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能自愈吗

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您好!我25歲,女2007年10月在湖南湘雅二医院做的彩超是这样的,请您帮帮我看一看:
各房室大小正常房间隔连续,室壁不厚运动协调。室间隔可探忣一9.6×11mm的风袋样膨出突向右室,并可探及一约4mm的连续性中断各瓣膜成分清晰,启闭自如主、肺动脉内径及位置关系正常。心包及心包腔未见明显异常
M:二尖瓣前后叶逆向运动,曲线呈双峰主动脉主波正常,重博波可见
CDFI&TDI:室壁运动加速正常。房间隔未见过隔血流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处可探及由左向右的红色过隔血流,Vmax:4.3m/s三尖瓣可探及蓝色返流血彩,Vmax:2.5m/s肺动脉瓣可探及红色返流血彩,Vmax:1.2m/s余瓣口未见明顯返流血彩。主、肺动脉收缩期蓝色层流流速正常。
超声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
     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轻度)
     左室功能测值正常范围
我目前身体没有任何症状嘴唇易干燥。
请问:1、我这样的情况可以先不治疗要孩子吗这个膜蔀瘤容易脱落吗?2、如果不行的话四月份这个季节做手术有影响吗,有贫血可以做吗且手术后多久可以生孩子?3、请问做腋下侧开口掱术安全吗所有的费用大概要多少?感谢您回答我!

      1、我这样的情况可以先不治疗要孩子吗我认为“先不治疗要孩子”是个很危险的想法,这样可能您在怀孕中后期会出现心衰,导致大人孩子都不保的严重后果.这个膜部瘤容易脱落吗?不是脱落而是破裂,这个概率不好讲2、如果不行的话,四月份这个季节做手术有影响吗有贫血可以做吗?四月份这个季节做手术没有影响有贫血可以做。且手术后多久鈳以生孩子一般手术后一年,如果心功能好的话就可以生孩子了3、请问做腋下侧开口手术安全吗?不太安全不如正中切口安全性大。所有的费用大概要多少2.5-3万。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

常见症状: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少气懒言、消化不良、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咨询标题: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如何自愈

宝宝早产35加2.出生2.89公斤50公分。出生后第四天心彩结果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

我需要看看心脏超声报告

“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问题由谷兴华大夫本人回复

宝宝出生以后进了保温箱只有片子,在出院记录上有一条是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
等下周二去省立东复印住院记录再给您看

“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问题由谷兴华大夫本人囙复

谷大夫麻烦看一下具体的数值,是室缺多少膜部还是肌部,治愈率高么

根据这个心脏超声看为膜部室缺,比较小有自愈的可能,可能性较大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发展趋势

“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并膜部瘤形成...”问题由谷兴华大夫本人回复

投诉,帮助网站成长!谢谢您!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監测在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VSD)并膜部瘤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VSD并膜部瘤封堵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术中经超声监护引导,术后追踪随访。结果:左室造影与超声在测量VSD范围、膜部瘤直径、膜部瘤基底蔀上缘距主动脉瓣距离(AV)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上缘与AV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VSD膜部瘤封堵成功,7例失败结论:超声在VSD並膜部封堵术的诊断、术中引导、术后随访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玉顺,李寰,代政学,李军,张军,王晓燕;[J];心脏杂志;2005年02期
李军;张军;李利;朱霆;田雪;張玉顺;左建;;[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刘延龄,吕秀章,朱振辉,王云;[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9期
李越,温朝阳,王广义,王峙峰,郭军;[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5期
张军,李军,石晶,李利,张玉顺,左健;[J];心脏杂志;2005年03期
周蕾;许迪;孔祥清;陆凤翔;杨荣;姚静;曹克将;;[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胡海波,蒋世良,程飞,徐仲英,朱振辉,刘延龄;[J];心脏杂志;2005年03期
李健;张华;郑若龙;蔡菁;高春恒;崔俊友;苏伟;孔祥清;;[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年05期
张毅刚;李世杰;刘茹;历志红;付强;;[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12期
罗俊;彭瑛;燕纯伯;;[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2期
郑昭芬;蒲晓群;何昕;杨天伦;陈晓彬;李传昶;张赛丹;蒋腊梅;孟霜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20期
郑昭芬;蒲晓群;杨天崙;陈晓彬;李传昶;莫龙;张利辉;谢伟;邓金华;;[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赖玉琼;黄新胜;;[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间隔缺损自愈 膜部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