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师角度考虑,什么样的空间与建筑师是好的空间与建筑师

艺术与女性艺术:林天苗访谈录
艺术与女性艺术:林天苗访谈录&
访问人:杨荔、顾振清(以下简称“问”)
受访人:林天苗(以下简称林)
采访时间、地点:2003年北京四合苑画廊&
一、关于当代艺术与艺术家
问:你惯用的艺术表达方式主要就是装置。装置作品除了表达观念之外,还应该有材料和技术含量上的限定。你认为一个成熟的装置艺术家应不应该熟悉物质材料并拥有独立实现作品的能力?
林:对,我觉得这是必须的。有些艺术家去国外参加展览布置,往往拿了主办方给的膨胀螺丝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主要是动手能力太差了。他们不知道要把作品做得那么完美,在不同的环境下把作品展示得那么恰到好处。其实,不管你作品的观念有多强,你展示给别人的毕竟是视觉的东西。视觉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艺术作品在视觉上必须有内涵,有力量,如果你仅仅有观念的话,它可能只是个空壳。比如我这个不得不摆放在画廊地下的作品《觅》,都是些用白线包扎的日常物品,我希望它们都在一个空间里悬挂起来。可惜这个画廊天花板上没法钉钉子,只好作罢。当然悬挂只是一个效果,可这效果有必要。因为它给人一种幻觉,它飘在那儿,然后当人走进去碰到它时,它就会和现实产生互动。如果这些东西形成一片,它会唤醒人更深的记忆。本来这些日用品和玩具就是小孩玩的,你曾经用过,他曾经用过,只是外观和功能有所更改,它们变成作品了。保持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亲和力,同时又保留一定的距离,给予观者一个接受和想象的空间。这是考验艺术家经验和应变能力的地方。
问:其实,有的艺术家的确不注重作品做完了以后的效果,他只注重创作这个过程,如博伊于斯。但并不是所有艺术家想仿效博伊于斯,他们是要让作品出效果的,让作品脱离创作过程后仍然产生价值。但国内的艺术家最缺乏的就是审美的经验和自觉,他们往往难以控制或确保作品做完了以后的视觉效果,或对材料的特性缺乏理解和把握。很好的一个想法、方案兑现为一个粗制滥造的结果,成了真正的点子艺术。所以,尤其是装置艺术作品,它的视觉效果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需要艺术家具备在一个具体空间中的实现想象力的能力,或把握这个空间的能力。这里面,经验十分重要,有经验,就有实际的动手能力,艺术家在作品实现过程中越有想象力,就越能形成个人化的表达方式。
林:艺术家应该是一种专门职业,他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通过作品把这种能力重新体现出来,把自己想法重新消化一遍,让作品成为自己独特个性的结果。
问:你做装置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1994年,我从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年。
问: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家做作品技术粗糙、细节草率。他们只是简单地照搬、袭用从欧美当代艺术中习得的公共语言模式,似乎只要把观念表达出来就算大功告成了,不考虑作品的完整性和独立个性。有些作品外观太像一堆缺乏艺术魅力的视觉垃圾,从而遮蔽了感性的传达,也阻隔价值和意义的表达。其中尤以装置艺术为最。但你的装置作品却很不一样,质朴、本真而又精致、完整,不但吸引眼球,而且耐看,耐人寻味。你的作品视觉线索很直接,女性味道很浓,但又细致入微,作品内涵深入而丰富,反映出较完备的审美经验和内在文化素质。我认为艺术家能做到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这可能与你所受的艺术教育有关,你在国外呆的那段时间学的是什么专业?是什么因素主导你越来越像一个唯美主义者?
林:我在国外长时间学设计,做设计,这些对我后来做作品有影响。但是我觉得好的作品,它对审美和物质感都应该有特别大的突破。当代艺术在国外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在国外的建筑或设计领域里面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时时引领着一种创新的精神。现在很多的建筑、设计都是在模仿当代艺术的一种观念或一种想法,或是经过自身领域的实践和具体的商业行为,充分吸收、消化当代艺术原创的很多因素。如果说我的作品视觉效果比较理想,是因为较有设计感。这跟我曾做过一千多张设计稿有关。以前我看自己的设计时,一定要做到不能挑出任何问题来才作罢。我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是商业社会要求你这么做。我接受的训练、积累的视觉经验就是这样,现在要我改也不可能。我现在仍然做了大量的室内设计,以保持这些专业经验的鲜活性。我今后还要做一些多媒介的、与实用艺术有关系的作品,比如在装置中参入一些建筑、时装方面的设计经验。我觉得这样的经验交叉与整合特别能激活思路,考虑问题也有新的角度。我就是想把这些不同艺术领域的边缘搞模糊一些,这样更有挑战性。比如你要从建筑师角度考虑装置作品的空间结构,你又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去体会时装在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就想从这方面入手来做一些综合性的作品。做这类作品实际上非常难,需要你各方面都接触,需要有很多实际的经验。
问:一个务实的艺术家的确更应该具备宽广的视野和扎实的人文功底,拥有多种艺术门类触类旁通的卓越能力;他也应该能找到实践这种能力的合适平台和文化环境。而后者是不是你当时决定回国做艺术主要动因?
