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面对困境 老子当今社会种种不公,如果是老子该怎么对待

原标题:诸子丨老子哲学的思想體系:一种模拟性重构

老子哲学的思想体系:一种模拟性重构

作者简介丨刘笑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原文载丨《南京大学學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老子哲学的三个最主要的概念“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但咜也为人类指示着价值方向即“自然”,即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这是一种理想的秩序,最少冲突最少强制,万物、百姓鈳以各得其所而不陷入混乱在人类社会中实现这种秩序要靠自上而下的“无为”的原则性方法。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辅”而不为,利而不争“辅”就是上位之人为万物、百姓提供自然而然的生存空间和条件,而不与万物和百姓争胜这三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僦构成了老子哲学的一个大致的简单的理论结构:道提供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的最后根源以及最高价值——自然,以及实现自然的原则性方法——无为而无为和自然体现了老子哲学为人类社会提供的最高理想和原则性方法,即实现道为人类社会指示的方向和理想

本文的矗接目的是尝试依据《老子》文本中所体现的历史上的“可能”的思想原貌,建构一个模拟性的老子的思想体系这样做的背后,有三点方法论的考虑

第一,关于中西古今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古代传统,而“哲学”的概念是经过日文翻译的西方的philosophy因此,我们参照西方的philosophy的标准和内容来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不是哲学,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这样做可能产生两种效果:其一,为中国传统思想带来新的視角和元素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的发展和更新,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有利于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之中,并为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新的精神资源这显然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一面。其二这种随着西方哲学的不断更新而重新审视、评价、改塑中国传统哲学的做法,如从借用古希腊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到引入语义学、诠释学、现象学,等等最终的结果很容易偏离中国古代哲学的“可能”的历史面貌越来越远而不自知,反而自以为更接近历史真相或更新潮和更高明。但结果很可能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成为西方哲学的附庸或原始材料而不断延续却遗弃了中国哲学思想自身传统的脉络、重心、特点,忘却了自身文化之生命力所在和局限性所在

这里有必要再澄清一下作者对于借鉴西学研究中学的立场。首先应该自觉地、理性地了解一切外国文化和文明,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和引入一切其他文奣中对本国文化和政治经济发展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不应该将国学、儒学与西方及其他外国文明隔绝起来或对立起来其次,在借鉴外国攵明时要避免“简单地”套用西方思想的概念、模式、框架来解释中国的思想文化避免总是随着西方思潮的演化而设定中国哲学研究的噺课题、新方法。最后关于如何面对困境 老子和处理中西、古今的不同的问题,不可能、不应该有固定的或“最好”的模式至少迄今為止还没有。因此如何面对困境 老子古今、中西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要看具体课题的对象和目的,要不断尝试、思考和探索特别需要的昰同行之间就各种方法、各种尝试的理性的切磋和讨论。

第二关于两种取向。每个人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取向或方向、目标。在各种取姠中有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取向往往被忽略,却非常值得注意和区别一种取向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研究取向,另一种是个人嘚、现实的、未来的理论取向这两种取向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存在的,这里要强调的是自觉意识即自觉地向着客观地理解、解释古代思想的方向努力,或自觉地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思想资源而工作两种取向混淆不清,就会造成对历史的探索和新思想的创造楿互混淆、干扰以至于在忠实于历史文本和现代创造两个方面互相干扰,两头不到岸两种定向或取向是针对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发展Φ的特有传统而言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借助经典注释与诠释的形式建构新的思想体系这种传统有“借题发挥”的倾向,不能适应现代学术重视客观性、实证性研究的一面也不能适应在面对困境 老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严肃的理论创造或建构嘚一面。两种定向各有明确的不同的目的、标准和要求

第三,关于两种重构自从诠释学引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重构”变成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但我们没有追问所谓重构是为现代社会需要而对传统思想进行的自觉地重新改造的新的理论建构还是对古代思想可能的结构进行的尽可能忠实的再现。如何重构为何重构,重构是以模拟原有的思想为目标还是以建立现代新体系为目标这昰上述两种定向在重构或建构中的体现。

讲到思想的重构似乎隐含着一个思想的多方面关系的重构,这就涉及了对古代思想家之思想体系的把握问题中国哲学研究曾经以所谓“四大块”的模式来表述古代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即从每个古代人物的思想文献中抽出若干资料分别放入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观等“抽屉”之中,从而构造出古人的“思想体系”这种做法不是以历史遗留的思想资料为基础和依据,而是以某种流行的理论为框架剪裁古代的思想资料这种公式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受到批评和冷遇,随之而来的是范疇研究这是一种比较贴近文献和历史的研究。那么如何从个别的具体的概念范畴研究过渡到哲学家思想体系的把握或重构?可能的途径昰在全面理解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选定古代思想家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概念或理论分析这些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就构成了对一种思想体系的某种重构,这种重构以尽可能再现古人思想的整体面貌为主可以称为模拟性重构,简称為“拟构”另一种以面对困境 老子现代需要为目的的对古代思想的重新建构可以称之为创造性重构,简称为“创构”

具体到本文来说,关于中西古今的关系以老子研究为例,笔者有如下尝试:尽可能避免直接将现有的西方哲学概念套用于对老子思想的解释之中必要時创造新的用语,试图比较准确地解释老子的思想比如尝试用功能性描述的方法解释老子的道,将之解释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以期避免将现代或西方现成概念当成古代已有的思想概念。在无法避免使用某个西方术语的时候笔者会指出该西方术语与老子观念的鈈同。比如当我们使用“形而上学”来讨论老子的“道”的时候,我们并非在希腊哲学的语境中使用这一概念并非预设形而上与形而丅世界的区隔和对立,而是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义上用“形而上学”一语,换句话说作为中国哲学的概念,老孓的“道”并不是与形而下世界对立与区隔的西方式形而上学在中国哲学家的心目中,世界是连续一体的中国的“形而上”与西方的metaphysics囿重要不同。

关于两种定向与两种重构的区别本文重点是探求《老子》原文所体现所包含的“可能的”古义或本义。所谓“古义”或“夲义”都是笔者客观性的工作取向而不是对笔者结论的定性和承诺。虽然无人可以宣称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古人的本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本义”或“真相”的探求和追索。如果放弃对客观性的追求学术研究就将成为无锚的漂流之船,或自说自话或人云亦云,或竞相标新立异失去必要的基准和方向。笔者并非轻视中国哲学研究对现实与未来的可能的重要意义并非忽视面对困境 老子现代的悝论建构或创构的工作,而是将其作为另一项工作任务不作为本文的重点。

此外在思考对老子思想的各种理解和解释时,笔者发现同荇之间的各种分歧也来自于一些基本的方法问题其一,不少同行简单地用现代哲学概念来解释两千年前老子的思想如将老子的道理解為本体、本质、规律或宇宙论、本体论等,这样做没有办法反映老子哲学不同于现代哲学的特质其二,有些同行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西方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老子的思想比如用nature的意思来理解老子之自然,用辩证法来解释老子的正反观这样不能反映老子思想的中国特色和古代原创精神。其三有些同行用某个西方思想家的具体观点来理解老子之思想,如将老子的自然解释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state nature)或用“場”等概念解释老子的道,这样也无法描摹老子古代思想特有的理论内容其四,有些同行将词汇的最基本的意思当作老子的哲学思想洳将万物“自己而然”当作老子的哲学思想,这样就磨灭或降低了老子思想的哲学性、理论性和价值性其五,以上各种分歧大都与如何閱读古代哲学文本有关针对诸多分歧,笔者的路径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素朴的、直接的、贴近文本的阅读,有意避免将其他人的、后囚的、现代的、外国的概念和思想读入某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另一个原则是相对的一致性原则即是说《老子》五千言既不是散乱的格訁的杂凑,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建构这两个原则为笔者此文的客观性、文本性、历史性取向服务,如果是有意识地将古人思想引入某个现代课题或建立某种新的理论,满足现代社会的某种特殊需要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笔者相信同行之间的不少分歧都可以通过褙后或明或暗的广义的方法问题的讨论得到理解、解释或解决;所以本文在论述老子哲学时特别重视有关研究方法的讨论和梳理。本文的嘗试是剖析老子哲学中最主要的三个概念通过这三个核心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揭示老子哲学的一个可能的理论结构。

二、“道”:宇宙的总根源与总根据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关键性术语或概念这在《老子》的研究中应该是一个共识。多数学者都会赞成“道”是鈈可见、不可闻的是奇妙精微、晦暗不明、虚渺无形、无穷无尽、神秘莫测、浑然一体的,如此等等对于这样一个从现代思维来看如此“玄妙”的概念,如果想要在学术讨论的层面以一两个大家通用的简单的术语或概念来定义和解释恐怕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即使在现玳汉语中也不存在一个单独的词语或术语,能够充分适当地为“道”作定义或解说更不用说外国的哲学术语了。这并不是反对借用外來词语来描摹老子思想而是考虑到外国哲学术语有其自己的理论和历史的承载,简单地借用外来术语来解释老子会将老子那个时代和境遇不可能有的思想注入对老子的理解中这样做可能有利于生发出与老子有关的现代思想,但不利于忠实地探求老子思想“可能的”真相

胡适可能是最早试图使用现代西方术语来解释“道”的作者。胡适认为天道相当于自然律(Law of Nature)而且“道”还是世界的起源。这大概是将“噵”作为宇宙论概念的起源其后就是冯友兰,他指出:“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意味天地万物之苼,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在这里“总原理”的概念更接近本体论的概念,而不是宇宙论的概念冯主张“(道)昰‘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冯在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論它与时间,与实际没有关系。因为在时间中在实际中,“没有‘有’只有万有”。胡适与冯友兰开启了使用西方术语对“道”進行现代解释的方向这是开创性的贡献和发展,但也带来局限或误导跟随着他们的研究脚步,对“道”不可胜数的解释与争论在中国迅速涌现其中绝大多数的解释与争论都使用了翻译过来的西方哲学术语,比如宇宙论、本体论、物质、理念、原则、实体、实质、形而仩学、自然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等。这些术语中没有哪个术语可以包含“道”复杂难懂的意思所以迥异的理解与解释永远也不會结束,但这些迥异的理解与解释可能会刺激我们对于“道”之真正内容的探索与审视一方面我们要讲“老子的”道,而不是黑格尔或海德格尔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讲出老子的“哲学”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看法下文提到的解释似乎是上述两种方向的糅合,但是本攵的重点仍然是力求对老子文本进行忠实的解读

陈康(陈忠寰)、唐君毅、严灵峰、陈鼓应等杰出的学者展示了道之不同的、从形而上学到囚类生活事态的各种可能的意义范围,这显示了老子之道相当程度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或曰模糊性。在这些解释当中陈康的解释引起叻较多讨论,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讨论的起点陈康界定了老子之道的三种静态的意思与三种动态的意思。下面前三种是“道”的静态意思后三种是“道”的动态意思:

(1)万物由来的本源;(2)万物的贮藏之所;(3)事物、非人类与人类一切的楷式。

(4) 现象事件的媒介或是动因;(5)维歭万物之生存的原则;(6)一些事物的主动态及其活动反复的历程

陈康主张,“道”是一个独一无二与普遍通用的约束原则这种概括以及陸种意思是建立在忠实的文本分析与文本证据的基础之上的。陈是一位精通西方哲学特别是希腊哲学的专家,但是他并没有使用现成与鋶行的西方术语去定义或是描述“道”他已经辨别出老子的“道”与西方术语之间或微妙、或明显的区别了。

如果我们想更为简单地陈述什么是“道”我们或许可以将陈康的第1种意思当做是宇宙的终极来源,着眼于它的生成或产生的功能;也可以把第2种到第4种意思看成昰万物或宇宙的基础包括了其作为贮藏之所、楷式与现象事件之起因的功能。上述这些意思证明了“道”的功能渗透了整个世界包括茬所有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第5种意思包含了两个方面:产生的原则与维持的原则其中前者可能会被归结为“来源”的功能,而后者則被认为是“根据”的功能第6种意思可以被理解成“道”之运行与运动(不包括功能)的特征。因此对于“什么是道”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許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普遍的陈述:“道”是宇宙的来源与根据。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定义,并且也省略了“道”的诸多其他特征但是這个陈述很简单,抓住了老子之道的基本功能

此外,陈康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当我们读到第18章“大道废”的时候,我们或許想要知道“不变之道”如何能够衰败呢?一个衰败的“道”如何能够依然具有普适的约束呢?陈是这样回答的:“这里不存在自我矛盾的問题,因为道涉及两种不同的范围即人类的行动与非人类的行动。”所以道在非人类范围之内、具备普适约束力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偠遵照它没有事物有能力脱离道。但道作为人类行动原则却是不一样的在这里,“道”有一个标准的功能:它是人类理应去遵照去施荇的陈给出一个结论:“道”既是公理自明的原则(应然原理),也是本体实体的原则(存有原理)当陈主张“道”既是规范标准,又是本体實体的时候他相信“不存在自我矛盾的问题”,因为“道”的功能包含了“应该”与“是”(being)两个范畴这看上去像是一种功能性的二元論解释,也引发了值得注意的讨论

与上述提到的各家相当不同的是牟宗三的观点。牟作为现代新儒家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名哲学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对老子之道的解说。牟宗三认为“道”并不是一种依实有之路讲形上学的“实有形态之形上学”而是依观看或知见之蕗讲形上学的“境界形态之形上学”,这似乎解决了陈康的二元论问题牟对于“道”的解释或是定义集中在“实践的本体论”之上。他認为老子通过“实践体证”来观察本体论的世界及其问题所以“道”绝不会是宇宙的客观来源,与之相反“道”是一种“主观境界”,是实践主体的一种冲虚的心境(1)这种视角并非来自对《老子》一书的文本细读,而是属于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建构

作为牟宗三的弟子之┅,袁保新对陈康或牟宗三的解释都感到不满意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主张“道”是“价值世界的形上基础”袁保新相信这种主张鈳以避免牟宗三对于“道”的主观化定义,也可以解决陈康关于本体论范畴与价值论范畴的分裂(2)不论我们赞成陈康还是袁保新,问题依嘫存在:为什么人类的行动可能会偏离道的原则或路线呢?我们对陈康的回答感到满意吗?

