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纪录片火车翻越秦岭,大致是摄制组跟随一辆火车,拍摄沿线各个城镇的风景人文。

【】&【字体:
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文 本 目 录
为了顺利实施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推动武清区特别是新城的建设发展,落实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本规划以下列法规、文件作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4)《武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
(5)《武清区发展战略研究》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武清辖区尤其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武清辖区是指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武清区范围内的地域。包括新城(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和24个乡镇(崔黄口、梅厂、河西务、王庆坨、城关、石各庄、南蔡村、大良、大王古庄、下伍旗、河北屯、大孟庄、大碱厂、汊沽港、陈嘴、黄花店、泗村店、东马圈、高村、白古屯、豆张庄、曹子里、大黄堡、上马台),还包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武清农场和军事用地,总面积1573.5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龙凤新河,南至前进道、杨北公路,东起武旗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至龙凤河故道,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0-60万人。
本规划是武清辖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文件,本规划由武清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若有变化,按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本规划自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规划相应废止。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发挥武清区位、交通和土地的优势,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一员,研发转化基地,促进京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为天津、北京、河北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2)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武清应积极和滨海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旅游等方面合作,借势发展,共同构筑天津经济腾飞的隆起带,形成天津经济、文化外拓的前沿和桥头堡。
(3)武清承接北京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东部发展带,未来应积极接受北京的智力辐射、经济辐射,提升人才素质、科研实力和产业实力,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北京,特别是体现在商贸、物流、房地产、休闲娱乐、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上。
(4)北京及华北历来以天津港为主要出海口岸,武清要利用出入港通道的位置,搞好保税物流、联运等相关服务。特别是要利用好武清海关直通关的有利条件,与海关合作,争取北京及华北市场主体,就近通关,增强武清的口岸通道能力。
(5)全力争取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全新模式航空城。
首都第二机场对辖区规划的影响应对
(1)积极争取首都第二机场,一旦成功,武清辖区将成为天津市第三个拥有两座新城——武清新城、航空城的近郊辖区。
(2)对第二机场选址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应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同时为建设航空城预留空间(一般以机场为中心控制40-60平方公里)。
(3)考虑到太子务为机场选址之一,其航空城和新城相邻,新城空间布局要留有弹性,考虑和航空城的衔接。
(4)一旦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武清,对现状杨村军用机场应另选新址,避免空域干扰。同时,可利用原机场用地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发展质量,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以经济协作、产业链为基础,重点培育新城和中心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城镇职能分工,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城镇空间结构。
(3)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耕地保护,发挥土地使用的集约效益。
(1)人口规模
2020年武清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万人,城市化率75%。新城人口达到50-60万人,外围乡镇城镇人口1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8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
城乡空间结构
辖区城镇形成“一轴二带,八大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一轴——京津发展主轴(武清段)。该轴西北联北京中心城,东南接天津中心城区,城镇密布,是京津城市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两带——分别为京津主通道两侧的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和西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沿梅厂——曹子里——崔黄口方向的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其南北两端分别与宝坻区和中心城区相连接。以津围公路、杨崔公路、津蓟铁路、杨北公路、香杨公路等交通线为轴,汇集了武清东部的主要城镇,以湿地休闲旅游、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为主的经济发展带,辐射整个东部地区,该发展带应着重注意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西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沿王庆陀——泗村店——大王古庄方向的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其与河北省廊坊市和西青、北辰相连接。以京沪高速公路、杨王公路、高王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福公路等交通线为轴,串联武清区西部主要城镇,通过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乡镇的整体发展,支撑起周围乡镇经济发展的空间构架,成为西部乡镇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3)八大组团——包括新城核心组团和7个小城镇组群集团(王庆坨组团、汊石陈组团、泗城白组团、梅上组团、崔堡组团、大高白河组团、大河旗组团)。
新城核心组团:以新城为中心,包括外围豆张庄、南蔡村、大碱厂、曹子里、梅厂部分用地。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仓储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
王庆坨组团:位于武清最南端,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自行车产业、商贸业、住宅业等。
汊石陈组团:位于武清区南部,包括汊沽港、石各庄和陈嘴三个乡镇。借助京沪高速公路出口的交通优势,以汊沽港镇为核心,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泗城白组团:位于区内西北部,处于武清区的核心位置和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由泗村店、城关、白古屯部分三个乡镇组成,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畜牧养殖、加工业、休闲业等。
大高白河组团:由河西务、大王古庄、高村、白古屯部分四个乡镇组成,位于武清最北端,与北京接壤,是京津通道的第一出口。借北京之势,联合廊坊等周边地区,以发展加工制造业、仓储物流业、住宅业为重点。
崔堡组团:位于全区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的关键节点上,由崔黄口和大黄堡两个乡镇组成。重点发展地毯业、湿地休闲旅游业等。
梅上组团:位于区内东部,距中心城区和港口最近。由梅厂、上马台两镇组成。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和仓储物流业。
大河旗组团:位于武清新城北部,处于中心发展轴和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之间。大河旗组团包括大良、下伍旗、河北屯三个镇。充分利用组团内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业。
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
规划的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为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结构。
(1)新城——包括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5个街道办,形成50-60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
(2)中心镇——共3个,分别为河西务、王庆坨和崔黄口,每个中心镇人口规模控制在4-5万人,共计13万人。
