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喜欢的人和人律师事务所事 现在越厌恶与恐惧 这在心理学上如何解释

为什么你越学心理学,问题却越严重 - 壹心理
为什么你越学心理学,问题却越严重
发表于 19:54:52
Ⅰ、&契诃夫有一篇非常知名的小说叫做《小公务员之死》。大意是说有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的时候,不小心朝一个将军打了一个喷嚏,他非常担心自己因此得罪了将军,于是三番两次在各种场合向这位将军道歉。&但是他不断地道歉就让将军越来越不耐烦直至越来越愤怒,最后一次将军斥责了他一句让他“滚出去!”,然后这位小公务员同志就吓死了。&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不断发展,在庞大的心理学爱好者人群中我发现有这么一类人:&他们获取心理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公众号、知乎等里面的心理学类文章;他们多数都不会去读心理学的专业理论书籍,而是热衷于《少有人走的路》之流的科普;他们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并非常擅长将这些概念往自己身上套、和以此来解释别人的行为与心理;他们善于在与人交流时熟练使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爱才是唯一的答案”等语句开导别人。&最关键的是:他们学的心理学越多,他们懂得的“正确的”、“成熟的”定义越多,他们的问题就越严重。&有些人甚至是明明生活的好好的,忽然了解了心理学之后,无数过去的陈年旧事被翻了出来,他的生活就被很多的神经症冲突给填满了。天天不想着怎样工作,今晚吃什么,周末去哪儿玩,一天到晚“我的创伤怎样被辽愈?我为什么总是焦虑?我是不是缺乏社会化关系了?我这样的表现是不是抑郁症?”这些问题不断地在脑海里重复。&这一类人群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多。更恐怖的是:他们所谓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已经令他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而他们却意识不到这有任何的问题。&因为那些“心理学知识”令他们相信:我在变得越来越好,心理学在令我的心理变得越来越健康。&他们随时可以拿出“边界”“自我意识”“内在动力”等等这些词,来在理论上无可反驳的证明他们是有了怎样的“进步”。&唯一的问题只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并不需要那些所谓的“进步”。&就好比他们不断尝试去吸各种毒品,又一种一种的戒掉。他们拿起海洛因胳膊里扎然后兴奋地告诉你:“哇!我发现原来我对海洛因上瘾呢!”一两个月之后说:“我现在已经把海洛因戒掉了,我迈出了这一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同时他俯身拿起吗啡吸了一口:“天啊!没想到原来我对吗啡也上瘾呢!”一边猛吸了一口一边说:“看吧!我一定能戒掉它的!”&这一类的心理学爱好者们,可能已经在无意识之间给他们自己制造了很多心理上的“医源性损伤”。&他们就像开头的那个‘小公务员’一样,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制造着越来越大的无必要麻烦;同时基于对麻烦的担忧和恐惧又做出了无必要、负作用的补偿措施,因此给他自己带来了更大的无必要麻烦,由此进入了一种奇怪的恶性循环。&Ⅱ、&必须在此先明确的一个立场是:“心理学科普”这件事本身是没毛病的,多数人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有毛病的是:在没有扎实心理学基础的情况下,过多的涉猎一些对心理学「病」、「症」描述的文章,并以这些含糊的、因由不确定的症状表现直接往自己身上套,动辄就认为自己抑郁症了、强迫症了;在个人生活全部正常的情况下,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不必要的对自身各种问题的探究上,从而将原本无影响的问题放大,并因此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我们今天主要针对的只是这一类“不恰当”的误读心理学知识的人群,并不是说要否定心理学、否定心理学科普。对于的确是有着心理创伤,的确在饱受各种心理病症的读者们,这篇文章并没有丝毫将你们归为“无病呻吟”的意思。&为了便于叙述,我们且先为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问题捏造一个名词,叫做“溺心症”。(即:沉溺于心理学无法自拔而产生的症状。好吧。。。这个命名我知道很垃圾,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点子了)&会产生“溺心症”的原因、或者说“为什么过度沉迷心理学可能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根本层面上的原因有四个:&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聚焦效应”。&聚焦效应也是我生造出的一个词,意指我们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会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果、影响层面等给放大化。这种对问题的放大通常是不必要的。