不一样&/b&。&br&&br&&b&一个人选择不了他出生的地方,但是他却可以选择他喜欢,呆的舒服的地方生活啊。&/b&&br&&br&&b&冷暖自知,不是么。&br&&br&&/b&&br&---------------------------------------------------------------------------------------------------------------&br&&b&文章首发于公众号qinglanus(有的文章独家更新在公众号),以下为二维码,欢迎关注:&/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7c476e240fac5e1f5abe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
不光题主有这种困惑,也不光是中国新移民移民到国外有这种困惑,任何一个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呆久之后,在不排斥当地文化的前提下都有这种“回不去的感觉”(排斥的话,自然就不会在当地呆下去)。 而且,所谓的这种“回不去”,一般意义是说的是回到母国…
因为女性被性别化了。&br&&br&父权制将性变得单一,是&b&男性通过女性身体获得性&/b&,这样的性剥削就使得妇女变成客体。也就是说在性上,父权制认为男人占便宜了,女人吃亏。&br&&br&把妇女等同成性已经很久了,有些女童只有两三岁,被性侵,有些女生被继父强暴,这种事更&b&广泛的发生在女性&/b&身上(不管是女童还是女孩子,不管是不是非常美丽),就是因为&b&她们是女性,她们被当作性&/b&。她们不是人,只被联想成性用途的身体。&br&&br&但男人不是性别化的对象,他们不是性,他的身体没有受到贬低,男人的性被认为是&b&受到需要的驱使&/b&。而不是可以从他身上获得性。&br&&br&我国刚刚引入《第二性》这本书时,正赶上文革结束,出版商把名字改成了《女人——第二性》,就大卖,仅仅因为&b&女人这个词语,被大家联想为性…&/b&可男人这个词却不会被联想成性。&br&&br&当社会把女人当成性,当女人在性上变成从属地位变成一个有性别的身体,这就构成了性剥削。色情书籍、强奸、卖淫都是性剥削的表现。
因为女性被性别化了。 父权制将性变得单一,是男性通过女性身体获得性,这样的性剥削就使得妇女变成客体。也就是说在性上,父权制认为男人占便宜了,女人吃亏。 把妇女等同成性已经很久了,有些女童只有两三岁,被性侵,有些女生被继父强暴,这种事更广泛的…
这个问题严重误导无知群众!一搜发现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为什么搞笑,因为回答的人完全没有被蟒蛇盯上的经历,我有,而且很多次。。。&br&本人养过蟒,被咬过,也看过别人被咬,应该比较有发言权&br&首先被蟒蛇盯上,恭喜你,不是毒蛇,威胁不大,蟒蛇吃食有两个三个步骤,第一,咬住,固定住,死活不松口。第二,缠住,越缠越紧,蛇会感受呼吸和心跳,确定猎物死了以后会松开。第三,吞,从头开始,如果食物太大,吃了一半也会吐出来。&br&&br&跑题了,这里继续。被盯上说明它想攻击你,凭我多次被咬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在半米之内(蛇越大,攻击半径越大),它想咬你,你根本反应不过来,一般被咬的都是手臂,比较突出嘛,有人说三米的蛇能把把人吃了,或者绞死,呵呵,如果你够小。我想说,三米的蛇对于人的生命是没法构成威胁的,除非缠到颈部,而你又不会解蛇。当然,这种情况很少,那么多大的蛇对人有威胁呢?如果你是一个人,三米五到四米五的,你是没有足够的力气解的,需要有人帮忙才能挣脱,5米以上至少需要两个人,而且有生命危险!讲两个故事吧。&br&有一次和朋友喂蛇,没有注意,蛇直接绕过鸡咬到朋友的手上(蛇把他的手当成鸡了),并且立刻开始绞杀,当时那条蛇大概三米五,十几公斤重,当时咬在他右手虎口,一瞬间,蛇就缠到了他的手臂上,他比较瘦,也没什么力量,立刻他的胳膊提不起来了(蛇重)当时他的第一感觉是小拇指要断了(最后没断就是了。。)因为蛇的身体在他两个指头之间发力,我见状立马上去解蛇,解蛇的步骤,从尾巴解,反着他缠绕的方向,可是当时蛇太有力了,刚解下来的部分又重新缠了上去。他说他顶不住了了,蛇越收越紧,这时只能用绝招了!绝招就是爆蛇的“菊花”!你没看错,这是蟒蛇唯一的弱点了,什么七寸都是说着玩的,蛇的心脏也不在那里。我用手用力捅进了蛇的菊花,压迫里面的穴位使蛇立刻软了下来。这还没完,缅甸蟒上下6排牙齿,上百颗倒刺一般的牙,取下蛇来的时候要顺着蛇的牙取,不然会扩大你的伤口。这就是养蛇人的日常必备体验,排血后,双氧水消毒一下就该干嘛干嘛去了&br&//////////////门外的人吵死睡不着/////////////&br&---------------我也不知道分割线是干什么的-------------------------------------------&br&第二个故事:关于一条12岁4米6,56公斤的缅甸蟒(此处数据据确认已经修改,蛇在三米以上就长的很慢了,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有些误差),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但是后来见了被咬的人。&br&那条缅甸是散养在一个100平米左右的院子里的,里面杂草丛生,那个管理员去院子找蛇(原因忘了)可是半野生状态下想找到缅甸蟒很困难,尤其是在草很多的情况下,结果他不小心踩到了蛇的尾巴(蛇很注意保护自己的尾巴,一般不让人摸),蛇很生气就给了他一口,他直接被那一口的力量推倒在地,他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首先呼唤同事,当时听到呼救立刻赶来了两个同事,把那蛇的菊花爆了才让他松口,蛇咬在那个管理员的大腿上,蛇的牙很多很粗很长,伤口肿了很久,留下了永久的疤,这是致命的蛇,如果当时没有其他两个人,如果只有一个人,或者没有人在周围(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就危险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在走可能有蛇的地方时要打草来惊蛇了,凭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有一次我还是和那个朋友在一个野化池里找蛇50平方,4条蛇,两个人找了2小时,每一寸都找过4遍以上,只找到一条蛇,可能是草太厚了,但是不得不佩服蛇类的隐藏能力&br&(感谢各位的赞,既然这么多赞,晚上我会上图,为大家做更进一步的讲述)ps:赞这个东西真是神奇,随手一点,让写回答的人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好呕心沥血写出越来越多的干货&br&&br&///////////////////////////////////////////手机不能传图片,电脑用起//////////////////////////////////////////////////////////&br&首先感谢各位为我点的赞(我知道,其实是为了蛇的菊花),总之,有大家的支持是我继续科普的动力。(图片内容可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适,请选择阅读)&br&看了大家的评论,句句不离菊花,可惜不巧的是我电脑上正好没有“菊花照”,由于最近特别忙,一周之内我会照一朵新鲜的菊花发给大家看。对于大家的重口味我也是有所了解了,只是不知道我有没有告诉你们,在进入菊花的时候,蛇是会反抗的,其中最恶心的是蛇会喷粪(一种又酸又臭的固液混合物,据说会腐蚀皮肤)来反击,躲闪不及时就是一脸粪的节奏。这里有点跑题,关于粪的话题后面“关于如何鉴别蟒蛇公母”的环节会详细告诉大家。&br&&br&&br&&br&介绍一下抓蛇的技巧,这个适用于所有蛇类,对于一般大家常见的蛇(体长在3米以内的非毒蛇,毒蛇的话不建议用手抓),你最好有个蛇钩(可用树杈代替),站在安全位置(他咬不到你的腿就行)用蛇钩(或者树杈)按在蛇的颈部,就是头下面一点,目的是不让它转头,这时你可以靠近一点看看它的反应,如果按的比较牢固,就可以用手从蛇嘴后方伸过去,抓住蛇颈部(以蛇头不能自由转动为佳),这样蛇就咬不到你了。如果蛇已经在你手上了(像故事一一样)也是同样的抓法,放蛇时手要收的快,人也做好跑的准备,以免被反咬到。蛇的移动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无毒的游蛇(体型较小)跑的比较快,蟒蛇喜欢慢慢爬,而毒蛇一般谁都不怕,更慢,但是也有黑曼巴之类的跑步冠军,要抓住爬得比较慢的蛇,如果他没表现攻击性,也可以不用上面的方法,具体是一只手抓住他身体的后半部分,另一只手从中段将蛇托起,动作要缓慢,不要弄疼它,如果它迅速转头,想要咬你,那就放开托它的手,由于自身的重量,它就很难转身咬到你,而你另一只手还抓着它,所以它也跑不掉,多试几次,注意它头的动作就行,也可以让同伴用蛇钩在蛇头即将转向你的时候把蛇头拨到反方向,然后用袋子装蛇时,也要注意别让他咬到了抓袋子的人,注意蛇头进带口时速度要快就行了。&br&&br&////////////////////////////////////////////////问题回答区/////////////////////////////////////////////////////////////////&br&抽时间看了大家的三百多条评论,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十个,我会先将问题列出,晚上为大家回答,还有新问题的也可以给我留言,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回答大家的提问(昨天身体不舒服,睡的比较早)&br&问题一:蛇的菊花在哪?&br&首先在蛇的腹面,靠近尾巴,蟒蛇的话,在泄殖腔两边还可以看到两个未进化完全的残肢,公的略大于母的,作用是在交配的时候固定住母蛇&br&问题二:用哪根手指爆菊花比较合适?&br&这要看蛇的大小,但是需要你用绝招来解蛇的情况下,蛇都比较大,而大拇指比较有力,所以是首选&br&问题三:如果有刀或者电棍,能派上用场吗?&br&答案是否定的,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在捕猎的时候,猎物把你弄疼了,你是不是会愤怒?会想弄死它?但是如果你在捕猎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菊花被插了,那你肯定没有吃饭的心情了&br&问题四:需不需要用肥皂?&br&用爆菊神器的时候需要润滑和消毒,紧急情况不需要润滑,就是这么任性!&br&问题五:蛇的眼睛是不是对静止的物体不敏感?&br&首先你要知道蛇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蟒蛇基本都有热窝,可以感觉温血动物散发的热量,也就是说他们戴着红外线眼镜看世界,另外嗅觉也是蛇比较发达的部位,用于辨别猎物和方向&br&问题六:法海怎么赢?(这个专业性太强,谁知道的私信我)&br&他和卡卡西什么关系?&br&问题七:图中的人是谁?身高体重三围??&br&反正不是我,很多人猜出来了,图上是我那个比较瘦的朋友,叫小蒲~,我没选有我自己的图&br&问题八:为什么要养蛇?&br&问题太大了,最实际的回答,请上Gucci官网,看看蛇皮包的价格&br&问题九:Z字型跑有没有用?遇见蛇之后是否转身就能跑掉?&br&从没见过谁Z字跑的,不知道这个是谁说的,反正我小时候也听过,这个谣言实在根基深。首先蛇不会追你,他们都是靠埋伏,据说黑曼巴会追人,但我们在亚洲,其次人太大了,蛇只有吓跑的份,除非你踩到它,它出于自卫,咬你一下。转身能跑掉吗?答案是不能,人类转身的速度太慢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后跳&br&问题十:蛇最大能长多大?