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常州人,我三月份来的住常州上海工作作,现在已经把工作辞了,我是回常州还是留在上海呢

空气质量:
王伟成:我已经决定在常州定居,是个名副其实的常州人啦!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卸任在即,尽管常州市长王伟成自己最期望的状态是&悄然退去&,却挡不住网络论坛里的一片热议。
  众多称赞他的网民,说他是&真心实意拍百姓马屁的市长&,要送他一把&万民伞&,还要&万人空巷谢老王&。也有一些网民质疑他,说他做好了公交、公园和公厕这&三公&,却没解决好教育、医疗这些&老大难&&&一时间,众说纷纭。
  官员届满交替,这本是常事,而常州市长王伟成的&告别时刻&,却受到如此的关注。有人点评,无论是赞是弹,常州老百姓对一位即将卸任的市长如此&在意&,就已经充分体现出一种新时期的干群关系,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振。
  坦陈心迹,我感到豁然开朗
  7月24日,常州市长王伟成卸任前一天。虽是周日,他却照旧来到了办公室。当了六年多的市长,他甚少用&周末&来区分工作与休息。
  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他递过来厚厚两摞资料,一看,都是这段时间网民对他即将卸任发的帖子,工作人员将它们全都下载了。其实,这并不是特地收集的,市政府早就有一个&市长与网民&的工作机制,动态收集各类网络民意,向王伟成实行&每周一报&。只不过,这段时间常州各大论坛的主题几乎都与王市长即将卸任有关。
  翻开资料,全部是&原生态&的网帖,没有删减,除了大量的赞扬与褒奖,一些批评和质疑也悉数收纳。有些页数,还看得出清晰的折痕。
  &看了网友们的这些帖子,我有两个比较强烈的感受。&王伟成说,&常州人民的真情,让我很感动,真是受之有愧啊!对其中的批评,我觉得网友们很坦诚,我们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说话的地方,给自己一个听取批评的地方。&
  &其次,我感受到了一种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你把老百姓装在心中,百姓就把你往心里装。可没想到,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结果老百姓就这样厚爱你。其实,我更认同其中一位网友说的,从来没有救世主,常州人民才是真正的功臣。&
  一般来说,一个干部离任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失落感,或者一点怨气。对于六年多来一直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王伟成而言,能适应节奏的&戛然而止&吗?他笑了,念了一句歌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他说,市长任期到了,理所当然要回归老百姓,&我感到豁然开朗,无官一身轻。真有那种远离家乡的游子终于回到母亲怀抱的激动和喜悦。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很正常,这也是一种应有的自然回归的心态。&
  至于常州的未来,他说自己一点都不担心,&接替我的新市长年轻有为,充满激情、富有爱心,他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我相信在市委范书记和新市长的带领下,常州的明天会更好。&
  提及自己的未来生活,他给记者指了指办公桌旁一幅字:&眷此邦之多君子&。这是苏东坡的名句,王伟成说,自己十分感念于这句话,&我已经决定在常州定居,是个名副其实的常州人啦!&
  在得知常州市长王伟成即将离任的消息后,常州各大论坛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老王&的帖子。不管对&老王&是拍砖还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大多数网友最想表达的还是恋恋不舍之情,以及这&恋恋不舍&之情背后对常州今后发展的关注。网友&龙城飞刀30&在&写给即将卸任的王伟成市长的一封信&中,回顾了这些年王市长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成绩,认为王伟成是常州最给力的市长。&您来常州这六年,常州市民把您叫做&亲民市长&。同时,您也是个&网络达人&,您开通的&市长与网民&&每月一告&架起了市长与网民和广大市民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已经成为您衡量事情的&民标&,作为一个市长能做到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对此阐述,很多网友均表示赞同。
