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热的小印象笔记晨间日记模板是一个笔记软件吗?

「印象笔记微清单」微信小程序自今年1月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印象笔记」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中,清单一直很受欢迎,但用户保存后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全新版「印象笔记微清单」新增了「发现清单」页面,上面有印象笔记发布过反响最好的清单,让你在微信里随手发现实用清单,一键保存并立即使用。

目前发布的10个清单,涵盖职业发展、个人提升、生活兴趣等各个方面,现在就打开「印象笔记微清单」,发现你感兴趣的清单,让微清单成为你的行动向导,帮助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只要你绑定了微信帐号和印象笔记帐号,所有保存的清单还能同步到你安装了印象笔记的所有设备上,方便你随时随地查看。

马上扫码体验「印象笔记微清单」最新版(或在微信搜索框里搜索「印象笔记微清单」):

示例:如何发现并保存清单

1.点击屏幕底部「发现清单」进入发现清单页面

2.根据需要在上部菜单栏中选择「生活清单」类型

3.上下滑动列表找到「最好在25岁前想清楚的7件事」

4.点击清单图片进入清单详情页面

5.点击底部「保存到我的微清单」按钮,将「最好在25岁前想清楚的7件事」保存到我的清单,如果觉得这条清单对你有帮助,请点击「点赞」按钮为这条清单点赞

6.如果希望把清单分享给好友,点击右上方的「???」,选择转发分享给微信好友或群组

7.在「我的清单」页面查看保存的「最好在25岁前想清楚的7件事」,并进行编辑

8.在「个人中心」里绑定微信和印象笔记帐号,即可把「我的清单」里保存的清单同步到印象笔记帐户

  • 如果你经常使用「印象笔记微清单」,可以将小程序置顶到聊天首页,具体方法为: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右上方的「???」,选择「显示在聊天顶部」。
  • 安卓系统可以将小程序添加到手机桌面,只需要点击右上「???」,选择「添加到桌面」即可。
  • 第一次使用「印象笔记微清单」之后,你可以在微信中「发现」页卡的「小程序」界面,或是微信搜索界面的「小程序」板块再次找到它。如果你之前没有用过「印象笔记微清单」,可以直接在微信首页的搜索框内搜索找到,需要注意的是,请搜索「印象笔记微清单」的全名,而不仅仅是「印象笔记」或「微清单」,否则无法找到我们的小程序。

希望你喜欢「印象笔记微清单」这次更新,我们欢迎你的反馈,请在微信「印象笔记」公众号留言。「发现清单」页面上的清单会持续更新,我们后续还会开发更多功能,让你更好发现,使用和管理清单。敬请期待!

马上扫码体验「印象笔记微清单」(或在微信搜索框里搜索「印象笔记微清单」):

笔记越来越多之后的,我慢慢把它们都搬到了印象笔记中统一管理。尽管这头大象已经数度减肥,但如果你习惯了 Drafts、nvALT 等超轻量的笔记工具,或者喜欢 Markdown 语法的简练,可能还是受不了印象笔记的厚重。

这篇文章将从界面和操作两个角度,帮助你把桌面版印象笔记打造成轻量级笔记工具,享受更纯粹的笔记体验。

注:本文以 macOS 版为例,其中部分技巧 Windows 版本也通用。

我把电脑换成 12 寸的 MacBook 后,屏幕空间变得狭窄起来,印象笔记的侧边栏开始显得有些碍事。如果你也不喜欢它,可以于侧边栏上双击你正在编辑的笔记,这条笔记就会从印象笔记的主页面中「弹」出来,变成单独的一个窗口,非常干净:

新窗口中仍然保留了一些常用工具的按钮,即使你记不住快捷键,也可以直接点选加粗、列表、清单等常用功能。

小技巧:隐藏侧边栏后如何快速打开笔记

在把侧边栏「隐藏」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打开笔记。其实有一个比点击侧边栏中的缩略图更快的方法,那就是快捷键 ?Command - J。按下这组快捷键,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类似 Spotlight 的搜索框,输入笔记或笔记本的关键词就能快速搜到目标:

在学会这个快捷键后,我已经不再依靠侧边栏去翻找笔记,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在十几个笔记本里里面找到想要的笔记,非常快速。