林:在国外的确大环境好,艺术气氛特别好,但你自己小环境特差,我在那儿做作品根本就找不到北,文化压力、生存压力都特别大,你老是考虑很多问题,面临很多选择。我回国之后发现,与国外正好相反,你小环境好,大环境差。你可以有很多事情做。但一个艺术家只要坚持自己,就可以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影响。艺术家就是一定要尊重你本身文化里的很多很好的东西,然后看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找到你自己。
问:这是一个根基的问题。因为你在美国受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骨子里就会有这种影响。还有长期的国外生活,对高水准的公共艺术、实用艺术耳濡目染,也改善了你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所以你把握作品的整体视觉特征的敏感和素质,比一些“点子”艺术家超出许多。相比之下,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多表现为观念与情绪的泡沫,经得起端详的很罕见。它们传递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现实的信息过多,使当代艺术有滞后于社会现实演变之感。而实际上,真正谈得上创新和视觉积累的、具有前卫性质的艺术作品又特别少。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尚处在整体浮躁的“初级阶段”。你对这种现状有什么样的个人理解?
林: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路走得很奇怪,它完全是独来独往的,缺乏社会应用层面的呼应。艺术家做出来的作品几乎都那么粗糙,似乎不需要做得那么好,因为他觉得完全没必要为作品的产生后的下一阶段付出,去为艺术传播、推广或应用负责的。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机制和社会循环系统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所以,艺术家好像不很现实,谈的多,做的少,喜欢搞个什么小花招。
问:我们自己还没把当代艺术体制的系统建设确立起来,艺术家却标榜以粗糙反精致,以大批判方式在国内反体制、反全球化。这样做,可能是把语境搞错位了。
林:对,这个系统什么时候都是螺旋上升的,你不能站到这儿,等在这儿,国外的艺术家有时和你讨论的虽然是一个主题,但层次不一样。比如日本,也可能长期以来它的系统都已经成功了,体制也基本健全了,当代艺术成为一种社会需要,通过一个正常的渠道不断发生着。当然有很多艺术家在反系统,那是有了系统才反。我们没有系统,反,是有问题的。日本有几个艺术家用他们创造的卡通形象来做作品。卡通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但他们在这个全球化的平台上先声夺人了,站住脚了。你还能说什么,为什么偏偏你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艺术家应该多想想,怎么能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消化掉,产生新的文化因素。特别关键的是,怎么能使这些因素既拥有传统的文化背景,又能成为世界性语言。我不能说日本人做的好,至少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借鉴。我们要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了解自己,所以自信很重要。
问:人们看一件作品就想知道它表达的是什么内涵,这是自然的反应。现在艺术家大都懈怠于解决作品在视觉上的问题,只忙着拍脑门想点子。他们有时只考虑下一个点子是否惊世骇俗,而不考虑这个点子会不会与他人撞车,或如何把它在视觉上表达得更好。而能充分考虑到作品表达方式独特性和完整性的人,就更凤毛麟角了。我觉得,光有个人触点是远远不够的,但光有个人艺术样式也还是远远不够的。艺术家很容易画地为牢,拘泥于某种不断自我克隆的形式。只有将个性化的视觉表达历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你的作品才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林:我虽然很反感点子艺术。但觉得点子还是最重要的,就是说观念还是最重要的,它可能占到你作品的80%到90%。但是另外10%到20%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你的作品要表达的内涵表达出来。你自己要创造什么样的审美趣味,什么样的视觉语言,而且又是你自己独有的,这就比较难。许多领域、思路早都被别人占领了,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一刀切下去,要准、狠,你那一刀要绝对准确。
二、关于女性艺术
问:最初是什么促使你用这个线去创作、去表现的?
