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题目的好处火的欢笑有什么好处

小说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 归 途 金顺根 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 “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 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 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 “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 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想借 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 真假只有天知道。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 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找他去吧!” 老人一怔,说:“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 10 元 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 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 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 会考虑的。” 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 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 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 心。 “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 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1.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1) (2) (3) 2.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 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 答: 3.请用不超过 50 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 答: 4.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 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 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 E.题目“归途”一语双关,既指“我”回家探亲,也指“我”心灵的回归。参考答案: 1.引出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情节的开端;与下文老人请“我”拍假电报形成鲜明对比;创 设灵魂迷失的典型环境。 2.是“我”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的真实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灵魂受到洗礼,由防 范到忏悔、到崇敬。 3.小说借对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尽管社会中的谎言越来越多,但善 良、真实和爱心永远存在。 4.A(没有运用反衬手法)D(并非指责,而是殷切的期望)(二)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 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 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 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 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 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 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 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 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 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 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 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 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 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 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 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 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 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 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 1.“风雨凄迷,山色空鳌保淳凹蚪啵苑治稣庖痪湫淳暗淖饔谩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1.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 笔。 2.?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 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2)担心。因为徒儿只重艺轻 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担心。因而师傅已在心中决定 要惩治徒儿,这样说,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3)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削伞”的情 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 3.①伞,凝结了师徒之情;②伞,又终结了师徒之义。③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 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 真谛。④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 分。⑤以伞为线索,⑥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4.(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 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 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 立足社会。(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 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 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3)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 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 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 界。(4)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 “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以 上几点供参考,持之有故,不脱离文本即可。说出以上“道理中的一个方面即可。本文主 题的正确概括,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 雉诱 陈毓 ①谷雨前后,便是打野鸡的好季节。 ②在寂静的山坳里、坡梁上,野鸡的叫声此起彼伏,把山里的春天叫得格外美丽。 ③这时的母野鸡却格外少见。老猎人说,母野鸡在产卵、在孵蛋。而这孵蛋,必须在秘密 状态下进行。因为公野鸡一旦发现母野鸡,就会驱赶母野鸡,并一一啄破被孵得温热的 蛋。 ④整个春天,老猎人走向山里的脚步总会时时撞醒深草丛中那些一心一意孵卵的母雉。它 们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迅疾逃离,且千方百计地将猎人引向远离窝巢的地方。母爱使它们 变得又勇敢又聪明。而视整个群山为自家庄园的猎人,在春天里是不打母野鸡的。 ⑤这便为雉诱提供了可能。 ⑥雉诱的来历颇为复杂。先要找回当年的雉蛋,带回家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化后,从中挑 出小母雉,经过一年的驯化之后,那只最伶俐、和猎人最默契的小母雉便在来年谷雨前后 被老猎人带着“出猎”了。 ⑦雉诱的出现无疑是山梁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山梁上迅速响起一片“关关雎雎”之声。 ⑧随着更多的公雉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几乎所有的公雉发现,呼唤着它们的原 来是同一只母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⑨公雉们为了爱情的争斗开始了。 ⑩先是歌舞,在一片祥和之中杀机暗藏。 ⑾ 公雉们翩翩起舞。 它们 五彩 斑斓的长翎在空中盘旋交错,在阳光下闪动着彩虹般美 丽的光彩。似乎连公雉它们自己也分不出它们谁高谁低。在争夺异性的前夕,它们一改刚 才的美丽优雅,一个个剑拔弩张,睚眦必报。好斗的公鸡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它们勇 猛、顽强,即便鲜血淋漓,成为祭献在爱情高台前的牺牲品也在所不惜。 ⑿ 在公雉们酣斗之际,隐藏在树丛中的猎人轻轻摘下身边的一片树叶,放在唇边轻轻一 吹,那只站在高处观望的雉诱便顺着草丛快速跑回,一头钻进老猎人的袄襟里去了。 ⒀ 猎人扶起他乌黑的长管猎枪。枪膛里装满了发烫的绿豆,只要一声枪响,便会有成片的 公雉永远地垂下它们高傲的翅膀。它们渴望爱情的胸膛里便装满了世界上最圆的豆子。往 往,老猎人一枪会打下上百只公雉。而侥幸活下来的公雉,便把这道山梁当作记忆中永远 的伤心地,今生今世,不再回来。 ⒁ 在换过两三个山头之后,这只雉诱便再也吸引不来成群的公雉了。于是,这只雉诱便算 完成了它的使命。老猎人就要重新培养新的雉诱。而那只失去了吸引力的雉诱,就像是一 个出卖了同类而负罪深深的叛徒。 ⒂ 据说,它会选择一个阴雨天悄然离开。据说它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只留下一串感伤的 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⒃ 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1. 