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图提供半年考研住宿合肥有没有自习室有住宿怎么样

北师大学科教学(思政)第一的考研经验分享
"三个月"、"三跨"、"专业第一"、"北师大",我知道打开这篇文章的你,会被这几个词语吸引,你可能想从这篇冗长的经验谈里找到考研的捷径。但很抱歉,我不是天才,也没有捷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学弟学妹们:用三个月就考上的人并不是"学神",也没有走所谓的"捷径",他们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千千万万考研人中的一员,他们的成功之路也是靠勤奋和汗水拼搏出来的。
当然,考研并不是只要有勤奋和汗水就能成功,尤其是在我只有三个月时间备考的前提下,方法也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这篇经验谈里最精华的部分就在"考研经验"模块的"各科复习方法",心急的同学可以直接移步到这个地方。
本人本科就读于西安市一所理工类211高校,所学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学习基本情况:于大二上学期低分通过六级(分数476)后再也没学过英语;大学学习一直比较放松,考试基本靠突击,GPA专业年级排名前20%;作为一名"三跨"考生,对教育学的唯一基础是备考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到的一些知识。学习品质方面:自认为有不错的学习方法、学习迁移能力还可以、自控力比较强。
正式开始聊考研经验前,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考研情况吧。我于日的时候正式打算考研,9月26日决定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没错,我跨了学校、跨了专业、跨了城市,成为了所谓的"三跨考生"。三个月的备考中,我基本维持着早上八点学到晚上九点、一周休息一天的强度。
最后的结果是:初试成绩总分396分,名列专业第一。其中政治70、英语二75、教育综合121、思想政治教学论130。
我的考研经验谈,会比较侧重于初试部分。对于复试部分,由于每个学校考情不一样,我这里也不过多介绍,唯一要说的一句话就是,复试一定要表现的落落大方、自信而不张扬。
在继续往下读之前,我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成功的经验不是用来复制粘贴的,而是用来借鉴参考的。你从任何途径听到的任何经验和方法,包括我提到的所有方法,都不能迷信和盲从。你必须要思考,这个方法是不是适合你!只有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高效的方法!
考研经验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坚定考研的决心、确定专业和院校、挑选参考资料、是否需要报班、制定学习计划、安排生活作息、是否要找研友、各科学习方法和其他推荐。
一、坚定考研的决心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首先你要想明白:你为什么考研。在《教育心理学》中,我们会学到"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影响,你的学习动机足够强,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也才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你,帮助你去渡过难熬的考研时光。
1、你为什么考研
首先,你要想明白你为什么考研。如果你只是觉得其他人都在考你也想跟风,亦或者其实一点也不想考但是家长希望自己读研就去试一试……相信我,基于这种动机,你会坚持不下去,或者你会坚持得很痛苦。因为你根本没有真正的"学习动机"。
在考研这条漫漫长路上,精神的力量远比肉体强大。很大程度上,你学习的认真程度和你对梦想(此处可简单的理解为报考院校)的执着程度成正比。所以,你必须想明白为什么考研。就我自己而言,我想成为一名教师,而我的本科是一所理工学校的非师范专业,考研几乎是我想改变出路的唯一办法,我必须抓住它。所以,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考上北师大,我就可以去我想去的任何城市当老师!这时候,我就会拿起书忘记疲惫继续坚持。说这么多,我是希望你能想清楚,考研不是为了跟风、更不是为了满足别人,无论你基于什么动机,提升自己也好、找个好工作也罢,这个动机都必须源于你本身。
2、你是不是必须得考上
其次,你要思考你是不是必须得考上。诚然,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找后路让自己更安心,但我希望才刚开始决定要考研的你,心无旁骛。"我既然决定考研了,我就一定要考上",我希望你有这样的想法。除了考研,你不要去想别的,"同学新签的工作工资好像挺高的"、"保研的人真幸福"、"朋友最近在创业"……这些都不关你的事!你要相信,那些"三手准备"最后全部成功的人绝对是少数,而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才是王道。
如果决定了要考研,你就一心扑在考研上就好。工作那么多,而考研的机会几乎就这么一次(也不要倾注太多希望在"二战"),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考上!"、"我必须要考上!"。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不断地给自己找后路,那凭什么最后考上的是你。
二、确定专业和院校
考研一定是先确定好专业和院校再来准备的,因为不同的专业和院校,考试所用的参考书甚至考试科目,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迟迟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先准备公共课。确定专业和院校后一定要坚持,切忌三心二意,很多研友对自己没信心了就换一个更容易的高校,结果专业课又要从头来过,真的吃力不讨好。所以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关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如果你已经有很明确的想法,可以跳过这部分的内容。如果一筹莫展,你可以看一看徐影老师微信公众号中关于"备考"部分的讲解(徐影老师真的是业界良心,这个微信公众号我在后面的其他推荐中会再讲一次),老师对国内开设教育硕士的高校以及各个专业都有介绍,还会给大家说报考的意见,比如考虑个人实力、是否有名校情结、以后想发展的城市之类的。相信从中你能有很大的启发。如果你还是犹豫不决,我想说说我是怎样确定我的报考专业和目标院校的,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1、专业的选择