林:我93年回国时,发现中国社会现实变化特别大,做作品就有一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当我看到小时候曾经用过的东西时,特兴奋,特敏感,所以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老有人说我有点怀旧的感觉,其实不是,是那段生活经历特别能触动我。比如说这个线,当初我妈妈就是用这个线缝衣服、缝被子。因为那时候的线全是散线,需要有人架着撑开着,另一个人才能把它缠好、备用。我妈妈没让别的孩子架那个线,就让我架着,这对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来说那特折磨人。你得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我又特别爱动,这给我的记忆特别深。这线现在一般市场里都没有了,有一天我偶尔去了一个特别的商店,就是线厂开的,一眼看到了。我当时就想这个我能下手做东西,我就这么做了。
问:你的作品似乎是一直在延续某种超现实的情结,你大量使用的材料是白色的线、线团和黑色的毛发,或缠绕、包扎、捆绑,或编结、缝制,形成多种细密繁复而又井然有序的结构。这可以说是女性艺术家常用的媒介和表达方式,不同的是你的作品中有影像因素的加入。人与物的影像像取消了具体特征的符号一样的出现在你的装置中,提供了线和毛发在悬挂中的一种受力点,如同一种载体,转换了白线和毛发的具体特征所暗示的象征意义。模模糊糊的二维图像与密集的具体而微的线、毛发形成反差,我个人感觉有点梦幻感,又有点超脱感,你的作品似乎不在刻意强调敏感、温柔、细致、复杂等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直觉,而是在反映一种超越具体事物、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这种超现实感传达的是另一种心理空间中的现实,即人对纯粹、超凡世界的一种向往和对非现实世界的一种耽想。我所喜欢的,就是你这种既有女性特质又不拘泥于女性自我、女性直觉的地方。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将多种现代媒体的影响转换变成你自己的语言的?你创作这类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林:我想这么解释一下。比如我做一个自行车,其实做完以后这个自行车就不能用了,丧失了原有功能,我经常做这样的事,把有用的做成了没用的,把没用的东西又做成有用的东西,这正好和现实相反了。比如说《觅》这张长幅的照片,里面呈现类似郊外的自然景色实际上在国外是很常见的。可我这件数码作品却是根据许多地方拍摄的实景合成的。我从密云、怀柔、顺义,一直拍到通县,沿途我把能找的比较接近自然的风光都拍了,北京周围这几个县我基本上都拍遍了。然后才把有效的图像因素梳理出来,拼合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个假象。但这跟赋予作品的概念关系。画面上还有一点就是人脱了衣服骑自行车,这在生活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作行为,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骑自行车都是穿衣服的。可我就非让模特先裸体,再骑丧失原有功能、不可能行走的“艺术自行车”。那问题就来了,你到底能不能走?画面上摆出的架势与模拟的事情无疑是有悖常理的。可是我又用非常传统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现代的手法,画面呈现效果有点像好几世纪以前的风景人物画。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在于,用新的数码技术,把“不可能”尽可能地表现出来。把这个“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但是我做作品特别慢,耗时特别长,从作品一开始做,我就在调整想法,甚至有时作品做完我的想法还没有确定。如果当我作品刚做完时有人问我你的想法是什么,我可能说不出来,要过一段时间,我想明白才行。这完全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如要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来一语道破我的想法,我觉得比较难。
问:现在女性艺术家挺多,而且她们的作品总是让人一看就带有女性的这种痕迹。大家都希望一件作品摆在那儿,不要有一种心理暗示,要让人针对作品而不是针对艺术家来观看。有人认为你的作品比较女性化,因为你用了这个线,中国有句古诗“慈母手中线”,所以有人一看你的线,就有这么一种感觉。你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林:女性做艺术,首先她的感性特别强,再者做事情比较沉重,我觉得女性这两个特点挺适合做艺术的。再一个,我觉得女性做作品分好几个层次。首先有一个层次因为她自己是女性,所以她要告诉大家她是女艺术家,比如说用自己的生理特征来做艺术,用例假、生殖器告诉别人她的观念,我觉得有些人做的好,我很喜欢,就我本身来讲不太喜欢这么做。还有一种女人,她做东西你完全看不出她的性别,她讨论的问题跟男人一样,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艺术家。另外还有一种女性,用她自己的感觉和生活经历去做作品,用她的个人方式来讨论和男人一样的东西,这也无可非议。而且,我觉得每个艺术家的经历特别重要,特别珍贵,她的珍贵就在于它和别人不一样。我的特点就在于我和我的先生是一家子,我和别的男人不是一家子。最重要的是你如何摆正心态。这个世界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你不能说男人很重要,或是女人非常重要。关键是你怎么非常平和地去展示你的想法,而不是你要压过男人,或是故意贬低女人,我觉得这两种都不对。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在你的心里不要有这种负担,不要故弄玄虚,这是最好的。我是这么去做的,至于有人说我用的是特别女性的方式,怎么说都行,我无所谓。但有人说是我是故意卖弄我不同意,因为我觉得这个现实比较符合我的生活状态,我一直在思考作品能变成什么,能表达什么。国外很多男艺术家也用线或毛发去做作品,我觉得用这种材料做媒介来说明什么,特别不容易,特别累。
问:你今后几年是否还延续这个线的材料?
林:不一定,但是我想,我能尽量掌握、承受、使用的东西,我就做。在艺术上,有时候你就得特固执,认死理,一步走到黑。
问:那就做艺术来讲,你觉得影响你最多和最深刻的人是谁?
林:我觉得一开始对我有影响的是一些美国的女艺术家,虽然这种影响很快就没有了。我与中国的许多艺术家一样,在我的作品中能找到我的学习对象。它让我找到了做艺术的特基本的资源,如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等等。但你必须在此基础上去做一个新的东西出来,只要这种东西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你自己的,就一定特火。
问:你的最初的创作冲动可能受人影响,到后来就完全自我化了。因为我是女性,所以我对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很感兴趣,我感觉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女性艺术家有独立性的不是特别多,有些女性艺术家只用自身的女性特点来标榜自己,我不喜欢这一点。你可以以女性的独立角度去思考,但不一定非要拿女权主义这个符号去让人家认同,那样做是否太没有现实意义了?
