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有那几个省份没企业家股东他们收下都有自己人有些决定问题大股东收下来执行这样的情况按照那个股东方式来解决问题

雷军最不待见,刘强东深恶痛绝!宁愿解散团队,这7类人也绝不能留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人过一千,必有坏蛋。在团队里也是一样,总有那么几个“坏蛋”。所以这几类员工必须从团队里清理走,一个都不能留,否则他们将是公司的噩梦!而在马云、马化腾、刘强东、雷军、周鸿祎、董明珠等企业家们眼中,这7类人是他们的容忍底线,一经发现,定要第一时间开掉。
一个公司想要平稳发展,必须要保证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但是团队是由形形色色、能力各异的人组成。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人过一千,必有坏蛋。在团队里也是一样,总有那么几个“坏蛋”。所以这几类员工必须从团队里清理走,一个都不能留,否则他们将是公司的噩梦!
而在马云、马化腾、刘强东、雷军、周鸿祎、董明珠等企业家们眼中,这7类人是他们的容忍底线,一经发现,定要第一时间开掉。
周鸿祎最近在新浪微博发出感慨: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
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周鸿祎口中的“小白兔员工”,是指工作态度不错,价值观也匹配,但个人能力和业绩不行的那类人。
而关于这个痛点,常保持危机意识的阿里早就有了相对应的部署。
阿里巴巴的人才盘点矩阵中,就明确将员工划分了成了明星、瘦狗、野狗、牛和小白兔五大类。
而大佬普遍抵触“小白兔”,认为他们比“坏员工”危害还要大。
今日资本的“风投女王”徐新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解读。与周鸿祎的观点一样,徐新特别提醒团队管理上要多关注小白兔的问题:
小白兔是最难的,跟着你很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是没有业绩。干掉它,你好像有点心软,做不到,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干掉小白兔,对你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小白兔往往让人不忍下手或者无从下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普遍同情,从而在大多数人中形成“管理者缺乏人情味”的观念。
因此小白兔问题在很多团队里都被长期搁置,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资历叠加会支持小白兔不断成长为大白兔、老白兔,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
在湖畔大学第三届的第一课上,马云也讲到: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什么样的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
史玉柱也曾和马云争论过一个问题:究竟小白兔对公司危害大,还是野狗对公司危害大?
最终,史玉柱被说服,也坦言要每季度实行10%末尾淘汰,让“兔子窝”变“狼群”。
马云不止一次的提过,阿里巴巴不准收回扣和送礼,曾经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为了坚守这个底线,开除了那年公司的销冠。
由此可见,在马云的用人理念之中,你可以没才我培养你,但是如果你做人有问题哪怕你再厉害,也只能挥手说拜拜。
马云还曾因为员工私下给客户回扣、抢月饼事情,毫不留情的开除了几位员工,这些都是不容触碰的底线。
刘强东谈到内部腐败问题时,也总是言辞激烈。
“这不是我狠,是因为你做的事情完全违背了我的价值观,颠覆了我的梦想。所以,别说几万块钱,几千块钱,就是你敢拿一分钱我也一定把你开掉,我不会跟你讲任何感情,我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这或许与刘强东的经历相关。“我第一次创业开餐厅失败了,当时因为收钱的小女孩跟大厨谈上了恋爱,他俩把公司所有的钱都给贪了。”于是,第二次创业成立京东时,刘强东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做一家走正道、没有贪污腐败的企业。
自营有假货,根源在内部腐败,京东员工一旦售假,将立即被公安传唤、刑拘。刘强东甚至搞起“保甲连坐法”,一人售假,团队开除,下属售假,上级有责。
而第三方平台售假,根源则在于监控不力。一旦发现第三方售假,京东会先罚没100万保证金,接着向工商局举报,严重的将导致商家网店和实体店统统关停,令其血本无归。
京东治内部腐败有一套办法。《京东集团反腐败条例》是集团反腐败的根本制度,以条例为中心,增加了配套制度,形成了健全的反腐制度体系。
董明珠在做销售总监时,发现有的员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老板没有指示,我不知道怎么办呀;这个事情不归我负责;为什么没有人来协调这个事情呢;这个市场很难做,所以业绩也只有这么点;公司给了这么点经费,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所以在董明珠看来,说这四句话的员工绝对不能留:“这不归我管”、“我不知道”、“他不在”、“这个没办法”。
马云也说,批评是容易的,批评必须拿出建议。
阿里巴巴的文化是你要想批评可以,但是你要拿出建设性意见来,骂人谁不会骂,你抱怨我们不会怪,但是你天天抱怨,肯定有老板跟你说,你到底什么情况。
抱怨也得有正能量,你也得拿出建议来,你瞎抱怨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你就应该选择离开这个公司。
经常盯着别人田地的人
史玉柱有一个观点,就是开掉经常盯着别人田地的人。
“当初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很差,各部门经理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公司战斗力下降。在这一点上,我个人比较欣赏日本人和德国人,这两个国家的人在协同性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这也是他们文化的优势之一。
但是在中国普遍个人能力优秀,协同能力却不够好。比如,一个部门经理经常盯着兄弟部门的情况,有人迟到了、那个没有做到等等,精力被消耗到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疏于对自己部门的管理。”
就是史玉柱常说的那句土话:经常盯着别人的田地,自己的田地就会荒废。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最终受损害的仍然是公司。如果有一个项目需要三个部门协同完成,但是部门之间不和睦,部门经理明争暗斗,那么这个项目就难以成功。
人品打折扣的
马化腾曾被问到“价值观”的问题,他表示腾讯的几位投资合伙人,包括腾讯培养的经理人、投资者,价值观都是一致的。而腾讯的价值观,马化腾表示第一个就是正直。“就是人品要特别正直,如果说有任何的问题,哪怕能力再强我们都不会要这个人的”。
柳传志也曾强调,企业选人一要看人品,二要看专业才能。搭建好企业内的经营管理班子,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珍惜人才,才是管理好企业的根本!
