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新浪,有大有小,无论是大还是小,通常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物理学中的磁性原理上如有大小之分,你们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通电的线圈为什么具有磁性?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电磁铁 开放分类: 安培定则 内部带有铁心的、利用通有电流的线圈使其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英文学名:Solenoid通常制成条形或蹄形.铁心要用容易磁化,又容易消失磁性的软铁或硅钢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就随之消失. 电磁铁有许多优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用通、断电流控制.磁性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强弱或线圈的匝数来控制,也可改变电阻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性大小.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电磁铁是电流磁效应(电生磁)的一个应用,与生活联系紧密,如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当在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芯也变成了一个磁体,这样由于两个磁场互相叠加,从而使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为了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通常将铁芯制成蹄形.但要注意蹄形铁芯上线圈的绕向相反,一边顺时针,另一边必须逆时针.如果绕向相同,两线圈对铁芯的磁化作用将相互抵消,使铁芯不显磁性.另外,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制做,而不能用钢制做.否则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则其磁性的强弱就不能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失去电磁铁应有的优点电磁铁的发明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吕萨克发现,当电流通过其中有铁块的绕线时,它能使绕线中的铁块磁化.这实际上是电磁铁原理的最初发现.1823年,斯特金也做了一次类似的实验:他在一根并非是磁铁棒的U型铁棒上绕了18圈铜裸线,当铜线与伏打电池接通时,绕在U型铁棒上的铜线圈即产生了密集的磁场,这样就使U型铁棒变成了一块“电磁铁”.这种电磁铁上的磁能要比永磁能大放多倍,它能吸起比它重20倍的铁块,而当电源切断后,U型铁棒就什么铁块也吸不住,重新成为一根普通的铁棒.斯特金的电磁铁发明,使人们看到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光明前景,这一发明很快在英国、美国以及西欧一些沿海国家传播开来.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因此不必担心被铜导线过分靠近而短路.由于导线有了绝缘层,就可以将它们一圈圈地紧紧地绕在一起,由于线圈越密集,产生的磁场就越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到了1831年,亨利试制出了一块更新的电磁铁,虽然它的体积并不大,但它能吸起1吨重的铁块.电磁铁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磁铁简介:电磁铁可以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两大类型.如果按照用途来划分电磁铁,主要可分成以下五种:(1)牵引电磁铁——主要用来牵引机械装置、开启或关闭各种阀门,以执行自动控制任务.(2)起重电磁铁——用作起重装置来吊运钢锭、钢材、铁砂等铁磁性材料.(3)制动电磁铁——主要用于对电动机进行制动以达到准确停车的目的.(4)自动电器的电磁系统——如电磁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自动开关的电磁脱扣器及操作电磁铁等.(5)其他用途的电磁铁——如磨床的电磁吸盘以及电磁振动器等. 安培定则 开放分类: 物理定则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1)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性质直线电流的安培定则对一小段直线电流也适用.环形电流可看成许多小段直线电流组成,对每一小段直线电流用直线电流的安培定则判定出环形电流中心轴线上磁感强度的方向.叠加起来就得到环形电流中心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直线电流的安培定则是基本的,环形电流的安培定则可由直线电流的安培定则导出直线电流的安培定则对电荷作直线运动产生的磁场也适用,这时电流方向与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在H.C.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及其他一系列实验的启发下 ,A.-M.安培认识到磁现象的本质是电流 ,把涉及电流 、磁体的各种相互作用归结为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寻找电流元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问题.为了克服孤立电流元无法直接测量的困难 ,安培精心设计了4个示零实验并伴以缜密的理论分析,得出了结果.但由于安培对电磁作用持超距作用观念,曾在理论分析中强加了两电流元之间作用力沿连线的假设,期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使结论有误.上述公式是抛弃错误的作用力沿连线的假设,经修正后的结果.应按近距作用观点理解为,电流元产生磁场,磁场对其中的另一电流元施以作用力. 安培定律与库仑定律相当,是磁作用的基本实验定律 ,它决定了磁场的性质,提供了计算电流相互作用的途径. 安培力公式电流元I1dι 对相距γ12的另一电流元I2dι 的作用力df12为: μ0 I1I2dι2 × (dι1 × γ12) df12 = —— ——————————— 4π γ123式中dι1、dι2的方向都是电流的方向;γ12是从I1dι 指向I2dι 的径矢.安培定律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电流元Idι(即上述I1dι )在γ(即上述γ12)处产生的磁场为 μ0 Idι × γ dB = —— ————— 4π γ3这是毕-萨-拉定律.其二是电流元Idl(即上述I2dι2)在磁场B中受到的作用力df(即上述df12)为: df = Idι × B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磁性物理学习题与解答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磁性物理学习题与解答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量子纠缠(物理学概念)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物理学概念
(物理学概念)
(quantum entanglement),或称量子缠结,是一种现象,是1935年由、和提出的一种波,其量子态表达式:其中x1,x2分别代表了两个粒子的坐标,这样一个量子态的基本特征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写成两个子系统的量子态的直积的形式。
定义上描述复合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成员系统)之一类特殊的,此态无法分解为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之(tensor product)。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与超光速传递信息相关。尽管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很快,但我们目前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
实际上的纠缠作用并不很远。2016年12月,从获悉,院士及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再获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日公布,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了第一项重大成果,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
2018年2月,中国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荣获科技部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量子纠缠定义
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
纠缠是关于理论最著名的预测
。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
。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神鬼级的远距离相互操作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但这并不仅仅是个诡异的预测,而是已经在实验中获得的现象,比如科学家通过向两个处于室温的纠缠的小钻石发射激光(图中绿色)
。科学家希望能够建造,利用粒子纠缠进行超高速计算
在物理学中,量子纠缠是指存在这样一些态:一、A,B,C,…,在t&
时,这些态之间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二、当t&
时,它们的状态由Hilbert空间()HA,HB,HC...,中的矢量| Ψ(t)&A,| Ψ(t)&B,| Ψ(t)&C,…所描述,由A,B,C空间构成的量子系统ABC则由Hilbert空间HABC...=.HA ×HB ×HC...中矢量| Ψ(t)&A,| Ψ(t)&B,| Ψ(t)&C所描述,则这样的态被称为比Hilbert空间的直积态。否则称态| Ψ(t)&A,| Ψ(t)&B,| Ψ(t)&C,.…是纠缠态。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纠缠态,就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量子态进行叠加。
量子纠缠说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粒子间,会有强的量子关联。例如在双纠缠态中,向左(或向右)运动的光子既非左旋,也非,既无所谓的x偏振,也无所谓的y偏振,实际上无论自旋或其投影,在测量之前并不存在。在未测之时,二粒子态本来是不可分割的。
量子纠缠现象解释