文中描写公雉翩翩起舞和勇猛、顽强酣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答: 2. 猎人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你对这一形象作简要分析。 答: 3. 雉诱的形象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它你有什么评价和体会? 答:参考答案: 1 . ①表现了公雉对爱情的渴望和憧憬,为下文公雉被诱杀作铺垫。②受到母雉引诱,爱美 好斗的弱点被猎人利用而葬身枪下,更加深了公雉的悲剧色彩。(只要答出“为下文作铺 垫”和“加深了悲剧色彩”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2.猎人是个手段高明的操控者和聪明狡诈的利用者。他熟知野鸡的习性,将母雉驯化后为 自己所用,母雉“失去了吸引力”后,又将其无情地抛弃;他利用公雉爱美好斗的本性, 轻易将其诱杀。 3. 评价:既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害人者,是一个被人利用的牺牲品。 体会:做人要有原则、尊严,既不能背叛同类,也不能背叛自我,否则就是可鄙和可悲 的。(每点大致要点对,即可酌情赋分。)(四)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 掌声 高军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 一样,上课铃 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 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 板。 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 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 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 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 到头皮都 “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 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笑容说到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 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 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 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 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 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 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 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 了起来。 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 穿了。 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 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 声一 落,女 学生 王娜娜 举起 了手, 她说: “我 说话 的题目 是‘王 娜娜 是个 坏学生 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 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 了。 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 热烈地响了起来。 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 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 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写“我”看到黑板上“高老师是个――”后面附有“坏”字时,“我心里的火一下 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啪啪’炸响。“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我心里的火”为什么“一下子蹿得老高”? 答: ?“我”又为什么将“蹿得老高”的“火”在瞬间控制住了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答: 2.根据小说中“我”处理空了事件的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面对空发事件,高老师采取了什么处理方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请概括作答。?从高老师对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3.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设置巧妙。为什么可以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4.小说写的是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过程及产生的效果,但标题却以“掌声”为题。 为什么作者要以“掌声”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谈谈看法。参考答案: 1.?公开在黑板上写“我”的“坏”有失尊严(面子)、有失威信。?担心言行失控而激 化矛盾,决心通过引导、沟通的方式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2.?高老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了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这样 的处理老师不仅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为对话,使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变成了一 场坦诚真挚的沟通,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了。(要点抓得不准的酌情扣分) ? 高老师是一个善于克制自己而又讲究方法的老师,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面对突发事 件能够随机应变。(不够准确完整酌情扣分) 3.本文情节起伏较大,显出波澜。最初,教师上课时发现黑板上写着一句充满挑衅意味的 话,矛盾突然出现,并且非常尖锐,教师心火“蹿得老高”;就在矛盾一触即发之时,情 节陡转,老师采取出人意料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另外,开始 高老师怀疑黑板上的字是昨天批评过的学生李晓写的,便使悬念产生,直到文后王娜娜主 动承认是自己写的才使悬念得释。这样就避免了情节的平直。(分析不够到位的酌情扣 分) 4.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参考要点:掌声是对高 老师理性地处理事件的赞扬;是对师生坦诚真挚的沟通的肯定;掌声给了“我”深刻的印 象,时时提醒“我”当好一个老师;师生间心灵的交流、理解融入在“掌声”中。(回答 中能围绕相关要点去思考,意思相近即可。)(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 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 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 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 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 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 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 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 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 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 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 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 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 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 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 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 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 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 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 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 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 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最后一趟生意”,这“最后一趟生意”是什么生意?2.说说“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这句话的含义?3.文中反复出现“他”的微笑,如何理解“他”的微笑?4.这篇小说被某些网站评为“全球最佳超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看到了一条河 [英] 理查德?布兰森王悦译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 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 4 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 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 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 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 10 先令。 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 泳。