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职拖延症的种类咨询师是种怎样的体验

上网挣钱的方法_百度知道
上网挣钱的方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고 때 생각과 우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拖延症一定需要治吗?为什么人人都自称有拖延症?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166分享邀请回答278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antuo.com)早期文章中,“拖延症”一词出现的低比例得到佐证。虽然,这极其不利于SEO,不利于搜索引擎收录。即使是更新活跃期间,我们网站在“拖延症”一词的搜索结果中也不够靠前,图啥啊?!2011年冬,我应邀在果壳网开通“挑战拖延症”小组,初期热情满满,几乎每帖必回,觉得自己充满了救世精神。包括许多以娱乐精神自贴标签的帖子,我也会去一本正经地纠正。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一个这样的回复:“战拖会会长你好。战拖会会长再见。”从那一天起,我再也不做这种既不解风情,又一头热的事儿。再说说“炒热拖延症“,并从中“牟利”的另一类重大嫌疑人:媒体。这里又可以分为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自媒体和出版界。出版界,是被诛心论者们黑得最严重的。因为陆续有不少书,会以“拖延症”作为标题了,其中有我们翻译的,也有国内的跟风之作。将“拖延症”加到书名里,既有出版社借助热词帮助营销的考虑,也有我们对这个词已经流传开的默认和妥协。书名其实是出版社有最终裁定权,译者说了不算。有些书名我们自己未必喜欢,但到后来,目睹这几年纸书一路式微,新型出版又还在摸索,其实后来反而对他们抱着理解和同情了。书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国内也出了一些“编著”的所谓“治好拖延症”的书。“编著”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质量,对出版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估计是这类书拉低了这个领域的印象分。我自己对此了解较少,因为会像装雷达一样自动避开这种品味的书。真应该把“拖延症”这个词注册保护起来,别让阿猫阿狗都来写这个。还是那句话,书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对内容烂的书,要保持仇视。而我们自己对于出书,反而是慎重的,直到最近才出版了一本原创文集《挑战拖延症》。内容质量如何?反正达到了我认可的标准。传统媒体方面,我曾多次接受采访,整体印象是容易有断章取义、表述不准确、信息失真等。但这也不能全怪记者或编辑们,毕竟拖延症这个领域里,很多东西都是反直觉的,采访中理解有偏差,表述有瑕疵,在所难免。大部分采访我的记者,还算中规中矩。多数瑕疵,尚不至于造成在拖延症定性方面的误导,我之所以能记住、会介意,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挑剔和记仇。自媒体一方,我的印象是:既然自媒体多是由个人来运营,那对“拖延症”的定性,就全凭造化,凭一个人的信息品味和来源了。最后,咱也诛心一回,分析一下诛心论者们自身。心理咨询师对“拖延症”说法有微词,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个像症又不是症的说法,没经过自身所属的学术共同体认证,完全不合法嘛,当我们不存在?以及,要是一帮老觉得自己“有拖延症”的熊孩子,跟刷副本一样去刷心理咨询师,那咨询师估计也挺受不了的,哪见过这种阵势啊,使的还是西域魔教的邪门歪道语言?赶紧捍卫中原武功正统!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心理咨询师不幸形成一种取样偏差,眼前看到的全是被这个词害惨了的好孩子们,而如果没有这个词,他们本可以不变成熊孩子啊(悲悯状)。写到这里,其实对于拖延问题,需不需要“治”,压根不是我们争论出来的,而是当事人自己决定的。一个真性拖延很多的人,如果自己并不以此为意(比如公务员,这种职业会让你从事大量浪费生命的行为,实为隐性拖延),我作为拖延症咨询师又能奈何他?反过来,一个假性拖延为主的人,因为听信了盗版定义,而为“病”疑神疑鬼,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只不过解决方法,不是“治不病以为功”,而是让对方学会判断真假拖延,减少自责,完成接纳。美国的Trudeau医生曾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无论是病还是痛,即便是不能完全治愈,医者也有责任去帮助,去安慰。安慰的英文是“comfort”,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comfort”,只有真正曾经承受痛苦的人,才能体会到其宝贵。对如此广布的一种痛苦,从表现到源头,从主干到枝节,从治愈到安慰,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更何况,医者自己也是从那样的日子里,一路跌撞着走来。1.1K1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高地清风- 拖延症咨询师,科学派自我管理专家 | 到「在行」来约见我
“自我管理”是管理学角度的说法。《哈佛商业评论(Harward Business Review)》就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自管理(Managing Yourself)”。但驱动这个领域发展的新知识,却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
在心理-认知科学当中,相应的概念是“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相关的领域有动机、目标设定、习惯、注意力等。近些年来,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包括内在动机、动机内化、基本心理需求、执行意图、心理比对、具身认知、心理距离等。
很多人是在心理亚健康状况下做自我管理的,一线城市的外来者,如北漂沪漂,我认为至少一半都是“带病上阵”的。我长期帮人解决的拖延问题,就是一种外在表现。解决焦虑、抑郁和孤独等问题,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条内功。第二条内功则是有效的自我觉察。
优质的心理咨询是帮你提升内功的好方法,是一条被严重低估的正道。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对人影响巨大,在正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会带来潜移默化的长久好处。很多人的职场发展上限,其实是被自己的心理问题锁死的。
在自我管理领域有一种错误的隐含假设,我称为“唯方法主义”:假定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方法不对,只要方法用得好,没有问题解决不了。公开宣扬这种观点的不多,但我们不知不觉都受它的影响。在各种知识服务平台上,有大量用户也只把方法当干货,而提供方则竭力迎合这种认知,最终导致了群体性蒙蔽。
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之前,不妨自问:
我真的需要改变吗?
