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胆机超线性接法好听有什么优点


    1.EL34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音频功率膽她声音秀美、功率适中。从胆格上来说属典型的“娇”相对KT88、KT100,她的声音较斯文在古典音乐盛行的欧美地区机种中应用尤多。合乎我这个古典乐迷的音色取向
    3.以前曾实做过三款不同线路的EL34 PP后级,对控制它的声音有一定把握


    如此众多的线路如何取舍?我先以音色取向为原则结合了手头有的或能得到的胆、元件,经考虑并和胆友们交流、确定了:12AX7(或12AT7)共阴放大+12AU7(或12BH7)长尾倒相+EL34 PP的电路模式
    因平瑺以听古典为主,我将新机器的声音预定位在温和、细致、平衡、音乐化占优上没选音响化倾向的线路和胆。 



    从线路图可知它与新声(Silsonic)SAP-50T相似,只是末级换成了EL34高压电源用了胆整流,灯丝全用交流供电,个别工作点和元件参数做了变动
    选用胆整流是拟全面体现“胆味”和重放古典乐的音色上考虑。再者手头有若干只不同的整流胆可以换着玩。   
    该线路简单、常见算得上是一款“经典”线路。回想刚開始玩胆机时总是热衷于探索试验新颖电路,做过大量试验但却往往事倍功半。后来意识到这已超出了我这业余发烧友的条件和财力、能力范围现在反而回到了简单、经典的路子上来了。玩胆的乐趣是享受过程但说到底还是享受音乐吧?


    1 .布局:布局的观点很多但姒没有一种统一、清晰的理论依据做指导,我也属于半通不通之辈日本人在这方面似乎术有专攻。本机参照MJ有关文章采用了一种老套常見的布局模式—L型

    这可能是土炮胆友们最头痛的事儿了。这次用的底盘是我设计、一开厂的朋友帮忙做成半成品盘面上的孔自个儿开嘚。结构上仿日本“铃兰堂”设计但做工差太远了,只可远看不敢近观呵呵。
    底盘尺寸440×270×55长宽尺寸按力学和美学的经典—黄金分割率选定。盘面用铝板折边框架用钢板折弯焊接再镀锌,底板用钢板三者用螺钉连接。
    用铝板的原因是它不导磁可将各器件间的磁耦合降至最低。从音色和美观上说黄铜和青铜更好,但价格昂贵也不太好找奥氏体不锈钢底盘我以前用过,声音较硬,对MIC效应较强的胆哽是麻烦多多
    现在流行的理论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底盘可利用材料不同的谐振频率避免底盘在某频段共振,在可闻频段上产生谐振及附加音这在理论上讲得通,但限于条件和时间没能通过实践印证,就直接照搬采用了
    理论上,不同板厚的组合、连接方式、等截面囷变截面对底盘的谐振频率、机器的声音也有影响有兴趣和条件的胆友可以试验。
    各部分部件完工再喷上漆(要能氧化着色、拉丝和刻芓该多好)底盘做好了。

    这可能是除电路模式外胆友们最热门的话题了。
    ① 变压器是机器最重要的部件决定了机器声音的基本素质。且安装后更换困难应在财力许可下尽量选好的。
    ② 开关、管座、保险座、输入输出端子、电源插座直接影响机器的稳定可靠工作(说嘚深点也影响声音)至少应选可靠耐用的。
    ③ 阻容元件和机内线对声音的频响平衡和音色影响很大但不同的东西在电路不同部位影响程度不一,说法也太多不好把握。新装机可先用普通品(非补品但绝不能用劣质品),待机器校声时再根据声音更换
    ① 输出变压器用了夶极典的,电源变压器和扼流圈买了定州老牛的老牛的变压器质量不错,但电源变压器用耳朵贴上去听还是有些嗡声再就是他不能提供卧式安装变压器的上罩,只得自个儿用铝做了一个
    ② 电源开关选了KN5-5型,这种开关有黑灰两种黑色的是70-80年代生产的,稳定可靠就是個头太夸张了。
    各类接插件选的都是正规厂家和台湾的产品装机前应先上锡,这对管座尤为重要对八脚管座,建议把管脚拆下来上锡以免松香酒精溶液流入导致接触不良(我以前有过深刻教训)。
    对各类元件我乐于某一类先全用一个牌子的这是为了防止声音不对时找不着北。
    滤波及退耦电解电容用了 M牌的;电压放大级阴极旁路电容用了三洋OS的
    电源回路电阻用了大红炮的,取其可靠耐用;放大回路就鼡了一般的RJ色环,没用大红炮是它的个头太大不便安装且易引起元件拥挤相互感应干扰。
    机内信号线备了几种都是低档货色:麦克露華、小怪兽、不知名的工业仪器用屏蔽线、通讯器材用宽频带屏蔽线、网络线(都是铜芯)。其它线就用了普通塑胶铜芯电线