&br&我只见过六米多的缅甸蟒,网纹蟒会长一些,但是没有缅甸粗,也没他重,八米多的网纹应该是最大的了(有朋友留言说有12米的森蚺,我的认为那种蛇通常都很胖的,就是长的比较圆,有点萌萌的,12米真的巨粗了,至少150到300公斤了,还说5个人才能抬动,这都对不上,还有我下面那条大蛇也是四个人才能抬动的,所以你的评论有漏洞)这里补了一张网纹蟒(老虎直线网纹)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它修长的体形,这才是能长到最长的蛇,而最重的蛇是绿水蚺(森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c973b29c4a483e893cc490fc2709be3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c973b29c4a483e893cc490fc2709be3_r.jpg&&&/figure&&br&另外补上几个问题&br&问题一:蛇的心脏在哪?&br&心脏的位置在蛇的中前段,每个品种都不一样,不能简单的靠数鳞片来找,以前采血(蛇类采血都从心脏采,其他地方血太少)都是用手摸到心跳,再用指头固定住心脏,以免滑跑,再下针,还是比较需要技术的,大家就别打蛇心脏的主意了。&br&问题二:抓蛇抓七寸,七寸在哪?&br&要想固定住蛇头,不让其转头咬你,请看下面有一张图,一个青年抓着蛇展示,他右手的位置就是七寸&br&&br&新问题补充完毕,欢迎大家继续提问,我会选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这回答,感谢大家的支持~&br&&br&(12月2日更新)想到一个新问题,估计大家比较好奇&br&问:蟒蛇肉好不好吃?什么口感?(之前一个朋友留言问我被蛇咬了能不能用嘴咬蛇,谁能咬过谁?在这一并回答)&br&答:不好吃,第一,蛇类肉少骨头多(基本没肉),也就尾巴上有肉,没有吃肉的感觉。第二,蛇类肌肉多肥肉少,尤其是肌间脂肪少,肉吃起来很老、硬。第三,蛇类寄生虫多,有感染裂头蚴等寄生虫的危险,更不要生吃蛇胆,生饮蛇血。第四,所有的蟒蛇,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只要是蟒蛇,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吃它犯法,大家没事也别吃,和我一起研究一下菊花就好(关于用嘴咬蛇,煮熟的都硬,生的还带皮,所以,想用牙齿对抗蛇的同学,请先自行练习咬皮带)&br&&br&12月2号新问题:&br&问题一:如何摆脱对蛇天生的恐惧?&br&12月4日回答:多看看蛇类的纪录片,多了解就不会有恐惧了,人类从来都是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也可以每天来这个回答刷图看看,我不定时会更新~&br&&br&&br&////////////////////////////////////////////////问题回答区/////////////////////////////////////////////////////////////////&br&下面上图(注意:图片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或用作商业用途)&br&&br&有调查显示,有大约40%的人天生对蛇恐惧,这也是人类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生存本能,我不怪你们&br&,关于爆菊神器的介绍在文章的最后,下面的图片均为闲扯,请大家选择性的浏览。&br&/////////////////////////////////////////这个分割线是用来分割蛇的图片的///////////////////////////////////////////////&br&下图是我和朋友一起做的缅甸蟒头骨标本,大家可以看到上下一共6排牙(不包括门牙),这些牙齿各自独立,呈倒钩状,目的就是狠狠的咬住猎物,不让它挣脱。之前说的从手上取蛇下来要小心和注意角度的原因就是这个&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bd25c0bbc6ab657c8a26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bd25c0bbc6ab657c8a262_r.jpg&&&/figure&&br&&br&下图是一条淡彩缅甸蟒,大约一岁多时的照片,这个照片给大家看是为了还原故事一里蟒蛇绞杀手臂的状态,但是当时的蛇更大、更粗、更重就是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f3ac2a838c5eace3a9f015a6c2b57d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f3ac2a838c5eace3a9f015a6c2b57d2_r.jpg&&&/figure&&br&&br&下面是故事二中的肇事蛇,十几岁了,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他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晒太阳,下一张来个劲爆点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b5ba52ca38da02f37b6fe2a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b5ba52ca38da02f37b6fe2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434a2b02b3a110b67a5fae6ac8a4e5f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434a2b02b3a110b67a5fae6ac8a4e5f_r.jpg&&&/figure&&br&首先声明一下,和蛇搞,这事大家不要尝试,至少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不要尝试!!另外,我不是专业人士,完毕&br&介于这个回答被广泛的关注,知乎的工作人员问我能不能用这个回答上知乎日报,我有点受宠若惊,而这个回答也是无意为之,只是实在看不下去下面的回答了(对不住了,下面的兄弟,但这是实话)&br&下面继续&br&这种蛇就比较危险了,如果您在野外遇到,请千万记住四个字--------请联系我,因为中国除了海南云南之外没有野生的大型蟒类,您的发现将被载入史册&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aec2dfce5664becbade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aec2dfce5664becbade0_r.jpg&&&/figure&下面是与故事一体形相当的蛇&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b45b53ceedaae1cea6b4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b45b53ceedaae1cea6b4_r.jpg&&&/figure&在拍照&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8c89c1aad1484adb2f562f037f5563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8c89c1aad1484adb2f562f037f55632_r.jpg&&&/figure&介于有人的问题里提到了森蚺,大家一定好奇蚺和蟒有什么区别(其实大家才没有想这么多好吧)蟒与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蟒是卵生的,也就是产蛋,而蚺是卵胎生,直接产小蛇,下面是一条红尾蚺&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1ffa5861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1ffa5861_r.jpg&&&/figure&其实,蛇也是很友好的(非野生),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小蛇从一出生就接触人类的气味,对人类就没有什么攻击性了,有很多关于有人和蛇和睦相处的报道,而且这也是蛇成为宠物的原因之一(本人在此强调,任何贩卖,购买,运输国家保护动物都是违法行为!!本人坚决反对!!!本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并励志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2bab2eb42ff3feef3684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2bab2eb42ff3feef3684_r.jpg&&&/figure&&br&介绍图片让我感觉有一种讲废话的感觉,货不够硬,下面来一个神器,以及一个关于爆菊的故事。&br&&br&神器和爆菊的故事又被插到了这里。。。。(总感觉这个回答弥漫着诡异的气氛)&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4dd269b5bb380f1bee972aba302613a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4dd269b5bb380f1bee972aba302613a_r.jpg&&&/figure&上图是专门用于检测蛇类公母的探针&br&有一次,我和朋友在一天的时间里测量、标记并记录了上百条蟒的性别相关特征,按照你们喜欢的说法就是,我和两个男性朋友,用了一天的时间,爆了上百个菊花。。。&br&唉,都是被逼的,我也不想这样说话。&br&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三个人,一个记录,一个抓着蛇,一个人干坏事,不巧的是,我是那个专门负责使出”探针千年杀“的。这里要讲一下蛇的泄殖腔,蛇的菊花有两个功能,一是排泄,不论是屎还是尿,都从这里排出,而且他们经常混在一起一起排,具体蛇翔的样子我也就不细说了,你们喜欢的话,可以留言给我,我发照片给你(如果你有如此独特的爱好,我也拦不住你)。蛇菊第二个功能就是交配了,公蛇和母蛇分别有两个”小鸡鸡“和”你懂得“,长在泄殖腔里(和肠道相反的方向),这下你们知道蛇菊对于蛇的重要性了吧?&br&&br&由于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由于时间有限,对于排版混乱还望大家多多包含,谢谢各位的支持,今天更新到此为止,菊花图敬请期待。。&br&&br&&br&///////////////////////////////////千呼万唤屎出来,菊花图区//////////////////////////////////////////////&br&让大家盼望已久的蛇菊拍摄完毕,一共两张,一张是母蛇,一张是公蛇,细节的讲解在图片下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9509a5dbfcedd0e5054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9509a5dbfcedd0e5054_r.jpg&&&/figure&&br&上图是母蛇,大家可以看到,我叫了伙伴帮忙抓住蛇,我才好把蛇菊上的鳞片掰开,才能给大家呈现这幅蛇菊图,没错,那个鳞片就是起保护作用的,如果没有它,菊花就会在地上摩擦。。。&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5a3a03c55351ade99c48d884c4d988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5a3a03c55351ade99c48d884c4d988_r.jpg&&&/figure&上图为公蛇菊,大家如果注意看的话,就可以找到这两幅图片里的区别,公蛇菊旁边有明显的残肢---交接器,这个东西的作用之前讲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细心的朋友可能会看到公蛇菊里有一坨肉色的东西和母蛇菊不一样,其实那个是个体现象,就是一坨肉而已。。。