(3)一般镇——共21个。其中重点一般镇5个,包括大王古庄、梅厂、汊沽港、大良和泗村店(根据新城的发展,适时将泗村店镇改设为街道办)。其它一般镇16个,包括南蔡村、大孟庄、黄花店、石各庄、陈咀、河北屯、下伍旗、上马台、大黄堡、曹子里、豆张庄、东马圈、城关、高村、白古屯、大碱厂。一般镇共计2万人。一般镇建设中,将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解决城镇发展问题。
(4)中心村——58个,每个中心村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人左右。
武清区中心村一览表
所属乡镇、街道办
中心村名称
渔坝村、艾蒲庄
后蒲棒、代庄子、东八里台
牛镇村、大周村
六道口、西肖庄、苑家堡
草茨、小屯、大桃园
西柳行、南双庙
灰锅口、小雷庄
鱼市庄、八里桥
东马房、大魏庄
大沙河、羊坊、扶头、孝力
后幼庄、昭阳寺、大压虎寨
郭官屯、韩羊坊、八百户、赉粮务
东赵庄、大宫城、后巷、东粮窝
小高口、西掘河、后苏庄、郭家庄
太子务、旧县、南马房
张标垡、董标垡
河各庄、陈庄、忠义
桐高村、南口哨、东苏庄
(5)基层村
根据《天津市小城镇、新农村布局规划》相关要求进行设置。
城乡职能结构
(1)新城——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城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协调新城和乡镇之间的关系,努力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发挥其对京津城市带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吸引、辐射和服务作用。
(2)中心镇——是联系新城与一般镇的纽带,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武清区乡镇产业基地,农副产品的集散点,具有一定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3)一般镇——是联系中心城镇和村庄的纽带,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周围的村庄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和集聚能力。一般镇应按基础条件、资源状况、发展水平围绕中心镇适当进行归并,以发展为大城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4)中心村、基层村——是农业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按照一定的地缘关系,实施迁村并点,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辖区内公路网规划分为高速公路网规划和一般公路网规划两个层次,区内高速公路以新建为主,一般公路以提升道路等级和提高路网系统性为主。除现状京沪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津保高速公路外,辖区内规划国道112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唐廊高速公路、京津高速联络线等4条高速公路。
一般公路包括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一级公路包括京津公路、京福公路、津同公路、京福支线(南东路)、廊大公路、武宁公路、杨北公路、津永公路、武香公路、宝武公路、津杨公路、津围公路、梅丰公路等,其中京津、京福、津同公路为国道;二级公路包括青龙湾左堤路、杨王公路、碱东公路、梅石公路、来鱼公路、高王公路、武旗公路、良刘公路、北宝公路等;三级公路包括武落路、杨六路、二淀路、高村路、大旗路、白河路、霍崔路、后崔路、津崔路、北黄路、黄花店路、上马台路、马杨路、杨石路、杨聂路、韩汉路、安王路等。
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100米,国家一级干线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0米,其余一级干线公路红线控制宽度60米,二级、三级公路红线控制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
(2)快速路
天津市中心城区与武清新城之间规划京津快速路和外环线北延长线两条区间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分别为80米和60米。
京津快速路南起中心城区外环线,北至武清新城规划外环东路,利用、改造现状京津公路;外环线北延长线为将中心城区外环东路向北延长至武清新城外环东路。
由外环东路、外环北路、高王路、前进道和京津快速路组成武清新城快速环线,前进道红线控制宽度为85米,外环东路、外环北路、高王路和京津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0米。
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山铁路、津蓟铁路、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汊周铁路联络线、蓟港联络线、京山津霸联络线等高速、城际、普通等3种形式的多条铁路从武清区内通过。
普通铁路最外侧轨中以外各32米、规划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线位两侧各50米范围内为铁路控制用地。
京津城际铁路在规划新城南侧设武清站;京山铁路上的杨村车站、豆张庄车站、落垡车站维持现有用地规模;津蓟铁路上的崔黄口站、曹子里站在既有站场线基础上每个车站增加2条股道;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上的汊沽港车站维持现有用地规模;蓟港联络线上规划建设上马台站。
在太子务或高村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5)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城至中心城区、新城至村镇、新城内部3级公共交通网络。
将轨道交通由中心城区引入武清新城。以武清区公路和新城内部道路为依托,开辟常规公交线路。每个中心镇各安排一处公交客运站。
(6)治安检查站
根据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拟在武清区与外埠交界的王庆坨(津霸公路)、大沙河(京津公路)、大王古(旗良路)、东马圈(104国道)、河北屯(武香路)等五处建设治安检查站。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
除新城外,武清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主要由地下水提供,应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加强利用农村低洼地和人工水库,在丰水季节多蓄水,以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
建设南蔡500千伏变电站、大孟庄220千伏变电站、六里庄220千伏变电站、石各庄220千伏变电站、武清城西220KV变电站,完善110KV变电站及35KV变电站的建设,达到每个乡镇有一座变电站,形成坚强而灵活的主网架。
新城以外的中心镇、一般镇,有条件的可采取管道天然气供气,天然气管网达不到的地区可采用压缩天然气。
各中心镇镇区建设模块电话局,并以电缆联接至各村庄,达到村村通电话。
新城外的各中心镇及村庄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供热,根据各镇区及村庄的规划规模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可适当进行地热的开采用于采暖。
城乡生态保护
(1)环境功能区按天津市空气环境功能区划执行,大型公园、生态湿地、防护林生态廊道等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一级标准,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
(2)规划范围内的地表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Ⅴ类标准,2020年达到Ⅳ类标准。水库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Ⅴ类标准。地下水取水区域为水体保护区,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3)噪声环境标准按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执行。
城乡空间管制
为协调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引导城镇各项用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辖区进行空间管制区划,将辖区范围内所有用地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协调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四类空间管制分区。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
武清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包括津西北森林生态屏障、大黄堡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港北森林公园核心景区、黄庄水库、南湖水库、上马台水库、王庆坨水库和规划泗村店水库、北部水源保护地、一级二级河道及两岸防护用地。
该类区域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12%。该类地区严格禁止各类建设活动,对已有的其他建筑物和构筑物无条件拆除。
控制建设区
控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以及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区核心景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绿色生态廊道、主要行洪通道等。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规划大黄堡湿地保护区缓冲区、港北森林公园景区、区域内基本农田、南部滞洪区等。
该类区域面积约66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42%。该类地区应按照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建设行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特殊情况的开发建设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在监控下进行。根据《天津市蓄滞洪区管理条例》,在蓄滞洪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协调建设区
协调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的地区。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域内的沙化土地及规划首都第二机场预留地。