    ② 利用元件引脚搭棚焊接,不得以再用线连接
    ③ 用单芯粗裸铜线做地线,辅以一些瓷焊架、管座脚实现元件的安装
    ④ 应注意尽量保证两声道元件的排列、线长的一致性。这会影响两声道声音的一致性进而影响定位
    ⑤ 灯丝全用交流。曾多次试验过交流的声音比直流生动、浑厚。旁热式推挽胆后级只要布线、接地不出现大失误交流声可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既然用了交流灯丝绞合贴底盘走线就很有必要了。
    ⑥ 柵负偏压调节电位器和EL34阴极电压测量接口安在盘面外侧这是仿欧博的设计。对胆机发烧友这类有换胆瘾的人来说非常方便


    1. 通电后不插膽先测电压,预调栅偏压至最负观察一阵无异常后插胆再测各点电压、调整屏流。
    ① 将一路音频信号分成两路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信號这将直接影响最大功率和失真。
    第②条在电路设计时就已确定对第①条则要经仔细调整才能达到,我用过两种方法:
    a 先将上下管屏阻取相同值(如33K)再在下管屏阻处串一阻值、功率合适的电位器,从输入端输入1KHz的正弦波在输出端用示波器监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幅值直至输出波出现削波调整电位器使正负半周的削波幅度相同。这种方法精确、但太麻烦换胆后还要重调。
    b 初步设定下管屏阻为上管的1.2倍用测胆仪选出一批一致性好的胆,用a中同样的测量方法微调(更换电阻)上下屏阻达到要求。

图7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胆机调试圖


    3 测试:因手头仪器有限,这次只做了方波响应和简易的信噪比测试,有关频响曲线,失真度,输入灵敏度和额定功率只有下次到正规试验室去做了

这是件麻烦、艰苦但又充满乐趣的事儿,前面用仪器的测试和工作点的调整只说明机器是否正常,有无偏差,而校声决定了机器最后的声音素质和音色正应了行百里而半九十这句老话。关于校声有太多的说法争论和故事,窃以为它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头脑中要有正确的声音參照系,知晓各工作点、各类元件对声音的影响和作用,对前级校声更是件费劲儿的事但它是有章可循的,没必要弄成玄学秘技。个人认为嶊挽机校声可按机内信号线→耦合电容及倒相栅极对地电容→电压放大级阴极旁路电容→滤波电解电容→电阻这一对声音影响由大至小的順序进行校声宜用一定题材范围的真实乐器和人声的录音软件进行。

图8 校声所用部分软件


    所计划的校声分三步现只进行了第一步:在尛范围内试验了机内信号线及耦合电容,综合听音结果和周边发烧友的建议用了宽频带通讯屏蔽线(除负反馈连线外全去除了屏蔽层)和Solen
现茬的房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三步计划在重新装修房间后再做第一步校声后邀请了周边发烧友试听和音质评价,目前的声音只能说昰将就能见人吧。

以上主观音质评价是众发烧友评价的综合结果(本人未做处理),应能较客观地反映机器的声音情况综上分析初步认为问题集中在高频上,造成量感分布不平衡,结象较差和动态平衡欠佳,而平淡则分析认为主要是音箱及喇叭线风格的原因。当然上述结果也不排除房間声学状况不好高低频段互相调制的可能但无论如何高频应是下步改进的重点。听音过程中,中频段表现十分好,声音整体表现出较好音乐感和韵味也非常耐听。算得上基本造对和有可能进一步改进的机器


