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斗机飞行员退役在空战中当场死亡的概率是多少?没有机会跳伞,就被直接击中座舱而死,有这种概率吗?

朝鲜空战中的迷雾:米格-15对F-86,到底谁更强(中)_深度军事_传送门
朝鲜空战中的迷雾:米格-15对F-86,到底谁更强(中)
朝鲜空战中的迷雾:米格-15对F-86,到底谁更强(中)摘要: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所有国家在公布空战战果和损失的时候都会有所取舍,这是无可避免的。不必特别指责某些对象,因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态度是人人有份的。另一方面,飞行员在空中生死搏斗之际,由于对环境观察反应的不同,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有时即使他们诚实无欺,他们所认知的事件过程还是有可能跟事实不同;也就是说,他们感官所告诉他们的,未必可以信赖。正因为有众多因素,实际的战果与损失到底是多少,对军史研究来说一直是个相当困难的领域。即使能够搜集到所有的原始文件资料,也不见得是正确的;即使对相关人员的采访,也不能保证陈年的记忆是否正确,而相关个人的立场、名声、偏好更会影响看法。许多研究人员经年积月的努力,往往还是停留于就有限资料进行合理推论的地步。本文自然也受上述因素限制,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对整个朝鲜战争空战战果及损失做详细分析,而是尝试以现有资料的对照来对当时空战主力的米格-15和F-86“佩刀”之战果损失作一概略分析,希望能略窥一二。编者无意证实或赞同作者观点,只是为爱好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份资料。例四、日中国纪录空4师12团击落2架F-86,损失3架米格-15。苏联纪录第97歼击航空兵师第148近卫歼击机团击落1架F-86。联军纪录第4战斗机联队334中队击落2架米格-15第4战斗机联队第334中队1架F-86E喷气式战斗机,编号51-2752,戴维斯在击落2架米格-15后自己被击落,没有跳伞。第18战斗轰炸联队第67中队1架F-51D螺旋桨战斗机,编号44-72428,迫降毁损。当天发生了一次扑朔迷离的战斗。中方纪录是该次战斗中张积慧所属的大队迎战8架F-86,击落2架,其中1架是美国空军著名王牌戴维斯少校。美方记录则是戴维斯率2架F-86攻击米格-15编队,击落2架米格-15,然后戴维斯自己被击落。双方公布的交战过程出入很大。中方资料:
张积慧驾机升空后,首先发现远方的美机,随即报告带队长机。带队长机阮济舟果断地发出“投掉副油箱,准备战斗”的命令。张积慧和僚机单志玉立即投掉副油箱,迅速爬高占位,准备攻击,但却丢失目标,便加大油门追赶自己的机群,继续搜索目标。当前进至泰川、纳清亭之间地区空域时,发现在前方一批美机迎面飞来,张积慧立即投入战斗。这批美机正是戴维斯率领的18架飞机,美机迅速右转向张积慧双机尾后袭来。张积慧双机立即右转上升,使美机扑空,并顺势咬住戴维斯的座机。戴维斯依靠优良的飞行技术,先俯冲,后向太阳方向作垂直上升,继又转入俯冲,极力摆脱。张积慧、单志玉双机死死咬住不放,迅速接近幵炮距离。张积慧第一次开炮未中,继续追至600米时第二次按动炮钮,三炮齐发,将其击中。之后,张积慧转入攻击另一架美机,在400米距离上瞄准射击,打得美机凌空解体。美国空军“空中英雄”、双料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在朝鲜战争中最终战绩为14架米格-15,是美军参战飞行员中的第四号王牌)来不及跳伞而命归西天。
中方公开资料一般都未提到张积慧及其僚机单志玉都在空战中被击落,单志玉阵亡,张积慧跳伞落地,其座机残骸距戴维斯机残骸只有约500米。战斗中,另外还损失了第三架米格-15(日刘亚楼致毛泽东的报告电文)。美方资料:
当天戴维斯带领18架F-86“佩刀”战斗机在米格走廊担任巡逻工作,掩护攻击北朝鲜目标的F-84战斗轰炸机群。但是戴维斯没有留在巡逻区域,而是只带着僚机利特菲德(Littlefield)中尉向北飞到鸭绿江边寻战。他们在返航南飞途中发现有约10架米格-15在较低高度,就绕到米格-15的后上方俯冲而下。戴维斯第一次开火就击中1架米格-15,这架毫无防备的米格-15马上被击落;其余的米格-15随即四散逃逸。此时戴维斯本该迅速爬升,取得高度后再俯冲脱离,但是戴维斯没有爬升,反而右转攻击第二架米格-15,并将其击落,利特菲德没有看到该机飞行员跳伞。戴维斯再接再厉攻击第三架米格-15时,突然不知从哪里窜出1架米格机,利特菲德来不及警告和掩护,戴维斯的座舱就被击中,飞机随即坠落。利特菲德与米格机纠缠一阵后脱离,回到基地,报告戴维斯击落2架米格机后被击落。当天美军只损失戴维斯1架F-86,而也没有其它飞行员报称击落米格机。
美国空军当天确实只损失了戴维斯的1架F-86(编号为51-2752),KORWALD中记载还有另一架F-86(编号50-645)受创,右侧水平稳定翼中了一发机炮,更换稳定翼和升降舵后修复,这架F-86应是第4战斗机联队的飞机,不是戴维斯所在的第334中队的飞机。这架飞机直到停战前夕的日才因机械故障而失事,当时飞行员是杰克森(Jackson)。这架F-86当天受伤的经过不详,也没有空战的时间和地点。另外KORWALD中有关戴维斯4机与10架米格-15交战记录经过近年研究人员的研究,证实有误。苏方资料:
第97歼击航空兵师第148近卫歼击机团的米克黑尔·艾福林(Mikhail Averin)中尉击落2架正在攻击友军米格机的F-86中的1架,该机中弹后反转坠入山间。图9:戴维斯照片遗物残骸分析:
这里双方资料都比较详细,但有相当矛盾。美方和苏方资料比较吻合,与中方资料有较大差异。
美方私人研究人员近年来仔细研究美方原始文件资料,并对利特菲德和其它老飞行员进行访谈,已经确认当天跟米格机群交战的只有戴维斯和利特菲德两架。特别是当年利特菲德在戴维斯被击落后,受到多方责难,许多人认为是他没有尽到僚机的职责,切实保护戴维斯的后方,由于他的失误才让米格机偷袭成功。如果当时真有其它飞机在场,他可能就不用负这么大的责任,也就不会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但经过50年的漫长光阴,他都已经是白发苍苍,行将就木,但是他还是重述着当年相同的经过,并未就已经过去五十年的这件事进行翻案。
而在战斗经过中,其它不在场飞行员从无线电听到的呼叫,也可以支持利特菲德的报告。例如,其同队飞行员道格拉斯·伊凡斯(Douglas Evans)提供了对当年多次空战相当可靠的个人回忆。戴维斯被击落当时,伊凡斯在东南稍远处的不同空域巡逻。但是他清楚地记得从无线电里听到戴维斯的声音说:“Look here,Baker Two。”(看这里,2个)这种呼叫是当时飞行员间的惯用呼叫,通常是长机即将攻击敌机,或者已击中敌机,提醒僚机注意看一下来确认战果的用语。第一次呼叫后不久,他又听见戴维斯呼叫过一次,过后不久后就听到利特菲德的声音:“Look out Backer Lead! Oh! No!”(长机小心!哦!不!)伊凡斯的叙述基本上和利特菲德的报告非常吻合。
问题是,美方只有2架F-86参加那次战斗,1架被击落,1架安全返回基地,如果张积慧击落2架F-86后,才与单志玉被击落的话,那他跟单志玉又是谁击落的呢?利特菲德报告说他自己在戴维斯被击落后曾跟在场米格-15缠斗一下,开过一次火,但是检视其照相枪相片后,没有发现击中目标的迹象。中方损失的第三架米格-15又是怎么一回事?另外,中方在从美国报导中获知戴维斯死讯后曾进行搜山,所以发现了戴维斯座机,被张积慧击落的另一架飞机却又不知所踪,到哪里去了呢?诸多疑点一直无法解答,还有待更详细的原始文件资料开放后才能进一步分析。图10:张积慧空战示意图例五、日中国纪录空17师某团击落1架FMK-8,击伤另1架。空3师9团损失1架米格-15,被击伤1架。