  网友&bilwang1979&则发出倡议帖:&希望王市长在离开市长工作岗位前也能在化龙巷论坛里和大家告个别,说几句心里话!&他在帖子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您有空时常来常州看看,到处走走。也希望您在离任之前,再来化龙巷论坛走一走,看一看,和我们这些巷友告个别!&
  论坛版主:意外于市长和网友互动
  对于王市长的&网络问政&,常州&化龙巷&论坛的版主深有体会。&我是在日从网友转发快报两会报道的帖子中得知王市长一直在关注着我们论坛,王市长不仅关注,还把网友的民意带进了两会。后来,陆陆续续听说市长想通过网络倾听民意的事,我当时认为可能实施不起来。日,有人注册了&市长与网民&的用户名。第二天,&市长与网民&发了一个帖子&致广大网民朋友&,署名是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伟成。&
  这位版主说:&可能论坛上的网友和我一样非常意外,所以&致广大网民朋友&的点击率非常高,达到20多万次,有2000多条回帖,这两个纪录都创造了论坛的&奇迹&。发完这封信后,&市长与网民&在同一时段回应得非常频繁,整个5月份共回应了10个帖子,每个回应帖的点击率都很高。&之后,王市长在该论坛上与网友的互动交流也都非常轰动。&我记忆深刻的有&BRT&事件、&2.9亿亮化工程&,和&村人&的两次回帖,这三件事都成了网友议论的焦点。&该版主回忆道。
  从7月14日起,&化龙巷&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王市长的帖子,&关于王市长的主题帖从14日截至目前,大概有200多条。其中15日那天网友的发帖最多,一天共发了将近50条。&该版主表示,王市长再次成为论坛上关注的热点。
  &每月一告&:至今已解决500多个问题
  日,常州市长王伟成在&化龙巷&论坛上注册了&市长与网民&的网名,他希望通过网络搭建起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同年5月1日,王市长用&市长与网民&的用户名,在论坛上发表,&致广大网民朋友&一帖,帖中他表示:&大家庭就要发扬民主,重要的事情要请大家来讨论。&&市长也是市民,市民也可以把自己当作市长。&他还在帖子中承诺,&网友们发表的重要意见和建议,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给予不同形式的回应。&之后,王伟成或&市长与网民&回应小组,会不定期回复网友提出的各种与市民关系密切的问题。
  据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建德介绍:&王市长担心自己工作太繁忙可能来不及每天浏览论坛,于是专门成立了&市长与网民&回应小组负责收集网络信息,并把网络上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以&每周一报&的形式呈报给他。于是,我们会先搜集问题然后进行筛选,每周上报给王市长三四条热点问题。这些帖子他会很认真地看完,然后作出批示,由各个主管部门负责处理。&黄主任说,各主管部门把事情处理完后把处理结果呈报给王市长,王市长审阅满意后再以&每月一告&的形式发布到常州市政府网站和常州各大论坛上。&如果其中有个别问题,因为管理权限、财力匹配等原因尚未有最终的处理结果,&市长与网民&回应小组会对此类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并以&每季再报&的形式呈报给王市长。&
  据介绍,&每月一告&每月大概在网络上通报解决问题10条左右,截至目前,网民所提的500多个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网络问政&,网民真正关注&亲民市长&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王伟成在常州网民心中之所以有如此影响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具有开创性的网络问政。事情追溯到2008年,常州在修建BRT时,有不少人质疑这个工程,甚至声称是市领导为了捞钱。此外,&八路八口绿化&也被打上很深的&王氏印记&,同样受到大批网友的质疑,认为其有亲戚在参与做绿化工程赚钱。
  面对这些尖锐的质疑声,王伟成既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封帖更没有打压,而是亲自发帖对这些质疑进行回应。&你对政府工作和市长有意见可以发表,语言偏激一些也可以理解和谅解,但不能造谣诽谤人。&在网帖《我对BRT工程为什么这么热心和积极?&&市长王伟成对网民slala的回复》中,王伟成针对网友的质疑一一用事实作出回应。这个帖子一发出,在常州当地引起了轰动。&要在以往,领导对这些话题都是避之不及,更别说在网络这种公开场合进行正面回应。&
