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者能否协调好与请求上级协调解决报告的关系对学校解决各种入事

北师大学校管理在线作业答案-海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学
北师大学校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1.校长工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对于校长工作的职责,政府有规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其它各项政策,保证党的政策能够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第二,对内是学校工作的总管,负责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包括教育教育业务、教职工的管理、后勤工作等;第三,协调好和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学校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借助社会力量能够办好学校。校长的职责,概括地讲,主要是定政策、用人才。所谓制定政策是指要把握好大的方针,结合上级的方针、政策来制定学校的规则,使整个运转灵活而有规则。用好人才是指要选好人,要把人才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校长的职责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规划学校发展2.科学选用和培养干部3.科学决策、统筹全局4.建设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5.建立和谐的内外部公共关系6.拓展资源渠道7.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2.封建时代我国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中国封建时代管理思想包括儒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墨家管理思想、法家管理思想等,这些管理思想中都有自己的代表观点,对这些代表观点进行总结就可以发现我国管理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了。(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重视对人才的任用。 (2)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 (3)要善于识人,为官择人。 (4)要善于用人。 (5)要以法治官。(6)不课不用。答:中国大量的史书记载了很多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封建时代管理思想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重视对人才的任用;2.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3.要善于识人,为官择人;4.要善于用人;5.要以法治官;6.不课不用,指对官员要进行评价和考试。3.什么是学校组织文化?它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什么意义?答:所谓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个教育组织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体组织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它是一所学校个性的体现。 组织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组织文化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的框架。比如,组织结构模式的设计、组织冲突的解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对学校师生现有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理解,它们必须与一定文化相适应(即使这种文化落后,也要先顺其自然,再逐渐加以改革),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次,获得认同的优秀组织文化对所有组织成员都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的特点是出于自然而非强迫,使成员形成良好习惯,大大减轻管理的压力;再次,优秀的文化对学校成员有凝聚作用。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行为方式,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会得到加强,感情会更融和,使学校成员团结一致为学校目标实现而努力。4.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哪些?答:开展现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深远、持久的系统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才可能真正获得实效。这些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质量信息提取、质量信息加工处理、建立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1.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学生发展质量所进行的设计,它是依据国家提出的要求,在科学研究及实2.质量信息提取质量信息提取是通过调查、测量等方式来获取关于学校质量状况的数据及描述性资料的管理活动。3.质量信息加工整理的要求质量信息整理要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1)、按质量要求责成各个部门与人员对质量信息进行数据的审核、汇总、查询和订正,确保信息真实可靠。(2)、严格按照统一的方案、方法和表格进行综合整理,整理时注意标准和标度的一致性,从而使质量资料具有可比较性和可判断性。(3)、资料应配套、完整。在这一点上,应从粗放的事物性管理向精细的科研性管理发展。(4)、在资料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卡片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应输入计算机系统,便利查询。4.建立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是学校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规定每个教职工所负有的质量任务、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质量责任制的建立程序:5.质量教育工作质量教育工作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进行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教育;第二,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第三,进行质量管理培训。5.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答:决策的过程是对计划的核心部分做出决定,如对决策的依据、指导思想,决策中的重大目标等进行分析,这些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决定后将这些细节进行填充,在决策的基础上制定的行动方案就是计划,计划的实质就是整个行动的执行方案,决策则是行动方案的执行过程,二者既有交叉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应该加以区分。决策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1.按决策主体的不同,分为: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2.按决策主体人数的不同,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3.按问题范围不同,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具体问题决策;4.按决策先进程度不同,分为:科学决策、经验决策、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5.按问题认识程度的不同,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6.按目标多少的不同,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7.按决策内容不同,分为:业务决策和管理决策。6.什么是学校特色?它具有哪些性质?答:所谓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古人认为,“事物之独胜处谓之特色”,也即一个人或事物与众不同,有特别优异之处谓之特色。如果把它用到办学中来,是指一所学校办学的整体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使之区别于别的学校。“特色”的性质:(1)具有独特性。它区别于其它学校,也许某些方面的优点别的学校都有,但是它更突出,更有特点。(2)先进的、优秀的乃至卓越的。这里的学校特色一定是优质的,不是劣质的特色。它一定是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的。(3)校本性,即依据学校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各个学校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师资不同,领导队伍的结构不同,获得的资源也不同,学校应依据各自的特点发展其特色。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1
