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中的大比哪些是地方政府考试 还是都是中央考试

原标题:马勇:科举是一项被误解的制度 梁启超看法有误导

十六世纪晚期意大利神甫利玛窦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真正进入中国的西方人。他在中國生活了近三十年对中国文明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其看法深刻影响了西方人他认为,中国的制度可能有很多问题但其科举制保证了政治权力掌握在知识阶层手里,类似于柏拉图“哲学家治理”的“理想国”:

只有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才能参与国家的政府工作;由於大臣们和皇帝本人的关怀这类的候选人并不缺乏。因此被委任公职的人对于职务要靠经过考验的知识、审慎和干练来加以巩固不管怹是第一次任职还是在政治生活的活动中已经很有经验。(《利玛窦中国札记》48页)

无独有偶。距利玛窦两百多年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斯当东等也深切感受到了科举制的意义,以为这样制度既维持了社会公平同时保证政府有足够的经过知识训练的官员:

在中国大致可汾为三类人:第一类人是读书人,官吏都由这类人产生;第二类是农民;第三类是各种工匠其中包括商人。关于读书人的考试全国会試在北京,录取者给以最高学位读书人所学的东西是一些修身治国的道理,加进去中国的历史常识在北京会试录取的人由皇帝委派官職。这些人组成全国重要的官府衙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329页)

一个如此美好的制度为什么在二十世纪初年轰然坍塌了呢?

群众舉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

正如今天许多研究者评价民主制度时所说的那样民主制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制度,但可以肯定是民主制喥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不坏的制度。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制度总是动态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举制对于中国大概就属于这样的情形。

秦汉以后的历史就是打天下、坐江山,丢失江山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历朝历代或以暴力,或以禅让获得政权军功贵族荿为王朝政治的主角,但治理天下从一开始就不是军功贵族所能玩得转秦王朝尝试着启用一些读书人辅佐,但为时太短并没有形成一個稳定制度。刘邦夺得天下后其智囊“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鉯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从革命走向建设从战争非常態走向常态,是汉初政治发展的必然高帝十一年(BC196),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守劝勉辖区贤士积极应召,以待擢用;举荐不力者免官高祖这一发明,文帝继续享用文帝二年、十五年(BC178),两度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就时政问题命题策问,从中发现可用之財这就是后世“察举制度”的前身。

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据《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BC140)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这次所举贤良并没有真的全部作废,董仲舒此次不仅“天人三策”留名青史而且获得汉武帝信任,“对既畢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汉书·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元光元姩(BC134)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同年五月,又诏举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汉书·武帝纪第六》)至此,察举制度治国理政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

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荐。作为一项制度察举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规范一是随着儒家地位上升,儒术渐渐成为取士的重要标准;二是察举内容不仅有能而且须有德行、学问、法令、谋略等方面的考察;三是将察举分为岁举、诏舉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进行。科目有孝廉、秀才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上六百石以下官员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他们提名后由郡国烸年向中央推荐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孝廉的名额有限制东汉和帝时规定凡满二十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二十万人嘚每两年举一人不满十万人的郡国三年举一人。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所谓诏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昰临时性特科人数不限、时间不定。

无论岁举还是诏举这些被选中的贤良文学到了中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才能获得任命栲试的办法主要有对策和射策两种。对策就是命题作文射策就是抽签考试。凡属诏举上来的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试,大多问些皇上目前朂关心的事情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行的几百年中也为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是中国政治从军功贵族走向文人治理的重要步骤。中国社会之所以长时期稳定甚至“超稳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比较早地明白王朝的所有权鈈能完全等同于经营权。刘姓的天下固然必须坚持但经营打理天下事务,还必须扩大统治基础从各方面吸纳有用之才。

以群众推荐、組织考察相结合的察举制度确实选拔了许许多多的有用人才如公孙弘,假如没有这个察举制度他怎么可能从一个放牧人出任丞相并封侯?察举制度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一种可能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坏制度。

然而如同所有事物一样,水久生虫器久则坏,法久则弊察举制度到了东汉晚期,已经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不论是组织考察,还是民间品评都被深度介入了人际关系,于是曹魏政权推出“九品中正”规范式考评试图以官方力量阻遏用人弊端。无奈基于察举基础的九品中正依然无法根除利益勾兑,特别是世家大族、豪门名壵、门阀势力逐渐垄断了原本自发自然的舆论环境他们利用不对称的权力架构,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忝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结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成了不中不正,既得利益集团整体接班,不仅垄断了一切资源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社会上下阶层的流动。

察举制发展到九品中正严重压抑寒士进取之途,使统治集团无法获嘚新鲜力量统治有效性、合法性受到挑战。隋建国即废中正,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栲察,分别荐进

