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如何落地生根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
日 09:21:33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李秋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这一重要论述既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提供了现实遵循。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点。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中,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在种种诱惑和考验面前败下阵来?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不能按照共产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革命理想大于天。”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强化群众观点,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中提升道德素养。对党员干部来讲,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老师。只有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才能清楚自身的问题所在、缺点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正缺点、修正错误,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在实践中,要开辟多种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例如,定期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进社区活动,邀请群众担任领导干部监督员,开设群众意见箱等,充分了解和把握群众所思所想。要在为群众办实事中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群众批评,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要立行立改,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道德激励约束机制,确保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首先,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要求,把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纳入到党委政府工作总体规划中来,明确主体责任。其次,要在干部绩效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应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纪检、组织部门以及干部群众的综合评价作用,对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工作作风、工作绩效等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道德考核不过关的,不准评优、晋升,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的党员干部在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最后,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基层群众对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工作给予关注,并进行有效性监督,促使基层党员干部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 网站编辑:赵梦姣 )大学生道德教育如何落地生根?-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14版:教育周刊·教育时空
&& 往期回顾 & && &
大学生道德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作者:蒋关军
《光明日报》( 日&14版)
&&&&面对传统的“控制-服从”式道德教育窠臼,如何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是高校履行培养合格人才、引领道德风尚这一社会职能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寻找身边感动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抽象说教多、情感体验少,“高大上”的典型模范多、贴近师生生活的榜样少,生硬灌输多、润物无声引导少,难以激发情感认同、触动灵魂深处、引发价值共鸣,大学生道德教育没法真正落地生根。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由近及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人;重在建设积累,稳扎稳打地推广成功经验;重在贴近实际、持之以恒地开展榜样教育。浙江工商大学以“寻找身边感动”为载体,逐步深化,以点带面,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深度挖掘,变“尝试”为“常态”。“寻找身边的感动”始于2005年,浙江工商大学征集宣传师生平凡而可贵的感动故事引发良好反响;2008年培育为“十佳校园文化品牌”并由校团委推向全校,2011年纳入全校德育体系逐步深化扩大影响,逐步建立校、院、基层党团支部三级联动的感动线索征集评选机制。
&&&&二是因势利导,变“盆景”为“风景”。充分发挥“感动活动”的育人功能,把典型人物和事迹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纳入党校培训、作为“始业”教育必修课,把感动故事编成话剧、拍成微电影、出版发行图书,“感动故事会”“榜样的力量”“绿叶之星”评比等活动各具特色,“感动无处不在”和“追美在商大”成为全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推向社会,变“风景”为“风尚”。积极传递正能量,该校先后从1000余条“感动线索”中遴选凝练,向社会推选典型代表,涌现出了全国优秀辅导员邹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曹秋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鲍福光、省十大“青春领袖”陈宇峰等许多触动师生心弦的优秀典型,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优秀团队和全国先进班集体。
引领价值共美
&&&&“凡是我们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就是美”,美在平凡真实。校园生活中的平凡“感动”典型,以唤醒良知、净化心灵、引领风尚的“最美”力量不断激发师生强烈的价值共鸣。寻找出感动人物求真致善臻美的一面,展现触动灵魂的美丽情愫,可以唤起自美的价值诉求和道德向往,生成正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谐美共振。寻找身边感动,走出了传统的“灌输-接受”式德育藩篱,彰显了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励的审美内涵。高校要深入开展寻找身边感动,积极引领价值共美,努力建设追美校园,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繁花成景。
&&&&一要激发追美的内在动力。“美是道德的象征”。道德的旨归是引领人们过美好生活,道德教育是人追求道德自美和价值共美的精神构建,要使人从内心体验到生活愉悦与幸福的价值之美。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关怀大学生的生活意义及生命价值入手,培养审视和欣赏美好生活的态度,激发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生成自觉崇尚真善美的道德追求,使道德共振和价值共美成为大学生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要引领学生自主开展各类“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打造“感动”群星闪耀的校园天空,观照学生用自己的慧眼灵心去发掘平凡中的“最美”,使道德教育成为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升华的内在过程。
&&&&二要营造追美的文化氛围。校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表达,是大学道德价值的个性张扬。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建设以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创新奉献的社会情怀和祛恶扬善的道德人格,使求真致善臻美成为人才培养的道德标杆、成为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要建设以“感动”典型表彰机制为牵引的制度文化,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推动学生设奖评奖与学校表彰推广相协同,形成向优秀典型倾斜的干部培养和任用导向,使“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榜样文化成为孕育“感动”的自然雨露、涵养“最美”的阳光鲜氧和激扬“追美”的时代春风。
&&&&三要搭建追美的宣传体系。要坚持典型价值推广与个人情感体验相结合、寻找“感动”结果与体悟感动过程相结合、保持活动开展频度与扩大活动辐射效应相结合,开展“DV记录感动”拍摄活动,以微电影展现有血有肉的感动人物形象与事迹,使感动叙事成为校园生活的“最美注脚”;开展“舞台重现感动”文艺演出,以道德小品引领大学生走入感动人物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通过开设校报专栏、专题网站、微博微信话题,以“媒体传播感动”的互动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向社会宣传感动典型,传递感动精神,将校园最美风景延伸为社会风尚,引领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觉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美潮流中。