一开始,我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分析,我知道我打心底里想当一名老师,但我又深知自己是不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因此我很坚定的考了学科教学的专硕,立志往中小学教师的方向发展。
接着,学科教学是分很多科目的,而在这些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对本科专业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加之我个人对政治比较有兴趣、自己的专业也和政治最能沾边,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学科教学(思政)。
这里要提一下跨专业的问题,社科类的跨考限制是很少的,教育学硕士跨考的考生就更多了。所以,如果你对某个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己的就业规划也和这个专业密切相关,但因为是跨考而犹豫不决,你大可放心勇敢地下决定!我相信对于一个专业的热情,也会成为你备考路上的精神支持。我并不是怂恿大家去跨考,事实上跨考也确实会更辛苦,所以如果你对专业没有太明确的兴趣倾向,那我强烈建议你报考本专业。
以上,我认为专业的选择应该考虑:就业规划、个人兴趣、本科专业、报考要求。
2、院校的选择
我决定考研的时间是在9月16日,并不是我对自己有多大的野心相信自己三个月就能考上,而是经过暑假的实习后我才有考研的想法,而此时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我在择校时有如下考虑:
第一,我考虑的是自身的水平。我的本科学校虽说是一所理工科学校,但它毕竟是一所211,我坚信我是有考上211层次院校的实力的,因此我刚开始的打算就是必须是211层次高校。如此一来,供我纠结的学校其实就不多了,最终的名单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院校的选择,我建议你报考的学校是和自己本科学校同等水平或者稍高的水平,但我并不是说你只能这样选择。如果你的本科院校是二本甚至专科,你想报考的学校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你也要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害怕,只要你坚持下去,每天努力学习,初试分数够硬,实力够强,没有老师会歧视你,我去参加北师大的复试的时候也有很多二本的学生,每个人都是优秀的!
第二,我考虑的是报考难度。我个人认为,北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都是很不错的学校,在报考难度上无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的从报考难度上去区别它们。另外提到了报考难度,我想多说两句,这个难度我希望你更多的是去参考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历年的分数线、报录比。分数的高低并不能指示这个学校的报考难易程度,分数会受到专业、地区甚至改卷老师的松紧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北师大的教育专硕分数线长期居于300分左右,但这并不能说明北师大的报考难度有多低。反之,当你看到你想报考的学校分数线380甚至390时,你也不要害怕。你要相信,再容易的学校一旦你不努力就是考不上,再难的学校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换句话说,你能不能考上更多在于你的努力程度,而非所谓的"报考难度"。
第三,我考虑的是高校所在的城市。在我自认为三所高校报考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为什么选择了北师大——城市的选择!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对北方的气候是真的习惯不来,但很惊喜的是北师大的学科教学(思政)的校区是在珠海的!简直是冥冥之中给我准备的惊喜!我的家人在广州长期居住,相比于在同一个城市半个小时内就被父母召唤的广州或者只能独自一人前往的武汉,我想选择稍微有点距离又不至于离家人太远的珠海,况且北师大正是每个想当老师的人的天堂啊!所以,我很坚定地选择了北师大!以上,我认为院校的选择应该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学校的难度、对于高校所在城市的喜好和发展愿望。
另外,如果你对院校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只是希望有个研究生学历,考本校是最好的选择。
三、挑选参考资料
坚定了考研的想法,也确定了专业和院校后,就要考虑参考书的购置了。我的意见是:与其买一堆参考资料眼花缭乱不能物尽其用,不如买一本书就把它用精用好吃透吃饱。
接下来我把我备考过程中用到的书介绍给大家,红色标记为强烈推荐的书。
政治:《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准备得晚,只买了这三本。如果准备得早的话推荐肖秀荣全套。
英语:《何凯文阅读思路解析》、《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解析》、《王江涛英语高分写作》。《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解析》真的做到了极致,非常非常详细。
教育综合:《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教育综合当然是徐影老师主编的全套啦!绿色封面看上去就很舒服!超级推荐朋友们购买!