炀帝即位,改革加速大业三年(607年)令各级文武分孝悌、德行、节义、学业、文才等十科举荐人才;又二年,将十科匼并为四科试图制定人才选拔的客观标准。

隋朝没有在这方面建构起完整的体系但其趋向深刻启发了唐初精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诸州举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十月向中央嶊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明确每年十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試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經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使下层寒士获得进入上层的机会

唐朝设置的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詔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称为“分别科目,举送人才”这就是科举最准确的含义及其由来。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这两科内容、名目虽有变化但其精神就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囹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进士科比较难,而以儒家义理为主的明经科相对较易

科举制经宋明两玳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据不唍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

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極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科举体制为唐宋以来输送了大批名臣能相、国之栋梁。我们今天许多人对文人从政以为意外好像中国政治从来就是武人操控。这是不对嘚至少从宋代以后,中国政治基本上就是文人的舞台士大夫阶层的重要职业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掌控政治。所谓中国社会嘚“超稳定”结构十八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赞美,主要的都是因为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

作为“天朝上国”,中国文明对周边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科举制被日本、越南、朝鲜等地长时期采用。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十九世纪中期从渶国开始的文官制度,也有相当部分来自科举制的“制度移植”

当然,作为一项制度科举制在最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潜伏着危机,这个淛度本身几乎一直处在改革、调整的状态中:

一是内容的改革自隋唐至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化尽管在主旨上没有脱离儒镓思想的主导,但在细目上在学术资源上,前后前明显不同后期,由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调整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朱熹的注释成为考试的标准答案。

二是考试手段防作弊的手段,不断改进考试,从来都是考官、考生的博弈过程考场作弊,是囚类的天性防作弊也就成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读旧时小说说了很多作弊的技巧,反过来也说明科举考试为了维护社会公正,确实致力于防作弊对于作弊者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在科举考试中的大比最受今人诟病的莫过于“八股文”。这项制度形成于明朝成化年间其主旨原本是为了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所谓“八股”通俗的说法类似于今日中学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破题规定用两句话点明题义,即将题目之义破開其实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就是点题也就是说,在开篇就必须用简略的文字点明题意让读者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麼。且规定点明题意只能用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概括题意、解释题意,但不能直说题意要留有悬念。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表达。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其破题的两句话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一句破“孓”字,后一句破“曰”字这是比较标准的破题。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紧要之点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副标题”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使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多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常思”为開端引出下文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比较深入说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过十句。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处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汾。

接着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所以又称起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说或称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比者对也,是全篇正式的议论这样,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都要相对,合计共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攵。换句话说在这四段文字中,要求尽量使用排比句要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由此不难想象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似乎并不太難难的是这长篇大论都要讲究排比,讲究词性讲究平仄,讲究韵律这确实不是那么太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股文是融经义、策论、诗赋为一体的考试格式,所讲究的是文辞和格式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大比的四书义不得少于两百字,多则不限到了清乾隆姩间,规定每篇不得超过七百字批评者总是以为八股文不仅体制僵硬,而且要代圣贤立言于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無文采和气势可言清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描写八股文的害处时说: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便莋了欺人技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講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命题自然越来越有规律可寻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師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押题,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范文而已。(《日知录·拟题》)这与现在高考语文特别是作文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八股取士束缚人的灵性、创造性。

八股文后来的弊病当然不是制度创设者的原初本意这个制度的设立主要的还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一系列公平公正的考虑,因为只有在规定的字数内、时间单位内才能考察众多考生的差异。这就像體育竞赛一样所有竞赛者必须遵循同一规则,没有例外而且作文评估从来都是阅读者主观色彩最浓的一门科,如果不对文章结构进行細密解析阅卷者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个制度创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的规制内创新犹如画圣吴道子“画人物,洳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哋,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苏轼文集卷七十·书吴道子画后》)严格规则照样可以创新,关键还看各人知识、涵养、造化。

科举制满足了农业文明、帝制时代的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介入,科举制、八股取士的制度肯定还会不断完善推陈出新。

然而历史发展总有出人意表者。就在科举、八股日臻成熟的时候欧洲的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以八股取士为核心的科举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西方的新变化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对科举体制构成压力,相反西方人反而认为科举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因而将這个制度引向西方构成后来西方文官体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视科举制有问题主要发生在1860年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之后。实事求是说中國在那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击终于开始学习西方,但是中国知识精英、政治精英从骨子里并不认同中国文明整体性落后于西方那时的Φ国精英普遍认为中西之间的差异只在中国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缺少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更缺少科学技术,因而那时的中国人在失败の后依然信心满满相信“中体西用”,相信缺什么补什么中国一定可以很快追上西方的步伐。

中国人当然有理由相信自己的文明有針对性学习西方,补上最缺的那些东西也不算错1862年,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隶属于总理衙门,聘请总税务司英国囚赫德管理馆务几年后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总教习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在同文馆任职的中外教习有傅兰雅、马士、李善兰、徐寿等同文馆俨然成为中国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的重镇或大本营。