林:我觉得中国女性艺术家现在还是太少,数得上的大概只有八十几个吧。你看日本和韩国的女性艺术家真多呀。我问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她们说男的需要养家糊口,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女人就比较有时间,就可以独立作些自己想做的事。我觉得从他们的整个社会来说,女权主义对人影响挺大的。在中国,我觉得每个女人其实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男人在体力上、在思维上确实有优势,这是不可否认的。但重要的是你的分寸把握得怎么样。我喜欢女人们追求在家里、在社会中与男人平等相处的那种乐此不疲的精神。但有时候我也特反感那种特极端的女权主义,那种特极端的、永远一副紧张的针锋相对的女权架势,没有必要总摆出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1被浏览48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平面图中如何表达设计的概念和空间的体验?技法大列举,总有一款适合你! | 建筑学院
作者:MornEdu
空间的体验,这个题大,通常都说它涉及到建筑/景观/城规三个设计方向的本质,包括设计概念,通常也都是对体验的一个描述。
引用知乎 阿尔瓦的话做概述:建筑所表达的重点就是空间体验,空间体验一定要和建筑的性格相适应,而每个建筑的性格都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博物馆有博物馆的性格,学校有学校的性格,等等,再细分,战争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幼儿园和大学的性格也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建筑空间体验》http://www.zhihu.com/question/)
于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应该理解为是逐渐明确到底要呈现什么样的空间体验 和 将这个空间体验视觉化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思考、结合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证和修改的过程。 而设计的概念则是针对要创造一个具有什么样的体验/内涵的空间的方向性定论,应该通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反复的推敲和日渐更加明确/细致。
我们不想意淫,也不应该意淫, 于是我们画图:
&&&正文&&&空间的体验主要是由多个具体空间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按照通过组合后涌现出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视觉体验。而各个具体细节的设计必然是围绕设计概念而来,所以空间体验一般也是对一个设计概念最直观的视觉陈述。(手绘)上图是某作品中与空间体验相关的一些图, 平面配合一些具体节点的解释来呈现作者对空间的观点和看法。 像第一排第一张的窗景说视觉,第二张的剖面图说空间的尺度对比(通过视觉和听觉我们能感觉到空间的大小),第四张的节点石材大样(关系到视觉关系到触觉)。 & 出这样的图可能貌似略难,可说白了无非也就是将各种与空间的特点相关的图按照某个逻辑拼到一块的事。那么只要组织的逻辑紧扣最核心的设计概念,各图都是围绕空间体验(至少是与体验/特性相关),理论上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两个要点:&1. 方向性要明确,你要什么样的空间体验,在出概念的时候就应该有个大致,并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逐步的反复推敲并准确的敲定下来。 (AI)上图是某学生作品的设计过程展示, 概念是院落,像第一梯队展示的那样, 很简单,就一个院子。 但这个院子很空,人们聚集在这里之后做什么 和 人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 并不明确。随之就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修改。 & 首先是景观内置。我们知道景观可以对人流产生吸引,后略 。其次是院落的形态,到底多大,10米宽和15米宽,即便其他所有一切都不变空间体验也是迥异的。 之后结合流线,结合采光,结合人的视线,从各个角度进行细化,考虑匹配性。设计的过程就是这么个东西, 强调逻辑性,强调明确的方向性。基于这样的一个过程, 设计概念得以完善,逐步确认和深化,而不是一开始定下后就放在那里不动的东西。再比如流线。
所谓的流线其实就是人在各个空间中穿梭的先后顺序, 先看到什么然后体验什么,最后发现了什么。是空间体验上很重要的一个逻辑线,绝不仅仅是人的行为路径这么简单。(SU+PS+AI) & 这是某方案POSTER, 从上到下都是围绕一个流线说话,排版上分了四节:
流线概念:简单的流线示意图, 配合文字陈述说明设计概念,配合一个图标说明流线所穿插的各个空间,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强调各个空间组之间的差异性和每个空间组的主要特性。