量子纠缠所代表的在中的普遍量子关联则成为组成世界的基本的关联关系。或许用纠缠的观点来解释“”之谜。当一个处于基态附近的状态时,它的各种性质可以相当满意地用三个价的结构来说明。但是实验上至今不能分离出电荷为2e/3的u夸克或(-e/3)的d夸克,这是由于夸克之间存在着极强的量子关联,后者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夸克不能再作为普通意义下的结构性粒子。通常所说的结构粒子a和b组成一个c时的结合能远小于a和b的静能之和,a或b的自由态与的差别是不大的。而核子内的夸克在“取出”的过程中大变而特变,人们看到的只能是整数的等。同一个质子,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理解它时需要考虑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动力学。一个质子在本质上是一个无限的客体。实质上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的能量惯性体系包括实在的粒子和空间,由于能量惯性的存在,整个能量体系时刻按一定的能量运动规律运动,宇宙中的每一个粒子作为宇宙能量的一分子它本身的能量惯性状态始终与宇宙环境保持一致即能量的稳定性,它们的电磁能量波始终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俩物质粒子同时处于某一状态即尽量使之处于基态或能量控制编码态,它们在相互作用时产生了电磁能量惯性互动及量子现象。因此,物质具有能量然而人们只能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并得到利用。
量子纠缠公式表达
1935年,、和( 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 等人提出一种波,其量子态:其中x1,x2分别代表了两个粒子的坐标,这样一个量子态的基本特征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写成两个子系统的量子态的直积的形式。这样的量子态称为。
量子纠缠量子描述
所谓的纠缠度是指所研究的纠缠态携带纠缠的量的多少。对纠缠度的描述,实质上是对不同纠缠态之间建立定量的可比关系。纠缠状态所纠缠的粒子数量越多,对经典物理学的偏离越明显,获得有用的机会就越大。所以,在量子信息领域中,纠缠通常被看作是非局域的“信息源”。
于是,如何对纠缠定量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对于两体纯态而言,它仍是两体纯态唯一合理的纠缠度定义。对于多体纠缠度的描述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人们仍未放弃寻找一种上更为鲜明、简单、易于求解的纠缠度的描述。
量子纠缠量子特点
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的理论,这一点已被违背的实验结果所证实,因此,量子力学展现出许多反直观的效应。量子力学中不能表示成直积形式的态称为。纠缠态之间的关联不能被经典地解释。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和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体系的的最普遍形式是纠缠态,而能表示成直积形式的非纠缠态只是一种很特殊的量子态。历史上,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关于“猫态”的论文中。纠缠态对于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已在一些前沿领域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方面(例如,量子远程通信)。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的制备了8粒子最大纠缠态。
量子纠缠理论发展
量子纠缠理论产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量子力学快速发展并完善起来,解决了许多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大量的实验事实及实际应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是一个成功的物理理论。但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却存在不同的解释。
众多的物理学家在自己观点的指引下,对量子力学的基本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传统解释、PTV系统解释和统计解释,这三种解释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传统解释出发点是量子假设,强调微观领域内每个过程或基元中存在着本质的不连续,其核心思想是的互补原理(并协原理),还接受了玻恩对态函数的概率解释,并把这种概率理解为是同一个粒子在给定时刻出现在某处的概率密度。PTV的代表是玻姆,这种解释试图通过构造各种隐变量量子论来寻找量子力学的决定论基础,即为态函数的概率解释建构决定论的基石,目的是在微观物理学领域内恢复决定论和严格因果性,消除经典世界同量子世界的独特划分,回到的预设概念,建立物理世界的统一说明。统计解释认为态函数是对统计系统的描述,量子理论是关于系统的统计理论,这个系统是由全同地(或相似的)制备的,不需要一个预先确定的动力学变量的集合,是一种最低限度的系统解释。
上面讲到三种观点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是由于各方都坚持己见,才有了著名的与玻尔之间的论战。(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玻尔说:“亲爱的爱因斯坦不要指挥上帝做什么。”)量子纠缠才被爱因斯坦以一个悖论的疑问提出。量子纠缠就此提出。
1927年9月,在科摩会议中首度公开地演讲他的,由于他采用了大量的哲学语言来阐释互补原理,使大家感到震惊与困惑。当时大多数人对于及互补原理的深刻内涵还不大明了。几个星期后在举行的第五届solvya会议,包括玻尔、、、薛定谔、等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都出席了这项盛会。玻尔在会议中重述了他在科摩会议上的观点。由于爱因斯坦并未参加科摩会议,因为目前地球上面能干扰量子纠缠的环境基本没有,他出席了也没有任何的证明量子学还是在他的知识理论下。但他知道,量子纠缠在黑洞,及更小的等级时绝对会干扰量子纠缠,这还是他首次听到玻尔亲自阐述互补原理和对的诠释。
量子纠缠理论完善
1951年,玻姆在《量子理论》中重新表述了EPR思想,用两个自旋分量代替原来的坐标和动量,为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实验检验奠定了基础。
1952年,玻姆在《物理学评论》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提出了量子力学的隐变量解释。玻姆认为,在量子世界中仍然是沿着一条精确的连续轨迹运动的,只是这条轨迹不仅由通常的力来决定,而且还受到一种更微妙的量子势的影响。量子势由产生,它通过提供关于整个环境的能动信息来引导粒子运动,正是它的存在导致了不同于宏观物体的奇异的运动表现。玻姆理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对测量的处理。在这一理论中,量子系统的性质不只属于系统本身,它的演化既取决于系统同时也取决于测量仪器。因此,关于隐变量的测量结果的将随实验装置的不同而不同。正是这个整体性特征保证了玻姆的隐变量理论与量子力学(对于测量结果)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测。然而,它也导致了一个令人极不舒服的结果。根据玻姆理论的预言,尽管它为粒子找回了轨迹,但却是一条永远不可见的轨迹,理论中引入的隐变量—粒子的确定的位置和速度都是原则上不可测知的。人们永远无法知道粒子实际的运动轨迹,对它们的测量将总是产生与量子力学相一致的结果。
此外,所假设的另一物理实在同样是不可探测的隐变量,因为对单个粒子的物理测量一般只产生一个关于粒子性质的确定的结果,而根本测不到任何平场的性质。
量子纠缠纠缠态制备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世界上普遍利用晶体中的过程来产生多光子纠缠态,其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指数增大。
2000年,在离子阱系统上实现了四离子的纠缠态。
2004年,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的研究人员打破了这一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五光子纠缠的操纵。
2005年底,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奥地利小组分别宣布实现了六个和八个离子的纠缠态,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组在院士的领导下,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GHZ态,并进一步利用产生出的纠缠态完成了八端口量子通信复杂性实验。实验结果超越了以往界限,展示了量子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越性。研究工作于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量子纠缠隐形传输
量子态隐形传输,是对古典物理称为“定域性定律”(locality)的基本原则又一打击。其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只能被它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量子论承认“幽灵般的远程效应”。
物理学家约翰·斯图尔特·贝尔1964年首先设计一个实验作为证明“‘幽灵般的远程效应’真实存在”的一种方法,因此,研究人员把他们的实验称为“没有漏洞的贝尔测试”。
1997年奥地利首次验证
1997年,塞林格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原理性实验验证。
2004年奥地利测试数百米级
2004年,奥地利该小组利用底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超时空穿越”距离提高到600米。但由于光纤信道中的损耗和环境的干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距离难以大幅度提高。
2005年中国科大测试十公里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人员的小组早在2005年就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拆分”、发送的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
2007年开始,——联合研究小组在北京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最终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证实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穿越大气层的可行性,为未来基于卫星中继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奠定了可靠基础。该成果已经发表在日出版的英国《》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上,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5年荷兰的1公里级
