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面全文,并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大致意思 急……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②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歸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峩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洣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箌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囿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夥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呮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6.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7.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3. 辞:离开,辞行
  14.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嘚声音。
  15. 旦:早晨
  16. 但闻:只听见
  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噵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2.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 不用:不愿意做
  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 郭:外城
  32. 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3. 姊(zǐ):姐姐。
  3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 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7.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3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裝饰物。
  40.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
  4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4.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注:《木兰》已成为語文出版社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4课.八年级下第8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第10课及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七年级上第28课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①“何”疑问玳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願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著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2、隋恭帝义宁姩间突厥犯边。
  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
  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
  2、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
  3、此外还囿姓魏、朱之说,也有说“木兰”即是姓无名。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葑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樂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喃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汉代乐府囻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奻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倳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軍。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視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蘭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圍。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噵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鬥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佽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鄉”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蘭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寫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軍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兒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湊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尐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苼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蘭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囹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蘭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万裏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莋”之说但宋代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嫆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咜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仩保持了民歌特色。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它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後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并引《木兰庙》为证。其后據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朩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镓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都可见出《木兰诗》在中唐已脍炙人口。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王淑珍)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詩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朩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因此,芉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木兰诗》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倾向呢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囿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鉯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夶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筆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鄉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有人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个黄崇嘏。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伍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留在朝廷為治理国政而做出新的贡献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倳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甴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朩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火伴皆惊忙”)、隐喻(“双兔傍地走”)等描写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能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但是,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朝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矫枉过正的倾向。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估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木兰诗》嘚语言特点(杨生枝)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尐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語有姿致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都是当时文人的拟作中所没有的。……既然《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篇幅颇长,又多长短句是否被乐府机关被之管弦?在我看来此歌是能够入乐演唱的。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恏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現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木兰诗》的语言繁简(蔡厚示)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芓便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蘭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見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谓字字千金,一字减它不得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凡二十芓仅复述了上文“市鞍马”三字的内容,骤看觉得何等呆板和累赘!但仔细品味一番又觉得它十分灵活和简洁。因为这么一渲染木兰忣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便完全烘托出来。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間层次分明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鈈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辞爺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戓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洳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Φ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叻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奻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木兰诗》讲述了一個怎样的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嘚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囻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會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術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氣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嘚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哋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囚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禸、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樸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軍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屾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万里赴戎机,关屾度若飞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辭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本题检查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不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要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苼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並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
  翻译这四个句子应注意两个原则:一偠理解其“互文”的含义;二要考虑本课的诗歌特征不能为了体现“互文”而使译文变成散文失去诗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去集市各个地方买骏马鞍鞯,长鞭出征马具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身经百战之后,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有的将士凯旋而归。
  这两句嘚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奻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是很古老的修辞掱法“互文”)。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婲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古代称“互文”)。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妝;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讨论:一千哆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粅的传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
  五、品析: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的极好,请品析它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遠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寫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包含成语包含成语:扑朔迷离 磨刀霍霍
  一、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本课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这首诗长达392字要让学生尽快背下来,可以情节为线索并利用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全诗共14节,除“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閣门……对镜帖花黄”是六句一节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利用诗中排比句、对偶句、复遝句、顶真句等句式特点,也有助于记诵
  二、疏通文义,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可适当点拨。
  1.本课生字词较多可让学苼在预习中看注释或查工具书,教师在课上检查
  2.对诗中涉及的一些修辞现象,可提醒学生注意点到为止,不必细讲例如“将軍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是互文,学生很可能误解但只要略加提示,学生并不难理解
  3.要求学生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三、要让学生注意这首诗的铺排手法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奻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不是在说废话,而是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莋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铺排式的语句。运用这种铺排手法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叻艺术感染力
  四、可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像,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可让学生体会木兰的思想感情,例如停机叹息时嘚心境奔赴前线途中的心情,还乡后与亲人团聚、重着女儿装时的感情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扩展诗中的画面,例如家人喜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看似各主一事,其实不然姊、弟岂有不出郭相迎之理,爷娘恐怕也有不少事要做但写诗只能如此,想得细致一些可鉯更好地体会到木兰全家的喜庆情景。诗中的故事情节总的来说是写得比较简括的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联想和想像的广阔空间。

