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价格计算普通话:达不及很妥帖什么意思

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修辞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演化。
1、先秦时期。我国先秦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修辞、风格方面的研究。那时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都很重视语言和语言问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他主张“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强调语言要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认为言辞如果缺乏文采,就不会广为流传。“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释义: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这是老子“道德经”的收尾之章。“信言”是诚实可信的言说。“美言”是表面华美、刻意修饰的言说。是说诚实可信的言说表面是不华美的,诚实可信的言说不需要追求表面的华美。老子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人类在言说和学问领域立言、立学、求知的规范。第一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250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无可争辩的真理。它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都不要追求浮华美丽的言辞,要用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原本意思的言辞。而对于表面浮华美丽的言辞和文字,要认清言者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美言所误导。
孟子:“詖(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知言才能知人。偏颇的言辞,过分的言辞,邪僻的言辞,搪塞含糊的言辞,能够把这样的言辞判断出来,最根本的是你必须心中有标准有原则。
墨子:“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辟(譬)”的方法是用一事物解释另一事物。
庄周很重视“寓言”,“重言”等修辞方式。所谓“寓言”,就是引证神话式的幻想故事(也一些通常说的寓言)来阐明整理。所谓“重言”,就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其中许多是作者的假托),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在中国,最早把“修辞”这两个字连起来用的是孔子。据《易·乾·文言》所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里的“修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修辞立其诚”本是一个政治概念,“辞”的本来意思是“文教”。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2、两汉时期。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兴、赋。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有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它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有了重大发展,文学批评也十分活跃。这些都推动了与之关系密切的修辞理论的探讨。
陆机《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它强调创新:“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就像丢弃已经枯萎的晨花;开拓前人没有运用的命意和文辞,就像振发没有开放的晚蕾。《文赋》把文章分为十种文体,并分别指出其风格特点,所论都很有见地。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修辞也有精深的阐述。它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认为一篇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在强调情感志趣、思想内容的同时,提出还必须有优美的文辞和动听的声律。该论著对文体和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文章的词句、篇章结构和辞格等等,也都有独特的见解。《文心雕龙》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4、唐宋时期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他从史传文体的特点出发,主张“言必近真”,用今语记事;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反对雕章琢句;倡导“文约而事丰”,以简要为工。这些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
宋代陈骙《文则》是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书涉及的修辞研究范围较广。包括文体与修辞、语法与修辞、消极修辞、辞格、风格等。陈骙还深入地研究了辞格比喻,它把比喻细分为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10类,是古代修辞学著作中讲比喻讲得最为详备的。它不只讲应当怎么样,还讲了不应当怎么样,或者在什么情况应当怎么样。它讲到用语要注意搭配得当,避免语病,以至讲到语助词的修辞表达效果。虽然有点烦琐,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元明清时期 元 王构的《修辞鉴衡》;陈绎曾的《文说》;明 高琦《文章一贯》、归有光的《文章体则》;清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唐彪的《读书作文谱》、刘熙载的《艺概·文概》、薛福成的《论文集要》等。这些著作虽然并不是专讲修辞的,但是比较系统地接触到了大量的修辞问题。历代的诗话、词话、文论中,也有不少修辞方面的论述。
  二、年轻
  20世纪初叶,“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或参考了欧洲和日本的修辞学,开始建立了系统的汉语修辞学学科,并且在有的高等学校开设了修辞学课程;二是逐渐有了专以现代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从20~30年代,陆续出现一批修辞学专著。可举以下3种为代表:
唐钺《修辞格》(1923)。主要参考了欧洲传统修辞学,专讲修辞格,是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向的一个关键性著作。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这部书参考日本修辞学较多,但是有自己的创见。《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全书共分十二篇,包括引言、说语辞的梗概、修辞的两大分野、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语言的体式、词句平匀、安排稳密。将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辞格共归纳为三十八格。该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成为修辞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汪震《国语修辞学》(1935),全讲白话文。第一章里说“国语修辞学限于中国标准的语言,既不是某处的方言,也不是专为读阅而不能用来讲话的文言,……我们为活人,说活话,把活人要说出的话用一种技术写出而没有讹谬,有效而没有误会。这就是国语修辞学的意义。”这个出发点和当时国语运动的历史形势是合拍的。
解放后,汉语修辞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其中指出:“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东西。”与此同时,连续刊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该书共六讲,包括语法的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标点。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此后,又陆续出版了一些修辞学的论著和通俗读物。其中1953年出版的张志公的《修辞概要》(生动活泼,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俗简明,比较实用)和1962年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自成体系,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是很值得注意的)都各具特色。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实用汉语修辞仍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许多大学开设了有关课程,有关的教材和介绍修辞知识的书籍、杂志不少。除此之外,修辞的讨论、篇章结构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如修辞学理论、修辞学史、作家、作品的修辞艺术,修辞学与邻近学科的着重经、国外修辞学研究评介等等,都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有的是过去研究薄弱之外,有的是前人所未涉及的领域。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倪宝元的《修辞》
、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 )
第二节 修辞的性质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修辞手段,只是运用得好坏优劣不同罢了。比如现在常说的“铁饭碗”、“大锅饭”“走后门”“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等话,其实都是修辞中的比喻说法,大家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是在运用修辞手段了。再比如,人们去探病时,总不会对病人说“你迟早总要死的”之类的话,尽管这是真理,但在这种场说就极不得体。
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某某人很会说话”或“某某人不大会说话。”这里的所谓“会说话”多半指善于辞令,表达效果好,也就是会修辞,而“不会说话”则往往指不善辞令,表达效果差,就是不会修辞。所以学习一些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地加以运用,这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时,首先应当分清三个不同的概念:修辞活动、修辞和修辞学。
修辞活动,也就交际活动,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在交际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总不会是消极的,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佳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修辞活动总是具体的,复杂多变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千差万别,但又是有规律的。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相提并论的“修辞”。它是客观存在着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运用它,不能随意废弃或创新,这一点同语法是一样的。所谓修辞活动其实就是运用修辞的活动,或者说是受修辞制约的活动。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是以修辞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如何有效地使用的问题。它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比语音学、语义学和语法学更有实用价值。它是内部的微观的结构语言学同社会之间的桥梁,它是语言学面对社会的一个窗口,它同文学、美术、文章学、逻辑学、诗律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逻辑的关系
一个句子,一段文章的正误,概括地说,决定于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事理、逻辑,就是说要看它的内容合不合情理,合不合思维规律;二是规矩、习惯,就是看它合不合词汇、语法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的习惯;三是情味、色彩,就是看它的语体风格合不合适,感情色彩对不对头;四是声音、语气,就是看它念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这四个因素中,除第一个外,其余都同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有时候话语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语音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修辞则把语音的双声叠韵、谐音、轻声、儿化、押韵、字调、重音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用,使之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词汇研究的是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规范化等内容。修辞则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修辞同语法、逻辑的关系
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因此有人提出,语法管的是“通不通”,逻辑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
修辞和语法、逻辑三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混同起来,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1.一般地,修辞要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切合语法的条件下进行。
2.修辞的特点同语法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某些修辞现象会转化为语法现象,而汉语修辞手段的特点有一部分是由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3.对同一语言事实的分析,往往同时涉及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当然,有些修辞现象是不能机械地用逻辑和语法的尺度去衡量的。因为修辞有时会突破语法规则或逻辑原则。
总之,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基础,为修辞手段的选用、修辞效果的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扩大了三要素的功用。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综合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有利于多方面地恰当地选用语言手段;有利于了解修辞的某种特点,并就此去辨证地分析修辞现象。