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 德文郡开车到家要 12 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 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 的 10 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 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 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 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 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 励大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 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 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 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 10 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 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 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会岸边,在 50 米以外的地方爬 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荀麻,向他们跑 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荀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 10 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 新。我从没有见国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 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选自《环球时报》,文字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时,表现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 “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自然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划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2.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地一项是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 10 先令,说明“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 B.母亲增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 溺爱孩子的性格。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 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 说明她对“我”失去了信心。 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给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 30 个字)参考答案: 1.C 2.B 3.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表现了在此游泳 的困难,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评分标准:能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语言 通顺。不能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语言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4.害怕 紧张 喜悦 5.开放题(评分标准:能围绕家庭教育问题谈,观点正确,语言得体。否则酌情扣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过关检测题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过关检测题 一、化 妆秦俑 上大学那会儿,女生都爱扎堆儿,你三个一群,我五个一伙,一块儿上食 堂吃饭,一块儿到图书馆晚自习,甚至闹起别扭来,也是拉帮结派的。 315 是新组合的宿舍,一共六位姐妹。新学期刚开始,就明显地分成了两 派:一派五个人,吴莎莎、谭芳、曾丽、刘思琦,还有我;另一派,就只有陆 小璐一个人了。 其实陆小璐长得很漂亮,她站到人堆里头,一眼看去,很容易就能找出 来。用时新的说法,陆小璐有着一张“明星脸”。这也就算了,偏偏她还特别 臭美,每天都化妆,一大早就起来试穿衣服,弄得自己跟赶演出似的,衬得宿 舍里其他姐妹都像“灰姑娘”一样。加上陆小璐很少主动与人说话,一到周末 总有人开车来接,慢慢地,与大家便有了距离。 可是有一段,陆小璐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虽然天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 化妆,试穿漂亮衣服,但她的精神明显没有过去好。睡在下铺的吴莎莎告诉我 们,她经常半夜还听到陆小璐在上铺翻来覆去的。 我们都想,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吧。果然,从周一开始,陆小璐就没 有回宿舍。刚开始几天,谭芳和曾丽还说些不着边际的风凉话,可时间一长, 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来。刘思琦是寝室长,想给陆小璐打手机,一问,才发现我 们五个人都没有记她号码。第二天,有人开车过来拿陆小璐的铺盖衣物,大家 都担心地问怎么回事。来人说,小璐特意叮嘱我转告大家,她要请假半年。 请假半年?我们都挺疑惑的,但这种事也不好细问。还是曾丽机灵,周一 的时候,她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你们不知道吗?陆小璐请假做手术啊。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虽然大家都不喜欢陆小璐,可她也不是 什么坏人啊。刘思琦几个便四处打探她的消息,原来事情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糟 糕:陆小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一直不敢做手术,最近检查,发现不能再拖 了。按照医生的建议,她将要接受四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 活,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风险。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宿舍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一个 人说话。最后,还是刘思琦拿的主意,大家一块儿去医院看望陆小璐。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们的心都慌慌的。在白色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陆 小璐,她正认真地对着一面镜子描眼线,打腮红,涂唇彩。从她的脸上,看不 到一丝临危病人的迹象。忙完了,她返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几个,脸上 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她连忙将头背过去,说,你们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 声。过了一会儿,又缓缓地回过头来,说,其实很久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了, 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 姐妹几个都不知说什么好。陆小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有说有笑地 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 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 看?? 等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的脑袋里都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互相对视的勇气都 没有了。终于,陆小璐被人从手术室推了出来。手术很顺利,她安详地躺在病 床上,仿佛睡熟了一般。一圈人将她送回病房,315 的几位姐妹一块儿回家, 一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地去过医院几回,也陆陆续续地听到她手术成功的好 消息。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这个陆小璐啊,真不是一般人,每次上手术台 前,她都要给自己化妆,每次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就好像她要去的地方不是 手术室,而是准备去赴一场晚宴。 但最后还是没能如愿。第四次手术前几天,陆小璐突发高烧,接着昏迷了 几天,就再没有醒来。事情来得太突然,当我们接到通知赶到殡仪馆时,一个 肥胖的女人正在给陆小璐化妆。 我们看着安安静静地躺着的陆小璐,她瘦了,脸上的颧骨明显地突了出 来。那个胖女人正在给陆小璐描眉毛,她看起来一点也不用心,将一条眉毛画 得弯弯曲曲的。我们都无声地哭了,平时最讨厌看陆小璐化妆的吴莎莎,突然 很激动地冲上去,一把就夺过了那个胖女人手中的眉笔。胖女人露出一脸的不 解。吴莎莎大声叫道,你怎么可以把她的眉毛画得这么难看! 胖女人很诚恳地说,不要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吴莎莎哭着将眉笔丢到地 上,说,她很漂亮的,求求你,你不可以把她的妆化得这么难看的!?? 第二天是追悼会。陆小璐的亲属怕我们再次“激动”,就没让我们参加。那天 是星期六,天阴沉沉的,我们 315 的五个姐妹静静地守在宿舍里,不知是谁先 开始的,我们都含着泪、对着镜子开始化妆。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一个 叫做陆小璐的美丽女孩儿送行。 19.有人评论这篇小说时曾这样说过“这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线索安排 上,可以说是巧妙的,与鲁迅的小说《药》一样,明暗交替,推动情节的发 展。”你觉得本文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0.作品以《化妆》为题,在作品中又反复的提到化妆有何用意? 21.结合原文分析一下作者塑造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22.读完这部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19.(1)作者有意、无意地设置了两条故事情节线索,一条是从“我”的 眼睛和心灵去感悟陆小璐的“化妆故事”,而另一条则是陆小璐本身因先天性 心脏病来带来的“悲剧美的故事”。还因为这个“第一人称”“我”的叙述, 第一条情节线索的故事是明写的,第二条情节线索是暗写的。(2)一明一暗的 两条线索的故事一碰撞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小小说文体很有特别要求的“故 事悬念”,而一旦解开故事悬念,读者竟会发现:明线与暗线的各自故事主人 公纯粹是误会了,误会或迷底一解开,作品里意外结局就形成了。 21.《化妆》实际上给我们讲了一个“美的毁灭”的故事。我们读者和作 品中的人物认识、理解、叹息故事的主人公陆小璐经过了一个有反有正的过 程。