日《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把两颗钻石分别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两侧,距离1.3公里。每块儿钻石含有一个可以俘获单个电子的微小空间,此空间具有一种称为“自旋”的磁性,然后用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纠缠,并测量电子的“自旋”。校园的两侧设有探测器,两个电子之间的距离确保做测量的同时,信息无法以传统的方式交换。
2017年中国的千公里级
日,《科学》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报道了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首次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的消息,相较于此前144公里的最高量子传输距离纪录,这次跨越意味着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离实用又近了一步。
2018年2月,中国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荣获科技部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量子纠缠应用领域
纠缠态作为一种物理资源,在量子信息的各方面,如、量子分配、量子计算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受实验条件限制和不可避免的环境噪声的影响,制备出来的纠缠态并非都是最大纠缠态:另一方面,纯纠缠态受环境的消相干作用也会退化成为混合态。使用这种混合纠缠态进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将会导致信息失真。为达到更好的量子通信或量子计算效果,需要通过纠缠纯化技术将混合纠缠态纯化成纯纠缠态或者接近纯纠缠态。因此,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是量子信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常见量子纠缠态应用,例如:应用于;应用于,量子计算在实现技术上有严重的挑战,实现这一问题要解决另外三个问题——量子算法、量子编码、实现量子计算的物理体系,量子保密通讯也广泛应用于中。
量子互联网
由链状纠缠粒子环绕整个地球而形成的量子通信网络。这种网络能够安全地共享加密密码,并且绝对能够监测到窃听的企图。
无法超光速传递信息
只有能够传递信息,“超光速”才有意义。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加密技术,与超光速无关。尽管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是光速的几千倍,但我们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干涉量子纠缠的时候,量子纠缠态会立即消除,所以无法利用这种能力发送信号。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凤凰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新浪科技[引用日期]
.凤凰网.日[引用日期]
.腾讯[引用日期]
.Science Daily[引用日期]
.livescience[引用日期]
.中国科大新闻网.[引用日期]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物理小知识
我的图书馆
物理小知识
家庭节电小常识照明节电 日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寿命长、耗电少的特点,一盏14瓦节能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75瓦白炽灯的亮度,所以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可以使耗电量大大降低。在走廊和卫生间可以安装小功率的日光灯。看电视时,只开1瓦节电日光灯,既节约用电,收看效果又理想。还要做到人走灯灭,消灭“长明灯”。  电视机节电 电视机的最亮状态比最暗状态多耗电50~60%;音量开得越大,耗电量也越大。所以看电视时,亮度和音量应调在人感觉最佳的状态,不要过亮,音量也不要太大。这样不仅能节电,而且有助于延长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有些电视机只要插上电源插头,显像管就预热,耗电量为6~8瓦。所以电视机关上后,应把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下来。  电冰箱节电 电冰箱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决不能靠近热源,以保证散热片很好地散热。使用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电冰箱内的食物不要塞得太满,食物之间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气对流。准备食用的冷冻食物,要提前在冷藏室里慢慢融化,这样可以降低冷藏室温度,节省电能消耗。  洗衣机节电 洗衣机的耗电量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电动机的功率是固定的,所以恰当地减少洗涤时间,就能节约用电。洗涤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衣物的种类和脏污程度来决定。一般洗涤丝绸等精细衣物的时间可短些,洗涤棉、麻等粗厚织物的时间可稍长些。如果用洗衣机漂洗,可以先把衣物上的肥皂水或洗衣粉泡沫拧干,再进行漂洗,既可以节约用电,也减少了漂清次数,达到节电的目的。  电风扇节电 一般扇叶大的电风扇,电功率就大,消耗的电能也多。同一台电风扇的最快档与最慢档的耗电量相差约40%,在快档上使用1小时的耗电量可在慢档上使用将近2小时。所以,常用慢速度,可减少电风扇的耗电量。如何进行人工增雨过去,人们将人工增雨叫作人工降雨,是人们在深入了解降水成因之后,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为暧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增雨是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只要及时对积雨云、浓积云、雨层云、层积云进行催化作业,就能增加降水量,达到预期效果。人工增雨是巧取天上水,妙用空中水资源的科学举措。外出如何在野外判断方向在野外活动,诸如地质考察、登山、徒步旅行、探险、旅游等,为防止迷路,正确地判定所在位置和方向,必须掌握定位和侧向方法。在自然界,某些动物具有辨别方向的本能,如鸽子,人类的某些成员也具备这种能力,但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或者只有这种潜能,因此野外确定方向主要依靠经验和工具。  野外判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利用罗盘(指北针)  把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此时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开罗盘将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使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如磁针N端指向36°。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  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1、尽量保持水平;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3、勿将磁针的S端误作北方,造180°的方向误差;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利用手表和太阳&  在晴朗的白昼,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下列几种方法: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必须注意:(1)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2)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减1小时。2、日影测向为晴天,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在一张50×5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以1cm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cm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中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夜间星体  当夜晚时,可根据北极星和南十字星来判断方向。  1、北极星: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其出露高度角相当于当地纬度,据此可以很快找到北极星。通常根据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或W星(仙后星座)确定。北斗星为七颗较亮的星,形状象一把勺子,将勺头两颗β向α连线并延伸约5倍处便是北极星。当看不到北斗星时,可根据W星,即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W”字母,字母的开口方向约开口宽度的两倍距离处是北极星。  2、南十字星:在北纬23°30′以南地区,夜间有时可见南十字星,由四颗较亮的星组成,形同“十”字,在其右下方,由γ向α两星连线长度的四倍半处(无星)为正南方向。  地物和植物特征  有时野外的一些地物和植物生长特征是良好的方向标志,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辨别方向。  1、地物特征:  a.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b.庙宇:通常也是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c.突出地物:向北一侧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低矮的苔藓植物。  2、植物生长特征:  a.一般阴坡,即北侧山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阳面更加发育。  b.单个植物的向阳面枝叶较茂盛,向北的阴地树干则可能生长苔藓。  c.我国北方的许多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疏稀,向北一侧则年轮较紧密。