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入学条件内部公式;都包括哪些内容?

最新的后一公式都有哪些嗯?_百度知道
最新的后一公式都有哪些嗯?
没记的我注册 和通行证 但是网页上却说我已注册 怎么会事?SD卡丢失的数据网吧电脑可以家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么,知道Word临时重庆 时时彩后一公式文件夹的位置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在编辑Word文档时,突然重庆 时时彩后一公式遇到停电、死机等故障
采纳率:1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现在重庆 后 一 计算公式谁知道_百度知道
现在重庆 后 一 计算公式谁知道
你好,我想请求你们的帮助,我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女孩,由于对感情以及婚姻一直存在恋爱恐惧症和恐婚证的原因,一直都不好尝试着恋爱。直到遇见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离异男,我心就一直归他所属,此生就认定了这人。我现在已经爱上他了,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很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微信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欢迎您, |
华图教育网
当前位置:
> 重庆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百日百题054:公式型容斥原理
关注微信号:CQhuatu
了解更多资讯
推荐点击:
2015年国家备考专题:&
2015年国家招生简章:&
2015年国家QQ交流区:&
2015数学运算百日百题054:公式型容斥原理
& &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本篇为教育提供的针对、、、等公职考试的常识考点解读。
  【例1】(浙江2013-54)某班对50名学生进行体检,有20人近视,12人超重,4人既近视又超重,该班有多少人既不近视又不超重?( )
  A. 22人
  B. 24人
  C. 26人
  D. 28人
  【例2】(天津2013-12)有70名学生参加数学、语文考试,数学考试得60分以上的有56人,语文考试得60分以上的有62人,都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门考试都得6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例3】(浙江2013-56)某班有70%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75%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问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中至少有百分之几喜欢打羽毛球?
  A. 30%
  B. 45%
  C. 60%
  D. 70%
  【例4】(联考-54)某公司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
  A. 7人
  B. 8人
  C. 5人
  D. 6人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周明洋)
  关注华图官方微信:huatuv
下一篇:没有了
重庆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其他考试真题
热门分站热门地市热门考试热门信息热门推荐
已有843人参与此话题
提问者: htwx_3127724
提问者: htwx_2872733
已有4978套题 560684人参与当前位置: >>
重庆大学考研西经内部习题及答案
重 庆 大 学 经 管 西 方 经 济 学 内 部 习 题 及 答 案 详 解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1*.根据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 A.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2.经济体制是指( A.经济制度 C.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 3.经济学研究的稀缺资源主要是( A.经济品 B.自由品 ) 。 C.实证经济学 ) 。 C.批判借鉴 D.无所谓 D.以上都是 ) 。 B.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D.仅 B,C 正确 ) 。 C.废品 D.三者都是 ) 。 B.人与人的关系 D.以上关系都研究4.西方经济学属于( A.政治经济学B.数量经济学5.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态度是( A.全盘照搬 B.全盘否定(二)问答题1.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是有人说“我国现在处于资本主义 初级阶段” ,这种说法错在哪里? 2.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有人认为这是过度迷信市场经济的结果, 有人认为这是没有真正实行市场经济的 结果。你怎么看? 3.有人说: “经济学无国界,否则,就不是经济学。 ”这种说法有无道理? 4*.经济学是科学,但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很少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5* .有人说: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 理。 ”请对此试加评论。 6*.某君曰: “我这个人,宏观上还可以,微观上有不足。 ”这种说法对吗? 7* . “经济人”都是利已主义者,但为什么国内外都有人助人为乐,舍己救 人? 8. “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不能全盘照搬? 9.如何正确理解“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第二章习题 (一)判断题1.需求价格 = 市场价格。 2.如果市场价格为 0,需求量将趋于∞。 3.供给曲线不可能具有负的纵轴截距。 4.个别供给曲线的斜率通常大于市场供给曲线的斜率。 5.供求变动必定是整个供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6.管制价格是指政府定价低于市场价格。(二)选择题1.经济学与数学对供求函数几何描述的区别是( A.自变量与因变量互换 C.供求曲线斜率互为倒数 ) 。B.纵坐标与横坐标互换 D.以上都是 ) 。2.个别供求曲线与市场供求曲线的区别不是( A.市场价格 C.横轴截距B.纵轴截距 D.曲线斜率 ) 。3*.若市场需求减少大于市场供给减少,则市场价格(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 。4*.某农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必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 。5*.若市场成交数量增加而市场价格并无变化,则必要条件是( A.供求曲线均为线性 C.供求等幅增加 B.供求量等幅增加 D.上述条件都不必要6*.某鱼贩以每千克 2 元的成本,从水库运来鲜鱼 500 千克到早市销售。若 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 ? 1000 ? 100 P ,为求利润最大,他应销出( A.500 千克 B.400 千克 C.两者都正确 ) 。D.两者都不正确(三)问答题1.需要与需求有何异同? 2*.根据需求法则,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动。为什么这些年来 绝大多数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同时上升? 3*.按照市场供求原理,商店里的商品理应天天卖光。为什么每天打烊时商 店货架上总有存货? 4*.在许多城市,公共汽车和地铁都是十分拥挤。有人主张通过提高票价缓 和供求矛盾,有人不以为然。你看呢? 5.供求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为什么还要进行价格管制? 6*.试论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论。(四)计算题根据本篇第二章第一节所列某市场鸡蛋市场供求方程式Qd ? 77 ? 7PQs ? 14 ? 6P 分别计算下列条件下的均衡变动: 1*.如果由于几年来家庭收入增加,在各种可能的市场价格下,家庭 A,B, C 对鸡蛋的需求量依次增加 6 千克,4 千克,3 千克,问市场需求方程式有何变 化,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何变动? 2*. 如果由于不断改进技术, 鸡蛋生产成本下降, 在各种可能的市场价格下, 养鸡场 A,B,C 对鸡蛋的供给量依次增加 2 吨,5 吨,6 吨,问市场供给方程式 有何变化,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何变动? 3*.如果政府从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出发,规定鸡蛋市场价格上限为每千 克 6 元,问鸡蛋市场将发生短缺还是过剩,数量多少?第三章习题 (一)判断题1.同一单位同等工资的职工,需求结构未必相同。 2. “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法则。 3.生活必需品通常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4.劣等品是指假冒伪劣产品。 5.家庭收入增加,对所有消费品的需求将相应增加。(二)选择题1.如果不同需求价格曲线交于同一点,则在交点所示价格水平上,斜率绝 对值大者需求价格弹性( A.较大 ) 。 C.相等 D. 不确定B.较小2.无论产品价格如何变动,某家庭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始终不变。这表明, 这个家庭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完全弹性 B.完全无弹性 ) 。 C.缺乏弹性 D.单一弹性3*.某家用洗衣机厂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其面临的需求曲线呈线性,现价每 台 1800 元,但每台 2700 元将无人购买。如果决定提价到 2000 元,可以推断提 价后的销售收入将( A.增加 ) 。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 4.入冬以来,鸡蛋价格上升,销量下降,毛衣价格下降,销量上升,则可 判定两者为( A.替代品 ) 。 B.互补品 C.无关品 ) 。 D.不确定 D.不确定5.与短期需求弹性相比,长期需求弹性( A.较大 B.较小C.不变(三)计算题1*.请按下表如实填写新学期第一月你的实际消费额(元)及其比例,计算 恩格尔系数,并分析一年来消费构成的变化及其原因。 表 3―1 项 目 金额 % 2.仍以第二章第一切所列鸡蛋市场需求曲线式(1.2.6) Qd ? 77 ? 7P 为例, 若市场价格从每公斤 5 元提高到 6 元,市场需求量将从 42 吨下降到 35 吨。试以 各种方法计算其需求价格弹性,并加以比较。 3*.某公司估计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2,需求收入弹性为 3,当年的销 售量为 80 万单位。据悉,下一年居民实际收入将增加 10%,公司决定提价 5%, 预计销售量是多少?如果公司希望销售量增加 5%,其价格应当如何调整?调整 多少? 4. 某家庭对鸡蛋的月需求表 3―2, 试以最小二乘法估计其鸡蛋需求方程式。 表 3―2 价格(元) 需求量(公斤) 1.0 5.0 2.0 3.5 2.0 3.0 2.3 2.7 2.5 2.4 2.6 2.5 2.8 2.0 3.0 1.5 3.3 1.2 3.5 1.2 食 品 主食 副食 饮料 外买 小计 衣着 书报 文具 娱乐 其 他 合计第四章习题 (一)判断题1*.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最能吃辣椒。 2*. 若广柑每 500 克 2 元, 白兰瓜每 500 克 3 元, 广柑的边际效用为 24utils, 白兰瓜的边际效用为 36utils。在既定收入限制下,追求效用最大的消费者将保持 现有的消费量不变。? ? 3*.某君仅消费 X、Y 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 U ? X Y 。为求效用最大化,他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 X 上。 4*.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正常品。5 5*.某君对货币的效用函数为 U ? I ? ? I ,则对他来说,货币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二)选择题1*.在特定时期内,猪肉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猪肉价格上涨 C.鸡蛋价格上涨 E.猪肉成本提高 2*.就商品 X、Y 的偏好次序来说,下列效用函数中与 U ? X , Y ? ? XY 相同的 是( ) 。 A. U ? X , Y ? ? ? X ? 5? ?Y ? 5? C. U ? X , Y ? ? ? X ? 5? ?Y ? 5? E.上述各项都不正确 3*.在一个仅有两种商品 X、Y 的模型中,若商品替代率是大于其价格比例 常数,消费者将( ) 。 B.仅买 Y 不买 X D.两种都买 ) 。 B. U ? X , Y ? ? ? X / 5? ?Y / 5? D.仅 B 和 C 正确 ) 。B.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D.预期鸡蛋价格上涨A.仅买 X 不买 Y C.两种都不买 4.下列何种为吉芬品(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正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负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为负 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E.上述情况都不是吉芬品 (三)问答题1*.