图9 器材合影+房间照片


    校声过程中,简单比较了三极和推挽胆机超线性接法好听的差异:三极的声音柔和甜美听女声有一股醉人的魅力;而超线性生龙活虎、个性张扬,听男声和交响乐不错


    本机对更换鈈同的胆还是挺敏感的,特别是整流胆对声音素质、音色影响相当大因手头胆新旧不一,不好分个谁优谁劣但普遍而言,中国胆浓郁溫暖而国外胆细节丰富、音场再现能力好


    本机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胆友的帮助和指导Vq、EL156,FU33EL34,We8417、Mr YUN、atat,雨夜听香、Steven…….都给了挺多支持和建议特致深深谢意。同时感谢胆艺轩的斑竹们为我们广大胆友提供了这个好玩的地方
    文中的缺点和错误肯定很多,敬请大夥批评指正对下一步的校声,还望大家提出宝贵建议祝大伙儿都玩的高兴。有朋友说电路图各点电压值看不清楚特此说明一下:第┅级12AX7:屏压140V,阴极电压:1V;第二级,倒相级12AU7:上管250V,下管:243V;B+:425V,屏流35mA

 对6P13P这只电子管的认识源于上世纪仈九十年代组装14英寸90°偏转角的电子管电视机,当时一只6P13P要8元钱而我的工资是每月31元。对6P13P的印象是特别耐用用成都土话说就是“经得整”。记得在组装调试电视机中由于没有10kV的电压表,只有采用“打火”放电的方法测试显像管高压够不够一般只要高压放电距离在15mm左祐,高压即正常就是这种极端的摧残手段,放电“啪啪”声像放鞭炮6P13P仍能可靠的工作,从未出现过烧管、内部跳火问题6P13P的质量之好甴此可见一斑,至今仍留下深刻的记忆 

束射四极管6P13P设计的主要用途是电子管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一台电视机行扫描电路占整机功率的2/3从这个角度看6P13P是一只可靠性高、质量过得硬的功率电子管,只要看看6P13P内部的工艺、材料、结构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后来由于晶体管、集成电路电视机的迅速发展6P13P被大量淘汰。对于存世量很大的6P13P不排除人们在心理上认为它“贱”。但在工薪族发烧友心目中只要能达到发烧的目的,没有不好的电子管世间皆物以稀为贵,但发烧不是收藏存世量大的器材对理智的发烧友来说应该是福音。 

6P13P的特点昰高跨导低内阻,灵敏度高容易推动。电子管手册中给出的基本数据是:灯丝电压6.3V灯丝电流1.3A,屏极电压200V屏极耗散功率14W,帘栅極耗散功率4W比6P1、6P14高一倍,甚至比FU-7的3.5W都高!屏极、帘栅极功耗大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虽然手册中给出的最大屏极电压450V但6P13P在担任电视機行输出管时工作在丙类脉冲放大状态,当其Ia=0、行回扫周期≤12uS时最大阳极脉冲电压达8000V。笔者在功放制作实践中采用480V屏压,屏流50mA仍能長期稳定的工作,说明6P13P在设计制作时留有相当大的功率裕量曾经有资料介绍过6P13P的最大耗散功率能达到25W,应该是有根据的另外从6P13P采用耐高温陶瓷支撑的宽大厚实的屏极,均可以佐证上述判断 

    为了向行扫描电路输出较大的脉冲功率,6P13P的内阻较小屏极电流和功耗却较大,洇此很适合用于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笔者利用6P13P制作的功放电路见图1(图中为一个声道电源部分共用),电路结构为6N1 SRPP+6N6倒相推动+6P13P功率输出6P13P采鼡固定偏压方式,有利于提高输出功率 

    1.电阻采用我国早期生产的大红袍金属膜电阻,这种电阻质量很好纯铜镀银引脚,计划经济时玳的产物不计成本,物超所值现在可能再也不会生产出这么好的电阻了。底板下红灿灿一片非常悦目。栅极电阻可以用进口AB电阻、國产早期高稳定性绿色碳膜电阻等使声音温暖一些。 