这真的是关键问题吗?
这个方向真的能走通吗?
但这些问题真的不好回答。新人除非掉过坑,否则不会知道答案。老人就算掉过坑了,也未必能够领悟出答案(也许这才是最坑的)。我开设这个话题,希望能提供一块导航板,帮你预防和纠正方向错误,少做无用功,少花费不必要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不走弯路就是最大的捷径。
除了把握方向之外,还可以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哪些app是收集所需信息的利器?
如何平滑过渡,有效大跨度转行?
如何找到优质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确定自己有没有注意力障碍?
本话题为全国通话,时长为半小时,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预约。预约成功后我会告诉你邮箱,你在通话前先发邮件描述问题。我充分了解状况后,在电话里做针对性的分析。
为了取得最佳的咨询效果,请你务必准备:
提前发邮件描述问题。这非常关键。
安静、无人打扰的通话地点。
有桌子,有纸和笔,通话中用手机耳机接听,双手做详细记录。万不得已,也可以在电脑上做记录,但并不建议,因为容易有干扰注意力的东西,也不方便绘图、画表格等。
这是我目前唯一开放的低价一对一话题。如果你需要针对性的点评,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要预约近900元一次的重量级咨询了。而且也不必出门,你并不需要身在北京,只要安排好通话时间和环境,就能轻松咨询。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学员“彦汐”在重量级咨询后的反馈:
我希望可以把这种柳暗花明的惊喜,带给更多的人。
费用随时可能调整,请及时下单。期待与你相约。
帮你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自我管理,避开弯路,少做无用功
本话题需要在「在行」App内完成通话,
分享话题:
「急性拖延症」处理方案
不拖了,开工。“急性拖延症”是指:一切因拖延而产生的火烧眉毛、百爪挠心、万般焦虑、死了算了的局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周末只想出去玩,可下周一就得交策划,真心烦……”“后天就要考试了,可我书还没看完,肿么办???”“明晚6点开会发言,可我幻灯片还没做完,好想死!”“‘你说两周写完我,一等就是半年多……’剧本对我说。——截稿期临近,我最害怕的声音,就是手机来电。”通过清风自主开发的“沉浸工作法”、“炸弹工作法”,以及“战拖容器设计”等思路,帮你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小宇宙,效率涨满格,面对魔鬼般的“死线”,切换到全速逃亡模式。“住院”服务:如果你时间合适,也可以在辅导现场——清风的工作室“战拖4号舱”里短期办公,直接使用现成而有效的“战拖容器”。短期办公目前仅供体验,不额外收费。本辅导并非心理咨询,而是针对案例与场景的实战设计。本辅导曾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冲刺,编剧完成剧本,作家完成写书项目,大幅提升了他们的效率。
逃离拖延症的魔爪,为你制定最有效的个性化“战拖计划”
「慢性拖延症」防治策略
此处用“慢性拖延症”代指:拖延行为并不指向特定事件,而是日常化,成为一种整体无序的习惯,一种丧失掌控的状态,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克服,难以摆脱恶性循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不必要的加班:白天拖着不干,晚上加班加点完不成当天任务:早晨信心满满,晚上成果惨淡任务膨胀:觉得一会能做完,结果花了大半天缺乏午睡习惯和意识: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工作频繁中断: 自发分心,网络吸引,他人打扰根本停不下来:不但拖着不开始,也会拖着不结束任务表里的钉子户:一直进入视线,从未把它做完虚假希望综合征:计划太宏伟,难以接地气除了针对性的策略,也可提供以下的方向性指导:高位平衡:“拖延症”是不是绝症,战拖的终点在哪里?真假拖延:如何分辨我是不是真的在拖延?症状复发:曾经战胜过拖延,现在发现它卷土重来了?自我标签:为什么关注“战拖”后,一段时间内反而觉得“症状”加深?非意志力战拖:我没有毅力/意志力/执行力/自控力,还能不能解决拖延症?下一代时间管理:拖延症一定要治好吗?我总觉得一切井井有条,是对自己的限制?英雄之旅:在生涯尺度上,用英雄冒险的普遍模式,为“打败拖延怪兽”提供启发动力透视: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解决“听过很多道理,依然总是拖延”的问题本辅导并非心理咨询,而是顾问式服务,基于个人七年积累、业内领先的“战拖”经验,以清晰、具体、可操作为鲜明特色。搜狗输入法发明人马占凯曾接受辅导,顺利地“克服拖延症,越过战拖拐点”,对自我管理产生浓厚兴趣,自发阅读了20多本相关书籍,并提出“最速学习曲线”理论。知名情感专家冷爱曾接受辅导,掌握了有效的任务清单术,感慨:“管理自己原来真的能做到,我以前只是不知道方法。现在我重获了对未来的确定感和信心。”作家夏榕很早就接受辅导,2014交出年度成绩:1.生娃;2.换了大房;3.完成《银锭桥》剧本(导演林兆华),并已签好下部戏;4.到伦敦探访哈利波特博物馆;5.完成烹饪、服装、美容课程;6.与朋友一起开了个佛珠店。(以上案例信息的公开,均已事先征得来访者同意)