该类区域面积362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3%。该范围内应优先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以及卫生与教育等项目,加强建制镇和村庄建设管理,协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加强耕地保护,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是指本次规划确定的发展轴带上的城镇规划建设地区,该区域内应适当保留部分农田和生态用地。
该地区涵盖了武清新城以及被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几条交通干线围合的带形区域以及镇区、中心村的建设用地。
该类区域面积约359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3%。该类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此区域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可开发容量,进行合理的建设。
武清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运河,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泉州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处——御碑苑,文物点126处,总计129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现存文物和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有针对性地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分级保护要求。
加快核定武清区内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民宅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进行保护级别和保护范围的申报审批工作,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
加强运河文化研究,保护运河文化遗迹,继承运河文化精神。
加强考古及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继续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建设的原则。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
严格保护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资源,如耕地、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
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强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的监控和管理,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创新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按照占次补优和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方式补充耕地。
武清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1)京津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
(2)区域交通枢纽结点以及服务主导产业和京冀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商贸物流基地;
(3)天津联系首都方向的桥头堡(门户),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兴城市;
(4)辖区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商贸信息服务中心。
武清新城要围绕为京津两市服务,为港口服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保税物流、居住休闲、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京津之间“明珠新城”、天津的“第一新城”。
2020年武清新城人口规模为50-60万人。
人口引导与人口素质
(1)积极推动新城内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新城人口的集聚。
(2)积极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和新城转移。
(3)提高义务教育和全民教育水平,增加新城教育资源吸引力,提升新城整体人口素质。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
规划研究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控制城市无限蔓延,确定新城合理规划范围,促进新城紧凑发展。弱化规划期人口、用地规模的限制,在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范围内,通过构建合理的新城布局结构和形态,应对新城不同发展速度、发展机会带来的不同规模的空间需求。
规划确定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范围为: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联络线,南至辖区行政区界,西至京沪高速公路、京津城际铁路线,北至京津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17平方公里。
分片区发展指引
规划将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内不可建设用地、生态调节开敞空间等构成新城基本骨架,并以它们为分割划分成13个片区,每个片区规模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不同片区分别形成各自的主导功能以及服务核,并明确控制要素(开发期限),通过发展轴线进行联系。
中心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是新城的核心区域,由行政办公、文体医疗中心及雍西生活区组成。结合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在客运站的附近规划建设商贸服务中心。
武清开发区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6平方公里,包括武清开发区一期、二期、软体区及逸仙科学工业园,是新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地区。
城西综合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是新城向西拓展的主要区域,主要发展居住与教育科研功能。在片区内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新城西部的次中心。
城东综合片区:规划片区面积8平方公里,是新城东部旧城改造实施区域,主要包括东部居住区、徐官屯经济区、运河东商务区、军事用地等。
运河生态文化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4平方公里。北部为运河生态区,预留大面积生态绿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南部为运河经济区,沿运河两侧建设商业服务、餐饮娱乐设施,形成特色商业带,体现运河文化,同时运河畔也规划部分高档住宅区。
特殊发展控制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一旦首都第二机场落户武清,现状军用机场将迁走,对该地区进行预留控制,作为新城的发展备用地。
运河西产业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包括国际物流园区与武清开发区三期用地,形成以物流、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功能区。
运河东产业片区:规划片区面积6平方公里,依托京津塘高速公路与京津高速公路,结合徐官屯经济区,发展工业与仓储物流。
南湖生态片区:规划片区面积9平方公里,围绕南湖水库发展休闲度假区及高档居住区。
黄庄生态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3平方公里,围绕黄庄水库发展休闲度假区及高档居住区。
龙凤河生态居住片区:规划片区面积7平方公里,围绕泗村店水库,结合“银发村”等项目建设生态居住区。
泗村店生态居住片区:规划片区面积9平方公里,以泗村店镇区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生态居住区,为新城北部产业区的发展提供配套生活居住服务。
未来空港服务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此片区为未来太子务航空城的控制预留区域,一旦成为航空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同航空城统一考虑。如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高村等地,该片区将作为产业功能区,带动新城北部地区的发展。
规划期建设中心片区、武清开发区片区、城西综合片区、运河生态文化片区、城东综合片区、特殊发展控制片区和运河西产业片区7个片区,其中后4个片区规划期内为部分建设片区;远景控制6个片区,分别为运河东产业片区、南湖生态片区、黄庄生态片区、龙凤河生态居住片区、泗村店生态居住片区和未来空港服务片区。
规划武清新城形成“二轴一带双中心”的布局结构。
二轴:东西向雍阳道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翠亨路产业发展轴 雍阳道城市发展轴:串连新城新旧城区以及未来发展片区的城市发展轴线,也是新城TOD导向发展的重要轴线。
翠亨路产业发展轴:沿轴线组织建设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商贸新产业区等,是体现武清发展动力的产业轴线。
一带:运河风貌带
运河风貌带:集中布置商业、商务、旅游、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功能,是集合了城市商贸中心、历史文脉、生态景观的综合风貌带,是最能体现武清形象的城市风貌带。
双中心:雍阳西道城市主中心和城西次中心
雍阳西道城市主中心:以新城现状中心区为基础,完善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商业等功能,形成新城的城市主中心。
城西次中心:城西综合片区是规划期内新城重点拓展区,高标准建设研发创意、管理服务、文体娱乐等城市公共设施,形成新城次中心,成为未来武清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量的标志性地区。
(1)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利用现有“水”的优势,使水系贯穿整个新城;
