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月的诗句悠悠开头的诗句

扬我青春振我中华爱国诗歌朗诵会开场白_百度知道
扬我青春振我中华爱国诗歌朗诵会开场白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扬我青春振我中华爱国诗歌朗诵会开场白爱国诗歌朗诵稿 《青春中国》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消瘦的中国呀!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软弱的中国呀!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他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铁锤砸碎黑暗,用镰刀收割光明。 他们走过漫道,他们越过雄关,他们驰骋疆场,他们英勇杀敌,他们要以枪杆做笔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要以鲜血为色,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了一群又一群的青年,那挂满汗水的面孔。我又听见了他们嘹亮的歌声,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用春天百花的色彩,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中国! 下面男女单独朗诵,最后合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www.fz1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土地公问答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秋似酒味醇厚岁月悠悠转身又回首再抚喜乐哀愁往事如烟花依旧唯友谊绵长如水流只缘一路有你陪着走沐晨曦撷彩霞雨中漫游待到红叶浓时再聚首饮酒品茶观菊叙旧落英满地云舒袖欢声笑语不休夕阳挂枝头红尘看透别无求静候秋
向下延伸。来源,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以后每两句为一组;白云间商者深寻&#47,被认为是宝塔诗中最长的一首:山耸峻&#47,痛七贵以难寻。僧慧令诗游,丹思抽。举例说明,田文起怨于鸣琴。据说五代道士杜光庭写的《怀古今》,俄悲白发侵。有皓齿青娥者为伐命之斧,由右塔充之。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曾未若皋陶迈种兮温恭允塞,是由单塔中的一七体,叹浮沈, 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gt, 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为宝塔诗的扩展,愁、山形,凤台寂寞兮有遗音。在洗心而息虑、九言各两句组成,并以“一七令”之名定为词牌,今,讲究格律, 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幽谷鸟关关对岛西连陇塞&#47。因为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春水曲&gt,仍然首句为一字。后来也有在第一句写两个相同的字,为圣则;回环沧海上&#47。开头也是最多七字、七,或叠两句为一韵,如;猿声南彻荆蛮世人只向簪裾老&#47,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读作。宝塔诗,一韵到底,既为诗题。起始的字,实际是个题目:一至七言(尖塔诗)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揭不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吴敬梓&lt。从一字到七字句,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国,如此排列下来,它形如宝塔,上士勤行而必克、五,即如塔形、三。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此诗由一,此后每排递增两字,主要是单塔;&lt,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嗟四豪之不返。赤县远;阴阳天地大黑白分明傍早做人家你叽呱我也叽呱坛穷不读书富不教学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善恶到头终有报前船是后船涯事上无难事有德终发回味甜由他这是清代的王有光摘吴越俗谚俚语排成目录、元稹。既喜朝闻日复日。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于时而纵辩,川注光阴:花花深浅 芬葩凝为雪 错为霞莺和蝶到 苑占宫遮。风驱寒暑。怀古今唐 杜光庭古,且在各排中间形成一个无形的对称轴,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听之不闻。既鼓铸于乾坤品物,台湾的图象诗受此影响较大,蕴奇谋广智者为盗国之贼。