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英国人情社会没有人情债

来自&#xe6关注 国民特性(7):英国人第336封信丨国民特性(7):英国人今天和你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英国人。中国人一讲起英国人,总会有一个刻板、保守的印象,其实和英国人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们虽然非常讲规矩,但是对新事物接受起来并不算保守,在个人生活方面,表面上是一本正经,私下里可不太正经。因此,让人感觉有点矛盾。很多人觉得美国人主要是英国的移民,而且说英语,因此两国的文化差不多,这其实也是一个误解。从英国来的移民占比不到一半,并不比从德意志地区和北欧地区来的多多少。在美国建国的早期,很多家庭成员在家里是说德语的。直到今天,美国一直还在流传着一个谣言,说建国之初在投票决定官方语言时,因为支持德语的议长穆伦伯格(Frederick Muhlenberg)迟到了,导致德语以一票之差输给了英语。对此,美国官方辟谣了几百年。事实上,美国直到今天也没有官方语言。英语成为通用的语言,完全是因为“既成事实”(法律上被称为“de facto basis”),而不是官方指定。不过,从个性上来讲,今天的德国人比英国人更像美国人。在和美国人以及英国人接触多了以后,就能感觉到和英国人打交道,要比和美国人打交道难得多,而且可能是欧洲主要国家中最难打交道的人。首先,英国人为人比较刻板,和陌生人打交道时缺乏美国人的幽默感和宽容。如果你在美国人面前犯一个错误,美国人很容易原谅你,但是和英国人打交道就要有板有眼,不能太随便。比如,英国人极为看重隐私和个人问题。年龄、恋爱关系、婚姻情况、有无孩子、经济状况、健康、父母等涉及私人的话题,在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悉时,不仅绝对不能问,而且也不能主动和对方谈起。虽然西方各国都很介意问对方的隐私,但是英国人对这点极为在意。英国人是比较慢热的民族,交往的时候,开始沉默寡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相处后会逐渐变得健谈起来。不过,英国人也有他们的优点,他们在调侃的时候,通常会自嘲,但绝不会拿别人打趣,更不会幸灾乐祸。鉴于英国人的这种性格,大部分时候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和英国人去深交,因此凡事干脆就公事公办好了。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学校每年会从剑桥招一个交换生,通常一年过去,到他(她)走的时候,彼此之间的交情也就是大家一起到酒吧喝喝酒,知道他(她)的恋爱关系,读书之外的一点爱好,仅此而已。对于一些在公司和学校里交往了几年的人,一旦有半年不打交道,再见到时基本上如同陌路人。这一点,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都不会如此。英国人很注重基本的礼仪,提出请求时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说“thank you”,无论事情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但是,同一件事情不会说两次以上的“thank you”,因为说多了就显得不那么值钱了。英国人常常会说“excuse me”,这不仅是人们对话的开头语,也是发生矛盾时(比如地铁中无意碰了一下)表示歉意的用语。不过,英国人说“ sorry ”的时候并不多,因为只有在明确是自己有错误时才会说“sorry”,比如在地铁上踩了对方。因此,当英国人碰到你时说“excuse me”,并不表示他想向你道歉,只是表示有这么一件事情而已。英国人谈正事时,喜欢直接切入主题,从不拐弯抹角。很多人觉得英国是重商的民族,凡事可以商量,其实不然。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就是砍价,因为英国人在生意上也是直来直去,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了,如果你认为一件商品的价格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讨价还价被认为是不礼貌没面子的事情。不仅在生意场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英国人说“no”的时候,真的是这个意思,并非要讨价还价商量。因此英国人有时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很多时候,为了让人感觉比较委婉一点,英国人会先扬后抑,先给一定的肯定,然后用“but”来转折。转折后的意思才是真实的想法,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的肯定是主要的,事实上哪怕有一点否定的含义,那一点点含义也表达了 100% 的否定意见。另外,在公对公的场合和英国人讲话,不能指手划脚有太多肢体动作,要隔着足够的距离简单地用语言表述。在美国人或者南欧人面前的那种夸张动作,在英国人面前都不能有。另外,谈话时要轻声细语,除了在球场上或者酒吧里,高声喊叫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一般人认为英国人保守,那是在表面的行为上,在思想上他们其实不拒绝新东西,只是有自己的判断而已。英国是全世界跨国公司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而且对新技术从来不排斥。英国的互联网非常发达,渗透率甚至超过美国,它虽然只有 6000 万人口,却是 Google 和 Facebook 等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之外最大的市场。