大家别多想。&br&补充:有人问到,菊花这个鳞片长什么样?还有人想知道,如何在没有翻开菊花的前提下找到菊花。这两个是一个问题&br&首先蛇的鳞片是有区别的,一是那种呈长方形的叫腹鳞,长在腹部,还有就是小一些,圆的,覆盖在全身,大家再上图可以看见这两种鳞片,而菊花上那片就和腹鳞一样,比较大,单独的一片,但是也比较圆,比腹鳞稍宽,那是最后一片宽的鳞片,从那之后就到了尾部的小鳞片了,有了这个明显的区别,大家就可以找到菊花了&br&&br&&br&我还会继续关注大家的留言,欢迎大家踊跃提问!&br&&br&12月3日:大家太给力了,今天晚上就找找看以前被咬的时候拍的照片,先说一下,有点血腥,晕血的请勿关注!&br&好吧,对不起大家,没有找到被咬的照片。。。以前拍过,删掉了,那只好看看朋友那有没有,大家多等一下,我发个图道歉&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351aaf5d39a9a20623f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351aaf5d39a9a20623f_r.jpg&&&/figure&&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xw.qq.com/news/8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w.qq.com/news/&/span&&span class=&invisible&&00428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上面是个旧闻,一个保安被勒死了,如果他知道爆菊花的话也就不会有事了,唉~&br&&br&大家如果有关于蛇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大不了就是不会嘛~尽管来~&br&&br&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有在别的地方看见未经许可的转载,麻烦告知一下蛇先生,感激不尽。
这个问题严重误导无知群众!一搜发现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为什么搞笑,因为回答的人完全没有被蟒蛇盯上的经历,我有,而且很多次。。。 本人养过蟒,被咬过,也看过别人被咬,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首先被蟒蛇盯上,恭喜你,不是毒蛇,威胁不大,蟒蛇吃食有两个三…
我晚上光是找截图就已经被震惊到鼻血不止了。所有桥段来自天海佑希《女王的教室》&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9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7c34fa7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c34fa768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1062& src=&https://pic2.zhimg.com/50/5bd7e3ced54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bd7e3ced541f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1122& src=&https://pic4.zhimg.com/50/fcab6032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cab60321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778& src=&https://pic4.zhimg.com/50/281cf2b84c3e82b9a8e8fe12d8703c5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81cf2b84c3e82b9a8e8fe12d8703c55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513&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2d8c677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82d8c677eb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832& src=&https://pic3.zhimg.com/50/0a6df442aa270bd2d9c1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a6df442aa270bd2d9c1b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1087& src=&https://pic2.zhimg.com/50/83d00ec2fdb15c2cdb0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3d00ec2fdb15c2cdb06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16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eb2d1cafe565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b2d1cafe565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3& data-rawheight=&938& src=&https://pic2.zhimg.com/50/11ffbddd88b847e6f532fa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1ffbddd88b847e6f532fa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1423& src=&https://pic2.zhimg.com/50/25f397c8d220eb3e4f839d31a962e30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5f397c8d220eb3e4f839d31a962e309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551& data-rawheight=&1493& src=&https://pic3.zhimg.com/50/5cd42dfa3e22d9dc3cbbf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cd42dfa3e22d9dc3cbbf6_r.jpg&&&/figure&&br&&br&&br&最后来一张乱入图&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26& src=&https://pic1.zhimg.com/50/5f1a880fadd8ebfe264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f1a880fadd8ebfe2649_r.jpg&&&/figure&
我晚上光是找截图就已经被震惊到鼻血不止了。所有桥段来自天海佑希《女王的教室》 最后来一张乱入图
这是一篇酝酿已久的文章。&br&&br&在欧洲收留穆斯林难民这个问题上,中文网络上的大部分舆论倾向是反对,嘲笑,或者鄙视。理由有这么几个:&br&&br&1. 欧洲人这么做完全是圣母婊,即假装做好人。一方面为了维持政治正确支持国门大开迎接穆斯林难民,但另一方面真的迎来了却又不愿真正接纳他们。&br&&br&2. 欧洲人太幼稚,没有意识到穆斯林难民里面也有很多极端分子。你看,巴黎和比利时的恐怖袭击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br&&br&3. 欧洲人脑子秀逗了,基督教和穆斯林水火不容,要想包容这些宗教上的异教徒是不可能的。而且穆斯林的生育率要远远高于欧洲白人,照这个趋势下去再过50年欧洲要完全被穆斯林占领了。&br&&br&还有其他一些林林总总的不同看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总体来说,都是抱着辛灾惹祸,一副“我早就告诉你了”的态度。欧洲越是有难民闹事或者恐怖袭击,这些键盘侠们就越是有道德和智商上的优越感。&br&&br&欧洲人是不是很幼稚愚蠢?那些嘲笑他们的中国人是不是要聪明很多?这可能本身是一个比较无聊的问题,但却可以帮我们深入思考并自省:在你一个劲的批评别人时,有没有可能也堕入了一种思维盲点,只看到硬币的一面,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另外一面?&br&&br&先说说第一个问题:欧洲人是不是大笨蛋?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看看几个真实的故事。&br&&br&&b&1. 挪威的监狱&/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8f2decd3bc3a2da94efd5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8f2decd3bc3a2da94efd5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afc465eccbc4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afc465eccbc4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538eec1f9d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538eec1f9d_r.jpg&&&/figure&&br&这是挪威的一所监狱。对,你没看错:监狱里有单人房间,活动室,图书馆,厨房,录音房,健身房。被关押的犯人们除了没有人身自由,不能和亲戚朋友们相见之外,几乎可以干其他任何事:晒太阳,锻炼身体,看书学习,以及选举(对,挪威的犯人是有选举的政治权利的)。&br&&br&你可能会说,这哪是监狱啊,分明是疗养院嘛!用纳税人的钱给那些杀人犯和强奸犯疗养,欧洲人脑子进水了吧?圣母婊!&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ae908c13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ae908c13_r.jpg&&&/figure&&br&事实上,挪威的再犯罪率(recidivism rate,即进过监狱的罪犯在十年内再次犯罪被关回监狱的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为20%左右。其他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英国都在50%左右。&br&&br&这和我们平时的印象是相符的:一个人一旦被定罪关入大牢,不管他当时犯罪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有些甚至是被冤枉进监狱的),那么他接下来重返社会正常生活将面临重重困难。他的亲朋好友从此可能和他形同陌路,或者至少会带着某种偏见去和他交往。他要再找一份正常的工作会非常困难。到头来他聊得来的可能还是那几个监狱里的狱友,于是出狱后再去作奸犯科,又被抓回去就不难理解了。