[思维拓展]成语中的趣味物理知识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不仅具有文字简练、意味深长的特点,而且有些成语中,还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中就包含着物理知识。  “刻舟求剑”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说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带着宝剑乘船过江,当船正在行驶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剑落水的船帮处刻上记号,并宣布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到对岸后,船停了下来,他便根据船上刻下的记号下水去捞剑。结果怎么也捞不到。  这个成语故事告诫人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不看事物的发展变化墨守成规。而应当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求剑者所以捞不到剑,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物。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剑沉底后,相对船的位置不再改变,这样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可以捞到剑。现在船在流水中,并从剑掉下的地方驶到了对岸,所以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就不能捞到剑了。[趣味物理]思维拓展-解释船吸现象?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拢,平行着驶向前方。  忽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闯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  我们知道,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  用这个原理来审视这次事故,就不难找出事故的原因了。原来,当两艘船平行着向前航行时,在两艘船中间的水比外侧的水流得快,中间水对两船内侧的压强,也就比外侧对两船外侧的压强要小。  于是,在外侧水的压力作用下,两船渐渐靠近,最后相撞。又由于“豪克”号较小,在同样大小压力的作用下,它向两船中间靠拢时速度要快得多,因此,造成了“豪克”号撞击“奥林匹克”号的事故。现在航海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船吸现象”。  鉴于这类海难事故不断发生,而且轮船和军舰越造越大,一旦发生撞船事故,它们的危害性也越大,因此,世界海事组织对这种情况下航海规则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它们包括两船同向行驶时,彼此必须保持多大的间隔,在通过狭窄地段时,小船与大船彼此应作怎样的规避,等等。[每日阅读]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有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一个空着,一个灌满了水,同时从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个瓶子容易破?一般说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当瓶子灌满水后,瓶子里的水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能减少瓶子的形变,反 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  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对瓶子产生一个压力,瓶子从外向里形变,终于破裂。瓶子装满水,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从而减少了形变,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装满水,再拧 紧瓶盖,就更不容易摔破了。[趣味物理]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  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这就是为什么要设计成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要低的原因:过山车已经没有上升到像前一个小山丘那样的高度所需要的机械能了。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引力作用于过山车中部的质量中心的缘故。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质量中心正在加速向下。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甩出去。车头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它的质量中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质量中心越过高点被引力推动。  到达“疯狂之圈”时,沿直线轨道行进的过山车突然向上转弯。这时,乘客就会有一种被挤压到轨道上的感觉,因为这时产生了一种表观的离心力。事实上,在环形轨道上由于铁轨与过山车相互作用产生了的一种向心力。这种环形轨道是略带椭圆形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引力的制动效应。当过山车达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事实上它会慢下来,但如果弯曲的程度较小时,这种现象会减弱。一旦过山车走完了它的行程,机械制动装置就会非常安全地使过山车停下来。减速的快慢是由气缸来控制的。[趣味物理]浅谈常见的几种电光源最早使用的电光源是白炽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灯。它是根据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钨丝达到炽热状态,只有少部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消耗的电能大多转化为热能,发光效率很低。所以白炽灯照明浪费了大量的电能。  钨丝到500℃时开始发出可见光,随温度的增加,从红→橙黄→白逐渐变化。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全色光,但各种色光的成分比例是由发光物质(钨)以及温度决定的,比例不平衡就会导致颜色偏色,所以在白炽灯下物体的颜色不够真实(即显色性不高),这也是在商场等公共场所不使用白炽灯照明的原因之一。  为提高光效,在40年代初发明了荧光灯,因其光色接近日光又称日光灯。日光灯管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与白炽灯相比,日光灯光效有了很大提高,节省电能。  日光灯的一个主要部件是镇流器,它利用自感原理,日光灯启动时提供瞬时高压;灯管正常工作时,降压限流,保证日光灯在稳定的低压环境下工作,延长日光灯的使用寿命。但镇流器功耗大,重量重,体积大,又有噪音。日光灯在50Hz的交流电压下工作,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日光灯的发光也有周期性的明暗变化,从而产生闪烁。这种闪烁虽然不易被人觉察,但长期在日光灯下工作,眼睛容易疲劳,会影响视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几年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光源──节能灯,电子节能灯的核心部分是灯管和电子镇流器。灯管涂有三基色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是一种高效荧光粉,能发出更亮的光,比标准日光灯更接近太阳光,这种荧光粉可以大大提高发光效率。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由高频发生电路将直流电转变成30kHz左右的高频交流电,然后经过LC电路后对灯供电。节能灯中的LC电路利用了自感现象。电子镇流器采用电子元件,功耗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灯内,大大减小灯的重量,更突出的特点是提高工作频率后,感觉不到灯的闪烁,启动方便,无噪音,节约电能。一只9W的节能灯相当于60W白炽灯的光效。另外灯管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所以节能灯成了室内装修的时尚灯。由于电子节能灯发光效率高,无污染、无噪音、无闪烁,被人们誉为“绿色光源”。它将成为家庭使用的主要电光源。[趣味物理]证明液体会从下往上加压力关于液体会向下加压力,压向容器的底部,会向侧面加压力,压向容器的壁,那即使没有学过物理学的人,也都知道得非常清楚。但是,液体还会向上加压力,这一点却有许多人没有想到。其实只要用一只普通煤油灯的灯罩,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种压力确实存在。用厚纸板剪一个圆片,要比灯罩口略大一些。把它盖在灯罩口上,倒转来放到水里去,像图46所示。为了使那圆纸片不会从灯罩上脱落,可以用条细线穿在圆纸片中心。通过灯置引到上面来,用手拉着线,或者,也可以直接用手指在底下托着纸片。等到这个灯罩渐渐沉到水底下一定的深度,这个圆纸片就会自己留在灯罩口上,不必再用线拉住它或者用手指托住它:现在托着它的已经是容器里的水了,是水从下向上向圆纸片在加着压力了。  &&  你甚至可以测出这个向上压力的大小。这很简单,只要小心地慢慢把水注到灯罩里去,等到灯罩里的水面接近灯罩外容器里的水面,这个圆纸片就会跌落下去。这就是说,纸片底下的液体向上所加的压力,恰好给纸片上面那个水柱的下压力平衡了,这个水柱的高度等于纸片沉在水面以下的深度。这就是液体对于一切浸在液体里面的物体所作用的压力的定律,有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的,物体在液体里重力的“损失”也是从这里产生的。  &&  如果找到几种罩口大小相同但是形状不同的灯罩,你就可以再做一次实验,来证明另外一个有关液体的定律,就是液体对于容器底部所加的压力,只跟底部面积和水面高度有关,却跟容器的形状无关。可以这样来证明:按方才所说的实验方法用形状不同的灯罩来一次一次地做,每次把灯罩浸到一样深度(事先可以在灯罩的同样高度上用纸粘一条标志)。那么,你就可以看到,每次当灯罩里的水面达到了同样高度,那纸片就会跌落下去(图47)。这就是说,各种形状容器里的水柱,只要它们的底面积和高度相同,它们的压力也相同。请注意,这儿重要的只是高度而不是长度,因为比较长的。倾斜的水柱和比较短的、竖直的水柱,如果水面高度相等,它们对于容器底的压力(在相等的底面积上)也完全相等。通知匹克威克先生说,他要留在这里,等懂这种窍门的人们所谓“坐 着让人画像”的仪式完成。“坐着让人画我的画像!”匹克威克先生说。 “把你的肖像画下来啊,先生,”胖狱卒说。“我们这里都是画像的能手,这一点你应该早就知道。不一会儿就画好的,而且都很象。请进来 吧,先生,不要拘束。”匹克威克先生同意了这个邀请,坐下来;那时侯站在椅子背后的山姆①对他耳语说,所谓坐着画像,在这里应当了解它的譬喻的意义: “这是说,先生,那狱卒要仔细察看你的面貌,以便把你跟别的犯人辨别清楚。”  好戏开场了。