其他专业课:由于各个学校的参考书是不一样的,就不多说了。按照学校官网给的参考书书单购买就好。说到专业课,我也想聊一下考研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因为考研其实也是一场"信息战"。作为一名考研的朋友,你要明白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要万事求别人,成为"伸手党",很多信息,你上上学校研招官网、逛下贴吧论坛就出来了。如果连基本的信息搜集能力都没有,你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四、是否需要报班
要不要报班,我觉得主要考虑三点。一是你的学习能力;二是你的自控能力;三是你的学习时间。
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很强,刚好时间还很充裕,恭喜你,买上参考书后你就可以开始对自己的复习任务进行规划、合理安排、一步步开始复习了。
如果你的自控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学习材料的理解上稍微有点困难,或者学习时间比较少、希望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情况就和我比较像了,我建议你和我一样报线上班。拿教育综合举例,我很推荐徐影老师的线上班。
大家都知道,教育综合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量大,很繁杂,如果仅仅靠自己去学习还是比较繁琐的,通过线上的课程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的学习更加轻松高效。另外,我个人觉得徐影老师的课,最重要的不是教给你知识、教给你答案,而是教给了你学习的理念和方法,以及教育学的奥义所在!在徐影老师这里学到的,真得比考研知识本身多得多。
如果你的自控能力不太好,或者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我推荐你报线下班。但就我了解,很多线下班其实并没有很好的效果,老师上完课就走,学习还是靠自己对自己的监督。大家报班的时候要注意多方打听相关信息。
另外,每年都有传出某某教育机构泄露考研题的消息。对于这种消息,我建议大家尽可能地看淡些。靠歪门邪道上岸的人毕竟是少数,把考研的赌注全部压在教育机构的"泄题"上也很冒险。
五、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报线下班,我相信会有老师来帮助你一起制定。如果没有,不妨参考下我的做法。
第一步:整体计划
通览自己准备的所有资料,想想怎样合理而充分地利用他们(这时候就体现了我前面所说的:资料一定要少而精),以此制定整体计划。下面这张表格并非我一开始制定的整体计划,而是我实际复习的一个进程,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第二步:阶段计划
有了整体的计划后,就可以细化到阶段了,我的阶段计划主要是指在这个阶段都大致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大家可以以某个科目为参考,制定好这个科目的计划后,再填入在此阶段其他科目的计划。我主要是以专业课来划分阶段,背诵完一轮为一个阶段。以下是我制定第三、四轮背诵的阶段计划,供大家参考。
第三步:精细计划
精细计划首先是制定周计划,其次再将每周进行细化。
周计划是我个人认为一个很有趣的计划。我的周计划有一个特点:周计划只有6天!因为处于各种原因,通常情况下你会发现每天的任务是完不成的,徐影老师也在某次的推送中讲到:目标不是用来完成的,而是用来激励我们的。当我们能完成目标的80%的时候,其实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那么这多出来的1天我干什么呢——自我反馈和自我激励!在进行了一周(6天)的学习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比如前6天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那就可以利用这一天来补齐进度,这空出来的一天就给自己的计划留了修补的余地。如果觉得自己本周的表现很好,就给自己放天假奖励自己,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很多时候我会为了给自己放一天假,逼自己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同理,在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后,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吃个夜宵,刷半个小时的微博之类的。这会使得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周计划当然会比较粗放,所以是需要进行细化的。以下是我的精细计划,可供大家参考(计划中的字母在后面的专业课学习经验中我会给大家介绍)
六、安排生活作息
关于我的作息,我时常用"朝八晚十"来概括,意思是早上八点出宿舍门,晚上十点回到宿舍。因为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早上8:00开馆,晚上9:40闭馆。此外,几乎每个周六我会给自己放半天或者一天的假。一般情况下我会在7:40起床,晚上9:30结束我这一天的学习任务。我可以先给大家看下我的作息安排(第三轮复习)。
参照我的作息表,我想给大家在制定作息的时候提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适合自己!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起床时间在考研的同学中并不算早,7:40才起床,包括到最后的12月都一直保持这个起床时间,因为我起太早会犯困;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我是没有午休的,因为我不用午休下午的精神状态也可以保持的不错。
所以制定作息的前提,一定是要了解自己、衷于自己,不能因为别人早起你就早起,别人不午休你就不午休。一定一定一定要适合自己。但是你不能钻牛角尖,说自己12点起床才合适。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保证每天有6-8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
第二,不能安排的太满。就像周计划需要留1天出来给自己修补的余地,每一天的计划也应该有留白。在我的作息表中,12:30-14:00、18:00-19:30这两个时间段是有留白的,我可以用它们补齐我在其他时间段没能完成的任务,也可以用它们看一些强化的资料,甚至偷偷懒,但它们并不影响我整个计划的推进。
第三,要高效率。我在每天晚上9:30就结束了我一整天的学习任务,开心地回宿舍洗漱休息。在我"朝八晚十"的日常中,抛开吃饭的时间,在图书馆的时间大概是11个小时!在这11个小时里,比较高效的使用的时间大致是7个小时左右!7个小时,坚持3个月,已经足够让一个三跨考生考上心仪的学校了!