&br&&br&这也是挪威的监狱制度值得大家学习研究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改造罪犯,是真正的改造,而不是随口说说。因此罪犯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人权(包括选举权,相比之下,其他大部分国家的劳改犯都没有政治权利),他们被给予的是爱和宽容,而不是处罚,虐待和歧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9dc41d4edc1cee788647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9dc41d4edc1cee788647_r.jpg&&&/figure&&br&要知道,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困难的。&br&&br&Anders behring Breivik,这位挪威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罪犯,在2011年杀了77个人(大部分是青少年),打伤319人(包括他安置的汽车炸弹伤到的无辜者)。2012年8月, Breivik被判入狱最少10年,最多21年(10年之后再看他是否还对公众有危险)。这是挪威法律系统可以判的最高刑罚(挪威没有死刑)。&br&&br&我无意在这里卷入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这样的争论,只是想要指出,要让任何人接受用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改造目的去对待罪犯,而不是满足自己泄愤的需求甚至动用私刑,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挪威的法律制定者和民众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得出了废除死刑和宽容改造是对付犯罪的最佳方案,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拍脑袋做出的决定。&br&&br&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感到这个国家没得救了。别着急,让我们再接着看下面的故事。&br&&br&2. 葡萄牙的吸毒犯&br&&br&2001年,葡萄牙政府宣布:不再将吸毒定义为重型犯罪。任何一个人如果被发现藏有少于10天使用量的大麻或者海洛因,他会被送去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劝说委员会(Dissuasion of Drug Addiction)。委员会在和当事人洽谈后,会提出建议治疗,罚款或者当场解散。没有刑事指控,不需要警察和法庭介入,大部分吸毒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8fb6b591c2ffcb7e7977e_b.jpg& data-rawwidth=&701&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8fb6b591c2ffcb7e7977e_r.jpg&&&/figure&该政策在实行了10年以后,效果如何?从上图可以看到,成年人中的吸毒人员比例从45%下降到了30%左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16db7b66f922a5d79eee6e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16db7b66f922a5d79eee6e_r.jpg&&&/figure&由于使用毒品引起的死亡率从2001年开始也大幅下降。&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927a1171f7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927a1171f7_r.jpg&&&/figure&&br&由于吸毒导致的艾滋病率也稳定下降(请看上图中的蓝线)。&br&&br&你可能又有类似感受了吧:欧洲人脑子进水了么?不去抓毒品犯,反而纵容他们吸毒?这是哪门子法律?这是不是哪个官员脑袋瓜一拍随便想出来的?这种政策的推出有什么证据支持?&br&&br&事实上,有不少专家的研究指出,如果对吸毒犯惩罚过重,其对反毒的帮助效果不大。2016年3月份,由Lancet Medical Journal和John Hopkins University联合组成的一大堆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个重量级报告《Public health and international drug policy》。&br&&br&在报告中专家们指出:&br&&br&&p&“The global ‘war on drugs’ has harmed public health, human rights and development. It’s time for us to rethink our approach to global drug policies, and put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public health at the heart of drug policy discussions.”&/p&&br&&p&The commission calls on the UN to back decriminalisation of minor, non-violent drug offences involving the use, possession and sale of small quantities. Military force against drug networks should be phased out, it says, and policing should be better targeted on the most violent armed criminals.&/p&&br&伍治坚翻译:全球各国对于毒品的战争有害于公共健康和人权。现在是让我们重新思考对于毒品的政策的时候了:我们应该把&b&科学证据&/b&和公共健康放在毒品政策讨论的核心之中。委员会向联合国建议:支持少量毒品使用/藏有的合法化。针对毒品网络的军事行动应该被最小化,只限于针对极端暴力的危险毒贩。&br&&br&Source: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6/mar/24/medical-experts-call-for-global-drug-decriminalis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dical experts call for global drug decriminalisation&/a&&br&&br&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例子呢?其实我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欧洲的了解并不一定深刻,很多时候可能还停留在表面上而已。&br&&br&从意识形态上来说,目前的欧洲在其他国家人的眼里(比如中国和美国)是偏左的,这也是很多人将欧洲人称为白左圣母婊的原因所在。这个“&b&左&/b&”,几乎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br&&br&1. 工作&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6eeb12ee4feabdc85e009d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6eeb12ee4feabdc85e009d_r.jpg&&&/figure&&br&欧洲可能是世界上带薪假最多的地区。从上图中你可以看到,欧洲各国平均来讲,每个人大约每年有30天左右的带薪假。相比之下,日本每年的带薪假是10天,而美国则为0.&br&&br&注: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美国的带薪假怎么会为零呢?这里指的是劳动法规定。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劳动法中没有要求雇主要给予雇员带薪假的国家。&br&&br&Source: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orbes.com/sites/tanyamohn//paid-time-off-forget-about-it-a-report-looks-at-how-the-u-s-compares-to-other-countries/%bd8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bes Welcome&/a&&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099fc5043df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099fc5043dfd_r.jpg&&&/figure&&br&上图显示的是世界各国公司雇员的平均工作时间(有偿和无偿相加)。在左边的那些国家(工作时间最短的)都是欧洲国家。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处于右边(工作时间比较长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a2e4b58d3fa9e059ca9_b.jpg& data-rawwidth=&1328& data-rawheight=&10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a2e4b58d3fa9e059ca9_r.jpg&&&/figure&&br&带薪产假:西欧大部分国家的带薪产假在世界上属于最长之列。相比之下美国的带薪产假是0.&br&&br&2. 教育&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bd9fb5aa487fa83b83a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0bd9fb5aa487fa83b83a_r.jpg&&&/figure&&br&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大学是免费的。这和美国的大学学费形成了鲜明对比。&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2be97425ddf7caf265fcbe260993bac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2be97425ddf7caf265fcbe260993bac_r.jpg&&&/figure&&br&事实上美国的大学生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年轻人,平均每人负债4万到5万美元之间。&br&&br&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欧洲的左倾圣母们,是不是都是大笨蛋?相比之下那些嘲笑他们的中国键盘侠们,是不是就聪明很多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是可以商榷的。&br&&br&首先,你需要明白,在欧洲有这样一种宽容和人文的情怀。上面举得挪威的监狱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例子,葡萄牙对于毒品的策略也是类似。