苏联纪录第32歼击航空兵师第224团击落1架F-86。联军纪录第18战斗轰炸大队第67中队F-86战斗轰炸机,詹姆斯·黑格尔斯切姆(James P. Hegerstrom)少校击落2架米格-15,约翰·麦顿(John L. Metten)中尉击落1架米格-15。澳大利亚空军“流星”式F.8击落1架米格-15。第49战斗轰炸联队1架F-84G战斗轰炸机,编号51-10460,被防空炮火击落,飞行员不详。第58战斗轰炸联队1架F-84G战斗轰炸机,编号51-10460(此处编号有误),被防空炮火击落,飞行员安吉尔·艾文斯(Andrew J. Evans Jr.)上校跳伞被俘。“菲律宾海”号航母第94中队1架F4U-4战斗轰炸机,编号81943,燃料用尽,在K-18机场迫降损毁,飞行员哈里斯(J. O. Harless)中尉受伤。“巴丹”号轻型航母第312陆战攻击中队1架F4U-4B 战斗轰炸机,编号不详,被防空炮火击落,飞行员罗伯特·派克(Robert O. Peck)上尉跳伞获救“菲律宾海”号航母第91中队1架F9F-2 战斗机,编号123544,降落时机体弹跳未钩住拦截索,撞入甲板尾端停放飞机中,飞行员唐纳德·库尼(Donald R. Quinn)少尉死亡。图11: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77中队的英制格拉斯特FMK-8“流星”式战斗机。照片中的飞机两翼挂满弹药,准备出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分析:
在王海被击落的这次战斗中,王海带领的4架米格-15在鸭绿江北遭遇美军第18战斗轰炸联队第67中队中队长詹姆斯·黑格尔斯切姆(James P. Hagerstrom)少校率领的4架F-86战斗轰炸机。根据王海在《我的战斗生涯》中的自述,他的飞机先在高空被击伤,在低空挣扎回场途中再度被攻击,于是他只好跳伞。如此看来,黑格尔斯切姆可能攻击了王海两次,第一次在高空击伤王海机误以为是击落,后来降到低空后又发现王海,以为是另1架米格机,这次确实将其击落。另外,宣称击落1架米格-15的约翰·米顿(John L. Metten)中尉攻击的则是四机小队中第二组米格机的长机,所以应该不是他击伤或击落王海。从此例可见战果确认的困难,很多情形下必须靠双方资料比对才能拼凑出大概。
另外,当天与澳大利亚空军F.8“流星”式战斗机交火的是王海成与王昆所属部队,他们南飞至开城附近,与澳大利亚空军“流星”式F.8战斗机遭遇,王海成称击落1架澳机,王昆击伤1架。
但根据澳方记录,当天澳空军4架“流星”式F.8喷气式战斗机发现1架米格机正在追击2架美国空军F-80C战斗轰炸机,在接近时出现另两架米格机。大卫·爱尔兰姆(Dave Irlam)上士的飞机(编号A77-446)被击中1发37毫米机炮,脱离战斗飞回金浦机场。同时,乔治·哈尔(George Hale)上士向两架米格-15间发射1枚空对地火箭,然后以机炮射击,可能击落1架,击伤另1架。除了爱尔兰姆上士的1架飞机受伤外,没有其它损失。图12:米格-15比斯战斗机,“2249”号是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在朝鲜战争中的座机,当时王海任空3师9团1大队大队长,坐舱盖下9颗红星是战果标记,5颗空心的表示击伤5架,4颗实心的表示击落4架。这架飞机现在存放于北京航空博物馆例六、日中国纪录空15师43团击落1架F-86(费席尔)。1架米格-15被击伤 。苏联纪录第32歼击航空兵师第224团击落1架F-86(费席尔)。第32歼击航空兵师第913团击落1架F-86。联军纪录第4战斗机联队第335中队击落1架米格-15。第51战斗机联队第16中队击落1架米格-15。第51战斗机联队第39中队海军陆战队交换飞行员李德击落1架米格-15。第51战斗机联队第25中队1架T-33A训练机,编号51-4486,坠毁于外海,驾驶员丹尼尔·J·伊凡斯中尉,雷蒙·S·克雷内克少尉死亡。