陆小璐是个很特别的、很有个性的同时也是一个很热爱生活、要用自己的 意志抗击生活灾难的女大学生。陆小璐知道自己的病情,她实际上是故意用不 合群的方式来不让大家为她担心。这是一个能愿意牺牲自己而为大家着想的美 德,她之所以能感动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太需要这样的 美德和这样的好人了。陆小璐爱美、爱化妆,特别是在有着巨大风险的手术前 更精心化妆,这个表层的动作性核心细节实际上透露了陆小璐的一种用热爱生 活、热爱美的人性本能力量来抗击生活灾难和生活挫折。 22.我们每个同学、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不会永远处于顺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有 可能会遇到陆小璐这样的悲剧,然而,我们还是需要一种运用人性爱美、爱生 活的本性去与生活挫折、生活灾难去搏斗。“美的毁灭”中展现出来的“人性 之美”、“人性之善”永远是我们生活向上的动力。(抓住其他的地方去写, 言之成理也可,但不能得满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18 分) ①我叫旺财,快一岁了。 ②我一直以为,他是我爸爸。人家都叫他叶局长。从我记事起,我就在这个家 里了,我也一直坚信,我是那个被称作叶太太的人生的。因为,他们对我很 好,每天早上吩咐保姆给我喂面包和牛奶。 ③叶太太总“哈尼”哈尼“地叫我,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叫我,可是,看她 脸上那腻劲儿,我想这个名字也是很时髦的。不过,我还是喜欢人家管我叫旺 财。 ④我的家很大,光是沿着客厅踢脚线跑两圈,我就得吐着舌头喘上半天。地很 滑,刚洗完还会反照出我的倒影,我看到自己的样子发现自己挺漂亮,全身是 又白又长的毛,跑起来飘飘的,有时看到我会滑倒,他们哄堂大笑,还夸我可 爱。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笨还被他们称赞。我觉得这些人有些不可思 议。 ⑤来往我家里的人很多。多数情况下,叶局长总会正襟危坐在那枣红色的真皮 沙发上,他们都给他递烟,我很喜欢这些客人。我不会大叫,这样的话我会遭 到喝斥,他们要把我养成一条很有教养的狗,我想也是应该的,要不我就不适 合这么漂亮、高雅的家了。所以,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不管见谁我都亲呢地 上前用身体蹭他或她,他们就会很开心地夸我妈妈,说她好会教,把我教得这 么乖。她就开心地喊一声“哈尼”,我又例行公事地屁颠屁颠过去了,然后她 再抱起我,夸我几句。每一次都是这套程序,我已可以不假思索地奔跑、撒 娇,站着被夸(同时要很快地摇动尾巴)、被抱起时伸出舌头舔妈妈的手,这套 动作被我练得炉火纯青。 ⑥家里来的客人有很多种,我学会从爸妈脸上的表情来判断他们的不同。有的 是让爸爸妈妈看了就眉开眼笑的,遇上那样的客人,我得跑得欢,他们夸我也 欢,大家都很乐;有种是爸妈一看就坐到沙发上,沉默不语或不时应付两声 的,这种客人面前我可以放肆地睡觉,因为我玩得再欢,也没有人为我喝彩, 他们总有谈不完的事;还有一种客人,他们来会拎着一袋袋的东西,花花绿 绿,很是好看,爸爸妈妈总会推托一番,等他们走后,爸妈就迫不及待地打开 那些东西,有时很开心,有时很失望。我喜欢他们失望的时候,因为,只要他 们失望,那花花绿绿的盒子里就有许多东西全被他们送到我的嘴里。还有一 种,他们来的时候显得神神秘秘,带的东西很少,只是一小包红色的纸包,我 不知道那有什么用,主人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在我看有点弱智。 ⑦今天晚上的客人很奇怪,大伙都睡着了他才来。不过,他很有礼貌,怕吵着 家里人睡觉,开门关门都自己动手,而且轻手轻脚,怕吵着谁似的.他一进 门,灯都不敢开,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教养的客人,于是,我跑过去亲热地安静 地蹭他的脚。他好像吓了一跳,我猜那就叫作受宠若惊,我对客人的亲热举动 总令爸爸妈妈和客人十分开心。接着,他悄悄地走到餐桌旁,拿起了一块没吃 完的面包给我,我可开心啦,果然是个好人。于是,我安静地趴在地上一声不 吭地吃起了面包。他就开始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好像在整理什么似的, 我觉得现在社会风气很好,这么晚了不睡觉还到我家来整理房间。他走时,手 里拿了许多红色纸包,还有一些金属,在我看来那些东西都是没有用处的。他 真勤快,我想,也许是把没用的垃圾拿到楼下扔去了吧。 ⑧早起晚来后,我看到爸和妈坐在沙发上,好像在为什么事争吵似的。 ⑨我好像听到妈妈嚷着要报警,被爸爸阻止了。 ⑩他们都很生气。说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话。 (11)然而后来居然骂起我来了,说我不会叫,真没用。其实,我会叫的,而 且,我肯定能叫得比她嘹亮动听,只是,他们以前老教育我,要我成为一只有 教养的狗,不许叫唤。现在他们的咆哮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然后我被他们赶 出了家门,我碰到一群野狗,我说我是只吃面包和牛奶而且不乱叫唤的有教养 的狗。它们冷笑看着我,冲我疯狂地咆哮,我吓得瘫在地上了。哎,他们说我 是狗生的,真让我无法接受。 (12)我还是坚信我爸妈是叶局长和叶太太。 1.第段中的“迫不及待”一词与第⑤段一词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词是 __________。 2.“主人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在我看有点弱智。”如何理解句中的“弱智”? 答: 3.从文章第七段中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失盗了,但是为什么第九段说“妈妈嚷 着要报警,被爸爸阻止了”? 答: 4.小说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探究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标准解答及解析】 1.正襟危坐 2.巧妙运用讽刺手法,智商有限的狗尚且能认为是不明智的,可见主人贪得无 厌的丑态和灵魂的卑贱。 3.因为失盗的东西大多都是别人送的红包和首饰,如果报警就会引来警察的调 查,就有可能查出贪污受贿的事实,男主人公心里有鬼,所以不敢让女主人公 报警。 4.小说通过小狗的眼睛,反映了一部分巴结贪官谋取利益的人丑恶嘴脸,而一 部分利欲熏心的贪官收受贿赂,贪人钱财的丑恶灵魂,鞭挞了丑陋的社会现 象。(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探究味道;②是否言之有理;③语 言是否通顺流畅。)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18 分) 县长卖字 作者:葛洪兵 县政府班子年初换届选举,春节刚过,竞选就呈白热化状态,在位的要保乌纱 帽,想争位子的忙着暗地拉选票。 主管文教的莫县长也陷入了惶恐,上回换届选举,莫还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 一眨眼,又要换届了,莫县长深知要保住乌纱帽,难! 这几年莫县长分管文教,虽然风平浪静,但政绩却不显著。去年该县某小学因 教室陈旧,遇雨,一夜之间坍塌,幸好是半夜时分,教室无人,未造成人员伤 亡,但被媒体披露后,一时全县舆论大哗。上级责令拆除危房,重新修建,可 是“吃饭”财政一时拿不出多少钱,县长责令莫县长想方设法把学校尽快建 成,秋季入学投入使用。 为此,莫副县长在去年人大代表评议上,得了基本合格,如果扣上“不合 格”,乌纱帽肯定靠不住。 莫县长心急火燎,口舌生疮。 可建学校绝非易事,县财政虽然同意拨点款,莫县长好不容易又从上级部门争 取了一部分,可还是有 30 万元左右缺额。 莫县长曾想过群众集资,可在县长办公会议上予以否决,的确,现在一谈到集 资,谁也不敢开口,群众一上访,问题就麻烦了。 可这 30 万元到哪里去弄呢? 莫县长曾经私下找了几位私营企业主,希望他们主动捐资弥补这个缺口,可是 老板们精明得很,没有回报的事,傻瓜才去做。莫县长与几个老板电话联系, 都被他们很巧妙地以流动资金周转不过来为借口拒绝了,让莫县长大为恼火。 莫县长平时爱好不多,除了练练毛笔字,便是钓鱼、读书。说起莫县长的毛笔 字还不赖,年轻时,莫县长就是省书法协会会员,还在全国书法大赛得过大奖 哩。后来沉醉于官场后,毛笔字成了莫县长的休闲爱好。 莫县长竞选成功后,曾有不少下属或老板登门求字的,但莫县长很注意,轻易 不为他人写字,一是自己是副职,动不动为他人润笔,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来呢,怕人家议论他以写字为由,收取润笔费,扣上一顶受贿的帽子实在担 当不起。邻县就有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县长晚节不保,锒铛入狱,其受贿就是收 受人家润笔费。 莫县长已有好些时日未能提笔了,脑子想的多是建校一事,想着,想着,一个 计谋竟然忽现在莫县长的脑海。 不久,传出该县拟建教学大楼 2 栋,建设金额多在千万元以上。一时莫副县长 门庭若雀,但均被莫县长拒绝接纳。 正在不少老板绞尽心思寻找机会之时,莫县长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并现场拍 卖,一时人头攒动。据传莫县长的书法拍卖收入达 40 万元之多。 莫县长的书法拍卖,一时在县里舆论大哗,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开拍卖,正 当收益,有人说,借拍卖为由,搞个人利益。上访信如落叶飘进市纪委。 就在市纪委派人调查莫县长卖字一事之时。某小学的教学楼全线竣工,500 多 个学生娃娃喜迁新校舍。而建校的资金缺口,正是莫县长卖字所得。而莫县长 的收入全由学校财务现场收取,有学校收据为凭。 很快,市晚报以大篇幅报道此事,尤其是对莫县长筹资一事,进行了浓墨重彩 的渲染。莫副县长声名大振。 年底,县政府换届选举如期进行,莫县长不但未被人大代表否决,还以高票当 选,听说比县长的得票还多了两票。 至于该县投资千万建校一事,纯属传言。并未列入县政府建设议程。 3. 文章里写道“说起莫县长的毛笔字还不赖,年轻时,莫县长就是省书法协会 会员,还在全国书法大赛得过大奖哩。”请你谈谈小说写这个有什么作用? 答: 4. 刚开始,莫县长三十万元都凑不齐,私营业主不帮忙,后来为什么莫县长卖 字能得到四十多万元? 答: 5. 莫县长筹资建校的方法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 6. 请你根据全文概括一下莫县长的人物形象。 答: 【标准解答及解析】 1.①小说写莫县长书法好,是为下文作铺垫,莫县长是文章赞颂的对象,莫县 长的字是真好,即使莫县长使用了一些手段,但是莫县长的字也是物有所值 的,不会降低莫县长的形象。②推动力情节发展。正因为字好,才出现了下文 的卖字事件。 2.关键是老板们听到了要建两座大楼的消息,他们有利可图,所以纷纷出钱买 字,这是墨副县长的计策,既惩罚了那些不法老板,又完成了建校任务,一举 两得。 3.答案示例: 同意。莫县长是为了解决建校问题,迫不得已出此下策,他不是为了个人私 利,而是为了学生,莫县长卖字的对象是那些不法的老板,他们不愿为建校出 力,让他们掏点钱也是应该的。同时莫县长的字还是可以的,有一定的价值, 因为是拍卖所得,所以不是完全骗人的。 不同意。莫县长这种做法还使用了欺骗手法,是不对的。首先,莫县长建校是 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他分管教育,建校是他的责任,他应该完成的。其次, 换届选举到了,莫县长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所以,采用了非正常手段,这还是 不对的。 4.莫县长是一个正直的干部,他不贪不占,不徇私情,他为了建校的事绞尽脑 汁,是一个想干事的领导。他头脑灵活,做事有技巧,是一个开拓型县长。是 小说赞扬的人物。