(2)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顺应新城空间拓展趋势。工业用地集中在新城北部并向北拓展。居住用地以雍阳西道为依托,向新城西部拓展。公建用地形成设施功能齐全的公建多中心;
(3)充分考虑过境交通对新城空间布局造成的影响,将不利因素尽量化解在方案中;
(4)充分考虑未来武清新城发展需要,留出拓展空间。特殊用地对新城未来发展的影响较大,远期部分迁出。
居住用地布局
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旧城区的改造要着重功能的完善,加快危旧房改造;新区开发应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保证配套设施和环境质量。
居住区用地布局
新城划分为14个居住区,总计居住用地1377.69公顷,容纳城市人口60万人。
旧区改造可结合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结合城市道路的拓宽、打通的改造;
结合危旧房区的改造;
结合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改造;
结合工业调整的改造;
结合旧城区街道和建筑整修的改造;
结合城市水系和环境整治的改造;
结合传统商业、文化娱乐地区的改造。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公共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
新城公共设施形成两带多中心的结构。两带为前进道商业带和运河商业带。多中心为运河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体育医疗中心、城西商业中心、教育研发中心和城际站商贸中心。
居住区和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按国家或天津市“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进行配套建设。
行政办公用地由区政府及相关行政办公用地组成,集中布置在雍阳西道两侧,总用地面积约75.50公顷。
商业金融中心主要位于北运河和雍阳西道相交区域,结合北运河两岸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金融中心、证券交易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等为主的商贸商业中心。借助京津城际铁路武清站的交通优势,沿前进道建设商业带,发展商业、商务及商贸物流。大力建设商贸中心的同时,在城西综合片区、武清开发区片区、运河西产业片区、城市中心区等分别建设地区级中心,加上居住区中心,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商业金融设施网络。
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766.17公顷。
振华西道文化公园南侧规划区级文化中心,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馆、图书馆、大剧院等设施。北运河两岸、城西次中心规划部分文化娱乐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72.74公顷。
在京福支线与雍阳西道交叉口东北侧预留大型体育场用地。增加体育馆、游泳池等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保证人民群众需要。
体育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72.43公顷。
建设以现代化综合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医疗卫生设施,形成新城、社区两级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在光明道与京福支线交叉口东南角建设综合性中心医院1所,结合现状医疗卫生设施,改造扩建中医院、保健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等,建设120急救中心、疾病防控中心、传染病防治医院等,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规划外迁传染病医院,原址改建为儿童医院。建运河疗养院,为职工提供医疗休养服务。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29.01公顷。
在城西综合片区北部建设武清综合教育园区,吸引大中专院校,预留高新技术科研发展用地,建设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研发基地。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在新城建立成人教育、进修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333.29公顷。
工业用地指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其用地包括厂区办公、服务设施及专用运输站场线路用地。
新城内工业用地均为一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1338.08公顷,人均用地指标22.3平方米。
新城规划3个工业区,分别是武清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和徐官屯经济区,将现有零散的工业用地进行整合后按类型纳入各产业园区。
北部工业用地由武清开发区和逸仙科学工业园组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东部工业用地指徐官屯经济区,利用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集中的优势,借助与高速公路便捷的联系,建设现代制造业产业区。
仓储用地规划
新城发展必须提升仓储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规划改变现状简易临时的仓储方式,在新城北部设置国际物流园区。
规划仓储用地共161.09公顷,人均2.68平方米。
新城生态系统
6.1城市生态系统包括绿地系统、河湖水系。
6.2绿地系统结构
新城形成以“两横三纵”为骨架、以“多片多园”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的绿地布局结构。
6.2.1两横三纵
两横——前进道绿轴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绿轴
三纵——北运河绿轴、翠亨路绿轴、京福支线绿轴
通过这几条城市重要道路和河道沿线成片的绿化构成新城的绿化主轴。
6.2.2多片多园
由新城内各级别的城市公园、公共开放绿地和新城北侧大面积的楔形绿地组成。强化在绿地布局上的均衡性和可达性,形成新城公共绿地系统的基础。
6.2.3绿色廊道、绿色网络
以引入外围的新鲜空气进入新城、改善新城气流状况为目的,依托城市主要道路、水系等沿线的绿化,联系和沟通新城各种类型的点状和线状绿化,建立起新城的绿化网络系统。
6.3绿地系统由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组成。
6.3.1公园绿地
结合水面保护,建设公园绿地。对原有的西苑公园、天鹅湖等加以充分利用,将杨村小世界改造成小世界公园,在城东综合片区建设运河东公园,同时结合城西综合片区的开发建设新区公园。
6.3.2居住区绿地
规划几个大型的集中居住区,按照新标准配置的居住区内小区级、组团级配置的绿地。
6.3.3组团内部绿地
各功能组团内部的公共绿地,主要为组团内部人员服务。
6.3.4单位附属绿地
工业区、各单位内的庭院绿化和厂区绿化。
6.3.5防护绿地
(1)道路防护绿地
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两侧建设100米宽的防护绿带,京津公路、京福支线两侧建设50米宽的防护绿带。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京山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周边建设宽大防护绿带。
(2)河流防护绿地
北运河:整治河道,继续建设滨河绿地景观环境,新城段依据具体条件,绿带可宽可窄。结合沿岸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形成新城的自然景观轴。
6.3.6武清新城规划绿地面积635.0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54.01公顷,防护绿地381.02公顷。人均绿地10.6平方米。
为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规划保留原灌溉用水渠,疏通挖竣后与北运河相互连通,形成流动的水系,改善新城的微气候。
以文化公园为核心,以北运河、水渠以及城市主干道为骨架,依循重点开发建设的核心地区,对城市景观节点进行系统的组织,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
自然景观轴
包括翠亨路两侧的城市绿带、北运河两岸绿带等自然景观轴线,串联新城永久性生态绿地和湿地风景区。
人文景观轴
新城的主要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商务博览、市民活动集中的轴线,主要指雍阳道。
新城共规划了7处主要景观节点,分布在文化公园、新区公园、小世界公园、京津城际站广场、天鹅湖、西苑公园、北运河北侧绿地等处。此外还在新城各片区及新城主要出入口规划了多处次要景观节点。
以运河河流绿带为主轴建设开敞空间系统,保护道路绿化带、翠亨路林荫道等道路开敞空间;完善新城内部大型公共绿地与体育场馆、广场等开敞空间,串联新城各级各类开敞空间形成网络系统。
人文活动空间
活动区域包括商业购物活动区、文化娱乐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市民广场区和游憩活动区,以及各级文化设施。要求建筑设计典雅、清新,环境优美、舒适,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1)新城道路网维持2001版总体规划确定的方格网状的结构,道路系统主要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规划干道总长度为254公里,总面积为11平方公里,干道面积率为13%。
(2)规划主干道长度为109公里,主干道路网密度为1.27公里/平方公里,红线宽为40~100米;规划次干道长度为137公里,次干道路网密度为1.60公里/平方公里;红线宽为25~65米;规划支路红线宽20~30米。
(3)城市干道与外围过境干道或快速环线相交、某些承担重要交通功能的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规划为互通或分离式立交,共规划有23处道路立交;其余路口为平面交叉。
(1)将中心城区地铁4号线延长线从城际铁路武清站沿前进道、京福支线引入武清新城,并规划设置7个地铁车站。
(2)规划地铁4号线延长线出武清新城后,将继续向北沿至规划预留的首都第二机场。
(3)地铁线路中心线两侧各20米、车站中心线两侧各25米范围内为地铁控制用地范围。
(4)在新城外围外环北路南侧设置地铁车场,占地约40公顷。
(1)新城内部常规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应达到2-3km/km2,70%居民到达公交站的距离小于300米。