京东的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说:京东以前有一个业务能力很突出的高管,工作也很认真,几乎一丝不苟。但是有两次,他为了确保早上没有迟到记录,竟然让秘书帮他打考勤卡,据了解,其中一次还是为了自己要送孩子去上学,所以迟到了。
知道这件事情后,刘强东没有犹豫,直接将这位高管开除了,有人觉得太苛刻了,其实迟到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偶尔迟到几次,实话实说没有关系,这是难免的。
“但我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撒谎,在京东,只要有员工撒谎被我发现,我就一定会把他开除,就算是副总裁也一视同仁!”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看董明珠的视频上也看到过一个类似的员工被开除的原因也是一样,那就是撒个谎,然后就直接被开除的,员工对企业,对老板忠诚那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小米上市期间发布的创业8年内部纪录片讲述了小米手机八年来的起起伏伏。在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雷军特意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他之前面试的。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雷军面试了公司高管推荐的一个人,话说这个人非常非常厉害。他之前在一家供应商工作,只花了4年时间就把900万美金的生意做到了2亿美金。面试的时候这个人还说了一句话:我的能力就是能够把稻草卖出黄金价。
但是雷军拒绝了这个人,理由是价值观不符。
类似的还有马云,之前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是关于马云谈话的。马云说有一天开会,阿里的一个高管忽然教起了员工怎样才能把梳子卖给和尚。马云知道后直接把他开除了。
这位高管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举的这个例子挺生动的,和尚是光头,根本不需要梳子,咱们给和尚卖梳子就是没有需求也要制造需求,这才是真本事。
然而在马云看来,人家和尚就是和尚,光头就是光头,而你却千方百计想着卖给人家一个不需要的东西,你这就是在骗人啊。欺骗用户的人阿里巴巴不能要。
提出离职的人
姚劲波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就是如果有人跟你提出离职,那就不要留了,因为留没有用。
原因有两个,第一,以中国人的性格,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离职”这句话很难说出口。所以既然已经说出口了,那就意味着问题已经难以解决、难以挽回了。
第二,这个时候即使你争取把他留下来了,能用的办法无非就是更高的职位和报酬,这很容易因为个案造成不公平。
一个人向你提出离职,再留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我自己就吃了很多亏,到最后发现,挽留其实都是没用的。
他向你提离职的时候,可能新公司已经签好了,花再多精力可能都不成功,即使偶尔有留下来的,过不了半年可能又会走,此时你的努力劝说还会让你有挫败感。
本文来源:正和岛
作者:程灵素
一位500强成功人士的忠告:就怕你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6年前,我就任营业部总监时,急需一个助理。
刚在内部网挂了招聘信息,产品部的老总就把他的助理推荐给了我,说此人如何如何优秀。
我面了试,那小伙子确实感觉不错,能说会道,知识面广,而且貌似很上进。
我当时纳闷为啥这么好的人才,人家不留?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原因。
那助理的知识确实太渊博了,对BAT的战略规划如数家珍,对各种创新模式了然于胸......
但要命的是:他却很难按我的要求处理好任何一件小事。
写的邮件总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
领导来调研开会,他总是高谈阔论,而忘记端茶倒水和会议纪要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写年终预算报告,第一页的数据就错了,叫他修改后,发现后面的数据还是错,问他原因,他说我只让他改了第一页的数据......
老天爷!后面的数据都来源于前面的推导,前面改了,后面当然也要跟着改!
我怂了他,他很不happy,第二天就向我请辞,理由是:
“现在干的工作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事,觉得没啥发展机会,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我没有挽留他,无论我说什么都会成为洗脑的嫌疑犯,所以由他觉事吧......
最近写了几篇热文,吸引了一些年轻人来撩我。
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我在500强经历的那些“大事”,都想让我分享一下做大事的经验和干货。
于是我说: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大事,也没什么绝招,你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说这句话时,本想装逼包装下,可觉得还是这样平铺最好。
然而,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受年轻人待见。
他们找我要武林秘籍,我却告诉他们:
“太极只适合健身,不适合打架。”
这当然让他们失望……
但实际情况即如此:工作就像两个流氓打架,你却当成高手对决。
当你还在纠结是用“双峰贯耳”还是“十针手”时,别人一通王八拳已将你撂倒。
当你真的做成一件所谓的大事时,你就会意识到:这简直是黑屋子里的群殴,当你获胜走出,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几拳放倒了对方。
我在500强是做成了几件所谓的大事,可回想起来全是些苟且不堪的碎片。
做销售总监时,拿下一个几千万的大单。
这背后却是和产品部门上百次的邮件沟通、与客户各个层级的关系梳理、对投标文件每个字的拿捏......
在总部搞一个创收项目,为公司带来近50亿的业务收入。
这背后却是无数个追踪表格、电话沟通、激励文案、机构走访与宣导......
再后来,和世界著名咨询公司一起为公司做战略规划,项目将决定这个金融帝国的未来走向。
这真的是年轻人都向往的大事吧。
可6个月的项目期并没发生什么大事,有的只是每天23:00定时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千个访谈纪要、上百次的方案修改意见、一次又一次内部PK会议......
也许你会以为这与职位有关,级别很高的人是不是就能摆脱繁琐,闲庭信步?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我算是比较接近核心圈的人,以我的观察,即使这个金融帝国最高的几个领导人,也并非向你想的那样意气风发、运筹帷幄,他们每天面对小事的数量更是我们几何倍数。
而他们要做的,也仅仅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先抛开多大的成就不谈,其实你只需要对待工作投入一点、严谨一点,持久一点,足以让你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马未都讲过,他收藏一些木器,损坏时经常会找一个师傅来修理。
虽然那个师傅报价比市场行情高出一节,但他认准了,从不更换。
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马爷曾有一把黄花梨木椅,不小心碰掉了一个缺口,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这位师傅。
按说补救措施如何完美,都不可能恢复原样。
但那师傅硬是在一堆废料里寻找颜色、花纹都相近的材料。
虽然补椅子一个时辰即可,但那师傅找料就找了三天,终于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椅子本来的面目。
你看,真正的手艺并不在于出凡入胜的高超技艺,而在于以客为尊的投入态度以及细针密缕的严谨作风。
在职场也是如此,最终能走向金字塔顶端的人,不是那些看起来文韬武略的人,而是那些往死里嗑的偏执狂。
我在平安所见到的顶级高管多数如此。
我曾无意瞥见某位总裁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纪录着每次会议的细节,里面还夹杂着图形和表格,真的可以和90后的手帐媲美;
我也曾和某位总经理去机构调研,两天走了七八家机构,每家机构的发展情况他都了然于胸,报告中的细小错误,也都能马上指出。
当你和这些人接触后,你就会明白,只有屌丝们才动不动指点江山,大人物只说细枝末节。
有人会站出来说:
“投入一点、严谨一点、持久一点”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感兴趣的事,我就是无法全情投入.....
这并不奇怪,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枯燥。
人类作为从草原上进化而来的物种,对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事情总是排斥的。
所以,你对打游戏感兴趣,因为它会给你即时回报,打完小怪打大怪,层层升级;
所以,你对手头的工作不感兴趣,仿佛你在打一头看不见的怪物,你不知道多少拳才能将它放倒,甚至你的拳头是否打中了它,也是个未知。
但为什么一小部分人能够做到非人类呢?
原因就是他们设计和运用了自我激励。
知识大V李笑来讲过他自己的事,当年为了进新东方,必须在TOEF/GRE考试中拿到高分,而想拿高分就必须背会2万个单词。
要知道背单词对所有人来讲都是反人性的。
但李笑来想到进入新东方能拿百万年薪,那么每记一个单词就相当于50块钱,这生意划算啊,所以他就欣然投入到背单词这枯燥的事中。
也许你觉得这很阿Q,但我告诉你一个真理:很多时候,想把事做成,就要和大脑玩些小猫腻。
就像我写文章,开始时每个词都是一次便秘的经历,但一想到每1000字就离出书近了一步,马上就会逼着自己忍受这种非人性的煎熬。
而且,慢慢随着水平的提高,文章会被一些大号转载,也会收到一些打赏,这种外部激励会进一步催化我的坚持与投入。
我想这种内外激励的循环应用,就是那些精英们不断精进的秘密吧。
意志力本身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完全靠意志力来抵抗人性的弱点,你能做的只是利用一个弱点打败另一个弱点。
关于内在激励的一些理念,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丹尼尔o平克的《驱动力》,或许对你有些启发。
拜互联网所赐,信息太发达了。
那些成功者总是出现在你面前,撩动着你的神经。
某人的公司上市了,身价30亿美元。
谁谁的公司B轮融资了,公司市值20亿。
好像这世上很多屌丝一夜间逆袭成富豪。
这种明星效应,让很多年轻人捧着10块钱的盒饭,开始琢磨100亿的生意。
前两周,一位年轻的朋友说想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创业,还专门做了一个创业计划给我看,征求我的意见。
我问他:“现在公司领导对你的工作满意吗?”