《学校管理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不定项选择题1、一切社会形态中所共有的合理组织劳动的职能,被称为管理的( 1、B
)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一般属性
D、组织属性
2、根据戴明的理论,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 A、计划、检查、执行、总结
B、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C、计划、预测、执行、总结
D、计划、组织、监督、总结
3、泰罗的“科学管理”研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3、B
) A组织合理运行、B、生产劳动效率 C、工人需求满足
D、管理技术运用
4、提出管理过程是“决策的连续链条”的观点的人是(
) A、戴明B、西蒙 C、法约尔
5、为了发现被评价者的优点和进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必须贯彻( 5、D
) A、全面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D、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6、所谓学校工作质量警戒线是指为监控某项工作而确定的(
) A、最高质量标准
B、中等质量标准
C、最低质量标准
D、一项随机标准
7、教育行政权力完全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行使,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没有自主权,这种管理体制被称为(
) A、完整制
B、首长负责制 C、合议制
8、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的素质上、目的是为选拔领导者提供标准的领导问题研究活动被称为(
A、领导行为研究
B、魅力领导研究 C、
特质研究D、领导情景研究
9、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9 ABD
)等几个层次。 A、归属需要
B 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决策的类型按照参与决策人数的多少来划分。一般来说,对于比较复杂、人们普遍不太熟悉的问题来说为,10、C
北 京 师 范 大 学网 络 教 育
C 集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D 个人决策优于集体决策
11、管理中的控制按照管理活动进程来分有三种类型:(11、ACD
D结果12、制约领导影响力的主、客观因素主要包括(
C被领导者的相关性
13、学校质量管理的方法不同于企业管理,必须以( 13、AD
A定性方法为主B定性分析方法为主C定量分析方法为辅D定量方法为辅
14校长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A.政治思想素质 B.专业知识素质 C.业务能力素质
D.身体素质E.文化素质15、教学管理的任务包括:(
A.教学思想管理 B.教学组织管理
C.稳定教学秩序 D.优化教学过程
E.开展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非正式组织”(3分)答案要点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可以对正式组织的工作起到启发、协助、补充或者对抗的作用,可以满足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某些要求。学校管理中一方面要承认非正式组织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根据它的性质采取支持、帮助、引导、批评的态度,但是一般不宜采用压制的办法。
为什么教育评价中要贯彻“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改进工作,没有被评价者的认同就实现不了这个目的,参与是认同的基础;参与才能交流和沟通,达到理解;评价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而不是完全根据统一标准,这才有利于促进个人进步(5分)但是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没有外在的评价,很可能掩盖问题;同时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有局限性。2、为什么现代校长的角色应当是学校经营者?它包含了哪些含义?它与企业经营者的区别何在?
因为在市场环境下充满竞争和机遇,校长不是单纯的上级指令执行人,只有以主动开拓的精神开展工作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经营者包含了:(1)发挥主体性,是学校发展的战略家;(2)是社会、上级与教职员工的中介,沟通社会需要与学校工作;(3)有成效地开发社会资源和组织内部资源。与企业经营者的区别在于他更多追求社会效益,更多受到伦理的和价值观念的限制。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1一个完整的教师聘任程序由哪些部分组成?制定和执行这个程序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答案要点:一个完整的教师聘任程序由包括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考试、评定考试结果和选择人员、公布选拔名单和签定合同等几个部分组成。制定和执行这个程序应该遵循公开性、公正性、择优录用原则。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程序不公开、程序不科学、权力干预等问题。
2、现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制度建设,设计了很多条文规定,有些学校各种规定加起来有10 多万字。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指出,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应当强化“人本”,淡化“文本”。请从管理和教育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答案要点:
这种认识不完全对。(1)
条文规定是管理的基础。条文是标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就不能管理(2) 不能把对人的关照和对职责的履行对立起来。完成职责是组织的使命,组织的存在 是人的发展的基础。人本和文本都不能少。(3) 人是组织的要素,应当把不符合人的发展特点的东西逐渐减少最终消除。但是这需 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比如环境、员工素质、学校文化等。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管理、成果管理和关注人等特点解释
从教育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复杂性解释
《学校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22:23:51)转载分类: 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1. 管理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3.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组织系统为完成现代学校教育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办学目的和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与标准。4.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手段管人理财用物与处理各项育人事宜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5. “戴明环”学说“戴明环”学说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用以阐明管理环节的科学理论。戴明认为,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的管理周期的反复循环。它恰似一个不断旋转的圆环,推动着管理过程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个理论被简称为 “戴明环”学说。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过程。6.学校管理者在学校中,一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学校管理人员,其中在学校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领导作用的管理人员称为学校领导者。学校领导者是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主导因素,在学校管理人员中占居突出地位。7.学校领导体制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二、简答1. 简述学校管理的特性。学校管理学的特征是:教育性、创造性、多维性。2.