如果他们对杀人犯和强奸犯都可以宽容以待,那么他们宽容的接纳穆斯林难民就不那么让人难以理解了。&br&&br&对人文的关心,本质上是对&b&弱势群体&/b&的关心:这些人和我非亲非故,但是我是否有一个道德义务去关心他们的存在?那些我不认识的人在受苦挨饿,我需要为他们的处境担心么?&br&&br&当然,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或者美国人,是难以理解的。但这也是中国或者美国面临的一些问题所在。&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72cfd55c718aced5cca2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72cfd55c718aced5cca2_r.jpg&&&/figure&&br&拿美国的例子来说吧:美国的劳改犯(比例)是全世界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没有之一,比第二名高多了。这背后就反映了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c1872486d_b.jp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c1872486d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695bc5663baab69a011dec1_b.jpg&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695bc5663baab69a011dec1_r.jpg&&&/figure&&br&比如在监狱里,绝大部分是有色人种(黑人和拉丁裔)。美国的黑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左右,而监狱中的黑人竟然占到了36%。而大家知道,在美国入狱以后是没有投票权的。所以奥巴马(半个黑人)能当上总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br&&br&和欧洲相反,美国对黑人罪犯(或者疑似罪犯)采取的策略是高压,强权以及暴力(在监狱里的暴力和强奸事件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但是这些策略是否凑效非常让人怀疑。美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用圣母婊之心去感化那些监狱里的黑人,但美国内部的种族矛盾并没有让人看到和谐化解的迹象,至少在短期之内没有这样的希望。&br&&br&在我上文中提到的左和右的区别,不光存在于如何对待犯人,或者难民,事实上&b&这些差别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比如欧洲人推崇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有决定劳动或者不劳动(罢工)的权利,有带薪假的权利,有享受免费医疗和大学教育的权利,而公司企业也有承担这些社会负担的责任,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唯一的目标。&br&&br&如果说美国人在看到上面这些还对欧洲有所嘲笑,那可能还可以理解:至少美国的强资本弱工会是有产出的:他们制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武器和国际系统(政府间系统,金融系统,贸易系统等等)。&br&&br&但中国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就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了:在电脑面前的键盘侠们可能还过着早九晚七的打工狗生活,背着房贷,每年度假不超过两周,每天上下班路上超过两小时,还经常加班生怕自己被老板炒鱿鱼。&b&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去嘲笑每年有30天带薪年假的欧洲人的圣母情怀是不是有些自我感觉太好了&/b&?&br&&br&事实上,美国人对于欧洲福利的不齿,很大程度上&b&可能来自于美国人的幻觉&/b&。请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1d5a7dee5d124322c57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1d5a7dee5d124322c57_r.jpg&&&/figure&&br&&br&美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比如从上图经济学家发布的图片中你可以看到,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处于最高的水平。但一个更令人感到丧气的事实是:美国的贫富差距根本很难撼动,也就是说工作努力,不如有个好爸爸:在同一张表中,美国的父子收入相关系数和英国/意大利一样处于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水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baef79a7d781c910d662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baef79a7d781c910d662_r.jpg&&&/figure&&br&但同时美国人又是极端乐观的。比如上图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美国人(70%左右)都相信这个国家充满机会,即使出身贫寒,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致富,获得幸福生活。&br&&br&这样一个矛盾令很多学者和教授感到十分困惑:明明是个靠爹的国家,大家却还是坚信每个人都有发达的机会。一个比较可能的解释是:&b&美国梦&/b&。American Dream,这个词的威力太大了,以至于影响了至少整整两代人,或者更多。&br&&br&更往深里讲,&b&欧洲人是务实的,而美国人是浪漫的&/b&。欧洲人对成为下一个Bill Gates或者Mark Zuckerberg不抱有幻想,因此宁愿多得一些实惠:比如更多的带薪年假,更多的产假,更弹性的工作时间,更苛刻的解雇条约。而美国人则心中还保有那么一丝念想:虽然现在连房租都付不起,还背有一身的学生贷款,但说不定有一天我就成为下一个马云了呢?回到我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b&欧洲圣母,和美国山姆,到底谁是聪明人,谁是笨蛋?&/b&&br&&br&在我看来,这样的讨论在当今的中国是恰如其时的。长久以来,美国模式可能是中国老百姓,企业家和政府领导追求的楷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美国梦:即通过个人的吃苦和努力,获得个人的追求满足和成功。当然这个所谓的美国梦,是以“个人”两字为核心的:一切都是&b&Me, Me, Me&/b&。&br&&br&但是在追求这个梦想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也在追求中迷失了自我:&b&充满狼性的竞争社会是不是唯一的成功社会的可能?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个人的赢,是否一定要以其他人输为代价?一个个人赢,社会输的社会是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b&&br&&br&最近一段时间网络舆论对于百度和莆田系的谴责铺天盖地,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b&百度和莆田难道不正是狼性社会中有能力生存下来的典型强者么&/b&?我们谴责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整个社会更好的福利和幸福,还是只是想取而代之,成就自己建立一个更强的百度系或者莆田系的帝王梦?&br&&br&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回答,但在我看来,花一些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则是很有必要的。这让我想起欧洲另一个国家:芬兰。芬兰的教育质量在世界上属于最好的之一,而他们学生在家庭作业上花的时间也是全世界最短的。曾经有一个访谈问芬兰的教育部长以及一些学校的老师:如果学生不做作业,他们干什么?老师的回答是: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比如读诗,看画,运动,和其他孩子玩,等等。在一个功利至上的狼性社会,这样的养育方法让人不可思议:多读几首诗,多考几个人生哲学问题,多想想自己是不是应该CARE别人的死活,能帮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么?能帮你加薪升官么?&br&&br&需要澄清的是,我无意去为欧洲的圣母情怀洗地:事实上欧洲的福利型社会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青少年的失业问题,政府的开支和负债问题,等等。同时欧洲在开放难民入欧上面确实也有很多挑战,比如在短时间内让几百万难民一下子涌入,在事后看来显然有欠考虑。所以政府也在及时调整难民的接收政策。&br&&br&但是我希望大家在站立场之前先有个基本判断:欧洲开放国界让难民进入本国,&b&这件事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b&?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最简单的能够做的事就是关闭国门,不管难民死活,而这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国家政府所做的。但是欧洲人能够做到其他大部分国家政府无法做到的,难道不能让你感到&b&我们人类也许还是有救的么&/b&?&br&&br&同时也需要说清楚,&b&我在这里无意呼吁我们大家都要打开家门邀请难民来住,或者效仿欧洲去解决中国的犯罪问题。&/b&每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即使是相同的法律,也会有“&b&淮南橘,淮北枳&/b&”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葡萄牙对待吸毒犯的策略:在宽恕吸毒犯的同时,你也需要做很多其他的辅助工作,比如有健全的戒毒中心服务,负责人的委员会去认真花时间了解吸毒者的具体情况,有一套甄别有害和无害的吸毒人员的系统,等等。如果真的要学,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至少我们是不是该把脑筋放开更多的想一想,原来这个世上对于同一个问题也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b&这也是我们去了解其他国家应对不同问题的价值所在&/b&,要比碰到什么都来一句“死刑”来的强。&br&&br&有些朋友会问:&b&你说这么多(比如欧洲的监狱制度,对待罪犯的态度,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等等),和题目中的接纳难民有什么关系?&/b&我想说的是:这恰恰是很多中国人无法理解欧洲接纳移民的原因所在。