世代相传、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整首民歌都很美,这里重点分析一下最后一句。这一句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天苍苍”,是一个主谓句,它把人们的祖视线引向了高远深邃的苍穹,那里是一片湛蓝;“野茫茫”,也是一个主谓句,它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平坦空旷的草原,那里无边无际。上一个分句描写色彩,这一个分句描写辽阔。第三个分句“风吹草低现牛羊”,是一个紧缩句,包含三点意思:“风吹、草低、现牛羊”。要是说前两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画面是远景、全景,是静态景物;那这里则是近景、特写,是动态情状,显示了勃勃生机。前两个分句的“苍苍”和“茫茫”都是富于音乐性的叠音词,韵母均为“-ang”,第三个分句的末字“羊”拼音为”yang“,三句押韵。顺便指出的是,第三个分句中的“风吹”、“草低”都是主谓结构,按说最后的一点意思也应该说成“牛羊现”,但为了押韵,灵活地改成了述宾结构“现牛羊”。前两个分句三字一顿,第三个分句前两字之后也稍作顿歇,末三字之后则为较长顿歇,成为:
    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 || 草低 || 现牛羊
即成为“3+3+2+2+3”的音节停顿,具有整齐而又有变化的节奏美。整修句子匀称和谐,悦耳动听。正是这样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表现了大草原景色优美、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无限风光。
三、修辞与题旨、语境
(一)修辞与题旨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题旨?题旨就是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致包括主题思想和写说目的两个方面。修辞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总是为了表达特定的内容,因此,修辞与题旨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形式与内容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内容必须用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也必然有其表现的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修辞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人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修辞形式,适合内容的修辞形式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内容。如:
①精警的譬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譬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这是著名作家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讲譬喻(即比喻)作用的一段话。作家先说明了比喻的“美妙”和“奇特的力量”,然后又接连用三个比喻来作形象的描述。在这里,表达的内容很明确,修辞形式也很生动,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和谐统一。讲比喻者善用比喻,现身说法,说服力很强,表达效果很好。
我们要处理好表达内容与修辞形式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偏向一端。修辞学不以内容为研究对象,但是这不等于片面追求形式。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努力做到正确的表达内容与完美的修辞形式的统一。
(二)修辞与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狭义的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我们说一句话,常有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既包括紧贴在它前后的语句,也包括出现在它前后的其他语句。广义的语境是就语言外部环境而言的,既包括交际者的身份、职业、水平、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又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背景等客观因素。总之,语境是影响语言交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
2、语境的构成因素
(1)主观语境因素 指包括身份、智也、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在内的说写者的自身因素,它直接制约着个人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
(2)客观语境因素
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听者、读者等动态因素。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普通作文书上有所谓“六何”说: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指的也就是构成语境的客观因素。
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语境因素的类型 :
1)语言工具:共同语言工具是语境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共同语言,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例 :“洋泾浜”网络语言
  本人在贵公司的烘焙鸡上荡了一个软件不能用,可能贵公司的东东里面bug太多,现特发上一张帖子奉告,虽然是小case,也请贵公司予以重视。BTW,如有可能,请将修正后的软件E我。大虾。
        ——(《语文建设》2000年第11期)
“烘焙鸡”—音译词,Homepage,主页; 
“荡”—音译词,Download,下载; “东东”—东西;  
“bug”—臭虫、问题、故障; “帖子”—在公共留言板
上张贴留言;  “小case”—小意思、小问题;  
“BTW”—英语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E我”—通过电子信件传给我; “大虾”—网络高手。
  实际上这段话的意思是:
  本人在贵公司的主页上下载了一个软件不能用,可能贵公司的东西里面问题太多,现在特发一个网上留言,虽然是小问题,也请贵公司予以重视。顺便说一句,如果有可能,请将校对后的软件通过电子信件传给我。网络高手。
2)话题  
话题是谈话的主题。话题常常关系到交际的进展和方向。
  3)上下文
  上下文是具体言语片断中的前言后语。言语交际过程中有许多省略的现象,就是因为借助上下文提供的信息保证了的交际顺利进行。例如:
  她(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孙犁《荷花淀》)  
②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已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虎、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他自居及时雨宋江,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老舍《离婚》)
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也很有情趣。此外由于上文介绍丁二爷时,已指出过他是个“白吃饭”的人,而他的那些小鸟不是秃尾巴的、烂眼睛的,就是项上缺羽毛的或破翅膀的,无一不属“例外”无一不各具特色。就是它们常同无所作为的丁二爷“闲谈”,又开着什么“英雄会”。显而易见,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可笑、幽默的效果。
  情景语境对言语具体含义关系重大。即使很平常的话,离开语境也常常难以确定。例如:
   ——快八点了。
  这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中,可能会表达不同的言外意义。
5)交际双方关系
  交际双方的关系直接规定了言语行为的方式和话语含义。双方关系包括年龄、性别、亲密程度、知识背景、文化传统等等因素。
         ——“今天的天气真好。”
  这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用在不同的对象之间,会有不同的含义。
6)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语词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例如:狗
  英语:褒义 You are a lucky dog.
汉语:常用作贬义词,指坏人。
(二)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1)语境是人们进行修辞活动、选择表达手段的依据。修辞中语言手段的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同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同一种修辞手段,在甲语境中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乙语境中则未必。我们平时说某词用得好,实际上是说,在这个语境中某词最适合,而不是评说词语本身的优劣,因为词语本身无所谓高下优劣。
修辞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修辞的选择受到语境的制约。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不仅仅用一种的修辞形式,人们会用到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用对偶、排比、反复、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但是这些修辞的选择运用都会受到语境的制约。具体体现在制约着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比如,要给一个知识水平较低农民讲述一个事件时,可以采用简单明了的叙述方式,尽量避免用过多的专业化的议论或对场景的描写,不然农民会摸不着头脑,影响了表达效果。而用同样的一个词义,同样的一个句式,由于语境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比如,周总理出访朝鲜,把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比作鸭绿江水长流不断。出访尼泊尔,把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比作喜马拉雅山巍然永存。这两个恰当的比喻在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取得了十分好的修辞效果
(2)语境往往会赋予词语种种语境意义,从而使语义表达丰富多彩,富于变化,是理解话语的根据。
有些词语,静止地看,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可一旦到了语境中获得了语境意义,便一下子变得鲜活异常、光彩照人,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如北宋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让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有时候人们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比如想要指出某些欠妥的地方,但是又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或者是希望在讽刺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显得有风度又幽默,就会采取一种“言外之意”的修辞。“言外之意”要达到预想中的修辞效果就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也就是说要指桑骂槐也得在有“桑”有“槐”可指的语境中进行,不然这“言外之意”就没有依存的情景就达不到预想中的修辞效果了。而且这个时候一定要跟当时的场合以及上下语境相联系才能够让对方听明白。如果对方听不明白,搞不懂这言外之意,甚至有了其他的了解这就给交际带来障碍了。由此可见,“言外之意”必须在与之相适应的语境在才具有意义,也就是说语境可以补出词语的“
言外之意”。
台湾歌手齐秦的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唱响了海峡两岸。众所周知,狼,凶狠狡诈,眼里闪着绿光,如此令人颤栗的凶险动物被写进歌里,谈何美感。然而,事实却相反。我们撇开歌曲的旋律,单就歌名来作一分析。与“狼”搭配的量词通常是“只”或’‘条”,例如一只大灰狼,一条披着羊皮的狼,狼是人们心中的贬损形象。而在这首歌曲中词作者别有用心地从众多量词中选择常与“马”搭配的量词“匹”构成“一匹狼”,不可否认,马这一高大、矫健、人们心目中所褒扬的形象自然影射到“狼”的身上。量词“匹”的选择改变了人们心目中“狼”的邪恶形象,创造了一个与马一样良好形象的“狼”。在这种和谐、安全、毫无野性的语境中,人们自然乐意接受这“匹”孤独的来自北方的“狼”。无独有偶,服装品牌“七匹狼”,食品品牌“七匹狼”竞相上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销售氛围
修辞的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等都要受制于语境。
第三节 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修辞的基本原则
1.码本共通的原则
码本共通的原则是一切修辞活动所应当遵守的前提。
话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发话人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组织成一定的话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受话人,受话人依据发话人的话语和特定语境来理解发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并按一定的规则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是一个基本的交际过程。
这个过程从信息论角度看,具有编码、发送、接收、解码、反馈等环节。图示如下:
┌———————————————————————————————┐
└→发话人编码 → 发送 …… …… 受话人接收 → 解码 → 反馈 → ┘
编码,是发话人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织成内部言语,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腹稿”。它是一种语言心理行为,心理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计划的制订”。编码是话语交际的重要基础,编码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话语交际的效果。编码关键有三:一是语码组织要合“法”(语言组织规则),二是语体选择要合“情”(语境),三是信息定量要适度(既不能不足,又不要冗余)。
发送,是发话人把经过编码的内言语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展现出来。或通过发音器官转换成语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说”;或通过书写器官和工具转换成文字,则是通常所说的“写”。输出是一种生理——物理运动,心理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计划的执行”。
接收,是受话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来获取发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听”或“读”。这是一种物理——生理运动。
解码,是受话人把获取的话语信号,输送到大脑的语言中枢进行处理,以解读发话人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解”。解码是一种语言心理行为。
反馈,就是发话人根据自己对发话人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以一定的方式向发话人回应,让发话人感知。反馈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或用话语回应,或借助表情、点头、手势等副语言形式示意,也可以通过实施发话人所要求的行动作出反应。反馈标志着一个基本的话语交际过程的完成。
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编码”与“解码”所使用的“码本”是共享的。
2.角色认同原则
一种有效的修辞行为,不但需要行为主体确立以什么社会角色说话和对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说话,而且更重的是,行为主体对交际双方的这种角色定位还应该获得交际对象的认同。
3.合作原则
所谓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应遵守的基本
4.关联原则
要求所说的话必须与交谈目的相关,也就是要切合话题。例如:
①吉 你不换一件衣服?