英国的移动通信也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它是最早采用 3G 和 4G 通信的国家之一。我们常常讲保守主义在英国盛行,那个保守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守旧,也不代表思想上的保守。保守主义,只是强调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进而同时对身边的公共事务关注,不喜欢远大理想,仅此而已。在做事情上,英国人常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们平时的工作节奏远不如美国人快,在中国人看来,甚至有点懒惰,但是效率并不算低。我过去的同事,后来在剑桥当教授的博尔恩(Bill Byrne)讲,英国人省去了很多不需要做的事情,不需要开的会,这保证了效率。由于英国人保守主义的倾向,自己能够管好自己的事情和周围的事情,因此不需要凡事层层汇报,大家民主表决,决策的链条非常短。在这一点上,我多少接受了英国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过少做事情提高效率,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特别忙。英国、德国和日本是秩序比较好的发达国家,到处有条不紊。即便是在拥挤的地方,人们也习惯于尽量保持距离,避免碰撞。英国人着装是欧洲比较讲究的,倒不是他们穿得有多好,而是比较正式。在美国、法国和德国,只有政客和销售人员才天天穿西服,夹着个公文包。但是在英国,上班族几乎总是西装革履,过去在牛津大学,学生考试也要穿正装,当然今天英国人也比过去更随意了。英国人的饮食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评判可以讲是非常糟糕。英国没有什么美食,最常见的食物就是炸鱼和薯条(Fish & Chips),给的量非常大,也很不健康。英国人饮食总的来说是吃营养成分,而不是味道。在英国不可不尝尝下午茶。说是茶,其实几乎是一道正餐,不仅有各色点心,而且有三明治等主食,要是下午四点钟喝一小时下午茶,晚饭绝对是不用吃了。英国的饭菜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这个讲起来又可以写一篇了,就不多说了。简单地讲,最重要的是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手不要放在桌子下面,不要把餐具搞得叮当乱响就好。说到英国人,很多人会想到贵族,但是今天大部分英国人的生活和贵族没有半点关系,贵族已经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群体。英国民众甚至每年都要讨论是否保留王室。在过去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传统的象征,今天很多年轻人觉得它是一个鸡肋。和英国的年轻人交谈,不必动不动就谈贵族,因为这和他们没有关系。在感情上,英国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欧洲人,虽然从血缘来讲他们大部分是德国人的近亲。英国人甚至在感情上觉得英吉利海峡要比大西洋宽得多,因此它脱欧也毫不奇怪。和英国人做朋友不容易,甚至美国人也觉得如此,在 Google 里的英国人并不算多,他们平时和大家的距离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显得比较显眼。在美国的公司里,大家甚至头疼碰上一个英国人做老板。不过好在英国人总体来讲能就事论事,大家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就好了。
日于硅谷一年一度的“国庆结婚小长假”开启啦。
一年一度的“国庆结婚小长假”开启啦。想必有不少人已经接到请柬了吧?结婚是喜事,参加婚礼为新人送上祝福也是人情事理。但是,有人却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最近两年,90后新人也逐渐步入适婚年龄,不少人是请柬一封接着一封,就连周末都在赶婚礼的场。现在份子钱越随越高,甚至1000块钱都习以为常,有些人与新郎新娘非亲非故,也会莫名其妙地收到邀请。这就使随礼成了不少人的一种负担甚至困扰,也使真诚祝福变了味儿。“份子钱”是什么意思所谓份子钱,就是在一个熟人圈中,大家集资向某人送贺礼。原本并不局限于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寿、满月、动土、丧葬等等都可以凑份子,但是凑份子以婚喜事最盛。“份子”也写作“分子”,是一个老词,打从明代中叶开始就流行。这种叫法,本身显示凑份集资、群策群力的风气。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议》:“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份子,起了个生祠”,便是一例,四处募捐修祠堂,颇有古代乱集资、乱摊派的意思。至明末清初之际,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缭乱尽是“凑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份子”。全书有十个章回不止一次出现“份子”,有的章回出现四五次。这规矩打从明朝开始后,一直传到现在。但在古代,人们更习惯送东西给新人。到清末民初时,送份子钱成为上流社会举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满族八旗,为了体现身份更讲究送份子钱的礼节。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就描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作难的情景。