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求最值四步骤问题

吴国平:高考数学线性规划问题难度不大,但为何很多人都错了?
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
定义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就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线性规划的问题应用比较广泛,题目非常灵活,常和其他知识交叉融合让学生进行求解,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次考验。因此,线性规划问题也成为高考数学一个热点和“分值增长点”。
高考数学考查线性规划类问题,主要基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内容,同时又高于课本的知识难度,蕴含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等等。加上线性规划问题能与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良好结合,能很好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的高低,所以线性规划问题在高考中的分值越来越大,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
总体来说运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知识来解决线性规划问题,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学习,都能拿到相应的分数。下面,我们就一起从高中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入手,对高中数学中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做一个综合学习,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逐一做具体分析,总结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打击的学习。
首先要掌握好线性规划中相关的基本概念:
1、约束条件:由变量x,y组成的不等式(组)
2、线性约束条件:由x,y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
3、目标函数:关于x,y的函数解析式,如z=2x+3y等
4、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
5、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6、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7、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8、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典型例题分析1: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原料1千克、B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原料2千克,B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B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
A.1 800元  B.2 400元
C.2 800元 D.3 100元
解:设每天分别生产甲产品x桶,乙产品y桶,
相应的利润为z元,
平移该直线,当平移到经过该平面区域内的点A(4,4)时,相应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达到最大,此时z=300x+400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z=300×4+400×4=2 800,即该公司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2 800元.[答案] C
线性规划本质上是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而最值问题恰恰是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优解问题。
如果可行域是一个多边形,那么目标函数一般在某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优解就是该点的坐标,到底哪个顶点为最优解,只要将目标函数的直线平行移动,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便是。
特别地,当表示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与可行域的某条边平行时,其最优解可能有无数个。
典型例题分析2: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函数的本质,如求目标函数的最值的一般步骤为:一画二移三求.其关键是准确作出可行域,理解目标函数的意义。
常见的目标函数有:
1、截距型:形如z=ax+by.
求这类目标函数的最值常将函数z=ax+by转化为直线的斜截式:y=-ax/b+z/b,通过求直线的截距bz的最值间接求出z的最值.
2、距离型:形如z=(x-a)2+(y-b)2.
(3)斜率型:形如z=(y-b)/(x-a).
注意:转化的等价性及几何意义.
同时,大家更要记住的是与线性规划有关的应用问题,通常涉及最优化问题.如用料最省、获利最大等,其解题步骤是:
1、设未知数,确定线性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
2、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3、解该线性规划问题,求出最优解;
4、调整最优解.
典型例题分析3:
某玩具生产公司每天计划生产卫兵、骑兵、伞兵这三种玩具共100个,生产一个卫兵需5分钟,生产一个骑兵需7分钟,生产一个伞兵需4分钟,已知总生产时间不超过10小时.若生产一个卫兵可获利润5元,生产一个骑兵可获利润6元,生产一个伞兵可获利润3元.
(1)用每天生产的卫兵个数x与骑兵个数y表示每天的利润W(元);
(2)怎样分配生产任务才能使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依题意每天生产的伞兵个数为100-x-y,
所以利润W=5x+6y+3(100-x-y)
=2x+3y+300.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问题_百度文库没有更多推荐了,
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内容:
线性规划和约束满足问题的思考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导读]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教法分析 五、评价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一、教材分析 1.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 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传 统纯知识传授的一个改革,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最...
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教法分析
五、评价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一、教材分析
1.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
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传
统纯知识传授的一个改革,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最
终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
2.线性规划用途非常广泛,如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银
行贷款、股票行情统筹运输、电话资费、电脑上网、
数字化部队定位系统等等热点问题中,都可以用它作
为工具,来得出决策的依据,解决实际问题,这就给
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
3.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它仅讨论了
二元变量的简单线性问题的求解。新高考大纲对这一
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并会简单运用”,未在大题中涉及
这一内容,故教学不宜过深过难;但这一方法体现了
数学中转化的思想,应加以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本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建立数学模型,用图解法确定最优解;
其难点在于建模及最优解的确定。具体对本课时而言,它的重点是建模和确定最优解,难点是如何建模和如何确定最优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轻松观察求解。
二、目标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探索;另一方面,本节知识
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透彻,但它蕴含的数学思想丰富。基
于此,故制定如下目标,以期达到: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以及作图的能
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讨论,学会沟通,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材处理
本节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的应用,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实例,介绍了有关概念和图解法,并利用几道实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根据新大纲和新教材,我把本小节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讲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第二课时讲图解法的一般解法和如何建模确定最优解;第三课时讲如何求整点解及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例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10t,B种矿石5t,煤4t;生产乙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4t,B种矿石4t,煤9t.每1t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B种矿石不超过200t,煤不超过360t.假若你是决策者,你如何确定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才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三、教学过程分析
2.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然后作l0:2x+y=0,l1:2x+y=1,
l2:2x+y=2,并观察直线的位置关系。当x、y满足不
等式组时,求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教材引例)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画出下列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3.活动尝试,合理猜想
事先将学生分成6组至8组,让学生探讨一段时间后,请学生回答探讨的结果,此时应把所有不同的答案都罗列出来。
4.演示课件,突破难点
同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
从理论的角度说明,因为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逐渐增大,故t 增大,因而t 在A、B两点处分别能取最大和最小。此时自然地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
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并检验结论。由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并完成引例。
于是,当x、y满足不等式时,易求在A点t最大,在B点t最小。故
zmax=2×5+2=12,
zmin=2×1+1=3。
5.变式训练,形成技能
当z=x+3y时, zmin和zmax有变化吗?(同上
先讨论后演示再总结)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
一个平淡的方法传授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解决过程.例3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如何从冗长的文字题中提取信息;
(2)如何利用信息建立函数模型;
(3)直线方程中常数值较大时如何画图;
(4)如何找到最优解。
问题(1)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学生在这里耽误的时
间往往很多,要解决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题可以降低难度,通过列表让学生填空来
达到目的,并引导学生今后学会采取类似方法
提取信息。
问题(2)和问题(1)一样,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小结时可说“一般是问什么便设什么,然后再根据条件列不等式(组)”。
问题(3)可结合课件中的图形,把单位刻度的数值适当设定大一点。
问题(4)因为方法前面已经讲过,只需在课件中演示即可。
6.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例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t 需耗A种矿石10t ,B种矿石5t ,煤4t;生产乙种产品1 t 需耗A种矿石4t ,B种矿石4t ,煤9t. 每1 t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 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 , B种矿石不超过200t , 煤不超过360t . 甲乙两种产品各应生产多少(精确到0.1t),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对于线性规划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没有可行解
B.在图解法上,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区域都是&凸&区域
C.线性规划问题如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可在可行解区域顶点上到达
D.上述说法都正确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质量控制
B.动态规划
D.系统设计
A.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事部门将运筹学运用到军事战略部署
B.美国最早将运筹学运用到农业和人口规划问题上
C.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将运筹学运用到政府制定计划
D.50年代,运筹学运用到研究人口,能源,粮食,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上
3.名词解释
将一批物资从若干仓库运往若干目的地,通过组织运输,使花费的费用最少,这类问题就是运输问题
4.名词解释
运筹学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线性规划经典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