  从此,常州网民开始真正关注这位&亲民市长&。这位分析人士称,王伟成不仅在与网友飞帖谈心中给大家留下亲民的形象,他还将社会的民主文明向前推进一步:实行每月一告,将网络问政落实到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化。&网络问政确实在办实事!这具有开创性,当时在全国这样做的市长不多见!&
  &大家关心他离任,这是为什么?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常州今后的发展。大家都希望继任者能将王伟成的网络问政制度坚持下去,和市民共同创造常州美好的明天。&
五年常州十大变化
  常州这几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十一五&期间,常州市城市建设提出的目标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展辉煌&。在去年常州大学的一次演讲上,王伟成将&十一五&常州城市建设概括为&十大变化&。
  ●骨架拉大了2006年常州将&一体两翼&战略提升为&南北一体,三城联动&,大规模推进南北新城建设。建成了城市高架环线,打通了15条南北大骨架道路,城市南北跨度由2005年的30公里增加到45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
  ●功能完善了建成了常州客运中心、4E级常州机场、常州港、体育中心、大剧院、博物馆、阳湖医院等一大批功能设施。
  ●道路畅通了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747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70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增高速公路10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1公里;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04公里、农村公路1629公里;形成了&二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大外环,完善了城市道路网,城市交通管理跃升为国家A类城市一等管理水平,下一步的目标是努力建成&交通不堵城&。
  ●街道靓丽了主城区99条道路杆线入地,对市区74条主要道路和388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城市主要景观道路基本实现&路畅、街美、景优&及景观连续的目标,市容市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公园敞开了改建和新建了一大批公园绿地,并将收费公园全部提升改造成免费开放公园。红梅公园、青枫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梅公园成为国家重点公园。
  ●菜场提升了从2007年起对全市建成区内103个菜市场进行分类分期改造,绝大多数菜市场都配置电子显示屏、机械通风、安全监控等硬件设施,实现大型菜市场服务半径在1000米以内,中小型菜市场在500米以内。
  ●公厕洁净了从2006年开始实施公共厕所&优化布局、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至2009年,市区建成区公厕达到801座,比2005净增150座。全市公厕面貌已得到显著改观,而且全部免费开放。
  ●公交方便了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建成了快速公交一、二号线及六条支线,空调车比例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比例由2005年的8.9%提高到目前的25.5%。公交低票价、惠市民,公交车全部实行一元一票制,刷卡六折、学生卡三折、60-69岁老年人五折、70岁以上免费。
  ●城乡变绿了近几年新增城乡绿化面积10382公顷,超过常州解放至2005年的绿化总面积。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人均公园绿地12.3平方米。966个村达到&三清一绿&标准,480个村达到&五化三有&。
  ●河水清多了实施&清水工程&,对市区60条河道采取清淤、活水、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市河重新成为市民休闲和亲水场所,&三河三园&成为城市建设新亮点和旅游新景观。疏浚县乡河道263条,整治村镇河塘9400多个。
  常州市民给这几年的常州所打的分数,当然,这肯定要归功于常州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但这也绝对离不开老王的努力!