解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流行送份子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特别简单。 到六七十年代,不太流行送份子钱,但是亲朋好友会送暖壶、脸盆等生活用品。改革开放后,人们手上也有了闲钱,随着商品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直接送钱为全社会所接受,送份子钱成为祝福新人的方式。社会学者表示,”份子钱的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在农耕时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盖房子、娶媳妇是大事,仅靠一家一户难以完成,形成了凑份子的模式,每户人家都送点儿礼、出点儿钱,帮助这户人家渡过难关,这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不光中国人凑份子,日本、韩国也有凑份子风俗,但是最早时含义都差不多,就是作为亲朋好友,出手帮一把,让喜事办成的意思。越刮越猛的“随礼风”时常听见有人抱怨:在发达国家有两件事情是逃不掉的,纳税和办公室政治,而有一样东西是中国人逃不掉的,那就是随份子。这年头,婚宴已经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贺喜事的宴会,变成了一份让人有些吃不消的“人情债”。首先,要参加的婚礼越来越多。有时候你都想不起来谁结婚就会被发请柬。有人调侃说,对有些新郎新娘而言,拟定请客名单,是他们这辈子记忆力和联想力最好的时候。请你喝喜酒也有可能是十年不联系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最可能原因。除婚礼外,生孩子、过百天、上大学、升职晋级、盖房子、搬新家、给老人祝寿……都要请客随礼,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随礼支出,越刮越猛的“随礼风”让不少人难以承受。另外,份子钱越随越多。有网友吐槽“红炸弹”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作为年轻人的“必备支出”,如果某个月多遇上几个“好日子”,那就别指望过好日子了……假如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在外地工作,工资是税后月收入4000元左右,扣去生活费用等支出,一个月结余大概有1500元。如果收到婚礼邀请,随的份子很多人钱一般在600元左右。若还要出席婚礼,那就还需至少700元的路费。而一趟下来,至少也要支出1300元。而这意味着,很多年轻人辛苦工作一个月,几乎存不下来钱。更夸张的是,有些新人结婚直接讨要份子钱。去年,在宁波某论坛,一网名为“熊爱”的网友发帖征求意见,称一个不是很熟的老同学突然打电话邀请他去参加婚礼,他因为没时间婉拒后,对方竟然发来了账号,并明确提出建议价2688元。“我该怎么办?给还是不给?”“熊爱”表示十分纠结。该帖爆红的同时,引来板砖一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借结婚敛财”。为什么随份子会变味?份子钱不得不随、越涨越高的原因是什么?民间的习俗根深蒂固,人们通过办事儿、随礼寻求地位认同。人们普遍认为随份子的钱多钱少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起码证明朋友关系怎么样。有些人总会觉得送少了不太好,好像送的少了朋友关系就远了。物价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份子钱的价码与市场行情是一种均衡的博弈姿态,价码总是随行就市,水涨船高。直接送钱的行为深入人心,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后,随多少钱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换言之,当物价升高、人们的工资增加时,某种程度上讲钱会贬值,份子钱的数额自然会增加。以闽南为例,喜宴份子钱的总和,在扣除筵席开支后通常略有盈余,也就是盈头,调查每家每户大多如此。除非主人执意免收红包,否则很少出现份子钱不够开席现象。何以出现这种好像精心设计的行情呢?答案是份子钱价码依喜酒行情推算,自然形成。比方说,按照当地物价及喜宴规格,一桌酒席行情1000元,按每桌10人计,每人份子就是100元,份子行情就是这样自然产生的。份子钱越随越多、红白喜事名目越来越多还源于人们的攀比心理。别人随1000元,自己随200元,面子上很过不去,既怕对方嫌少又怕别人看不起,于是打肿脸充胖子,无形中被人情绑架。此外,你办、我也办,礼尚往来逐渐跑偏,演变成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必然使办事儿的名目只增不减。利益是行为最大的驱动力。当人们意识到请客随礼可以获得一定经济利益时,这种势头就会愈演愈烈。自己办事儿时,对方礼金随少了,或者是其他人家事儿办得太多了,自己的礼随出去的太多了,这样一来二去,难免有人会觉得吃了亏,于是自己也得逢事儿必办,甚至是大办特办,总之,一定要把随出去的礼收回来,先别说能赚多少,至少弄个本对本。外国也有份子钱吗?很多国家都有不同形式的随份子的习俗,只是随的东西、形式不一样而已。美国在美国,不兴中国式的“红包”,结婚通常不给现金,多数人会选择送陶瓷、床上用品等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尽管送结婚礼物不是必须的,但是大部分客人都选择至少送一点小礼物以示祝福。据统计,平均而言,美国每对新人收礼200份,每份价值70到100美元。其中有些还是“团送”的,即几个人合起来送的。有些情况下,一些新人也会收礼金。通常兄弟姐妹给三到五百。朋友、同事则基本按照“1年20元”潜规则,即相识1年的,给20元;2年的,给40元……通常到1百元封顶。