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是什么检查超标需要怎么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
帮助网友:6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很多、如感冒、劳累、剧烈运动、肾病等都会引起,若您高血压的病史,这种情况初步考虑是长期的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也就是高血压肾病,蛋白的出现是由于肾脏受损,肾小球的滤过膜孔径增大或断裂,使蛋白从中漏出。尿中蛋白超过正常值而形成的泌尿系疾患。实质上,尿蛋白的出现有三种情况:一是剧烈的体力劳动或运动,长途步行,高温作业,冰冻严寒,精神紧张,高热,心衰病人或进高蛋白饮食后而形成的称功能性蛋白尿。二是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腹部向前突出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后即减少或消失者称体位性蛋白尿。三是病理性蛋白尿,分肾小球型和肾小管型,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病变导致血浆蛋白滤出增大或大分子蛋白漏出,超过了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故在患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尿蛋白顽固而持久。以上就是有关尿蛋白高是什么回事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您是反复性的尿蛋白偏高,那说明您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务必及时到医院接受就诊治疗,防止引起更严重的病症。
帮助网友:22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帮助网友:12
  尿蛋白是人体的一种机制,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而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主要是因为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的。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2、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50
  你好,患者出现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出现尿蛋白偏高。  血尿、蛋白尿虽然是判断肾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肾病患者不能一叶障目。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所以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彻底治愈肾病。
帮助网友:29
  其实你的情况你也知道尿常规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就只是一个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一点点,不用担心的。打一个比喻吧,如果平时你吃的菜放盐是3克,今天放了3.4克,你能感觉出有多咸呢,如果查了,你就知道比平时高了,如果不查,你吃了也是一样的感觉,其实西医就有个毛病,什么东西都太量化了,不过也是人们理解也错误,就高一点有什么呢,你自己也没什么症状,再说别的检查都正常。放心吧,不用担心的,如果你实在担心,过几天你再复查一下,也许就不高了呢,不过你自己还说了一个情况,你不爱喝水,那你就按人一天正常量喝Ml的水吧,相信以后一定不高的。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新生儿常见病、儿科常见病
帮助网友:394
  尿蛋白量高并不能说明肾炎的严重程度,更不能作为判断肾功能好坏的标准,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肾功能检查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上有些类型的仅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而无。  尿蛋白量与肾脏病理改变之轻重不完全一致。比如微小病变肾病,临床呈大量蛋白尿而病理光镜下正常,免疫荧光阴性,仅电镜下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佳。肾脏病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功能肾单位丢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时蛋白尿反而减少。血浆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可减少。
帮助网友:58
  尿蛋白量高并不能说明肾炎的严重程度,更不能作为判断肾功能好坏的标准,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肾功能检查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上有些类型的仅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而无。  尿蛋白量与肾脏病理改变之轻重不完全一致。比如微小病变肾病,临床呈大量蛋白尿而病理光镜下正常,免疫荧光阴性,仅电镜下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佳。肾脏病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功能肾单位丢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时蛋白尿反而减少。血浆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可减少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809
  尿蛋白升高的原因很多、如感冒、劳累、剧烈运动、肾病等都会引起,若您高血压的病史,这种情况初步考虑是长期的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也就是高血压肾病,蛋白的出现是由于肾脏受损,肾小球的滤过膜孔径增大或断裂,使蛋白从中漏出。尿中蛋白超过正常值而形成的泌尿系疾患。实质上,尿蛋白的出现有三种情况:一是剧烈的体力劳动或运动,长途步行,高温作业,冰冻严寒,精神紧张,高热,心衰病人或进高蛋白饮食后而形成的称功能性蛋白尿。二是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腹部向前突出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后即减少或消失者称体位性蛋白尿。
帮助网友:1414
  尿蛋白高怎么回事?一定就是肾病吗?   ○健康的人也会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一)就属正常。   此外,定量检查尿蛋白量,了日在100毫克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被怀疑为异常值的疾病   ○疑阳性及阳性就是异常   定性检查呈疑阳性( -)、或阳性( )时就被认为是异常值。   此外,定量检查时,一日数值超过100毫克就是异常值。