(2)结合对外交通设施和新城用地布局,在新城内共安排布置13处公交首末站,规划总占地90000平方米。
(3)在杨北路南设置一处公交车辆保养场,占地26000平方米。
(4)将原公路长途客运站迁移至城际铁路武清站的西侧,占地约4万平方米。
(5)以城际铁路车站为核心,建设集铁路车站、长途公路客运站、地铁车站、公交首末站、停车场为一体的公共客运枢纽。
交通场、站规划
(1)新城内共规划了5处公共停车场,总占地25000平方米。
(2)保留现状9处加油站,每处加油站用地控制3000平方米左右。
健全和完善交通法规,制订合理的收费政策;提高交通控制管理水平,建立交通系统管理(T.S.M)系统;加快建设路外停车设施,建立停车场统一管理的机制;由固定勤务转向固游勤务相结合的路段管控;加大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逐步实施一些限制政策。
用水量预测
预计2020年总用水量为28万立方米/日,2010年武清新城需水量约17万立方米/日。
(1)武清新城水源规划应遵循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的原则。
(2)规划至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引滦水与引江水调配后,引滦水可向武清区供水1.00亿立方米/年,约合每日27.4万立方米,基本可满足武清新城的用水需求。
(3)武清北部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约10万立方米/日,目前已开采量约5万立方米/日,主要为武清新城供水。这部分水源可考虑作为新城发展的备用水源。
(4)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新城范围内地下水的开采,控制地面沉降。
(5)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建设,提高污水资源化比例,采用分水质供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6)发展节水型工业以缓解水源紧缺,同时开发和推广节水型器具,提倡节约用水。
(7)新城内现有明渠和水面必须予以保留,并适当扩大其断面和面积,以尽可能多地拦蓄汛期雨水,充份发挥其调蓄功能。
(8)采取法律和经济手段,限制发展用水效益低、耗水多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断优化和调整行业及产品用水标准,另一方面发展低耗水工业,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达到2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控制在18立方米以下。
(9)由于武清新城浅层地下水为咸水,储量很大,截至目前基本没有被开发利用,故下一步应针对微咸水的综合开发利用做相关研究,为开发利用作准备。
(1)保留现状水厂,并将其改造提高供水能力。
(2)根据用水规模,扩建开发区水厂及逸仙园水厂。结合南水北调后的新的引滦分配水量,新建一座地表水厂,规模为15~20万立方米/日,占地10公顷。
充分利用新城现状道路下已设有的供水管道,结合新水厂的建设、老城区的改造,道路布局新设供水管网,并采用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相结合的供水方式,扩大供水覆盖面。
水厂的建设、新管网的敷设及旧管网的改造,需有计划的逐步实施,以确保新城居民生活及小型工业用水。
排水量预测
2020年污水排放量约为20万立方米/日。
雨水排放量采用天津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为节约并充分利用水资源,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目标,新城内新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内须安排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的处理能力要达到污水处理厂规模的60%,再生水在满足新城冲厕、绿化、市政用水的使用需求后优先提供农业灌溉,彻底改变排污河沿线地区污水灌溉的现状。新城内的道路下及新建住宅或公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中水管道系统,采用分质供水方式,降低新鲜水的消耗量,同时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构建节水型社会。
规划设3座污水处理厂,城西污水处理厂规模为8万吨/日,占地8公顷;城东污水处理厂规模6万吨/日,占地6公顷;镇南污水处理厂规模6万吨/日,占地6公顷。三座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水质应达到1级出水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龙凤新河及机排河。工业区污水达标后方可排放。
规划在新城内建设7座污水泵站,流量0.4-1.0立方米/秒/座。
为更多地存储雨水,同时也为起到讯期调蓄作用,规划将新城内原用于农业灌溉的1、2、4、5、7支渠全部保留,对2、3、6支渠保留界渠以西段,贯通现有界河,新城内的雨水就近排入几条明渠内,这样一方面降低排水工程投资,另一方面起到收集、调蓄雨水的作用,降低了规划雨水泵站的规模,减少雨水外排量,实现了“以蓄代排”。
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环境,对现有明渠清淤治理,软化河底和河坡,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渠道作为新城内的景观、排沥河道使用,增加亲水性,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提高了雨水利用价值,创造了新城内和谐、友好的生态环境。
武清新城尤其是运河以西地区,雨水的出路主要是进入北运河,现随着新城向西的不断拓展,北运河的雨水排放压力非常大,本次总规考虑为减轻对北运河的汛期排水压力,将京福公路以西的雨水向北、向西分水,分别排入龙凤河、龙凤河故道。根据新城地形条件,雨水系统主要依靠新城内的几条明渠(1、2、4、5、7支渠)就近排放至北运河。为保证雨水的排放,需设雨水泵站15座,泵站流量为4~18立方米/秒/座,雨水出路为北运河、机排河、龙凤新河。根据“武清区水环境体系规划”,北运河、机排河、龙凤新河所能承泄的雨水量均在30-40立米/秒。
完善新城排水管网,改善低洼地区雨季积水问题。规划在新城道路上敷设φ500-φ2200雨水管道和φ300-φ1500的污水管道。
2020年用电总负荷约为70万千瓦。
(1)电源规划:根据天津市电网规划,在武清新城北侧(新城以外)规划设一座500KV变电站(南蔡500KV变电站),该变电站与大北郊500KV变电站作为远期主要电源;现状武清220KV变电站、屈店220KV变电站及杨村110KV变电站为新城近期主要电源。
(2)规划新城电网电压采用:送电电压220 KV,高压配电电压110KV、35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380/220V。
(3)电网规划:规划在新城西部建设220KV变电站1座,电源引自规划南蔡500KV变电站及屈店220KV变电站;建设110KV变电站2座,电源引自武清220KV变电站和新城规划220KV变电站;建设35KV变电站6座,电源引现状武清220KV变电站和新城规划220KV变电站。现状杨村110KV变电站在运河以东地区另行选址建设;东蒲洼35KV变电站、徐官屯35KV变电站尽快完善为双电源、双主变,以满足新城近期用电需求。在新城内现状和规划道路上敷设35KV电力电缆,分别将35KV变电站连接,使得电网能安全持续的供电。
(4)电力管线敷设方式:考虑到安全和美观,新城内现状高压电力架空线(110KV、35KV)应逐步实施入地敷设;现状穿越京福支线以西用地的220千伏架空线应向西迁出新城规划范围。新敷设的电力线应入地敷设,在新城内主要道路上敷设35KV、10KV电力电缆。
邮电通信规划
电话装机容量预测
2020年电话装机量为22.8万门
完善河西地区邮电所的建设。
合理布置市话局所,提高市话普及率和接通率。规划在京福公路以西设一座电话汇接局,解决新城西部通信的需求,占地4000平米。
规划在新城内主要道路上预留电信管道的位置,并在新建、改建和公建项目建设上预埋电话电缆。
供气指标及用气量预测
2020天然气需求量为47万立方米/日。
为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优先发展利用天然气,规划新城居民生活用气采用天然气为气源,同时统筹安排建设天然气管道和场站工程,规划在新城北部建设天然气储气站1座及相关的管网配套工程,其主要作用是为新城内的居民生活用气进行调峰,保证60万居民生活用气的稳定,在工业开发区内推广使天然气作为燃料,以取代煤炭等常规燃料。
目前武清新城天然气气源主要是来自永清的高压天然气管道,现状京山铁路以北有一座天然气门站。根据天然气用气量,规划在新城北部建设一座天然气罐站,占地40000平方米,容量为20万立方米,同时设燃气抢修服务站3座,占地3000平方米/座。
随着新城天然气供气设施的实施,在新城内敷设天然气管道,逐步形成环状中压管网。在新城南侧高压管线附近建设1座供气能力为3万立方米/日的天然气加气母站,占地3000平米,用以解决中心镇、一般镇所需的压缩天然气气源。
2020年供热热负荷为1031百万大卡/小时。
供热规划方案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能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是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积极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目前在我市的燃料供应中煤炭仍处于主导地位,大气环境容量低,且众多在运行的小型锅炉房效率低,而且消耗了大量能源,在本次总体规划中,对于京福公路以西的新区范围,规划了2座大型集中锅炉房,为新区提供热源。同时在北运河以东地区逐步取消10吨/小时以下的小型锅炉房,建设大型集中供热设施。
开发清洁能源是实现总体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地热、风能、太阳能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在镇区北运河以西的栖仙、广厦小区已采用地热进行供热并用锅炉房进行调峰。本次规划新建设的锅炉房应采用地热、集中锅炉房联合供热的方式进行集中供热,降低了常规能源的消耗量。另外,积极发展水源热泵用于建筑采暖和制冷,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开发和使用。
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控制0.7以下,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1)热源:建设大型集中锅炉房,每座锅炉房的总容量要达到100吨/小时以上,占地1~2.5公顷/座,主要为住宅及一般性公建提供热源,大型公建自建燃油或燃气直燃机组用于采暖及制冷。工业企业采暖用热由开发区锅炉房提供,生产用热自行解决。
(2)逐步取消小锅炉,减少能源消耗与城市污染。
(3)供热管道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有线电视系统以传送广播电视为主,同时具有多功能社会服务的开发潜力。它将作为有线广播、无线广播、有线电视的协调发展,以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质量,发挥广播电视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益。2010年有线电视节目60套,广播节目10套,远期入网率70%以上。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规划