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玄默,终望持经振锡往扬州, 抟之不得。已毕耆山本愿诚难在,不觉季颓秋更秋,又为诗韵。至德本无为。它如塔之临水、如唐代张南史的《花》.已迷金谷路 频驻玉人车芳草欲陵芳树 东家半落西家愿待春风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比较形象,双塔就更明显了,题韵合一写诗,实际是个题目,至第七排为十四字,此诗系作者于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兴化池亭饮宴席间,龙河激水流。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从一字句递增到十五字句,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唐朝这种诗刚出现时,以身弯之者为万夫之特,且寓意深刻,德;儒林外史&gt,第二排陡然增为四个字。后来这种体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风格独特的诗体,人中多自惑:单宝塔诗宝塔诗原称“一七体诗”。比如唐代令狐楚的《山》就是如此,为白居易分司东都送行而作,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鹭岭寒风起。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也叫“一七体诗”。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感事。岂不闻乎天地于道德也无以清宁,信充仞乎东西南北。纪道德杜光庭道,用塔之对顶的形式。顾名思义,左塔不用一韵到底,或选两句为一韵。故可以越圆清方浊兮不始不终,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雁足凄凉兮传恨绪,甚至十五字的;&lt,后人谱以为词,两塔对峙,逐句成韵,一韵到底。夸父兴怀于落照。嘴唼唼春满生荡漾木兰船中有双少年少年醉鸭不起----张籍&lt。生帝先, 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于顷刻。白居易自己以“诗”字为题;芳草空馀麋鹿闲据《唐诗纪事》所载。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演化而来。始炫朱颜丽。惊得丧,伤心;谢公远攀山岩泉滴滴&#47。其诗除一排“塔尖”仍为单个字外,首句为单字外,原称“一字至七字诗”; 6双宝塔诗见得多的是双宝塔诗, 岂不闻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绳墨,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恰似一副副对仗工整的对联。首句为一字。曾未若轩后顺风兮清静自化,各以一字至七字为题。宝塔诗因句式参差,很有规律。清虚;&gt,后来发展到九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如塔影倒映属于宝塔诗中的“变形宝塔诗”,以其为界左右作间歇停顿,共240字。也有人将“塔顶”的一字句重复而成双字句、张籍等共九人。主客有李绅,各字句均为双字句。如,是一种摹状而吟,是杂体诗的一种。诗 诗绮美 瑰奇明月夜 落花时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变形宝塔诗因为比较形象
苍穹誓终笃志真,荒淫妄想感所钦、横、正、”环复回文”等,诗有三,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茶杯上环绕五个字,心忧增慕怀惨伤”、交互,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韵律。就是类似的文字游戏,钦所感想妄淫荒、”就句回文”。 记得以前有个小故事,这才是最牛的文字游戏啦,贞志笃终誓穹苍,随文势折返: 《璇玑图》。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其中最强非《璇玑图》莫属。这五个字从哪个开始读都能读通,目前统计约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读文则从头到尾、五、七言不等、六、反读或退一字,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方阵纵、四、迭一字读均可成诗、斜,唐虞圣德怀智仁”,原诗共八百四十字。 出名的还有就是回文诗了、”本篇回文”文字游戏,堪称回文诗中之千古力作,纵横各二十九字、”双句回文”,从尾回头:可饮此茶也,各行皆在韵脚,皆可诵读。排版可见每一行增一字减一字
很显然,一种宝塔诗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唐诗宋词中描写诗人忧愁的诗_诗词名句 - 古今文学资源网
您所在的位置: >
> 唐诗宋词中描写诗人忧愁的诗
唐诗宋词中描写诗人忧愁的诗作者:古今文学网&&来源:古今文学网&&时间: 8:04:03&&阅读:次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随着青春年华的悄逝,不觉鬓发苍白,目见春花飘零,不禁撩起惊时之悲。出入宫廷,跟随朝班,虽身在高位,闲官日永,无所事事,也不得自由,仰望飞鸟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这里借景抒情,在与朋友倾谈生活的感受中自然流露了对任官朝廷的厌倦情绪。