改变整体无序的习惯
私教:“战拖骑士团”三周系统训练
【在行说明:私教话题为特殊类话题,在行特邀行家开设。】自我管理课程很多,解决拖延症的仅此一个。【特别提醒】本话题不是“3小时左右”的见面,而是如下套餐:3天面授课程 + 3周作业实践 + 3次一对一咨询 + 毕业答辩总计持续一个月左右,详见“课程内容”。【关于私教】“私教”课程是指,为了帮助你更快速、更有效率地提升自己,行家将以私人教练的形式,与你进行长期、多次的交流,一方面为你提供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知识指导,一方面通过布置作业和定期反馈,帮助你切实改进自身行为。私人教练将给你指导、关心、提醒、监督,而你将看到自己真正的改变。-----------------话题介绍:所谓“慢性拖延症”,请看下面《「慢性拖延症」防治策略》当中的介绍。由于慢性拖延症已经成为一种整体无序的习惯,一种失控的状态,单凭个人力量难以克服、难以摆脱,所以如果你想要更加细致的、实时的帮助和监督,彻底解决这一顽疾,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那么我可以用3周时间来帮你系统地做出改变。课程内容:
A. 面授课程(3天)一阶:朝梦夕圆,坦然入眠,实现条理合理规划 ——轻量级清单高效执行 ——沉浸工作法有效总结 ——模板式笔记 二阶:透视本质,设计容器,应对场景透视拖延症 ——“拖延症”的正版定义与实质解析下一代时间管理 ——适应创造性工作的新探索容器设计 ——进入战拖场域,不费意志力,自动不拖延 三阶:勾画疆域,发掘优势,梦想可期梦想地图 ——长期目标设定与可视化宏观战拖 ——优势理论与职业发展 附加分享:常见的问题使用音乐辅助,实现有效午睡使用无痛起床术,有效早起印象笔记分类系统使用经验将心态切换到“断舍离”频道,过简洁生活(“战拖骑士团”现场体验练习)B. 实践练习(3周)每个工作日制定日计划,分享到微信群(可赚取奖学金)每个工作日总结与自评,分享到班级微信群(可赚取奖学金)完成具有个人针对性的练习与作业(可赚取奖学金)C. 论文撰写: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学习收获,参考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要求体现创新点,即案例的个性化特征,丰富“战拖学”知识 D. 毕业答辩:完成毕业设计,在微信群里公开答辩,由群友投票决定是否通过。(群友包含,嘉宾:各行业大牛;先驱:战拖心理成长会早期成员;以及往期骑士团课程成员)
课程效果: 参加完全部3天课程与3周实践,完成所有作业与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的同学,将获得如下效果:实现条理:每天完成当日计划,或有效总结,能够内心坦然地入睡,自评分超过60。 应对场景:掌握战拖容器设计技术,应对多种需要减少拖延的工作场景。无需意志力,也能消灭拖延。梦想可期:手把手带你理清长期目标,画成辐射图。帮你发掘天赋优势,从职业发展角度,示范宏观战拖的路径。课程设置:由于战拖的群体学习效果远好于一对一,因此不设置单人培训;满4人即可开班;3天面授课程均为周末,如刚刚结束的39期(天龙班),授课时间为、26日(周六、周日),8月2日(周日);下一期课程预计8月下旬开始;课程将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目前为3.1版本,随后4.0版本将增添游戏化任务模块。价格说明:5432.10元为3天课程、3周实践以及论文与答辩的费用,需要在报名时一次付清;第一节课为试听,如果不满意,在行将担保退还全部费用;作为课程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学员报名后需要额外向行家预交2500元奖学金,将随每天作业和毕业答辩陆续返还。
自我管理课程很多,解决拖延症的仅此一个