&我们的“过度关注”这一行为本身会在两个层面上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一个是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因为对于问题后果的过度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惊恐等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决策会受到影响,通常会基于这种不必要的担心而采取不必要的补偿措施;&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在开头所提到的“小公务员”的例子,他对于“朝将军打了个喷嚏”这件事有着非常过度的关注,所以令他“心慌意乱”、“过度恐惧”、“过度紧张”;并采取了不必要的补偿措施——不断地多次向将军道歉,反而因此招致了将军的厌恶;在此过程中,由于将军的厌恶反应:不耐烦的表情,不开心的语气等又令小公务员产生了更多的过度担忧,于是又令他更加的倾向于采取“补偿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过于担心女方不喜欢自己,所以神色拘谨、举止失当,结果反而真的招致了对方的不喜欢;过于担心自己得了各种病,不断地检查、焦虑、担心,生活作息因此被打乱,再加上心理上的问题反而真的令自己得了病;过于害怕自己洗手有些频繁这件事,由于过度关注反而令洗手不可控的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发展成了强迫症;&由此可见,我们对于问题的“过度关注”这种行为本身通常才是给我们带来问题的主因。&在“溺心症”患者中的表现就更像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一定的创伤,但是很多创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经逐渐自行修复了。&“溺心症”患者在做的事情就是拿着手中的“地图”(心理学文章)在自己的心中寻找伤痕,找到本已复原的伤痕后猛地一刀戳下去:“啊好疼!看来我果然有创伤!这位心理学大师说的真准啊!”&今天跟这篇文章学了招“接纳大法”,伤口好了点儿;第二天马上迫不及待的把伤口撕开看:“咦?怎么还没好呢?”&后天跟那位大师学了个“爱自己十八掌”,几张拍下去伤口又好了点;第二天又是马上过来撕开伤口:“哎?你说这咋回事呢?怎么还不好?”&如此反复下去,问题不见好转,伤口却因为被反复撕开而越来越恶化了。&随意听信一些文章中对于心理问题的描述就往自己身上套,这相当于一刀捅向自己的创伤;对自身问题的过度关注,等同于一次次撕开伤口。&最无厘头的是,有些人明明并没有那样的心理问题,却非要根据某些病症的描述硬生生的给自己“造出”所谓的心理创伤,这样就如同主动找算命的骗子被人家忽悠:“我见你印堂发黑,不日既有血光之灾!快给我打钱!我给你除灾化吉!”&二、用心理学理论去衡量正常生活,往往会导致正常生活被扭曲。&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前提是:心理学理论不是超脱于真实生活之外的一个代表着“正确”的标准,而是基于对真实生活观察研究而总结出的抽象化概括。&这种抽象化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在将真实生活给扭曲了,我们试图用这种抽象化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真实生活就又是进行了一种扭曲,所以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正常生活,往往反而只会导致正常的生活被扭曲。&其次是,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更适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研究中。在那样的情境、当事人的状态、咨询师的陪伴等这些能够将我们与真实的生活隔离开来。来到心理咨询室你可能会痛哭、会顿悟,但这些是为了从咨询室出来后能更好的去生活,而不是令你将在咨询室中那些糟糕的状态带出来、持续的贯彻在你的其他生活时间里。&三、价值观冲突。&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无论是心理学本身、还是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都过于的短暂,所以现在的心理学并没有完成本土化。&没有完成本土化的意思是说:心理学并没有在价值观、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完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气质的融合,所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的话,会产生一定的冲突。&这一点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复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是在故弄玄虚,但价值观这种层面的融合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而言,西方文化对真理的探索倾向于“外延性(extensional)”,东方文化对真理的探索倾向于“内容性(intensional)”。现代社会由于是西方文化领先,我们这几代的人思维方式几乎已经习惯了用“外延性”的标准来衡量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用客观的、可量化的、逻辑推演的方式去看待问题。&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容易令一个人和真实的生活产生隔离了,再加上学了产自西方文化的心理学就更容易和现实生活起冲突。&比方说有一位少女了解了心理学中“边界”这个概念,忽然之间顿悟了,就和身边人划分了清清楚楚的界限,这可能的确令她短时间内会获得一种轻松感,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过于清晰的人际边界其实并不利于你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建立。