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养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索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53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素养的落实
下载积分:630
内容提示: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素养的落实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5|
上传日期: 21:55:3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素养的落实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广西教育》2017年34期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提出应注重阅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开展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明确语言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治中;;[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3期
左延慧;;[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肖利;;[J];新课程(下);201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稔;;[J];广西教育;2017年34期
陈应德;;[J];考试周刊;2017年68期
兰茶英;;[J];课外语文;2017年21期
周旦;;[J];新校园(阅读);2017年08期
张眸;;[J];新课程(中学);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裴昌根;宋乃庆;;[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11期
郭素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3期
艾玉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4期
陈雁;;[J];文教资料;2012年21期
俞建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9期
余映潮;;[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宝玉;[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胡花;[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3期
张兆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李建群;[J];泉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杨青飚;[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11期
朱安义;[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宋昌富;[J];教学与管理;2000年03期
杨彦龙;[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何黎明;[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曹志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宗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党一博;;[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陕西卷)[C];2013年
刘志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高吉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赵靖;;[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边延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于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任慧敏;;[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赵峰;;[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希杰;李晗蕾;;[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祥云县祥城镇第三初级中学
李维勋;[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岑巩县天马镇初级中学
王成琼;[N];贵州民族报;2014年
延长县中学
慕建军;[N];延安日报;2007年
河南省西平县柏城中学
赵冠福;[N];学知报;2010年
湖南省娄底市小碧中学
肖灿;[N];学知报;2011年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杨道忠;[N];学知报;2011年
河北省邯郸县第6中学
安红娟;[N];学知报;2011年
河北省邯郸县第6中学
刘建永;[N];学知报;2011年
河南省扶沟县练寺中学
桑红侠;[N];学知报;2011年
贵定县盘江中学
首仁龙;[N];贵州民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新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邱红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唐炎;[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陈隆升;[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媛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余方梅;[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施琴;[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王俊华;[D];渤海大学;2015年
崔智慧;[D];渤海大学;2015年
谷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梁晓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谢佳;[D];天水师范学院;2015年
刘剑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周芳;[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绍兴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doc 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绍兴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绍兴市柯桥区2017年学科主题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各区属学校、镇中、镇(街道)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
根据《2017年绍兴市柯桥区教学研究评比办法》(绍柯教发[2017]12号)精神,经过学校选送、区教师发展中心评选,学科主题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已经结束。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
一、公示期限:日—6月29日。
二、争议内容:论文的内容、资格及权属。
公示的课程目录中如有出现“论文题目”、“学校”、“姓名”错误等问题,请课程负责人及时告知发展中心办公室。
三、受理单位: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电话:0341;电子信箱:@qq.OA:“王叶军”)
附件:柯桥区2017年学科主题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柯桥区2017年学科主题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学科:高中语文   
一等奖( 6 篇)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高中议论文“序列化”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豫才中学 陈丽琴
在文字中理会文化 钱清中学 胡秀华
议论文写作之逆向分析法 鲁迅中学 费露敏
高中语文文化论著课堂教学和问题对策 钱清中学 鲁华芬
增强思辨意识
提升思维品质——论述类文章写作的教学实践 鲁迅高级中学 钟媛玲
文体先行,提纲为竹 柯桥中学 赵玲丹
二等奖( 9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哲思与古诗齐飞,学文共立人一体——选修教材《〈论语〉选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越崎中学 黄权飚
一曲红楼知多少 钱清中学 鲁明儿
三千文化流,且以乐瓢饮 豫才中学 计昭贤
多关键词论述文写作的立意教学 柯桥中学 陈妍红
因材施教教有良法——《论语(选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策略 钱清中学 朱焕利
巧用逻辑推理,推进论证深入 钱清中学 杨
四步剑法舞出精彩 豫才中学 杨月红
启动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以《&论语&选读》为例 越崎中学 钱双丽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鉴湖中学 戴雅娟
三等奖( 11 篇)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论述类文章写作两步走 钱清中学 王丽萍
明其本身循其本真 豫才中学 孟军华
论述,如何深深刻印进你的脑海 鉴湖中学 商秋英
难易之间——由2016年高考作文引发的教学实践思考 柯桥中学 王
做一位写作教学中的“摔跤爸爸”——例谈《摔跤吧!爸爸》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越崎中学 陶燕燕
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 越崎中学 郑红蕾
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育 鉴湖中学 茅泽萍
扬起人文之帆,浅析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 鉴湖中学 赵丹妮
诗经·卫风·氓中女性意识初探 鉴湖中学 李
探究《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责任人 鉴湖中学 马露露
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关于知识观的思考 鉴湖中学 徐
学科:高中数学   
获奖总数 28 (篇)