擅长: 内分泌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糖尿病诊治及其并发
帮助网友:4
  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并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可用十七味大组方中成药华丹肾炎灵颗粒,涉及36种治疗功效,组方中有效成分丰富,作用机制全面,颗粒剂型更容易吸收。能有效地降低蛋白尿、红细胞尿,改善肾功能。君药固本,臣药祛标,对慢性肾炎标本兼治,远期疗效稳定。产品的有效率和显效率都很高,总有效率高达86.7%。
帮助网友:5
  您好,尿蛋白高的病因,一般尿蛋白是反映肾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如果肾小球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则一些大分子物质就可以透过细胞被排出。一般的肾炎的患者尿蛋白都会有异常。尿蛋白高的病因 建议患者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如是确诊是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改善肾小球的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蛋白,纠正病理生理的异常,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保护肾脏功能。一尿蛋白高的病因,般慢性肾炎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临床表现,患者要注意控制好高血压,饮食。
帮助网友:92
  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很多患者在告知尿微量白蛋白高出正常值时就开始担忧,那么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是多杀,尿微量白蛋白代表哪些含义? 尿微量白蛋白多少合适?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需要警惕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因为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随着肾脏损伤的一点点加重,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帮助网友:14
  指导意见:你好,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33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帮助网友:9
  你好!蛋白尿高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造成的尿蛋白偏高由多种原因造成,非疾病因素如疲劳、发热、剧烈运动、进食高蛋白饮食,疾病因素如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等。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649
  β2-微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正常情况下几乎全部由肾小管重吸收,尿液中含量很低.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主要由于体内某些部位产生过多或肾小球和肾小管都受到损伤,常见于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骨髓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慢性肝炎,糖尿病等。老年人也可见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帮助网友:45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 “+”就是有肾病了  尿肌酐比值正常 &106 代偿期&177 失代偿期186-442 肾衰结期451-707 尿毒证期&707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建议到医院肾内科查下肾功能,看现在的肌酐清除率是多少,及时给予护肾及降压治疗,平时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帮助网友:793
  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尿蛋白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你是不是有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慢性肾炎等.建议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同时保护肾功能.
帮助网友:11
  对于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的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为你解答如下.  病情分析:  从您的叙述可以初步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以尿蛋白为主。  指导意见:  肾脏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输液只能针对炎症感染,肾病应采用中医治疗,以口服中成药物为主,尿蛋白转阴临床上需要8个月的时间,一定要坚持治疗,不要老换医院,这样会耽误病情。  以上是对“尿微量白蛋白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妇科,泌尿科,内科
帮助网友:163942
称赞:4258
  你好,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诊断指标,不知道你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根据你提供的情况,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存在,是可以引起尿白蛋白阳性的,这个问题不大  建议你正规应用抗感染药物把尿路感染控制住后再复查,如果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会转阴的,不影响怀孕,注意会阴部清洁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有什么意义?解开您心中的疑惑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有什么意义?解开您心中的疑惑伊曼生活百家号肾上线尿常规里面就有蛋白质这一项,为什么还要查“尿微量白蛋白”化验?医生查尿微量白蛋白,是用来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别着急,跟着肾上线来看看下面的解释,伙伴们应该都能明白!我们来看一位肾友的尿检结果,一张是她尿常规的化验,另外一张是她尿微量白蛋白的化验。我们可以看到尿常规的化验中,尿蛋白显示的是Neg,这个是英文negtive的缩写,意思是阴性的,也就是说她的尿常规化验显示尿蛋白是阴性的,没有查出尿蛋白超标。再来看她的尿微量白蛋白化验。