若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外语和专业课三门,录取工作将这 样进行:在每门课均及格(60 分)的考生中,按总分排队,择优录取。某君已 经报考,尚有 10 周复习时间,表 4―1 为他每课复习时间及预计考分。问:他应 如何合理安排 10 周复习时间?可望得到的最高总分是多少? 表 4―1 复习周数 专业课 高等数学 外语 0 50 20 30 1 70 40 45 2 85 55 53 3 90 65 58 4 93 72 62 5 95 77 65 6 96 80 68 7 96 82 70 8 96 83 722*.在人们生活中,作为必需品的水,无疑比作为高档品的钻石重要得多, 但为什么钻石的价格比水高得多? 3*.你认为知识的边际效用是递增、增减还是不变,为什么? 4*.试比较马歇尔、希克斯、斯勒茨基三种需求曲线,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合 理?(四)计算题1*.某君仅消费 X、Y 两种商品,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恒为 Y/X。若他的收 入为 260,X 的单价为 2 元,Y 的单价为 3 元,求其效用最大时的消费量。Y ? 4 元, 2*.设某君月收入 650 元,仅消费 X,Y 两种商品, PX ? 2 元, P2 效用函数为 U ? X , Y ? ? ? XY ? 。若他参加希望工程,每月都汇出 50 元,而 X 的 1价格又上涨 2 元,求其对商品 X 的 (1)马歇尔需求函数及价格变动的总效应。 (2)希克斯需求函数及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收入效果和总效应。 (3)斯勒茨基需求函数及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第五章习题 (一)选择题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 ) 。 A.因就学而放弃的就业收入 C.因就学而放弃的休闲效用 E.以上都是 2.休闲是指( A.睡眠 C.操持家务 E.以上都是 ) 。B.因就学而放弃的就业经历 D.因就学而支出的本和利B.业余学习 D.文体活动3.为了促进现期消费,扩大内需,应当使利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 D.不确定4.从教材图 2.5.3 来看,如果希望通过提高工资率增加劳动供给,则必须做 到( ) 。 A.收入的正效应大于替代的负效应 B.收入的正效应等于替代的负效应 C.收入的正效应小于替代的负效应 5.从总体来看,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劳动市场供给曲线类似教材 2.5.4 的线段是( A.E1F 段 ) 。 B.FG 段 C.GE3 段(二)计算题2 1.某家庭的效用水平取决于收入和休闲,即 U ? 48 H ? IH ? H 。其中,H代表休闲时间(H = T - L,T 为可用时间,L 为劳动时间) ,I 为收入,以 w 表示 工资率,I=wL。求这个家庭的劳动供给函数。 2. 某君向银行贷款 14 万元购买住宅, 年利率为 5.13%, 10 年还清贷款。 问: 某君每月应向银行还款多少? 3*.某家庭现有银行存款 B0 ? 20 万元,年利率 rf ? 2% 。现有证券分析师向 他推荐一新上市股票 S,可在 75%的概率下取得年收益率 rs,m ? 3% ,在 12.5%的 概率下取得 rs,h ? 7% 的高收益率, 但是也有 12.5%的概率取得 rx,l ? ?1% 的低收益 率。 若这个家庭的期望效用函数 U 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rp 和标准差 ? p 的二 次函数,即2 U ? rp , ? p ? ? rp ? 50? p,那么这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家庭是否会购买这一股票 S?如果购买,买多少?第六章习题 (一)判断题1.公司制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早已存在,例如遍布各个城市的百货公司。 2.交易成本是解释在协调经济活动中企业与市场谁更加有效的一个原因。 3.如果业主制企业破产,则企业所有者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债务承担责任。 4.公司制企业的一个优点是承担有限责任。 5.公司制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委托―代理关系。 6.企业的目标是实现成本最小化。(二)选择题1.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类型是( A.收益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 。B.市场份额最大化 D.成本最小化 ) 。2. 只有一个所有者, 容易建立并且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企业类型是 ( A.业主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的缺点是( A.企业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 C.公司设立比较复杂 B.合伙制企业 D.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 ) 。 B.企业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 D.需要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能力4. 假设张三和李四各出 5000 元开办了一家企业,由于张三的失误导致企业 破产,除用企业资产偿还外,还欠下 50000 元债务,张三此时已经没有任何资产 可以还债。如果该企业是合伙制企业,则李四的责任是( A.偿还张三投资额和企业债务共 100000 元 B.偿还 50000 元的企业债务 C.按投资额偿还 25000 元的债务 D.不承担任何债务责任 ) 。 5.在选择题 4 中,如果该企业是公司制企业,则李四的责任是( A.偿还张三投资额和企业债务共 100000 元 B.偿还 50000 元的企业债务 C.按投资额偿还 25000 元的债务 D.不承担任何债务责任 6.需要企业而不是市场协调经济活动的条件是( A.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内部管理费用 B.市场交易成本等于内部管理费用 C.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管理费用 D.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费用不确定 ) 。) 。(三)问答题1*.与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按照 “优胜劣汰”的法则,市场上最终留存下来的只能是公司制企业,为什么各国仍 然有大量的非公司制企业存在? 2. 如果一个企业宣称其拥有 10 亿元资产,这个信息能说明什么?不能说明 什么? 3.目前,在以 IT(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行业中,出现了一种“虚拟企 业” ,即一个企业往往仅发展某种业务,而有关的业务依靠“外包”实现。试根 据交易成本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4.市场和企业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两种方式。为什么它们会同时存在呢?第七章习题 (一)判断题1*.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是短期生产函数。 2*.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递减。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在保持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一种可变投 入,始终存在边际产量递减的情况。 4.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劳动的平均 产量将增加。 5.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其边际产量递减。 6.边际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减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述。(二)选择题1*. 如果仅劳动是变动投入,以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作为划分生产三阶段 的标志,则( )不是第Ⅱ阶段的特点? B.平均产量不断下降 D.投入比例从比较合理到比较不合理 F.以上说法都不是A.边际实物报酬递减 C.总产量不断提高 E.资本的平均产量递减2*.若劳动与资本的投入组合处于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垂直部分, 则( ) 。 A.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负 0 C.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资本的边际产量为正 D.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资本的边际产量为 0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当劳动的总产量处于下降时, ( A.平均产量为负 C.边际产量为 0 ) 。 B.平均产量为 0 D.边际产量为负 ) 。 B.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4. 如果连续增加一种可变要素,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 C.与平均产量曲线最大点相交 5.生产上的短期是指( A.一年或者更短的时间 C.所有投入要素是不变的 ) 。 B.所有投入要素是可变的 B.与横轴相交 D.经过原点D.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不变的E.至少有一种要素是可变的,其他要素是不变的 6.从生产上的长期看,一个企业( A.只有资本投入不变 C.所有投入要素是不变的 ) 。 B.所有投入要素是可变的 D.要经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7.对于生产函数 q=f(K,L),K 是固定投入,L 是可变投入,当 APL 达到最 大时, () 。A.总产量最大B.总产量在递增 D.边际产量在递增 ) 。 B.规模报酬递减 D.规模报酬不能确定C.边际产量最大 8.生产函数 q=10K0.7L0.8 表明( A.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9.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增加 10%的劳动投入而保持资本投入不变,则产量 将( ) 。A.增加 10% B.减少 10% D.增加小于 10%C.增加大于 10%10.如果某企业增加 1 单位劳动投入,减少 4 单位资本的投入,而保持产量 不变,则此时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 A.1/4 B.4 C.-1/4 ) 。 D.-4(三)问答题1*.根据表 7―1 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数据,推算其他空白中的数据,并划分 生产三阶段。 表 7―1 L 1 2 3 4 5 6 7 8 210 29 -27 135 44 24 TP AP 40 48 MP2. “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将不会面临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现象” ,这个命题是 否正确? 3.为什么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其相交? 4.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是否会出现在一个企业的生产中?为什么?(四)计算题 2 3 1*. 某企业以变动要素 L 生产产品 X, 短期生产函数为 q ? 12L ? 6L ? 0.1L 。(1)APL 最大时,需雇用多少工人? (2)MPL 最大时,需雇用多少工人? (3)TPL 最大时,需雇用多少工人? 2.已知生产函数为 q=K0.5L0.5第八章习题 (一)判断题1*.如果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2*.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成本最低。 3*.当 SMC=LMC,并且小于 LAC 时,LAC 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4.如果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平均成本也一定是不断增加的。 5.在短期生产中,企业因故停产时,没有产品产量,也没有生产成本。 6.短期总成本必定高于或等于长期总成本。 7.使用所自己的资源形成的成本称为隐含成本。(二)选择题1*.机会成本的经济含义是( ) 。A.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另一种用途的收入 B.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 收入 C.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将其用于次优用途的收入 D.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保证这种资源在现用途继续使用而必须支付 的费用 E.以上都是机会成本的含义,只是说法不同 2*.某企业有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1 000 万元,折旧率 6%;银行长期贷 款 100 万元,年利率 5%;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120 万元;管理人员工资 10 万元; 原料、材料、动力费用 1 500 万元。则其总固定成本为( A.60 万 D.1 000 万 B.65 万 E.1 100 万 ) 。C.75 万 3*.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 则可推断( ) 。A.