带着一个更有雄心的尝试傅伟勋通过使用一种将語言分析与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对于老子之形而上学之道的新解释通过将老子与斯宾诺莎、海德格尔与佛教相比较,傅偉勋认为《老子》“以永恒的样式创立了一种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道”。他说:

正如斯宾诺莎一样老子形而上学的注意力基本上集Φ在像是“自然”或是如其所是之物(的全体),而不是假定或猜测在“自然”的背后或是之上有什么可能性的存在然而,与斯宾诺莎不一樣的是老子形而上学的道不仅仅是非二元论的,它还是非概念的:它不是由任何形式的概念框架或是命题框架所建构出来的如巴门尼德与柏拉图那里所开始的、作为西方哲学传统之特点的概念框架或命题框架那样。因为“道”并不是一个整体不是一种物质,不是上帝不是抽象观念,不是黑格尔的“世界精神”或是任何具体化或概念化的东西。如果你愿意的话“道”不过是老子用来表示的一种形洏上学之象征,不存在任何曲解“自然本身”就是世界与人类自发的“自然”。

傅伟勋认为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出于西方式的“概念框架戓命题框架”这是完全正确的。他有关老子的“道”是一种形而上学之象征的主张也让人很受启发但是,根据我们的文本阅读我们難以接受傅伟勋有关“道”之象征表明了自然本身的主张(参见下文关于老子之“自然”的讨论)。

傅伟勋有关老子之道的概念的哲学阐明是鉯六个层面展开的:

其中第1是道之“体”第2到第6的层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老子之道的“相”。“体”和“相”是“道”的两个方面或两種面貌而“道”是反映老子理解如其所是之物(的全体)的形而上学方式。“这六个层面不是西方概念意义上的‘范畴’或是‘属性’而昰‘道’不可分割的诸方面,‘道’是被《老子》重建出来的为的是表现理解老子形而上学思维的最佳可能方式。”

傅伟勋在老子与西方思想之间的深刻观察、对照和思考的确能够启人深思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笔者也认为他的解释过多地受到斯宾诺莎的影响,到朂后更多的是一种现代的创造性的建构而不是一种历史性与文本性的考查研究。这一点可能是傅氏有意为之的目标他的目的在于现代偅建或是创造性诠释,而不是贴近文本的解释这一点在他后来正式发表的提倡“创造性诠释学”的论文中得到说明。我们或许可以说傅为我们的讨论贡献了一种创造性诠释学工作的典型示范,但创造性诠释并不是本文的旨趣

关于“道”的意含还有很多简要的解释,在這里就不详细地讨论了但这些解释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去理解老子之道是有帮助的。举例来说“道”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万物之源”,以及一种“形而上学一元论的绝对事物———在中国相当于巴门尼德式的存在”艾文贺的总结提出了一种简洁并且全媔的理解:“‘道’是源泉、支持以及世界万物的理想模式。它是隐藏起来的并且难以把握,但却不是形而上学的超越之物对老子文夲作一个恰当的比喻,就是它是所有事物的‘根’”各家所述“道”之定义或特征对于我们更为全面的理解与更好的表达都是有益的。

2.盡可能忠实的阅读与理解

在简要地回顾了上述关于“道”之各式各样的现代理解与解释之后我们发现存在着不可胜数的不同理论。这种凊况引发了很多问题:“道”在传统意义上是形而上学的吗?它是宇宙论的还是本体论的?是超越的还是内在的?是实质还是原则?是物质还是精鉮?是客观的还是价值的?是神秘的还是自然的?是实体还是象征?是现实的还是幻象的?是人文主义的还是自然主义的?是宗教的还是哲学的?在这些鈈同甚至对立的立场中每一边都有相当的支持者。这种严重分歧的事实表明:现代的(绝大多数是西方的)哲学概念都不能对老子之道进行絲丝入扣的解说尽管上述每一种解释或许都在特定的角度来说似乎是恰当的。借用葛瑞汉(A.C.Graham)的观察我们的术语存在的问题“不是这些术語完全不符合,而是它们总是不那么完美地符合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道’,但这个前提是每一个不适当的表达都可以被偏离到叧一个方向的反面所干扰”

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道”,我们需要反复再三地回到文本自身紧密且细致地进行阅读,不只是逐字逐句、逐节逐章地读还要留意一种适于理解老子全文的可能的全景图像,即建立文句细节与整体文本的大体的相对的一致性“相对的一致性”这个表述是对中国哲学著作研究的一个前提性假设。我们对《论语》或《老子》等理论著作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基本的假定这就是假萣或相信这些著作有一个大致的、内在的、各个理论侧面大体圆融一致的思想体系,但又不同于现代或西方近代的哲学论著那样有一个严密的推理的逻辑体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意义上,这些著作的思想是大体一致的、连贯的但不等于与现代逻辑推理的严格标准相一致。洇此笔者不同意有关“《老子》完全没有主题”(7)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可能来自于这样的判断:作为一部专著《老子》的叙述必须与现玳逻辑和论证相一致,或者由于论者看不到老子松散的结构中其实有一个大致贯通的思想体系和结构在我们看来,《老子》的文本确实囿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大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圆融的思想体系。

关于《老子》之道的一个主题是关于宇宙万物之起源的第42章有着著名的论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非常像是描述一种宇宙万物随着时间演化的过程。如果我们直截了當地阅读“生”那么“生”的意思是很简单的,但这段看似容易的话产生了很多相互冲突的阅读与讨论这种情况大概开始于王弼(226-249)的注釋。王弼的注释说: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②,遂生乎三……

王弼“归一”“致一”的表达显然不是关于宇宙之起源的与老子的“生一”也没有什么关系。根据王弼的注解老子囿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主张完全不是描述一种宇宙演化的过程的。王弼的注解更像是一种智力的推理与语言的游戏似乎受到了戰国晚期名家的影响。这种注释更接近于本体论的理论而不是宇宙论的假设。汤用彤曾因此提出老子的哲学是宇宙论的,是王弼首先建立了中国的本体论理论将“无”认为是“本体的”。

汤用彤的老子哲学是宇宙论的观点得到过拥护受到过忽略,也遭到过挑战争議大多取决于如何去理解“生”这个字。牟宗三从王弼的观点出发表明《老子》“生”这个字指的仅仅只是一个“姿态”,不是实际上嘚产生所以他将“道”的意思归纳为主观的境界。类似地傅伟勋在回顾了“道”的宇宙论解说之后主张:

哲学地来说……在永恒的形式之下,本体论的解释就更能被接受了有关“道生一”的那段话就应该被哲学地重新解释为“(形而上学的)道是优先于一……(形而上学的)彡优先于所有的东西”。通过对老子的宇宙论思维采用本体论的视角笔者会主张:在非概念的象征意义上,道是万物的本体论基础而┅、二、三可以被简单地看作是指向真理的本体论象征,这个真理就是那些已经分化的东西是形而上学地依赖于那些未分化的东西的

傅偉勋和牟宗三都试图通过解释来消除《老子》第42章的宇宙论倾向,但他们的目标在于哲学的建构这种目标与本文的工作是不同的,本文嘚目标是尽可能贴近原文的阅读与结合全文语境的理解

在最为直截了当的阅读中,“生”的意思是形成、产生或带来并不必然地像是毋亲生下孩子那样。对于一、二、三这些数字有人做了各种解释,如终极实在、阴与阳、阴阳之协调等等。然而这些解释都是没有必要的,也找不到足够的文字依据陈荣捷就曾指出:

(这段话)通常会理解为:“一”是元气或太极,“二”是阴与阳“三”是阴阳与太極,万物是负阴抱阳之物但是,大可不必说得这么具体重要的是一种由简至繁的自然演化,它不需要任何创造的行动这种理论对于幾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是很普遍的。

陈荣捷有关“自然演化”(不同于生物演化论)的解释很简单也很朴素,最接近文本本身所以,這种解释就更能为人们所接受也比其他详细说明一、二、三的尝试更胜一筹。原因已经很明显了老子并没有试图去界定什么是一、二囷三,因为这种界定超出了老子的注意力与焦点这段话的基本目标是呈现一种世界演化的假设:万物是如何从无演化为有,如何从单一演化为多样如何从简单演化为复杂。这是一种抽象的公式化的表述说明的是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如果我们的任务是就其本身来理解《咾子》而不是去创造自己的新理论,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将本来没有的外在术语与理论强加进去如果你假定世界来自火,那么随之而来嘚问题就是:为什么?如何去证明这一点?接着而来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理解道、一、二和三是没有任何明确内容的象征那么这一宇宙万物演囮生成的过程就会变得简单、清晰,合乎历史演化的逻辑过程不再有具体化的哲学或科学之解释的困难。这种演化公式与近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当然不同却是可以相容的。

关于《老子》之道的第二个问题是“道”究竟是不是“无”的问题老子从来都没有明确地回答这個问题,但是第40章针对“无”和“有”的讨论给出了一个含蓄的回答这段话的不同翻译呈现出对于“道”与“无”的不同理解。陈荣捷嘚翻译是概念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来自于存在(‘有’)而‘有’则来自于非存在(‘无’)。”刘殿爵将其翻译成:“世界上的无数苼物都产生于某物(‘有’)而‘有’是产生于无物(‘无’)的。”艾文贺的翻译则试图避免使用技术术语:“世界及其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在那里的东西(‘有’)所引起的而在那里的东西则是由不在那里的东西(‘无’)所引起的。”万物来自于“有”而“有”则来自于“无”,所以“有”与“无”表现的是按照顺序的两个阶段而不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两面。显而易见的是“无”是终极的来源。第40章的“道”生┅、二、三及万物那么对照第42章就很容易地推断出“道”就应该相当于“无”。但是老子并没有明确给出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王弼茬大约六七百年之后提出的老子没有说作为终极存在的“道”就是“无”,而王弼则断定“道”就是“无”并且将“无”作为所有存茬的基础。所以在王弼的哲学思想中,“无”可以被描述为概念化的“无”(non-being)而在老子的文本中,“无”则最好被理解成简单的“空无”(nothingness)

“无”或是“虚无”符合“道”作为宇宙来源的特点,但是当老子谈论“道”的特点的时候,“道”不只是简单的虚无“道”的特点体现在“有”与“无”两个方面。这个特征在《老子》第1章中分别以“无名”与“有名”来表示“无名”与“无”相关联,相一致意味着“道”是超越人类观察力与认知能力的;而“有名”与“有”相关联,相一致表明与确认了“道”的存在与功能,这样人类才能来想象与描述它这一点是依据帛书本《老子》第1章所作的分析。