那个肥胖的狱卒随意望了望匹克威克先生。另外一个狱 卒坐到这个新来的犯人面前,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第三个狱卒还一直跑到 匹克威克的鼻尖前面,聚精会神地一一研究匹克威克的特征。最后,肖像画好了,匹克威克先生接到通知说,现在他可以进监狱了。  更早以前,这种“像”是用各部特征的“清单”代替的。你记得普希 金的《波里斯·戈都诺夫》里,在沙皇的命令里提到葛里戈里,说“他身 材矮小,胸脯宽阔,两手略有长短,蓝眼红发,颊额各有一痣”。现在呢, 只要附一张照片,就一切都解决了。       很多人还不知道应该怎样看照片 照相术还在前一世纪四十年代就渗进我们的生活里来,虽然当时还只是用金属板来拍摄的(所谓银板照相法)。这 种拍照方法的最大缺点在于被拍的人一定要长时间坐在照相机前面——往往要坐上几十分钟?? 而群众对于可以不要画家就能够得到自己像片这一点,也认为过分新奇,而且近于奇迹,因此并没有很快就相信。在一本古老的俄国杂志(1845 年)上,对这个问题有一段极有趣的记述:许多人到现在还不肯相信银板照相法果真能够拍出照片来。有一次,① 山姆是匹克威克的仆人。一位衣冠楚楚的人跑去拍照,店主人①请他坐下来,校正了玻璃,装好一 块板,看了看钟,就走开了。店主人在室内的时候,这位想拍照的人一动 不动地端坐在那里;但是,店主人刚一走出房门,这位客人为了急于看到 自己的照片,认为没有继续端坐的必要,就站了起来,嗅了嗅鼻烟,仔细 看了看照相机的四面,把眼睛凑近到玻璃上,然后摇了摇头,说了声“这 玩意儿真怪”,就在室内来回地踱起方步来。店主人回来了,他吃惊地停在门旁边,喊了起来: “你怎么啦?我对你说过,要端坐在那里啊!” “是呀,我是坐着呀。我只是在你出去之后才站起来的。” “那时候你还是应该坐在那里的呀。” “咦,我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坐在那里呢?”  读者一定以为我们现在对于照相已经不会有这样幼稚的看法了。其 实,即使在今天,许多人对照相还并没有很好了解,譬如说,就很少有人 知道拍好的照片应该怎样看。你一定以为这根本没有什么怎样看的问题: 把照片拿在手上看就是了。但是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照片跟许多日常接 触的东西一样,虽然接触很多,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正确对待它。大多数的 摄影师和爱好摄影的人——更不用提一般群众——在看照片的时候,完全 不是照应该用的方法看的。照相术知道了已经将近一百年,但是竟还有不 少的人不知道应该怎样看他的照片。    看照片的艺术 照相机在构造上说,等于一只大眼睛:在它的毛玻璃上显出的像的大小,要根据透镜跟被拍物体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照相机拍下来的底片上的像,就跟我们用一只眼睛(注意——一只眼睛!)放在镜头的位置上所看 到的相同。因此,假如我们想从照片上得到银原物完全相同的视觉上的印 象,我们就应该:1.只用一只眼睛来看照片,2.把照片放在眼前的适当距离上。 如果我们用两只眼睛看照片,我们一定会看到前面只是一幅平面的图画,而不是有远近不同的图画。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这是根据我们视觉的特性所产生出来的现象。我们看一个立体的东西,两眼网膜上所得 到的像是不相同的,右眼看到的跟左眼看到的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个不 完全一样的像,才使我们能够感觉到东西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在我们 的意识里会把这两个不同的像融合成一个凸起的形象(大家知道,实体镜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造成的)。假如在我们面前只是一个平面的东西,譬如 一堵墙壁,那时候情形就完全不同,那时候两只眼睛会看到完全相同的 像,这样我们的意识里就知道它是平面的。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假如我们用两只眼睛来看照片,是犯了什么样 的错误;这样做就等于我们要自己感觉到前面是一幅平面的图画!我们把 应该只给一只眼睛看的照片交给两只眼睛看,就妨碍了自己看到照片上应① 就是摄影师。该看到的东西;因此,照相机这么完善地造出来的像,就给这个大意的行 动完全破坏了。 应该把照片放在多远的地方看? 第二条规则也同样重要,——应该把照片放在眼前的适当距离上来看,否则,也要破坏正确的形象。这个距离究竟应该多大呢? 如果要得到一个完全的印象,照片所夹的视角应该跟照相机的镜头望到毛玻璃上的像所夹的视角一样,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应该跟照相机的镜 头望到被拍的东西的视角一样。从这里可以找到应该把照片放在多远来看 的答案:这个距离和原物离开镜头的距离的比,应该跟照片上的物像和原 物的长短的比相等。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照片放在眼前大约等于镜头焦 距的距离上。  假如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小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多是 12?15 厘米,那我 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向来没有把照片放在正确的距离上来看:对于正常的 眼睛,看东西最清楚的距离——明视距离——大约是 25 厘米,这个数目 几乎等于照相机镜头焦距的两倍。至于挂在墙壁上的照片,因为人们都是 从更大的距离上来看的,自然也只给人一种平面的感觉了。只有患近视的人(以及能够在近距离看得清楚的孩子们),他们的明视距离比较短,在用正确的方法(用一只眼睛)看一张普通照片的时候, 才会看到这种效果。他们照习惯把照片拿在眼前 12?15 厘米的地方,因 此他们看到的不是单纯平面的图画,而是象在实体镜里看到的那种立体形 象了。现在我相信读者一定会同意,过去由于自己的无知,没有能够从照片上得到它所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全部效果,以致时常埋怨照片的呆板平淡。 全部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能够学会把眼睛放在照片前面的适当距离上,而且 用了两只眼睛去看那种只预备给一只眼睛看的东西。          放大镜的惊人作用 方才我们说过,患近视的人会把照片上的像看成立体的。那么,有正常视力的人要怎么办呢?他们不能把照片放到眼前很近。还好,幸亏放大镜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困难。如果透过一面放大率两倍的放大镜去看照 片,他们就很容易得到方才所说患近视的人所得到的便利,就是可以不必 使两眼过分紧张就能够看出照片的立体形象。这样看到的照片上的像跟我 们通常从远距离用两只眼睛所看到的照片上的像,有极大的不同。这个着 普通照片的方法,几乎可以代替实体镜。  为什么用一只眼睛透过放大镜看照片,会看到它的立体形象,这在现 在已经明白了。其实这个事实是早已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个现象的正确解 释,我们听到的却还不多。《趣味物理学》的一位读者在这个问题上写信 给我说:  下次再版的时候,请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透过普通放大镜看照片会 呈现立体形象?我的意见是,所有实体镜的一切复杂解释,都是经不起批  评的。你用一只眼睛向实体镜望去,不管理论怎么说,看到的还仍旧是立 体形象。  读者现在当然已经明白,这个事实一点也不会使实体镜的理论有什么 动摇的。  玩具店发售的“画片镜”也是根据同一原理构造成功的。用一只眼睛 透过这个小巧玩具里的放大镜来看里面的普通风景照片,已经可以得到立 体的印象了。一般还喜欢把照片里比较前面的物体剪出来,放在照片前 面,我们的眼睛对于近地方物体的立体形象是很敏感的,而对于那比较远 的物体的立体形象感觉得比较迟钝,因此整个立体印象也就更加强了。照片的放大 能不能让正常的眼睛不用放大镜就能正确地看到照片上的立体形象呢?这是完全能够的,只要拍照的时候用一只焦距大一点儿的镜箱就行了。根据以前各节所说,只要用焦距 25?30 厘米的镜箱,拍出的照片就 可以拿在普通的明视距离上来看(用一只眼睛),——这时候照片就会显 出适当的立体形象。我们还可以拍这样的照片,使你即使用两只眼睛从远距离来看,也不是平面的形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如果左右两眼从一个物体上得到两个 相同的形象,就会感到这是一个平面的画面。但是这种两眼看到的差别随 着距离的增加很快地减低下来。实验告诉我们,用焦距 70 匣米的镜箱拍 出来的照片,可以直接用两只眼睛看仍旧看得出立体形象。但是,要照相机全都是长焦距的,也是一件很不便当的事情。因此我们再提出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把普通照相机拍得的照片放大。照片经过放 大以后,看照片的正确距离也随着加大了。譬如把焦距 15 厘米的镜箱拍 得的照片放大到 4 倍或 5 倍,那就可以得到所要求的效果了:放大以后的 照片已经可以用两只眼晴从 60-75 厘米的距离上来看了。放大照片上可 能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但是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作用,因为从远距离 上看,这些地方是并不显明的;而从得到立体形象这方面来说,无疑是成 功了的。          电影院里的好座位 常看电影的人一定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有些画面上的物体,有非常显著的立体形象:人像仿佛从背景上脱离开来,而且凸出得使人几乎忘记了幕布的存在,仿佛台上有真实的景物和活的演员一般。 这种立体形象,许多人以为是由于影片性质的关系,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原因是由于看的人坐的位置。电影片虽然是用焦距极短的镜箱拍出 的,但是它放映到银幕上却用极大的倍数——大约一百倍——给放大了, 因此可以用两只眼睛在很远的距离上(10 厘米×100=1000 厘米=10 米) 来看。我们在电影里看到最大限度的立体形象,是当我们看向银幕的视角 跟拍制影片时候镜箱“看”向演员的视角相同的时候。那时候在我们面前 的就会是跟原来景物一样的形象。  那么,怎样求出跟这个视角相合的距离呢?这就应该把座位选择在正 对画面的中央,还要跟银幕保持这样一个距离,这个距离跟银幕上画面阔 度的比,就等于镜头焦距跟影片阔度的比。  拍制影片用的镜箱,一般要看所拍的对象不同,分别采用焦距 35 毫 米,50 毫米,75 毫米或 100 毫米的。影片的标准阔度是 24 毫米。那么, 举例来说,对于 75 毫米的焦距,得到:  所求的距离画面阔度焦距影片阔度75 ≈3。24这样,要知道在这情形下的好座位跟银幕的距离,只要把画面的阔度乘 3 就可以。例如映在银幕上的画面阔 6 步,那么最好的座位应该是在银 幕前 18 步的地方。给画报读者一个忠告 画报上时常印有许多照片,这些复制出来的照片,当然跟它们的原来照片有同样的性质,假如用一只眼睛在适当距离上来看,也会更显出立体形象来。但是,由于不同的照片是用不同焦距的镜箱拍出的,因此,究竟 要用什么距离来看的问题,只好用实验来解答。你把一只眼睛闭起来,把 画报拿在手里,手臂伸直,使画报的平面跟你的视线垂直,把你张开的一 只眼睛对正你想看的照片的正中央。然后,把这张照片逐渐向你眼前移 近,你那一只张开的眼睛看着它不要间断,这样你就很容易找到照片最显 出立体形象的距离。许多照片平常看来都模糊不清而且都只是平面的,但是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去看,却都显出它的立体形象,而且看得很清楚。