  丁忆雯,旅美的常州人,打分:85分,感受:每次回来,都觉得她长大一点。
  1999年,当时才19岁的丁忆雯跟随父母去了美国旧金山,12年后的日,她第三次回到常州,距离上一次回来已有5年。当她乘坐的高铁到达常州火车站,一下火车出现在眼前的高大、敞亮的建筑让她眼前一亮。&五年前,常州的火车站在沪宁线上已经算是很漂亮了,但现在的火车站北广场更加现代化。&接她的哥哥说道,改天带你去看看新建的高铁站,那绝对赶得上旧金山的水准。
  丁忆雯的老家在武进,接她的哥哥说,从高架走,顺便在高架上兜兜风,看看常州这五年的变化。随后,他们从龙城大道的路口上了高架,一路往南,高架两旁林立的高层建筑让她感叹,&这都是哪里啊?我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以前这里都是水稻田吧?&
  丁忆雯告诉记者,&我觉得常州在不断变大,每一次回来,都会觉得她长大一点。&
  殷国华,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打分:90分,感受:道路畅通了,成就&不堵之城&。
  自2006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城市畅通工程的实施,&堵车&基本上已成过去时。目前,常州市区主干道周期性严重阻塞率仅为0.3%,高峰时机动车平均时速达29.2公里,两项指标远高于&全国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
  常州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殷国华告诉记者,常州2005年时城区交通拥堵严重,高峰时机动车平均时速一度仅为10公里左右。&交通畅则城市兴。&2006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不堵城市&的目标,一系列以&城市畅通&为指向的大动作随之铺开。5年来,常州投入249亿元,建成15条南北交通大通道,高架环线全长43公里,环绕一圈只需35分钟,日均流量20万辆左右。
  最令殷国华感到欣慰的是,交巡警部门利用科技警力,有力助推了城市畅通。近年来,常州仅在道路交通科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就有5亿多元。现代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业已建成,有效提升了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和效率。&常州的交通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是全国畅通工程的典范。&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刘钊如此评价。
  庄菊珍,晨练的老人,打分:90分,感受:公园敞开了,老人们的心也活了。
  从小长在红梅公园旁,1991年退休后更把红梅公园当成半个家的庄菊珍,2006年成为红梅公园重新开园参加剪彩的10位市民代表之一。如今,她每天都要在红梅公园锻炼至少5个小时。
  庄菊珍告诉记者,红梅公园的每一块草坪几乎都留下他们一家的回忆,他们也见证了红梅公园的门票由1角变成5元、10元,节假日15元的涨价过程。后来,针对老年人公园有了优惠:老人可以免费进公园晨练。从那以后,每天早晨5点到7点,她都要去公园的广场上打太极拳。&说句心里话,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红梅公园了。有很多老年朋友都在说,要是公园能够整天为大家开放,那该多好啊!&
  2006年,红梅公园免费开放。于是,她几乎每天都要到公园玩两趟,或是打一会太极拳,或者过几招木兰拳。&天天在公园里锻炼聚会,可以多活好几岁。&庄菊珍笑着说道。
  姚姐,摄影师,打分:80分,感受:街道靓丽了,处处可入画。
  姚姐是常州雷鸟爱美丽摄影的资深摄影师,她用镜头记录了无数美丽女孩的美好瞬间,也从镜头里记录下常州的街景。
  姚姐告诉记者,每年春天,常州不少道路两边的围墙上都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各色的月季花组成了花墙,与欧美国家的一些街头小景色相比毫不逊色。这时她都抑制不住冲动,用照相机记录下那些美丽的花墙。经常有一些女孩子要拍写真外景,她都会推荐她们尝试在月季花墙下摆POSE留下美丽的瞬间。
  &现在的常州街头,随意一景都可以作为写真的背景。例如,西瀛里的明长城,莱蒙酒吧一条街的现代风格,就连地道两端垂下的绿色藤萝,都不失为绝妙的背景。&
  潘静,新科电子员工,打分:82分,感受:赶公交不再让上班族头疼。
  潘静的家在武进乡下,而工作地点在新北区,每天一早她必须换乘两趟车赶着上班。
  &10年前,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人挺少的。每天上班高峰,路上全是黑压压的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潘静说,那会公交车少,车况也差,空调车上闹哄哄的,还不见得凉快,车票倒要2块钱。&当时有个调查,1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会选择坐公交车。&后来,空调车一律降为一元,而且刷公交卡可以打六折,吸引了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现在,每天上下班高峰,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塞得是满满的。&潘静说,她不担心迟到扣奖金,因为现在的公交车班次很多,尤其是高峰时段,都是加密运行。夏天,她也不担心汗流浃背地挤公交,因为所有的公交车都是空调车,车里的温度适宜。