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B.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 C.短期平均成本最小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短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F.仅 B,E 正确 4.已知某企业生产 99 单位产品时的总成本是 995 元,当产量增加到 100 单位时,平均成本为 10 元,边际成本为( A.10 元 B.5 元 ) 。 C.7.5 元 ) 。 D.15 元5.当边际成本下降而大于 0 时,总成本( A.以递增速度上升 C.以递增速度下降B.以递减速度上升 D.以递减速度下降 ) 。6.当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 A.越来越大 C.时大时小 B.越来越小 D.保持不变7.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与短期成本线相切的各产量点上,长期平均成本线与 短期成本线( A.必然相交 C.必然相切 8. ( )是非 U 形曲线。 B.AFC 曲线 D.MC 曲线 ) 。 B.不会相交 D.不会相切A.AVC 曲线 C.AC 曲线9.某饭店在一年内的账面利润为 10 万元,但店主却坚持认为他发生了 2 万元的亏损,这是因为他经营饭店的机会成本是( A. 8 万元 C. 12 万元 B.10 万元 D.算错账 ) 。(三)问答题 1*.根据某企业既定成本数据(表 8―1)推算其他数据,并绘出其成本曲 线。 表 8―1 q 0 1 2 3 4 5 6 7 8 TFC 6 TVC 0 10 18 24 28 34 42 52 67 TC AFC AVC SAC SMC2.举例说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别。 3.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U 型的? 4.短期内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有何关系?(四)计算题1*.根据下列长期生产函数中的数据(图 8―1,横轴为劳动投入,纵轴为资 本投入,坐标中的数据为劳动与资本投入组合的产量) , K 8 7 6 5 4 3 2 1 O 399 373 345 315 282 244 199 141 1 564 528 488 446 399 345 282 199 2 691 646 598 546 488 423 345 244 3 798 746 691 631 564 488 399 282 4 892 834 772 705 631 546 446 315 5 977 914 846 772 691 598 488 345 6
834 746 646 528 373 7 7 892 798 691 564 399 8 L (1)估计带数值系数的生产函数。 (2)绘出一条包括 4 个投入组合的等产量线,并计算各组合处劳动对资本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3)这个生产函数处于何种规模报酬阶段? (4)当总产量为 423 时,求劳动和资本的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产出弹性 和生产力弹性。 (5)当劳动价格为 20、资本价格为 30 时,达到总产量 345 的最低总成本 是多少?1 STC ? 1000 ? 240q ? 4q 2 ? q3 3 ,试问 2.某企业短期总成本函数为(1)当 SMC 达到最小值时产量多少? (2)当 AVC 达到最小值时产量多少?2 3 3. 某企业短期成本函数是 TC ? 10 ? 8q ? 4q ? q , 求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第九章习题 (一)判断题1*.若生产函数为 q ? 4 L 9 K ,且 L,K 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2*.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3.一个企业增加工人数量,导致产量增加,可以确定该企业规模经济递增。 4.在短期平均成本的下降,源于学习曲线。 5.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定胜过一元化经营。 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存在规模经济。(二)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A.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对 ) ) 。2.当出现 MPL/ PL& MPK/ PK 时,在保持成本的条件下,企业应该(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A.增加劳动投入 入 C.增加资本投入 入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B.减少劳动投入的同时增加资本投D.减少资本投入的同时增加劳动投3.当企业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企业( A.一定能够获得经济利润 C.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 4.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企业产量提高 C.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 。B.要素投入组合最优 D.一定能获得最大利润 ) 。 B.企业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 D.仅 B,C 正确5.假定原来企业处于最优要素投入组合上,现在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如 果要素市场价格不变,企业应该( A.使用更优质的劳动力 入 C.增加奖金 D.增加其他要素投入 ) 。 B.减少劳动投入,增加其他要素投6.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都将增加,这种 现象的经济学解释是( A.规模报酬递增 C.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7.要素最优投入组合的条件是( 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B.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 C.单位货币购买的任何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 D.以上都正确 8.关于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是( A.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B.规模报酬递减是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之一 C.规模报酬不变必然不存在规模经济 D.即使不存在规模报酬,也可能存在规模经济 ) 。 ) 。 B.边际报酬递减 D.仅 A,C 正确 ) 。 (三)问答题1*.某运输公司现有小轿车 100 辆,大轿车 15 辆。根据市场分析,在目前 的情况下,如果再增加 1 辆小轿车,可以每月增加营业收入 10000 元;如果增加 1 辆大轿车,每月可以增加营业收入 30000 元。估计增加 1 辆小轿车或大轿车每 月的费用是 1250 元和 2500 元。 问:目前该企业的车辆结构是不是合理?如果不 合理,应如何改进? 2*.试论下列各种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MU X MU B ? PX PBMPL??MPK rMRA MRB ? PA PB3.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之间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会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5.为什么有的国家使用资本密集型技术,有的国家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 6.你如何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国家使用资本节约型技术,有的使 用劳动节约型技术? 7.试分析生产扩张线的形成极其经济内涵。(四)计算题1* . 某 企 业 使 用 劳 动 L 和 资 本 K 进 行 生 产 , 长 期 生 产 函 数 为q ? 20L ? 65K ? 0.5L2 ? 0.5K 2 , 每期总成本 TC=2 200 元, 要素价格 ? =20 元, r=50元。求企业最大产量,以及 L 和 K 的投入量。8 8 2.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 q ? L K ,要素价格 w=3 元,r=5 元。问: 3 5(1)产量为 10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要素投入数量; (2)产量为 25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要素投入数量; (3)总成本为 160 元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要素投入数量。 3.IBM 是世界上重要的计算机制造商,根据该公司资料,生产某型号计算 机的长期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LTC=28 303 800+460 800q。问: (1) 如果该型号计算机市场容量为 1000 台,并且假定所有其他企业的成本 函数与 IBM 相同, IBM 占有 50%的市场比占有 20%的市场拥有多大的成本优势? (2)长期边际成本是多少? (3)是否存在规模经济?0.75 0.25 4*.设某国有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 ? 30L K ,劳动年工资为 0.5 万元,资本(万元)年利率为 10%,问: (1)当总成本为 5 000 万元时,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及其劳动、资本 雇用量。 (2)当总产量为 1 000 单位时,企业必须投入的最低总成本及其劳动、资 本雇用量。 (3)当总成本为 5 000 万元时,若劳动年工资从 0.5 万元下降到 0.4 万元, 其总效应、替代效应、产量效应各多少? 5*.某农具厂生产 2 轮和 4 轮两种拖车,主要材料都是钢材和木材。若生产 一台 2 轮拖车需用钢材 2 吨、木材 1 吨,每台售价 2 000 元;生产一台 4 轮拖车 需用钢材 3 吨、木材 4 吨,每台售价 3 000 元。但是,该厂每月使用钢材不得超 过 400 吨,使用木材不得超过 300 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销售无问题,应如何 安排生产计划?第十章习题 (一)判断题1~.企业面对的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平均收益曲线。 (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便能增加盈利或减少亏损。 ( )k ? 15 , w ? 3 , r ? 5 , p ? 0.4 ,为实 3~.某完全竞争企业的 MPL ? 6 , MP现利润最大,企业将减少 L 的投入。 () ) )4~.只要满足 MC ? MR ,企业必定盈利且最大。 (5~.长期均衡时必定短期均衡,但短期均衡时未必长期均衡。 (6.在完全竞争成本不变产业中,政府从量补贴政策,不影响企业长期均衡 产量。 ( ) ) )7.调节供求最敏感的税种是增值税。 (8.长期供给弹性取决于边际成本曲线,而且都是正值。 (9.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同一行业中所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 利润。 ()10.完全竞争市场假定每个企业都具有相同的成本。如果成本不同,利润也 不同。 ( )(二)选择题1.在 MC ? MR 的短期均衡产量上,企业( A.一定得到最大的利润 B.一定得到正常利润 C.一定得到最小亏损 D.若能盈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2.如果在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上, AR 小于 SAC ,但是大于 AVC ,则厂商 ( ) 。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3.在企业短期的停止营业点上, ( A.AR=LAC C.P=AVC 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A.SMC 曲线 B.SMC 曲线上升的部分 C.SMC 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的部分 D.SMC 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部分 5.在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上( A. MR ? LMC ? SMC C. MR ? LMC ? SMC ? LAC ? SAC ) 。 ) 。 B. MR=MC D.MR=MC 且 P=AVC ) 。 ) 。B.MR=LMC=SMC D. MR ? LMC ? SMC ? LAC ? SAC ) 。6.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正常利润为零 C.没有退出的原因B.经济利润都为零 D.仅 B,C 正确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A.广告促销 B.降价促销 C.涨价盈利 D.降低成本) 。8~. 某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价格为每个单位 10 元,平均成本每个 单位 14 元,其中平均固定成本为每个单位 3 元,平均变动成本中有每个单位以 5 元购进而市价已下降 30%的原材料。问该企业当前的正确决策是( A.按 14 元价格销售 B.按 12.5 元价格销售 C.短期内继续生产 D.立即停止生产 9~.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属于完全竞争,产品和要素价格都是 10 元。