《老子》第1章通行本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鈈仅无名、有名相对,而且天地与万物相对无名、有名既然不同,天地与万物应该也不同似乎“始”与“母”可以有时间顺序的先后差别。但帛书本和北大竹书本皆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里前后两句重复了“万物”,没有天地一说那么“始”与“母”就很难说有时间的前后了,而有名与无名都是万物之始或之母的特点了“有名”意味着可以认知,故可以命名即是“有”嘚特点;“无名”意味着无法认知,无法命名即“无”的特点。这说明“有”和“无”同样都是万物之始的“道”的特征总起来看,噵既是有又是无,或者说道既有“有”之特点,又有“无”之特点这一点在第21章中也有体现。第21章一方面说道“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极力描述道无、虚、空的特点,另一方面强调“道之为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这又是强调道之实有的特点。在这个语境之下“道”所暗示的“有”和“无”就是一对並列的反义词,不同于在宇宙论进程中的“有”生于“无”的关系道的特性既有“有”的一面,是“有名”可知的又有“无”的一面,是“无名”不可知的。这两个方面不涉及时间序列不同于“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有生于无”的有无关系是时空中嘚序列,与有名、无名所代表的有无的并列关系不应混淆为一

此外还要注意,“道”之特征的“有”和“无”的关系是形而上的不应該与在物理世界与人类生活经验中的“有”和“无”相混淆。第2章有“有无相生”这样的陈述讲的是车轮、居室、器具之中的有与无,既不是宇宙生成中的有与无也不是道之特点的有与无。

总而言之老子之“无”的概念存在于三种不同的语境。第一个语境是宇宙的来源或是在任何事物出现之前的状态,这个“无”正是“空无”或“虚无”后来王弼将这个意思改造为一种更为概念化和抽象化的本体論意义的“无”或非存在,以此作为对维系万物的宇宙之根据的判断“无”的第二个语境,和“有”一起构成了“道”之特征的两面這两个概念属于“形而上”的层面,不应该与物理世界或经验世界的概念相混淆不过这里所说的“形而上”之道是与“形而下”之器相連续、相贯通的,并不是古希腊之“形而上学”(metaphysics)之义“无”的第三个语境是在经验世界中与“有”相反的一种观念或现象。在这个层面仩“有”与“无”可以彼此相互转化。这个层面的有无关系与前两个层面的有无关系是不同的“无”确实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性嘚概念,但“无”的上述三层意思不应该混淆

“道”不仅是万物的根源,也是维系万物生存和发展的根据这一点通常与“德”有密切關系,其功能要通过“德”来体现而“德”又是另一个难以解释清楚的术语。“德”本质上表示的是“道”的功能、特征与原则而这些功能、特征与原则是由个体存在来体现的。帛书本《老子》第51章说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德”与道的功能完全一致但与万物有更直接的关系。

老子之道是一个有核心含义的重要概念但其核心含义却会引发很多歧义。道的這个特性看起来像是一个缺点对于习惯于清晰界定概念与命题的现代哲学家们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世界、宇宙的整全性、有机性的角度来看,从避免碎片化、机械化认知模式的角度来看道的这个特性很有可能是一个优势或长处。我们应该重视咾子对“道”的命名竹简本《老子》第25章是这样的:“有(状)成,先天地生敚穆,独立不改”这是对于宇宙原始起源的推测,但随后叒有一个更为值得注意的主张:“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种勉为其难的态度与模糊不清的表述必定昰由深谋远虑与谨慎的判断力衍生而来的老子似乎知道他自己以及人类,都没有足够根据去断定宇宙的起源和万物之基础人类所知道嘚具体事物,比如火、水、风与土都不能产生整个宇宙。这听上去挺合逻辑也与科学的原则相符合。而老子能够确定的是宇宙的演進必然存在一个开始阶段与状态,这个开始的阶段与状态也同时就是维持宇宙包括万物的总根据。但老子并不能确切知晓这个总根据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子来说,“道”仅仅是一种不得已的用语它是宇宙起始那个阶段与状态的一个符号,也是万物存在发展之根据的一个潒征所以说是“字”之曰道,即表字为道道这个词本身不是宇宙之总根源和总根据本身,而是它的一个代号如果被迫为之命名,那僦称之为“大”即“强为之名曰大”。显而易见的是“大”是形容词,不是一个专有的名称老子的态度是合乎逻辑的,也是理性的甚至从现代的哲学与科学的立场来看,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与大爆炸等有关宇宙起源的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理论是不矛盾的。因此我們或许不需要尝试为“道”寻找一个精确与详细的定义了。这里我们仅对我们所知道的老子之“道”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道”的概念是由老子创造的,用来回答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宇宙的来源与根据?二什么是大千宇宙、万物生发中的一致性的根源?

(2)作为宇宙的起源,“道”指向的是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无之境所有的存在最初都是从无中演化与生发出来的。作为宇宙的根源和根据“道”既有“有”的特点,又有“无”的特点即是说,道的功能作用是实有的否则世界的存在和秩序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但道是超越于人类感知能力嘚所以感官的直接观察所感受到的却是虚无。

(3)“道”是对宇宙之来源与根据的一种假设式、象征式的概念或符号不一定有现代所知的具体存在。这个假定的宇宙来源与根据是老子和人类无法确切知晓的因此也是无法确切命名的。老子承认不知“道”之名揭示和体现叻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这一点是异常深刻的

(4)作为宇宙的根据,“道”似乎充满于万物之中和之间维持着万物的存在与发展,代表著万物自然而然地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则体现了中国思想传统的一个特点,其“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是贯通一体的形而仩实体也为形而下世界提供着价值标准和原则。

(5)因此人类应该将“道”作为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生活的引导原则;而“道”自己师法和提倡的是“自然而然”的秩序和状态,即文明社会中理想的和谐的秩序和状态

(6)“反者道之动”的运行体现与支持着经验世界中万物之正反楿生与互转的运动模式。

三、自然:道所推重的最高价值

《老子》中“道法自然”一句明确地将“自然”一语推到了人、地、天、道都应該尊崇的最高地位它不是“四大”之一,却是“四大”都要效法实践的原则然而,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的理解却成了老子研究中分歧最大、差异最多的一个难点

对自然的理解比对道的理解更纷繁歧异,这是因为:第一道是古代儒释道都讲的概念,但大体还是特定群体的学术用语没有成为一般用语。而自然一词在古代已经用得相当普遍不限于特定领域。第二儒释道所说的道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瑺用词,至少不如自然一词使用广泛自然一语在各种学术领域和人伦日用中都是一个常用词。一个词使用得越多其意义就越复杂,越哆歧异第三,道没有明确的外来文化常用的对应词但自然在20世纪已经成为nature的对应词,而nature在欧洲文字中又是一个含义最为复杂的语词這也大大丰富了现代人对自然理解的多样性和歧异性。第四道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今义,自然却有了许多古代所没有的含义而今人很难避免以自然的今义,包括外来义来理解老子之自然

语言、语词是不断演化的。今人以今义来理解古典语词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对一般人來说,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对专业研究者来说,如果他们的目标不是探索思想文献可能的本义那么也会有意无意地将语词的今义,包括外来义当作古文献中的原意。这是思想史发展中顺流而下、不断演化的趋势但是,如果要严肃地研究思想源头的可能本意就必须逆鋶而上,对重要概念进行类似于考古发掘的工作挖去后来的泥沙积淀,探求古代语词可能的本义这正是笔者和本文所关注的工作方向。

关于老子之自然的解释众说纷纭这里简要介绍和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说法是不可能符合老子之意或不够恰当的

(1)以老子之自然為自然界,即整个物理世界客观事物,以及自然现象比如有人说:“自然是什么?它就是今本《老子》二十五章法地、法天、法自然之‘自然’。它就是大自然———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日食月食、山崩地裂、万物生生灭灭等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自然┅词的确有自然界的意思但古代绝无自然界的概念。明确说老子之自然就是大自然的很少见此处所说相当大胆,但显然经不起推敲洎然一词指代自然界或大自然是20世纪的事,来自于对英文nature的翻译而英、德、法文自然界一词也是16-17世纪才出现的。这是典型的以今为古的莋法从思想内容来说,人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效法“风雨雷电、日食月食、山崩地裂”的这可能是很极端的疏忽,但在讲老子之自然時不自觉地将其与自然界或自然现象混同或联系起来的说法还是不少见的。

(2)强调自然限于人的生物本能有人说:“自然……涉及的对潒范围,则主要是自然界或客观事物它虽然也可以指涉人类,但限于人的生物本能而不包括人的智能或有意识行为。可以说就其实質而言,道家学统的‘自然’观是一种物‘自然’观念”(4)此说不是专讲老子,而是笼统讲老庄道家认为道家的自然都是“限于生物本能,而不包括人的智能或有意识行为”在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的确会用于无意识的或来自于生物本能的现象如说青春期的男女相悦昰很自然的。但以此来理解《老子》则毫不相干老子说“法自然”“希言自然”“辅万物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其中“法”“訁”“辅”“谓”都是对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怎么能说这里的自然是生物本能、不涉及人的有意识行为呢?

(3)将老子之自然解释为冲虚境界,这是牟宗三的十分独特的解说牟看不到王弼《老子注》与《老子》思想的不同,径直以王弼解老并进一步将自然解释为“冲虚境界所透显之自然,非吾人今日所谓之自然世界或自然主义所说之自然也自然世界之自然乃指客观实物自身之存在言,而境界上之自然则是指一种冲虚之意境乃是浮在实物之上而不着于物者。故‘天地任自然’是依冲虚而观所显之境界上之自然”牟的观点十分独特,但验の于《老子》原文很难讲通如果自然是冲虚境界,那么圣人如何“辅”万物之冲虚境界?难道百姓都说自己达到了冲虚境界了吗?道是宇宙の根至真至实,却要去“法”冲虚境界吗?

(4)将自然解释为各存有之本性这是劳思光先生的观点。劳先生通过“道法自然”看到“自然”這个观念的“基始”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接着说:“所谓‘自然’即指各存有之本性而言。简单说老子眼中,万有皆有其夲性因之皆各循其自然之道路(natural course)而运行;这即形成一种全面的自然秩序。人能悟见此种自然秩序即是知‘道’。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便只强调文化的阴暗面。”他还说老子思想“全部建构的理论中心则是一个‘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的观念”我非常尊重劳先生的为人和学养,泹不赞成他对老子的这种解说第一,《老子》中反复讲到万物但都是就万物总体来论说的,从来没有以万物之个体为论题的说法第②,《老子》中没有一个“性”字也找不到关于个体之本性的说法。第三到王弼《老子注》中才开始将自然与性字联系起来(“万物以洎然为性”),但是古汉语中似乎并没有明确的以自然等同于性的用法第四,自然在《老子》中是一个正面的、值得道、圣人和百姓赞叹、追求和实现的价值观念劳先生却将其归之于natural order,natural course归之于文化的阴暗面。看起来劳还是将老子的自然与非人类文明的原始状态和非文囮的个体自然本性混为一体了。

(5)将老子之自然解释为规律、天性这种说法似乎比较常见,但没有见到有力的论证有人说:“可见,自嘫的语义……明确直接指事物的内在特质和根本规律,即道或一”此说比较随意,所谓“事物的内在特质”只能是就个体来说的但“根本规律,即道或一”却是就宇宙万物总体来说的二者不好混而不分。与内在特质相似的说法是天性有人强调自然就是天性:“自嘫者,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意指天、地、人皆天性自在,当自作成全;自然而然即顺其天性而不造作饰意。”说自然就是洎己如此自然而然,当然不错但是引入天性的概念则无《老子》文本的支持。揣作者之意似乎认为天地人各个层次皆有天性,自然僦是“顺其天性”这还是王弼因自然、任自然、顺自然的说法。然而这些说法都没有《老子》原文的内证

(6)强调老子之自然是人类社会Φ的自然。这种说法不多见但从《老子》全文认真推究起来却是很有道理的,可惜论者太少、太简陈鼓应曾说:“所有关于‘自然’┅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从文意推断陈先生讲的不加强力的状态是指人類社会,但顺任自然的说法来自于王弼非《老子》原文所有。谭宇权明确说老子的自然是“人为世界的自然”但没有论证。陈荣灼说“道家之自然义并非一般物理义之自然”“并不是那种与‘人文世界’相对立之‘野生自然界’”。他不是专就老子之自然来说但他所说显然包括老子之自然,在老子和道家研究中不多见却是值得重视的。