临床目前最常用尿蛋白肌酐比来反应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看不清楚可点开放大)ACR即尿白蛋白肌酐比的英文缩写,化验单显示她的尿白蛋白肌酐比为103.05mg/g,正常值应该是小于30mg/g,也就是说她的尿微量白蛋白化验是超标的,她的尿蛋白检查项目阴性而尿微量白蛋白却是阳性的结果。看到这里,伙伴们猜到医生查尿微量白蛋白意思了么?我想大家应该有所领悟了:尿中蛋白质超标,是肾脏病最主要的表现之一,而尿常规中尿蛋白阴性的结果,不代表尿里面就一定没有蛋白质超标,对于一些轻微的慢性肾脏病,尿中蛋白质超标得非常非常少的时候,只查尿常规是有可能漏诊的,因为蛋白质太少尿常规不够敏感,查不出来,并且这时候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可能是正常。而尿微量白蛋白是一项对尿中的蛋白质超标极其敏感的一个化验,所以我们可以用尿微量白蛋白来监测早期的肾友只有一点点一点点的尿蛋白,其实从字面也可以理解,“微量”即少量、一点点的意思。因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只要查一次性的尿就可以(推荐晨尿),很方便,因此常用于反映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小于30mg/g是正常的;当尿白蛋白肌酐比在30~300mg/g之间,提示存在尿微量白蛋白超标;当尿白蛋白肌酐比超过300mg/g,提示已经存在显著的蛋白尿,这时候就不叫尿“微量”白蛋白了,而是“显著”蛋白尿。除了尿白蛋白肌酐比,临床也有用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和8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同样是反应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3个反应尿微量白蛋白的化验▽很多肾友疑问,既然查了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比如查了尿蛋白肌酐比是200mg/g,或者24小时微量白蛋白是200mg,那换算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该是多少mg?没有这样的直接换算关系!这是因为尿微量白蛋白的化验结果,只查白蛋白这一项,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查尿中的所有蛋白质成分,即包括白蛋白,也包括尿里面的其他蛋白质成分,比如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等,所以没有直接换算的关系,如果要知道一天总的蛋白定量,只能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于反映尿微量白蛋白的化验太过敏感,所以1次化验白蛋白阳性,我们并不会马上就诊断是肾脏病,而是会分多个时间检查,避开患者发烧感冒、运动等干扰情况,如果查了尿白蛋白肌酐比,3次中2次都是阳性的,那么就得高度怀疑肾脏病的可能。因此,尿微量白蛋白,能更敏感、更早发现那些其他尿检发现不了的问题,对于高危肾脏病人群早期的筛查,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早期的轻微肾脏病患者,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能提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而对于我们很多的肾友,尿里面蛋白质已经不是“微量”的了,试纸可能是1+2+3+4+这样很明显的尿蛋白超标,那么医生没给您查尿微量白蛋白不要觉得奇怪,因为白蛋白查了也是明显升高,对病情的指导没有那么大意义,平时一般化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就可以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伊曼生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生活,爱时尚,把我所知道的分享给大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得了糖尿病肾病可不是小事,关注尿微量白蛋白很重要
我的图书馆
得了糖尿病肾病可不是小事,关注尿微量白蛋白很重要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微血管病变,常与其它糖尿病并发症一起出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肾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应对,这样做不仅对肾脏有好处,对其它并发症也益处多多。那么,先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阶段。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肾病风湿科医护人员在街头为市民义诊。
糖尿病肾病发展的“五步曲”
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损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以下五个时期:
第一期:患者的肾脏体积增大,但尿微量白蛋白数值正常;
第二期:患者的肾小球出现损伤,表现为运动后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一般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如果在这期间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是可以逆转的;
第三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这期间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期;
第四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这期间的治疗就会变得棘手,患者在短期内可能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第五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表现为血压明显增高、水肿加重,出现低蛋白血症,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可见,想要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发现、早预防,就需要患者关注自己的尿微量白蛋白。
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很有必要
早期糖尿病肾病几乎没有症状,仅表现为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所以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受损的表征。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的一项检查,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尿微量白蛋白已经增高的患者应每2个月或每3个月检测一次。这样,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简桂花
(责编:高黎明、张希)
馆藏&10321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微量白蛋白尿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定义