企业最优决策时的边际产品价值为( A.1 C.10 B.2 D.不确定 ) 。 ) 。 ) 。10~.由于生产供给存在时滞,市场价格收敛的条件是( A.供求曲线斜率相反 B.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C.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D.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11 ~.在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中,如果企业成本不变,市场供给量的增加 ( ) 。 A. 全部来自原有企业 B.全部来自新增企业 C.部分来自原有企业,部分来自新增企业 D.很难说来自哪种企业(三)问答题1~.根据某完全竞争企业既有经营数据(表 10 ― 1)推算其他数据,并 确定其最优产量和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 表 10 ― 1(见下页)L 0 1 2 3 4 5 6 7 8 9 10qAPMPTC 90TFCTVCSACAFCAVCMCMRTR?4 7.5 10 1315106 58 10 8.5 68 -62.完全竞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吗?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首先需要研究 完全竞争模型? 3.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 均衡状态?如果行业长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行业中每个企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 均衡状态? 4. 如果企业和行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他们是否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5.请逐一分析完全竞争假设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列举出三种局部均衡不 存在的情况。 6~.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有哪些不同,企业、行业、全社会面对的要素供 给曲线有何区别? 7~.某企业考虑以 5 万元购置一台经济寿命为 10 年(残值为 0)的设备制 造新产品,新产品以单价 390 元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销售。若新产品的总成本为TC ? 5000 ?10q ? 2q2 , 报酬率为 10%, 所得税为 33%, 企业会进行这项投资吗?(四)计算题3 2 1. 已知某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 ? 0.1q ? 2q ? 15q ?10 。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 P ? 55 时,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企业必须停产; (3)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企业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 ? q3 ?12q2 ? 40q 。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 P ? 100 时,企业实现 MR ? LMC 时的产量、平均成 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企业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q ? 660 ? 15P 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 3.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 Qs=P。试求: (1) 当市场需求函数为 Qd=P 时, 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当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函数为 Qd=P 时,市场的长期均 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比较(1) 、 (2) ,说明市场需求变动对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和 均衡产量的影响。 4.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Qd=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 Qs=P;企业在 LAC 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 6,产量为 50; (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 3 ) 如 果 市 场 的 需 求 函 数 变 为 Qd=P , 短 期 供 给 函 数 为 Qs=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企业数量; (5)判断该行业的长期成本属于什么类型; (6)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5. 某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Qd ? 3000 ? 20P ,由 100 个相同的企业2 从事生产,每个企业的成本函数为 STC ? 30q ? q ? 300 。试求:(1)企业的供给函数; (2)市场供给函数; (3)局部均衡的市场价格和供求量; (4)企业的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3 2 6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LTC ? q ? 4q ? 8q , 市场需求函数为Qd ? P 。试求:(1)长期均衡的市场价格和产量; (2)这个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 7~.设某卷烟市场的供求函数为Qd ? 100 ? P ,QS ? ?20 ? 2P若向生产者征收 30%的消费税,求: (1)税后供求量比税前下降多少? (2)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税收负担各为多少? 8.假定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 Ls=100w Ld=60000 C 100w 试求: (1)月均衡工资为多少? (2) 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收 10 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为 多少? (3)10 元个人所得税的实际负担者是谁? (4)政府每月征收到的这项税收总额为多少? 9.假设一个企业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其生产函0.5 0.5 数为 Q ? 48L K ,其中 Q 为产品的年产出吨数,L 为雇佣的工人人数, K 是使用的资本单位数。产品的售价为每吨 50 元,工人的年工资为 14400 元,单位资 本的价格为 80 元。 试计算: (1)该企业劳动需求函数; (2)劳动的均衡雇佣量; (3)均衡时企业对劳动的点需求弹性; (4)该企业的年纯利润。 (5)在长期中,设产品价格和劳动工资保持不变;但企业所在行业资本价 格上涨,成本递增,试计算资本均衡价格和工人均衡数量。 10.一个完全竞争成本递增行业在国内生产一种商品 X 。企业具有下列长 期总成本函数:LTC ? 0.01q3 ?1.6q2 ? ? 70 ? 0.0005Q ? q其中 q 是企业的月产量,Q 是国内整个行业的月产量。所有企业都是竞争性 经营,都认为自己无力影响, Q 并且忽略自己对 Q 的贡献。 X 也可以是在固定 价格为 10 元的条件下进口或出口(不计运输费用) 。国内市场的需求曲线如下列 方程表示: x ? 27900 ? 1500 P ,其中 x 是每月的国内总购买量, P 是每单位的价 格。试求: (1)每月将进口或出口多少数量? (2)国内有多少个企业? (3)如果政府对进口的 X 征收 20%的关税(关税是世界价格的 20%) ,市 场和行业为达到一个新的长期均衡。每月将进口或出口多少数量? (4)在新的长期均衡下,国内市场价格现在是多少?购买数量是多少?企 业数量是多少? (5)征收关税后,国内企业的利润有何变动?消费者将感到好多少或坏多 少? 11 ~.某商品目前已经达到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为 MC=20 元,供求量 Q=600 万吨,国内需求价格弹性 Edp=-0.80。现在考虑引进一 种新技术, 可使边际成本降为 MC' =12 元, 产量可增加 200 万吨, 并有可能出口, 出口价格相当于 16 元。求 (1)引进这种新技术后应该如何安排国内生产与出口; (2)引进这种新技术的生产者剩余有多大? 12~.考虑下面两个存在供给滞后的局部市场: Qd=40 - 10Pt Qs=6 + 7Pt-1 Qd = 30 - 5Pt Qs = 20 + Pt-1 (1) 分别决定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2) 假定初始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0%,试求价格收敛至均衡价格的时候,需要 经过多少周期。第十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区别在于所考虑商品数目的多少。 2.超额需求为零时,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达到一般均衡。 3.在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两条等产量线斜率相等。 4.资源条件虽然不同,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唯一的。 5.契约曲线上的点比不在契约曲线上的点有更好的福利状态。 6.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二)选择题 1.帕累托最优配置被定义为( )情况下的资源配置。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C.不可能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D.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 X 替代商品 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3;对 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 X 替代商品 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 述( )情况。 A.乙用 X 向甲交换 Y B.乙用 Y 向甲交换 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仅 A,B 正确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最优 D.以上均正确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5.下列符合帕累托改进准则的是( ) A.通过增发货币增加部分人员工资 B.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人员工资 C.用增加的税收增发部分人员工资 B.效用可能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三)问答题1.人均国民收入最大,是否社会经济福利最大?为什么? 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3. 公平与效率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为什么成千万的内地,不在农村当家作主, 却到沿海受人剥削? 4. 有人说: “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北欧福利国家是社会主义高级 阶段。 ”你怎么看?(四)计算题1.Z i 是表示某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已知: Z1=0 (令 P1 = 1)Z 2 ? 2P22 ? 22 P2 ? 13P2 P3 ? 64 P3 ? 20 P32 ? 48 ? 0Z 3 ? P2 ? 2P3 ? 2 ? 0试求:三种商品的系统均衡价格。 2.假设一经济社会除了一个生产者外,均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该生产者 是其产品市场上的唯一生产者, 也是该产品投入要素 x 的唯一购买者。生产函数 为 q ? 0.5 x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P ? 100 ? 4q ,投入要素的供给函数为 r ? 2 ? 2 x 。 求: (1)该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 q , x , P 和 r 的值; (2)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时的 q , x , P 和 r 的值。0.4 0.6 0.5 0.5 3. 已知 X 的生产函数为 X= 5L K ,而 Y 商品的生产函数为 Y=4 4L K ,若社会上有 L =100, K =200,且只生产 X 与 Y 商品,试问:该社会的生产的契约 曲线是什么? 4. 由 A, B 两人及 x ,y 两产品构成的经济中, A, B 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U A = xy ,U B =40( x + y ),x ,y 的存量为 (120, 120) , 该经济的社会福利函数为 W ? U AU B 。求: (1)该经济的效用边界; (2)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资源配置。 5.设一个经济由两个家庭 A,B 和两个企业 A,B 组成。家庭 A 拥有企业 A,以 资源 x 生产服装 g,生产函数为 g=2 x 。