老太太 不过是到公园去坐一坐,谁再去换衣服?
吉 可是天气很凉,不换,也应该加一件。在哪里?我替你去拿,好不好?
老太太 我自己去,你不知道。(丁西林《一只马蜂》)
例中的各个话轮都是围绕换衣服来说的,话题专一。
5.得体原则
修辞行为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它是否合乎语体的规范,是否符合言语交际环
境的规定,是否符合社会交往的礼仪,是否符合文化的习俗,是否符合双方的审美倾向。
修辞是综合运用语言各因素形成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求得理想的交际效果。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才能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这取决于运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得体。语言形式是否能反映交际的内容,是否适应交际的语境,是否切合语体,语言的规范和变异是否适度,所含的信息是否真实、适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得遵循一个原则――得体。一句话有几种说法,哪种说法最合适,要看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对谁说话,上一句是怎样说的,下一句打算怎么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典雅点儿较好,有时候大白话最为相宜。
修辞好比穿衣服。人体有高矮胖瘦,衣服要合身;季节有春夏秋冬,衣服要当令;男女老少,衣服的材料花色不尽相同。总之是各有所宜,修辞就是讲究这个各有所宜。
6.收效原则
它是言语交际中修辞层面的最高原则。任何修辞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意图,都要寻求一定的效果。
二、修辞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一, 修辞要切合题旨,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为特定的思想内容服务。
?修辞不能不顾思想内容的需要,专门挑选华丽的词藻,或尽量多地堆砌一些修辞格,千方百计地把词句打扮得“美丽”“漂亮”,弄得个浓妆艳抹,忸怩作态,哗众取宠,其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修辞不是可以脱离思想内容的单纯的语言技巧,它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服从表达思想内容为先决条件的。词语、句子、辞格本身是没有好坏、美丑之分的,用得不恰当,就是不好的、不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内容决定了修辞形式。?
当然这不是说语言运用不需要修辞、润色和加工,更不是提倡满篇“大白话”、语言无味、不要文采,而是说语言的运用必须适应和切合表达内容的需要,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思想内容这一根本,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 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
语体是由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语言特点的风格类型,不同的交际需要形成不同的语体,如口语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各种语体都有自己典型的、公认的表达手段和方式,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词语、句式、辞格、语言手段等与之相适应,这些表达手段和方式对于其他语体往往是相排斥的。例如公文语体排斥文艺语体中的夸张、双关等辞格,文艺语体排斥政论语体中结构复杂的长句,也排斥科技语体中的科技术语等。语体对语言材料的选择、修辞方式的选用等都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注意语体的区别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密切相关,所以切合语体需要也是修辞必须遵循的一条不容忽视的原则。?
第三,修辞必须适应和切合语境的需要。?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说的“六何”——“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
、“何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页。),就是构成语境的因素。?
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地看,无所谓好坏。修辞现象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也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同一句话,此时此地说合适,而换一个时间、地点、场合说就不一定合适。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例如公安人员在逮捕逃犯时说:“我早就在这里等你了!”表示有先见之明,具有一种威慑的力量。如果一对恋人,一方对另一方说:“我早就在这里等你了!”就不再具有威慑的力量,而表现了望眼欲穿、急不可待的绵绵情意。?
修辞的成败,除了取决于是否切合题旨、是否切合语体外,还取决于是否适应语境的需要。适应语境,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恰当地选用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陈望道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发凡》19页)怎样才能恰当,只有适应和切合语境才能恰当。因此,适应语言环境是修辞的基本原则,也是修辞的基本规律。?
(三)、修辞的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取得语言运用的最佳表达效果,那就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这也是修辞的基本要求。?
所谓准确,就是选用的词语要确切,分寸合适,轻重恰当;所用的句式也要确切地扣“准”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表意缜密准确。是什么就是什么,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使人听了不会误解。例如前面例①《藤野先生》中的那句话“从此就看到许多〔新〕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把其中的“新的先生”改为“陌生的先生”修改后就更加妥帖、准确。又如,在为人民军队制定“三大纪律”时,1928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后来毛泽东同志把它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可以说是选用词语精益求精的范例。“群众”比“工人农民”的范围大,更确切(只说“工人农民”容易被人钻空子,似乎非工人农民的东西就可以拿了)。“一针一线”是极细微的东西,这里代替“任何东西”,军队纪律的严明由此可见一斑。再如鲁迅小说《药》中老栓买人血馒头的一段描写:?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段文字中的“摸”“抢”“扯”“塞”“抓”等几个动词,用得就很贴切、准确。一个“摸”字,写出了老栓生活的穷困、艰难(如果衣袋中钱多,一抓一把,何必下手去摸?因为生活艰难,为防止丢失,才把钱藏在身上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要“摸”),这个“摸”字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老栓的情态。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抢”“扯”“塞”“抓”等几个动词,则活画出了刽子手蛮横、粗暴、极不耐烦的神态,如果换成其他同义词“拿”“撕”“递”“接”等便没有这样准确、传神。?
所谓鲜明,就是选用的词语和句式必须含义清晰、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糊其辞。 ?
要做到鲜明,选用词语就应避免晦涩,要少用难懂的词语,要少绕弯子。例如:?
蓝色的天空像硫酸铜一样。?
“硫酸铜”是什么样子,没有学过化学的人就不清楚,因此上例语义不明晰,如果把 “硫酸铜”改为“大海”,意思就清楚明了了。?
又如前面所举的《藤野先生》中的“新的先生”,既可以指新来的先生,也可以指不认识的先生,语义也不明晰,而改为“陌生的先生”后,意思就十分清楚了。?
一些新闻报道中常用“反应强烈”这类词语,究竟是“强烈赞成”,还是“强烈反对”?语义不明。语言运用中应尽量少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
所谓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不能离开所要表达的内容去片面追求生动。语言生动,不一定使用什么新奇词语,也不一定要堆砌华丽的辞藻,有时候,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做到了准确贴切,也就生动了。例如:?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这都是一些普通的词语,但用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实地表现出农村荒凉凋敝的景象,显得非常形象生动。?
有些抽象的事物,抽象的动作如果选用一些表示具体事物、具体动作的词语来表示,也会显得很生动。例如:?
他们接着便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读了大半辈子书,连秀才都没考上,这对于一个死要面子的读书人来说,既是终生憾事,也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每当提起这件事,孔乙己就脸色发灰。可文中不说是脸上变成灰色,而是用动作性很强的“笼”字,来突出脸色变化的迅速,好像一下子从外部罩上一层灰色,非常形象,表现出这句话对孔乙己的打击有多么沉重。又如:?
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袁鹰《井岗翠竹》)?
上例中的“滑下”原文是“下了”,意思比较抽象,后来作者改为“滑下”,就要生动得多,它既包含了“下了”的意思,又表明了“下”的状态和速度;“挤上”、“走上”等动词的运用,把“翠竹”拟人化了,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所谓简练,就是指运用语言应力求简洁,做到言语不多而含义丰富。?