  从2007年开始,常州投入几十亿元建设了12条公交专用车道和两条BRT快速公交系统,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BRT的地级市。潘静说,&常州虽然没地铁,但BRT就跟地铁一样,而且刷卡只要6毛,换乘免费!&
  汤国强今年48岁,当了一辈子的河道清洁工,如今依然在通济桥一带做着河道保洁的工作,负责3公里左右的河面保洁。
  通济桥是常州市区景观河道北塘河中重要的一段,&五六年前,每天捞上来的垃圾有近一吨,多的时候还不止。&汤国强说,那时每天早上五六点,他就要开着木船在水面上忙活。一般,两个半小时的收获是船舱上高高堆起的垃圾。
  昨天早上5点30分,汤国强就上了船,一个来回差不多到了7点,&就一些枯树叶、塑料袋子和水草。&汤国强告诉记者,从常州开展清水工程以来,市区的不少河道变干净了,&一天只能捞到100斤的垃圾&。他原先来回一趟需要两个半小时,如今一个来回只需要一个小时多一点。
  &现在河水都是清清的,河里的鱼游来游去,河两边钓鱼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周末,一般都是三五十个人。看着这样的风景,我们捞垃圾也不觉得累了!&
  汤国强,河道清洁工,打分:80分,感受:河水清多了,来钓鱼的人多了。
  &现在买菜的环境干净卫生,逛菜场就跟逛超市一样。&昨天早上,在广化桥菜场买菜的杨建元说,以前的菜场只有一个出口,常年都黑漆漆的,又挤又不好走,现在好了,菜场四通八达,怎么走怎么逛都行。
  杨建元告诉记者,以前他都是在东下塘菜场买菜,那是一个露天菜场,地上从没干过,一踩&咯吱&一声,脏水都溅到脚上。&如果不是为了每天要烧菜,谁高兴去买菜啊。&
  如今,广化桥菜场内摊位的摆放整齐划一,地面铺地砖,墙面贴瓷砖,冰柜圈起了熟食摊位,整个市场看上去明亮干净,就像超市一样。还有自动扶梯、电子信息屏、电子监控、地下停车场,菜场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清洁、舒适、美观的购物环境。
  杨建元,南大街居民,打分:80分,感受:菜场明亮干净,就跟超市一样。
  遥观镇是常州首批生态园林乡镇之一,居民胡涛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小日子会过得这么舒坦:一大早到村里的绿地广场健身,晚上散步去镇中心的文化休闲广场跳舞,边赏夜景边找人闲聊。
  胡涛告诉记者,&2005年前,镇里的居民想要健身或举办点活动,得跑到附近的新华厂,借用人家厂里近10亩的小绿地。2006年,遥观镇投资880万元建起了面积近40亩的文化休闲广场。2007年广场开放了,每晚都能吸引五六百号居民前来跳舞健身、闲聊休憩。&一到晚上,这里就灯火通明,热闹得很。&胡涛感慨,谁能想象得出,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洼,下雨天泥泞路上的积水能没到脚背。
  经过两三年的绿化建设,遥观镇道路、道口、河道和村镇绿化环境好了,各种商业、健身、娱乐配套设施也都跟上了。现在,遥观镇上几乎村村都有绿化小广场,各种休闲、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胡涛,遥观镇居民,打分:80分,感受:城乡变绿了,日子过得更舒坦。
  72岁的老人盛伯英一直有个心病,搁在心里都60年了,前年终于给拔掉了,心情大好。
  老人的心病就是,离他家北墙仅两米处是一座公共厕所。村上大多数人家没有卫生设施,村里人的一日拉撒全靠它。60多年来,盛老伯全家天天受臭气骚扰、夜夜与蚊蝇相伴,半辈子没敢开过北窗。因为这个公厕,老人一直想搬家。
  2008年10月,老人惊喜地发现有人来改建厕所了:雪白的天花板上没了泛黑的蜘蛛网,地砖取代了高低不平的地面,木门将蹲位隔开,可以用水冲粪便了,臭味几乎绝迹,清洁工每天来4次。&公厕干净了,心情也好了,晚年可以好好在老房子生活了。&60多年来,盛老伯家的北窗也终于可以打开了。
  2008年常州启动了&公厕改造惠民工程&,常州市民惊喜地发现,不少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厕所都变脸了,有的厕所还设有专门的母婴室、残疾人专用位、休息处,让众多市民惊喜万分。
  盛伯英,北直街居民,打分:85分,感受:公厕洁净了,老人的心病没了。
现代快报记者和老王对话的完整版
  记者对话
  论成绩:个人的力量是沧海一粟
  很喜欢王市长,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市长,自从他上台后,常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快报:2005年您任常州代市长,2006年、2008年两次当选常州市长。您是否还记得自己上任时的&执政宣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又是怎样的感受?