家庭 B 拥有企业 B,以资源 x 生产粮食 b, 生产函数为 b=3 x 。如果每个家庭各拥有 10 单位的资源,他们的效用函数分别是 u (g,b)=gA 0.4 0.6b, u (g,b)=10+0.5ln g+0.5ln b 。求B(1)市场结清时的服装、粮食和资源的价格; (2)家庭各消费服装、粮食多少; (3)企业各消耗资源多少。 6.某偏僻山区有两个相邻的小村,与外界没有联系。两村之间通过一年 一度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物物交换获得更多的食品和牲畜。假定甲村有 1000 个 农户, 每户饲养 30 头猪及种植 200 担粮食, 每个农户的效用函数是0.5 0.5 U 甲=X甲 Y甲,其中 X 甲 是每年消费猪的头数, Y甲 是每年消费的粮食数(担) 。设乙村有 2000 个0.75 0.25 农户,每户饲养 25 头猪和种植 300 担粮食。每户的效用函数是 U乙=X 乙 Y乙 。在年市上达到了完全均衡状态,试问均衡时: (1)一头猪与多少担粮食交换? (2)甲村每农户各消费多少头猪和多少担粮食? (3)乙村每农户各消费多少头猪和多少担粮食?第十二章习题 (一)判断题1.只要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必定扩大生产。 2.就产品价格来说,寡头垄断低于完全垄断,但高于垄断竞争。 3.垄断竞争企业短期内不一定存在利润,长期中一定不存在利润。 4.在长期中,垄断竞争厂商得不到超额利润,因此资源可合理配置,与完 全竞争市场一样是一种有效市场。 5.自然垄断具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必然形成自然垄断。 6.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中获得经济利润,那么这时的价格必定不在其长期 平均成本最低点上。 7.无论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时生产都安排在合理阶段 8.古诺独立行动模型双头垄断的均衡产量,高于双头互相勾结时的均衡产 量。 9.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共同特征是,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10.完全垄断企业在价格歧视中,将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分市场上,以较 低的价格销售较大的产量。 (二)选择题1.无论一个竞争性厂商还是一个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 的条件是( ) 。 A.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2.如果一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很小,它将( ) 。 A.降低价格,增加收益 C.降低价格,降低成本 3.完全垄断企业短期均衡时,存在( ) 。 A.正常利润 C.严重亏损 B.超额利润 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B.提高价格,增加收益 D.提高产量,降低价格4.垄断性竞争企业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定价自主权,表现在( ) 。 A.面临着一条向下倾斜的客观需求曲线 B.边际销售收入保持不变 C.价格不会因销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D.可以随意变动价格而实现最大利润 5.广告作用最大的是( ) 。 A.完全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6.如果在需求曲线上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Ed=5。商品的价格 P=6,则相应 的边际收益 MR 为( ) 。 A.7.5 B.4.8 C.1 D.247.古诺模型中厂商以( )为目的。 A.减少成本 C.价格稳定 B.扩大市场占有 D.利润最大化8.在斯威齐模型中,拐点两边需求弹性是( ) 。 A.左大,右小 C.一样 B.左小,右大 D.不确定 9.不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 ) A.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C.边际支出曲线 B.边际产品收益曲线 D.平均支出曲线10.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其工资率的原因是( ) 。 A.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B. 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C.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 D. 以上都是可能的原因(三)问答题1. 试论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及其原因。 2. 完全垄断企业既可以控制价格,又可以控制产量,为何不能任意定价? 3. 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价格等于边际收益,而垄断厂商的价 格大于其边际收益? 4. 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5. 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企业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相等 的产量? 6.比较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与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之异同。 7. 要看电视,就不能看广告。就社会资源配置来说,广告作用是正是负? 8. 经济学历来批判市场垄断力,为什么加强垄断的全球兼并浪潮此起彼伏, 而且得到许多政府的大力支持? 9.垄断程度越高。垄断利润越大,我们为什么还要欢迎并争取国际垄断财 团来华投资? 10.回顾我国几十年相对价格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四)计算题3 2 1.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STC ? 0.1q ? 6q ? 140q ? 3000 ,反需求函数为 P ? 150 ? 3.25q ,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 . 已 知 某 完 全 垄 断 企 业 的 需 求 函 数 为 q ? 36 ? 2 P , 成 本 函 数 为TC ? 12q ? 0.1q2 ,求该企业利润最大时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3 .设某完全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 P=100-4Q , TC=1 ? 80 ? 5q1 , 50+20Q, 如 果 能 将 消 费 者 分 隔 成 两 个 市 场 , Q ? q1 ? q2 且 有 PP2 ? 180 ? 20q2 , ,试求:(1)完全垄断企业在两个市场实行相同价格、产量及利润; (2)完全垄断企业在实行价格歧视下的价格、利润及总利润。 4.从县城到某边远小镇要绕很远的山路,县政府考虑打一条隧道,并对过 往汽车征收费用。设 q 为每天过往汽车数,P 为征收费用(元) ,需求函数为 P=25-0.5q,而隧道建成后不计维护费用,仅每天分摊建设费用 500 元。现公开 招标,建设费用和征收费用都归承包商。 (1)如果只考虑经济因素,会有人愿意承包吗? (2)如果政府给予补贴,每辆过往车辆至少补贴多少?如果每年给予一次 固定性补贴,至少补贴多少?对于政府来说,哪一种补贴形式支出少? (3)如果允许承包商实行差别价格而不予补贴,会有人愿意承包吗?为什 么? 5.假设某垄断市场的需求不仅与价格有关,还取决于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活 动(广告费用支出用 A 表示) ,需求函数由 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TC ? 10q ? 15 ? A 。 (1)如果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支出 A 为零,求利润最大化水平下的价格―数 量组合及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 (2)如果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支出达到最优水平,求此时的价格、数量组合 及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 6.假定双头垄断市场上,市场需求函数为 P=900-8Q,其中 Q= q1 ? q2 , 两企 业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AC=MC=100 试求: (1)古诺均衡解, (2)张伯伦均衡解。 7.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他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 TC 1 =0.1Q 1 +20Q 1 +100000,TC 2 =0.1Q 2 +32Q 2 +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试求: (1)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反应函数。2 2q ? ? 20 ? P ? ?1 ? 0.1A ? 0.01A2 ?给定。 (2)均衡价格和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均衡产量。 (3)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利润。 8. 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 P=25-0.25Q(当产量为 0~20 时) P=35-0.75Q(当产量超过 20 时) 公司总成本函数为 TC1=0.25Q 1 +5Q 1 +200。要求: (1)说明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 (2)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什么?这时利润(亏损)多大? (3)如果该公司的成本函数改为 TC2=0.25Q 1 +8Q 1 +200,最优价格和产量是 多 9.某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雇佣要素,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出售产品。已知下 列函数: 产品需求函数 P ? 600 ? 2q0.5 0.5 企业生产函数 q ? 4L K ( K ? 100 )22劳动市场需求函数 w ? 360 ? L 劳动市场供给函数 w ? 120 ? 2L 试求: (1)该企业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价格是多少? (2)劳动雇佣量和工资率是多少? 10.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 = 1000-10P,成本函数为 TC = 40Q。 试问: (1)如果仅由一家垄断企业生产,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 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又应为多少? (3)社会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11.假设某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 P = 10 -3Q,成本函数为 TC =Q2 + 2Q。试求: (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 如果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令其达到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 则限价应为多少? (3)如果政府征收一固定数额的调节税,以便消除超额利润,那么调节税 的税额是多少? (4)如果政府对该企业征收一单位的产品税,那么均衡点会有何变动? (5)试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对消费者的影响。第十三章习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1.社会成本包括( A.个人生产成本 B.个人开发成本 C.个人交易成本 D.社会额外成本 E.以上都是 2.正的外部性是指( ) )A.个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B.个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D.个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E. 仅 B,C 正确3.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的边际个人成本为 1 万元,边际个人收益为 1 万元, 但给一些企业带来额外的边际社会成本 0.2 万元,给另一些企业带来额外的边际 社会收益 0.2 万元,我们不能说这个企业( A.具有正外部性 B.具有负外部性 C.既有正外部性又有负外部性 D.外部性的正负抵销,没有外部性 *4.公共品的特征是( ) ) A.竞争性,排他性 B.竞争性,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排他性 D.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5.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别需求曲线的( A.垂直相加 B.水平相加 C.垂直相加和水平相加 D.因公共品的性质而异 6.具有负外部性的个体均衡产量,相对于社会均衡来说,往往( A.过多 B.过少 C.相等 D.差不多 7.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解决的条件是(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必须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多少 D.