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教育目标与学校管理原则的关系是什么?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所谓区别,是指二者各有其规定性。学校教育目标是指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及其成长发展所应达到的目标。学校管理目标则是指学校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的方向与目标。所谓联系,就是指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是以学校教育目标为依据并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而学校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又是以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的。没有学校管理目标,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没有保证。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学校管理原则同学校工作目标一样,着重阐发学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具有理论意义。学校管理学不谈管理原则,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理论性。但是,它同学校工作目标又不是一回事。目标是一种预定的理想图像、模式或指标,对学校工作起指导作用。要使一种正确的目标如愿以偿地变为现实,就得正确地去调动人力,利用财物,处理一件件大事和小事。这就是说,目标能否变为现实,要看如何进行管理工作。只有在正确管理原则的指导下,去进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最终实现目标。就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原则是作为实现目标的行动准则,对学校工作产生指导作用的。学校工作目标的达成度、同所遵循的原则的正确性和贯彻中的坚定性成正比关系。3. 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作用学校管理原则对学校工作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这几个方面:遵循正确的学校管理原则,能保证学校管理过程畅通行进,使前后阶段顺利衔接与过渡,使各环节和各周期正常有效地运转;能区别不同条件、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去选取恰当的管理方法,把握运用时的适度的分寸,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能有助于统筹安排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使之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能促使组织制度和规章制度趋于合理化,发挥最大功能。总之,学校管理原则指导学校管理工作,以最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运用管理原则,应是学校管理者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学校管理者是否称职的标尺之一。4. 简述学校管理的本质。学校管理是一种用人以治事的活动,只不过人的特点、事的性质不同。学校中的“人”是有知识、有修养的教师群体和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学校中的“事”就是教育人、培养人,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5. 简述学校组织机构的作用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作用是:(1)人力的汇集作用。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体制的载体。作为载体的作用,首先是人力的汇集作用;(2)人力的组合作用。人力的汇集不只是简单地相加聚合,而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和科学的组织原则,进行分层和分类的合理组合。从上至下,从领导管理人员到一般的教职员工,根据权责的大小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形成纵向合理的管理层次;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又根据不同的职能分工,形成横向协作的不同部门或单位;(3)人力的放大作用。组织起来的力量绝不等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一种新的合力,组织机构发挥了人力的放大作用;(4)管理的职能作用。学校组织机构依据自己的职权范围,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分别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领导、管理、实施,形成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6. 简述学校管理目标的作用目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导向作用。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只有明确的、正确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才能把学校管理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2)激励作用。目标对人们的行动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合适的目标能激发人们的动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期望理论”认为:目标是一种刺激因素。人们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目标激发出来的力量就越大;(3)调节作用。通过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检验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可以使学校各部门各成员不断地端正方向,统一思想,自觉调节各自的行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4)衡量作用。目标还是衡量人们行动的标尺。学校工作总是从制定目标开始,以目标的达成为终结。目标的达成度是测量学校工作成绩和教育质量优劣的根本标淮。7. 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有:(1)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性原则,是指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工作效率是指耗费的时间与获得绩效的比值。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或完成同等工作任务,耗费的时间少,则工作效率高。社会效益是指国家投入的各种物质资源获得的绩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即社会价值。谁取得的工作绩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大,价值高,那么他的工作社会效益就高。如果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科学,工作的方向目标正确,那么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才能成正比;(2)管理幅度原则。所谓管理幅度原则,是指一个组织或领导人员直接管辖的下级组织或人员的数量或范围要适当合理。幅度过宽,则力不从心;幅度过窄,则浪费人力。这是人们在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深刻体会;(3)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是指在一个组织机构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行政领导和指挥系统,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不能有多重指挥;(4)权责对称原则。所谓权责对称原则,是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岗位职务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并赋予一定的权力,使职责和职权相一致,既避免有责无权,也避免有权无责,保证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5)协调一致原则。所谓协调一致原则,是指组织机构的运转作为一个整体,要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行动,组织的各部门要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互相沟通协作,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行动,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6)因校制宜原则。所谓因校制宜原则,是指学校组织机构要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特点、规模、任务、环境、历史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决定机构的废、改、立。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校制宜,不应强求一律。