他犹豫了一下说:好像不是很满意。
我于是含蓄的说:“再干段时间,自己成熟一点,再创业吧。”
那边不解的问:怎么才知道自己成熟到可以创业了?
我只能实话告诉他:等你领导对你工作满意时,你就可以考虑了。
他懵懵无语,中断了沟通。
又一次,人家想喝鸡汤,我却灌了凉水。
但凉水健身,奉劝所有准备创业的朋友一句话:
千万不要因为现在的工作做不好,就想去创业,因为那更是九死一生。
创业成功人士我认识的不多,失败的人我却认识一箩筐,想知道他们的共性吗?
“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来源:HONGHU,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该奋斗的年龄,千万不要选择了安逸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加油!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难处,也就越不再随随便便发表评论,或者瞧不起谁。
这不是虚伪,而是懂得体谅,温柔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很多东西,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快乐,你不快乐,谁会同情你的悲伤;
比如坚强,你不坚强,谁会怜悯你的懦弱;
比如努力,你不努力,谁会陪你原地停留。
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寻找到生命的闪光。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从今天起要努力,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相信自己。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在努力。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工作遇到挫折,你退缩,说难;
生活遇到困难,你抱怨,说苦;
总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不过是成全别人的成就,悲观了自己的路。即使今天不如意,但你年轻,努力便有未来。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来源:网络
“贫穷的死循环”
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算。那么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在另外一本书《贫穷的本质》,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个世界很多人,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
可是“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成为赢家,反而捆死他们。我称之为“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美国一学者,名校博士毕业后,没有去华尔街当金融高管,也没有去大公司拿高薪,去了贫民窟。
她研究的课题是:为什么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很难脱贫。
很多人觉得,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不愿意思考。这个世界大把挣钱的机会,如果他们足够努力,懂得抓住机会,怎么会一直陷在贫困状态中?
女学者隐瞒她名校博士的身份,潜入贫民窟,像他们一样生活工作。
她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异:
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要起床,由于时间紧,早餐只能匆匆吃点面包。
工厂制度严格,不允许员工随便离开岗位。因为是流水线式操作,所以连上厕所必须申报上司请假批准才能去。
时薪很低,必须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拿到保证基本温饱的工资,如果想要体面一点,需要工作更长时间。
一天24小时,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过。
午饭和晚饭都是吃快餐,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终于下班了,累,精力早已经消磨殆尽。
睡觉之前会有几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为了纾解一天的困乏,酒吧、夜总会、歌舞厅、都挤满了人。
大概会在11点到12点之间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睡觉。
持续循环这样的日子。
这就是贫民窟生活着的穷人日常的生活,以最廉价的劳动力获取报酬,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下班后的娱乐活动往往也是简单的感官刺激。
经济学家将这种生活状态称之为“贫穷的死循环”。
其实,贫穷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陷入死胡同,无论如何努力,都只能在死胡同里打转,而无法脱离这种生活状态。
贫穷的死循环:单位时间值决定了你的未来。
1、什么叫“贫穷的死循环”?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概念,“时间单位值”。
一个上班的白领月薪一万,每天8小时工作,周末双休。
一个摊煎饼的大妈,月薪2万。
将此两人对比,乍一看,摊煎饼的大妈比上班的白领挣得多多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北京煎饼大妈月薪三万火了,知乎上有人详细剖析了煎饼大妈的日常工作:
每天凌晨5点起床,准备原材料;无论风吹雨打,都要把煎饼车推到指定位置;买煎饼的人一般在早中晚上都有,为了能多挣点,必须要守到晚上9点,才能回家。
回家之后,不能立刻休息,还要收拾一下,锅碗瓢盆归置好,已经晚上十点半多了。
并且,摊煎饼没有休息日的概念,想多挣点,就得天天出活。
白领月薪一万,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日薪是454元;每天工作8小时,时薪是56元。
煎饼大妈月薪两万,一个月工作30天,每天日薪666元;每天工作17个小时,时薪是39元。
如果把工作环境考虑进来,白领不用被风吹日晒,空调能挡住酷暑,每年都有出游福利,每年都有年度体检。煎饼大妈什么都没有。
财经作家玮玮说:“不要被高收入迷惑,很多人的高收入并不是由高价值劳动带来的。
他们高收入的背后,是高付出、高风险、高折旧,很多人是拿命在换钱。”
“时间单位值”就是以尽可能小的单位衡量劳动价值。
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都非常高。
曾经看到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尔盖茨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百美元,他应该会不屑于去捡。
为什么?因为划不来,捡钱需要耗时1秒,而在这一秒内,他的身价已经上涨了两百多美元。
伪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其实很低,是低价值劳动,依靠长时间积累而得收入。
“贫穷的死循环”就是这样一种时间单位值非常低的生活状态:
人们拿着非常低的时薪,为了基本温饱,为了过得还算体面,不得不加长工作时间,以至于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放在工作上了。
到了休息时间,吃喝赌抽便是最佳娱乐方式。因为所有的意志力和精力都耗费了,一旦得其自由,欲望就容易放纵。
这样的休息,不能算是休息,只能是很低级的感官刺激。
低时间单位劳动值——低营养值——低级的感官刺激娱乐方式——再回到低时间单位劳动值,就这样,人们彻底陷入“贫穷的死循环”。
2、远离“贫穷的死循环”状态
如何打破这种“贫穷的死循环”?
几点建议,也许你未必处于贫困状态,但对你的人生依然有价值:
打破这种死循环的根本,在于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增值。
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教育。
电视剧《相爱十年》中,刘元去一家日本企业工作,最开始,仅是一家底层的行政文员,每天的工作是倒垃圾、擦桌子、擦楼梯、端茶送水。
除了做体力活,还要忍受同僚的冷嘲热讽,每天都很累。
尽管如此,为了能在这家公司长远发展,刘元还是挤出时间去报了一个日语培训班,每天坚持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日企老大要去参加一次活动,需要刘元帮忙。刘元很自然地直接用日语和他沟通。日企老大非常惊讶:“刘元君,你日语很好呀。”
刘元满面微笑,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此后,刘元在这家日企一路晋升,最终成为职位最高的中国员工。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时刻,一定不要让自己忙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耗费在无效重复之事上,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
每天留出时间,留出精力和意志力,给自己刻意训练,让自己时间增值。
3、良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良好的,处于正循环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拥有一份单位时间产出值较高的工作,工作时间不会太长,不会经常加班,每天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休息不仅仅是放纵欲望,你的精力和意志力,除了花在工作上,还有剩余,还能推动自己去学习,打破舒适区,进入未知领域,学习新的技能。
其实,“一万小时定律”和“一万小时死亡定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你能否不断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值增加。
这意味着你不能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你必须留出时间、精力和意志力成本,为自己的蜕变做准备。
那些一天到晚忙到死的人,注定拥有的是“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那些拒绝忙死,给自己生活留白的人,才会拥有“一万小时定律”。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
愿你有这样的生活。
来源:稻盛和夫商学院
要么干,要么滚,千万别混
不知不觉,2018年也经过去一半,,你接下来打算怎么过,还要继续混日子吗?