不管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8. “搭便车”现象是指( A 社会福利问题 B 公共选择问题 C 公共产品问题 D 市场失灵问题 E 仅 C,D 正确 ) 。 ) 。 ) ) )9.应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含服务) ( A 一定是公共品 B 不都是公共品 C 大部分是公共品 D 少部分是公共品 10.公共品成本补偿的可行方式是 A.税收或补贴 B.价格或收费 C.赞助或捐献 D.以上均可 E.仅 A,B 正确 11.可以通过明晰产权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案例是 A.造纸厂的排污危害下游生活 B.在公共场合吸烟导致吸“二手”烟 C.家庭舞会影响邻居休息 D.黄色网站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问答题 1 外部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 ,有 何不同? 2.为什么公共品过多也不好? 3.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收益,为什么会有大量私立学校? 4.报载:四川某地将城市承包给某公司经营 50 年。你觉得合适吗? 5.只用经济手段能否保护公众资源? 6. 有人提出应该通过对每单位垄断产品收税来消除垄断利润。这种政策对 垄断者的产量和价格有什么影响?对经济效率有什么影响? 7.科斯定理之我见。 (三)计算题 *1.设某镇有下列教育材料 学生数量 (人) 100 200 300 400 边际个人收益 (元) 500 400 300 200 边际个人成本 (元) 200 250 300 350 边际社会收益 (元) 800 700 300 500 500 600 试求:100 0400 450400 300(1)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教育的均衡价格与数量是多少?有效率的学生数 量应是多少? (2)如果政府为每个学生提供 200 元补贴,这时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 少? (3)镇政府对每个学生补贴多少,才可以达到有效率的教育水平? 2.某县有两个化工厂 A,B,各造成 100 单位大气污染,总污染量为 200 单 位。化工厂降低其污染的边际成本不变,分别为 MCA =500 元,MCB =1000 元。试 问: (1) 若环保局要求这两个化工厂各减少一半污染量, 使总污染量控制在 100 单位,总成本是多少? (2)若实行可交易许可证的污染治理办法,使总污染量控制在同一水平, 总成本是多少? (3)哪个化工厂愿意购买交易许可证,其价格是多少? 3.设某牧场的维护总成本 TC=5X2+3000,其中,X 为牧牛头数。若牛的市场 价格 P=1000 元,试问: (1)牧场最优的养牛头数是多少? (2)若牧场有 5 户牧民,平均分摊牧场维护成本,养牛头数将是多少? 4.某住宅小区的业主收入有高、中、低三种类型,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 时数 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U 1 ? 100 ? T U 2 ? 150 ? 2T U 3 ? 200 ? T假如电视以每小时 100 元的边际成本播出且不变,问: (1)如果电视为纯公共品,有效率的播出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个人品,有效率的播出时数是多少? 5. 设某渔场可分为 1, 2 两个区域, 以 X 表示渔船数 (只) , Q 表示日捕捞量 (吨) , 其生产函数分别为 q1 ? 200 X 1 ? 2 X 122 q 2 ? 100 X 2 ? X 2现有 100 只船经政府批准可在这个渔场捕捞,每只渔船每日成本 1000 元且 不变,鱼的售价每吨 100 元。试问: (1) 如果政府不加限制, 两区将有多少渔船捕鱼, 渔船捕捞量和利润多少? (2)如果政府加以限制,两区应有多少渔船捕鱼,渔船的捕捞量和利润多 少? (3)如果另有渔民申请捕捞证,政府会不会批准? 6.假设一个养蜂人住在一个果园旁边,每箱蜜蜂能够为一公顷果树授粉,使果 园主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收益。 但是蜜蜂的活动还不足以使全部的果树授 粉,因此果园主必须以每公顷 10 元的成本,用人工完成授粉。如果养蜂的边际 成本为 MC=10+2q(q 是蜂箱数目),每箱生产 20 元蜂蜜,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养蜂人将持有多少箱蜜蜂? (2)这是经济上有效率的蜂箱数目吗? (3)如何导致更有效率的运作? 7. 假定 A,B 两企业的关系是: A 企业给 B 企业造成负外部性。 A 企业生产 X 产品, 产量为 x, B 企业生产 Y 产品, 产量为 y。 其成本函数分别为 CA=2x 和 CB=y2+2xy,B 企业的成本受 A 企业的产量 x 的影响。X 和 Y 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80 和 60。试求: (1)假定企业不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交涉,两企业的产量各为多少? (2)假定企业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交涉,并且交易成本为零,两企业的产量 各为多少? (3)在(2)的场合下,当 A 企业的负外部性有法律限制或无法律限制时, 两企业如何分配利润? (4)假定政府为抑制负外部性,对 A 企业生产的每单位 X 征收数额 t 的税 收,两企业若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政府税额 t 应定多少? (5)假定政府向 A 企业生产的每单位 X 征收数额 t 的税收,而向 B 企业生 产的每单位 X 发放补贴。 假定两企业可以无交易成本地交涉,那么政府的税收和 补贴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 第十四章习题 (一)判断题1.某君对货币的效用函数为 U ( I ) ? I ,则可判定它为风险爱好者。52.我们可以通过期望收益来度量资产的风险大小。 3.无风险资产只存在系统风险。 4.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的方法对系统风险加以分散。 5.某证券的 ? 值越大,说明该证券的风险越大。 6.证券组合对投资的风险等于组合中各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7.消费者买彩票的期望收益肯定低于消费者付出的货币,而很多人却总是 喜欢去买彩票。说明买彩票的人是喜欢风险的。(二)选择题1.我们可以通过下( A.方差 C.离差 2.风险厌恶者: ( A.总是避免赌博 C.不会考虑购买保险 ) 。 B.喜欢接受挑战 D.只投资于一种证券? yI)指标来对风险资产未来收益大小进行衡量。 B.期望收益 D.每种期望收益出现的可能性3.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I ) ? ? xe 为( ) 。 A. x C. z B. y? z ,那么他的绝对风险规避系数D. x ? y24. 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w) ? w ? aw ,那么其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是财 富 w 的( ) 。 B.严格递减函数 D.无法确定函数形式 ) 。A.严格递增函数 C.线性函数 5.证券组合的投资收益率(A.大于投资组合中各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B.小于投资组合中各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C.等于投资组合中各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D.以上都有可能 6( )不能够分散和降低风险。 B.购买保险 D.只投资于一种证券 ) 。A.购买远期交易 C.投资证券组合7.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分散的非系统风险是( A.项目的市场需求变更 C.经济政策的变化 B.经济周期 D.自然灾害(三)简答题1*.试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2*.请你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并说明理由。 3.为什么人们会对不确定性情形加以保险? 4.在什么情况下,为减少不确定性而对更多的信息进行支付? 5.保险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计算题1*.试评下列效用函数的风险偏好? (1) U (w) ? (w ? a) , a ? 0,0 ? ? ? 1(2) U ( w) ? w (3) U ( w) ? ln( w ? a), a ? 0 (4) U (w) ? w52*.某家庭拥有 1600 元的资金准备投资某农业项目,但他面临自然灾害的 风险:一种概率为 5%的旱灾,会使他损失 700 元;另一种概率为 5%的洪灾, 会使其损失 1200 元。他的效用函数形式为 U ( w) ? w 。若他购买保险,保险公 司要求他发生自然灾害时自己承担 76.2 元的损失,这个投保人愿意支付的最高 保险金是多少? 3.某福利彩票可能出现三种结果:获得 5000 元的概率为 0.1,获得 500 元 的概率为 0.2,不中奖的概率为 0.7。请问: (1)该彩票的期望收益为多少? (2)该彩票的收益方差为多少? (3)一个风险中性的经济个体愿意花多少钱来购买这种彩票? 4.若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 3%,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 15%,股票 A 的 ? 系数为 1.5,公司宣布 1 年后的股利预计为每股 2.5 元,该公司的股利每年 平均增长 6%左右,求该股票的理论价格。第十五章习题 (一)判断题1.搜寻的预期收益随花费在搜寻上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2.在次品市场模型中买主和卖主都知道商品的质量是低的。 3.道德风险就是道德败坏。 4.事先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问题,只出现于卖方。 5.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经济主体。 6.购买伤残保险后故意令自己致残的行为是属于道德风险的问题。 7.在存在道德风险的保险市场上,全保险不可能存在。 8.在保险公司提高保费后,风险较小的投保人停止了投保,这属于道德风 险的问题。(二)选择题1.信息有别于其他经济品的特征不是( A.模糊性 C.动态性 )B.静止性 D.非排他性 )2 在信息搜寻模型中,人们花在搜寻上的边际成本( A.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而上升 B.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而下降 C.不受搜寻范围的影响 D.无法确定 3.在信息搜寻模型中,最终的搜寻量将满足( A.搜寻的边际成本为零 B.搜寻的边际收益为零 ) C.搜寻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无法确定 4.在存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 ( 给委托人: A.广告宣传 C.分类合同 B.质量凭证 D.低价格 )不能保证将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传递5.假定市场上有 70%的人承担风险较高,他们受损失的概率是 80%。其余 的人所承担的风险都较低,遭受损失的概率为 20%。如果风险真的发生,人们将 会损失 1000 元,那么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收支相抵,需要制定的最低保费为( A.400 元 C.620 元 B.500 元 D.730 元 )6.道德风险是一个与()有关的问题;而逆向选择是一个与()有关的问 题。 A.信息, 激励 C.信息, 信息 B.激励,信息 D.激励,激励7.人寿保险公司知道吸烟对健康不利,但是却无法确定担保人是否吸烟, ()问题会体现在()更愿意投保。 A.逆向选择, 非吸烟者 者 C.逆向选择,吸烟者 8.广告作为商品的目的是: A.降低商品的价格 C.减少生产该商品的成本 B.增加商品的供给 D.增加商品的需求 D.道德风险,吸烟者 B.道德风险,非吸烟9.搜寻是由成本的,而这也是市场力量的一个来源,也就是说一般企业所 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向下倾斜的 C.水平的 ) B.垂直的 D.向上倾斜10 信息市场不像其他商品市场那样能够良好的运作,是因为: A.没有企业愿意出售有关自身的信息 B.消费者不愿意为花钱购买信息 C.消费者在真正购买信息之前难以确定他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 D.信息是无形商品(三)问答题1*.我国唐诗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绮楼台” ,其中的“信息”与 信息论中的信息有何区别? 2*.试举一则亲身经历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 3*.广告究竟促进还是妨碍有效的市场竞争? 4*. 既然完全竞争理论不符合市场现实,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首先 学习传统理论? 5.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该问题是由何产生的?(四)计算题1*.某企业的短期收益函数为 R=10e-e2,其中 e 为一个代表性工人的努力 水平。工人选择他减去努力成本后的净收益 w-e(努力的边际成本假定为 1)最 大化的努力水平。 根据下列各种工资安排,试确定工人的努力水平和企业的利润 水平。 (1)对于 e≥1,w=2;否则 w=0 (2)w=R/2 (3)w=R-12.5 2. 某君目前拥有 1000000 元的财富,于是决定购买一辆价值 200000 的帕萨 特轿车,售车人员向他推荐价值 5000 元的防盗装置,并介绍通过该装置,该车 被盗的可能性概率将会从 2%降低到 1%。 (1)若此君的效用函数为 U(w)=ln(w) ,那么他是否会愿意安装此保险。 (2)若此时又有保险公司的职员向该君推销一种汽车被盗险,据他介绍, 该险种的价格为 4500 元,如果车主的轿车被盗,保险公司将会提供全额偿付, 而且保险公司不会干涉车主是否安装相应得汽车防盗装置, 那么该君会购买该保 险吗?如果他保险了,他还会安装防盗装置吗? 3.张先生打算花 10000 元去旅游。他的效用函数形式为 U(w)=ln(w)。他 在旅行的途中有 20%的概率丢失 1000 元。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 张先生希望投保。 (1)现在有一种险种能够保证在张先生现金丢失时全额偿付,保费是 200 元,请问张先生愿意购买这种保险吗? (2)如果张先生投保后,由于存在“道德风险” ,他会变得更粗心,此时丢 失 1000 元的概率变为 30%,请问实际公平的保险费率是多少?张先生还会不会 购买这种保险? 4.市场上有两种工人:能力高的工人和能力低的工人。他们的工资由其能 力决定:能力高的工人每月工资 5000 元,能力低的工人每月工资为 2000 元。厂 商只知道所聘用的工人的文凭, 但是无法知道工人的实际能力。而工人的效用由 他们得到的工资和他们所取得文凭的成本差异来决定。 (1)如果工人取得文凭的成本是一样的,那么,是否会存在能力高的工人 获得高工资,而能力低的工人获得低工资的分离的两个市场的均衡? (2)高能力工人为了得到高文凭所愿意花费的最大成本是多少?如果厂商 可以根据文凭来判定能力高的工人的话, 为什么能力低的工人获得这样文凭的成 本要高得多一些呢?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经济学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如市场竞争) ,又研究人与物关系(如 供求函数) ,也研究物与物的关系(如生产函数) 。 2.D。经济体制是指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或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而不是经 济制度本身,即生产关系。 3.A。在经济品、自由品、废品中,只有经济品数量有限且必须付出一定代 价才能取得,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也包括自由品和 废品。 4.D。西方经济学属于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实证经济学。 5.C。对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态度是有批判地借鉴,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全 盘否定。(二)问答题 1.国内外都有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将市 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因此, 当我国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时,他们就说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这不是误解,便是曲解。因为, 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实行,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实行 市场经济未必就是实行资本主义。 2.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确实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严峻挑战。这些问 题产生的原因,有些人在认识上不一致也很正常。但是必须肯定的是,改革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丝毫不能动摇。 3.这种说法没有道理,是一种漠视民族国家的世界主义。作为研究社会现 象的科学,经济学与基本国情、经济制度、民族传统相关,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 莱田首先在研究家庭财产管理的“经济学”前面加上“政治”两字,就认为政治 经济学是研究国家财富管理的。从广义上说,现代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不可 能有真空里的经济学。事实上,就当代经济学来说,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 都有明显差别,萨缪尔森也提出,希望早日看到中国的经济学。 根据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自主创新的国 家战略,我国的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 国气派,能够为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提供经济理论基础。 4*.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不一,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政治思想不同。经济学属于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者 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政策主张不同。 (2)经济思想不同。主张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与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 斯主义,在政策主张上也会不同。 (3)经济理论不同。同一经济思想的不同经济理论,在政策主张上也会有 所不同。 (4)经济信息不同。即使同一学派、观点相同的经济学家,由于各自掌握 的经济信息不同,政策主张也不会完全相同。 5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象,都是一国的经济运行,只是研究* 方法不同:微观分析从个量入手,宏观分析从总量入手。这就是说,微观与宏观 是以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对象来划分的。因此,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 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 ,是不确切的。 6*.这种说法不对。某君的原意是:自己整体上还可以,局部上有不足。这 不是宏观、微观的愿意:宏观指总量、总体,微观指个量、个体。从经济学上说, 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看,个人都是个体。 7*.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作为假说, “经济人”是对人性的一种抽象,并不是现实中的具体人。 具体人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利已的,但撇开非本质属性, “经济人”假定抽象 人的本制属性是利已的。 (2) “经济人” 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也包括个人的安乐。 也就是说, 既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安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对某些人来说,助人为 乐,舍已为人,便引以为豪,也可以利已。 (3) “经济人”假说是实证结论,不是道德规范。这一假说的原型是 18 世 纪参与市场活动的平民,他们没有任何特权,只能追求个人利益,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从道德规范上说,西方既有利已主义,也有利他主义。 8.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进行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 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通称演泽法,与归纳法相对,都是常用的推理方法。问题 是于,假设的一般原理必须符合实际。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虽然是一种不 切合实际的假设,但能够大致解释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 9.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研究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它 具有两重性, 既有与资本主义辩护的一面,又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市场经济一般 规律的一面。由于学派林立,他们在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均 衡与非均衡、国家干预与反干预、效率与公平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按照某个学派的经济理论执政。退一步说,即使某个发达国 家主要采用某个学派的理论, 这个理论也未必适用于其他发达国家;即使适用于 发达国家,也未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即使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未必适用于发 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因此,经济学不应照搬,也难以照搬。 10. 怎样建设我国的社会注意经济学, 是目前正在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各抒己见。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包括经济学在 内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 化。 同时, 必须加强对外开放, 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造就一批学贯中西、 享益中外的理论大家。因此,我国经济学有人提出“马学为体,中学为用” ,这 而无疑是正确的。 有人认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研究经济制度的政治 经济学; 研究经济机制的市场经济学; 研究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 从战略上看, 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具有中国 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但从策略上看,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机制上基本相似, 就研究经济机制的市场经济学这一层 次来说,不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 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一种新的理论必定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才能诞生。 《资 本论》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才写出来的, 《通论》也是在罗斯福“新 政”以后才发表的。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难以在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战略转变以前就写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而经 过几百年的不断摸索和几次综合, 西方经济学毕竟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且不 断变革中的理论体系。作为手段或者方法,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科学内容, 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因此,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学只能借鉴西方经济学,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即基本理论 框架借用西方经济学,但力求本土化,为我所用。第二章(一)判断题1.×。市场价格是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而需求价格只是需求者愿意 购买的最高价格,两者未必相等。 2.×。人的欲望虽然是无限的,但就一般产品来说,个别需求量不可能超 过其需求函数的常数项,市场需求量也是一个有限数。 3.√。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s ? ?b0 ? b1 P ,若 P ? 0, 则供给量 qs ? 0 。 从经济学上说,供给量充其量为零,不可能为负数,这也意味着,供给曲线必须 与纵轴在原点以上相交。 4.√。在相同的市场价格下,供给者越多,供给量越大,市场供给曲线远 比个别供给曲线平缓。 5.×。供求变动是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导致整个供给曲线 的移动,但未必都是平行移动。由于其他因素对供求的影响不同,供求曲线的移 动通常不是平行的。 6*.×。管制价格可能低于市场价格,如公用事业的最高价格,也可能高于 市场价格,如灾年的农产品价格。(二)选择题1 . D 。经济学的供求函数,通常以价格为自变量,以数量为因变量,即q ? f ( P ) 。但是,在几何表述上,则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从数学上看,即 P ? f ??q ? ,两者互为反函数。 2.A。无论个别供求曲线还是市场供求曲线,都是表述同一价格的不同供 求量。 3*.B。市场供求减少,不是市场供求量减少。市场需求减少大于市场供给 减少, 意味着需求曲线左移的幅度大于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 市场价格必定下降。 见图 2―1。P P D D S1 S0 S′P P ’ ES′ ′ED0 D1 0 O*图 2―1QQ4 .D。由于传统种植业靠天吃饭,一户丰收往往户户丰收,市场供给增加, 市场价格下降, “谷贱伤农” 。 