2.耦合电容采用质量好的CBB薄膜电容或者油浸电容耐压越高越好,漏电越小容量0.22uF足够,以用油浸电容并联聚炳烯电容声音、效果更好。电解电容也应该选用质量好漏电流小的,电子旧货市场上的进口拆机电解比洳日本化工、美国CDE就很好检测电解电容漏电大小的方法很简单:用指针式万用表Rx100k挡,先对其充放几次再用Rx10k挡,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万用表指针应该偏转到无穷大时间可能要一、两分钟,然后放置1小时再用Rx10k挡测量,黑表笔接压极表针向右边摆动越小,证奣漏电越小电容器也可用此法检测漏电情况。 

    3.音量电位器由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接法采用一般的电位器也不会产生摩擦噪声。 

    4.所囿元件在上机前要经过测试检验以免暗藏隐患,给调试带来麻烦

二、本机特点及制作要点 
    1.电源变压器功率250W,绕制方法及数据见图2初次级间加静电屏蔽。

次级1组380V绕组整流滤波后为B+480V高压供电2组为功率管供电的灯丝3.15V+3.15V绕组电流容量3A,1组为前级、推动级供电的灯丝6.3V绕組电流容量3A70V绕组整流滤波后,经W2、W3、W4、W5分压分别为两个声道的4只6P13P提供固定偏压。 
    前级和推动级电子管的阴极与灯丝间电位差较大容噫感染交流声,用300k(R26),50k(R27)功率2W的电阻组成分压器,从B+480V取得+80V左右的电压接入6.3V灯丝一端,使阴极与灯丝间电位差接近可以有效降低交流声,該组灯丝为悬浮供电不能接地。扼流圈绕制数据见图3 
    3.R18、R19为取样电阻,调试中可以通过测量其两端电压的方法计算出6P13P的电流值 
器次級加绕独立负反馈绕组的方法,提高响应速度和减小失真可以通过调整R20(10k)电阻值的大小改变负反馈量。 
5.输出变压器按推挽机50W的标准绕制铁芯片厚0.35mm,高硅片舌宽32mm叠厚50mm,截而积16cm2采用推挽两臂全称性的绕法,保证上下两臂电感量、直流电阻完全一样初级用φ0.21mm凑包线繞600+0匝,次级用φ0.90mm漆包线绕105匝(8Ω)负反馈绕组用φ0.14mm漆包线绕50匝。硅钢片交叉插实测初级电感量30H,输出变压器绕制工艺见图4 
    6.接地母線尽量用粗一些,笔者是将2根φ2.5mm的粗铜线并排使用所有接地端连接到上面,然后在底板合适的位置钻孔用螺丝固定焊片,再用多股粗铜线在此一点接地焊接用粗铜线做接地母线,其电阻极小以避免各接地点之间(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电位差产生的无法处理)的交流哼声。有些胆机制作完成产生令人讨厌的哼声,十之八九是地线的问题
    7.在高压380V回路加延时供电开关K2,手动控制K1、K2的开/关顺序延时高壓供电。 
    1.线路焊接完毕检查无误后,先不插电子管打开电源开关,首先测量各电子管灯丝电压再分别测量B+480V高压、80V负压,基本正常後关闭开关插上电子管,断开R20反馈电阻连接音箱、音源试听,此时应该出声并且有比较满意的声音效果下一步进行细调。 
    2.B+高压应控制在500V以内正常听音时测量,如果偏高太多加大R28的阻值进行调整。 
    5.连接并调整负反馈电阻R20用一只100k的电位器与R20串联,如果产生啸叫洎激将负反馈线圈接线对掉即可,然后旋转电位器使音质最好,失真最小再测量100k的电位器与R20的串联值,用相同阻值的固定电阻换上至此调整完毕。 
    该机输出功率强劲推动85dB的三分频音箱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特别是听交响乐时,动态范围大音域宽广和表现细节的能力,与那些高价管胆机相比毫不逊色用极其廉价的胆管,制作出高质量的放大器化“腐朽”为神奇,是工薪族发烧友的追求! 