(社会风气不正,莫县长为了筹集建校资金,采用了一些手 段是情有可原的,这不会影响人物的形象) 四、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 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 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 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 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 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 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 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 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 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 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 亲学得还真快,不到 3 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 7 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 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 30 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 400 元钱给我做生活 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 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 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 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 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 300 余 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 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 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 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 80 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 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 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 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 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 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 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 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 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 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 “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B.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 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我”借钱时的慌忙躲避, 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 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 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E.小说中“我”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 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13.小说情节发展似乎有些“突兀”,但细细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试就 文中的“伏笔”和“铺垫”各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 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共 5 分,答对一项得 3 分)AC(A 项“神情古怪”不仅是惊诧,还 有其他复杂的情感,C 项认为“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错 误。) 13.(4 分)(1)“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 我”,网吧老板对“我”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演戏”的战友 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2)“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 城里如何生活?”为后文父亲欠费又无力偿还而遭到老板逼迫和路人讥讽作了铺 垫。 14.(6 分)第一种观点:以“儿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教育,更具认同 感;让“儿子”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让“儿 子”体会到父亲的煞费苦心和爱子之深,更具震撼性。 第二种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 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 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 其中一点,并表述清晰,得 3 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五、风雪夜归 何蔚萍 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 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但 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 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 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 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算了,叫刘安婶 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 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 “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她招工 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 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 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 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 样呢?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 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得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 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 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 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 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 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 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 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 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 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 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 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 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门 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7.文章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其作用的异同。(4 分) 18.文章第六段“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4 分) 19.文章插入对中年男人描写,其作用何在?(4 分) 20.文章结尾虽然只有寥寥 8 个字,但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含义。试作 分析。(5 分) 答案:17、异:首段描写风雪,既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显现故事发生的背 景;中间借风雪之冷衬托中年人有家的温暖。同: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各 2 分) 18、由于下放农村,也由于高不成,低不就,“她”感觉已经错过恋爱时节, 婚姻之门已经关上。 19.插入对中年男人的描写,既给“她”带来希望,为行文制造波澜,又衬托 “她”的孤苦和凄凉。 20.结尾运用曲笔的写法,既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喜(1 分) ,也给小说平添无 限暖意(1 分),更揭示出,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 外(3 分). 21.文学短评(附赏析文提纲) (1)主题思想 通过描写风雪弥漫、气候寒冷的夜境表达出天冷人暖的人情美,也揭示出只要 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将永远不会把我们拒之门外。 (2)“她”站在门前是实写,门其实没关上,但她叫谁开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过程是虚写; 看到那位中年男人是实写,她的想象是虚写。 虚实结合,既丰富了文章内容,由能使文章更具艺术魅力。 六、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邵孤城 安生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平寻常的绘画天赋。他刷刷几笔,就能把正在讲 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的光辉形象留到扳上。 可是,老师们不知道,安生的父亲,其实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安生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却吃了画画的亏。