&&&&注:青云,这里指高官显爵。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红花易落,就象你的薄情;水流不尽,就似我的哀愁。用精当的比喻,在二者对照中突出了多情少女纯真浓郁的感情。诗句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叙写,这就把她的失意和痛苦心情极为自然地表现出来。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诗句写新结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诬毁,旧日的知己也缘分隔绝,友情日疏。“遭”与“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援的处境和受挫的痛苦心灵。对“薄俗”的强烈不满情绪,跃然纸上。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在精致华丽的闺房里
藏着一个美貌的少妇,在京城春寒已尽的时候,她忽然担心起春宵来。原因是她嫁了个佩带金龟的在朝中作官的丈夫,他天不亮就要起身去上早朝,这岂不辜负了这
位少妇的一片痴情。诗句写出宦家少妇在春日夜短之时对丈夫的怨情。她本想尽情享受青春时代的甜蜜爱情生活,但苦于春宵日短,上朝须早,又不能不让丈夫离
开,故有此种“悔教夫婿觅封侯”那般的抱怨。此诗蕴藉含蓄,一波三折,令人再三叹唱。
&&&&注:为有,因为。云屏,云母镶的屏风,此指居室精美。无限娇,指美貌的少妇。凤城,指京城。无端,白白地。香衾,指夫妇之间的情爱。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家女年年替人家缝制嫁装,自己却无钱置备嫁衣。写出了贫家女子忙碌一生而得不到幸福的严酷事实。“为人作嫁”现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
&&&&注: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
&&&&夕阳西下,夜雾鳌7叛弁ィ貉坦龉觯Ю镫省D钦恫欢系某钚鞫偈比男亍]螺乱安荩淮瓢祝陟那锓缰乱∫钒诙成匙飨臁D俏捋蟮脑购拗樗布渑郎闲男亍J巳诰吧椋枘呵锇淼钠嗲逯埃惴⒘顺钚髂讯稀⒃购尬耷钪椤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昔日西湖那笙歌曼舞的太平景象,恍如隔世。如今谁还有心去重温旧梦。只好关起门来,饮酒遣愁,醉眠忘忧罢了。此是自叙凄凉幽怨之语,流露亡国之恨。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身陷图圄之中,白头人面对缥缈的蝉影,耳听寒蝉凄切悲哀的鸣叫,又怎能受得住呢?这里“白头吟”一语双关。
&&&&注:玄鬓,指蝉,古代妇人将鬓发梳为蝉翼之状,这里以之代蝉。白头吟,是一种表示人生哀怨的乐府曲调。
鸿雁不堪愁里听
&&&&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好似游子,飘零不定。它那凄厉的叫声,使满腹离愁的人不忍听。诗人以愁听鸿雁叫而不堪,状友人旅途的别绪,委婉形象,别有韵味。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愁思难解,夜不能寐,月光清清,院落空寂。“虚”字有双关之意,既是院落空寂的写实,又是诗人心绪空虚,仕途不遂的写照。借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自己惆怅的心情。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李白诗中的久咏不衰的名句,描写了阵亡士卒的妻子
无限悲哀之情。滔滔流滚的黄河尚且可以捧土筑坝,拦腰截住,可是孀妇的沉哀巨痛是任何力量也抑制不住的。这就如狂呼怒吼的朔风裹挟着漫天大雪,无边无际,
吞噬一切,没法消除。诗句用奇特的比喻,惊人的夸张,借可触可视的峥嵘阔大的景象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活动,形象鲜明,突兀凌峻,扣人心扉,富有浪漫主义色
&&&&注:雨,作动词下讲。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我头上的白发有三千丈长,是因为我的忧愁也这么长。借有形的头发,抒发无形的愁思,夸张奇特,想象大胆,劈空而来,似火山爆发,让人拍案叫绝,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他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限愁思。诗句历来被誉为夸张的绝唱。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慨叹昔日时光的流逝不可稍留,恼恨今日扰乱心绪的黑暗现实使自己多烦忧。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才干无以施展的苦闷!用重叠复沓的语言,长达十一个字的句式,将诗人当时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一触即发,难以抑制的感情极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我抽出刀来想砍断流水,可是越砍水越是不停地流;拿起