加强新城光缆建设,由同轴电缆网向HFC网络过渡,实现每个光节点500户分配网带宽达到750HHZ。为了保证安全和市容的美观,新城远期有线电视电缆规划考虑入电话通讯管道。近期根据实际情况架设专杆专线。
规划考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等专业网络是为了满足人民不同需求而建立的信息服务网络,随着通信、计算机、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联合互相利用自己的技术、设备长处为对方提供优质服务。
(1)全面改善规划区环境质量,2015年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
(2)利用现状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合理布局各类用地,改善新城基础设施条件,增加新能源比例,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提高环境质量。
(1)运河生态休闲区及成规模大片绿地,其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类混合区标准:LAeq昼间60dB,LAeq夜间55dB;道路交通干道两侧LAeq昼间75dB, LAeq夜间55dB。
(2)新城中心区、居住区、商贸区、教育区等综合服务配套区,为营建良好都市生活环境,成为生态宜居新城,其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二类混合区标准:LAeq昼间60dB,LAeq夜间55dB;道路交通干道两侧LAeq昼间75dB,LAeq夜间55dB。
(3)工业园区及仓储用地,在满足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区域实施总量控制,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功能,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LAeq昼间65dB,LAeq夜间55dB;道路交通干道两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标准:LAeq昼间75dB,LAeq夜间55dB;具体企业执行相应的行业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措施
(1)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各环境分区应按其环境控制目标,确定环境容量,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超标排放。
(2)加强综合利用,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产业废弃物应循环利用,尽量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减少污染源的排放量,从源头治理。在规划的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河流及道路两侧设防护绿带,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小气候。
(3)合理利用能源,改变燃料结构,从根本提高城市气化比率,实现集中供热。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10年控制在0.81万吨/年。水资源充分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处理后的污水经再生水厂处理后回用,达到30%以上,回用于市政绿化、道路喷洒、景观河道用水等。
(4)新城环境噪声的控制,重点是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对前者应采取交通管理办法,严禁机动车在居住区和办公区旁道路上鸣笛。对后者应禁止商业性高音喇叭的设置,对夜间营业商店实行音量控制。对生活噪声采取隔、吸、消等降声治理措施。
(5)排污单位排向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三级排放标准或相应行业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标准;排污单位排向无环境容量水环境功能区的废水,要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排污单位排向尚有环境容量的水环境功能区的废水,要达到相应浓度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并符合天津市总量控制原则;排污单位废水无合理排放去向的,禁止排放。
环境卫生规划
按照城市规模在布局中合理布置、完善各类环卫设施,逐步提高环卫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妥善处理废弃物,垃圾日产日清,建筑垃圾源头消减,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创造整洁的环境。
环卫设施规划
(1)新城垃圾量预测
2020年日产垃圾量600吨。
(2)规划在原址扩建垃圾处理厂,用地不少于13公顷,城市垃圾近期采用卫生填埋,远期建设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产生能量用于发电。
(3)垃圾收集实现袋装收集方式,袋装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规划区按2-3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每座占地不小于800平方米。配置垃圾清运车,发展密闭式、压缩式清运车,从根本上解决垃圾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和亏载问题。
(4)规划按1~5万人的规模设置一处环卫管理站,每处占地不小于2000平方米,可停放环卫车辆、职工办公休息。
(5)规划区每平方公里固定公厕不少于3座,并达到国家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规定的二类以上建筑标准,主要设置在商业区、客运交通设施、体育文化场馆、广场、公园、大型社会停车场等人流集散场所附近。
(6)废物箱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侧和路口,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阻燃。废物箱间距在商业、金融业街道为50~100米,主干道、次干道、有辅道的快速路为100~2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为200~400米。
(7)完善环卫设施,配备道路清扫保洁环卫业务专用车辆:机扫车、洗路车、洒水车、盐粉撒布机、除雪机等。
防洪:武清新城按近期(2010年)50年一遇,远期(2020年)100年一遇标准设防。
治涝:武清新城按10年一遇。
进行河道治理工程,保证河道正常泄洪排涝能力。
完善河渠串联调蓄水工程建设
为防止北运河上游和龙风河洪水进入武清新城,结合新城景观和水环境工程建设,规划在北运河上修建2座橡胶坝,一是八孔闸橡胶坝,位于北运河与龙凤河平交处下游100米左右,坝长70米,坝高3.5米;二是前进道橡胶坝,位于前进道桥上游100米左右,坝长60米,坝高3米。
加快雨水空白区的配套工程和积水点的改造工程,通过合理的排水分区,新增适量的排水设施,以达到治涝的规划目标。
到2010年,规划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到2015年,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力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以东苏庄-赉粮务-旧县-大桃园-小屯一线为界,以北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ec,以南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ec。
进行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形成覆盖规划区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网络。
一般工业与民用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要按照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引导和扶持农民对自建住房按照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严格按规划配置公共绿地、停车场、体育场、广场、学校操场等,按照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设施,设置应急避难标示牌,满足居民应急避难的需要。避难场所服务半径小于500米,人均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规划城市疏散干道为福源道、杨聂路、光明道、机场路、京福支线、京津公路、翠亨路等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以及分支道路设置避难疏散标志。
11.2.7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技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和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伍。
11.2.8新城内严禁设置生产和贮存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设施;对地震时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其厂区要与生活区留有足够的生产防护绿地。
按责任区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区规划建设消防站10个,每个占地平方米。
市政给水设施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消防供水的可靠性;市政消火栓沿道路两旁设置,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两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市政消火栓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每平方公里需设55个市政消火栓。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要求,消防车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