一等奖( 6 篇)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关注中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 鉴湖中学 付
基于核心素养的三角恒等变换的解题教学初探 鉴湖中学 吴小雅
一题多视角与一题多变式---对一道不等式最值问题的微研究 鲁迅中学 洪建松
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 鉴湖中学 秦宝月
为伊“肖”得人憔悴,只“元”身在此题中 钱清中学 周立峰
例谈数学课堂中的四“度”教学 越崎中学 许天宝
二等奖( 8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探究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教学设计 鉴湖中学 马
例析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实的途径 鉴湖中学 石建尧
谈圆锥曲线中三角形面积的求解策略 鉴湖中学 俞
以微专题探索双曲线的奥秘,体会异曲同工之妙 鉴湖中学 丁华娟
“微课”之微思索 鉴湖中学 洪
一道课本例题的复习教学-椭圆的直径 越崎中学 陈
谈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 钱清中学 金
三等奖( 15 篇)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知史谈今”从实际中发现数列问题再回归实际应用---浅谈如何促进对“数列问题”的有效性学习 鉴湖中学 黄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与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教学设计 鉴湖中学 董泉发
课题研究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鉴湖中学 顾雅莉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鉴湖中学 李丹凤
玩转图形计算
静待数学开花 钱清中学 袁莉丹
浅淡≤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钱清中学 徐佳莹
利用图像解一类含绝对值函数的最值问题 豫才中学 陈佳乐
电子白板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越崎中学 张
以“数列”教学为例谈学生学习能力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用户名:密码:
当前位置: >>
2017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发布日期: 09:58:57 浏览数: 来源: 字号:〖
2017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
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20171215529342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陕西省王吾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于近期在西安交大二附中举行一场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活动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以高效课堂为载体,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分专题进行了认知分享、经验交流和思维互动。现将有关老师的专题发言奉献给读者,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1.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达成
&&&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成长、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得以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涵泳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 “瘦”本为病态,是不美的,然而词人却把它写得很美,原因何在?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词作以黄花设喻的句子,思考“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的特征,便能准确理解比黄花还瘦的“人”是多么的风姿秀美、协调雅畅;再从“帘卷西风”的氛围,即西风乍起,竹帘腾空的环境可以想象出憔悴的女词人与与门外的黄花是多么的相互映照,是多美的富有诗意之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旨归。
&&&&&&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不确定、教学具有盲目性的生态环境,语文学科在高中层面上被学生边缘化,语文被认为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科,这与语文学科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的教学特点有关,也与语文教材过于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模糊化和多元化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发展,尤其是忽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特征甚至将两者混淆有着极大的关系。
&&&&&&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阅读与鉴赏中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②能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③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④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④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⑤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 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培育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 3.在名著阅读、生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周凤娟)
&&&&&&&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这一素养的培养有三个要求:①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②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 (1)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 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约束,不同于抽象的逻辑与推理过程,很难用一般的逻辑语言来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本身的形象规律来实现。所以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感知后,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也就越真实,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再创造就越具体,学生的知识宝库就越丰盈,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基础也就越厚实。
&&&&&& (2)通过阅读、体验和写作培养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
&&&&&& 我们所说的阅读,既指“篇”的阅读,更强调“本”的阅读。“本”与 “篇”相比 ,其篇幅更长,主题更复杂,意蕴更丰富,更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学生从“整本”名著中汲取信息,丰富语言,比较对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使“整本”内容与成长经验相融合,使“整本”思想与个人思维相融合,使“整本”已然与所憧憬的未然相融合,从而获得人生感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精神享受,获得自由想象,使阅读因升值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悦读”。
&&&&&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中学生在长期欣赏文学形象之美,熏染科学严谨之美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4.多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 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 首先,要以敬畏之心识记和书写规范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因其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汲取中华文化滋养的过程。但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越来越依赖于键盘,五笔字型和拼音输入系统,却严重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加之近年来各省市语文高考包括全国卷都取掉了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中识记和规范汉字书写的训练在教学中缺失,使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愈来愈严重,硬笔书写堪忧,软笔书写已出现断层。所以,规范汉字书写,学习硬笔书写和软笔书写汉字应成为不能因为教学工作还应常抓不懈。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呼吁,高考应重拾字音字形考查题。
其次,将诗词、对联等传统文学艺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只顾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了,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渗透不力,学生自觉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很淡漠。比如对诗词和对联的态度就很冷漠,如果不是教材所选、高考考查,几乎无人问津,也无暇问津,对其创作几乎是空白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唤醒学生对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