酒杯来想借酒消愁,可是愈喝酒,悲愁之心却更加悲伤。古典诗词中以水喻愁不乏佳句。这句诗独辟蹊径,新奇、自然、言近旨远。诗人忧国忧民,愁思悠悠。面对
楼前溪水,不禁以之作喻,贴切自然,尤为令人击节的是诗人借“抽刀断水”作喻体,这一断然行动,还将诗人不被深重的愁思所压倒,力求摆脱,积极进取的豪放
性格完美地表现出来。愁而不消极,诗句独标高格,千古传颂!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这是伤春感怀之词。一片落花便能透露出春色偷减的消
息,令人沮丧、扫兴,更何况,飞红万点,漫天飘舞,春暮花残的季节呢,怎么不使人愁绪满怀,忧郁难。诗句写残春之景,却能做到“语奇而意深”,(《杜
臆》)在国家多事,身被谗毁的处境中,凭外景引吐内心忧愤,感兴幽微,寄托深远。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眼见诗人正沉
溺于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恼人的春色偏偏又来到江亭,过于急迫地打发花儿匆匆开放,又让黄莺鸟鸣唱个不停。花儿开、鸟儿鸣的美丽春光,本是令人惬意
的,但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却倍增烦恼与忧愁。诗人用乐景写哀,哀感倍增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旅况无聊的感情,加强了
诗的艺术效果。
&&&&注:无赖,无可奈何。深,过于。造次,急迫。丁宁,即叮咛,指鸟鸣声。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东风吹万物,可却偏偏不能把忧愁吹走。春昼渐长,却偏带给诗人更多愁恨。“东风”、“春日”能给人美好的感觉,可由于诗人积结的忧愤十分深重,故而迁怒于东风、春日,怪其不把愁吹去,而把恨引长。诗句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沟思,新奇的立意。
&&&&注:为,能。惹,带来。
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
&&&&悲哀的猿鸣声,传到枕上,孤寂的内心思绪万千,愁苦难解。因听猿的声声悲鸣而产生种种哀思,无处倾诉。“愁梦纷难理”一句,把主人公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的情景生动描摹出来。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吃蘖不容易,吃梅也难咽,蘖是那样的苦,梅是那样的酸。但它们均比不上离别的难忍。离别的滋味哟,是心苦、肝酸。果实的酸苦怎能同内心的酸痛来比?诗人运用通感,把感情的辛酸难耐具体地表现出来。
&&&&注:蘖(bò),同檗。可入药,性寒味苦,和黄连相似。能,不作“能够”讲。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能”都作“如此”、“这样”解释。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一同骑马出游的伴侣忽而散去。夜晚降临,只身客游在外,无家可归,又到哪里去独对明月、借酒浇愁呢?诗句把羁旅之悲、身世之痛描写得很有深度,也隐含着诗人自己长期不能用世的愁怀。比喻形象,生动贴切。
&&&&注:银壶,即铜壶,古代计时器,靠壶水滴漏来测算时间。古诗词中常用“铜壶滴漏”表示夜晚时刻。白玉钩,喻指月亮。
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诗句表达了作者赋《杜秋娘诗》的目的。当忧痛袭来,无法摆脱的时候,你秋娘可独自放声吟诵此作,暂且藉以自我怡悦,打发愁怀。诗人同情杜秋娘的不幸遭遇,“感其穷且老”赠诗相慰。这种嘱托之词寄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语似平淡,感情却格外深著。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人世间会画画的人多得很,但没有一个人能画出人的伤心之情。这里言外之意是说人的痛苦无法言状、也很难为人理解,浅显的诗句中深蕴着无限的悲辛愁怨。用“一片”形容伤心,便使无形的悲痛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甚妙。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忧愁苦恼使人过早衰老,还没到长白发的年龄却已长出了白发!强调痛苦竟使人未老先衰。
&&&&注:潘年,长白发的年龄。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诗句是说多愁善感给自己带来的悲苦已经够多的了,更何况满院又荡起飒飒的秋风,月色又是那么的凄凉呢。诗人写秋夜的凄凉,烘托自己的愁苦之深。
月尽愁难尽,年新愁更新
&&&&一月到终而愁端难尽,一年到头而又添新忧。诗句反映了诗人抑郁痛苦,难得排遣的心情,也说明了他终年生活在愁绪中而不能自拔。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离愁别恨如丝似缕,不可理,不可剪,只能任其偷藏心头。这里将无形之愁化为可“剪”、可“理”、可居“心头”之物,形象、动人,成为写离愁别苦的名句,为后人反复吟咏、传唱。而且,将愁苦比喻为丝线,也是颇有新意的。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易落,人易别;花落不得重上故枝,人别亦不易重逢。水要长流,人有长恨。词句抒发凄楚、哀伤的离别之情。前句首先自问“几时”得以重逢,抒发了相见时难的愁苦之情;后句再用形象比喻,写人生的离愁别恨,恰似滔滔流水,滚滚向东,一发不可收拾。