&所以一定要记得,学心理学不能让你脱离真实的生活。学了心理你就自认为你掌握了人类最正确的行为标准指南,今天看老公这个行为不够成熟,明天看儿子那个表现代表俄狄浦斯期没过度好,后天嘲讽单位同事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如果在你的眼里,以前原本正常的人现在你统统都觉得他们有病了。那么客观来讲,可能更符合“有病”这个定义的,是被心理学荼毒了的你。&四、心理问题的“多因多果、多病多症”性。&就是说,很多心理问题,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同一种原因,也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同样一种心理病,它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样一种症状,它背后的病因也可能是多样化或者不同的;&比如说“攻击力的投注出现了问题”,有些人可能会表现为焦虑,有的人就是抑郁,还有的人可能就是强迫,还有的人他会表现为没有安全感;&再比如说,一个人总是心烦意乱,可能是他的心理层面存在着神经症冲突,可能是他的作息不规律,也可能是他心火太旺。&还有就是,也有不少的心理问题和一个人的体质有关。比方说体质太差,一出去玩就头晕目眩,一和朋友玩就累,不得不宅在家里,那他的人际关系必然出问题,宅久了会产生心理问题那也是必然。对于这样的情况心理问题就不是主因和重点,重点是只有体质增强了,问题才能从根子上解决。&但问题是,那些“溺心症”患者往往无法从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来看待自身,出现了某一个病症就认准了一定是自己从文章里看到的原因,于是照着某咨询大师给的方子就要“自治”,结果往往是给自己胡治一通。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牵引出更多的问题。&Ⅲ、&其实“因为过度关注心理学反而令自己的问题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不仅仅只是存在于那些爱乱给自己贴标签的心理学爱好者之中。&在我的实际咨询工作中也发现,有一部分的人他们在持续的进行长程的咨询,有的都长达两三年;但是在和这些来访者的前一两次评估中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需要长程的咨询啊,对当时那个状态的他们来说咨询更多的是无意义的、甚至也是有着负面意义的。&因为你会发现这些来访者已经成为“职业”的来访者了,就是一开始咨询你就能感觉到他马上进入了一个“被咨询”的状态,他们通常会比较主动,非常配合,整个咨询体验非常良好,但问题是,咨询对他们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些来访者可能在他们之前不必要的长程咨询中被“训练”成了咨询室中的“老油子”,他们会非常清楚各种咨询设置,了解咨询起作用的方式和原理,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无意识之中成为了咨询室中的“演员”。&他们习惯并且擅长“扮演”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和“通过心理咨询获得了提升的人”。&这就和那些热衷于参加各种沙龙和培训,每次都“收获很大、这位导师能量很足、带给我不少新的启发”的“沙龙老油子”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就像来访者的一根拐杖,来访者用这根拐杖走一段时间的路,然后学会依靠自己走。&但如果明明自己已经可以走了、或者是其实一开始自己就可以走的,那么再长期的依靠拐杖,这可能并不明智。&Ⅳ、&对于“溺心症”患者们我有三条核心的建议:&一、减少或是停止从公众号、互联网上等途径获取碎片化的心理学知识。&二、如果真的想了解心理学的话也可以,我建议你按照“将自己培养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或自学。&当然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将自己培养成咨询师,而是这样一个初始动机的设置,不会令你在各种各样的定义和问题中陷得太深,而能够保持清醒。&最关键的是,你按照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咨询师的方式进行自学的话,最起码你对于心理学的认知会是比较的扎实,不会轻易被忽悠。&三、从对自己各类心理问题的过度关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真实的生活中。&一个人会拥有怎样的命运,这个受大环境、基因、运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自己完全控制不了;&但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感受和心情,他今天要让自己多关注那些愉悦的事情、多让自己开心,这最起码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少关注那些虚无缥缈的心理学概念,没事别用那些抽象冰冷的心理学理论解释自己,多陪陪家人,多出去走走,多吃些自己喜欢的,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以上。作者简介:风墟,心理咨询师。接收付费咨询,微信号:lianjizhe1874。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两岸三地深度疗心室创办人 亚瑟导师
惟有真实、至诚的内在转化才能带来外在真正的改变,此即深度疗心的内容与过程,也是幸福及成功之道!