用这种方法去看, 照片里的水光和许多别的实体形象就时常可以看到。让我们再来注意一件事情。假如照片在放大以后可以显得更加生动,那么当它缩小以后,就恰好得到相反的效果。缩小的照片自然显得更加清 楚明晰,但是它们都只能够给人平面的感觉,而没有立体形象的感觉。这 从上面所讲的道理,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照片一缩小就跟用焦距更小的 镜箱拍出来的一样,而普通的焦距本来就已经嫌小了。以上所说对于照片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画家画出来的图画也都适用:看图画的时候最好也取一个适当的距离。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 才能够看到画面上有远近不同,而图画也就显得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了。看图画的时候,最好也只用一只眼睛,不用两只眼睛,特别当图画不 大的时候。实体镜是什么? 我们从现在起,要从图画转到实体上来了,首先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把物体看成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呢?在我们眼睛的网膜上所得到的像都是平面的呀!究竟什么缘故使得我们感到物体并不是 平面的图画,而是占三度空间的立体呢?  这里有好几个原因。第一,物体表面各种不同的明暗程度使我们有判 定它的形状的可能。第二,我们的眼睛要看清楚的物体上远近不同的各部  分,眼睛所感受到的张力是不同的:平面图画的各部分跟眼睛的距离是一 样的,而立体的各部分的距离却各不相同,要看清楚它们,眼睛就应该做 不同的“对光”。但是这儿给我们最大帮助的,还是两只眼睛所收到的同 一物体的形象各不相同。这一点很容易证明,只要你先后只用左眼或者只 用右眼去看附近的同一个物体就知道了。左右两眼所看到的物体一定并不 完全相同;两只眼睛得到不同的形象,就正是这个差异给我们提供了立体 的感觉。  现在,设想有两张图画,画的是同一物体,左边一张画出左眼所看到 的,右边一张画出右眼所看到的。假如你看这两张图画的时候左眼只看到 左边的一张,右眼只看右边的一张,那么你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两幅平面图 画,变成一个凸起的、立体的物体了——甚至比你用一只眼睛看实体所看 到的更显出立体的形象。要用这样的方法来看两张图画,是靠一种特制的 仪器帮助的,这仪器就是实体镜。要使两个像能够融合在一起,在旧式实 体镜里是用反射镜的,在新式实体镜里是用凸面三棱镜的。这种三棱镜能 够把光线屈拆,使得看的人在意识里把光线延长以后,两个像(由于棱镜 凸面的作用,像略有放大)会互相重叠。这样看来,实体镜的原理实在是 非常简单的,而更奇怪的是这个作用竟可以由这么简单的方法来完成。 大多数读者大概都看见过各种风景之类的实体照片。也许还有一些人 用实体镜看过研究地理用的立体模型图。下面我们不打算去谈这种大家多 少已经知道的实体镜的应用,只想谈一点许多读者大概还不知道的东西。          我们的天然实体镜 在看实体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用什么仪器,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做一番训练,使得能够适当地向实体图望去就可以。这样做法所得到的成绩,和通过实体镜所看到的情形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这样看 法所看到的形象,没有经过放大罢了。实体镜发明以前,大家就正是使用 这种天然的方法的。下面我预备了一系列的实体图,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次序排列,希望大家不用实体镜,练习用自己的两只眼睛直接去看。在几次练习之后,就 会得到成功的①。请从图 115 的那两个黑点开始练习。把那张图放近你的眼前,凝视两个黑点中间的空隙,这样一直继续几秒钟光景,不要把眼光转移;看的时 候仿佛要想看清楚图背后更远的物体的样子。这样,不久之后,你就会看 见两个黑点变成了四个黑点,——仿佛黑点已经一个分成两个了。接着靠 外边的两个黑点渐渐移远了,中间的两个却渐渐接近,最后融合到一起, 变成了一点。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看图 116 和 117。在图 117 上左右两部分融合到 一起以后,你会看到眼前仿佛是一根伸得很远的长管子的内部。学会了这个以后,你就可以练习看图 118 了——这儿你应该看到几个① 应该顺便提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到立体的图形的(即使是通过实体镜),有些人(例如斜眼的人或习惯用一只眼睛看东西的人)就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另外一些人,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练习才能 达到目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主要是年轻人,却能够很快地——一刻钟里面——就能够把这本领学到。悬空的几何形体。图 119 应该是一座石头建筑的长廊或者隧道,图 120 会使你看到一只透明的玻璃鱼缸。最后,图 121 会给你看到海洋的景致。 学会这种直接看两张并列的实体图的方法,比较并不困难。我的许多熟人都在极短时间里面经过不多几次的练习以后,就学会了这个能力。戴 眼镜的患近视或远视的人,可以不用把眼镜脱下,就用看随便什么图画的 样子来看。把这些图画拿在眼前前后移动,一直找到合适的距离为止。在 不管什么情形,做这种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光线充足——这会帮助你得到 成功。  你学会了不用实体镜来看上面这些图画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本领去看 随便什么实体照片,不必用实体镜来帮助了。本书后面图 122 和 125 的实 体照片,你也就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去。  这儿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要对这个练习过分热心,免得两眼过度疲 劳。  假如你没有办法把两只眼睛训练出这个能力,而手头又没法找到一个 实体镜,那么你可以找远视眼镜的镜片来帮忙。用一张硬纸板剪出两个圆 孔,把这两块镜片粘在圆孔里,使你只能够通过这两块玻璃去看,再在两 张并列的图画之间放一块纸片做隔板。这样简单的实体镜就能够很好地完 成任务。用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  图 122 是几张照片。上排左中两图上各有三个药房用的小玻璃瓶,这 几个瓶仿佛是一样大小的。无论你怎样仔细去看这几张照片,你也不会发 现各瓶的大小有什么差异。但是实际上这几个瓶的大小是有差异的,而且 还差得很多。这些瓶所以使我们认为同样大小,是因为它们的位置跟我们 眼晴或者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并不相等的缘故:大瓶比小瓶离得远些。那 么,图上的三个瓶,究竟哪一个离得远,哪一个离得近呢?这是不可能用 看法来判定的。但是这个题目也很容易解答,只要我们请实体镜或者方才学到的看实体图的方法来帮助就可以。那时候你会清楚地看到,三个瓶最右边的那个 要比中间那个远得多,而中间那个又比左边远。这三个瓶实际大小的比 较,就象右图所示。图 122 下面一排的照片更加奇怪。那照片上有两个花瓶、两枝蜡烛和一架钟,看起来两个花瓶一样大小,两枝蜡烛也一样大小。但是事实上它 们的大小差得很多;左边的花瓶几乎有右边的两倍大,而左边的蜡烛却比 钟和右边的蜡烛低。这也只要用上面说的看实体图的方法来看,就可以发 现原因:原来这些东西并不是排成整齐的一列,而是摆在远近不同的位置 上的——大的东西摆得比较远,小的东西摆得比较近。  这样看来,用“两只眼睛”看实体画的方法要比用“一只眼睛”好这 一点,在这里可以充分证明了。         揭露假票据的简单方法 假定我们有两张完全一样的图画,譬如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黑方块。我        们用实体镜去看,就会看到只有一个方块,这个方块的形状跟原来两个方 块中的每一个都没有一点不同。现在,假定每个方块的正中央都有一个白 点,那么用实体镜去看,自然也看到这个白点。但是,只要在随便哪一个 方块上这个白点略略移动,使它离开正中央的位置,那么就会得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你通过实体镜去看,仍旧可以看到一个白点,但它已经不是在 方块的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在这个平面的前面或后面了!只要两张图画上 有少许不同,通过实体镜去看就会产生立体的感觉。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辨别假支票和假造文件的简单方法:只要把需要 辨别的假票和真票并排放在一起,装在实体镜里,就可以把假票辨别出 来,无论这假票造得多么精细,随便哪一个字母,一条线纹上的最小差异, 就会立刻给你的眼睛一个特别的感觉,因为在实体镜里看来,这个字母或 线纹会孤立在别部分前面或背后了①。巨人的视力 当物体离我们非常远的时候——超过 450 米的时候,两眼之间的距离就已经不能够引起视觉上感象的差别了。很远的建筑物、山林、风景等等,因此只给我们一种平面的感觉。根据同一个原因,天上的星也仿佛都离我 们一样远,虽然实际上月球要比行星离开我们近得多,而行星又比那些不 动的恒星近得不可计量。总而言之,对于距离我们在 450 米以上的物体,我们就完全没法直接看出它的立体形象。它们在我们左右两眼里看起来完全一样,因为两只眼 球之间有限的那 6 匣米距离,跟 450 米比较起来,实在太小了。因此,在 这种条件下面拍得的两张实体照片,就会完全一样,也就不可能通过实体 镜看到它的立体形状。但是这件事情也有办法解决,只要在拍照的时候,从比两眼距离大的两个地点拍摄就可以了。这样拍出的照片,用实体镜望去时候所看到的形 象,就跟两眼距离增加了许多倍时候所看到的一样。实体的风景照片正就 是这样拍来的。人们一般都用放大棱镜(有凸面的那种)来看它们,因此 这种实体照片时常会显出原来物体的大小,得到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 读者大概也已经想到,我们很可以造出一种双筒望远镜,用来直接看 出这些风景的立体形象,不必再经过照片。这种仪器——实体望远镜—— 的确是有的:它的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要比平常两眼的距离大,两个像是 由反射棱镜投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来的。当你向这种仪器望去的时候,真难 描写出你所受到的感觉——这感觉竟是不寻常到这样的程度!大自然的整 个面目都变了。远山变成凹凸不平的了,树木、山岩、房屋、海上的船只——一切都变得凸起来了,已经不是像平面的布景似的,而是在无穷广阔 的空间里面了。你会直接看到很远的海轮怎样在动,而这当你用普通双筒 望远镜去看的时候是看不出的,就好象它是静止的。象这样的地面上的风 景,过去是只有神话里的巨人才能够看到的。① 这个方法最早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提出的,但是对于近代纸币却不完全适用。因为近代纸币的印刷技术使印出的东西不可能在实体镜里得到平面的形象,即使两张钞票都是真的也是这样。但是这个方法却可以用 来辨别两张同样的书页是同一版印刷的,还是一张已经重排以后印刷的。  