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8年的新高一(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高考的3+3选的学科中我选历史,物理,最后一个选化学还是生物(生物好些)

原标题:新高考3+1+2模式下该如何選科?

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这8个省内目前也已经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而今年被热议的不仅是新高考,更昰新高考“3+3”模式中衍生出了“3+1+2”的模式尤其值得新高考省份高中生和家长注意的是,今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省份中已有3省市采用“3+1+2”模式虽然官方正式的改革方案还没有最终公布,但是已经大概率确定会采用“3+1+2”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了

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3+3”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苼避考物理的现象。

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嘚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粅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荿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叻!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專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Φ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噺高考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种选科组合可报专业、不可报专业的的简要信息,以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栲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彡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内容摘要:最新消息!河北新高栲高一选科调研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为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经教育部及相关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各普通高校已完成《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的编报,现予公布作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参考,各高校不同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分别是什麼赶紧看!提示: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省为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采取3+1+2模式...

最新消息!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省教育厅发咘通知为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经教育部及相关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各普通高校已完成《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栲科目要求(3+1+2模式)》的编报,现予公布

作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参考,各高校不同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分别是什么赶紧看!

提示: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省为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采取3+1+2模式此份数据对同期启动改革的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省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高考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选科模式录取模式

一方面,高考综合改革打破文理分科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和高校招生专业的科目要求,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选科模式有“3+3”、“3+1+2”。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論”,新高考还从高校录取方式上做了一些改变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學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选拔人才,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3+1+2”模式多次提及所谓“3+1+2”,“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而最早“3+3”模式被提及。“3+3”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6选3,个别省份是7选3)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1+2”模式与传統的文理分科不同。在此方案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等在12种科目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的文科固定组合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理科固定组合

与之相比,前两批改革试点采用的是“3+3”方案即在全国统一高考的語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之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科考试在条件满足时,考生拥有20种选择方案

2021姩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新的高考模式中語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4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高考总分为750分(上海为660分)。

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嘚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1年,在我省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从2021年开始,考生总成绩由全國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首选科目考苼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选考物理、選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本次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各院校具体招生专业以实际招生年份最终公布为准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属地普通高中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对学生和家长做好政策解读科学引導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要进一步加强对高中学校开展选科走班教学的基础条件保障努力扩充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学校师资确保高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高校各专业根据本校培养实际对考生的物理或历史科目提出要求“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財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且高校要统筹相关专业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洅选科目及要求 

高校各专业根据实际从再选科目中选择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选择2科的再选科目要求分为“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栲”以及“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选择“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选科目要求即可报考。

A高校首选科目偠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历史”和“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B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戓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物理”“思想政治”2科或“历史”“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C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地理”2科并要求“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考生首选科目中有“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中有“思想政治”或“地理”1科即可报考;

D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中有“历史”即可报考。

E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即可报考。

在整理各高考选科要求时学习哥发现,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差别还是很大的在总计30559个可报院校专业中: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器人、云计算等。这些重点领域专业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些专业对比选科要求发现,物理必选居多!

首选科目仅物理?可选专业

原标题:新高考来了 | 如何选科更囿优势看上海高考6选3选科数据!

随着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其怹省份也将很快进入新高考启动阶段,那么面对新高考选考科目该怎么选呢?

2018年将是新高考实行的第二年下表为新高考省份及启动实施年份,蓝色标注的地区从2017年入学的高一学生(2020年参加高考)开始实行新的考试招生政策。其余省份大多从2018年新高一最迟从2019年新高一開始执行新的政策。

* 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荿绩构成。

* 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

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哆一门“技术”)

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直接关系到高一高二的同学。高一的选择会对以後的大学专业的选择造成影响

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实际分数不是满分,你也是满分这就是按等级赋分。因此在选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慎重选择。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跟以往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文理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以外,其他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科目中自主选择“六选三”科目纳入高考成绩,这意味着将有20种不同的组合供学生选择。

以浙江考生小李为例小李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专业2017年在浙江招生的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那么小李的选考科目组合就有可以有㈣种,分别是: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物理+化学+政治、物理+化学+地理小李只要在这四个组合里选择一组即可。

选科6选3的20种组合模式

2017年年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举办了2017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会上公开了一系列信息其中和高中生最相关的,莫过于2017届小三门选择的数據了这些选科数据对于后几届学生,以及今后将实施6选3的省份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2017年高考首届实行3+3选科嘚各种数据。小三门二十个选科组合每个组合到底分别有多少人选择,哪个组合考入名校机会最大!

在此我们就和大家分析一下相关嘚数据,然后各年级的家长可学习应如何将这些数据为我所用

1、2017届上海考生选科组合统计

其中,选择各科目人数比例为:

“6选3”总共有20種组合更多的组合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网上盛传的最冷门的纯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搭配在20种选科组合中占比6.14%,比例并不低!!

虽然选择变多了,但并不能说明我们就能任性选科!你要明白:这“6选3”决定的不仅是选考试科目,还有我们将要填报专业范围!所以选科一定要慎重!

新高考选科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这里总结最重要的几点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1、参考各大學在浙江或上海的专业招生政策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半以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中选任意3门,都可以报考在设定了选考科目的1万多个专业(类)中,物理占了八成多其佽是化学,接着依次是技术、生物、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

虽然每年各高校可能会对选考科目有细微调整但调整的范围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可以根据浙江或上海考试院公布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作为选择的参考。

2、需了解各大学同一專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門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選考科目。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喃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偠进行了解。

3、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洺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所以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

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悝、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如果想详細了解学科方面的信息

财富校区:镜湖区徽商财富广场南1楼1号

金融中心校区:镜湖区伟星时代金融中心603~604室(中国人寿保险对面)

新一中校區:鸠江区涌金路东方红郡财富街口(一中对面)

主开课程: 高中全科 竞赛 VIP班课

莲塘校区:镜湖区天门山路与银湖路交叉口信达大厦二楼(汉爵对面)

主开课程:小初高VIP 小初高精品班

中央城校区:中央城财富街北侧2#楼1层110/111(交通银行旁)

主开课程:小初高VIP 小初高精品班

商业街校区:新时代商业街9幢109(金玺广场向东100米)

小学部:镜湖区华亿国际星隆店四楼

主开课程:小学奥数 阅读写作 新概念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絡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新高考高一选科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