800.00元/50分钟
作者的文章雖然乍看有些扎眼,甚至扎心,但我認為書寫得很真實,,很有見地也很有啟發性。「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人的確應該謙卑自己,不單單是對人或專業人士,還是對一門專業學術。
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来自过去的恐惧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来自过去的恐惧撰文:约翰·斯皮克曼翻译:张丽娜我的一位周姓朋友的妻子特别害怕蜘蛛。每次看到蜘蛛,她都几近歇斯底里,直到周先生做到蜘蛛并将它扔出公寓为止。这位女士也不喜欢蟑螂。但那仅仅是厌恶。只有蜘蛛能激起她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细究起来。这种恐惧的产生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北京现有的蜘蛛都没有毒性。在她的故乡也没有发现过有毒的蜘蛛。在她的童年时代也没有经历任何与蜘蛛相关的。她自己这样描述道:“我想这种恐惧来的DNA,是可能我的祖母经历过与蜘蛛有关的恐怖事件,然后她将这个遗传给了我”。这解释很有意思。不过,恐怕绝大多数家会对这个所谓“祖母遗传”的解释不屑一顾,因为,这与生子生物学中的(central&dogma)背道而驰。中心法则,是指由DNA编码的遗传信息转路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这一信息流是严格的单向传递,DNA的序列可能发生改变,但这是随机的,因此,周太太对蜘蛛的恐惧遗传自害怕蜘蛛的祖母,这一解释是站不住脚的;根据中心法则。周太太的祖母不可能在经历与蜘蛛有关的创伤性事件后,对自己的DNA编码进行相应的修改。从而将这一恐惧遗传给后代,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任何机制能实现非随机性的DNA编码突变。早在十八世纪,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后天获得性状遗传。既人们可能会遗传祖先们在生活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而后天获得的性状,此观点得到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osle&Larmarck)的推崇,因此也被称为""。这一观点在19世纪极为流传,甚至,达尔文也赞同该观点,然而,随着人们对遗传机制的逐渐认识。发现遗传信息是按照DNA—RNA—蛋白质进行传递,很显然后天获得的性状是不可能遗传的。也有大量证据表明,这类遗传不会发生,比如。如果某个人在车祸中不幸失去一条腿,她之后生的不会生来就少一条腿。后天获得的性状(一条腿缺失)不会反向将信息传递到DNA继而影响到个体的后代。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曾指出。五千多年来某些宗教中一直存在对于未成年男性实施割礼的传统,即在男子性成熟之前割去包皮。尽管割礼广泛而系统的持续了几百代,到现在,这些宗教的教徒们出生时仍有包皮,从没有人遗传其男性祖先们给若干代以来的获得性性状。可能有人会提出反驳,上述获得性性状没有得到遗传是因为,其不具有选择优势,拉马克主义认为获得性是特指获益的性状。如果一个人在车祸中失去一条腿,她的后代出生时也少一条腿,这将没有任何益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实验来,验证大鼠是不是能获得具有选择优势的性状。其中最出名的一系列实验来自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威廉·麦克杜格尔(william&McDougall),他将大鼠放入具有两条逃跑通道的水池中,其中一条通道有光照。另一条则没有,如果大鼠选择有光亮的逃跑通道。她会遭受一次点击,他的测定指标是,大鼠学会使用黑暗逃跑通道的试错次数。快速学会这这一任务对大鼠来讲显然是一个优势。麦克杜格尔训练了一批大鼠。然后让其交配繁育后代,再训练她们的后代并让其继续繁育。这一过程持续了32代,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他发现,接受训练的大鼠的后代学习该项任务的速度比亲代更快。并随着代数的增加,学习速度越来越快,初始8代(1~8代)大鼠平均需要56次实验才能学会该任务。而后最后8代(25~32代)仅需20次就能学会。此后,阿加(Agar)及其同事们开展了一个类似的持续20年的实验,得到类似的结果。但是两个独立实验中存在一个共同的令人困惑的结果:未接受训练的对照组大鼠的学习能力也逐代增强!对这令人吃惊的结果还没有很好的解释。倒是有人将其作为轮回转世论的证据——接受训练和未接受训练的大鼠的后代平等地得到了失去的接受训练的大鼠的灵魂。不管怎样解释这一结果,有一点很明确。人为的训练并没有引起明显差别。因此,拉马克主义和获得性有利性状的遗传也不成立,这些结果倒是支持了后来出现的中心法则。基于上述背景,最近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些让人震惊的发现。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凯利·蕾斯勒(Kerry&Ressler)和布里安·道亚斯(Brian&Dias)研究了对小鼠的影响,这种化学物质具有一种像樱桃的特别气味,他们将雄性小鼠暴露于苯乙酮的气味下。同时对小鼠施以少量但疼痛的电击,小鼠很快就将气味和疼痛联系起来,最后,仅仅是苯乙酮的气味就足以使其颤栗。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早在19世纪90年代,巴普洛夫发现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后,人们就认识到动物具有将类似事件联系起来的能力。