透视图:主要的建筑物被很好的建模, 呈现建筑的外形、设计语言和高差等等一系列的细节。 侧面的说各个空间组的空间感觉到底是个什么样。算是对流线概念的一个视觉化陈述。 画了很多小人, 其实也相当于对之前的流线在透视图里进行了标注,从而就可以更清晰的理解空间体验的先后顺序。
平面&剖面。标注一样是从流线入手, 强调一个沿岸的景观性。
空间功能标注:被放在整个POSTER的中间, 将透视图和平面的标注结合起来,强调一个建筑的组合形式。
设计的目的绝不是提出一个设计概念这么简单的事情,难就难在如何从诸多细节对设计概念进行控制, 让各个细节既能很好的工作,又能很好的体现设计概念, 各个细节还能很舒适的结合在一起。不知您的作品中对细节的考虑够深入么?2. 从各个细节层面考虑空间的体验。任何一个小的细节设定,可以的话,最好都考虑一遍与设计概念/空间体验是否吻合。并将这些细节在相应的图中进行展示。 &&像刚才说的流线, 就比较适合在平面中进行表达。(建模软件不明,SU、CAD都可以做到类似的效果,+PS) & BERLIN IBA CHECKPOINT CHARLIE - PETER EISENMAN & 设计概念是REVERSE(相反的,推翻颠覆,差异明显的)。通过这些网格状的栅格(连廊)连接各个主要次要空间,让人的流线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空间中穿来穿去,一会大一会小,求一个节奏感。通过两层栅格的错开叠加, 规划出的各个小庭院也就各不相同, 流线上的空间体验自此各不相同。 & 流线这种东西,事关空间的体验。考虑到了,空间情感自然会得到体现, 先有什么样的体验,接什么样的体验,相比从空间功能的描述总是更富内涵性,更贴近设计,再如下图:(PS) & 设计的语言类似, 通过实体的墙壁将各种功能空间彼此区分隔开,流线也是平行性交叉流线网。图面的表达方面, 通过高清卫星地图提升视觉效果通常是比较实在的方法,重点是对颜色的控制(如果色彩控制能力不算强,直接黑白通常比较靠谱)。 & 强调一点,美观性终是表面功夫,相比细节空间刻画的深入程度, 整个空间组织的逻辑性要重要的多,美观性要在此基础之上才有意义。(手绘) & 所谓空间组织的逻辑性大致就是空间体验的先后顺序,强调一个节奏感,要有变化,有变化才会有对比, 有对比才有惊喜,有惊喜才有生活。 上图是结合两种自带明显对比性的空间形态(圆形和方形)进行组合。 圆形作为中间节点,设置厨房门厅厕位之类的工恩那个空间,强调一个私密性、节点性和聚焦性。 这是圆柱形空间自带的固有特性,同时也和场地的地形、密集的绿化比较容易结合,和谐性略强。 & 和长方形的体块不同, 长方形通常自带明确的流线引导性。 这样的组合就成仙了上图的动静动的行为逻辑, 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也就是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空间的逻辑性、节奏感和叙事性。密斯大神有个流动空间, 核心重点之一强调的就是这个。 如下图:通常平面图是以空间的体验/情感为表达的核心, 当然情感这种东西其实也不是简单的语言就可以进行描绘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未必需要非常明确的标注,求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心照不宣逼格会很高。但前提是您需要对空间的体验进行了非常准确、深入的控制和把握。 & 反之,若对于体验方面您的自信心不是那么充分,鉴于标注是比较靠谱且通用性很强的提升图面美观性的方法,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标注一下各个空间的功能或者陈述一下空间特性通常都是好的。 如下图:(AI+PS) & 通过必要的标注, 通常可以使你的图例更易读。在页面尺度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标注文字会比标注数字然后列标注块来的美观。 & 而从设计思想的表达来说,填充图案和符号则通常比文字标注更直观:(卫星地图+PS) & 符号的种类有很多, 需要根据情况具体选择。 像流线的标注, 很多童鞋都习惯于用AI之类走圆滑的曲线标注, 看似很行业标准,但这未必合理。 流线代表了空间的体验,同时也包含了人的密度差异,体现哪里人多哪里人少, 体现哪里是重要的空间。 & 这些都无法通过曲线得到表达。这样的话,相比标注流线,标注人的位置在很多情况下都更靠谱一些,如下图:(SU+PS) & 橘黄的圆点表示人,通过点的密度就可以看到人口在整个空间中的分布和行为流线。 承载的信息更多,像人密度分布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的体验的说~,因此也就更直观。 & 基于同样的道理, 树木铺装家具之类的东西也应该被当做是一种标注来进行处理。 而既然是标注,自然就不简单的布置, 要考虑怎样放,怎样布局才能将您想要述说的设计概念最直观的陈述出来。 & 纹理的大小、颜色、走向和纹理的搭配都会影响到体验的表达。如:(SU+PS) 再如:(SU+CAD+PS)
标注就是这样的事情。不难, 但你需要找准到底要标什么, 为什么而标,怎么标。是设计的一环,不是出图的步骤。 & 前面说了流线,提到了标注,提到了平面图表达上的一些点,想顺着把平面图相关的其他常见的方法一次说完,如下: & 首先,平面图嘛,我们知道它展示的是水平方向上各个空间的组合关系 和 垂直构建之间的相关关系。 说到组合, 顺承前面提过的内容, 首先强调一个空间的对比。&3. 空间尺度要有变化,空间的形式要有对比。前面已经部分提到, 说人在流线中的体验应该有差异化,要有对比,有对比才有生活。 这是对比中的一个方面, 除了流线,和空间的形态,还有其他的方向可循。