三、论述1. 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说明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学校管理的改革。没有学校管理改革,学校教育改革将难以顺利进行。学校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学校管理方面的改革,两者是同步的。没有学校管理改革,学校教育改革将难以顺利进行。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就是从理论上为改革提供准备;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是管理者专业素质提高的需要。我国学校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同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改革要求相比,远远不适应客观需要。为避免和纠正学校管理工作的许多偏差,学校管理者应当自觉地学习、掌握、运用有关的学校管理理论,认识学校管理规律,区分方针政策、理论、规律之间的关系,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出现;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学的需要。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科。加强学科自身建设,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的态度,以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为出发点和中心,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有的放矢地借鉴国外的学校管理理论、方法,有选择地在实践中试用,并加以修正或改造,使之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经过消化吸收变成我们自己的学校管理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 理想的学校管理人员应具有什么素质条件?理想的学校管理人员具有的素质条件:(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的简称,包括政治方向、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三个方面。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一定社会或阶级培养人才、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对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业务素质。具体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德,还要有才,有真本领,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工作能力素质。这也是业务的一个方面,并且具有更突出的地位。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是管理行为中个体运用政治道德、学识、技能、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综合的个性心理特征。(3)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品质。一般说来,管理者要正确处理的问题不外对己、对人、对事等方而,即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事情。(4)身体素质。现代学校管理者的工作十分艰巨复杂,不仅要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还要做大量政治思想工作和改善办学条件等事务工作。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无不是繁重的劳动,都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要有健全的体魄来支持,有充沛的精力来应付。3. 请结合实践谈一谈学校管理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学校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思想领先,学校工作方向性原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无论是什么国家和时代,也不管是何种行业和层次,任何管理活动都有其预定的进程指向。学校管理亦然,其活动必朝向某种目标行进,无疑地具有特定的方向;(2)内外协调,学校工作社会性原则。可以说,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取决于同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学校管理工作越能使学校同社会相协调,学校也就越能同社会在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学校同社会之间,方向上的一致性和活动时的协调性是相互依存的;(3)教学为主,学校工作整体性原则。从教育学角度说、学校是教育单位、育人场所。从系统论角度说,学校是一个“系统”。我们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系统”,对学校管理来说是有意义的;(4)稳定秩序,学校工作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和整体性是处理学校内部各项工作关系的指导性观点。在学校中,不仅有许多要做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有相互联系性和前后的连贯性。如果各项工作都孤立进行,又无一定的顺序,那么必将造成混乱局面。为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计划性观点;(5)依靠教师,学校全员积极性原则。在学校管理工作产,对人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方面。我国学校中的各类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办学的主人。离开人,办学就成为一句空话。诚然,办学也离不开物,但物仅仅是管理的对象;(6)提高工效,学校组织合理性原则。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延伸与扩展。树立组织合理性观点,建立合理的学校组织,目的在于正确处理组织间关系以及促使组织活动正常化;(7)勤俭办学,学校工作效益性原则。学校同任何组织、部门、单位一样,通过管理活动使自身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产生某种结果。对社会产生具体的、有积极意义的结果,就是效益。不讲效益的管理活动,是没有价值的。四、案例分析1.本学年,李校长被调到镇东初中任校长。该校规模不算太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师资业务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学生家长反映强烈,领导也有意见。李校长上任一周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会上,他谈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初步设想:“要提高质量,摘掉落后帽子,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检查,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想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过去,我们学校领导没有重视这项工作,致使少数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混课甚至旷课,这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我提议,从明天起,所有校长、主任按自己所学专业,分学科到班级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与教师打招呼,希望大家不要走漏风声。会议后的第二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天听课后,领导班子召开了汇报会。会上,有的说:“这次不打招呼的听课,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教师未备课,就是读读书,有的新教师根本就不会讲课。”有的说:“这次听课也发现了不少教师授课能力强,水平高,以后要注意重点使用。”有的还说:“这样的听课今后每过一段时间听一次,是很有好处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不料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了。这位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让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们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已无法继续下去了。