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蕾斯勒和道亚斯的实验中受训练小鼠的后代也出现了同样的恐惧特征,当苯乙酮的气味飘到她们的笼子里时,她们居然会因恐惧而颤栗。联想到之前麦克·杜格尔和阿加的实验。我们当然想知道:“对照组是什么情况?”答案是:没有什么反应,实验中,设了两个对照组。一个是未用化合物处理的对照组。对苯乙酮无反应。另一个是,用一种其它气味化合物处理的对照组。有意思的是。将另一种气味和点击联系起来的小鼠,对苯乙酮也无任何反应。表明该反应是高度特异性的。这有点儿类似害怕蜘蛛却不怕蟑螂的情形。更加令人惊讶的是,第3代小鼠仍然遗产有上述恐惧反应。除此之外,用具有恐惧反应的雄性小鼠的精子,通过人工受精得到的后代,也表现出同样的恐惧反应。人工受精排除了这样一种可能,既雄性小鼠通过某种形式将控制信息传给雌性小鼠。雄性小鼠再通过某种形式传给后代。因此,“恐惧苯乙酮”这一信息就是编码在精子中,而精子中没有别的什么,无非就是一团DNA。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同时也引出大量的问题。特别是:这种遗传的机制是什么?怎么可能以如此戏剧性的形式打破了中心法则?研究者发现,应训练导致害怕这种气味的小鼠,其大脑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与气味感知系统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受训练小鼠脑中含有苯乙酮特异性气味受体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在其后代中也是类似的情形。重复性的某种气味刺激会引起大脑中感知该气味的受体的变化,这不足为奇。让人费解的是,这一性状为什么会遗传给后代?这一信息怎么可能反向传给DNA?文章作者认为,真正受到影响的可能并不是的DNA的序列,而是DNA上与某个特定是否转录有关的“记号”。这些“记号”可能通过DNA甲基化产生。既增加一个甲基到嘧啶或黄嘌呤上。一个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可能代表了该基因转录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目前已经研究清楚的是,嘧啶甲基化(通常是在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区域)的增加会降低基因表达。关键在于,这一信息可以不在改变DNA序列的前提条件下传递到DNA上,那么是不是有证据支持上述推测呢?实际上。雷斯勒和迪亚斯发现。苯乙酮气味受体基因上具有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的甲基化记号。可能,这些甲基化记号的减少暗示该基因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转录。但是这个解释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对刺激的恐惧反应是如何恰好改变了与那个刺激无关的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特别是在精子中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一无所知。其次,假设甲基化的改变是靠记号的方式,我们依然不知道这种甲基化的差异为什么或如何被解释成“害怕苯乙酮”的意思,例如,这为什么不是被解释成“嘿,这儿有好多美味的樱桃,闻到这个你应该会非常高兴”?如果她们让另一小组,小鼠将同样的味道与愉悦联系起来,那真的会很有趣,这种反应也同样会遗传给后代吗?会产生同样的甲基化记号吗?而最有意思的可能是,如果让一只“恐惧”组雌老与一支“愉悦”组的雄鼠交配。会有什么结果呢,这研究引发的疑问肯定比回答的问题要多。但重要的是,它开始瓦解现在生物学中的一条核心法则,虽然我们还不知其所以然,但研究表明中心法则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严格。或许周太太是对的,可能她的祖母确实经历过与蜘蛛恐怖事件的故事。俺而现在,这被记录在她的DNA里,或者更准确的说,大概是在她的DNA上的甲基化产生了这个效果,她(们)的女儿也会怀有同样的恐惧吗?这还不知道,但是研究者们正在试图弄清对苯乙酮的恐惧会在小鼠中保持多少代。假如这真的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那么显然,我们的厌恶和恐惧可能是由来自于过去久远年代的经验的大杂烩决定的。我们真的可能是油过去的一串恐惧塑造而成的。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延伸阅读· · · · · ·
     
     这才是心理学(解读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这才是心理学(解读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学心理学有什么坏处啊?_百度知道