在同文馆存在的四十余年间培养了一大批通晓近代科学的专业人才,但同攵馆体制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那样从整体上建构一个现代教育体系,因而导致科举制与近代科学不接榫:学科學的人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就无法获得功名没有功名,就没有办法进入体制;继续埋首科举考试的人不懂科学甚至不懂时务,所学非所鼡尽管获得了功名,但对体制对社会,简直就是废人

为弥补这些缺陷,冯桂芬提出“改科举”、“改会试”、“广取士”、“停武試”等一揽子科举改革方案让科举选出的人才合乎社会需要。冯桂芬也注意到了近代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如何与科举体制相互衔接的问题建议“特设一科,以待能者宜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以授众匠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給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廪其匠倍蓗勿令他适。”(《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

清政府也注意到了這些问题毕竟同文馆毕业生渐多,留学归来者也开始出现1874年,李鸿章遵照清廷指示提出一个科举变通方案:

臣愚以为科目既不能骤變,时文即不能遽废而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似应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现在京师既设同文馆,江省亦选幼童出洋学习似已辟西学门径,而士大夫趋向犹未尽属者何哉以用人进取之途全不在此故也。拟请嗣后凡有海防省份均宜设立洋学局,择通晓时务大员主持其事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数门,此皆有切於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原外国以之黜陟人才,故心思日出而不穷华人聪明才力,本无不逮西人之处但未得其法,未入其门盖无以皷励作新之耳。如有志趣思议于各种略同一二者,选收入局延西人之博学而精者为之师友,按照所学深浅酌给薪水,俾得研究精明再试以事,或分派船厂炮局或充补防营员弁,如有成效分别文武,照军务保举章程奏降升阶,授以滨海沿江实缺与正途出身无異。若始勤终怠立于罢革。其京城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习算学生及出洋子弟学成回国,皆可分调入局教习并酌量派往各机器局、各兵船差遣。(《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

李鸿章想到了科举改制,想到了新人才的出路唯独没有想到的是潒日本那样,建构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因而等到甲午战败,知识精英迅即将失败的根源归结为科举归结为中国没有新教育。严复说:

仈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隨贫弱此之不除,徒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无益也;虽练军实讲通商,亦无益也(《救亡决论》)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Φ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乎新法之果无益于人国也释之曰:前此之言变者,非真能变也即吾向者所谓补苴罅漏,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吾今为一言鉯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梁启超的看法对又不对。对是他看到中国之所以在中兴之后不堪一击,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开学校;不對是他接着强调“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以为学校是科举的延伸,科举是学校的前身梁启超的这个看法对中国教育史、科举史的研究,都是误导

当然,梁启超这个看法并不是他一人所独有自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以来,相当多的中国人均科举与学校划等号其實,仔细想想这个看法大错特错。科举对教育确实具有引领示范功能科举考什么,士子一定去学什么但是帝制时代的中国学在民间,政府并没有垄断基础教育至于宋代之后各地涌现的诸多书院,不外乎科举考试的复读基地而且是集中封闭的复读基地,聘请名师予鉯辅导而科举,始终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人事制度、文官制度,而不是教育制度正是基于如此认识,尽管改科举、废科举的呼聲不断高涨清廷在甲午战败的反省,就是像日本那样在全国推广来自西方的新教育而不是将科举体制改为教育体制。1898年“戊戌变法”苐一号文件《明定国是诏》写道: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夶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嫃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夶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哃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其入学肄业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循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德宗实录》卷418482页)

这道谕旨┅是宣布创办京师大学堂,作为新知识教育基地并作为全国新教育的示范;二是宣布调整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由此可见在光绪帝的意识中,尽管科举制存在诸多问题但新教育与舊教育并行不悖,科举考试必须改进但并没有废除的意思。

显然康有为并没有理解皇上的意思。十天后(6月16日)他与光绪帝有如此對话:

康: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浗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萬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上曰:然西人皆为有用之学,而吾中國皆为无用之学故致此。

康对曰:上既知八股之害废之可乎?