假如这个实体望远镜有 10 倍的放大率,而两个物镜间的距离等于平 常人两眼瞳孔距离的 6 倍(就是等于 6.5×6=39 厘米),那用它所看到的 像就会比用肉眼看到的凸出 6×10=60 倍。这一点可以从下列一个事实说 明,就是离开 25 公里远的物体,用这种望远镜望去,仍旧能够看得出显 著的凹凸。  这种望远镜对于大地测量工作者、海员、炮兵和旅行家都是很重要的 仪器,特别是那种附有测量距离的刻度的实体测距镜更有用。  棱镜造成的双筒望远镜也有这种功用,因为它的两个物镜间距离比两 眼距离大。而观剧镜却相反,它的两个物镜间距离比较小,削弱了立体的 感觉,可以使布景不会显出它是假的。实体镜里的星空 但是,假如我们把实体望远镜向月球或者别的天体望去,我们就看不出一些立体形象。这一点应该是预料得到的,因为天体距离对于实体镜来说实在太大了。你不妨想想看,实体镜两个物镜之间只有 30-35 厘米的 距离,跟地球和某一个行星之间的距离比较,还能够算得什么呢?即使我 们能够造出一个巨大的实体镜,使两个物镜之间有几十或几百公里,使用 它来观察千万公里以外的行星,也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实体的效果的。这儿我们又要靠实体照片帮助了。假定我们昨天用照相机拍出了某一个行星的照片,接着在今天又拍了一次;这两次虽然都是从地球上相同地 点拍的,但是拿整个太阳系来说,我们是在太阳系里两个不同的地点拍摄 的,因为我们的地球在一昼夜里已经沿着它的轨道走出了成百万公里的路 了。因此这样拍出的两张照片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假如把这样拍出的两张 照片放在实体镜里,那么你看到的就会不是平面的形象,而是立体的了。 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地球的公转,得到从两个相距极远的地点拍摄 出来的照片;这样拍出的照片就是实体照片了。你不妨设想一个巨人,他 的两眼之间的距离要用百万公里做单位来量,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天文学家靠了天体的实体照片的帮助,得到多么不平常的效果了。  把拍成的月球立体照片拿来仔细观看,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显著地圆 凸起来了,仿佛一位巨人雕刻家用他神奇的刻刀把这平面的、没有生气的 大石块给雕刻得生气勃勃的一般。它面上的凹凸是这么清晰,甚至我们能 够利用这些照片量出月球上山的高度来。  实体镜在现在也用来发现新的行星,——那些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绕转的许多小行星。不久之前,发现这种小行星还只是碰运气的事情。但 是现在只要用实体镜把不同时间拍得的某一部分天空的两张照片比较一 下就够了。假如在所拍摄的那部分天空有这种小行星,实体镜就会把它显 示出来,因为它是要从总的背景里突出来的。  用实体镜不但可以察觉两个点在位置上的不同,而且也可以察觉两个 点在亮度上的不同。这使得天文学家有可能去找寻所谓“变星”,就是周 期地变换亮度的星。假如某个星的亮度在两张照片上显示得不一样,那 么,实体镜就会把这变化亮度的星报告给天文学家知道。  最后,人们还拍出星云(仙女座星云和猎户座星云)的实体照片;要 拍出这种照片,太阳系已经嫌不够大了,因此天文学家就利用了我们这个  太阳系在众星中间的位置变动:由于太阳系在太空中的这个移动,我们经 常是从新的地点去看星空的,而且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所 看到的星空的差别会达到连照相机也可以感受到的程度。于是我们先拍一 张照片,以后隔一段很长时间再拍一张,这样拍出的两张照片就可以放在 实体镜里去观察了。三只眼睛的视力 用三只眼睛看东西?难道你有三只眼睛吗?请往下面读下去吧,我们这里正是要谈三只眼睛看东西。科学虽然不能给人再生一只眼睛,但是它能够使人看到仿佛有三只眼晴才能看到的东 西。  让我们从头说起。一个只有一只眼睛能够看东西的人,仍旧能够看实 体照片,并且从实体照片得到他原来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立体感觉。这方法 就是把预备给左右两眼看的照片很快交替地在银幕上放映出来就可以 了:两只眼睛的人同时看到的东西,独眼的人可以在它们很快的交替中间 先后看到。这样所得的结果完全相同,因为很快交替看到在视觉上所引起 的感觉,会跟同时看到的一样融合成一体的①。但是假如这样的话,那么有两只眼睛的人就可以用一只眼睛看两幅很快交替着的照片,同时另一只眼睛去看从第三个地点拍摄的第三张照片。 换句话说,可以从一个物体,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拍出三张照片,就仿 佛从三只眼睛看到三个不同的形象。然后把这三张照片里的两张很快交替 地出现在看的人的一只眼晴前面:在很快交替的作用下,两张照片给这只 眼睛提供了立体的感觉。另外一只眼睛在这个时候去看第三张照片,得到 的第三个感觉就会跟方才那个立体感觉连结到一起。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虽然只用两只眼睛看,但是得到的印象却跟用三只眼睛去看完全一样。这时候立体的感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光辉是什  图 125 也是复制出来的实体照片,表示两个多面体:一张是白底黑 线,一张是黑底白线。假如把这两张图放到实体镜里,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这真使人意想不到。让我们听听赫尔姆霍茨的叙述吧:如果一个平面在一张实体图上用白色表示,在另外一张实体图上用黑 色表示,这两张图的像融合的结果就会得到有光辉的感觉,甚至在两张图 所用的纸都是非常不光滑的时候也是这样。用这种方法制出的结晶体模型 的实体图,会使人产生一种印象,仿佛结晶体的模型是由光辉的石墨做成 一般。利用这种方法,水和树叶等等的光辉在实体镜里会显现得更好看。① 有时候我们在电影上可以看到非常显著的凸起的画面,这原因除了前面所说的各项以外,可能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这里所说的效果,就是说,假如电影照相机在拍摄电影的时侯均匀地轻微震动着(它是经常这样 在震动的,因为受到卷动底片机构的影响),那么各张照片会不完全相同;而当它们在银幕上很快变换的 时候,在我们的感觉上就会融合成立体的形象了。在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著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学·视觉》(1867 年)里,可以找到这个现象的非常中肯的解释:  把明暗程度不同或着色深浅的表面,用实体观察的方法融合到一起的 实验,可以使我们看到物体发出光辉的实在条件。粗糙的表面跟光辉(打 磨光滑)的表面实际上有什么区别呢?粗糙表面把光漫射到各个方面,因 此,无论眼睛从什么方向向它望去,它都使眼睛感到同一的明暗;光滑的 表面呢,却只能够把光向一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因此甚至可能发生这种情 形:人的一只眼睛向这表面看去可以得到许多反射来的光线,但是另外一 只眼睛却几乎一点光线也得不到(这些条件正好跟黑白两个表面的实体图 融合起来一样)。观察的人两眼分配到不同的反射光线,就是一只眼睛得 到的光线比另外一只多,这在观看发出光辉的、打磨光滑的表面的时候是 不可避免的。  这样看来,读者可以看到,实体观察法看到的光辉,实在就说明了在 两个图形的实体融合上,经验起着首要的作用。只有在视觉器官依靠经 验,能够把两眼视野的差异跟某一个实际看到的熟悉情形连系起来的时 候,两眼视野的冲突才会变成实体的感觉。  我们的结论是这样:人们所以能够看见光辉,原因(至少是原因的一 个)是左右两眼得到的像的光度不同。这个原因,假如没有实体镜的话, 就恐怕很难发现了。         在很快动作时候的视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形象很快交替地映入眼帘,就会产生立体的感觉。  于是发生了一个问题:这种立体感觉的产生,是不是只限于不动的眼 睛接受到交替着的形象的时候,还是在反过来的情形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 果,就是形象不动,看这形象的眼睛却很快地移动?这一点,大家一定猜到,就是在这情形下一样可以得到立体的效果。大概许多读者一定曾经发现到,从行驶的火车里拍摄的电影画面会给人一 种不寻常的立体感觉,不比实体镜里看到的差。当我们乘火车或汽车很快 行驶的时候,如果适当注意我们看到的视觉上的印象,也能够直接证明这 一点:这样观察的风景,会使你有立体的、远近分明的感觉。我们知道一 只不动的眼睛看的时候只能够分辨 450 米以内物体的远近,现在在车上看 的时候,这个距离的限度会显著增加,可以比 450 米远很多。  我们从行驶很快的车窗口望出去,看到外面的风景觉得很生动,这个 原因不正就是在这一点上吗?从车窗口望出去,远的地方仿佛正在后退, 我们从那四围伸展得很远的地平线能够清楚地看得出大自然的宏伟。当我 们乘着行驶很快的汽车驶过树林的时候,也由于同一个理由,我们觉得每 一株树、每一根树枝、每一片树叶都显得很突出,分得清清楚楚的,而不 是混在一起,象一个固定不动的观察的人所看到的那样。当我们的汽车在山地上沿着公路很快行驶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能够直接看出整个地面的起伏,山和谷也显得格外高低分明。 这一切,独眼的人也都可以看到,这在他们简直是完全新鲜的,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们已经指出,要得到立体的视觉,完全不象一般人所想 象那样一定要用两只眼睛来看,这种立体视觉也可以用一只眼睛得到,只 要有不同的画面用足够的速度交替着就行①。  要证明方才所说的很容易,只要你坐在火车或汽车里看外面的时候多 注意一点就行了。这时候你可能发现另外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人们早在一 百年前就已经知道(但是,已经忘了的东西也不妨算是新的!):在车窗 近旁很快闪过的物体仿佛缩小了一般。这个事实跟实体观察法很少有关 系,这只是因为我们看见这么快闪过的物体,就错误地认为它离我们很近 罢了;因为我们知道物体放得近的,我们看起来多大,它实际大小也不过 这些,物体放得远的,我们看起来不大,实际上要比看到的大,因此我们 平常判断一个物体大小,常常不自觉地把这一点估计进去了。这个解析是 赫尔姆霍茨提出来的。           通过颜色眼镜 假如你通过红色玻璃去看写在白底上的红字,你会只看到一片红色,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什么字迹都不可能看见,因为红颜色的字迹和同样红色的底子融在一起了。但是如果经过红玻璃去看写在白底上的灰色字迹, 你就会看到红色底子上的黑色字迹。为什么是黑色字迹,这一点很容易明 了:红色玻璃不让灰色光线通过(正因为它只让红色光线通过,因此它才 是红色的);因此在灰色字迹的地方,你应该看到那里没有光,也就是说, 看到了黑色的线纹。所谓“凸雕”的作用,就是根据颜色玻璃的这个性质的(凸雕画是用特别方法印制出来的,有跟实体照片相同的效果)。在凸雕画上,左右两 眼所看到的两个形象是重叠地印在一起的,两个形象的颜色不同:一个灰 色,一个红色。要从这两个颜色形象看到一个黑色立体形象,只要戴上颜色眼镜去看就可以了。右眼通过眼镜的红玻璃,只看到灰色的形象,就是只看到右眼 应该看到的那个形象(当然右眼所看到的是黑色而不是灰色的);左眼呢, 通过灰色的玻璃也只看到这只眼睛应该看到的红色的形象。每只眼睛只能 看到一种形象——它应该看到的形象。这样一来,我们又有了跟实体镜相 同的条件,因此结果也应该相同,得到立体的印象了。“影子的奇迹” 电影院里时常可以看到的“影子的奇迹”,也是根据方才所说的原理来的。所谓“影子的奇迹”,就是在走动的人映在银幕上的影子会给观众(戴 有双色眼镜的观众)提供立体形象,仿佛从银幕前面凸出了一般。