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到农场,等他 从遥远的新疆回归故土的时候,看见的是妻子小小的坟茔。 所以,当我们的美术老师牵着安生的手来到安生父亲面前的时候,他的父亲冷 冷地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 美术老师局促不安又尴尬异常地坐了片刻后起身告辞,从此再不提教安生画画 的事。但是,安生偷偷的学,偷偷的画,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在学校里 小有名气了。高三那年,安生决定去报考美术学院,当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吗?”安生的父亲有些不屑,“你至少得拿几十奖回 来证明给我看吧!全国的不说,市里的总该有吧?” 安生开始频繁地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美术比赛,当然,结果都在他父亲的预料 之中,他不仅没拿到奖项,甚至连自信也在这期间被消磨殆尽。 安生问我:“你说,我能成为一名画家吗?”我坚定地点头:“安生,如果你也 成不了画家,没人会成为画家的。”安生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我准备再 去参加一次比赛,最后一次。” 安生给我看一张当天的报纸,有一则本地一家企业征集产品徽标的启事。 然而当结果公布出来后,安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安生彻底放弃了,高考时,他按照父亲的意思,以高分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 管理学院录取。 然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我陆陆续续从他的老父亲处知道他的一些情 况,毕业后,他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然后跳槽到广东一家跨国公司, 从基层的管理人员一直做到了中国区助理总裁。他的父亲,非常满意安生的现 状。 我们再见面时走在谈判桌上,我所在的啤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安生 的公司愿意收购。我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芦花”牌啤酒招待安生的,我说, “芦花”牌啤酒现在是我们的,但很快就是你们的了。你该好好喝一杯! 酒端上桌的时候,安生没有说话。他很久都默默注视着那几瓶酒,然后,伏在 桌子上失声痛哭。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痛哭的其实庄该是我啊。 安生指着“芦花”牌啤酒的商标图章说:你知道吗?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画 的就是这个徽标啊! 我帮安生找到了那次的评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他对安生说: “你是安佑之老师的儿子吧,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可是,啤酒厂的人 非常喜欢你的作品,执意要拿它去做商标。” 啤酒厂并购成功后,安生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父亲常说,‘有心栽花,花 未必不成;无心插柳,柳也未必成荫’。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父亲有心栽下 的那株未必不成的花啊,”安生在电话里有些欲言又止,良久,他告诉我: “我辞职了,我又开始画画丁。我想,我能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一定 能做成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你说.我这样做,值得吗?” 我顿了很久,说:“也许值得吧!” 电话那头,很久不出声。然后.我听到轻轻的一声叹息。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 儿子重 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 头,父亲 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 位,重 新拿起画笔,继续圆上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 亲、安 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 也有同 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于涉也是出于父爱。 13.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 “资格”指的 是什么?(4 分) 答: 14.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 探究。(6 分) 答: 12.(5 分)C D (C.“为了报复父亲”的说法有误 D.“大量的”“心理”“描写”说法有 误) 13.(4 分) 安生的父亲所说的“资格”既指教绘画的专业素养,更是指导安生生活方向的 资格。(一 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4.(6 分)答案示例 1: 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与下文安生的一次次失败形成 了巨大的 反差。这种反差,表现了“父亲”通过他的影响来阻挠安生选择绘画,并且成 功地把儿 子蒙在鼓里,达到了控制、决定儿子的未来走向的目的,有力地突出了小说的 批判主题。 答案示例 2: 作者的这种渲染,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引发读者对安生成长的期待和最后结 局的思考, 行文一波三折,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有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即可) 七、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 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 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 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 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 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 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 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 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 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 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 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 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 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 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 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 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 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 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 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 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 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 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 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 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 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 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4.第②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4 分) ▲ ▲ 15.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6 分) ▲ ▲ 16.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 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 分) ▲ ▲ 17.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 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 分) ▲ ▲ 14.答案: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写姥 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 贵品质。 15.答案:(1)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 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2)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 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 生活的怀念。 16.①用美好的想象,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②从外形上衬托了姥姥的 美丽,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③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 传。 17.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 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 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 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 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 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 影响。