但是, 本题并未明确是否普遍丰收, 市场供给增加, 也未明确市场需求有无变动,因而仅仅一户丰收,不能确定市场价格如何变动, 也不能确定其预期收入如何变动。 5*.C。从教材表 1.2.7 和图 1.2.5 可知,只有供求增加幅度相等,才会出现 以下三种市场价格不变、均衡数量增加的情况:供求曲线等幅右移;供给曲线为 水平线,需求曲线右移;需求曲线为水平线,供给曲线右移。这时,供求曲线可 为线性,也可为非线性,线性并非必要条件。当市场价格不变时,无所谓供求量 的变动,供求量等幅变动也非必要条件。 6*.A。由于鲜鱼业已购入,且不易保存,鱼贩的市场供给是一个确定值 500 千 克 , 总 成本 1000 元 。当 市 场 供给 为 500 千 克 时 ,根 据 市 场需 求 函 数Q ? 1000 ? 100 P 可知, 市场价格 P ? 5 元, 总收益为 2500 元, 总利润 = 总收益 C总成本 = 2500 C 1000 = 1500 元。这是最大利润。 如果选择 B,只销售 400 千克,市场价格虽然可以提高到 6 元,但总收益仅 2400 元,而购入 500 千克的 1000 元已经支出,总利润只有 1400 元,比销售 500 千克的总利润少 100 元。 [讨论] 以上选择是以价格既定、无法保鲜为前提的。如果鱼贩以 6 元的价格售出 400 千克以后,再以贱价处理剩下的 100 千克,或冰冻到次日再卖,只要 价格高于 1 元,总收益会增加 100 元以上,总利润大于 1500 元。(三)问答题1.需要(即欲望)是指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满足的愿望,永无止境。需 求是指既有满足的愿望,又有满足的能力,数量有限。可见,需求只是需求的前 提,两者不能混同。 2*.需求法则是以其他条件不变为前提,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 动,这是一种短期内的静态分析。从长期来看,其他条件不可能不变,需求量就 未必始终与其价格反向变动,这需要进行长期动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进入小康,收入、偏好等其他条件都有 很大变化。随着收入日益增加,需求曲线不断右移,导致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同 时上升。 3*.商店货架上总有存货,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1)从理论上说,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但现实市场 竞争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全,市场难以“出清” 。 (2)从实践上说,一般商店都必须保持必要的存货周转量,以便每天一开 业就有商品供给。 4*.由于公共交通是大众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即使提高票价也不能减少 很多乘客,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公共交通的拥挤状况。因此,增加公共汽车、地铁 的线路和班次,改革公共交通的管理体制,提高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是缓解供 求矛盾更加合理而可行的方法。 5.供求法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人们无法改变,但可以从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出发,限制它的作用和范围,消除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某些缺陷。 6*.关于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目前这国经济学界正在讨论,尚 未形成共识。 大家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本篇 的供求原理,各抒已见,百家争鸣。 (参见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四)计算题1*.鸡蛋市场原有市场供求方程式为Qd ? 77 ? 7 P Qs ? ?14 ? 6 P若家庭 A,B,C 收增加,个别需求曲线右移,需求方程式变为q dA ? 26 ? 2 P q dB ? 29 ? 2 P q dC ? 35 ? 3P则市场需求方程式变为? Qd ? 90 ? 7 P与原有市场供给方程联立,可解得 P? ? 8 ? Qe ? 34? 市场需求方程式从 Qd ? 77 ? 7P 变为 Qd ? 90 ? 7P , 均衡价格从 Pe ? 7 元提 ? ? 高到 Pe ? 8 元,均衡数量从 Qe ? 28 吨增加到 Qe ? 34 吨。2*.若鸡场 A,B, C 成本下降,个别供给曲线右移,市场供给方程式从Qs ? ?14 ? 6P 变为 QS? ? ?1 ? 6P ,均衡价格从 Pe ? 7 元下降为 6 元,均衡数量从Qe ? 28 吨增加到 35 吨。3*.若价格限定为 6 元,则以 P ? 6 代入原有市场供求方程式,可得Qd ? 77 ? 7 ? 6 ? 35 Qs ? 14 ? 6 ? 6 ? 22 Qd ? Qs ? 35 ? 22 ? 13鸡蛋市场求大于供,发生短缺,短缺数量为 13 千克。第三章 (一)判断题1.√。决定需求的因素,除收入、价格外,还有不同的偏好。 2.×。表面上,预期价格上涨就会抢购,似乎与需求法则相反,但实际上, 今天买比明天便宜,仍然符合需求法则。 3.√。生活需品不可缺,价格上涨也得买,只不过数量变化率小于价格变 化率。 4.×。劣等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变动方向相反,这与假冒伪劣无关。 5.×。只有正常品与收入同向变动,劣等品与收入反向变动。(二)选择题1.B。如果价格相同,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P ? dP? Qd , dTE ? 0 。 2.B。因为 dQd ?3*.C。根据题意,可得图 3―1 所示家用洗衣机的需求曲线。从教材图 2.3.6 可知,若需求曲线为斜线,根据纵轴公式,当价格为 2700 元时, 价格为 1350 元时,Edp ? ?;当Edp ? 1;当价格为 2000 元时,? ? Edp ? 1,富有需求价格弹性。从教材表 2.3.2 可知,当Edp ? 1时,富有需求价格弹性,价格从 1800 元提高利 2000 元,销售收入将减少。P 00 1350 OEdp ? ?Edp ? 1qEdp ? 0 图 3―1 4.C。从经济学上看,鸡蛋与毛衣为无关品。不能仅从数字上看两者的需求交叉弹性,就判定其为互补品或替代品。 5.D。就短期与长期来说,需求弹性的变动因产品不同而异。事实表明, 就需求价格弹性来说,耐用消费品的长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短期需求价格弹性, 而非耐用消费品的长期需求价格弹性又大于短期需求价格弹性。(三)计算题1* . (略) 。要如实填写新学期第一月的消费金额,并计算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 消费总支出 。请注意以下两点:(1)在食堂餐厅化的情况下,食品分类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主食是指米、 面、饼、包子、饺子等充饥的食物,副食是指肉、鱼、蛋、蔬菜等美味的食物, 外买是指到食堂以外吃馆子、吃零食的支出。 (2)在分析一年消费构成变化原因时,注意学期初、学期末与学期中的区 别,学期与假期、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新学期第一月也许会有家中带来的食物, 其恩格尔系数有某些特殊性。 2.参见教材图 2.3.9,不同计算方法所得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1)点弹性 5 5 E dpC ? ?7 ? ? ? 42 6 6 6 E dpB ? ?7 ? ? ? 35 5(2)弧弹性 a.中点公式E dp ? ?7 ?b.低点公式5?6 ? ?1 42 ? 35E dp ? ?7 ?c.对数公式5 ? ?1 35log35 ? log 42 ? ?1.2 log 6 ? log5 可见, 由于价格变动幅度不大,几种计算方法所得需求价格弹性的区别也不 Edp ?大。但价格变动前的点弹性小于 1,属于缺乏弹性,价格变动后的点弹性却大于 1,属于富有弹性,这对价格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题意,如果下一年居民实际收入增加 10%,需求收入弹性为 3,则 销售额将增加 3×10%×80 万= 24 万,从 80 万增加到 104 万单位。同时,如果 提价 5%,需求价格弹性为 1.2,则销售额将减少 1.2×5%×80 万= 4.8 万,从 80 万减少为 75.2 万。 两者的共同影响,将使下一年销售额从 80 万增加到 99.2 万单 位,增加 24%。 如果公司希望销售额只增加 5%,即从 80 万增加到 80 万(1+5%)= 84 万单 位。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增加,已使销售额增加到 104 万单位,必须通过提价将销 售减少 20 万单位,即减少 25%。已知需求价格弹性 1.2,要使销售额减少 25%, 则必须提价 20.83%。? ? 4.根据教材表 2.3.3 一元回归计算表,可得 b1 ? ?1.6,b0 ? 6.5 ,故鸡蛋需求方程式为? ?6.5 Y ?1 . 6 X第四章 (一)判断题1*.×。根据效用理论,主观效用只能自我比较,难以相互比较,也就是说, 无法比较辣椒对湖南、贵州、四川等不同人的不同效用。 MU广柑 MU X MU Y ? 12 ? * P P P 广柑 X Y 2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已知 ,MU白兰瓜 ? 12 P 白兰瓜 ,两者相等,因此,消费者将保持现有消费不变。3*.√。由题意可知MU X ? ?X ? ?1Y ? MU Y ? ?X ? Y ? ?1MU X MU Y ? PY 可得 由 PX即?X ? ?1Y ?PX??X ? Y ? ?1PYY X ? PX PY PX X ? PYY因为某君仅消费 X,Y 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支出相等,所以总是把收入的 一半花在 X 上。 4*.×。通常,正常品符合需求法则,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是,当劣 等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应与价格反向变动,需求 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dU dU 2 ? 0, ?0 dI 2 5*.√。因为 dI ,所以 ,某君的货币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二)选择题1*.D。猪肉价格上涨,只会使猪肉需求量下降,猪肉需求曲线不会移动; 猪肉预期价格上涨,人们“买涨不买跌” ,在各种价格下抢购,使猪肉需求曲线 右移;猪肉成本提高,使猪肉供给曲线左移,但猪肉需求曲线不变;鸡蛋价格上 涨,将促使人们以同样富含蛋白质的猪肉加以替代,导致猪肉需求曲线右移。因 此,只有预期鸡蛋价格上涨,人们都去抢购鸡蛋,才会减少对猪肉的需求,使猪 肉需求曲线左移。 2*.B。展开 A、B、C 三种效用函数,只有 U(X,Y)=(X/5) (Y/5)和 与 U(X,Y)=XY 的偏好次序相同,只不过效用水平不同而已。 3*.A。根据题意,无异曲线和预算均为线性,且就绝对值来说,无异曲线 的斜率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如图 4―1 所示。Y I1 B I2 I3A图 4―1EXO图中, I1 , I2 , I3 为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异曲线, 其商品替代率MRS XY ?MU x ?a MU Y即 无 异 曲 线 的 斜 率 均 为 常 数 , AB 为 预 算 线 , 其 斜 率 即 价 格 比 例Px ? 6, 且 | a |?| b | P Y 。这就意味着,无异曲线与预算线没有切点,仅有触点。显然,只有触点 E 才是唯一的衡点,它表示消费者仅买 X 不买 Y。 4*.D。根据定义,吉芬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且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小 于收入效应,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为正,违反需求法则。(三)问答题1*.根据题意,必须在门门课程及格的前提下争取总分最高。从每课复习时 间及预计考分可知,专业课至少复习 1 周,高等数学至少复习 3 周,外语至少复 习 4 周。这样,总共用去 8 周,还剩下 2 周,应当根据下表 4―2 新增复习时间 边际分数的多少,决定这 2 周的复习课程。 表 4―2 复习周数 边 际 分 数 专业课 高等数学 外 语 0 1 2 15 3 5 4 3 7 5 2 5 3 6 1 3 3 7 0 2 2 8 0 1 2 显然,根据及格后每门课程边际分数的多少,应当首先用 1 周复习专业课, 再用 1 周复习高等数学。因此,10 周复习时间的最优安排为:专业课 2 周,高 等数学 4 周,外语 4 周,预期最高总分为 85 + 72 + 62 = 219。 2*.水对人们生活比钻石重要得多,是因为人们消费水的总效用远大于消费 钻石的总效用。但“物以稀为贵”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边际效用与消费数 量反向变动,并决定需求价格。由于水的消费比钻石大得多,水的边际效用比钻 石小得多,水的需求价格比钻石低得多,水的市场价格也就比钻石低得多。 3*.与物质不同,知识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一方面,由于知识的累积和复 合,其边际效用不断上升。研究生只比本科生多学两年,学习时间增加 1/8,但 其工资远高于 1/8,便是明证。另一方面,知识具有很大的外溢效果,其社会边 际效用也是日益增加的。所以,经济学家认为,知识是唯一不服从边际效用递减 法则的事物。 4*.三种需求曲线各具特点,各有用处。马歇尔需求曲线即通常意义上的需 求曲线,虽然没有区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但反映价格曲线变动的总效应,符 合一般人的经验直觉。 希克斯需求曲线剔除以效用水平定义的收入效应,更加严 格反映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斯勒茨基曲线剔除以消费组合定义的收入效应,更加 容易测定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因此, 从理论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三中和八中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