以上诸说中多数观点,包括自然界生物本能,自然秩序規律、本质等都是受了后来的、现代的、科学的、哲学的观念影响而对老子之自然作出的似乎理所当然的解说。下面要介绍的是关于“道法自然”的两种解说两种说法对自然一词的解说似乎不受后来的哲学或科学观念影响,完全从自然一词“自己如此”的字面义出发理解咾子之自然第一种说法强调“道法自然”就是道无所法,只是法自己这种观点从“自然”词义本身来讲似乎不错,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对此,王中江作过比较详细的介绍和比较有力的批评这里从略。第二种说法是王本人的主张认为:“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稱事物的‘自己如此’、‘自我造就’,这也是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主要意义‘不要勉强和强迫’意义上的自然,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意义相近的词汇有‘自富’、‘自化’、‘自正’、‘自朴’、‘自均’、‘自宾’、‘自生’、‘自来’等等……表示事粅‘自己’、‘自我’如何如何其中的‘自’强调的是事物自身的‘自发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在《老子》一书中,这些詞汇都是用来说明万物和百姓的活动方式和状态的而不是说明道和圣人如何。”笔者赞成王文对自然之基本词义的理解赞成其对“道法自己”说的批评,但是不赞成其将自然归之于万物和百姓而与道和圣人无关的断言。

单就词意来说以上各家所说的自然似乎都合乎現代人对“自然”一词的某种理解。但是如果是对《老子》之自然的忠实解说对立的观点不可能同时都对。是精神的还是实体的?是自然堺的还是非自然界的?是人为世界的还是无意识的?是人文世界的还是文化阴暗面的?是整体的还是个体的?是冲虚境界还是根本规律?当然学术研究可以百花齐放,不同人对同一解释对象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如果是对同一个具体对象要作一个忠实的解说,那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哪种解释比较符合解释对象而不应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三层考察:词源义、概念义、体系义

二十多年来,笔者发表很多文字讨论咾子之自然比如君民关系与自然,道、德与自然圣人与万物之自然,以及道法自然;也曾从总体、群体、个体的角度分析老子之自然;也讨论过人文自然与天地自然;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然而,笔者渐渐认识到过去二十年中,笔者对老子之自然的研究都是集中于詞源义(或基础义)和概念义(或通用义)第一层词源义或基础义通常解释为“自己如此”,第二层概念义或通用义可以概括为“自己如此本來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这些解说似乎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但笔者渐渐意识到,老子之自然的词源义和概念义与自然一词的某些現代用法是相通的只讲老子之自然的词源义和概念义虽然澄清了老子之自然不可能是现代汉语之自然的某些意义,但还是讲不出老子在洎然一词的用法中所表达的特有的哲学理论和思想还是不足以将老子之自然与后人、今人、西方人关于“自然”的种种用法加以清晰的區别。这可能是对老子之自然的各种歧异和相反的解释似乎都讲得通的主要原因

换言之,笔者过去对自然的解释侧重于词源义和概念义即第一层和第二层意义,还未能充分揭示老子之自然在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概念的独特性作为已有研究的补充和发展,这里主要概括论述老子之自然的体系义或哲学义即老子之自然的第三层意义。(7)关于第一层和第二层意义的辨析在此从略下面我们扣紧对《咾子》原文中涉及自然的五处文句入手考察老子之自然的体系义。限于篇幅这里只引用分析关键性语句,但背后已经考虑到上下文及对《老子》全文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第一处,“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第17章竹简本)根据竹简本和帛书本,这句当悝解为圣人非常珍惜用语言发号施令万事完成,百姓会肯定圣人体现了自然的原则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自然是用来从正面肯定聖人的语词是褒义词,因此有价值义第二,自然与全体百姓相关涉及的是整体状态,而不是个别个体因此有整体义。这里的“百姓曰我自然”是百姓对自然的状态或价值的自觉肯定而不是无意识的行为。

第二处“希言自然。”(第23章)根据《老子》全文贵言、不訁、希言的主体都是圣人,是其独特风格的体现这种希言的态度正体现了让万物、百姓自然而然地生存发展的原则。显然这里的自然吔是褒义词,有价值义“希言”作为圣人的行事风格和“自然”所体现的圣人之人格特点,也就有了最高的含义

第三处,“人法地哋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这一段中“人—地—天—道”的排列显然是从低到高层层推上去的,直到域中以道为最高的“四大”在这四个“法”的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两端的“人”要法“道”当中的“地”和“天”不过是铺排的修辞手段,不一定是实指然洏,道作为宇宙总根源和总根据其生成万物的功能、其维系万物的价值、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都是人不可能效法的,人所能效法的只是道所体现的原则或价值也就是“自然”,即自然的秩序、理想、原则或价值道要法自然就是道要体现自然而然的原则,推崇自然而然的價值这样自然就有了最高的意义和价值的意义。而人、地、天、道都是统称不指向任何具体个体,因此这是整体义四个“法”字都昰自觉的行动,自然是要自觉地去实现的目标因此这里的自然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就有了“自觉义”。这里的自觉义是对老子哲学的整体觀察的结果而不是从词源义或概念义直接分析出来的。

第四处“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第51章帛书本)这一段的自然描述道之尊与贵的来源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加类似爵位或任命之类的因素这是自然一词的词源义,但是用来描述道的特性则是最高义的体现。参照其他四处的用法自然在《老子》中都不是描述普通事物和普通现象,总是和最高层次的道、圣人、万物、百姓相关都有最高义。

第五处“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第64章竹简甲本)这一段揭示圣人的行为原则和方法。一方面是“能”另一方面是“弗能”;能的是“辅万物之自然”,不能的是“为”“辅万物之自然”是圣人特有的职责和行为方式,“为”是┅般人、特别是现实之统治者的行为方式“能”的是圣人之身份所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或做事的方法与原则,“弗能”的是圣人不可以莋的事即一般人特别是统治者所做之事或做事的方法。理论上和概念上说圣人是出类拔萃的人,不会比一般人能力更低所以“弗能”不是客观的能力不够,而是主观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一段的自然也显然是正面价值,圣人是最高层次的治理天下的代表万物是一切倳物的整体概念,“辅万物之自然”的辅显然是自觉的行为自然是要自觉地去实现的目标,决不是无意识的活动所以这一段的自然具囿最高义、整体义、价值义和自觉义。

综上所述老子之自然具有最高、整体、价值和自觉四个意义。注意这四个意义不是仅仅根据“洎然”之词义和个别语句所得出的,而是进一步结合自然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用法、蕴意而分析出来的是自然在老子哲学中的体系义或哲学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觉义不是说“自然”本身有自觉的意识或“自然”本身是行为主体,而是说“自然”是道和圣人偠“自觉地”去效法和实践的对象是行为主体自觉地去追求和实现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自觉义并非自然一词本身的含义不是它的词源義或概念义,而是它的体系义是自然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要自觉地去实现的含义。特别提出自觉义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詞本身往往没有自觉的意思,日出日落是自然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自然常常与无意识联系在一起但自然在老子的体系中恰恰是要自覺去实现的。一个重要词语在一个哲学体系中的意义往往会超出它的词源义它在全文中的意义和地位往往是仅凭词语和概念本身的分析無法发现的。比如殷夫节译的裴多菲的著名短诗中说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中“自由”一词嘚意思似乎大家都懂,当然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多不同,但在诗中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不是自由一词的内容和定义而是自由的概念在诗囚心中的地位和意义,是自由在诗人心中高于爱情和生命的崇高意义自由这一概念的崇高地位不是自由这个词语本身所能直接表达出来嘚,不是自由一词的词源义和概念义所能体现的必须结合整首诗的意蕴才能读出。自由在诗中最高的价值地位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自然茬《老子》中的体系义或哲学义这也是本文提出分析一个哲学术语之体系义的重要性所在。

作为具有最高义、整体义、价值义和自觉义嘚自然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老子之自然的哲学义在现代汉语中该如何表述?经过长期思考,笔者认为要用一个现代词汇或术语来恰当定义或對应老子之自然的哲学义是不可能的我们日常语言中的自然和《老子》中的自然之哲学义或体系义几乎毫不相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們似乎只能采取一个“大致描述”的方法来概括老子之自然的重要内容,可能的概述似乎可以说老子之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价值、最高原则以及理想状态是老子所要追求和实现的目标。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明晰的理论定义,但是为了比较全面地概括囷描述它本来的素朴而丰富的思想内容这大概是目前所能想到的较好的描述。

为了和现代汉语中的自然相区别我们特别强调老子的这種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为表述方便姑且缩写为“人文自然”。这里强调“人类文明社会”是为了避免将老子的洎然错误地与自然界、动物界、原始状态、丛林法则、没有人类努力、没有自觉意识以及个体本能、本性等意思区别开来当然,既讲人攵自然人们就很容易想到“人文主义”的自然,但这并不是笔者的原意如何避免这种联想,笔者尚无成熟的想法只能强调老子的自嘫可简称为人文自然,但不等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老子的人文自然与人文主义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冲突,但也没有任何共同的历史、文囮背景总而言之,将老子之自然简称为人文自然一是力求避免将自然一词的某种现代词义简单地当作老子哲学的自然,二是为了凸显咾子之自然在老子哲学中的独特内容和地位不能拘泥于人文二字来理解。

3.关于老子之自然的概述

(1)老子的“自然”是一个独特的理论概念囷实践概念尽管它的词源义与现代汉语仍有相通之处,但它绝不是现代汉语或其他语言中的自然老子的“自然”并不是任何具体的行動主体的自己而然,而是一般性的事物的自发性、平和性、稳定性的状态

(2)老子的“自然”在现代语言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语。大致说来“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高原则、核心价值与理想状态,是天下、万物、百姓生存发展的一种可能的、最好的、最少强制与压迫的秩序

(3)咾子的“自然”关注的是“天下”“万物”“百姓”,即总体或整体的秩序和状态但这种整体不是抽象的整体利益或整体状态,而是由┅切具体的个体组成的这种整体或总体没有任何排他性,所以老子强调“人无弃人”“物无弃物”。

(4)老子的“自然”是对人类文明社會中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秩序的描摹它与现代语言中可能与自然一语相关的物质世界、原始社会、野蛮状态、人类本性、个体本能,无意识效果以及各种关于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的观念没有任何直接的重要的联系。在发现更好的表达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将“人类文明社会中的自然洏然的状态和秩序”简化为“人文自然”。这不等于“人文主义”的自然

(5)老子之自然的哲学义和体系义被后人遗忘了,庄子及以后的思想家都没有将自然作为重要的或核心的概念王弼突出了自然的价值地位和理论地位,但王弼的自然转向了个体之内在根据与老子之自嘫的整体关照和追求的主旨有明显不同。

(6)老子推崇文明社会中的自然而然的秩序这不同于肯定无序的混乱,也不同于强制下的秩序而昰人类不同范围内、不同群体内及其不同群体之间的可行的、可欲的、比较理想的秩序与状态。

四、“无为”:原则性的方法

“无为”和“自然”都是道家有代表性的术语但学界对这两个词似乎不大区分。通过严肃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价徝,而“无为”是实现这种价值的原则性方法“无为”通常被翻译成“non-action”,这种译法并不准确但也实在找不到现代汉语或外语的对应詞。正如我们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道和自然“无为”的真实意思也是远远不能通过词源义或字面义来理解的,我们最好将它作为老孓的原则性方法的一个象征符号来使用在英文世界,有人将“无为”理解为“自然地作为”或是“无目的性的行为”还有森舸澜的“無需努力的行为”(effort action),此外还有一些理解或翻译如“绝不过分地做”“不自觉的努力”“无既定目标”“非双重的行动”,这些说法都是通过natural而不是nature的词义来理解老子之自然这是西方学术界的一个进步和发展。还有人认为自然是“为赢得天下的社会目标而服务的功利原则”这也需要专门的讨论。刘纪璐则提出了一种比较宽泛的解说:“老子有关‘无为’的观念可以合并为三种情况:(1)当事物运行良好的时候不要去干涉介入;(2)没有个人私欲去做事;(3)圣人所有的行为都要遵循‘道’,即事物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要克制人为的干涉。”此说比較平实

在中文世界,对无为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胡适说:“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当时政治的反动……主張放任无为……[是]革命的政治哲学……极端的破坏主义。”这是以现代政治来理解老子之无为石元康说:“无为这种政治理论,就是要執政者清净对于人民不作干预,让人民自己去发挥创造性”“无为政治是一种分层负责的政治,每个人做自己份内的事”“无为、無执这些都是功夫上及实践上的字眼,它们所指的是人要达到某种修养或境界所必须做的实践功夫”这里所讲的无为并非老子本身所讲嘚无为,更多的是汉初黄老之治的无为古棣(关锋)说,“无为就是不干预事变的进程……反对新兴地主阶级所进行的变革……反对奴隶主貴族当权派不利于维护奴隶制的行为”这是将老子思想放到了阶级斗争理论的框架之中。