语言简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删除冗赘,不说废话;二是通过词语的确切选择,使语言增加弦外之音,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例如:?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人民解放军30万人渡过长江》)?这是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消息,总共只有16个字,却勾勒了一幅“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画卷,确实达到了“持一当百”的境界,堪称语言运用精粹简练的典范。又如:?
原稿:我怎样的孤寂啊!统计全船的人,大约在15以上,可是我觉得一个也没有,止有孤单的一个我。?
改稿:……可是我觉得只有孤单的一个我。?(叶圣陶《旅路的伴侣》)?
上例修改后比原句更简洁。?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上例中用“遍身油腻”来修饰灯盏,寥寥数字,却反映了许多内容:灯盏用的时间长,主人生计忙碌,家境贫寒……言外有意,耐人寻味。?
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可见,不当用的词语,决不多用一个;当用的词语,决不少用一个,这是语言简练的关键所在。?
在修辞的四个基本要求中,准确是鲜明、生动、简练的基础。?
第二章 语音与修辞
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充分利语音因素进行修辞活动,是汉语由来已久的传统。
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大家知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要有元音作为它的组成部分,而元音是一种乐音,清晰响亮,悦耳动听。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词语组合时音节稳定不变,易于构成整齐的语音段落。汉语的音节具有高扬转降的声调变化,平仄交错,相互配合,会显得抑扬有致,富有节奏感。汉语有双声词、叠韵词、同音词以及词的轻重音等等,它们的反复再现,可以使语音盘旋回环、联绵不断。以上这些具有特点的语音建筑材料,如果巧妙地加以运用,就能使文章声情并茂,大大地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重视语音修辞、书面文字看起来似乎没有声音,其实作者在选用词语组织句子时,心里也是在想着音节的组合安排的。而读者,看到的同样不单纯是一个个方块字,而是音义的结合体,心头在默读着。这些,人们只不过没有觉察罢了。所以静止的文字,实际上字里行间在涌动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无声潜流。不少作家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老舍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字不改地拿念,大家都能听明白。虽然我的报告作的不好,但是念起来很好听,句子现成。比方我的报告当中,上句末一个字用了一个仄声字。如‘他去了’、下句我就要用一个平声字。如‘你也去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有的作家还谈了自己的素养的提高。碧野说:“我的散文不仅得力于现代诗歌的学习,而且得力于古典诗词的熏陶。唐诗、宋词,都是我喜爱的。诗词讲究音韵。我的散文也力求要给读者一种音韵美的感受。”他们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一、音节特点与节律谐和
(一)从音节本身来说,现代汉语音节有鲜明的特点:单音节表意,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现代汉语音节的这些特点可以给修辞在语音上提供这样一些手段:
现代汉语词语以双音节形式为主,但这些双音节的词绝大多数是有两个语素组合起来的合成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的意义。单音节表意给语句组合在音节上带来很大的灵活性,从而为表达的活泼、幽默或讽刺以及简约服务。这些灵活性可以体现于政论、文艺语体,也可以体现于广告等事务语体。如:
[1]我可以想见,每次开这样的会,都有这样一组镜头,两种力量在较量着,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以王志科恭而不顺、服而不帖地立着而告终。(李小平《桑树坪纪事》)
[2]储蓄有利,利国利民利社会;
存款方便,便你便他便人民。 (某储蓄所广告词)
元音占优势的音节为现代汉语诗、词、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材料基础。我们可以在各类诗歌、歌词、广告词乃至民谣等多种表达形式中领略到这一表现。如:
[3]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着蜜甜的忧愁。 (徐志摩《沙扬娜拉》)
[4]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 (阎肃《长城长》歌词)
在散文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上述特点,插入押韵的表达,取得别致的审美效果,如:
[5]我们有些人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原来终生追求的现在不屑一顾;原来可以株连九族的现在可以光宗耀祖;原来引以为荣的现在羞与为伍;原来避之不及的现在趋之若骛。
(陈祖芬《共产党人》)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为构成语音链中的抑扬顿挫与节奏感提供了条件,使得汉语语音具有鲜明的音乐性。从而不仅使汉语诗歌等韵文节奏鲜明、起降有致,如前举多例;而且连其它散文也同样可以朗朗上口。这也构成了汉文学作品审美特点的民族性表现之一。如:
[6]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
平平 仄仄 仄平 仄仄 平仄 平仄 仄平 平仄 仄平仄仄仄 仄平
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
仄平 仄平 平平 平平 仄 平仄 平平 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真相〉代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汉语音节的三个特点可以综合地运用于修辞行为中,形成节奏感鲜明、组合灵活、独具汉语特色的修辞表达。这一现象不仅常见于精雕细刻的书面文学语言中,即便在脱口而出的口头表达中同样可以看到。曹雨《日出》中的这段台词就很典型:
[7]你骂了我,你挖苦我,你侮辱我,哦,你还瞧不起我!我现在快活极了!我高兴极了!明天早上我要亲眼看着你的行里挤兑,我亲眼看着那些十块八块的穷户头,也瞧不起你,侮辱你,挖苦你,骂你,咒你,——哦,他们要宰了你,吃了你呀!你害了他们!他们要剥你的皮,要挖你的眼睛!
(二)从词语的语音特征上看,现代汉语词具有双音节化的趋势。
现代汉语词语在语音上具有明显的双音节化趋势,词语的这一特点给表达带来了这样的表现:在搭配和音感上,体现出明显的音节节奏均衡特点。
词语在组合时,偏向于2+2结构,或1+1结构。如果没有特殊语境(如对偶等)的允许,很少有2+1结构;句子的末尾多要求以双音节词结尾:
漂亮衣服(?衣、服)、语义类型(?类、型)、不断说笑(?说、笑)
学习思想(?思、想)、加以改革(?改、革)、贩卖烟酒(?烟、酒)
电脑坏了、电视机好了、他哭了、把垃圾扔掉(?把垃圾扔)
访问美国?访美、看望爸爸和妈妈?看望爸和妈??看望爸爸和妈
双音节化不仅给句子的组合带来了明显的音节均衡语感,而且有些短语或句子在结构上可能并不是2+2节奏,但在拼读或接受时,仍然倾向于将它双音节均衡化。如:
一衣带/水 弦外之/音 丧家之/犬 闻/所未闻
望/而生畏 乘/人之危 狐/假虎威 利/令智昏 北国/之春
上述短语从结构和语义上看,都应是以斜线处为第一层次切分点,而不能从它们中间切开。但在拼读这些成语时,却只能以2+2节奏来表达。否则,读起来拗口,听起来也不顺耳。
下面的新闻标题就注意到了音节节奏的均衡,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8] 主意太多 成果太少
大国民议会一团乱麻
(《都市快报》)
反之,如果不注意音节节律的协调,语句在语音表达上就会失去平衡和美感。
下面两则广告在音节节奏均衡上处理得不理想,或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或拗口难读:
[9] 诱人的貌
喜人的价 (某收录机广告词)
[10]这种助听器造型小巧,机身总重量仅18克,属国内首创,噪音、失真、语言清晰、放大效果等技术指标,均属国内领先水平。(《杭州日报》)
(三)音节的协调
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不仅要考虑到符合语法规则,考虑到意义的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音节的协调。
A、直接组合的词语中要注意音节匀称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许多单音节、双音节的同义词并存,选用词语时,应该符合双音节的节奏倾向。在某些情况下,单音词以配单音词为好,使成一个节拍;双音词以配双音词为好,使成两个节拍。这样语音会显得平稳匀称,节奏分明。前面讲到“顺――顺着”的用法时已经涉及这一问题,这里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互――互相”为例。这是一组意义相同的副词,单音节动词前宜用“互”,如“互帮、互学、互通(有无)、互致(问候)”。双音节的动词前则宜用“互相”,如“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谅解、互相指责”。再如:“过――过于”,这也是一组意义相同的副词,单音节的形容词前宜用“过”,如“过热、过忙、过急、过累”。双音节的形容词前则宜用“过于”,如“过于谨慎、过于固执、过于昂贵、过于乐观。”
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双音节的很多,它们组合时,许多都要求双音词与双音词相配,例如“清正廉洁”说成“清正廉”或“清廉洁”都不成立。这样的例子很多。
  建设国家 建国家 高国家
  庆祝节日 庆节日 祝节日
  伪劣产品  伪产品  劣产品
  艰难困苦 艰难困 艰难苦
有时有这样的情况:某个双音词和另一方同义的双音词配合也可以,和单音词配合也可以。例如:
(1) 锻练身体长期坚持(自、自然)有好处。
(2) 月光笼罩下的西子湖,景色(更、更加)美丽、