第三,重视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众所周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很多老师以为原因是古文的语言方式和我们现代人的差别太大,文字障碍太多,学生读不懂,所以教授文言文时重点强调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只要学生把这些东西记住了,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但学生却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疑惑,觉得既然不学习古代人说话,为何要识记文言词汇和句法?鉴此,高明一点的老师会从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本,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认同文言语言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微言大义的文化魅力,体验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情愫、哲理、美德等亘古不变的真善美质和生命意义。
5.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 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三个方面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从学科角度来讲,普通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大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内涵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
二、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要求从最初的“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走到“核心素养”,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进步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再到“终极目标”。从教学的角度讲,强调双基,就是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是一维的。强调三维, 就是强调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就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三维的。而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所以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
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在认识和理论上有哪些突破?
一、核心素养使教学从知识建构延伸到品格培养。
素就是素质,养就是教养。素养就是素质加教养,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决定人的发展取向。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育价值所在),而不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只是培养人素养的必备途径,所以核心素养才使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核心素养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成就标准(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使教学从过程目标走向终极目标。
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路径和过程。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与品格,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能力和品格(素养)。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素养。
三、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简单说就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得到提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让学生有个的心灵港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彼此接纳、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的心灵港湾。
其次要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帮助。教学还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化,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具体的能力目标。它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六国论》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诵读,学生要深入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辩证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通过探讨和思考,学生能够掌握史论文一个中心(借古讽今)两个基本点(叙史实,论史训)的写法。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三) 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提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如《六国论 》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按文本的思路可提出以下问题,“刘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六国都贿赂秦国呢?”“没有贿赂的国家有哪些?”“贿赂的国家有哪些?”“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不仅问题的思路清晰,而且也暗示了教材的思路也很清晰。既着眼于细节,又着眼于整体;既着眼于文本,又着眼于学生。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让学生有可操作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过程。
语文活动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一般情况下,语文活动包括听、说、读、写、思和演等活动。如《六国论》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生齐声诵读、教师美读、男生大声意读、女生轻声情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探讨、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大宋的背景,取材生活世界,激活大脑思维,能够正确认识苏洵“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让学生尽情地倾诉情感,表达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对于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从语言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熟读成诵。老师的指导主要是根据“语”和“文”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记忆方法,可放在语境中采用推断记忆的方法。如“信”字的意义: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确实)2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相信)3信义著于四海。(信誉)4怀信髻选#ㄖ页希
对于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主要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而定。如《六国论》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体验)――复读升华和熟读成诵。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最后体会论证方法,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六)让学生有向上的动力
核心素养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思维与品质,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老师不能压制学生,代替学生回答,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耐心帮扶学生。
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纠正和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有向上的动力。
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的落实,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核心素养的根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比起财富和权势,文化最长久;比起法律和制度,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最温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文化和文化自觉最为关键。
文化和文化自觉首先应当归属语文的范畴。语文是什么?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从根本上说,语文就是文本解读。文本的背后是一颗高贵的灵魂。教师以文本为媒介,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精神丰富精神,用情感涤荡情感。然而,我们的教学往往停留于知识教学的层面,注重于作者和背景介绍,注重于字词句篇的解释和分析,最多上升为文学审美的层面,对抽象意境、艺术手法、风格特色等加以引导和评析,而很难上升到文化审美的层面,很难从文化视角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样就难以正确解读文本的思想意蕴,难以发挥文本的人文教育功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文化因子,强化其文化自觉,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
那么,怎样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呢?