&&&&四要构建追美的实践机制。在价值多元共生的当下社会,道德教育要在尊重主体性的同时寻求与社会公共价值和共同善美保持稳定的一致性,即寻求社会道德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美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感动活动”的育人功能,把先进典型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理论课和党校团校培训、纳入始业教育体系,形成课外传播感动、课堂弘扬最美的强劲合力,使“感动无处不在”成为大学校园的最美风景线;要大力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进校园宣讲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在见贤思齐,身体力行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追美”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同和道德信仰,自觉担负起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德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大学生道德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提要]面对传统的“控制-服从”式道德教育窠臼,如何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是高校履行培养合格人才、引领道德风尚这一社会职能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面对传统的&控制-服从&式道德教育窠臼,如何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是高校履行培养合格人才、引领道德风尚这一社会职能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寻找身边感动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抽象说教多、情感体验少,&高大上&的典型模范多、贴近师生生活的榜样少,生硬灌输多、润物无声引导少,难以激发情感认同、触动灵魂深处、引发价值共鸣,大学生道德教育没法真正落地生根。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由近及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人;重在建设积累,稳扎稳打地推广成功经验;重在贴近实际、持之以恒地开展榜样教育。浙江工商大学以&寻找身边感动&为载体,逐步深化,以点带面,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深度挖掘,变&尝试&为&常态&。&寻找身边的感动&始于2005年,浙江工商大学征集宣传师生平凡而可贵的感动故事引发良好反响;2008年培育为&十佳校园文化品牌&并由校团委推向全校,2011年纳入全校德育体系逐步深化扩大影响,逐步建立校、院、基层党团支部三级联动的感动线索征集评选机制。
  二是因势利导,变&盆景&为&风景&。充分发挥&感动活动&的育人功能,把典型人物和事迹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纳入党校、作为&始业&教育必修课,把感动故事编成话剧、拍成微电影、出版发行图书,&感动故事会&&榜样的力量&&绿叶之星&评比等活动各具特色,&感动无处不在&和&追美在商大&成为全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推向社会,变&风景&为&风尚&。积极传递正能量,该校先后从1000余条&感动线索&中遴选凝练,向社会推选典型代表,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员邹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曹秋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鲍福光、省十大&青春领袖&陈宇峰等许多触动师生心弦的优秀典型,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优秀团队和全国先进班集体。
  引领价值共美
  &凡是我们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就是美&,美在平凡真实。校园生活中的平凡&感动&典型,以唤醒良知、净化心灵、引领风尚的&最美&力量不断激发师生强烈的价值共鸣。寻找出感动人物求真致善臻美的一面,展现触动灵魂的美丽情愫,可以唤起自美的价值诉求和道德向往,生成正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谐美共振。寻找身边感动,走出了传统的&灌输-接受&式德育藩篱,彰显了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励的审美内涵。高校要深入开展寻找身边感动,积极引领价值共美,努力建设追美校园,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繁花成景。
  一要激发追美的内在动力。&美是道德的象征&。道德的旨归是引领人们过美好生活,道德教育是人追求道德自美和价值共美的精神构建,要使人从内心体验到生活愉悦与幸福的价值之美。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关怀大学生的生活意义及生命价值入手,培养审视和欣赏美好生活的态度,激发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生成自觉崇尚真善美的道德追求,使道德共振和价值共美成为大学生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要引领学生自主开展各类&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打造&感动&群星闪耀的校园天空,观照学生用自己的慧眼灵心去发掘平凡中的&最美&,使道德教育成为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升华的内在过程。
  二要营造追美的文化氛围。校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表达,是大学道德价值的个性张扬。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建设以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创新奉献的社会情怀和祛恶扬善的道德人格,使求真致善臻美成为人才培养的道德标杆、成为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要建设以&感动&典型表彰机制为牵引的制度文化,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推动学生设奖评奖与学校表彰推广相协同,形成向优秀典型倾斜的干部培养和任用导向,使&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榜样文化成为孕育&感动&的自然雨露、涵养&最美&的阳光鲜氧和激扬&追美&的时代春风。
  三要搭建追美的宣传体系。要坚持典型价值推广与个人情感体验相结合、寻找&感动&结果与体悟感动过程相结合、保持活动开展频度与扩大活动辐射效应相结合,开展&DV记录感动&拍摄活动,以微电影展现有血有肉的感动人物形象与事迹,使感动叙事成为校园生活的&最美注脚&;开展&舞台重现感动&文艺演出,以道德小品引领大学生走入感动人物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通过开设校报专栏、专题网站、微博微信话题,以&媒体传播感动&的互动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向社会宣传感动典型,传递感动精神,将校园最美风景延伸为社会风尚,引领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觉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美潮流中。
  四要构建追美的实践机制。在价值多元共生的当下社会,道德教育要在尊重主体性的同时寻求与社会公共价值和共同善美保持稳定的一致性,即寻求社会道德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美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感动活动&的育人功能,把先进典型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理论课和党校团校培训、纳入始业教育体系,形成课外传播感动、课堂弘扬最美的强劲合力,使&感动无处不在&成为大学校园的最美风景线;要大力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进校园宣讲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在见贤思齐,身体力行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追美&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同和道德信仰,自觉担负起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德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 延伸阅读 】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杨凡、费燕妮]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大学生道德教育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价值理念深植于中华传统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道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