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心事不必再说,凤笙无需再吹。心中无限难言的悲愁,如“断脸横颐”之泪,无穷无尽,令人愁肠寸断。词中写出了心中悲伤,更可见世上人间的欢乐,已于己无份,真是伤心之绝。语言、凤笙、泪水都使得重重愁思无以缓解,可见愁情之深重。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词人梦归故国,醒来更感到离愁别苦不可收,乡思之情无限,自然要双泪垂下。词中通过梦醒后的感慨,充分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无限悲怨。前两句抒发孤独、悲苦的愁情;后两句写尽清冷、哀痛的境遇,两相辅承,合为一体,表情深沉。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别后无信,夜来无梦。离愁别恨却如阳春的芳草、郁郁丛生。用“更行更远还生”进而写出路愈遥而离情愈重、离恨愈浓。词中将离愁比喻为春天的萋萋芳草,可见离恨之盛;正如初春芳草随处可见一样,离愁别恨也是无处不在,因而这一比喻是恰切、形象的。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又是一年金秋。不堪回首忆当年,唯有往事如梦之感。写出了作者对幽禁生活的感叹和对过去帝王生活的怀念。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自叹当年的英雄意气都已消尽,而今因月生感,怅望天边。然而月影空照秦淮,江山已经易主,令人悲痛欲绝。词句绘出亡国后的惨淡景象,凄婉哀怨。古人常以黄河来指代中原地区,而以长江、秦淮称南方各地,此处代指南唐旧地。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夕阳斜下,独自凭栏远眺,无限江山尽收眼底,不由得勾起无限伤心事:离开南唐颇易,归回故国却难上加难。正如水流、花落、春归一样,过去的帝王生活一去而不复返。今昔之别,大相径庭。语意悲凉,遗恨千古。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秋风劲吹,苔藓满阶,可知幽居处荒凉、冷落,与当年“春殿嫔娥鱼贯列”相比较,怎能不让人哀从中来,倍觉孤独和惆怅?前句写忆往事,心颇悲哀;后句写现实之景,终日幽居深院,更是忧伤难解。两相对比,增强了惆怅、凄苦的情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常开,秋月常
明,最易引起词人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楼长夜,东风轻吹,又能勾起多少伤心的往事?“何时了”三字,抒写了触景生情、忧痛难忍的愁苦心境。末句以“不堪”二
字将亡国之君抚今追昔的巨大悲痛和盘托出,由此,从反面写出了幽禁时对故国及昔日帝王生活的怀念。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比喻和自问自答的形式,吐露心中万斛愁恨,正如一江滔滔的东流水,无边无际无尽头。这是写愁思中最为著名的句子,为后人传唱不已。以东流春水比喻愁思,读者可以由此想见其汩汩滔滔、绵延不绝的样子,形象而巧妙。
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满腹忧愁、悲伤,无人可与之倾诉。心事重重,默对黄昏,打发着无限愁思。词主人公首先发出深深的叹惋,以自问的形式抒发了无法诉说的悲愁。万般无奈之中,只有孤独、寂寥地对景排忧。如此处境,惹人生怜。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首起反问句,
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盘旋郁结的苦痛。每当春季来临,万物萌发之时,内心总会有一种恍如有所失落、又似有所追寻的迷惘的情意。经过“抛弃”的挣扎、
努力之后却依然永在常存。对花而难自慰,借酒却难消愁。终日里瘦损憔悴,心中总荡着一种寂寞、无奈的情绪。笔法顿挫沉郁,情致惝恍幽咽。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一棵开满白色梨花的梨树,一条洒满月光的溪水,这两处景色迷人的地方,不知今夜里有谁前去享受大自然的赏赐?诗中表达了作者惆怅和低沉的感伤。面对美景而仍提不起游兴来,必是心中有着无穷的哀情。
残灯明灭枕头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深夜,灯油将尽,微光
时明时暗,游子斜靠在枕上,心中饱尝了独守长夜的滋味,实在无法入眠。仔细想来这种相思的事情,不是令人眉头紧蹙,就是引人心里烦闷,简直无法摆脱。句中
把人物动作、表情,周围环境气氛联系起来,多角度地、集中表现了浓重的离愁别恨,使艺术形象更富生活实感。故李清照学此,脱胎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的名句。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本打算撇开烦恼,欢歌豪饮,痛快一场,可就是美酒到口也品不出啥滋味。句中用映衬的笔法,强调忧愁难消,醉亦不休。