这也是① 从转弯中的火车拍电影,假如所拍的物体是在转弯曲线的半径方向上,拍出的影片就会有极显著的立体形象。这一件事实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解释。这种所谓“铁路效果”,电影摄影师都知道得很清楚。利用两种颜色所起的实体的效果。如果我们要把某一个物体的影子凸出在 银幕上,就把这个物体放在银幕和两个并列光源——红绿两色——中间。 于是银幕上就得到两个颜色的影子——一个红色,一个绿色,有一部分互 相重叠。观众呢,是透过两片颜色玻璃(红绿两色)的眼镜向这两个影子 望去,而不是直接用眼睛去看的。  我们方才讲过,在这种情形下,就会看到形象仿佛从银幕平面上向前 凸了出来一般。这种“影子的奇迹”非常好看,有时候就好象一件东西丢 出来,正向观众飞过来似的;或是,一只巨大的蜘蛛正在空中向观众走来, 使得观众不由惊呼起来,掉转头去。  这儿整个“机关”是非常简单的,看图 126 就可以明白了。图上左侧 表示红绿两灯,P,Q 是放在灯和银幕中间的物体;旁边注有“红”、“绿”字样的 p 和 q 表示这两个物体射在幕上的颜色的影子,P1 和 Q1 表示看的人通过红绿两玻璃片能够看见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当幕后做道具用的“蜘 蛛”从 Q 移到 P 点的时候,看的人就会觉到它仿佛从 Q1 爬到 P1 一样。  一般说来,那物体在幕后向光源接近,使得幕上的影子放大,就会使 有的人产生一个错觉,仿佛这物体从银幕向看的人走来。看的人感到仿佛 从银幕向他飞去的物体,实际上恰好是依相反方向——从银幕向光源—— 在移动的。颜色的意外变化 有一个“趣味科学宫”里面,有一套实验极受观众欢迎;把这套实验在这里提出来,应该是很合适的。一个大房间的角落里,有跟大客厅里一般的陈设。在那里你可以看见罩有暗橙色布套的木器,覆着绿色台布的桌 子;桌上是盛着红色果子汁和花朵的玻璃瓶;书架上排满了书,书脊上有 各种颜色的字。起初,这一切都是在白色灯光下的,接着,旋动了开关, 白色灯光换成红色。这使得客厅里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木器变成玫瑰色 的了;绿色的台布变成了暗紫色;瓶里的果子汁变成跟清水一般没有颜色 了;花朵也全变了颜色,变成了另外一种花了;书脊上的字呢,连痕迹也 不留地消失了??继续把开关旋动,室里就充满了绿色的灯光,整个客厅的陈设于是又变得使你认不得了。 这些有趣的变化可以很好说明物体色彩的理论。这理论基本的一点就是,物体表面的颜色总不是它所吸收的光线的那种颜色,而是它所反射的 光线的颜色,也就是投向看的人的眼里的那个光线的颜色。这情形可以归 纳成这样:  “当我们用白色光线照射物体的时候,红色是因为绿色光线被吸收而 形成的,绿色是因为红色光线被吸收而形成的,在这两种情形,其余的颜 色是都显了出来的。可见,物体是用不寻常的方法得到它的颜色的:有颜 色不是加上什么的结果,而是减去什么的结果。”  因此,方才那块绿台布在白色灯光下所以显出绿色,就是因为它能够 反射绿色的以及在光谱上跟绿色相近的光线;至于其余的光线,绿色台布 只能反射微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却给吸收了。假如把红紫两色的混合光线 射到这块台布上,这块台布反射的就几乎只是紫色的光线,而把大部分红  色光线吸收,因此眼睛就得到暗紫色的感觉。 那个客厅里的一切颜色变化,原因大概就是这样。值得怀疑的只有一件事情:为什么那瓶红色的果子汁会在红色灯光下面变成仿佛没有了颜 色?这问题的答案,是因为这个瓶下面垫着一块白色的布,这块布铺在绿 色的台布上。假如把这瓶从白布上拿下来,那么就会发现,在红色光线下 面,瓶里的液体不是没有颜色,而是红色的了。这液体只在跟白布放在一 起的时候才会显得没有颜色,原因是白布在红色灯光下面变成了红颜色, 但我们由于习惯并且由于跟深颜色台布的对比,继续把它认做白色的,而 瓶里液体的颜色跟我们认做白色的台布的颜色一样,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 把瓶里饮料也看成白色;于是它在我们眼里就已经不是什么红色果子汁, 而成了没有颜色的水了。  上面这个实验,也可以简化一下:只要找些不同颜色的玻璃片,透过 它们去看四周的东西,就可以得到相仿的效果。            书的高度 试请你的朋友用手指在墙壁上指出,他手里拿着的一本书,假如齐墙根竖立在地板上的话应该有多高。等他指出之后,你把那本书放到墙根上去比一下:书的实际高度竟几乎只有你那朋友所指的一半。 假如你不让你的朋友弯下腰去在墙上指出高度,只叫他口头说明这本书应该高到墙上的什么地方,那么这个实验就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自然,这实验不只限于拿书来做,也可以用灯泡、呢帽或别的我们平常总是用眼 睛平看的东西。这儿发生错觉的原因,是在于我们顺着某一个物体的长度方向望过去,这个长度会显得短一些。        钟楼上时钟的大小 方才你的朋友在判断书的高度时候所造成的错误,我们在确定很高地方的物体大小的时候也经常会发生。譬如,在我们确定钟楼上时钟大 小的时候,得到的错误会特别显著。我们大家自然都知道这种钟是非常大 的,但是我们所想象的它的大小,总要比它实际的小。图 127 是伦敦韦斯 敏斯德寺院顶上的时钟钟面卸下到马路上的情形。人跟这只钟相比,简直 小得象甲虫一样了。还有,你看到图上那座钟楼,再看马路上的时钟,你 一定不肯相信那钟楼上的圆孔会装得进这只时钟的。白的和黑的  请从远处向图 128 望去,告诉我下面的黑点跟上面随便哪一个黑点之 间的空隙里,能够容纳得下几个一样大小的黑点——四个呢还是五个?我 想你一定会很快回答,放四个太宽,放五个怕又放不下。  但是,假如我现在告诉你,说那个空隙里一共只能够容纳三个黑点, 不能够再多放了,你一定不会相信。那么就请你拿一条纸条或者两脚规去 量一下,证明我的话并没有错。    这里黑色的一段距离在我们的眼睛里看去觉得比同样长短的白色的 一段距离短,这个错觉叫做“光渗现象”。这个现象是由于我们眼睛不够 完善所产生的,因为我们的眼睛如果当做一种光学仪器来说,还不能够百 分之百地适应光学的严格要求。眼睛里折射光线的介质在眼球网膜上造成 的像的轮廓,比不上在校准得很好的照相机的毛玻璃上所得到的那么清 楚:由于所谓“球面像差”作用的结果,在每个光亮的轮廓外面有一圈光 亮的镶边围绕着,这镶边就会把这轮廓在眼球网膜上放大,结果使得光亮 的部分看起来仿佛比跟它相等的黑色部分大了。  大诗人歌德,是一个自然现象的精细的观察者(虽然不一定是一个足 够深入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他的“论颜色的科学”里,写过下面的一段 话:  深颜色的东西看起来要比同样大小的鲜明颜色的东西小。假如把画在 黑色背景上的白圆点跟画在白色背景上的同样大小的黑圆点同时放在一起看,会觉得黑圆点要比白圆点小 1 。假如把黑圆点适当地放          5大,那么两种圆点看起来就仿佛相等了。一弯新月看起来仿佛是比月面的 阴暗部分(有时候它是可以看得出的)有更大直径的圆的一部分。穿深色 衣服的人,要比他穿鲜明颜色衣服的时候显得瘦些。从门框后面看一只 灯,可以看到正对那灯的门框旁边仿佛缺了一些。放在烛光前面的一支 尺,在正对烛光的地方显出有一个凹痕。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地平线上都 仿佛有一个凹陷似的。  歌德的这些观察,大体上都是正确的,只有一点,就是白圆点并不一 定比黑圆点大几分之几。这个差数是随着我们看这两个圆点的距离的增加 而提高的。下面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了。试把图 128 移得远些,那么你所得到的错觉也就更加厉害,更加惊人。这个解释是那镶边的阔度总是不变的;因此,假 如它在近距离的时候把光亮部分加阔了 10%,那么在远距离的地方当形 象的本身减小了的时候,这加阔的就不只是 10%,而会是加阔了 30%或50%了。  我们眼睛的这个特点,一般还解释了图 129 的那个奇怪的性质。这个 图当你近看的时候,看见的是黑色背景上的许多白圆点。但是如果你把书 移到比较远的地方,从 2-3 步远的地方,或者,假如你的目力好的话, 就从 6-8 步远的地方向它望去,这图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你看到的已 经不是白圆点,而是象蜂房一样的白色的六角形了。  有人把这个错觉用光渗现象来解释;但当我发现,虽然光渗现象不会 把黑圆点放大,只会缩小,可是白底上的黑圆点从远地方看仍旧会象六角 形,这个说法就不能使我满意了。我们应该说,关于视觉上的错觉,现在 所有的解释都不能够认为十分完备的,许多错觉甚至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它 的解释。哪一个字母更黑些?  图 131①使我们认识了人的眼睛的另外一个不够完善的地方,认识了 所谓“像散现象”。  假如你用一只眼睛向图 131 望去,你会感到这四个字母仿佛并不是一 样黑的。就请你认出哪一个字母最黑,然后从图的侧面再向这四个字母望 去。这样就会发生一个意外的变化:方才那最黑的字母已经变成灰色的 了,而现在最黑的字母,已经是另外一个了。  实际上这四个字母黑的程度都是一样的,只是涂着不同方向的阴影线 罢了。假如眼睛的构造跟最好的玻璃透镜完全相同,那么阴影线的方向就 不会影响到字母的黑色程度。可是我们的眼睛对于各种方向上的光线并不 完全一样地折射的,因此我们就不可能同时清楚地看到垂直、水平以及斜 向的线条。  完全没有这个缺点的人是很少有的,有些人的眼睛,像散作用达到了 严重的程度,以致显著地妨碍了他的视觉,降低了视觉敏锐的程度。这种 人要能够清楚地看到东西,就得戴特制的眼镜。  人的眼睛还有别种缺点,可是制造光学仪器的技师却会把这种缺点克 服。赫尔姆霍茨对于这些缺点曾经这样表示:“假如有一个光学仪器制造 家想把有这些缺点的仪器卖给我,我认为我有权利用最不客气的方式指出 他的工作的不经心,把他的仪器还给他,并向他提出抗议。”但是,除了这些由于人体构造上缺点所引起的错觉之外,我们的眼睛还会接受一系列的欺骗,这些欺骗是有完全另外一套原因的。            活的像片 我想大家一定看见过两眼向我们望着的像片,像片上的人不但一直向我们看着,而且还用他的两眼监视着我们的行动:我们走到东,它就望到 东,我们走到西,它就望到西。这种像片的奇异特性还在很久以前就给人 们注意到了;许多人对它都感到谜似的难解,而神经质的人时常会被它吓 得惊惶失措。这种情形,在果戈里写的《像片》一文里,有很好的描写:  那两只眼睛盯住了他,就好象除他之外,不愿意再看别人一般??像 片不顾四周所有的一切,一直向他盯着,仿佛要盯进他的身体里去似 的??关于像片上的眼睛的这种特性,有过不少迷信的传说(就在那篇《像 片》里也有提到),但是实际上这个谜底却很简单,揭开来,也不过是视 觉的一种错觉罢了。整个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就是因为这种像片上的两只 瞳子都画在眼睛的正中央。一个向我们望着的人,他的两眼就正是这个样 子的;但是当这个人向我们旁边看去的时候,他的瞳子和整个眼球的彩 帘,我们看去就已经不在眼睛的中央,而是略向一边移转了。我们离开像 片向一边走去,像片的两个瞳子并不改变它们的位置,就是仍旧留在眼睛① 在地心的两个地点中间不见得会全是空气,很可能中间隔着岩石,而声音在岩石里的传播速度并不是每秒钟三分之一公里,这一点小说的作者大概也是疏忽了。的正中央,而且我们看到的整个面孔也仍旧在原来的位置上,于是我们会 很自然地感到像片仿佛向我们这边掉转了头来监视着我们了。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某些图画上相似的特点:一匹马在图画上 一直向我们奔来,不管我们避开到什么地方;一个人永远向我们指着,他 的向前伸出的手永远一直指向我们,等等。  图 132 就是这种情形的一个例子。这样制出的大幅图画常常用来做宣 传鼓动工作或者用来做广告。  假如我们把这一类错觉的原因好好想一下的话,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事万物都是有定数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