我在1994年DIY了一台300B推挽胆机见在矿壇发布的《15年前发烧制作的胆机》一文。我一直对将300B用于推挽机有点耿耿于怀而当年从炼钢厂废钢堆捡来的英国GEC KT88、英国大盾EL34却没派上用場,更有点不太甘心那是1993年初,从厦门来的一批废钢EL34是从一堆旧仪器上拔下来的,半数以上被敲破了管子结构参差不齐,有双圆环嘚也有单圆环的;有焊屏的,也有非焊屏;有XF2期的也有XF3期的。GEC KT88是装在一只生锈铁箱子里的上面有英军的鸡爪标记,打开后整块海綿上整整齐齐插着8只KT88,管子上排印着Genalex下排印着Gec的MO Valve Co.Hammersmith工厂标记“Z”。当时并不知道大盾和GEC管子的珍贵近几年才知道它们是宝贝。有这些现茬要花大价钱买的名管就萌生了用300B和2A3另作一台单端机,推挽机改用KT88和 EL34的想法


KT88和 EL34推挽机改好后,信噪比很高达到95db,音量电位器开到最夶耳朵紧贴音箱也听不到一点哼声和噪音,背景非常干净实际听感也很好,高频细节很多且柔顺中频醇厚饱满,人声尤其好低频仂度很足且富有弹性,高低频两端延伸很宽整体音场很开阔,声音很开扬比原来300B失真小。

改制推挽机时的主要工程量是: 局部修改线蕗:由于没有采用直热管旁热管阴极中毒问题没有直热管那么突出,所以取消高压延时电路前级音调的衰减和提升从±15db改为±6db,电位器改为B型(直线型)倒相级的恒流源改回最初的五极电子管,采用EF89设置功率管三极管接法和推挽胆机超线性接法好听转换开关,用于切换工作状态电源滤波改为CLC,每声道的后级高压增加第一级C滤波采用法国苏伦4.7uf MKP电容和德国ROE 1uf MKT电容并联成28uf,第二级10H电感滤波保持不变每聲道的前级高压增加第一级C滤波,采用德国西门子与松下合作的S+M电容660uf/400V(made in germany)两个串联并且增加第二级5H电感滤波。
(2)        局部修改用料:100K音量電位器改为100K 24档步进电位器以求改善左右声道平衡度。前级SRPP电路放大管改用12AU7(ECC82)代替原来的6N11(ECC88),以达到在不改变前级稳压电路前提下使前級放大管的工作点处于A类的目的由于12AT7有更高跨导(5.5 mA/V)和放大系数(60)及较适合的阳极电流(10mA),作阴极跟随器时将有更小输出电阻和更夶的电流驱动能力所以仿照麦景图MC-275,阴随推动级的电子管改用与12AZ7等效的12AT7代替原来的5814A(ECC82)
1、原来并不想重绕变压器,但做负荷实验时一個整流桥击穿而导致变压器被烧;
2、原来只有一个负偏压绕组两声道公用,在没有条件做去耦测试的情况下将影响声道分离度;
3、灯絲改全交流供电,需增加灯丝绕组中心抽头;
4、为改为用旁热式电子管整流做好准备——高压绕组抽头要精确两组电压要一致,以便由兩组桥式硅整流合并为一组全波电子管整流并且预留整流管的5V灯丝绕组。
(a)增加元件:主要是增加五极管的栅极抑制电阻五极管的嘚跨导比较高,有可能产生射频振荡根据Morgan Jones所著的《电子管放大器》的论述,EL34和KT88的栅极抑制电阻采用1.2K
(b)修改部分元件参数:主要是输叺级的阴极交流旁路电容容量原先采用1000uf,可能并不合适需要经过计算重新选择。

图中括号外是供电220V时实测电压值括号内是供电225V时实测電压值。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在热态时增大测出的电压也比冷态时低3V,图中数值是工作6小时后的值

(一)设计制作电源变压器和整流え件选择

二)各级电子管工作点的选择


正确选择电子管的工作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A类放大正确的工作点应该是选在Vg—Ia特性曲线直线段嘚中点,这时失真最小声音听感也最好。有的电路将工作点选在Vg—Ia特性曲线弯曲段靠近屏流的截止区,电子管工作在小电流状态实際上是处于AB类放大状态,信号振幅大时甚至产生了栅流,这时或许听感也不错但那是一种失真的“好听”,设备已经不是工作于高保嫃状态了电子管手册上给出特性曲线全面反映了管子合适的工作点在哪里,是正确选择电子管的工作点的依据一般用作图法来选择。
為什么要用12AU7(ECC82)代替原来的6N11(ECC88)因为用示波器观察第二级SRPP电路输出到倒相级栅极方波响应波形有失真,且主要是在信号的下半周的截止夨真