做业绩,要老大盯着才去做的,那请到工厂里去,因为只有流水线才适合你;
做销售,整天想着老大主动教你,那请到学校去,你去交学费而不是你领工资;
做工作,要让老大哄着你做事,那请回妈妈身边去,因为没人有时间无故哄你!
优秀的人是属于积极、努力、跟上、会伸手的、配合的人,
业绩是要靠自觉自律自励的,优秀的人从来都是“马不扬鞭自奋蹄”!
优秀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天天盯着做事!
你是为你自己工作
无论你是在自己创业,还是在公司工作,都要记住,你不是在给别人打工,你是在为自己工作!
多接几个项目,多画几张图纸,多交几个朋友,都能学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别人剥夺不走的,无论何时都可以为自己增加价值。
收获与投入成正比
一件事交给你,你应付一下很容易,应付完了之后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
一件事你可以把它做到60分,做得很轻松,你每天重复干三个小时活就完了,然后你天天上班没事,然后你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你怎么进步呢?
离开了学校之后,学习不再是上课也不是读书,而是通过你在工作中做事情、做项目积累自己的经验,跟很多人打交道。
因为我有不服输的性格,再普通的事要做得比别人好,大家做得很普通我要做得跟大家不一样。
要做到超出大家想象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努力,但我最后发现我的收获是最大的,因为我下了功夫,你的收获和你的投入是成正比的。
混日子事小
浪费青春事大
如果你混日子,对不起,实际上你是混自己。在很多大公司混的人很多,你能黑老板多少钱吗?
你一年年薪10万,中低层收入你在单位混10年也就混老板100万。
100万对公司伤害不到哪去,可是你十年不好好工作,荒废了十年,可能突然有一天公司倒闭了,或者发现你这个混混把你开掉了,你怎么办呢?你觉得你有竞争力吗?年轻时候吃苦不算什么,老了还要吃苦,才是最可悲的!
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
你慢慢会发现这个社会还是相对公正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怨天尤人除了会使你朋友越来越少,机会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不幸福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成功靠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一点点能力的积累。
不喜欢公司就坚决赶快离开
呆在公司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真不喜欢这个公司,不喜欢老板,赶快辞职,一分钟也别见到他,你没必要为了讨厌的老板、枯燥的工作而耗费自己的生命,你有选择自己生活工作的权利。
但是只要你工作一天,你就该把工作做好。有人说我有个性不爱干这个,我说大哥,个性是成功人士的专利,你没有成功之前个性能换房子吗?
如果个性能换房子,我比你有个性,我们全家有个性,但现实是个性换不了一个房子。
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
献给每天喊辞职、想辞职的人或周期性喊辞职、想辞职的人!
不要轻易离开团队,否则你要从零做起。
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心怀感恩之心,感谢公司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谁能最后享受到胜利成果?
第一: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第二: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第三: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第四: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
第五: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
第六: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
第七: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
第八:雄心博大,德才兼备,有奉献的人。
来源:正商阅读
《吕氏春秋》:8句话教你看人,一看一个准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名著。
对于如何看人交友,书中有八句话,对今人依然有启发意义。
赵春亮 摄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如果发达了,那么就看他是否还像以前那样待人,是否依然温和有礼,尊重规则。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暴发户”,他们很有钱,但是却没有教养。
一个人如果轻易被外物影响了性情,那么说明这个人的内在不够厚重,心性不够稳重。
他们飞扬跋扈的性情,很容易招惹祸端。
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如果地位提高了,那就看他提拔哪些人。
一个人提拔什么人,重用什么人,就代表了他自己是什么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想了解一个女人,先看看她的闺蜜。
想了解一个男人,就看看他的哥们。
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就看他把钱花在哪里。
说的都是虚的,做的才是实的。
一个人的钱包反映了他最真实的趣味。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相亲,喜欢看彼此的购物车,因为购物车清单里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自己。
听则观其所行。
听一个人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从行动上看一个人,远比从语言上看一个人要简单的多。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一个人夸夸其谈而无所作为,不妨敬而远之。
止则观其所好。
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
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看这人喜欢什么。
喜欢就意味着投入时间,点点滴滴的时间,构成了这个人全部的过往。
朱建辉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习则观其所言。
第一次见面说的话,不要轻易相信。
相处的时间长了,再看他跟你说的是什么。
人都有面具。
第一次见面都遮着挡着,但时间一长,脾气秉性,都显露无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朋友,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
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穷的时候,要看他会不会接受施舍,会不会贪小便宜。
人虽然穷,但是志不能短。
一个人如果轻易被利益收买,那就很难说将来会不会因为利益出卖你。
贱则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活得有境界。
如果一个人想要往上爬就不择手段,那就无可救药了。
为了名利,丢掉了原则,那就迷失在欲海之中了。
突破底线的人最可怕,敬而远之就好。
原标题:《&吕氏春秋&:8句话教你看人,一看一个准》
编辑/责编:杨硕
来源:中国新闻网、儒风大家
朱光潜:如何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心累”,相信已经成了不少小伙伴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口头禅。这是一种比一般的疲倦更加负面的状态。身体上的疲倦可以通过海吃一顿或者大睡一觉来消解,而要缓解心灵上的疲惫则并不是这么容易。何以解此忧?不妨来回顾一下朱光潜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留给我们的几点建议,或许能给到你一点不一样的启示。
年轻人,没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没有一段未来是注定光亮的。
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次立座右铭,这三段座右铭激励着他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恒,即是恒心,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恬,即恬淡、简朴、克己自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诚,即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
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
神。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
第二次,是朱光潜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他原本就爱好广泛,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
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
第三次,便是非常著名的那一句“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委给别人;
此时,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
此地,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先生说:“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面对身心透支的年轻人,朱光潜给出3条人生建议:
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只不过实在这和舞台有一点不同,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
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