我想你也听说过、甚至亲眼目睹过天还没亮就开始去学习的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我觉得问题就出在效率上。如果你有心,可以去考研自习室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有一批同学总是"起早贪黑"地坐在图书馆玩手机,东摸摸西蹭蹭,面前的课本一整个上午都停留在同一页,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同学能考上。总之,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学习的时间不在长,而在有效。哪怕你每天只学习6个小时,只要保证这6个小时都是高效的,你就比那些16个小时都坐在图书馆却没有效率的人更厉害。完成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你甚至可以晚上8点就结束一天的学习,不要去管别人什么进度,你自己的计划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另外跟大家聊个题外话。就是考研长胖的问题。相信考教育学的朋友很多都是女孩子,小仙女们怎么可以容忍长胖呢!很多研友都反映考研之后就长胖了好多,但我恰恰相反。身为一个微胖界的妹子,考研结束后我瘦了大概4斤,超级开心!。其实,久坐是考研人长胖的元凶。所以,我一般会选择站起来背书,提神又健康;另外,饭一定按时吃,最好再散个步,缓解下紧张的学习气氛。附上我备考期间的日常步数,考研不长胖so easy!
七、是否要找研友
我不知道大家理解的研友是怎样的。是每天同时起床、同时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回家,连进度都要保持一致的研友,还是相互鼓励、彼此支持,但自己有自己进度的研友。
如果你说的前者,我的建议是得之即珍惜,没有也别强求。既然大家的作息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又有自己的安排,为什么非要步调一致呢,一个人去学习难道不是更高效的做法吗。如果你很幸运,刚好有朋友和你的作息相匹配,那你可以和你的他/她一起学习。
如果你说的是后者,那我建议你一定要有。事实上,我的研友也大多是后者。我们没有整天一起学习,但是我们会相互鼓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找对方倾诉,有消息的时候相互交流。这种研友是十分必要的。
但不管怎样,研友并不能给你本质上的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考研这条路上,会有人阻碍你,更多的人会支持你,而陪你坚持到最后的,只有那个对梦想忠贞不渝的自己。
八、各科学习方法
各科学习方法我想分成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来进行介绍。这些方法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是却都是我在考研的过程中总结到的觉得很有效的方法。
政治:肖八肖四不能掉
考研政治考了70分,不说是高分,但在压分的帝都,这个分数我着实很满意了。我的用书前面也说过了:《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其中《肖秀荣1000题》做过了三遍,《肖八》背了一遍、《肖四》背了三遍。
考研政治从来都没有说是想要为难你,也并不是考研拉分的关键。就我个人理解而言,考研政治是希望各位准研究生们去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啊、毛泽东思想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啊、国家的政策方针啊之类的。当你知道考研政治的目的是希望你能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让你变得"又红又专"后,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年的题都会被各路老师"猜"中了。每年的考试重点都有很多老师来帮你整理,其中以肖秀荣老师为代表。我今年背了《肖八》、《肖四》后,发现50分的大题几乎全中。
(下图来源于网络)
首先,因为我是文科生,政治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跟了一个叫LYF老师的政治强化课,这个老师讲的很精简,几乎一本书两三节课就讲完了,很适合我这种有一点基础、时间又不多的考生。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充裕,而且政治的基础不太好,或者不做点准备就心里不踏实,可以跟一个基础课程班。
其次,可以看一下历年尤其是近3年的真题,大致了解下政治的题都是怎么呈现的。做的话其实不建议,看一下就行了。
最后,在11月底的时候,要把学习的时间向政治倾斜了。不能再对这个科目不管不顾了。已经有人帮你把考试的重点整理成8张甚至4张卷子,而你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整理好的东西看熟、记在心里就可以。如果你连这点投入都做不到,老师凭什么给你高分呢?所以肖八肖四一定要好好利用。
英语:历年真题是王道
英语二我考了75分,这个分数虽然不够高(今年的题真的不难),但是和我的付出成正比,所以我也愉快地接受了!因为在英语的复习上我的投入确实不够。我复习英语用过的所有资料:《何凯文阅读思路解析》、《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解析》、《王江涛英语高分写作》。
找到考研英语的感觉
首先,在我复习的第一个阶段,为了不浪费真题(英语二从2010年开始考,只有8套卷子,真的很宝贵),我选择先做英语一的阅读来找到考研英语的感觉。《何凯文阅读思路解析》主要是用的英语一的阅读,这本书我做了1个多月,很浮躁,因此这本书我没有做到物尽其用,觉得上自己不懂的问题看了解析还是不懂的状态,不过好处就是它让我很大程度上习惯了考研英语的出题风格和思路。
另外想告诉各位同学的是,你一开始去做考研英语真题可能会死得很难看,我自认为英语底子不是特别差的,但是刚开始的时候4个错3个都时有发生。大家千万不要害怕,这主要是一方面我们还没习惯考研英语的出题思路,另一方面是早些年的英语真题确实是很难。我一开始因为错很多非常恐惧,一度对自己产生怀疑,但到了后来就好了,越做越顺。
真题的用法
接着,在结束了《何凯文阅读思路解析》后,我开始了刷真题!我希望大家走出一个误区:做一遍就算是刷真题了。这是大错特错的表现!真题作为英语复习最为重要的资料,一定一定要把它彻头彻尾的利用好。英语真题的使用我是从10月中旬开始的,基本保持着一周做1套的进度。我在这里介绍下我刷真题的方法:
第一,时间的选择。不管是英语还是其他科目的试卷,都最好选择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所对应的时间,比如英语就应该选择下午做,尤其是到了12月,一定要选择在下午做英语,还必须定时,模拟考试时候的感觉。
第二,正式的做题。最好是在不使用任何工具书的前提下,自行独立完成试卷。做完了之后就开始对答案,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更正。到这里,刷真题才刚刚开始,并没有结束!