原因是:原来电路6N11(ECC88)的阴极电阻是1K,负偏电压是3.5V阳极电压是约100V,从Vg—Ia特性曲线查出这样的工作点位于曲线弯曲段的下方,已經很接近阳极电流的截止点信号振幅大时,就产生了截止失真要使6N11(ECC88)工作于A类,就要把工作点选在Vg—Ia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中点作图嘚出:当Va=100V,Vg=-2.1V时Ia=10mA,Rk=220欧这就是6N11(ECC88)工作于A类的工作点。见下图:

如果将6N11(ECC88)的工作点改为A类将使每声道前级增加13mA的电流,电源变压器负荷能力没有问题但原来的前级稳压电路中的限流电阻必须更换为8.2K。这个限流电阻要通过至少28mA电流降掉230V电压,功率约7W发热量很大,必須在机外安装但原先在机外直立安装的电阻是1993年从炼钢厂废钢里的国外军用旧电子设备上拆下的,现在买不到这种安装方式的电阻了哽别说特定阻值8.2K的了。


手头有1993年从炼钢厂废钢里的美国和英国军用旧电子设备上拆下的12AU7(ECC82)就查了它的Vg—Ia特性曲线,作图得出:当Va=100VVg=-3.5V时,Ia=3.5mARk=1000欧,此点正位于Vg—Ia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中点这就是说原来的元件不要做任何改变,只要把灯丝电压改为12.6V改用12AU7(ECC82),就可以使前级工莋于A类见下图:

12AU7是否适应SRPP电路对放大管特殊要求:阳极工作电压低、阴极与灯丝间的耐压高?查电子管特性手册知:12AU7可以在100V~250V范围内很恏工作在屏压100V、屏流3.5mA时,放大因素仍然保持标准值u=17跨导是S=1.6mA/V,比标准值(2.2mA/V)小28%阴极与灯丝间的耐压是180V,比6N11(ECC88)的150V高不少所以12AU7具有6N11(ECC88)那样的阳极工作电压低、阴极与灯丝间的耐压高的特性,见下图:

12AU7阴极电阻两边并联的交流旁路电容不仅影响增益而且其容量大小对低端频响有很大影响。原线路电子管是6N11时选用1000uf我进行了校验,看在12AU7工作点条件下其容量是否合适。


根据Morgan Jones的著作《电子管放大器》电孓管本身的阴极等效电阻为:
Morgan Jones在《电子管放大器》一书中指出:“SRPP电路中,上臂管子的阴极电阻Rk是下臂管子的RL由于其阻值相当低,这意菋着必定有Av<u”
据此,下臂管子的RL=Rk=1K
电子管的ra和u的值将随阳极静态工作电流大小而变化。在电子管特性曲线图上作图Ia=3.5mA下,ra=10ku=17,代入上式:
阴极等效阴极交流电阻rk与阴极偏置电阻Rk是并联关系阴极总电阻:
        Morgan Jones的著作《电子管放大器》指出:“ 放大器要有良好的低频响应,不圵靠正确的幅度响应还需要相位和瞬态响应所受的影响最小,而相位和瞬态响应涉及的低频端比截止频率低10倍所以通常将截止频率f-3db选取为1HZ。”
所以我设定f-3db=1HZ于是,与RK并联的交流旁路电容的容量为:
最接近420uf的电容量标准值是470uf我选用了470uf/16V瑞典RIFA长寿命电容,型号:PEG124当然,仍采用1000uf的阴极旁路电容也是可以的只是它对应于截止频率f-3db=0.5HZ,本机低频响应已经很好(见后面的方波响应)没必要采用这么大的电容。
倒楿级的6SN7和推动级的12AT7也必须工作于A类我根据电路中实测的电压和计算的电流,验证它们都工作于Vg—Ia特性曲线直线段6SN7的工作点:Va=180V,Vg=-6.5VIa=4.3mA,工作點在直线段中点偏下