一、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审美到文化审美的跨越
审美文化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方式。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就是要从文本中发现对人格的形成有教益的东西,它就像矿石,潜伏于地表之下,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一双巧手去开采。梅尧臣的《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解读,就是一种清淡平远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诗人畅游东溪时欢愉情怀的再现;若引导学生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发掘,它就又有更深的意蕴:在戴花的老树身上体悟到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勃勃生机,这生机正是天地万物最本源的生命力所在,人为万物之灵,更应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另一句则承载着人生的另一重价值:生命也需要自我调适,保持一种悠闲从容的精神状态,如此才有生活的质量,不至于仅为目标所驱使而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异化。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又如《氓》,一个女子诉说自己从恋爱到婚变的全过程,诗中女子和氓的形象栩栩如生,女子的人生悲剧令人同情,氓的形象令人厌恶。此时,若引导学生思考女子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再引进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让学生明白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忠贞不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学生的未来无不是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篇篇文字如颗颗珍珠,只要我们具有文化审美的意识,总能发现取之不竭的育人素材,这正是文本的文化价值所在,是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
二、培养文化审美的意识,养成文化自觉的习惯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养成审美的习惯,唤醒文化的自觉。特别是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比如,读《静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弘的气势;杜甫《春夜喜雨》的“喜”与《春望》的“忧”带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桃花源记》引起人们无限的向往,《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又带给人们不尽的留恋。著名教育家黄玉峰说“读李白、杜甫的诗,读孔子的书,是没有直接利益,但他能够陶冶情操,澡雪精神,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我们不能太功利了,我们对人本身的关怀实在太少了。”叶嘉莹教授在一次讲座后,曾与学生有过如下对话。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 让古典诗词的情感,给学生干涸的心田,注入一泓清泉,使他们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看待春夏秋冬,山川景物,感动于一片凋零的落叶,一棵枯黄的小草;让他们以一颗关爱柔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对待生活和人生,同情弱小,向往美好。坚持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精神丰盈圆润了,生命的质量自然就高了。&&& 三、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读什么很重要,怎么读更重要。读懂了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还不算数,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他(她)要把我们引领到什么地方去。有担当的作家写出的作品都在教人崇真向善,只要用心去品味,就能活得无穷的向上的精神动力。关键问题是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师生都要主动去阅读。钱理群教授说,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带领学生爱阅读、爱写作。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解读文本,教师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打开自己的文化视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正如深圳宝安区特级教师吴泓老师所说:“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了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离开了思想,你说不好,也写不成;离开了思想,你听不明,也读不懂。”现代教育带给教师以严峻的挑战,故步自封、自我满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读过这样的文字:“爱读书的教师总是喜欢倾听自己的心跳,总能唤起内心成长的渴望,给生命一种力量,给灵魂一个方向。”因此,只有在不间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才会溢满温馨的人文情怀,我们的课堂将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浪漫和深邃。也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书中丰厚的营养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骨肉,使自己一点点厚重起来、自信起来,并通过这些沉甸甸的厚重和阳光般的自信实现自我的超越。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在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反过来,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的质量。
四、跳出文本但不脱离文本,强调育人更要坚守语文的本性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观照文本,强调文化育人,但前提条件是立足文本,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课,让学生在对语言涵泳、咀嚼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者的伟大胸怀,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语感是语文永恒的主题,只要朝着培养语感的目标迈进,语文课就不会变味。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使命之一是塑造人的灵魂。文本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从而促进灵魂走向高贵和完美,完成“教人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留下的痕迹的轻重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文化视野、文化自信和文化审美能力。所以,核心素养的根,归根结底,在教师的文化和文化自觉。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相关教学资料: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学科素养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