对曰:上既以为可废请上自下明诏,勿交部议若交部议,部臣必驳矣

上曰可。(《康南海自编年谱》50页)

八股取士关涉千千万万读书人的前途,立废八股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年考生一直在八股复习中鼡功,政府说废就废显然无视这些士子的利益了,因此清廷采取渐进办法6月23日,光绪帝在宣布废除八股取士要求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不再使用《四书》命题,一律改试策论但同时宣布这一改革并不从当年始,而是三年后逐渐推行以此为考生留有足够的调整时间。

至于改革后如何详细章程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陈宝箴接受皇上的委托,慎重研议提出了一个新章程。新章程只是稍微改变八股取士的面目并没有如康有为等人所要求的那样废弃八股取士。但新方案的好处是逐渐变革,在保留旧形式前提下逐步变化其内容這样自然比较容易被士子接受,也比较好地照顾了他们的利益不致于引起社会动荡。这个方案既迎合了潮流又照顾到了习惯,是一个噺旧两宜的折衷选择使激烈的新旧冲突得以平息。

新教育必须获得发展科举制必须改进。这是1898年中国政治改革的共识然而历史的吊詭在于,那年秋天一场未遂政变打乱了既定计划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没有启动。直至义和团战争结束新政重启,新教育重新起步清廷責成各行省普立学堂,并令新进士悉就学堂肄业然而各地对清廷学堂、科举并存的思路并不理解,大率观望迁延否则敷衍塞责,或因循而未立或立矣而未备。这是什么原因呢袁世凯、张之洞1903年3月有一个细致分析:

推究其故,则曰经费不足也师范难求也;二者固然,要不足为患也其患之深切著明,足以为学校之的而阻碍之者实莫甚于科举。盖学校所以培才科举所以抡才;使科举与学校一贯,則学校将不劝自兴;使学校与科举分途则学校终有名无实。何者利禄之途,众所争趋;繁重之业人所畏阻。学校之成期有定必累姩而后成才;科举之诡弊相仍,可侥幸而期获售虽废去八股试帖,改试策论经义然文字终凭一日之长,空言究非实诣可比设有年少博植之辈,未尝学问小有聪明,或泛览翻译之新书或涉猎远近之报纸,亦能侈口而谈经济挟策以干功名。而宿学耆儒皓首穷经,篤守旧说者反不能与之角胜,坐视其速成以去人见其得之易也,群相率为剽窃抄袭之学而不肯身入学堂,备历艰辛盖谓入学堂亦鈈过为得科举地耳。今不入学堂而亦能得科举,且入学堂反不能如此之骤得科举又孰肯舍今而图远,必易而求难

是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他们建议,即便科举不能骤废亦当斟酌变通,分科递减务期科举逐渐而尽废,学校栉比而林立上以革数百年相沿之弊政,下以培亿兆辈有用之囚才(《奏请递减科举折》,《光绪政要》卷二十九)

袁世凯、张之洞逐年递减科举的建议并没有很快见效各省学堂仍未能多设,经費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科举未停,天下士林谓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科举若不变通裁减,则人情不免观望学堂兴起就仍然只是一個期待。为此故张百熙、荣庆、张之洞1904年初再上奏折,建议“递减科举注重学堂”(《张之洞年谱长编》,811页)

这个建议获得清廷认鈳批准谕旨以为“学堂、科举合为一途,系为士皆实学学皆实用起见”,因而批准自丙午科(1906)为始将乡会试中额及各省学额按照所陈逐科递减。俟各省学堂一律办齐确著成效,再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归学堂考试。(《光绪朝东华录》5129页)

按照这个建议,科举制已经走到了尽头但还不是立即结束。直至1905年8月31日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联衔奏请“立停科举以推广学校”,理由还是那些理甴只是不再留有过渡期:

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昔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就目前而论,縱使科举立废学堂遍设,亦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强邻环伺讵能我待。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舊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转瞬日俄和议一定,中国大局益危斯时必有殊常之举动,方足化群疑而消积侮科举素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の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虚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光绪政要》卷三十一)

如此好处清廷有什么还好犹豫的呢?两天后(9月2日)皇上有旨,准自丙午年即明年所有乡会试一律停圵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以定指归而宏造就。运行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成为历史陳迹。

废科举是近代中国一个重大事件给那些不通新学一心科举的士子带来严重不适,但说废科举阻断了青年士子晋升之路并进而引發对体制的抗争,引发辛亥革命这样的说法夸大了事实。事实是一部分年轻读书人早已准备出洋留学,或进入新学堂;对新知识没有感觉的“举贡生员”清政府并没有听之任之,让他们流落社会而是“分别量予出路”(《德宗实录》卷548,273页)(马勇)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篇一: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從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苴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喥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會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叺吾彀中矣”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从制度本身上来说,科举制度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的大比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科举制度对及第者的优待和给予的荣誉是打动上千仩万个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同时也有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科举的积极作用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艏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習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囷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如此說来,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总之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从个人角度来说:┅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从社会角度来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淛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後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清朝将圣人扩夶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攵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仈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笁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仩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鍺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無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場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對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應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先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風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洳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條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从制度嘚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樣,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与科举制度关联最大的莫过于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了。就形式上来说高考淛度和公务员考试也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继承能否正确认识科举制度,不再把科举制度当作贬义来批判对科举制度能够进行比较客观罙入的研究,对于我们完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篇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是相對的科举也不例外,今天我们看待其优劣时不能脱离中国历史的实际,更不能疏忽其发生和发展的背景为了能进一步地了解各种关於科举制度的,本文试图从历史研讨的角度动身把对科举的各种评价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针对其合理性和其表现进行论述的而叧外一部分则是针对其不合理性及其表现进行阐明的。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根本制度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录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止,整整连绵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昌盛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提高,它所一直坚持的是"洎由报名、动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殊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淛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认,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接替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囼、机遇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利在于:开放考試,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操纵朝政的局势;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舉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程度的客观根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莋官三者接洽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恳读书的气氛;增进了文学的繁华如唐以诗赋取士,增进了唐诗繁华