以上两例括号内的单音词、双音词都可以分别和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但是效果不一样:单与单相配,双与双相配都显得更为和谐。例(1)或者说“自有”,使成一个节拍,或者说“自然大有”,使成两个节拍,都比“自然有”好。例(2)或者说“更美”,使成一个节拍,或者说“更加美丽”,使成两个节拍,都比“更美丽”好。广播或诵读时,这点更明显。
下面的句子音节不够协调:
    (1)*姑娘那时真可怜啊,爸爸、妈妈被林彪、“四人帮”打成叛徒、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关押在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地方。一到星期天,邻居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同爸爸、妈妈在一起,她拉着弟弟站在家门前,从太阳出来一直盼到太阳落,见爸爸妈妈回。
最后两个分句句末都是单音节节拍,不够平稳,语音上有点煞不住。“落”最好改成“落下”,“回”最好改成回来。
      (2)*观众喜爱的十一面哈哈镜已经整修一新,装潢别致,同光学馆一起也将在春节期间供大家观赏。
最后一个分句最好改成“将同光学馆一起也在春节期间供大家观赏”,修改后,单音节拍的“同”,改成了双音节节拍的“将同”;而三个音节节拍的“也将在”,变成了双音节节拍的“也在”,读来更觉顺畅。
虚词的运用也要注意音节协调,下面的例子最好改一改。
    (3)*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大肆收受、索取贿赂,被一审判死刑。
后一个分句最好改成“一审被判死刑”,这样,六个字,两字一顿,均构成双音节节拍,显得更匀称。
B、相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注意音节一致
词组也好,句子也好,相应位置上词语的音节应该力求一致,这样语言就具有了整齐美。四字结构中,有许多就是如此。如“沉思熟虑”,前后两部分是并列的,各自又是一个状中结构,相应位置上的“深”与“熟”,“思”与“虑”,都是一个音节,所以十分上口。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分为多音节,比方写成“深思考熟虑”,那美就被破坏了。下面的四字格也是如此。
  左邻右舍 三言两语 探亲访友 推波助澜
  丰功伟绩 清规戒律 明查暗访 风平浪静
下面我们举一些散文中的句子为例:
      (1)日出后的草原千里通明,这时最便于去发现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碧野《天山景物记》)
第二句谓语部分是两个并列的结构,这两个并列结构各自又都是联合词组。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联合词组中,前一个词是单音节的,而后一个词是双音节:“(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如果相应位置上的任何一个词语不符合这个音节组合,那就很拗口了。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他们”之后,有四个并列的述宾结构,述宾结构中宾语的中心语都是双音节;“布局、配合、映衬、层次”。中心语之前的定语都是四个音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花草树木”原也可以说成“花草树”,但为求音节一致,“树”用了又音词“树木。”
      (3)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在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
第二句中有四个并列的词语都是双音节:“梳妆、洒扫、奏乐、歌舞”,前三个都是双音节动词。“歌舞”比较复杂,在现代汉语中,它作为一个词,是唱歌和舞蹈的意思,为名词,作为词组,“歌”“舞”均为名词兼动词。这里显然表示动作。这就是说,在四个并列的词语中,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这是为求音节的一致,所以灵活地将词和词组作为相应位置上的成分用了。
下面的句子相应位置上词语的音节不够匀称:
    (1)*这部作品展现的生活画面广,开掘主题思想深,塑造人物性格活,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概括力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这个例子在“这部作品”之后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它们都是主谓句,但是结构和音节不尽一致。三个分句的谓语分别为“广”、“深”、“活”,都是音音节,这很整齐,但是它们的主语就不整齐了:“展现的生活画面”是偏正结构,“开掘主题思想”是述宾结构,“塑造人物性格”也是述宾结构,为什么不一致起来呢?后二者可以改成偏正结构,分别在“开掘”、“塑造”之后加上“的”。
      (2)*“稀土”的名称有点名不副实,其实它们既不“稀”,也不是“土”。
后二分句的谓语“既不稀”和“也不是土”,音节不一致,可以改成:“既不‘稀’,也非‘土’”。也可以改成“既不是‘土’,也并不‘希’”。
      (3)*猕猴桃这种水果不仅酸甜可口,而且有丰富的营养。
两个分句的谓语“(不仅)酸甜可口”和“(而且)有丰富的营养”。结构、音节都不一致,以相同为好。后者可以改造成“营养丰富”。
C、几个多音节语音段落
前面我们讲了有关双音节的问题,这里再讲讲有关四音节、三音节、五音节、五音节、七音七的语言段落问题。
1、四音节语音段落
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多为四言,童蒙读物《千字文》、《百家性》也是四言。成语大部分也是四个字。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民日常口语中,四音节语段落用得很多,其中一般都是按照语法规则组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也有一些和通常的语法规则相悖的,然而并不影响人们的语言交际,谁都能理解。这说明人们对四音节语音段落的“偏爱”,同时也表明汉语词语组合的灵活性。
(一)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词语通常不能直接做状语,常常充当介词的宾语,而由整个介词来修饰谓词性中心语。可是在一些四字格中,前面的名词性词语如果带有手段、方法等含意的,介词常常省去。例如:
    科教兴国 科技兴农 智力扶贫 礼貌待客
    好言相劝 恶语伤人 武装干涉 武力威胁
 感情用事 白手起家
以上名词性词语前省略了“以、用、凭、靠”等一类介词。这是为求构成四音节语音段落,名词充当了状语。
(二)现代汉语中,动词做定语时后面要加助词“的”,否则和所修饰对象的关系就会改变。例如“看的报纸”是偏正结构,而“看报纸”就成了述宾结构了。但是一些双音节动词充当定语,而所修饰的对象也是双音节时,动词后面的“的”常常省去,由两个双音节动词直接组成。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结构比较紧密的带有固定词组性质的词语。例如:
    参考资料 调查结果 表决程序 传播媒介
 营业时间 服务态度 畅销商品 投资项目
    承包合同 管理条例 从业人员 访问学者
以上词语的组合为求构成四音节语音段落,看似述宾结构,实为偏正结构。
(三)有的四字格结构由两组偏正结构组成,偏正结构均为“方位词+中心语”,表面看来,前者和后者似乎是并列关系,其实不是,例如: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前面两个音节的词组为定中结构,而后面的两个音节的词组为状中结构。如果加上虚词,结构关系就显豁了:“南(之)水(向)北调”、“西(之)电(向)东送”,前者和后者都是陈述关系,为主谓结构。这是为求构成四音节语音段落省略了虚词,以致引起了结构关系的错觉。
(四)双音节谓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连用时,构成“AB不AB”格式,由于有了否定词“不”,便成了五个音节的语音段落。怎么办呢?人们便将肯定形式的双音词,即前一双音词的后一字省去,使成为“A不AB”格式 。例如:
    参加不参加――参不参加
    知道不知道――知不知道
    安静不安静――安不安静
    凉快不凉快――凉不凉快
    应该不应该――就不应该
    可以不可以――可不可以
肯定形式双音词的第二字省略后,借助于否定形式双音词的衬托,不会误解为其他双音词。如“参不参加”中的“参”,只会理解成“参加”,而不会误解为“参观、参看、参照”等双音词。这是为求构成四音节语音段落,将双音词的两个音节简缩成了一个音节。
(五)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居主要地位,而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有优势。古代的单音词成了现代汉语中多音词的构词。虽然如此,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仍单独使用。前面那些例子如“参不参加”中的“参”就是如此。例如:
    西气东输    缺医少药
“输”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单用,成为多音词的构词语素,可是在这里表示“输送”。“医”单用时为动词,表示治疗;而这里表示医生,是“医生”这一双音词中的一个构词成分。这是为构成四音节的语言段落,将灵活地用做了词。
(六)为了修辞的需要,人们常常把某一类词灵活地用做另一类词,这种情况在四字结构中也在在。例如:
    吃请受礼
“吃请受礼”是由两个双音节述宾词组并列构成,“受礼”好理解,“吃请”呢?“请”动词。但在这里表示“请的(宴请的)”,是作为“的”字结构用的,为名词性。这是为求构成四音节语音段落将词性活用了。
2、二、三音节语音段落
现代汉语中三音节的词语不少,如三音词(主持人、连锁店、绿油油、蒙蒙亮),词的重叠式(看一看、说一说),单音词的并列(老中青、吃穿用)等等。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和语音修辞有关的三音节语音段落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到双音节化是主要的节奏倾向,而两个双音节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四字音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四音节的语音段落是大量的,常见的。但是,一个句子如果都是由双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组成或充当,那也够沉闷、单调的。三音节语音段落正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四音节词组和两个三音节词组的意思基本相同,但两种形式同时在在,颇能说明这一问题。例如:
    亲痛仇快――亲者痛,仇者快
    求同存异――求大同,存小异
    说千道万――说一千、道一万