(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八、迷 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 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 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 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 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 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 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 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 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 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 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 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 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 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 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 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 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 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 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 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 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 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6.小说为什么以“迷路”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4 分) 17.“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的结 构上有什么作用?(5 分) 18.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文举例(不少于两个例) 分析。(6 分) 16.题目“迷路”有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1 分)结果是 “我”迷失了回家的路;(1 分)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2 分) 17.言简意赅,引人深思“我”迷路的原因,蕴含着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 理: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 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3 分) 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能唤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 性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2 分) 18.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 分)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如开头写 “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我”骗 了问路的老人后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与后来“我”迷了路“嘤嘤地哭”形成 了对比;老人向“我”问路,“我”骗了老人与“我”迷了路,大人带我回家 形成了对比。??这些对比鲜明,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颇有起伏跌宕。 (每举一个例,分析恰当给 2 分,语言通顺 1 分,共 6 分)(如果从其他角度 去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九、“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 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 “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 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 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 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 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 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 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 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 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 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 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 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 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 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 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 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 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 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 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 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 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 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 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 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 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 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 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2.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 分) 13.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3 分) 14.赛艾姆的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5.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 分) 16.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5 分) 12.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 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答案包括以上画线的四 个要点,按顺序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即给 1 分。) 13.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 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3 分(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 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 1 分。) 14.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 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 而成。4 分(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的给 1 分,答出“赛艾姆 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 2 分,答出“赛艾姆的外貌 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组合而成”的给 1 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 15.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地完 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 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 的人生思考。(只答出寓庄于谐的基本内涵或只举出实例却没有对寓庄于谐进 行阐释的给 2 分。能够联系文中实例对寓庄于谐作具体赏析的给 4 分。) 16.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 象。(人物形象的本质)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 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答出人物形象本质的 给 3 分,答出人物形象意义的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十、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 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 品种。