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别忘了生活。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
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而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他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
做一个活泼的年轻人。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
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
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
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
现在一般青年的心理大半都还没改变。学生自成一种特殊群体,把社会看成待我改造的对象……
你应该回头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顺应本性地活着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了?我说:
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
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
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
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才能感受“无目的”的人生清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 朱光潜
编辑 :桐人
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有一颗温柔的心肠,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定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也见识过人生百态。惟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何种境遇都能有充满智慧的刚强壮胆,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
强者通常平静如水,并且相对平和。
内心不平静的人,处处是风浪。
再小的事,都会被无限放大。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
不够强大,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常表现为:要么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要么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从而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变得摇摆不定和坐立不安。
要想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需要具备至少以下六大品质特征:
1、高度自律和自黑
为什么不说自信呢?不自信的人,普遍内心比较脆弱。一个自信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往往带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并时刻充满激情。所有的盲目自信,和空腹自信,都是自以为是。心中要有真才实学,哪怕在不断的试错,但终究能到达攀登高峰的那一天。
人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高度的自信,从高度的自律而来。自律又是什么?自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来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除了自律以外,自黑的能力也相当重要。世界之大,什么鸟都有。等你哪一天稍微做出点成绩,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便在背后,唧唧歪歪的议论是非。从最开始的吐槽,到断章取义的论断甚至无趣的黑你。
自黑就是自己嘲笑自己,自己黑色幽默自己。自黑是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另类的修养。
2、必须经历绝望
经历绝望的意思,就是已经走过这段岁月。也许你还未曾绝望过,并不意味着你不坚强,但一定没有经历过绝望的人坚强。未绝望过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绝望可能是情感、事业抑或无法面对的孤独等等。
“必须” 是一个前缀词,一个重要的状态。“必须”并非主动选择,而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绝望来临时,坦然无惧的接受它,即使当下极其痛苦,甚至失去了自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才是值得体验的一种人生。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懂得人生的真谛。绝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和激情。经历绝望,但不要被绝望吞噬。相反你要胜过它,如同战胜黑暗,迎接光明一样。
3、培养独处的能力
孤独和独处并不是一件事,是两码事,而且经常会被混淆。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要耐得住寂寞,不随波逐流。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所谓的成熟,就是你越长大,越能学会一个人适应一切。在独处的时光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并培养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人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他人。如果你不学着与自己对话,便更难和别人交流。越能独处的人,越能面对和理解困境,也越能与他人相处。
4、不设限的思考
你的眼光要比别人远,你的心胸要比他人宽广。天天算计的人生,未来迟早也会被人生算计。
人生如同开车一样,当你比别人快30码,你体会到的感受别人无法感知。人生又如同开飞机,当你比别人高30000英尺,你看到的视野自然不同于他人。意思就是,当你在追求更高更远的美景时,也就不必在意他人短视的眼目。一切自然云淡风轻,不再受影响。
宽阔之后,就不会受狭隘主义的捆绑。自由之后,就不会受形式主义的限制。
5、需要一个信仰
人实在太有限,不论你信仰什么,总归要有一个信仰,否则和动物无任何区别。
在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有信仰,只是各自的信仰不同而已。有人信仰权力,有人信仰金钱,有人信仰自我,有人信仰爱情,有人信仰幸福,有人信仰美食,有人信仰制度,有人信仰有神,有人信仰...
不管什么样的信仰,都令人值得尊重,但是任何信仰都需要深入了解并相信,才能称之为“信仰”。
智慧和真理,有着天与地的距离。学会渴慕真理胜过追求智慧。真理能使人更有智慧的来看待世间万物,宽容的态度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比坚定的信念奔走人生之路,从容淡定的直面人性的黑暗和世间的悲剧。
6、做你自己
不要试图取悦所有人,现在做不到,未来也做不到。
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应该会有自己最在乎的人,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倘若他们对你所做的事有误解或质疑,值得你花时间去回应和解释。
内心强大的人,很少在意他人的看法,包括熟悉的陌生人。就像积极的人很少关注消极的信息,即便看到,也自动瞬间被屏蔽或消化。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追求。
遇到了障碍,会想尽一切办法铲除。遇到了挫折,也不轻易放弃倒下。克服了困难,便拥有了力量。解决了问题,便拥有了智慧。走出了黑暗,便拥有了希望。对他们而言,这些仅仅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没有天生的强者,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坚强起来!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企业家资本杂志
宁高宁湖畔大学授课:选人比育人更重要
一、关于“局”
中国有几个字非常有意思,代表着非常多的含义,多到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比如“度”,它是所有矛盾的整合、所有争论的开始,但英文里“degree”就不能很准地阐释中国的“度”;
再比如“正”,有正义、正向、正直等含义;
“心”英文说heart,也不能涵盖中文说的心理、心灵、心态。
为什么一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会短了许多?因为中国字非常深刻。
今天说说“局”这个字。局的概念可以用到很多地方,这个世界就是由不同变量、不同因素组合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局,每个人都在制造各种因素组合的局面。
比如创业,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公司,如果大家对你这个品牌、产品有了信任,形成客户基础,甚至形成客户忠诚,这背后就是大量的因素形成了一个局。
中国人用“局”字描绘了很多事情,比如中国人讲棋局、饭局、布局、格局、骗局、全局、开局、做局、结局、破局、僵局、时局、赌局、战局、危局、变局、胜局、败局等等,什么都有,中国人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局里看。
这就是中国传统智慧的唯物辩证法,把“局”变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现象和冰山一角。
“局”代表了多种元素的系统性组合。
现在每个企业都在讲创新,如果你把创新行为只当作要做一个新产品、做一个研发、增加一下研发投入,那是做不来的。
因为创新也是局的概念,它必须是整个公司从文化、信仰开始转变,才能把这个局面改过来。
你想研发做这个东西,如果组织没有改变,这个企业是变不了的,你调动不了资源,也集中不了资源。