    想方设法――动脑筋,想办法
    东张西望――东张张、西望望
三音节语音段落的音节组合多为“1+2”或“2+1”,它不像四音节语音段落由“2+2”构成,显得平稳、匀称,所以常常成双成对地出现,实际上是三个音节语句的对偶。三个或更多三个音节以上语音段落的并列也是有的。例如“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20世纪60年代为防外部入侵的战备口号)”、“情况明、方法对、决心大”(20世纪50年代常讲的一种工作方法),那实际上是三个音节语句的排比。
三音节语音段落也是中国老百姓所熟悉、所喜欢的,童蒙读物《三字经》就是三言,自宋代编成,广泛流传,一直使用到清末民初。现在年事已高的人,童年时代多读过它。其中某些句子,人们有时还在引用,如“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有的三字句流传也很久远。如《水浒传》:
  (1)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志,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第八回)
  (2)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中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第二十二回)
以上两例是“说时迟,那时快”为三字句,如果将这两句的三个音节分别紧缩为一个节拍,则可显出情势的危急。犹如射箭时将弓弦拉紧,以便箭矢疾如流星般射向目标:人们跳高、跳远时,加快步伐助跳,以便飞身腾跃。这里的音节组合,道理是相同的。清代文学评点家在例(1)的文中评点道:“说时迟,那时快六字,神变之笔。”又评述这一节文字时说:“行文有雷轰电掣之势,令读者眼光霍霍。”其实,这六个字的意思也平平常常,但音节组合奇巧,所以能取得紧张惊险的音响效果。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时运用。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三音节的语音段落常常可以见到,其原因之一,就是了为和双音节、四音节的语音段落调节。如:
    (1)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浙江,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上武汉,跑浙江,闯上海”为三个并列三字短句,原也可以说成“上武汉、浙江、上海”,但上下文双音节、四音节语音段落较多,如“装载、各种上、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航线、遍及”等等,音节组合不宜过于单一。而且运用三个短句,语音急促,更适合于表现人物的奔跑于商埠、码头之间。
      (2)其实,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都是三字短语,如果改成四字短语也不是不可能的。像“用料节省,结构巧妙,强度很高”之类,但上文多四音节短语,如“设计施工”、“优良传统”,这里不宜再相同。
报纸标题中也常常运用三字短句。例如:
    (1)国运兴 汉语热 传媒盛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闭幕(人民日报)
    (2)全国党史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提出
       讲真话 报实情 抓落实(人民日报)
    (3)查隐患 堵漏洞 保安全
       市有关部门对“安全月”活动提出四项要求
3、三、五音节语音段落和七音节语音段落
五音节语音段落是双音节段落和单音节的组合,一般为“2+1+2”或“2+2+1”。因为它整齐而又有变化,所以常为人们运用。许多谚语是五字句。如:
      飞鸟恋故林
      长线放远端
      忙人惜日短
      幸福苦中来
      针无双头利
五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杰出的成就,是流传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诗体之一。五言诗的诗句不仅讲求音节的组合,现在有的文章的题目,新闻的标题也很讲求艺术性,有的五字语句,就具有五言诗句的节律美,读来琅琅上口。例如:
    月是故乡明――写在异国的思念
    蓝天酬壮志――记中国航空工业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黄强
    日落桃花江(摄影标题)
    台岛寿星多(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秋蕃茄红
七音节语音段落是双音节、四音节语音段落和单音节的组合,一般为:“2+2+2+1”或“2+2+1+2”。七字语句也常常为人们所运用,许多谚语就是七字句。例如:
    一个典型一盏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山鹰不怕山峦陡
    小树虽绿不成荫
    年怕中头月怕半
    车行半道停不得
我国古典诗歌中,七言诗同样是艺术瑰宝,流传久远。现在有的文章的题目,新闻的标题也运用七字语句,给人以音乐般美感。例如:
(1) 火树银花濠江夜――来自澳门同胞回归现场的报道(人民)
(2) 浩然正气贯千古――文天祥纪念馆记游
(3) 访结西郊别样幽――方北京曹雪芹故居
(4) 一腔热血化碧波――记我国远洋船舶的一面旗帜华铜海轮
(5) 金龙起舞报春来――铁路全行业提前扭亏纪实
二、双声叠韵与叠音
一、双声和叠韵
双声和叠韵为音韵学术语。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双声如“琉璃、仿佛、澎湃”等。以“琉璃”为例,声母都是“i”等。叠韵如“骆驼、霹雳、彷徨、澎湃”等。
双声和叠音词语因为有相同的语音成分再现,连续地作用于人们的听觉,给人以回环感往复之感,这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音词话》中说:“余谓苟于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古人诗歌中很重视双声、叠韵的运用。例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宽寤寐求之。(《诗·关雎》)
“参差”,双声,“窈窕”叠韵;用得自然而巧妙,更好地表现了年轻小伙子对美丽贤慧姑娘的追求思慕。再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沙漠)”,双声;“阑干(纵横散乱)”,叠韵;“惨淡”,叠韵。诗句语音的回环变化,更生动地描绘了戈壁滩上冰天雪地的世界。
现代诗歌中同样重视双声词、叠音词的运用。例如: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亮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
比幻想更动人――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艾青《给乌兰诺娃》)
“柔软”,双声;“宁静”,叠音;“结晶”双声,这些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更深情地表现了诗人对这位芭蕾舞艺术大师的赞美。
散文中双声、叠韵也常见。例如:
    (1)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烧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声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又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陆定一《老山界》)
“寂静”,双声,“捉摸”,叠韵;“咀嚼”,双声;“澎湃”,双声。散文借助于双声、叠韵词语声音的复沓变化,真切传神地描述了夜宿老山界时所听到的那种奇特而带有祕的声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
叠音又叫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gao)”为日出之容,瀌瀌(biao)似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他认为,诗人感知景物,所引起的联想是无穷的。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流连玩赏,在看到听到的范围内吟味体察。描绘景象和事物的情状,既要随着景物而变化;选用词藻和摹状拟声,也要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反复斟酌。刘勰很推崇《诗经》的词语,他举了一些行动的例子,其中许多就是叠音,像用“灼灼”形容桃花色彩的鲜艳,用“依依”以曲尽杨柳轻柔的的情态,“杲杲”是太阳出来的样子,“瀌瀌”是摹拟下雪的情景,“喈喈”是模仿黄鹂的呼叫,“喓喓”是依照草虫的鸣声。刘勰认为这些都是用少数的字来概括各种各样的情状,把它们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了。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叠字用得好的很多。例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淒惨惨戚戚。乍暖还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金兵入据中原,流寓江南,丈夫又不幸病故。国破家亡,离乡背井的遭遇,词人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词的上阙一开头的三句便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沉郁凝重,凄切哀婉。词人好像已经抑制不住了,所以在连续不断地倾诉内心的悲苦。下阙叠字“点点滴滴”与其说是打在梧桐上的滴滴秋雨,毋宁说是词人滴在人们心头上的点点血泪。以上字词平平常常,但叠用新颖奇妙,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赏传诵。
现代汉语中的叠音有以下两类:
(一)相同语素或音节的重叠。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叠后自身成词――叠音词。例如:
  星星  娃娃 巍巍  炯炯 悄悄 纷纷 滚滚 常常
  祖祖辈辈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原原本本 叽叽喳喳
另一种是重叠后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
  -呼呼  热乎乎  湿乎乎  没乎乎  圆乎乎
  -溜溜  滴溜溜  光溜溜  灰溜溜  酸溜溜
