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用工荒严重的城市越来越严重,无人愿去的工厂,十年后会怎样

中国用工荒的真相: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哪里了? - 简书
中国用工荒的真相: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哪里了?
01年后招工难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02农民工去了哪里?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03考证和自己玩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04用工荒的真相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05 90后们的好日子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最后,认知要升级,思考要深度,那就从读书开始吧。传递正能量 分享人生智慧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他们的心目中会变得更有价值。假如有一个机会,可以逆转人生您愿意把握吗? 寻事业商机或不甘现状的朋友,请点击加我微信:
不要计较成败,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没有尝试过什么的人。
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永远不会把你击垮!
1、年后招工难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
01 年后招工难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
责任: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1 责任是一种使命........................ ...........2 工作意味着责任........................ ...........5 点燃热情,全...
转载自:虎嗅网
农民工产品现状和总结 作为一个完全不懂手游的产品狗来说,做点线下接地气的活一直是我所愿。当时看农民工有点自以为是的需求方法论: 1)人群集中;2)年轻好奇;3)收入不低,至少在逐年增高;4)都持有智能机(我曾在2011年去晋江西滨镇,但...
商界导读: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才完成一半,中国在丧失支撑其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以后,靠什么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策划丨《商界》编辑部 特约撰稿丨陈 根 康斯坦丁 叶小腥 智慧支持丨商界企业研究院 西斯科实验室 如果没有人口红利,过去30多年中国企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吗...
如果你要退伍了 请一定要记得给我一个电话 我见过你所有的样子 唯独没见过 你穿着军装胸前别着“退伍光荣”的样子 毕竟曾经拥有过 所以就算退役了 也不要太难过 我要穿着最得体的衣服 带上最开心的笑容 剪着最统一的寸头 去参加你的军旗告别仪式 放心 我只鼓掌不掉眼泪 我依旧身姿...
依靠屋顶的太阳 停顿在故事的最后一个标点 光阴提裙而去 余晖滑进踮着脚尖的舞鞋 藏在童话里 织针重复穿梭 毛衣下摆里织一个花边的暮色 簇拥无数个昨天的繁华 街角,灯光远去 闪烁稀薄的步伐 不辞而别的问候吹拂 最柔弱的天色 一缕芦苇灰白 躲在浓密的发根 我不追 诱人的童话 目...
君子不器。这是《论语.为证 》里的一句话。 表面上解释,就是君子不是东西。但如果真这么解释的话就太可笑咯。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君子是不被限制的。用时下的词语来说就是君子不会被拘泥于某一个领域,而是一个通才。 你看,这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你看他自己,礼乐射御书数,样样都精通,用现...
我们都知道婴儿。他们在一点点长大。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感知、记忆、参照、发散、尝试。从无知到有知。早安,世界。早安,未来。早安,心里的婴儿。
又关注了20个公众号吧?一夜之间你发现,你们班班长有公众号,你们单位领导有公众号,你闺蜜有公众号,你男神有公众号,你室友有公众号,就差爸妈也开个公众号了,其实你也开了个公众号,只是迟迟没有动笔,对吗?可能,你离开始码字只是差了一个APP的距离。 简书,东半球最佳写作体验 k...年轻一代成长于物质丰裕的时代,对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在当下用工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到当代年轻人进...
如果您有好文章、好建议,欢迎您留言
大家都在看
【视频】未来裁缝要失业了?小伙发明服装打印机,人人都能制作衣服
查看年轻一代成长于物质丰裕的时代,对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在当下用工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到当代年轻人进入工厂上班。长此以往,必然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不利影响。连上Wi-Fi看视频,没有流量不要任性
来源|缝制设备之家
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企业招工难。那么,如今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哪儿了?工厂为什么很难招到年轻的熟手工人?
【视频:上千家服装厂排队招人,场面火爆。过了五一就是淡季,赚不到啥钱了,每天早早的来到大街上抢位子招工】农民工去了哪里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
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
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年轻人在考证、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
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
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
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
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
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
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服装工厂用工荒的真相
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
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
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
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
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
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
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
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
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
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
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10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90后们的好日子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
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
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
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
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
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
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
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
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
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
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The End ——————今
青岛女强人,双腿残疾办服装厂,给阿玛尼打版!意大利最著名的&手工定制&工厂,450名裁缝师世代传承!!一套西服的&加工费& 到底多少合理?怎么核算?中美贸易战打响!会影响我们赚钱吗?
服装行业中的这 10个 &困难群众&!“共享工厂”将彻底改变未来“制造模式”揭秘:耗资上亿打造&未来工厂&,全线智能化是如何落地的?未来3-5年,财富都将聚集在这三个行业!会议分享【未来已来】未来工厂全貌曝光优质“服装工厂”是服装业未来10年的最大红利!!2049:服装未来工厂是这样的?!未来服装工厂未来十年,服装业将如何发展?探讨服装企业生产管理未来发展十大趋势【前沿视频】未来服装工厂视频,超震撼!!缝制未来格局将大变!阿迪达斯:机器人、3D打印将是未来的主打生产方式!吴晓波:传统制造业会崩溃吗?成败在未来5年!未来只有这三种工厂能活下去吗?万水千山总是情,点赞转发行不行,么么哒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来源:凯迪猫眼/佚名)
年后招工难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
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
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
农民工去了哪里?