印象笔记支持富文本,不过有时我们可能只需要一个朴素的界面,那么只需打开「顶部菜单栏 - 格式 - 格式简单化」,或者用快捷键 ?Shift - ?Command - F,就能一键将笔记的样式去除。

如果你还觉得这样不够简洁,或者打算在印象笔记里直接使用 Markdown 符号,那么可以勾选「顶部菜单栏 - 格式 - 设为纯文本」。

在印象笔记中使用「Markdown」

简化界面之后,我们再来学一点使用的编辑操作。印象笔记里有不少的快捷键,也有借鉴自 Markdown 的标记符号,能够给我们更快捷的编辑体验。

有的用户会拿印象笔记来记录任务清单或者愿望清单。点一次「待办事项」的按钮还好,点多次就不方便了,不过我们可以记一下快捷键 ?Shift - ?Command - T,它能让用户直接创建待办事项:

你可以和创建待办事项一样使用快捷键来创建列表,但是印象笔记提供了更快的两种方式:

  1. 输入 - 后回车建立一个无序列表(- 后面带空格)
  2. 输入 1. 后回车建立一个有序列表

这种标记符号的用法借鉴自 Markdown,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印象笔记支持多级嵌套,只要按一下 ?Tab 就可以把一条列表项「降级」,创建一个二级列表:

在我的笔记本中,法律相关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记这些知识时最麻烦的就是层级多,动不动就得展开两三级的列表,而用这个小技巧就能比较快地组织出一份层级清晰的笔记。

当然,印象笔记里插入的是超链接,看到文本变蓝后,我们直接点击它就能打开网页。

除了记录人文学科的内容,我也习惯拿印象笔记收集一些代码片段。印象笔记也提供了代码框的功能,可以把代码妥善记录在内。代码框曾经是一个内测功能,现在所有用户都能使用,但是藏得比较深,想添加一个代码框的话,需要输入 3 个 ` 号然后按下回车:

对了,由于印象笔记支持富文本,你也可以把带有高亮显示的代码放进代码框,让它们的语法结构看起来更清晰。

印象笔记的功能并不止于本文提到的部分,但是想要快速提升编辑体验的话,学会这些技巧是见效最快的。不论你是想尝试一下不同用法的老用户,还是面对一大堆功能菜单无从下手下手的新人,都希望本文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如果你希望学到更多关于印象笔记的技能,不要错过少数派的教程《》。

用印象笔记打造知识管理系统

> 下载 、关注 ,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本文是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曹将」,原标题《我的印象笔记使用手册(2018 版)》。少数派经授权转载,仅对标题和格式进行调整。


2017 年,写过一篇类似文章。谈及的内容以工具本身为主,通篇技巧,缺乏底层逻辑的思考。

这一年里,随着使用场景的扩大化,对这个不足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基于此,形成此文。内容比较干,但请相信,保证曹将诚品。

少数派之前介绍过不少笔记应用的使用技巧,长按二维码关注少数派(ID:sspaime),在后台回复「笔记」解锁更多。

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按图索骥,有明确的目标,也有清晰的路线,只用按部就班,就能到达终点。但事实是,大多数的路上都有雾,大多数路线图都残缺不全。于是,我们只能走第二条路:摸石头过河。

大致上知道终点在哪,隐约上知道该如何开始,但每一步,都是新的探险。通过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折返,不断地将手上的地图补充完整,最后形成自己的套路,通向终点。

于是,之后再来走这条路时,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能快马加鞭,使命必达。我想,这就是知识管理的目标。让每一步都算数,让经历沉淀为经验。

知识管理的工具有很多,本文以印象笔记为例进行阐述。

面对这样一个软件,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如何构建索引系统。索引这个词太过书面,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哪些努力,可以方便后续搜索查找。

传统的索引系统是文件夹。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比如对我来说,每年会新建一个文件夹,叫做「2018 年」,里面则是按项目进行归档,例如「xx 课题」。

但是使用久了,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很多内容同时属于多个文件夹。

比如拍了一张照片,对它的索引包括三类:

  • 第一是地点,比如「广州」;

  • 第二是时间,比如「2018 年 8 月」;

  • 第三是主题,比如「旅行」。

难道要建三个文件夹,然后把照片复制粘贴三次?