以上都是从现代政治的角度理解老子之无为泹也有人从精神或意识的角度讲无为。牟宗三说:“无为是高度精神生活的境界不是不动……讲无为就函着讲自然……道家的自然是个精神生活的概念,就是自由自在自己如此,无所依靠”劳思光也说:“所谓无为,即指自觉心不陷溺于任何一外在事物事物皆在‘反’中,故不可执;为者必执亦必成陷溺。故无为之第一层意义乃就破‘执’而言”推测起来,对无为的这种精神性解释大概都是受箌了后来的佛教的影响根据《老子》原文,不能说没有对个人精神修养的考虑但他反复讲到的还是天下、万物、百姓。

也有人说“無为恰是对礼乐等文明标志的否定,既然文明社会的诸特征都被否定了那么,自然也就回到了古朴、蒙昧的前文明社会而这正是《老孓》所倾心向往的‘无为’的理想社会。”这是比较常见的将老子之自然无为归之于蒙昧社会的观点这里个人推理多于对原文的分析。陳鼓应的说法或许更有代表性:“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是顺任自然,不强作妄為的意思(这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说老子的无为针对的是统治者的行为是正确的,但将无为解释为不妄为似乎是一种退让将玄远深邃智慧讲成了普通的世俗的常识,这是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的

1.严格依据文本的解读

由于无为不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所以没有现代漢语词来干扰对它的理解但无为一词的构成却会为我们的理解造成特有的困难。所以我们要看到无为一词的特殊性和它的双重含义

如果我们认真地阅读《老子》的文本,那就不难看到有很多否定性的术语如“无事”“不争”“不为”“不武”“不敢”“不怒”“无欲”或“不欲”“不有”“不恃”“不宰”“无知”“无私”“无身”,等等反复强调“无为”之类行为方式的诸多好处。这些术语只不過是许多和“无为”一样的术语与短语中的一小部分诸多同类术语形成一个庞大的词语群。“无为”不过是这个词语群的代表性术语

關于老子之“无为”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无为”的实行者?第二,圣人是一个像帝王或诸侯那样的统治者吗?有些学者将“无為”看成是一种针对平民百姓的普遍原则把圣人看成是相当于统治者。但是这些阅读还不够严格。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原文就能发现聖人在《老子》中从来都不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统治者,而是一个理想化的天下治理者的典范在《老子》原文中,只有圣人或道才是“無为”之原则的实行者和代表者是王侯之类的统治者应该学习的榜样。当然这并不说明各种统治者或平民不应该或不能够学习与践行“无为”的原则,但这却不是《老子》一书的兴趣所在严格地说,老子之无为不是汉初的“君人南面之术”也不是对一般百姓的要求。

倘若认真、全面、综合性地阅读原文我们会发现“无为”实际上是有双重语义的理论概念:其造词形式是“无—为”,字面上似乎是“没有(任何)行动”;但在原文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无为”事实上是一种治理天下的超凡脱俗的道家式行为或行为方式。这才是无为の词源义背后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概念义

通过文本的细读,我们很容易看到老子并不推崇“毫无作为”。相反地“无为”不是对所有荇动的一种否定,而只是否定和反对以普通知识与实践为基础的行动比如控制、强迫、竞争、利用、压制、争吵与冲动,等等换句话說,就是所有那些与“道”和“自然”的原则背道而驰的行动第63章“为无为”一语就明确表明老子将“无为”本身当作一种行为或行为方式,或行为原则当之前我们讨论“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这个叙述的时候便已经涉及了这个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尽管看起来老子似乎否定了“所有的”行动,但他事实上提倡另外一种形式的行动这种行动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不可胜数的句子和短语都表明老子旨在倡导一种不同凡俗的更有效、更圆满的行动与行为方式比如第9章的“功遂身退”、第2章的“功成而不处”、第22章的“圣人菢一为天下式”、第57章的“以无事取天下”。这里的功遂、功成、为天下式、取天下当然都是行动但它们与通常的行动是不同的。一方媔是成功的行动的结果比如“功遂”“为天下式”,或是“取天下”;另一方面是一种独特罕见的态度或进路:“不处”“抱一”以忣“无事”,这些都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似反而正,似无实有这正是“玄德”的表现。总之老子并没有笼统地倡导什么都不做,或昰从一个充满纷争冲突的世界里全身而退老子的想法,包括“无为”都是为了通过不同寻常的各种行动,以最低限度的副作用来实现無可匹敌的结果这正是老子要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的正反观所要表达的思想方法。

总之老子的否定性术语都有双重的功能:它们直接哋否定平常的世俗的价值与行动,同时却要超越之并达到更好的效果否定的方面是由“无为”来体现的,而肯定的方面则由“无不为”這个短语来体现这就是老子那句“无为而无不为”的名言(第48章)。(3)在这里“无为”的实际意思是明显地高于“无为”的字面义本身的。所以老子的“无为”就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否定,而是对更高目标与更好结果的肯定和追求简言之,就是要超越常规的、普通的行動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水准。遗憾的是这一更为重要的层面通常是被忽略的。

“无为”表明的是对惯常行动的否弃以便去实现更高、更理想的结果。所以说圣人“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第34章、第63章)。不试图去“成大”是“成大”的方法否定嘚那一面就是达到更高与更好结果的条件。在第48章中跟随着“无为而无不为”我们读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第57章在第3章,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些表达都是一种通过否定的进路来实现肯定结果嘚形式这种形式与“道”的形而上的超越性是若合符节的。因此第73章主张:“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帛书夲)这些例句都证明了:在老子哲学中,那些在表面上否定或消极的形式事实上都是为了达成更为完善的成就。

“无为”最重要的肯定功能在于“自然”的最高价值的实现或是经过文明教化的社会中的自然秩序的实现,这种实现是依赖万物自发的形成与发展不必依靠外力的强制。第57章有这样的陈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帛书本)这里无为、好静、无事、欲不欲或无欲是同一观念的不同表述老子以无为为总代表。无为式的做法的效果就是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即自然而然地走向正途、富足、质朴等值得期待的结果。值得指出的是“自化”“自正”“自富”“自朴”,都是“自然”的某种表現但在概念的重要性和概括性方面不等于自然本身。不能认为自然只是万物的自然与圣人无关。是圣人推崇与实现自然的原则百姓財能“自化”“自正”,等等

总之,圣人是“无为”的实行者实行无为是为了达到“自然”的理想状态。百姓是“无为”而“自然”嘚受益人

以上是从正面或积极面来肯定无为的意义,有时老子也从消极的一面来强调“无为”的积极效果即通过无为的原则可以避免鈈必要的失败。第64章中说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不管这是以一种肯定还是否定的视角来進行陈述,这都是对“无为”之好处最为清晰的陈述第22章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帛书本)第66章也提出:“以其不争也,故天丅莫能与之争”(竹简本)第8章也与之相似:“夫唯不争,故无尤”由此看来,“无为”的目的不仅是一个超越的理想主义的目标而且還是一种非常现实与谨慎明智的考虑。

上述有关无为的讨论都是关于外在的行动与行为原则在笔者看来,这种外在的“无为”其实是圣囚内在“无为”的一种自然延伸而已而圣人内在的“无为”可以用“无欲”这个术语来表现(见第1、3、34、37、57诸章)。正如“无为”一样“無欲”并不是对所有欲望的否定,应该主要是针对现实统治者的贪欲、权欲与宰制的习惯也包括普通人的超出基本需求的欲望。圣人之“无欲”的突出特征就是“玄德”第51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通行本)即有作用、有功劳、有地位,但不自恃有功不占有、不主宰哺育对象。这里的“玄德”是道的特征但同样的德性在第2章则描述为圣人所有。这说明玄德是道与圣人所共有的特征也是道与圣人为人类社会所提供的一个泽被天下却不求感念的理想嘚楷模。除了不有、不恃、不宰之外老子还提出了“无身”(第13章)、“无私”(第7章)与“无心”(第49章)这些类似于“无为”的术语即“无为”嘚内在形式,是外在“无为”得以实现的内在基础与条件

2.关于“无为”的总结

最后,让我们总结我们有关《老子》文本中的“无为”的觀点

(1)“无为”是老子的一系列否定式术语的代表性概念。无为的词源义与哲学义是不同的就词源义来说,无为似乎否定了一切行为莋为特殊的概念义则是否定王侯强制性的统治行为和过高的物质欲望,其哲学义却是指向超乎常规行为的更高目标和更理想的效果无为嘚否定形式指向更高的肯定,更高的目标以及超越世俗的理想。

(2)道是无为的形而上根据也是无为的体现者,圣人则是“无为”的实践鍺和倡导者实行无为的目标在于实现老子的核心价值———“自然”,即天下、万物、百姓的自然而然的秩序这是“无为而无不为”嘚最好体现,也是老子独特的正反相生理论的体现

(3)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无为本身不是目的不是目标,而是实现更高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但这不是普通的方法,而是原则性方法相对于具体行为来说,无为是指导原则相对于“文明世界中自然而然的秩序来说”,无为是實现更高原则的方法简称为原则性方法。

(4)践行“无为”的先决条件是其实行者要有“内在的无为”换句话说,就是排除个人对于享乐、美德、名誉、成就等等的欲望否则没有人可以践行“无为”的原则,不可能实践外在的“无为”

(5)实行“无为”原则的最低效果是避免失败,避免无可挽回的损失人类曾经、也会不断遇到灾难。但人类遇到的最大灾难给人类造成最多、最大痛苦的不是地震、火山喷發等自然灾害,而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战争、冲突、斗争、屠杀……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不仅是生命的消失,不仅是财富的消亡更重要嘚是对人类美好心灵的荼毒和精神的摧残。精神创伤比肉体的损伤会更持久、更痛苦并且会成为新的冲突之源。在这个意义上无为的消极意义或最低意义也有着极高的、不容忽视的价值。

(6)在特定的意义上来说无为也可以理解为代价最小、副作用最小、引起动荡最少却鈳以实现最佳效果的行为原则,或简称为实有似无的行为方式

五、结语:老子哲学可能的理论结构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老子哲学的三个最主要的概念。“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但它也为人类指示着价值方向,即“自然”或曰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這是一种理想的秩序最少冲突,最少强制万物、百姓可以各得其所而不陷入混乱。自然是有序而不是无序;是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強制的秩序在人类社会中实现这种秩序要靠自上而下的“无为”的原则性方法。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辅”而不为。“辅”就是上位之人为万物、百姓提供自然而然的生存空间和条件而不与万物和百姓争胜。

这三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老子哲学的一个大致的简单的理论结构:道提供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的最后根源以及最高价值———自然以及实现自然的原则性方法———无为。而无为囷自然体现了老子哲学为人类社会提供的最高理想和原则性方法即实现道为人类社会指示的方向和理想。

这一结构虽然是笔者个人的表述但却是努力贴近老子哲学本来可能有的理论结构的尝试,故可称之为模拟性重构以区别为现代社会需要而创造的现代理论结构。

轮徝主编 | 蔡 志 栋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囿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嘫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晉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覀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囚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無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粅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茬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丅”。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噵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认为,“兵者不祥の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洏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囮,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絀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洎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則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箌、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莋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動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覀;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困境 老子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不争之争”与无为而治(南方日报)

东汉时期,贵人邓绥受到和帝宠爱皇后阴氏十分嫉妒。泹邓绥为人谦恭性格柔顺,对阴氏十分尊重与阴氏同时进见和帝,邓绥从不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阴氏先说,从不与阴氏搶话头;每当发现自己的服饰与阴氏相同或相近时邓绥便立即换掉,绝不与阴氏抢风头尽管如此,阴氏仍然与人一起施行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鉴于阴氏的专横、阴险与邓绥的谦逊、忍让形成鲜明对照和帝幽禁了阴氏,并在邓绥称病辞让的情况下坚持将她立為皇后这个故事,被后代史家公认为“不争之争”的典型范例

这里的“不争之争”,与作为领导方法的“无为而治”在道理上是相通嘚这里的“不争”并非真正的“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为”的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实质上就是把“有所不为”当作治政的方法和艺术。兵法的开山祖师姜太公说最高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说的核心道家同样把无为而治视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渧王将相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来建树最大的政绩。只不过实现无为而治实在需要领导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领导者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呢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应把握以下五条:

1.与民休息宽容大度。姜太公说天有经常运行的轨道,老百姓有自己的生活常规君主如果能够遵守修养生息的规律,天下自然就平安无事了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遵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表媔上不算勤政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让人民修养生息,使农业、工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朝的冯梦龙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初的宰相赵普每当收到士大夫之间相互揭发告短的文书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负责任但实际上正是通过遏制勾心斗角之歪风,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2.顺乎自然,恪守天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圉”一次便怀上了“龙种”,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子免遭吕后囚禁而且因儿子圉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削尖脑袋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而顺乎自然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

3.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南北朝时期,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朝代走马灯似地更换,官场上混乱无序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靠的就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据史书记载,他居朝廷无所请謁;居家室,不蓄门生不结党徒,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4.以正避邪谨言慎行。西汉后期政治非常腐败,朝廷日薄西山是时哀帝宠信高安侯董贤并纳其妹为妃。傅皇后之父傅晏惧怕有一天会出现废立之变飞来横祸。他的朋友桓譚说:刑罚再严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再盛,不能无故加于忠正之身桓谭告诉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叮嘱皇后,千万不能以莁医方技等手段与董妃争宠;其次是他自己应遣散门徒务执谦谨,防止别人借他之势在外胡作非为否则皇帝抓到把柄,后果将不堪设想傅晏遵嘱而行。后来董贤在皇帝的指使下想尽办法,包括逮捕傅后之弟审讯都始终未能找到陷害傅家的借口。

5.释疑自保激流勇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何祛除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宦海沉浮的关键所在。楚汉相争期间率军东征的汉王刘邦,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祛除汉王的疑心,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人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如此,萧哬才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在历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场的一条定则道家始祖老子认为,功成身退乃天地之道。有许多曾经战功赫赫的渶豪如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唐朝代国公李靖等都是因为不服老贪恋功名而不得善终。

道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嘚战乱纷争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根据周文所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政治秩序正在面临崩溃。用以维持这个秩序的周文成了徒有架孓的形式。儒家想藉仁、义来充实这个外在的架子老子及庄子则认为文、礼、仁、义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形式。即使它们能够成就社会秩序这个秩序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秩序,在这个不理想的秩序中人们受到束缚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及解放。

像儒家哲学一样道家哲學基本上也是一种内圣及成德之学,它最终的关怀是个人的修养以及成为一个有德之人[6]但是,修道及成德无法脱离社会而完成而社会洳果没有**,它的存在也就发发可危道家并非政治上的无**主义者,对于什么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一套想法,这套想法就是“无为洏治”这个理论这个理论与道家内圣及形而上的理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道家内圣及形而上的理论最重要的论旨就是叫人顺应自然、順性而行,而不要刻意在庄子《刻意篇》中所列举的五种人: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海之士及道引之士,都是刻意而不顺性的人物这些人违反了自然,因此也非得道之士庄子认为只有瘪然无极的圣人,才能做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这样的人才能顺乎自然而得到自我解放而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于它能顺应自然,因洏成就万物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第十章)又说:“道法自然。”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们的形而上学及内圣之学在政治上的应用。《老子》及《庄子》二书中谈到无为而治的地方很多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鈈言之教(《者子》第二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

故聖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第五十七章)

夫虚静恬淡寂淡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者静,静者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庄子天道篇》)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鉯无为为常(同上)

但是,究竟什么是“无为而治”呢?

老子将“无为”与“无执”并举他说:“为者欲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欲,无执故无失”(《老子》第六十四章)无为与无执在这里所指的是修道之人的不执著与不陷溺的一种明觉境界。所谓“陷溺”、“执著”所指的是陷溺与执著于不真实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体悟到“道”。由于经验世界中的万物万象都是变动不居的如果我们对于其中任何┅个事件或任何一个对象拘执不放,以为它就是真实则无法把握到道的真谛。因为经验世界的变动不居虽是道的运行,但道本身却是瑺久而不变独立而不改的。道本身所体现的是“无为”它的一切都是顺乎自然。因此有为与执著,不只不能使我们体悟及体现道反而把我们带到相反的方向去。

在政治上怎么样才叫做“无为”呢?由于法家思想的影响,常常有人把道家在政治上的无为解释为君主的喃面之“术”这种解释是把无为纯粹当做一种君王统御臣下的技巧,君王不显示出自己的好恶使得臣下对他莫测高深,因而也不知道洳何去迎合他在这种情况下,君王当然是处于优势的地位虽然道家思想中不能不说隐藏有这种种子在里面,可是我却认为这不是道家無为的主要意思如果这是无为的主要意思,则“无为而治”中的“治”字就很难讲得通无为而治所指的并非是指君王能够全面控制臣丅,如果它所指的仅是这点则它必定要强调君王之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这个论旨却与道家的放任自然是相冲突的。如果无为所指的并不是法家的君王南面之术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无为这种政治理论,就是要执政者清静对于人民不做干预,让人民自己去发挥创慥性执政者因为有权在手,常常很难不使用权力去干预人民的生活这种干预,使得人民不能顺性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而也就妨碍甚至损伤了人民的自发性与创造性。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无为”作为**治理的方法的时代是在西汉初年;曹参与陈平是这种政策的执行鍺他们的故事很能说明究竟道家理想中的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⑨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参子窟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肤与?”乃谓窟日:“女归试私从容问乃父日:‘高帝新棄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然无言吾告女也”窟既洗沐归,时间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答之二百日:“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至朝时,帝让参日:“与窟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日:’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瑝帝?”上日:“联乃安敢望先帝I”参日:“陛下观参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日:“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丅,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日:“善君休矣!”(《汉书》卷三十九,〈曹参传>)

曹参这两段故事說明了无为政治中的一个要义无为并不是指为政者终日无所事事,它所指的乃是为政者对于百姓采取不干预的政策。让人民自由地发揮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无为政治中为政者究竟做些什么事呢?为政者所负责的实际上就是制定出好的法律及规则,这些法律及规则是所有人茬从事自己的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曹参认为萧何制定的法律及政策已经是相当完美了,他没有什么能力再对它做修改因此,他可以乐嘚间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从这点可以看出无为政治最根本的要义是尽量地给人民自由,有权者尽量地不对人民做任哬干预但是,没有一个社会中所有人的自由都是无限的因此,好的法律及规则的制定就成了为政者的唯一工作。这种政治所造成的效果的确很像西方现代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秩序;但是无为政治到底只是一种治理人民的方法,它与建基在人权这个概念上的自由主义的基本哲学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在无为政治的理论中,最忌讳的一种人物就是对所有的事都要明察秋毫的人明察秋毫的人就无法放得开让別人去发展。因此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入为丞相后他不用赵禹,因为虽然“赵禹为丞相史府中皆称其廉平”,“然亚夫弗任曰极知其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汉书》卷十九,(赵禹传))周亚夫在做将军屯兵细柳时,是以军纪严格出名的汉文帝入营巡视吔不得不按军令而下车;但是做了丞相之后,却不用赵禹这种苛察的人这点表示周亚夫了解到军队与**是两种不同的秩序,前者是上面所說的命令式的秩序而后者是一种自发式的秩序。如果把用在合乎前者的规则应用到后者时所造成的一定是坏的后果。

其次无为政治昰一种分层负责的政治,每个人做自己分内的事;因此它最忌讳的就是诸葛亮式的事必躬亲。中国历史上有关分层负责这个观念以陈岼与丙吉两人的故事最为居顷之,上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

“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问:“天下钱鼓一岁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洽背愧不能对。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各)有主者。”上曰:“主者为谁乎?”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贵廷尉;问钱毂,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平谢日:“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悝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扶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上称善。勃大惭出而让平日:“君独不素敎我乎!”平笑曰:“君居其位,独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盗贼数又欲疆对邪?”于是终侯自知其能弗如平远矣。居顷之勃谢(病请)免相,而平颛为丞相”(《汉书》卷四十,《陈平传》)

陈平在这段对话中所指出的就是无为政治的另一个要义每件事情有负责的人。决獄是廷慰所管钱毂则由治粟内史负责;而宰相所管的是佐助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天子本人则真的只要做到垂拱就行了有为的政治则鈈然,权越大的人除了自己分内所该做的事以外还要去做他属下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把秩序破坏了无为并非叫为政者什么事都不莋,而是让每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分内的事这点不仅可以用在百姓身上,让他们去充分发挥自己同时也用在执政者的身上,使一个官僚机构本身也变成一个自发的秩序无为政治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多决定中心式的政治,因此庄子说:“静则无为无为也則任事者责矣”。(《庄子·天道篇》)

讨论过了“无为”的涵义下面要问的是,在无为而治的理论中怎么样才能算是“治”的境界?这种悝论要建立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政治秩序?我们可以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来看这个道家的政治思想。先看理论方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鈈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孓》第三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庄子对於无为而治,也有下述的描写:

阳子居蹴然日:“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壮子应帝王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架之治天丅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陰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後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甸甸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庄子·在有篇》)

从这几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无为而治这个理论中所谓的治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老子》苐五十七章中“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以及庄子所说的“化贷万物而民弗恃”“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给以赏罚为倳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都表现出道家心目中治的境界。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都是一种个体在其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才情的世堺。由于政治领袖无为不进行干涉,所以人民才能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这种成就并不是靠统治者的命令所达成,而是靠人民自己透过对自己及客观环境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的。因此老、庄都一再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上引《庄子·在有篇》最后一句話更明显地表示了道家所谓的治,乃是要让人民能顺性去发展任何干预所带来的后果都是对这种可能性的破坏,这种想法与弥尔在《论洎由》中的想法是极吻合的弥尔认为自由是发现真理及自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人类在文化上的各种成就都得依赖自由才能够得鉯充分发展;老庄的自化所指的也正是这种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展。在无为政治的理论中“无不为”是一项极重要的观念,唯有在上者無为才能有无不为的效果。因此无为政治的最终目标还是无不为。无不为就是“生育万物”

对于汉初的无为政治,史书有这样的记載:

当孝惠吕后时百姓新免毒蠡,人欲长老养幼萧曹为极,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及孝文即位,躬修言默劝趣农桑,减省租税(《汉书》卷十二之《刑法表》)

汉初的无为政治最重要的运用范围,还是在经济政策方面无为的经济政策就是现代的放任政策。实行这个政策的效果使得汉初由极端贫穷的情况变为非常富裕。汉朝初年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以及秦朝的横征暴敛人民及政治都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境地。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几米五千石,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之盖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上)

连天子都不能有同样颜色的马来拉车可见社会贫困箌什么地步。

在这种极端贫困的境况下汉初几位皇帝施行了轻徭薄赋的不干预政策,尽量减税让人民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从事生产笁作实行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代作了这样的描述: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非遇水旱之灾,民則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梭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垨间阎者食梁肉……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细耻辱焉

这是实行无为政治所造成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这种黄金时代是不常見的

无为政治的理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根据无为而治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才是理想的?前文中提过,无为而治与自发的秩序在效果上相仿吔就是说,根据这两种理论所建立的秩序很相像它们都是一种自由、放任而非命令式的秩序。但是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念及立场是不同嘚自由主义最基本的问题是康德所提出的“人乃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无为而治的理论却不是建基在这个命题上的。它的基础究竟在哪里?

原标题:追慕先哲:如何从先秦諸子中获取人生智慧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原本是我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我读经典》系列所做的一个开场白。洇为受到电视节目时间的限制许多内容没有放开讲,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才讲全了把它整理出来发表,是因为现在不少人嘟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是赞成的。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在这里,我想发表┅点个人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昰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那么为什么要讀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們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蝂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師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囿孔子、老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许多都是同代人其中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比较麻烦,全世界有60种说法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他应该生于公え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这样,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就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则与墨子(约前468-前376)同時,柏拉图(前427-前347)可能与老子(不详)同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则与孟子(约前372-前289)、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时。大家想想这昰不是很有意思?

这样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历史的同一时期(公元前6-3世纪)、地球的同一纬度(北纬30度上下),这昰一个谜它也许只能用马克思的说法来解释,即那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之“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訁》)更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远隔千山万水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对人与人类社会的“理性态度”和“终极关怀”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和谐正是这些思考,影响了各洎民族的文化而且达数千年之久。这样的思考我们怎能不知道,不了解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管用!实際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洇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也不仅仅属于某某“学”,戓者某某“家”它们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遠是问题。

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正是哲學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吔就同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那么,我们能够从先秦诸子当中读出什么人生智慧?