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
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
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
考证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
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
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
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
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
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
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
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
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
用工荒的真相
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
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
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
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
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
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
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
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
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
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
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
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
90后们的好日子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
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
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
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
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
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
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
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
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
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
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最后,认知要升级,思考要深度,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影圈趣事其它文章
方清平,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相声、小品演员。北京青门海派创始人。...
注 意身边O型血的人遇见是福份好好珍惜吧O型血的人:很重感情,只要是真心认定的朋友,都会真心对待。O型血的人:不习惯主动和别人套近乎。O型血的人:决定要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O型血的人:可以看着喜欢的人转身离开,望着他(她)的背影流泪却不会开口挽留。O型血的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可谓是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实,即使不吸烟,生活中某些不健康习惯造成的危害,也不亚于吸烟。现在为大家揭晓这九大恶习是哪些。1:一坐一整天长时间坐办公室或坐车,会带来多种健康疾病。即使经常锻炼,也无法抵消久坐危害。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卫生服务
近期,美国研究者对13.5万人进行研究,发现在可能引发癌症的因素中,饮食、吸烟和运动等占 20%~40%。《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份报告也显示,调整饮食可降低患癌风险。可见,癌症与饮食息息相关,尤其与下面十个字关系密切。糖有人说糖会“滋养”癌细胞,虽然这一说法并
大妈与司机大妈上了空调车投了一块钱。司机说:“空调车两块!大妈答:“是凉快”。司机又说:“投两块”!大妈笑说:“不光头凉快,浑身都凉快”,说完往后头走。司机说:“我告诉你钱投两块”大妈说:“我觉得后头人少更凉快”司机无语,一车人笑倒了!沟通不到位,努力全
没想到,十几年后,我和老黄、老刘又成了邻居。我们三人,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赶上了福利分房末班车,三人同时分到了房子。同一幢楼,同一个单元,同一层。一梯三户,老黄家在东边,老刘家住西边,我呢,住中间。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经常在一起串门,喝酒,谈人生,
很多七八十年代活跃在荧幕中的女星都已经60多岁了。比如说刘晓庆62岁了,潘虹63岁了,但两人给人的印象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美艳逼人,一个是端庄大气。看她们年轻的时候,两人也绝对称得上美人。固然现在荧屏中都是做妈妈或者奶奶的年纪了,但是刘晓庆却一直闹腾着,“装
作者:笑笑生来源:王阳明心学(ID: yangmingxinxue)有人说:“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确实,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优秀的人都有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的能力,而且姿势永远那么好看,就像他们生来就如此一样。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
她曾是TVB花旦,号称“靓绝五台山”的香港第一美女,风头直盖刘嘉玲、张曼玉,连梁朝伟、周星驰都被她拒绝过。她就是昔日绝色女神蓝洁瑛。很多人的回忆里,她在《大话西游》里一饰两角,一个是美貌绝伦,笑靥如花的蜘蛛精。另一个是美艳痴情,眼眸如水的春十三娘,曾让多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多么熟悉又亲切的话语,仿佛让我们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激情年代!好怀念好亲切!一起重温当年时光吧!1967年广播体操歌曲还是那熟悉的旋律还是那曾经的动作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变得是心不变的是情跟
茶价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普洱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其有降血压、抗癌、降脂、解酒、减肥等功效,不论是自己喝还是赠送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最近几年,普洱茶的价格不断水涨船高,市场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档茶并不少见,不少茶友更是花了大价钱却买
西安日报(http://dwz.cn/2pcft3)作者孟莎美古人寒窗苦读,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而现代人确忽略的智慧的来源。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
老师让一学生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学生害怕叫家长,于是就花钱雇了一个在下棋的老头冒充家长。到学校后,老师看了一眼老头,就小声逼问学生:“你确定这是你家长?”学生回答说:“是!”老师赶忙把老头叫到一边紧张地说:“爸,你在外面有这么小的孩子,我妈知道吗?”..
.孟局长在会议室向副市长汇报情况时,把“兢兢业业”念成了“克克业业”。教师出身的副市长皱了一下眉头,咳了两声说:“不用念了吧,看看现场去。”视察结束的宴会上,副市长问坐在身边的姚县长:“你那位孟局长什么文化?”姚县长说:“老孟文化不算高,干事倒实在,一
来源:高质量生活家 微信号:gzlshzs驾驶证每个周期有12分,从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计算。这分看似很多,但是一不小心闯两个红灯就扣完了。如果分数扣完的话就要接受考试,而很多人为了避免被扣12分,就会花钱找人消分。不过,请注意:从日起,对于取消驾驶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会说话的人,成功路上就少了几块绊脚石,而不会说话的人,给自己筑起了一道道围墙。我们邀请权威专家,教你超实用的说话之道。1急事,慢慢地说遇到急事,如果能沉下心思考,然后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说
这些人际交往技巧,希望你越早知道越好01稍微一亲近,就口无遮拦的毛病,必须改。02多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03别人给你发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要告诉他,哪怕是用表情或者标点来委婉的表达,不回消息不是高冷,是没教养。04我见过纹身大汉在公交
震撼人心迷宫中国传统建筑真是美!山顶建筑!谁怎样建出来的?像不像是一条蛇缠绕着是不是变形了芸芸众生,福气缠身会不会下去啊!艳丽风格像是客观的场景林中树屋,实在好想去这里度假呀!像是被一刀切开的建筑与云海一起构成了“天空之门”这可以叫狡兔三窟吗?充满了
文 | 易中天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房也敢拆。还有“国家精神脊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岸船舶 用工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