这里要引入第二个索引逻辑:标签系统。

我只用把照片放在某一个文件夹里,并注明特定的标签。那么,之后需要阅读时,既可以通过文件夹搜索,也可以通过标签查找。

在印象笔记中,我有一个文件夹叫「常用中文字体」,做 PPT 之前,一般会先翻阅一番,再确定使用哪种字体。

为了方便更快定位,我给字体加了标签,比如 #方正 #可爱 #书法 等。

搜索时,如果是做公司的材料,那么 #方正 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于是马上定位这个标签,得到相应的结果。

好了,这里简单小结一下:

索引系统建立的目的,是方便后续搜索。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考虑两条腿走路:一,针对特定主题建立文件夹;二,同时制定一套标签系统,独立于文件夹体系。

有了底层的逻辑后,我们需要回答下一个问题:哪些东西值得保存?

在自己看来,需要保存的信息包括六类:

这就如同桌子上的工具书,随时都需要查阅。

这类知识的记录要点就一个字:短。比如这个在线画逻辑图的网站,我的处理方案是:

  1. 内容部分给出网址和效果图。

之后查找时,能在 1 秒钟的时间内马上锁定。类似的还有一些常用网站整理,都是如此。

可能是公司的章程,也可能是自己做某件事的方法。这一类的笔记讲求完整。

完整到什么程度呢?最好把相关的附件(比如模版什么的)一并附上,这样之后要做某件事时,直接就能按部就班完成。

例如下面这个报销流程: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一些事,有些很重要,例如完成了一个项目;有些很痛苦,例如因为做得不好被领导指责;还有些很特别,例如参加了一次培训有很多收获。

这些事情,都值得留下痕迹。因为是它们,组成了我们的一生。

针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考虑建立模版,每天定时填空。

随着电脑上的资源越来越多,查找时很不方便。于是自己专门建立了一个索引类文件夹,里面有一些 PPT 素材的截图,其标题与文件名一一对应。

以 MockUp(样机)为例,我的工作流是:

  1. 先在印象笔记的专门文件夹里查看,找到符合场景的方案;

  2. 打开 Everything(搜索软件),输入文件名,找到文件;

  3. 打开文件,进行后续操作。

无论是看公众号,还是读书浏览新闻,都会有一些文章值得保存留念。不过,有一个特别的建议: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前面!

为什么?因为之后真的真的真的没有时间或心情,再来完整阅读全文。 

平时工作时,留给我们整理的时间不多。遇到不知道放哪里的内容时,先把它们塞到「临时类」文件夹里,等后续有时间的时候,再做归档处理。

自己建立了一个「默认笔记本」,就是专门用来塞各种零散的内容。

对个人来说,经常需要保存的信息包括六类:/moban/

大到年度计划,小到每日计划,亦或者客户咨询、旅行日历,应有尽有。

之前一直不理解这个功能的用处,直到——最近折腾的广州车牌摇号。

因为需要每隔三个月去系统上重新申请一次,所以我建了一个笔记,里面记录了摇号的网站、账号密码信息,并设置好提醒时间。这样每次到点,接到提醒,然后顺道点击链接,输入账号密码,重新发起申请。

有些文件、文件夹使用非常频繁,我们可以将它们添加到「快捷方式」里,方便后续快速调用。

  1. 鼠标右键点击某条笔记 / 某个文件夹;

  2. 选择「添加到快捷方式」,之后便会出现在菜单栏下方。

我有一个笔记,专门存放网站的账号密码。我设置了双重加密:

第一步: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密码。

比如某个密码是:j****l****kk。只有自己才能根据已有的信息辨别中间的「*」是什么。

第二步:为这些内容加密。

在印象笔记里,只用全选内容,然后点击右键,选择「加密所选文本」即可。

我有将自己公众号的文章导入印象笔记。为了方便搜索,所以新建了一条笔记,做了文章的索引目录。

  1. 全选(Ctrl+A)文件夹内所有笔记;

  2. 然后选择「创建目录」即可。

系统默认的字体真的不好看,所以我将其调整为「微软雅黑」。具体路径是:

  1. 点击「工具」选项卡下的「选项」;

  2. 在跳出的对话框「笔记」一栏里,更改默认字体。

最新版的印象笔记有推出一个新功能:在「通知中心」的 Widget 里添加「印象笔记·剪贴板」小组件(iOS 系统专属)。

看到好词好句,马上复制,即刻上传。避免了打开软件后再粘贴的繁琐功夫。

这是印象笔记非常非常非常给力的功能!