学心理学有什么坏处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Ⅰ、契诃夫有一篇非常知名的小说叫做《小公务员之死》。大意是说有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的时候,不小心朝一个将军打了一个喷嚏,他非常担心自己因此得罪了将军,于是三番两次在各种场合向这位将军道歉。但是他不断地道歉就让将军越来越不耐烦直至越来越愤怒,最后一次将军斥责了他一句让他“滚出去!”,然后这位小公务员同志就吓死了。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不断发展,在庞大的心理学爱好者人群中我发现有这么一类人:他们获取心理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公众号、知乎等里面的心理学类文章;他们多数都不会去读心理学的专业理论书籍,而是热衷于《少有人走的路》之流的科普;他们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并非常擅长将这些概念往自己身上套、和以此来解释别人的行为与心理;他们善于在与人交流时熟练使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爱才是唯一的答案”等语句开导别人。最关键的是:他们学的心理学越多,他们懂得的“正确的”、“成熟的”定义越多,他们的问题就越严重。有些人甚至是明明生活的好好的,忽然了解了心理学之后,无数过去的陈年旧事被翻了出来,他的生活就被很多的神经症冲突给填满了。天天不想着怎样工作,今晚吃什么,周末去哪儿玩,一天到晚“我的创伤怎样被辽愈?我为什么总是焦虑?我是不是缺乏社会化关系了?我这样的表现是不是抑郁症?”这些问题不断地在脑海里重复。这一类人群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多。更恐怖的是:他们所谓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已经令他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而他们却意识不到这有任何的问题。因为那些“心理学知识”令他们相信:我在变得越来越好,心理学在令我的心里变得越来越健康。他们随时可以拿出“边界”“自我意识”“内在动力”等等这些词,来在理论上无可反驳的证明他们是有了怎样的“进步”。唯一的问题只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并不需要那些所谓的“进步”。就好比他们不断尝试去吸各种毒品,又一种一种的戒掉。他们拿起海洛因胳膊里扎然后兴奋地告诉你:“哇!我发现原来我对海洛因上瘾呢!”一两个月之后说:“我现在已经把海洛因戒掉了,我迈出了这一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同时他俯身拿起吗啡吸了一口:“天啊!没想到原来我对吗啡也上瘾呢!”一边猛吸了一口一边说:“看吧!我一定能戒掉它的!”这一类的心理学爱好者们,可能已经在无意识之间给他们自己制造了很多心理上的“医源性损伤”。他们就像开头的那个‘小公务员’一样,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制造着越来越大的无必要麻烦;同时基于对麻烦的担忧和恐惧又做出了无必要、负作用的补偿措施,因此给他自己带来了更大的无必要麻烦,由此进入了一种奇怪的恶性循环。Ⅱ、必须在此先明确的一个立场是:“心理学科普”这件事本身是没毛病的,多数人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有毛病的是:在没有扎实心理学基础的情况下,过多的涉猎一些对心理学「病」、「症」描述的文章,并以这些含糊的、因由不确定的症状表现直接往自己身上套,动辄就认为自己抑郁症了、强迫症了;在个人生活全部正常的情况下,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不必要的对自身各种问题的探究上,从而将原本无影响的问题放大,并因此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我们今天主要针对的只是这一类“不恰当”的误读心理学知识的人群,并不是说要否定心理学、否定心理学科普。对于的确是有着心理创伤,的确在饱受各种心理病症的读者们,这篇文章并没有丝毫将你们归为“无病呻吟”的意思。为了便于叙述,我们且先为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问题捏造一个名词,叫做“溺心症”。(即:沉溺于心理学无法自拔而产生的症状。好吧。。。这个命名我知道很垃圾,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点子了)会产生“溺心症”的原因、或者说“为什么过度沉迷心理学可能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根本层面上的原因有四个: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聚焦效应”。聚焦效应也是我生造出的一个词,意指我们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会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果、影响层面等给放大化。这种对问题的放大通常是不必要的。我们的“过度关注”这一行为本身会在两个层面上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一个是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因为对于问题后果的过度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惊恐等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决策会受到影响,通常会基于这种不必要的担心而采取不必要的补偿措施;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在开头所提到的“小公务员”的例子,他对于“朝将军打了个喷嚏”这件事有着非常过度的关注,所以令他“心慌意乱”、“过度恐惧”、“过度紧张”;并采取了不必要的补偿措施——不断地多次向将军道歉,反而因此招致了将军的厌恶;在此过程中,由于将军的厌恶反应:不耐烦的表情,不开心的语气等又令小公务员产生了更多的过度担忧,于是又令他更加的倾向于采取“补偿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过于担心女方不喜欢自己,所以神色拘谨、举止失当,结果反而真的招致了对方的不喜欢;过于担心自己得了各种病,不断地检查、焦虑、担心,生活作息因此被打乱,再加上心理上的问题反而真的令自己得了病;过于害怕自己洗手有些频繁这件事,由于过度关注反而令洗手不可控的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发展成了强迫症;由此可见,我们对于问题的“过度关注”这种行为本身通常才是给我们带来问题的主因。