消防指挥中心与城市供电、供水、供气、医疗、交通、环保、专职消防队以及消防重点单位设置消防专线通讯,以保证报警、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安消防部队的消防通讯装备的配备,必须成立独立完整系统,完成配备项目。
人防工程标准及需求量预测
2020年武清新城规划人口60万,按战时人口40%留城计算留城人口应为24万人,按照人均人防工程1平方米的目标,预测武清新城人防工程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
规划3个人防分区。结合大型公共设施、居住区、工业区等的规划建设,完善以骨干工程为主的人防工程布局,加强结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新城防空抗毁能力。
规划结合区政府建设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的地上、地下相结合的人防应急指挥中心。
确定的对外疏散公路为:福源道、杨聂路、光明道、机场路、京福支线、京津公路、翠亨路等几条城市主干道。地下疏散道路为:泉州路、泉旺路、泉达路、来源道、强国道。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管线应形成整体网络,管网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管网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地下管线能用共同沟的不应分设,能利用人防工程敷设的一般不另建。
居住区防空地下室的战时用途应以居民掩蔽为主。规模较大的居住区的防空地下室项目应尽量配套齐全。
在杨崔路与京津塘公路西南角建设人防物资库地下工程1200平方米。建设区文化广场掩体工程5000平方米。在京津公路东侧建设掩蔽工程1000米。建设泉达路地下停车场和雍阳西道地下停车场各1000平方米。
地面沉降控制规划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或撤销耗水量大的企业;改变农业用水方式,调整供水结构,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量。
开源节流,努力增加新水源,提高中水利用量。
重视武清新城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
建设地面沉降监测网点,尽快开展本区地面沉降趋势监测,为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根据城市现有基础,协调近期各类用地建设,既从现有基础和物质条件出发,又充分预见未来发展的可能,同时妥善处理好近、远期建设的衔接,为进一步实施武清新城总体规划创造良好条件。
人口规模:36万人左右
用地规模:约45平方公里
加快商贸设施建设,推进各类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完成综合医院、疾病防控中心、“120”急救中心、广电中心、文化公园、文化博物馆等一批设施项目。
启动武清开发区三期、武清国际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完成软体区建设。
推进京津公路(大运河)重要节点开发建设,完成新城1.2公里段、大三角一期、北河滩一期及下朱庄段招商等建设。
推进前进道开发建设,完成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经停站周边配套设施及重点地段规划。
完成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建设。
在武清新城结合铁路城际站安排一处客运站,占地约40000平方米,并将改造扩建武清客运站,使其达到二级站级标准,占地20000平方米,日发送能力5000人。
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二支渠贯通和西界渠、东排渠改造,形成循环水系。
完成新城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适应城市开发需要,实施新城重点供热站建设和并网工程,扩大集中供热面积。
新建新城运河东110KV变电站,提高综合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完成强国道、振华道等重点地段绿化工程。
保护北运河风貌,完成运河风景带建设工程。
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生效的《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经批准的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力宣传贯彻新城总体规划,进一步编制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形成新城建设管理的有效依据。
积极争取首都第二机场落户武清,并适时启动航空城规划建设,做好相关建设用地的控制、整理,以高质量服务地区统筹发展。
做好辖区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的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规划,利用国家、城市对新农村的扶持支援政策,搞好小城镇建设,形成特色风貌,振奋居民精神,投入辖区城镇、产业、环境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建设发展。
注重近期建设规划对建设项目的引导和适时调校作用,规范新项目的规划管理程序,保证在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健康发展。
2006-2020年)》强制性内容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内容,包括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城镇建设用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工程等内容。调整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执行。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1、规划区范围(1.4)
本规划所称武清辖区是指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武清区范围内的地域。包括新城(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和24个乡镇(崔黄口、梅厂、河西务、王庆坨、城关、石各庄、南蔡村、大良、大王古庄、下伍旗、河北屯、大孟庄、大碱厂、汊沽港、陈嘴、黄花店、泗村店、东马圈、高村、白古屯、豆张庄、曹子里、大黄堡、上马台),还包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武清农场和军事用地,总面积1573.5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龙凤新河,南至前进道、杨北公路,东起武旗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至龙凤河故道,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
二、城镇建设用地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2.2)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8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
三、空间管制
3、城乡空间管制(2.3)
(1)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
武清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包括津西北森林生态屏障、大黄堡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港北森林公园核心景区、黄庄水库、南湖水库、上马台水库、王庆坨水库和规划泗村店水库、北部水源保护地、一级二级河道及两岸防护用地。
(2)控制建设区
控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以及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区核心景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绿色生态廊道、主要行洪通道等。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规划大黄堡湿地保护区缓冲区、港北森林公园景区、区域内基本农田、南部滞洪区等。
(3)协调建设区
协调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的地区。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域内的沙化土地及规划首都第二机场预留地。
(4)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是指本次规划确定的发展轴带上的城镇规划建设地区,该区域内应适当保留部分农田和生态用地。
该地区涵盖了武清新城以及被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几条交通干线围合的带形区域以及镇区、中心村的建设用地。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4、文物保护(2.4)
(1)武清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运河,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泉州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处——御碑苑,文物点126处,总计129处。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现存文物和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有针对性地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分级保护要求。
(3)加快核定武清区内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民宅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进行保护级别和保护范围的申报审批工作,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
(4)加强运河文化研究,保护运河文化遗迹,继承运河文化精神。
(5)加强考古及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继续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建设的原则。
五、对外交通规划
5、城乡交通(2.2.6)
辖区内公路网规划分为高速公路网规划和一般公路网规划两个层次,区内高速公路以新建为主,一般公路以提升道路等级和提高路网系统性为主。
(2)快速路
天津市中心城区与武清新城之间规划京津快速路和外环线北延长线两条区间快速路。由外环东路、外环北路、高王路、前进道和京津快速路组成武清新城快速环线。