所以我们讲创新,就是讲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企业。
在老企业、新企业都有这个问题,真正转变一个战略,绝不是说投资某一项业务就把战略转变了,如此一定会留下隐患。
再是调动资源的问题,你要对局势有一定的判断:各种资源集中到一起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局面?做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做一个局,一定有精神的、物质的元素在里面。
我们带领一个企业往前走,最终企业展现的是这样一个局面:它是多元素组合集中起来的,大过单一元素分散或简单组合。
“局”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有它你才能有更多的号召力,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我最近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国际对话,从美国来了一群著名的人,和我们一起来讨论中美贸易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看起来就是讲了一个局,中美的两个局到今天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贸易争端和赤字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形成贸易上的平衡,这种局面也会继续往前走。
走到第二步是知识产权问题,这个就更深入一步了。但也可以谈,问题也不大,只要大家按照规矩来就行了。
比如要用这个技术就必须出钱,对方不卖,你不能去偷、不能去模仿。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突然间又出来一个“中国制造2025”,这个局面往前扩展了。中国制造2025和美国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美国人讲中国制造2025要经过美国人同意,中国人是不接受的。
但美国人说,那不行,你们要怎么发展,必须得我同意。我们说那你不是不讲道理吗?!所以美国提出一个词“Reciprocal”,对等的。
怎么对等?现在这个局面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是两大局面之间的碰撞,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问题。
美国提出,如果希望有公平贸易,不单单是税率,而是什么都要对等。在你这个国家里,你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企业政策、税务政策都要对等才行,否则没法和你竞争。这个局面就越来越复杂了。
所以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用一种逻辑的方法分层次来看,是贸易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还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抑制中国成长的问题。所以中美之间的竞争会是长期性的。
通过这种对局面的分析,如果作为一个预测局势的人,就能够判断哪个因素是重要的,哪个因素是相对次要的,产生什么结果,对未来局势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基本的哲学思维,能够带来预见性。
全局式的思考和预测是管理者所需要的,否则就没有领导力。组织的天性就是希望一个领导人站出来说明天性是什么。
你可能说错,当然最好不要说错,但你必须有大局观思维,形成对问题的多方位分析。
二、关于组织和人
一个组织,首先要尊重物质,但也必须塑造精神。任何健康的组织都是这样。
如果看共产党的历史,拿《毛泽东文集》和《蒋介石日记》比一比,会发现:
蒋介石只有物质、没有精神,只有琐碎、没有大局,只有压力和牢骚、没有乐观,不太局气;
毛主席举重若轻,他也重视物质,但是他更看重精神。
我去井冈山学习,说当年毛主席带了一支队伍上山,问战士们山下是什么地方?战士们说,是吉安;再看看?是茨坪;再往前看,战士说看不到了。毛主席说,那不行,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
虽然当时饭还吃不饱,但也要看到全世界。这就是在组织中物质性和精神性上的平衡,文化因素是最好的激励,也是对人塑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组织的塑造必须有精神在里面,我要讲激励,更要讲精神。
所谓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使命、目标、战略、执行、评价是和你的收入联系在一起的,最后评价的时候,看有没有实现你的物质和精神目标。如果没有,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人生就是不断追索、探索、循环,这样才能达到精神和物质的平衡。而真正有思想、有战略、有信仰、有精神的企业也才会走得远。
精神不是骗人的,不是虚无的,不是拿来做工具用的,你的信仰和你的事业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要尊重人性和个体,也要塑造组织性。
人天性爱自由,不希望别人来管。中国人相对来说组织性强一点,这从秩序来讲是好事情,但从创新来讲不一定。
在企业里,首先要认为你的每一个员工,一定是一个很美丽的人。所谓美丽,就是认为他一定是从品德到动机、能力上都是好的人。
好人是在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公平的环境里出不了多少好的人,因为人是有自我反应的,人心是对换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所以尊重人性、尊重个体,这是最基本的。
另一方面,也要塑造组织性。
大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是很难改变的,但是组织性是可以改造的,组织的文化是可以塑造的,这让每个人保留了自身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外,同时也能适应组织性,认同组织的统一目标,也有服从性,也有纪律性。
尊重个性,也要塑造组织性,在企业管理里这两个要做到平衡。
第三,要尊重教育和培训,也要提高选拔管理者的能力。
每个企业里都有大量对员工的培养教育活动。要把一个人培养成领导者,实际是很难的,有天分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
有的人可能培养不成领导者,但他照样是很有能力、很好的人,可以给组织作出很大贡献,但你不能把他的地方放错了。
如果他的天分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者是一个喜欢自由创造的人,你让这个人当科学家可以,当校长问题就来了。
所以在企业里,经理人应该是选出来的,你必须很好地去度量、选拔、评价,而不是强行培养。
这就是所谓尊重天性,不管大企业、小企业,都要尊重人天生的能力。
一个人自身会有很多素质让他适合某一类职务,选择他会比教育他更重要、更有利。
第四,要给企业管理者更长时间。
企业都有生命周期,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业绩有月报、季报、年报,业绩不好就换人,这是一般的思维。
有哪个企业因为很快换了CEO而获得成功的?不多。有哪个企业不频繁换人却能获得成功?李嘉诚是一个,他在公司做了60几年,20岁创立公司,现在90岁了。
还有世界上最好的船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之前的掌门人90多岁去世。他生前为公司服务了40多年,去世那天我刚好在丹麦,整个国家就像出了大事一样,很多人来悼念他,包括巴菲特、任正非。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做了几十年的人,成功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国企也一样,需要很长时间去做。
作为企业来说,肯定会有人说你老化了、不能创新了,但反过来讲,有哪些企业因为三年换一个、五年换一个就搞好了?
我的感觉,在企业里换一个中层的人,前后就要浪费四年时间。刚任命一个人,你不能第一年就换他。过了一年发现不太行,已经第二年了,不能马上换,要找人,找到之后第三年换掉。新来的人又要学习、熟悉一年。
这四年下来,企业没有很大进步,可竞争对手已经走了很远。
所以选人很关键,选是第一位的,如果选的过程当中下的力气比较大,他就会是一颗好的种子,这样你给他更多时间去发挥就会好很多。
经理人会有很多种。比如:
第一类,职务型的经理人,因为有了任命,所以就是领导。但这类人往往连看摊都看不住,看摊业务都会往下滑。
第二类,是规则型、纪律型的。他遵守规则纪律,但没有真正的创造性,也没有真正的团队性。这类人能守住摊,但是创造性不强,这样的人放在大企业里可能不错。
第三类,是有目标、有改进,会不断把一个老工厂变成新工厂,不断改善企业效率、运营系统、营销系统,也不错。
但前面这些人在企业里不能叫创业者,企业真正希望得到的管理者,是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有局气、有目标、带团队、有文化塑造力、有人格感染力、同时也有营造健康组织能力的人。
眼界、局面、局势,加上组织,就综合成一个所谓的领导者。
“领导力”是什么?
就是真正能够审时度势,带好团队、带好组织、发挥每个人积极性,能够设定一个目标,并能够激发大家去达到这个目标。这对领导者有很高的要求。
有一个词叫“均好性”,现在找一个人也没那么难,但是一定要均好,就是这个人各方面都比较好。
比如这个人融资财务能力特别强,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好的会计,那么他是不是领导?或者一个很好的销售员,一个很好的律师,一个很好的工程师,是不是领导?一个人什么都不会,能不能当领导?这些都是新的问题。
问题1:问个尖锐的问题,国企能搞好吗?
宁高宁:国企有没有希望,实际上跟中国有没有希望是连在一起的。国企有它的优势,国企的稳定性、系统性、管理严格性还是很强的。
国企整体现金流状况、经营状况,特别是信誉状况,是不错的。它所提供的东西是国家在过去这么多年来大家看到的东西。比如,高铁、航母、大桥、电力网络、通讯网络都是国企做的。
当然,国企也有问题。国企需要深入的改革,改到既有国有企业属性,又更接近市场。即在国企属性下,无限地接近市场。
国企现在也逐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大家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问题2:真正的领导力是什么?
宁高宁:有很多种形式,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公司有各种形式,可能是军队式的,也可能是演出队式的。
但是,真正对人的尊重、对行业的基本评价、对风险的基本控制,必须准确和一致,否则就不行。审时度势是最主要的。
问题3::国企承担很多短期没有回报的攻坚任务,比如芯片国产化。那么,如何兼顾股东利益和国资保值增值?