第三,真题的翻译。建议大家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做真题翻译。我会从完型填空的第一句话开始翻,包括每一篇阅读以及每一个问题及其选项都翻译出来。这个过程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也许一开始你翻译得很烂,但这没关系,可以慢慢练起来。途中你遇到不会的单词可以查字典,然后继续翻译,这些不会的单词(不包括专有名词、地名、人名)要做好标记,然后积累在本子上。
此外,会遇到一些很难的句子,你即使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似乎还是不知道怎么去翻译,这些句子就是所谓的长难句,你遇到的时候就凭自己的理解先翻译出来,读不通也没关系,先不要看参考书。除了长难句,你还会发现一些写得很好的观点句、表达得很美的句子,这些句子都可以进行积累,供自己的写作使用。翻译完成后,你再对照着参考书来看:你的翻译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翻译得不对、为什么翻译出现了困难……翻译很费时间,也很有效。其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我没有专门去买单词、长难句的书,可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做单词和长难句的学习,同时还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这也再次例证:资料买得多不如资料用得好。
值得注意的是:我并不是认为看单词书和看长难句专题没有用,是在我个人不习惯花整块整块时间记单词、复习时间又较少的情况下,在翻译的过程中同时解决单词和长难句会显得更高效。
第四,定期的巩固。翻译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刷真题的结束。对于积累的生词、长难句、写作佳句,要时不时地拿出来复习。可以选择在早晨或者睡前读一读、记一记。
以上是我对真题的处理方法。
最后,想简单地谈一下作文。作文的背诵我大概也是在11月底开始的,大小作文隔天背一个,最后到考场上其实没用上。我觉得大家不应该迷信作文模板,在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情况下,我更建议大家去看写作文的思路,去积累多样化的句式。
专业课:遵循记忆的规律最重要
333教育综合我考了121分,分数不高,但在今年北师大题型再次改革、出题更加灵活的前提下,121分也已经是报考专业的单科第一了。865思想政治教学论我考了130分,我个人也很满意。这两个科目,我想拉在一起来说,因为文科性质的记忆与背诵是有共通之处的。此部分内容适用于所有需要记忆(背诵)的考试科目!
一切有效背诵的前提都是透彻的理解
特别是要考教育硕士的同学们,333教育综合是有四本书的:《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这里面任意一本书就够得折腾了,如果你指望依靠死记硬背记住这四本书,外加上你的专业二科目,简直无法想象。特别是《教育学原理》很枯燥繁琐、《教育史》内容很多、《教育心理学》又很晦涩,如果不理解它们,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把它们有条不紊地装进大脑。所以,在背诵前一定要透彻地理解!