高地清风,科学派自我管理专家,“拖延症”一词定义者,沉浸工作法发明人,中国第一位全职拖延症咨询师,北京战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基于科学的自我管理基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进展,如内在动机、自我决定、目标设定、习惯形成等领域的新成果,开发以人为本、好用易用的个人管理工具。开智学堂讲师、作者群(开智书友会)首批成员。得益于开智学堂,特别是阳志平老师的指导,在国内率先将执行意图(2012年)、自我决定论(2014年)和WOOP技术(2015年)引入了自我管理培训课堂。对自我管理领域的诸多传统看法,倡导反思、质疑和实验检验的态度。信息源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学者Ann Graybiel 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教授,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研究习惯形成机制,定位到基底核纹状体及前额叶皮层的先驱Carol Dweck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成长型心态(growth mindset)”提出者Edward Deci & Richard Ryan 均为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一起开创了动机领域的元理论“自我决定论(SDT)”Edward Hallowell 精神科专家,注意力缺失与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研究权威,《分心不是我的错》作者Peter Gollwitzer & Gabriele Oettingen 均为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分别提出了“执行意图”和“心理比对”,并综合形成了WOOP技术Heidi Grant Halvorson 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副主任,《哈佛商业评论》专栏作者,《成功:动机与目标》作者(图1/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拖延症咨询与“战拖”运动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博士就读于北师大。2008年曾因拖延错过出国留学的机会,遂投身“战拖”,意外开启了新方向。几经辗转,终于领悟到“最大的拖延,是拖着不去做自己”,于是退学创业,开创和践行了“转行战拖”理论,并成为国内第一位全职拖延症咨询师。管理“拖延症”一词发源地、国内最大的战拖主题社区——豆瓣拖延症小组多年。发起了拖延症互助组织“战拖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战拖工作室。发明了对急性拖延有速效的“沉浸工作法”,开发了拖延症对策与“下一代时间管理”特训营《战拖骑士团》。(图2/应邀在北大“新媒体与社会”课程上讲解沉浸工作法与战拖的时代社会背景)# 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肄业(2008级),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建模中国科学院,硕士(2005级),统计学与数量生态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2001级),海洋生物学(图3/做客杨澜女士《天下女人》节目)# 行业经验与作品出版:著有《挑战拖延症》,译有《终结拖延症》、《拖延心理学2》等书曾培训机构:阿迪达斯(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北京三帆中学、北京陈经纶中学、北京肿瘤医院等曾巡讲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20余所曾供稿媒体:《心理月刊》、《时尚先生》等 (图4/在新精英“做自己”论坛上的演讲)# 荣誉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罗昭锋“知识管理”课程(2014年秋、2017年春)特邀讲师北京大学胡泳“新媒体与社会”课程(2015年夏)特邀讲师今日头条“千人万元”计划签约作者(头条号:战拖成长学院)果壳网“在行”首批行家,2015年“爆款”行家,顶尖专家团体“在行天团”成员网易有道云笔记时间管理专家,坚果云网盘效率顾问,新精英“做自己”论坛主讲人曾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杨澜专访,被《中国新闻周刊》、《彭博商业周刊》等70多家媒体报道因持续倡导和推动“战拖”运动的发展,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为“中国战拖第一人”,被网易新闻等媒体称为“战拖教父”“战拖骑士团”课程被《财经天下周刊》评为“100个聪明花钱的方法”# 相关资源公众号:zhantuohui
只需付几百元,就可以与行家
一对一线下面谈
为您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不满意还能“无忧退款”。
为您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不满意还能“无忧退款”。
高地清风的推荐
高地清风的推荐拖延症咨询师采访实录:拖延症怎么治? - 法律法规网
拖延症咨询师采访实录:拖延症怎么治?