&首先空间有公共和私密之分。 公共空间人多,私密空间使用者少,这是废话。废话的延续就是公建比民建大,公共空间比私密空间占地面积大。 (CAD) & 下图对比更直接一些:(SU+PS) & 于是城市之中就会有不同宽度的街,不同大小的院,不同尺度的建筑。 这是需要出现的结果,基于这样的准则,通过考虑这些不同大小空间之间的流线和对比、过渡关系, 设计出的方案可以变化丰富韵律十足,如下图:(激光切割)其次是空间的组合形式。组合方式不同,即便各体块大小相同,最终形成的空间在尺度也会不一样。常见的组合方式大致有下面几种, 城市中、建筑内部都是。单独拿出哪个都能生成方案,很容易,因为很容易所以不好玩。可以将他们用在设计细节的空间上,通过将应用了这些组合方式的空间再一次进行组合就可以:(CAD+AI+PS)简单的分析一下,线性、环形、轴线、群组和网格都有应用。如何让这些组合方式合理和谐的排列需要一番尝试和思考。是一个反复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不变的是最终的目的一个变化丰富的空间体验:(SU+PS)反过来想, 如果尺度代表了使用人数的多少, 那尺度就会反映整个布局规划之中开放程度上的主次之分 。有主次, 就会有顺序,如果顺序被打乱,比如最开放的空间接壤一群最私密的空间, 逻辑上就不合理,就会显得乱, 最终影响到主次, 设计上和视觉上就都会觉得别扭。 文艺一点的说法缺乏过渡。4. 空间要有过渡。 &&我们退回去一点, 回到这张图:大圆小圆的布局差异化明确的很, 但中间有个过渡,基于过渡, 流线和分区得以体现。这是百度谷歌到的一张规划总平, 花园城市概念(应该是),形式感十分强, 特征上也很凸显。 但缺乏对比,一些地方则是缺乏过渡。 概念可能是极好的,但相比下图,就会被比下来:(AI+PS) & 简单的说,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在空间上强调对比, 但同时也要有过渡。同时过渡的方法、形式和所使用的元素都要慎重考虑。可能有看官想问到底什么样算是有过渡,这个略难解释。个人文化低,说不好,说不到精髓, 引用百度百科如下:过渡: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文章的各部分是靠过渡来连缀的。 & 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 & 于是对应到设计中的空间:Apartment house Bremen - Alvar Aalto & 姑且把逻辑再深推一层,我们在空间上要强调对比,有对比就代表某个东西会被突出出来,那么为什么对比,要突出什么自然就不能随意而定,有对比的空间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5. 空间要有主题。 (CAD+PS) Sketch 1982 Parc de La Villette - Bernard Tschumi & 是个类似世博会的东西, 每个红色的节点都是一个建筑, 代表一个主题。通过把主题不同的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空间的体验。 & 设计中采用网格化的布局, 加上平行的无障碍流线(就是希望你横平竖直的走,但如果你非要打斜的逛也没人拦着),相当于给这些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顺序逻辑, 通过将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顺序拼接,形成多样化的不同体验。其实我是想说,请别太死板,规矩之下求变通和新的可能性,就是设计概念。 &&像上面的例子,建筑物本身是用来和周围环境进行对比并被突出出来的东西。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很多, 姑且不说多数设计师,就多数学生来说,绝对是很常见的想法。 &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对比有过渡并不足够,被对比的事物/空间之间还要有明确的空间关系(尤其是流线和视线关系)。CAD+AI+PS) & Evidential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Competi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11th July Memorial) - Christos Papastergiou, Michalis Pirokkas, Christiana Pitsillidou, Andri Papadopoulou & 611纪念主题景观的中标作品,上位要求纪念主题明显。 设计者认为纪念只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重铸一个事件的情景,强调记忆,是连续的空间体验。而是纪念碑式,强调符号,节点式明显。 & 场地是赛普洛斯的一片秃山,地形变化相对平缓但却丰富的裸露土壤地表,景观很少。 于是承载连续空间体验的表达方向会比较容易执行,也就选了第一种方式。 & 提出的设计概念包括三个层面:
整体规划是纪录片一样的能够承载故事的一连串空间体验, 各空间体验不同但整体性明显。
整体设计应该有多个中心, 对应纪录片的多个聚集,分别承载不同的细分主题,对应整个故事中的多个小高潮。
景观建筑应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基于具体节点的特性和主题而设计, 以使参观者可以自发的与景观/环境/其他游客产生交互。于此,游客产生的体验虽然整体相似,但会因为交互的形式不同而在细节上各不相同。 并希望这些各不相同的体验会在游览后的一段时间与一些其他的细节结合形成新的体会或是理解。
于是:(AI) & 字母标号代表不同的主题,标注的点是在场地上设置的诸多微型装置/景物,都是与临近的主题相关的碎片,基本没有重复。可以看到明显的节点性,大小尺度上对比明显, 通过密度差形成过渡和衔接。(AI) & 核心的景观装置设置在各个主题的核心节点, 尺度和密度上同样存在明显的对比,彼此存在明确的流线或视线关系。 (黑色弧线和箭头是流线, 扇形视线范围)
&基于合理的流线和视线关系的确立, 个主题之间也就有了明确的关联性。&6. 空间要有关系 (CAD+PS) & Casa No1 en Curacavi - Felipe Combeau + Pablo Alfaro & 场地落在高差变化过于丰富但景观特性却略呈均质化的位置。不是什么好场地,无从下手,烂到要在首层平面直接忽略,只留右侧小图一张, &说明场地(圆点)周围有三片地。 & 但实际上室内看到的景观是否真的美丽动人, 对人的生活体验的提高其实没多大用。同时也没人会去统计有百分之几的人看到某个景色能一天24小时打鸡血一样亢奋,所以将XXX景观的观赏作为设计概念很多时候其实没什么理论依据。这个概念在学生作品中很常见,通常都是是为了有个理由所以有了个理由。这一点我们应该心里都有数。 回到烂场地,场地自身不行,那与其在周围环境中矬子里拔大个不如直接将建筑本身作为景观来对周围环境进行丰富,将建筑自身作为这个区域的主题。设计概念也就这么而来,深入推进一下, 就是让建筑作为一个景观节点, 通过一个流线和体验的设置,自然-人造-自然,让周围无规律的景观有规律, 让平淡的景色有韵律。于是就有了这么个内嵌奔驰标的14X14米方块。浅灰色的填充即是入口和流线的标注,也是视线关系的标注,也是自然-人造-自然这样一个逻辑顺序的强调。图的好坏不在于你写了多少字,在于是否能明确的体现你的设计概念! & 这样的一层联系,简单的追究本质就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的连通性和平滑过渡。连通主要是视觉和流线两重, 过渡就是之前说过的逻辑顺序,不能极端配极端,黑白中间必须有点灰。 如下图:(大概是ARCHICAD+PS) & 连通道路、院落和山地的流线 和 室内外能产生视觉关系的开窗都很明确,略过。 & 看图中心偏右位置的那个左上右下大约45度走向的连廊。 树的摆放刚好是挡在连廊中视线的延长线上。 我们知道连廊是开放的, 从开放空间走到开放空间再走到开放空间, 这放谁都会觉得有点单调, 即便各个开放空间在尺度上会有差异。树的布局可以形成节点,节点就可以形成景观,于是虽然还是从开放到开放到开放的流线,但空间的主体观景有了人造和自然之分, 节奏感自此而来。 & 图中的树有CAD图块和PS素材之分, 素材的树都是采用类似理念的功能型, 区分的标注出来,可以将你的想法突出出来。类似的技巧太多, 但要服务你的想法才行。 所以求技巧的话还请专门拜个师傅的好,再好的工具用不好就没意义。 & 再看左上的图块树下方的一排落地窗。 窗户没什么,有什么的是窗外的一批草。 画图的人用的素材是灌木,灌木的特点是矮,换句话说就是内部空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这是曾提到的防御空间,是常用的过渡空间中的一种, 可以在保证室内外的视线连续性的前提下保证私密性。 &&再如下图:(SU+PS) & 用到的方法基本类似, 可以尝试自己分析。 & 空间的关系水深, 决胜点是你思考了多少个细节。常见的有采光、通风、流线、轴线、建筑立面、文脉关系。。。。都需要考虑,但请有个侧重。 & 以采光为例。有光就有影,有阴有阳,是一种对比,深说起来很有意思。 我们知道影子的位置并不固定, 时间不同,影子的位置和形状都不一样。这是常说的空间的第四维度时间。在时间的作用之下,再单纯的东西也会产生极其丰富的变化。实体模型 & 上图是STEVEN HOLL的一组光学分析, 通过对四种开窗形式基于时间和光影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光斑的形状 选择最适当的开窗方式,同时光斑也是这个空间的主要装饰/景观形式。 & 换个角度。(SU+PS) & 建筑的功能是作家的塔,场地是Dunysre(英国北部一个小镇)。 建筑为两座,隔着一个水景庭院互相对望。北边的矮,南侧是塔,结合影子和时间的因素,整个方案就是个日晷。 影子形状变化记录时间的流逝, 对应作家的工作,记录。再换个角度。 我们知道人有明确的趋光性,阳光直射的地方通常比阴影处人多(当然地表能搞铁板烧的桑拿天除外)。作家的塔在英国北部, 传说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最高气温20多度,影子的面积一直不小,人得趋光性自然明显。庭院的布局左边是交通,右侧是两个水景和一块绿地。 上午影子在左边, 盖住塔与交通链接的地方, 视觉焦点会集中在水景,偏静态, 因为人家想作家们在塔里老实干活,不开小差不搞社交。下午影子盖住水景, 时间越晚交通部分越明显, 越强调两座建筑之间的交流, 越能引作家出来吐槽人生吐槽理想。 基于细节的处理,作家塔和对面小矮楼之间的空间关系自此确立。