框架式的背诵能让你事半功倍
框架式的背诵,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那就是布鲁纳所提倡的结构教学。其实,我觉得背书就像是搭房建桥,一块砖一片瓦,谁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有了框架就不一样了!当我们在已有的框架中放一块砖,我们知道这是在建房子,甚至知道这是在建房子的几楼,在什么位置。背书的时候脑海中有框架,就仿佛是在大脑中有了一个图书馆,在看到一个关键词的时候就仿佛可以触动搜索引擎,快速的定位背过的内容。
框架一定需要自己整理!因为框架就像是思路的展现,别人的框架只能用来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思路是不同的。同理,我也不建议你去背别人的笔记。别人的笔记,也是用来参考的。
另外,对于教育综合这种知识量极大的科目,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大范围地去记笔记,徐影老师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已经将重点整理的很清晰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花大量时间去抄书,被自己的"勤奋"感动呢!你抄一遍书的时间,我几乎可以背上两轮了(可能会得罪一些笔记党,但是这都是我的想法啦。如果你更习惯背笔记,你就坚持自己的方法,因为我强调了很多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但是框架是一定要亲手去写一写的,即使徐影老师的书上已经给了很清晰的结构图。框架包括整本书的框架、一个单元的框架、引申到你在背某个理论和知识点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个小的框架(这个框架在心里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呈现在纸张上)。也许每背一遍书就会对框架有新的理解,所以可以进行多次的更新。到后来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默出整本书的框架,并且这些框架越来越清晰,它们不再是人为整理出的框架,而是从你的思路中自然地流动出来的。以下是我的333教育综合和865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框架整理示例。
背书的时候尽量选择背教材
在进行背诵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最好选择教材,而不是笔记,尤其是别人的笔记。相比于背笔记,背书的好处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背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知识点更全,在背一个点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扫一眼这个点下面的解释,即使你没有背这些解释,你的脑海里也会有一些印象,这样你能记住的内容就会更多;
第二,背书的时候是有位置记忆的成分在的,图书相比于笔记来说,排版会更丰富。我个人在背书的时候,甚至会在脑海中浮现这个理论在书中的什么位置,每个点大概在第几行,这句话在插图的上面还是下面,这样的位置记忆会使我们的记忆更灵动;
第三,相比于背笔记,背书的成就感可是杠杠的,有时候背上一个理论就可以翻篇了,特别享受搞定一页然后翻篇的感觉!当然,如果你觉得背笔记更习惯你就背笔记吧,这些是我自己的看法。
使用精细加工的策略
这些策略大家在学习《教育心理学》中一定是接触到的。它们包括:限定词法、关键词法、首字连词法等等。大家如果有报徐影老师的课程,就会发现老师对一些问题的记忆口诀总结得非常到位,关于333教育综合,我就不再举例。这里列举我在备考865思想政治教学论中的一个记忆技巧。
这是教学模式中合作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内容不算多,但把它整理成了五个字后更方便记忆:大才合主力。我觉得这应该是属于关键词法和首字连词法的混合运用。一谈到合作式,我就想到大家一起,"大"字当头,"大才合主力"就浮现在脑海,很快就完成了记忆。当然你可能认为这五个字连在一起并不通顺,我只是做个列举,方法的具体应用是有无限种可能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创造力。
遵循记忆的规律最重要
十分感谢屏幕前的你依旧在看这篇冗长的考研经验谈,所以我就奉上我备考初试的这三个月里总结的背书攻略吧!你可能听说过不少学霸在考前把《教育综合》背了6遍、8遍甚至10余遍,你可能认为我的4轮太少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的4轮,可能比你想象中的多了那么一些含金量。下面详细的谈一下我的背诵攻略。
第一,每轮背书都要有侧重点。一轮的侧重点应该在于定位好树干,了解书上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能搭建起整本书的大致框架。二轮的侧重点则在于使得记忆的大树抽出枝芽,通俗的讲,就是能搭建起每个章节的框架。三轮的侧重点在于使记忆的大树枝繁叶茂,也就是说要在每个章节下清楚地记忆每一个理论、每一个知识点。这看起来很复杂,但在做好了大框架和小框架的基础上,这一步其实非常简单,只是把细密的知识点串成线,放在知识框架中合适的位置而已。第三轮这个步骤可以重复去做,做到你觉得你都记得很好的程度后再停止。四轮记忆的时候,应该要侧重于背重点、补短板了。一方面,常规的重点你必须要掌握;另一方面,找到那些你不会背的记忆模糊的部分。这就是你倒数第二轮应该重点突破的地方。接下来我会把自己整理的重点和记忆模糊的地方分享给大家看一看。最后一轮的背诵重点在于整体框架的再现,能够把整本书串一遍,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去考试了。
整理重点的思路在于该科目的常规重点和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我在这个重点整理中,把北师大历年考过的年份标注在后面,剩下的没考过的常规重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掌握的地方。但也不能太迷信,有时候非重点也会考到,比如今年北师大考的名词解释就很偏。但在题出的偏的情况下,你要有"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复习到了"的自信。
记忆模糊的地方可以单独拉出来多背几遍,一定是可以慢慢记住的。到考试前两天,这些地方都被自己划上了横线,再整体的回忆一下所有的考试内容,就可以自信地去考试了!