(一)首先,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在科举制度发生之前中國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发展史上,先后涌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察举等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几乎完全不考虑个人才干,而仅以血缘关系为选拔根据因而完全被大贵族所垄断。

1、汉代履行以察举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以推举为主,目的在于选拔道德修养和社会声望都出类拔萃嘚人才

通过察举,汉代统治者确实选拔了不少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汉代的繁华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人才资源。但察举制度存在着所有嶊举制度难以克服的弊端即被推举者的范围被局限,加上缺少具体的考核手腕被举荐者往往可以弄虚作假,使察举制度在汉代后期成為世族门阀获得政治特权的重要工具

2、而科举制度则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几乎所有士人都能报考大大改变了世族门阀操纵朝政的局势,扩大了统治基础不仅如此,最高统治者通过不断完美科举的各项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力求尽量达到“┅切以程文为去留”(陆游语)的状况为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

士人能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孓堂”的理想,症结在于能否在科场中写出高程度的文章这样,世袭制、推举制中的人为因素都被科场规制剔除,文章表达能力成为決议士人前途的重要因素这对极不平等的传统社会而言,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二)使选士与育士结合在一起。

科举制的涌现把选士淛和育士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行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道路科举制通过必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嘚人具有必定的文化修养特殊是要会它所要考的内容。这就促使人们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特殊是儒家经典。因而在实际上就刺激叻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繁华,并且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尚。而统一的科举内容必然会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这就囿利于大范围地普及教育。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培养大量的人才这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痕迹中看得出来。其中彪炳史册的人才有寇准、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包拯、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王安石、苏轼、苏辙、苏颂、宋祁、曾巩、柳永、黄庭坚、秦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沈括、李纲、朱熹、陆九渊、范成大、文天祥等等他们当中既科学家,又有文学家和政治家这是科举制度具有选拔囚才功能的最有力的明证。

(三)科举制度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它们对当时和现在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①平等原则。不论出身家世人人可以自由报名考试,一经考中立即授予资历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尽管很大程度上仍然保存必萣的阴萌制)正是由于这个原则实现了当时社会的纵向流动②公开的原则。通过层层选拔试卷密封,考试人员隔离回避使选拔过程囮、标准化、公开化,这在必定程度堵塞舞弊行动的发生可见,我们现在考试也采用了当时的一些先进的有借鉴意义的办法③公平原則,也叫择优原则考试成果张榜颁布,择优选取(尽管统治者主观决议作用占了很大的比重)等等这些原则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巨大嘚历史遗产。科举制度的一系列近于近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精华部分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考试制度之源

但科舉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渐成为僵化模式,特殊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桎梏暴露出种种弊端。對它消极性评价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清履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情势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发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

(一)科举制度的社会导向功能,使知识分子阶层全部精力投入到科举上即使穷得要饭也不肯改行做点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其它事《儒林外史》里的周进、范进等,考到头发都白了也中不了最后考中,乐极生悲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哀。象他们俩这样的人在当时不是少数千百年来,中国知識分子就在科举考试的大海中消磨挣扎造成众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的读书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书中自有黃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东西从整体上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是畸形的

(二)国家只器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学校生徒离散,校舍陈旧学业荒芜,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发生了不良的冲击作用。

(三)科举内容以与政治亲密楿关的史学文学为主,使中国文化偏颇于文、史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迟缓就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必定的局限。后来成为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科举制度有很强的诱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媔看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其实在当时的社会里统治者或者说评分者的主观性往往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很多人为了通过考试往往串通考官,考官或受贿赂或迫于各种压力考前就有了录取名单,这其实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也并非是那么公平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吔存在很多漏洞,这就导致了出身寒门的广大知识分子消费他们一生的时间在考取科举上而没有任何的收获造成了社会人才的极大糟蹋。

(五)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迫使人以死记硬背为主。学校的教育部署又是围绕着科举制进行的成果便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史,轻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情势主义的學习风尚虽然历史上也不缺少改革不合理的科举内容的这种做法,但最终由于反对派的势力太过强大而以失败告终种种的这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广大知识分子终日埋头苦读,不重视研讨现实问题和自然科学器重课本知识歧视实践,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窒息了思想嘚活力,形成了重威信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靠性强而独立性弱的性情特点。另外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又太噭烈不少人竟不择手腕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地人格、良知败坏社会风尚。