教师的不满,明里暗里的软抵抗行动,李校长耳闻目睹。面对这意想不到的情况,他陷入了沉思。问题:请结合学校管理学中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学管理理论对该案例作以分析:1.李校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是好的,但他对教师却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对教师的基本估计和假设,是X理论,是经济人假设,这是错误的。尤其对全体教师都进行不打招呼听课,这种管理方式是极为不妥的。2.为什么说李校长对教师的假设是错误的?因为经济人假设并不符和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经济人假设对人的分析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的,这一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因此,必须有外界刺激物加以激励……,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和组织目标背道而驰……。3.李校长渴望提高教学质量,但他关注的多是教师的责任和组织的有效性,而并没有关注教师工作的是否称心、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工作本身是否能体现教师自身价值等。4.李校长必须认识到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对决策的重要意义。改变对教师经济人的假设,对教师采取信任、尊重和支持的态度,体现人本关怀,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5.李校长采取“抽查听课”来检查教学的做法受到教师的抵制,管理方法的行不通反映出管理措施的的心理依据有误。“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打招呼”“不要走漏风声”等做法都反映出校长对教师的基本估计,即教师的工作都是被迫的,教师对学校组织目标是不认同的,因此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一定会“偷懒”,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经常是“假”的等。显然李校长奉行的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这些不尊重人的做法当然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触,这说明经济人的假设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师管理措施,李校长还应从改变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开始。6.第一方面而言,该校在采取&听课&的措施是表现出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心理特征和工作过程缺乏认识和了解,忽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导致不但未能得到教师的主动配合,反而刺激了教师的逆反心理,从而暴露出在教师管理的指导思想方面,忽略了&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导致美好的愿望得不到教师的支持.从第二方面来看,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由于存在角色差别,必然存在矛盾甚至是冲突,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我们提倡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就是以尊重管理对象特殊性的科学态度来缓和,消除管理过程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只要以尊重教师为前提,把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教师积极参与管理过程,就可以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突破管理过程的客观局限,建立起一种和谐合作的管理关系,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创造出互补互动的管理效益 2.某校换了一位新校长。新校长对教师考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校长认为: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问题:试用“教师管理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如何对教师群体进行管理。(1)发挥教师群体的组织效应。学校管理者,在组织教师队伍和使用教师时,应从全局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使教师集体不仅能完成各科教学任务,又能实现学校不同时期发展的目的;不仅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弥补彼此不足。(2)建立教师群体的调节机制。教师群体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共同的目标、正确的舆论和协调的人际关系等,教师群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比来自群体外部的约束力量,如规章制度等,具有更大的作用。建立教师群体的调节机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坚强团结、协调一致的教师集体。可以使用各种调节手段,如行政的规定、经济监督等等。但还需要用道德手段来加以调节(3)形成教师群体的良好风气。在―所学校中,从管理的角度讲,校长的任务就在于创造―个对教师较少干扰或者有利于他们及时排除干扰而专心致志干事业的微观环境。良好的风气是推动教师进取的巨大心理力量。教师管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在形成良好风气方面,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和指导思想是发挥决定性影响的。教师管理的指导思想(1)把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结合起来。要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把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队伍的流动应当是双向的,即应当有进有出,否则,就难以实现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但是,必须明确,要对教师的流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以实现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目标。(2)把进修培训与使用提拔结合起来。学校领导要把进修培训与使用提拔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切切实实地感到,想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就必须通过进修培训,首先使自己成为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高水平的教师,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3)把思想教育与利益驱动结合起来。要把思想教育与利益驱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教育为利益驱动提供方向保证;通过利益驱动为思想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样,就能使思想教育与利益驱动在教师队伍管理中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使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得以健康顺利地开展。教师管理的具体措施。教师管理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教育思想问题,精神状态问题,改革路子问题。与此相适应,可以提出三条措施:(1)引导教师端正思想,爱生育人。学校领导的责任在于让青少年、儿童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师注意和努力的对象。把他们的辛勤劳动导向科学的、正确的轨道。学校领导要能从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鼓励和帮助教师成熟进步。(2)激励教师发挥潜力,锐意进取。学校领导者的责任在于仔细观察、了解教师的工作思路。促进他们认识并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目标,发挥潜力,开拓前进。(3)组织教师投身改革,探索新路。领导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从一定理论高度上把握住学校的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充分依靠教师的条件下,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切实的目标网络,组织教师参与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求上级协调解决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