轶名 法律法规网  
10:06:17  评论(/)
原标题:拖延症咨询师采访实录:拖延症怎么治? 曾因拖延严重到错过留学机会放弃博士学位的高地清风,现已是一名拖延症咨询师。他说拖延症是网络名词却被现代人称为病,拖延症确实可以杀死人,白领人群拖延现象严重。解决问题的本质是认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改变&
曾因拖延严重到错过留学机会放弃博士学位的高地清风,现已是一名拖延症咨询师。他说拖延症是网络名词却被现代人称为病,拖延症确实可以杀死人,白领人群拖延现象严重。解决问题的本质是认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改变工作模式,靠意志力只能解决短期拖延。
问:拖延现象是否自古就有,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还有了拖延症这个词。
高地清风:拖延症是网络时代的产物,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我觉得可能是一个短暂的不适应。过去人们在工作时也存在拖延现象,不想工作时看看报纸杂志,但报纸和杂志的吸引力跟网游、美剧、刷淘宝微博不一样,这些根本停不下来。互联网时代有个工种叫产品经理,他们会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为的就是研究怎样把我们黏在微博微信游戏等上面。
其实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就不再认为社会*的拖延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几年前我也曾把拖延症看成是&时代病&,现在我倒是把&时代病论&看成是目光太狭窄、缺少洞察力的表现。拖延症很可能压根不是网络时代病,而只是转型期要经历的一种阵痛。
我们不但是最后一代独生子女,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拖延症一代。经历了网络从0到1从无到有的变化,而现在的小孩儿,从小就天然适应了网络。
问:作为拖延症咨询师,国内首家互助组织&战拖会(zhantuo.com)&创始人,可以说拖延症和你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地清风:我觉得主要是传播和定义。2008年我加入&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豆瓣小组,当时只有两三千人,现在是13万人多。当时拖延症这个词还很少有人知道,我当了管理员后发现组内有一个关于拖延症的帖子很好,一个网友在国外念书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内容,我跟他策划了一下,给他的帖子置顶,他保持更新,我还买了他的心理医生推荐的一本书《战胜拖拉》的中文版,然后也开始更新笔记。
我和他的这两个帖子都火了,陆续开始有媒体采访关注拖延现象,拖延症这个词开始流传。关于拖延症的定义也是因为这个小组火起来了,我们曾经用Google的日期搜索功能搜索拖延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网络上就是日,也是豆瓣上创建小组的时间。
换个说法,我是拖延症这个词的定义者,它只是一个网络名词。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都是符合这样一个定义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收的这个钱是智商税。或者说有智商不用,他也得交税。
有没有智商是一回事,用不用智商是另外一回事,就是有理*而不实用的现象叫做认知吝啬,因为理*思考是耗电模式。我们大脑是能省电就省电,这是进化的一个结果。所以才会出现人人都有拖延症的现象,使得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思考。
问:你加入豆瓣小组后,组织了9期读书会,和组员们一起阅读翻译了几十万字的关于拖延症的书籍。在国外书籍中怎么称呼拖延症?
高地清风:他们就叫拖延,英文对应的是chronic procrastination,并没有症的意思。关于拖延现象有个专业定义,真*拖延是后果有害,并且本来可以避免的推迟。如果后果无害,或者是无法避免的那种推迟,只是必要的推迟,不算拖延。
问:说到症,总会让人想起抑郁症、强迫症等。百度百科中搜&拖延症&,显示就诊科是精神心理科。那么拖延症到底是不是病呢?
高地清风:百度百科是完全错误的内容。目前来说,临床上对拖延症并没有诊断标准,并不是病,完全不是诊断名词,包括知乎果壳网里很多从事相关领域的网友都查证过。翻开任意一本拖延心理学就会发现,背后的具体成因如果细分的话不下一百种,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我觉得短期未来它也不会成为一种病。
大部分人普遍的误解是病,并且用拖延症代指实际表现不如预期表现时的那段落差。拖延症就像筐,啥都往里装,成了一个万能解释,很多人觉得要是当时没拖延就一定做成了一件事。实际上一个人的预期表现和实际表现中间有很大一段距离,实际表现可能低于他的实际能力,实际能力可能比实际表现高不了太多。而预期表现跟实际能力之间这一段,属于他对自己能力的拔高和美化,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拖延症本质上是一段痛苦,一段落差,这段落差弥合上了之后,应该说是一个理想状态,不可能完全缝上,但是落差明显缩短之后,痛苦会大大的减少。
问:从2008年到现在,在你接触到的案例中,因拖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高地清风:一般我不倾向于对外说别人的案例。以我为例,我曾经因拖延错过留学加拿大一所大学的机会,全球排名前200名之内的大学。
时隔6年后再来分析,其实是我对于去那边做什么课题没有想明白,也担心不适应那边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对于生物学专业不像以前那么感兴趣了。
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些,一边拖延,一边自我谴责。
另外一个拖延的事情是我升入博士后,对实验室工作不感兴趣,最终使得我不要这个学位,开始创业,走上一条不务正业的路。
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能够发挥自己天赋的话,就会很痛苦。
现在创业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痛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应该说现在是辛苦,那时候是痛苦。
问:有人说完成一项工作,一直在拖一直在拖,在指定完成时间的最后一刻才完成。现实中,一个人的拖延症严重到什么程度才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高地清风:不一定是严重到什么程度才来寻求帮助,而是他有没有认为由于拖延造成的后果太严重,必须要改正。有些人即便不是拖延造成的有害后果,但是他觉得是拖延,也会来找我。
他们来了之后,我会跟他们一块来探讨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真*拖延造成的。如果是需要如何提高自己的实际表现,如果不是真*拖延,怎样来调整预期,或者改换方法。总之,他带着问题来,我就给他解决问题。
高地清风:整体来讲白领居多,目前来讲还没有见过飞行员、野外调查员、舞蹈家。偏体力的或者偏使用身体的人会少一些,蓝领也少一些。这也侧面印证了《拖延心理学》中的结论,拖延是我们大脑的一项功能,或者一项特点,大脑有两个系统,偏本能和偏理*。
一个事情在你这造成的负面感受更多,就会不开心,哪怕它再有用也容易拖延。
问:什么原因促使你放弃博士学位自主创业,成立战拖班,做一名专业咨询师?