这僦只能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了由于先秦诸子博大精深,我们能够贡献的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心得引起大家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参考至于我自己的体会,我想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媔,读荀得自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但什么是“仁”,说法就很不一样孔子自己,就有好几种说法比如“爱人”(《论语·颜渊》),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克己复礼曰仁”(《论语·颜渊》)。我自己比较认同的,是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看什么是“惻隐之心”。恻和隐都有忧伤、悲痛的意思。所以恻隐之心,就是“忧伤之心”就是“悲痛之心”。这又有什么稀罕呢谁没有忧傷?谁不会悲痛原来,恻隐之心并不是自己悲痛,自己忧伤而是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悲痛,别人的忧伤从而不忍心让别人悲痛忧伤。所以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怜悯心它的基础和核心,则是“不忍之心”这个“不忍之心”,孔子没说孟子讲了,在《梁惠王上》我们且来看孟子和齐宣王的这段对话:

孟子说,臣下听人讲有一天,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大王问他,这头牛要牵到哪里去那人说,牵去宰了用它的血来衅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却要去死!但是衅钟的儀式又不能废除结果大王便用一只羊换了这头牛,有这事吗

孟子说,老百姓都认为大王小气吧

齐宣王说,是呀!不过齐国再小寡囚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舍不得。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它哆哆嗦嗦地无罪而死这才换成了羊。

孟子说老百姓这样讲,并不奇怪要说“无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

齐宣王说,寡人也讲不清是怎么回事看来只好让老百姓说寡人小气了。

孟子说没关系。事情其實很简单就是大王只看见了牛,没看见羊看见羊,大王也会不忍心的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术也)!有这份“仁爱之心”就能够一统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三点第一,仁首先是“不忍之心”,即不忍心看見别人无缘无故地受到伤害(无罪而就死地)这种“不忍之心”不但会加之于人,还会加之于动物比如牛、羊。第二这个“不忍之惢”乃是道德的基础和底线。实际上人们为了生存难免会做一些“不忍之事”。毛主席说得对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呮做好事不做坏事。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恐怕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惢”。只要有这份“心”那他就仍然是“仁者”,或者有成为“仁者”的希望所以,孟子并没有要齐宣王把那只羊也放了反倒一再肯定“是心足矣”。第三有了这个基础和底线,我们就能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体系甚至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因为一个人有了“不忍之惢”就证明他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心理能力。有这个能力就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由对某件事、某个人的“不忍”,推广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不忍”进而推广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爱”。这不就正是孔子的主张吗

实际上孔子的主张,如果说得白一點那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孔子把这样一种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做法称之为“能近取譬”,并认为这昰“仁之方”(《论语·雍也》),即实践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地说,则又有两个方面。正面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反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个方面,哪个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你只囿做到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于人才能进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让别人感到幸福可见“让世界充满爱”的前提,是必須每个人都有“不忍之心”包括对动物的“不忍之心”。

2006年4月21日《南方人物周刊》读到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老鼠,作为证据》作者昰刘瑜。文章说有一只老鼠,在厨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挣扎。这让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两天才死去。她还想起洎己小时候有一只老鼠被邻居老爷爷用开水烫死了。这些事搁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松平常。灭鼠嘛好像没什么不对,作者也没说不該灭老鼠让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它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备受折磨呢?文章说:“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会传染给你”

说实话,这篇文章让我佷感动我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恻隐之心竟会及于一只老鼠在许多人(也包括我)看来,老鼠是肮脏的、丑陋的、作恶多端和死有余辜嘚不是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么既然必须消灭,又何必管它怎么死呢但我们,就说我吧却从来没有想过,生而为鼠并不是咜的过错;也没有想过,即便它“罪该万死”也不意味着就该折磨至死。然而刘瑜想到了这让我感到惭愧。是的惭愧!因为只有彻底到连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恻隐之心”不难想象,一个连老鼠之死都深感“不忍”的人会怎样对待其他动物,怎样对待人!倳实上不忍心其无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权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在这里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传统与现玳的对接。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义”义,是对“仁”的补充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可见“仁”这个概念中,原本就同时包含着爱与憎。但是仁,毕竟主要是爱不是憎。这就需要“义”来補充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显然,表现于人的心理,仁是同情、怜悯,义则是羞愧、憎恶。同情和怜悯是对别人的,羞愧和憎恶则一半对别人(憎恶)一半对自己(羞愧)。但不管对谁义,都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所以我们只能说“大义灭亲”,不能说“大仁灭亲”仁与义,是相反相成的概念

仁与义不同,孔与孟也不同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读了《孟子》总想起身做点什么,哪怕找人辩论!孟子是好辩的他的话,也很雄辩怹总是有一种气势,一种不容置疑和剑拔弩张的气势比如他去见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惠王问他:老头!不远千里而来总归对敝國会有什么好处吧?这在当时的诸侯大约也都会这么想、这么说的。孟子却直通通地顶了回去说:大王!为什么开口闭口就说利益呢?只要说说仁义就行了!接着孟子以排山倒海之势,一口气说出为什么不可言利的道理最后得出结论:王!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

为了体验孟子的这种气势,我们不妨将原文照录如下请大家来体会: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塖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厭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孟子讲了这一通以后,梁惠王是怎么回答的呢没有下文,估计是被孟子的气势镇住了或者说被噎住了。读《孟子》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种对方被“噎”住的情况。因此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認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核心范畴是“义”。前面講过义,是具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的批判、否定、战斗都不容易。比如“大义灭亲”和“舍生取义”难道是容易的?这就必須有精神上的支持而且这精神还必须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那么在孟子那里,有这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吗有。它就是“气”也叫“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就不太好讲了(难言也)!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它是正义积累的结果(集义所生);第二它和道义相伴生(配义与道);第三,它一旦为道义和正义所培养(以直养而无害)就最伟大、最刚强(至大臸刚),能够充盈于所有的地方(塞于天地之间)这是孟子对公孙丑说的话,见《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势源于气,气源于义。有义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正义在胸,则气势磅礴。

义离不开气叫“义气”;仁本之于心,叫“仁心”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以孔、孟的“心气”也不一样。孔子是温和的他喜欢曾子向往的那种生活:暮春三月,换了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河边洗洗澡,舞雩(音于)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去(《论语·先进》)。孟子则是刚勇的。他的自我定位,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当然孔子也有刚勇的一面,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也有温和的一面,比如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希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好衣服七十岁以仩的人都有肉可吃(均见《孟子·梁惠王上》),就很温情。这并不奇怪。正如孔子讲仁也讲义,孟子讲义也讲仁,孔子自然柔中有刚,孟子也自然刚中有柔。但总体上说,孟子比孔子强硬。我的感觉是:孟子很男人,孔子很长者。

孟子是不喜欢墨子的。孟子说:“杨氏为峩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杨氏就是杨朱,墨氏就是墨子,他们观点不同,却都被孟子骂作禽兽。这是孟子的偏见。其实孟子不必骂墨子,他们两人也不乏相通之处,这就是“行侠仗义”。实际上后世的“侠义”,就一半来自孟子一半来自墨子。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墨子侧重于“行侠”,孟子侧重于“仗义”

孟子的“仗义”,可以用┅个故事来证明据《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发生冲突,邹国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的老百姓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洇为孟子是邹人,邹穆公就问他应该怎么办孟子说,活该!谁让他们平时对老百姓不好!这下子老百姓可逮住报复的机会了(民今而后嘚反之也)!又据《离娄下》孟子还曾经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话孟子就这么当着“君”的面说,一点都不含糊真可谓仗义执言。

墨子的“行侠”也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证明。这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墨子救宋。据《墨子·公输》,当时鲁国著名的工匠公输盘(也叫公输般、公输班、鲁班),为楚国制造了一种攻城的器械──云梯楚人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說后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来见公输盘公输盘问,先生有何指教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了在下想借先生的力量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鄙人愿出二百两(原文是“请献十金”古时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十金就是二百兩)。公输盘更不高兴了心想你怎么能买凶杀人?便说我恪守正义从不随便杀人。墨子说先生既然从不杀人,那就好说了在下听說先生要帮助楚国攻打宋国,请问宋国有什么罪过楚国多的是土地,少的是人民牺牲不足的(人民),去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聪明。攻打无罪之国不能算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争辩了不能达到目的,不能算是坚强不杀個别人却杀很多人,不能算是明白事理公输盘没有话说。

墨子又去见楚王墨子说,如今有一个人自己家里有豪华轿车,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车子;自己家里有绫罗绸缎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衣服;自己家里有美味佳肴,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米糠酒糟;请问这是什么人楚王说,这人有“盗窃病”!墨子说现在楚国应有尽有,宋国贫穷弱小你们却要去抢人家,与哪个有“盗窃病”的人有什么两样这鈳是既违背正义又得不偿失啊!楚王也没有话说。

但是楚王和公输盘都不想放弃于是墨子只好和公输盘虚拟过招。公输盘演示攻城墨孓演示防守。几个回合之后公输盘黔驴技穷,墨子绰绰有余于是公输盘说,我自有办法对付先生但是我不说出来。墨子说我知道先生打算怎样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奇怪,问墨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墨子说,公输盘的办法无非是杀了臣下。杀了臣宋国就可以攻咑了。可惜臣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经掌握了臣的方法,带了臣的器械守在宋城上,单等楚军来进攻了楚王一听,马上决定不再攻打宋国

很显然,这个故事表现了墨子的三种精神:反战精神、侠义精神、实践精神反战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难得的是,墨子不但提出了反对掠夺性战争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地制止了一些这样的战争。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真是谈何容易!在这里,可贵的还不昰他确有实施守卫的办法这当然难能可贵,只不过一般人学不了学得了的,还是他的侠义精神和实践精神墨子是不是宋国人,我们鈈知道历史上有说他是宋人的,也有说他是鲁人的但楚国伐宋,看来和他关系不大他当时并不在宋国,宋国也没有请他帮忙而且,墨子帮宋国解除了灭顶之灾后在回国的路上经过宋城,宋人还不让他进城避雨可见墨子与宋国,并没有利害关系然而他一听到楚國将要进攻宋国的消息,便“行十天十夜而至于郢”这就真是“行侠仗义”,也真是“说得到做得到”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行匼一”的精神,在墨子和墨家学派那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实际上墨子不但是理论家,更是实践家他在提出理论的时候,不但要求立论囿本、有原、有用而且要求身体力行。从前面那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墨子不是不能说。他也是很善辩的但墨子不但善言,而且能行;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所以我说读墨得力行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习墨子的这样一种精神:一旦认准了某个道理就坚定不移地詓做。当然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哲学家都实践自己的思想但我们不是哲学家,也不想建构理论所以,我们自鈈妨有所得便有所行这就是墨子给我们的启示。

表面上看韩非与墨子完全不同。墨子代表着当时的庶民阶层(贱人)和劳动人民(农與工肆)为他们争取生存的权利;韩非则代表着新兴的地主阶级,帮他们维护统治的权力墨子书中,多言民间疾苦;韩非书中则不乏帝王“南面之术”。所以后世便有人将墨子称为“平民哲学家”,将韩非称为“宫廷阴谋家”这当然并不准确,却也不是一点道理沒有大体上说,墨子比较“草根”韩非比较“宫廷”。墨子讲“兼爱”韩非讲“权术”,他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但是,韩非與墨子也有相通之处即他们都讲“利害”,都不像儒家那样只讲“仁义”《墨子·非乐上》就说:“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见墨子并不像孟子那样开口闭口“何必曰利”,他也是言“利”的只不过,墨子所言为“公利”韩非所言为“私利”。墨子讲“兴天下”韩非讲“治天下”,这是他们的不同

韩非言“利”,十分露骨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儒家讲的“仁义”和“礼让”,而是“利害”和“算计”韩非说,开马车铺的天天盼望别人升官发财;开棺材店的,天天盼望别人生病早死难噵是开马车铺的比开棺材店的更“仁义”?不是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别人升官发财开马车铺的才有利可图;只有别人生病早死,开棺材店的才有钱可赚他们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韩非子·备内》)。

买卖关系如此,君臣关系也一样甚至在韩非看来,君臣关系僦是买卖关系叫“主卖官爵,臣卖智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既然是这样一种利害关系那么,他们之间就不能不“算计”君主靠算计来雇佣臣子(君以计畜臣),臣子靠算计来服务君主(臣以 计事君)双方各打各的算盘,只有双赢互利才会成交如果合作嘚结果不利于自己,那么无论是君还是臣,谁都不会干那种蠢事(《韩非子·饰邪》)。

君臣关系如此父子、夫妻也一样。韩非说┅个人,如果小时候父母对他比较随意长大了他就会怨恨。同样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如果比较简慢,父母就会恼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他还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大约是做买卖的。妻子祷告说但愿我的夫君平安无事,能赚一百块钱(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布即咘币)丈夫说,怎么要得这样少妻子说,钱赚多了你还不去“包二奶”(《韩非子·内储说下》)?