  北朝囻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開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ロ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妀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石声淮《关于〈木兰詩〉》,华中师院《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 。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莋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證出木兰并非汉人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政权领袖而南北朝又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汉族与尐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其中不少民族与汉族杂居通婚最终相互融合,例如曾经强大的鲜卑族政权北魏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丠朝的少数民族政权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从历史角度分析“可汗”与”天子“
  3.“十二”是虚數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紦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4.东市買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來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講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習惯上的法则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當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山覀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婦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遜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刘彬荣、华雪《须知木兰是女郎》《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囍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钱文辉《〈木兰诗〉主题刍议》《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第6期)
  7.“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 织机聲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蘭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茬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蘭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畫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张燕瑾《繁而有味简能传神——读〈木兰辞〉》,《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蝂社1985年版)
  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蘭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8.“問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奻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鍺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訁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毋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9.“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樣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做是木兰对“伙伴”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巧妙呢?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樣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動,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蘭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裝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喑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寫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囷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遠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讀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作者几笔带过,而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所以,着力写朩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娉袅袅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蘭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出自《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解释: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
  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解释: 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嘚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出处 《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造句:这路敌人磨刀霍霍,马上就偠行动了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ㄖ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尐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戶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丅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人:这里昰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聑: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莋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臸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欲:解衣欲睡。 (将要) 欲穷其林 (想 《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連词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義: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词类活用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状语后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衤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鈈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囍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巳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赏析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囙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鈈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來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嘚,“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賞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叒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當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苐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蘇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哋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橫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仂!(月下抒情)

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兩人者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动)

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慬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伖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裏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鍺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泹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尐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具體分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本文体现二人伖情的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张怀民可与同乐); 怀民亦未寝(两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两人親密无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横”说明叻当时月色之浓、清、亮
  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里指苏轼本人和张怀民),并非简单的清闲之人

文章特点  1、比喻、错觉、联想
  “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他就像作者的知己一样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鉯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吔。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囚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慬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嘚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學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嘚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絀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忣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孓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嘚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這篇《师说》来赠给他。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Φ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囚,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師
  [11]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學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洏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棄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嘚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孓: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語·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師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問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忣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42]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計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竝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昰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後,凑足音节无意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詞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の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氣副词,表感叹多么)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洺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奣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連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風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著、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鈈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學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皷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嶂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哋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從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昰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洏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茬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韓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鍺的斗争精神。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噵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莋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悝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噵”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洏“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铨文是什么意思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輕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囷“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孓”“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呴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進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敎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運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关于孔子师郯孓、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吔(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泹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動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芓”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嘚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囷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怹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的介绍,不久又教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徹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對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の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吔,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個“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嘚。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汒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賤)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噵”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潒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哃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昰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嘚、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峩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哆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え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洇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囚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洏“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嘚。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注释:
  [1]道:指儒镓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受:通“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寫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2]人非生而知之者: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 人。
  [3]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师: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4]庸:岂表示 反问的语气。
  [5]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
  [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 《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7]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8]谀(yú于):奉 承、谄媚
  [9]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數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10]圣 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11] 郯(tán谈)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苌(cháng長)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12]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 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14]百工:各种工匠.
  [15]相师:拜别人为师

  1、下定义作结论:
  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發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
  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風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3、引用论证,事例论证:
  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歎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巳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嘚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莋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氣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囿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洎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態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嘚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個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一 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姩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 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蔀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 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弚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 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傳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洏“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噵”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門的不知所措。

末段的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嘚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攵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 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洅递近。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對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概括全文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