在“溺心症”患者中的表现就更像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一定的创伤,但是很多创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经逐渐自行修复了。“溺心症”患者在做的事情就是拿着手中的“地图”(心理学文章)在自己的心中寻找伤痕,找到本已复原的伤痕后猛地一刀戳下去:“啊好疼!看来我果然有创伤!这位心理学大师说的真准啊!”今天跟这篇文章学了招“接纳大法”,伤口好了点儿;第二天马上迫不及待的把伤口撕开看:“咦?怎么还没好呢?”后天跟那位大师学了个“爱自己十八掌”,几张拍下去伤口又好了点;第二天又是马上过来撕开伤口:“哎?你说这咋回事呢?怎么还不好?”如此反复下去,问题不见好转,伤口却因为被反复撕开而越来越恶化了。随意听信一些文章中对于心理问题的描述就往自己身上套,这相当于一刀捅向自己的创伤;对自身问题的过度关注,等同于一次次撕开伤口。最无厘头的是,有些人明明并没有那样的心理问题,却非要根据某些病症的描述硬生生的给自己“造出”所谓的心理创伤,这样就如同主动找算命的骗子被人家忽悠:“我见你印堂发黑,不日既有血光之灾!快给我打钱!我给你除灾化吉!”二、用心理学理论去衡量正常生活,往往会导致正常生活被扭曲。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前提是:心理学理论不是超脱于真实生活之外的一个代表着“正确”的标准,而是基于对真实生活观察研究而总结出的抽象化概括。这种抽象化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在将真实生活给扭曲了,我们试图用这种抽象化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真实生活就又是进行了一种扭曲,所以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正常生活,往往反而只会导致正常的生活被扭曲。其次是,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更适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研究中。在那样的情境、当事人的状态、咨询师的陪伴等这些能够将我们与真实的生活隔离开来。来到心理咨询室你可能会痛哭、会顿悟,但这些是为了从咨询室出来后能更好的去生活,而不是令你将在咨询室中那些糟糕的状态带出来、持续的贯彻在你的其他生活时间里。三、价值观冲突。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无论是心理学本身、还是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都过于的短暂,所以现在的心理学并没有完成本土化。没有完成本土化的意思是说:心理学并没有在价值观、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完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气质的融合,所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的话,会产生一定的冲突。这一点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复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是在故弄玄虚,但价值观这种层面的融合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而言,西方文化对真理的探索倾向于“外延性(extensional)”,东方文化对真理的探索倾向于“内容性(intensional)”。现代社会由于是西方文化领先,我们这几代的人思维方式几乎已经习惯了用“外延性”的标准来衡量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用客观的、可量化的、逻辑推演的方式去看待问题。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容易令一个人和真实的生活产生隔离了,再加上学了产自西方文化的心理学就更容易和现实生活起冲突。比方说有一位少女了解了心理学中“边界”这个概念,忽然之间顿悟了,就和身边人划分了清清楚楚的界限,这可能的确令她短时间内会获得一种轻松感,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过于清晰的人际边界其实并不利于你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建立。所以一定要记得,学心理学不能让你脱离真实的生活。学了心理你就自认为你掌握了人类最正确的行为标准指南,今天看老公这个行为不够成熟,明天看儿子那个表现代表俄狄浦斯期没过度好,后天嘲讽单位同事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如果在你的眼里,以前原本正常的人现在你统统都觉得他们有病了。那么客观来讲,可能更符合“有病”这个定义的,是被心理学荼毒了的你。四、心理问题的“多因多果、多病多症”性。