  -滋滋  乐滋滋  美滋滋  甜滋滋  喜滋滋
  -丝丝  辣丝丝  冷丝丝  凉丝丝  甜丝丝
(二)词的重叠。汉语中有许多词可以,这不是产生的新词,也不是组合成词的词组,而是词形的变化,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如:
  人人  天天  看看  问问  试试  远远  高高  慢慢
  风风雨雨  日日夜夜  说说笑笑  吵吵闹闹  平平安安
  考虑考虑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通红通红  碧绿碧绿
量词也可以重叠,如“个个、行行、张张”。数量词也可以重叠,如“一个一个、一行一行、一张一张”,“一个个、一行行、一张张”(前者的变体,省略了第二个数词“一”)。这时需要说明的是,数量词说全了应该是“数词(和)量词”,它不是词,而是词组结构,将其称作“数量词”是简省的习惯说法。但是数量词重叠使用的形式及其修辞效果,与一般的重叠近似,所以也把它包括到“叠音”里来一并讲一讲。
关于叠音的修辞作用,陈望道先生曾说:“而采用此类叠字的用意却同笔头上一色无二,大致不外;(一)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二)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语意鲜明突出。语音是意义的,同一声波连续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会提高刺激的强度;从语言表达来说,也就是能使人获得更强烈的感受,语意更鲜明突出。例如:
  (1)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清的钢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过去“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的地方,如今坐上缆车说话就到了。(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
“祖祖辈辈”,叠音词,和表示祖先的“祖辈”相比,有强调历代之意,突出了重庆居民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这一环境独特、过去交通不便的山城。
  (2)眼下,连续一段时间的低温天气早已让喜爱溜冰一族脚痒痒了。元旦假日这两天,踏冰刀,坐冰车一时成了许多京城百姓的首选休闲项目。(北京晚报)
“痒痒”,叠音词,比“痒”力度强,更能表现“喜爱溜冰一族”急不可耐的心情。
  (3)时候既然是深科,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呜呜”,叠音拟声词。小说之所以用“呜呜”而不用单音节的“呜”,一是为了这一分句“呜呜的响”可两字一顿,语音比较平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风声的不断,一阵紧似一阵,使人的感受更深刻。而且这样和天色的“苍黄”、“荒村”的“萧索”,“我”心境的“悲凉”等整体描写更显得一致。
(二)表情细致生动。
我们知道,书面语言比起口头语言来,无法借助于面部表情和形体加强表现力,这是它不及口头语言的地方;但是,它可以让人停下来体味玩赏,这又是它优越的地方。叠音,正是书面语方言发挥自己所长弥补自己不足的一种修辞手段。例如:
  (4)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地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鲁迅《孔乙己》)
“便替人家钞钞书”,“钞钞”,动词重叠,表示微量,包括次数少,时间不长,所以下文一说“换一碗饭吃”。而且这样写有助于人表现人物“好喝懒做”以至行窃的形象特点。如果用单音节动词,说是“便替人家钞书”,似乎成了他的职业,叠音所藏涵的一些微妙意味的一些微妙的韵味便丧失了。
(5)这孩子长得可真俊。圆鼓鼓红扑扑的脸儿,黑眉毛高鼻梁,配上一个红嘴唇儿,一只双眼皮大眼睛滴溜溜水汪汪的。可惜,另一只眼睛却向外斜着。(谌容《人到中年》)
我们曾讲过有的语素重叠后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这一类词多为形容词,它不仅具有音乐性,而且还能描声绘色,摹形拟状,带有感情色彩。此例中的“圆鼓鼓红扑扑”,“滴溜溜水汪汪”正是如此,它在其他词语的配合下,描画出一个美丽机灵、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
(三)语意和谐流畅。相同音节的重叠带有音乐性,人们在行文中如果注意运用叠音词,语流就会显得和谐悦耳,流畅动听。
   (1)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吴伯箫《记一辆访车》
此例最后一句有几处运用了叠音词语:“洗洗”、“补补”,“穿(了)一水(又)一水”,“穿(了)一年(又)一年”,再加上前面叠用含“一”的数量词“一身……一件……一副……一双……显得匀称而和谐。
  (2)河谷里的风迎着汽车呼啸,只见克拉玛依河因风激起一朵朵浪花,河滩上的一丛丛沙柳在随风摇摆。
    小汽车顺着弯曲的淋漓驰入深山,公路像一条金线,穿织在多次的群山之间,一处处野树葱茏的河滩,一片片倾斜的山谷小草场,一条条晶亮亮的泉流和瀑布,迅速地在我们的跟前闪过。 (碧野《雪路云程》)
此例共有五处运用了“‘一’+量词重叠”的数量结构,上一段有“一朵朵”、“一丛从”。下一段最后一个分分句的主语是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它们自都有一个数量定语:“一处处”、“一片片”、“一条条”。这些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成分被组织在语句中,语流有如潺潺的溪水。轻盈流畅,引人入胜。
三、节拍自然
语言是有节奏的。节拍就是指有一定数量的音节构成的语言节奏单位,这样的节拍也叫音步。汉语语音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我们调配节拍,追求节拍自然,就是要充分表现语言的节奏感,充分展示汉语的音乐美。
诗歌的节拍比较明显,并有一定的规侓,一般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间有一个音节一个节拍。常见的节拍安排方式有:三字句,二/一式或一/二式;四字句,二/二式;五字句,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六字句,二/二/二式;七字句,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如:
①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郭沫若《满江红》)
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o长沙》)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④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如梦令o元旦》)
⑤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火/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朱德《出太行》)
这些诗歌的节拍,十分明显,很自然,并且和句子的意群相吻合。
现代的自由体新诗,有的句子字数比较多,节拍的音节数目也可多一些,但节拍安排的基本方式与古体诗词基本一致。如:
①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散文也有节拍。散文的节拍当然不像诗歌那样相对固定,它带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主观性,通常也是采取以两个音节或四个音节为一个节拍的形式为主。如:
② 东有东山,/西有西山,/北有卧虎,/南有鸡笼,/太原/正好/坐落在/一个/肥沃的/盆地里。(吴伯箫《难老泉》)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多数,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现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活动受限制,总要通过种种方式扩充为双音节词才能自由活动等语法原因之外,从节拍方面看,双音节语言单位与单音节语言单位相比,多具有稳定和独立的特点,两个双音节语言单位用在一起,这个特点就更为突出。所以,现代汉语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和四音节的成语。成语绝大多数是二/二式的节拍。如:
⑧风调/雨顺 称心/如意 屈指/可数 节外/生枝
口是/心非 文过/饰非 五花/八门 上行/下效
即使是从结构和意义上分析不是二/二式的,人们在节拍上仍然处理为二/二式。如:
⑨乘人/之危 病从/口入 众矢/之的 一衣/带水
例⑨的前两个成语本是一/三式,后两个成语本是三/一式,但是,人们还是把它们读成二/二式。这就是节拍在起作用。
当然,一味地使用双音节、四音节词语,虽然平稳,但显得单调,那就得有些变化。人们常用的变化的方法是在作品中安排成对的三音节词语。如:
⑩一跺脚,刀横起,大红缨子在胸前摆动,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老舍《断魂枪》)
1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安徽歌谣)
三音节词语显得活泼轻快,但是单独使用容易使人产生不稳定的感觉。而两个三音节词语连在一起,就如负负得正一样,变得稳定了。例11的“道凤阳”从表意上来看没有必要,但是从节拍上来看却很有必要。
懂得了节拍的道理,我们遣词造句就要注意音节的调配,使句子音节相称,节拍自然、平稳,富于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不少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同义词并存,可供我们根据语境和行文在音节上的需要加以选择。另外,有些虚词也可供我们调配音节使用。这方面的范例不胜枚举。如:
12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这一例中的“己”和“自己”、“人”和“别人”,都是同义的。一处用“己”,一处用“自己”,一处用“人”,一处用“别人”,完全是根据调配音节、安排节拍的需要作出的选择。同时,虚词“了”的运用,也跟调配音节、安排节拍有关。
四、押韵和谐
汉语元音占优势,韵母中都有元音。把韵母(主要指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文的不同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就形成了押韵。押韵的字一般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又叫“韵脚”。这样,韵脚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反复出现,形成语音上的回环往复之美。
