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清华逻辑学 黑格尔考博咨询

逻辑、分析哲学、形而上学
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
  1973年-1977年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
  1978年-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硕士学位
  1983年-1985年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
  1992年10月-1993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 系,访问学者
  1993年2月-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年10月-11月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访问教授
  1996年12月-1997年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0年9月-2001年6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69年9月-1973年9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四营二十五连工作
  1977年3月-1978年9月一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工作
  1981年9月-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5年晋升研究员,1999年任逻辑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教授,...  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
  1973年-1977年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
  1978年-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硕士学位
  1983年-1985年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
  1992年10月-1993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 系,访问学者
  1993年2月-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年10月-11月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访问教授
  1996年12月-1997年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0年9月-2001年6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69年9月-1973年9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四营二十五连工作
  1977年3月-1978年9月一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工作
  1981年9月-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5年晋升研究员,1999年任逻辑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
  逻辑、分析哲学、形而上学
  本科生课程(人文社科学院):逻辑学, 48学时,学生数:50人。
  本科生课程(全校人文素质教育课):逻辑与思维方式, 32学时,学生数:150人。
  使用教材《逻辑基础》(王路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研究生课程(已开):
  语言哲学, 48学时
  逻辑哲学, 48学时
  逻辑问题研究, 48学时
  研究生课程(拟开):
  意义理论, 48学时
  形而上学, 32学时
  西方逻辑史, 64学时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第1版;2005年第2版,修订版
  《弗雷格》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4年
  《弗雷格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 1996年
  《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 1999年(哈佛燕京丛书)
  《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 2000年3月
  《寂寞求真》文联出版社 1999年
  《理性与智慧》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 2003年
  《逻辑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B:论文 (自 90年以来主要论文)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世界、事实与个体――维特根斯坦的一种逻辑视野 《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什么是逻辑分析? 《年度学术2005》,赵汀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亚理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世界哲学》2005年第1期
  哲学的宽泛与狭窄 《新哲学》第四辑2005年6月
  “是真的”与真 《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即出)
  逻辑与形而上学 《文史哲》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摘发
  “是”与语言――理解海德格尔 《复旦哲学评论 》 第一辑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 《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
  “是”与“存在”或“有”――理解黑格尔 《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逻辑哲学研究述评(上) 哲学动态2003年第4期
  逻辑哲学研究述评(下) 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
  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哲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是本身”与“上帝是”――“是”的存在涵义探询 世界哲学2003年第1期
  再论“必然地得出”――回答王雨田等人的批评 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论哲学批评 哲学研究第3期
  关于希腊文动词“ einai”的理解 中国哲学2001年第1期
  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是” 哲学...  A:专著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第1版;2005年第2版,修订版
  《弗雷格》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4年
  《弗雷格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 1996年
  《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 1999年(哈佛燕京丛书)
  《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 2000年3月
  《寂寞求真》文联出版社 1999年
  《理性与智慧》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 2003年
  《逻辑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B:论文 (自 90年以来主要论文)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世界、事实与个体――维特根斯坦的一种逻辑视野 《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什么是逻辑分析? 《年度学术2005》,赵汀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亚理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世界哲学》2005年第1期
  哲学的宽泛与狭窄 《新哲学》第四辑2005年6月
  “是真的”与真 《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即出)
  逻辑与形而上学 《文史哲》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摘发
  “是”与语言――理解海德格尔 《复旦哲学评论 》 第一辑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 《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
  “是”与“存在”或“有”――理解黑格尔 《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逻辑哲学研究述评(上) 哲学动态2003年第4期
  逻辑哲学研究述评(下) 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
  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哲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是本身”与“上帝是”――“是”的存在涵义探询 世界哲学2003年第1期
  再论“必然地得出”――回答王雨田等人的批评 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论哲学批评 哲学研究第3期
  关于希腊文动词“ einai”的理解 中国哲学2001年第1期
  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是” 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读不懂的海德格尔 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是” 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
  关于希腊文动词“ einai”的理解 中国学术2001年第1辑
  弗雷格与维特根斯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巴门尼德思想研究 哲学门2000年第一辑
  从冯友兰的哲学观看哲学史研究 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究竟是“是”,还是“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译本读后感 哲学译丛2000年第3期
  “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
  ──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术语的翻译 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论“必然地得出” 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
  清晰与含糊──理解维特根斯坦 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论我国的逻辑教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是”之研究述评 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 哲学研究1998年6期
  “辩证逻辑”的历史与未来──《数理辩证逻辑》读后感 哲学研究1998年11期
  论奎因关于分析与综合的论述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8年5期
  语言哲学研究述评(上) 国外社会科学 1997年6期
  语言哲学研究述评(下) 国外社会科学 1998年1期
  如何理解“存在”? 哲学研究1997年7期
  论“语言转向”的性质和意义 哲学研究1996年10期
  论“真”与“真理”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论逻辑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 哲学研究1995年10期
  对象的明确和方法的更新
  ──论与中国逻辑史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 哲学研究1995年1期
  弗雷格关于数的理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5年1期
  《墨经》逻辑研究中的问题和方向 中国哲学史 1994年1期
  弗雷格的语言哲学 哲学研究1994年6期
  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 哲学研究1993年8期
  “是”的逻辑研究 哲学研究1992年3期
  逻辑研究和逻辑史的研究 哲学研究1990年4期
  逻辑和思维 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3期
  《第一原理》(邓.司各脱)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有限公司2004年
  《分析哲学的起源》(英)(达米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经院辩证法》(英)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
  《算术基础》(德)(弗雷格)商务印书馆 1998年
  《真之追求》(英)(奎因)三联书店 1998年
  《亚里士多德》(英)(罗斯)商务印书馆 1997年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德)(弗雷格)商务印书馆 1994年
  《方法论导论》(德)(迈纳)三联书店 1991年
  《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英)(伊斯雷尔)商务印书馆 1990年
  • 2019考研政治新大纲全程班

  • 2019考研大纲解析&百日规划

  • 2019考研艺术概论高效全程班

  • 2019考研计算机新大纲全程班

  • 2019考研经济学通用高效全程班

  • 2019考研中外美术史高效全程班

  • 2019考研和声曲式高效全程班

  • 2019考研中西方音乐史高效全程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学 黑格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