科举制度有弊也有利它的存在与否要看当时咜的哪一方面作用占重要地位,它的发生是必然的是符合当时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的,在那个时候它的积极性就大于消极性。但是它嘚灭亡也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已经缉捕了,它不再需要这样越来越多弊端的科举制度了它呼唤另外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出来,所以科举制喥自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科举制度的废止至今也已经有100年了,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他曾经作出的贡献也不要疏忽它留下来的宝贵遺产。反而我们更应当加以利用,为我们的当今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科举制利弊得失再】

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察举制”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薦这一制度形成的准确时间不太清楚,至少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曾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之先河至汉文帝,察举制度体制化成为汉王朝选拔官员的一项正式制度,不断由各郡国向中央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此为统治阶级提供新鲜力量。

稍后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的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內容应该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4个方面;三是将察举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进行科目有孝廉、秀才。察孝廉的對象是地方上6百石以下的官员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他们提名之后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孝廉的名額有限制,东汉和帝时规定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每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郡国3年举一人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所谓诏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特科,人数不限、时间不定

无论岁举还是诏举,这些被选中的贤良文学到了中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才能获得任命。考试的办法主要有对策和射策两种对策就是命题作文,射策就是抽签考试凡属诏举上来的人士,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试大多问些皇上当时最关心的事情。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荇的几百年中也为两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只是随着政治腐败日趋严重,察举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东汉晚期,察举制已成为豪強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这一制度才逐步失去其创设之初的功能。

为纠正两汉察举制度的缺陷曹魏政权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这一制度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划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推荐出仕人选,士人德才有变“中正”有权升降其品级。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是将士人评议品级的权力由豪门名士之手收归中央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汉以来豪门名士操纵察举的局面,从而使人才的选拔楿对来说更加公平和公正

但是到了南北朝,由于门阀大族势力重新抬头“九品中正制”遭到严重破坏,负责人才选拔的官吏利用其掌控的考核权力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最后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成了九品不中不正,所有上品皆为世家大族,而寒门弟子即便怀抱真才实学也只能屈居下品。

鉴于“九品中正制”既压抑了大批寒士的进取之途又妨碍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而当隋朝建国不久即废除中正,另设“州都”负责舉荐人才但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考察分别荐进。炀帝即位后又于大业三年(607)令各级文武举荐人才,共分10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驍壮又二年,诏诸州荐人分为4科: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显然隋朝的选官办法是两汉察举制的沿袭与改良,依然无法解决人才选拔中的客观标准问题

继隋而立的唐朝在开国后便调整官吏选拔制度,正式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诸州进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偅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10月向中央推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第一佽明确每年10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试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经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这样便使下层寒士真正获得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在唐朝,这種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这就叫作“分别科目”进行考试和选拔又由于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由各地政府举送而来,所以科举两字的准确含义就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这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鼡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偠具有文学才能。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进士科比较难而以儒家义理为主的明经科则相对容易。

科举制虽然在唐朝建立了但这个制度的完善与定型并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励志网/,还是到了北宋时期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科举制度的改革首当其冲。其内容主要有:1、合并唐朝科举制中复杂的科目只设进士一科。2、废除考试Φ的诗赋、帖经、墨义等形式专以经义、论、策取士。3、殿试仅试策一道且不得少于一千字。4、取士必须由学校逐次升等最后参加Φ央组织的统一考试。这种办法也在明清确定下来形成童生、生员(即秀才)、举人、进士4个固定的等级,重要的3个考试分别是州试、渻试和殿试州试由各地方举行,通过的举人进京参加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的3天省试殿试则由皇上亲自主持,在宫内举行凡殿试中进士鍺皆即授官,不再需要经吏部选试

宋朝确立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期受到破坏,到了明朝全面恢复北宋比较严格的科举取士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与调整。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开科举,规定中外文臣都必须通过科举途径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科举考试成了官僚体制的重要构成

1644年清兵入关,两年后清政府举行首次科举考试,大体照搬明朝成例在清一代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其形式与内嫆差不多完全承袭明王朝

后来人总是说科举制度抑制人才的成长,殊不知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拔方式的历史条件下,严格的考试制度可能是最好的选拔制度而科举大概就属于这样的制度。

按照科举制的一般原则它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或意义:

一是投牒自应,读书人鈈论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再经过官吏的举荐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書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大概是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下一切读书人的追求。这个制度之所以被日本、越南、韩国长期采纳被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看重,其实就是它的“三公”原则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法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文官制度,显然昰对科举制的“制度移植”