这些新品种也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 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 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 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 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花园里的花全 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 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 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 鲜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 是一堆小小的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 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 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 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把它摘下来送给 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 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 10 月,那含苞持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 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 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 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的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 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 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 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 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 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 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 100 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 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的调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的 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 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 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 吧!’” 12、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了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3 分) 13、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老园丁为什么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 送人呢?请概述原因。(4 分) 14、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 局?(4 分) 15、请从修辞与表达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4 分) 16、这篇哲理小说刻意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 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0 字左右) (5 分) 12、3 分,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 (1 分);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 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2 分) 13、4 分,老园丁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短暂的”(2 分) 在他没有弄清“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的时候,他不 会去采折玫瑰(2 分) 14、由物及人(以物喻人),揭示小说哲理(2 分) 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 没有看上他的全部,因而他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 分) 15、4 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 一样,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2 分) 运用反问,加强比喻说理的语气和力度(2 分) 16、5 分,略,观点明确 1 分,言之成理 3 分,表达流畅 1 分。(主要集中在 爱要完整)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发展 朝代 先秦 汉 魏晋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发展阶段 起源 发展 发展 成熟 继续发展 顶峰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稗官野史 志怪、志人 传奇小说 例子 《穆天子传》《山 海经》《长恨歌传》《李 娃传》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 演义小说、创作小 四大名著 说 小说四条规律, 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 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三、小说阅读技巧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 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 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 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 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 含其中。 ①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 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 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 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 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 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 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 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 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 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 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 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 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 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 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 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 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 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 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 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 式。要站在命 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 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 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 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 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 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 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 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 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 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 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 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 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四、常考题型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 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X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思想品质)。 典型例题: 2008 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 亲’这一人物形象。”(答案略)(作品见实战演练)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 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 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 XX 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 事物、XX 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 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 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叙文题目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