第二,不要被记忆的规律打败。大家在背完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背的书完全不起作用,自己背完了就发现什么都不记得。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遗忘,这是记忆的规律罢了。我在背完第二遍专业课的时候,脑海里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框架,那时候真的是急死了,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是还好没有放弃!一边在心里默默流泪,一遍咬着牙继续坚持。
终于我发现,想登上山顶不是靠最后一步,而是靠前面每一步的积累。这句话换个大家都熟悉的说法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我在背第三遍的时候,脑海里的框架已经很清晰了,我甚至可以做到拆开框架连里面的构造都能讲清楚。而这个变化不是因为我背了第三遍,是因为我背了三遍。这段话也啰嗦了这么多,只想告诉你们,遗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你也不要妄想背一遍背两遍就能把考试内容全部记住!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不可能!事实时,你最后上考场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怎么还是记不住。但是这都没关系,所有考研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只要你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会发现真正考试的那天,虽然自己脑袋一片空白,但是做试卷的时候却下笔如有神。我相信这是所有考研人的共鸣。但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多背!多积累量变!对于有大量记忆内容的同学们,我的建议是:暑假就可以开始背了!真得不早!虽然我是从9月中旬开始准备的,但是真的很吃苦头!每天都背的天昏地暗的!所以我建议这么早就准备的你们,暑假就开始吧!
第三,利用记忆的规律。这一段我要给大家解释解释我前文中引出的那些小字母了,我个人把它称之为编码(原谅我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取这些高端的名字),以及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可以背上4轮就可以去考试了。先说一下我的编码吧!我的编码呢,就是把相应的背诵内容编织成每一天的任务。其实我不太能用文字清楚地描述它!那就上图吧!
在这张编码图中,最左边一道是《教育综合》,中间一道是我的专业二《思想政治教学论》,右边一道是政治。可以看出我的背诵阶段划分是以《教育综合》为参照的,在教育综合完成一本书的复习后,专业二就跟上两个单元,政治也跟上一部分内容。你也许想问,我为什么要这么编码,继续往下看你就懂啦!
先上一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大家都知道这个遗忘曲线,那为什么不把这个规律利用起来呢。刚记忆完的20分钟我们的记忆内容就只剩下58%了,9小时后只剩下35%了。这个数字难道不惊人吗!所以我每天背诵的内容会在20分钟、9小时、1天后,3天后、6天后各重复一次(这种记忆方式我是从第二轮背诵开始的,第一轮背诵只是单纯的一遍而已,主要目的是让自己了解考试内容,前面也有介绍每一轮背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加起来的话,我的每一轮背诵大概是有6次之多了,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恐怖!一来,我每重复一次,内容就更加熟悉一次,速度就更快;二来,"重复"并不只有一种方法,默写框架、大脑回放(也就是默背)等,都是重复记忆的方法。你或许会问,20分钟、9小时、1天、3天、6天都去重复,我是怎么记得什么时间应该重复什么内容的!这个时候,就是我的编码登场的时候啦!上图: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我的背诵一般在上午(8:00-10:30)和晚上(7:30-9:30)进行,因为上午(早晨)的记忆力最好,且没有前摄抑制;晚上的记忆最持久,且没有后摄抑制(敲重点,又是记忆的规律,真的,大家都是要学《教育心理学》的,不能白学,要用起来)。
然后在这个计划中,左边一列是上午的记忆内容,右边是晚上的。其实中间还有一次隔20分钟的复习,我没有写在上面,因为一般情况下,上午背诵结束后,我就会坐到座位上用"默写框架"的方式来完成一次回忆,成为了自己的习惯,所以不会忘记。接着,继续看这个计划,看我标出的"A"的位置,第一天上午、20分钟后的"默写框架"、晚上(9小时后)、第二天(1天后),隔天(3天后)、再隔两天(6天后)。这个编码"A"在一周之内出现了6次(默写框架的一次没有体现在计划上)。这就是我们记忆规律的运用。我个人觉得,在似乎快忘记的情况下马上趁热打铁找回记忆,会比在一个阶段结束后再折回去重新开始效果好太多。我把这种背诵方式理解为"滚动复习",就是在记忆新内容的时候,也时时不忘折回去看看之前的内容有没有背实。
那可能又有些朋友要问我这个计划表是怎么做出来的。细心的人可能发现了,其实它是有规律的!你们可以竖着去观察,字母都是连续的,你打好第一个头,接着顺着写下来就好,不用去数"20分钟"、"9小时"、"1天"……之类的。大家可以再仔细琢磨琢磨,我就不多说了。
另外,如果你已经看了一遍《教育综合》后,你会发现我每个编码所对应的记忆内容都非常多,基本每天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所以,我并不建议明明有时间可以早点开始背诵的你,要模仿我用三个月的时间来搞定所有内容!不建议!不建议!!不建议!!!真的很痛苦!
OK,到这里,我的经验谈中最最精华的部分——背诵攻略就完成啦!
九、其他推荐
除了学习资料、学习技巧的分享,我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想给大家推荐,它们包括APP类、公众号类、零食类(Em……暂时称之为零食吧),还有……人类。
(一)APP类
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考研帮"。这个APP上的资料很杂,但是不得不说有些是真的很有用,只是使用的时候要多多进行信息的筛选,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在论坛里随意留言,这个平台是不支持自己删除的。下面我想推荐下它的两个用法。第一,输入自己报考的志愿和院校后,它会自动匹配出相应的院校分数线、报录比信息、以及相关的"经验谈",很实用;第二,时间倒计时和心灵鸡汤。我的手机是安卓的,可以把它以小窗口的模式固定在屏幕上。效果大概如图,这句鸡汤也是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最爱的话,把它分享给大家!