若是从穿尿不湿开始一起长大的发小,最多给个2百美元。英国英国人结婚以送礼物为主,礼物贵重程度由关系亲疏决定,但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能会直接送礼金。据统计,英国人参加一次别人婚礼的平均花费是440英镑,大概相当于他们一周的薪水。平均每个英国人一年要参加5次婚礼,这就要花去2200英镑。不过与国人不同的是,英国人参加婚礼最大的花费并不是份子钱,而是自己的服装费用。英国的女人们都会为参加婚礼专门购买新衣服,在每次参加婚礼440英镑的花费中,给新婚夫妇的礼金平均只有100英镑多一点,剩下的都被用于打扮自己了。德国德国人也很注重送礼,但他们一般只送礼品不送钱。不仅生日婚礼送礼,亲朋好友聚会也会送礼,夫妻父子之间也会送礼。礼品讲究经济实用,不太在乎钱多钱少。有时一束鲜花,有时一盒巧克力,再者一盒中国茶叶,送者不觉吃力,受者受宠若惊。日本在日本,朋友关系一般的,随份子的数额多为日元,折合人民币两三百块钱;关系比较好的大约给1万日元,家里的长辈给得多一些,为3万到5万日元,或者稍微多一些。日本人均月薪折合人民币约为2到3万元,所以亲友喜事“随份子”一般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担。日本人送礼物只为表达心意,不是钱越多就表示关系好,价格越高只能证明长辈或领导级别很高,出于对晚辈或下属的照顾,他必须比别人出的多。韩国在韩国,春季和秋季是婚丧嫁娶“随份子”的旺季。韩国人“随份子”的数目也有不成文的惯例。例如,普通的关系给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关系好的给10万韩元。最初,韩国人送礼金是为了祝贺或分担悲哀,并且为办大事而支出太大的主人公分担一点经济负担。但近年来韩国的份子钱上涨速度较快,大多数人韩国人感觉有点经济压力。随份子是中国人的一种习俗。亲朋好友,同学邻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大家凑一把,添一份力量,既拉近感情,又能解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随份子里,有着同喜同悲的感情。份子钱代表了一份祝福,但是钱永远不能代替感情,如果将份子钱的多少作为感情远近的标准,恐怕就丧失了人与人情感的原汁原味。
(一)本网提供的所有信息由供广大网民投稿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二)本网转载搞是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三)如果本网转载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更改或删除。
| 节日大全:|吴军:见识比才干更重要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吴军老师在认知和为人处世上的心得体会:。本周我们将奉上下半部分,继续感受下厉害的人到底是如何为人处世的。内容同样源自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专栏《谷歌方法论》。勿因人之短护己之短,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张三闯红灯过马路,交警给他拦了下来要处罚,张三辩解道,“我看见前面一个人也闯了过去,你怎么不罚他?”然后就和交警争吵起来。如果遇到一个笨嘴拙舌的交警,说不过他,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争执升级,甚至动起手来。我十几年前有一次到交通法庭上去旁听庭辩,就遇到类似的纠纷。被告的一方抱怨那天大家都在高速上超速,他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而已,警察没有抓领头的却抓了他。法官问他,“你是否超速了?”他对此没有否认,但依然辩解道,是别人的超速让他不知不觉开快了。法官说,“你自己有责任在高速公路上保持在限速以内开车,现在讲的是你的问题。不是因为别人超速了,你就可以超速”。我们今天经常看到有人理直气壮地说,“凭什么只抓我”。的道理在一个“只”字,因为别人逃脱了,所以他也理所应该地逃脱。如果和美国人打交道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逻辑完全不是这样,而是“不要管别人是否受到了处罚,现在是在讨论你的问题,你如果没有错,就Okay了,如果有错,按照规定就该罚”。上面的例子其实在一个单位里会经常遇到。比如小高做错了一件事,你要是指出他的问题,他会说你上次还做错了,或者李四上次也错了。如果你跟他争,这交流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小高打了李四,当你要因此批评小高并惩处他时,他会说因为昨天李四先打了他,或者刚才李四先骂了他。言外之意,如果没有前面的原因,就没有后面的结果。我们有时讲,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这种想法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断往上找原因,永远有找不完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事论事。先把当前的事情解决了,之前的事是另一件事,以后再说。有一次,我在Google路过一个办公区听一名总监在批评下面的人,因为这名总监(权且称他戴维吧)和那名员工(权且称他强纳森吧)我都认识,便停下脚步听了几句他们的谈话。原来,起因是这样的:强纳森的办公桌在一个较为开放的办公区,他平时说话嗓门很大,不免干扰到周围的人,同事就把这事反映给了戴维。当然,我估计大家给强纳森提过意见,但是没有用。因为根据我的接触,强纳森属于智商极高,能力极强(一个人干了全组一半的工作),但情商一般的人。他常常我行我素。