第51战斗机联队第39中队1架F-86喷气式战斗机,编号51-2852,被米格机击落,飞行员哈洛德·E·费席尔上尉(Captain Harold E. Fischer)跳伞被俘,1955年从中国遣返。澳大利亚空军第77中队1架“流星”式F.8喷气式战斗机,编号A77-643,被防空炮火击落,飞行员罗杰·L·詹姆斯死亡。第45航母大队第92中队1架F4U-4螺旋桨战斗轰炸机,编号96794,在低空对地扫射中被防空炮火击中,坠毁于元山港附近,飞行员威廉·B·渥尔曼中尉阵亡。第12陆战队航空大队第323中队1架AU-1螺旋桨攻击机,编号129349,从K-6机场起飞时引擎失去动力坠毁,飞行员杰罗德·F·科曼获救。费席尔被击落是一次人言人殊的战斗。当天费席尔越过鸭绿江攻击在大堡机场降落中的米格-15,自己飞机被击落被俘。中方资料:
当日张牛科、韩德彩双机在大堡机场上空担任飞机起降警戒任务,当油料近乎用尽,准备降落时听到地面指挥员警告拉起,发现1架F-86追击另1架米格-15,忽又转而射击张牛科,张牛科飞机冒出白烟,左转上升。F-86发现韩德彩机,放弃对张牛科攻击,向右下转弯,作假动作引诱韩德彩机。然后F-86向左反转,又向右晃,韩德彩右转追上,3炮齐发打了80多发,打在左翼及机体结合部,飞机冒出长长火焰,飞行员跳伞。苏联资料:
16时10分,第224歼击机团由安尼西莫夫(Anisimov)中尉率领的6架米格-15在13000米高空与4架F-86战斗。16时40分,在接近大堡(Danu)机场时,布勒利兹(Grigorii N. Berelidze)中尉的两架飞机攻击一架在米高度追击乌格尤莫夫(Ugryumov)中尉的F-86。布勒利兹上尉在距离约400米,1/4分角的角度将该架F-86击落,其驾驶员姓名为哈洛德·爱德华·费席尔上尉,兵籍号码﹕A,第51战斗机联队第39战斗机中队小队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击落费席尔是第224歼击机团团长叶马可夫(Dmitri Vasilevich Yermakov)少校的战果,当时费席尔在攻击完降落中的双机后左转,叶马可夫从跑道尽头另一方向转回来,正好占据绝佳的攻击位置,一举开火后将费席尔击落。美方资料:
费席尔称当天靠近鸭绿江上空与4架米格-15交战,追丢目标后在低空附近发现3架目标,由于僚机无法拋弃副油箱跟不上而命其返航。他独自在低空攻击3架准备降落的米格-15,其中2架在前、1架在后。他对最后1架开火,因接近速度过快未中,接着逼近第2架,开火将其击伤,但接近速度仍然过快,最后逼近第1架,将其击中后破片飞散,碎片吸入他的引擎中,故障冒烟,他跳伞后被俘,直到1955年才被遣返。图13:韩德彩空战示意图分析:
这是一场无法确定战果的战斗,三方各有不同说法,也都有可能。但至少费席尔击落1架米格-15之事已获确认,费席尔自空军退伍后下海从商,多年来一直在寻访当日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他于1994年在乌克兰找到了当日在场的苏联飞行员,证实他当日的战斗经过,在他攻击的3架米格机中,1架重伤。另外,乌格尤莫夫上尉的米格机确实被击落。而苏方击落费席尔的除了布勒利兹外,也有可能是在二战中曾击落26架的王牌(朝鲜战争中战绩为2架)飞行员第224歼击机团团长叶马可夫少校的战果。不过费席尔在90年代曾查访当天在场的苏联飞行员,也曾在1998年赴中国与韩德彩会面,但在其2001年出版的自传中,仍然是用碎片吸入引擎才坠毁的说法,但也附上叶马可夫写给他描述当日行动的一封信,却未提及布勒利兹或是韩德彩。
如果要进一步确认,那就需要由当年的照相枪资料来判读。例如,中方资料称韩德彩3炮齐发打了80多发机炮,命中美机左翼及机体结合处,由于射击时间够长,可能有足够的照片,如果能显示出对机体的破坏程度或者看到冒出浓烟或火焰,应该是最确凿的证据。
在KORWALD中记录费席尔以2架F-86与4架米格-15交战被击落。该次交战实际上发生于当天早些时候,费席尔与僚机与4架米格机交战无结果,与僚机分离后单独攻击机场而坠落。不论是费席尔、中方、还是苏方资料,都称费席尔坠落时只有单机。此为KORWALD记载有误之一例,当是因费席尔后来失踪没有返航,所以将僚机报告与4架米格机交战之事记入,后来也未改正。图14: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