(二)公众号类
为了避免大家在刷微博的过程中控制不住自己,这里主要给大家推荐几个微信公众号!
第一个是"人民日报"。既然考研政治要求我们了解国家大事,这个公众号必然不能错过,每天睡前打开浏览一下,说不定哪天你就在考试题里看到了(好功利啊,嘻嘻)。总之,就算不考研,我也很推荐这个公众号啦!
第二个是"肖秀荣教授"。肖爸爸我就不多说了。
第三个是"CHINADAILY"。也是介绍国家大事的,不过成了"英文版",但它又不是"人民日报"单纯的翻译,他们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公众号,我们可以在了解国家大事的时候顺带把英语阅读能力之类的练一下!
第四个是"每日听力"。可以在学累的时候在里面找找BBC、TED等演讲打打鸡血,顺便无形之中准备考研复试。
第五个是"徐影老师"。这个真的要打五星的推荐!!!简直是我们考教育硕士考生的亲妈了!从导学课、导学课,到每日打卡、名著导读、教育热点推送,到最后教大家怎么上考场、拆卷子、怎样缓解紧张,每个模块都做的很用心。老师还会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会鼓励大家,不断给大家打鸡血!真的真的是教育硕士备考路上的一盏明灯,关键是以上这些全部是免费的!!!真的太良心了!吐血推荐!!!
第六个是自己报考学校的研招办公众号或者学校的公众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研招动态,另外还能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
(三)零食类
严格来说,它们不属于零食。但是希望各位同学不要这么严格啦!
第一个推荐的是梨膏糖。如果你也习惯像我一样出声背书,并且每天背的比较久,那一定会嗓子不舒服。所以,给大家推荐它:梨膏糖。淘宝上可以买到,便宜又大罐,味道嘛,可以参考金嗓子。虽然不好吃,但是管用!含上一块后,觉得喉咙会舒服很多。特别是北方的宝宝们!真的力荐它。恩!上图!
第二个推荐是红茶。大家精神不好的时候可能会喝咖啡,可是我觉得咖啡喝多了不太好。红茶就不一样啦,红茶性暖,对女生更友好,并且也带有提神的功效。冬天背书背完了喝口红茶,整个人都暖暖的!
(四)人类
把人类放在这里就更突兀了,但是同上,希望各位同学别太严格!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情感的沟通,需要精神上的依靠。考研的过程中累了、倦了,不妨和亲朋好友们打打电话、聊聊天,说说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我在考研的过程中经常三天一小崩、五天一大崩,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感谢当我倾诉对象的家人、朋友们。
我的考研经验已经说完啦!最后想和大家聊一聊考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身为一名学科教学(思政)的准研究生,原谅我会选择用一些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来概括!
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从头到尾一直一直一直在强调这一句,不要复制黏贴别人的经验,你是特别的,你应该去探索最适合你的方法,铺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考研之路。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而觉得自己是身披铠甲的战士攻无不克,时而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懦夫软弱无助。自我怀疑,又自我激励,你一定会在考研的这条路上陷入这个矛盾的循环。不要害怕,你的这些感想我也有过,我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这些矛盾,终将成为你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在不断的矛盾中,坚持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发展",不只是一点点!
现象和本质。引用这个原理,其实我是想说:你必须要真的努力,而不是看起来很努力。看得到的是现象,看不到的是本质。你只看到自己整日坐在图书馆,却没发现自己的效率低的可怜;你只看到别人一天只学了6个小时,却没发现别人的6个小时学出了你6天的水平。讲到底,还是希望你能提高效率,增加你的"相对剩余劳动",而不是"绝对剩余劳动"。
量变引起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要指望自己可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你最想要去的地方。我希望你肯吃苦,肯坚持。考研并不是什么难事,它考的不是智商,而是态度。认识的考研的朋友中,大部分认真学习的人,都有很不错的结果。
我写了好多好多,也不知道对你是否有一些用处。聊到这里,我想再回到我的题目,三个月三跨的我,是凭什么以专业第一考上北师大的呢?
我不知道你能否从这篇文章里找到答案,但如果让我自己总结,我觉得:
我的成功=50%的勤奋+40%的方法+5%的选择+5%的运气。
总之,考研没有捷径,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就成功。最后,谢谢你们能看到这里,愿你们的付出也都能够收到应有的回报!
有教育学考研困惑的宝宝可加学姐微信:jiaoyushuoshi 666 进教育学微信交流群
教育学qq群号:
愿大家19考研顺利上岸,凯旋归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鹤壁自习室可住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