但只是一个点,决胜点是你思考了多少个细节,于是再考虑到小矮楼和右侧公园之间的连通, 公园和塔之间的视觉引导, 空间的关系自此变得复杂。 彼此相连,文艺点的说法体验得到了延续。&7. 空间的体验在横向上要能够延续 &&通常我们不希望人站在那里不动,我们希望人群能形成具有明确的逻辑和流程的流线。这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空间,区别只是流线上流向和流速的差异。 像车站,我们希望人群能尽快的疏散,所以多数站点都倾向于放射状的站前规划。 &&这个好理解。那反过来,如果你希望大量的人流能够在一个节点形成聚集,置入放射线创造公共空间通常都可以很好的达到目的。 (CAD/AI) 再如:(实体模型+PS) & 我们说人很贱,看一个东西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好感。人的这个特性(尤其是女人)成就了马云!于是到了展馆商场之类的空间, 太快的流线就会导致商业利润需求的不满。为此我们通常会设计一些拐来拐去的流线,展示尽可能多的空间和细节,以尽可能的引发空间使用者的互动。 图为宜家平面上的流线分析,拐来拐去。家具商品的陈设和摆放都是为了引你稍作停留设的陷阱。是非常著名的设计形式。 & 简单的说就是让你摸,让你近距离体验,让你用全身感受,于是你心动了吗?那付钱吧!付钱的时候心疼了吧? 没事,旁边有一大波同样心在流血的人! & 具体的家具陈设配合流线分析的表达是很直观的表达方式,强调的是观念而非设计的最终形式。 强调能做到什么,而非什么样子。您值得拥有! 流线分析可以手绘, 嫌麻烦的可以参考下图:(SU+PS) & 基于合理的布局和对诸多细节节点的控制和考虑, 我们让人在空间中行走,这个容易。同时我们需要通过流线控制和具体陈设的布局, 将流量和流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 空间的展开有横向和纵向之分, 对应横向的延续性和纵向的关联性。&8. 空间在纵向上也要有关系
&纵向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垂直构件上的相互联系, 二是空间在纵向上的四感关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没有味觉,因为人没有长长的喙)和流线关系。两个方面一个变另一个跟着变,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结合着一起考虑,表达的时候也要结合着一起表达。如下图:(SU) & 横向的一排平面图没有对空间的内部细节进行表达, 包括窗户也都没有建模,表达的是施工的顺序。 强调的是一个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因此左上角放的是不是剖面而是结构框架,在表达垂直构件上的关系。 & 重点是建筑结构,但空间的体验依然明确, 可以看到首层空间的模块化,空间的封闭性功能性, 越往楼上, 开放性就月明显。侧面也就反映了纵向流线上空间体验的节奏。通过平面表达纵向上的空间体验通常都是使用类似的方法,通过横向对比平面图而来,通常是侧面渗透, 主菜都在剖面上。我们用平面表达设计的概念, 在剖面表现空间体验具体是什么样子。 & 上一个例子中的空间是首层的偏封闭, 越往上开放性公共性越强的布局,反过来也一样:(手绘) & 举个实际的例子:(CAD+PS) & Sinfonia Varsovia Concert Hall - Hermanowicz Rewski Architekci & 场地是华沙(波兰首都)市区的一片历史性公园, 周围是被很好的保留的典型欧式城区。 功能是给SINFONIA VARSOVIA(一个交响乐团)的音乐厅。 设计概念是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以及整个建筑的体验结合起来, 让整个区域变成一个乐器般的东西。 & 我们知道交响乐主要以管弦乐为主,除了红色标注的三个,除了吹就是拉。这些乐器有个共同点, 发音部分圆润,基本都是流线形。操作部分虽然相对简练,但却是主要的装饰部分, 画成图纸的话多是一些比较规整的长方形体块。 & 于是也就有了上面的平面图, 主体建筑南侧对称性明显, 有很明确的轴线。 主体建筑体块规整却也变化丰富。基于这样的概念, 流线的设置也就很明确, 是沿着轴线的渗透式。
前文提到空间的体验在平面上要能够得到延续, 于是整个建筑在纵向的布局是底层相对开放, 但空间规划却很规整, 集合性和对称性明显。 越往上, 空间体量越大,功能性越强。
体现在剖面中如下:
核心空间采用不规则形,强调一个腔体的形态, 寓意乐器的发音部分。
表达上核心功能空间使用材质加家具细节(其实就是SU导出)表达, 辅助性空间则是简单的家具剪影,明确的对比以强调方案中的空间主次,也就是空间的组合方式。
作者:MornEdu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版权所有 (C)厦门市掌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禁止以商业性目的使用『建筑学院』的内容,非商业性转载请联系我们。
社交账号登录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间与建筑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