高地清风:在我们这个时代,拖延症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阴差阳错走上这条路,而且我发现这条路比我原先等到博士毕业,然后再去找高校,或者找个科研院所做研究,或者再去念博士后出国之类都更适合我,也更让我感兴趣。这条路开始别人也没有走过,或者少有人走。
国外有人专门帮人解决拖延问题而养活自己,国内还没有这样一个人,最终我想试试我能不能成为这样一个人,首先要解决生存压力。咨询和培训开课是现金模式最好的方式,成本比较低,比如开发APP,早期做论坛都不成立,我们辛辛苦苦做网站做论坛,发现无法挣钱,论坛的人气全被微博微信分走了,网站属于内容营销或者内容产出模式,那个时候连微信公众号都没有,连打赏功能都没有。
问:你做战拖会网站做论坛的时候,前期大概投入了多少?还记得你的第一笔生意吗?
高地清风:一年两千块钱服务器费用。域名花了四千块钱。
2012年,在自己家里办了一个小沙龙,一个人收十块钱。只是一个小测试,看看如果我讲拖延症,有没有人会来听。
最终不到十个人,实际上把饮料之类的一摊,相当于没挣钱,类似的沙龙做了三期,收费也从10块、30块,之后涨到50块,100快。正式开课时,在一个合作的网站开课,至今开课到现在,开了有40多期,大概一千人左右。
问:战拖班现在一期课程的学费是多少钱?据媒体报道是从最初的2000元到现在的5000元,学费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高地清风:价格是根据行情来定的。最新调整的课程是两个两天,其中一个是3800元,另外一个价格还没有定,前两天是初级班,后边两天可能还会开发成三天的进阶班。
这是咨询行业内的一个普通价。
问:对于学员来说,学费多少会对他们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吗?
高地清风:我觉得永远不要指望钱去刺激一个学员,因为这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钱只是筛选学员,筛选的是有这样一个付费能力的学员。所以这个课程很少有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来上。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工作了的人,认为学了这个东西,实际上给他带来的回报是超过3800块钱,他才会来报的。
问:来上课的学员中,他们的拖延现象一般存在多久?几天的课程,真的就能改变拖延现象吗?
高地清风:一般是存在很久了。我教的是一种新的模式,类似于一个脚手架,他可以踩着这个脚手架登上去,脚手架就是通过清单和沉浸工作法等方法,使得他每天可以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计划,梳理这一天工作进展和收获,他可以产生一个对自己这一天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通过这些方式使他换到一种模式工作,而不是原先的拖延模式。有时候效果很明显就出来了。
问:如果他自己进行不了了,其实还是没有办法改变拖延?
高地清风:目前来讲,这是一个短期的脚手架的结果,这个模块叫做朝梦夕圆,就是教他怎么样可以短期内迅速的能够进入一种按步就班的生活。
课程的第二个部分涉及的是在短期有改变的前提下,继续按照这个步调走得很好,或者发现能够强迫自己用这样一种模式来持续下去。但也会发现并不是不拖延了之后,一切就很美好了,相反你在这个时候才真正面对一个事实,就是原来做的这件事情,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红楼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纵使做工作能够按步就班,但是结果未必会好,这个人可能会重新去考虑他想要的是什么,真正让他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所以经常有学员上了这个课按照这个模式工作后,反倒辞职了。
问:你现在在北京开的课,有个内容是教大家把智能手机从拖延之源变成&战拖神器&。新技术与拖延症的关系是什么样?
高地清风:传统观点说我的拖延是因为我生存在网络时代,但是你又不能让我不用手机,所以有人真的就接受这样一种观点的暗示,既然我的工作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那我是不是只能自暴自弃,我们的回答是你使用手机造成拖延,只因为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我们会教大家如何整理手机桌面上各个软件的摆放位置,哪些放在第一屏,哪些放在中间一屏等等。
问:讲到战拖,你觉得对于这些学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高地清风:认识自己。类似于你去北大被门卫问的那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你是谁,就是你现在水平怎么样,你从哪来的,就是你实际表现怎么样,你要到哪去,你的预期是怎么样。
问:在与拖延症抗战中,有人说誓言、计划等有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你怎么看?