而且他的级别其实和戴维一样高,大家拿他没有办法。那天戴维让强纳森讲话轻一点,强纳森辩解道,“我那天听你讲话嗓门也很高”。强纳森其实是在强词夺理。但如果戴维讲,“我的嗓门哪儿高了,不信你问问同事们”,这个谈话就进行不下去了。戴维那天只是说,“你提醒得很好,如果下次你发现我讲话嗓门高了,请给我指出,我一定注意。但是今天你的嗓门确实高了,这件事和别人无关,请你注意”。强纳森无话可说,接下来只好降低嗓门说话。对比较理性的美国人来讲,通常不问是否有理由做错事,而是确定当前某人是否做错了事,如果是,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至于其他人之前造成的原因,那是另一个case,属于两件不同的事。中国人中也不缺乏有这种智慧的人。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反省自己错误的必要性。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就是说,不因为别人做得不好,就是我们做不好,或者应该往坏了做的理由。网上不少人为中国式过马路辩解,有从情理上分析它的合理性的,有从经济学上分析的,更有很多站在自己利益上胡搅蛮缠的。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些解释都没有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违规的。既然违规,就不要去做它。再说说“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某个人讲,今天我赢了两位世界冠军。当然别人会觉得他在吹牛,不过他一解释大家也只能承认所说非虚。原来他在国际象棋上赢了网球的世界冠军,在网球上赢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于是有人说,他真聪明,以己之长克人之短。是这个故事细想起来有点问题,没有人会因为他在网球上赢了国际象棋的冠军就给予他什么褒奖,甚至不会高看他一眼,因为所有人喜欢看到的是更高的象棋棋艺,更精湛的网球技艺。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种人并不少。很多人会标榜自己是“最会写程序的产品经理,或者最懂产品的程序员”。但最后他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作为工程师存在,还是作为产品经理存在。作为工程师,如果自己的工程技能只是二流,做事情比同行中一流的人相差甚远,别人不会因为他们懂得产品就自动给他们加分。只有当他们能够在工程水平上不输给任何人,产品意识为他们的工程水平进一步加分后,那才有意义。反过来,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是如此。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会写两行代码,但是又没有机会让他们写,这种技能毫无意义。我们要比的是超过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满足于超越别人的短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美国人多少对上帝有些敬畏,即便不信宗教,不去教堂,也不会刻意亵渎神明,宣扬人定胜天。因此他们做事的心态比较平和,凡事尽人事,听天命。肯尼迪在1961年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堪称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总统就职演讲中的佳篇。他向全人类展示了一种非常美好的前景——探索太空,治愈各种疾病,消除贫困等等。听众在激动之余,不免有所疑问,这些美好的愿景真能实现吗?肯尼迪说,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最终,肯尼迪自己是壮志未酬,他没有看到他所批准的“阿波罗计划”成功,但是他在自己的任期内尽了该尽的人事,也就问心无愧了。为什么要尽人事,这个重要性不必讲,大家都明白。但是听天命这件事是我们前后这几代中国人从内心很不愿意接受的,我们不妨看这样三个事实,就能体会这一点。01对死亡的态度在中国,只要有条件,通常临死前要不惜代价地抢救和延长生命,哪怕是毫无知觉的生命。这不仅让家庭背负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让中国本来就不够用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但是如果不抢救、不延长没有知觉甚至极为痛苦的生命,家庭又担负了巨大的道义负担。相比之下,大多美国人到这个时候就拔掉身上所有的管子,甚至从医院回到家里照看,使用一点镇痛剂,平静地走完最后一段旅程。02对于各种失败的态度在中国如果高考没有考好,会背负一辈子的负担,很多人到了50岁还和我念叨当年差了两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这一类的事情。相比之下,美国人显得有点“没心没肺”,只要自己努力了什么结果他们都接受。●当他们进入一个二流大学后,要么等到读研究生时努力进入一个好学校,要么干脆为自己的二流学校自豪。●对于比赛的失败,也没有哭天喊地,要死要活,而是接受结果。●对于法庭上输掉的官司,如果能上诉就上诉,如果不能上诉就坦然接受结果,不会拒不执行法庭的判决。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输掉了和高通的官司后,没有怨天尤人觉得法庭不公平,而是自责自己太在意官司的输赢,以至于晚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正是这样的反省和自责,才让英伟达今天执人工智能芯片的牛耳。03对成功的态度美国人在成功后大多要感谢上帝,或者感想命运,认为是命运的垂青使得自己能够成功。