就像我上面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出来的世界是弱肉强食,胜者通吃,优胜劣汰,那么确实很难理解很多现象:比如我们&b&为什么要去关心少数群体&/b&(他们可能是少数民族,少数宗教信仰团体,少数肤色人群,少数疾病患者等等)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去(无私的)包容和帮助别人?一个人犯了错,为什么不应该被从严治罪,去承担他作为成年人应该负的责任?&br&&br&也有朋友说,&b&你说的那个挪威和葡萄牙的例子太极端:他们是富裕国家,这个在中国行不通&/b&。我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说明,我在这里无意呼吁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去照搬挪威的做法。但我想指出的是:美国也很富裕,但他们却选择了另一种对待犯人的方式。所以这背后体现的不光是富裕的差别,还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如果不去思考我们应该用何种方式去继续下面的发展,那么即使国家再富裕(比如富到美国那个程度),也不会自动发生改变。&br&&br&最后我想说,我信奉的是&b&证据主义哲学&/b&,我来这里不是代表左派或者右派和其他人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辩论的。在我看来,脱离证据的价值观之争纯属浪费时间。从我上面的文中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得出,我尊重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信奉的价值的权利。我写上面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事实和证据,可以让大家在看过之后&b&有一些新的知识和收获,并在以后的生活和思考中有一些启迪和回味&/b&。仅此而已。&br&&br&所以在此感谢大家阅读本文,谢绝关于价值观的主观意见或看法,但是欢迎朋友们提出相关的证据或者事例来回应我文中提到的观点。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ohn Maynard Keynes说过,当事实改变时,我也会改变我的看法。&b&如果有可靠的证据支持,我愿意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的观点,虚心接受大家的指点&/b&。&br&&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ZzuIkLbE5euarfLz925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ZzuIkLb&/span&&span class=&invisible&&E5euarfLz925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这是一篇酝酿已久的文章。 在欧洲收留穆斯林难民这个问题上,中文网络上的大部分舆论倾向是反对,嘲笑,或者鄙视。理由有这么几个: 1. 欧洲人这么做完全是圣母婊,即假装做好人。一方面为了维持政治正确支持国门大开迎接穆斯林难民,但另一方面真的迎来了…
====================================================================&br&刺激到某些“爱国小将”的心了是不?那不妨多刺激一下&br&&br&我已经在留言区看到各种借口了,比如说别拿人均说事,比如说美帝的地貌就是好,比如说人均PPP中国不弱等等吧啦吧啦。&br&&br&我是不想刺激“爱国小将”,拿美帝做对比就是不像那日本去刺激爱国小将,你要硬是觉得不服气,不妨多扯一点。&br&按照各种人均资源,比如说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多一点点,但是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中国人均领土面积比日本多的多,可是日本远比中国发达,那又要扯什么呢?&br&再说人均PPP,合着你当美帝的物价很贵似的,最近大陆媒体各种批评台湾经济如何如何不好,怎么不讲台湾的人均PPP?台湾的人均PPP高于英国,高于法国,甚至高于日本,你见过几个台湾人或者台湾媒体天天炫耀这个?&br&&br&找借口还不容易?&br&&ul&&li&印度表示全印度语言都不统一,种族完全都不一样,各种种姓残余比中国严重多了,国大党表示:TMD这能怪我?&br&&/li&&li&日本表示,国内被轰的稀巴烂,还挨了两颗原子弹,到今天联合国还规定有&b&敌国条款&/b&,我怎么遭得住?&br&&/li&&li&台湾表示,你见过旁边有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天天说要吞并你你能不害怕吗?每年花巨款去买美帝武器你当我愿意? 各种贸易谈判各种被卡脖子,国际上简直没法抬头,哪个地方有台湾这么惨?u can u up,no can no BB&br&&/li&&li&韩国表示,你们二战打完就打完了,我这边二战以后又被打得稀巴烂,旁边还有从金大胖到金三胖各种姿势是要首尔 化为火海,你们那帮人是打嘴炮,三胖们是真敢做啊,我真是被吓大的知道不?&br&&/li&&li&朝鲜表示:世界上唯一能扛得住美帝的就是我了,自从苏联破灭,而中修投奔美帝,朝鲜被美帝封锁的这么厉害,你看中修的孔子第X代孙孔庆东都说要向我们学习,主体思想万岁,金正恩同志战无不胜。&/li&&/ul&&br&找借口还不容易?&br&&br&&br&----------------------------------------------------------------------&br&既然不愿意面对人均这个事实,我觉得也没多大意思,GDP总量的话,虽然我经常黑印度,印度迟早也会干到世界第三,挤下日本,这没意思。&br&既然不愿意面对人均这个事实,那就说说总体科技水平,人文类的诺贝尔奖没意思,我就不说了,在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这个选项下,美帝战翻全世界,当然,只列出自然科学类的,不代表美帝的人文类诺贝尔就差。&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bc976afcff423fb6a9cc7_b.jpg& data-rawwidth=&899&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bc976afcff423fb6a9cc7_r.jpg&&&/figure&美帝你为什么这么屌?&br&当然人口数量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美帝诺贝尔奖出的多的原因之一,但是中国人口是不是更多呢?&br&&br&实际上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从2000年起日本奋起直追,从2000年到今天的这段时间,日本人获得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已经超过德国,&br&&br&我党经常用&b&集中精力办大事&/b&这种话来宣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那就看一下美帝的集中精力办大事&br&&br&美帝在二战时候被日本逼急了,航母开始下饺子,仅埃塞克斯级航母就弄出24艘,各项指数动辄暴打全世界,例如钢铁产量,石油产量。当然下面也有美帝在铁路大发展时期指数爆表&br&中国最近几年军费有了大幅度增加,可是直20在去年才试飞成功,直20比的上美帝1979年装备的黑鹰吗?我只能说希望比得上。因为我是不指望中国能造出SR-71黑鸟侦察机这种怪物的,即便是这玩意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我知道你发动机就是不行。&br&B-2轰炸机我就不谈了,尽管这玩意是八十年代的产物,可是中国战略轰炸机-------我不讲隐身效果,但说有效载荷,能达到B-2程度吗?&br&资本主义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吗?美帝表示,我集中精力办起大事来,我自己都害怕啊。&br&&br&再说新技术,各位程序员们,你们使用的编程语言又有多少是中国人或者中国企业研发的呢?&br&&br&OK,我再拉低一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世界500强靠前的公司,引入一下这位在中石油工作仁兄的答案&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国海上石油开采能力如何?&/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石油产量超过美孚石油意味着什么?&/a&&br&&br&最后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三桶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工作的日子是怎样的?&/a&这个答案中,引入一下&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luke1018& class=&internal&&路加&/a&同学的答案&br&&br&&blockquote&其实,干海外项目是很苦的,技术不行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我们营地对面,就是韩国人的营地,同样的100亿的处理量,韩国人设计的处理厂就明显比我们要精巧,因为精巧不占地方,所以也就不需要太多的物资,进而运输清关的时间和金钱也能省却不少。&b&据在现场工作的同事回来说,当他们去参观了韩国人的工地之后,心里完全是一种绝望的感觉,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赶上他们的设计水平&/b&。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别人要多,所以我们的工作才会那么累。&/blockquote&&br&各位,我有故意去找一些特别低端的产业来和美帝比吗?我有故意去找一些明显不如国外大企业的来比吗?&br&&br&我并没有说要去贬低什么什么,当然如果你想找自信心,可以去印度身上找,我没少黑过印度,但是我觉得天朝的目标,可不会是朝着印度这个方向发展吧。&br&&br&------------------------------------------------------------------------------&br&发现很多人都对中国莫名其妙的估值过高。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都是由于人口庞大所以会占据相当的分量,也仅此而已&br&是不是第三世界?如果以人均GDP来算,当然是第三世界,人均GDP比的过秘鲁么?比不上,比得上墨西哥么?比不上,比的上巴西,土耳其么?比不上&br&&br&其实很多人很在意中国的硬件建设,所谓的铁公鸡,我就拿铁路来说好了,铁路是中国最擅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嘛,那么中国的铁路有多长?10万公里&br&&br&美国地盘和中国差不多大,美国并不以铁路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这点大家是知道的,美国人更喜欢私家车和飞机,美国的铁路多长?22.6万公里,比中国多一倍多,由于美国铁路太多,实际上美国过去的铁路总里程远不止这个数,这还是减去了被废弃被拆除的铁路里程&br&&br&再换算下运输量,中国人口是美国四倍,那么中国人均拥有铁路是美国多少?八分之一不到。&br&&br&美国现在铁路是出于一个相当的低潮期,而美国最高潮时期铁路总里长是多少?1916年美国铁路到达最高潮,全部里程40.6万公里,是今天中国铁路总里程的四倍,今天的美国铁路是拆了很多的。所以当年一战二战美国为什么能爆发近乎恐怖的制造能力,你能明白?