高地清风:针对短期的有用,针对长期的可能有害。心理学研究表明,你提前把一件事说出来,就像使用信用卡一样,提前预支了你从这个事情当中所获得的快乐,这种动力持续的更短,到后期更不容易完成,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公开宣布目标,并且依靠外界的压力来做这件事,很容易破坏人对这件事的兴趣,他会产生一种动力替换,会认为我不是因为对这件事产生兴趣,而是为了不丢面子,为了保持信用,才做这件事。动力外部化是一种严重或者可怕的一种方式。
国外研究发现,鼓励志愿者献血给他们奖励,他们有时候反而不干了,他觉得我的血就值这点钱啊。惩罚*方式也不能起作用,有的幼儿园父母来接孩子,来的晚,所以罚钱,但是发现越罚迟到越多。因为家长会觉得反正又没罚多少钱,我提前把这一个星期迟到的都交了可以吗?迟到的家长之前还会尽快赶来这里,是因为他们内心有愧疚感,但是如果他可以花钱解决,他就觉得这是购买,不会有愧疚感。
所以献血和接孩子,不管是献血当中的奖励,还是接孩子当中的惩罚,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
问:有人在知乎上问过你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别人监督来改掉拖延症吗?他说确实在跟别人发誓之后,会逼着自己准时做完,这个办法能不能用来治好拖延症,要多久才能治好?
高地清风:我要回答他的就是,能,也不能。能说的是改掉急*拖延,即一个具体的拖延案例。不能,是因为它无法改掉你的慢*拖延,即一种拖延的模式和习惯的行为,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问:你有个观点是意志力对于改变拖延症其实并没有用。
高地清风:至少它不是最有用的,很多时候是最没用的。以前我们有个学员临考试的时候,在群里很着急的问明天就要考试了,书还没看怎么办?我应该先收拾桌子还是应该先看书呢?因为他说他桌子一团乱,有人支持先收拾桌子,有些人支持直接看书。问题是他收拾完桌子,恐怕也不能看书,因为人一考试的时候特别喜欢收拾桌子。收拾完桌子后又去扫地了,之后又去擦窗户,总归有大量的事儿,就是不想看书。所以第三种意见是真想明天通过考试的话,你还在QQ上干吗?现在就应该滚出家门,滚到图书馆看书。后来这个人确实滚到了图书馆去看书,第二天的考试也通过了。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的是改变拖延现象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容器,可以看成是一种环境,但是又不只是环境,容器是一个比环境更大的概念。它除了指环境,也可以指我们的习惯,作息规律,所处的圈子,所得到的一种支持系统,家庭,社会,文化,甚至是价值观系统。对这件事有所影响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可以算成一个容器。到图书馆看书的氛围,和你容易看书的程度,和你在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只需要付出一个小小的努力就可以。但是你用意志力管住自己,然并卵。
问:那你觉得拖延症存在好的一面吗?
高地清风:拖延都没有好处,有好处就不叫拖延,不是所有的推迟都叫拖延。必须是后果有害的,而且本来可以避免的,才叫拖延。
问:拖延症和抑郁症、强迫症有什么关系吗?
高地清风:有抑郁症和强迫症的人,更容易拖延,拖延是一种外在表现。我们一般说严重的拖延现象,背后可能是一系列问题,很多时候是相伴而生。
问:生活中有一类人参加聚会时经常迟到,他们说的理由就是我懒,我有拖延症。拖延症和懒有什么关系?现实中太多人认为他们是一回事。
高地清风:我觉得拖延症这个词,正版定义传播的太少,盗版定义满天飞。因为大脑天然有一种错觉,叫认知吝啬,人会混淆推迟和拖延,使得一些有影响力的大v,比如凤凰网有个主笔曾写过文章,说拖延症是很好的习惯,这属于没有任何的逻辑*,没有区分真*拖延和假*拖延,不加思索的使用一个偷懒的定义,甚至他都没有去定义,这就产生了很多误导。媒体人掌握话语权,也懂得怎么样把文章写的吸引人,管杀不管埋,所以罗辑思维的那些预告片造成很多误导,使得这件事情目前已经说不清了,但他们并不能解决拖延症。
这些人还是要回来再来找我,实际上我真正靠的不是办法,靠的是背后的逻辑*,逼着他们一次一次去拷问自己,属不属于真正的拖延,内心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比如他一边去拷问自己那些原始的问题,以及回到我们初中数学的逻辑和智商上,所以我收的是智商税。
思考上的犯懒,而不是他行动上的犯懒,我们可以说,并不是说拖延就是懒,而是说罗振宇就是懒,凤凰网主笔就是懒,很多时候,我们不用脑子去思考,是智力上的懒惰。
问:你在微博上发过一条,即拖延症都是单身,要么就是拖着不分,或者拖着没离婚,拖延症里分居的夫妇比较多,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高地清风:这是《拖延心理学2》中引用的一个结果。我没有跟踪这样的研究,但我觉得倒是可以预期,因为人在亲密关系选择上,也有可能出现拖延。
一个是犯懒,一个是不着急。另外一种我觉得可能的状况是,包括自己有拖延的人,他的预期表现和实际预期落差很大。所以他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他的预期表现的高度决定,他实际能找到的人,是通过他的实际表现决定的,正是这样一段大的落差,使得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喜欢他的人他看不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拖延的很多人,往往并不是行动上有欠缺,而真的是脑子里有欠缺,就是认知上面有欠缺。
执行力、行动力,我认为都是一种结果。不是本源*的东西。
问:今年2月,有个新闻说海南大学的一个大学生,由普通感冒拖延成肺炎,最终不治。这个案例属于拖延症吗?