中国人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当然也会感谢领导,但是通常把成功单纯看成是人的因素。人的努力对成功自然很重要,但是,大多数时候,成功或多或少有运气的因素。不能接受天命的问题在于,难以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形势。为什么要听天命呢?因为世界上稍微难一点的事情都非常复杂,超出我们有限的认知。我们的努力,解决了成功一些维度上的问题,但是依然有很多维度的因素我们没有控制。当然,如果不尽人事,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把握不住,自然一事无成。在承认天命的作用之后,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世界上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美国是一个大熔炉,有来自全世界的英才,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自己水平上的不足。自己的成绩相比我弟弟相差甚远,他从清华一个系的第一名,到斯坦福电机工程学的第一名,算是成绩不俗了。但是据他讲,比他更早的一个印度学生水平和聪颖程度比他强多了,斯坦福的教授们在对他进行口试时,给他出完题,问他会不会,只要他说“我会做(yes,I can)”这三个字,教授二话不说就认为他这道题做出来了,给他这道题满分,根本不会怀疑他。于是,我弟弟问他的导师查菲博士(世界著名的通信专家,也是DSL之父):“这个学生是否堪称天才?”查菲教授讲,“他相比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差远了”。我弟弟又问,“您过去那个学生现在怎么样了?”查菲教授不屑地讲,“现在一事无成”。我弟弟进一步了解才知道,那个天才因为缺乏见识,一辈子在做些妄想的事情。这说明见识比才干更重要。我在约翰?霍普金斯时,觉得我的导师库旦普教授的才智和知识面远非我能比,当然他相比贾里尼克教授又相差甚远。可见世界上比我们有才能的人简直是太多了。但是,比才能更重要的是见识。他非常高兴我能做得还不错。我说这一来是你辅导得好,二来只是我运气好一些,赶上了Google、腾讯这样的好公司而已。但是,我的好运气并不能增加我的能力,因此对于能力不及的很多事,我一律推却掉,以免最后出丑。在美国你能看到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像英特尔、微软或者思科这样带有垄断性的企业,总要留一个或几个不大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像碾蚂蚁那样把它们碾死。原因是一来免除一些反垄断的麻烦,二来是培养一个不太构成威胁的竞争对手,不断倒逼自己的创新,这便是见识。我父亲生前总是和我讲,“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yi)乃亡”,说明很多时候事情单靠我们的能力是做不成的,明白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才有长远的发展。明白见识的作用超过能力作用的不仅有美国人,很多中国的智者也是如此。曾国藩是很多中国人的偶像。他是一个全才,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国,既能做学问,又会写文章。但是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比如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于是后来干脆不上前线,不干扰前面将军的指挥。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曾国藩并不精通天文历算,他因此为耻,并让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数学。当他的幕僚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翻译了《几何原本》请他作序时,他知道普及几何学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性,但又自知自己不懂数学难以胜任,便推却了,并推荐自己的儿子曾纪泽作序。到了晚年,他精力不济,自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便力推自己的学生李鸿章继承自己的衣钵为朝廷效力。像他这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事,而且并不因为那些事利益大、诱惑力大而勉强承受,真是智慧的表现。最终曾国藩能全身而退,这在古代功臣中并不多见,这便是见识。两年前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人找我,询问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我给他分析了一下形势后,他果断地花了18个月重新安排了所有的投资组合。今天当很多重量级的投资人陷入两年无增长的困局时,他的投资又涨了好几倍。在投资上,会操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有见识、真正懂得规避风险的人非常罕见。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下来,很少能看到常胜将军的原因。认知决定你的人生格局处事决定你的人生高度更多吴军老师的真知灼见尽在他的图书作品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情债怎么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