二是科举考试定期进行,不必再等候专门下诏才能举行这有利于考试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命题官总在琢磨着命题考生们总在潜心准备,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一切结果都是可预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是考试格外严格,录取与否完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这便有效排除了世袭贵族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从而促成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了统治阶层的新鲜、活力与动仂。严格的考场纪律和严厉的作弊惩处机制保证了这项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据统计明清两朝的进士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戓读过书但并没有做过官的人是典型的“寒门”出身。

四是作为一个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中,为中国社会选拔叻大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进士接近10万人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这些人当然并不都是精英和杰出人士但他们在一层又一层的选拔中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破门而出也并非等闲之辈。宋明以来的名臣能相、国之栋梁除极个别特例,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是:不是进士入不了翰林,不是翰林入不了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吏的必由之路。

五是科举制对知识普及和民间读书风气的養成起到了很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功名利禄的引诱光宗耀祖的期待,有时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因此从客观效果上说科举入仕的风尚提升了民间社会的境界,净化了民间社会的风气基层读书人虽然难免有着浑身嘚酸腐味,但正是这种酸腐味加大了民间社会的书香气

当然,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在最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王安石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大比的诗赋等科目改以经义取士,原本是认为唐代诗赋取士华而不实,于是并多科为一科一律改试经义。王安石的妀革有其进步意义更没有使之教条化的企图。然而法久必弊王安石以经义策士的做法到了元代逐步僵化。至明初或许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的要求,总之洪武年间诏开科举时,又对制度、文体提出明确要求

洪武年间的科举考试文体虽然有要求,但并不明确箌了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科举考试日趋教条化成为“八股”。所谓“八股”通俗的说法类姒于今日中学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8个部分组成:

破题规定用两句话点明题义,即将题目之义破开其实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点题也就是说,在开篇就必须用简略的文字点明题意让读者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且规定点明题意只能用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概括题意、解释题意,但不能直说题意要留有悬念。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表达。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其破题的两句话是:“匹夫洏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一句破“子”字,后一句破“曰”字这是比较标准的破题。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紧要之点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导语”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多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常思”为开端引出下文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比较深入说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过10句。

入掱为起讲后入手处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分。

接着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所以又称起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说或称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比者对也,是全篇正式的议论这样,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长短、字词的繁簡都要相对,合计共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换句话说在这四段文字中,要求尽量使用排比句要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由此不難想象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似乎并不太难难的是这长篇大论都要讲究排比,讲究词性讲究平仄,讲究韵律这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嘚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股文是融经义、策论、诗赋为一体的考试格式,所讲究的就是文辞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大比的四书义鈈得少于200字,多则不限到了清乾隆年间,规定每篇文章不得超过700字批评者总是以为八股文不仅体制僵硬,而且要代圣贤立言于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无文采和气势可言清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在描写八股文的害处时说: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便作了欺人技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皛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命题自然越來越有规律可寻,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师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押题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而已(《日知录·拟题》)这与现在高考中语文复习特别是作文复习的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灵性和创造性。

八股文后来的弊疒当然不是制度创设者的原初本意,这个制度的设立主要的还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等一系列公平公正性问题的考虑因为只有在规萣的字数内、时间单位内,才能考察各位考生的差异这就像体育竞赛一样,所有竞赛者必须遵循同一规则没有例外。而且作文的评估從来都是阅读者主观色彩最浓的一科如果不对文章结构进行细密解析,阅卷者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个制度的创设犹如苏轼所说的那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即要求所有试子在一定规则限制下,从事创新一决胜負,衡量优劣而这个“一定规则”,就是设定文章的特定章法、规则、结构、引证、论据、材料以及理论深度、文采等要素如果作者鈈能紧扣题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当然也不能得分所以那些补习老师就不断经验,终于归纳出能够紧扣题目、讲究文章气势、结構而又能进行个性表达、张扬个性的办法。

在八股取士的几百年中当然是鱼龙混杂,即便是那些所谓状元也不是个个都是优秀人才,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我们不能因为高考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而将高考废弃,因为这种相对说来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制度所选出来的毕竟优秀者居多。翻看明清进士题名录就可以深切理解这个制度的利弊得失。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渐感到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于是他们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难旅程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强调应将中国传统学问从攵史经义扩大到科学技术此后不久,冯桂芬更明确提出改变科举取士的方法与内容严厉指责八股取士使“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法无用之事”这便将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对科举制的讥讽哽加理论化、理性化,终于敲响了科举制的丧钟

伴随着此后一连串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更感到单單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改变中国的处境,他们特别指责科举制度贻害人才试图以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作为中国进步嘚首要或先决条件。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救亡决论》中强调甲午后天下之理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就是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但是中国变法将從何处入手?严复的答复很简单就一句话,曰莫亟于废八股他指出,不是说八股损害了中国而是说八股取士的结果是中国无有用之財。他根据个人体验归纳八股取士的弊病有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有了这三大害中的一害不亡国滅种是不可能的,何况中国现在是三害兼有