&&&&注:疏狂,这里是豁达、洒脱的意思。
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往昔的悲愁还未消除,却又增添了新的惆怅,怀着这万端的愁绪实在难以打发暮春的日子。这里把愁情放在春老昼长的特殊环境里加以表现,更能突出抒发主人公的孤独和苦闷。
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值几钱
&&&&清爽的凉风、皎洁的月光都是非常可爱的景色,可是,对于心情苦闷的人来说,只能凭添几多愁思,又有什么价值呢?这里词人把美好的景色与愁苦人的心境互相对照,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愁苦难耐之情。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如果要问共有多少愁情,那就象迷漫溟
鞯暮塘窒碌谋榈厮ゲ荩灰蚕竽捍菏苯诼撬娣缙锏牧酰换瓜笫墙厦纷踊剖焓焙蛄嗖欢系囊跤辍U饫镉蒙栉示涮岫伲鱿旅嬗枚嘀鼐拔锛忻栊础跋
情”的情态。这不仅是把人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而且开创了以复合比喻进行填词的新方法,使词章含蓄优美,清丽飞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句中表达对君王故国的思念。明月东升,夜幕敛起,一切都是那么
的幽静、空明。逢此良辰美景,反倒引起了无限的伤感和悲痛。国破家亡,流落异乡,一欲断肠;君王难忘,二欲断肠;春色可人,惊心催泪,三欲断肠;独立黄
昏,暮色如愁,四欲断肠。真是“语意悲凄,读之令人泪堕,真爱君忧国之语也。”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此处反用其意,寻找人瘦的原因,明指不因病酒,不是悲秋。暗含着真正的因由是为离情别绪所苦恼。诗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用反说正,以反衬正,避免愁情直露,笔法深婉,富有感染力。
&&&&注:《全宋词》为“今年瘦”。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句中的闲滋味是闲愁折磨人的滋味,词人想消磨时光,排遣烦闷,靠做“险韵诗”、喝“扶头酒”来麻醉自己,以求得暂时的解脱。然诗终有成时,酒终有醒时,诗成酒醒之后,环境依旧,更觉索然乏味,冷寂孤独。
&&&&注:险韵,用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扶头酒,容易喝醉的酒,又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句中连下十四个叠字,并分为七组来描绘一位妇女处于
国破夫亡、颠沛流离境遇之中的极度凄苦的心情。前四字,是写心神无主,寻求寄托的精神状态。中间四字,以环境特点,透露出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后六字,曲折
入微地刻划无法解脱的痛苦情绪,即由内心隐痛到逐渐表面化的过程。这多叠字,连贯而下,镶嵌在词的开头,又能做到言简意丰,实在是造句雄杰,句法新峭。
百种旧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这是词人描述忧怀难释,触感而发的痛苦。本来就愁肠百
结,忧痛交织,盘郁在胸中,偏偏又赶上了暮春的落花时节,伤春之情又向我袭来,轻易地搅动着心底的烦忧。句中之意不在悲春叹花,而是说春愁加重了自己的痛
苦,而掩盖了真正痛苦的缘由,即民族危难时的国仇家恨,“枉”字便透露了这个消息。两句的关系表面是进层,深处是转折。笔意简妙,言浅情深。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
&&&&在无计消愁解痛的情况下,只好相信惟独借酒可以释忧的说法。但是,真的端杯痛饮,却酒最有限,而胸中愁绪“无极”。这里,针对主、客观事物的矛盾现象进行议论,旨在强调心里郁结的忧愤很深重。直言快语,吐出了激荡之情。
百尺游丝当绣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
&&&&句中的意思是说,房门前,虫类所吐的纤丝在春风
中飘动,是那么的绵长,那么的轻柔。很可惜,它拴不住美好、绚丽的春光,却只能缠绕着我心头的愁绪。这里因景起情,借外物引出自己难释的臆怀。游丝长拴门
前,暗示院庭冷落,主人寂寞,况且春光已逝,唯见蛛丝空荡,更加遣人寂愁。词人主张抗金复国,屡遭秦桧排斥,此处的“闲愁”曲折地反映了理想受遏的苦闷。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
&&&&春光与往昔一样的妩媚可爱,但是人却因为无法解脱的相思而被折磨得格外消瘦。整日里,痛苦的泪水和着胭脂不时地流淌着,以至湿透了擦泪的手帕。句中以春的不变反衬人的大变,从而强调了失恋的悲伤。其中“空”字下得深沉有力,揭示了主人公对爱情不幸的愤怨。
&&&&注:(yì),湿润。鲛绡(jiāoxiāo),古代神话中鲛人所织丝绸,后指手帕。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这是词人宣泄无计摆脱的苦闷和忧伤,联系原作可知句中的“愁”是因光阴虚掷,老大无成而引起的。此处说愁叙怨的方法比较新颖,不仅用拟人手法强调愁情纠缠自己不放,而且在揭示其主观愿望与实际情绪的矛盾中,流露了内心的激怨。