  王伟成:当时我说过,我是从江阴乘着末班车到常州来赶考的,所以我要发奋努力、认真应考,一天干两天的活,三年做五年的事。六年来,我一直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我感到很欣慰,这些设想基本都实现了,有些方面比我原来预想的还要好,真正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创辉煌&。
  现代快报:有网友说,&没有王伟成,就没有新常州&。在这儿我也想借来问问市长,您自己怎么看这个评价?
  王伟成:感谢网友们的厚爱,但是这话不对。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充其量是沧海一粟。如果我的工作没有市委范书记的支持,则独木不成林。我们在工作中同舟共济、默契配合,网友们称我俩的关系是最佳搭档&范王配&。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凭网络的力量就可以把政府的决策推翻;如果没有这么多同事的配合,事情也肯定干不了;如果说成果,也是集体的智慧,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
  现代快报:大家在讨论您给常州留下了哪些记忆时,列出了这么几条:1、城市更美,水清、道宽、树绿,公园免费;2、公交低票价、全部空调化;3、老小区全部安装防盗门、楼道灯。还有,学生减负、耄耋老人享受补贴、上市公司增多并带来就业岗位等等。我们发现,这些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跟百姓生活却紧密相关。您能否说一说,为何特别重视这些问题?
  王伟成:在讨论&现代化&的标准时,我觉得既要重视国标、省标,更要重视&民标&&&老百姓的感受指标。老百姓可能讲不了太多的数据,只讲感受。什么叫小康,什么叫现代化?要以老百姓的感受作为重要标准。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好,一个城市再繁华,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现代快报:说到底是为了增加百姓的幸福感。您觉得什么是常州老百姓的幸福?
  王伟成:我认为常州老百姓的幸福,第一,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了钱就去消费、过好日子;第二,是这个城市的环境,天应该是蓝的,水是清的,地是绿的;公园是很漂亮的,交通是非常有序的,治安是稳定的,人和人关系是和谐的,生活在这个城市感觉非常适宜。
  我认为一个最基本的执政理念&&以民为本,就是以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为本,而不能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应该成为一个执政者解决人民诉求的尺子和标准。百姓最需要的是过上好日子,我们理应顺应民意。
  谈质疑:大家提的都客观存在
  虽然公交、公厕、公园的管理赢得了称赞,但比起医疗、教育、住房这样极端沉重的大山来说,以上的政绩充其量还只是小恩小惠,倘若政府在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上更认真、更负责一点,或者在任内更多建立一些有利于市民的制度和规范,那么王先生的政绩含金量恐怕要高出许多。
  现代快报:有人称您为&三公市长&,说您在常州执政期间,重点做了公交、公园、公厕等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医疗、医保等问题没有解决。
  王伟成:大家提的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也是下了大功夫去做的。比如,在解决了菜场改造、公交问题后,我们就下了力气去啃一些硬骨头。为了解决医疗负担,这些年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为此财政一年增加6000万投入,目的都是为了把费用降下来。
  然而,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什么?减轻群众负担,医保的水平要提高,医院的投入要加大,而这些和财政体制、国家的一些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们只能在一个城市、一个市长的职责范围内,尽力去把它做好。
  现代快报:城市化进程中,常州也与其他城市一样,存在拆迁难题,一旦处理不好,特别容易引发百姓不满。
  王伟成:做了这么多年拆迁工作,我能从政府、市场、市民三个角度来看问题。首先,通过拆迁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环境,这是主流。但也有不少的问题:房价涨得快,拆迁政策滞后。这边还没搬进去,周边房价已经涨了,矛盾就此而来。其次,在拆迁政策上也有误区,政府才应该是拆迁的主体,而不是拆迁公司。另外,也有些个案,实施中由于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对百姓、拆迁户的工作做得粗、爱心表达得少,激化了矛盾。
  现代快报: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也有市民担心,这些年城市建设上花了不少的钱,未来的财政会不会有负担?