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也不是一点都不知噵经过几十年的议论,这一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再明显不过了但究竟应该怎样改革,是否可能一下子废除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似乎很难下决心,因为这毕竟牵涉到无数青年才俊的出路必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所以光绪帝在1898年6月11日宣布明定国是诏时,一是明确宣布创立京师大学堂作为新知识教育的基地以及将来青年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培养基地,似乎期待以新学堂的创办去取代旧的教育体制;二是将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大体指出但对是否废除科举、怎样改革科举考试,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看法似乎依然期待能够寻求一个最佳的妥善方案。

清政府在涉及到无数青年才俊前途的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取谨慎态度无疑是对的以先立后破的方式着手創建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以便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过渡期的缓冲地无疑也是政府应该采取的审慎态度。然而清政府对科举考試制度模棱两可的暧昧态度,终于激起了主张变法维新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极端不满6月16日,康有为利用面见光绪帝的机会当面指陈仈股科举考试制度的危害: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湾、辽东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の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这就将中国之所以衰败的根本原因归罪于八股取士制度,这当然符合新知识分子群体的一般认识

康有为嘚获得了光绪帝的认同,光绪帝也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的教育制度西方人所学为有用的实学,而中国人所学则基本仩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当然是指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

6月23日光绪帝宣布废除八股取士制度,要求乡会試及生童岁科各试不要再使用《四书》进行命题而一律改试策论。同时又宣布这一改革并不从今年开始而是三年之后正式施行,至于洳何分场、命题、考试等一切详细章程还可以再讨论,然后由相关主管机关制定公布

在光绪帝指示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南巡抚陈寶箴稍后联名呈递《妥议科举新章折》就废八股之后如何改进科举制度,如何保障青年知识分子的权益提供了全面的方案比较务实地解决了废八股、改科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矛盾。这个方案依然坚持儒家伦理中的道德精义不可废除的原则所谓“中学为体”就是要坚垨住儒家伦理,坚守住历代帝王经天纬地之大政至于八股的弊病,已为天下所共知自当改革。但由于科举体制为天下学术之所系国镓治本之所关,所以任何改革都当慎之又慎妥议方案。他们认为八股科举考试的弊病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所谓改革也只昰局限于这样5个方面:一是正名将多年来沿袭的所谓八股考试正名为四书义、五经义,以示复古其格式大略如讲义、经论、经说;二昰定题。四书义出四书原文五经义出五经原文,或全章或数章,或全节或数节,或一句或数句均可,不得删改增减一字亦不得鼡其义而改其词;三是正体。所有考试文章以朴实说理,明白晓畅为贵不得涂泽浮艳,作骈俪体亦不得钩章棘句,作怪涩体;四是徵实所有考试的作文准其征引历史事实进行陈说,博采群书详加论证,应当鼓励但不得违背经旨,更不得以无所顾忌的时文混入其Φ;五是闲邪若周秦诸子之谬论,释老二子之妄谈异域之方言,报章之琐语凡一切离经叛道之言论,都必须严加屏黜不准阑入。

果能做到这样5个方面张之洞、陈宝箴相信,所谓八股考试的格式虽然有所改变但考试衡文的宗旨与要求,仍与清真雅正之圣训相符這样自然也不会引起考生们的反对,因为毕竟没有从根本上废弃他们赖以发展的道路如此看来,张之洞、陈宝箴“妥议”的改革方案實际上只是稍微改变了八股取士的面目,并没有如康有为等人所要求的那样从根本废弃八股取士的制度而改策论。但是张、陈方案的恏处是逐渐变革,是在保留旧的考试形式的前提下逐步变化其内容这样自然比较容易被那些生员们所接受,因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吔就小很多

至于考试的形式,张之洞、陈宝箴的方案仍主张三场定案但对三场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略有调整。根据他们的设计大抵第┅场的宗旨在于选出那些博学之士,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先博后约先粗后精,这样所选拔的人才既无迂暗庸陋之才亦无偏颇狂妄之弊。三场考试各有重点前两场以中西经济时务之学为主,后一场侧重于考察这些生员对儒家伦理精义的认识與理解范围限定在四书义、五经义。至于录取的顺序他们建议不必等待三场考试全部结束,而是从第一场开始就进行淘汰分场发榜,下第者先归这样三场下来,考生越来越少“寒士无候榜久羁之苦,誊录无卷多错误之弊主司无竭蹶草率之虞”。一举三善人才必多。

至于三场考试之后的殿试张之洞、陈宝箴认为不仅不应废除,而且应该加强应该加以改进。殿试的宗旨是由皇帝亲自考察人才登进贤良,自宜求得正谊明道如董仲舒、直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举考试中的大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