高地清风:他本来可以更早就医,但是他没有去,很明显后果是有害的,除非就是说我就是不想活了,实际上这个推迟属于拖延。所以我们说,拖延症可以杀死一个人,这是《拖延心理学》这本书里的原话。那些以为拖延无足挂齿的人,完全错了,拖延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书里具体内容是拖延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些拖拖拉拉的大学生,比不拖拉的大学生,更容易吃得少,睡得晚,喝酒喝得多。拖延者学生,跑到医疗机构看感冒、流感和胃病的概率更大,那些认为拖延不过是一个笑话的人,完全错了,拖延可以杀死一个人。
问:好多名人有一些拖延现象,你怎么看?比如高晓松发了一条微博,网友们便说他有严重的拖延症。&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于是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一小时,脑子被搅乱,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时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就睡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
高地清风:我觉得要分领域。比如说高晓松发这个微博,吐槽的是在减肥方面的拖延,但是他并没有吐槽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拖延,他不是靠苗条征服我们而是靠他的音乐才华。
一些名人所谓的拖延,有可能有,但是有的时候,他学习当中碰到的拖延,或者碰到一些障碍和阻碍,有的时候,使得他放弃了这一部分,去专注于另外一部分的学习,甚至开创了一个新的东西,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在生物这方面的拖延,使得我走向另外一条路。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名人,或者很多有才能的人,他的拖延主要是体现在那些他不擅长的领域。我觉得也不乏有江郎才尽,他在他主要擅长的领域出现了拖延,或者出现一个后来难以为继的现象。我记得有一个画家,画的是他的情人,画的特别完美,后来他情人死掉之后,他这一辈子再也不画画了。
战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我们终极的目标服务,只有我们理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想要的东西,才能够判定后果是否有害。
问:有人称你为战拖教父,你对这个头衔怎么看?
高地清风:崔健被称为摇滚教父,罗大佑被称为音乐教父,如果我们认可了一件事情,称这样一个人是教父的话,是一种尊称,我非常乐意接受。
很多时候,人会用一个脸谱或者标签来认知世界,所以我被别人贴上各种脸谱。这个称呼不一定是对我的认可,甚至是不认可,但是我会认为,它画上了一个脸谱,是我的一个必经之路,就像在任何英雄冒险道路上,你都会发现普遍公共的模式,都会从不被信任到信任转变的历程,关键是最终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你背后的这些东西。
问:你也说拖延现象只是一种阵痛,或许再过15年就不需要你这种专业咨询师了。
高地清风: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的,现在只是一个集中爆发期,未来的人类非常适应网络之后,可能并不像我们表现的那么突出。
预期表现和实际表现的落差,可能会一直存在,所以也不至于完全没有拖延这个现象。
其实最终我想做什么样的事情,可能是建一所想象力学院,或者是做一个节目,类似于《奇葩说》,启发人进行思考,思考另外一种可能,它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可能。
现在大部分人花了太多时间沉溺在技术中,用技术带给我们的一种刺激来千方百计的逃避思考,人成为技术的奴隶。
我想达到一个目标,希望批量的帮人拓宽思维宽度。就像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马斯克终极目标是希望让人类成为一个跨行星物种,他最早做paypal,后来做Spacex,又转去做电动车,为什么从天上到了地上?他觉得我们要成为跨行星物种的话,必须要解决能源问题,要解决能源问题,必须要有高效率的电池,要产生高效率的电池,必须有一个产业的需求推动这方面的研发,要有产业的需求,必须有电动车,因为汽车能够推动这方面的产业化,所以他做的特斯拉才能颠覆,乔布斯本质上不是做手机的,他只是把电脑放到了iPhone里面,他做了一台比这个还小的电脑,所以真正引发革命的是这种东西。
问:那你现在还有拖延现象吗?
高地清风:有的时候会有,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来定义,有的时候会有真*拖延,它并不是完全百分之百能够消除,但是我对自己有一个标准,不会严重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拖延症本身是一个比喻,不是一个学术名词。一个人偶尔一年感冒一两次,但他平常大部分时候挺健康,能不能说他是健康人?如果说可以让他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把这个作为目标的话,我们可以说完全能治好。
对我来说,战拖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它向大家证明,我们回归本原思考根本*的问题是多么有用,因为这个用处实在是被人低估的太久了。 tags:
法律法规 / Laws
新闻资讯 / News
站长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战拖延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