  王伟成:常州的财政不亏钱,是有结余的。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经营城市&,在城市建设上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融资平台进行运作,用的是&预期&。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怎么办?我们从2007年开始,专门设立了一个城市建设风险基金,每年市财政拿5个亿,万一有风险就可以起到托底作用,现在已经有30多个亿了。
  现代快报: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会不会一些本来姓&公&的领域也被&卖&了?会不会与老百姓的利益产生冲突?
  王伟成:不会,这个有着严格的界定和原则。公共财政必须要为老百姓掏腰包,公共事业就得由公共财政去做。比如,有市民担心今后我离任后,常州公交会不会是第一个涨价的项目,我看不可能。
  说网民:我感觉到了监督的力量
  没有王市长的支持,化龙巷(网站)早关门了,我们现在能畅所欲言,是真要感谢老王,让我们发出&老王,你好!&的倡议。
  现代快报:作为一名市长,亲自上网发帖与网民互动的,可能找不出几个来。我也看到网民对您的评价里有这么一条:&直面网络民意,老王做得不错,应该表扬。&为什么您特别注重网络民意?
  王伟成:因为,现在干部和老百姓沟通的渠道太少,所谓的调研会、座谈会,实际上也都是有备而来的,讲的俨然是套话、官话,唯独网络能最直接、最真实、最现实地反映民意。我们常说&执政为民&,那么你到哪里去听老百姓的呼声?网络是个非常好的渠道。
  现代快报:话是这么说,但网上说的未必都是顺耳的。
  王伟成:确实,要真正做到不容易。中国的干部基本上是听赞扬的多、听惯了好话。网络上骂你的话,要看一个领导者的胸襟到底有多宽。我一直信奉毛主席的一段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要让老百姓说话,只要不是人身攻击,网上的帖子都不许删掉,包括骂娘的话。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也发现,常州网民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有建设性。
  现代快报:与网民的充分互动,您觉得有收获吗?
  王伟成:最大的好处,是民怨得到了及时地发泄,&上访&变成了&上网&。而我们也更加了解到哪一些是老百姓急着要办的事情,哪一些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就集中力量去办、去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我感觉到了一种监督的力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在监督政府工作,但是没有网络这么直接。
  比如,我们做亮化工程,我接连发了两个帖子,与我们常州的资深网友村人交流,与广大网友加强信息互动,对我们的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与监督作用。
  话评价:一个城市要有不同的声音
  老王对于常州这个大家庭来说,肯定是一个慈祥而能干的家长,家里人太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惹得部分私心重的有所怨言不奇怪,但只要是个人,一定会记得他的好。
  现代快报:上面这段话,是一位网民的跟帖,回应关于您的一个质疑。正如我们看到的,对您的评价也可以用有赞有弹来形容。
  王伟成:一个城市要有不同的声音,如同一个曲子一样。如果只有一个音符,这个曲子肯定不好听。没有不同的声音,没有批评意见,这个城市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有反对意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有不同的声音就如临大敌,这是一个领导者没有底气的表现。
  现代快报:那您有没有觉得特别委屈的时候?