==================================================================== 刺激到某些“爱国小将”的心了是不?那不妨多刺激一下 我已经在留言区看到各种借口了,比如说别拿人均说事,比如说美帝的地貌就是好,比如说人均PPP中国不弱等等吧啦吧啦。 我是不想…
&p&&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p&&p&首先,美国的中产以上阶层,指的是美国前50%的水平,差不多就是美国的中间阶层,按11年的收入水平是家庭税后年收入5.5万美元以上)(数据来源和阶层定义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Household_income_in_the_United_Stat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a&)。但&b&中国构成豪华车消费主力的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的城市中产以上阶层&/b&(家庭税后年收入20万人民币以上),&b&按人口比例绝对是中国的上层&/b&(前5-6%,别忘了包含农村,计算见文章末尾) ,&b&他们和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差别是远小于中美整体的收入差别的&/b&。&/p&&p&(实际上按13年汇率计算,5.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4万,而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购买力比实际汇率高70%,所以5.5万美元的综合购买力正好相当于20万人民币。提醒大家,别以为中产有多宽裕,全世界的中产日子过得都很紧巴,但是起码生活方式是很现代的)&/p&&p&中国真正的中间阶层买什么车呢?&b&中国真正的中间阶层不买车。&/b&他们的家庭年收入不过5万多人民币(计算同样见文末),虽然其实买得起像赛欧这样的车,但很多人并没有买。14年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刚刚超过100辆,也就是10个人才有1辆车,最普通的中国家庭显然是没有车的。即使在城市里,中间阶层也就是刚开始买车,大部分还没有车(论证见文章末尾)。少数有车家庭,买的也基本以紧凑型轿车为主,没有美国的中间阶层好。&/p&&p&所以本身这个对比不是很对等。而且如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685ea0b4e856a4c694d9b1e39f1dea67& data-hash=&685ea0b4e856a4c694d9b1e39f1dea67& data-hovercard=&p$b$685ea0b4e856a4c694d9b1e39f1dea67&&@David Rand&/a& 所说,美国的豪华品牌比例还是比中国高的。所以&b&实际上消费取向的差距可能没有题主印象里那么大&/b&。&/p&&p&但话又说回来,能不能说中国人并没有比美国人更爱购买豪华汽车呢?&/p&&p&我粗略统计2013年美国豪华品牌总销量大概有180多万辆,中国大概有140多万辆,美国只是中国的1.3倍左右,不过中国豪车消费近年增长较快,而美国较慢,甚至08年以后有所下降,6年以内新的豪华车保有量差距可能只有2倍。而美国大概有1.6亿人能达到中产以上的生活水准,中国也就有8000万多,差距大概也是2倍。这说明两国中产以上阶层&b&购买豪车的比例其实相近,考虑到中国中产阶层实际收入明显比美国低,高档车也更贵的情况,还是可以说中国的中产阶层更爱买豪车。&/b&&/p&&p&(不过其实有国产,有加长的情况下,中国的豪车——起码小排量的那些,跟美国的价格差距也没有那么大,A4L在国内的起价含优惠大概24万多人民币,合39k美元,比美国A4含优惠起价34k美元只高15%,而虽然美国A4动力明显好,安全配置略高,但空间小,舒适性配置比国产a4l也略低,总体上是差不多的车)&/p&&p&下面我试着解释一下这个现象。&/p&&p&原因之一是美国中产阶级用钱的地方远比中国的中产阶层要多。要去健身房健身,要出国旅行,要雇人修剪草坪,要滑雪/去海滨/海岛度假,要陪孩子去主题乐园/博物馆/动物园,要买很多中国中产阶级不买的东西如自动洗碗机、健身器材、越野摩托等玩具,三个孩子每个都要花钱,日常基本消费涉及人工的又特别贵,整体上花钱也不那么精打细算,留给买车的钱就相对少了。&b&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对于生活品质的认识比较丰富,买豪车要多花上万或几万美金,会大幅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划算&/b&。同样,中国大城市居民由于房价高,消费品种多,实际上留给车的预算也不多,而小城市爸妈给解决了房子的话,同样收入买豪车就比较多了&/p&&p&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b&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有三辆车的非常普遍,所以即使留给买车的总预算很高,留给每辆车的预算也未必那么高&/b&。&/p&&p&另外,因为美国孩子多,还要拖房车、越野摩托、船等,还有些美国人身材较胖,家里的一两辆车可能还是大皮卡/大SUV/大MPV。这些车的价位在3-5万美金,完全可以买得到奥迪A4到奔驰E级这个级别的豪华品牌,但是&b&美国家庭会优先买大车&/b&。&/p&&p&&b&美国人普遍确实没有中国人喜欢追求面子&/b&,车作为『彰显地位』的功能确实少很多。但我觉得不能简单的说美国人对汽车的认识就是『仅仅是个交通工具』,『能用就好』(日本人对于汽车的认识倒是更接近这个)。在美国大部分地方,人们每天有很长的时间都在汽车里度过(美国每辆车年平均行驶里程是13746英里,合22000公里,中国找不到官方数据,大概12000公里左右吧),买一辆更好的车,对生活品质是很重要的。因此,&b&美国人显然也是在意汽车的驾乘品质的&/b&。美国compact(紧凑型,如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及以下的轿车的比例比中国低很多(质疑这个的请看&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美国人买什么车 - V·T·E·C - 知乎专栏&/a&,看中美卖得多的都是什么级别)。如果是买轿车,美国人更多的是购买中级轿车,其行驶品质和空间舒适性都更好。只不过,美国因为进入汽车社会时间长,接触不同汽车机会多,人们对于汽车品质的判断更贴近实际,&b&盲目追求品牌的较少&/b&。&/p&&p&&b&如果一个美国人买车为了炫耀(&/b&跟追求面子还有一些区别&b&)&/b&,&b&他更可能会去购买一辆跑车&/b&。美国的居住密度比较小,一辆豪华品牌轿车在远距离上识别度不够。&/p&&p&最后,美国的汽车市场的价格结构跟中国不同。美国的汽车市场的特点是,因为汽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平价品牌的消费者也比较懂车而且购买选择非常务实,所有平价品牌的车型,像本田思域,丰田凯美瑞这些,利润都是很薄的。大的汽车集团在美国市场盈利都很依赖高级品牌(这也是为什么日系三强是在北美而不是亚洲首先推出其豪华品牌的重要原因)。所以&b&美国高档品牌和平价品牌的产品定价重叠较少&/b&,比如奥迪A3在美国的售价是2万9千美金起,而大众帕萨特的起价是2万1千美金,前者比后者高了40%。而在中国,中级车的利润率实际上也很高,两个车型的起价是差不多的。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虽然豪华品牌相对中国并不贵,但相对于本国的平价品牌车型,就显得有些不划算了。这也是美国消费者更少购买豪华品牌的原因之一。&/p&&p&总得来说,我觉得&b&在差不多的收入和其他生活成本的条件下,美国人并没有比中国人在车上的投入少,毕竟美国也是车轮子上的国家&/b&!&b&只不过美国人的汽车消费,更偏向于多车、大车、个性车,而不是名牌车。&/b&&/p&&p&不过美国人这种消费观,也未必一定就理性务实,很多家庭未必一定需要第三辆车,也未必需要那些大皮卡大SUV&/p&&p&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的上中产阶层和富人购车更务实,但工薪阶层贷款卖豪车,或者宁愿保养维修贵也要买二手豪车的,反而比中国多,只不过这些人更有可能是真喜欢车,而不是追求面子&/p&&p&PS:&br&&b&美国的汽车消费显然也有地域区别&/b&,我住洛杉矶,每天santa monica大道上遇到豪车无数,保时捷都排不上号。但在旧金山湾区,有钱人买豪车的就少了很多。虽然湾区实际上比洛杉矶富得多。不过整体上来说,美国像旧金山这样不特别追求买豪车的地方比较多,像洛杉矶这样的地方比较少。我能想到的主要城市爱买豪车的除了洛杉矶就只有迈阿密。&/p&&p&附:2013年美国汽车销量按型号前三十名,对美国人用车文化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美国人买什么车 - 形形色色的交通 - 知乎专栏&/a&:&/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025292aaf5ad60b4f39206bab81f9d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0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025292aaf5ad60b4f39206bab81f9d5_r.jpg&&&/figure&&p&P.S. &b&关于收入中位数的计算&/b&:&/p&&p&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2011年城镇户均人口2.87。