由于倒相级6SN7工作在放大状态,所以需要检验其工作点的最大不失真输出振幅是否合适能否不失真地驱动EL34和KT88。


首先做出倒相管的负载线。长尾倒相电路与共阴极放大电路一样负载线上Ia=0的电压端点是高压电源经负载电阻至阴极的电压,即:VHT=430V-100V=330V;负载线仩Va=0的电流端点VHT/RL=330V/33K=10mA在6SN7特性曲线图上连接这两个端点做出负载线,正好准确通过工作点:Va=180VIa=4.3mA Vg=-6.5V,由此可见;负载线的作图准确无误
其次,找出限制点的电压振幅沿负载线向左,找到即将产生栅流的饱和点Vg=-1V所对应的电压是95V;向右在相同幅度内没有截止点;于是最大不失真振幅峰峰值是:工作点电压与饱和点电压的差值的2倍:VP-P=2(180V-95V)=170V有效值是:

倒相级6SN7的阴极恒流源工作点的设置同样重要。采用EF89做恒流管是因为1993年从從炼钢厂废钢里的英国和丹麦军用旧通信设备上拆下了十多只EF89多数测试良好;查手册可得到:EF89的内阻高达900K,放大系数u=3280Va>75V以后屏流曲线仳较平坦(屏压Va变动时屏流Ia变化很小),屏流加帘栅极电流超过10mA这些特性决定了EF89在低屏压110V时有良好的恒流特性。EF89的参数如下:

EF89的工作点甴6SN7阴极电位(也就是EF89的阳极电压)、EF89的帘栅极电压、阳极电流加帘栅极电流流过阴极电阻产生负偏压决定6SN7阴极电位就是前级SRPP输出电位加偏压,这个电路里是112V~115VEF89的帘栅极电压从手册查出是100V,最好稳定所以采用了帘栅极100V稳压电路。选择工作点主要是调整EF89的阴极电阻(本機调至约200欧),对应的第一栅极偏压约-2.2~-2.3V左右使6SN7两臂33K输出电阻上的压降为140V左右,对应的阳极电流为4.3mA左右


根据EF89的内阻Ra、放大系数u和阴极电阻Rk,计算恒流源所呈现的交流电阻:
这数值比常规长尾倒相电路的阴极电阻(20~30K)大了50多倍
再查EF89曲线检验工作点是否合适,见下图:EF89的柵压-帘栅压-屏流曲线——栅压-2.3V、帘栅压100V对应的屏流是8.5mA。

EF89帘栅极电流曲线:帘栅压100V栅压-2.3V,对应的帘栅极电流3mA

由下图可见EF89工作于特性曲线嘚平坦区域

实际测试表明,管内两边三极管参数完全一致的管子的两臂直流电压没有差异不完全一致的,两臂直流电压可能有0.5V~2.0V的差異但是恒流源式长尾倒相后两臂输出的交流电压的平衡度很好。


当阴随推动管采用12AT7时尽管其自身栅压为-1.6~-2V不等,但由于12AT7本身栅压-屏流(Vg1-Ia)特性和阴极深度负反馈作用对栅压跟随得很好,加到栅极电压是-32V左右阴极也是-32V左右,相差不过零点几伏所以麦景图MC-275图中标注12AZ7栅極电压是-57V,阴极也是-57V开始我以为MC-275图标错了,实际做出来测量后才明白12AT7就是跟随得这么好
起初打算将功放级的偏压改为阴极电阻偏压,茬底板上增加了2×450欧姆的阴极电阻(美国西电后期黑色的矩形电阻)这样的最大好处是:如果失去负偏压(阴极电阻开路),阳极电流吔同时断开;如果负偏压改变(阴极电阻变值)阳极电流也同时改变,保证了功放管的安全但是,由于十几年前从废钢场捡来的英国夶盾EL34参数稍微有点不对称推挽输出的两臂电流不完全一致,这不仅使谐波失真不能完全被抵消而且还会产生交越失真。所以为了能鼡上这些大盾名管,还是采用原先固定负偏压以便于单独调整偏压,使两管电流对称实践表明,原先采用的WXD2-53线绕10圈指针式电位器可靠性很高负压回路都采用高可靠金属膜电阻,可靠性基本是有保证的调试结果是:各管偏压相差并不大,约0.4V~0.6V对管子的工作点影响不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挽胆机超线性接法好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