,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是、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中的体现。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高血压、妊娠,是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消除蛋白尿,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期。
微量白蛋白尿意义
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改变的早期指征。
微量白蛋白尿重要性
疾病现状及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达3.2%,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微量白蛋白尿是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过程的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受体阻滞剂治疗
现在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
微量白蛋白尿症状分类
1、间歇性蛋白尿:关于一些可以反复发生感染的与,会出现有尿蛋白,如果一旦发现感染,就应该操控,蛋白尿就会消逝,而、高血压等病症会随着病情的好坏而表现间歇性的蛋白尿
2、持续性蛋白尿:经常是在或是肾丝球发生不可逆摧毁的时候,会出现有连续性的蛋白尿。是最多见的持续性蛋白尿的因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①、:由于身体疾病所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是的肾小球一类疾病,如、引起的肾病。
②、:包括和急性肾炎。
3、临时性蛋白尿:当患者出现激烈运动、发热、脱水、怀孕、高血压、高热、急性疾病等情况下,即可能出现短暂性的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的增高多见于、高血压、前期,是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检查
预防,应该更多的了解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检测”。
微量白蛋白尿标本留取
取任意时刻尿液,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方法较简便,适用于大样本筛查或门诊患者随诊时。
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总量此方法是微量白蛋白尿测定的&金标准”,但因留取24小时尿液的程序繁琐,故不适合于临床筛查。
留取一段时间内的尿液(如过夜尿),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这种方法不受运动影响,但同样也不适合大样本筛查。
在收集尿液样本时,全科医生须注意:①避免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后取样;②或尿路感染可引起尿白蛋白升高,故须避免在此阶段留取标本。
微量白蛋白尿如何用药
1、蛋白尿1+治疗如何用药:
当蛋白尿只有一个加,患者病情还不是很重的时候,可以使用口服中药治疗蛋白尿,因为中药的治疗效果很慢,病情在严重一点,使用中药根本不能及时的控制住病情,所以只能在蛋白尿初期使用。
2、2+治疗如何用药:
到达蛋白尿2+的时候,患者的病情又加重了,也日益严重。此时使用中药治疗已经起不到及时控制的作用了,所以只能开始使用西药,如,ARB类降压药物,这些药物也都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等。
3、蛋白尿3+治疗如何用药:
蛋白尿3+说明患者的肾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已经下降,使用上述方法治疗症状没有改善的话,一般医院就会为患者使用激素来控制蛋白尿。但是我们都知道激素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不能彻底的治愈病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副作用,甚至使病情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临床应用
对于尿白蛋白的测定尚无统一标准,临床检验常用方法包括和酶联吸附法。
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意义
血管系统发生改变的征象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整个血管系统发生改变的征象,且因其是肾脏和改变的早期指征,故亦可被看作反应动脉病变的“窗口”。
多种损伤的预测指标 还有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的危险因素,还是预测血管损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敏感指标。
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的早期标志物。在没有临床干预的前提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最终进展为。若在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医生即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则有可能阻止病情向大量白蛋白尿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故病史&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须定期进行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即须立刻进行此项检查,结果正常者也许每年重复该检查。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有证据表明, 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30%~40%,且其发生与血压控制程度和高血压的病程相关。众多循证医学证据显示, 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并改善其。
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与均是肾病的重要临床症状。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在慢性肾功能损伤性疾病中,如在、高血压或等疾病中,控制微量白蛋白尿对于判断疾病程度及患者预后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与的发生相关 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与增高相关。
总之,微量白蛋白尿是的早期表现,且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相关。在临床上,全科医生应对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其原发病的治疗。
.沈阳药科大学医院[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