押韵能很好地体现节奏,所以诗歌一般是押韵的,无论是诗、词、曲,还是自由体的诗,一般都必须押韵。人们所讲的韵文,大都是指讲究押韵的文字。如:
①用笔何如结字难(αn),纵横聚散最相关(uαn)。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uαn)。(启功《论书绝句》)
②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αo)。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iαo)。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αo)。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iαo)。(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③骆驼,你星际火箭(iαn),
你,有生命的导弹(αn)
你给予了旅行者,
以天样的大胆(αn)
你请导引着向前(iαn)
永远,永远(üαn)。(郭沫若《骆驼》)
这些诗歌,都是押韵的,读起来韵脚和谐悦耳,反复回旋。押韵,已经成为诗歌语言的要素之一。
与韵文相对的散文,一般不要求押韵,但是,有的散文在适当的地方也讲究押韵。这样的散文抒情性很强,作者实际上是把它当作诗来写的,从而使它形成了诗一样的语言。如:
④哪一颗星没有光(uαng),哪一朵花没有香(iαng),哪一个庄稼人的心里又不怀着屈辱和期望(uαng)?在过往的日子留下的这片废墟上(αng),哪一个庄稼人又不在为明亮的日子而奔忙(αng)?这虽然像梦又实不是梦(αng)!日头才刚刚西斜,阳光是无边无际,乡场上密得不透风(eng),好比一朵正当节令的金秋芙蓉(ong)。(何士光《赶场即事》)
这是小说中的一段文字,很讲究押韵。这段押韵的文字,用来对人物场景加以描写,读来琅琅上口,具有诗情画意。
不光是描写性的文字,有的议论性的文字也注意押韵。如:
5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i),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i),意见分歧(i)。(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这一段押韵的文字,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押韵的修辞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同韵相应,回环往复,和谐悦耳,可以拨动人们的心弦,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二,韵脚反复出现,强调句末重点,可以凸显句子的焦点,使人充分理解句子的含义。第三,韵脚和谐,顺口悦耳,便于传诵,便于记忆。
要做到押韵和谐,就得安排好韵脚。常见的安排韵脚的方法有选用同义词、调整句子结构、改变语序等等。如:
⑥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αo)。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αo)。(陈毅《题西山红叶》)
⑦未出阳关(uαn),
以为阳关会把我们怨(üαn);
临近阳关(uαn),
以为阳关会把我们拦(αn);
出了阳关(uαn),
才知阳关以外最把我们盼(αn)。(郭小川《边塞新歌》)
⑧一身换得百花开(αi),赤日丹心映日来(αi)。赢却身前身后誉,汗青已记任狼豺(αi)。(《天安门诗抄·江山千古仰英名》)
例⑥为了押韵,在同义词“干枯”、“枯萎”、“枯槁”中选用了“枯槁”。例⑦没有说成“怨我们”、“拦我们”、“盼我们”,而是运用了“把”字句,安排动词作韵脚,说成“把我们怨”、“把我们拦”、“把我们盼”。例⑧改变了“豺狼”的语序而说成“狼豺”,以做到韵脚和谐。
五、平仄协调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的高低升降,形成了汉语语音抑扬起伏的特色。利用声调形成声音之美,主要就是注意平仄协调。什么是“平仄”?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中古的声调演变到现代普通话的声调,变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平仄协调的规律是,既有重复,又有变化。因为光有重复,显得单调;光有变化,失之凌乱。既有重复,又有变化,才能体现节奏。如果是四个音节,一般是平平仄仄,或者是仄仄平平。这样平仄协调相间,就能充分体现汉语抑扬顿挫的语音特色。
格律诗是非常讲究声调平仄的。如(举例中以“一”表平,以“|”表仄,下同):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
- - | | - -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 - - | | -
② 虎踞龙盘今胜昔,
| | - - - | |
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 | | | - -
这两例,平仄完全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体现了汉语讲究声调平仄的传统。
今天,我们要继承发扬这个传统。其实,不仅仅是诗歌讲究声调平仄,就是一般的散文,通常所说的文章,往往也很讲究声调平仄。如:
③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的维吾尔少
| | - - | | - -
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 - | | | | - - | | - -
(碧野《天山景物记》)
④这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熊庆来、华罗庚、张宗燧、闵
| | - - - - | |
嗣鹤、吴文俊等许多明星灿烂,还有新起的一代俊彦,陆汝钤、王元、越民义、吴方
- - | | - | | -
等等,如朝霞烂漫,还有后起之秀,杨乐、张广厚等等已入北京大学求学。
- - | | | | - |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这些词句,非常注意声调平仄协调,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给人以声音上的美的享受。
我们习用的成语以及常用的一些词语,在多年流传和广泛运用中,往往形成了平仄协调的优美形式。如:
⑤千秋万载 铜墙铁壁 花言巧语
玲珑剔透 争奇斗艳 拈轻怕重
粗枝大叶 拖泥带水 颠三倒四 (这些都是平平仄仄的形式。)
刻骨铭心 破釜沉舟 柳暗花明
锦上添花 力挽狂澜 万水千山
半夜三更 弄假成真 树大招风 (这些都是仄仄平平的形式)
有的时候,人们甚至打破正常的组合,采用超常的搭配,以求得语音的平仄协调。如:
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⑦山清水秀
例⑥的“改”和“移”,本应互换位置,才是正常的主谓搭配,但是,为了求得平仄协调,人们宁愿采取了超常的主谓搭配。例⑦的“山清”和“水秀”也是超常的主谓搭配(本应是“山秀”和“水清”),这也是为了求得平仄协调,声调扬抑。
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同音现象特别严重。说汉语的人创造了许多避免同音干扰的方法,也创造了许多利用同音的地。谐音就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发。
谐音的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情趣。例如:
    (1)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杮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2)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奖变成了平奖。(蒋子龙《人事厂长》)
    (3)“西兰公路”在一九三八年还是有名的“稀烂公路。”(茅盾《风雪华家岭》)
“杮油党”是“自由党”的谐音。乡下农民不知道“自由党”,误会为“杮油党”。“评奖”和“平奖”,是两码子事,说“评奖变成了平奖”,话语恢谐,含义深刻。“西兰”和“稀烂”都同音,幽默风趣。
谚语说:“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现在灯笼已无实用价值。于是有人说成“外甥打电筒――照舅(旧)”。这一来,这个谚语的文化韵味就全都消失了。事实上,这是一个利用谐音手法所构成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微型文本。灯:eng→丁:ding。丁:成年男人。通过谐音手段造成了象征,构成了隐喻:灯就是丁,就是人,小孩。灯象征着生儿育女!特别是生个男孩子!这就是中国灯文化的内涵。陕西西凤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风俗,目的是希望从娘家获得生育的能力。盛成在《我的母亲》中写道:“我们小时候,常到‘老租’家里去玩,她送我一盏虾蟆灯。替我发照,说我将来多子多录,将像虾蟆一般。”(《盛成文集·记实文学卷》)这一活动中,有两个角色:舅舅和外甥;两种事物:灯笼和子女;一个共同的目的:生儿育女。到了谚语中,保留了两个角色,目标隐退了,升到表层来的是灯笼,是它的功能――照。
谐音是构造幽默风趎重要手段。《避暑漫抄》记载,唐咸通年间,李可及有一段对话:
    (4)问:“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
     对:“妇人。”
     问“何也?”
     对:“《金刚经》云:‘敷坐而坐’非妇人何须夫坐而坐也?”
     问:“太上老君何人?”
     对:“亦妇人。”
     问:“何也?”
     对:“《道德经》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非女人何患有娠乎?”
     问:“文宣王何人也?”
     对:“妇人也。”
     问:“何以知之?”
     对:“《论语》云:‘沽之者,沽之者,我待贾者也。’非妇人奚待嫁为?”
利用“敷”和“夫”、“身”和“娠”、“贾”和“嫁”的谐音曲解生义,来开玩笑。这个玩笑还博得了皇帝的高兴,可见是成功的。运用谐音联想来进行调侃打趣,其实是一般人都会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
谐音是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地铁图高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