从上面简短的比对上,可以知道单次交战的纪录已经会有相当大的出入,而整个战争期间的战果纪录又是从众多单次交战的纪录累计而来,自然也沿袭了单次交战纪录的出入,精确度自然是需要检验的。但要做进一步更详细的探讨,还需要更详细资料,远超出个人能力,不得不限制范围。本文下面取材的对象以米格-15对F-86“佩刀”,主要原因是这两种飞机都是双方的主力战斗机,担负了主要的空战行动,在双方战果与损失数字中,对它们也有比较详细清楚的资料。借着对这两种主力战机的战果及损失数字的探讨,或许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其它机种的战果与损失,从而对朝鲜战争空战的真相略知一二。现代对空战的研究要求尽量做到单机比对,人事时地物都要对得上来;在此当然不能做到这个地步,只能就整体数字来稍做了解。
要注意的是,以下的比较并不是最终的结论,而是使用现有公开的资料来进行比对。在这同时,由于单看数字并不能真正了解实况,笔者也尝试在文中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来加以补充。图15:使用美国空军第51战斗机联队第25战斗机中队涂装一架F-86战斗机。这张照片来源可能有点问题,此机编号52-3711,应该是F-86D-40-NA拦截机,机鼻应有较大的雷达防护罩,而且其武器是机体下方可伸缩的火箭发射器,没有配备机枪。飞机性能比较
美国空军的战斗机在朝鲜战争中并没有性能上的多大优势,当时美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F-86“佩刀”式喷气式战斗机,和苏联的米格-15型喷气式战斗机性能只在伯仲之间。
米格-15的优点是最大升限较高,超过F-86最大升限1000米,让F-86可望而不可及。同时由于米格-15重量较轻,推力重量比较大,爬升速度较快,特别是在6000米以上高度,爬升速度的差异更是明显。其配备的机炮(1门37毫米及2门23毫米机炮)威力强大,虽然F-86对23毫米炮弹的抗弹性不错,但是37毫米炮弹的破坏力惊人,只要中了一两发飞机就可能会重创或损毁。另外,米格-15本身结构坚固,抗弹性强,而F-86的12.7毫米机枪破坏力不够,许多中弹的米格-15都可以安然返航。
米格-15的缺点是翼面控制还是传统方式,没有加力装置,操作起来相当费力。高空高速飞行时不够稳定,容易形成尾旋下坠。同时,俯冲时不能超过0.94马赫,这点赶不上F-86。机炮射速较慢,两种弹道并不相同而且不够平直,难以及远,适合攻击大型轰炸机而非灵活的战斗机。所使用的ASP瞄准仪还是老式产品,战斗中需要一直用手调整操作,在高过载机动时还容易发生故障,飞行员常常把它只当作参考,自行估算前置量。驾驶舱视线不佳,机尾升降舵正好挡住飞行员对后上方的视线外,用两层玻璃制成的座舱罩在玻璃中间时常起雾结霜,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另外,飞行员没有配备抗过载飞行服,激烈空战的高过载飞行使飞行员很容易疲惫。图16:米格-15剖视图
F-86“佩刀”的优点则是水平盘旋性能较佳,由于有较好的前襟翼、襟翼、以及减速板的设计,使水平盘旋运动性能和滚转率相当优异;飞行起来稳定性极高,即使进入尾旋状态,也能很容易地可以改出,所以提供了一个利于射击的平台。此外俯冲速度超过1马赫,也是不小的优势。F-86的机枪射速较快(6挺12.7毫米机枪),弹道平直,又有雷达测距瞄准仪,瞄准起来十分准确。动力操纵杆和踏板、液压操纵面、抗过载飞行服等等以人为本的设计,都让飞行员不容易疲惫。
F-86的缺点是最大飞行高度及高空爬升速度不如米格-15,还有机枪子弹威力较弱,使许多米格-15得以带伤返航。