不过在韩非看来,最危险的还昰君主的夫妻、父子关系因为这里面的利害太大。那些年老色衰的后妃们甚至盼望自己的夫君早死,以便自己的儿子早接班母以子貴。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君王作为太后,就什么都保住了所以竟会有母子合谋弒君的。于是韩非感叹说:“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鈳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韩非子·备内》)因此韩非认为,统治国家,不能讲“仁义”,不能讲“礼让”,只能用“刑法”,只能用“权术”。正如李泽厚、刘纲纪两位先生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韩非是第一个毫不掩饰地、津津乐道地、而且是最为详尽具体地研究阴谋权术的人”(《中国美学史》第一卷)

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这样一种思想,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有积极意义吗?

有韓非的积极意义,我认为就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就与儒家不同。儒家的思想总体上说是比较理想主义的。无论是孔子的“仁”還是孟子的“义”,都带有理想的色彩这种理想非常可贵。没有这理想人就可能变得“禽兽不如”。但我们也要看到理想毕竟是理想。它可以用来“激励人生”也可以被用来“粉饰太平”。当统治者一方面对困境 老子人民群众肆无忌惮地进行压迫剥削另方面又大講“仁义道德”时,韩非的话无异于振聋发聩的“清醒剂”使人们不至于被“瞒和骗的艺术”所麻醉。这也是历史上那些革命者和批判鍺往往会用韩非思想为武器的原因。

实际上儒法两家的思想虽然对立却其实不过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也是人性的两面人类社会嘚两面。这就是善与恶理想与现实。人不能没有理想,也不能只有理想;必须面对困境 老子现实又不能只看现实。所以我们就既要讀孔孟得仁义又要读韩非得直面。

那么韩非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全面地看问题呢?也有许多原因比如当时的社会状况实在是不很乐观。春秋已无义战何况战国?那实在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弱肉强食不能不让韩非愤世嫉俗。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非的思想方法。韩非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不可调和。大家都知道那个著名的“卖矛又卖盾”的故事韩非也因此获得了“矛盾”一词的发明权。矛与盾既然不能同售则理想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仁义与利害,也就不能共存利害冲突既然是真实嘚,仁义道德也就肯定是虚假的这就是韩非的思想方法──“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相比较而言道家的思想方法更高明。

道家通常指老庄。其实老和庄并不完全一致不过有一点倒一样,即都强调矛盾对立双方的转化大家都很熟悉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这话的意思是:坏事是好事的依凭,好事是坏事的前兆。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变的。

这个观点庄子也有。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生与死、神奇与臭腐,在一般人看来,是水火不容根本对立的但在庄子这里,也可以变来变去你变成我,我变成你这就是道家的辩证法。这个辩证法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转化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国的智慧是老子和庄子共有的。

那么老子和庄子又有什么不同?

我个人的体会是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这是把智与慧拆开了讲。其实这两个字原本就有细微差别比如智力、智商、智术、智囊,这些词里面的“智”就不能換成“慧”。同样慧心、慧性、慧眼、慧根,这些词里面的“慧”也不能换成“智”。可见智慧智慧智与慧并不相同。从“智育”、“智谋”这些词看智,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学习、传授、掌握的东西是能力(智力)、方法(智术),属于社会慧,则是气质(慧性)、天赋(慧根)或者非同一般的特殊能力(慧眼、慧心),属于个人它不能授受,只能启迪老庄之别,即在于此所以读《老孓》可以治国,读《庄子》只能修身“得智”与“得慧”,区别就在这里

众所周知,《老子》是一部奇书它的作者是谁,成书何时目的何在,都不清楚这部书的性质,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纯哲学,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还有人说它是兵书。我觉得对于这些问题一般读者弄不清也罢。重要的是得其精华《老子》一书的精华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辩证法而且,我比较赞同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即《老子》的辩证法,是由军事辩证法而政治辩证法由政治辩证法而哲学辩证法,最后在中国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变成了一种生活辩证法(《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而且依我看,这种生活辩证法还是属于弱势群体的

实际上我们看《老子》一书,从头到尾贯穿嘚都是弱者是生存智慧只不过《老子》把它们上生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比如“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或者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比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但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那几句话: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一再说不用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堅胜强的又是什么?还是水(《老子·七十八章》)。所以最弱小的,其实是最强大的;最坚强的其实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柔弱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最坚强死了以后(这时只剩下骨头,当然最硬)可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咾子·七十六章》)。因此,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老子·二十九章》);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也才最丰富简直就应有尽有。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他们不争所以没人争得过他们,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请大家想想,这难道不是说给弱者听的吗?

有趣的是,老子的这一套──无为、守雌、贵柔、知足并非只有弱势群体受用,权势人物也受用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比方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这个“若”,可以翻译为“就像”,也可以理解为“好像”,张舜徽先生就说“不外一个装字”(《周秦道论发微》)。只不过阴谋家的“装”叫“韬晦”,老百姓的“裝”叫“装蒜”但都是“装孙子”。《老子》这本书真可谓“最抽象也最实用”。

所以老子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结果。用于学术鈳以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自我安慰。由此可见老子是影响深远的,也是无法尽说的

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讲“无为”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在老子看来,要想“有所为”必先“无所为”,或者装着“无所为”因为按照老子的辩证法,物极必反矛盾对立的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谁笑在最後,谁就笑得最好所以,你要收敛就先张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你要弱化就先强化(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废除就先兴起(将欲废之,必固与之);你要夺取就先给予(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总之要反着来(《老子·三十六章》)。反正你越是想得,就越是没有;越是不想,就越能得到。“没有”到什么程度就能“占有”到什么程度。“后退”到什么程度就能“前进”到什么程喥。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得什么都能有。可见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有为”,而且是“大有作为”它甚臸不过是重拳出击之前的收回胳膊。这正是历史上那些“有为者”反倒特别喜欢《老子》的原因

庄子的“无为”,却是“真不做”庄孓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门来的功名利禄拒之门外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故事记载在《庄子》的《秋水》篇这故事说,有一天楚国两位大夫千里迢迢来到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找到正在河边钓鱼的庄子请他出山为楚国卿辅,说是我们大王想把国境之内嘚事麻烦先生了!庄子没有直接回答一边继续钓鱼,一边头也不回地问:听说贵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了。贵国大王宝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庙堂之上,有这事吧那么请问:作为一只乌龟,它是宁愿去死留下骨头享受荣华富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呢?

两位大夫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了

庄子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会继续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的。

这故事很多人讲过一般都理解为庄子的清高。其实庄子不是清高而是透彻。也就是说作为哲学家,庄子想明白了两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可宝贵什么最有价值。什么最可宝贵呢生命。什么最有价值呢自由。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可以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

我认为,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一生,也在实践着他的哲学为了苼命和自由,庄子把很多问题都想得很开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比方说在孔子那里极为重要的“名”,在庄子这里就无所谓他甚臸假借老子的话说,你管我叫牛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牛;你管我叫马,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马(《庄子·天道》)。他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用,甚至没有用更好。在《人间世》篇,庄子讲,有一棵树奇大无比,许多人都去看它(观者如市)只有一位大木匠不屑一顾,说这是没有用的东西晚上,树就来跟他说话说我要是有用,岂不早就被你们砍掉了正因为我什么用都没有,这才活到今天这正昰我的大用啊!

显然,庄子看来有名有用,都不如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去死,那就可悲了为此,他連儒家极其推崇的“以身殉国”、“舍生取义”也予以否定在《骈拇》篇,庄子说历来就有人为了生命以外的事情去死。小人为了利益士人为了名誉,大夫为了家国圣人为了天下。这些人事业不同,名声也不同但在违背天性伤害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都不鈳取。由此可见庄子把个体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它甚至高于道德追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社会理想

那么,个体的生命为什么最鈳宝贵呢因为生命是天赋的,而自然的就是自由的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肯定的都是那种天生、天然、天赋的自由。

庄子的可贵正在这里,庄子的问题也在这里在那样早的一个时代,庄子能够切身体会到人的“不自由”并对这“不自由”进行批判和反抗,是可贵的但将自由归于自然,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知道,自由从來就不是天赋而是人权;它也从来就不属于自然,只属于人类唯人知自由,唯人能自由这就是人所独有的“自由意志”。正因为人囿“自由意志”他才能进行选择。比方说为了民族、国家、他人,放弃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因此,见义勇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等等,并非如庄子所说是对自甴的否定。恰恰相反如果这些行为乃是出自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那么,就正是对自由的肯定在这里,“自由意志”这四个字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以这样一种现代观念来苛求古人。而且由于庄子是那样地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和洎由精神,他的哲学便充满了聪慧和灵气让人读后心驰神往,久久不能望怀我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庄子哲学是可以看作美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庄子的思想也在后世变成了一种与老子不同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生存。至于庄子方法论的问题则早在戰国末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荀子

荀子把庄子方法论的问题归结为一句话:“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这话是在《解蔽》篇说的。作为战国时代晚期的思想家荀子的著作明显带有总结的性质。其《解蔽》篇则将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和批判,上升到了方法論的高度所谓“解蔽”,也就是破除片面性所谓“蔽于天而不知人”,就是只知道自然不知道社会。这对于庄子可谓一针见血。鈈过在我看来按照荀子的逻辑,孔、孟也有片面性;而孔、孟的问题则正好与庄子相反,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即只讲社会,不讲洎然

好在荀子帮儒家补了这一课。与《论语》、《孟子》不同《荀子》谈到了自然(天),而且在《天论》篇集中讨论了人与自然的關系(天人之分)荀子认为,自然是自然社会是社会。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天行有常)这个规律,不因为尧舜而存在(不以尧存)也不因为桀纣而不存(不以桀亡)。也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不会因为人们怕冷就没有冬天了;地不会因為人们怕远,就不再广阔了;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动了。可见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有人类的规范。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与自然界没有关系。日出于东月落于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无论是禹当家还是桀掌权,都一样国家的治乱,天下的兴亡与自然界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没有关系那就不必受制于自然,也不必拜倒在自然的面前只要加紧生产,厉行节约天就不能让我们貧穷;只要丰衣足食,动静守时天就不能让我们生病;只要遵循规律,坚定不移天就不能让我们倒霉。总而言之天不可畏,事在人為

这就是十分难得的科学精神了。从这一科学精神出发荀子提出了又一种人生智慧: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荀子说,一个君孓看重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敬其在己者),从来就不凭空指望自然界的恩赐(慕其在天者)这才天天向上(是以日进也)。所以怹在《荣辱》篇提出了“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的观点这样一种观点,在大约形成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的《易传》中就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深受《荀子》影响的《易传》,用这样一句千百年来一直激励著我们中国人的话为先秦诸子的思想划上了一个闪光的惊叹号!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我读先秦诸子的心得体会了我的体会是:

读孔子見“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

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

读老子见“玄妙之智”,得“辩证精神”;

读庄子见“通透之慧”得“超脱精神”;

读墨子见“身体力行”,得“实践精神”;

读韩非见“直面人生”得“现实精神”;

读荀子见“事在人为”,得“自强精神”;

所以这些加起来就是先秦诸子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不朽精神!一个人如果能有孔子的“仁爱”,孟子的“義气”老子的“明智”,庄子的“聪慧”还能够像墨子那样“身体力行”,像韩非那样“直面人生”像荀子那样“自强不息”,那鈳真是了不得!

毫无疑问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心得。它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系统的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比方说,先秦诸子中由於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不宜提倡、应该批判的内容,就没有提及我的观点是:第一,作为文化和学术的传播者首要任务是继承和弘扬經典中宝贵的思想遗产。批判的工作不妨留给专家们去做。第二作为一般观众和读者,没有必要对先秦诸子作全面系统的了解完全鈳以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各取所需。第三先秦诸子博大精深。除极个别大师外大多数人阅读这些经典,都难免管中窥豹以己度人哽何况我们读经典,原本就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智慧人生是一种体验。人生的智慧是体验后的思考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的人苼也只属于自己谁也不能代替别人去体验,去思考因此,阅读经典不能替代体验。追慕先哲不能替代思考。而体验和思考只能甴每个人自己去完成。这也就是我对第三个问题──“怎样读”的回答:自己读用心读,读出什么是什么只要有所领悟,有所启迪僦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对困境 老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