就是说,很多心理问题,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同一种原因,也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同样一种心理病,它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样一种症状,它背后的病因也可能是多样化或者不同的;比如说“攻击力的投注出现了问题”,有些人可能会表现为焦虑,有的人就是抑郁,还有的人可能就是强迫,还有的人他会表现为没有安全感;再比如说,一个人总是心烦意乱,可能是他的心理层面存在着神经症冲突,可能是他的作息不规律,也可能是他心火太旺。还有就是,也有不少的心理问题和一个人的体质有关。比方说体质太差,一出去玩就头晕目眩,一和朋友玩就累,不得不宅在家里,那他的人际关系必然出问题,宅久了会产生心理问题那也是必然。对于这样的情况心理问题就不是主因和重点,重点是只有体质增强了,问题才能从根子上解决。但问题是,那些“溺心症”患者往往无法从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来看待自身,出现了某一个病症就认准了一定是自己从文章里看到的原因,于是照着某咨询大师给的方子就要“自治”,结果往往是给自己胡治一通。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牵引出更多的问题。Ⅲ、其实“因为过度关注心理学反而令自己的问题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不仅仅只是存在于那些爱乱给自己贴标签的心理学爱好者之中。在我的实际咨询工作中也发现,有一部分的人他们在持续的进行长程的咨询,有的都长达两三年;但是在和这些来访者的前一两次评估中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需要长程的咨询啊,对当时那个状态的他们来说咨询更多的是无意义的、甚至也是有着负面意义的。因为你会发现这些来访者已经成为“职业”的来访者了,就是一开始咨询你就能感觉到他马上进入了一个“被咨询”的状态,他们通常会比较主动,非常配合,整个咨询体验非常良好,但问题是,咨询对他们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些来访者可能在他们之前不必要的长程咨询中被“训练”成了咨询室中的“老油子”,他们会非常清楚各种咨询设置,了解咨询起作用的方式和原理,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无意识之中成为了咨询室中的“演员”。他们习惯并且擅长“扮演”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和“通过心理咨询获得了提升的人”。这就和那些热衷于参加各种沙龙和培训,每次都“收获很大、这位导师能量很足、带给我不少新的启发”的“沙龙老油子”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就像来访者的一根拐杖,来访者用这根拐杖走一段时间的路,然后学会依靠自己走。但如果明明自己已经可以走了、或者是其实一开始自己就可以走的,那么再长期的依靠拐杖,这可能并不明智。Ⅳ、对于“溺心症”患者们我有三条核心的建议:一、减少或是停止从公众号、互联网上等途径获取碎片化的心理学知识。二、如果真的想了解心理学的话也可以,我建议你按照“将自己培养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或自学。当然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将自己培养成咨询师,而是这样一个初始动机的设置,不会令你在各种各样的定义和问题中陷得太深,而能够保持清醒。最关键的是,你按照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咨询师的方式进行自学的话,最起码你对于心理学的认知会是比较的扎实,不会轻易被忽悠。三、从对自己各类心理问题的过度关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真实的生活中。一个人会拥有怎样的命运,这个受大环境、基因、运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自己完全控制不了;但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感受和心情,他今天要让自己多关注那些愉悦的事情、多让自己开心,这最起码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少关注那些虚无缥缈的心理学概念,没事别用那些抽象冰冷的心理学理论解释自己,多陪陪家人,多出去走走,多吃些自己喜欢的,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以上。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
采纳率:85%
最明显的一个坏处就是丧失感和脱力感。有时候,你会很明显的发现身边的一个人有某种行为上的倾向,但是你却没有办法说服他更正这样的倾向(就好像学了经济学你会自然的去考虑得失收益的问题,学了心理学前提就是接受每个人的思想,不去过多干涉他人。)。最后,就是你明知道要发生,但是却又不得不眼看着这事情发生。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已经学到骨子里去的人。什么事情都首先以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去分析。
还有别的吗?
还有一种就是心理学还没学好,但是总能发现别人身上可以套上很多精神分析啊,认知主义的思维模式,然后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别人。自然没有好好倾听别人的心思,就作出的推测多数是不对的,然后就导致了对方的反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和动物感人故事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