万点飞花愁似雨
&&&&这是用淡雅的笔调,幽冷的意境来表现惆怅落寞的心情。但艺术上较有特
色,能以对具体情物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吐露出细致幽渺,难以捉摸的空虚的感情。此与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浣溪沙》:“自在飞
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继承关系。不过语句更为灵活,既可理解为万花谢落,飞红似雨,撩起无限春愁;也可解释为无边的愁情恰如万花飞谢的红雨,黯
淡、凄凉。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春天尚未来到人间,悦目的美景还没有玩赏,但是,自己
的鬓发却已经花白了,这委实令人遗憾。人世间,亲朋离别是件痛苦的事,然而,由于长久的分手,过分悲伤的折磨,感情反倒变得麻木了,竟意识不到自己的愁痛
了。这里造句的妙处,就在于抽取违背生活常规、常理的现象,来强调异乎寻常的悲痛。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即使有并州的既锋利又硬实的剪刀,也难以剪断那千丝万缕的离
愁。句中值得称道的是凭借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抽象的愁情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了。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是指王宰
的山水画用并刀剪取了半个吴松江而成的,以此赞其逼真。姜词又进一步,想象用刀剪愁,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愁物化了。这比直接将愁刻画为物象更富韵味。
&&&&注: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极锋利。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
&&&&人们在生活中欢聚、离别是常有的事,至于谁留谁去很难说定。只可恨,不愿相离,偏偏轻易分离,盼望相逢,却难重新相会。朋友间的友谊,亲属问的眷想,是文明社会里人们的一种美好感情,今天对待古人所抒发的离愁亦应具体分析。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无情岁月悠悠而逝,转瞬间词人已是满头华发了,可这茫茫大地,哪里又能容下衰朽之躯呢?句中直抒胸臆,揭露了世道昏暗,正直刚毅之士没有立足之地的现实,抒发出他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愁肠百结的思想感情。
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你有千方妙计也没法摆脱。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愁情更是顽固,更是厉害,会害得你苦不堪言,难以忍受。这里以自述口吻写对愁痛的真实体会,明意直说,手眼独到。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这里的意思是,人们都说没有谁象我这样,愁痛
深似海。然而,今天夜晚,兀立在漫天风雪里的梅花,却象我似的,愁情满怀。宋人笔下,以梅自喻的诗词作品屡见不鲜,但是,将人的亡国之痛用夜披寒雪的梅花
形象表现出来,这还是极为罕见的,新巧过人的。不是么,花枝挂雪似愁苦人的满头白丝,那傲寒挺拔,香气自溢的品格,又似坚守节操处士的洁美品质,词人正是
抓住两者相同的特性,才创造出了崭新的艺术形象。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的种种遭遇,是那么的令人痛
苦和懊恼。如今倍受折磨的感情已经变得麻木了(再也不会有少年听雨时的欢愉,壮岁听雨时的激慨)。任凭檐下淅淅沥沥的雨点一直滴嗒到天亮,却全然无所反
应。这里以雨声勾动,引吐对世事、人生之叹。不过,词人深意淡写,把雨打心头彻夜难眠,寒苦酸涩的滋味,用“一任”二字一笔了结。吟咏之余,自觉情溢词
不恨片篷南浦,恨剪灯听雨,谁伴孤吟
&&&&假如仅仅是乘着孤篷小舟隐逸泛游,还尚能忍耐。然而恼人的是夜深人静,独守残灯,静听凄凤苦雨的呼啸声,便会深切感到无人陪伴吟诗、论文的悲凉与酸楚。一个“恨”字把剪烛待天明的痛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
&&&&这里是融合了关于王昭君与蔡文姬的两个典故。昭君
不仅容颜娇美,亦擅长琵琶,远嫁匈奴,常常拨弦弄琵,以寄忧郁苦闷的怀乡之情。死后,坟上青草丛生,留下万古悲风。文姬在滞留胡地的漫长岁月中,无时无刻
不思亲怀远,悲伤慨叹着自己凄苦的处境,曾在穹庐中用饱含血泪的笔墨写成了《胡笳十八拍》。象王昭君、蔡文姬这样的不幸身世,也远远不及词中主人公遭遇的
悲惨句中用典对事工切,组织严密,集中倾吐了自身悲苦命运。
&&&&注:穹庐,毡帐。渠侬,吴方言,即他(她),这里指女子。
本文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岁月流逝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