  王伟成:有啊。比如有篇帖子,&王市长为什么热衷于搞BRT?&是因为他想靠工程搞点钱,且编得有鼻子有眼,说是我家里哪个哪个参与了什么工程&&一开始看到这些心里当然感到委屈,想为百姓做点好事却被误解。但后来我觉得,还是广大市民没有充分了解到相关信息。于是我也上网发个帖,详详细细地告诉大家,我为什么热心BRT,是因为常州发展再好,也不可能家家都买小汽车;就算家家买得起,这么多车上路也会堵塞交通,最后还得靠公共交通。同时,我也想把自己的廉政建设情况全部在网上公开,接受市民监督。
  现代快报:有人评价您,&老王是个亲民的好市长,有能力,有魄力,会干事,没架子&;也有人评价,您做的是一位市长分内的事,&没必要将他捧上云端,高高挂起&。
  王伟成:这个说法完全正确,我所做的确实是一个市长应该做的,且每个市长都会做、还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才对。我们的监督机制总体来说不是很严厉,越是如此,越要自律。所以,我特别同意有一位网友说的,从来没有救世主,常州人民才是最大的功臣!
  聊聊自己
  最喜欢&老王&这个称呼
  现代快报:有人叫您&王市长&,有人叫您&老王&,也有人直呼您&王伟成&,您最喜欢哪一个称呼?
  王伟成:最喜欢的是&老王&,因为我老了(笑)。人与人之间,称呼职务的很常见,而真正的同志情、朋友情,都不称呼职务的。这是一种感情距离的体现,距离越近,称呼越随意;距离越远,称呼越正式。
  现代快报:很多人说您是&亲民市长&、&平民市长&,我想问,这样的风格从何而来?与您的个人经历有没有关系?
  王伟成:&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家里除了我当官,都是普通百姓,我的亲戚里也有贫穷的,他们的疾苦我当然清楚。
  现代快报:来自老百姓的官员并不少,但是有很多就&忘本&了。
  王伟成: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不忘党的规矩、不忘平民本色、不忘反面教员。现在你有了权力,也是老百姓给的。
  现代快报:作为一个市长,您觉得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王伟成:我希望老百姓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忘本的平民市长,我和他们是平等的。就像我在公交车上,有市民过来拍拍我的肩,很轻松随意地与我聊天,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现代快报:也有些人抱怨您的节奏太快了。
  王伟成:我喜欢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抓到底。节奏要快、效率要高。不做罢了,做则要成。也有人告诉我,常州的老百姓都不怕我,但政府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怕我,因为我要求太高、标准太严、批评太凶。大家常说,&快把什么什么做好,不然王市长来检查一定会挨骂的。&
  现代快报:胡锦涛总书记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请说说您的理解。
  王伟成:做好一个地方的干部,首先要把&以人为本&放在心坎上,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利益。要有爱心,爱我们这个城市,爱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他们都是大家庭的成员,都是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来做,不能想着某件事情我做了,考核能加几分、上级领导是怎么看的。
  我们改造了103个菜市场,降低了公交票价,放开了公园&&这些都没有&上级明文规定&,也都没有列入所谓的政绩考核,但它们确确实实是百姓需要,以人为本不能成为空洞的口号。
  未来定居常州,也会一展厨艺
  现代快报:我看到,有网友向您发出了邀请,&老王,退休后什么时候有空,我请你吃饭!&我想问问,您会赴这个约吗?
  王伟成:退休后我就是一个自由的普通老百姓,很愿意去,但不知道他的住址在哪里(笑)。
  现代快报:退休以后的生活您打算怎么安排?
  王伟成:平常、自由、轻松,我会去菜场买菜,而且会自己下厨,我做的红烧鳊鱼味道绝对好,完全可以比得上一些宾馆的大厨,当然,原料很重要,我一定要自己去菜场挑(笑)。另外,我也会去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每天锻炼身体,当然也会再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
  现代快报:还有网友说,希望您常来常州走走。您会离开常州吗?
  王伟成:我已经决定在常州定居,是个名副其实的常州人啦!在这里工作了六年多,我对常州有了很深的感情。常州是块宝地,苏东坡为什么会定居常州,他有个名句:&眷此邦之多君子&。我虽然不能与苏东坡相提并论,但是非常认同他这句话,常州人,真好!
&&&&&&更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www.changzhou.gov.cn&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 网站标识码:& &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常州上海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