京沪高速铁路、京山津霸联络线、汊周铁路联络线、京津城际铁路、京山铁路、津蓟铁路、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蓟港联络线等高速、城际、普通等3种形式的多条铁路从武清区内通过,其中后五条在区内设有车站。
在太子务或高村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5)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城至中心城区、新城至村镇、新城内部3级公共交通网络。
六、新城道路交通
6、城市道路(8.1)
新城道路网维持2001版总体规划确定的方格网状的结构,道路系统主要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
7、公共交通(8.2)
将中心城区地铁4号线延长线从城际铁路武清站沿前进道、京福支线引入武清新城。
(2)常规公交
新城内部常规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应达到2-3km/km2,70%居民到达公交站的距离小于300米。以城际铁路车站为核心,建设集铁路车站、长途公路客运站、地铁车站、公交首末站、停车场为一体的公共客运枢纽。
8、交通场、站规划(8.3)
新城内保留现状9处加油站,规划了5处公共停车场。
9、交通管理(8.4)
健全和完善交通法规,制订合理的收费政策;提高交通控制管理水平,建立交通系统管理(T.S.M)系统;加快建设路外停车设施,建立停车场统一管理的机制;由固定勤务转向固游勤务相结合的路段管控;加大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逐步实施一些限制政策。
七、新城公共服务设施
10、公共设施用地布局(5.3)
新城公共设施形成两带多中心的结构。两带为前进道商业带和运河商业带。多中心为运河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体育医疗中心、城西商业中心、教育研发中心和城际站商贸中心。
居住区和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按国家或天津市“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进行配套建设。
八、环境保护与绿地系统
11、环境保护规划(10.1)
(1)规划目标
全面改善规划区环境质量,2015年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利用现状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合理布局各类用地,改善新城基础设施条件,增加新能源比例,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提高环境质量。
(2)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各环境分区应按其环境控制目标,确定环境容量,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超标排放。
加强综合利用,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产业废弃物应循环利用,尽量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减少污染源的排放量,从源头治理。在规划的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河流及道路两侧设防护绿带,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小气候。
合理利用能源,改变燃料结构,从根本提高城市气化比率,实现集中供热。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10年控制在0.81万吨/年。水资源充分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处理后的污水经再生水厂处理后回用,达到30%以上,回用于市政绿化、道路喷洒、景观河道用水等。
新城环境噪声的控制,重点是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对前者应采取交通管理办法,严禁机动车在居住区和办公区旁道路上鸣笛。对后者应禁止商业性高音喇叭的设置,对夜间营业商店实行音量控制。对生活噪声采取隔、吸、消等降声治理措施。
排污单位排向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三级排放标准或相应行业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标准;排污单位排向无环境容量水环境功能区的废水,要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排污单位排向尚有环境容量的水环境功能区的废水,要达到相应浓度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并符合天津市总量控制原则;排污单位废水无合理排放去向的,禁止排放。
12、绿地系统(6.2)
新城形成以“两横三纵”为骨架、以“多片多园”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的绿地布局结构。
两横指前进道绿轴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绿轴;三纵指北运河绿轴、翠亨路绿轴、京福支线绿轴。通过这几条城市重要道路和河道沿线成片的绿化构成新城的绿化主轴。
多片多园由新城内各级别的城市公园、公共开放绿地和新城北侧大面积的楔形绿地组成。强化在绿地布局上的均衡性和可达性,形成新城公共绿地系统的基础。
以引入外围的新鲜空气进入新城、改善新城气流状况为目的,依托城市主要道路、水系等沿线的绿化,联系和沟通新城各种类型的点状和线状绿化,建立起新城的绿化网络系统。
九、市政基础设施
13、水源(2.2.7、9.1)
除新城外,武清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主要由地下水提供,应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加强利用农村低洼地和人工水库,在丰水季节多蓄水,以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
武清新城水源规划应遵循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的原则。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污水资源化比例,采用分水质供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应针对新城微咸水的综合开发利用做相关研究,为开发利用作准备。
14、排水(2.2.7、9.2)
主要由区内几条主要河道——北运河、龙凤河﹑机排河﹑永定河﹑青龙湾河等河道进行农田排沥及农业灌溉。
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目标,新城内新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内须安排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的处理能力要达到污水处理厂规模的60%。
15、电力(2.2.7、9.3)
建设南蔡500千伏变电站、大孟庄220千伏变电站、六里庄220千伏变电站、石各庄220千伏变电站、武清城西220KV变电站,完善110KV变电站及35KV变电站的建设,达到每个乡镇有一座变电站,形成坚强而灵活的主网架。
16、燃气(2.2.7、9.5)
新城发展管道天然气,中心镇、一般镇,有条件的可采取管道天然气供气,天然气管网达不到的地区可采用压缩天然气。
17、通信(2.2.7、9.4)
新城合理布置市话局所和邮电所,各中心镇镇区建设模块电话局,并以电缆联接至各村庄,达到村村通电话。
18、供热(2.2.7、9.6)
新城、中心镇及村庄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供热,根据各自规划规模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可适当进行地热的开采用于采暖。
新城积极发展水源热泵用于建筑采暖和制冷,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开发和使用。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控制0.7以下,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十、综合防灾规划
19、防洪规划(11.1)
防洪:武清新城按近期(2010年)50年一遇,远期(2020年)100年一遇标准设防。
治涝:武清新城按10年一遇。
20、防震减灾规划(11.2)
到2010年,规划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到2015年,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力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规划城市疏散干道为福源道、杨聂路、光明道、机场路、京福支线、京津公路、翠亨路等城市主干道。
21、消防规划(11.3)
按责任区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区规划建设消防站10个。城市道路建设中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要求,消防车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
22、人防规划(11.4)
规划3个人防分区。结合大型公共设施、居住区、工业区等的规划建设,完善以骨干工程为主的人防工程布局,加强结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新城防空抗毁能力。
确定的对外疏散公路为:福源道、杨聂路、光明道、机场路、京福支线、京津公路、翠亨路等几条城市主干道。地下疏散道路为:泉州路、泉旺路、泉达路、来源道、强国道。
23、地面沉降控制规划(11.5)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或撤销耗水量大的企业;改变农业用水方式,调整供水结构,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量。开源节流,努力增加新水源,提高中水利用量。重视武清新城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建设地面沉降监测网点,尽快开展本区地面沉降趋势监测,为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天津市武清区国土分局
天津市武清区国土分局
联系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泉发路12号
邮编:301700
联系电话:022-纪检投诉:邮箱 电话022-微信公众号:wqgtzs(天津武清国土之声)
备案号:津ICP备号-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录片火车翻越秦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