无论是 PDF ,还是图片,当我们导入印象笔记后,都可以进行标注。如果是 PDF 的话,标注过的内容会被前置,方便后续阅读。

与印象笔记关联的 App

印象笔记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可以与多个软件实现集成,一键导入相应的文章或笔记。个人经常使用到的有:

  1. 格志。一款日记类 App,界面很漂亮,产品逻辑取自「晨间日记」。

  2. EverMemo。一款便签类 App,写完以后自动同步印象笔记。

  3. IFTTT。可以在上面做一些设置,这样发布在 instagram 上的图片、微博内容自动同步印象笔记。

  4. 扫描宝。印象笔记推出的扫描 App ,扫描文档后自动同步。

  5. 微信上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公众号并绑定账号,之后可以将公众号文章同步到印象笔记。

  6. 微博上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并绑定账号,转发或评论某条微博带上 @我的印象笔记,则可以同步相应内容。

  7. 马克飞象,一款 Markdown ,可以同步到印象笔记。不过据说印象笔记马上就会推出 Markdown 功能。

知识管理的内涵包括输入、整理和输出三个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输入和整理两个板块。

首先,搭建索引系统。有两个逻辑,第一是文件夹逻辑,第二是标签逻辑,可以同时使用。

个人记录内容包括 ① 工具 / 资源类、② 标准 / 流程类、③ 总结类、④ 索引类、⑤ 笔记类和 ⑥ 临时类。不过这都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个人的成长,会不断添加新的内容。

  1. 笔记模版。在这里获取:/moban/。

  2. 提醒功能。点击笔记右上角的「下三角」,选择「提醒」。

  3. 快捷方式。① 鼠标右键点击某条笔记 / 某个文件夹,② 选择「添加到快捷方式」。

  4. 文本加密。① 选择需要加密的文字,② 点击右键,③ 选择「加密所选文本」。

  5. 制作目录。① 选择多条笔记,② 然后生成目录。

  6. 默认字体。「工具 - 选项 - 笔记 - 默认字体」。

  7. 快速保存。利用印象笔记的「印象笔记·剪贴板」功能。

  8. 标注文件。右键点击插入的图片或 PDF,选择标注。

  9. 与印象笔记关联的 App。格志(日记)、Evermemo(便签)、IFTTT(同步 Ins、微博)、扫描宝(扫描)、微信「我的印象笔记」公众号(保存文章)、微博上「我的印象笔记」(保存微博)、马克飞象(Markdown 编辑)。

本文信息量有点大,感谢大家看到这里。最后说点题外话吧。

每隔一段时间再来审视自己,真的是件很虐心的过程。比如阅读曾经的文章,会羞愧于当时思考的深度和拙劣的文笔;看曾经拍过的照片,会懊恼当初怎么这么不会构图,调色也尽是非主流。

但是,这就是自己啊。是这样一步一步,摸着指头,慢慢地走到了现在。感谢这一路的不完美,感恩每一步的小坚持。希望明年再看这篇文章,依旧是不完美。

最近,「印象笔记」脱离了 Evernote,开始在中国单独发展。新的印象笔记将增加 Markdown 等更多功能,以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不过,功能越多并不代表越好,适合你的那一款更值得追求。

数码荔枝挑选了 4 款各有所长的笔记软件,希望能帮助大家选到一款最适合自己的。

OneNote 是微软 Office 套件中的一员,虽然它知名度不是其中最高的,但功能却很强大。

  • OneNote 笔记采用「笔记本 > 分区组 > 分区 > 分页」的框架形式,可以将复杂、深入的知识一层层分解细化;
  • 画布形式的页面可以自由编辑文字,便于绘制图形,不受「行」的约束;
  • 「停靠桌面」功能方便参照网页或其他软件记录笔记(仅支持 Win);
  • 笔记页面不支持「标签」管理,笔记内容难以横向组织。

价格:完全免费(在 OneNote 官网单独下载安装包进行安装)。

印象笔记一直深受大家的欢迎,它功能多、同步快,与第三方应用配合能轻松搜集资料。

  • 采用「笔记本+标签」的形式多纬度管理笔记,
  • 可轻松将众多第三方平台的内容保存至笔记本;
  • 可设置笔记提醒,重要待办事项不错过;
  • 浏览器插件「印象笔记 剪藏」可去粗取精,只将网页中的重要内容保存到笔记本。
  • 只支持「笔记本组 > 笔记本」两层框架,不便于笔记内容细分;
  • 笔记本不支持导出为多种格式,难以和他人分享笔记。