宁高宁:股东利益和国家利益不能割裂来看。如果说国有企业搞芯片,不挣钱,要股东耐心点,肯定不行,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则办。高通、英特尔为什么能搞成?一定有一个平衡的。
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时间,怎么可能就全追上去了?!该用的用,该学的学,卧薪尝胆,从长计议,韬光养晦。
现在,央企对技术的追求越来越强,中化现在转型“科学至上”,走向新材料、生物技术,没有科技创新就不投资。
当然,知易行难,一句话说完了,做要做十年,要有耐心往前去做。
中国已经有一个积累效应,中国经济已经飞起来了,它一定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很多新东西。从中化来说,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是不可阻挡的。
问题4:您从华润到中粮,再到中化。每次新官上任烧的三把火是什么,或者说快速进入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宁高宁:不能说是三把火,因为在我来看做企业有一个逻辑顺序,是逐步慢慢做起来的。
比如,企业有自己的历史,有自身的骄傲,不能说我来了以后,你们都不对,我重新来过。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马上能想到的方法别人都想过,你不要以为你聪明。我的逻辑是先把理念统一。
先问你想干嘛?想升官,想发财,还是想长生不老?反正你得有一个追求吧。我在中粮说过,在中化也说过,我们可以在国企条件下提供一个体面的生活。
所谓“体面”如何定义?比如你开什么档次的车,穿什么档次的衣服,能去哪旅游,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大约是这样。
如果你有这个目标,第二步就是通过企业来实现这个目标,企业自身的发展就是你的发展,企业的要求就是对你的要求,你和企业应该连起来。
企业要有战略,要有执行,要有盈利,要有评价,评价完了以后就有分配,分配完了,回家问问家人满不满意,不满意就走,满意接着再干,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我到了中化以后,中化做了一些机制调整、机构调整、战略调整、理念调整。
因为这不是一两天能见效的东西,没有十年预期的话,一个大的国企很难有大的改变,中化变成一个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型企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问题5::在兼并和国际化运作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协同?
宁高宁:实际上协同是很难的。但如果没有协同,多元化企业是没有道理的,多元化的唯一道理就是协同。
每个人都想自己搞不同的业务板块,这就是架构设置和激励方式的不合理了。
架构设置里,一定是最高级领导管协同,不能下面人管协同;
协同本身一定有投诉机制,有没有协同有人会去裁判,协同好了以后有奖励机制,最后协同会变成自动的,因为他们得益了。
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后改变了两个事情:第一改变了管理能力,管理可追溯,分析能力很强;第二,形成生态圈,生态圈就是协同力。
比如你用支付宝,就得用物流,用了物流,就可以买家居,买了家居,还可以买别的。
问题6:我是海归,以前做通讯技术,现在做医疗。跟国企打交道,觉得合作起来挺麻烦。请问宁总怎么看?
宁高宁:回到国企这个问题上来,国企是不是好的合作伙伴呢?我认为是的,在国企发展还有跟国企合作所有过程中,应该说赖帐、骗人是很少的,但有可能被别人骗过,但是很少骗过人,这是肯定的。
我自己感觉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向性比较强的企业容易合作。现在很多国企在搞混改,国企是大股东,外资作为小股东,这种例子非常多。但还是要看不同的企业。
来源:笔记侠
人生最不该挥霍的三样东西
你肯定也听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这段名言: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在有限的一生中,我们又该怎样活出最好的自己呢?
首先,请不要挥霍你的健康。
我大学毕业后,曾在表叔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当年白手起家,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卖原材料。
那时公司开辟新市场,非常忙,他经常陪着工人装货到半夜,第二天又跟着业务员去跑市场。
有一天中午吃饭,我看他桌子上放着几瓶药,他将药整瓶盖地往下吞,就问他什么情况。他说,经常忙得没时间吃饭,就得了胃病。
我劝他当心些身体,他笑说没事儿,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就住院动手术,在医院躺了两个多月。
出院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把烟酒都戒了,下了班就回家,吃完晚饭就去散步。
他说,躺在病床上看书时,有一句话让他感触颇深:“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结底属于那些身体好的。”所以,他要像书中的人物一样,注意休息,锻炼身体。否则,健康没有了,再说其他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其次,请不要挥霍别人对你的信任。
在表叔公司工作的时候,我接手了一个市场,每个星期送三次货,有的客户货款不会立即给,而是累计几次,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一结。
我那时刚出校门,脸皮薄,也分不清人心好坏,客户说晚点转或者过几天转,我也就相信了。
后来到了约定的时间,有几个人的货款始终没打来,财务催,我也催,就是有一个人花言巧语,反复拖延。过了好几次,我实在没办法,就找表叔求援。
表叔说,那人欠了我们几个同行的货款,在整个行业里已经名声很臭了,这样的人做生意肯定做不长久……
果真,后来那人生意做不下去,只得把店面给转了。
无论做多大的事业,能力决定你的现在,人品决定你的未来,剩下的就是用善良和真诚赢取持续的信任。
有句话说,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它们破碎的时候,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痛苦。
最后,请不要挥霍光阴。
前段时间,朋友向我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他说,一转眼就到了现在的年纪,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哥早就买车买房,他却一事无成,未来一片渺茫。
朋友学的是建筑,考了好几次专业资质证书都没成功。每次报了名,书放在那里接灰,等到了考试前才拿出来临时抱佛脚。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
前段时间他让我提醒他看书,结果他下班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回到家就直接躺在床上玩游戏看手机,书放在墙角接灰。
有人说,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而当我们能够读懂的时候,它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
人生,无所谓失去,只怕草率地挥霍。
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珍惜自己的时光,就是最大限度地活出最好的自己了。
来源:每晚一本书、人民日报
作者:一只鱼
稻盛和夫:比“信任”更为重要的东西,是“尊敬”
经商的极致在于得到客户的尊敬。
——《活法贰:成功激情》
“诚实”是领导人必备的资质
“诚实”是领导人必备的资质,因为“诚实”催生“信赖”,“信赖”引发“尊敬”。而“尊敬”就使统率团队成为可能。
我们总是认为“尊敬”这个概念只是用于对待老师、师傅等方面。所以,我提出获得“尊敬”对于企业家也很必要的说法,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
但是,为了率领部下,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为了让部下的能力都能提高,领导人必须获得部下的“尊敬”。
但是如果不“诚实”,又缺乏关爱之心,就不可能产生相互之间的“信赖”和“尊敬”。
获得客户的尊敬
经商就是累积信任。事实上,随着信任我们的客户的增加,我们的商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我认为,还有比信任更为重要的东西。
当然,信用必不可缺。我们可以用价廉物美的产品,以准时周到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任。
但是,如果卖家具备高尚的道德观和优秀的品格,就可以获得比信任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博得客户的“尊敬”。
“信赖”和“尊敬”密切相关
很明显,“信赖”和“尊敬”密切相关。但是,这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信赖”是经商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而“尊敬”则更为崇高,获得“尊敬”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能获得客户的尊敬,他们就会认真倾听我方的意见和提案,不仅对现在所需之物给我们下订单,而且有关客户正在计划中的新产品也会来同我们商量。
比如,你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你的客户从内心“尊敬”你,那么,客户在制作新产品时,可能在刚刚开始设计的阶段就会赶来与你商讨。
在设计阶段就请你参与,就意味着“共同开发”客户的新产品,这就等于约定在新产品中也要用你提供的零部件。今后你也会被客户邀请为“共同开发”者。
要做到这一步,客户不仅要认可你的专业能力、贡献度,更重要的是,客户要尊敬你作为经营者的人格。
经商的极致在于得到客户的尊敬
我认为,经商的极致在于得到客户的尊敬。如果被客户所尊敬,即使别的公司打出更为便宜的价格,客户依然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具备高尚的道德,意味着比提供便宜的价格、良好的质量和及时的交期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商人应该掌握的“哲学”。换言之,就是让人自然敬服的“器量”。如果不学习掌握这种资质,就不可能把事业做大。
获得客户的尊敬,就能长期保证事业的成功。
本文来源:稻盛和夫商学院
好员工,请用业绩证明你的存在!