双方在作战时都尽量发挥自己飞机的优点。米格-15多半在鸭绿江以北集结爬升到最大高度再进入“米格走廊”。由于其升限超过F-86达1000米以上,让F-86可望而不可及,米格机可以主动选择时机俯冲下来攻击美机。一击不成,又可利用其在高空胜过F-86的爬升性能,迅速返回高处。不过由于苏联生产的航空燃料品质不佳的关系,在1米高空间通常都会产生长长的凝结尾云,在极远处就非常醒目,所以少有偷袭的可能。朝鲜飞行员卢今锡中尉回忆:“在典型的日子里,我们从安东基地起飞后爬高向北,集结编成队形;然后转向南飞,以12000米或更高高度越过鸭绿江……我们会持续爬高到超过14000米,维持0.9马赫的高速,进入F-86所在区域。”美国飞行员罗伯特·阿金中尉则称:“我对那些在米格走廊的任务还记忆犹新,我们会看着它们从安东起飞爬升到大大超过我们的高度,然后以优势数量南飞越过鸭绿江一线。”
F-86“佩刀”机采取的战术则是保持高速,当米格-15俯冲下来时,以侧转避开攻击,如果米格-15也跟着做水平运动,就发挥水平盘旋的优势,反过来攻击米格-15;或者当接战不利时,利用F-86“佩刀”机俯冲速度较快的特性,急降到中低空脱离,若米格-15也跟着下来,中低空性能更佳的F-86“佩刀”机会占上风。图17:由朝鲜飞行员卢今锡中尉驾驶叛逃到韩国的米格-15比斯型战斗机,已恢复原朝鲜人民空军涂装(机尾人民军军徽),现展示于美国空军博物馆
至于美国其它战斗机,虽然数量种类繁多,但性能都比不上米格-15。如F-80“流星”式战斗机、F-84“雷电”式战斗机、以及海军的F-9F战斗机,都是直掠式机翼,在飞行性能上远远不及米格-15和F-86“佩刀”,所以米格-15在朝鲜半岛上空出现不久,这些战斗机都被改派执行轰炸任务,成为所谓的战斗轰炸机。至于美军在二次大战中的主力战斗机P-51(F-51)“野马”,早就已经退居战斗轰炸机的角色了。
在作战时,由于F-86“佩刀”的任务都在北朝鲜空域,离其主要基地汉城以南的金浦(Kimpo)和水原(Suwon)机场有相当距离,加上必须在巡逻区内维持高速(通常以0.87马赫以上速度进入巡逻区),而可拋弃式副油箱供应不足,严重影响F-86在鸭绿江地区的停留时间。所以除了总数处于劣势外,在米格走廊这个区域中,由于距离F-86基地较远而距对方基地所在的安东地区甚近,也形成局部数量上的劣势。
在1951年和1952年间F-86A使用2个454公升可抛式副油箱的作战半径是531公里(330英里),F-86E使用2个454公升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为517公里(321英里),而后来的F-86F-30也只有744公里(462英里)。再考虑米格走廊所在位置是在F-86作战半径的边缘地带,而F-86进入这个区域时都必须维持高速(0.87马赫以上),所以即使有外挂副油箱,停留时间也是很短,通常最多只有20分钟就得打道回府。一旦跟米格-15接战,没几下子就会“宾果”(燃油达最低安全存量),不得不脱离战斗返航。
当时美军的可抛弃式副油箱供应不足,且价格昂贵,美国本土生产价格要850美元,两个副油箱就相当于当年一辆汽车的价钱;而F-86执行战斗任务时,平均每个架次要拋掉1.6个副油箱,一个战斗机联队1星期用掉个副油箱是很平常的事。远东航空军的后勤人员发现,同样的副油箱如果在日本生产只要176美元,但美国空军还是从美国本土订购。因为货源不足,以致于许多时候F-86出动时只能挂一个副油箱,更严重限制了滞空时间。
由于时常有返航油量不足的问题,美军F-86飞行员发明了一套无动力滑降回场的标准作业程序,不过这至少要先回到机场附近90公里内,而且要有相当高度才行。如果回到平壤附近时,高度在11000米,燃料还有400磅以上,就可以把引擎降到慢速节省燃料回场;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就得把引擎完全关掉,滑翔到低高度后重新开启爬升,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回场。伊凡斯在他的回忆录里就曾提到,由于这样滑翔回场的情况实在太频繁,以至于队友们互相取笑,说他们大队可以改名为“第4滑翔机大队”了。图18:第4战斗机联队第335战斗机中队所属一架F-86E-10-NA,绰号“纽沃克火球”,编号51-2794,战后移交给第35战斗机联队。驾驶舱左侧的印地安酋长头像是第335中队队徽