价格:?18 / 月,?148 / 年(时常促销,价格不定)。

Bear 是一款基于 Markdown 语法的笔记软件,相比于功能丰富的 OneNote 和印象笔记,它更注重高效、专注、优雅的写作。

  • 将文字与 Markdown 标记恰到好处结合,排版更精美;
  • 添加多级标签分类管理文档,更灵活;
  • 多种色彩方案可供选择,重点内容突出;
  • 汇集添加有「待办事项」标记的笔记,所有任务一键查看。
  • 笔记本只能输出为 Bear 专属格式。

Simplenote 是一款仅支持纯文本的笔记应用,功能极为简单,以便我们能够专注于「写作」这件事。它知名度不高却来头不小,与 WordPress 同属 Automattic 公司。

  • 支持笔记历史版本恢复;
  • 将他人邮箱添加为笔记标签即可共同编辑文档;
  • 无法导入笔记,导出笔记时很多常见格式不支持。

以上的 4 款笔记软件,功能或多或少,体量或轻巧或笨重,价格或免费或小贵,它们没有一款能做到「最好」,但一定有一款最适合你。你最喜欢哪一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北京急救护理| 总评分4.1|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印象笔记的第一款小程序真面目揭晓:「印象笔记微清单」现在已经上线

马上扫码了解这位印象笔记家族新成员吧。

你也可以在微信中「发现」-「小程序」页面找到我们,输入「印象笔记微清单」并搜索即可。(请注意,一定要输入全称!)

「印象笔记微清单」是什么?

印象笔记微清单由印象笔记开发,支持微信登录并可以同步印象笔记。它是你的贴身清单助手,它可以帮助你快速建立清单及待办事项,建立每天工作、生活学习的顺序逻辑,并有条不紊的完成,让你变得专注而高效。与所有印象笔记服务一样,你可以将「印象笔记微清单」中的内容同步到你的印象笔记帐号,让你的所有信息归于一处进行管理。

你可以这样使用「印象笔记微清单」

  • 工作时,整理思路并建立待办事项,逐一完成,让每天的工作变得可以量化。
  • 生活中,列出自己的书单、影单、歌单,一一标记并完成,让内心变得充实。
  • 假期里,拿出平常积累的旅行清单,择一而行,让假期变得游刃有余。

一开始,你可能还对微清单感到陌生,等你触碰几下,便会感觉到他的便捷之美。

  1. 无需下载,你就可以在微信中使用这款超便捷的清单工具。
  2. 进入界面,马上创建你的第一个清单
  3. 每个清单下面,还可以创建多条待办事项
  4. 你可以用多种排序逻辑查看自己的清单

当然,这一切你都可以方便的保存到印象笔记: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小程序并且觉得常用,可以将小程序置顶到聊天首页,具体方法为: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右上方的「???」,选择「显示在聊天顶部」。
  • 安卓系统可以将小程序添加到手机桌面,只需要点击右上「???」,选择「添加到桌面」即可。
  • 第一次使用「印象笔记微清单」之后,你可以在微信中「发现」页卡的「小程序」界面再次找到它。如果你之前没有用过「印象笔记微清单」,也可以在「小程序」内搜索找到,需要注意的是,请搜索「印象笔记微清单」的全名,而不仅仅是「印象笔记」或「微清单」,否则无法找到我们的小程序。

在工作和学习中建立清单,可以让你建立清晰的工作流,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清单内容,就可以高效完成既定的目标(当然,你的目标要定的科学,这是另一个命题)。

如果你将生活视为自己的努力的另一项事业(绝不比你的工作轻松),那么建立清单同样可以给你带来相同的回报:更有计划,条理清晰,逻辑自洽,并更易于跟他人解释,你究竟在做什么。

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就有写清单的好习惯。他记录四种事情:

布兰森从不丢弃旧的清单,他会定期回顾自己做过的事情,寻找可以重新用于当前项目的好主意。

每个人使用清单的方法不同,布兰森有他的清单方法,你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清单工作法,不如就从印象笔记微清单开始吧。

马上扫码开始使用「印象笔记微清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象笔记晨间日记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