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巧有什么}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_高三网当前位置: >> 正文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14:41:39文/张秀秀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以下是高三网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供参考。1选择题的分类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1高考历史六类选择题技巧组合类选择题考查能力:考查考生对多个历史事件的甄别、判断、解读能力。命题特点: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典题例证:(广东省梅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T16)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革委会”是“文革”时期的特有产物,②是“大跃进”时期农业产量浮夸的具体体现,③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选D。此类题型解题技巧:1.排序型选择题。确定首尾法。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哪一个排在首位或末尾,可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确定某两个或几个小项的位置关系,来提高解题效率。2.排除型选择题。将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固定或排除,只要排除某一个小项,答案即可得出,即使对其他选项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也能答对。叙述型选择题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说明型选择题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小编推荐:评述型选择题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开放型选择题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等。1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推荐阅读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点击查看更多内容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显示文稿,尤其适用全国卷。讲解.ppt 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答题技巧训练
(2009全国文综二)表1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18.5 17.9 38.1
1978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城乡个体 工
业 集体工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类别 年份
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6、(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7.(2009全国文综一)“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 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3.(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7)图5所示为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3、(全国文综卷2012年)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 A. 第一次柏林危机??????????????????????? B. 两个德国分立 ?? C.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 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4.(2013大纲20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0.(2013大纲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4、(全国文综卷1)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 结果、目的、影响类 2.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2. (2009全国文综二)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有哪些(2)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有哪些(2)
  201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1.《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史料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权力高度集中 B.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严格的等级差别 D.君主专制独裁
  2.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与行省制 D.行省制与中央集权制
  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通过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B.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它消除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D.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4.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就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下列历代中央政府采取的举措中,从根本上解除了地方分裂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的是
  A.郡县、封国并行 B.中央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税
  C.中央派专职官员监察地方 D.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请判断这一认识致使统治者采取的统治策略是
  A.实行三省六部 B.设立二府三衙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6.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这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是
  A.大规模简单协作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C.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D.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烧陶制瓷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B.西周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的技术
  C.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最早出现在唐代 D.明清时期徽商、粤商等大商帮形成
  8.&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一规定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日益严重 B.阻碍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工商业者不敢投资于工场手工业 D.限制了新经济因素的生存空间
  10.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其含义是
  A.牛耕技术始终停留在耦犁技术状态
  B.牛耕和铁铧犁没有得到普及
  C.铁犁牛耕的耕作技术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D.由铁犁牛耕过渡到机械化作业
  11.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而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2.在下列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中,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是
  A.山水花鸟画 B.宗教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13.唐代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传奇,其内容主要描写的阶层和喜爱欣赏的读者分别是
  A.士大夫、文人墨客 B.士大夫、市民阶层
  C.城市平民、士大夫 D.城市商人、城市平民
  14.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成就相对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因为
  A.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特别智慧
  C.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D.在封建迷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6.太平天国运被认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它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它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它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7.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主要表现有
  ①洋务运动兴起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④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8.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杀死丝厂工人。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机器。&这说明
  ①机器生产遭到守旧势力的竭力反对 ②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的歧视
  ③清政府平衡各方利益以求社会稳定 ④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20.《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含义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1.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历史主流的准确表述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发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22.中华民国时期,民主制度一再遭到破坏。究其根源主要在于
  A.封建经济的牢固存在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全国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23.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留学生纷纷&改装去辫&;辛亥革命中,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从此革除了男子结辫陋习。围绕上述历史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发易服&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断发易服&生动反映了在革命风潮推动下的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断发易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断发易服&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24.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它被视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其突出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B.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历史
  C.&人&字形轨的设计是中国人的发明 D.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25.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三次工业革命最终促使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工业革命而进步
  D.近代中国都没能很好地利用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26.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认识中国国情,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方向的标志是
  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解决了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
  B.实现国共合作,掀起&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国民大革命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7.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其开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8.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长征初期红军被动挨打
  C.美日激烈争夺在华利益 D.国共十年的分裂对峙
  29.20世纪30年代,中共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策略变化反映了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国民党放弃反共 ③中共政治上日趋成熟 ④中共奋斗目标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0.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其军事上的价值突出表现在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提高了部队的实战水平
  C.迟滞了日军侵略进程  D.唤起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3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此,我国开展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经济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3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这一&过渡&的含义是
  A.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B.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C.由军事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D.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34.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高考历史选择题拿高分不难,只要掌握好技巧。进一步攻克高三的其他课程学习来决胜高考,不妨多听一些名师主讲课程,高分等你拿!(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看了201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的人还看:
【猜您感兴趣】
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让你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2015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有所侧重地对重点的主干知识进行更为全面学习以及深挖,也需要培养更为灵活的思维,以应对高考的考...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三个命制目标在试卷中体现明确:一是命题的立意明确,二是能力考查的目标清楚,三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高考历史选择题能力考查,改变...
对于高三历史的教学,老师要做好相关的计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以供大家学习。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具体的教学(复...
改革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高三历史《近现代的重大改革》的备考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高三历史备考资料: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一、中国近现代...
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要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复习知识点,相信这...【图文】高考历史选择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考历史选择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不容错过的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思路!_高考网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家庭教育家长帮
& 不容错过的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思路!
一台电脑一杯咖啡
  历史选择题的基本审题和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除审清题目的类型、备选项干扰设置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
  2.确定题目的空间因素。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因素即人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纵向和横向观察,只有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纵向和横向的观察比较,才能明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
  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或立场。每道选择题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其性质、立场,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项。
  4.明晰题目涉及的基本理论。当前的高考历史选择题,越来越多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必须分析其涉及的基本理论,选择题也不例外。考生在审题时,应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题目进行深人分析。
  5.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高考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题,选材大多新颖独特,但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
  在教材上找到它的&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在教材中的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2017年2018年
高考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择题答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