一、职场铁律:
1、公司的问题,是你改善的机会。
2、客户的问题,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
3、职场,就是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4、只有对你严格要求的领导,才是真正帮助你成长的好领导!
5、如果你渴望卓越,这些职场铁律,没几把刷子,老板请你来干嘛?
二、老板的世界:
1、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2、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
3、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
4、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
5、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三、没有功劳,苦劳就是“白劳”:
1、企业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2、在企业中,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做出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3、我们坚持以绩效的获取和提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以绩效水平作为考核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依据。关注微信"世界500强职场法则"了解更多团队管理。
4、工作价值和市场价值决定着员工的分配基准,绩效水平决定着员工的实际获得。
5、我们追求正果。出正果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反对只说不做,同时我们也反对做而无效。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扣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6、企业对员工价值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员工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多少。
四、不要轻易离开团队,否则你要从零做起:
1、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2、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3、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4、心怀感恩之心,感谢系统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5、创造效益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6、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五、问题就是你的机会:
1、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改善的机会。
2、客户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
3、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
4、同事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合作的机会。
5、领导的问题:就是你积极解决获得信任的机会。
6、竞争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强的机会。
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1、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2、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3、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
4、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真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七、谁能最后享受到胜利成果?
1、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2、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3、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4、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
5、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
6、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人。
7、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
8、雄心博大,德才兼备,有奉献的人。
八、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业绩是最有力的价值证明。
2、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业绩!这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这是以结果作为标准来检验一切的时代。
九、没有业绩就是剥削企业:
拿老板工资却不思进取,就是在白白耗费公司资源。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在剥削企业。
十、对领导而言:爱他就严格要求他:
1、对你有严格要求的领导,才是能真正帮助你成长的好领导,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2、任何强大公司都不会给下属安全感,用最残忍方式激发每个人变得强大,自强不息!
3、凡是想办法给下属安全感的公司都会毁灭的,因为再强大的人,在温顺的环境中都会失去狼性!
4、凡是想方设法逼出员工能力,开发员工潜力的公司都会升腾不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要么变成狼,要么被狼吃掉!
5、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6、如果真的爱你的下属,就考核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标,高标准,逼迫他成长!
7、如果你碍于情面,低目标,低要求,低标准养了一群小绵羊、老油条,小白兔。这是对下属最大的不负责任! 因为这只会助长他们的任性、嫉妒和懒惰。
十一、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1、老板为什么付给你薪水?
2、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员工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水。只有公司赚了钱,员工才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公司赚钱就是为自己加薪。
3、我们无论从事哪一行,都必须用良好的业绩证明自己是公司珍贵的资产,证明自己的的价值,证明自己可以帮助公司创造利润。关注微信"销售总监"学习不一样的销售技巧。谁能够为公司创造的业绩多,当然,谁的薪水也就高。
4、比尔.盖茨:“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十二、用一流的业绩套牢老板的心:
每个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只会留下那些,业务能力最强的员工。馅饼并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只有你努力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老板才会重用你。
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员工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业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因此,业绩就是我们的尊严,业绩就是我们的荣誉!
来源:稻盛和夫商学院
稻盛和夫:只有坚持天天反省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志
所谓“率直之心”并不是别人要你向右转你就向右转,并不是盲目顺从,而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如实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不惜切努力奋斗。
——《活法》
如果说感谢之心是幸福的源泉,那么率直之心可以说是进步之母。让自己心里不舒畅的逆耳之言,照样认真倾听。
如果自己有错,那么不是等到明天,而是今天立即纠正。这样一颗率直之心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心志。
松下幸之助先生一贯强调“率直之心”非常重要。松下先生自己没有学问,所以总是用主动请教别人的方法促使自己进步。这一信念松下先生终生不渝。
后来他被誉为“ 经营之神”,被人们神化了,但他自己依然贯彻“一辈子当学生”的信条。我认为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才是松下先生真正的伟大之处。
当然,所谓“率直之心”并不是别人要你向右转你就向右转,并不是盲目顺从,而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如实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不惜一切努力奋斗。
具备一对虚心聆听他人意见的大耳朵,具备一双真诚审视自己的大眼睛,耳聪目明,充分发挥耳朵、眼睛的作用。
谈到“率直之心”,让我想起我当研究员时的事情。每当我专心致志做实验,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结果时,我会情不自禁,高兴得跳起来“啊,太棒了!”我用整个身体来表达这种喜悦。
然而,这时候我的一位助手却总是用冷冷的目光注视我。
有一次,我又兴高采烈地要跳起来,并对这位助手说:“你也该高兴啊!”不料,这位助手却无动于衷,一副兴味索然的模样,不屑地抛出一句:“你还真是一个轻浮的人。”
他接着说:“为了这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太棒了! 太好了!’开心得眉飞色舞。值得男子汉高兴得跳起来的事情,一辈子有一两次就不错了。而你动不动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未免太轻率,会被人瞧不起的。”
他这一席话犹如一盆冷水,让我从头到脚感觉一阵冰凉。
我稍稍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样反驳他:
“你的说法或许有道理。 但我认为,研究出了成果,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果,也应该把自己喜悦的心情直率地表达出来。
“即使看起来有一点轻浮,但是,把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感恩之心直率地表达出来,可以成为一种动力, 激励我们持续这种枯燥的研究和单调的工作。”
我的说辞中虽然带了几分苦涩,但却简单明了地表述了我的人生哲学和信条。
那就是,不管什么小事,只要开心,只要感激,就要率直地表达出来,不绕圈子,不装深沉。这种心态的重要性,我不假思索就对这位助手说了出来。
天天反省是为磨炼心志而不可须臾忘却的实践,但它也是“率直之心”的产物。因为无论你主观上多么希望保持谦虚,但不知不觉中就会装出什么都懂,摆出自以为了不起的臭架子。这就是人的常态。
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疏忽、失误,每当意识到这一类过错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认真反省的机会,重念严格自律的紧箍咒。只有坚持天天反省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志。
“神啊,对不起!”——我常常脱口而出,用这句话表示反省之意。无意中逞了威风,说了过头的话,回到家里,或在宾馆的房间里,我就会向神忏悔:“神啊,我刚才的态度错了,请您原谅我。”告诫自己今后不再重犯。
因为我反省时会大声说出来,像孩子一样。如果让人听见,会认为我神经不正常。所以,总是等到只剩我一人的时候, 以率直之心,说出自省自戒的话语。第二天再以谦虚的姿态重新开始,将“终生当学生”的信条铭刻于心。
“神啊,对不起!”“南无、南无,谢谢。”这两句话成双结对,是我的口头禅。用这两句短短的话语表达我的反省之心、感谢之心。同时这两句话也是规范自我的单纯明快的指针。
来源:《活法》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个企业家四句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