米格-15就不太担心油料问题。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型使用2个400公升可抛式副油箱的作战半径各有800公里(497英里)和760公里(480英里)。虽然米格-15的机内油箱容量比较少,但是机身重量比F-86轻得多,耗油量也少,所以反而可以及远。而且安东附近的基地离米格走廊可说是近在咫尺,就算是油料一滴不剩都还能用无动力滑翔方式返回基地。所以,米格-15滞空时间和续航力根本不成问题。一些资料中说米格-15续航能力不如F-86,所以无法把作战区域推展到平壤以南,这是不正确的。
当时F-86从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机场起飞后,逐渐爬升,进入朝鲜半岛西北的“米格走廊”前有充裕时间爬升到作战高度,可以逐渐加速而不必全程油门大开,自然不浪费油料。另一方面,由于有此先在江北爬升再往南的动作,让原本续航距离胜过F-86的米格-15白白消耗不少油料而不能及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到底是谁在空战中占了上风。
由于作战地区这么近,虽然中朝空军战力此时还很薄弱,但苏联空军一次很容易就可出动一两个团,苏联空军在朝鲜战争中以团级以上兵力(30架以上)出动作战的次数有818次之多。如果以苏联飞机加上中国飞机来看,“佩刀”机飞行员们所说的在米格走廊空域里他们常以4到8架F-86“佩刀”机的劣势兵力碰上50、60架米格-15大编队并不是无稽之谈。(未完待续)本文刊登于《突击系列丛书和图文战史系列冰血战火抗美援朝60周年专辑》
即将打开""小程序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深度军事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深度军事 最新文章Access denied | www.moon-soft.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moon-soft.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24ec4a-ua98).现在战斗机飞行员跳伞要打开舱盖吗?为什么_百度知道
现在战斗机飞行员跳伞要打开舱盖吗?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弹射座椅系统一般附带破除舱盖的设备,比如舱盖转轴安装爆炸销、弹射座椅顶部安装尖刺之类的,自动破开舱盖
&顶部安装尖刺& 这个没看见飞行员头上有啊
谁告诉你装在飞行员头上的?不会脑震荡啊,椅背后面
那至少也要高过飞行员头顶啊
椅背头垫本来就比飞行员头顶高,可以靠这个顶舱盖
采纳率:22%
来不及打开舱盖的,靠座椅弹射将舱盖冲掉。
不需要,弹射时,舱盖会先脱落
必须的,进入喷气战斗机时代后,飞行时速基本上都在1500km左右,而且战斗高度最高也可以到达18000米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舱内舱外的压力差已经非常大了,而且现代战斗机使用的都是喷射型弹跳座椅,喷射时的力量非常大,要是不把座舱盖弹开,能把战斗机飞行员的脊椎撞折。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战斗机飞行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飞行员退役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