假设户均人口规模不变,2013年城镇居民户均收入中位数69454元,而城镇化率%,也就是说城市家庭收入7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大概是全国的26.8%。&/p&&p&农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是7907元,农村户均人口3.17,也就是家庭收入中位数2.5万元。根据中国目前基尼系数推算的收入分布规律,收入门槛每增长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每增长40%,人口数量大概缩减为1/1.73(开平方根)。根据收入在7万元以上的大概占农村人口的10%,农村人口总比重是47.3%,也就是说农村家庭收入7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大概是全国的4.7%。&/p&&p&所以家庭收入7万元,在全国大概可以排在前31.5%&/p&&p&根据中国目前基尼系数推算的收入分布规律,在收入中位数以上,收入门槛每提高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也就是说中国家庭收入14万元以上的人口大概占全国10.5%,28万元以上的人口大概占全国3.5%。20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介入两者之间,大概是6%。&/p&&p&我从另一个角度做一个估计,13年中美两国基尼系数和收入分配曲线差不多,所以可以用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51900美元,来估算中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美国人均gdp 53001美元,中国6959美元,美国13年户均人口2.6,中国10年户均人口3.02,依次计算中国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大概是6959美元/53001美元*51900美元/2.6*3.02=7915美元,也即近5万人民币。按同样的收入门槛每提高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的规律,大概家庭收入10万以上的人口占全国16.7%,20万以上的人口占全中国人口5.6%,跟上面的估算是类似的。&/p&&p&不相信我所说的收入门槛提高一倍,人口缩减为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看看来自&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我国目前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人群比例有多大? - chenqin 的回答&/a&这张图,数据来自2011年 CHFS家庭微观金融调查,部分省份数据可能有些问题,但全国应该大体是可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数据只计算了工资性收入,两端的私人业主和农民是不算的。我这里倒不是想用这个数据去估算收入,只是说明收入门槛提高一倍,人口缩减为三分之一的关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35c208ffcb0204e2bff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35c208ffcb0204e2bff5_r.jpg&&&/figure&&p&&br&&/p&&p&北京5000元以上收入占27.7%,10000元以上占8.7%&br&天津5000元以上收入占9.9%,10000元以上占3.1%&br&河北5000元以上收入占1.7%,10000元以上占0.6%&br&全国5000元以上收入占7.8%,10000元以上占2.5%&/p&&p&实际上收入门槛降低一半,人口总数是3.12倍,这样看我的6%的估计可能还是过高了。&br&按照上面规律,用5000元以上收入的人口比例,估算2500元以上收入的占24.3%,对照实际统计数字全国2000元以上的收入占35.4%,也是合理的。&/p&&p&再不相信我的,也可以看看这篇回答,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b09ea18dcf0c0& data-hash=&b09ea18dcf0c0& data-hovercard=&p$b$b09ea18dcf0c0&&@chenqin&/a&的估算是13年上海家庭收入20万元差不多能排到前20%。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上海的收入在全国是个什么水平。&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北京、上海的家庭,年收入多少可以进入前 20%?多少可以进入前 50%? - chenqin 的回答&/a&&/p&&p&还有这个&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处于全国中位数收入的家庭(或者人均 GDP 中位数的省市)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慧航的回答&/a&&br&2009年全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是43530元,根据GDP增速估算,目前家庭收入中位数应该在5-6万人民币&/p&&p&关于&b&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家年收入20万,但绝对不是上层&/b&:&/p&&p&知乎上大部分人生活在排在经济实力在中国前35位的一二线城市的城区。中国年收入20万以上的家庭如果是6%,那么生活在这样家庭里面的人占总人口也差不多是6%,乘以14亿人口就是8400万(这个中产阶层的规模已经超过除美国外的所有发达国家了,可见中国人口基数有多大)。其中保守估计65%以上居住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城区,也就是5460万人口。而一二线城市城区总人口大概1.84亿左右(北上广深城区人口总共6000万左右,再往下排31个城市,平均城区人口400万,总共就是1.24亿)。所以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家庭收入20万,在这些城市也只是排在前30%而已,当然算不得上层,只是中上层而已。而因为人们社交圈子中普遍会有更多跟自己同阶层的人,所以在这些人看来,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在所在城市收入不过只是中等。但实际上他们的收入在全国却仍然可以达到前6%,这就是目前中国巨大的地域差距、城乡差距,乃至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决定的现实。&/p&&p&另外好多人忘了还有一部分家庭双方都已经退休,还有一些是单身青年。还有很多城市有一些50多岁学历比较低的人,收入很低,知乎上诸位年龄层本身偏小,学历又高,跟当地城市这些低收入高龄本地人接触很有限。&/p&&p&也别老揪着北上广的情况不放,中国近14亿人,北上广深城区人口加起来占不到5%,对全国来说,不具备多少参考价值。&/p&&p&关于&b&汽车普及率&/b&:&br&中国现在大概每9个人有一辆车(14年底数据,比14年初有所增长,这个数据就不要质疑了,汽车都要挂牌,数量很好统计),户均人口规模3.02,也就是说每3户人才有一辆汽车,这之中再扣除富人家的第二辆车,运营车辆,单位公车,大概有27、8%的家庭有车就不错了。&/p&&p&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周围的家庭几乎都有车呢?&/p&&ol&&li&知乎上的人大部分来自于城镇,家庭汽车普及率在城镇可能能接近一半。&/li&&li&大家计算的是家族而不是家庭,很多年轻家庭自己有车,但双方父母都没有车,被大家忽略了。&/li&&/ol&&p&更多内容,请关注专栏『2030出行研究室』:&/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mrl2030&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fd15d6ef81cb47994c74_ipico.jpg& data-image-width=&1000& data-image-height=&1000& class=&internal&&2030出行研究室&/a&&p&&i&『2030出行研究室』志在以通俗的语言,为变革中的中国大出行行业,介绍国际学术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前沿文献;用少而精的内容,做“最小众”的出行类媒体。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微信搜索PHD2030MRL关注公众号。&/i&&/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首先,美国的中产以上阶层,指的是美国前50%的水平,差不多就是美国的中间阶层,按11年的收入水平是家庭税后年收入5.5万美元以上)(数据来源和阶层定义见)。但中国构成豪华车消费主力的按照收入…
&b&一个月了,把这视频贴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岁亲妹妹半天插不进去在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